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模式(共7篇)
聚焦解决模式 篇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疾病诊治技术的不断提高,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乳腺癌术后,部分器官和女性特征的丧失,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患者术后在恢复正常生活或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时,常有“自我完整”被破坏的心理体验,从而产生焦虑、惊悸、恐惧不安的情绪[1]。有资料显示,焦虑存在于85%的乳腺癌术后患者中。如何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或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强调以寻找“问题原因”为核心的线性、分析式的逻辑推理过程[2]。然而,由于人类的思维决策存在验证偏见和固执的倾向,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可能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被看得过重,个体也会因为一味地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而忽略了对那些有利的事情的发现,导致我们通常无法完全解决一些问题,也容易导致个体出现消极、悲观情绪。相反,聚焦解决模式(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则是把干预的关注点集中在与个体共同构建解决方案来达成个体期望的结果上。它强调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正向方面上,最大化地挖掘个体(团体)的力量、优势和能力,强调创造性和非理性思维在达成目标中的重要性。聚焦解决模式被认为是一种继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后的一种更加人性化、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模式[3]。现就我们有限的资料作一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入选标准:(1)神志清楚,积极配合者;(2)行乳房全切术的女性患者;(3)无精神障碍或精神病史者。年龄29~74岁,平均45.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9例,中学37例,本科及以上4例。
1.2 方法
将新入院的拟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排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实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两组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术前进行评估,随后实验组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出院时再次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
聚焦解决模式采用五步法:(1)描述问题:对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并对患者即将行乳房全切术的感受予以描述并记录。同时了解患者应对问题的思维方式。(2)构建目标:总结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充分应用患者的思维方式,确定目标,引导其回忆以前的经历,寻找对于此类问题的解决之道。(3)探查例外:曾经有过的对此问题的“偶然”解决方法(那种曾经使患者摆脱困境的方法),促使其再次发生。(4)实施反馈:共同探讨,强化患者的回忆,增强其对“成功”经历的借鉴。(5)评价:患者出院时再次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估并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由Hamilton于1959年编制。它是精神科中常用的量表之一,包括14个项目。按照全国量表协作组提供的资料,总分超过29分,可能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小于6分,为没有焦虑症状。一般以14分为分界值。
2 结果
2.1 术前HAMA评估(见表1)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χ2=1.02,P>0.05
2.2 出院前HAMA评估(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在诊治过程中,不但具有一般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承担着女性性征(乳房)丧失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其反应有时甚于癌症本身,这些影响将贯穿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全过程。同时,也对患者的婚姻、家庭、工作及社会角色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并对患者家庭成员的心理造成影响。因此,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全方面的综合防治,能够使患者增强对相关信息的认识,做到角色的合理转换,减轻焦虑,稳定情绪,纠正可控性危险因素,提高遵医行为,从而顺利完成治疗。有研究发现,对于存在焦虑及缺乏难以应对危机能力的患者,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患者的危机应对能力显著提高,并能帮助患者建立许多情绪体验[3]。所以,聚焦解决模式建立在对患者自身资源的利用上,将干预的关注点集中在与患者共同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上,从而达到患者自己期望的结果。护理工作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应包括对患者自身创造力及想象力的培养,调动各种资源来维护健康。护理的关键是帮助患者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解决影响患者健康的问题,最终达到康复目的。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原则是以人为中心,寻求和发展患者内在的潜力和自身资源,培养患者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关注患者积极的一面,增强患者的自信。同时注重患者的复原能力,要求护士的角色应当从对疾病的护理转向帮助患者提高适应能力和促进康复。护理的重点在于患者、护士和社会三方面的改变,超越局限于个体的护理,着眼于社会护理和护理文化,激发患者的行动、参与和承诺,所以护理应当强调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反应。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χ2=13.61,P<0.01
摘要: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尤其是降低患者焦虑心理的效果。方法 将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排号,单号作为对照组,双号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心理护理,实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两组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于术前对患者进行评估,随后实验组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心理护理,患者出院时再次使用HAMA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效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或建立新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乳腺癌,手术,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孙惠琳.乳腺癌患者情感障碍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调查研究,2007,15(10):122-123.
[2]李晓华,吕秀艳,栾明霞.乳房切除患者心理护理[J].现代护理,2007,15(20):95.
