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资产管理(精选12篇)
计量资产管理 篇1
能源计量与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是企业能源工作的基础工作, 而能源计量是基础中的基础。企业只有合理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仪表/器具, 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数据, 为能源数据采集和监测、能效测试、能源审计、能源统计、能源平衡等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1]。
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主要包括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和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 科学有效的能源计量管理可为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指导, 为企业制定节能方针和宏观管理目标提供可靠、准确的科学依据。
1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概况
目前新疆油田公司有油气生产、管道输送、工程技术、装备制造、生产服务、矿区服务等多种业务, 年生产油气1 300×104t左右, 为国家“千家企业”之一。随着能源资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和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能源成本在生产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加大, 节能工作日益艰巨, 作为节能降耗重要基础的能源计量管理还不能完全适应节能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要求, 具体表现为:
(1) 不同生产部门和各级用能组织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个别部门计量器具配备不符合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GB/T 20901—2007《石油石化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的要求, 距企业标准Q/SY 1212—2009《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不能满足公司精细化、量化管理的需要[2]。
(2)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统计、信息台账等信息未实现集中管理, 不便于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
2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背景
目前, 公司广泛应用的计量管理系统是一套集数据收集、传输、报表及发布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 系统采用较为先进的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访问数据库进行数据收集、处理, 采用目前流行的多层开发模式进行信息发布, 同时, 在数据库开发方面, 大量使用存储过程访问后台数据库并处理数据。整个系统在纵向上分为三层, 即:用户层 (客户端应用程序或IE) 、业务层 (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等) 、数据存储层 (主要是数据库引擎、数据库) 。
计量管理系统开发采用的是平台技术, 利用油田信息应用平台二次开发, 利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 系统采用V6.5版本。本次系统开发是在计量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业务扩充, 增加能源计量器具数据库管理和统计分析、计量确认部分。
2.2 系统设计思路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需与目前公司已应用的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 不再另建信息系统和相应台账。目前公司已利用计量管理信息系统对工作计量器具和强检计量器具进行了有效管理, 建立了包含20多项计量器具字段信息的数据库, 形成了一套完整、设置合理的计量器具台账。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统计台账需与基本信息、检定情况台账相结合, 建立包括器具基本信息、检定情况和配备统计的统一台账, 加强对既属于能源计量, 又属于强制检定管理的计量器具的管理。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统计需实现分级分项分类的数量及配备率统计, 在满足国家标准GB 17167—2006的基础上, 达到企业标准Q/SY 1212—2009的要求。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统计依据Q/SY 1212—2009和GB 17167—2006标准。Q/SY 1212—2009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根据所属企业的类型和管理层次的划分, 明确了各级用能组织的划分方法、各级用能组织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和配备率取值方法, 融入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各项生产经营业务能源计量管理和节能节水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增强了GB 17167—2006和GB/T 20901—2007在生产经营实际中的可操作性。
能源计量器具的管理可通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依据GB/T 1902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 与体系的两大核心过程——测量过程和计量确认过程相结合, 其中计量确认过程可通过与目前系统中的计量器具台账相结合, 构成计量确认档案记录。对所有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确认, 对其测量过程实施监控, 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2.3 系统的设计方案与结构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由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三部分组成, 见图1。应用服务器由控件服务器、集群应用服务器组成;数据库服务器包含系统信息、计量数据管理信息;客户端则由系统已授权的用户组成。
在原计量器具台账 (包括计量器具通用项和强检计量器具增项) 中增加能源计量器具增项和计量要求及验证两个项目。
能源计量器具增项包括用能组织的划分 (用能单位、次级用能单位、基本用能单位 (或独立用能设备) ) 、所属业务类别、能源计量用途、能源计量种类及数量、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完善需求等情况。计量要求及验证包括计量参数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计量验证等情况, 见图2。
3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功能
系统根据各级计量管理人员的能源计量器具录入情况, 按照能源种类、各级用能组织、计量器具等条件统计分析公司各级各项各类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配备数量和完善需求、投资等情况, 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能够监测全部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情况, 过期自动报警, 自动生成计量器具周检计划, 确保配备的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使用。
通过建立测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对所有能源计量器具进行计量确认, 确保能源计量器具的准确度和测量范围符合配备标准和工艺条件要求, 确保计量数据准确可靠。
完善后的计量管理系统中计量器具管理部分实现了对通用计量器具、能源计量器具、强检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 并且能够按照不同的条件进行分析统计, 将统计结果以表格、图表形式反映给管理人员, 实现能源计量器具的动态管理。
4 结束语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已在公司各单位全面推广应用, 运行稳定, 应用效果好, 提高了各级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水平, 实现了公司能源计量器具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 为节能工作的量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摘要:依据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对能源计量器具基本信息、检定情况、配备统计等信息实行集中管理, 并结合测量管理体系中的计量确认, 提高了新疆油田公司能源计量管理水平, 确保了公司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符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求, 为公司的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提供了可靠、准确的基础信息。
关键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全国节能监测管理中心.GB 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8.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节能节水专业标准化委员会.Q/SY 1212-2009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规范[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计量资产管理 篇2
计量管理标准
The management standard of equipment modification
QG/HDXCH —02 08— 2008
1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计量管理机构及职能,计量专职人员的职责,计量工作的方针、计量器具管理、计量人员管理制度与奖惩、报告和记录。
1.2本标准规定了计量器具检定的各项规定,对仪器仪表的周期检定、临时检定、强制检定的要求,对检定结果的处理,对检定人员的要求和报告与记录等。本标准适用公司计量管理工作。2引用标准
《新疆华电小草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管理标准》(QG/HDXCH-01 01-2008)3术语(略)4 管理职能
4.1小草湖公司的职能
4.1.1生产建设部负责公司的计量管理工作,监督运营单位按国家标准、上级主管部门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计量工作。
4.1.2审核计量管理、技术、工作标准制度等。4.1.3协调计量执法和处理企业内外部的计量纠纷。4.2运营单位职责
4.2.1由生产建设部委托运营单位负责全厂计量管理工作,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4.2.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4.2.3编制计量管理、技术、工作标准制度等,制定具体的检定管理办法。
4.2.4负责制定计量检测网络图,编写计量器具明细目录,及检定周期,监督使用中的计量器具定期自检和按时送检;配合上级作好计量检验工作。
4.2.5了解掌握各标准计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计量纠纷,完善计量管理的基础工作,解决运行中影响正确计量的有关问题。
4.2.6审查制定周期检定日程以及计量器具的维修保养、降级报废等有关计量管理标准,完成各项检定和维修任务,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一致。建立计量器具台账。
4.2.7定期向生产建设部汇报工作,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按要求写出工作总结。4.2.8运营单位负责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护、仪器仪表定期送检等工作。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计量标准器具管理
