大类教育论文(精选12篇)
大类教育论文 篇1
十二五时期,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大的推助作用,以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主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骨干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展望未来,产业面临难得的两大驱动力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而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人才来源于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人才,这也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分析模式。
1 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
我国高等教育电子信息大类专业主要包括本科相关专业和高职(专)相关专业。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电子信息本科相关专业属于工学学科,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类17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水声工程、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信工程及管理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自动化类2个专业,分别是自动化和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计算机类8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和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电子信息大类高职(专)相关专业,包括电子信息类19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智能终端技术与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应用、汽车智能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子产品营销与服务、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电子制造技术与设备、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工艺与管理、声像工程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光电技术应用、光伏工程技术、光电显示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类14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与维护、软件技术、软件与信息服务、动漫制作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数字展示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和电子商务技术;通讯类7个专业,分别是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系统运行管理、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电信服务与管理、光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工程技术。
2 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招生人数分析
以2015年招生数据分析,通过网络爬虫搜集招生数据,全国共有31个省市1972所学校招收相关专业,总共招生计划是680488人,其中本科学校984所,招生计划428834人,占63%,高职(专)学校988所,招生计划251654,占37%。招生计划学校数量前10的省市依次是江苏、广东、山东、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湖南、江西和浙江。招生计划人数前10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山东、湖北、河南、四川、河北、安徽、湖南和陕西。招生计划本科人数前10的省市依次是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河北、辽宁和江西。招生计划高职(专)招收人数前10的省市依次是广东、江苏、湖北、山东、河南、河北、安徽、湖南、四川和浙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把全国划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珠江三角洲(广东),长江三角洲(上海、浙江、江苏),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中西部地区(重庆、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和其它区域。其招生人数比例如下,珠江三角洲占8%,长江三角洲占23%,环渤海地区占21%,中西部地区23%,其它35%。
3 结语
十三五”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社会信息化将深入发展,这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可以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十三五”时期将迈向更大的舞台,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也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及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而电子信息大类人才成为了促进该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及时掌握人才分布和结构分布将推进产业合理化发展,同时也为广大高考学生提供该专业大类报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http://www.moe.gov.cn/.
[2]http://gaokao.chsi.com.cn/.
大类教育论文 篇2
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要求的必然结果.接大类招生、强化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论文从高等教育的目的`、学生的根本利益等多角度论证了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常见的几种通识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指出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 者:吴国华 王东 作者单位:吴国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王东(大连海事大学体育部)
10大类鸟恐龙盘点 篇3
1.巨盗龙
巨盗龙(Gigantoraptor),是窃蛋龙(oviraptorosaurs)家族的成员之一,窃蛋龙是一种不会飞行,长着羽毛的恐龙,它们非常近似鸟类,体重不足40公斤。
2.孔子天宇龙
孔子天宇龙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等完成的恐龙和羽毛起源研究中发现的。2009年3月19日出版的世界顶级科学杂志《自然》报道了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发现。此标本命名为“孔子天宇龙”,属名代表化石储存地,种名献给儒家创始人孔子,其故乡曲阜离天宇龙所在地不远。这一恐龙新属种的发现不仅将异齿龙类恐龙的分布扩展至亚洲,而且填补了羽毛早期演化中的一个空白。
3.赫氏近鸟龙
“赫氏近鸟龙”(Anchiornis huxleyi)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物种。该近龙鸟的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侏罗纪髫髻山组,距今约1.6亿年。新发现的赫氏近鸟龙化石在其骨架周围清晰地分布着羽毛印痕,特别是在前、后肢和尾部都分布着奇特的飞羽,2010年3月10日,中美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展示了复原赫氏近鸟龙的全身羽毛颜色的图像。
4.灵巧简手龙
灵巧简手龙是阿瓦拉慈龙超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中国西北部,化石发现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石树沟组,地质年代为约1亿6 000万年前。灵巧简手龙是已知最原始的阿瓦拉慈龙超科,也是生存年代最早的阿瓦拉慈龙超科,其他阿瓦拉慈龙类都发现于白垩纪晚期的地层;灵巧简手龙的生存年代也比著名的始祖鸟早了1 500万年。
5.美龙
美龙,恐龙的一种,又被称为“美丽的睡龙”。由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和同事们发现。
6.冠龙
冠龙(学名Corythosaurus),又名盔龙、鸡冠龙、盔头龙或盔首龙,意为“头盔蜥蜴”,是鸭嘴龙科赖氏龙亚科下的一属,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约7 500万年前。
7.足羽龙
足羽龙(属名:Pedopenna)是种小型、有羽毛的手盗龙类恐龙,发现于中国的道虎沟化石层。足羽龙可能比始祖鸟还要古老,虽然道虎沟化石层的地质年代仍未确定。有些测量认为该地层属于早白垩纪,但最近的放射性定年法显示该地曾属于晚侏罗纪卡洛夫阶,约1亿6 800万年前到1亿4 000万年前。
8.北票龙
北票龙全长2.2米,是一类两足行走的恐龙,它生存在大约1.25亿年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白垩世。尽管所发现的化石支离破碎,但随着专家的精心修复,这件化石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形态学特征,也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科学价值。
9.千禧中国鸟龙
1999年大陆古生物学家季强博士等人在辽西凌源大王杖子地区发现了一只保存精美、全身有羽毛的奔龙类小型恐龙千禧中国鸟龙化石。季强等人认为,千禧中国鸟龙是一种距今约1亿3 000万年前的小型兽足类(食肉性)恐龙,它身上的羽毛最初只是为了保持体温。在所有进步的兽足类恐龙中,疾走食肉的奔龙可能是与鸟类的关系最密切的类群之一。200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千禧中国鸟龙是世界上第一种能够分泌毒液的恐龙。
10.顾氏小盗龙
顾氏小盗龙,恐龙的一种,大约生长于白垩纪早期。就目前发现的化石来看,主要分布于中国境内。命名者为中国古生物学家徐星。2003年1月23日,《自然》杂志封面文章发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现的四翼恐龙,徐星发现正模标本跟某些标本有后肢与比例上的差异,于是建立为新种顾氏小
盗龙。
(来源:中华网)
大类教育论文 篇4
一、大类专业学生心理特征
大类专业学生因其培养模式和专业特点, 在学习过程与非大类专业学生相比在心理方面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集中在以下三个时期:
