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体系框架(精选12篇)
质量体系框架 篇1
2006年5月17日, 中国证券会颁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对拟上市的公司在财务会计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发行人资产质量良好, 资产负债结构合理, 盈利能力较强, 现金流量正常。其中, 盈利能力较强和现金流量正常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 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 该办法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如何界定企业资产质量并对其分析和评价, 是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明确企业资产质量的概念问题, 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资产质量的概念
(一) 资产概述
资产质量这一概念所指称的是资产的某种性质, 是属性概念。对其界定必须借助于它所依附的事物, 即资产这一实体概念。目前比较流行的资产定义体现了未来经济利益观的观点, 认为“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 这种经济利益已经由企业通过现在或过去的交易获得”。现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它是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中所取得或加以控制的”, 国际会计准则在框架中将资产定义为“资产是指作为以往事项的结果而由企业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两者对资产的定义是一致的。未来经济利益观认为, 资产的本质在于它未来的经济利益。因此, 对资产的确认或判断不能看它的取得是否支付了代价, 而要看它是否蕴藏着未来的经济利益。
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本质的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即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能力。由此可知, 我国对资产的定义也采用未来经济利益观。
(二) 质量概述
“质量”一词, 在很多学科中都有使用, 我们常用“质量”来表示产品质量。此处, 我们借助产品质量的概念来定义“质量”。对产品质量的认识有着各种层次的差异。低层次的产品质量概念是从产品的有用性来看, 指使产品履行其使用目的的具体属性。较高层次的产品质量概念则是从质量构成要素来分析, 大略分为消极质量要素和积极质量要素两大类。前者包括:价格适宜、较低的使用成本、不易老化、安全无害、使用方便、容易制造和丢弃便利;后者则指:设计良好、优于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使用性能好和更具独特的个性。综合两者而言, 产品质量是对履行产品使用目的的综合评价, 它体现了人们从产品所获取的使用价值的大小。这一定义基本上只是局限于用户使用感官上来说明的。
更高层次的质量范畴则不是从人的感官知觉的角度来解释的, 它是一种比较观。西方学者指出产品质量是特定的产品使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fitness for use) , 即通过将实际生产的产品与用户期望的偏离程度的相对比较来定义质量。具体地说, 即通过设计质量 (quality of design) 与符合质量 (或者称之为一致质量, quality of conformance) 相比较来确定这种满足程度。
(三) 资产质量的概念
企业资产的使用价值也就是在企业的持续经营中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 从企业的角度理解, 低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界定为: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这种未来的经济利益既体现了资产的本质特征, 也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从会计的角度看, 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收入或者利润的大小;从财务的角度看, 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大小, 包括现金流入的增加或者现金流出的减少。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体现一种比较观, 它是资产使投资者 (包括债权人和股东) 的要求得到满足的程度, 是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理解资产质量的。企业的资产由两种途径取得, 一种由债权人投入的债务资本形成, 一种由股东投入的权益资本形成。资产质量的概念应该体现债权人和股东的期望, 资产实际创造的价值超过投资者期望价值越多, 资产质量就越好。因此, 高层次的资产质量概念应界定为:资产所带来的超过投资者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
以上讨论的是资产质量概念的内涵, 即资产质量所具有的特有属性——未来经济利益大小或者超过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已有研究中, 有的学者已经将资产的流动性、周转性等因素纳入资产质量的概念, 但鲜有学者明确指出这些因素应该属于资产质量概念的外延。综合相关研究, 笔者认为, 资产质量的外延应包括:资产流动性 (变现能力) 、资产周转能力、资产的风险、资产结构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是影响资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必须将其纳入资产质量概念。
(1) 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转换成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 也就是变为现实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能力, 也称变现能力。完美市场 (perfect market) 中, 资产流动性并不会影响资产质量。然而,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完美市场的假设条件很难成立。投资者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交易成本、税务成本、出售资产发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的成本和机会成本。市场摩擦的存在表明现实中不存在完美市场, 并且可能导致市场价格对资产价值的歪曲反映, 资产流动性必然影响资产质量。
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企业资产中短期的流动性强的资产就越多, 那么, 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就越强, 变现损失也越小;并且, 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会增强, 从而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但是, 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越强并不意味着资产质量就越好。为投资者带来的超过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 是资产质量概念的核心和本质。如果增强资产流动性会损害资产所带来的预期经济利益, 那么越强的资产流动性并不代表资产质量越好。只有当增强资产流动性所带来的收益 (主要是变现损失的减少、短期偿债能力的增强、财务风险的降低) 超过它所减少的未来经济利益时, 整体资产流动性的增强才有助于提高资产质量。否则, 就会损害企业资产质量。
确定合适的资产流动性强度非常重要。在图1中, 曲线L1表示资产流动性增强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曲线L2表示资产流动性增强给企业减少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在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对应的资产流动性强度为A, 此时资产流动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等于它所减少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此处企业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最大。资产流动性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由此可知, 在A处对应的企业整体资产的流动性强度, 能够给企业带来最大未来经济利益, 理论上是最佳流动性强度。
(2) 资产的周转能力。企业资产周转能力通常用资产周转率来表示, 它是营业收入与企业资产之间的比率。通常有三种表示方式:资产周转次数、资产周转天数和资产与收入比。显然, 资产的周转能力越强, 资产的使用效率就越高, 相同数额的资产在一年内所能带来的营业收入就越多;或者说在一年内取得相同的营业收入, 需要投入的资产数额就越少。如果企业保持目前的资产周转能力, 相同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越大, 资产的质量就越好。
企业资产由各个单项资产组成, 在营业收入既定的条件下, 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就是企业的各项资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 加速企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可以提高资产的周转能力, 使得相同的资产在一年内能够带来更多的营业收入, 从而提高企业的资产质量。因此, 资产的周转能力必然影响企业资产质量, 必须将其纳入资产质量概念。
(3) 资产的风险。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常是一个随机变量, 它的风险可以用方差或者标准差来表示。因此资产本身的风险必然影响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 风险越大, 未来经济利益的偏离期望值的可能性就越大, 未来经济利益的稳定性就越差。
根据投资组合理论, 在充分组合的情况下, 单项资产的风险对决策是没有用的, 投资人关注的只是投资组合的风险;特殊风险与决策是不相关的, 相关的只是市场风险。也就是说, 企业应当并且可以通过合理的资产组合来消除单项资产的特殊风险, 市场不会因为企业承担单项资产的特殊风险而给以任何回报。因此, 纳入企业整体资产质量概念的风险只能是企业整体资产的风险, 而不是各个单项资产的风险。
(4) 资产结构。如果把企业所有资产的集合看作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企业各种资产项目或类别就是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 那么资产结构就是企业不同项目或类别的资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持续经营条件下, 企业的整体资产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比各单项资产或各类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更大;否则企业就应当进行清算, 将各项资产单独出售, 而不是持续经营。在一定时期内, 投资者 (包括股东和债权人) 投入企业的资本是一定的, 这就意味着企业资产总额在一定时期内固定不变, 增加某一项单项资产 (或增加某一类别的资产) , 必然会导致其他单项资产 (或其他类别的资产) 在数量上减少。因此, 通常可以用各个单项资产或各类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资产结构, 当增加某一项 (类) 资产时, 该项 (类) 资产的比重就会上升, 其他各项 (类) 资产的比重就会下降。
虽然企业的各项资产都能够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但是各项 (类) 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是不同的, 并且它们的流动性强弱和风险也有差别, 因此各项 (类) 资产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必然会影响企业资产质量。
第一, 企业资产按照流动性强弱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前文已经论述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越强, 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却越小。因此企业必须权衡利弊, 确定资产的最佳流动性强度, 使企业整体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最大, 以提高资产质量。
第二, 企业资产可以分为人力资产和非人力资产。资产确认条件之一是未来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人力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却很难准确计量, 这也使得我们探讨人力资产比重与资产质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变得极为困难。但是, 从理论上讲, 人力资产高的企业, 资产质量也相对较好。
第三, 企业资产按照有无实物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 任何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和研究开发, 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无形资产比重越高, 尤其是专利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比例越高的企业, 资产质量通常更好。
第四, 企业资产按照是否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可以分为经营资产和金融资产。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上, 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资产创造的, 企业持有较多的金融资产, 往往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 也就是说, 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 企业资产质量往往越差。
综上所述, 在资产结构中, 我们必须要考察流动资产比例、人力资产比例、无形资产比例和经营资产比例等结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资产结构, 进而影响企业资产质量。
二、资产质量的概念框架
(一) 单项资产质量
从内涵上看, 单项资产和整体资产都能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它们的质量也都可以用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来表示, 但是他们产生未来经济利益的方式有差别。整体资产由各个单项资产有机结合而成, 是一个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系统, 能够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断地获得现金流量, 也就是说整体资产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主要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单项资产是企业整体资产的组成部分, 通常情况下各个单项资产并不能单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 对企业绝大部分单项资产来说, 未来经济利益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资产处置收入;二是资产处置损失抵税 (如果是处置收益则需纳税, 应视为未来经济利益的减项) 。
从外延上看, 企业整体资产质量包括资产的流动性、资产周转能力、资产的风险、资产结构等。单项资产作为整体资产的组成部分, 并不考虑资产结构问题;它不能单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因此也不考虑周转能力问题。对单项资产来说, 资产的风险主要是变现的风险, 即在资产处置中发生损失的风险。由此可见, 单项资产质量的外延主要是资产的流动性。
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 整体资产质量比单项资产质量更为重要。首先, 从哲学的角度, 我们知道整体和部分的价值是有差别的, 整体通常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如果各部分配置合理, 整体价值比各部分价值之和更大。其次, 从企业持有资产的目的来看, 企业是在持续经营中创造价值, 任何单项资产只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作用,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就不会被处置。因此各单项资产只能作为整体资产的组成部分,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二) 资产财务质量
有学者提出, 企业资产质量应该区分为物理质量和系统质量, 物理质量指资产的质地、结构、性能、耐用性、新旧程度等。实际上是将企业资产看作是一般物体, 从物理角度来阐述资产作为一般物体的特征属性, 它并没有反映资产之所以称为资产的本质特征——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虽然资产的物理属性会影响资产的使用效能, 但是在一个充分公平的市场中, 企业应该并且能够购买到那些物理属性满足效能和要求的资产, 因此,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 物理质量并不是关注的重点, 本文也不做过多的研究。与物理质量相对应, 很多学者提出资产的系统质量这个概念。哲学上, 系统是由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一个有机整体。系统质量即为整体质量, 与整体资产质量相对应的应是单项资产质量。因此将物理质量与系统质量对应起来, 是不科学的, 容易产生歧义。
笔者认为, 与物理质量相对应的是资产的财务质量, 是资产作为会计要素, 在财务管理中表现的属性特征, 即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如前文所述, 资产的财务质量应分别从整体资产质量和单项资产质量来理解。
(三) 资产质量概念框架
综上所述, 资产质量概念是资产的属性概念。资产质量可以区分为资产的物理质量和财务质量,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 应该关注资产的财务质量。科学的资产质量概念应该反映资产的本质特征——未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财务质量可以从整体资产质量和单项资产质量来理解。从内涵上看, 整体资产质量和单项资产质量都是指资产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大小或者为投资者带来的超过期望的那部分未来经济利益的大小。从外延上看, 整体资产质量应包含资产的流动性、资产的周转能力、资产的风险和资产结构等因素, 而单项资产质量的外延一般只包括资产的流动性。资产质量的概念框架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Sean Nicholson, Jeffrey McCullough, Patricia M.Danzon.Biotech-Pharmaceutical Alliances as a Signal of Asset and Firm Quality[J].Journal of Business, 2005, vol.78, no.4, pp1433-1464
[2]王秀丽、张新民:《企业资产质量分类及其思考》, 《财会通讯》2003年第10期。
质量体系框架 篇2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以安全保障措施为视角,从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和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五个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安全要素,如图1所示。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层应用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Web安全技术功能要素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数据与服务融合层安全决策规划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防护建设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服务融合安全...组织管理计算基础设施安全计算与存储层安全软件安全检测存储安全...监测预警响应协调监督网络设备安全网络通信层安全网络传输安全...通信线路安全终端接入安全应急处置评价改进物联感知层安全感知设备安全恢复灾难恢复...执行设备安全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基础安全技术支撑基础安全服务支撑 图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a)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要素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可以指导和约束智慧城市的安全管理、技术与建设运营活动。
b)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是实现智慧城市协调管理、协同运作、信息融合和开放共享的关键。本标准参考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智慧城市特征,梳理出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要素,包括决策规划、组织管理、协调监督、评价改进。
c)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以建立城市纵深防御体系为目标,从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五个层次采用多种安全防御手段实现对系统的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以应对智慧城市安全技术风险。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的功能要素包括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
