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指标体系(精选10篇)
EVA指标体系 篇1
自2010年国资委明确要求在中国央企内开展经济增加值 (EVA) 考核并全面推广以来, 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2014年1月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考核又出台了新规定, 以此来指导中央企业进一步深化经济增加值在企业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中的作用。
由于EVA指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是传统业绩衡量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 所以EVA指标的作用越来越被认可。本文通过对现有EVA指标存在的缺陷分析, 提出了更为有效、具体的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一、经济增加值指标的意义
EVA是用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全部资本成本, 即包括所有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后的净值。其计算公式为: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EVA为正, 意味着企业创造出了超出全部成本的正经济利润, EVA为负, 则说明企业的税前利润无法弥补企业运营成本, 没有创造出真正的价值。由于EVA是一个经济利润概念, 在计算时需要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有关会计数据进行调整。
EVA从经济利润角度为我们打开了一种新的视角, 其意义在于:首先, EVA打破了会计利润失真的局限。容易被操纵和粉饰的利润, 经过EVA相应指标的调整会逐渐挤去多余的“水分”, 回归真实的资本增值本身。同时, 由于指标的简易性, 适合内外部的使用者参照, 避免了由于对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不了解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其次, EVA从更全面的角度看待资本成本, 为管理者确立了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原则。片面的成本指标容易对管理者造成误导, 甚至损失股东的利益。而全面的资本成本指标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最后, EVA指标提供了一种动态的长期流量指标, 让管理者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运营, 可以避免管理者为了暂时的账面利润而做出牺牲长远收益的短视决策。
二、当前经济增加值指标的缺陷
(一) EVA指标未能体现现金流量指标
EVA指标虽然将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但却仍旧没有将现金流量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二) 重视内部管理而忽视外部宏观环境
EVA指标虽然能反映出企业的盈利能力、长期经济价值的增值, 但却无法反映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对其的影响, 如技术革新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的声誉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程度。
(三) 缺乏对于无形资产的衡量
EVA指标都是基于可以从财务报表中获取或者通过计算所得到的数据, 其指标都可以量化, 但是一些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的衡量却难以在其中得以体现。
三、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分析EVA指标存在的缺陷, 并参考有关的理论研究观点, 我们提出了修正的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 即选用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来构建新的EVA评价指标体系。
(一) 财务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体系分为两类:核心财务指标体系和辅助财务指标体系。核心财务指标将会赋予更多的权重, 以此体现在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1. 核心财务指标体系
核心财务指标体系包括EVA、EVA创值率和核心现金净流量增长率。
EVA指标作为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 其计算公式可参照国资委的计算标准执行。
EVA创值率, 即EVA除以资本投入额。设立这一指标的目的是使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对EVA经济价值增长进行绝对量的比较, 还可以将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进行横向对比, 更加体现了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原则。
核心现金净流量增长率, 即以上期与本期核心现金流量的差额除以上期核心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由于每个企业的发展战略不尽相同, 有的企业注重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其核心现金流量可能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而有些企业则是投资主导型, 更加注重在大型设备、项目、股权和企业并购方面进行投资, 那么其核心现金流量即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此指标主要是综合考虑EVA指标未能充分体现现金流量而采用的一个较为简易且有效的指标。
2. 辅助财务指标体系
基于刘春华 (2013) 采用因子分析针对不同指标绩效反映程度的实证研究, 在多个财务指标中, 固定资产增长率、净利润率、营业利润率和总资产四个指标在增长能力、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企业规模上体现最为突出, 故可作为辅助财务指标。但为了与其他指标一致, 我们将总资产指标调整为衡量企业规模扩张进程快慢的总资产增长率。
(二) 非财务指标体系
非财务指标体系包括衡量人力资源质量、衡量技术提升能力、衡量企业声誉和衡量公司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1. 衡量人力资源质量的指标
采用核心人力资源比率, 即核心人力资源在全体企业员工中所占的比例。核心人力资源一般包括高学历或者业绩突出贡献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具体的标准可以由公司自己细化。这一指标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人力资本, 无论是吸收引进还是通过培训优化的人才, 都可以涵盖在这一指标内。
2. 衡量技术提升能力的指标
采用自行研发和外部引进等专利技术在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加权平均值。姚福喜, 吕江辉 (2008) 指出,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对研发支出、专利和技术创造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评价和衡量。所以, 该指标可以对每一项研发或引入的专利或技术针对其贡献度和价值潜力赋予相应的权重, 然后进行加权平均, 得到的数值即为技术提升能力的指标。
3. 衡量企业声誉的指标
采用声誉商数。徐金发, 刘靓 (2004) 综合分析了国外所采用的衡量企业声誉的指标。其中声誉商数是Harris和Fombrun等学者通过研究为美国企业而设计的。声誉商数包括对情感吸引力、愿景和领导、财务业绩、产品和服务、工作环境和社会责任进行考核。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调查对象, 采用调查问卷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考评。
4. 衡量公司管理能力的指标
可选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2003年4月, 我国全面启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并在十多年的实践中体现出了公司治理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意义。
基于上述的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状况对各项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 以此来综合评价公司的业绩。
四、综合EVA评价模型
为了防止发生侵害委托人利益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促使公司内部不断发展和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在前面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 可通过构建可比的EVA评价模型来解决受托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一) 纵向EVA考核评价模型
基于历史水平上的综合EVA指标的变化可以对企业的业绩进行纵向的比较。纵向对比主要是通过计算EVA变化率得到的。其公式为:
EVAt为当期综合EVA水平, EVAt-1为上期综合EVA水平。
(二) 横向EVA考核评价模型
大中型企业对分布于各个地区的分公司进行综合EVA的评价考核, 可以选择EVA贡献率指标进行衡量 (Bi表示EVA贡献率) :
五、完善综合EVA评价考核的价值管理体系
根据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EVA评价模型, 就可以形成综合EVA考核评价体系。
(一) 完善综合EVA考核评价模型
前面所构建的综合EVA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虽有一定的适用性, 但在具体运用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进行改良和优化。
在EVA会计调整事项方面, 除了国资委规定的调整指标外, 还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经营理念, 灵活增减调整项目, 例如注重开拓市场的企业, 营销费用的投入很有可能会增加未来EVA的价值;注重员工素质提升的企业也会在未来带来经营效益, 那么员工培训费就应该纳入调整项目。在增减调整项目方面, 公司要把握好重要性原则。
在综合EVA评价方面, 公司既可以采用总量计算贡献率, 也可以通过增量计算, 具体情况要取决于公司注重的是绝对数额的贡献还是更加关注成长的增量贡献。
在权重方面, 公司应该根据每一个指标项目的意义和重要程度进行设计和调整, 综合考虑代理人和委托人对于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 确保指标体系可以减少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倾向。
公司在运用综合EVA指标体系评价前, 明确EVA的具体内涵, 制定出切实可行并能真正体现企业价值的评价考核模型, 才能使得EVA的评价体系综合体现财务质量、客户认可、运营效率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才能全面联系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层层细化, 逐步深入落实, 准确定位到各个分公司和子公司, 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员工。
(二) 延伸全面预算体系, 推进综合EVA考核评价模型
综合的EVA考核评价模型建立后, 公司还应该建立全面预算体系, 并将其逐渐延伸至EVA的预算制定、监控和分析中。
在制定预算目标时, 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以及优势资源进行设定。把握住全面预算管理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的关键点, 结合财务价值链, 针对不同的战略分析哪些资源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EVA, 哪些资源占用了更多的成本, 从而进行业务调整, 帮助企业实现合理决策。编制预算过程中要坚持全员、全过程的原则, 将业务指标渗透到每一个分公司、每一个部门和员工, 这样才可以将EVA指标延伸至企业内部。
(三) 建立EVA红利银行的激励管理体系
在确立综合EVA评价指标, 完善考核评价模型后, 更重要的则是建立一种激励管理体系, 将EVA指标与企业激励相联系。引入“EVA红利银行”的概念, 以求更好的将EVA评价考核与企业激励相联系。
EVA红利银行就是将综合EVA增量作为基础按照一定比例分发红利的计划。其红利并不会立即支付给管理人员, 而是像储蓄一样每年定期存入EVA红利的专属户头, 即为红利银行。当企业拥有持续增量的EVA指标且到达发放红利的下限时, 企业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上年红利, 剩余的部分则继续累积, 如果下一年度仍有EVA增量, 那么累积的红利总数会越高, 所能提取的红利数量则越高。若出现了负的EVA指标, 那么就会相应减少红利总数, 从而减少获取的红利。同时, 如果红利银行的累计值低于发放红利的最低值, 则停止发放红利。
EVA红利银行不仅将EVA指标与薪酬相结合, 具有虚拟股票期权的特点, 防止了高管做出短视决策, 同时也能防止优秀人才的流失。因为红利银行的EVA红利具有递延性, 管理人员如果想得到贡献年度的红利, 必须在以后的年度中才可逐渐取得, 从而使得管理层能专注于持久创造价值的项目和发展战略, 同时降低怠于管理或者跳槽的愿望。
(四) 提升EVA评价品质, 推动企业价值创造
财务的生命力不是在于对于会计信息的分析与归纳, 也不仅限于筹集资金、分配资源, 而在于财务的创造性。EVA指标可以将财务指标落脚到如何为企业增值、如何创造价值方面。综合EVA指标体系无疑提供了一种比较客观可行的标准, 但是EVA考核评价体系的品质也将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价值创造。综合来讲, 提升EVA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企业做出以下努力:
1. 加强财务一体化进程, 撬动信息价值杠杆
财务一体化是通过信息系统将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使财务系统成为一个单独模块。一套完善的综合财务管理体系将会对采购、生产、销售全流程进行跟踪监控, 将财务信息与商业流程同步。完善的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 可以使全局的财务信息做到实时掌控, 不仅可以严防收支两条线, 同时也方便EVA数据和指标的采集, 充分体现信息化财务系统的严密性与及时性。只有企业的业务信息转变成财务信息, 进而财务信息生成管理信息, 才有可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2. 完善财务价值链, 融合财务模式与商业模式
财务价值链应该与商业模式的价值曲线相结合, 而综合EVA指标体系能更加贴合企业战略, 更适应企业的发展。可以将财务部门看作是经营会计信息的经营主体, 首先要采购会计信息创造产品。然后, 要向债权人、股东、政府人员、投资者提供信息的服务和咨询。同时, 还要向信息使用者展示公司价值。最后, 基于信息进行改进和突破,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价值。但不容忽视的是不同的商业模式会有着不同的投资需求和分配理念, 所以, 财务的价值链条应该紧密的服务于商业模式。在明确财务价值链条之后, 公司应该在总部、各分公司和事业部间进行财务链条的分解, 将EVA的价值创造理念贯穿于企业运营的始终。
摘要:本文基于EVA指标的应用和其局限性的分析, 构建了一套比较客观的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并将综合EVA评价指标体系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 提出“红利银行”的激励措施, 鼓励企业创造出有品质的EVA指标, 优化财务价值链, 将企业经营由追求会计利润转向价值创造的理念上来。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价值创造
参考文献
[1]刘春华.EVA导向的电信运营企业的价值管理[D],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论文, 2013.
