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医学

2024-11-07

高级医学(精选3篇)

高级医学 篇1

教育部、卫生部于2012年启动了“卓越医师培养计划”旨在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从而提高大型医院创新能力。但是, 当前大型医院医学创新人才队伍中存在“拔尖人才仍需增加、知识结构仍需优化, 创新动力稍显不足”的问题较为普遍, 与卓越医师培养计划设立的培养目标尚有很大差距。因此, 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学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 对促进医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创新发展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背景与意义

1.1 现代医学迅猛发展

新技术革命以后人类知识总量以幂级数爆炸性增长, 医学知识陈旧周期已缩减为10—15年, 有的专业甚至缩减为5年, 医学知识年增长率已高达13%, 而知识老化率高达75%。临床医学人才必须及时迅速地进行知识更新, 不断调整知识结构, 并在实践中充实完善, 才能不做时代的落伍者。

1.2 医学教育新要求

随着医学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医学教育和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民日益提高的对健康质量和水平的需求, 迫切需要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卓越医生”。临床教学阶段是培养“卓越医生”的关键时期, 临床教师的执教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 如何加强临床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 提高执教能力, 是培育 “卓越医生”的关键所在。

1.3 医院建设发展的迫切需求

当今医疗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一所医院要在竞争中求发展, 在夹缝中求生存, 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 抢先占领“医学高地”, 要“看别人看不了的病、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 所以, 医院建设发展迫切需要更多的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开拓性和创新力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 已经成为医疗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

2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要求

高级医学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三个迷失期”, 第一是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初期, 适应工作岗位的难题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 淡化了部分医学人才的求知欲, 仅满足于完成手头工作;第二个迷失期是出国留学归国初期, 国内外工作氛围的差别, 冲击了部分医学人才的创新思路, 同时留学归来的优秀临床人才常规临床工作也很繁重, 创新的欲望渐渐冷却;第三个迷失期是高级职称晋升后, 部分医学人才没有了继续进步的动力。针对这三个迷失期, 我们以 “国际视野定位、世界标准衡量”的理念, 提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1初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完全满足岗位需求, 具备优秀的临床技能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素质, 成为优秀的住院医师、助教;2中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全面的临床、教学、科研能力, 并在某一方面有创新的潜力和进步的空间, 成为全面素质过硬并有自身特色专长的骨干力量;3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在医教研某个方面能够做出独创性的成绩, 具备“创新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承者”素质的世界知名专家。

2.2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助推机制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必备的四个素质有“知识、技能、判断、激情”, 为提高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提升医院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课题建立了完备的人才助推体系。

2.2.1 激发人才创新激情

激发医学人才创新,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 使人才做到“时时想创新、事事想创新”。因此, 从浓厚“崇尚学术氛围”和弘扬“创新文化追求”两个方面着手, 点燃了人才的创新激情。

一是精品活动规模化。设立并举办系列精品活动, 用“精品讲座”、“精读名品”交流创新思维;用“精析病例”、“精湛医术”传播创新技术;用“名家讲坛”、“博士论坛”激发创新思想;用“精解名校”、“精研名科”开阔创新视野;正是这种不断繁荣的精品文化, 催生了医学人才勇闯禁区的创新激情、勇攀高峰的创新信心。二是学术交流制度化。坚持学术交流制度化、常态化。每月组织1次“精析病例”讨论会, 由高级职称医师重点剖析临床疑难重症救治的成功经验;每季度召开1场精湛医术报告会, 及时掌握国际“高精尖”临床技术研究的最新动态。三是国际交流常态化。每年派出多名临床骨干、科技骨干到世界一流的医疗机构留学深造;建立国际学术会议“无大会报告、不派人参会”的审批政策, 激励医学人才敢于与世界一流过招;通过以上措施, 促进学术交流, 营造浓郁的“崇尚学术”和“追求创新”的文化氛围, 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提供生长“沃土”。

2.2.2 培训覆盖人才终身发展

建立“岗位胜任培训、全面素质培训、创新能力培训”三个层次的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训体系, 对照人才成长的初中高三个层次, 覆盖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终身发展过程。

