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2024-07-06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精选9篇)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1

科学的、系统的、可操作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测度理论和测度指标体系是对两化融合进行客观、准确评价的基础,是正确树立两化融合理念的前提,可以很好的起到对两化融合建设的引导作用。

正确测度方法是科学的测度理论得以实现的保障。在现有的测度理论与方法成果中,多以“投入法”或“效益法”进行测算,投入法测算的结果必然导致投入越多,两化融合程度就越高的结论,因此有悖于“科学发展的理念”;同时,由于信息化效益具有“滞后性”,所以效益法测算难度较大,因此,研究一套科学的测度和评价方法,实属必要。

1. 构建指标体系的目的和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七大对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又提出了重大战略举措,即“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企业的两化融合到底该怎么融合?现阶段进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不仅是企业关心的问题,也是主管部门和政府需要了解的问题。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切实有效地推动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这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综合性问题,对于新型工业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具有关键性作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化,也不是简单的信息化。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余波尚未完全消失的前提下,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相叠加,短期困难与长期矛盾相交织,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较大的挑战。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如何判断和评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并更好的选择新型工业化战略发展方向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国外学者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逐渐展开,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方法,形成了以“信息化指数”“波拉特法”信息化测度方法、国际电联指标体系法以及国际数据公司的信息社会指标法等理论为代表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大多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在共性方面虽有借鉴意义,但并不适用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不同地区对于两化融合的具体理解,不能有针对性的、全面的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更不能用来对我国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进行指导。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开始对信息化理论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测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1997年提出国家信息化的定义。此后,诸多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与信息化测度有关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进行测量和评价方法研究,其主要借鉴国外研究,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对测度方法进行细节上的改进;另一类则是利用现有测度方法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从时序和区域角度进行实证研究,其主要研究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与缺失之处。目前,成果研究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少有学者对于二者的内在关系以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的验证,对内在的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对评价方法的改进也仅仅是细节修正,并没有分区域和从不同的层面展开系统性研究,也没有从动力机制和技术经济影响机制角度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拟以区域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江苏省的独特地理和区位优势,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动力机制和技术经济扩散影响机制,尤其要从不同层面构建对两化融合程度测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继而演绎和推广为普遍和通用的两化融合的测评体系,为新型工业化战略选择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技术建议。①通过构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从三个层次上客观、系统全面地判断我国两化融合水平现状。②对两化融合的动力机制和技术经济扩散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战略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安排选择。③依此构建的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既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现实要求,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江苏省以先进生产和制造业带动、提升传统制造业,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需要。

2.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在国内外“两化”融合发展态势和经验的视域下,根据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和内在联系等基础理论,遵循构建指标体系的目标定位和重要原则,以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七大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为基本依据,在充分借鉴江苏省经信委组织制定的“江苏省两化融合典型企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架。

对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其基本思路的几个要点如下:一是指标要关注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和绩效;二是要立足工业把握指标的设计;三是要充分体现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四是要充分体现两化融合的发展趋势。在基础层面,指标体系以支撑度来表征;在应用层面,指标体系采用了上述国家七大重点行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表述即成熟度;在绩效层面,指标体系仍采用并表述为贡献度。

基于这种思路,评估指标体系最终由三级指标构成,其中一级指标共有3个,即支撑度(如图1所示)、成熟度(如图2所示)、贡献度(如图3所示),反映了区域两化融合的基础、应用和绩效;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34个。这些指标之间是一个层级分明、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3. 两化融合的评估方法

(1)权重设计。

在选取区域两化融合评估指标时,每个评价因素反映两化融合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而要对不同的评价因素,根据其重要程度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以表达每个因素在整个预警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大小和影响度。如果不确定权重系数,则有可能降低某些重要因素在评价两化融合中的影响力,进而影响区域两化融合评估结果的合理性。

本研究对上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借鉴了工信部组织制定的“机械行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2009)的权重设置与分布,将支撑度、成熟度、贡献度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设置为占总权重的30%、50%、20%;在此基础上,主要采用了德尔斐法、专家评议法,经与有关专家反复讨论,给出了12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的权重分配方案。权重系数的确定有多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方法有:德尔斐法、专家评议法、判断矩阵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

(2)评分方法。

评价数据采集项的原始数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定量数据,属于连续数值;另一类是定性选择项,包括多选和单选两种,具体评分时对不同的情况需采取不同的评分方法。

按行业水平打分。如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信息化建设、维护和管理人员占比等指标。打分方式为:指标行业内最大原始数值为100分,最小数值为0分。但此项分析方法受异常值影响较大。因此,在对指标值计算分数之前,要先做散点图,找出异常值。具体评分时区分两种情况:

——指标值(相对值)越大说明两化融合水平越高。则得分=(本企业数值-当期最小值/当期最大值-当期最小值)×100%。其中,当期最大值可根据行业情况定义为合理样本中的最大值或行业理想值。

——指标值越小说明两化融合水平越高(数值均为正数)。则得分=(当期最大值-本企业数值/当期最大值-当期最小值)×100%。其中,当期最小值可根据行业情况定义为合理样本中的最小值或行业理想值。

以上公式中“当期最大值”和“当期最小值”是指剔除异常值之后的正常值。对于大于当期最大值的异常赋值100分,对于小于当期最小值的异常值赋予最低分。

同时,为了尽可能地剔除异常值影响,也可采取以下方法:设定某项指标的样本均值为中间分值(如50分),并由均值将样本数值分成两类数据,以指标值最大说明两化融合水平越高的指标为例:超过均值的数值评分就按相应比例(本企业数值-均值/当期最大值-均值+1)×50的加分,低于均值的数值评分就按相应比例减分:本企业数值-当期最小值/均值-当期最小值×50。

按原始值打分。如全自动化生产线覆盖比例、制造执行系统覆盖率等描述覆盖率的指标,按照原始值×100打分即可。

数据处理及评分。每项都设定一定分值,企业的得分为所选各选项分值之和。

由于测评的数据均来自有关主管部门和工业企业,因此数据的质量、完整性以及评分结果需要进一步检验和修正。数据处理及评分的流程,如图4所示。

根据该流程图,首先,应该重新对原始采集数据和计算出的指标数据进行多轮次的检验,并与有关部门和企业沟通,补充收集异常和缺项数据。其次,要根据评估方法对数据采集项及各级指标评分。再次,应注意根据评估体系中的关联指标,修正明显不符合实际的数据。比如协同集成是比单项业务应用更为高级的信息技术应用阶段,反映的是更高级的水平,如果某企业单项业务应用水平很低但协同集成水平较高,则明显不符合逻辑,需要对协同集成指标进行修正。最后,还要邀请专家对数据进行审查,对明显与经验不符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校正。

参考文献

[1]刘九如,周剑,陈杰.工业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及趋势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72-206.

[2]邵宏宇,郭伟.企业信息化绩效测评体系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9(1):29-37.

[3]程扬,张洁,翟兆荣.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及评价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7(2):270-273.

[4]肖素梅,殷国富,汪永超.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8):1154-1162.