5.1.1必须符合开展项目的检定规程要求,经上级检定机构或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出具有效的检定合格证书。
5.1.2建立完善的检定工作管理制度,包括检定人员岗位责任制,计量标准器具使用、维护制度,QG/HDXCH —02 08— 2008
周期检定制度,事故报告制度,计量标准及被检计量器具的技术档案资料保存制度。5.2计量器具的管理
5.2.1统一管理,健全计量器具台帐、档案,妥善保管计量器具的使用维护、检定等原始技术资料。5.2.2内部使用的属于电测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由电力部门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
5.2.3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抽检合格后方可入库,抽检率为100%,抽检合格率为100%。5.3仪器仪表的出入库检定
5.3.1凡新购进的主要仪器仪表,开箱进行检查验收,技术归档,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如发现问题、检定不合格的产品,应做退回厂家处理。
5.3.2如公司无力检定的主要仪器仪表入库前,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入库的检定,检定证书由运营单位运维部保管。
5.3.3领用计量器具后,填写仪器仪表清册,并安排周期检定计量。5.4周期检定
5.4.1编制在用标准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
5.4.2严格执行周期检定计划,严禁计量器具超周期使用,超周期按失准处理。5.5临时检定
5.5.1出现下列情况,要对计量器具作临时检定。5.5.1.1仪表在运行中发生故障,影响测量精度时。5.5.1.2有关人员提出仪表不准,经检查认为有必要检定时。5.6强制检定
5.6.1强制检定计量由上级计量管理机构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5.6.2对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严禁超期使用,发现超期立即停用,限期检定或封存,对造成事故或经济损失者,追究运营单位专责负责人和使用人员的责任。
5.6.3计量器具一经发生损坏,由运营单位提出报废报告经主管领导批示后,可按计量器具报废情况使用。5.7计量考核标准
5.7.1标准计量器具按计划送检率100%,计量标准装置计量完好率100%。5.7.2在线计量器具周检率100%,调前合格率≥99%,抽检合格率100%。5.7.3计量故障差错率:重要盘表故障率小于0.5%,次要盘表故障率小于1.0%。5.7.4Ⅰ、Ⅱ、Ⅲ电能表按计划检验率100%,调前合格率100%,抽检合格率100%。
5.7.5现场互感器周期检验率≥98%,抽检合格率≥98%,回路二次压降测试按计划检验率100%。6检查与考核
6.1新购置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抽检合格后方可领用,抽检率为100%,抽检合格率为100%。否则考核责任部门100元。
6.2标准仪器仪表的台帐和检定记录不完整,每项考核50元。
QG/HDXCH —02 08— 2008
6.3强制检定计量器具严禁超期使用,发现超期使用或造成事故和经济损失者,按安全生产考核规定考核。
6.4因人为责任造成计量器具损坏不能正常使用者,考核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损坏计量器具的全歀。
6.5对违反计量管理标准其它条款,视情节情况考核50—100元。7附加说明
计量资产管理 篇3
【关键词】计量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意义;策略
企业由于处于不同的行业、规模不同、组织架构不同以及运营模式的不同,会导致企业构建不同的计量管理体系,但是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计量管理体系是重要的管理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这里仅仅对制造业如何构建符合企业要求、符合法律规范的计量管理体系进行探讨。企业运行需要依靠准确的数据,而准确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产品是企业的生命,而计量管理体系是确保产品过程受控的关键。因此需要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计量管理体系。
1.计量企业建立计量管理体系的意义
在2003年以前,大部分的企业没有形成企业系统化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而且基本上各个子公司依据其自身的情况拥有各自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验证体系,存在着一些弊端:由于一些子公司没有自身的计量检验管理体系,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浪费。由于缺乏计量检验系统的管理,造成系统业务培训和系统的技术交流无法正常的运行。另外,由于计量管理体系没有监督和监管,会造成各个分公司之间的物流过程中出现“金属不平衡,物料不平衡”的问题,还会造成企业的有形资产的隐蔽性流出。针对这些情况,计量企业逐渐的建立起来计量管理体系,它可以强化标准化测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和持续改进,能够促使企业的测量活动处于受控制的状态,而且能够为企业各个管理阶层实施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通过建立计量管理体系,计量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核评价活动,而且企业通过对下级企业实施审核评审活动,构建了计量管理体系的约束机制。
2.构建计量企业管理体系的策略
2.1加强计量管理体系的宣贯
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体系文件于2007年正式的颁布实施。集团的计量管理部门对集团公司与体系相关的主要职能部门、主要的分管领导以及各个单位的计量员进行宣贯。对分管领导进行在《计量管理手册》的重点的宣传,而对于管理人员进行《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宣贯。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到集团公司各个主要的部门进行《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宣贯。各主要的相关部门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测量设备的培训,从而达到正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执行系统文件的目的。
2.2重视对计量管理体系程序的重点推进
对于有特殊要求而且执行难度比较大的计量管理系统程度,需要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对于《产品研制过程计量检测控制》程序,这种程序是国防科技工业承担军品研制单位的特殊要求,但是执行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这种程序的执行中,需要采取重点宣贯、问题研讨、组织协调等方式进行推进。对于涉及面比较宽,而且具有一定深度的计量管理体系需要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对于《产品生产过程计量检测控制》程序,它涉及面比较广,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因此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需要采取召开专题推进会的形式进行推进。对于基础薄弱而且操作难度大的计量管理体系程序进行重点的推进。例如《测量过程控制》程序,由于测量过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操作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2.3强化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日常监督
集团公司计量管理体系在运行中需要强化日常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两极计量监督运行机制。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和计量管理科室领导需要依照季度计划加强对集团计量工作的监督,集团公司计量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的计量监督网络机构的计量监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这些人员业务水平。在监督中如果发生问题,计量监督人员需要依照《纠正措施》记录相关的错误,并且及时的督促责任单位进行解决。对于监督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以及整改的情况利用局域网进行定期的通报,这样的监督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计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4实施计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环节,加强内部审核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在计量企业的计量管理体系中,首先做好内审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内审员在不断的变动,要及时的补充新的内审员,才能够确保内审队伍的建设。对于内审员需要进行业务的培训和新标准的宣贯,确保提高内审员的审核水平。做好内部审核工作计划,审核主管和业务管理人员需要依照之前的审核情况,依照集团公司的规定进行定期的审核,并且结合计量管理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在经过计量主观部门的审核合格后,才能够实施。内部审核人员必须依照审核计划进行现场的审核,确保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从而能够对审核单位进行正确的评价。审核人员需要对于不符合项给予判断,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做好问题整改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加强计量企业的内部审核,确保计量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中需要对体系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做好问题的整改的跟踪检查和验证,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重要的保证。内部审核人员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整改,并且对于整改的情况进行跟踪和反映,确保问题能够彻底的解决。
2.5做好计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目的在于确保计量管理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加强对现有计量管理体系的评审,从而确定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想要做好体系管理评审的工作,一是要把握好管理评审的时机。依照集团公司的计量管理体系的规定,管理的評审工作需要每年进行一次,而且两次的评审工作不应该超过12个月。依照相关程序的规定,集团公司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资源会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是由于工作失误而造成质量事故,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增加管理评审的频率,从而减少计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风险。二是重视管理评审的策划。加强对管理评审工作的策划,通过评审能够对测量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改进。依照集团公司的管理规定,在实施评审前,评审计划必须由集团计量管理部门负责编制,而由主管领导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才可以进行计量体系的评价。三是注重管理评审的后续工作。责任单位需要对管理计量评审部门提出额问题进行整改,并且进行跟踪验证,及时的记录验证结果。
3.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的计量管理体系,促使计量检验能够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确保实现重要的计量检验业务环节。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需要加强计量检验的监督和管理来保证计量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 [科]