[2]郁春兰, 万红兵.试析基于EVA的红利银行计划[J], 现代商业, 2009, (6) .
[3]姚福喜, 吕江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J], 经济问题, 2008, (4) .
[4]徐金发, 刘靓.企业声誉定义及测量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 (9) .
[5]廖理, 汪毅慧.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研究[J], 金融研究2003 (4) .
EVA指标体系 篇2
一、什么是EVA热熔胶
EVA热熔胶是一种不需溶剂、不含水份、100%的固体可熔性的聚合物,在常温下为固体,加热熔融到一定程度变为能流动且有一定粘性的液体粘合剂,其熔融后为浅棕色半透明体或本白色。
热熔胶主要成分,即基本树脂是乙烯与醋酸乙烯在高压下共聚而成的,再配以增粘剂、粘度调节剂、抗氧剂等制成热熔胶。EVA热熔胶有以下特点:
1.在室温下通常为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熔融为液体,一旦冷却到熔点以下,又迅速成为固体,(即又固化);
2.具有固化快、公害低、粘着力强,胶层既有一定柔性、硬度、又有一定的韧性;
3.胶液涂抹在被粘物上冷却固化后的胶层,还可以再加热熔融,重新变为胶粘体再与被粘物粘接,具有一定的再粘性;
4.使用时,只要将热熔胶加热熔融成所需的液态,并涂抹在被粘物体上,经压合后在几秒钟内就可完成粘结固化,几分钟内就可达到硬化冷却干燥的程度。
二、EVA热熔胶的使用
在我国现在生产和使用的EVA热熔胶中,装订所用的一般分为高速胶和低速胶两种,高速胶固化速度略快,低速胶固化略慢;根据被粘物质不同又分为胶版 纸、铜版纸用胶等几种;并有背胶和侧胶之分,以适应被粘物的强度与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粘结效果。使用热熔胶要掌握用前准备工序,如预胶、温度等。
1.EVA热熔胶的预热
EVA热熔胶使用前,首先要对固体胶进行预热熔融。预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用油浴预热,即夹套熔锅预热;另一种用电板预热,即用电热板装置在预热熔锅 里直接预热。预热时间一般在2小时,待胶体达到所需加热温度,且有良好的流动性时,即预热合格后,再通过恒温管道将胶液释放到温度在160~200℃的工 作胶锅内,供胶粘订联书籍本册等使用。
2.EVA热熔胶的粘着力与适性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热熔胶的粘着力会随着热熔胶加热的温度高低、被粘物材料的不同与优劣、铣背的宽与深度、涂胶的高度、以及胶订机运转速度的不同等,得到不同的粘结效果。
(1)热熔胶的加热温度
热熔胶的软化点一般应在80℃以上,也就是加热到80℃时,胶体应该开始软化并溶动。这个温度仅仅是热熔胶熔融的温度,要使其熔融达到能粘结书籍的程度,加热温度还要上升到130~180℃。在这一温度下,胶体的粘度、流体、粘性等都适合书籍本册的粘结了。
(2)书籍纸张的不同与上胶温度的关系
制作书籍本册的纸张质地是不同的,因此上胶的温度也应有所不同。这不仅是因为纸张的纤维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纸质种类、质地的不同而对胶体的产生不同 的导热性,使其冷却速度产生变化。以铜版纸(也称涂料纸)和凸版纸类(非涂料纸)的导热性为例,前者胶的冷却速度要比后者快。因为涂料纸中铜版纸中所含的 无机物要比非涂料纸类的凸版、新闻、胶板纸等高10倍左右,而无机物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它可以使热熔胶的冷却速度加快。
如在上胶温度同样都是170℃时,非涂料纸的热熔胶的拉力测试值可达到预计的要求,而涂料纸类的拉力数值则达不到。因此,在涂料纸上胶时,一定要增加其强度并提高胶液的温度。
(3)EVA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与生产设备运转速度的关系。
无线胶订加工在生产中,使用热熔胶时有三个时间必须严格掌握和控制,即开放时、固化时以及冷却硬化的干燥时间。开放时间指将胶液涂在书背上的时间,固 化时间是将封面与书背吻合粘的时间,冷却硬化干燥时间,是固化后将包好封面的书籍冷却定型后待裁的时间。只有经过这三个时间,书籍才能定型而达到理想的加 工。
使用热熔胶的这几个时间,都是与设备运转速度密切联系的,如热熔胶的开放时间一般为7~15秒,而这个时间正是胶订机进行铣背传送的时间,从涂抹胶液 开始,到封面与书背粘合为止(不含粘书背卡纸)的这一过程,就必须要在15秒以内完成,这样热熔胶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粘结效果,如果设备运转速度很慢,在 15秒内完不成粘结工作,那么粘结的效果肯定不理想,会出现粘结不牢、粘不上,书籍成册后散开、掉页等故障。因此,选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要考虑到胶订机 的正常运转速度。热熔胶的固化时间一般与开放时间基本是相同的,当然使用者希望固化时间再短一些以利于书籍的粘结定型。除开放和固化时间外,还要求冷却硬化干燥时间的基本准确,特别是无线胶粘订联动生产线上的用胶。因为这种生产线是从配页机配页开始到切书为止的一条联动流水线,其
各个部位都是相互联贯的。在包上封面出书后传送到切书
部位的时间要符合一定的规律,才能使书籍裁切达到理想要求,也就是说出书传送的时间要保证书籍在到达切书机部位时,应已冷却、硬化干燥,才能使裁切的成品得到保证,这个过程应在3分钟就完成,否则会造成书背变形、成品尺寸不
稳定、粘刀现象等,影响成品的质量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联动生产线的出书传送装置(传送带)的长度又要根据运转速度不同来选择,一般常见的传送带长度是在40~55米之间,还可根据需要或长或短,但一定要保证包好封面的书籍要传送带上运动冷却3分钟以上。
书籍装帧的质量由纸张、热熔胶、装帧材料与工艺等诸多因素共同决定
三、用EVA热熔胶的环境与条件
现在使用EVA热熔胶进行无线胶订工艺的书籍本册越来越多,全国大、中、小型加工厂几乎都在用,今后仍有上升的趋势,这是由于使用这种胶粘剂有出书 快、周期短、书籍外观好、节省数道工序的特点。但是往往由于印刷厂急于上马、力求多揽活、多加工而忽视了使用热熔胶的环境与条件的科学性,因而也就在加工 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提出几点供使用单位参考:
1.生产厂房温度与湿度的影响
EVA热熔胶是一种热塑性胶粘剂,涂抹后的开放时间是受室内温度与湿度影响的,一般室内(即厂房车间)温度应保持恒温,在15~26℃之间为最佳,湿 度应保持在50%左右。但是据了解,在全国使用热熔胶的单位中,能达到这个要求的是非常少见的,所以有许多地区用热熔胶时,多次出现过夏天用胶气泡过多,不易固化、冷却而到了冬天又出现胶粘剂固化、冷却时间缩短、粘不牢或粘不上、粘后书籍断裂等。还有的地区因为湿度大,包封面后书籍不定型,无法进行裁切等 等。这些现象都与工作厂房的温度、湿度有直接关系。所以要求:
(1)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在用无线胶粘订设备的厂房内安装恒温设备和测湿度仪器,以保证温湿度的正常。
(2)有些无条件的单位也要努力创造条件,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生产。在没有这些条件时暂时可掌握如下原则:夏天温度高时,热熔胶使用温度要下降10℃左右,以使胶的开放和固化时间基本能达到合理要求。
(3)无线胶粘订加工出的书籍,在贮存的仓库或厂房内应保证温度在1~45℃之间,并严禁长时间堆放在靠墙、靠暖气(冬天)、靠窗和露天地方,避免受潮或过于受热使纸张变形,使胶粘剂起变化,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四、使用EVA热熔胶应注意的事项
EVA热熔胶,不同于一般冷胶,根据它的特性,在使用中还必须掌握和注意以下几点:
1.要认识和掌握EVA热熔胶的各种型号和技术性能(包括技术参数)。型号不同的热熔胶其开放时间、固化时间也不同,尤其要严格区分夏胶与冬胶的使用时期,气温不同时其开放、固化时间也会发生变化。
2.使用EVA热熔胶时切忌用明火直接加热,一定要用隔套油溶加热(水的沸点要到100℃),或用密封的电热板加热。
3.固体的EVA热熔胶在使用前,要先用预热装置预热合格后,再释放到涂胶胶液的工作胶盒内使用。预热的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为宜。用胶时不得在涂胶 工作胶盒内直接掺入固体胶块(即没有预热过的胶)防止胶体流动性不佳或将没有完全融化胶体涂在书背上,造成涂胶不均匀而影响书籍外观质量。
4.预热胶锅内的胶量要掌握适当,加量过多后胶体轮番熔融,会使其变质老化、粘度降低、影响粘着力。
5.在热熔胶的开放时间内,要完成全部的粘合过程,若在遇故障停机时,要及时取出书夹内的书本,尤其要注意在涂胶轮上方书芯不得停留。
6.在长时间修理无线胶粘订设备时,应关闭预胶和工作胶锅,以防胶体的老化。
7.熔融胶体的温度,要严格控制在使用范围内。
浅谈EVA价值管理体系及其应用 篇3
摘 要 在现代企业制度日趋成熟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的今天,EVA价值管理体系也正日益被资本市场和企业接受。结合我国企业的文化与制度,准确把握EVA理论内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必将有利于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EVA价值管理 应用
在大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日趋成熟的今天,在企业的管理中实施贯彻价值管理的呼声越来越高,EVA价值管理作为新型价值管理体系直接体现企业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理念,已成为国外企业管理实务中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应用EVA价值管理体系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将经营管理重心放在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上,从而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趋于一致,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一、EVA价值管理体系概述
EVA即经济增加值,直接体现企业真正为股东新创造的价值,是一种经济利润,等于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所占用的全部资本成本后的净值。EVA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经济增加值=税后营业利润﹣全部资本成本
全部资本成本=期初投入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其中,税后经营利润是指将净利润经过会计调整消除会计准则对企业真实经营业绩的影响后得到。且由于债务资本是投入资本的组成部分,因此简化起见,税后经营利润将税后财务费用进行调回,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
期初投资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经济增加值计算的难点之一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资本总额)+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资本总额)
债务资本成本是税后的债务资本成本,应根据各项债务的年利率及其在债务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加权平均确定平均债务年利率,然后消除企业所得税的影响。用公式表示即:
债务资本成本=平均债务年利率×(1﹣企业所得税税率)
权益资本成本的计算与债务资本成本相比较为困难,目前常见的估算模型主要有股利增长模型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和风险溢价法等。其中比较常用的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公式表示即:
权益资本成本率=无风险收益率+股票的贝他系数×(平均风险股票必要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