[5]Thomas L.Saaty.Making and Validation Complex Decisions with the AHP/ANP[J].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5,14(10):1004-3756.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2

商学院 公维才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作出了明确指示。为了更好地理解《建议》内容,本人对其总体框架及其逻辑、重点、亮点作简要说明。

《建议》共分十二章、五十六节。其内容可简单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五项要求、五大目标、十大举措、七项保证。其中,主题与主线是发展的指南和规划的灵魂,五个坚持与十大举措是实现主题和主线的根本途径,五大目标与七大保证是规划实现的目的和保障。

一个主题:科学发展。这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中将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明确提出。这说明党的发展思路一脉相承,也更适应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展、科学发展的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贯穿全局。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一代领导集体在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并明确其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而《建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作为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既是对以往发展思想的继承,又是对新一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新升华,其内容更加充实,即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意味着未来五年中国在相关评价体系、长效机制、具体政策等方面将发生重要调整和变化,会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结构优化、节约环保、民生改善、社会公正。

一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推动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虽然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1 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而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则成为我国基本国情的新特征。在这种国情面前,我们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能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这里之所以强调“加快”二字,也反映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

五项要求。主题和主线是发展的指南,也是规划的灵魂。而主题、主线的实现则需要明确努力的方向、工作的重心、实施的条件等一系列与之相关的基本要求。对此,《建议》以五个“坚持”作了诠释,即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五大目标。目标是未来五年规划要达到的结果。对此《建议》明确指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与以往不同,《建议》未明确提出具体发展速度,只是笼统地要求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我国经济企稳向好的形势明朗,即便经历了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GDP依然保持了8.7%的增长速度,2010年前三季度更以10.6%的强劲增速领跑世界。可以预见,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未来十年只要保持在6%-6.5%的增长速度即可实现。因此,不再提出具体的数字要求,可适当降缓经济增速的预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二是我们不再刻意追求增长的高速度,因为我国经济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基数庞大,经济快速增长受资源强约束越来越大。此时将工作重心转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实现城乡统筹、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当然,没有明确经济发展速度,并不表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路发生转变,因为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只有通过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方能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 2 断深化。

十大举措。这是构成《建议》内容的主干,篇幅从第二章至第十一章,是对五个坚持的展开与具体化,也是实现主题与主线的方法与重点。其内容: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其中,“扩大内需战略”首次单独成章,这表明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将由过去的投资、出口、消费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也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重要步骤,因为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相称。按国际标准,我国已处入中期工业化水平时期,但城镇化水平偏低,50%以上的人口仍为农业户籍。要推进城镇化,一方面要转变农民身份,使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另一方面则是完善城市布局和功能定位,增强小城镇的公共服务与居住功能。“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则是经济发展的归宿。通过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尤其是通过“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现由国强向民富的转变。

七项保证。这是实现主题与主线的内在与外在保障,涉及《建议》的第十二章,即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积极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全党同志要充分发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3

随着不断提高地城市化水平, 现代城市对被称为“生命线”的各类市政管线的有着越来越大的需求量, 管网的覆盖面积也随之增加, 但是, 城市管线的动态管理远远跟不上各种错综复杂、纵横交叉的城市管线。正是由于这种对“生命线”信息掌握的不准确以及管理上的缺失等问题, 导致近些年来地下管线事故频频发生, 如2013年11月22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黄岛区) 中石化原油输油管道发生爆燃事故。

今年我国很多城市因为大雨内涝、路面塌陷等事故再次暴露出城市管线的安全问题, 对于迫在眉睫的地下管线管理问题, 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因此, 湛江市地下管线的建设管理必须提上日程。

2 总体框架

2.1 建设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 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所以, 要将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作用和地位, 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来认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上建设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了解和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信息, 才能合理地进行规划以及避免管线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发生, 也只有这样才能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转, 同时也能提升政府形象。

2.2 建设管理的内容

2.2.1 建设模式。

目前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和各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进行, 必须有先进的建设管理模式, 特别对城市的生命线———地下管线的建设, 必须具有全局性和超前性的建设理念, 才能正确处理好城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线保护, 保证地下管线的投资最优化和运行的安全性。

2.2.1.1统一规划建设。随着不断提高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标准, 对管线下地率的要求也在提高, 同时, 越来越细化的管线使其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如此就构成了庞大的城市地下管网络系统, 因此, 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城市地下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要使地下管线顺畅合理地埋设于有限的地下空间之下, 必须实行城市地下管线的总体规划和统一布局[1]。首先在规划上遵循运行安全、节省投资、方便施工和维护检修的原则下合理布设管位, 然后由设计单位统一进行综合管线的施工图设计, 重点处理好管线的空间竖向交叉问题, 最后统一安排同步建设。2.2.1.2开展地下管线普查普测工作。湛江市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距今最早也十几年了, 十几年的时间, 足以让很多地方发生变化, 更别说是城市的发展。湛江这座作为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海滨城市, 它的城市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大多数城市存在的问题一样:埋设年代久远, 管线老化、腐蚀等, 甚至几乎没有对管线进行检测和养护过, 管线现状资料的现势性早已更不上现代城市的发展现状。所以, 巨大的安全隐患时时刻刻都将会给城市生活和建设带来威胁。为此, 地下管线的普查普测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也为建立地下管线GIS动态管理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打下良好的基础。2.2.1.3实施管线报建、放线、竣工测量制度。地下管线信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信息源, 每年都有新建、改建和扩建, 甚至是在发生重大事故后的管线更需要在其发生变化后及时对其进行动态更新。那么不断变化的动态的管线信息如何获取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实施管线报建、放线、竣工测量等工作, 能够提供现状的、建设中的、已竣工的等管线提供现势性强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

当地下管线竣工后, 被委托的测绘单位, 需严格按照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相关技术规程进行竣工测量, 并进行城市地下管线GIS管理数据更新工作。普查工作一般情况下应与管线的动态管理工作同时开展的, 这样便可以在普查工作完成后保证管线的动态管理机制有效运行。从而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的需要, 为政府部门的决策和处理应急事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2.2 管理模式。

城市的高速发展要求有先进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相适应, 特别是城市地下管线, 由于其数据资料浩如烟海, 不仅包括各种涉及其三维空间的管理, 而且涉及其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伴随城市规划建设的迅速发展而日益增多, 其海量数据还不断处于更新之中。只有建立具有信息数字化的地下管线数字管理系统, 才能为市政府客观决策提供准确的管线信息, 为城市的防灾、抢险等提供决策服务, 为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完善的管线资料, 为保证地下生命线的安全运转提供实时、全面的信息及分析服务。

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 涉及诸多行业, 信息量多, 综合性强, 投资大, 那么务必要建立高效的动态管理系统, 及时进行对其更新。当前, 管线动态更新的实现不仅要借助于GIS系统, 而且要统一技术规范。GIS系统是以管线竣工测量表格化结果为主要数据源, 以工作站为基础支撑平台, 结合数字化地图, 构建管线查询和输出系统。此系统的数据集主要包括地形图、土地利用、道路网、道路两侧现状和规划建筑物和构筑物、现状管线、施工管线和竣工验收管线、规划审批和计划施工管线等。海量管线的空间和属性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 为各需求单位的建设管理提供便捷、快速的服务, 从而不断提高城市建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湛江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有关建议

3.1 地下管线的普查普测及竣工测量的技术队伍。

地下管线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等特点, 决定了要对它们进行普查普测以及竣工测量是一项技术性强、工序繁琐的工作。尤其是管线的竣工测量涉及多门学科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情况下, 承担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单位, 必须拥有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队伍和高精度的设备仪器。另外, 从为了加强管线的规范性建设、动态管理以及后续资料档案的归档, 甚至在不断创新管线测量的新技术延续方面考, 从事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队伍应是本地城市测绘单位。

3.2 竣工测量的信息共享与动态更新。

对于新建管线在覆土前, 应对其“关键点”的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测量, 其中包括管线材质、口径、埋深等以及连接方式;对于现状管线, 则需要进行普查普测并利用管线探测仪、GPS动态定位技术结合全站仪完成管线的测量工作。不管是新、改或扩建管线, 都要核实整理好管线点、线段之间的关系, 如几何图形和拓扑关系, 最后将信息规范、统一格式、准确、及时的进入地下管线数据库, 不断不停地更换GIS系统的“血液”, 使管线的各项成果的完整性和现势性得到保证, 从而能更方便快捷的满足城市的规划设计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使相关部门对管线的管理步入良性循环。

摘要: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 地下管线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作用日益重要, 本文在较为详细的分析城市地下管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湛江市地下管线的建设、动态管理的总体框架以及相关建议。

关键词: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总体框架

参考文献

[1]杜星.论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思路[J].工程与建设, 2012, 3.