【参考文献】
[1]董效林.贯彻测量管理体系应作为企业通过其他管理体系的充分必要条件[J].中国计量,2010,17(5):34-35.
[2]温旭.航天科研企业计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量技术,2008,16(11):115-120.
计量资产管理 篇4
在各种会计计量属性中, 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 而可变现净值、现值、重置成本以及公允价值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价值或现时成本, 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在我国的企业中, 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该采用历史成本作为在交易或事项发生时某一项目的“初始确认”。只要该要素 (或资产) 在后续期间继续为一个主体所持有, 不予处置, 那么该资产和市场价格以后发生的变动, 在以后的年度可以不必进行后续确认和计量, 也就是不必“重新估价”。在资产评估中, 评估资产的价值是根据特定的目的, 遵循相应的评估原则, 按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 对资产价值进行分析, 具体来说就是运用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获得资产公允价值。
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 运用资产评估获得的资产价值往往与会计计量的资产账面价值有很大的不同。以无形资产的处置与作价为例, 无形资产通常以历史成本入账, 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它能为企业带来的真实价值相差甚大, 导致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严重不符。从获利角度来说, 账面上小额记录的甚至没有记录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创造了巨额的利润, 若根据资产评估中收益法评估的无形资产价值更能反映该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
再比如企业的厂房和办公楼, 取得时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历史成本入账, 并根据既定的年限计提折旧, 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就得到了房地产的账面价值。但在资产评估中, 房地产的价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经济因素、财政金融因素、家庭因素等等均会影响房地产的价值计量。尤其是在近些年来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 房地产价格增长较快, 那么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企业房地产价值就远远低于其评估价值, 也就是说会计计量下的企业资产价值被大打折扣了。
通过以上现实的问题分析, 引出本文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即会计计量与资产评估中的价值评估是什么关系?两者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会计所计量的资产价值能否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
二、会计计量与资产评估价值计量的区别分析
通过想过文献综述与归纳总结, 会计计量与通过资产评估方法所获得的资产价值是有差别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两者的目标不同
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方法中重要的一步, 是为企业最终的会计报告服务的;而评估价值类型是为特定交易服务的, 也就是说当发生资产的交易等事项时才会评估其价值。
(二) 两者的前提条件不同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多是以持续经营等为前提, 而评估价值类型的确定通常是以现实的交易为前提的。
(三) 两者的基础不同
会计计量的基础是历史成本, 而评估价值是人们常说的市场价值。但事实上, 无论是在会计上还是在评估中, 市场价值和历史成本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现时的市场价值可能随即称为历史成本, 现时的历史成本其实多数都曾是市场价值。
(四) 两者的适用性质不同
资产评估中包含的诸多因素都具有假设性, 而会计计量属性所包含的因素通常都有据可查。现实的交易对会计计量而言是前置的原因, 对评估而言则通常是后续的目的, 这也就像是“存在即合理”与“合理才有必要存在”之间的关系一样。
(五) 两者的原理不同
评估价值属性的原理是假设交易, 无论是否存在真实的交易为背景, 选择价值属性时都以假设交易为前提, 并且大多数参数的选取都是评估人员根据经验和具体情况假定的;而会计计量属性的原理是以真实可靠的历史数据为根据。
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法律政策与会计准则的条件下, 以历史成本为会计计量基础更具有合理性。对于不拟交换的资产而言, 第一, 没有活跃市场致使公允认识难以形成;第二, 不拟交换的资产没有达到进行资产评估的条件, 并且导致缺乏购买和出卖意向信息;第三, 人为因素会强烈干扰对物的价值的估量, 会成为一些人获得非法收益的工具, 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 在我国的企业中有一种固有的思维就是“企业先做大再做强”, 比如青岛啤酒、联想集团等, 它们进行了大量的资产并购, 但在资产评估时往往存在价值增值的情况, 这样便会增大企业的摊销额, 导致企业效益下滑。
三、会计计量与资产评估价值计量的趋同分析
随着会计制度的发展, 会计的目标逐渐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发展。在决策有用观下, 由于决策是面向未来的, 因此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上不仅强调可靠性, 更倚重的是信息的相关性;在会计确认方面不仅确认已经发生的经济事项, 还要确认那些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未来信息;在会计计量上, 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相结合。
我国在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具体准则中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但新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的采用也规定了一些限定条件: (1) 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 应当以市场中的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 (2) 资产本身不存在活跃市场, 当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 应当以类似资产的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 (3) 对于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可比市场交易的资产, 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而资产评估通过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获得的资产的评估价值就是资产的公允价值, 因此, 资产评估与会计计量在公允价值上获得了统一。
另外, 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都属于特殊情况下的公允价值。历史成本是当时发生的公允价值, 如果现在仍可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则说明该项资产的现在和过去市场条件一样。所以,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结果也应是公允的。可变现净值计量的是计划出售的资产或未来清偿既定的负债, 实际上是销售价值和有关成本费用之差, 销售价值可以参照市场法、收益法确定, 而成本费用可以参照成本法确定。
仍以企业的房地产为例, 根据房地产在用途、状态、目的等方面的不同, 将企业的房地产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地产和用于销售的房地产。企业在首次执行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时, 应当对企业资产进行重新分类, 将符合条件的建筑物和土地所有权归为投资性房地产。企业通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需要满足具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所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的获得。但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不能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因此, 通过公允价值的使用, 有效地解决了会计计量在历史成本属性为基础时的弊端, 使得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更准确的计量。
四、结论
无论会计计量还是资产评估中的价值计量, 其目的都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所需的信息工具。两者在目标、前提条件、基础、适用性质、原理等方面均存在不同, 但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技术手段上, 二者又都存在着紧密联系。公允价值已经成为二者之间的纽带, 作为一种特殊的会计计量属性, 公允价值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在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常常代表着“公允价值的评估结论”。在公允价值的纽带作用下, 会计计量与资产评估价值计量会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
摘要: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 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 以特定目的进行的企业资产评估往往与会计计量所得金额有较大差距。本文以两者在计量价值中存在的差距为出发点, 分析了会计计量与资产评估价值计量的关系, 包括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资产评估,会计计量,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毛乾梅.基于资产评估视角分析会计计量属性多样化问题[J].财会月刊, 2010 (6) :63-65.[1]毛乾梅.基于资产评估视角分析会计计量属性多样化问题[J].财会月刊, 2010 (6) :63-65.
计量管理1 篇5
1、总则:
为了加强公司计量监督与管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落实上级下达的文件精神,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2、公司计量工作管理机构 2.1公司设立计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刘传高 副组长:任荣华
组员:韩天平
李世竹
刘晓林
马北海
石俊福
李朝春
王立才 计量员:苏国平
2.2技术部为公司计量工作的主管职能部门,设1名人员负责计量内外业务管理工作。
2.3 基层计量机构
2.3.1各分公司、项目经理部设置计量领导小组,由主任工程师担任组长,主抓计量管理工作。
2.3.2 基层及关联部室设一名专(兼)计量员,负责本单位的日常业务工作及计量监督工作。
2.3.3 基层计量员要持证上岗, 持证上岗的计量员未经公司业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更换;若因工作需要更换时,提前一个月向公司职能部门提出申请,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更换。
2.4 基层计量员任职的基本要求
2.4.1热爱计量工作,工作认真负责,正直诚实,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4.2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4.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工作能力。