从上述的计算过程可以看出,EVA指标与传统财务指标(如净利润)的区别主要在于充分考虑所有资本的成本,既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又考虑权益资本成本。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计算得到的EVA ,准确地度量企业创造的经济利润而不仅仅是会计利润。因此EVA指标反映所有资本追逐超额收益的本质,权益资本不再是免费使用的资本,要求企业管理者充分关注投资资本的规模,资本成本和投资时间等因素。例如: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费用只有在开发阶段,且满足五个严格的条件时才可以予以资本化,其余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费用都要计入当期损益,因此从传统会计的角度看,该部分费用化的研发费用会造成当期净利润的大幅减少,侵蚀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在EVA计算中,研发活动等是作为投资来处理的,研发费用作为成本在投资期限内予以摊销,包括占用资金所发生的资本成本,不会对经济利润造成较大影响。EVA的应用首先能够有效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其次从投资活动的角度要求企业考虑研发活动造成的现金流量净现值为正值,从而企业决策产生良好的导向。总而言之,经济增加值的应用使企业的决策方法与传统业绩评价的权责发生制法有机统一起来,避免企业决策(如投资决策)时采用净现值法而业绩评价采用权责发生制法二者分离的局面,有效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企业经营管理围绕EVA指标的模式,即EVA价值管理体系,要求企业以EVA指标衡量标准为核心,在计算企业成本时既考虑债务资本成本又要考虑权益资本成本。要求管理者不再只关注净利润等传统财务指标,更要重视企业长期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防止企业管理者的短期行为。EVA价值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评价指标、管理体系、激励制度和理念体系,具体说来:
(1)评价指标。EVA是衡量业绩最准确的尺度,对无论处于何种时间段的企业经营业绩,都可以做出最准确和恰当的评价。斯特恩—斯图尔特公司已经确定了在计算EVA时需要对财务报表的调整项目。这些调整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针对不同企业的具体行业特征和具体经营业务来实施,以确定真正能够改善经营业绩的调整措施。
(2)管理体系。EVA管理体系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据此设定企业的中长期经营目标;根据最大价值目标进行财务、人力和物质资源配置;考核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衡量经营业绩;实施激励措施,将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
(3)激励制度。在传统的激励措施下,许多企业针对管理者的激励仅仅过多强调报酬而不是强调激励,管理者只是被动的完成预算,会造成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和委托代理问题。而EVA激励制度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从企业所有者角度长远地看待问题,并像他们一样得到像企业经营成果的报酬。在这种激励制度下,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为自己谋求更多经济利益的唯一途径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
(4)理念体系。EVA指标的引入极大地影响企业文化,形成全新的经营理念。由于为提升EVA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因此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状况会得到缓解甚至消除。因此,EVA经营管理理念,她引导和鼓励管理者和一般员工以企业所有者的身份进行思考和工作。如果EVA制度能够得以全面贯彻实施,将会使企业文化发生深远的变化。
将EVA理论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即应用EVA价值管理模式,会对企业的决策模式和控制模式均产生影响。
二、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作为EVA价值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该管理体系广泛推广的关键。将EVA价值管理体系中的评价指标与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有机结合,将形成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财务方面是对企业过去经营业绩的评价,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是用来驱动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提升。為在财务方面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就必须得到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因此,在顾客方面要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在内部经营管理过程方面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其次要控制生产周期、实现快捷生产,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生产周期;在学习和成长方面,要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企业自身基础设施。这四个层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EVA评价指标体系比较适用于反映和评价经营业绩,便于进行业绩评价。能够突出“价值创造→企业经营战略→反映与评价→考核与激励”的管理主线。通过对EVA指标的进一步分解和分析,可以找出对EVA影响较大的指标(即关键的价值驱动因素),从而将其他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这一企业价值的衡量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因果链。本文主要介绍财务层面的EVA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指标实际上是公司价值的体现,即为体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构建的财务角度评价指标应该从EVA指标为起点,层层分解,具体分解为价值创造指标和价值驱动指标。价值驱动指标具体包括盈利能力指标、资本使用效率指标和资本结构指标三个方面。具体来讲:
①价值创造指标。包括EVA;EVA回报率,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投入产出关系,反映企业利用投入资本的效率;EVA增长率,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业绩是改进还是后退。EVA回报率和EVA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EVA回报率=EVA/期初投入资本×100%
EVA增长率=(本年EVA﹣上年EVA)/本年EVA
②盈利能力指标。主要包括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毛利率等指标、产销比等指标、收入增长率和经营现金流量等指标。
③资本使用效率指标。包括传统的资产管理比率(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非流动资产周转率等),以及资本占用周转率,反映企业资本的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债务资本周转率、权益资本周转率等价值创造驱动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资本占用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投入资本
债务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债务资本
权益资本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权益资本
④资本结构指标。包括传统的偿债能力指标(包括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长期资本负债率等);以及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个指标是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资本成本是否达到有优势的标准。
财务层面报告根据管理层的层级分级设置,并逐层上报。最顶层的高层管理者的财务指标是价值创造指标,主要是以EVA指标为核心进行汇报;中层管理者的财务指标包含盈利能力指标、资本使用效率指标和资本结构指标三个方面,但是较为详细具体;基层管理者汇报的财务指标可以按照会计要素细分确定为收入,成本,费用,利润,资产,负债六个方面。
同时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选用比较合理的主要评价指标,并综合其它指标进行辅助评价。
三、在企业中推广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措施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EVA管理体系逐渐广泛的应用在企业在内部决策中。中国的企业尝试在企业高层管理者中开展有关内容的培训。EVA管理体系越来越多的影响着企业的决策模式和控制模式。因此,基于EVA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但是在基于EVA的管理会计报告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
(1)不要将应用的重点放在EVA调整项目和计算方案设计上。基于EVA的管理会计报告的实质是引导企业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指导各项决策,确定各层次的价值驱动因素,而不是过于注意会计科目的调整。因为这样做不但核算成本巨大、缺乏实际操作性,而且会使管理者对EVA产生抵触情绪和畏难情绪。
(2)应注重各个层面的管理者的沟通和培训。基于EVA的管理会计报告的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构建EVA评价指标体系和EVA决策报告体系、然后建立EVA激励制度,最终形成EVA理念体系。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高层管理者开始进行理念灌输和理论培训,从试点实施到全面推广,最终将价值创造转化成企业员工自发的行动。
(3)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转变会计职能。基于EVA的管理会计报告要求财务人员不仅执行传统的会计职能,更要与高层管理者合作,利用财务所能提供的专业技巧来確定创造价值的投资项目以及合理的资本结构,提高理财行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信息化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制度和行业特征,构建完善的基于EVA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不断提升企业价值,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控制能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EVA不仅仅是一个指标,它更是一种方法和一种理念。要求在为公司所有者创造价值的同时,使得国家、社会和整个资本市场一切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得到了实现,最终履行企业的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陈平,朱霏.我国推行EVA评价体系的现状及解决办法.会计之友.2007.