(一) 专业分流阶段。与其他按专业招生的学生相比, 大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两年后有可以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 他们企盼通过再次选择专业的机会能读上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专业。但对已经分流的大类专业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显示, 只有10.3%的学生在分流前对大类专业中所有专业 (方向) 有很清楚的了解, 有32%的学生不清楚或基本不了解。而且在专业分流时, 大部分的高校都实行在同年级大类专业内按前三个学期或四个学期的学习成绩进行排名, 以排名先后选择专业, 排名越靠前, 选择的余地就越大。因此, 大类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分流前的学习压力普遍比非大类专业的学生大。
(二) 融入新班级阶段。教育部规定学生原则上按班级管理。据此规定, 大类专业学生分流后, 一般都是按照分流后的专业 (方向) 重新编班, 住宿也是按新的班级重新调配, 并按分流后的班级进行管理。大类分流后的学生不得不再次经历一个在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重新适应的过程, 这个过程大约3个月至一个学期, 大部分的学生普遍都感到有一定的压力。抽样调查发现, 大类分流后的学生中有26%的学生觉得学习动力变大了, 有29.1%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了, 有16.4%的学生觉得心理压力变大了, 还有30.3%的学生觉得和未分流前没有什么变化。分析其中的原因, 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大类分流时, 由于各专业冷热不同, 大类专业中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大都集中在热门专业, 而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都集中在冷门专业, 曾经在某高校环境工程与化工制药类专业分流时, 大类专业同年级前50名基本集中在一个班, 而年级后20名集中在一个班。一般来说, 在热门专业的班级因为汇集了年级的尖子生, 因此相当多的学生都觉得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增大了;部分在热门专业的学习尖子生在感到竞争压力的同时, 能把压力化为动力, 因此学习动力变大了。二是分流到冷门专业或一般专业的学生由于竞争压力较少, 或者对所学专业冷淡, 学习无兴趣、无期待、无动力、无目标, 因此觉得和未分流前没有什么变化, 有种放纵自己的心理。
(三) 就业阶段。实施大类专业招生,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淡化专业, 强化基础。应该说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其教育目的是好的, 但在现实中, 大类专业的毕业生却碰到了就业瓶颈, 大类专业毕业生比非大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施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培养模式, 大类专业的毕业生专业界限不是很清楚, 同一工作岗位基本上整个大类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去应聘, 特别是文科大类专业, 这使得毕业生相互间的竞争压力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另一方面是招聘单位 (特别是拟招工程技术类毕业生的单位) 对大类专业的毕业生不“感冒”。招聘单位在招聘毕业生的时候, 一般对毕业生的专业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特别是对工程技术类岗位, 对专业要求就更加突出。大类专业毕业生因为专业 (方向) 不明显, 招聘单位不好选择, 与非大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相比很不占优势。而且在大类专业中, 热门专业 (方向) 的毕业生比较容易找工作, 而冷门专业 (方向) 和一般专业 (方向) 的毕业生则较难就业。这就使得大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阶段心理压力特别大, 缺少自信心、失望、逃避和抑郁是经常困扰大类专业毕业生的心理问题。
二、大类专业学生心理教育对策
大类专业学生与其他按专业招生的学生相比在心理方面有其特殊性, 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大类专业学生加强心理教育, 针对其心理特点,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努力促进每个大类专业学生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帮助他们走好大学路。
(一) 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
针对大类专业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 定期开展心理调查工作, 了解大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教育。
(二) 大类专业学生心理教育必须坚持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来说, 大类专业学生人数普遍较多, 心理问题比较复杂, 特别是在大学三、四年级阶段, 分流后的学生在心理上既有共性问题, 又有特殊性问题。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 可以通过讲座、板报、网络等途径定期向大类专业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对于个别或少数存在特殊心理问题的学生则采取个别辅导的措施, 重点加强大类专业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目的的引导。
(三) 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 加强对大类专业学生的指导。
对大类专业学生进行指导, 除了心理教师和学生辅导员外, 还应该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心理教育工作和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四) 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心理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心理教育工作中, 学生家长的作用常常被忽略了。实际上, 学生家长在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中与学校应该处于同一地位, 并发挥着特殊的、学校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有学生家长配合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大类专业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理方面有其特殊性。随着大类专业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研究其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有针对性地进行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定期向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学习咨询、就业指导等, 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习适应、心理调节等多方面的能力, 形成针对大类专业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必将对高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大类专业学生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研究其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 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工作, 促使其形成健康人格和健康心理, 对高校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类专业,学生心理教育,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毕业品行鉴定评语大类 篇5
二、(班长团支书)
该生品行端正,积极活跃,担任班长/团支书一职,认真负责,有效地自主开展工作,与班委合作融洽,顾全大局,为班级优良班风学风的塑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该生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于200 年 月 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政治路线与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心系社会与集体。关心周边同学,深入同学了解同学所需,与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在老师与同学之间搭建畅通的桥梁。该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没有参与任何非法组织,敢于抵制社会上和校园里不良风气,展现当代青年的健康风采。
三、普通同学
该同学性格朴实,以诚待人,坚持原则,为人厚道,与同学关系融洽。在校期间品行端正,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自己严格要求,勤奋上进,踏实进取。该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思考,能够深刻地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取长补短,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四年来,该生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耕耘,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该生在校期间遵纪守法,遵守社会主义公德,没有参与任何非法组织,坚决抵制任何不良行为与风气,德智体全面发展。
四、学生会干部或团干部
各大类茶缤纷入菜 篇6
青茶
半发酵茶。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是铁观音的美称。铁观音可以用沸水泡出茶汁,用于鸡、鸭、肉的烹调。鸡胸纤维粗糙、入口如柴渣,但用铁观音汁浸泡出来的鸡却嫩爽、细腻、无精糙之感,而且茶香入骨使鸡的美味更加突出。著名的东坡肉使许多人唾涎,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但肉上的油腻总是让人退避三舍,用乌龙茶煮五花内真可谓相得益彰,因为乌龙茶去油腻的功能也是其他调料难望其项背、无法替代。因此煮肉入乌龙,去油、去脂增美容,好吃肉者不妨一试。
乌龙茶爆鳝丝
原料:鳝鱼500克,乌龙茶8克。干红椒10克
调料:生粉30克,盐、味精各3克,料酒10克,色拉油1千克,胡椒粉2克。葱段、姜片各10克,白糖10克,镇江香醋2克。明油3克
做法:
1、将乌龙茶用滚水泡开,取茶汤;冬笋、胡萝卜、香菇、藕、红椒分别切长5厘米的细丝;大虾加1克盐、1克味精、2克湿淀粉、鸡蛋清腌好上浆:白果洗净,入沸水大火氽1分钟,捞出冲凉。
2、鸡蛋打匀;锅内放入色拉油15克,烧至六成热时放入鸡蛋液小火摊成一张大的薄皮,取出铺在盘里。
3、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放大虾小火滑10秒,捞出控油。
4、锅内留油5克,烧至七成热时放入切好的丝大火翻炒0.5分钟,入1克盐、1克味精、料酒、0.5克胡椒粉、20克茶水调味,出锅,放在蛋皮上叠好,倒扣过来,用刀划成十字,翻开。
5、锅内放入色拉油5克,烧至七成热时放入白果中火翻匀。用剩余的盐、味精、胡椒粉调味,放入高汤、茶水小火烧开,入虾仁翻匀,用剩余的湿淀粉勾芡,出锅放在蛋皮内即成。
白茶
微发酵茶,特点白毫显露,茶汤淡黄,口感清淡,最适宜做清淡的汤羹,白茶不寒、不火,比较适应年老的顾问,喜清淡,不喜浓味,也不喜浓茶的特性,但由于白茶产量小、品种少,一般用此茶做菜的机会也不多。
黄茶
轻发酵茶,色绿泛黄,成茶烘干趁热。焖成金黄色,制作茶松,加以干贝末或虾干未吊鲜,可谓风味独特,且本来黄茶就是金黄色,经过油炸,色泽不变,茶香更宜人,如再略加少许绿叶菜松,则黄绿相问,更是味可口。
绿茶
未发酵茶,翠绿、鲜爽。如果处理不当,盲目地将绿茶浸泡一下入锅翻炒,或其他高火候操作,这样做成的茶菜一定是不堪入目的。因此,用绿茶做菜时,要十二分小心呵护茶。市面上有现成的绿茶粉,可用于制作茶点。
绿茶蛋糕
材料:面粉100克、干酵粉5克、砂糖30克、黄油45克、牛奶1大勺、奶油香精数滴、绿茶粉适量
做法:
1.首先,把鸡蛋和砂糖混合,用打蛋器用力打出泡沫,觉得有厚重感了就可以了。
2.将面粉、发酵粉、黄油(事先用微波炉加热融化)、牛奶、奶油香精和绿茶粉一起放进蛋液,用力搅拌均匀。
3.把搅拌好的面糊倒入容器(事先请用黄油擦一遍才不会沾底),表面抹平,然后轻轻的用保鲜膜盖住,放入微波炉加热,期间不时的用竹签刺入,直至竹签上不再沾有液体就表明已经烤成功了。
红茶
全发酵茶,色泽亮丽,烘焙时产生馥郁香气,适宜沸水冲泡。用红茶做菜。在烹调上应该避免过长时间的煮、煨、蒸。鸡、鸭、鱼、肉,都可以用红茶去腥、去油腻,但是,投茶的时间要恰到好处,红茶与菜肴应该巧妙地相配,其菜肴的色泽鲜亮乌润、褐红,茶肴可免去酱油,使茶肴本身透出浓郁的茶香。不见茶叶,品得茶香,此处无茶胜有茶,红茶做菜别具一格。
红茶烧排骨
主料:猪排500克、红茶8克
调味料:糖、盐、酒、姜片
做法:
1.将猪排剁成寸段长,洗净后放入清水里煮开,先焯去血污后,捞出放一边待用。
2.将红茶叶用小沙布包好,做成小红茶包。
3.起油锅,先将姜片下油锅里爆香。
4.然后把猪排放入油锅里翻炒片刻后,加入料酒、红茶包和清开水,开大火烧煮开,再开小火慢慢的炖煮。
5.再加些盐和糖,让红茶汁在小火中慢慢的渗润到猪排中。等汤汁浓稠,排骨红亮,茶香浓郁时,即可盛盘上桌。
黑茶
后发酵茶,色泽褐红,散茶蒸压成沱茶、砖茶,其功能除腻、消食、止腹胀、止头痛、口感醇爽回甜,被誉为减肥茶、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用此茶做汤羹,或做酥油茶,一顿饭局下来,决不会让您有吃得很累的感觉。
紫菜肉松豆腐茶汤
材料:紫菜1张、嫩豆腐1盒、熟普洱茶6克、肉松适量、精盐少许、葱花少许
做法:
1.紫菜撕成小片,放在汤盆内。
2.嫩豆腐切厚片。
3.取熟普洱茶,用600毫升开水泡出茶汤。
4.茶汤放锅中,先下豆腐,加适量精盐,用中火煮沸;
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初探 篇7
1 专业分流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按类招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科基础, 淡化专业属性, 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尊重学生个性, 为学生提供选择学习的机会, 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减小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方向之间的偏差。因此, 学校应按照“尊重学生个性、促进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益, 保障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分流, 充分体现出大类招生中“分类招生、分类教学、分流培养”的特点。
第一条, 社会需要与个人志愿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相应专业, 学生根据个人志愿选择专业。
第二条, 有条件的分流与指令性相结合原则。学生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在校表现和各专业招生人数, 是专业分流的客观依据。专业分流要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 进行指令性地调配。
第三条, 大类内分流为主的原则。学生专业选择原则上在大类内各专业间进行, 不得跨大类进行选择。但有下列条件之一者, 可以允许学生跨大类选专业:
a.第一学年综合考核总分在本大类前5%者;
b.学生确有某种专长, 由本人申请, 经大类托管学院同意, 拟转入专业所在学院组织专家考核, 证实转入该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者;
c.发现学生患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 按国家规定不能在所在大类的各专业学习, 但尚能在其它专业学习者;
d.经学校认可, 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 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不能申请跨大类选专业:
a.在校期间有考试违纪、作弊、受记过及其以上纪律处分的;
b.从文史类转往理工类的;
c.按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的专业。
第四条院部自主分流和学校宏观调控相结合
第五条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学科专业的稳定发展;
第六条尊重学生个性, 志愿优先, 同志愿的学生按学业成绩择优满足专业志愿。
2 进行专业分流工作中的利与弊
第一, 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 由于专业分流工作一般是在大学第3~4个学期之后进行, 学生与入学前相比, 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 减小了入学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缩小了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之间的误差, 有利于学生专业思想的确立, 为将来学生爱岗敬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 分类招生为学生入校后提供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方向, 激发了学生对专业选择的理性思考, 进一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更强, 客观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 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短缺与学生专业选择之间的矛盾, 导致部分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影响专业教学资源的相对短缺与学生旺盛的专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必然导致冷、热专业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
第三, 强化了弱势专业的危机意识, 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专业分流使弱势学科专业发展面临萎缩和调整, 强化了弱势学科专业的危机意识, 对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必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 专业分流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专业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新老专业、不同学科之间发展往往是不均衡的。因此, 学校要积极的创造条件, 满足学生的客观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 重视专业建设, 优化专业结构, 给学生提供丰裕的专业选择机会。学校要正视专业发展的不均衡性。专业的发展是历史积淀的结果, 专业之间不可能是均衡发展的。另外, 随着教育部“质量工程”的实施, 高校更加重视本校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 使一些专业得到强进的发展, 成为本校, 甚至全省、全国的强势和特色专业。专业之间存在差别是必然的。但是, 学校发展的视角也要倾向那些具有发展前景的、目前相对弱势的专业, 切实加强弱势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实验、实践条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
第二, 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专业学习要保证专业分流工作顺利开展, 就必须让学生对专业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为此, 在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专业系列讲座, 让学生对大类内各专业有所了解, 使学生更加明晰专业发展方向, 对树立专业思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让学生真心热爱所学的专业, 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第三, 重视就业工作, 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是社会上非常敏感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因此高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它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学校要通过调整专业结构, 科学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布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善办学条件, 形成专业特色, 树立专业品牌, 从而提高专业在社会上的声誉,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4 逐步探索、建立“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相关制度体系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工作应坚持循序渐进, 积累经验, 逐步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体系, 包括招生、教学计划、分流、学生教育、等一系列内容, 是一项较大范围的改革。
4.1 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
实行大类招生分流培养, 不是单纯的招生办法的改变, 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变革, 需要教育教学思想的宣传和转变。
