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传导路径

2024-07-29

风险传导路径(精选10篇)

风险传导路径 篇1

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路径

企业理财系统是一个由其财务关系形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系统。每个企业都是复杂财务关系网络中的节点企业,各节点企业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性,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资金、信息等财务资源的交流,这些交流会使企业受益或受损。如果其中某个企业产生了财务风险,这些财务风险就会通过某些载体经由多种路径发生财务风险的传导,因此,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在财务关系网络中是普遍存在的。

例如,作为一个典型的财务关系网络,企业集团是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由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母子公司之间频繁发生的关联方交易就是财务风险传导的诱因。一旦企业集团中某个公司发生财务风险,其关联方必定遭受风险。

猴王股份的衰败就是因为猴王集团和猴王股份进行大量的关联方交易引起的。猴王股份以其资产和信用为猴王集团提供担保,当猴王集团严重资不抵债的时候,猴王股份不仅收不回猴王集团所欠的8.9亿元的应收账款,而且要承担猴王集团2.44亿元的债务担保责任。

事实表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不仅仅是在企业内部各个理财环节间的传导。笔者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分为以下层次: (1) 企业内部层次的风险传导,如筹资、投资、营运、利润分配环节间的财务风险传导。 (2) 企业供应链层次的风险传导,如企业与其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风险传导。 (3) 企业外部层次的间接的风险传导,即具有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间的风险传导。如企业与客户的客户、供应商的供应商之间的风险传导。据此,将财务风险传导路径(见图1)具体细分为:

1. 部门间直接的风险传导。

企业各部门之间紧密的业务联系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但由于各自受利益驱动或联系不紧密,导致信息不畅通,可能会使一个部门产生的风险传导到另一个部门。如筹资环节与营运环节就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发生筹资风险,自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生产要素,产生营运风险。

2. 部门间间接的风险传导。

部门之间也存在间接关系, 会使一个部门的风险经由一定路径传导到另一个部门。如筹资环节与利润分配环节看似没有直接联系, 但筹资风险直接导致营运风险, 而营运风险又导致利润分配风险的产生。

3. 企业与外部企业间直接的风险传导。

财务风险传导体系中,以某个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它称为核心企业),其与外部系统会发生直接利益关系,如企业与其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关系。两个系统中,其中一个系统产生的风险会通过物流、信息流或资金流传导到另一个系统,使另一个系统产生风险。

4. 企业与外部企业间间接的风险传导。

经济运作的宏观体系中,企业不仅与直接财务关系发生者(如直接供应商和客户)产生财务风险的传导,而且可能将财务风险传导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

5. 外部企业之间的风险传导。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体系中,核心企业以外的外围企业(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之间也会产生财务风险的传导。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效应

1. 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认为,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如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起龙卷风。财务风险传导的蝴蝶效应说明:企业理财微系统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和疏导,将会引起整个财务关系网络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信用销售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中司空见惯的理财行为,若对此管理不善,由此造成的财务风险传导将会产生蝴蝶效应(见图2),导致整个复杂系统受损。

2. 多米诺骨牌效应。

H.W.Heinrich研究了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许多工业意外事故后,认为风险的发生具有多米诺骨牌墙的特征,并提出了著名的多米诺骨牌理论。该理论认为,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

大量财务风险传导事件的发生,都源于人或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正是由于两任控股股东对公司的大肆掠夺,海南南洋船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风险导致了连锁反应。第一任股东成功投资公司的陈氏兄弟入主公司后,向公众投资者提供虚假信息,在二级市场拉抬股价。之后以超低价将公司资产出售,使公司的资产遭受了重大损失。2001年6月,上海华宇融沈氏家族间接控制PT南洋后,通过资产重组、相互担保、宝钢系统票据贴现等手段,从各银行骗贷达4亿元,后将数亿资产转移至国外。南洋公司被掏空后,财务风险传导的直接后果就是外部股东和众多银行遭受了巨大的投资损失。因此,基于传导的企业财务风险预控体系中,同样要重视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基于财务风险传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断绝财务风险传导路径中的一个财务关系,就不会使财务风险继续传导下去。

3. 耦合效应。

耦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耦合效应,是指两个子系统通过中介环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产生既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又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而产生增力的现象。

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由于财务关系网络中各节点企业或理财环节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各节点在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使财务风险的性质和强度在传导过程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根据财务风险传导的最终风险强度是否可以改变,可将财务风险传导耦合效应分为纯耦合效应、弱耦合效应和强耦合效应。如果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则为纯耦合效应,企业财务风险流量和强度在传导过程中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者只在一个微小的区间波动。如果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则为强耦合效应。授险源风险在传导过程中,由于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的正耦合效应使得财务风险通过传导路径产生逐级放大效应。当耦合效应达到一定阈值时,授险源风险的性质和强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相反,如果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则为弱耦合效应。在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如果及早发现财务风险可能发生传导,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断财务风险传导的路径,授险源风险的强度就会逐渐减弱,呈现财务风险传导的弱耦合效应。如在德隆集团担保引起的德隆危机中,如果新疆屯河发现德隆集团已经存在的财务风险,不再为它进行担保,那么在母子公司传导路径中的财务风险就会逐渐弱化,财务风险传导就会呈现弱耦合效应。

4. 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财务风险的控制环境具有强烈的诱导性和示范作用,只要存在第一扇无人管理的“破窗”,这扇破窗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迫于竞争的压力,企业会以信用(赊销)方式扩大它的销售额以占领更大的市场。假如一个企业有多个直接的客户,当其中一个客户到期不归还货款时,如果企业出于种种原因没去制止这个客户的行为,给其他的客户造成的心理暗示就是该企业的应付账款可以不急于去还,而且由此造成的“破窗”成本很低,其他客户就会一个个模仿“破窗”行为,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大形成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如果这些应收账款最终都成为坏账,该企业就会发生资金短缺,产生筹资风险或利润分配风险,而且会由于资金短缺影响到自己的供货商,形成财务风险的传导。被称为“中国退市第一股”的PT水仙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后续资金严重短缺,信用度降低,业绩下滑,股价大跌,最后被迫退市。

作为特殊的企业形态,金融企业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破窗效应。近年来金融企业不断发生各类风险案件,如假承兑汇票案件、内部职工监守自盗案件以及网络银行被盗案件等,这些案件不断产生并且性质越来越恶劣,就是因为前期类似案件中的违法者没有受到处罚或者是风险承担者的风险收益大于风险成本,对后来者有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不断有人愿意铤而走险。银行贷款业务中的破窗效应是因为某些银行不断给违规贷款者提供资金,这些企业可以不考虑还款问题而坐收其利。在某种心理暗示下,后来违规贷款者不断涌入,直到把银行掏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2].Eugene F.Brigham, J.Fred Weston.Essentials of Mana-gerial Financial.New York:Mc Graw-Hill, 2003