[2]谢建汀,李涛.代理问题、业绩评价与EVA指标.会计之友.2003(6).
[3]大卫•格拉斯曼,华彬.EVA革命—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与财务、薪酬管理体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EVA指标体系 篇4
一、我国企业财务综合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我国对财务预警模型及指标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总的来说, 现有的财务预警指标研究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财务预警指标。对财务预警的指标的分析, 刘开瑞将其分为资产运营状况、获利状况、偿债能力、现金流量和发展能力等几个方面。第二, 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杨娟提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构建中小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并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三, EVA指标。董雪雁、汤亚莉在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了EVA, 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构建财务预警模型, 实证研究表明, 模型具有超前3年的预测能力。
结合以上研究成果可以发现, 我国对财务预警模型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已经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为企业财务预警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但在企业财务综合预警工作的实际运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原因在于, 首先, 财务预警领域对概念和模型缺乏共识, 学术界并未对其进行明确界定。其次, 构建出来的模型在运算和操作方面较为复杂, 缺乏实用性。最后, 也是最主要的问题, 是我国对财政预警的研究仍然集中在对“点”的研究方面, 对财务指标的选择也十分单一, 并未将“点”结合到一起来研究, 对于“面”的预警需要一个效率和实用性皆具的财务预警综合指标体系, 从而将点与面联系起来, 形成一套完善的企业财务综合预警系统。
二、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所介绍的是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综合指标体系, 包括了现金流量指标、传统财务指标和EVA在内的一个“点”与“面”预警有效结合的完整体系。 (见图1)
(一) EVA指标分析:
EVA (Economic value added) , 即经济增加值。是营业利润减去资本成本后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反映了考虑机会成本情况下企业给股东带来的真正价值, 也就是企业给股东创造高于行业平均回报水平的剩余价值。其优越性突出表现为:可靠性、真实性、预见性。基于EVA以上的优势, 把EVA放在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第一层次来总领全局。由于学术界在EVA预警时所需的临界值判定标准没有统一, 本文所选择使用的是趋势分析的方法, 即研究企业各年度的EVA增减变化, 并以0作为企业EVA正常和异常的临界点。当EV>0时, 企业价值处于增长状态, 当EVA<0时, 企业的价值处于下降趋势。
(二) 传统预警指标分析:
传统的预警指标指的是主要针对研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各种指标, 如上图所示位于综合指标体系的第二层。本文中的传统预警指标主要研究了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获利能力的指标。
(三) 现金流量指标分析:
由于现金流量指标对传统预警指标的一些缺陷的克服较有相对优势, 能够客观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 克服账面利润与现金保证两者之间矛盾的局面, 适当降低会计戏法的危害, 对企业财务预警敏感性较强。所以, 作为综合财务预警体系的最前沿指标, 将现金流量预警指标放在了指标体系的第三层。
三、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标体系的应用
在这里, 以ST吉炭 (000928) 的相关财务数据为例, 对企业EVA综合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进行阐述。
首先, 分析现金流量指标中的五个比率。2005年, ST吉炭的现金债务总额比率与临界值偏差较大, 并且其盈利现金比率出现负值, 这说明企业在现金流量指标上出现异常。
其次, 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异常情况, 要上升到上一层次即传统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其中三方面的能力均存在异常情况, 相比之下, 过高的为资产负债率75.32%, 其余各项均过低:流动比率0.88、总资产周转率0.45、应收账款周转率3.67和流动资产周转率0.72, 并且资产收益率和营业收入利润率出现负值, 在此说明企业盈利能力极低, 形成财务危机的危险性极大。
再次, 基于该传统财务指标层次的异常, 要进一步上升到EVA指标层次。企业的EVA指标呈负数, 证明了企业的整体价值正在下降。虽然2006年的财务状况有所好转, 但整体仍处于下降趋势。2007年, 各指标进一步恶化, 突出表现在现金流量指标呈较大负值, 导致企业偿债的基础的大大降低。2008年, 相比之下情况稍有好转, 但EVA仍为负值, 并且现金流量仍远远不足弥补企业偿债能力。
最后, 数据中体现的主要问题在于是企业营运能力较低, 获利能力较弱, 从而使现金流量出现异常, 进而导致企业整体价值的下降, EVA为负。今后企业应该重点注重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的提高, 由于预警系统问题的突出表现, 尤其更要密切注意现金流量指标并进一步加强监测。
通过实例分析表明, 本文构建的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 并可以准确地找到危机来源。克服了传统预警方法单一指标研究的局限性, 从点扩展到面, 为企业全面财务预警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
摘要:企业EVA预警综合指标体系是以传统的财务预警指标作为基础, 发展并加入了EVA指标以及现金流量指标的一套集点、面预警为一体的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标体系。运行以现金流量指标监测为基础, 核心内容是EVA指标检测。同时, 在这个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的理论基础上, 对亏损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财务预警,EVA指标,传统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指标
参考文献
[1]耿贵彬.上市公司中长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J].财会月刊, 2007 (26) [1]耿贵彬.上市公司中长期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J].财会月刊, 2007 (26)
[2]张天蔚.梁亚宁.刘延河.企业财务综合预警“金字塔”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24) [2]张天蔚.梁亚宁.刘延河.企业财务综合预警“金字塔”模型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 (24)
EVA指标体系 篇5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61-01
一、传统业绩评价体系概述
传统业绩评价包含财务业绩计量指标和非财务业绩计量指标,其中较先进的为EVA即经济增加值和BSC 平衡积分卡。
(一)经济增加值( EVA)
经济增加值(EVA)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司业绩评价的新方法,是衡量经济组织价值和财富创造的度量标准。它反映了一个公司在经济意义上是否盈利,并通过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研究和分析,反映出公司营运的真实情况及股东价值的创造的过程。EVA用公式表示为:EVA=NOPAT-WACC×TC。式中,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C为总投入资本。EVA通过对会计报表进行合理的整合和计算得到,并且考虑了能够带来企业利润的所有資金的成本。
(二)平衡计分卡( BSC)
平衡计分卡BSC 是管理学家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从四个方面评价企业绩效: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及学习与成长。BSC可以用于评价企业长期战略目标,它帮助企业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BSC在保留了传统的财务业绩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能对未来财务业绩进行考评的非财务动因指标,从而可以起到在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问、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之间、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之间等多方面发挥综合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业绩评价体系只是单方面从财务指标或者非财务指标来衡量公司的业绩,不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基于战略的EVA—BSC 绩效评价体系却很好的补充了传统业绩评价体系的不足。
二、战略的EVA-BSC 绩效评价体系
新型的业绩评价系统是将EVA评价系统与平衡计分卡融合在一起,该体系基础是平衡计分卡,核心是EVA指标体系,财务层面的分析主要是以EVA指标为核心,根据杜邦分析体系进行指标分解出企业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的指标,充分挖掘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并且,它还将其他关键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与EVA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加合理的对企业绩效做出科学的评价,为企业今后发展的改进提供了方向和参照。
EVA-BSC 企业绩效模型,包括四个维度: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创新与学习维度。该模型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将 EVA 作为核心财务指标置于整个 EVA-BSC 绩效评价体系的首要位置,其他所有战略和指标都围绕其运行。同时平衡计分卡作为业绩评价系统的平台, 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综合考察了 EV A 的影响因素,以便企业经营者及时了解企业业绩变动的具体原因,及时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 更好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该体系以EVA为核心,各部门的活动都必须融入到提升EVA的目标中去,使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到各项指标的实现,运用BSC的四个方面,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目标评价与因素评价、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评价之间综合。同时前导性因素与滞后性因素之间形成清晰的因果关系,更好的为企业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从而形成一条贯穿企业各个方面及层次的价值链,构成基于EVA和BSC整合的业绩评价系统。
图1 E VA综合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
综合上述分析,EVA—BSC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以增加公司价值为核心,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创新与学习维度和顾客维度,综合考虑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可以为公司下一期制定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方案提供指导建议,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进行综合性评价,全面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业绩。EVA综合平衡积分卡体系在我国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此模型,通过整合结果性指标和过程性指标,使企业业绩评价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EVA与BSC综合评价模型是以EVA为目标,以BSC为载体,在EVA的价值创造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综合业绩评价体系,为将来更深入的企业业绩评价研究以及在企业有效实施基于EVA的业绩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上的支撑,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亢锦江:《EVA—企业绩效评价的新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2010 (4)