[3]骆宏,叶志弘,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68-569.
聚焦解决模式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哮喘患儿80例, 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2008年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5]。随机分为聚焦模式组40例, 男22例, 女18例, 年龄6~14岁, 平均10.2岁;常规护理组40例, 男23例, 女17例, 年龄6~13岁, 平均10.5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无智力和认知障碍;语言表达能力清楚;不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能自己判断并回答问题。
1.2 方法
1.2.1 人员培训:
小组成员5人, 呼吸科专科护士, 均专职从事儿童呼吸科工作5年以上, 且均接受过聚焦解决模式的培训, 掌握聚焦解决模式的特点及应用原则。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常规组按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即入院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疾病知识宣教、出院指导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焦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描述问题:患儿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入院评估, 与患儿进行亲切交流, 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 记录并制定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措施。刚入院时患儿往往发病急, 病情重, 对医院环境陌生, 对医护人员有较强的恐惧感, 害怕各种检查和治疗, 进一步引起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而紧张的情绪可能会加重哮喘病情, 因此护理人员应首先取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向患儿介绍病区环境及同室小朋友, 尽快消除其陌生感。如患儿家属主诉:“孩子总是发哮喘, 看了好多次, 用了好多药, 但还是一点用没有, 我都没信心了”。护士了解这一问题后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询问:“你说孩子经常发哮喘, 那发哮喘之前是否有吃或者接触容易过敏的东西?是否有感冒或其他不舒服的表现?你说孩子用了好多药, 那是否有按照医师的要求长期规范治疗, 让我们一起看一下问题出在哪里?”继而逐步给患儿及家属讲解哮喘的诱因, 告知其避免接触可能的过敏原, 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如避免寒冷刺激、避免食入鱼虾等易致过敏的蛋白质等) 的重要性, 指导家属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患儿, 在病情缓解后继续吸入维持量的药物, 至少6个月至两年或更长时间, 指导患儿写哮喘日记, 正确使用吸入器及峰流仪自我监测病情, 充分发挥患儿的主观能动性。②构建具体可行的目标:护士与患儿及家属共同进行奇迹探讨, 例如:“假设你的哮喘得以控制, 你的生活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你最想做什么?”诱导患儿及家属想象如疾病治愈, 其生活与目前有何不同, 根据其所描述的来制定进一步的前进目标。③探查例外并解决:与患儿及家属讨论过去是否有病情出现好转的“偶然”情况, 诱导其思考如何能让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并保持下去。如“你曾经有过较长一段时间没有发哮喘吗?你当时是怎么做的?引导患儿及家属发现例外, 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④实施反馈:责任护士与患儿及家属共同对实现目标的过程进行反馈, 发现其自身的优势, 肯定其做出的努力, 及时通过称赞反馈。例如:应用放松训练疗法对患儿进行治疗, 卧床休息, 放音乐、讲故事, 每天中午、晚上入睡前训练20 min,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 询问患儿及家属“你觉得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治疗, 你喘的症状改善了吗?”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不断发现患儿的潜力, 称赞患儿及家属为目标做出的努力, 增强其实现设定目标的信心。⑤评价进步:引导患儿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后的总体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一旦有所进步就给予充分称赞, 帮助患儿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扩大目标。如护理人员在患儿出院后回访时询问患儿家属:“之前患儿每次感冒后都会发哮喘, 最近几次感冒后有没有发作呢?”以此更直观地反映患儿已取得的进步, 肯定其所付出的努力, 鼓励更大的进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通过采用聚焦解决模式, 干预组在服药依从性、好转时间、复发例数及家属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为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主要向聚焦解决模式在此基础上, 提供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更关注患者积极性的干预模式, 其步骤分为描述问题-构建目标-探察例外-进行反馈-实施评价。传统的哮喘护理模式主要向患儿及家属灌输哮喘理论和预防知识,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常常忽略患儿的配合度及遵医行为, 使一部分患儿及家属在本次哮喘发作缓解后没有按照医师的要求坚持后期的维持治疗以及哮喘的居家护理, 以至于哮喘反复发作, 影响治疗效果。而聚焦解决模式是以患者为主角, 关注患者积极性的一面而非问题本身根源, 通过护理人员的诱导, 使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发生、发展情况, 帮助患者提高适应和康复[6]。同时由患者自己提出问题及期望的目标, 并根据自身情况提出适宜的改进目标,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改进和评价。聚焦解决模式的关键不是寻求问题发生的根源, 而是充分相信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 帮助患者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法[7]。
参考文献
[1]马小香.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角色消退病人治疗依从性与复发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7, 21 (4) :899-900.
