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通用6篇)
人教B版 篇1
我是一名有三年教龄的数学教师, 对于高中阶段的教材只接触过一遍。作为年轻教师, 在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上还很欠缺,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下面我就针对人教B版的教材谈谈我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
一、初高中数学的衔接问题
在使用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什么也不会”, 通过了解学生才知道中考并不涉及到的问题, 在高中却是经常用的。有些内容有的初中老师并不讲或不深入处理, 给高中数学的教学造成了许多麻烦;例如:初中在二次根式化简时, 淡化了分母有理化, 而在高中用到分母有理化的习题又很多, 学生很难接受;高中不讲圆柱和圆锥, 只在初中讲, 但学生学得不到位, 连简单的应用问题都解决不了;初中只讲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 但在高考中却常常涉及到三角形的垂心、重心, 特别是重心;初中教师并没有深入讲解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只是重点讲解了求根公式, 但在高中阶段十字相乘法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求根方法, 特别是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含参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过程中都要用到这一内容;二次函数及根与系数关系也是初中忽视的内容, 但在高中阶段的解析几何 (直线与圆锥曲线) 、一元二次不等式、参数方程等问题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此外, 初、高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许多差别, 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较具体, 模仿性的练习较多, 比较强调基本技能训练;高中数学的内容相对说来抽象性较强, 比较强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式的运用, 对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要求较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因此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过渡衔接不仅要考虑知识方面, 而且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使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味地抱怨、等待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面对现实的做法是加强衔接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探究, 针对本地教学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高中课标组建议采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必修五的顺序进行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 我认为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例如:在高一入学后, 可以先补充不等式的性质、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等内容, 特别实在普通高中, 分解因式、通分、复杂的运算都是可以巩固训练的,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运算速度, 这在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是很必要的;理科生在必修三第三章古典概型前可先讲解排列组合的内容, 这样既能减少高二下学期的教学进度压力, 又可以使学生准确快速的确定基本事件空间的总数;在必修四的教学内容安排上旧版教材的安排可能在教学上更方便一些, 我们可以按照第一章、第三章、第二章的先后顺序进行, 将三角函数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如果在这之后接着讲解必修五的正余弦定理会更具备连贯性;从辽宁省的高考命题来看, 最后的三选一中的平面几何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但大部分学校选的都是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或不等式选讲的内容, 我想我们可以试着讲一讲平面几何, 或许可以增加得分率的。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应该根据本省试题的设置设定教学内容的顺序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二、书后习题的安排问题
习题是数学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 许多学生不喜欢做书后习题, 主要原因在: (1) 有的习题过于简单, 与例题完全相同; (2) 教材某些知识内容没有相应的习题来巩固, 而部分习题又用到一些没有学过的知识;例如:必修一3.1.2的内容中并没有求复合函数定义域的问题而课后的练习与习题中都出现了求复合函数定义域的问题; (3) 部分题目的解答需要运用信息技术 (如计算机、计算器等) , 但很多学校或学生缺乏相关的设备。可见, 习题的难度还有待调整;基础题、中等题、难题的编排次序还有待探讨;习题的选编既要贴近实际, 又不要让数据太繁琐, 照顾没有计算机 (器) 的学生;习题应该从多方面设置, 让题目不仅与现在的知识有联系, 还与过去或将来的知识有联系。