2.4.4有计量管理上岗证的计量员可直接上岗,未有上岗证的计量员须经市计量监督局培训后取证上岗。
3.计量工作管理人员的职责 3.1计量领导小组的职责
3.1.1 负责组织贯彻落实国家计量工作的方针、政策。3.1.2 健全组织,完善管理体系。3.1.3 组织审议公司计量工作规划、计划。3.1.4 教育职工增强法制观念和计量意识。
3.1.5 协调计量工作与技术、生产、质量、物资、经营等有关部门的关系。
3.1.6 有权对负责计量管理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罚。
3.1.7 承担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协作工作及公司内部计量执法职能。3.1.8 把计量管理工作纳入单位议事日程,并在工作总结中反映。3.2 技术管理部职责
3.2.1 在公司领导的组织下,统一管理公司的计量工作;3.2.2宣传、贯彻计量法律、法规,认真落实上级约有关规章制度;3.2.3 建立计量器具档案,完善计量管理制度;
3.2.4 指导各单位计量人员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卡 片,督促计量器具送检工作。
3.2.5 负责审批各单位计量器具的购置计划和封存报废的申报手续。3.2.6负责计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计量员业务水平。3.2.7 不定期检查各单位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奖惩意见。
3.2.8 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和量值的准确可靠。3.3 质量部职责
监督检查各单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计量检测执行情况,负责配置各单位检测的计量器具及C类器具的自检工作。
3.4施工管理部职责
负责各单位生产能源计量工作,协助各工地配齐生产水、电用表,建立健全原始检测记录,监督检查计量数据和报表,严格控制能源消耗。
3.5 物资部职责
协助各单位建立健全材料原始数据的检测记录,负责审查检测数据和报表,负责本部门器具的送检工作。
3.6行政保卫部职责
负责生活能源管理工作,协助各单位配齐能源用计量器具,建立原始检测记录台帐,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
3.7 设备管理部职责
负责施工现场搅拌机上水的计量管理工作。3.8 安全部职责
负责各单位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及本部门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3.9 基层领导小组职责
3.9.1 贯彻执行计量法律、法规和公司计量工作的规章制度。3.9.2 协调本单位的计量管理工作。3.9.3 编制计量设备计划。
3.10 计量员职责
3.10.1 贯彻执行计量法律、法规,实施公司计量工作的规章制度。3.10.2 负责本单位计量器具的购置、封存、报废的申报手续,并及时登记建立帐卡。
3.10.3 保管本单位的计量器具,并负责发放办理签认登记。3.10.4 负责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收送工作,张贴计量管理彩色标识,保存检定证书。保证在用计量器具的周期受检率达到95%以上。
3.10.5 做好本单位C类器具的校准记录。
3.10.6 对本单位的有关计量原始数据随时监督,发现问题有权直接向公司反映,按时上报各类报表。
4.计量管理制度
4.1计量器具申购发放制度
4.1.1 各单位根据实际需要购置计量器具时,由计量员填写购置申请表(表6),单位领导批准后报公司技术部审批。贵重仪器必须经总工批准后,由单位计量员购买。未经审核批准擅自购置的视为不合格器具。
4.1.2 购置计量器具时应审查有无出厂检定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及外观质量等,并具有CMC合格标志的计量器具。严禁不合格计量器具流入生产一线。
4.1.3 新购进的计量器具经政府授权的检定机构检定后,在技术管理部登记、编号、建帐、建卡,贴好彩色标识。另外,价值在600元以上的计量器具上要粘贴“计量器具卡”方可发放使用。检定不合格的器具必须退换。
4.1.4 根据工作需要配发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器具发放登记表(表3)上办理个人登记手续。
4.2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制度
4.2.1 为了保证各种在用的计量器具处于正常运转状态,达到量值准 4 确可靠,保证工程使用安全的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进行周期检定。
4.2.2 各单位计量员根据周期检定时间计划,主动送往技术部指定的检定机构检定。若发现超周期继续使用的计量器具,对计量员及使用者追查其责任,并给予处罚。
4.2.3 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技术部提前一个月发出检定通知单(表5),计量员接到通知单后应按时送检,不得拒检或无故拖延。
4.2.4 经检定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将检定结果及时记入原始记录卡,合格的器具贴新的合格证,使用者对彩标要妥善保护,不得丢失或涂改日期。
4.2.5 计量器具(一般器具)的“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单”原件各单位保存,技术部保存复印件;强检的包括贵重的(单价在500元以上)器具检定证书,公司保存原件,各单位保存复印件。
4.3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保养制度
4.3.1 各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合理配备工程施工及检验所需的计量器具,其种类及等级应满足建筑施工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
4.3.2 各单位按有关规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1)零星发料应配备台案秤;
(2)施工生产应配备一、二级水、电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在计量器具计划表中。
(3)生活区应配备一、二级电表。条件具备的生活区应配备一、二级水表。
4.3.3 计量器具使用人员必须按产品说明书正确操作,若发现失准或其它问题时,应让计量员送检定部门检修,不得擅自拆卸修理。
4.3.4 计量器具必须在检定周期以内使用,严禁超周期、超负荷使用。4.3.5 严禁使用无检定合格证或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4.3.6 严禁使用已封存、报废或帐外的黑器具。
4.3.7 对台秤、案秤上的增砣,案秤上的秤盘,不得调换使用,不调高或降低秤零点,不调换使用不同倍比的增砣。
4.3.8 衡器在移动 后要放平,使用前做好零点校对,保证计量准确。4.3.9 地中衡及电子配料秤移动后在周期内的也需经检定部门重新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3.10 各种计量器具在使用期内由使用者保管,否则由计量员保管。4.3.11 使用者要维护保养好计量器具,做到不损坏、不丢失零配件,不当作其它工具使用,使用中的器具要轻拿轻放,切勿砸碰,防日晒雨淋,禁油污、忌酸碱,保持清洁。
4.3.12 存放地点应满足温度、湿度、光线、防震防碰等要求。4.4 计量器具封存制度
4.4.1 对暂时不用且工作状态良好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填写封存记录表(表8),在技术部办理封存手续后立即实施封存。
4.4.2 对封存的计量器具,计量员应在登记卡上注明并在计量设备的明显位置上张贴封存标识。
4.4.3 凡封存的计量器具,解封前不准使用。
4.4.4 解封的计量器具先经检定合格后,报技术部登记,贴检定合格证后方可发放使用。
4.5 计量器具降级、报废制度
4.5.1 计量器具在修理、调试后达不到原精度时,经计量检定机构确认后,可降级使用,并在器具卡片上注明。
4.5.2 计量器具确实损坏无法修复,应持检定机构出示的“检定结果通知单”,由计量员填写计量器具报废申请表(表7)在技术部办理注销手续。
4.5.3 报废的计量器具送技术部统一存放,以防混用。
4.6 计量资料与档案的管理制度
4.6.1 计量资料应包括: 四帐一卡、表5、6、7、8及检查记录、报表、文件、书籍等。
4.6.2 计量档案应包括:计量器具说明书及使用、维修记录;计量检定证书、计量管理人员培训记录及岗位证书。
4.6.3 计量资料和档案应做到齐全、字迹清楚,不涂改,不漏记,准确完整。
4.6.4 借阅计量资料应办理登记手续,以防丢失。
4.6.5 计量技术档案应保存直到计量器具报废消帐为止。其它档案应长期保存。
4.6.6 计量资料应保存二年以上。
4.6.7 能源、经营、计量检测统计资料,按栋号应保存三年以上。4.7 计量器具的A、B、C分类
A类一一一代表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包括医用压力表、氧气表、天平、砝码、血压计(表)、锅炉用压力表、地秤、燃油加油机、声级计、核子密度仪。
B类一一一代表非强制检定中周期检定的计量器具(主要用于工艺、质量中关键的、主要的参数检测所使用的器具及主要原材料检测器具)。包括千分尺、卡尺。测距仪、经纬仪、准直仪、水准仪、台秤、案秤、度盘秤、精度天平、电子秤、架盘天平、砝码、体重秤、拉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饥、电动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压力表、精密压力表、氧气表、乙炔表、热电阻、钳形电流表、兆欧表、接地电阻仪、万用表、钢卷尺(作为标准作用的)、振动台、回弹仪、测力仪、水泥胶沙搅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张拉机、沥青延伸仪、分光光度计等。
C类---一代表非重点一般管理的计量器具(如精度不高的器具或 7 误差变量不大的器具以及一般参数监控用的器具等)。包括塔尺、塞尺、靠尺、量杯、量桶、温度计、体温表、水表、电表、煤气表。
C类根据情况可分为: Cl--„购入和使用前一次性检定或校准,包括体温表、温度计、工作用钢卷尺。
C2--„定期外观检查,包括塔尺、塞尺、靠尺。
C3--„不定期检定校准的(间隔时间使用的器具),包括秒表.C4--„不定期对比,包括盒尺。C5„专检器具(水表、电表、煤气表)4.8 彩色标识使用与管理
4.8.1 彩色标识是粘贴在计量器具上表示其确认状态的标志,用以提示使用者和管理者计量器具当前的使用状态。
4.8.2彩色标识包括合格证、准用证、限用证、封存证、禁用证。(1)合格证:颜色分为红色,绿色两种。红色的合格证使用在最高计量标准和其它等级的计量标准上。填写内容有:有效期日期、责任人等。绿色的合格证,使用在A、B类计量器具中定期检定、校准或测试的计量器具上。填写内容有有效的日期、责任人等。使用此标识有A类、B类需要在标识的左上角圆圈内填写计量器具所属类别。
(2)准用证颜色为黄色。准用证使用在C类计量器具上,填写内容有:确认日期、责任人等,由于C类计量器具有多种管理方式,所以在左上角圆圈内填写C1、C2„。
(3)限用证:颜色为蓝色。限用证表示计量器具只使用某一个测量范围或某个测量点,并保证该测量范围或点处于合格状态。填写内容有:限用范围、有效期、责任人等。限用证有可能使用在A、B、C类器具上,所以在标识左上角圆圈内填写所属类别。(4)禁用证:颜色为桔红色。禁用证表示计量器具因某种原因(发 8 生故障、超过检定周期、报废等)不得使用的计量器具使用禁用证。填写内容有:禁用日期、责任人等。
(5)封存证:颜色为深蓝色。封 存证表示暂时不用的器具使用封存证,填写内容有:封存日期、责任人等。
(6)彩色标识填写内容中的责任人应填写使用者的姓名。NO:应填写计量器具编号。
(7)彩色标识是计量器具管理的主要标志,计量员应按要求填写好。张贴在计量器具明显的位置上,使用者对标识要妥善保护,不要随意交换或涂改,发现标识丢失,通知计量员及时张贴。
4.9计量器具检定周期
4.9.1凡属于(A类)强制检定、(B类)非强制检定的器具设备按检定单位给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周期检定。
4.9.2属于(C类)一般管理的器具,应由使用单位即试验室、质量部、技术部根据实际情况规定量值传递自检标准。
4.9.3 5米以下盒尺分散管理,各单位建卡。
4.9.4 30米以上钢卷尺(用于工程测量的)购买后必须检定,但只作首次检定,失准作废。
4.9.5 各项目经理部、分公司计量员使用的钢卷尺,属于校准C类器具的计量准标,不得用于测试工作,须按周期进行检定.4.10 计量检测制度
4.10.1 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应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的有关规定,及时建立技术资料检测率达到100%。
4.10.2 物资部直接管理各单位物资计量检测,各种原材料进场,消耗应全部进行实测实量,做好原始检测记录。
4.10.3 各施工单位一、二级水、电表,计量抄表员应按时做好原始检测记录,日期截止当月25日,计量员及时上报计划部。
4.10.4 有关单位的计量检测工作应建立健全计量检测台帐,并保证字迹清晰,签字齐全,原始数据,计量单位准确无误。
4.10.5 各种原始检测数据,应认真填写,不得随意涂改或复制,严禁估算及平均分摊的办法,确保数据准确。
4.11报表管理制度
4.11.1 各类原始数据,统一截止当月25日,计量员汇总在每月10日前将水、电消耗报表上报计划部,计量检定情况表上报技术部。
4.11.2 每季度,计划部、行保部将能源消耗情况汇总上报技术部。4.12计量工作奖罚制度