[2]周莉.心理—行为疗法在哮喘患儿心理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06, 26 (12) :1505.
[3]何权瀛.社会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与防治中的应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1, 24 (9) :519-522.
[4]蔡艳芳.聚焦解决模式对成年癫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1, 25 (10A) :2622-2623.
[5]崔焱.儿科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71-272.
[6]Mc Allister M.Doing practice differently:Solution focused nursing[J].J Adv Nursing, 2003, 41 (6) :528-535.
[7]骆宏, 叶志弘, 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6) :568-570.
聚焦解决模式 篇3
1 聚焦解决模式应用的意义
生命质量是一个人的主观感觉, 个人的主观认识是影响其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实验证明, 心理治疗可提高免疫功能, 有效地改善生命质量[3]。正是由于宫颈癌病人在身心上受到很大的创伤, 而这种模式把解决问题作为心理护理的一部分, 在于帮助病人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并且更加强调解决问题和培养能力, 强调提升病人的复原力、力量感和幸福感。所以此模式的积极理念, 对病人的充分尊重和积极关注十分符合当代人们对健康护理的需求。
2 年轻宫颈癌病人的心理状态
2.1 猜疑、焦虑
子宫和月经是女性的特征, 由于疾病的关系, 宫颈癌病人需要行全子宫, 甚至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病人自认为失去了女性特征, 担心会男性变, 提前进入更年期, 担心会影响夫妻关系和家庭生活[4]。几乎所有的病人都会产生焦虑、恐惧感, 害怕疼痛, 害怕被遗弃和死亡等, 经常坐立不安、失眠, 担心住院给家庭带来重大经济负担和生活拖累, 担心预后、术后的生存年限等。
2.2 否认、侥幸
这是病人一种自发的保护心理[5]。病人表现为始终不相信自己会得癌症, 幻想是否会误诊, 仍存在侥幸心理, 经常自我安慰, 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2.3 抑郁、悲观
病人一旦了解了自己的病情, 表现为抑郁、紧张及睡眠障碍, 情绪低落, 对未来生活充满悲观、自暴自弃, 感到一切无望、顾虑重重。随着病人病情恶化, 体质虚弱, 疼痛难忍, 对治疗技术持怀疑态度, 从而产生一种厌世的心理状态, 严重者出现自杀心理[6]。
2.4 同情、怜悯
病人希望家庭及社会能给予同情、怜悯, 存有依赖心理。希望医生是菩萨救世主, 尽快解除其痛苦, 有求生欲望心理。
2.5 自卑、阉割
年轻病人尤其多见, 思想情绪悲观, 自我形象紊乱, 担心术后夫妻生活不能满足, 导致情感不协调, 呈现沉默寡言, 躲躲闪闪, 观望丈夫及亲人的言行举止及对她人的态度, 激惹性增强, 期望得到丈夫及亲人的主动关心, 照顾和重视[4]。
3 聚焦解决模式的有效性
正是由于病人在身心上受到很大的创伤, 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心理护理没有显著的效果。而聚焦解决模式正是针对年轻病人的特点, 以新的健康教育理念, 调整对策和措施变被动为主动[7], 因此, 该模式更加有利于年轻宫颈癌病人的心理护理。
3.1 利用聚焦解决模式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护士每次进行健康教育时将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一个方面, 重点突出, 同时教育中以病人为主角, 注重调动病人自身的能动性, 在护理人员的引导下由病人自己提出问题, 按照病人自身情况制定适宜自己的改进目标, 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馈、改进和评价, 避免了填鸭式的教育,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 每次健康教育过程中, 护理人员以聆听为主的沟通形式, 也使年轻病人感到自己处于主导地位, 被尊重和关心, 自尊得到极大的满足, 使病人比较容易听取护理人员的意见, 有利于增强心理护理的效果, 所以护理应当强调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的反应[7]。