——物联感知层安全涉及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例如,天气、水、电、气、交通、建筑等重要控制系统中感知设备和执行设备的安全。 感知设备安全是保证智慧城市应用于实现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识别和信息采集与监控的设备,保证信息采集安全,实时为上层提供准确感知数据。 执行设备安全是保证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管理和控制过程的执行设备按照既定的指令提供正常的功能。
——网络通信层安全包含了互联网、电信网、卫星通信网络以及多网融合的网络设施和通信传输的安全,还包含了智慧城市用户网络接入安全。
——计算与存储层安全包括计算资源安全、软件资源安全以及存储安全。
计算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数据计算能力物理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和虚拟化安全。软件资源安全是指可为上层数据和应用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等的安全。 存储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物理和虚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能力的服务器安全。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安全包含了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和服务融合安全。
数据内容安全是指不同行业数据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
数据融合安全是指数据融合过程中从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管理与治理过程的安全。 服务融合安全是指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技术服务在融合过程中包括服务聚集、服务管理、服务整合和服务使用的安全。
——智慧应用层安全包含了智慧城市中多领域和产业的应用系统的安全、应用软件、网站安全、应用开发安全等。
d)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是指对智慧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系统和网络、城市信息资产、智慧城市公共基础信息平台以及业务安全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维护。确保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和状态发生变化时,为维持智慧城市各项业务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响应和恢复活动。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要素包含建设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灾难恢复。
e)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
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是由智慧城市的安全技术支撑和智慧城市安全服务支撑。安全技术支撑包括密码管理、身份管理和时间同步等。安全服务支撑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资质认证、安全评估、检测以及咨询服务支撑等。2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2.1 要素 2.1.1 法律法规
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活动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2.1.2 政策文件
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活动应以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文件为指导。2.1.3 标准规范
智慧城市安全标准规范可以作为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管理、监督指导规范,也可以为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提供技术规范和要求准则。2.2 功能要求
智慧城市的战略保障应满足下列要求:
a)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对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的相关方的安全活动进行约束、规范、监督和责任界定。
b)以国家政策文件为指导,制定安全总体规划,制定详细的策略规程和制度,实施安全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验收和安全运营活动。
c)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时,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过程中的矛盾。
d)能通过在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管理、验收和运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促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更新或修订工作。
e)以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国家标准为指导,开展具有区域特征、行业特性的智慧城市安全标准规范和指南工作等。f)按照智慧城市相关信息安全标准,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项目的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活动,研究、开发设计智慧城市安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 3.1 要素 3.1.1 决策规划
相关方应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为指导,基于风险评估活动识别城市安全风险,制定符合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策略,规划安全组织架构,并在相关人员中充分传达。应识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产和智慧城市安全应用服务方面的重大风险,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智慧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和机制。总体规划涉及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与产品和安全建设运营等方面。3.1.2 组织管理
相关方应围绕智慧城市安全规划的目标和策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进行安全组织建设和人员管理,组织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和技术培训活动,对智慧城市安全建设项目给予资源支持。
3.1.3 协调监督
相关方应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安全工作,处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充分沟通,监督智慧城市安全活动,制定相关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围绕智慧城市安全规划目标,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为指导,定期组织开展安全评估、测试工作,对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责任及活动开展监督和检查工作。3.1.4 评价改进
相关方应通过智慧城市安全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向决策者上报安全事件,促进总体规划和策略的改进。3.2 功能要求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模式,应参考GB/T 22080—2013《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和GB/T 22081—2008《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提出相关要求,确保智慧城市具有可持续的安全管理能力,有助于智慧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a)制定智慧城市安全总体规划,设计安全总体框架,明确智慧城市安全保障对象和智慧城市安全目标,分发至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与人员。b)制定智慧城市网络安全风险接受准则,识别风险和控制优先次序,指导对保护对象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接受准则中宜包含具体保护对象名称和组成单元、保护对象的价值以及智慧城市运转的关键程度、必要的保护措施、与保护对象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安全风险等级、发生安全事件的影响、安全事件处理的规程、法律要求与责任等。
c)依据风险评估准则,定期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活动。
——应确定评估范围、目标、工具、方法、类别和内容等,形成评估报告。——应能深度、系统地分析城市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威胁。——应能通过风险评估分析识别风险项,划分风险等级。
——应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和必要的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城市可接受的水平,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d)依据智慧城市安全总体规划与目标,制定涵盖智慧城市安全建设、管理、验收与运营的策略与规程,提出符合全局发展的、系统性的设计要求,并在相关角色和人员中发布和传达,以指导智慧城市建设、验收和运营,推动智慧城市安全措施的实施。
——建立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组建智慧城市安全领导小组,按照安全角色和职责配置人员,明确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度。
——指定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重要岗位责任,制定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的重要岗位人员的招聘、录用、调岗、离岗、考核、选拨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
——智慧城市安全相关部门负责人、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的重要岗位人员在录用前应进行背景调查,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录用时签订保密协议。
——对造成重大智慧城市安全事件和严重影响的人员给予处罚或处分,并进行书面记录。
e)制定具体的智慧城市安全管理制度与规程,例如,智慧城市技术相关的安全(系统、网络、数据、应用等)策略与制度、工程建设安全策略与流程、系统开发策略与制度、病毒防护等策略与制度、智慧城市安全追责制度等。
f)建立智慧城市安全协调管理和监督机制,指定跨部门协调管理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负责跨部门、跨领域、跨组织的沟通协调工作。
g)储备安全专业人才,对相关人员制定之针对性的智慧城市安全培训计划,并对培训计划和内容定期审核更新,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安全管理和运营、安全意识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价、记录和归档。
h)针对已发生的安全事件加强宣传教育,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评价、记录和归档。i)落实在智慧城市安全建设、验收和运营方面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
j)定期或在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和策略变更时,及时审核并更新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k)建立智慧城市安全检查、评估、认证和调查取证机制,落实智慧城市安全重点领域的安全检查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评估安全相关部门和负责人。
——参考GB/T CCCCC.1—CCCC《智慧城市 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等相关标准和GB/T 33356—2016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开展定期评估和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评价工作,检查各项指标达成情况,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参考GB/T 22239—201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标准开展安全要求实施的测评和验收工作。
——对不符合智慧城市安全评估标准的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给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报告。
上海:两年建成智慧城市框架体系 篇3
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与NEC(中国)共同举办的“21世纪国际企业家上海论坛NEC专场”暨“2013NEC创新解决方案展”前天开幕。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刘健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上海市计划争取在2015年建立起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让市民分享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
刘健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活跃,包括“智慧地球”和新能源战略的引领,全球IT、ET产业的发展,为信息化迈向更高阶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渗透和带动效应。上海市计划争取在2015年建立起智慧城市的框架体系,让市民分享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
论坛还进行了一些新科技的展示,在民生服务类的展台昨天还展示了准备在沪推广的移动医疗解决方案、养老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和智慧教育“睿课堂”等项目。在北京、江浙地区等试点医院中,“医生站”和“护士站”这些录入了病人的完整病历、生命体征、用药等的平板电脑被分发到医生与护士的手中,提高了平日医护工作的效率,使医护人员对治疗效果有了直观的了解。教育方面,“睿课堂”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云平台,实现互动教学,帮助教师快速备课,直观评估课程进度。目前“睿课堂”已在北京、深圳等地中小学落地且反响良好。上海市近年重点推广电子书包,“睿课堂”有望在此趋势下,走进课堂。
质量体系框架 篇4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住院医师培训相关文章73篇(1994年1月至2008年10月)和江苏省住院医师培训情况调查表。
1.2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2 影响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对培训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将这些因素分为关键因素、重要因素和一般因素。在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培训基地、培训标准、培训过程管理是关键影响因素,组织管理体系、领导重视程度、培训师资、培训考核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培训学员素质、培训支撑条件是一般影响因素。
2.1 组织管理体系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组织管理体系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住院医师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个培训过程涉及到医院的整体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专人负责、分层管理、责任明确,才能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了院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职责,教育处负责培训的具体管理工作,人事处、医务处等职能部门参与培训的考核和评审工作;各科室强化了科室医师培训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并落实培训责任老师,负责培训计划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医院建立起各科室相互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培训组织管理体系,有力地保障了医师培训质量[3]。
2.2 领导重视程度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领导重视程度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学教育的特点是,不直接产生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其效果难以给予直观的评价。在目前各个医院希望快速发展的氛围下,难免会不被医院领导重视,但是没有领导的重视,医学教育就很难有较好较快的发展。自1992年起,在江苏省卫生厅的积极主持与协调下,全省住院医师培训工作逐步发展起来,但由于各地区领导重视程度、对住院医师培训认识程度的不同,存在各地区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培训基地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领导比较重视的地区,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开展较好,培训过程比较规范。江苏省的培训实践表明,只有领导重视和支持,才能为住院医师培训建立适当的倾斜政策,从而保证住院医师培训顺利有序地进行[3]。
2.3 培训基地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基地是住院医师接受规范化培训、执行住院医师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的主要场所,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3.1 培训基地规模。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必须经过严格、全面的培训,而规模达标的培训基地是培养出高水平医师的必备条件,培训基地的床位数、年收治住院病人数、年门急诊量是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的关键影响因素。如内科培训基地的总床位数应不低于200张,年收治病人数应达到3800人次,年门诊、急诊量应分别达到10万人次和1万人次[2]。因此,应不断完善培训基地发展规模,增加硬件和配套措施,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的同时保障培训需求。
2.3.2 临床病例资源。
临床病例资源主要包括疾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种类及例数,丰富的临床病例资源能拓宽受训人员临床学习的知识面,并为受训人员的临床操作训练提供积极的帮助作用。培训基地的临床病例资源应基本覆盖该学科的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满足培训细则中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如内科—心血管内科培训要求,心律失常的年诊治例数不少于10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年诊治例数不少于40例,高血压的年诊治例数不少于100例等[1]。因此,培训基地应强化培训细则标准的实施,注意临床病例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满足临床医师培训的实际需要,由临床带教老师指导,在遵守医疗安全和医疗法规的前提下,保证受训医师完成规定的病种病例数和技能操作数。
2.4 培训标准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标准从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方法、培训内容和培训具体要求等方面对培训做出了规定,对住院医师培训起着指导和约束作用,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2007年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专科医师培训标准》[1],标准包括总则和18个普通专科、16个亚专科培训细则二部分。总则涉及培训的对象、目标、方式及考核等内容,对培训对象的资格、培训过程、准入制度等提出了要求。专科细则从培训目标、培训方法、培训内容要求以及阅读参考书刊等方面做了规定,并对疾病种类和临床技能操作提出了详细、具体的量化指标要求。
2.5 培训师资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住院医师培训指导老师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指导老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口传手授,是传输临床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应建立指导老师的遴选、考核和评估机制,从制度上消除对培训质量的影响。培训基地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增强上级医师带教意识,让其教学相长,在带教住院医师过程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6 培训学员素质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学员素质是影响培训质量的一般因素之一。可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收程序把好培训学员的入口关。可首先进行资格审核,再进行笔试,然后根据考核成绩确定面试人员,面试可采用现场答辩会和科室加试二种形式,现场答辩会的主要考核内容是临床病例分析能力;面试后依据成绩确定录取人员名单,进行常规体检,体检合格者正式录取。