4.12.1 凡每季度计量器具周检率达到98%以上,计量检测率达到100%的单位,公司给予500元奖励。
4.12.2 对于超过二个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指压力、氧、乙表),根据所用程度,每多使用一个周期给予使用者奖励50-100元。
4.12.3 器具按期送检,彩标完整,器具整洁,给予使用者、计量员20-50元奖励,单位100-200元奖励。
4.12.4 对原始检测记录,填写认真,清楚准确,保管完整,上报及时,对责任者奖励50-100元。
4.12.5 公司检查评比中,对管理好的单位奖励500-1000元,主管领导及计量员奖励50-100元。
4.12.6 对于严格检测,坚持原则,挽回经济损失者,数据经检定确认,视情况给予1%-30%挽回经济损失的奖励。
4.12.7 未写申请,擅自购置计量器具及使用未检定的器具视为不合格器具,发现一件对其单位负责人处以100元罚款,单位处以500-1000元罚款。4.12.8 若发现超周期使用计量器具,每发现一件对计量员及使用者处以10元罚款,单位处以50元罚款。
4.12.9 使用人员以种种理由拒检,影响计量器具受检率,每一件器具对使用者处以100元罚款,单位处以500-1000元罚款。
4.12.10 在使用周期内,损坏计量器具(明显的人为责任)修理费由使用者自付。并处以30-50元罚款。
4.12.11 若发现标识丢失或没有张贴的器具,每件对责任者处以10元罚款。
4.12.12 各工地必须安装生产用水、电表,指定专人每月填写抄取记录。否则对工地负责能源管理者处以50-100元罚款,单位200-500元。
4.12.13 每月25日抄表,做好原始记录,下月10日前准时上报对口单位,否则对责任者处以20元罚款,单位处以100元罚款。
4.12.14 对浪费能源严重的单位(跑、冒、滴、漏、长流水、长明灯、超限额照明器具)发现一处处以单位200元罚款。
4.12.15 材料入场必须有原始检测记录,小票不能作为原始记录,但所测的数据要写清楚,与原始记录相对应,若数不属实,对检测收料人处以200-500元罚款。
4.12.16 各类报表均按规定时间准时上报,推迟一次对责任者处以10元罚款。
4.12.17 砼搅拌计量,台秤必须合格,应有有效期内合格证,并有防雨设施。现场必须挂有配比标牌,上料应做到计量,否则发现一次处以单位500-1000元罚款。
4.12.18 文件、报表、票据、施工方案、资料不得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发现一处对单位处以200元罚款。
4.12.19 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计量器具计划,否则对编制者处以50-100元罚款,单位处以300-500元罚款。
4.12.20 计量器具必须由计量员统一管理,应配备存放计量器具的 11 柜子并加锁,否则,单位处以500-1000无罚款。
加强计量管理的研究 篇6
计量是企业现代化生产和经营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和管理基础,是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分析质量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计量管理好坏决定了其现代化管理的程度,而计量数据管理又是计量管理的中心内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完善,企业在经营上的自主权不断扩大,市场和法律成为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两大因素,计量工作也应势进入依法自主管理阶段。对企业计量工作进行完善,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企业提升自身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中心环节就是对计量数据进行管理。本文就新形势下以计量数据管理为中心的计量管理如何满足企业需要进行浅析论述,以共商榷。
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依托,配置先进的计量器具,完善计量管理。要彻底贯彻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计量器具采购、验收、使用及管理等规章制度,合理地设置计量机构和配备计量人员,采用先进有效的计量管理方式和方法,加强对企业内部计量工作的管理。计量管理是企业的灵魂,计量设施是保证,计量数据的采集是基础,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是关键,要充分认识到计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计量承载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每道工序、每台设备、每一个环节。科学的计量,是决策层和执行层为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基础保障。
1.严把计量采购关,杜绝劣质计量器具进入企业
企业要做好计量管理工作首先要对配置和设备进行检验测量。通过制定《采购控制程序》和《计量器具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对各类计量器具进行统一管理,防止采购出现漏洞。计量器具采购前,需使用部门上报批准,方可进行采购。购买的计量器具必须携带相应的合格证和生产许可标志,同时必须按照使用部门的要求对器具的用途和性能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的不得购进。采购进入的技术档案与使用检测档案按《档案法》的要求进行保存。从而达到杜绝可看而不可用的计量器具在油田上出现的现象,填补了采购上的漏洞。这些办法对计量器具的统一管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加强计量器具检定的管理工作
计量器具检测数据应具科学性、准确性。数据采集管理是计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计量控制过程中要重点抓好数据的正确采集和录入工作。第一步就是对计量器具的运行加强检查,及时发现故障进行清理,严禁经验值、笔误值、编造值的出现,以此为生产活动提供可靠的数据。随着质量管理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过渡和信息处理技术、测控技术光、机、电一体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进展,计量检测仪器也随之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日新月异地发展着,集检测、校准于一体的在线检测设备不断应用,提高测量准确度。
3.自主创新,发展测量技术
加快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我国目前实行的计量校准的规范性文件规定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可以通过计量校准的方式进行量值溯源,投入精力对目前石油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体系进行系统建设,优化溯源(量传)体系构架,在计量校准过程,为保证校准方法规范,保证校准结果的权威性,整个校准过程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规程/标准,对于无校准方法的计量器具的检定,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校验方法,作为企业标准在公司范围内执行。选用合理的量传方式,配套完善相应的检定规程、校准方法,提高石油专用计量检测能力。因此,计量工作应进行创新,以适应油田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形势。确保计量检测的量值统一性,使量值溯源有法可依。
4.加强人员素质
制度和措施的完善工作最终要依靠人员的投入来实现,因此必须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计量器具的维护效果和对其管理水平直接受到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人员的培训,尤其是针对基层单位计量操作人员的培训,同时要求这些人员进行自我学习,包括对《计量法》、计量基础知识、在用仪表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排除故障现象的处理方法等的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计量工作中的难题,并进行不定期考核,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妥善使用、保养计量器具,准确进行数据采集。
5.存在的问题
一个问题是在线测试设备的校准问题,其控制和测量软件是由制造商提供的,各级计量部门无法给予校准,只能由制造商校准,其校准结果的量值能否溯源到国家标准又难于判定。依据中华人民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采用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检测。达到量值溯源到国家标准物质。因此单靠旧知识、老经验是不能适应这一挑战的,必须继续学习现代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前沿技术,跟上或引领本学科的潮流,在计量技术上有所作为。加强新仪器的探索工作,将计量测试和试验技术相结合。用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与被测量的公差之比进行定量评定,针对“测量能力的应用”在实验室认可工作中针对实验能力问题,强调测量不确定度在实验能力评定中的重要性,开展“检测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应用”的研讨,为通过实验室认证又加了一个筹码,建议将企业计量活动的中心转移到数据上来,以数据管理为核心,不断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
计量资产管理 篇7
1 医学计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意义
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医疗诊断标准规范和和检定数据科学化。医学计量涵盖的是医学检定领域的整体, 它对医学科研、医学诊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学计量器具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其数据的量值准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度, 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和社会效益。因此, 要充分认识到计量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
2 强化医学计量法制意识
医学计量器具的管理是每个医、护、技人员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工作, 而在实施当中, 仍有一些医学计量器具使用人员的医学计量法制意识淡薄, 在要求强检的医学计量器具中, 认为仪器能够正常运转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不需要去计量检定, 以致于医学计量器具超过了强制检定周期, 仍未发现问题而继续使用;甚至有些不合格医学计量设备仍在使用, 不主动上报计量管理机构。为此, 我院领导十分重视, 近几年来, 院科领导不失时机地利用各种会议向广大职工宣传《计量法》, 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明细目录》, 以及我市计量管理的相关要求, 使大家正确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 充分调动了计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自觉遵守执法监督管理做好落实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计量工作和配合上级计量部门的工作要求, 我院及时派计量管理人员参加了省计量管理培训班及外地医学计量管理学习班, 在岗计量管理人员均取得了血压计 (表) 计量检定员证书及高级计量技术职业资格证书。我院物质装备科计量室于1987年5月经省级计量部门考核合格正式授权承担本地区血压计 (表) 的依法检定权。我院对所有的计量器具均依法严格管理, 建立健全了各类计量台帐, 制定了各项计量工作管理制度, 按强制检定要求制定了详细的周期检定计划, 并逐个落实到位, 是我院的计量管理工作进入了良好的运行状态。
4 严格落实制度确保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对计量管理工作而言规矩就是制度, 它是事业成功的保障。要把计量管理工作确实落实到处, 就必须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度和完善各项计量管理制度, 用制度约束每一个人。
4.1 计量器具统一由我院物质装备科采购、发放;
购入的计量器具必须有生产许可证标志和有关部门出具的计量器具合格证, 否则不准购入。这样就可以避免不合格计量设备进入医院, 未检、漏检和未检先用的情况也就不会存在了。
4.2 对新购置的医学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确保医学计量器具的正常运行。