3.2 利用聚焦解决模式动员家属, 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护士可利用聚焦解决模式, 对该病的性质加以科学的解释并介绍同类病友认识, 介绍治愈病例, 请同种疾病的康复者给病人及家属讲解亲身感受和经验, 调节病人家属的情绪, 使其在与病人接触中, 始终保持镇定、热情、耐心的良好心境, 鼓励病人, 使病人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因素,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研究发现, 对于存在焦虑及缺乏难以应对危机能力的病人, 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健康教育, 结果病人的危机应对能力显著提高, 并帮助病人建立了许多情绪体验[8]。同时还要向病人的丈夫讲解子宫切除后性生活美满与否的关键之一是丈夫对病人的态度, 并告知情感的投资对维系美满的婚姻是非常重要的, 应从精神上减轻妻子的心理压力, 不要冷落妻子, 帮助她建立信心, 共创美好明天[9]。
3.3 利用聚焦解决模式产生的其他积极作用
聚焦解决模式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科经病理学确诊并住院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病人125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 抑郁自评量表 (SDS) 测量标准分≥53分; (2) 具有行为意识能力; (3) 自愿参与本研究。随机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2例, 年龄52.1岁±3.0岁;文化程度:小学15例, 初中23例, 高中以上24例;职业:农民28例, 工人19例, 行政事业单位15例。对照组63例, 年龄51.7岁±4.0岁;文化程度:小学17例, 初中24例, 高中以上22例;职业:农民26例, 工人23例, 行政事业单位14例。两组病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在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心理干预根据病人的围术期的不同阶段 (入院阶段、术前准备阶段、术后恢复阶段和出院前阶段) 进行, 每次10min~15min。依据De等[5]的研究, 聚焦解决模式有两方面内容:基于个体的思维方式建立具体可行的目标和利用例外提问挖掘个体曾经有过的较好应对问题的体验, 以此寻求达成目标的各种资源。具体包含以下5个阶段: (1) 描述问题。首先, 护士与病人讨论其目前所遇到的问题, 并询问病人曾经为解决现有问题进行过哪些尝试和努力, 具有哪些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源和能力, 并对其努力给予肯定及鼓励, 增强病人的信心。如某病人入院后诉说最近失眠时, 护士可以提问:您以前是否有过失眠?您自己曾用过哪些办法来帮助自己缓解失眠?效果如何?有哪些人了解您失眠的问题?他/她为您提供好的解决方法了吗? (2) 建构具体可行的目标。在完成问题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奇迹探讨, 与病人讨论如果以上问题得到了解决, 病人状况与现在会有哪些具体不同。护士应鼓励病人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 并以病人的目标作为心理干预努力的方向。如假设失眠的问题缓解了, 您认为与现在有哪些具体的不同?您想做些什么?病人可能回答觉得更自信了或可以和以前一样有精神做事情了等。病人回答的内容就是心理干预期望达到的目标。 (3) 探查例外。干预目标确立后, 应进行例外探查, 即与病人探讨过去类似问题是否曾得到过解决, 被偶然解决时的状况如何等, 以帮助病人意识到自己曾经做出了努力, 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增强病人改变现状的信心。同时, 通过探查例外, 还能帮助病人找到解决该类问题简单有效的途径。如病人的失眠症状听上去有些严重, 那最近感觉哪天睡眠相对好一点?是怎么做到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病人思考采取哪些办法可导致“例外状况”再次发生。 (4) 给予反馈。根据上述探讨内容帮助病人发掘自身潜在的优势、资源和曾经做过的努力, 并及时给予鼓励、称赞, 以增强病人实现心理干预目标的信心。同时, 采用反馈与刻度化提问相结合, 细化当下可能的前进目标。如假设用0~10代表睡眠质量, 0代表睡眠质量最糟, 10代表最好, 那么认为自己现在可以评几分?感觉睡眠质量相对好点儿的时候, 可以评几分?在睡眠质量较好时会做些什么? (5) 评价进步。在这一阶段, 护士继续采用评估与量化提问的方法, 协助病人细化实现目标的行动和信心, 即使发现病人有少量实现自己目标的计划, 也应给以充分的肯定, 以帮助其向自己期望的目标进步。下次心理干预的重点是了解病人的失眠情况是否变得更好, 并将病人所取得的进步归功于其自身努力, 以此增强病人实现目标的信心。
1.3 评价工具