供应链风险传导模式研究 篇2

摘要:供应链作为一种扩展型虚拟组织,由于利益链关系使供应链风险客观存在。全球供应链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及所产生的严重后果,使供应链风险传导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从风险传导的基本元素出发,通过归纳分析得出供应链风险的传导机理。以此为基础,以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方向为依据,可以推出供应链风险的5种传导模式,即供应链链式正向传导模式、链式逆向传导模式、网络辐射式传导模式、网络集中式传导模式和网络交互式传导模式及其各自特征。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基本元素;传导机理;传导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2.007

近几年发生的全球风险事件,对全球供应链产生了较大影响,引起国外企业及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关注。例如,2005年“苏丹红”事件震惊全中国,除了以“苏丹红”为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商损失惨重外,以其为纽带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零售商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肯德基中国1200家店在这一事件中4天至少损失进账1200万元;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公司损失1400余万元。2008年牛奶和鸡蛋“三聚氰胺”事件,除了牛奶厂商和鸡蛋生产厂家损失惨重外,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时至今日,中国乳业仍没能走出三聚氰胺阴影,其间接损失仍无法估量,形成了典型的串联式多米诺效应。环顾全球供应链风险事件,供应链风险传导严重影响了供应链企业持续安全运作及响应客户和满足客户的能力,这使供应链的风险传导研究成为全新而又急迫的重要课题。

一、国内外供应链风险传导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尽管供应链管理理论研究在不断发展且比较深入,但目前对供应链风险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国外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过程研究方面。cranfield认为供应链风险来源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由于供应链企业相互依赖,任何一个企业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波及和影响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使风险放大。Suh and Kwon认为供应链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合作伙伴之间信息的共享。Roshan Gaonkar&N.Viswanadham;(2004)指出供应链风险的三种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偏离(deviation)、中断(disruPtion和灾难(disas—ter)。Lindroth提出了三维供应链风险初步分析框架,包括供应链单元分析、供应链风险类型和供应链风险控制。Deloitte管理咨询公司将SCRM过程主要归结为4个阶段:识别风险,决定SCRM战略和行动,执行和实施行动,监控SCRM过程和结果。但Deloitte将重点放在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既考虑核心企业内部风险,缺乏可能会影响核心企业效益的供应商、客户、环境的风险。Cranfield也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的供应链风险管理框架即:供应链范围和构成要素描绘、供应链脆弱性和风险识别、供应链风险评价和供应链风险管理。

国内研究在借鉴国外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供应链风险的概念与分类研究:二是供应链风险的产生机理及识别研究;例如,三是供应链风险的评估及预警机制研究;四是结合案例的供应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在供应链的概念和分类方面,丁伟东认为供应链风险是一种潜在的、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给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李晓英、陈维政将供应链风险分为系统风险、管理风险、信息风险和市场风险;张炳轩将供应链分为:市场风险、合作风险、利润分配风险、利润波动风险、技术与信息资源风险、道德风险。在供应链风险产生机理和识别研究方面,傅少川等从管理学角度、经济学理论、系统论分析了供应链信息风险形成的机理;浙江大学马林分别从计划、采购、制造和配送四个流程构建了一个基于SCOR(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的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张以彬、陈俊芳通过因子分析和分层分析法从供应中断、供应延迟、协调中断、协调延迟、需求中断、需求延迟六个方面识别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评估及预警机制方面:于瑞峰等应用BP神经网络法,提出了基于供应链企业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开发了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李莉通过实例验证了构建的基于模糊熵的集群式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李丽君等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方法考虑了双方的收益目标后,建立了双边道德风险条件下的质量控制模型。另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家东等近几年来重点关注供应链质量风险的研究,将供应链质量风险划分为信用性质量风险、技术性质量风险、需求性质量风险3种形态,指出供应链质量风险具有传递性、时滞性、评价的主观性等特征。近年来,学术界和实业界开始关注企业风险传导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多借鉴金融传导理论。例如,沈俊(2006)等基于热传导原理将企业风险传导分为企业内部风险传导和企业间风险传导,并剖析了企业风险传导的条件;叶厚元(2007)等提出了风险传导中常见的5种介质。邓明然等重点探讨了企业风险的传导的定义、机理、稳态性以及路径和载体进行了研究。

综观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风险的研究成果,供应链风险研究是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由于研究时间较短,研究内容还不够系统,集中表现在:其一,研究成果以供应链某一特定研究为主,对供应链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采取的防范措施讨论得比较多;其二,定性分析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这两个方面,定量研究很少;其三,风险传导研究开始引起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进行定性概括和介绍企业风险传导,定量分析企业间或供应链风险的传导过程、衡量方法和影响程度的研究较少。

鉴于供应链风险研究的重要性和现有对供应链发风险传导研究的有限性,本文试图从供应链网络角度探讨其风险传导的模式,为丰富和拓展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提高供供应链管理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风险传导的基本构成元素及传导机理

(一)风险传导的基本构成元素

传导现象在自然科学中比较普遍,例如热传导、电传导、神经传导等。社会学中的传导主要是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传导原理,对知识的传导和金融现象传导进行研究,近年来,开始关注风险传导的研究。不管哪种传导现象发生,都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风险传导成功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元素:风险发出者、风险助推剂、风险传导载体和风险接受者。

1风险发出者。风险发出者是风险传导的基本动力,其风险大小将影响风险控制的难易程度和最后形成损失大小。风险发出者并不等于风险源,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在于两者都是风

险发出者,区别在于风险源是风险的最初发出者,而风险发出者可能是风险源,也有可能先接收来自其他地方的风险,然后再将风险传导出去。

2风险助推剂。风险助推剂是推动或阻碍风险运行的一种力量。风险传导是风险不断前行的过程,其前行必需具备一定的发动机制即风险助推剂。风险发出后,如果没有一定的推力(或阻力)推动风险前行,则风险传递将终止。

3风险传导载体。风险在运动过程中,除了有推动风险前进的助推剂外,还必须依附于一定载体前行。风险载体是风险传导成共的必要条件,风险必须依附某一载体才能将风险发出者的风险顺利导入风险接收者。风险传导载体主要体现为技术、资金、人才、信息、价格等。

4风险接收者。风险是一种收益和损失为最终表现形式的双刃剑,即如果风险没有转化为危机,就可能获取收益;否则则会带来严重损失。不管表现为哪种结果,风险发出后都必须有接收者才能将最终结果体现出来。风险接收者是明确风险的最终去向,即风险发出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传递,风险到了哪里。如果发出去的风险没有接收者,风险就不会带来收益或造成损失。风险接收者的确定有利于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传导的基本元素是风险传导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下文将在风险传导基本元素的基础上,分析风险是如何传导成功的,即风险传导机理。