[2]邵军,张秀峰《平衡计分卡业绩评价体系评述》.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涂毅,刘源:《EVA与价值评估》[J];《财会研究》2010(4):17
EVA指标的计算模型 篇6
(一) 能较好地解决上市公司分散经营中的问题。
公司下属的各部门均可根据各自的资本成本来确定部门的EVA财务目标, 这些目标还应该通过部门间的沟通来互相协调和互补。每个部门可同时制定长、中、短期目标, 用于不同的财务目的。公司总部则可根据公司的总体规划和总资产以及部门的EVA指标, 综合制定公司的EVA目标。因此, 许多经营上的问题, 如是否接受新的投资项目、公司的分散经营范围如何确定、是否放弃某个部门或某项投资, 其答案都取决于股东的价值是否增值、EVA能否实现。
(二) 可作为财务预警指标。
第一, EVA作为一种创值指标, 由于它不仅考虑了公司使用的全部资本, 充分利用了公司提供的全部公开信息, 而且考虑了风险、含有企业外部的市场信息。而传统的创利指标完全依赖于企业内部的报表信息。所以相对于传统的财务指标, EVA更具有信息可靠性;第二, 由于EVA针对现行的会计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减少了企业通过改变会计政策的选择, 改变资本结构, 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相对于传统会计指标, 它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第三, EVA相对于传统的创利指标, 特别是企业处于规模扩张的情况下, 能较早地发现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
(三) 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EVA与基于利润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将权益资本成本 (机会成本) 也计入资本成本, 有利于减少传统会计指标对经济效率的扭曲, 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价企业或部门的经营业绩, 反映企业或部门的资产运作效率。
二、EVA指标的计算模型
(一) EVA指标的基本计算公式。
EVA方法的出现满足了企业的需求, 其蕴含的经济思想引起所有管理者的关注:一是将经济学机会成本观念应用于生产、投资, 使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更加合理;二是颠覆传统会计利润观, 企业存在的意义不再是创造多么高的会计利润, 而是创造超出企业投资成本的价值。具体来看, EVA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OPAT (Net Operation Profit After Taxes) :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WAC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即债务资本成本率和股权资本成本率的加权平均值;TC:企业总资本, 即全部股权资本和有利息负担的负债资本之和;WACC×TC:企业所承担的总资本成本。
(二) 会计报表科目的调整。
EVA的公式虽然非常简单, 但在实务中, 它的计算相对复杂。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在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和投入资本总额时为了消除根据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真实情况的扭曲, 需要对某些会计报表科目的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二是资本成本的确定需要参考资本市场的资料。在我国, 需要在对研发费用、市场开拓费用、商誉、递延税项和各种准备金等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后才来计算企业的EVA。
1. 研发费用。
在传统会计制度下, 研发费用以期间费用的形式在发生当年从利润中一次性进行核销, 减少公司当年的利润。这对债权人而言是一种谨慎的行为, 但对股东和经营管理者来说, 研发费用有利于企业在未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业绩, 是公司的一项长期投资。
计算EVA时所作的调整就是将研发费用资本化, NOPAT的加项是当期资本化的研发费用, NOPAT的减项是当期摊销额, 余额则作为股权资本的加项, 余额为正则表示当期股权资本增加, 反之则减少。
2. 商誉。
公司收购其他公司时购买价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总额的部分称为商誉。会计处理时商誉会在一定期间内摊销, 从而影响经营者的短期业绩, 使经营者在进行并购时会首先考虑此并购行为对会计净利润的影响, 而不考虑是否会为股东创造价值。
计算EVA时所作的调整就是不对商誉进行摊销, 将以前的商誉累计摊销金额加入股权资本中, 同时将本期摊销额加回NOPAT。从而使利润不受商誉摊销的影响, 鼓励管理者进行有利于公司发展的购并活动。
3. 各种准备金。
各种准备金包括: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短期股权投资跌价或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等。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要求, 将来有可能发生的损失公司必须预先提取准备金, 准备金余额抵减相对应的资产项目, 余额的变化计入当期费用冲减利润。这样可以使公司的不良资产得以及时披露, 避免公众高估公司利润而进行不当投资。
计算EVA时所作的调整就是将准备金账户的余额加入股权资本中, 同时将准备金余额的变化加入NOPAT。
4. 递延税项。
递延税是指当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处理所得税时, 由于税前会计利润和应纳税之间的时间性差异而影响的所得税。折旧是递延税的最大来源, 由于采用不同的折旧计提方法从而导致折旧费用的确认出现差异。在会计处理时, 递延税从会计利润中进行扣除, 但它又不进行支付, 从而占用了企业资金。如果不进行调整, 会低估实际占用的资本总额, 高估资本盈利能力。
计算EVA时所作的调整就是将递延税的贷方余额加入资本总额, 借方余额则进行扣除。同时, 递延税贷方余额的增加额加回NOPAT, 反之则减少。
5. 其他调整项目。
除了以上项目外, 会计报表中的普通股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损益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部分都作为EVA计算的调整项目。
(三) 各指标的具体计算模型。
1. 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的计算。
在会计利润指标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后计算得到EVA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指标。调整时将在传统会计制度下具有投资性质的资本支出作为资本加回到利润中, 同时将产生这些资本支出的投入资本作为费用扣除, 这样处理能真实反映经营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与税后净营业利润有关的投资性资本支出主要涉及利息费用、少数股东损益、研发费用、商誉摊销、准备金、递延税等, 则税后净营业利润的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税后净营业利润 (NOPAT) =净利润+利息支出+少数股东损益+本年商誉摊销+各准备金余额的增加+递延税项贷方余额的增加+研发费用-资本化研究发展费用在本年的摊销
具体的项目根据企业行业不同还存在一定差异, 须作一定的调整。
2. 总资本 (TC) 的计算。
总资本 (TC) =债务资本+股权资本。
债务资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的短期部分。
股权资本=普通股权益+少数股东权益+累计商誉摊销+研发费用资本化金额+递延税项贷方余额 (借方为负) +各种准备金。
参考文献
[1] .任翠玉, 胡晶.EVA奖金银行计划:薪酬激励机制的全新视角[J].财政监督, 2011, 17:10~12
[2] .王波.基于EVA的经理人薪酬激励模式[J].财会月刊, 2009, 3:101~102
[3] .许秀梅, 王秀华.EVA在企业经营者薪酬设计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2, 23:54~56
EVA指标体系 篇7
一、银行EVA指标体系的组成
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总分行制。这种结构能使各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得到发展, 有利于各项转授权的实施, 便于各级独立的创造价值和承担全部成本的分行、支行EVA指标的核算。银行EVA指标体系由三个体系组成:一是机构及管理层指标体系、支行级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主要测算各级机构以及相关管理层是否使企业的价值得到最大化;二是职能部门指标体系, 即各级机构的职能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部、风险管理部等部门的EVA贡献值;三是一线人员评价指标体系。
二、银行EVA指标的核算方法
(一) 机构及管理层EVA考核指标的核算方法
经济增加值鼓励管理者寻求利润增长, 阻止管理者短浅地关注会计模型和当前收益。经济增加值描述如下:
经济增加值= (资本收益率-资本成本率) *投入的边际成本
或表示为:EVA= (r-k) K=r K-k K (1)
其中, r为资本收益率, k是资本成本率, K是投入的边际资本。公式 (1) 可描述为管理者获得的边际收益水平 (r K) , 减去投资者因承担投资伴随的风险而要求的收益 (k K) , 经济增加值由资本收益率 (r) 与资本成本率 (k) 的差额决定。当管理者已经进行了r>k的全部项目时, 管理者最大化了公司价值, 因为此时边际经济增加值等于0。
由图可知, 当EVA>0时, 即为正增加值 (创造价值) , 当EVA=0时, 即, 为无增加值 (价值最大化点K0) ;EVA<0时, 即, 为负增加值 (破坏价值) 。
因此, 经济增加值实际上是边际增加值, 即:
边际经济增加值= (资本收益率-资本成本率) *投入的边际成本
所以, 经济增加值=税后净经营利润-所有资本*加权资本成本率这就涉及到二个方面的问题。
1.资本金的分配。
按照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 一级分行及其以下机构不是所得税的独立纳税人, 在账面利润核算和经营利润核算上均无“税后利润”项目。而作为上市公司或拟上市的公司, 也有义务向公众披露经营上的重要信息, 因此就涉及资本性权益在一级分行及其以下机构的考核还原和还原计算税后利润等问题。股份资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办法分配, 一是按照风险指数分解, 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风险覆盖率低, 按照风险系数分解股权资本将有可能出现一级分行及其以下机构在技术上破产、资本回报率为负数的情况。因此上市前的资本回报率考核要以弥补风险拨备缺口为目标, 在上市之前达到资本回报率为0, 风险拨备覆盖率100%;二是系数数分解, 系数法包括资产余额、资产期限、资产质量和交易量等, 同样存在一级分行及其以下机构在技术上破产、资本回报率为负数的情况, 其计算方法和数据的取得较第一种方法的难度大;三是将风险拨备缺口全额留在总行, 一级分行及其以下机构风险拨备覆盖率100%, 但是如此分解财务报表很难被投资者理解。
2.边际经济增加值的计算。
边际经济增加值= (资本收益率-资本成本率) *投入的边际资本
(1) 资本收益率。资本收益率 (经营利润-新增信用风险拨备) /股权资本总额
经营利润的调整因素不包含利率风险和和性风险, 这是因为经营利润中已经包含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结果 (利率的变动对经营利润的影响和流动性对经营利润的影响已经在本期经营利润中体现) 。严格意义上说, 信用风险也应当通过信用风险拨备的方式体现在经营利润中, 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目前风险拨备的覆盖率低, 作为考评只能暂时以调整的方式进行考核。
(2) 加权资本成本率。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所要求的投资回报, 通常采用机会成本的概念, 也就是将资本成本的确定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首先债务资本成本, 它主要是由无风险利率、信用风险和债务的税收挡板等因素决定。对于发行流通在外长期债券的公司而言, 可以用债券的市场价格、利息和期限等计算得出的债券收益率作为债务的资本成本;对于发行非流通债券的公司而言, 可以利用评级机构确定的信用等级对应得出信用风险差价, 再加上无风险利率得到的债务的资本成本;对于末得到评级的公司而言, 可以通过该公司最近的借款成本计算, 或者通过计算财务比率 (如利息保障倍数) 来估计该公司的信用等级, 以此推算债务资本成本。其次是权益资本成本。它是股东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可以使用CAPM模型计算, 即风险资产的期望报酬率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报酬。加权资本成本率=债务成本率*债务比重+股本成本率*股权比重