4.2 修订人才培养计划, 构建和完善课程体系。
在分流工作中需重新制定培养方案, 明确专业方向, 构建课程体系, 以适应大类招生后分流工作的需要, 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进行。
4.3 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加强专业建设。
一方面对学校整体专业结构和发展规划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 另一方面进行院部学科布局调整以利于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
4.4 实行导师制和专业负责人制度, 进一步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
分流后, 对重新编排的班级应确定相应的导师, 对某一专业应有相应的专业负责人, 切实加强对学生选专业、选课的指导, 使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有明确的认识,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5 优化教学管理方式。
实行大类招生后, 授课方式及教学管理体制都需要相应变革。尤其要加强对学生基础课程的教育和通识课程的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选课制度, 从各方面着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 在大类招生分流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 着眼于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培养具有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真正发挥出“大类招生、专业分流”这一教育模式的优越性, 体现出其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2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1]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2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大类招生不适合民办高校 篇8
大类招生是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招生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是相对于传统的招生而言的。在这种招生模式下,相关和相近的学科门类,通常是在高校中暂时的合并,按某一个大类招生。对于考生来说,相当于多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所以,近期很多社会上的人士都大加赞同,认为这是一次教育上的跨时代的改革。考生在被录取后,在本科阶段前一两年统一学习通用基础课,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重新调整专业,这个相当于再次的专业分流。正是因为在对人才的培养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所以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用。
据资料显示:100多所“211工程”的高校中已经有一半以上的高校实行大类招生。其中大类招生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模式:第一是按学科招生;第二是“基地班”的形式开展特殊实验班;第三是对新生进行通识教育。三种模式的共性就是首先进行基础课程的教育,然后再以不同方式的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深入学习。在大类招生的院校中,许多名校都走在了前列,特别是清华和北大,是中国最早进行招生改革的院校。这就不同程度的对中国高校的招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如今大类招生在大多名校中是主流的招生方式。直到现在为止,采用这个招生方式的都是名校或者是一些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院校。
2 国内流行的选择“大类招生”的理由
目前,大类招生成为一种趋势。而这些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专业实行按大类招生,可以暂时弥补了中国教育的缺陷。
首先,大部分人认为,考生填报志愿可供选择的范围更宽。按照大类招生以后,专业的划分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会过于细致,这也降低了报考专业时的难度。
采用大类招生就避免了报考志愿的盲目性,让学生在大学中对于自己选择的专业有个重新的认识。
其次,学生多了一次了解专业的机会。只有对专业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不至于走很多的弯路。一般按大类招生的院校,在学生进入学校一年或者两年之后,就会给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学生一般在选择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和选择相对盲目,学生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方向,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实行大类招生的好处是,学生在经过一年到两年的学习以后,对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根据自己的兴趣更加理性地选择,尽可能避免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再次,有利于夯实基础。实行按大类招生后,学生会有更集中的时间花在基础的学习上,这会使大类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更科学、更合理。特别是对于一些研究型的专业来说,扎实的基础是学好专业知识的前提。听起来是非常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还是能发现很多的问题。
3 民办高校的特点不适合大类招生
3.1 民办院校的招生
大多数民办院校的招生采用的方式是比较自由的。考生报考专业录取到校后,在合适的理由之下可以转到其他的专业甚至于其他的院系。这种招生运作,已经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专业的权利。在对某专业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可以转到适合自己或者更喜欢的专业里面去。这种招生已经和国外的一些模式有些相似了,学生报考学校的时候也没太多的思想负担,打消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其实,这种方式是逼出来的办法。毕竟在国人的眼里,民办和公办院校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为了争取更多的考生,只有提供更好的政策。而事实证明,这个政策是正确的路子。所以,其实这个方式是高于大类招生的。大类招生是有“类”,而很多民办院校是无“类”,可以说无“类”就是一种招生方式的超越。只不过,中国的高校都喜欢效法名校,觉得名校的就是最好的。却不知(下转第27页)(上接第23页)只有适合自己的、符合社会的才是最好的。
3.2 就业
在民办院校中,就业是根本。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呈现出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的发展趋势,优秀的民办高校已经成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力量。有专家曾指出,中国民办高校的竞争力主要看教育是否优质,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不高。因为,就业率的高低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全国民办院校就业力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就业率是表征,就业力是本质,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民办院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民办院校的就业力。就业的竞争力要求毕业生至少有一技之长。这种一技之长是不需要公司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的。另一种说法就是民办院校的就业打的是短平快。在中国现在的就业形势下,必须打破传统的就业思想,更多考虑的应该是务实。而大类招生的培养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基础课程上面,如此就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巩固专业知识。所以,民办院校的就业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机动灵活,运用自如。而大类招生不但会影响到最终的就业,还无形中增加了以后工作的繁琐性。
3.3 自身的实力
从一开始我们就已经注意到了,最早采用这种招生的方式的都是一些诸如北大、清华类的名校。为什么这些院校可以大类招生呢?是因为这种招生需要学校的基础教学的实力是超强的才可以,而且包含很多的基础性强的专业,以便于学生能继续的深造。名校中的学生有很多将来是做科研的,但是民办院校的毕业生绝大多数是要在毕业后走入社会,分布在各行各业的技术的执行者的。既然扮演的是这种角色,那就要有符合这种角色的技能。很多民办院校的宗旨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这是一个更加务实的目标。毕竟我们需要科研人才是少数的,需要更多的是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民办院校既没有大量科研方面的导师,也没有高额度资金的支持作为科研的经费。
4 总结
所以,民办高校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上,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不能盲目追随公办院校对招生政策的的改革。在中国这样一个大的教育环境下,仅仅通过大类招生也是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摘要:大类招生,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或者学院大类招生,是相对于专业招生而言的。这种现阶段比较流行的招生培养方式,其实并不适合于民办高校。究其原因,还是由民办院校的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大类招生,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
参考文献
[1][美]博格著.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毛亚庆,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伊继东,张绍宗,铁发宪,编著.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7.
[3]张伟江,孙祝岭,郭朝红,著.教育评估的可靠性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美]布伦南(Brennan,J.)著.等教育质量管理:一个关于高等院校评估和改革的国际性观点——当代教育理论译丛.陆爱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大类教育论文 篇9