4.3 医学计量器具的技术档案与使用检定、检测档案按《档案法》的要求进行保存, 随计量器具的报废期而销毁, 切不可遗失。
4.4 严格执行医学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管理制度, 按周期有计划地
请省、市计量检定人员到医院对列入国家规定计量器具进行检定, 对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维修以后必须经再次检定合格以后才可使用, 维修以后仍达不到计量要求的计量器具, 按程序及时报废, 决不允许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临床使用。
5 加强计量器具保养与维修
对所有的计量器具, 计量管理人员要掌握它们的运行情况, 定期检查、随时了解在用计量器具的使用、保养、维修情况, 如计量器具出现异常应立即停用并隔离存放, 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和计量管理部门处理。修后由计量管理部门联系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再次进行检定合格后才能使用, 确保医用计量器具数据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 医院全体工作人员都必须全新、全方位地认识医学计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计量工作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 加强医学计量器具管理、检定, 使计量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做到人人自觉维护计量器具, 保证量值的准确度, 使其量值准确可靠, 对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安全, 具有极其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也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
摘要:加强医学计量器具管理, 保证医学计量器具的安全、可靠、稳定与准确运行, 对全院医学计量器具, 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周期检定与报废制度以及定期保养与维修, 确保优质的医疗护理质量, 可使病人得到优良的医疗护理服务, 从而保证了病人的安全医疗与及时康复。
电能计量印证管理 篇8
1 电能计量印证管理的基本要求
电能计量器具的检定结果, 应按照检定规程规定的格式填写检定证书.以保证其结论的完整性和严肃性。
(1) 哪些计量器具应加封印.哪些控制或调试部位应封线, 以及封线的材料如标签、焊料、线材、涂料等, 都应由电能计量技术机构作出规定。
(2) 封印有固定的位置, 具有“门”和“封条”相类似的作用, 不允许他人随意开启, 只允许有资格者开启才具有合法性。因此, 封印管理的目的, 就是要保持其完整。一旦封印遭到破坏, 即表明其可能失准, 要有相应的补救、处理措施:
1) 当发现电能计量器具的封印被破坏, 应立即贴上明显的禁用标记, 不得继续使用;2) 对有禁用标记的电能计量器具进行重新确认;3) 及时写出书面处理报告, 存档备查;4) 视破坏封印所产生的后果, 按有关规定追究破坏者的责任。
(3) 电能表的封印部位一般是在其表盏左右或上下两端及接线端子盒盖的紧固螺栓上加铅封;互感器则是在其二次侧输出端子盒盖上施加封印。
(4) 封印的种类有铅封、标签、焊料、线材、涂料等, 应针对封印位置的不同状况, 选择相应合适的封印形式。不论使用何种形式的封印, 都要能够达到一经改变即明显可见的效果。
2 电能计量印、证的种类
(1) 检定证书。 (2) 检定结果通知书。 (3) 检定合格证。 (4) 测试报告。 (5) 封印。 (6) 注销印。
3 各类证书和报告应执行国家统一的标准格式
各种封印和注销印的格式、式样应由省级电网经营企业统一规定。电能计量管理机构应制订电能计量印证的管理办法。
4 计量印、证的制做
(1) 计量印、证应定点监制, 由电能计劈技术机构负责统一制作和管理。
(2) 所有计量印、证必须编号 (计量钳印字头应有编号) 并备案。编号方式应统一规定。
(3) 制作计量印、证时应优先考虑选用防伪性能强的产品。
5 计量印、证的使用
(1) 电能计量印、证的领用发放只限于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内从事计量管理、检定、安装、轮换、检修的人员, 领取的计量印证应与其所从事的工作相适应。其他人员严禁领用。
(2) 计量印、证的领取必须经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负责人审批, 领取时印模必须和领取人签名一起备案。使用人工作变动时必须交回所领取的计量印、证。
(3) 从事检定工作的人员只限于使用检定合格印;从事安装和轮换的人员只限于使用安装封印;从事现场检验的人员只限于使用现校封印;电能计量技术机构的主管和专责工程师 (技术员) 有权使用管理封印。运行中的计量装置的检定合格印和各类封印未经本单位电能计量技术机构主管或专责工程师同意不允许启封 (确因现场检验工作需要, 现场检验人员可肩封必要的安装封印) 。抄表封印只适用于必须开启柜 (箱) 才能进行抄表的人员, 且只允许对电能计量柜 (箱) 门和电能表的抄读装置进行加封。注销印适用于对淘汰电能计量器具的封印。
(4) 现场工作结束后应立即加封印, 并应由用户或运行维护人员在工作票封印完好栏上签字。实施了各类封印的人员应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日常运行维护人员应对检定合格印和各类封印的完好负责。
(5) 经检定的标准计量器具或装置, 应在其显著位置粘贴标记;合格的, 粘贴检定合格标记;不合格的, 粘贴检定不合格标记。对暂时停用的应粘贴停用或封存标记。
(6) 经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 合格的, 检定人员加封检定合格印, 出具“检定合格证”;对计量器具检定结论是特殊要求的, 合格的, 检定人员加封检定合格印, 出具“检定证书”, 不合格的, 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
(7)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必须字迹清楚、数据无误、无涂改.且有检定、核验、主管人员签字, 并加盖电能计量技术机构计量检定专用章。
(8) 安装封印只准对计量二次回路接线端子、计量柜 (箱) 及电能表表尾实施封印。
(9) 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制订出与本标准印、证管理相适应的实施细则, 明确本单位电能计量印、证的发放范围及使用权限及违反管理规定的处罚办法等。
6 计量印、证的年审、更换
(1) 电能计量技术机构应制定计量印、证的年审制度并严格执行。每年应对所有计量印、证以及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核对。
(2) 计量合格印和各类封印应清晰完整。出现残缺、磨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登记收回和作废、封存。需更换的应按照规定重新制作更换。更换后膻重新办理领取手续。
参考文献
[1]陈铁敏, 傅超豪, 林思海, 孙佩军, 浦琴琴.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区电网电能质量评估[J].《电力与能源》, 2012年06期:546-549.[1]陈铁敏, 傅超豪, 林思海, 孙佩军, 浦琴琴.基于D-S证据理论的地区电网电能质量评估[J].《电力与能源》, 2012年06期:546-549.
计量间日常管理 篇9
1 计量间油井翻板计量
油井计量为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积累资料, 通过对油井的动态监测, 判断油井的油层变化, 及时分析和研究单元区块油井的产量变化, 从而制定合理的采油方案, 保证生产的良好运行。单井计量采集的数据主要用于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油井产量计算、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 其计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从而影响到油田的合理开发部署和经济效益。
1.1 计量间量油流程
首先做计量准备。打开计量间门窗通风, 检查分离器及各阀门有无漏油、气现象, 阀门开关是否灵活, 各单井回油, 掺水温度、压力是否在规定范围内。然后倒计量流程, 关闭计量单井掺水阀门5~10min;开分离器进口阀门;开单井计量阀门;关单井生产阀门;调节分离器气平衡阀门, 使单井来液进入分离器。接下来开始计量, 当翻板翻红到100高度时, 开始掐表计量 (量400高度) 。当翻板翻至500高度时, 停止计量。根据计量时间以及量油常数, 算出产液量。最后再倒回生产流程, 开分离器排油阀门;关分离器气平衡阀门;等待分离器液面压到底;开计量井生产阀门;关计量阀门;关分离器进口阀门;关分离器排油阀门;开掺输阀门;查看掺水温度, 回油温度。
1.2 影响计量间量油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掺水和热洗阀门不严对油井计量准确度有影响。
对油井进行掺水或高压热洗, 是由人工倒换计量间掺水和高压热洗的工艺流程阀组完成的。从主汇管到各油井之间相互连接的直通 (旁通) 阀门如果关不严有渗漏, 会影响油井计量的准确度。
掺水阀门不严, 存在相互渗漏的影响, 致使计量井的产液量呈上升趋势。并且这一附加产量与总掺水压力成正比, 掺水压力越大漏失的掺水量越多, 油井产量计量的波动也就越大。
高压热洗阀门关不严也会产生系统影响。如果计量井的压力高于其它油井则有漏出现象, 使计量井的产液量下降。如果计量井的压力低于其它油井则有渗入现象, 使计量井的产液量和含水率偏高。
分离器问题对油井计量有影响。分离器使用时间长, 长期量油造成分离器底部有淤积的细沙和污油, 使分离器进液或排液困难, 量油值比实际产液量要少。
例如:某计量间分离器型号为600mm, 在今年年初, 该计量间的分离器量油时所有的油井产液量都下降, 而油套压、电流及流压、液面资料没有异常。分离器量油时上液慢、排液正常。我们在热洗提温期间, 对计量间分离器进行冲洗。冲洗前后对比计量间内所有油井量油。冲洗后日产液基本恢复到冲洗前正常水平。
翻板上下考克堵或坏对产液量有影响。分离器量油是根据液面平衡的原理, 采用定容器计量的方法, 即容器内液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翻板也上翻到相应的高度, 然后用容积法计算式计算出一天的产液量。但是由于上下流阀门堵, 即使容器内已经有相当多的液量存在, 可使翻板不上升。
读数时视线没有与翻板刻度对齐对产量有影响。在读取翻板刻度数时, 视线应该与刻度平行。如果视线高于刻度线, 读出的时间数值偏低, 产量偏高。反正, 视线低于刻度线, 读出的时间数值偏高, 产量偏低。
2 计量间油井热洗
洗井是通过高温流体给油井加热, 使井壁的结晶蜡随流体流出, 或降低井筒及井底附近杂质的粘度使之随流体流出, 达到减轻油井伤害, 延长油井免修期, 提高井筒管理水平, 减少产量损失的目的。
油井热洗周期是根据每口井的液量、油量、含水、泵深、功图、液面等资料, 结合油井检泵时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每口油井的合理热洗周期。
如果一口油井未达到周期, 但发现电流上升, 回压升高, 液量下降、负荷增大的情况, 就要及时汇报, 适当缩短洗井周期。如果电流、压力、负荷、液量无变化, 可适当延长热洗周期。
3 计量间日常油井报表、资料填写, 计量间卫生管理及计量间生产安全
油井资料的录取及整理是油井生产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油田开发能否持续稳产、高效, 与我们采油工录取填写好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是不可分的。所以按时填写油井报表和各项资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 管理人员可以设计一份每月油井留底档案。这份档案中清晰列出每天油井电流、量油、月洗井纪录、月开关井记录。这样一来每天每口油井的生产情况一清二楚。这样就会减少由于工人轮休缺少沟通, 而导致报表、资料有偏差的情况发生。而且对于电流, 量油的变化也可以做到及时反馈, 及时发现生产问题。
保持和维护良好的计量间设备卫生和养护工作, 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干净整洁的岗位卫生, 可以给人们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场地的平整, 无杂草油污, 可以在油田开发的同时, 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做到绿色环保油田。
此外, 计量间岗位应急处置方法也很重要。计量间内一旦发生火灾, 首先切断电源。其次, 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沙, 实施初期灭火。最后, 如火势较大, 人员安全撤离, 并报火警。计量间管线发生泄漏, 首先, 打开门窗通风, 如有电源, 在计量间外部切断电源。其次, 计量间单井停井并关闭井口生产和掺水闸门。再次, 关闭计量间相关泄漏闸门和掺水热洗闸门。最后, 对泄漏点进行维修处理。
参考文献
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的提升 篇10
为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国网保定供电公司以计量信息平台为依托, 通过梳理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要求等措施, 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 逐步提升了电能计量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