[2]郭锦花.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J].城建档案, 2008, 10.

[3]江贻芳.我国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工作进展[J].测绘通报, 2007, 12.

[4]江贻芳, 肖珩.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化建设框架探讨[J].测绘通报, 2008, 10.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4

1.沪股通交易制度中对持股比例限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单个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0% B.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30% C.若多个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则投资者互为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应当合并计算

D.战略投资不受单个境外投资者和所有境外投资者有关持股比例的限制,若有关法律法规有更严格要求,从其规定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下列有关沪港通说法错误的是()。

A.沪港通是指上交所和联交所建立技术连接,使两地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对方交易所的所有上市股票 B.沪港通的全称是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 C.沪港通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D.沪股通指境外投资者买卖上交所上市的规定范围内的股票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沪港通采用的交易业务模式属于下列哪类跨境证券交易业务模式?()A.离岸交易模式 B.在岸交易模式

C.两地中介机构合作交易模式 D.两地交易所合作模式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对沪港通与QDII、QFII、RQFII的联系与区别说法正确的是()。A.沪港通的开通会对QDII、QFII、RQFII等现行制度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B.沪港通与QDII、QFII、RQFII的投资方向不同,其中沪港通是单向投资,QDII、QFII、RQFII都是双向投资

C.沪港通与QDII、QFII、RQFII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资本账户尚未完全放开背景下,为进一步丰富跨境投资方式,加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而作出的特殊安排

D.沪港通与QDII、QFII、RQFII的跨境资金管理方式不同,其中沪港通的资金可以留存当地市场,QDII、QFII、RQFII的资金实施闭合路径管理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5.沪港通的开通的积极意义有()。

A.有利于扩大内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为境外长期资金投资A股市场提供便利,有利于提振市场对蓝筹股的信心,改善A股市场估值

B.有利于增加内地投资香港股市的资金来源,扩大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C.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下可兑换的进程,利用沪港通的机制,有条件、有管控地实施跨境交易,拓展内地居民投资境外股市的渠道

D.有利于深化两地金融合作,增强两地资本市场的整体实力,提高服务水平,丰富交易品种,提升两地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您的答案:B,A,D,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有关港股通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关安排的说法正确的有()。A.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资产合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B.证券公司对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状况、知识水平、风险承受能力和诚信状况等进行综合评估

C.证券公司将严格执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有关规定 D.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须签署港股通风险揭示书 您的答案:A,D,C,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沪港通的制度框架中规则体系包括()。A.两地证监会层面的规则体系 B.中国证监会层面的规则体系

C.中国证监会与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D.证券交易所司层面的规则体系 您的答案:C,A,B,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8.港股通资金清算遵循“先人民币清算后港币清算”的原则。资金清算包括:交易资金、风险管理资金、公司行为资金、证券组合费等相关税费及其他非交易资金的清算。()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9.两地交易所初期互换一档行情(最优买卖盘)行情,覆盖沪港通证券(含可买卖证券和可卖证券),港股刷新频率为3秒,A股刷新频率为5秒。本地交易所通过对方交易所向对方市场的会员(市场参与者)提供,限于其自身及其交易客户使用。()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0.A+H股上市公司在沪、港交易所当日收盘后至次日开盘前重合的时段同步进行信息披露,两地投资者享有平等知情权。非A+H股根据上市地交易所的要求披露信息,境内投资者可登录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5

服务外包专业组成立之初, 通过反复讨论和征求意见, 确定了服务外包标准框架的总体思路, 形成了通用规范、专项规范、业务规范在内的两横多纵的框架模型 (见图1) 。

2011年, 服务外包专业组深入梳理了服务外包标准的总体框架, 以服务外包生命周期为主线, 梳理服务外包过程中各方的活动, 按角色形成各方在服务外包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见图2) 。

服务外包专业组研制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第2部分:数据 (信息) 保护规范》已于2012年9月26日发布为电子行业标准;通过编制、实施《第2部分:数据 (信息) 保护规范》, 维护数据主体的基本权益, 构建数据保护体系, 将为IT外包服务组织建立数据保护制度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提高这些组织的数据保护能力和数据安全、规范管理水平和质量。

《信息技术服务IT职业技能标准第1部分:总则》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第1部分:服务交付保障通用要求》也已形成征求意见稿, 并在大连、杭州、成都、广州、武汉等地召开专家征求意见会, 相关标准进展见表1。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6

目前国内对人力资源外包的研究主要立足于需要外包的企业, 从外包的必要性、风险、绩效评估、如何处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内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阐述。针对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环境、发展趋势等宏观方面。目前还很少有专门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企业的内部治理、服务体系, 特别是企业信息化方面的研究。本文尝试从企业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外包需求及其特点和国内人力资源外包企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入手, 分析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需求、信息化体系的主要特征, 并给出针对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在市场中建立服务领先优势所必需的、一般性的信息化建设框架。

2 国内人力资源外包企业概况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范畴很广, 本文关注的是以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业务流程外包等为主要业务的人力资源外包企业。

2.1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总体概况

《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白皮书2008》统计数据显示, 国内人力资源外包具有以下特点:

(1) 近年来国内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2007年全国各类人才服务机构共为40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了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缴纳等方面的代理服务, 代理各类人才643万人, 增长率达到19%;为8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派遣服务, 派遣各类人才120万人次, 年增长率达54%。

(2) 国内人力资源外包企业机构众多, 但绝大多数是小型机构, 服务能力有限。截至2007年底, 全国共有各类人才服务机构6 833家, 从业人员59 008人, 比2006年增长了15.5%。但按照营收来划分, 国有企业是这些机构中绝对的市场主力, 如2006年8家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 (均为国有企业) 营收占比达72%。

(3) 目前采用人力资源外包管理方式的机构以三资企业和小型机构为主。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客户其外包雇员的规模小于50人, 90%左右的客户为三资企业和代表处/办事处。

2.2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业务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生产运作不同于一般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图1是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外部业务关系图, 主要关联的对象包括:客户、雇员、各类人力资源服务相关机构 (如社保局、公积金中心、税务局、劳动局等) 、银行、分包商 (主要是为外地雇员提供本地化的人力资源服务) 以及提供具体福利服务的供应商。

典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运作体系如图2所示。其业务架构一般主要包括3部分:一是面向客户的前道服务部门;二是面向服务产品实现的与社保局、税务局、劳动局、保险公司、外地供应商等关联机构后道保障部门;三是对整个业务运营进行监管和绩效考核的部门, 以及诸如呼叫中心、网站服务平台、物件处理中心等为各个产品线服务的共享业务中心。

2.3 外包企业信息化概况

从上述业务分析, 可以得知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内部信息化完全不同于一般企业内部的HRMS, 目前市场上也没有专门针对该行业的诸如ERP之类的解决方案。现有外包企业的信息化大多数是通过定制化开发来实现的。人力资源外包企业规模明显呈现两极分化, 其信息化水平也极其不平衡, 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前10家企业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化体系, 如业务处理系统、网站、呼叫中心等, 但这些信息系统主要面向传统的人事代理和派遣业务。另外占机构数量绝大多数的中小机构信息化基本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

3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 大型的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3.1 小型客户方面面临激烈的价格竞争

目前市场监管、行业标准等还不到位,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设立的门槛比较低, 近几年市场上涌现了大量的这类企业, 而这些市场新入者在市场竞争中往往会祭起价格战的大旗。由于小型客户的服务要求比较单一, 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凭借在市场未开放前积累的品牌和人才方面的竞争方面优势在小型客户上越来越难以体现, 特别是对价格敏感的民营企业客户, 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在面对这块市场时往往不得不加入价格战。