(1) 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 采用4级评分法, 分别为偶尔有、很少有、经常有及总是如此。评分53分以上为有抑郁情绪。 (2) 应对方式问卷 (CSQ) 。该问卷包括62个条目, 分为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自责、幻想、退避6个维度, 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入院第1天指导病人完成评价量表的基线测量, 出院当天进行评价量表的终线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双人双录入后转入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
分
3 讨论
抑郁是指病人由于现实丧失或预期丧失而引起的一种忧愁、压抑的消极心情[6], 是肿瘤病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可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和治疗效果。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围术期宫颈癌病人的不良情绪, 调节病人的免疫水平[7]。聚焦解决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4], 它强调把解决问题的关注点集中在人的正向方面, 并且寻求最大化地挖掘个体 (团体) 的力量、优势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病人抑郁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在常规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对病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 能有效缓解病人围术期的抑郁情绪, 分析原因可能是聚焦解决模式通过探查例外、及时正性反馈等技术, 充分挖掘并发挥了病人自身的资源和潜能, 缓解了其抑郁情绪;同时, 该模式强调激发病人的行动、参与和承诺, 使病人主动应对疾病, 更有利于促进其身心康复。贾丽霞等[8]对癌症化疗病人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中也证实聚焦解决模式的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病人幸福感, 缓解其焦虑、抑郁程度, 与本研究结论一致。
应对方式是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变化和随之而来的情绪困扰所采用的行为策略, 是在特定应激条件下的行为方式以及带有个人特点的应对风格[9]。对于癌症病人, 积极的应对方式意味着病人可主动获取疾病信息、积极配合治疗、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途径和方式;相反, 消极的应对方式常表现为被动、退缩, 不愿求治或忙乱过度医疗而增加治疗副反应带来身体和精神痛苦。本研究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技术, 将抑郁情绪作为所解决病人问题的一部分, 同时注重调动病人自己潜在的正性潜能及积极的应对品质, 强化其战胜疾病的信念, 逐渐诱导及培养其应对危机能力和适应能力, 进而改变病人对疾病的心因性反应, 调整其应对方式, 促使其采用更为积极的应对方式。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病人在干预后解决问题维度评分较干预前上升, 且高于对照组, 而退避、自责等代表消极应对方式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下降。
参考文献
[1]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98-306.
[2]邓忠慧, 邹立华, 李惠.宫颈癌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 2012, 2 (8) :90-91.
[3]张素华.宫颈癌患者术前抑郁状况相关因素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3, 34 (6) :467-468.
[4]骆宏, 叶志弘, 王菊香.聚焦解决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6) :568-570.
[5]De JP, Berg IK.Interviewing for solution[M].2nd ed.Hartford:Wadsworth Group, 2002:2-12.
[6]张萍华.癌症患者的抑郁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 2009:1.
[7]韩瑞英.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不良情绪及Cor、IL-2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1:1.
[8]贾丽霞, 张银玲, 李萌, 等.癌症患者总体幸福感与情绪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 21 (6) :880-882.