实际上, 我们的高中教材特别需要有一本配套的练习册。当然, 市场上的教参和习题集五花八门, 层出不穷, 但这些习题大同小异, 无非就是以往的旧题或是各地区的高考题汇编, 在难度上没有层次, 不能与教材的内容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学生也得不到高效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有一本习题册能与教材相辅相成, 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不再盲目, 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辅助使用导学案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 教学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扮演的则是组织者, 引导者。在教学方法上, 我们也提倡教师要启发式的教, 学生要在讨论中, 在合作中去学, 而贯穿这一教学主线的就是导学案, 导学案中不仅明确了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还能引领学生一步步的思考、探究, 实现有效的课前预习,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导学案发挥的作用, 如果在使用B版教材的同时, 将辅助的课堂导学案加以推广, 那么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 都是大有益处的。当然, 导学案的内容, 形式可以由每个教师来决定, 大可以彰显个人独特的、创新的教学手法, 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 设计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学”的内容和习题, 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人教B版 篇2
(共1题;
共1分)1.(1分)算一算。
4+6= 0+2= 5+4= 6-6= 7-2= 3+4= 10-3= 9-3= 2+8= 9-0= 8-4= 10-6= 6-2= 1+8= 6-4= 2+3+4= 8+2-3= 6-4+5= 9-2-7= 10-5-4= 2+7-3= 二、填一填。
(共7题;
共8分)2.(1分)按规律填空. _______、2、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
3.(1分)数一数,填一填。
(1)按形状分,可以分_______ 类,△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有_______个。
(2)按颜色分,可以分_______类,红色有_______个,蓝色有_______个,黄色有_______个。
4.(1分)看图写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5.(1分)在星星填上正确的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2分)青蛙乐队。
(1)从左数起,5号青蛙排在第_______,8号青蛙排在第_______,排在第3的是_______号青蛙。
(2)这个青蛙乐队一共有_______只青蛙。
7.(1分)你会填数吗?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1分)比大小。
8-0_______8 3+3_______9 10-6_______5 9-2_______4 6+3_______8 10-10_______10 7+1_______6 6-3_______3 9-3_______7 三、选一选。
(共4题;
共4分)9.(1分)在包装绳长的下面画“√”。
10.(1分)最多的下面画“√”。
11.(1分)_______比_______多,_______比_______少。
12.(1分) _______和_______同样多。
四、把每行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共1题;
共1分)13.(1分)把每行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五、看图填算式。
(共1题;
共1分)14.(1分)兔子一家去森林里采蘑菇。
(1)兔妈妈和兔爸爸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2)它们一家三口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3)小兔子再采多少朵蘑菇就和兔妈妈采的同样多?(4)兔妈妈和兔爸爸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5)它们一家三口一共采了多少朵蘑菇?(6)小兔子再采多少朵蘑菇就和兔妈妈采的同样多? 六、看图式列式计算。
(共4题;
共4分)15.(1分)根据题意填空(1)(2)(3)(4)16.(1分)数一数,填一填(1)(2)17.(1分)看图写算式。
(1)(2)(3)(4)18.(1分)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只)参考答案 一、算一算。
(共1题;
共1分)1-1、二、填一填。
(共7题;
共8分)2-1、3-1、3-2、4-1、5-1、6-1、6-2、7-1、8-1、三、选一选。
(共4题;
共4分)9-1、10-1、11-1、12-1、四、把每行中不是同类的圈出来。
(共1题;
共1分)13-1、五、看图填算式。
(共1题;
共1分)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4-10、14-11、14-12、六、看图式列式计算。
(共4题;
原版引进英国B&H版 篇3
钢琴协奏曲全集(1—4)
拉赫玛尼诺夫(S.V.Rachmaninov,1873—1943)可以说是本世纪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他继承柴科夫斯基的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坚持调性音乐语言。他的四首钢琴协奏曲是20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名作,以其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感情,以及精致的技巧深受钢琴演奏家和听众的喜爱。我社出版的此全集为英国Boosey&Hawkes出版公司的权威版本,也是国内唯一的、正规的海外授权版本。
拉赫玛尼诺夫的四首钢琴协奏曲,是20世纪最杰出的钢琴名作,可谓钢琴音乐皇冠上的璀璨明珠。多少年來,深沉、浪漫的俄罗斯旋律一直深受钢琴演奏者和广大乐迷的喜爱。
《第一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时代的作品,那时的他一心想着写出可以继承柴科夫斯基精神的俄国作品,但是这首曲子的完成定稿却在他的第二、第三钢琴协奏曲之后,同时也是他告别俄国前最后完成的作品。
《第二钢琴协奏曲》被公认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高杰作”,广受世人的喜爱和欢迎。在所有俄罗斯作曲家的钢琴协奏曲中,本曲为首屈一指的名作。本曲除了在结构上的完满妥善之外,同时还充分发挥了抒情性和钢琴化的效果,而且形成了绝佳的统一。尤其是本曲中的几个旋律充满了浪漫情趣,因此,不是经常被附上各种歌词竟相演唱,就是被世人改编成爵士乐广为流行。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表现了最坚毅的俄罗斯精神与最强大的生命力,而作曲家本人的人格力量,也在这部作品中也得到最充分的展示。“拉赫玛尼诺夫是用钢铁和苋金铸成的,钢铁是他的手臂,黄金是他的心灵。”——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最珍贵之处。