2.7 培训过程管理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过程管理是影响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规范、科学、明确的培训过程管理可显著提高培训质量,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江苏省形成以临床能力培训为重点,提高全面素质的培训模式。全面素质培训是指包括职业道德、临床能力和个人素质的综合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强化临床操作能力培养,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手术及各类临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水平;不断强化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通过疑难病例讨论、临床医学系列讲座、临床影像学系列讲座和临床实践活动,掌握医学辩证法和临床诊疗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不断强化人文知识和沟通技巧培养,通过人文知识系列讲座、高年资医师的言传身教,掌握医学人文知识,培养医患沟通能力。
2.8 培训考核制度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考核制度是影响培训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不仅是检验培训质量的标尺,而且对住院医师及其所在科室完成培训计划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制度,包括日常考核、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阶段考核,考核的重点是诊断、处理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通过考核这个手段,保证培训质量,促进培训目标的实现。
2.9 培训支撑条件对培训质量的影响
培训支撑条件是影响培训质量的一般因素之一。
2.9.1 培训设备和设施。
培训设备和设施是住院医师培训的硬件条件,是培训的支撑条件,齐全的培训设备和设施对提高住院医师诊疗水平,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培训基地应不断增加培训设备和设施的投入,规范培训设备和设施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满足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2.9.2 专科相关科室。
专科相关科室、实验室和治疗室是住院医师培训支撑条件之一,相关科室对专科培训基地起着辅助和补充的作用。如内科培训基地须具备普通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肿瘤科、皮肤科等相关科室[2]。因此,培训基地应统一规划,进行科学的学科设计,完善相关科室、实验室和治疗室的建设,满足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
3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以提高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为目标,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的决策、评价和反馈系统,是既对住院医师培训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和评价,又对培训结果进行反馈和控制的完整系统。本文提出的基本框架主要由以下六个子系统构成: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培训考核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
3.1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是住院医师培训各相关管理部门的集合。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应包括卫生部、省、市、培训医院、培训基地五级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和培训网络,全程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卫生部、省、市级培训组织和培训医院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统筹管理各培训基地,不定期监督检查各培训基地的培训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同时,打破各医院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模式,卫生部、省、市级培训组织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区域内的整个培训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管理。
3.2 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标准体系是住院医师培训各环节质量标准集合。目前已制定的有: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标准(总则和18个普通专科、16个亚专科培训细则);还需要制定的有:住院医师培训考核标准、住院医师准入标准等等。
3.3 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是对住院医师培训各环节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集合。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培训起到全面的、整体的、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作用。制定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审指标体系、住院医师培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和住院医师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等,对住院医师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注意量化的评价指标和定性的评估相结合。建立政府授权的认证机构和中介性评估机构,鼓励专业组织参与认证和评估。
3.4 培训考核体系
培训考核体系是对住院医师进行客观、公正和公平考核的集合。培训考核以“注重过程,强化技能,全面发展”为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及考核小组评价与专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尽可能用具体的量化指标来系统体现受训医师基础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及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可根据受训医师培训所在的专业划分设计不同的理论考核、临床技能考核评分标准,评分标准不仅要突出学科特点,同时还要具有实用性、客观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3.5 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是为培训工作提供保障的各项政策和运行机制的集合。专科医师培训涉及多项政策调整、多项法规完善、人才管理机制调整、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只有高层形成共识,这些问题才能彻底消除,专科医师培训才能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4]。因此,建议在高层共识的基础上,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和薪酬机制,建立起有效的培训保障体系,为专科医师培训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以促进培训工作的健康和谐发展。
3.6 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
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是对住院医师培训全过程信息进行反馈和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激励和约束的集合。对培训全过程的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建立完备的培训信息采集系统、反馈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实施了一系列综合措施,以进行相应的激励和约束。
摘要:目的:构建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果:在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培训基地、培训标准、培训过程管理是关键影响因素,组织管理体系、领导重视程度、培训师资、培训考核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培训学员素质、培训支撑条件是一般影响因素。结论: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由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标准体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培训考核体系、质量保障体系、信息反馈与激励体系构成。
关键词:医学教育,质量管理,住院医师,培训
参考文献
[1]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329.
[2]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50.
[3]朱滨海,虞海平,赵沛,等.加强住院医师培训做好与专科医师培训衔接工作[J].中国医院,2007,11(10):50-52.
风险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篇5
风险框架设计的核心框架:
股东层和经营层职责清晰划分
董事会负责确定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下面设立的若干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完成各项决策,CEO负责执行业务战略和风险管理战略。经营层面,业务线负责具体业务,向CEO负责;风险线负责风险管理,向董事会负责;内审线负责对各部门执行政策的情况进行检查,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经营效率进行监督,也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成立独立风险管理部,建立统一应对风险的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线设置,主要负责建立整个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标准,独立审批和评估业务单元的风险管理框架、流程和信息系统。对业务单元的风险承担活动提供支持,这样对整个集团
明确风险承担责任制
业务线对承担的各类风险负第一责任
各个管控条线实行垂直管理
与管控体系相一致,沿着各个管控条线加入风险管理,这样将相对独立的各子公司连接为一个整体,既有利于集团战略的贯彻,又使各个子公司协同一体发挥到最佳状态,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首先要优化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供了对风险的自上而下的监察与管理。
风险管理从公司治理这一制度安排决定了企业目标、决策人及风险和收益的分配都围绕风险展开;风险直接影响目标的实现;而决策人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直接决定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及实现的程度;治理结构中各部分的人员需要承担所分配的一定风险并获得相应的收益。公司治理是组织应对风险的战略反应,包含了一些战略性的风险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会所设定的公司经营管理基调是风险偏好型或是风险规避型;再如公司决策层在经营风格、理念、管理哲学中包含的风险态度等。这些战略性风险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交汇点。因此,规范的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在公司治理层面的风险管理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董事会实现专家治理
合理安排内部董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的构成比例。董事应该选取有专门的知识的专业人才,实现“专家治理”,彻底摈弃由不设立独立董事的传统做法。在一些特殊的企业(比如股东成员专业性不强的民营企业)应增加独立董事的数量。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要求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目前,独立董事在很多企业可以说是一个虚职,营战略,并依此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战略,包括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可承受区间、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政策,监控风险管理相关政策、制度的实施;负责资本金的管理及最优配
置,负责财务预算决算;负责评价高层管理者的任职情况。
监事会真正到位
在中国,尽管《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为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对董事会的运行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但事实上大多数的监事会因为缺乏激励和考核,监事没有薪酬回报(一般公司也存在如此情况:付给监事的报酬普遍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监事持有公司股权比例也低于董事和其他高管人员,更有一些兼职监事不领取薪酬等原因造成了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有效地约束和限制董事会的工作。为了避免这一点,监事会成员应该由股东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经营层成员不能进监事会,并对监事实行一定的激励措施。监事会负责监控董事、高层管理者等的道德风险和尽职情况,监督董事会的决策;监管企业的财务状况,监测企业整体的风险水平和内控能力。高级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监事会的监督下,朝着公司经营目标努力,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
(2)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具体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监事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
三个层次的风险管理:
董事会是公司风险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集团范围的风险政策、标准的制定与落实,以及工具和系统的开发,该会的设立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制度基础。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负责集团整体风险监测、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督促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对董事会成员、中高层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的道德风险进行监测,必要时可自行决定外聘审计师。高级管理层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和设立独立于上述经营管理系统之外的稽核系统,监控辖内所有机构和业务的风险。三级经营单位的风险控制:
集团CEO,负责全集团的风险管理,可以下设风险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部、稽核部。风险执行委员会是企业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中地位仅次于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高级别职能机构,以风险管理委员会的风险战略为依据,细化并落实全行的风险管理政策;通过风险管理总部集中管理全集团风险,包括制定风险管理指引及组织实施。稽核部负责所有业务和风险管理的合规性审计。
子公司作为二级法人,是风险控制的前站。集团总部实行风险的垂直管理。总部对子公司负责人实施风险问责,并向子公司派遣风险管理官,协助子公司负责人管理风险;相应的风向管理官、财务主管和稽核主管,工作上对总部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
在孙公司,是业务实体机构,子公司可以委派财务经理,控制会计风险和财务风险。
(3)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风险管理流程应保证风险管理的垂直化、扁平化,保证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避免政策传导不畅通、总部对基层的控制力薄弱、层层上报审决策批机制效率低下等情况。
企业可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建立风险管理流程框架:
(1)风险管理政策、标准和工具的制定与审批流程;
(2)政策执行和监督流程;
(3)例外计划的处理流程;
(4)风险状况变动的连续跟踪流程;
(5)向高级管理层和相应的管理委员会的报告流程。
(4)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内部控制制度
内控体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比如批准、授权、审核、分工、财产安全保护等。这些程序和行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作正常进行,质量得到保证,各项降低风险的措施得到贯彻实施。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实现工作组织目标:运营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因此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嵌入内控机制,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和管理风险。
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机制时,应以风险识别和分析为基础,在必要的环节设置控制点,达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贯穿于现代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从日常的质量控制到突发事件的防范都包含风险管理的概念。企业有效的管理风险,必须把内控系统和经营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自动风险防范机制,防止因为风险的产生导致企业的更大损失。
(5)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应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
企业应采取措施确保向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输入的业务数据和风险量化值的一致性、准确性、及时性、可用性和完整性。对输入信息系统的数据,未经批准,不得更改。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能够进行对各种风险的计量和定量分析、定量测试;能够实时反映风险矩阵和排序频谱、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的监控状态;能够对超过风险预警上限的重大风险实施信息报警;能够满足风险管理内部信息报告制度和企业对外信息披露管理制度的要求。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应实现信息在各职能部门、业务单位之间的集成与共享,既能满足单项业务风险管理的要求,也能满足企业整体和跨职能部门、业务单位的风险管理综合要求。企业应确保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并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或更新。
已建立或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应补充、调整、更新已有的管理流程和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应将风险管理与企
业各项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同步运行
(6)建立风险管理文化
风险管理做的较好的企业,具有共同的特征:领导者有极强的风险意识,并极力将这种意识灌输给企业内的所有成员,即注重风险管理文化的培育。
华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
公司所有员工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下滑、利润下滑甚至会破产,我们怎么办?“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
联想的风险管理文化
“撒上一层黄土,踩实了;再撒上一层黄土,再踩实了;直到确定脚下是坚实的道路,然后撒腿就跑”
海尔风险、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东方亮了,西方再亮”
“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企业文化是一种尽管绕的最远,反过来却是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影响是通过企业文化与管理体系的互动形成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施加强有力的导向和支配作用,因此,在企业集团文化中渗透风险管理的意识尤为重要。
首先,集团公司应当书面建构集团的风险管理哲学。相比于其它单个企业,企业集团由于管理链条长,最高管理层对风险管理的这种哲学并不一定能够在层层传递中准确贯彻,因此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的风险管理哲学显得尤为重要,最常见的是风险管理手册或风险管理政策说明书。明确阐明一个员工若违背了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受到何种处理?