3.2 大型客户方面缺乏差异化服务的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虽然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 但大型客户对人力资源外包的需求往往是多样化、个性化的, 不仅仅是社会保险缴纳等单一事务性工作的外包。目前大型机构潜在的需求包括:整体外包人力资源管理;租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或托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管理;横向切割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将其中某些部分如招聘、培训、日常行政人事管理外包;或纵向切割, 将某些业务板块或岗位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如临促人员的人力资源全流程管理。而且这些外包需求往往要求全国性的一站式服务, 即要求人力资源外包企业能为大型客户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提供无差异的一站式服务。

而目前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产品、服务能力都与客户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主要的制约因素, 因为产品服务的实施必须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 服务能力必须通过信息化来提升。这就导致了大型客户的市场开发难度很大。而部分客户自身规模扩大, 在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从外包转为自营, 这也是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客户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故大型客户在整个人力资源外包市场上的占比还很小。当然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型客户将是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特别是规模化的人力资源外包企业未来的“蓝海”。

3.3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人力资源外包阻力

信息不对称是企业在评估是否做人力资源外包时考虑的主要风险之一。市场上确实也存在不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外包企业损害员工利益的情况, 如不合法用工、社会福利未按规定缴纳等, 而且发现该类情况时往往员工的利益已受到了严重的侵害, 矛盾已经激化或很难调和。信息不对称已是客户和外包企业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主要阻力。服务过程特别是服务结果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也是外包企业的努力方向, 目前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 (1) 内部服务流程管理和服务质量控制还未达到一定水平, 不敢将过程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将这些信息“加工”后再发布, 管理成本太高, 而不得不放弃; (2) 服务平台建设落后, 没有有效的手段将过程信息方便地传递给客户和雇员。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外包企业有一个合适的信息化架构和弹性、高效的业务操作系统。

3.4 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指标化、协议化

人力资源外包客户与其他外包客户一样, 也有逐渐引入服务水平协议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 的趋势, 对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提出指标化、协议化的要求, 如各类服务的服务内容、执行标准等都作为协议或合同内容。这对外包企业的内控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 各项服务均需有固化的操作流程, 能够实时监控流程实际的执行情况; (2) 能够通过运营监控找出客户服务中的异常或差错的事件; (3) 能够为客户出具服务水平的报告; (4) 通过统计分析能够找出流程中的薄弱环节或服务瓶颈, 为企业提供持续改进的基础数据。

为满足人力资源外包客户对服务过程和服务水平的要求, 必然需要在外包企业内部建立一套覆盖各项服务的、集成的业务操作系统, 以及具备一定商务智能的业务分析系统。

4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信息化需求

通过前面的分析, 我们知道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打造其核心能力、面对市场挑战的不二选择。下面将从服务产品整合、不同外包层次、客户服务界面、业务操作特点4个方面分析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信息化核心需求。

4.1 服务产品整合对业务操作系统的要求

传统的人事代理和人才派遣主要为客户提供人事行政的管理, 主要包括人事档案、员工的录用、退工手续、社会福利的办理和缴纳。近年来薪酬管理服务、综合福利管理、商业保险服务等服务产品已逐渐成为各外包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所占比重逐年增长。外包企业如何将不同产品线的服务在前道部门做有效整合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而在后道支持部门如何通过专业化操作来提高效率将是业务操作系统的一个关键需求, 具体要求如下:

(1) 外包企业在综合福利管理、商业保险服务产品线上, 不断有新产品推出, 要求业务操作系统的销售体系和财务体系能够无缝接入新产品, 而不用因新产品的推出要对销售和财务系统做大的调整或新增模块。即要求业务操作系统在业务架构上应该支持按产品线能进行“热插拔”。这对销售过程也往往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的服务行业来说存在相当的难度。

(2) 各产品服务在实施过程中要求能保持服务之间的关联性和集成性, 如劳动合同与用工及社保是紧密关联的, 所有综合福利产品、商业保险都与雇员的入职、离职挂钩, 薪酬管理都要与社会保险、福利等产品服务关联。这其中有些是法律法规所强制要求的, 如劳动合同与用工, 有些是外包企业为控制经营风险所必须满足的, 如福利与入/离职的关联。即虽然服务产品的实施往往有单独的系统或模块支持, 但相互之间也需要通过信息共享、流程集成等方式实现各产品线服务之间协调。

(3) 公共服务体系要求能与新增的产品服务相容。外包企业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往往会成立呼叫中心、网站自助平台、物件处理中心等共享业务中心。在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时, 必然要求各业务共享中心能与新产品服务相容, 如物件处理、催办/告知、客户自助等都能利用原有的信息处理平台和基础设施。

4.2 不同外包层次客户的需求分析

客户对人力资源外包的需求也是分不同层面的, 从外包横向层次的来分, 对外包企业信息化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无介入式全外包模式。采用这类外包模式的往往是小型客户, 其对人力资源管理本身要求不高, 将全部雇员及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本身也没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类客户日常与外包机构的交互少, 信息量也少, 对外包企业的信息化要求程度比较低, 外包企业内部的业务操作系统就能满足客户需求。

(2) 部分介入式外包模式。采用这类外包模式的客户虽然外包的雇员可能数量不大, 但自身规模往往较大, 只是外包了部分雇员。这类客户一般建有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HRMS) , 雇员的变动频率较高, 与外包企业的信息交互频率和交互的信息量都比较大, 且要求外包企业提供人事服务信息与其内部HRMS系统的数据一致。满足这类客户需求就必须将业务操作系统向客户端前移, 实现服务的网络化和自助化。如通过客户自助平台, 由客户的人事专员通过网上平台提交上下岗通知单, 为客户人事经理提供实时的信息服务, 如雇员各项服务的办理情况、雇员的社会福利信息、薪资信息等。通过雇员自助平台, 由雇员在网上提交入职信息、各类服务的预约, 查询各类服务办理情况、理赔信息等内容。即要求外包企业的业务操作系统与客户端的服务平台能够无缝集成, 使业务操作能通过服务平台直接延伸到客户和雇员, 以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减少信息差错, 并通过提高客户服务的透明度, 来与客户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

(3) 全介入式外包模式。采用这类外包模式的客户往往规模较大, 并将全部员工都外包或整个业务单元的雇员都外包, 即HR BPO。其本身不使用HRMS或外包业务单元的雇员不会进自身的HRMS。这类客户除了HR经理、人事专员、雇员, 往往其直线经理、HR总监都需要介入到与外包企业的信息交互中, 仅有网上的自助平台无法满足这类客户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即对客户来说, 希望外包方能提供类似诸如组织机构、岗位、人员、薪酬、时间、绩效、HR BI等功能的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而外包企业则不希望简单为每个这类客户单独实施一套HRMS, 而是希望能将对这类客户的人力资源服务整合进其强大的后台服务能力, 以发挥专业化的优势。

4.3 客户服务界面需求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在实施过程中与客户、雇员有密集的信息交互, 如入/离职过程中收集的信息、薪资信息、各类材料的催办、服务结果的告知等。外包企业必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客户服务界面。

(1) 网站服务平台:通过网站为客户和雇员提供各类信息的提交与查询。

(2) 呼叫中心:通过呼叫中心催办各类服务所需的信息和材料, 确认服务内容等。通过IVR提供各类服务的办理情况。另外还可以提供坐席提供信息、政策的咨询, 接受投诉等。

(3) E-mail/短信:提供实时的服务信息, 如业务员在接收了客户提交上岗通知单后, 系统自动通过E-mail通知雇员办理入职手续;将医疗理赔的受理、核赔及发放理赔款的信息通过短信及时告知雇员。

(4) 通过IM工具, 提供政策、法规、服务内容的在线自动回复。

4.4 业务操作特点分析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业务操作有下列3个明显的特点, 需要在建设信息化系统时充分予以考虑。