(二)风险传导机理

经济系统内部的关联性导致风险传导的普遍存在性且动态传递:宏观上产业链条风险的继发性,现在次贷危机的波及效应等;中观上供应链节点企业的风险传递;微观上企业内部采购一生产一销售过程之间的风险传递等。受风险助推剂的推动,风险发出者不断将风险依附于某一载体传递给风险接收者。其传导机理如图1所示:

图中空间I外围实线代表封闭空间,空间II、空间III外围虚线代表非封闭空间(以下同),风险发出者为某个供应链节点企业,风险接收者为另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

风险最初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封闭空间,企业I的风险在某种风险助推剂的推动下依附风险载体并通过一定的传递时间将风险传递给企业II。风险传导结果表现为风险运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集成。风险运动方式表现为时间上呈现的多种复合复杂过程,风险运动状态表现为在空间上所展示的形态。企业I发出的风险被风险载体植入了企业II后,其风险的表现形式既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维持原状。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也可发生不变,风险传导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故企业将面临3种风险可能结果:其一是由于风险转移到接受者(供应链企业II)后,风险发出者(供应链企业I)的风险暂时不存在;其二是由于风险已经被传导到风险接收者企业II中,使风险存在的空间变得更大,导致企业面临更大风险;其三是风险接收者(供应链企业II)由于风险控制能力较强,使导人的风险不会继续传导,风险传导终止。

风险传导的基本元素分析和传导机理的分析揭示了单一风险发出者如何将风险成功传导单一风险接收者的基本过程。实践中,少有风险事件的发生只涉及单一风险发出者和单一风险接收者,而以多种风险并发、并行传导为主。例如,供应链的风险传导,由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供应链风险传导呈现复杂和多样性。虽然风险传导的基本元素和传导机理趋同,但供应链多风险发出者和多风险接收者的可能性直接影响到了供应链风险传导的不同表现形式,即:供应链风险传导模式。

三、供应链风险的传导模式分类

供应链风险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总是离不开供应链风险的传递。其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供应链风险传导的过程。从供应链风险的特殊性出发,考虑是由n个上游节点企业、核心企业和n个下游节点企业组成的供应链,根据风险传导的机理分析,以风险传递方向为依据可发现,供应链风险传导主要有5种模式。

(一)供应链风险链式传导模式

1供应链风险链式正向传导模式。链式正向传导模式是指供应链风险由最初节点企业沿着固定方向向消费者传递,即风险从某个或者多个节点企业发出,通过风险助推剂将风险逐渐向核心企业、下一个节点企业传递,并最终传递到消费者。其传递模式见图2。

图2中,实线和虚线的含义与图1相同。供应商风险可能来自其他风险源,也可能本身自己就是风险源。传导过程中,不同传导阶段的风险载体j与风险助推剂与下一阶段的风险载体和风险助推剂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风险助推剂可能加速风险向前推进成为正催化剂,也有可能缓解甚至完全截断风险继续向前成为负催化剂。不同阶段风险传导时间不一定相同。

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如下:方向性,风险传递方向单一,风险由上游逐渐向下游传递;潜伏期长,短期很难看到风险的危害性;成长性,风险分阶段性依次传递,风险逐渐增强,由于风险扩散使风险存在空间扩大,一旦转为危机,危害面更广;隐蔽性,抗风险能力低,风险刚开始时不易被察觉,当变得清晰时风险已经传导整条供应链,风险控制难度加大,很难避免。

供应链风险链式正向传导模式在供应链管理当中比较普遍,产品质量风险就属于链式风险正向传递。例如今年中国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就是供应链风险正向传递模式的一个典型例。此案例中,风险传导的第一阶段,风险载体是原奶,风险助推剂是奶站质检人员的侥幸心理;传导第二阶段,风险载体仍为原奶,风险助推剂是牛奶加工厂对奶站的信任;传导的第三阶段,风险载体是成品牛奶,风险助推剂是免检制度,风险最后在到达消费者时被引爆,致风险被无限扩大。

2供应链风险链式反向传导模式。链式反向传导模式与链式正向传导模式大同小异,主要的异质点在于风险传导方向发生了变化:正向传导模式中风向由上游节点企业依次向下游节点企业传递,直至消费者;逆向传递模式中,风险是由下游节点企业逐次向上游节点企业传递。传导模式见图3。

该模式的传导特征表现为:方向性,风险传递方向单一,风险由下游逐渐向上游传递;风险阶段传递,风险源易查性;风险逐渐减弱,抗风险能力增强,由于风险从下游传给上游,风险存在空间逐渐减小,易于控制。

供应链的链式结构使供应链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整条供应链崩溃,市场需求引发的风险就属于链式逆向传导模式的一种,摩托罗拉旗控股的铱星公司生产的高科技移动通信电话,由于经不起市场检验,最终使铱星成为流星。铱星公司对铱星手机的期望值远高于市场,最终结果由于使用该手机的人太少无法支付公司巨额运营及投资费用导致破产。

此案例中,第一阶段的风险载体是不准确的市场信息预测,风险助推剂是消费者对铱星手机的不正当使用;第二阶段铱星将风险传给供应商,该阶段风险载体是资金,风险助推剂是供应商和银行的逼债行为。最终,铱星公司很快被迫宣布

破产,供应链瓦解。

(二)网络式传导模式

1网络中心辐射式(发散式)传导模式。网络中心辐射式传递是指风险由某个节点企业向上游和下游节点企业传导,由于风险发出者的风险可能不止一种,故传给上游企业的风险和传给下游企业的风险并不一定是同一种风险。其主要原因是某一风险的发生,同时引起多起风险事件发生,使风险事件产生的影响在多个维度上扩散和多次叠加,见图4。

图中,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直线箭头代表风险载体,曲线箭头代表风险助推剂,最后节点企业的直线箭头代表风险开始传导到最终端(以下同)。该传导模式中,被传递的风险可能是同一风险,也可能不是同一风险;第一次传导的起始时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每次风险传导其载体也不一定相同;所有次生风险又再次产生辐射传递,加上受辐射传递的影响,辐射式传递极大地增强了风险传递的复杂性。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其一是风险传导过程的复杂性,同一个供应链节点企业既是风险发出者,又是风险接收者,两个节点企业之家风险传导时风险载体和风险助推剂不一定相同;其二是核心性,风险发出者是供应链核心企业;其三是动态性,风险传递过程当中风险大小,风险扩散等不停变化。