人教B版 篇4
一、对A、B版教科书章节结构的比较
1.比较章节的结构
按照《标准》的指示, A、B版的教科书中都把“算法初步”列为必修3的重点内容, 即为第一章, 并划分成三小段, 章节的开头一样, 不同的为教科书的人教A版在第一张的小结之前根据内容需要, 分为“数学探索”“数学模型的建立”“数学的文化”等学习内容, 而教科书的人教B版则将“阅读和欣赏”安排在本章的结尾处, 并设有两个附录, 作为对本章学习内容的补充。
2.根据各章节的基本结构进行比较
教科书的A版在内容结构的分布上根据内容的需要而设定, 包括的部分有:导入语的讲解, 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进行问题分析, 对常规题、开放题、探索题、实践题等例题的讲解, 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最后进行习题练习, 用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教科书B版则对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更加重视,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研究, 对数学的基本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 从而将数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
二、对于A、B版教科书中有关算法初步的结构内容进行比较
1.对于课时的安排进行比较
在教科书的人教A版共有146页, 算法初步的内容有51页, 大概占到全书总页数的34%以上;而教科书的人教B版共有123页, 算法初步的内容有45页, 大概占到全书总页数的36%以上, 算法内容在两版科教书中的占有比例相当, 然而, 教科书的人教A版比教科书的人教B版少一课时, 并且每节课所学的内容较多, 这使学生在学习A版的教科书时, 学习压力比较重, 没有学习B版的教科书轻松。
2.对于组织内容进行比较
(1) 对算法定义的讲述略有不同
教科书的人教A版在探索研究有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时, 认为算法的求解是依据特定的要求解决某一种问题的有限步骤。教科书的人教B版在讲解鸡兔同笼的问题时, 对算法的理解为, 按照要求规定的运算顺序完成解题的全部步骤。
(2) 对算法知识的侧重点不同
教科书的人教A版注重对知识的细致划分, 对教科书中的各个知识点设计习题, 并对例题进行具体分析, 而教科书的人教B版注重对知识及思考方式进行总体的归纳和总结。
三、对算法初步的习题、例题配置进行比较
在对算法知识的习题归纳中, 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别:第一种是对单纯的算法知识归类, 主要是对算法内容的考察;第二种是有关其它类别的数学知识, 包含算术、几何、代数;第三种是有关实践的应用种类, 以实际的生活为前提对题目和内容进行考察;第四种是数学感情的体验种类, 主要体现在对算法的学习和体验及搜索资料等数学活动,
1.设计例题上的差异
教科书的人教A版共设计了21道例题, 教科书的人教B版共设计了16道例题, 在这些例题中, 教科书的人教A版更注重对知识的考察, 教科书的人教B版更注重数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2.习题设计上的差异
在《标准》中“算法初步”的规定课时为12节, 而教科书的人教A版将课时定位12节, 教科书的人教B版讲课时定为13节。并且在习题的数目上, 教科书的人教A版在习题的数目上明显少于教科书的人教B版, 并且两版教科书在题目的设定上都很少有数学感性类题目, 而且有关几何类方面的题目也过少。
3.教科书的人教A版侧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科书的人教B版侧重对知识内容的讲解
例如, 教科书的人教A版在讲解“程序构图时”引用“求二分式方程x2-5=10 (x>0) 的近似解”的教课形式。而教科书的人教B版更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应用, 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算法思想。
四、对高中数学算法的几点建议
1.掌握对算法的思想, 加强对思考的探索与研究
新课标的提出对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学习能力有了新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 通过增设不同种类的科学思考,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控制课堂上的知识学习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局限性, 以及对科学知识探讨能力的要求, 教学时必须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理解程度。有些教科书在某一节课的设计上, 加入过多的知识内容, 习题和例题的数量远远超过学生能够理解的范围, 并且在两版教科书中关于几何类型的习题都太少, 然而借助几何的直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所以两版教科书应该增加几何类型的数学题目。
五、总结
综上所述, 两版不同的教科书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参考, 然而B版教科书相对于A版教科书而言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更易学习、掌握, 但是B版教科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 对人教B版教科书的学习, 教课老师可以按照各地区的实际教学情况, 对教课书的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编写B版教课书的工作人员, 根据我国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取长补短, 设计出更符合我国学生学习特点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形式、多内容的优质教科书, 让我国的教科书变得更加完美。
摘要:通过对人教A、B版数学3的“算法初步”的内容进行比较探讨, 以“算法初步”的教研内容为学习对象, 具体例题具体分析, 对教课书上的章节、组织结构和习题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比较,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白改平.正确认识高三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数学目标——由一节公开课引发的思考[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1, (4) .