一、个别谈心在大类培养改革中的作用
1. 大类培养对学生的意义与挑战
从2006年开始, 浙江大学逐步推进了“按大类招生, 按大类培养”的本科生培养模式。新生入学后, 先进行1至2年的大类培养, 再确定自己的主修专业。这样的培养方式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产生动力。这种对传统培养模式的变革带来的是学生选择自主性的增加, 能够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 面对诸多的选择, 面对更加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大类学生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如何更有效地提供这种帮助和指导, 对我们的学生管理体制和教育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2. 大类培养背景下个别谈心的作用
(1) 提供学生了解专业的更好途径。进入大学以后, 大类培养给了学生思考未来专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但由于此前大学新生对专业选择的茫然, 使他们迫切需要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学校除了通过网络、专业宣讲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专业外, 个别谈心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巨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情况, 在专业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因此专业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谈心可使学生更有效地了解相关专业。同时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以确定到哪个专业进行学习, 大大降低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和从众性。
(2) 搭建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如手机短信、QQ、MSN、E-mail、BBS、Blog等。这些新的沟通方式在为教师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减少了师生之间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有的甚至常年不见面, 从而拉开了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和心理距离。师生面对面谈话虽然是最传统的沟通方式, 却也是最直接、最真实、最生动的沟通方式。在平等、真诚的交谈中, 学生往往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教师与学生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就约定的话题, 真诚而坦率地谈心, 有利于深入了解学生, 有利于师生真挚感情的建立,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辅导, 有利于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有助于大类学生的更好发展和健康成长。哈佛大学的导师入住学生宿舍, 牛津、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所推行的导师制的核心, 也是坚持了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辅导。
(3) 是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的主要途径。面对当代大学生情商发展不足的问题, 单纯通过集体教育的工作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首先, 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性格各不相同, 存在“内向型”、“巧言型”、“谦虚型”和“多疑型”的学生。其次, 同一学生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可能不同在学习能力思维方式学习适应性主动性, 处事能力, 情绪控制, 人际交往水平, 自我决断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差异。教师与学生一对一谈心作为一种平等交流的谈话方式, 比一般的谈话能更深入一个层次,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通过循循善诱, 让学生敞开心扉, 引导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让教育者突破表象看实质, 从而找准存在问题的根源, 找到解决的最佳途径。
(4) 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 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迅速变化的过程中。面对现实中的各种压力, 他们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甚至心理障碍。目前青年学生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学分制的推行、大类培养的展开、学业压力的增加和就业竞争的加剧, 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困难学生不断增加, 情感问题依旧存在, 人际交往成为焦点问题, 性心理问题有所增加。据北京市高教学会心理咨询研究会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所调查的北京市约6 000名在校大学生中, 16%的同学自述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工作。个别谈心可以使教师更直接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 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化解, 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并帮助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大类培养条件下谈心教育与全员育人的结合
高校全员育人需要全校教职员工不同方式的参与。在大类培养的条件下, 必须改变目前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工作领域和责任被无限扩大, 被寄予过高的期望的现状。个别谈心的实施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教师广泛参与, 而不能只局限于班主任或辅导员。
1. 个别谈心与管理层育人
学校管理层通过不同范围的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具有局限性, 信息量小, 制约了管理措施的改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延缓了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 影响了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学校行政、教育教学、招生就业等部门管理人员和学生直接沟通, 面对面谈心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的改革, 更好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教育水平, 学生也将在教育改革中受益更多。
2. 个别谈心与第一课堂育人
新时期教师面临的科研创新压力加大, 在研究型大学尤其突出, 教师更多的借助于信息化途径和学生交流, 课堂教育更加偏向于知识传授而弱化德育功能,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系统的、有计划的个别谈心可以使得业务教师更多了解学生的内心和需求, 更直接地促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更新与变化, 增加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同时强化了第一课堂的教育功能。
3. 个别谈心与第一线线育人
学生工作一线的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的个别谈心, 是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个别谈心可以增进一线教师对学生思想的动态跟踪和准确把握, 从而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对学生自杀、抑郁症、伤害事故等典型事例的分析发现, 学生在出现意外之前,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异常行为。通过个别谈心, 班主任、辅导员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波动和行为异常, 对相关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就可以大大减少以上事件的发生比率。
班主任、辅导员、专业教师、学校各类管理教师和各级党政领导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同学生的谈心教育, 才会使得教育者更了解学生, 有针对性地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以提高管理水平, 改进教育方式方法, 改革教育体制体系,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更好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
综上, 在大类培养的条件下,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个别谈心, 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同时, 基于个别谈心途径的师生交流模式, 对于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心理健康程度提高、专业目标选择、大学学业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育人的水平与质量
摘要:大类培养是近年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学生专业选择自主性大大增加的同时, 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个别谈心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 基于个别谈心途径的师生交流模式, 对于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升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心理健康程度、选择专业方向、学业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类培养,个别谈心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2) .