1 实现计量信息平台与SG186系统无缝对接
计量信息平台作为国网保定供电公司计量资产的管理平台, 是一个以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 具有网络化操作功能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软件, 主要对电能表、互感器、终端设备等计量资产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可以极大地提高资产的可利用率,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它以资产条码为纽带、网络为平台、电子工作任务单为手段, 进行资产统一管理, 实现电能计量资产全业务全周期管理。
计量信息平台与国网SG186系统采用中间库技术进行无缝接口, 在业务流程上通过任务工单相互支撑, 真正实现业务流程的相互整合以及数据共享。计量信息平台所有入库业务流程来源于营销系统, 营销系统在执行入库操作后, 将自动发送入库任务单到中间库, 计量信息平台在中间库读取数据后, 根据工单明细执行入库操作, 执行完毕后上传中间库, 再次流转至营销系统进行归档, 完成整个入库流程, 整个流程如图1所示。
计量信息平台所有出库业务流程来源于营销系统。营销系统在设备出库环节, 点击按钮发送出库任务需求工单到中间库, 计量信息平台在中间库读取该出库工单后, 根据工单条件和数量配置合适的资产, 并将出库资产反写中间库, 营销系统提取后推进流程, 如图2所示。
2 实现定位管理, 提高出库、盘点工作效率
由于电能表、互感器、采集终端的厂家、型号种类多, 数量大, 在库房管理、检索以及仓储、配送上十分不便, 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 而且这种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供电企业的工作需求。
资产定位管理是通过把库房空间立体化, 按模块形式划分为独立的储位, 每个储位上放置一个空置托盘, 按排、列、层给每个储位编号, 当选择某一储位出库时, 系统自动把选定储位上的托盘通过堆垛机输送至出口, 然后把放置到该托盘上的计量资产与储位号进行绑定来实现资产定位管理, 因而当资产管理员想把库房中的某计量资产找到时, 只需要查询该计量资产的存放位置, 便可轻易操作系统把存放该计量资产的该托盘从储位上输送出来。电能计量资产定位功能的实现更加有利于计量资产的管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通过资产定位对计量资产信息进行跟踪, 实时查询计量资产信息及存放位置。
(2) 资产定位后, 资产盘点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高, 减轻了劳动强度。
(3) 计量资产定位可以根据出库条件自动筛选符合该条件的资产, 实现计量资产的批量出库, 大幅减轻领用计量资产的工作强度, 缩短计量资产领用时间。
(4) 计量资产定位可以准确查找某一计量资产的存放位置, 通过与客户异议资产进行再次检定, 缩短了查找时间。
(5) 定位的计量资产由于前期已经扫描过资产条码, 资产信息已绑定储存, 在计量资产批量领用时不必再逐个扫描条码出库。直接通过系统中的批量出库功能便可实现计量资产整托盘出库, 极大缩短了计量资产的领用时间。
3 强化需求分析, 科学制定需求计划
计量资产需求分为日常更换、新装需求以及临时性工程需求两方面。临时性工程需求可以通过施工单位上报的使用数量统计, 但是日常更换、新装需求却不好确定。利用计量信息平台可以对上年度计量资产领出方式及领用数量进行汇总。计量资产实现“集中检定, 统一配送”后, 应力争保持合理库存, 既要保证新装、改造、故障轮换等业务的资产需求, 又要保证库存时间不超过检定周期 (超过检定周期的资产需进行库存复检, 增加检定工作量) , 计量资产需求计划准确性则是关键所在。
资产需求计划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类型、规格分别按照任务名称、流程分类、用表数量、月平均数量进行统计, 然后根据每年需求递增数据公式计算出下一年度各类业务开展后的需求数量。这样既能满足业务开展需求也能很好地控制计量资产存放时限, 为科学制定计量资产需求计划提供了数据支持。
4 实施效果
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 篇11
关键词:电能装置;技术管理;电能计量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20-0000-01
加强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电力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电能计量管理包括技术管理、法制管理和其他管理,其中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企业和国家供电准确、可靠、平等的技术保障,从根本上防止不法分子为了巨额利益进行的窃电行为,最大程度地保证供电和用电双方的合法利益。因此,为了建立公正公平的用电氛围,企业对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是电量计量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对消耗的电能进行准确的测量,它是确保计量装置准确、可靠,实现公平、公正计量的保障。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成为社会以及企业的关注焦点。老百姓以及企业对自身利益越发关注,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关乎每个人的利益,从而对计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目前的电能计量技术的功能优势越发凸显,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拥护用电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作为电力企业销售电能的标尺,电能计量装置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利益,它能够使供电和用电双方降低消耗,对促进电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对节约能源、加强经济核算以及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总而言之,加强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势在必行。
二、影响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发展的因素
(一)技术人员的监管不利。计量人员的素质高低与计量工作的准确性息息相关。技术人员观念和认识上存在不足之处,对于电能计量工作有重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认为计量存在一定误差也是正常的,并不做细致的处理。但是殊不知,就因为这些被忽视的“误差”导致供电和用电双方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由于不重视电量计量的技术管理,日复一日就会导致许多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技术人员在电力计量装置的相关基础性资料的管理上掉以轻心,如信息不完善、数据失真,这些都对电力的经济指标如电量、线损的计算有这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电力计量工作的完善工作。
(二)电力计量装置的老化问题。电力计量装置一般在安装在室外等不利环境中,经常经受着风吹日晒、雨淋以及雷击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同时电力系统中发生任何的波动如过电压、负荷突变以及发生故障都会严重影响计量装置的正常工作。这些问题一旦导致计量装置瘫痪,将会出现错误计量甚至是中断计量,影响着电量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电力计量装置的部分老化及损坏的情况时常发生,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那么电力系统将无法正常的运作。电力系统中的设备迈向了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取得巨大的突破,供电企业也从单一的生产型迈向生产与服务相结合,因此计量装置的技术革新至关重要。目前网络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计量中的应用对供电和用电双方都有切实的好处。
(三)电力计量装置功能不足。要提高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水平,就必须加强电力计量技术以及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一些不法用户大量窃用电能,严重损害供电企业利益,作为供电部门要加大反窃电力度,采取相应措施杜绝用户窃电。同时企业应加强电量计量装置的创新性,通过和国外的先进产品的对比,不断完善自身计量装置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技术要点,研究出能够适应各种突发情况且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正常工作的计量装置,不断加快自我创新的步伐,为实现我国电力计量装置的功能性多样化提供一定基础。
三、应对电量计量装置的技术管理问题的方法
(一)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计量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计量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中,管理人员应各尽其能,维护电量计量正常运行。同时需要加强计量运行的监督管理、技术指导以及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对技术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和技术指导,能够提高计量人员和营销人员业务水平。随着电力系统计量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有机械表逐渐被智能电子仪表代替,自动抄表系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及时而必要的培训考核,使计量人员对相关技能熟悉掌握。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减少技术人员消极怠工的情况,督促他们注意计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的减少计量误差,从而防微杜渐从根本上遏制计量故障的出现。
(二)保证电量计量装置正常运作。电量计量装置正常的运作是保证计量工作进行的前提。因此要要严格把握好电能计量装置选型和验收,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运行和计量的可靠安全,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同时要注意计量装置的安装,应将互感器安装在避雷针的下方,使其尽量免受雷电的干扰。计量装置的表箱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性、散热性,防雨防腐蚀,从而减少计量装置的维护工作,改善电能表的运行环境条件。企业应更换年老失修以及淘汰的电能表,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计量数字化。
(三)电量计量装置功能的提升。电力计量中的设备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迈进,这就要求电量计量装置具有更多的功能。新功能和新工艺的应用和推广仍需要提高,如电量装置通过实现产品的自动智能化能够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并可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的要求进行最优化调整。此外,计量管理中亟需解决防窃电工作,其中封印管理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封印技术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如采用新的防伪封印,而防伪封印也有了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突破,如二维码封印和数码封印等。
四、结束语
加强电量计量技术管理是电力企业激烈的市场经济下保有竞争力重要措施。这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能力和稳定性,还能够实时掌握经济指标。技术管理工作设计到电量计量的各个方面,既要抓好整体工作,又要做好重点工作,正真实现科学有效的计量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卢志海,厉吉文,周剑.电气化铁路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继电器,2013(11):33-36.