其次,集团公司上层和成员企业高层要积极地响应和支持风险管理流程,因为领导层的基调对整个集团的风险管理意识具有标杆立影之效。他们首先应当在报告、会议上强调风险管理是集团各公司的第一优先事项,并通过行动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承诺。
再次,集团应该利用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不断强化企业集团文化的影响。在新员工入门培训时,就应该进行风险教育。要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像说明管理理念和运营功能一样。
另外,培育风险意识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将薪酬和风险挂钩。如美国的大通银行通过股东价值增值将员工激励制度和风险管理联系起来,此举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最后,企业集团在接纳一个新成员时,也应考察将被吸纳的这个成员是否能接受并执行集团一贯所遵循的风险管理哲学,否则,就应考虑放弃。因为集团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不论其下的成员企业与集团公司的紧密程度如何,只有接受并遵守集团章程,才能称为其中的成员。在新纳入一个成员企业后,企业集团要注重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渗透,使新成员企业的文化真正与企业集团文化相统一。
正是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风险文化的建立才可以保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得到全面的实施。
建立企业集团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企业集团精心的策划和贯彻,使它深入每一个成员企业的运营和每一个雇员的心中。
当今中国企业已步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时代。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全球变暖、恐怖袭击、特种病毒等,使21世纪的企业处在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先知先觉”的特殊本领,为的就是规避风险,抓住机遇。从2006年6月6日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颁布,到2008年5月22日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2010年4月26日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再到国务院国资委关于2012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厅发改革[2011]74号)等,这足以说明中国的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步入实操阶段。今后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职业资格证将是从事风险管理岗位及相关人员必考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标志着我国风险管理事业正规化道路的开端,风险管理岗位将步入职业化道路,对于风险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将更为迫切。注册企业风险管理师(CERM)也将成为风险管理行业内评定职称的新标杆。
质量体系框架 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科建设;中国模式;北美视角
面对全球化、互联网快速普及等现象,商学院主流课程教育(包括市场营销)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上[1]。在现代市场营销课程引入中国已近30年、中国高校开设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已20余年之际,有必要基于现状分析、国际比较、变革和发展视角,重新系统思考如何更好地建设中国市场营销学科。
一、中国市场营销学科建设应先行
在商学院下属二级专业学科中,中国市场营销学科是目前最应重点关注和加大投入的学科,其由市场营销学科所处的时代特征、就业状况、社会心理、现状等因素共同决定。
第一,优先建设市场营销学科由我国所处时代的特征决定。美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营销学科向学生传播与市场经济匹配的现代商业精神、伦理和技能,这反映出其学科基础的厚重。在决定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道路后,中国也需通过市场营销等学科向学生传播共性的现代商业精神、伦理和技能,以及研究和传播适合中国国情的市场营销知识。
第二,我国存在巨大的市场营销人才缺口。据中国人事部近十年来公布的数据显示,市场营销、计算机、工商管理等专业一直是人才市场招聘的热点,市场营销排在第一位。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等高级营销管理人员已被纳入国家紧缺人才管理系统。2013年市场营销、公关、销售类职位需求全国全年高居第一位;第4季度所占比例为22.13%,高出排名第二的技工类职位14个百分点,需求数量为79.38万[2]。但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并不能满足需求,需求缺口很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仅占全国第4季度供给的7.91%,数量为56.34万。如扣除那些考研究生、出国、转行的学生,供给缺口则更大。
第三,趋利的社会心态亟需扭转。在财经院校的高考志愿报名中,考生普遍倾向于金融、会计等专业,选择营销的多数属于被调剂,这反映出社会的趋利性,公众对金融、会计等职位较高收入和优越的工作环境更为向往,对现代营销体系一知半解,认为营销无非是拉关系和无所不用的推销。这也与时下急功近利、忽视消费者利益的某些企业的营销模式相关。它们与现代营销体系倡导的营销服务于消费者、为消费创造更多价值相差甚远。这些均意味着我国营销伦理尚待规范,营销知识成体系地传播尚待加强。
第四,营销学科落后的现状决定了该学科应优先发展。作为商学院的基础、主流学科之一,我国的市场营销学科建设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这可能主要是时间问题,中国要比美国晚。与国内的会计、金融、管理工程等学科相比,差距也很明显,这则是重视程度不够所致。以科研为例,国内商学院的有些老教师从工程、数理等学科转至商学院的系统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金融等领域。这些领域科研成果相对容易发表,更容易拉升学院排名,其在学院的话语权也就较大,各项工作便走在营销专业前面。高校一般不会在职称评聘、科研经费、学科建设等政策方面有所倾斜。这样做,表面上是一视同仁,实质上未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源分配在事实上有所偏向。作为现代商学院四大支柱之一的营销专业,已成为许多高校走出国门、学科评估、企业实践等方面的短板。
二、中国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路径
1. 学科建设的长远方向
张维迎教授设想了中国商科教育的三种前景,分别是:金字塔的顶端,中外商学院共存;类似于中国汽车格局,中国商学院大量给外国商学院做代工;类似中国消费品市场,高端市场、管理人员、企业家培训市场,全部被外国商学院占领[3]。这无疑承认了国外商学院建设远远走在中国前面,也说明中国商学院学科建设存在国外模式和中国模式之争。具体至市场营销这一子学科,它也不例外地存在中外两种模式之争。
现代商业文明发源于西方,成熟于美国,被北美商学院强化,具备文化传承的历史厚重。在学科建设的结构、布局、流程等各个方面,21世纪的北美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经过历史验证,是行之有效的。反观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被广泛称道的传统商业伦理和价值已显落伍。以最近流行的“儒商主义”为例,其倡导的“仁者爱人、以义制利、诚实守信、以人为本、以德为重、以和为贵”[4],其描述儒商的特点并不特别。诚信、敬业等价值,不只儒商文化里有,外国的商业文化也认可这些价值,很难找到北美商业文化提倡商人挥霍、欺诈顾客和不敬业的地方。倒是传统商业文化中所提倡的“重关系、轻契约”是在人为地制造商业危机,“以和为贵”是在鼓励平庸,与现代商业竞争相悖[5]。可以说,现代北美商业文化早已将中国传统商业文化自以为傲的地方涵盖并超越。北美模式代表着现代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的未来。
只是,从科研和教学方面看,目前的中国市场营销学科建设已过度北美化,脱离了中国实践。特别是在科研方面,中国营销学者多数以国外的研究成果为蓝本,这包括研究方向、内容、方法和结论等各个方面,其所研究的对象或者调查样本多数为大学生群体。换句话说,中国市场营销学科的科研工作多数不走出大学校园,与中国实践距离较远。在美国,营销教授通过校友资源、兼任顾问和咨询师等职务、提供培训等方式,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积极地参与至企业实践中。其研究兴趣和成果多数可以反映企业的最新实践。止步于校园的中国营销学科科研工作,显然不易被国外同行和中国社会认可。在教学方面,近年来,中国企业界人士和教师们追捧的书籍,多数为国外书籍。中国营销学科采用的教材多数以国外的教材为蓝本改编而成,学生和教师沉浸在北美营销模式的憧憬中,实践着“一招半式走江湖”的中国式营销技巧,忽略和不懂得营销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学科建设的现实路径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实践、中国文化对中国营销学科建设方向有着根本性影响。东亚文化与北美文化在形成过程和发展历程的各个方面均不同,二者的思想、操作等体系存在本质区别,甚至某些地方互为背反。有些东亚国家主动或被动地融入西方文化,但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例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文化传承、对待传统、合作方式、竞争方式等,这些国家与西方国家依然存在巨大差异,甚至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有其赖以存在的土壤。许多商业行为的传统规则和体系,比如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的金字塔型管理体系,在中国依然能够成事。在实用主义者眼中,这远比空谈不“落地”的营销理论和国外大公司案例要实用很多。此外,传统专制和官僚主义等也会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忽视了中国实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营销学科建设便是忽视了其赖以存在的根基,它最终还是要服务于中国实践,探索和走出中国模式。
面对中国营销的现实和未来,需有路径将二者有效连接。这条路径便是在承认中国营销实践基本前提下,利用现代营销理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更有效率地解决和总结中国营销实践,端正学界和实业界急功近利的心态,引导中国营销实践走向现代模式。其中,有两点需要避免:一是市场营销学科建设言必谈美国,呈现过度北美化和脱离中国实践倾向;二是忽略营销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践“一招半式走江湖”的营销技巧。