[2]谢桂红, 楼程富, 颜洽茂.调整课程体系拓宽专业面向强化通识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 2005 (1) .
[3]邓丽曼, 王娜, 成舸.宽口径厚基础按信息大类培养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 .
[4]陈录赐.个别谈心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
[5]张振松.关于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36) .
大类招生:高校招生的新趋势 篇10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不是很多, 相关研究主要散见于《拓宽专业按大类培养人才》 (《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6月) ;《努力探索“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模式》 (《中国地质教育》1998年第4期)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4月) ;《按类招生, 后期分流的探索》 (《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第6期) ;《本科教育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的思考》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实行大类招生后如何保证专业方向的教学质量》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 ;《浅析按类招生、大类培养》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年9月) ;《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趋势》 (《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本科教育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的操作性研究》 (《甘肃科技纵横》2004年第6期) ;《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6期) ;《高校按大类招生的理性思考》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3月) ;《高校实施按大类招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决策纵横》2006年第5期) ;《对“大类招生, 分流培养”的思考》 (《石油科技》2006年第3期) ;《大类招生背景下综合大学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 (《中国地址教育》2006年第4期) ;《本科教育按大类招生及培养模式探悉》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4期) ;《学院大类招生分流工作初探》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27期) ;《基于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院系教学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教文汇》, 2010年第1期) ;《独立学院大类招生模式下教学管理工作的改革》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等文章。
综合分析这些文献可以看出, 我国的高教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对于大类招生培养的问题日渐关注, 研究的内容多集中在对于大类招生培养的概念界定, 总结其优点和实施中面临的困难等内容的阐述, 基本上都停留在描述的阶段, 对于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真正实现大类招生培养应具备的条件、具体运作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部门教学管理变革等研究分析较少。国内推行大类招生改革的主要是一些重点大学, 那么, 数量众多的地方高校是否可以实施?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 二级学院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 而且大类招生的影响对象和运作主体主要是二级学院。国内现有研究大多从学校整体分析大类招生的意义、现状、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较少从二级学院以及教学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正是本研究报告想要阐述的重点。
(二) 国外大类招生实施现状
在美国, 各高校的办学方针、性质和任务不尽相同, 各地区教育背景亦相差很大, 因而各大学对新生的选拔和录取不尽相同, 但前提都是大学生应全面学习课业知识和充分发展自身能力。2002年, 美国博耶尔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在《重塑美国教育:三年来的进展》报告中指出, 近几年,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改革方面取得的可喜进步之一是:各大学在安排大学生课程时, 十分强调通识教育, “强调培养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哈佛大学校长博克 (Derek Bok) 也提出:“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的知识, 并且通过注意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哈佛大学提出:本科生在上主修课之前, 必须上通识课程, 必须文理并重, 了解掌握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学术流派。哥伦比亚大学规定, 理、工、医科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需必修包括亚里士多德、莎士比亚等大家的经典著作的核心课程。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茨勒认为, 理工大学也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
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里, 本科阶段前2年甚至4年全部学习基础课程, 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再选择具体专业, 而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院系乃至学校, 从而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
这些一流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认为, 学生未来的发展要靠自身的努力, 但是大学要为学生的成功创业奠定基础, 为学生获得知识、完善人格、形成创新的勇气和能力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二、大类招生与传统招生相比的优势
高等教育改革所需《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大类招生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思潮大势所趋, 是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需要, 并且有国际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经验作为指导。具体而言, 大类招生比传统招生方式, 具备以下优势。
(一) 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需要实行大类招生
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多层次、多规格的质量要求, 呈现出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人才质量标准。按大类招生是适应市场人才化需求变化, 拾遗补缺, 满足短线人才, 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做法。
(二) 培养人才模式转变需要实行大类招生