(1) 内部业务数据处理时段集中, 数据处理密度高。如每月的5号、15号左右是大多数客户的发薪日, 在这两个日期附近的时段需要处理大量的薪资数据;每月的25日左右是社保缴纳的日期, 在该日期附近也需要处理大量的社保变更、缴纳数据。这种业务特点对系统操作的便利性、可靠性和系统性能都有很高的要求。

(2) 外部系统接口多, 数据处理密集。外包企业需要与多种外部机构进行交互, 如客户、银行、社保、公积金、税务、劳动局、供应商等, 在外包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后不得不与这些机构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电子化信息交互。这就要求业务系统有支持各类服务对外进行数据交换的能力。目前与外部的数据交换已是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前提条件, 如通过与公积金中心的数据交换, 核对雇员公积金的实际缴纳情况, 据此形成的在缴账是自动生成公积金应办数据的基准条件。

(3) 目前我国的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还在不断地完善, 各省市的政策又有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外包企业的业务操作系统有较高的柔性, 一方面能适应各省市的政策法规, 另一方面当相关政策发生变化时能较快做相应的调整。如2008年初实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业务系统带来不小的冲击。

5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信息系统框架

通过上述对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业务特点及信息化需求的分析, 下面给出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5.1 信息化总体架构

外包企业为赢得市场竞争的领先优势, 其信息化架构中必须包括如图3所示的各个部分。

(1) 业务操作系统, 类似于制造企业的ERP+MES, 是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核心系统, 主要实现各产品线产品的销售、服务实现、结算等功能, 其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

(2) 网上服务平台, 不仅仅是信息收集与发布, 更是业务操作系统中业务流程的延伸。主要包括客户服务平台、雇员服务平台和供应商服务平台。通过这3个平台, 将服务对象和供应商加入到服务流程中, 实现服务流程的高效化、透明化、精确化。在客户平台上还提供与大多数企业内部HRMS类似的组织机构、岗位、时间、绩效等方面的管理功能, 以满足全介入式外包客户的需求。

(3) 呼叫中心, 是根据业务操作系统实时或批量生成的催办数据进行催办, 为雇员提供服务查询、政策咨询等服务。

(4) 财务系统, 主要采用商品化的财务软件完成业务操作系统产生的各类财务数据的账务处理。

(5) 商务智能系统, 通过对业务操作系统产生的各类结果数据和服务过程数据的统计分析, 为流程优化、绩效评估提供依据。

(6) 知识库, 人力资源管理是涉及政策、法规较多, 专业性强的一个领域, 有必要建立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相结合的知识库, 为内部业务操作人员及客户和雇员提供相关专业知识。

5.2 业务操作系统结构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业务操作系统应该包括如图4所示的前道销售部分、后道服务及公共业务管理三大部分。

其中销售系统主要实现客户售前管理、报价管理、合同/协议管理, 客服系统主要实现与雇员相关的入/离职、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方案、综合福利方案的管理, 网上客户、雇员平台通过对应的预处理模块实现与业务操作系统的集成。

前道销售、客服模块通过业务总线实现与后道各产品服务模块的集成, 如在客服模块中对某个雇员报离职, 则业务总线将雇员离职的事件通知用退工、社保、公积金等模块, 在这些模块中生成相应的应办信息。后道各专门的服务团队根据应办信息生成相关的变更记录, 并提交对应的政府机构或相关服务机构完成该雇员离职所需全部各类业务处理。

在该体系结构中还包括一些与各服务产品都相关的公共业务处理模块, 如业务财务、物件管理、运营监控、消息管理 (实现各类业务消息的订阅及统一分发功能) 等。

5.3 业务运作体系

在该信息化总体框架下,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核心业务运作体系如图5所示。在服务平台、业务操作系统、专业服务团队3个层面的支持下, 人力资源外包企业可以在一个信息化框架体系下为多种不同层次外包需求的客户提供柔性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

6 结束语

服务外包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朝阳行业, 而人力资源外包是其中相对成熟, 并在国内形成一定市场规模、正高速发展的一个子行业。本文从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市场环境、业务架构分析着手, 阐述了其面临的主要挑战, 以及由此引出的对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需求,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信息化的一般性框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业务分析, 指出国内外包企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分析人力资源外包企业信息化的核心需求及其主要特征, 给出针对大型人力资源外包企业的一般性的信息化框架及运作体系。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信息化需求,信息化框架

参考文献

[1]翟丽.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方经济, 2008 (4) :90-91.

[2]王琳.供应链视角下的人力资源外包隐患分析[J].管理纵横, 2007 (4, 下) :23-24.

[3]刘宏波.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8 (2) :68-69.

[4]孔伟, 杨青双.浅谈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运作模式[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5 (2) :84-86.

[5]陈瑜.人力资源外包行业的现状及趋势探析[J].企业活力:人力资源开发, 2008 (1) :48-49.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7

1 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建成以后,将以信息化工作平台为基础,实现远程讨论交流,保证资源长效更新共享,实现以平台为核心的网络化研究运行机制;整合丰富的基础资源和软科学研究力量,紧紧围绕科技支撑经济的主题,沿着科技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区域创新发展、科技人才发展、科技园区建设等若干主要方向,和其他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长期持续跟踪,及时准确反馈;初期可以一家或少数单位为主要研究力量,时机成熟时整合全省相关领域研究力量协同合作;利用发布和数据调查的手段,以科技数据为基础,以经济数据和地理数据为补充,构建科技支持经济数据仓库;以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模拟及定性分析为主要手段,立足政府和企业双层面,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分析,实现科技政策模拟。

平台建成之后,要能够实现科技主要方向及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问题的分析,通过整合尽量多的各方面资源,为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为了实现这样的功能,必须对平台的建设基础、工作机制、保障机制有较全面的战略思考和总体设计。这里面的研究内容包括平台的建立机制,工作运转机制,即“怎么建,怎么干”的问题,以及建成后的保障机制问题。

平台的建立、运转和保障机制,都是从功能需求出发的,所以作为战略思考和总体设计,首先要确定的就是平台的主要功能,接着进行功能战略思考与功能分析,建构框架体系。从因果顺序上说,是平台的建立、运转和保障完成之后,才能发挥功能,然而从设计上说,则是先确立功能,再从需求出发,开展运转、保障和建立机制的设计研究。

因此,平台总体功能设计是整个平台建设的基础。

2 山东省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的功能分析

山东省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建成的主要目的是要能够实现对科技主要发展方向、省领导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问题等的及时分析,以“政策模拟”为技术手段,聚焦于科技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为省领导、科技厅及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提供有力支持[2]。

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的功能应该包括:动态监测信息与计量、监测科技活动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科技政策模拟层面三个基本功能。具体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发展平台的动态监测功能

平台对科技发展的动态监测功能应该是一个首要功能。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革命呼之欲来。国内、省内科技经济发展日益与国际接轨,新情况、新问题不断产生[3]。只有及时、准确地掌握科技发展的主要情况,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动态监测与分析的功能要能够从海量的科技信息及其相关信息中扫描、识别、监测和追踪科技主题的发展变化,高效获取和有效组织这些信息,并从中发现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领域之间的关系。实现基于知识本体和知识发现,有机集成信息抽取、数据转换与存储、数据挖掘、科技发展前沿走势分方法和工具,为国家和相关部门的科技发展战略决策提供支撑、为相关情报研究业务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并提高情报研究能力和效率。

信息获取的原则与对象。根据平台监测与分析功能的目标和应用的方向,确定选择信息的原则是:信息来源权威和可靠;信息内容面向未来且含时间维度;信息内容应包含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前沿,科技问题,关键技术和新兴的科学技术,科技与经济和社会的关系,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等。