三、中国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的策略
我国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的现状,可用“强者不强、弱者极弱”来描述。走在国内营销前沿的,一般隶属于那些国内原本知名的高校或财经类院校。它们更多地依托和利用所在院校学科建设的天然优势构建而成。在科研质量、教学水平等方面,其与国外同行有较大差距;与国内其他兄弟院系相比,它们尚未形成特色,仅刚处在领跑位置。其他层次院校的市场营销系,在学科目标、人员编制、教师队伍、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可能有所建树,但基本上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
中国市场营销学科建设的前景极为广阔。无论是刚刚领跑的,还是其他院校的市场营销系,均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尚未至细分市场和充分竞争之时。从整个国内市场营销学科来看,目前其核心建设使命就是一个“全”字。
这样做首先有利于坚实学科基础。其次,基于此,在随后的较短时期内实现中国营销学科的整体或局部突破是可能的。因为,与工程类学科,甚至管理科学等专业相比,营销学科建设无需太多硬件设备、厂房;营销学科所用的研究工具和方法,在经过系统的博士生学位训练后均可被迅速掌握;我国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丰富的营销研究素材;国外实践表明,在较短时间内,重点发展营销等文科,使其短期内凸显是有可能的。
1. 学科使命的全面
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哈佛商学院达特尔等人认为,现代商学院教学应做到,“知”(事实、框架、理论)、“行”(技能、技巧)、“省”(价值观、态度、信念)三者统一。古今中外,人们对教育本质和内容的认识是一致的,强调知识的实践、知识的创造以及反省知识。
具体至营销学科建设使命和目标上,无非是这些内容的学科化,即以培养优秀的现代营销人才为导向,实现“知”(营销事实、营销框架、营销理论)、“行”(营销技能、营销技巧)、“省”(营销价值观、态度、信念)三者的统一。随后营销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科研管理体系、教师队伍管理体系等便是以此为中心加以展开。
目前,中国营销学科更多地强调表层和实用性的“知”和“行”,对“省”是什么知之甚少,甚至直接忽视。这与我国营销学科建设最长仅有20年,积淀时间太短有关。现代营销的内容从翻译教材和企业实践反映到课堂授课中需较长时间,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往往只能从形式和内容上讲起,对其精神实质掌握较为肤浅。这些,辅之以走江湖式、蒙昧式的营销技巧故事以及中国传统的关系文化等,很容易使营销学科建设者和公众迷惑,在应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消极问题尚未形成足够的判断力。
2. 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
基于营销学科使命和目标,中国营销学科人才培养的框架性内容包括人才培养层次、课程设置、授课方式等。
总体上,美国市场营销学科早已形成本科、MBA和博士三个层次,以及成为某些专业的辅修专业或课程。学生的就业去向也较为明确:本科生的出路是一般营销管理人员,MBA是企业中层或职业经理人,博士则以教授本科生和MBA的和做科研的营销系教授为目标。我国尚未形成营销人才的培养循环体系。以博士培养为例,营销学博士点仅局限在少数知名院校内,其他学校则在经年累月持续地向有关部门申请,博士生作为创造营销知识的主力军之一受到严重制约。此外,很多院校的MBA教育独立于商学院,归学校直接管辖。结果便是,总体上,我国营销学科的建设实质是本科层面的学科建设,缺乏不同学位层面间的协同。
营销课程设置需要强调文理对其使命和专业课程的支撑。文理学科是知识、科学的基础,营销学科则是它的应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懂一些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知识。值得警惕的是,我国营销学科课程设置普遍受所在院校其他学科行政权力博弈的影响,充斥着大量与本专业方向相关性不强的课程,它们不是必要的文理知识,营销学科的专业课程时间也被挤占。
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方式和深度方面的体验截然不同,营销课程的授课目标应拉开档次,方式也应全面化。在美国,本科生基础相对较浅,教学方式以教授为主,其他方式并存。例如,有些教授在讲授消费者行为学时倾向于图文并茂的解说,有些教授则要求学生的课堂参与,但课后均会有大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去思考和实际演练,其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具备运用各种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MBA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授课方式,这有美国凡事均坐下来讨论的历史传统,也有学员要求在分析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的直接诉求。博士生主要以文献讨论为主。教授会从专业内一流的杂志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前沿性的论文,引导学生讨论。学生要跟上教授的思路,必须课前仔细阅读和写心得[6]。以上三类培养方式的共同点是学生须深度参与,须积极思考,不能只带着耳朵做旁观者。我国的教学现状是:硕士生课程是本科的重复,博士主要依靠自学,教学目标尚待系统化;三个层面的教学方式均以教师讲授为主。此外,我国尚存在大量的职业技术学院,其营销教学得不到一线院校的支援。
3. 科研管理体系的全面
营销学科的科研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个人、院系和社会三个层面。个人层面应侧重关注科研工作的中国实践,系和学院层面应侧重科研激励机制的公平,社会层面则注重交流体系的完善。
营销学科的应用性使其不断面临新的实践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也要面临学生有关实践问题的提问,这些均要求营销教师不能与实践脱节。营销与实践充分结合是使得营销学科充满活力的基础。科研过程和成果的过度北美化和忽视中国实践,使得中国市场营销学者难以获得企业界资源的支持,更不被认可。在美国,营销学者个人的学术凝练方向越来越倾向于实践。营销教师们与企业的合作非常频繁和活跃,许多营销前沿理论往往由那些广泛参与到实践中的教师提出。近年来,多篇10多年前发表在营销顶级期刊的理论模型论文,被导入新的数据和内容后,重新发表以解释新的实践,似乎也印证了营销侧重实践,而非单纯的原理性阐述。中国市场营销学者的当务之急是研究方向和内容的“落地”,兼顾跟踪国际前沿,避免落入自弹自唱、曲高和寡的境地。
在院系层面,国内营销系普遍缺乏的是与企业实践的联系,即缺乏通过校友资源、获得捐赠、提供培训等方式,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以实现“产学研”三者结合。其次,营销系需要争取公平发展甚至优先发展的权利。
与商学院其他学科相比,中国营销学科学术交流很不活跃。学术交流的稀少很容易使得研究者丧失追踪学术前沿和优化自身的学术成果的机会。美国营销协会(AMA)是全球最大的营销学术协会,它每年除举行2次世界性年会外,还举行很多次专题会议和论坛。美国还有几十个与营销相关的、属于营销学科分支的协会、工作坊、论坛等,它们每年均分别举行多次学术交流和讨论。这些研讨并非只局限于纯粹的学术研究,许多实践性的主题和内容同样在会议上得到充分讨论。在大学校园里的交流活动同样活跃,营销系会邀请各地的学者来交流成果,系里教师以及博士生会广泛参与讨论[7]。要借鉴美国促进学术交流的经验,需要各个营销从业者、营销系、行业组织、社会等的不懈努力,建立全面的、立体式的行业交流架构。我国多数院校属于公立院校,学校自身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均被强势的行政力量或人物主导,这不仅是现实,也符合相关参与者的社会心理。因此,拥有相对多的资源、且愿意将资源投入中国营销学科建设的知名高校、行业组织乃至个人的努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4. 师资管理体系的全面
营销系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一个有长远眼光的领导者。在美国,营销系在商学院地位相对突出,其任职要求便较高。他不仅学术突出、被各方认可、拥有终身教授职称,还需有长远发展眼光,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而我国的营销系主任上受学院主管领导、行政系统的管制,同级层面可能面临来自学科带头人、系行政领导等的分权,管理着可能比其资格更老的知识型员工,其权责有限。
在师资配备上,国内许多营销系的两个普遍现象是师资配备不全和方向扎堆。一名教师往往讲授多门专业课程,研究消费者行为学的教师可能要同时讲授市场调查、广告、渠道等课程。营销学课程相对灵活,很多案例等素材存在共性,如由一名教师向同样的学生讲授不同课程,往往教授至课程后期,内容难免重复,授课效果便被打折扣。学者的研究方向往往集中在消费者行为等几个有限的子方向上,研究结构较为畸形。在营销教师队伍普遍扩张的背景下,营销系教师配置还是应首先按照营销活动的环节加以展开,做到建制的全面为宜。
最后,要想扭转教师更关注科研忽视教学和科研成果过度北美化等现象,院系一级需调整完
全以科研成果为导向的职称评聘和考核体系,为教师提供转向中国实践的实质性利益空间,同时采用由同行慎重评议、代表作为核心的全面评估体系。
从整个国内营销学科建设角度,有两点需要指出:第一,重视海归博士的价值。一线院校的营销系有必要吸引一定数量的海归博士,它们比本土培养出来的营销博士有更多可能性将中国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更有能力吸引相关国际研究者对中国问题的关注,共同探究中国营销实践。第二,重视职业技术学院营销教学师资的培训。与北美不同,我国存在大量职业技术学院,其主要工作是教学。我国传统的提高教学质量方式主要以教员的自我感悟为主,教学质量亟待提升。这同样需要相关行业协会、一线院校等提供平台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与其分享。
参考文献:
[1] 达塔尔等. MBA教育再思考:十字路口的工商管理教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 2013年第四季度全国部分省市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及分析报告[EB /OL]. http://www. chrm. gov. cn/Content/845/2014/1/94618. html.
[3] 张维迎. 中国商学院的三种可能前景[EB/OL]. http://weiyingzhang. blog. sohu. com/1781128. html,2006-04-01.
[4] 大公报. 汤恩佳院长应邀到贵州师范学院讲学[EB/OL]. http://www.takungpao.com/paper/content/2012-07 /31/content_849549.htm, 2012-07-31.
[5] 网易. 弘扬儒商文化,别抱着废物当块宝[EB/OL]. http://news.163.com/12/0530/08/82O5F6LH00014JHT.html, 2012-05-30.
[6] 吕一林. 现代美国市场营销教学与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1997(5).
[7] 曹平.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经营[J].学术论坛,2010(2).