其中, 债务成本率可取当年一年期贷款利率。
其中Rf为当年发行的国债最长期的年收益率, βi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的公布数, (E (Rm) -Rf) 为市场平均风险溢价, 一般在3%-8%之间, 可取5%。
(3) 投入的边际成本。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 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性, 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如果继续追回资本, 由追回每一单位资本的生产力要递减, 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资本的生产力最低, 最后增加的这个单位资本被称为边际成本。银行资本的用途是承担或吸收风险, 对资本的需求取决于银行的风险状况。根据EVA的概念, 价值最大化点K0点是资本刚好全额吸收风险的点, K0点左边曲线上的点表明银行经营风险创造的增加值, K0点右边曲线上的点表明银行保守经营造成的增加值的减少, 体现了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因此, 不足承担风险的资本缺口, 就是投入的边际资本。
投入的边际成本= (利率风险暴露+流动性风险暴露+新增信用风险拨备) / (1-所得税率)
利率风险暴露=标准预算的利差收入-实际利差收入
流动性风险暴露=标准预算的往来净收入-实际往来净收入
按照资产负债管理的要求, 标准预算必须考虑利率风险。在标准预算中可以考虑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利差管理工具, 以实现期限结构上的相互匹配.在这里首先要对风险的概念进行明确。资产负债管理中的风险是指实际收益与预计收益的偏离。在标准利差预算中, 在预测预算年度的利率走势的基础上, 确定对利率变化敏感的资产和负债, 在可控的范围内, 制定减轻利率风险的战略, 即确定正缺口 (利率敏感性资产超过利率敏感性负债) 或者是负缺口 (利率敏感性负债超过利率敏感性资产) 的额度 (利率风险敞口) , 根据预先确定风险敞口预测利率变动可能的概率, 计算加权平均的利率变动, 确定标准利差预算, 标准利差预算收入与实际利差收入的差额, 即体现为利率风险暴露。利率风险暴露是实际利率风险敞口与预算利率风险敞口一致的情况下, 标准利差预算收入与实际利差收入的差额才表现为利率风险暴露。
(二) 职能部门EVA的指标的核算方法
因为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不同, 价值创造途径各不相同。所以其评价价值指标的尺度也有所区别, 可以在计算机构经济增加值的基础上, 用成本分摊来核算职能部门的EVA水平。成本分摊是银行创建成本库, 以收入、雇员数或劳动力成本为依据将它们分摊到各经营部门和产品。从纯粹绩效考核的角度看, 这种分摊方法对职能部门管理者也有激励作用——他们可以尽可能增加其他部门的EVA水平以降低自身分摊的各项费用。特别是当管理者的一部分奖金和银行整体观念的EVA水平挂钩时, 这种方法的激励作用就会增强。
(三) 普通员工EVA考核指标的核算方法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 工作基本由上级安排和设定, 依赖性较强, 工作内容单纯, 对商业银行资本运营结果只有单一的、小范围的影响。为此, 对普通员工绩效效考评时可采用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考核方法, 关键绩效指标 (KPI) 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特征的分析, 提炼出最能代表绩效的若干关键绩效指标,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EVA核算的绩效考核模式。关键绩效指标 (KPI) 的设置要充分考虑标准的合理性, 且尽可能量化, 不能量化的要细化, 在量化和细化的基础上根据工作效率和工作量核算资本成本, 以此推算员工个人的EVA值。
摘要: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深入, 资本经营的概念日渐为人们所接受和重视, 寻找和探索一套可行、有效又具有操作性的评价体系, 已成为商业银行投资者和经营管理者共同关注的问题。EVA指标体系是商业银行运用经济增加值做为核心, 其由三个体系组成, 分别是机构及管理层指标体系, 支行级指标体系、职能部门指标体系, 一线人员评价指标体系。银行EVA指标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分别是机构及管理层EVA考核指标的核算方法, 职能部门EVA的指标的核算方法, 普通员工EVA考核指标的核算方法。
关键词:商业银行,EVA指标体系,EVA指标的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乔治.H.汉普尔.银行管理——教程与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约瑟夫.F.辛基.商业银行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3]于东智.EVA系统: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的有效工具[J].现代商业, 2007, (11) .
央企EVA考核指标完善对策 篇8
一、EVA的基本理论
(一) EVA指标的含义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简称EVA) , 其理论出自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利·莫迪利亚尼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研究成果 (姜革非, 2004) 。思腾斯特公司对EVA的定义是:公司调整后的税后净营业利润减去其资本的机会成本之后的余额。EVA作为一种指标, 由美国的Stern Stewart咨询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创立, 并于1993年被完整地表述出来。与其他业绩衡量指标的不同在于:EVA指标在计算时扣除了资本的成本, 是对真正“经济”利润的评价。具体来讲, 如果EVA值为正, 则说明企业为股东创造了价值, 增加了股东财富;反之, 则损害了股东财富。
(二) EVA指标的计算
《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规定经济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 (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非经常性收益调整项×50%) × (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负债合计-平均无息流动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规定央企的资本成本率定为5.5%, 承担国家政策性任务较重且资产通用性较差的企业, 资本成本率定为4.1%。资产负债率在75%以上的工业企业和80%以上的非工业企业, 资本成本率上浮0.5个百分点。资本成本率确定后, 三年保持不变, 并确定EVA的权重为40%。
二、央企推行EVA考核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和价值毁灭排行榜结果显示, 我国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大约有44%的公司EVA值为负数, 现以2009年26家央企的EVA值予以说明。
由表1可知, 2009年26家央企的利润总额接近3850亿元, 而EVA值仅为1700亿元。有将近四成的央企不仅没有为国家创造财富, 反而在占有国家的财富。由此可见, 央企实行EVA考核经营业绩是十分迫切和必要。
三、央企EVA考核指标完善对策
(一) 针对新老央企EVA考核不公平的现象制定分行业的折旧率, 设定同一基准线
为解决新老央企EVA考核不公平问题, 可以在计算EVA时规定统一的固定资产折旧率, 针对超过和不足折旧率的部分调整NOPAT, 同时国资委还应研究制定分行业的折旧率。除此之外, 对于新旧企业带来的资本占用额大小不均衡问题, 可对老企业或老机组的资本占用予以调整, 根据国家历年发布的通货膨胀率, 将新老设备成本拉到同一基准线进行比较, 同时将老设备的生产能力按新设备生产效率的一定比值进行折算。针对特殊情况, 还可补贴EVA值, 即对新企业和有新机组的企业的EVA值进行直补。
注:资料来源央企EVA模拟考核[2010年4月号总第24期]。a.以上数据是单独计算了2009年前三季度 (H股为中报) 的EVA, 并年化估算出2009年的全年EVA。b.限于无法获得央企整体财务报名数据, 表格样本并非人们日常所称的央企, 而是央企的子公司。因此, 测算结果与国资委对下属一级全资公司的结果仍然会有所区别。但从整体而言, 央企都是用优质资产进行上市的, 其业绩不会低于母公司水平。c.样本利润和EVA值也是按照国有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来享有的, 而不是全部。
(二) 针对不同规模央企无法横向比较的现象, 采用统一口径的单位EVA值指标
为了使不同规模的企业具有横向可比性, 建议采用如下公式:单位EVA值=EVA/资本投入额。
注:资料来源央企EVA模拟考核[2010年4月号总第24期]。假设26家央企的资本成本率是一样的, 亦即假设股东与债权人的收入预期与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一致。
单位EVA值的多少意味着使用单位资本创造的价值。该比率不仅有利于公司与公司之间的横向比较, 还有利于管理人员评价单位业绩。仍用26家央企数据进行比较, 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央企排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单位EVA值明确地反映了单位资本成本所能创造的经济增加值, 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规模央企EVA考核业绩不公平现象。
(三) 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 健全法制, 引进ERP系统
建立健全资本市场的法制制度, 对国内资本市场进行大力改革, 以提高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例如:制定相应的法律, 加大对伪造假账的企业的处罚力度, 对企业负责人以及财务主管、会计主管采取严厉的刑事处罚, 以儆效尤, 引导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真实可信的氛围。除此之外, 采取有效措施, 如引进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ERP,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四) 针对央企资本率行政规定缺失的现象, 按经济区域的不同与社会责任贡献率的大小设置不同的资本成本率权数
针对国资委关于资本成本率的行政性规定, 笔者认为应根据央企的各自特点与不同的外部条件对EVA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具体为:
(1) 根据央企所在经济区域的不同, 设置不同的资本成本率权数。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 从整体来看, 东部地区经济环境较优, 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 西部地区最差, 若不分经济区域统一制定相同的资本成本率, 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此, 笔者认为应根据央企的不同区位借助资本成本率权数模型, 设置不同的资本成本率权数, 即资本成本率权数=1×P1×P2×M×D×T。其中, P1:本源型要素综合指数;P2:诱发型要素综合指数;M:市场发育规模指数;D:区域“三化”环境综合指数;T:交通状况综合指数。
注:a.本源型要素综合指数包括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劳动力禀赋系数诱发型要素。b.诱发型要素综合指数包括资本优势度、技术水平指数、人力资本综合指数。c.市场发育规模指数包括人均社会消费额指数、万人拥有企业单位个数指数、万人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指数、工资水平指数。d.区域“三化”环境综合指数包括城市化水平指数、工业化水平指数、经济外向度指数。e.交通状况综合指数包括铁路运网密度、内河航道运网密度、公路运网密度、运网密度指数。
根据表3数据, 东部、中部、东北以及西部地区的资本成本率权数分别为2.586、0.517、0.389、0.243, 则相应的资本成本率分别为14.2%、2.84%、2.14%、1.37%, 即通过区分不同经济区域设置不同的资本成本率来减少央企EVA考核的不公平性。
(2) 根据央企社会责任贡献率的大小, 设置不同资本成本率权数。央企普遍具有的功能为稳定国家经济, 促使社会稳定发展, 履行社会责任。例如, 目前国内国际天然气价格倒挂, 进口的液化天然气、管道天然气每销售一方, 中石油亏损1.25元, 2010年到2012年, 中石油计划承担国家进口天然气580亿方, 如此测算, 中石油将出现巨额亏损, 进而导致EVA值的大幅下降, 如果还按照统一的资本成本率计算EVA值, 则更加加剧了亏损状态。因此, 对于这样的央企, 根据其社会责任贡献率的大小设置不同的权数, 在资本成本率的设定上体现扶持性。特殊时期可采取国家直补的形式, 即资本不收利息的形式进行补贴, 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压缩成本, 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EVA价值评价体系应用探讨 篇9