例如在国内汽车业,整车厂为了规避风险,将风险转给上游零配件供应商和下游经销商。整车厂宣称实现了“零库存”,而零配件供应商的仓库却很“饱满”。“零库存”对于整车厂来讲节约了整车成本,但对于零配件供应商来说却只会使自己的库存最终变成无法逆转的成本。其本质是整车厂为了防止计划变更所产生的风险,一方面要求供应商垫高安全库存,而不是利用供应链优势,做好整车生产计划,从而达到通过减少生产波动来降低供应链整体库存;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价格每年都呈递减之势,整车厂又把降价压力转嫁给零配件供应商,每年都会要求零配件供应商降价,这对零配件供应商无疑是严峻的成本考验。在经销商方面:整车厂以代理权为诱饵签订“霸王条约”,一方面不合理地实施压库行为;另一方面国内的经销商与厂商签订的合同没有针对退出的内容,经销商退出之后没有任何保障。其结果是整车厂将风险全部转嫁出去。

2网络集中式传导模式。与网络辐射式不同,供应链风险集中式传导模式是指各种不同风险同时传递给某一个节点企业,见图5。

从图5可见,其传导的主要特征是:环境性,外部环境对供应链风险传导有重要影响;风险源复杂性,风险源由外部传人供应链,外部风险多而复杂,风险源查找不易;动态性,外部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内部风险传导过程的变化使风险处于动态传递。供应链中某些节点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可能占用上下游企业大量资金,如果其财务状况不够稳健,将随时导致对整条供应链的致命打击。该类风险的助推剂是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信用,风险载体是资金。由于各企业需要在反应速度和效率之间进行权衡,一旦有一家企业出现资金危机,则上游提供品不能正常输出,下游则会因输人品供应不及时而影响生产,最终导致链条某一环断裂,一环的断裂又以极快的速度传遍整个供应链,整个供应链面临崩溃。

以制造业中的核心企业为例,供应商将风险传递给核制造商,例如以次充好或供货中断,使制造商产品质量降低或产量受到限制;分销商和零售商信息传递延迟将导致上下游企业沟通不充分,对产品生产及客户需求在理解上出现分歧,制造商生产的产品不能真正满足市场需要,导致过量的库存产生“牛鞭效应”,最终集风险于一身。

3交互式传导模式。供应链风险交互式传导模式是指由某一风险事传递给供应链中另一个节点企业,接受风险的供应链节点企业又引发若干其他风险,并将新生风险反过来又传递给原有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见图6。

该模式的传导特征表现为:其一,循环叠加性。交互式风险传递是双向的,具有交互性,风险发出者将风险传递给风险接收者时,风险接受者又因风险的位移引发新的风险事件,将原风险截反质变传给原风险发出者;其二,复杂性。多种风险往往交互传递相互影响和助长,使得风险防范的难度大大增加;其三,传染性。交互式使风险在整条供应链范围内迅速传播,风险一旦产生,就会借助风险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而迅速扩散;其四,系统性。供应链的扩展虚拟组织的特性使供应链节点企业风险单向传递的可能性相对少见,供应链中的风险传递更多的属于风险在供应链中交互式传递。

例如2002年—2003年之间,思科曾将供应商由1350家锐减至650家,以此希望从每家供应商那里购买更多的零部件以享受到更大的价格折扣。但由于促使思科利润率上升的重要原因~—库存减少实际上是以增加供应商库存为代价,使思科与其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思科将风险转移给供应商的结果并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风险最后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四、结语

从对5种传导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传导模式有着不同的传递途径,体现出不同的传导特征,准确把握这些,有利于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为供应链风险控制提供有效的实践参考。

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变化研究 篇3

供应链风险的传导性是指由于供应链中从原材料生产、产品制造、产品分销等一系列过程是由多个企业参与的,企业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每个成员企业风险会随着网链结构传导作用转移给其他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当供应链中某一成员企业的不确定性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成员企业内部产生的风险便会依附于各种风险载体,沿着供应链条,以原有风险形式或是耦合突变后产生新的风险形式在供应链中传导,对供应链运行会造成很大危害。

(1)研究的现状。

彼得斯、沃特曼(2003)在《追求卓越》中提出,企业风险传导与风险转移、风险扩散、风险防范和企业危机预警等都属于企业风险管理范畴[1]。后者侧重研究风险处置问题,前者侧重研究风险产生、延伸、波及问题,企业风险载体和传导路径。叶厚元(2004)提出,按照风险传导外在表现形式,把风险传导分为泡沫破灭式、要素稀缺式、结构坍塌型、海啸式、链式反应型[2],其中海啸型风险传导具有近强远弱特性,而链式反应越到风险后端,其威力越加强大,传导具有近弱远强特性。沈俊(2006)认为,风险传导与热传导有很大相似性,并以热传导原理推测风险传导,以此定义风险传导概念、企业风险传导实现条件和风险传导路径,而传导路径则是风险传导的方向[3]。

(2)研究的不足。

以上研究都没有从传导路径动态变化角度分析。当风险流通过抵抗力小的企业传导,形成强耦合效应时,会波及到原本抵抗力大的企业,从而进行再次风险传导。强耦合效应之后会产生新传导路径,其范围比原有路径更加扩大化。因此,本文根据传导过程中风险流“量”的动态变化,分析风险流的迸发、传导,得到风险流传导关键路径,并进一步分析强藕合效应造成新的传导路径。

2 供应链风险路径传导机制

2.1 风险流的积聚与释放过程

风险积聚包括内部风险积累和外界风险进入,风险的释放是系统内风险向外界放出,或部分风险转嫁出去,而没有释放出去的风险则仍在体内积聚,最终传播到风险接受者。风险流进发、释放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风险流累积的量或风险流变化速度超过企业系统风险承受限度。

2.2 风险传导路径选择机制

当风险在供应链内传导时,因为传导网络复杂及关联性,一般会存在向几个方向传导的可能性,而往往首先向企业相关度最大、抗风险能力弱、风险承受能力差的企业传导和扩散,称为企业风险传导的最小阻力定律[4];而风险传导方向基本遵循企业业务流程链、利益链和价值链的方向。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

2.3 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方向

风险在供应链中的传导不是无序的,而是依赖一定的路径进行的,有明显的方向性[5];如图2所示。

传导路径是从风险源企业开始直至在供应链中风险的最后接受企业。根据风险传导方向不同可以将传导路径分为:正向型传导路径、反向型传导路径、辐射型传导路径。正向型传导路径表现为风险由供应商开始向制造商、零售商等下游成员企业传导。反向型传导路径表现为风险由零售商等下游成员企业开始向上游企业传导。辐射型传导路径表现为风险由核心企业开始,沿着供应链开始向其他相邻成员企业传导。

2.4 风险传导耦合机制

企业风险传导的过程便是其各风险子系统在传导过程中空间上与时间上的“配合”。各风险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直至通过风险耦合导致风险流量的合并、增强、减弱或风险突变。风险耦合的条件主要取决于各风险子系统的存在状态、企业各功能节点间的业务关联度以及风险性质间的匹配度[6]。