信息获取的方式。平台准备设计网站信息自动抓取和用户收集信息上传,这两种信息获取为主的方式。网站信息自动抓取功能能够抓取公开发布于互联网的信息。为使信息能最大程度的自动化处理,需要构建网站解析库,保存网站中不同网页的信息,据此批量下载所选网站中需要下载的内容。用户收集信息的上传功能能够使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信息,通过平台的上传途径上传到原始数据库中,并实现可视化展现。

(2)科技发展的现状评价

现状评价是分析问题的前提。科学的现状评价需要有合理的指标评价体系,可靠有效的数据来源,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等。为此,平台要实现这样的功能,必须具备对指标体系的正确设定和及时调整,数据来源的保障,以及评价方法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科技发展平台的趋势预测功能

科技发展的趋势预测,是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的另一项核心功能。目前出现的关于科技发展趋势预测,按时间可分为短期和长期的,从整年到五年、十年预计,按区域可分为省内外、国内外以及全球范围的,按性质可分行业进行预测,一般以当前现状及未来趋势发展预测命题[4]。趋势预测能够使决策者对该领域和行业的一段时间的未来发展形势有较明晰的认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所研发和正在研发的山东省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及工业经济预测预警平台的功能设计及实践,奠定了平台的科技发展趋势预测功能的基础。依据科技发展现状评价的建立的指标体系,依照以上两系统的设计框架,可以使平台建立之后的趋势预测功能的完成得到有效保障。

(4)其他重大科技问题对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除了监测与分析功能之外,平台还要具备对其他重大科技主要方向及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对宏观和行业经济的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这些重大科技问题包括长期研究的科技投入、科技进步贡献率、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影响非常深远[5]。平台建立之后,要在运转机制上保障专家能对此类问题进行持续研究和发布成果。在构建相关的数据仓库和专家知识库过程中,及时反馈补充新的知识,与时俱进,使平台的积累不断完善和提升。同时运用数据挖掘等计算机技术,不断对积累的知识库和数据仓库进行数据挖掘实验,为实现智能化决策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科技因素政策模拟研究

科技政策模拟,是平台准备具有的一个特色功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科技因素政策模拟研究功能方面的设计,必须要有良好的需求分析,抓住决策者和使用者的政策关注点,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此项功能日趋健全[6]。

3 山东省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的总体设计

在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立框架设计方案。平台的框架体系方案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以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为研究网络的核心节点,依托在建的山东省科学院科学决策重点实验室,以“政策模拟”为技术手段,聚焦于科技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围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焦点问题,为省领导、科技厅及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根据需求分析,平台将完善数据团队,创新数据采集手段,集成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建设山东省科技促进区域发展数据库;研究全省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监测评价指标,对全省科技活动进行统计分析和动态评价;监测预警现有科技创新政策、模拟仿真新政策以及评估分析政策的实施过程;构建科技政策模拟仿真平台与报告系统,实现人机对话、网络开放和平台共享,为我省各级决策部门打造开放性的政策分析平台[7]。

具体地,平台以科技发展决策支持系统为主要载体,其总体设计是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为主的。从软科学研究基地、科技咨询协会、我省大学、科研机构四个层面,构建科技发展决策支持的研究网络。这三者之间就是三个不同层面对象:研究服务对象,研究策划对象,研究实施对象,每个对象层面之间就是一个服务界面。

3.1 系统的框架开发步骤

首先从分析用户需求入手,建立逻辑框架,然后形成物理框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将科技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步骤归结为6步:①确定系统的服务主体;②确定系统的用户主体;③明确系统的用户需求;④根据用户需求确定系统设计方案;⑤构建系统逻辑框架;⑥构建系统的物理框架。

3.2 平台架构设计

(1)分析现有资源

经过前期的积累和团队组建,目前本所已拥有一支专业的数据采集队伍,针对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已经部署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形成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其次,本所拥有的领域专家使基础的模型库、方法库和知识库得到构建的保证,从而形成有力的专家支撑;再次软科学办公室领导对平台组建的组织协调。

(2)平台建设规划

平台构建的核心机制,是由平台数据采集团队提供数据,专家智库提供模型和方法支持,以自主开发的决策支持系统为载体,研究运转机制,供三个不同层面对象来使用,如图1所示。

研究服务对象:省委、省政府、省科技厅等决策领导部门。为其提供领导决策过程中需要的资料结果等信息。及时掌握科技发展最新发展形势,预估科技重大问题的发展走向及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由平台内的专家及时提出对策。定期提供信息简报,将平台一段时间内总结的重大成果呈交上去,提供决策支持。

研究策划对象:软科学办公室。根据软科学办公室的要求规划,逐步完成对平台的构建,积极交流,共同完善。

研究实施对象:以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为研究网络的核心节点,从软科学研究基地、科技咨询协会、我省大学、科研机构四个层面构建科技发展决策支持的研究网络。其中包括专家支持、系统研究支持、网络维护支持等等。

3.3 平台系统设计

(1)用户界面设计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权限设计。对于想要分析预测结果等政府领导,展示的页面包含报告查看、科技信息图表查看以及常用的数据查看等功能,以及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此外可开发留言功能等常见的交流板块,方便领导提出想法及指示,以便更好的服务政府、完善平台,更有效率的利用好平台。核心的页面是:数据→模型→方法→结果展现。

针对不同的问题,模型库和方法库应该首先设计好,并不断完善,而从数据到结果的一系列计算要有周密的设计,如图2所示。

(2)后台设计

分析系统由数据库管理、文件管理、模型库管理、信息检索、用户管理组成。

随着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已成为新的信息系统平台。由于服从统一的网络协议和标准,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基于Web技术的信息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功能设计是基于B/S结构框架的,如图3所示。其具体功能包括监测查询功能(数据、图表、报告、信息)、报告分析功能、即时交流通讯功能等。

(3)用户管理设计

用户登陆分别设计两个端口,一个用于规划者或专家登陆,友好界面有效实现人机交互;另一个用于公众登陆,这是该系统区别于传统规划的特色,即建立公众参与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并广泛听取大众意见。

4 平台建成后首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思路构想

平台建成后,将长期围绕山东科技进步贡献率分析、山东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析、山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分析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跟踪研究。每个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基础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测算算法研究,及各方面的动态简报、情况分析、对策建议等。其具体研究步骤为:

(1)由需求者或平台自身提出研究需求

(2)由平台核心实体团队进行项目初步分析:包括进行项目的国内外已有研究的文献收集、整理与分析,进行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初步研究。

(3)根据初步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平台数据团队按照全面、可靠、可获得性等原则建设研究项目指标基础数据库、相关文献知识库等。

(4)发挥平台整合各方面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虚拟团队和专家知识,就基础理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方法对课题进行全方位深入研究,最终确定适合我省的相关内容。

(5)由平台核心实体团队整合各方研究成果,综合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综合与深入分析,补充完善数据指标,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形成客观研究结论,并向省领导或相关主管政府部门提供最终报告或呈阅件。

5 结语

本论文围绕“怎么建”来开展的研究。对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逐步得出了总体的建设思路,就建成后首要研究方向开展了思路研究。平台建成的主要目的是要能够实现对科技主要发展方向、省领导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重大问题等的及时分析。依托在建的科学决策支持重点实验室,以“政策模拟”为技术手段,聚焦于科技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为省领导、科技厅及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提供有力支持。其主要功能包括动态监测信息与计量、监测科技活动与科技创新等领域的现状与趋势、科技政策模拟层面等基本功能。

“怎么建”和“怎么干”的问题是密切联系,紧密相关的。我们将持续研究平台的运转机制、保障机制等问题,为建设山东省科技发展决策支持平台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齐菲.对山东省软科学发展的深层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5,119(7):80-83

[2]范道宠.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与机制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2010(11):117-118

[3]刘则渊.现代科学技术与发展导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4]林素絮.政府决策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模式研究——以广东省为例[D].广东: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

[5]刘颖.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标准化体系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9):49-51