一是岗位胜任培训, 主要针对初级医学人才, 强调各方面基础技能培训。采用“规范化培训”、“人人上讲台”等措施, 重点加强临床实践、课堂教学和实习带教基本技能相关培训, 以及科学研究基本素质培训。利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对初级职称医师进行多岗位技能培训, 夯实医学人才的基础, 奠定其胜任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也为下一阶段的全面素质提升做必要准备。二是全面素质培训, 主要针对中级医学人才, 强调各方面均衡发展。主要目的是加强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全面素质培养, 让中级职称人员参加医教研各项活动。自主设置科研项目, 助推科研能力提升;通过全英文授课改革、精品课教员选拔、PBL公开示范课等措施强化执教能力, 提升中级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三是创新能力培训, 针对拔尖人才, 通过扶植和鼓励临床高新技术, 拔高临床水平;通过参加“名家讲坛”, 突出训练其将先进的医学成果应用到课堂授课中的能力, 成就“名师大家”;通过鼓励申请“大项目、大课题”, 重点锻造其临床、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走上国际学术高峰的实力。“三个层次”的培训覆盖了临床医学人才发展的全过程, 为人才发展提供不间断的培训和提高机会。在培训内容上既加强了医院师资力量的临床、科研自身创新能力, 又强化了师资队伍整体教学能力, 有力地推动了创新学术成果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2.3 助推人才创新能力发挥

一方面聚焦方向。医院紧扣国家、军队和人民健康重大需求, 通过学科方向凝练和发展战略研讨, 确立重点攻关方向;二是聚集资源。成立新药研发中心等研究中心, 通过搭建科研支撑平台、实施学科助推计划, 为高级临床医学人才集中资源, 提供创新平台;三是聚合团队。通过开展“中华名人助推工程”, 对中高级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进行有力资助。

2.3 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考评激励制度

2.3.1 人才培养结果的考核和认定

结合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标准体系, 对各层次师资每两年进行一次任期考核, 制定考核评分标准, 建立了包括专业内评价、专家组评议等环节在内的人才考评体系, 重点对人才的基本素质、创新能力进行考评。将考评结果与调职调级、转业挂钩, 文职人员与工资、奖金挂钩, 对任期考核不称职、“三无” (无课题、无SCI、无成果) 人员实行全程淘汰。通过定期评估、交流对比, 使工作人员认清差距, 找准短板, 寻求对策, 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通过制度化考评, 有效衡量了创新型人才终身教育体系效果, 为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提供重要参考。

2.3.2 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从单位角度鼓励创新、提倡冒尖、敢于重奖。对进入全国排名前五强学科的带头人, 科技创新群体和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牵头人分别给予高额奖励;对于发表影响因子10分以上SCI论文的个人给予一定精神和物质奖励。

2.3.3 全面推行岗位竞聘制度

推行科室主任竞聘上岗制度, 中级职称人员也可参与学科带头人竞聘, 为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成长提供自由舞台和广阔空间。经过公开打擂, 对素质全面、业绩突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才俊破格使用。

经过创新型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懈实践, 医院在高水平临床医学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在师资队伍建设、学员培养质量、教学工作成果、医院科研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棉华, 何萍.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2) :10-12.

[2]刘永萍, 朱修援.地方医学院校构建医学终身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2 (3) :166-167.

[3]韦巧红, 阮奇君.我国与欧洲三国继续医学教育的比较研究及对策[J].健康研究, 2009 (2) :143-148.

[4]王心旺, 黄宇翔.试论医学院校的医学终身教育职能[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6, 26 (1) :79-80, 82.

高级医学 篇2

作为一个去年考试失败的考生,在此真的要说一句医学高级职称考试真的不容易。去年考医学高级职称时是信心满满的,但是最后一门差两分没考过,现在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训,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吧!