EVA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的首字母缩写) 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司业绩评价方法, 由美国Sten Stewart&Co. (咨询公司) 提出并注册了EVA商标, 该公司目前拥有EVA客户300多家, 包括可口可乐、西门子、AT&T等著名公司。调查结果显示, 连续使用EVA作为测评工具五年以上的公司其股票市值平均比同类企业增长49%, 而全面采用EVA奖励体系的公司股票市值则增长84%, EVA用户在五年时间里创造了超过其竞争对手总共1160亿美元的市场价值。美国《幸福》杂志宣称EVA革命已经来临, 它会彻底更新企业理念和文化, 对企业决策、激励与分配机制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季刊公布EVA年度世界排行榜, 将EVA热推向高潮, 甚至美国邮政局以及新西兰、南非的国有企业也把EVA作为考评标准, 一些著名基金组织和股市分析家把EVA作为分析工具。
1.1 EVA的内涵
EVA, 指的是净税后经营利润减去产出这些利润所占用资本金的成本。资本金的成本是为补偿公司投资者所必需的债务及股权的最低 (必要) 收益率。EVA可用来有效的分配资本, 也有助于商业组织之间不经济的交叉补贴, 在这种情况下, 盈利的商业单位补贴了亏损的商业单位。EVA有助于公司管理者发现重要的价值推动者, 使他们能够更高效的管理。EVA被用于指导兼并、分设、引进新产品, 以及其他战略策略。EVA的运用可以用下面的例子解释。A有限责任公司有大量的资本金占用在船队、拖车、单节机动车、路权和卡车等资产上, 公司必须认识到这些资产占用的资本金是有成本的, 必须在作出经济决策时考虑进去。在EVA的框架内认识这些成本, A公司实际上就能够作出卖出某项资产这样的决定, 从而增进效率, 大大提高股票价值。尽管EVA显然是对每股收益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业绩指标的一种改进, 但EVA实际上是一种修正的以会计为基础的技术。
1.2 EVA指标的计算
税后净利是传统的业绩评价指标之一, 它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 将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按照配比原则确定的成本费用相抵减而得到的。这一指标最大的缺陷是它仅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 没有考虑权益资本。然而, 企业应用资本是要付费的。因此, 要想准确的衡量股东财富的增量应当将权益资本从税后经营利润中扣除。
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由此可见, 经济附加值的大小取决于三个因素: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总额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1) 税后净营业利润。
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指息税前利润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值。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此外, 由于会计报表项目对企业的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扭曲, 为精确计算EVA还需对部分会计报表项目进行调整。例如, 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和市场推广费。从性质上讲两者都属于长期资产, 根据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这两项费用应当视作期间费用于发生当年一次性摊销, 这样做的结果是减少了公司的短期利润。于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使其在任时的经营业绩上升就会人为的减少任职期间该项费用的投入量, 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在计算EVA时对该类费用进行调整予以资本化, 将其列为企业的资产, 同时在一定期间内分期摊销。
(2) 资本总额。
资本总额是指公司全部股东投入公司支持公司运营的全部资本的账面价值, 包括债务资本和股本资本, 其中债务资本是指公司债权人提供的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 但不包括因购销关系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商业信用负债。股本资本中包括普通股及少数股东权益。同样, 在计算资本总额时也需对相关会计报表项目进行调整。
(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指单位债务资本成本和单位股本资本成本依据各自在资本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而计算的平均单位成本, 其中单位债务资本成本为税后成本, 单位股本资本成本为普通股和少数股东权益的机会成本, 另外, 资本成本的确定还需参考所在国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的状况确定。综上所述EVA是以货币数量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真正盈利状况的一个指标, EVA>0表示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大于该项投资占用的资本成本, 即企业创造了财富;EVA<0则表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在耗用自己的资产。尽管这时企业计算出的会计利润可能为正值, 但投资报酬率低于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 (机会成本) 。因此, 评价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以及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 关键在于投资收益率是否超过该项投资的资本成本。
2 EVA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EVA认为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最初的资本投入加上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的增量。如果企业的价值正好等于最初的投资额, 那么企业就没有增加价值, 只有企业的利润多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 企业才创造了价值。EVA评估体系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经营能力, 可以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指标, 只有EVA才能真正揭示企业价值。
从长远来看, 应用经济增加值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 与利用股利折现法和现金流量贴现法 (DCF) 计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经济增加值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与净现值或现金流贴现模型是等价的。由于现金的流出和流人与期间价值的创造不具有相关性, 因此现金流贴现模型从价值评估的时点上或者是价值评估的整个周期来看是有效的, 但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却很难用来作为监督实施的工具。项目投资期初现金流的缺乏并不能代表项目本身盈利能力不足, 也不能表示管理层的管理不善;同样, 如果一个成熟行业的企业汇聚了充裕的现金流时, 这也并不代表企业的经营成果显著, 而有时恰恰说明企业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 而不得不保留多余的现金, 造成价值的负面毁损。而且, 现金流的变化多端使得很少有企业拿现金流本身作为主要的业绩衡量指标。相反, 经济增加值由于从经济的角度对价值创造的行为和举措一一判定, 不受短期现金流的影响, 剔除了会计数字的扭曲和曲解, 反映出期间价值创造的准确数字。这一点也成为经济增加值之所以是经济增加值, 而非从前的经济利润, 或剩余收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经济增加值将资本成本的理论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管理实践中, 作为价值评判标准和衡量的工具应用于企业价值的创造中。
EVA结果表明:如果EVA为正, 说明公司在当期真正为股东创造了价值;EVA为负, 说明公司毁坏了股东的价值。也就是说当期会计净利润的上升未必就会使得EVA也上升, 有时反而下降, 这就说明经营者在表面创造当期会计利润的同时, 实质上却减少了股东的投资价值。
在国外, 美国首先推广了EVA指标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可口可乐、AT&T等企业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尝试引入EVA指标到企业的内部管理之中, 并将EVA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以可口可乐为例, 该企业从1987年开始正式引入EVA指标, 实践中可口可乐通过两个渠道增加自身的EVA:一方面将资本集中于盈利能力较高的软饮料部门, 逐步摒弃诸如意大利面食、速饮茶、塑料餐具等回报低于资本成本的业务;另一方面通过适当增加负债规模以降低资本成本, 成功地使平均资本成本由原来的16%下降到12%。结果, 从1987年开始可口可乐的EVA连续6年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上升, 该企业的股票价格也在同期上升了300%, 远远高于同期标准普尔指数55%的涨幅。可口可乐的总裁Coizueta将公司取得的巨大成功归功于EVA指标的引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在上述企业的成功经验示范效应下, 许多大企业也相继引入EVA指标。其中包括美国邮政署、惠尔普 (Whirlpool) 、CXS铁路公司、西门子、SONY等。
在我国, 目前了解EVA的企业并不多。近年来, 转换观念、完善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在不断推广, 但诸多企业在采取诸如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债转股以及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等一系列措施后, 企业经营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好转。同时部分上市公司通过粉饰利润驱动股票价格、获取股权在融资资格的作法, 也对投资者正确评估公司价值、进行股权投资决策造成困难。究其原因, 除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滞后之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企业的观念转换不够彻底, 即对经济效益的评估仍然是以利润为中心。
3 我国推广EVA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建议
(1) 加强员工对EVA概念没有深入理解。针对该问题, 企业应加强宣传教育, 让管理者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让全体重视EVA, 员工明白什么是EVA和为什么要实施EVA。企业间还应加强沟通, EVA应成为联系、沟通、管理各方面要素的杠杆, 成为企业各运营活动, 包括内部管理报告、决策规划、与投资者和董事。管理者才有可沟通的核心。只有这样能通过应用获得回报, 激励计划EVA才能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改变员工行为。
(2) 将EVA激励计划融入整个管理体系, 让EVA和相关激励计划融入到企业战略思维及管理流程中来。发挥EVA有效性的关键, 应采取配套机制完善EVA薪酬计划的激励效应。可以对EVA薪酬激励计划实行大胆创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 具体的EVA红利分配比例可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灵活确定, 原则上EVA红利发放应该遵循贡献与收益匹配原则。
(3) 建立稳定的、操作性强的EVA测算体系。EVA计算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该模式的效率, 但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会计政策、会计估计选择和在对利润进行调整通货膨胀等影响时存在较大的可操控性。因而, 企业引入EVA机制, 核算 EVA参数时, 应严格控制财务指标的调整, 保证科学性和合理性, 不得随意变更。在制定EVA奖金计划时, 可以根据计算公式自动计划目标, 而不用每年都更新EVA新谈判计划目标。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EVA测算的连续性和公平性, 确保EVA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4) 大力培育相关行业的市场中介机构, 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中介机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要使EVA激励模式在我国取得成功, 培育相关行业的市场中介机构, 以及培育一批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中介机构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C.莫顿, 兹维.博迪.金融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于东智.EVA财务管理系统的理论分析[J].会计研究, 2000, (11) .