3 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3.1 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模型构建

设:某供应链网络有N个企业,根据上述传导路径选择机制,初期传导路径选择为抗风险能力小的强关联企业,如图2中所示Ai(i=1,2,…,n);根据风险传导系统机制,设有k类风险子系统,则Ai企业第k个风险子系统值为RAi K。当Ai企业各风险子系统发生强耦合,以及Ai和Aj企业之间发生强耦合效应时,风险加剧,超过了抗风险能力较强企业Bi(i=1,2,…,m)的承受极限θBi,从而传导路径进一步扩散。如果不断地耦合强化,传导路径将不断扩散到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企业Ci,直至图3中的N个企业都成为传导路径中的节点。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模型如图3所示。

3.2 初期传导路径

初期传导路径为图3所示白色方块节点Ai,此类节点抗风险能力小,其k类风险值采用神经网络计算。

如图4所示:x1,x2,…,xn为输入信息值,隐藏层k个节点为k类子风险,隐藏层输出值为第k类风险值Yk。输入层与隐藏层的关联权重为Wij。隐藏层与输出层关联权重为vij。θj与Φi分别表示隐藏层与输出层各节点的阈值。输入信息值由输入层输入之后,经输入层和隐藏层节点作用函数转变后,变为输出信号Oi。

节点作用函数一般采用Sigmoil函数(S函数)[7]:

未发生耦合效应时,风险值计算如下:

隐藏层节点输出:;其中:Wij为关联权重;θj为节点阈值。当第k类风险超过承受限制时输出,多个风险子系统的输出值结合,形成企业整体风险,一旦整体风险超过企业承受极限时,从输出节点输出,释放风险传递至下一个节点。输出接点。每一节点输入信息来源于该节点企业内部风险信息及上一节点企业输出信息。每一节点Ai输出信息Oi会传递到下一节点Ai+1。

3.3 传导过程中的强耦合效应

风险流传导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特征是耦合,包括企业内部各风险子系统、企业外部和内部风险子系统在传导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各风险流所蕴含的风险流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化,产生能够使传导路径扩大化的强耦合效应。藕合后,企业整体风险大于耦合前企业整体风险,即为“强藕合”。传导进程中的风险耦合加速了风险在企业的传导和蔓延。下面将从数理角度对风险传导过程中风险流之间的藕合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8]。

假设:在t时刻,供应链风险传导系统内存在Ri(t)与Rj(t)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流,在传导过程中发生强耦合,则Ri(t)部分风险流量会转化为Rj(t)的流量,同时Rj(t)的部分流量转化为Ri(t)的流量;有:

假设:Ri(t)转化为Rj(t)的源能量为E1;目标能量为βE1;Rj(t)转化为Ri(t)的源能量为E2;目标能量为γE2;则有:

当Yi(t)≠0且Yj(t)≠0时,令;则有:

其中:β,γ为风险关联系数,其大小由风险所依附各功能节点之间的业务关联度决定;β1,γ1为风险转换率,由风险流的各自性质属性及风险匹配度决定。

在风险耦合分析中,每一次风险之间发生耦合引起风险流的流量变化是不确定且不可预知的。但各种情况下风险流的耦合情况符合一定的规律,如果要满足Ri(t)与Rj(t)两种不同性质的风险流量Yi(t)与Yj(t)均得到增大,即Yi(t)′>Yi(t)且Yj(t)′>Yj(t),必须有△E(i)>0且△E(j)>0。

当E(i)>0时,E(i)=-E+γE2=-γ1Yi(t)+β1γYj(t)>0,即:

当△E(j)>0时,△E(j)=-E2+βE1=-β1Yj(t)+βγ1Yi(t)>0,即:

因此,当满足时,这两种风险流发生强耦合,各自的风险流量变大,总风险流量增大。

3.4 强耦合效应之后的新的传导路径

强耦合效应之后,风险流量扩大,A(i)节点在强耦合效应之后的输出会传递到原本抗风险能力较强的Bi企业(如图1所示),新的外界环境输入增量会突破Bi点原有的稳定平衡态的临界值,原有的静态平衡状态打破。因此原来没有风险释放传导的企业Bi将新的风险与以前内部积累的风险RBik结合起来,开始风险释放传导,产生新的风险传导路径。

4 总结

风险传导关键路径随时间延时而动态变化,它有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风险能力低的企业进行风险传导,成为初次风险传导路径;一旦风险传导过程中发生强耦合,就会波及抗风险能力较大的企业,成为二次风险传导路径;在后面阶段,当风险不断扩大时,原有平衡状态被相继破坏,风险传导路径将不断扩大。

本文建立的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模型,在于考虑风险因素之间的传导作用,使供应链的风险传导描述更接近于供应链网络现实,有助于能够找出供应链网络中最具威胁的风险因素和节点企业,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提供更有效的决策支持。

摘要:建立了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动态变化模型,对风险迸发释放边界条件、流量数值进行数学描述。详细研究了传导过程中不同属性风险之间强藕合效应发生条件及其带来的风险量变化,得到原有平衡状态被破坏后的新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传导路径

参考文献

[1]彼得斯、沃特曼:《追求卓越》[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0-15。

[2]叶厚元:《企业风险传导的六种方式及其特征》[J];《管理现代化》2005(5):38-40。

[3]沈俊:《基于热传导原理的企业风险传导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9):38-40。

[4]马丽、张光明、李平:《供应链风险的传递机制与传递路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3):96-97。

[5]周希林:《企业风险传导的5种方式及其案例》[J];《商场现代化》2006(9):280-281。

[6]邓明然:《企业风险传导进程中的耦合性态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7(1):5-6。

[7]王夫冬:《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营销风险预警研究》[J];《经济师》2007(9):232-233。

试析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要素 篇4

摘 要 本文从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源、风险流、风险特征、风险载体、风险传导路径及风险阈值等不同的层面出发,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形成及其传导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 传导 关键

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企业全部资本中,由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引致的风险,这一风险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加以控制,一般指企业筹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企业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和特定的期间内,由于受到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的效率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中的风险源所释放的财务风险,依托于一定的载体,经由一定的路径或渠道,传导和蔓延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功能节点和业务流程,甚至整个利益链企业网络,从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偏离预期目标而遭受损失的过程。它既包括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传导,也包括财务风险在企业之间的外部传导。笔者将从财务风险传导的不同层面出发,重点对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形成及其传导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复杂。若以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为基础,对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细分,财务风险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不同的形式:

(一)资金筹集风险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不同筹资渠道、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难度、筹资成本以及各种筹资方式所筹资金的弹性大小、功能宽窄、资本结构的合理度都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数量、时机以及资本结构目标,从而使企业面临风险。资金筹集风险突出地表现为筹资数量不当风险、筹资时机不当风险以及资本结构恶化风险。