大数据治理框架体系研究 篇7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 政府、企业、高校以及社会各个团体部门纷纷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 例如企业ERP、人力管理系统、物流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在某些程度上满足了企业信息化需求, 实现了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
1. 系统相对独立, 缺乏统一治理的方法论。
企业内部建立了各种规格的信息系统, 这些系统大多以独立系统的方式存在, 然而这些系统内部的信息往往是有关联的。由于每个应用所持有的数据具有越来越高的耦合度, 使得对某些公共数据的读、写、删、更新等操作十分繁琐。一些企业希望通过系统集成的工作来整合这些数据, 然而却缺乏统一方法论的指导, 导致数据集成工作十分混乱, 甚至加大了系统维护的开销。
2. 数据爆炸式增长, 全局数据治理需要引入大数据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首要的一个特征是数据量庞大且增长迅速。2013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超过0.8ZB (相当于8亿TB) , 相当于2012年的2倍, 2009年全球的数据总量。预计到2020年, 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到16ZB, 这是2013年的20倍。为了解决数据量过大的问题, 个别企业或者企业中的某些部门纷纷引入大数据的解决方案, 例如Hadoop、Spark等等。这些方案的引入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部门内的“大数据问题”, 而大数据的解决方案还没有引入到全局统筹治理的方法论中。例如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 相关部门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在技术上无法共享, 更无法从根本上发掘“大数据”为具有的真正价值。
3. 传统企业缺乏“数据创造价值”的基因。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中是否包含了“数据创造价值”这样的基因直接决定了企业大数据战略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然而企业中, 特别是传统行业中往往不具备这种“数据文化”, 这需要在企业的建立“数据治理”相关部门, 并与其他部门并行展开工作, 确保企业信息化健康的开展。
综上所述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贵阳数博会上指出:“政府就要在其中发挥作用, 打破信息孤岛。目前信息资源80%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 除涉及隐私之外, 其他信息都应该向公众和社会开放, 形成人在干, 数在转, 云在算的局面。”要实现李克强总理的目标, 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公共认可的方法论来指导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团体的信息化建设, 以此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质量、减小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风险, 增加政府、企业对大数据浪潮下发展机遇的把控力。
二、数据治理概述
由上一节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缺乏统一的方法论来指导数据的管理、集成、存储和维护。为了应对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 数据治理的概念被提出。数据治理是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统一的数据管理机制来帮助企业业务得到健康发展, 并最终对治理结果予以客观评估的全部过程。与单纯的数据管理不同, 数据治理更倾向于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组织体系, 赋予管理者绝对的权利, 管理者需要决定数据治理的时间、条件、执行者以及目标对象, 并最终对治理的结果负责。
数据治理作为一个新生概念在国外被首先提出。国际数据管理协会 (DAMA) 认为数据治理是对数据自然管理行使权利的活动集合[1]。国剧数据治理研究所 (DGI) 则提出数据治理是信息相关过程的决策权和职责体系[2]。而对国内而言, 数据治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的数据治理方法[3], 提出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治理的应用问题[4], 提出了应用于电力系统的数据治理方法[5]。显然近些年国内的研究更关注与某一行业或者领域的数据治理应用情况, 缺乏通用的数据治理框架体系。本文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一个通用的数据治理体系架构, 并分析了架构内各个模块的功能与作用。
三、数据治理框架
本节我们给出通用的数据治理体系框架, 包括数据持久化层, 数据集成层, 统一建模层、数据质量层、元数据管理层和数据治理人员组织层。
持久化。持久化是数据治理的基础问题。在传统的场景, 一般由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持久化的载体。对于这一问题已有许多研究, 本文不再赘述。然而伴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很难应对数据量过大的问题。因此在数据治理体系内引入NOSQL数据库是大数据问题驱动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 非结构化数据往往以大文件的形式存在。这些大文件通常依赖分布式的文件系统, 如HDFS、TFS等。相比于传统的数据治理方法, 新一代的数据治理体系应当对这些新生的大数据技术给予支持。
数据集成。企业内部不同系统之间, 往往存在许多共有的复用数据。在传统的管理体系下, 并未对这些数据给出明确定义。在数据治理体系下, 这些数据以“主数据”的形式表达出来。主数据是指具有高业务价值的、可以在企业内跨越各个业务部门被重复使用的数据, 是单一、准确、权威的数据来源。主数据的实施, 更有利于系统的集成和数据的协调管理。
作为不同系统产生的大文件数据, 上层的系统应用需要统一的SQL接口来部署和管理, 这就用到了数据仓库技术。例如Hadoop体系中的HIVE, 可以很好地将不同的大文件抽象出统一的SQL接口供上层使用, 通过将SQL语句转化为大数据常用的Map Reduce程序来实现数据查找等功能。这一过程对上层完全透明, 大大简化了开发难度。
统一建模。统一建模是主数据和数据仓库建立的重要标准。从本质上看, 数据治理体系下的数据建模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建模并无本质不同, 同样存在着三级数据模型, 即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本文不再赘述这些传统的理论方法。
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数据治理的重要内涵, 我们可以把数据质量理解成为“数据满足要求的程度”。其中数据质量又有许多评估维度, 例如数据的来源是否可靠?数据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可访问?数据是否是安全的等等。这些都需要根据客观的实际需要来制定。
元数据管理。元数据 (Metadata) 通常被用来表达实体数据的描述信息, 即可称为“数据的数据”。抽象出这种用来表述数据特征的数据, 是为了加强数据的统一管理, 实现数据资源的科学整合, 有利于数据的长期保存。例如, 统一建模的描述信息, 数据质量的定义等信息可统统交由元数据库来管理。
数据治理人员组织。数据治理的真正实施, 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企业的人员组织部门。具体来看, 是由战略决策者、业务管理者、业务操作员具体推进了数据治理的实施。战略决策者制定了企业大数据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决策。其主要人员往往是企业的决策和高层管理人员, 如企业技术总监、首席数据官和首席架构师等。战略决策层实施大数据治理的动力在于利用大数据辅助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大决策, 支持企业风险管控、价值实现和服务创新, 从而建立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业务管理者一般由IT项目经理、IT部门主管, 或者IT部门经理组成, 负责企业的具体运作和管理任务。业务管理者在数据治理实施过程中的负责提升企业IT管理水平, 降低数据的运营成本, 提高数据的客户服务水平, 控制数据管理的风险等。业务操作员一般不具有监督和管理的职责, 通常负责执行具体地工作。在业务操作层, 大数据治理实施的动力就是规范和优化大数据应用的活动和流程, 提升大数据的业务处理水平, 具体包括大数据应用的效果和质量, 大数据应用的可持续性、时效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等。通过有效的人员组织, 将大大提高数据治理落地速度和实施效果。
四、总结
当前企业面临大数据问题的挑战, 急需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统筹指导企业数据的管理、部署、集成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 本文提出了通用的大数据治理体系框架, 包括数据持久化层, 数据集成层, 统一建模层、数据质量层、元数据管理层和数据治理人员组织层。并进一步分析了框架中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有别于传统的数据治理方案, 本文框架充分考虑了大数据环境的现实需求, 能够通过企业合理的人员组织, 最终使数据治理在企业中快速落地并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DAMAInternational.The DAMA Guide to the Data Manag ement Bodyof Knowledge[M].1sted.NewYork:Technics Pu blications, 2009:37.
[2]Data Governance Institute.The DGI Data Governance Framework[R/OL].http://www.datagovernance.com/the-dgiframework/dgi-framework.pdf.
[3]包东梅, 范颖捷, 李鸣“高校图书馆数据治理极其框架”[J].图书情报工作, 2015, 59 (18) .
[4]李勇军, 彭林, 林成, 陆秋玉, 夏月芳大数据治理在高校信息化管理中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9 (3) .
智能油田标准体系框架研究 篇8
1.1 目的和意义
智能油田建设包含了8大领域(运行中心、勘探、评价、开发与生产、集输储运、生产保障、公共应用),涉及面广,需要从全局的角度做好技术与管理方面标准的规划与设计,建立智能油田标准体系。
做好标准体系框架的设计具有以下3方面的意义:①为智能油田的标准建设提供指导;②优化智能油田实施方案;③为智能油田运维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知识框架。
1.2 研究内容
本文在梳理智能油田标准目录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制订智能油田标准开发方案,从而设计出智能油田标准体系框架。
2 智能油田信息标准综合体设计
智能油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标准体系应与架构保持一致,标准之间达到高度协调。
2.1 综合标准化方法的原理
为达到确定目标,运用系统分析法,建立标准综合体,迫切要求采用新方法——综合标准化。该方法的特点包括综合性、目的性、闭环控制、计划性、敏感性、整体协调性、成套性等。
2.2 基于智能油田实现框架的综合体
智能化油田的实现框架包括业务和IT两个组成部分。
(1)智能勘探的实现框架:分为现场实时可视化、综合研究辅助、科学决策3个业务层,知识管理、数据智能应用2个基础工程。
(2)智能评价的实现框架:分为实时跟踪分析、辅助研究评价、产能开发决策3个业务层,知识管理、数据智能应用2个基础工程。
(3)智能开发与生产的实现框架:分为4个业务层、2个核心业务模型,最终实现2个关键业务对象智能管理。
(4)智能储运的实现框架:分为管网监测、全网自动调节、模拟优化、科学决策4个业务层,知识管理平台、一体化协作平台2个基础工程。
(5)智能生产保障:分为实时监控、自动操控调节、一体化生产运行管理3个业务层。
(6)IT服务框架:建立物联网、一体化运行中心、云计算中心等基础设施;软件应用方面,建立一体化集成共享平台、数据挖掘系统、智能搜索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完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综合以上各项业务的智能化实现框架,并遵照智能油田的整体框架,本文给出了智能油田信息标准综合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
3 智能油田标准与现有标准体系的集成
本研究依据中国石油信息技术专业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分类,将信息标准分为5类:专业数据标准、系统应用标准、基础设施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管理与服务标准。智能油田标准是对当前标准体系的补充完善。
智能油田标准在3方面有较大扩展:①原标准体系中“业务应用标准”只有指导性标准,而现在明确利用IT系统实现业务智能化;②与原标准体系相比,增加了知识管理的内容;③与原标准体系相比,扩展了软件服务方面智能计算服务、应用集成的相应标准。
此外,智能油田标准在物联网、移动应用、云计算等技术方面需要进行扩展。
综上所述,智能油田标准体系在原标准体系“专业数据标准”中,增加“知识管理标准”;“系统应用标准”中,增加“应用集成标准”;将“数据管理标准”分为“数据管理标准”和“数据服务标准”,将“数据交换”“数据存取”等方面的内容划到“数据服务标准”分类中。
4 结语
将标准制定与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紧密结合,保证标准不“悬空”。采用“标准研制—标准验证—标准发布”的路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标准进行验证和完善,最后在项目运行前,正式发布标准。智能油田标准中,许多标准可通过元数据进行描述,并由信息系统共享,可以保证应用系统的一致性,减少系统的重复开发,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摘要:开展智能油田标准体系框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梳理智能油田建设所涉及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立智能油田标准目录,设计智能油田标准体系框架,为智能油田标准的采用、制订、修订提供指导。
关键词:智能油田,标准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GB/T 12366-2009)[S].2009.