聚焦解决模式 篇5
聚焦解决模式 (Solution Focused Approach) 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 利用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的心理干预模式[6,7], 已在临床护理领域得到广泛运用[8], 该模式不同于传统问题解决模式。传统模式注重寻找问题的根源来建构解决方案, 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等疗法对个体消极的心理情绪、身心体验给予排解[9,10,11], 但个体相对缺乏自我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现代护理不仅仅是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而是如Mc Allister的六项护理原则中所指出, 问题和力量是并存的, 寻求和发展个体内在潜力和自身资源是关键[7,12]。本研究打破以往传统干预模式, 运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 目的是探讨该模式在家属心理护理方面的效果, 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7月山西某三甲医院120例抑郁症患者的陪护家属, 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120例家属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其中男49例, 女71例, 包括父母54例, 配偶40例, 子女例18, 兄弟姐妹8例;平均年龄 (46.0±9.0) 岁;文化程度:小学10人, 初中53人, 高中40人, 大专及以上17人。两组家属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患者的纳入标准: (1) 符合ICD-10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2) 排除器质性疾病和其他精神障碍性疾病。家属的纳入标准: (1) 患者的直系亲属且与患者长期共同居住; (2) 年龄18~60岁; (3) 既往和目前无精神疾病; (4) 言语及理解力正常, 能完成量表的填写; (5) 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不愿参与研究者; (2) 有严重躯体疾病无法参加者; (3) 因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参加, 主动要求退出者。
1.2方法
1.2.1干预方案 (1) 入院当天护士做好入院宣教, 和患者、家属建立信任关系; (2) 邀请1名专业心理治疗师和2名精神科护师参与干预措施的制定; (3) 依据分组情况由研究者本人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实施不同的干预措施; (4) 选择安静环境, 采取面对面交谈的形式, 每周干预2次, 每次30~40 min, 详细记录, 干预持续5周, 共10次; (5) 干预前后采用SAS、SDS量表进行测评。
1.2.2 干预措施
1.2.2.1 对照组按照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给予常规心理护理, 即通过寻找问题的原因确立解决方案。当家属描述他的内心现在很痛苦时, 首先询问是什么原因导致, 例如家属可能是因为对疾病的治疗、护理方面不了解, 感到不知所措或力不从心, 也可能担心患者的日后恢复情况等, 护士针对以上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 (1) 心理支持:护士主动关心家属, 给予安慰和支持, 鼓励其勇敢面对现实;热情询问其需求并尽量满足。 (2) 情绪疏导:当家属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时, 鼓励家属倾诉内心体验并表示同情与理解;教会他们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 如哭泣、听音乐、冥想、阅读、深呼吸放松等;转移注意力, 如看电视、与人聊天、散步、发展一些兴趣爱好等。 (3) 改变不良认知:护士向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耐心简答其疑问, 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1.2.2.2 试验组运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 该模式具体包括以下5 个步骤。 (1) 描述问题:与家属交谈了解遇到哪些问题, 暂不追究问题的原因, 而是了解家属曾为解决这些问题做过哪些努力或具备哪些解决问题的资源, 以此增强其信心。如家属诉说自己内心很痛苦, 可以提问“你曾用过哪些办法来解决?效果怎么样?谁关注过你?其他人为你提供过好的解决办法吗?”, 此阶段至关重要, 需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 取得家属的充分信任, 为以后的干预奠定基础。 (2) 建构具体可行的目标:在描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奇迹探讨, “假设问题解决, 其状况与现在有哪些不同”, 以家属描述的目标作为护理前进的目标。如护理人员可提问“如果你心情很好, 你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你会做什么?”, 家属的回答正是心理护理将要达到的目标。 (3) 探查例外:目标确立后与家属继续探讨过去类似这些问题是否解决, 被偶然解决时的状况如何, 帮助他意识到自己曾努力过且结果是满意的, 明确改变现状是可能的。此阶段可通过组织座谈会, 家属之间交流分享成功经验, 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通过不断的探查例外, 引导他找到解决问题简单有效的途径。如最近你感觉哪天心情相对好一点?你是怎么做到的?通过提问可引发家属去思考哪些办法可使过去的“例外状况”再次发生。 (4) 给予反馈:根据上述探讨后家属发现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曾经的努力, 护士及时给予称赞、肯定等, 以此增强实现设定目标的可能性。此阶段护士需将之前记录的内容做进一步整理, 准备下一阶段的评价。 (5) 评价进步:护士采用刻度化提问让家属澄清自己所取得进步, 使他朝着期望的目标扩大进步。如“假如你期望的状态是10 分, 你对过去和现在分别打几分?”一旦发现他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 即使进步一点点, 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例如“你这样做真不错”, 帮助他朝着期望的目标扩大进步。总之, 干预期间将家属目前存在的心理问题按照严重程度进行逐一干预, 一个问题解决后继续解决下一个问题, 家属的心理状况随着问题的解决循序渐进地发生改变。每次干预结束后要真诚地感谢家属的配合, 告知下一次的干预时间, 以便于家属在下次干预前做好准备[12]。
1.2.3效果评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DS) , 可反映家属有无焦虑、抑郁症状及严重程度。其中SAS量表由20个与焦虑有关的条目组成, 采用1~4级评分, 没有或很少为1分, 有时为2分, 经常为3分, 总是为4分。评分方法:将20个条目的评分相加得粗分后乘以1.25取整数部分得标准分, 其分界值为50分, 50~59分为轻度焦虑, 60~69分为中度焦虑, 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量表由20个与抑郁有关的条目组成, 评分方法同SAS量表, 其分界值为53分, 53~62分为轻度焦虑, 63~72分为中度焦虑, 73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评分越高, 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13,14]。测评时由统一培训过的护士讲解测评要求, 家属独立完成。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以表示,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国内常模SAS、SDS评分分别为 (41.90±2.60) 分、 (41.40±1.83) 分。