(二)资金使用风险

1

(三)资金回收风险

回收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资金不断循环周转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以资金回收为载体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情况:结算资金回收风险;投资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外汇风险;对外担保风险。

(四)资金分配风险

资金分配主要表现为税后利润在投资者和企业留用之间的划分。不同的分配指导思想会导致不同的分配结果。就风险而言,主要体现在分配后形成的新的资本结构方面。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源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对象是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传导发生的前提就是因为有影响企业财务运行的风险客观存在,即风险源的存在。财务风险源是指影响企业财务正常运行的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非预期变化的存在及可能。

(一)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宏观环境。根据外部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可以将企业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层次,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企业总体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或不稳定性因素,它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它们的不确定性变化将对企业财务的运行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

2.产业环境。产业环境的不確定性主要包括产业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产业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竞争的不确定性三个方面。产业要素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指为开展企业经营活动而需购买的投入要素(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的不确定性。如在要素供应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因竞购而导致的要素市场结构和供给价格的变化等,在有高集中度要素卖方垄断的情况下,这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威胁更大。

(二)企业内部系统的不确定性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在企业内部系统上主要体现为在各个财务相关功能环节上由于管理决策的不确定而给企业财务活动所带来的风险,也就是说,其他功能节点上的风险流会衍生出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流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企业财务风险,它泛指一切导致企业财务运行失败的可能性,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更加形象地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规律,我们可以借鉴物理学、电子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把财务风险视为一种具体的经济能量,这种能量蕴含在风险源中,因为风险事件的爆发而从风险源中迸发释放,依附于各种风险载体,向企业财务运行涉及的各个流程和功能节点传导和蔓延,风险能量与功能节点结合在一起发生相应性质的改变,最终形成了企业不同性质的财务风险特征和风险状态。

风险流具有流动性、非对称性、依附性及耦合性等特点。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们把这种风险能量称之为风险流,即具有流动性、传导性的风险。对于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研究,也就转化为对于财务风险流在企业的动态传导过程及规律的研究。

四、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载体

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过程中,蕴含于初始时刻风险源中的风险流,随着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状态的改变,会依附于某些有形或无形的事物被传递到企业财务活动的一系列的功能节点及作业流程,或随着时间指数、扩散效应而被逐级放大。承载或传导这些风险流的有形或无形的事物,即风险在企业中传导的承载物与表现形式,我们称为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载体。财务活动主要围绕着资金运动展开,因此,财务风险在企业传导的载体集中体现为资金、物质和信息三类载体。

五、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传导路径

财务风险流从风险源释放后,会依附于资金、信息等风险载体,沿着特定的渠道和途径开始在企业财务各流程、相关功能节点流动和传导,我们把财务风险流流动、传导所经的路线和途径称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路径。一般来说,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路径主要是在企业的财务业务流程链、相关利益链和价值链的基础上形成的。财务风险的传导路径分为内生传导和外生传导两个层面,可以把两个层面融合在一起,来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机理。

六、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阈值

企业财务风险的阈值即是指在某一时刻企业财务风险的存在状态由量变引起质变的临界点,也是企业所能承受财务类风险的最大值。当形成企业系统内各种财务风险的风险源集成度耦合达到某一阈值时,即当风险流量、风险梯度压力(即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存在状态改变前后的势差)、风险流量的变化速度都同时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企业将无力阻止和化解此类财务风险,风险源中所蕴含的潜在风险能量将迸发释放,依附于风险载体,通过财务流程链、利益链和价值链,在企业内部流动和蔓延,形成财务风险在企业的动态传导。此时各风险源中的风险流逐渐迸发释放,由局部、静态风险逐渐转化为动态、可传导的风险。

企业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本身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风险集中释放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即当企业存在的风险在一定的阈值内,可通过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来减弱和阻断企业内部各风险的耦合集成,使其不能达到阈值,使各风险源仍处于相对独立、静止的状态,风险流得不到释放,从而掩盖或缓冲这些风险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实质上这些风险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没消失,只是暂处于隐身或缓慢释放状态。此时风险阈值越高,不确定性的积累越高,冲过阈值后风险集中释放的杀伤力便越大。

风险传导路径 篇5

关键词:流动性,传导路径,测度

1 理论分析

1.1 宏观流动性

宏观流动性被认为与货币当局发行货币相关, 首先要提到基础货币的概念, 因为它不仅是货币乘数的重要构成, 也是金融管理部门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从更为宽松的意义上说, 基础货币经常被用来反映政策导向和货币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说, 货币流动性要么反映为价格 (利率) , 要么反映为数量 (货币流通额或信贷总额) 。货币作为一种资产, 其本身就是衡量流动性大小的依据, 因而在所有资产中, 货币的流动性是最强的。

1.2 中观流动性

中观角度的流动性主体为机构。在研究中国流动性失衡的特定问题下, 受流动性影响最大的行业是银行业。因而在本文的研究框架中, 中观的流动性主体确定为银行业。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可以细分为流动性资产和流动性负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应坚持“流动性、安全性、赢利性”的三性原则,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 如果流动性资产过多, 说明其资金来源没有被很好地运用, 赢利性受到影响;反之, 如果银行流动性负债量过多, 则表明资金被过度运用, 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1.3 微观流动性

从微观角度去定义流动性, 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是指一项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情况下转变为现金的难易程度, 这一被广泛接受的流动性概念确切地说是资产的流动性。

1.4 流动性主体间的传导机制

针对经济中不同的主体, 流动性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作为金融体系的管理者, 作为唯一的货币发行者, 央行是流动性的来源, 也是唯一能够从根本上提供流动性 (即基础货币) 的主体;金融机构则是流动性传递路径的中间环节, 即通过金融中介将央行提供的流动性输入至实体经济或虚拟经济的各微观经济主体中, 但是在此过程中, 金融中介并不是简单的作为一个中介部门, 由于其 (主要是存贷款机构) 具有的信用创造职能, 央行提供的流动性将会被放大, 传递到微观经济主体 (市场) 中。由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 理论上, 流动性需经过央行→存贷款机构→微观经济主体后才能对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1) 宏观流动性向中观流动性的传递渠道。

(2) 存贷款机构至微观经济的传递。

(3) 流动性从宏观到微观的传导机制还取决于传导路径的畅通程度。

2 不同主体流动性测度指标选择

2.1 宏观流动性测度指标

流动性失衡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发生了错配, 也即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或是小于货币需求。

从货币量的角度, 若使用供与求的绝对量比较, 当供大于求时, 此时出现流动性过剩, 反之是流动性不足。但绝对值指标在各期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为了消除这个问题, 在设计指标时, 采取流动性的相对指标来衡量。