框架码头立柱植筋质量控制 篇9
关键词:框架,码头,立柱,植筋,质量控制
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建筑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其中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突飞猛进, 日新月异, 取得了大批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 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规范水平以跻身世界先进行业。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在大规模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质量问题。目前, 在工程结构领域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是建筑物的加固质量控制问题, 并且近年来日益增多, 它已影响到生活和生产, 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 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1 工程概况
寸滩三期工程由于开工较晚, 在第四、五结构段施工到第一层立柱和第七段完成第一层纵横联系撑时, 正值汛期, 在2010年7月~9月期间有三次洪峰上涨至180m高程以上, 致使现场停工度汛。由于立柱施工采用留置预留钢筋分层进行, 在洪水期间, 大量的垃圾以及水藻等漂浮物, 缠绕在立柱预留钢筋上, 在水流作用下使钢筋发生扭弯, 局部钢筋出现被水冲断现象, 严重影响强度。为此采用立柱钢筋植筋补强方案保证工程质量。
立柱植筋施工工艺如下:
2 植筋加固质量控制难点分析及制定对策
本工程受汛期及三峡库区蓄水的影响, 工期非常紧张, 为了使后期工期不受影响, 立柱植筋必须一次性全部通过验收。为此, 项目部全体人员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借鉴以往的施工经验, 并通过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调查, 得出植筋加固控制难点抓要有:植筋胶的性能差、钢筋表面锈蚀、垂直度偏差大、钻孔深度不够、责任心不强。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 我们对主要因素制定了详细的对策, 并在工程施工中进行落实, 同时设专人落实各项对策的执行情况, 如下表:
3 对策实施过程
3.1 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进口植筋胶
植筋胶的选择在植筋质量的控制中尤为重要, 经和业主、设计及监理方协商后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进口喜得利RE500注射式植筋胶, 且送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其胶体劈裂抗拉强度≥8.5MPa, 抗弯强度≥50MPa, 不挥发物含量≥99%。锚固胶与钢筋及砼的粘结强度大于砼自身的抗剪强度。
3.2 对钢筋表面进行除锈
为了保证植筋质量, 筋在栽植前必须除掉浮锈, 粘有油污的钢筋除锈后须用脱脂剂脱脂。除锈处理过的钢筋必须当天用完, 以免再次生锈。
施工现场尽量使用新进场且无锈蚀的钢筋。
3.3 控制钻孔垂直度
为了保证钻孔垂直度, 打孔用进口喜利得手持电锤和专用钻头进行施工, 打孔时应与原构件面垂直。对于不符合要求的, 在原孔附近重新钻孔。
3.4 控制钻孔深度
钻孔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赵涛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并形成会议纪要。在钻孔过程中, 严格按照设计孔深进行钻孔, 成孔后用卷尺进行深度测量, 确保其钻孔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3.5 培养施工作业人员的责任心
植筋施工前, 由副组长赵涛组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形成交底纪要;并对作业人员进行责任心的教育宣讲, 制定奖惩制度, 培养施工操作人员的责任心。
4 结论
在第四、五、七结构段的立柱及靠船立柱钢筋内侧植筋完成后, 经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均大于700mm, 并按照规范抽检频率进行拉拔试验检测, 抗拔力均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质量满足验收规范。通过对框架码头立柱植筋的质量控制, 不但提高了立柱的质量, 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若不进行立柱植筋, 改用凿掉立柱砼重新浇筑其花费大约是20万元左右, 而立柱植筋的成本是15万元, 节约成本20-15=5万元。
参考文献
[1]卢洋, 傅德胜, 郑关胜.基于MIDAS多层结构的构建与开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2004 (1) .
[2]朱毓丽, 杨利.滑框倒模技术在空心薄壁高墩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7 (2) .
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篇10
1 框架结构施工过程
建筑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工程施工时要保证各工序的有序进行, 择其关键重点施工。结构建设的工序有:结构轴线定位, 柱钢筋的绑扎及支模架的搭设, 柱模板, 柱混凝土, 梁底模及梁筋, 板底模, 板筋以及梁板混凝土。在结构的建设施工上应注重重点轴线的选取和测量。以重点轴线为准, 使用经纬仪测定普通轴线间距;柱筋绑扎及支模架搭设, 根据柱边框线校正楼面上柱插筋位置后采取焊接、搭接或机械连接等方式将柱纵筋接长后再绑扎箍筋。用电渣压力焊对多层或高层框架结构进行焊接;混凝土浇注, 可以采用泵送混凝土快速浇灌, 采取柱、梁、板一次性浇灌方式。另外的浇灌方式是在楼面模板安装之前先浇柱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拆出柱模, 然后再封装楼面模板。
在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中, 如果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周期控制不当或没有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施工, 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往往极易出现问题。只有在施工时严格遵守施工程序, 依次对工程进行前期测量放线、技术审核、结构绑扎钢筋、隐蔽验收, 安装模板, 加固模板及处理拼缝, 检查模板和最后的混凝土浇注, 以及根据及时回馈的施工信息掌控施工时间, 才能达到工程的质量安全需求。
2 框架结构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 钢筋质量控制
混凝土框架中的钢筋是整个建筑的骨架, 也是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重要材料。钢筋质量的好与坏, 能直接反应在整个建筑的稳定性能上。在钢筋架设的施工中要注重下料与控制接头两个重要环节。首先, 对钢筋进行下料。钢筋的下料也不能只凭以往施工经验盲目估算, 要对实际项目情况进行出样, 再根据大样的试验情况进行下料。在钢筋的下料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有两个, 钢筋的长短要适中, 不能使钢筋长短不足而在施工中频繁焊接, 因为钢筋接头的数量也与钢筋结构质量挂钩, 过多的焊接点会使钢筋框架的整体承载力降低。还有一个方面是钢筋的重复利用问题, 下料后剩余的短钢筋可以利用以节省开支, 但不要用短的钢筋焊接成过大过长的构件, 钢筋焊接要做到一次到位, 钢筋才不会因为同一位置的重复焊接形成疲劳破坏, 从而降低整体质量, 一旦在钢筋构件的施工中出现钢筋焊接性异常或钢筋发生脆断现象, 则要对钢筋进行专业性检验, 重新查验采买钢筋的质量。其次, 钢筋的连接方式分焊接和机械连接两种手段, 焊接方式在施工中比较普遍, 但是可控性较差, 机械连接则是选择适合的接头对钢筋进行物理连接, 包括锥罗纹连接、直罗纹连接和筒冷挤压连接等。
2.2 粱柱节点箍筋施工的控制
2.2.1 常规施工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中梁柱节点箍筋的施工难点主要表现在节点结构上的复杂以及施工中钢筋的分布过分密集上, 且施工高度过高。特别是框架中间的柱子, 各构件的钢筋纵横交错, 施工中极难绑扎箍筋。而且在框架建设使用整体式沉粱方式时, 由于箍筋的不便, 往往很容易使施工人员放任借点以下箍筋绑扎量的空白, 给整个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甚至整个建筑带来隐患。而且, 由于钢筋框架在入膜后箍筋的绑扎同样困难, 施工人员往往为了方便而把节点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箍筋连接在一起, 而这样为图取一时便利的施工是完全偏离相关规范守则的, 不严谨的实施箍筋操, 不仅不能发挥箍筋末段曲折和箍筋闭合给框架结构带来的承载力, 更严重破坏框架的整体质量,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是由其最短的板子所决定的, 同样, 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质量也是被各个构件的质量情况所限制的。
假若对钢筋采用原位绑扎的方式却容易造成这样几个缺陷:由于只安装了梁的底模, 而没有安装侧模板, 导致整个模板支撑体系欠稳定, 容易导致模板发生倒塌的事故;在施工的过程中, 节点钢筋都需要在施工层进行堆放及二次运输, 采用原位绑扎的方式将使得堆放和运输都极为不便, 容易降低其安全性能;需要进行支模及绑筋交叉作业, 这样不利于施工的组织, 施工效率较低。
2.2.2 提高节点箍筋施工质量的措施
在近几年的工程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改进措施及对策是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的改进, 在将粱板模板 (包括侧模板) 全部安装之后再安装粱板钢筋, 然后进行整体的沉梁, 这种改进的施工程序能保证钢筋在堆放、运输和绑扎过程中的安全性, 同时有效的减少了交叉作业量, 施工效率较高。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才能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节点箍筋少以及箍筋间距不够均匀的问题。这些措施主要包括: (1) 在下料时就对每个节点增加若干根纵向的短筋; (2) 在对柱节点区的箍筋进行现场焊接时。需要在纵向的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之后, 再将整体骨架套入到柱纵筋, 然后将之搁置到模板面之上。然后进行绑扎, 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附加纵向短筋位置与柱纵筋的冲突而导致套箍困难的问题。
2.3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
2.3.1 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易导致的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质量缺乏控制时。容易导致柱的“烂根”及“夹渣”, 使得柱的根部混凝土出现漏浆现象, 当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露筋”或者是“孔洞”现象。造成这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柱模直接置于地板之上, 而没有预先在地板上做出找平层或者是采用加标准框的方式来浇出底面, 更加没有在施工中留出清扫口.同时, 还可能由于底面垃圾没有及时清除、捣固棒的长度没有到位等原因, 这些都可能造成夹渣和烂根的结果。
2.3.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关键是应该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 其次还应该在准确的配合比下, 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规范操作, 同时还应该对已浇注成型的框架梁进行保护以及及时的养护, 尤其是夏季高温的时候更加应该注意保护及养护环节。
3 结束语
虽然在各种楼体结构中,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是相对复杂的, 但是如果掌握了施工要点, 就能完成整个工程框架建设的精品化。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 施工中各环节严守质量关, 工序上有条不紊, 工程结束后及时总结施工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避免下一次施工出现同样的情况, 不断改善, 不断优化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的施工。
参考文献
[1]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版.[1]陈青来.钢筋混凝土结构平法设计与施工规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版.
[2]张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总结[J].山西建筑.2009'35 (29) .[2]张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总结[J].山西建筑.2009'35 (29) .