人才的培养方向是教学工作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 对高校来说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专才”模式。这种模式专业划分细, 有利于学校有针对性地按计划培养人才。另一种是“通才”模式。这种模式为宽专业口径, 培养的人才适应性强, 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人才结构的变化, 容易转移工作领域。在特别强调加强素质教育、提高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今天, 按照“加强基础, 提高能力, 因材施教, 培养特色”的思路, 构建体现“宽专业、多方向、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新的培养模式, 尤为重要。
(三) 高校深化招生制度改革需要实行大类招生
按大类招生提高生源数量和质量、提高广大考生报考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目前招生工作发展的趋势。平衡“冷、热”专业生源, 对实际招生工作, 尤其是对目前的高等学校扩招工作有现实意义。
(四) 实行大类招生是专业设置的需要
随着高校扩招、行业周期性变化、行政企事业单位改革等因素综合作用,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 这势必要求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未来适应性。但高校专业调整、改造需履行较复杂的手续, 加上教育部对新增专业审批和教育质量的检查, 也从根本上制约我国高校进行专业调整的积极性。再者, 专业人才也符合市场供求规律, 传统的老专业可能就是未来市场亟需的专业。所以, 许多高校, 尤其拥有传统专业或相近专业较多的高校纷纷按大类招生, 以缓解冷热专业招生的不平衡。
(五) 实行大类招生有利于促进院系调整和二级学院的组建、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按学科大类招生培养, 能克服过去由于专业设置过细造成的分散局面, 形成以院系为主体的教学组织结构, 实现了院系在全面的教学过程中的指挥和统筹作用, 有利于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的协调使用, 使高等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 提高了办学效益, 有利于基础平台课程优化整合, 促进教学计划改革, 有助于加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的系统建设。
(六) 实行大类招生有利于强化创新教育,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同时也是创新型社会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必备能力。没有这种能力, 大学生就不能把握所学知识的精髓, 得到的只能是书本上的死知识, 不能灵活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去。按照大类招生, 就可以打破专业界限, 尤其在低年级打基础阶段, 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组合班级,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确定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这样, 不仅解决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而且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为学生的个性养成和提高创新能力创造合适的条件。
三、对大类招生的进一步思考
2004年“五一”期间, 武汉某高校在媒体上表示, 将取消原来招生中按院系招生而恢复过去的专业招生, 学校资源不足是取消按院系招生的重要原因。没有完备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计划及扎实的综合学科实力, 去实行按类招生, 追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只能是盲目乐观。学生第一学年选课范围很宽, 要求学校有相应的课程设置, 有优秀的教师配置, 因为减少了专业教学的课程, 自然要求通选课程的质量要高, 否则, 学生不会获取足够的专业知识。
在北京大学推行按大类招生之后, 许多高校纷纷效仿, 有七成的人相信北京大学按院系招生的改革代表了国内大学将来在招生时发展的大方向。但是, 需要明确, 大类招生不是所有学校都适合的。大类招生需要合理的教学计划, 多门次的教学方案, 雄厚的基础学科课程的教学师资等。正如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关海庭所说, “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文、理、医、工各领域完备的师资以及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是实行大类招生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不仅是招生变了, 招生变化只是教育方式改变的一个表现, 关键整个教学的理念模式都要变化, 因此, 只是在招生中提倡大类,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没有相应措施是不行的。”实践证明:北京大学是大类招生的一个典范。北京大学在全校组织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 资深教授任教, 每年300多门课程涵盖五大领域: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与艺术, 学校规定学生选课时必须涉猎这五大域, 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 要广泛学习其他同学科领域的知识, 拓宽知识面, 达到实行按类招生的目的。
从中国高校大类招生实施的现状来看, 不论是院校类型还是学科类型都表明, 大类招生的培养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 不能盲从。大类招生的实施需要院校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 否则就算强行实施了大类招生的制度, 也只能是磕磕碰碰, 阻力重重。总的来看, 第一, 单科性较强的专业不宜按大类招生。单科性较强的专业缺乏相关支撑专业, 配套性较差不宜实行大类招生与培养。第二, 相近专业分布不合理有碍按大类招生。相近专业分布不尽合理, 同一学科大类下的相近专业隶属不同院部, 或者个别学院的所属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这种不合理的专业隶属关系都有碍实行大类招生。
综合比较来看, 大类招生培养至少应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 院校拥有相对齐全的学科。如果实施的院校不具备相对较齐全的学科, 没有相应的高质量的课程设置, 就无法有效搭建起大类招生模式的基础教育平台, 也就更谈不上适应性和创新性的“通才”培养目标要求了。第二, 相配套的培养方案。大类招生不仅是招生形式改变, 关键整个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变化。一般来说, 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途径、教学运行机制、质量评价与淘汰方式等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而这些要素都要综合体现在培养方案上。第三, 优秀的可塑性强的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第四, 高效的管理队伍。要建立起一支熟悉教育规律, 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 富有开拓精神和积极从事教育改革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高校的管理队伍建设。以上四个条件对于发展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院校来说缺一不可。
摘要:大类招生就是按“大专业”或“专业大类”招生, 是适应“宽口径, 厚基础”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国内外大类招生研究现状的分析, 立足大类招生对传统招生的比较优势, 提出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大类招生,高校招生,新趋势
参考文献
[1]何波.以评估为导向,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 (3) .
[2]张宏亮.地方性普通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条件和可行性分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5) .