[6]尹瑞智,孙凯.科技发展视角中的公共政策研究[J].科学与管理,2011(4):11-15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8

一、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总体思路

1.以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安全为基础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近年来,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但各种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面临诸多挑战,农产品消费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约束趋紧并存,农产品供求“紧平衡”成为新常态。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其第一要义,这是农业大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必须要坚守的底线。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农业大省在全国“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的责任,从被动保安全向主动保安全转变,在稳定主要农产品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切实将保安全的重点转变到保生产能力上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大省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提高标准化、加强源头治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等一系列举措,实现数量型安全向质量型安全的转变。

2.以空间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仅要确保粮食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更为重要的是必须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的竞争力。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瞄准市场需求变化,大力推进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一是在产业布局优化上,要立足资源禀赋条件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从全国层面看,要围绕大宗优势农产品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互有所长的优势产业带、产业群;从农业大省内部看,要优先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 竞争力强的产业基地县。二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要重点从结构和链条上实现转型,从战略高度、全局角度出发加快调整和优化农业大省的农业产业结构,重点处理好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的比例关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条的不断延伸,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3.以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向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农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不仅高度依赖于土地等自然资源,而且又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外部效应。目前,多数农业大省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不仅面临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趋紧问题,而且农业产业的系统性风险也在逐步增大。因此,农业大省要缓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就必须改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要加大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力度。切实加大对耕地、水、草原、水域滩涂等的有效保护,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对农业资源环境在逐步还清历史欠账的同时确保不欠新帐,使透支的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二是加大资源节约和污染治理力度。要大力推广节地种植、节水灌溉、节约精准施肥施药等资源集约型技术,大力推广农畜循环、林农套种、林牧结合、粮经轮作、休耕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农作制度,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农产品加工下脚料、农村生活污水等废弃物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的利用途径和模式。

4.以构建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为目标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农业大省普遍面临着农产价格与国际市场倒挂、农业投入成本持续增长、农业补贴空间有限、工商资本大举进入挤压等诸多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制约因素,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要在实现农业增长的同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一是从农业经营上增加收入。通过积极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让农民获得规模效益收入;通过建立主要农产品价格制度和完善收储政策让农民获得合理的农业生产收入;通过科技创新、设施投入等让农民从生产效率提高和降低成本中增加农业经营收入;通过培育职业农民让农民获得人力资本的溢出收益。二是从产业拓展上增加收入。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产业链条和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获得农产品增值收入;通过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让农民分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三是从深化改革上增加收入。通过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促进土地流转让农民增加来自土地的财产性收入;通过股份合作、农民经营权入股、重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从集体经济发展中获得的收入。四是从政策支持上保障收入。通过完善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等政策保护机制,为农民收入增长提供政策保障。

5.以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创新为关键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合作化的关键在于必须要实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的不断创新:一是推进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现代农业必须要建立在适度规模基础之上,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之上,引导和鼓励农民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农业集聚,进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形成多样化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模式。二是推进分散化经营向专业化、组织化经营转变。在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要加速推进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共同发展,构建起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层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加大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引导大学生、城镇青年和科技人员从事现代农业创业,积极引导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强合作,促进 “企业、农场、合作社、农户、服务机构”之间形成分工合理、联系紧密、利益共享的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快健全病虫害统防统治、农机综合服务、农产品购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水平。三是推进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基础上, 切实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有效解决农业科技 “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偏重于物质和人力投入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集约型经营方式上来。四是推进农业区域独立型向合作型转变。我国农业大省之间和农业大省内部在农业发展上仍呈现出较显著的自成体系的发展特征,不仅缺乏区域合作,而且还普遍存在结构趋同的低层次过度竞争矛盾,不利于农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创新多元化合作方式,鼓励和支持农业大省与非农业大省之间、农业大省之间、农业大省内部开展多层次产业合作。

6.以完善农业政策支持保护体系为保障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从中央到农业大省都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为推动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已有的支农政策日益表现出政策目标瞄准性降低和政策效果趋于减弱的问题,亟待进行政策的优化调整。一方面,必须尽快改变以往过度重视GDP的考核办法,增加农产品供给、农业生态等方面的指标并大幅度提高其权重,建立针对农业大省的差异化考核办法,在中央层面要尽快建立对农业大省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利益补偿机制,在农业大省层面要尽快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制度和利益补偿机制,提高农业大省发展农业的积极性和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提高政策支持效果,在扶持内容上,要涵盖农业投入、生产、加工、流通、服务、金融、保险等各个环节;在扶持方式上,要综合采用贷款贴息、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费用补贴等多种方式;在扶持对象上,要重点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倾斜。

二、推进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框架

推进农业大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要构建 “两大支撑”和 “五大体系”。

1.构建两大支撑

(1)构建创新性农地制度支撑。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历次转型无不以农地制度的变革为基础,可以说,农地制度改革是农业发展转型的最大动力和最根本的制度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不仅面临着土地产权主体缺位、土地利用效率偏低的突出问题,而且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也对土地制度改革提出了更多新的需求。因此,在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基本权益,并在新形势下赋予农村土地抵押、担保等新的权能,鼓励和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实现股份制经营、产业化经营等。首先,要明晰农民的财产权,通过对农户的承包地、宅基地等进行确权颁证登记,并通过法律调整给农民财产权予以法律保护;其次,要建立农民财产权实现平台,这主要涉及到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建设、产权评估体系的建设、组织制度的创新等;最后,要实现城乡要素流动格局的转变,不仅要扭转长期以来农村要素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还要扭转改革过程中城市要素向农村单一支持的格局,重点是要形成城乡要素公平合理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

(2)构建系统性物质装备支撑。提升农业的设施装备和生产条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作业、高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向现代的机械作业、低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转变,不仅是提高农业大省农业增长效率和抗旱减灾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农业大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和物质基础。一是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将农业大省支农资金投入的更大比重投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土地整理、测土配方、生产道路、农田林网、 耕地保护、耕地质量提升等投入力度;坚持灌溉覆盖率、灌溉利用率和水资源保护同步提升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和不断提高水利设施覆盖面,同时探索建立新型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水资源利用机制、水利设施后期管护机制。 二是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新需求,不断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的供给结构, 着力提高农业机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高效对接;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重点加速推进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加快解决物联网在传感、传输和分析应用方面的技术突破,提升现代农业生产、 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程度;构建面向农产品市场、农业产业的大数据预测系统和跨行业的农业内外部数据的管理、链接与整合,实现农民、农村、 农业三个层面的数据共享互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规制和标准化以及法律法规建设。

2.构建五大体系

(1)构建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现代农业的必须要走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之路,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农业自然要素的产出率和利用率,才能实现农业持续增长,为此就必须要构建农业大省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一是在农业关键技术创新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要重点要围绕粮油、畜禽、蔬菜、水果等农业大省的主导产业培育和推广一批新物种、新品种,切实提高良种率;围绕农产品贮藏、保鲜、产后处理、精深加工、包装等技术展开攻关,不断延伸农业大省农业的产业链条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为载体对重大农业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在产业化中的转化率。二是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上实现明显进展。要在深化公益性农机推广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协会、农技组织、农技员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农技推广上的作用,强化公益性和营利性农技推广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补充,切实提高农技推广普及的效率和效果。