质量体系框架 篇11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指标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完善。利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效率,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目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很多。针对众多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已有成果,而且评价方法也有很多。但是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框架进行搜索,没有得到相关的内容,而且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为此,本文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研究”为题,试图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从而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研究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点:
1.提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通过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的研究,为评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标准,同时提升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一方面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有了努力目标,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更加明确,有较强的操作性;另一方面,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水平和进度提供了尺度,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者能针对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改进,从而提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水平。
2.培育档案系统软件市场,逐步形成系统软件优胜劣汰的机制。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能够促进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发展,对于优秀的、能够适应档案实际工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以之为参考标准和借鉴,并继续发展完善;对于需要改进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促使其改善和进步,从而逐步促进系统软件的优胜劣汰机制。
3.进一步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而研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可以加强数据库的建设,有利于优化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甚至整个档案信息系统的档案信息资源,从而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使得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者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个更科学、全面准确的认识,进而为评价、指导和推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客观的参考和数据支持,使得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产生更大的效益。具体的设计原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全面性:评价范围综合全面,涵盖范围广。②系统性:评价体系逻辑性强,有层次性;横向指标间并列无包含现象,纵向指标间上层指标涵盖下层指标。③适用性:适用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满足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与需要,评价指标的含义明确,资料收集方便。④先进性:能反映出当时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先进技术和最新的管理理念。
三、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框架
根据上述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的设计原则,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功能特点和职能特点,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笔者设计了两层指标。如表1所示。
1.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指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际出发,是针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要求而提出的指标。①数据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就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应具备对各类档案目录及原文信息进行管理的功能。数据管理对象——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对象包括文本信息、图像信息、音频和视频信息。目录、全文:对各类档案目录及原文信息进行管理。实时处理:对数据信息进行实时性的处理。定期数据备份:应用数据库做好记录,以便查找错误来源;每次修改时,应使备份修改前、后的内容并保存,以备查阅;系统出现故障时,用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库。数据输入、存储、修改、删除:即具有数据库的建立、修改、删除,档案数据的输入、存储、修改、删除等功能。数据格式统一: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档案数据,其文件格式均应尽量采用通用文件格式。②整理编目功能。能为用户自行设置实体分类方案预留空间:具备数据采集、类目设置基本功能,并能满足自动按照分类类目进行分类和排序。能自动生成各种排列序号,并能由用户自主修改、重排:能自动生成档案管理所需各种排列序号,并能由用户自主修改和重排序。能自动生成符合相关标准的各类目录和备考表。具备统计功能,并能生成相应报表。具备打印输出功能:能打印输出各类目录、统计报表。③检索查询功能。提供简单查询:能够设置题名、责任者、形成时间、主题词、分类号等检索项,而且根据用户需求,还可设置文件编号、档号等辅助检索项。提供多条件组合查询,并能对常用检索途径进行优化:对档案信息数据进行多种途径检索查询的基本功能,并具备借阅管理等辅助功能,满足用户对查全率、查准率的要求。设置目录检索、全文检索、图文声像一体化检索等功能。对查询结果进行显示、排序、转存、打印、选择输出等处理。④辅助管理功能。对档案的时间、来源、责任者、数量、载体等进行管理:对征集、接收、移交档案的时间、来源、交接人、数量、种类、载体等进行管理。对档案保管期限变更、密级变更、鉴定销毁等进行管理。
2.系统性能。①可靠性。对于系统可靠性,比硬件可靠性更难保证,会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性能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户权限管理,实行严格的制度:对系统实行访问控制,防止越权操作的技术措施。数据加密,具有相应的密级识别:数据保护,必须保证系统对档案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传递、使用和销毁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并在各项操作中有相应的密级识别。对于涉密系统还应有严格的数据加密措施。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日志管理应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电子文件、档案查询日志记录功能,包括上机人姓名、访问时间(年月日时分)、所用微机编号、查询内容、利用方式(阅读、修改、拷贝、打印),并提供详情查询功能。日志文件保存时间应不少于两个月,需长期保存的日志文件应可自动转存备份。安全保密监控等功能:能对系统中各种操作实现严格的监控并加以记录。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提供数据备份与恢复处理功能。②可扩展性。系统的维护、扩充、修改:系统的维护、扩充、修改是要经常进行的工作。留有相应的功能拓展接口:各使用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档案管理软件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分阶段实现本规定所要求的各种功能,但必须留有相应的拓展接口。③先进性。方案、结构、功能、通讯、使用、安装等综合性能:先进性是指所建信息系统在总体上是先进的,是能产生较大效益的,而且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④通用性。应用范围:应用范围可以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各类档案馆,包括政府行政部门、高校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档案馆。适用对象:适用于集体和个人,包括上级领导和下级职员。
3.系统利用。①界面友好性,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方便,基本操作功能易于掌握:对于用户而言,通常不太了解信息技术,他们需要的是方便,越方便越好,方便是很有吸引力的。人机界面简洁美观:界面美观大方,不繁琐,有自己的风格特点。②准确性。信息系统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必须真实。用户查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系统提供的信息能够提高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全面和准确率。③实用性,实现档案管理功能:对于用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能否实现预期的档案功能。提供决策支持:对用户来说,没有必要关心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程度,能否在日常事务中对决策和管理的支持才是重要的。④及时性。信息本身的时效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要由有时效性,不要有太多过时的信息。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来说,信息的及时提供并能使用是用户极为关心的事情。及时提供信息,决策者就可以及时作出决策。
4.系统效益。①经济效益,收益/成本:即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可以对企业产生有形的影响。②社会效益,辅助决策、提高工作满意度、增加用户亲切感、改进单位形象:主要是指对单位产生无形的影响。由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有其应用的广泛性,种类繁多,指标体系的设计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视具体情况而缩减。
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研究是一项复杂而困难的工作,它所面临的问题涉及到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想要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框架完全阐释清楚,还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做基础,需要丰富的科学理论做指导。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能提供一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建议与启迪,为其建设和发展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于本海.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煤炭企业管理,2004,(5).
[2]张新红,郑丕谔.基于神经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2,(10).
[3]许茂伟,梁萍.信息系统评价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4]雄开盛,董兆鑫.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6).
[5]张学会.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现状与对策[J].档案管理,2006,(3).
[6]郑柏杰,李志仁.档案管理信息系统[J].信息技术,2000,(3).
[7]郭志敏.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东档案,2003,(5).
[8]钱毅.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标准化[J].浙江档案,1998,(10).
阳光生活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 篇12
一、创设“阳光课堂”,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
阳光课堂,顾名思义,就是给人光和热的课堂,能够让生命茁壮成长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师生都能获得一份光明、一份温暖、一份希望和一份幸福,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因“阳光”的照耀而充满活力,昂扬向上。阳光课堂不仅是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堂,而且是一种常态化的课堂。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才是开放的、积极的、高效的。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面,我们以“阳光”为关键词,研究制定了“阳光课堂”标准,该标准摒弃了常规的以教学过程为轴心的评价要素,择取了“人”这一核心要素,围绕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从9个方面提出了是否达到“阳光”的28条参考条件,将学生的主观感受、内在潜能的激发和真实的收获作为标杆来衡量课堂的成败,真正将“人”置于课堂的首要位置,突出其生命在课堂上成长的高度。有生命高度的课堂,才是合乎道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从学生的维度考量,我们设置了5项评价内容,即学习目标是否明确、清晰、具体,学习态度是否主动积极、专注认真,学习方式是否突出自主及合作探究,学习氛围是否民主平等、和谐融洽,学习效果是否达成了课程目标并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幸福。从教师的维度观照,我们设置了4项评价内容,即教学态度是否亲切自然,感情是否全身心投入;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突出学法指导,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特色;教学组织是否有序,能否进行巧妙的引领;教学评价是否从多元发展的角度,突出阳光性评价。两个维度的每一项评价内容都有具体的参考性标准要点,焦点是指向师生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主观态度与内心的情感体验,突出精神的饱满与幸福感。
给学生打造一个让他们自主发展、快乐成长的“阳光课堂”,让他们在“阳光课堂”中阳光起来,这是我们进行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校本化落实国家课程必须做好的工作。
二、立足学校实际,开发多样化校本选修课
学生的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成长历程千差万别,一花一世界,一人一个性。以尊重个体生命发展为前提的、合道德的理性的教育,应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学生才能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生命自由成长的愉悦感,才能收获幸福的学习生活。怎样打破传统班级授课制的界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身的课程,发展自己的特长?我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我校从艺术、运动、科技、综合文化、学科拓展等五个领域开发了70余门选修课,以供学生自由选择。门类众多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阔的选修空间,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做到了“我的学习我做主”。
为了保证选修课开设的质量,我们从利于评价和立足校本的角度出发,将选修课程开发的主体定位于本校教师,在开发方式上采取教师自由申报,学校审核确定。为了保证所申报的课程能够顺利开设,学校编制了选修课程申报表,将选修课所涉及的关键要素,比如课程特点、授课对象、人数、课时、器材、场地、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列入申报表,由教师填写清楚,教师填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课程全面规划设计的过程,学校通过此表能了解到教师是否对该课程的开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是否有能力开好这门课,学校是否有条件开设这门课。经过审核之后,筛选出具备条件的课程,然后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开设选修课的教师从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等几个方面制订本课程的教学大纲。一张申报表,加上一份教学大纲,成为选修课开设的前提条件。
为了尽可能挖掘教师的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我们要求教师人人申报一门选修课程,学校经过筛选,确定了70门课程,学校将其绘制成课表,附上教师的课程申报表,形成课程菜单,学生根据课程菜单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因为选修课涉及运动、艺术、科技(含学科)以及综合性文化等诸多领域,基本上涵盖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满足了他们自主发展的愿望。由于学生所选课程大多是自己喜爱的或者有特长的,所以他们在选修课上的表现极其专注,即使是文化课暂时落后的学生,在选修课上也能成为优秀生。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要给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课程,他们就会在这些课程中如鱼得水。
立足学校现有条件,立足教师自身的特长,立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开发足够多的选修课,让学生们因选修课而变得自信起来,阳光起来。服务学生的自主发展,选修课无疑是最好的凭借。
三、提炼活动主题,扎实上好活动必修课
如果说通过阳光课堂完成国家课程的高效实施,通过选修课程实现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那么通过活动课程,则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让其生命在活动课程中绽放光彩。
我们在活动课程的设置上,既有体育类活动课,又有德育主题活动课。体育类活动课除每日必做的广播操以外,还有每日必做的武术操、校园集体舞,大课间的自由活动,冬季加一项长跑。在每日一活动的基础上,我们每学期还要进行班际篮球赛、乒乓球赛等,冬季还要开展全校性的跳绳、踢毽子、拔河等比赛。德育主题活动课主要指每月一主题的德育专题活动,如以节约、感恩、静心、理想等为主题的德育活动,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每学年春季,我们都要举行校园文化节,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运动会项目,又有科技发明展览,还有书画展示、征文比赛、诗文朗诵、棋艺切磋等等。文化节集中展示的时间为一周,而学生为了这一周的展示,需要一年的酝酿与积累以及展示前一个月的紧张准备。在这样天天进行、期期开展、年年举办的活动课程中,学生们身形灵动、神采飞扬,个个朝气蓬勃。
活动课程的设置,既缓解了学生一味学习文化知识的疲累与压力,又以它独特的活动方式调节学生因精力过剩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锻炼了学生意志,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活动成为和谐学生身心的必不可少的课程,因为它的存在,校园变得生动而多彩,学生阳光而灵动。
创设阳光课堂,给学生打造了一个尽情汲取知识的自由空间;开发选修课,给学生开辟了一片发展特长的沃土;开设活动课,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这是我们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所构建的阳光生活课程的三根支柱,也是我们阳光课程体系的一个基本框架。
延伸阅读
阳光课堂要关注“三大转变”
阳光课堂要实现学生生存状态的转变、教师行走方式的转变、课堂活动样式的转变。
一要实现学生生存状态的转变。阳光课堂强调以生为本,主张在课堂的生态场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大量的自主活动中得到提升。课堂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参与度、专注度和热情度,没有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活动是伪学习。
二要实现教师行走方式的转变。教师要在课前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材料,对学习流程进行预设,编写出多功能的导学案;课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情感上的药剂师”“学习中的合作伙伴”;课后教师是反思者,有教学不断优化的策略。
三要实现课堂活动状态的转变。阳光课堂是平等、民主、宽松、包容的课堂,其课堂状态要实现三个共存,即一人为师与生生为师共存,一问一答与七嘴八舌共存,独立学习与学生多元组合共存。
【质量体系框架】推荐阅读:
空间框架体系10-05
全面预算管理框架体系06-17
指标体系总体框架07-06
安全管理框架体系08-24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框架06-2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08-02
课程与教学论内容框架体系06-09
国家质量保证框架08-08
构建惩防体系基本框架工作总结08-20
框架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