[2]黄伟亮.电能计量技术在用电稽查工作中的综合应用[J].专题研究,2012(09):98.
计量资产管理 篇12
实施策略
按照精益物流的差异化延迟理论, 应在器具选型过程中尽量考虑通用性强, 易于组装的设备, 以便于降低因需求波动带来的大量库存, 具体措施如下:尽量采用宽量程的表计, 例如用8倍表来代替目前的4倍表, 则可将目前的电表物料压缩1/2;例如用5 (40) A的物料来代替原有的5 (20) A和10 (40) A的表计, 用10 (80) A代替15 (60) A和20 (80) A。
按国网标准设计要求, 取消一批不常用规格的表计类型。
对大电流测量, 可采用常用电表规格加互感器的组合方式, 不提倡使用单表计量。
通过物料分类和改变计划报送—配送方式可以提高计划准确性和均衡度。根据每种器具的历史使用情况、价格要素将计量器具分为AB C类, 并按不同类别分别采取不同的计划报送—配送方式。A类常用物资采用后拉式库存看板系统进行周计划—配送方式;B类物资采用提前备货按月报送计划和组织配送的方式;C类占比小、金额不高的物资则可采用按月报送计划, 再根据计划组织采购和配送的方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强调计量中心的主控权, 按不同单位的年度需求情况和运行数量设定各单位报送计划的上下限值, 利用计量中心计划审批权限控制需求数量和生产进度, 从而提高计划报送的准确性和均衡度。
计量中心应充分发挥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领导作为, 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保证上游器具的及时、准确供货, 以减少配送周期上的不确定性, 达到压缩时间和保证质量的目的。具体策略上可考虑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入厂指导和督促;在提高入网门槛的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关系, 用双赢策略引导供应商提供更加优质和及时的供货服务;利用刚性法律手段保证供应商行为符合要求等。
平准化生产方式来保证上述周计划配送方式的有效实行。计量中心一般采用大批量生产的模式, 建议压缩每个采购批次的数量来降低生产移动批量, 达到生产计划平准化的目的, 解决生产线上的单一性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
在具体配送的组织上, 除了采用第三方物流对相同路线进行组合配送的方式外, 还可从剥离不必要的、没有增值效应的中间环节入手, 逐步减少配送点和配送层次, 最大限度的减少计量器具供应链上的隔断点, 缩小配送周期, 消除多余断点间的等待、搬运和库存, 将供应链上整体库存成本压缩到较低水平。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物流系统更新生产线。建议使用逻辑地址取代物理地址, 可以压缩库存冗余, 最大限度利用库存空间。如能使用堆垛机自动存取货物, 还可压缩货物出入库查找、搬运、叉车上下货的时间, 提高管理精确度, 降低原立体货架叉车取放货的安全风险等。
通过集结计量器具生产流水线的方式提高现场管理精益水平。分析新到表计从入库到质检车间、抽检合格表计从出库拆包、入洁净区、进入检定区、到铅封线、装箱组盘区的流程, 将各工序进行重新布局, 达到压缩各节点间距离的目的;同时尽量使用一些自动传送设备来消除节点间人员的搬运和等待, 最大限度的加快生产节奏、压缩生产周期。
用6S管理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例如采用可视化看板管理手段公示生产计划和重要信息;对新的工作流程、方法进行提炼, 编制标准化作业程序;用标识和油漆区分现场区域、地面和通道, 做到生产现场一目了然和整洁规范;用定点摄影或录像监控的手段督促杂乱区域的改进等等。
改变原有单靠技术人员控制质量的方式, 调动供应链上各隔断点、工序上的人员共同对质量进行监控, 防止不合格品向后流动带来的人员、材料和时间的浪费, 避免因表计质量而引发的营销差错。具体办法就是每个工序只接收“零缺陷”的产品, 将有问题的计量器具从流程上剔除出来, 单独进行返厂维修, 并安排在生产上出现异常情况 (如抽检不合格、厂家供货不及时) 的时候进行校验。
为了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出力水平, 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生产技术能手, 以平衡各种生产计划波动、外部环境变异带来的影响。在培训的计划方案上可采用星取表的办法, 将各类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用表格形式罗列出来, 再根据星取表制定培训计划, 不同人员主动按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练习, 每完成一项技能的培训, 经上级考核后予以确认。
案例分析
重庆计量中心自成立以来, 逐步在计量器具物流供应链中引入精益思想, 做了很多有益尝试, 并取得了初步效果。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器具选型定料严格把关。通过统一供应商的技术参数, 将规格型号从1000余种压缩到了76种, 来减少计划、采购、质量控制、校验、库存、配送和运行维护方面的资源浪费。
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减少计划的波动和变异。重庆计量中心充分利用国内外大型咨询公司为重庆电力系统量身定做的集成化客户关怀系统和M M物料管理系统开展计划、资产、配送工作。各层计量管理人员凭权限实时查询下层的库存和用户信息, 保证了计划报送、审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减少了计划失真带来的波动和变异。
变革了计划配送方式。将计量器具进行了AB C分类, 并按不同分类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计划报送—配送方式。特别是对A类物料实行周计划配送方式的变革后, 整体配送时间大幅缩短。重庆计量中心的这一举措在国内尚属首例。
建立了平准化生产模式。通过在采购时合理分解批次数量, 达到了小批量生产的目的, 减少了大批量生产时厂家不及时供货和生产线上出现故障造成的阻断时间, 压缩了多品种表计的供货周期, 最大程度地解决了生产线与用户需求间的矛盾, 以及线上人员忙闲不均的问题, 达到了生产计划平准化模式要求。
压缩了下游库房。通过管理上强有力的措施, 将原160多个基层库房, 压缩到了60个, 将多层配送压缩成了扁平配送方式, 减少了下游库存量, 缩短了计量器具流转时间。
更新了物流系统和设备, 集结了计量器具生产流水线。计量中心淘汰了原主要依靠人工管理的立体货架库存方式, 使用了自动化的堆垛机仓储系统;同时采用U型布局方式, 将整个生产物流过程进行了重新布局, 并利用自动升降装置、AG V运输装置和传输带等自动传送设备来连接各节点, 提升了生产物流线的整体使用效益, 将生产周期从4.5天压缩到了3天。
用6S管理提高现场作业效率。采用了电子屏幕和墙面看榜公示月、周、日生产计划和人员奖惩情况;编制了新的标准化作业程序用以加强配品配件的收发管理;用录像监控的手段督促仓储作业区域的改进等。通过6S管理, 检定车间从视觉效果到工作效率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计量资产管理】推荐阅读:
资产计量模式05-20
电能计量资产07-13
生物资产计量08-04
资产计量选择10-08
林业生物资产计量08-19
无形资产计量08-31
金融资产的计量问题05-14
固定资产价值计量09-19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对策07-14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