大类招生:使考生最大程度受惠 篇11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早在2002年就开始尝试实行按类招生。浏览各高校近几年的《招生章程》,都可看到“按院系招生”“按大类培养”之类的词汇,可见,按大类招生已经成为改革的趋势。
但是,这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对于习惯了按不同专业填报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来说,还存在着很多新奇和疑惑。那么,究竟什么是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的利弊到底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解读。
何谓大类招生
简单地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是相对于按专业招生而言的。在这种招生模式下,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合并到一个大类,在招生时不再进行细分。考生通过该方式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一到两年内统一进行通识教育,学习基础课程,大三时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因此,大类招生避免了填报专业志愿的盲目性,有利于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打破了传统观念,避免了一考定终身。因而已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采纳。
招生类型、模式的区别
有的高校将部分十分相近的专业合并成一个类别,如我们经常在高校招生计划中看到的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材料类、机械类、公共管理类等.这种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应该是“小类”。而有的高校大类所涵盖的专业范围非常大,比如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从2005年开始在生命科学、药学、经济3个学院尝试按学院大类招生;2006年共有11个学院按照学院大类招生,招生专业数从前一年的83个减少到37个;到2009年,除建筑学、城市规划、数字媒体技术等个别专业采取专业招生外,其他绝大部分专业都涵盖到大类中,共分为6个大类,分别为“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类”“工科试验班”“应用生物科学”“医学试验班类”;在2010年招生中,又进一步将建筑学等4个专业整合为“科技与创意设计试验班”,将“工科试验班”拆分为“工科试验班(工学)”和“工科试验班(信息)”。至此,文理科基本上所有的专业都包涵在8个大类中。
大类招生对考生的好处
首先,可以减少填报志愿的盲目性.给考生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选择志愿时,大多数考生对专业的了解可以说是极为有限的,往往仅从字面了解.未必清楚专业真正的发展前景,也未必真正了解自己对这个专业是否感兴趣,所以在填报志愿时或由父母根据经验和喜好代为选择,或盲目跟风的现象非常普遍。这样往往存在很多误区,比如认为学管理就能当领导,学经济金融就能赚大钱,学建筑就要下工地,学农学就要到农村种地。
大类招生后,可以给考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考生在录取时是到一个大类,其相对应有十多个甚至几十个具体专业。在入学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生活,考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大学、学科、专业,更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和了解毕业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而结合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规划。以及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避免高考时一次性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满足考生志愿,增大录取率。
按大类招生之后,表面上看招生专业数量少了,实际上每个招生大类的名额相对增加了很多,考生的录取率也随之会增大。按传统方式填报,不同的专业之间一般存在分数级差问题。按大类招生以后.一个大类内部的专业级差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大录取的机会。缓解考生的压力。让考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大致定位个人的修学方向,为今后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学习做准备。
再次.使考生专业基础加宽,竞争意识增强,学习动力加大。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既有个性化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又强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而实行按大类招生、按大类培养,可以更好地实现宽厚基础、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考生自身的个性特长。在前1~2年的大类学习中,学生所学的主要基础课程、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具体专业,继续学习时就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促进考生在具体专业上的学习和发展。基础拓宽了,适应能力增强了,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在确认主修专业时,有些学院或者专业要参考一、二年级的成绩选择学生,所以也使得考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增强,学习动力加大,不会出现进了大学就放松学习的现象。
但是我们在接受考生和家长咨询时也发现,很多家长和考生由于缺乏对大类招生的了解,往往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认为只有确认了专业才是吃了定心丸.否则会“浪费”高考的高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是对自己信心不足的表现。因为在对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根据分数高低或者热门程度选定的专业,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在大学真正去了触过专业知识以后,才能更理性地为自己做出选择。我们相信。只要想在大学中真正学到知识的同学,从来都不会放松自己,而是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选择机会,更好地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
大类教育论文 篇12
在元月,由朝阳永续携手华宝信托举办的2015年度(第十届)中国私募基金风云榜高峰论坛上,知名金融机构的近1000位精英人士欢聚一堂,展望市场发展趋势和未来资产配置热点。华宝信托的总裁王波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探讨如何把握机会。
探底和转型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王波不认同很多策略师的供给侧改革是利好的观点。他认为,过去历年来工业企业的利润率和产业利用率高度相关,去产能,我们将面临先苦的过程,利润率肯定下降。
在他看来,供给侧改革要去杠杆,杠杆最高的就是地方政府、国企和传统的行业。去杠杆,首先要在这个领域当中进行。所以传统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严峻。
在人民币贬值问题上,王波认为首先要看中日美欧所处的周期状况。我们处于从上往下滑的过程中。而美国可能处在一个波动的底部。大家所处的周期不同,决定后面种种的金融趋势变化。比如,一是中美逆差收缩后会限制中国的货币政策余地;二是政府会加强相关的管制。据王波透露,华宝信托原先申请了20亿元的QDII额度后来停止了,又申请了人民币的IQDII也停止了;三是政府对贬值节奏的考量,在众人都看得清未来的某一趋势的情况下,所有人会成为你的对手盘,这是未来管理层所面临的、比较大的困境。
从负债结构来说,王波认为中国的私人的负债最健康,这意味我们在消费方面有比较大的潜力,任何能够吸引住消费潜力挖掘的行业,未来都会非常好。任何在供给上有瓶颈的消费领域,未来的前景也会非常好,这是以后大家在行业选择和公司操作时候要注意的。
三大类风险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痼疾刚兑将有序打破、消除信用市场定价扭曲,但市场仍存在一系列风险。
信用风险。银行2015年的数据不理想,中国银行业协会1月24日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5)》显示,约40%的银行家认为其所在银行今后三年的不良资产率将在1%至3%之间。此外,银行业营收及利润增长进入“个位数”时代。
流动性溢价收缩。王波认为,主要受制于货币政策的受限,提醒大家,还是要关注M2的趋势,过去已经习惯了M2的超高增长,但是M2的下降是这几年来明显的趋势。今年如果M2的增速还是在12%以上,原来的游戏该怎么玩继续玩。M2异常下降,大家一定要非常重视和高度警惕。后面能玩的东西可能只有国债了。
成长股业绩证伪。每年的年报披露前后被称为证伪期。不少伪成长股“见光死”,它们被证伪后,不少投资人被虚高的泡沫羁押。王波认为,以前中国做价值投资很困难,考验人性。现在一切回归人性,泥沙俱下,大家耐心挑选真正具有长期成长性的、有长期价值投资公司的机会可能就真正来到了。
三类资产配置方向
国际配置。一是以美元计价的产品,汇率目前已经为投资者赚了2个点。这块未来依然会受到机构和高净值客户的青睐。二是风险偏好高的海外、香港低PE、高分红权益类产品,香港的国企股票,算上分红率到6%~8%了,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打穿了2008年的底。风险偏好高的投资者可以在适当的机会买入,或许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三是以美元计价的房地产等产品。
信托类产品,量化类的产品,还有险资,尤其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推出了一些产品,我自己看了看还不错,自然资产非常优质,信用也不错,作为风险偏好比较低的资产配置这可以考虑。
资本市场。多重因素共振导致市场超跌的挖坑机会。还有股息率超过2%的现金牛企业,可以高度关注。还有估值合理,需求快速增长的泛消费、新兴服务类的企业,这就是价值投资。所谓的价值投资,是真正具有长期持续成长性的公司才是价值投资者选择的目标。
(根据王波的演讲整理)
【大类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财经大类专业08-14
养成教育教育08-08
值得借鉴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教育论文08-11
全纳教育特殊教育论文06-08
感恩教育和理想教育论文10-24
教育哲学教育目的05-14
教育随笔教育建议07-07
教育随笔防毒教育07-24
教育教育学07-26
家庭教育资源教育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