我觉得我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真正重视这场考试,觉得自身基础自我感觉还可以,结果在考前两个月才想起来要看书,去跟考过的人请教经验,对这次考试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连考试内容是什么都没弄清楚,结果全军覆没。一拿到试卷看题目就后悔得肠子都清了,希望考生不要像我这样,就算基础再好,也要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

其次,考试的是没有认真读题,这个题,说的是题干。因为后来我在网上看到,这个多项选择题,做对有分,做错是要倒扣的。而我在习题上做的多项选择题,大部分都有好几个正确答案。因此考试的时候没有认真的看题目,每个题目都选了差不多3-4个选项,现在想想,估计大部分的多项选择题我都没有得分。

高级医学 篇3

广西医学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材料条件

职称评审是指已经经过初次职称认定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经过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职期内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学时,申报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须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并且经过一些基本技能考试(如:称职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等),向本专业的评审委员会评委提交评审材料,经过本专业的专业评委来确定其是否具备高一级职称资格。

广西卫生高级职称考试的成绩已出,笔试通过仅仅是完成高级职称申报的第一步,离评审通过的距离还很远,评审时间快到了,作为过来人,去年这个时候我正如火如荼的准备着,今年有空写上一些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高级职称申报所需要的条件以及我个人的申报经验,不管这次考试通过没通过的,我想本文都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我主要总结三个方面内容:

一、考试注意点

二、个人申报经验。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发布的晋升高级职称的文件,一、考试复习要点:

1.大纲很重要,围绕大纲是不错的,考试的范围比较广泛,复习时要把常见疾病要读懂弄透,但是很意外,有的考题确实偏,属于超纲题,考试大纲上没有没有办法,这些都不会做。这个我们左右不了。

2.复习资料应该有,但不能过分依赖。主要看历年真题和教科书,不管是军医的还是人卫的还是考试宝典,都只是书本的简化,以教科书为蓝本才是最可靠的。

3.我们要对常考知识点作为重点学习。看书一定要细,对于偏题怪题,有人认为出题人想难住大家采取的极端行为。其实我认为抱怨对我们没有一点好处,有句话叫:改变你所能改变的,适应你所不能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相对应问题,100分不是目标,考60就够了。

4复习用书

大家临床工作都很忙,白天基本都在上班,只有晚上挤出时间来看书,所以提高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了。但凡国家标准化考试,一定有一个考试大纲,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考试大纲和上一的考试大纲做一个对比,新增内容十有八九是会出现在考卷上的;很多人害怕超纲考题,其实一张100分的试卷,超纲题目不会超过5个,你看书了可能做对4个,不看书可能蒙对2个,不如果断放弃,严格按照大纲来复习。对于复习用书,个人认为本科课本,外加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复习指导,以及历年真题(主要是前2门考试,广大考生一般

考试结束后都会回忆出题目),足够通过高级考试,而对于市面上数量繁多的各种模拟,练习题,则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历年真题

大家都参加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对于历年考题的重要性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历年真题能让你对考试难度,出题方向有个宏观的认识,而且高级考试已经很多年了,必然会出现重复的或者换汤不换药的题目

二、申报经验,重要!

今年我评的是外科副高职称,考试第三年了,前面两年评过两次,毫无疑问,都失败了,具体原因卫生厅也没给,去年找了几个专家,最后也被枪毙掉,说是论文发到增刊了。

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系列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 规范;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理 论知识,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了解本专业国 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处理本专业较复 杂疑难问题,工作业绩较突出,公开发表、出版体现专业水平的 论文和著作;学术技术水平较高,有指导和培养下一级卫生技术 人员的能力;较熟练运用一门外语获取医学信息和进行学术交 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德规范。

第一条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申报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技师、副主任药师、副主任护师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二条 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下 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一、从申报当年往前推算,在申报条件规定的资历年限内,有过考核不合格的;

二、有伪造学历资历,或申报业绩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 等申报材料造假等严重违纪行为,从被查证属实当年起 3 年内不 得申报;

三、发生医疗差错责任者,当年不得申报;发生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2年的。

第三条 学历、资历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博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获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本领域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获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本领域专业 技术工作5年以上;获大专学历,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本领域专 业技术工作 7 年以上。