[2]原晓萍, 付海伦.应用“先行组织者”策略指导算法初步教学[J].中国数学教育 (高中版) , 2011, (3) .
人教B版 篇5
共31分)1.(1分)用一副三角板拼成图,∠1=_______度. 2.(6分)12.3×4.5=123×45÷_______ 0.2÷0.21=_______÷21 3.(1分)填数 _______ 4.(3分)40分钟是1小时的 _______,7000平方米是2公顷的 _______。
5.(1分)526÷58,把58看作_______试商,初商为_______,商_______了,所以应商_______。
6.(10分)是谁射中了靶心呢? 甲、乙、丙三个人在射击比赛中每人射击了3次,图上的黑点是他们击中的弹孔.知道他们每人得了15分,可是记分员忘记了击中靶心(10环)的是谁,只记得第一次射击甲得8分(按1环为1分计算)、乙得3分、丙得2分.小朋友,你能根据靶上弹孔的情况,判断出击中10环的是_______。
7.(3分)一个数的十万位上是1,个位上是7,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读作_______,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_______。
8.(2分)要使8□3÷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填_______;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填_______。
9.(2分)在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14_______0703521≈15亿 23_______972≈23万 10.(1分)一张饼两面都要烙,需要6分钟,一只平底锅每次可以烙3张,烙熟5张饼至少需要_______分钟。
11.(1分)数一数,下面有_______个梯形。
二、选择题(共5题;
共9分)12.(2分)下面各算式,与3.125÷2.5的商相等的是()。
A.3125÷25 B.31.25÷25 C.3125÷2.5 D.3.125÷25 13.(2分)下面的关系图,()是错误的。
A.B.C.D.14.(1分)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54写成了45,结果得到的商是54,那么正确的商是()。
A.54 B.45 C.99 15.(2分)398×21的积大约是()。
A.8000 B.6000 C.5000 16.(2分)用一副三角板不能直接画出的角是()A.150° B.15° C.25° 三、填表格(共1题;
共4分)17.(4分)请把表格填完整 路程 240千米 1280千米 时间 6小时 8分钟 1小时 速度 60米/分 64千米/时 8千米/秒 四、计算题(共3题;
共37分)18.(5分)直接写出得数。
25×20= 30×13= 140×6= 102×7= 80÷40= 360÷90= 210÷70= 720÷80= 130×60= 500×30= 281÷38≈ 495 ÷62≈ 19.(20分)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2)(3)(4)20.(12分)递等式(1)1359-27×29(2)(348+331)÷97(3)(1266-738)÷88(4)500-576÷72 五、操作题(共2题;
共10分)21.(5分)用量角器画一个105°和一个90°的角。
22.(5分)①请在图1中画出三角形ABC中AB边上的高,并以AB边和AC边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请在图2中以A1B1边为平行四边形的底边,画一个和三角形A1B1C1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六、解答题(共5题;
共33分)23.(5分)食堂运来一批大米,每天要用去150千克,一个月后还剩下500千克。食堂共运来大米多少千克?(一个月按30天计算)24.(5分)同学们制作动物标本275件,每8个装一盒,能装几盒?还剩几件? 25.(5分)英才小学新进一批作业本,要发给18个班,每班125本,学校还要留下60本作为备用,学校买来的这批作业本一共有多少? 26.(5分)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录音机,花了11200元,现在以每台220元全部卖出后,商店共赚了多少元? 27.(13.0分)下面是姐妹花店里上个星期的销售记录。
类别 玫瑰花 百合花 菊花 康乃馨 数量/枝 48 39 38 43(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上周这四种花一共卖出了多少枝?如果将这些花每12枝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多少束?(3)这个花店马上要进货,你认为多进哪种花比较好?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11题;
共31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选择题(共5题;
共9分)12-1、13-1、14-1、15-1、16-1、三、填表格(共1题;
共4分)17-1、四、计算题(共3题;
共37分)18-1、19-1、19-2、19-3、19-4、20-1、20-2、20-3、20-4、五、操作题(共2题;
共10分)21-1、22-1、六、解答题(共5题;
人教B版 篇6
高中数学人教B版新教材以其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体系,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焕然一新的感觉。它在内容的安排、知识间的衔接以及例、习题的配置等方面上,围绕新课标理念精心设计,积极倡导自主创新、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突出了基础性、科学性、选择性特色,满足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如何使用高中数学新教材,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收获颇多,谨此略述几点,以供参考: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将“教教材”改为“用教材教”。
教学应立足于新教材,但又能局限于新教材。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而实现再加工。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行开发校本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不符合课标要求的题目适宜的地删减(如必修4第64页第14题);对课标要求的重点内容作适量的补充(如在必修一第二章补充研究一次分式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题目,此类题目需要在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结合平移和中心对称来作图);对初高中知识内容的脱节现象仔细梳理,适当补充(如: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方法中的立方和(或差)公式、两数和(或差)的立方公式、十字相乘法(二次项系数不为1)和分组分解法需要适当补充);教材跨度大的地方,我们可依据学生的情况加入过渡知识。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代表弱化教材地位,相反要求教师立足教材,重视教材,只是根据具体情况对知识进行适当的重组、整合、再加工,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所创设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探究。