(2)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数量的不断增长、农产品质量需求的不断升级、农业及农产品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是当前我国农业大省面临的基本态势,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农业大省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向集约转变、农产品数量安全向质量安全转变。一是构建粮食和特色产业体系。要充分把握农业大省的资源特征和发挥农业大省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加强农业大省粮食产业的统一布局, 促进粮食生产向主产区集中,形成农业大省现代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的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 同时,围绕各农业大省畜牧、果蔬、水产、林业等优势农产品,加快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体系,进而形成农业大省粮食产业与特色产业优势互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构建产业化经营体系。鼓励农业大省围绕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通过推进优势产业和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引进和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形成以食品工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在农业大省的主产区大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和市场体系,重点通过提高鲜活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形成以综合化、专业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产地超市、城市卖场、社区超市等为补充的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三是构建农业多功能开发体系。从保护自然生态、满足多元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在巩固米袋子、菜篮子等农业生产功能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态功能、观光功能、生活功能、教育功能等多种功能,通过注入现代科技元素和地方传统文化元素,积极开发和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度假农业、创意农业、教育体验农业、养老康健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四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针对农业大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产资料投入、生产方式及过程等关键环节,加快建立农业生产的标准体系和农业标准的法制化管理,逐步形成农业大省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投入品有严格管理、农业生产有全套标准、农产品输出有健全检测、农产品质量风险可控制的全过程、全覆盖、多层次、法制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3)构建现代农业组织体系。一是多样化的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大省要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区土地规模经营的适宜标准,依法采取出租、合作、入股、共营等多样化的方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多样化的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培育本土化特征明显和实际带动力更强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发挥农业企业在资源整合、技术吸纳、市场拓展、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支持农业企业在与之适应的种苗、饲料、储藏、保鲜、加工、购销等领域适度发展;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农业,鼓励有从事农业经营意愿的城市居民流入农业,开放性地支持“新农人”发育。三是多样化的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创新和推广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农业共营、土地经营托管、订单农业等多样化利益联结机制,探索风险资金、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利益分享模式。

(4)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将农业服务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体系中独立出来,从而实现农业服务的专业化和提高农业服务水平;反过来更加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又能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高效的装备技术支撑,从而加速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一是培育服务主体。要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机构基础性作用,重点深化对农业大省县、乡两级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改革力度,将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的职责切实明确在基础性农技推广普及、大宗农产品的疫病防控、农产品需求与供给的市场信息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等方面。同时,依托优势主导产业建立发展相应的服务组织,支持市场化服务机构和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参与发展农业服务业,与公益性服务机构共同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拓展服务内容。从制约当前生产的薄弱环节着手,重点针对一家一户难以办到又迫切需要帮助的内容开展服务,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从注重产中服务向产前、产后延伸,重点提供土地流转、信用合作、农信担保、农产品加工冷藏、展示展销、农产品超市、金融保险等服务。三是完善服务机制。对公益性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强化绩效考核,完善基层责任农技员推广体系。对于社会化服务组织,要强化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组织管理、运行等相关法律法规,将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到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实现社会服务组织的加快发展、健康发展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 篇9

1.1 案例概况

为了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 创建两型社会, 协调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常德市政府决定对于1999年编制完成的总规组织修编。并委托北京欣国环公司进行规划环评。完成后即对社会公众进行了两次公示, 时间分别于2010年8月2日和2010年9月15日。公示内容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9-2030) 基本内容, 包括城乡规划范围, 组织结构, 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目标等, 有详尽的文字阐述及图纸内容;二是规划环评主要结论, 包括环境容量, 土地适宜性评价, 生态承载力分析, 影响预测, 综合性评价结论等, 为环境评价的专业解释;三是规划调整建议, 为《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 以及在后续的城镇体系规划、分区控规等相关规划中, 重点考虑的内容。公众还可查阅环评报告书简本。征求可能受工程影响公众的建议。自公告之日起十日内可通过各种通讯方式向主管单位反馈。

1.2 表层-评价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的规划制度都尽可能的使公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相关信息, 且能反馈。公众对规划最终形成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反观我国的制度, 公众参与权在目前基本上得不到较好体现。某些地方政府虽然会在规划前期做一些调查, 但其大部分是一种单向反馈, 缺少真实表达。或规划方案完成后进行公示寻求反馈, 但以怎样的方式解决公众的问题, 保证其权益, 在目前的法律中缺少相关条文, 基本属于无法可依。在以上案例中, 虽然进行了两次公示, 但公众可表达的时间相当之短, 仅为10个工作日。至于诉求能否得到满意答复, 也没有法律保障。在环洞庭湖区域也有若干类似的案例, 如岳阳港总体规划环评公告, 临澧港总体规划环评公示等, 无一例外的征求时间限制在10日内。这种将制定好的成果供公众“参观”本质上是一种虚假参与。

1.3 理念与实施深层分析

案例发生在常德的背景环境中, 它是湘西北的经济中心。用环评眼光审视城市总规, 常德是全省第一个, 这是值得借鉴的。从此, 规划不仅由一两个部门对其决策, 还有环评把脉, 让常德未来的发展蓝图更绿色科学。但目前的中国正处于急剧转型的社会发展阶段, 所以规划趋于利益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当公众利益受到侵害时, 表现在公众参与的无奈和无效。解决办法是国家为公民提供有效的表达方式。具体就是公众参与操作方式的透明化。

2 国外经验借鉴

在英国, 早在1968年公众参与就成为法定制度。政府若进行某个项目的建设, 就必须在建设前将设计方案协同公众参与的程序向议会提出报告。进行“事前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因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开发建设不良后果。因为只有公众需要的建设, 其经济, 社会, 环境效益才能得到保障。这种方式虽然造成近期损失, 但利益长远, 可以普惠于民。这几乎成为了英国社会的一种共识。

由于国情等实际情况, 决定中国不能照搬外国制度。公众参与制度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过程。但目前的《城乡规划法》中, 只对组织机关要求公众参与, 这还远远不够。而是应深入拓展, 落实到整个规划的每个阶段中, 使其成为系统的工作, 提高深化参与水平。

3 改革建议

3.1 制度层面———逐步完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内容

虽然公众参与已在新版《城乡规划法》中确立了法律地位, 但公众仍然缺乏有效的行使权力。参与制度在法律中缺乏操作性。因此要保障规划民主, 不但要对权力进行控制, 而且也要保护参与程序。包括: (1) 有法必依。 (2) 建立公众参与决策的程序。 (3) 建立抗辩程序。当公众对某一规划行政行为不满时允许其表达诉求, 达到权力平衡。 (4) 完善上下位法程序衔接。当公众不服复议结果时, 可通过司法程序向各级法院提起诉讼。通过立法保障公共利益上诉渠道的有效畅通。这样, 公众参与才能得到自上而下的法律保障。

3.2 操作方式层面———行政机关, 工程师与社会团体的交互

县域, 乡规划层次应是公众参与的主战场。在当代中国土地总体规划中, 县域, 乡规划是最接近公众生活的规划。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 土地资源的整合, 村庄的改造建设, 生态退耕还林等一系列与公众利益相关的项目, 决策必须有公众意见, 应法律强制同时具体监督。因此, 完善参与程序和决策机制应作为这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同时落实上下结合, 民主公开。所以信息公开是基础, 信息完整和可达是关键。乡, 镇规划的参与范围应最大程度的体现参与人群的普遍性。通过“居民个体-区域居民代表-相关部门专业代表-参与规划控制委员会-影响决策”的模式来实现。但现状是许多乡镇领导, 甚至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规划都很不了解, 严重阻碍公众参与的实施。村民多是被动参与, 依赖性强, 在意见反馈中也存在解释不够的情况。城乡规划是一个复杂系统, 所以对于参与人员的社会阅历, 专业知识, 组织配合等综合素质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城乡规划的复杂性, 社会性决定单靠政府来应对城乡规划中的各类问题只能是孤掌难鸣。《城乡规划法》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为我们带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主要就公众参与的制度问题, 通过案例及现状的分析探讨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城乡规划工作中的改革。

关键词: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案例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华春, 段艳红, 赵春学.国外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经验与启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8) :57-62.

[2]戚冬瑾, 周剑云.从两个城市的角度分析公众参与[J].公众参与, 2005 (7) :52-56.

[3]王晓川.德国: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陈述及案例[J], 2008 (1) :58-62.

上一篇:税收风险管理及其防范下一篇:政治自主学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