二、国家机关分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 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学历、资历要求申报: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获得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 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 15 年以上。广西医学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材料条件

第四条 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的要求。(一份B级或A级的合格证书)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规定的成绩模块。(4个模块的合格证书)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 专业技术执业资格及专业能力考试条件

一、申报副主任医师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并经执业注册;申报副主任护师须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执业注册。

二、参加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能力考试,成绩达到规定的合格分数线(考试后获得的2年有效合格证书);免试人员范围按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专业能力考试规定执行。

第七条 继续教育条件

任现职以来,完成本部门、行业及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八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0周以上。在管理工作岗位的专 业技术人员,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20 周。

二、有较丰富的本专业实践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 难的技术问题;完成较复杂的会诊和抢救工作。

三、开展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项诊疗技术项目。

四、每年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临床技能培训,讲授专题课 3 次以上。

五、开展基层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卫生系统内的卫生技术人员,原则上应按规定到县或乡(镇)卫生机构开展卫生技术服务工作。申报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在任期内必须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累计6个月以上;申报其它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在任期内必须到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服 务累计3个月以上(提交《广西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考核卡》),具体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业绩成果条件

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须提供以下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

一、临床医疗(西医、中医):

(一)须提交本人在任期内不同年份主治、主持的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绩成果的3份原始完整病案(扫描的复印件要有单位审核盖章)。

(二)无住院病床科室或长期在门诊工作而无法提供病案的申报人员:须提交本人在任期内不同年份主治、主持的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绩成果的 3 份病案分析材料(3000 字以内,附有关原始资料材料如各种检查、检验单号、处方等,扫描的复 印件要有单位审核盖章)。

二、其他专业:须提交本人在任期内不同年份主持的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业绩成果的3份技术工作报告(3000 字以内,附实验室检测检查、现场调查等有相关原始资料,扫描的复印件要有单位审核盖章)。

第十条 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必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医学类专业公开发行期刊(公开发行期刊查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 2 篇以上(不含增刊,不包括个案报道、综述、科普性文 章和论文摘要等),综述 1 篇(可不发表)。县和县以下各医疗单 位申报副高级职务资格,论文可在医学类专业期刊的增刊发表。评委会(专家组)应对论文质量进行专业鉴评,并给出鉴定意见,对于论文水平较低的不能作为评审依据。

第十一条 破格条件

对贡献突出、业绩显著且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破格申报。

一、基本条件

(三)符合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任现职以来,各考核均为合格(或称职)以上,其中至少有两考核为优秀。

任现职以来,考核、论文、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能力考试、继续教育、工作业绩等符合规定条件,二、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其中之两项:

(一)获得市(厅)级授予的专家称号;

(二)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者。

第十二条 附则

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并按规定程序申报、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卫生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四、与本条件相关的词(语)解释见附录。

附录 有关的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一、本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思想政治条件、学历(学位)资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能力考试、继续教育和工作经历、业绩成果、论文(著作)要求必须同时具备。

二、本评审条件中所规定的“学历”,是指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取得国(境)外的学历,须提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材料。

三、论文:指在医学及相关专业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上发表 本专业研究性学术文章,全文一般不少于2000 字。不含增刊,不包括个案报道、综述、科普性文章和论文摘要等。通讯作者论文不能作为代表作。

四、奖项等次主要完成人排名

(一)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前 9 名;二等奖:前 7 名;三等奖:前 5 名。

(二)市(厅)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一等奖:前 5 名;二等 奖:前 3 名。

五、继续教育学分条件

(一)指任现职以来,累计完成继续医学教育 I 类学分 25 分、Ⅱ类学分 50 分以上学分(I 类学分可替代Ⅱ类学分)。注意:每篇论文可获6分Ⅱ类学分

(二)具备从业以来累计 1 年或任现职以来累计半年进修、培训学习经历。(要有证明或证书等)

上一篇:移动网络的发展与应用下一篇:作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