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新知识的引入借助实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高中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新教材中所创设的问题情景,组织学生探究。新教材中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案例:必修一“指数函数”,可利用教材的章前引言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有一天,一个叫杰米的百万富翁碰上了一件奇怪的事,邻居韦伯对他说:“我想和你定个合同,我将在下个月的31天中,每天给你10万元,而你第一天只需给我一分钱,以后每天给我的钱是前一天的两倍”。杰米一听,欣喜若狂,第一天杰米支出1分钱,收入10万元;第二天杰米支出2分钱,收入20万元……到了第20天,杰米共得到200万元,而韦伯才得到1048575分,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到第31天杰米得到310万元的同时,共付给韦伯2147483647分也就是2000多万元!杰米破产了。这个故事令同学们大吃一惊,开始微不足道的数字,两倍两倍地增长,会变的如此巨大!教师讲解:杰米碰到了“指数爆炸”,在科学领域中,常常需要研究这一类问题,从而引出课题。当进行到必修5“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时,还可以利用这个问题情境,师生再次共同探讨,发现问题关键在于求:1,2,22,…231的和,最后教师指出:如果杰米会求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那么他就不会因为上当而破产了。通过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三、领悟新教材的意图,正确把握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使用新教材一定要注意消除旧教材的惯性,领悟新教材的意图,谨防“穿新鞋走老路”。
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B版新教材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知识编排顺序严谨,由浅入深,能力要求也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有很多值得我们细细体会、仔细思量的地方。
学生如果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中所体现的二次函数的理解不透彻,就会造成上述两题解题错误。因此,对上述例2做进一步探讨,不仅能够及时纠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而且还能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五、充分挖掘和发挥新教材中例题、习题的价值。
新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是经过反復筛选、精心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非常值得钻研。搞好课本例、习题的剖析教学和变式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能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1.将例、习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推广
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新课程内容的呈现原则。在研读教材中要细心体会这种意图。它使学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例题中具体问题的解法,推广到一般问题中,或将具有相同特征的练习,抽象成更一般的形式,以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例题、习题的变式教学
近年来,几乎每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都有一些来源于教材的 “变题”,旨在引领数学教学要回归基础和课本。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理解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知识载体——例题、习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地变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以“一斑”窥“全豹”。
例如原题:选修1-1《3.2 导数的计算》,已知曲线的方程为y=x3-4, 求过点(2,4)且与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方程? 这是一道考察曲线、切线、切点之间关系的问题,通过这几个条件的内在联系即可解决问题。但为了使学生达到得心应手,可给出以下变式训练:
变式一:已知曲线方程为y=x2, 其中一条切线的方程为4x-y-4=0,求切点的坐标?变式二:过点(-1,0)作抛物线y=x2+x+1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显然,例题和变式一中的点均在曲线上,即为切点。通过训练可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点:函数y=f(x) 在点x0 处的导数表示曲线y=f(x) 在点(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f’(x0),切线方程为y-f(x0)=f’(x0)(x -x0),即引出导数的几何意义,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在以后遇到此类型题能够快速解决。但变式二中的点是在曲线外的而非切点,如此峰回路转提醒学生解有关切线的题目前应先判断点是否在曲线上,不能莽下定论,造成错解。此变式训练既总结了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慎密性,还避免了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