干预前, 两组家属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均高于国内常模,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两组评分均降低, 且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抑郁症是精神科很常见的情感障碍疾病, 在2014 年上海召开的世界心理治疗大会上, 有专家指出, 我国抑郁症患者达3000 万, 自杀率高达15%, 导致许多家庭的日常生活、社会功能都受到影响, 在国内有研究提示家属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1,8]。有鉴于此, 社会在重视抑郁症患者的同时应该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 但是目前社会未设立专门为家属心理服务的机构, 所以护理人员有必要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家庭心理护理。张旭静等[15]认为家庭心理治疗可以改善家庭沟通模式, 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朱水华等[13]研究也表明家庭心理治疗与干预, 可改善家庭功能,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有利于患者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在采取传统问题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后, 家属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但在心理护理过程中发现, 若只是单一地通过寻找问题的原因来建构解决方案, 往往会忽略有利的事情的发生, 而且家属面对的一些如家庭经济困难、患者治疗显效慢等问题通常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解决, 反而很容易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 这与骆宏等[8]研究中所阐述的一致。另外, 很多家属片面地认为患者的状态好他们就好, 表现较为被动, 而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情绪常常不稳定, 家属极易受到患者情绪的影响, 产生了焦躁, 恐惧、担忧的情绪, 反过来又影响了患者的治疗, 整个家庭陷入不和谐的氛围中, 一些家属感到很失落, 甚至对干预持应付的态度, 导致干预后期遇到很多阻力。运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个体的焦虑、抑郁情绪, 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6,17]。家属在心理干预的第4、5 次后, 逐步学会了积极的、正确的心理应对模式, 面对问题能够发挥自身潜力并利用已有资源, 既调动了家属的积极性, 也教会了家属在今后生活中如何应对困难, 其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可见该模式与其他心理干预模式相比, 干预时间的长短及次数对于治疗并非十分重要, 寻求和发展患者内在的潜力和自身资源, 培养患者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是关键[18,19]。另外, 护士与家属的深入沟通也使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支持的温暖, 减轻了无助感, 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 在干预过程中大多数家属对该模式持积极赞成的态度。
综上所述, 聚焦解决模式较传统心理护理能更有效缓解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充分说明该模式在心理护理中应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此次研究未进行出院后的干预效果随访, 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陪护家属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问题解决模式给予常规心理护理, 试验组采取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 两组家属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均高于国内常模,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护理, 能够有效地缓解家属的焦虑、抑郁症状。
聚焦解决模式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了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后确诊,排除合并意识障碍、精神类疾病以及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研究组中未婚6例、已婚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3.74±4.57)岁;参照组中未婚7例、已婚17例,年龄25~67岁,平均(42.14±5.24)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探究的相关性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包括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关护理方法,均表示自愿参与本次探究并积极配合相关护理干预,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治疗。
1.2.1 在参照组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传统模式
给予患者一般基础性护理并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并给予患者一般心理护理,若患者提出疑虑,则给予患者基础性指导;
1.2.2 在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传统模式+聚焦解决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叙述。
1.2.2. 1 问题描述阶段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入院后所产生的所有诊疗和护理记录进行仔细查看以便于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可以更加充分和有效,通过询问法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并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护理期间出现的内心疑虑,需要鼓励患者主动倾诉并给予患者详细解答[1],引导患者,安慰患者,告知患者护理要点和治疗方法等,告知患者如何进行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及确保患者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可以保持镇定并及时联系医生,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鼓励患者多倾诉内心感受,指导患者正确解决问题并引导患者对自身潜能进行充分发掘[2],同时利用安抚性、启发性以及支持性语言给予患者沟通交流。
1.2.2. 2 构建可行目标阶段
以患者作为护理主体并利用诱发性和开放性提问问题方法来促进与患者的有效交流,引导患者倾诉当前状态下对身体健康的需求以及渴望,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思维模式来对各阶段切实可行目标实施合理制定并鼓励患者努力实现所制定的目标,诱导患者联想实现目标后的情形以促进患者治疗依从性进一步提升。
1.2.2. 3 探查例外阶段
探查采用例行询问方法给予患者实施有效引导[3],引导患者对过去解决问题的成功案例进行回顾并协助患者实施自身问题的有效解决,协助患者全面了解自身潜能、自身资源以及曾经努力程度以显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信心;
1.2.2. 4 给予反馈阶段