[3]斯蒂芬.罗斯著, 方红星译.公司理财, 第七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EV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 篇10
一、EVA业绩评价指标的内涵
EVA是指企业在现有资产上取得的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差额, 其计算公式为:EVA=税后营业净利润-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中,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根据债务资本成本和股权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求得, 而股权资本成本一般是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来的。从上面的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 EVA就是指企业税后利润与全部投入资本 (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和) 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这一差额为正数, 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 增加了财富;反之, 则表示企业发生了价值损失, 减少了财富;如果差额正好为零, 则说明企业的利润仅能满足债权人和投资者预期获得的收益。
在传统业绩评价所运用的方法中, 运用会计利润来评价企业业绩是最普遍的途径。但会计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 更不是企业价值的体现。一方面企业的会计利润只是权责发生制的产物, 它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 将一定期间的全部收入与全部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此, 在权责发生制下, 由于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以及财务报表编制的弹性, 使得会计利润存在某种程度的失真, 评价指标往往难以公正、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者业绩;另一方面, 会计利润没有考虑企业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 难于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业绩。现行的财务会计只确认和计量债务资本的成本, 而对于股权资本成本则作为收益分派处理, 使得会计利润并不能反映企业真正的利润。因为只有股东资金的成本像其它成本一样被扣除之后, 剩余的才是真正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 这样的绩效评价体系容易使资本的使用者即企业经营者形成“免费资本”的错误观念, 误认为权益资本是一种免费资本, 可以不计成本, 随心所欲地使用, 结果造成企业的经营者不重视资本的有效使用, 以至于出现投资失误、重复建设等不符合企业长期利益的决策行为。
在反映企业真实的创造价值能力上, 经济利润比会计利润更有说服力, 而EVA正是建立在会计利润调整基础上的对经济利润的尽可能的真实模拟。与传统会计利润相比, 考虑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补偿是EVA指标最具特点和最重要的方面。EVA考虑了对所有者投入资本应该获得的投资机会报酬的补偿, 消除了传统会计利润计算时对债务资本使用的有偿性和所有者资本使用的无偿性的差别对待。与传统会计利润计算不同, EVA量化了企业能够提供给投资者的增值收益, 并尽量消除稳健性要求对企业经营业绩所造成的扭曲。EVA指标中税后营业净利润和投入资本两个变量, 都是根据EVA的原则调整后的数字, 因此考虑机会成本和调整报表项目是EVA指标计算的两个重要的特色。
二、EVA指标的调整计算
EVA计算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对报告期营业净利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得到税后营业净利润;其次, 用资本总额乘以资本加权平均成本, 得到投入资本占用的成本;最后, 用税后营业净利润减去投入资本占用的成本就得到了EVA。因此依据现行财务报表数据计算EVA指标时, 应进行一系列的调整。
Stern&Steward管理咨询公司共列示了164项调整项目, 用以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调整, 从而将会计账面价值转化为经济账面价值。这164项调整项目主要包括: (1) 税后营业净利润的调整主要有研发费用、坏账准备、存货先进先出法的转回、商誉摊销、其他经营收益、递延税款; (2) 对投入资本的调整主要有当期及前期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摊销、营销费用、有价证券、在建工程、非资本化的长期租赁、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存货FIFO的转回、资本化的无形资产 (含商誉) 、累计商誉摊销、累计非正常损益、税款项目。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企业往往难以做到如此多项目的调整, 而且也过于复杂, 不便于管理人员操作。国外大多数公司也只进行5-10项的调整, 就基本能反映企业实际创造的价值。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同样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 调整项目也不宜过多。因此, 在进行有关数据调整时, 主要对一些重要的会计项目进行调整。
(一) 税后营业净利润的调整项目
1.各种准备。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出于稳健性考虑, 规定企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度末, 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具体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 计提的各项减值准备冲减当期利润。计提减值准备, 企业适时披露公司不良资产, 对避免投资者过高估计公司利润而进行不当投资是必要的。但是,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 这些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影响企业的利润,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现金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 这些扣除的准备金同投入的其他资金一样, 也要求相同的回报;对于监管者而言, 容易导致利润操纵引起对营业成果的不真实反映, 如果扣除准备金, 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和经营者的经营成果, 会低估企业的投入资本, 扩大企业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差距。因此在计算EVA指标时, 应将已经在营业利润中扣除的本期计提的准备金调整加到营业利润中, 同时将已经在资产总额中扣减的本期和以前期间计提的准备金调整加回。
2.商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商誉是企业合并形成的, 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时, 如果是吸收合并, 商誉在账表上都会反映, 如果是控股合并则在合并报表中反映。其会计处理方法是至少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发生减值, 则计入当期损益。但按照EVA的理念, 商誉也是投资者对被合并企业投资的一部分, 要求有相同的回报, 而且商誉一般使用寿命无限, 应视为一项永久性资产。因此在计算EVA指标时, 应将本期计提的商誉减值损失调整加到营业利润中。
3.营业外收入与支出。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如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债务重组收益、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收入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非货币性交易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罚款支出等。因为EVA指标计算中的变量为税后营业净利润, 所以计算EVA值时, 从会计利润中直接扣除“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即可。
4.递延所得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所得税的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因此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而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分别会减少和增加未来期间的所得税, 从而造成未来期间会计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差异。而按照EVA理念, 唯一能从企业扣除的税款就是企业当期缴纳的税款, 而不是企业在未来期间应缴纳或者不应缴纳的税款。因此在计算EVA时, 如果当期递延所得税增加则调整增加税后营业净利润, 反之则调整减少税后营业净利润。
(二) 投入资本的调整项目
1.无息负债。EVA指标的计算公式中, 投入资本总额是指自有资本和债权资本等有偿资本, 其中债权资本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需要支付成本的债务, 但不包括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其他应付费用等不承担资本占用费用的无息负债。因此, 在计算EVA时, 应将无息负债从债权资本中剔除。
2.研究与开发支出。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用于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 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因此出于谨慎性考虑, 要求研究阶段的支出费用化, 发生时一次性的计入管理费用, 冲减当期利润。事实上研究支出对于提高企业未来劳动生产率和开拓企业未来的市场份额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所产生的收益都是体现在企业未来会计期间或营业周期。如果一次性的计入当期费用, 冲减当期利润, 必然使企业本期的EVA值减少, 影响经营者的经营业绩, 诱使企业经营者减少这项费用的投入, 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在计算EVA指标时, 应将研究阶段的支出也予以资本化, 并在一定的受益年限内摊销。
参考文献
〔1〕张延富, 徐雪莲.EVA业绩评价指标计算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 2009 (8) .
〔2〕刘菁.基于委托代理的EVA指标计算问题〔J〕.商业时代, 2008 (16) .
〔3〕薛彩霞, 李卫.基于EVA的绩效评价指标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2008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