对患者为了实现目标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患者实现自身制定目标决心提升,显著提升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若患者经过最大努力后预期效果仍不理想则需要及时查找原因所在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施及时调整目标操作;
1.2.2. 5 进步评价阶段
方法是刻度化提问,协助患者对当前取得的进步进行充分认知并给予患者进步充分肯定和充分赞扬,指导患者,总结经验,鼓励患者,促进患者往自身期望方向努力并通过构建新的目标来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1.3 判定标准
利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组间数据需要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15天后的组间数据可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详情如下: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性更低,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和多发,属于妇科恶性肿瘤疾病[4],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均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广泛子宫切除术以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给予宫颈癌患者有效治疗,有效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5,6],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以及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较强的积极作用。
由于传统护理模式中患者的疾病抗争能力和参与性均较差,部分患者因为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复发易出现焦虑情绪、恐惧情绪等负性情绪,导致不良预后和心理状态不健康,导致疗效显著下降,基于此,临床上在宫颈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中提出了聚焦解决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不足并充分利用了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7],可有效改善当前情况,主要分为问题描述、构建可行目标、探查例外、反馈以及评价等五个方面,对显著提升患者主观能动性以及促进临床疗效进一步提升均存在积极作用[8]。
本次探究中,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分别是(40.44±3.66)分、(39.52±3.36)分,显著性更优于参照组。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 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探析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4例。在参照组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传统模式,在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传统模式+聚焦解决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15天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性更优,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可促进患者心理状态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宫颈癌,心理护理,聚焦解决模式
参考文献
[1]史素玲.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病人抑郁心理和应对方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14):1323-1325.
[2]丘美芳.聚焦解决模式对子宫颈癌病人术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5,13(15):1446-1448.
[3]庞志华.聚焦解决模式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12):144-145.
[4]吴丽莹,谢美连,刘沛珍,等.聚焦解决模式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5,8(31):81-84.
[5]张闻熙.聚焦解决教育模式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危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3):253-255.
[6]张曦霞,张兰凤,刘敏杰,等.聚焦解决模式联合耳穴贴压法对绝经宫颈癌患者后装腔内放疗后焦虑及疼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4):4232-4235.
[7]祝文静.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及负面情绪中的价值[J].医疗装备,2016,29(22):171-172.
聚焦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篇7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化生存方式, 代表着未来的贸易方式、消费方式和服务方式。因此要求打破原有物流行业的传统格局, 建设和发展以商品代理和配送为主要特征, 物流、商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 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最大的优势在于高效, 这无疑对物流的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物流的滞后已经给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电子商务把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其提供了空前发展的机遇。
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8.1万亿元, 增长27.9%。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对于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 作为重要一环的物流行业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是否能够在良性的市场竞争格局中服务好电子商务, 都成为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现在的快递物流企业过于分散、低价竞争, 这不但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也有损消费者的权益。对于电子商务公司来说, 筹集资金自建物流、并购第三方物流公司等, 已经成为解决物流瓶颈的重要举措。目前, 京东商城、苏宁易购、阿里巴巴等电商已纷纷筹集重金投资物流。
2012年3月,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规划提出, 到2015年, 电子商务交易额翻两番, 突破18万亿元。其中, 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
【聚焦解决模式】推荐阅读:
聚焦解决07-26
聚焦生活 聚焦广播08-28
“问题解决”课堂模式11-19
聚集解决护理模式论文05-09
新闻聚焦05-10
聚焦问题06-09
《聚焦》08-06
聚焦工作08-12
聚焦爬虫09-18
聚焦心理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