货币的供给主要是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以及由银行及社会公众等共同作用派生的货币形成货币总量。货币的需求可以理解为货币的用途, 主要体现在实际GDP的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所以, 衡量货币流动性失衡有两种指标, 一是绝对指标, DE=M-GDPN或DE=M-GDPR-Inflation

DE代表宏观流动性失衡绝对指标, M代表货币增长率, GDPN为名义GDP;GDPR为实际GDP, Inflation为通胀率。

二是相对指标, RDEundefined, 或RDEundefined (其中RDE代表宏观流动性失衡相对指标)

在研究中国流动性失衡问题时, 应该选择广义货币M2代表M值。因为从20世纪80年代起, 各国就将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转向了对广义货币M2的控制。从货币本身职能特点看, 广义货币更有利于控制信贷规模, 而控制准货币, 使其与实际经济的增长保持同步, 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使虚拟经济规模的增长与实际经济保持基本同步。

2.2 中观流动性测度指标

银行体系流动性失衡的主要问题在于流动性过剩或流动性不足, 结合银行的具体经营情况而言,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即银行资金运用不足, 影响其赢利能力, 流动性不足即银行资金运用过度, 影响安全性。因而银行的流动性失衡在资产负债表上即表现为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的错配。针对商业银行其资金来源和运用可以用下式表示

资金来源=所有者权益+各类负债

=所有者权益+存款负债+其他负债 资金运用=资产

=现金类资产+贷款类资产+其他资产

由银行负债经营的特点, 在所有资金来源中, 所有者权益仅占较小份额, 我国一般不超过10%, 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类存款负债。在我国, 银行利润超过80%来源于利差收入, 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银行增量资金的运用主要是贷款和投资。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 商业银行不得进行投资活动, 商业银行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国债上。商业银行对短期国债 (国库券) 的持有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有较大影响, 原因有三:

第一, 国库券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较好的投资工具, 因为兼具流动性和安全性的投资工具, 当银行出现流动性不足时, 发生流动性风险时, 银行间的二级国债市场可以将国库券迅速变现;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压力;流动性过剩时, 银行又可以将过剩的资金用于购买国库券, 以获取投资收益。

第二, 在对银行体系是否出现流动性失衡问题进行研判时, 仅考虑存贷之比是不全面的, 若存贷比较大, 并不能说明银行出现了赢利问题, 反之, 若此比例较小, 也不一定会面临流动性风险, 因为银行持有的国库券可以迅速变现增加流动性。

第三, 银行购买国债与发放贷款对经济的影响路径是不同的。银行发放贷款, 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投资或消费来刺激经济发展。购买国债意味着财政资金的增加, 对宏观经济运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而, 可以用存款和贷款与短期投资之和的比较来测量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为了剔除量纲, 论文选取其比例作为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主要衡量指标。即BL=D/ (L+TB) (其中BL表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指标, D为存款量, L为贷款量, TB为国库券量) 。

3 流动性主体间传导实证分析

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在研究主体流动性之间关系时, 选取货币流动性判定辅助指标M2/GDP (以M2GDP表示) , 机构流动性系数BT减去1 (以BT_1表示) , 市场流动性周转率Tn (Tn由周转率计算公式计算而来, 备索) 进行计量分析。由于变量研究区间的差异, 在研究流动性主体之间关系时, 选择样本区间为2003.1~2009.3中国出现流动性失衡后。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

首先对各序列进行ADF平稳性检验, 以Eviews6.0系统自动选择的最优滞后期为标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ADF检验结果表明:各主体流动性判定指标的原始序列均存在单位根。基于此, 对各变量的差分序列进行检验, 表2是检验结果。

表2表明:各序列一阶差分后, 已不具有单位根。因此, 可以判断:流动性主体判定指标各序列均为I (1) 序列, 这为进一步确定变量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3.2 不同主体流动性传导因果关系检验

VAR模型的优点在于对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不加以区别对待, 可以视为更精确的因果关系检验。基于此, 对相关变量进行基于VAR模型相关检验, 以更精确地确定流动性主体之间的传导关系。由AIC准则选择最优滞后期为四期, 如表3, 建立VAR模型。对上述VAR方程进行平稳性检验, 所有根都落在单位圆中, 模型是平稳的 (备索) 。

在对各系数进行分析时发现, 变量M2GDP的R2和调整后R2值均小于其他两个变量的对应值, 且对应的BL_1和Tn的估计参考均不显著, 这说明货币流动性被机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整体解释力度较弱, 即货币流动性受机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影响较小。货币流动性不能用机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来解释。因而在三个流动性主体中是流动性的“源头”。但货币流动性对机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均有一定影响。建立货币流动性M2GDP分别对机构流动性BL_1和市场流动性Tn脉冲响应函数如图1, 图2。

由图1、图2, 货币流动性每一个正向冲击, 对机构流动性有一个正向影响, 影响值在第三期达到最大, 显著影响期约为十期 (冲击大于0.001) , 十期以后震荡衰减, 趋于零值。相比较于对机构流动性的冲击, 货币流动性对市场流动性的冲击较小, 在当期达到极大值后, 迅速衰减变为负值, 这说明在样本期间内, 央行货币量的多少对微观市场影响甚微, 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 通过注入流动性的方法来增加市场流动性, 或是通过收缩流动性来降低资本市场泡沫的政策效力是不显著的。

当进一步研究机构流动性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时, 我们发现, 机构流动性对市场的影响较之货币流动性要大得多, 如图2, 当给机构流动性一个正向冲击后, 市场流动性也会有一个正向的响应, 在第六期达到最大, 之后衰减至均衡状态。这说明机构流动性对市场流动性有显著的影响。原因是当金融机构 (主要是商业银行) 流动性增加时, 其持有的短期资产超过了期望的合理水平, 它们就会减少短期资产持有的比例, 相对增加中长期资产的比重, 尤其是直接引起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 增加贷款额度。这将从三个方面影响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第一, 贷款额度的增加, 刺激投资和消费, 增加企业、个人资产的需求。使得经济增长、信贷扩张与宏观经济和公司利润的同步性增长, 也会增强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 从而带动股市的繁荣。

第二, 如果新增的贷款进入资本市场, 将会直接提升其流动性。

第三, 贷款增加将会增加派生货币, 流通领域中的货币量增多, 使得社会民众“有钱”投资。

另一方面, 如图4当对市场流动性施加一个正向冲击后, 我们发现, 在当期, 其对机构流动性的影响为0, 说明市场流动性对机构流动性的影响是显著滞后的, 在第二期, 其响应为负值, 即当市场流动性上升后二期, 机构流动性会下降, 原因是市场流动性在短期内吸收了机构的流动性, 换句话说, 短期内机构的流动性传递到了金融市场。但是从第三期以后, 机构流动性就会有一个正向的响应, 这说明:

第一, 交易者提供市场流动性的能力, 取决于其资金的可得性, 反之, 交易者的资金可得性也要依赖于市场流动性。

第二, 从中长期来看, 如果市场流动性较高, 说明整个经济体中货币量较为充裕, 从而机构的流动性也会增加。

第三, 如果市场流动性增加, 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市, 这时将会有更多的股市沉淀资金滞留在金融机构, 使得机构的流动性增加。

4 结论

第一, 流动性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主体之间的传导并不是单向的, 存在着交互影响关系。

第二, 宏观流动性至中观流动性传导不畅的结果是中观银行体系存在流动性滞存, 导致货币政策的减损。

第三, 流动性滞存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失衡 (样本期间主要表现为流动性过剩) , 当银行面临流动性过剩时, 无论是扩张性还是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其影响弹性都较小, 引发流动性滞存, 造成恶性循环。

第四, 解决我国流动性失衡问题的主要渠道应该疏导流动性传导路径, 增加货币政策的效力。

参考文献

风险传导路径 篇6

1. 按照房贷风险类别, 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

将房贷风险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利率风险等, 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 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比如, 由于银行内控机制不严格导致的操作风险, 需要通过加强银行内部管理, 制定健全的制度, 完善管理体制等方法加以防范和控制风险。房地产新政使商业银行房贷面临政策性风险, 2007年多次连续加息, 2008年又多次下调利率, 央行通过金融手段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这些措施在对房地产调控的同时, 也使商业银行住房信贷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 需要银行从自身条件出发, 控制好存贷比例, 将房贷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开发企业盲目进入房地产市场, 带来市场经营风险, 近几年来, 房地产行业的高额投资回报, 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房地产市场, 其中不乏经营水平低、信用差的开发企业。针对这种现象, 要求银行加强对房地产贷款条件的审查, 严格按照国家和银行的相关政策执行, 从源头上切断不良房贷的产生。

2. 按照房贷阶段, 分阶段制定风险控制对策

房地产贷款一般分为贷前、贷中和贷后三个阶段。对房贷风险的控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贷前审查、贷中管理、贷后监控。 (1) 贷前审查。即对房地产贷款的借款人加强借款主体资格和信用的审查, 同时加强对开发项目的审查, 包括“四证”是否齐全、开发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是否符合要求、贷款的抵押物是否符合规定等。 (2) 贷中管理。贷款银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应注意合同内容的完整性, 尽可能将一部分风险转移给借款人, 如法律风险、政策风险等。同时加强抵押物管理, 及时办理相关抵押手续、规范抵押物估价等行为。 (3) 贷后监控。对于房地产开发贷款, 商业银行应在贷款发放后关注贷款项目的资金到位情况, 工程进展情况, 销售情况、预售款的使用情况等, 避免贷款资金的挪用和项目销售收入的挪用。

二、对房贷风险传导路径的分析

1. 通过房价传导的房贷风险

房地产价格的变化, 主要通过消费和投资两种途径来影响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产出产生一定影响。相应地, 由房价变化引起的房贷风险, 其传导也主要通过消费和投资两个途径进行。

(1) 消费路径的房贷风险传导。

房地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是指房地产价格变化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主要通过房地产价格对消费的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体现出来。在房价变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过程中, 房贷的风险也随之传导。当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繁荣, 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时, 居民的持久性收入将增长, 消费支出就会持续增加。相反, 当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周期的时候, 房地产价格下跌, 市场疲软, 则居民的资产收入大幅缩水, 消费支出减少, 房贷违约率增加, 房贷风险放大。这一传导过程可以概括为:房地产价格↓—居民真实资本↓—居民资产性收入↓—居民消费支出↓—购房支出↓—房贷违约↑—房贷风险↑, 这是一个连续放大的传导过程。

(2) 投资路径的房贷风险传导。

房地产价格对投资的影响是指房地产价格变化影响社会投资的过程。通过投资路径传导房贷风险, 主要通过信贷渠道进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或下跌影响居民和企业通过信贷渠道获得的资本数量。房地产价格的变化或者银行对抵押品的质量要求, 都会影响经济中的总信贷额, 尤其是投资信贷。另外, 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会改变银行和公司的资产组合或者资产负债表, 这反过来又会影响贷款的供给和获得以及债务的偿还。这一传导过程可以概括为:房地产价格↓—居民或企业资本量—获得信贷的能力↓—债务偿还能力↓—房贷风险↑, 这是一个反向加强的过程。

通过房价变动引起的房贷风险传导, 如图1所示, 虚线表示风险传导的方向。

2. 通过产业链传导的房贷风险

我国的房地产产业链涉及市场研究、产品定位、土地获得、规划设计、金融、建筑施工、销售、物业管理、法律咨询等方面,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环节, 即资金、土地、设计、施工、销售和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过程涉及政府机关、开发企业、金融机构、规划设计部门、建筑企业、销售代理、物业服务公司等机构。开发模式主要由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导, 其他机构提供行政审批、资金、方案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在这个链条中, 资金贯穿于房地产开发的全过程, 无论哪个环节的资金出了问题, 整个产业链的运作都会受到影响。产业链上各机构之间的依存度也逐步增强, 其中任何一个单位或机构的工作出现纰漏, 都可能对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带来阻碍。因此, 作为房地产产业链中资金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款一旦在某个节点上积累了风险, 就会沿着产业链传导到其他机构和节点上。

房贷风险沿产业链的路径如图2所示, 其中虚线部分表示风险传导的路径。

从图2中, 我们不难发现, 房贷风险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 但主要产生于房地产开发企业, 且主要聚集于金融机构。因此, 加强金融机构房贷风险的控制对于优化房地产产业链、疏导房贷风险至关重要。

三、房贷风险控制的新思路与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房贷风险传导路径的分析, 可知, 当房地产处于上升周期时, 房价上涨, 刺激房地产投资, 房贷规模扩大, 房贷风险不明显;一旦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趋势发生逆转, 风险就完全暴露出来, 并通过房地产价格或者产业链的增强机制将其放大, 传递到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 从而造成整个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本文针对房贷风险的传导性, 提出房贷风险控制的新思路与对策建议。

1. 从房贷风险源的角度出发, 加强对风险点的监控

房地产贷款风险的成因有很多方面, 概况起来, 主要包括房价的波动、利率的变动、政府政策变化、法律法规不规范、贷款人违约、银行管理漏洞等等。建议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部门, 从房贷风险源的角度出发, 构建房贷风险监控的指标体系, 完善房地产市场预警系统, 根据风险点的变化, 适时调整调控政策, 加强对房贷风险的防范。同时, 注意风险传导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结合各个不同环节对风险传导阻力的分析, 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2. 从风险主体的角度出发, 规范控制其行为

从房地产贷款的构成中, 可知, 房贷风险的风险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企业与消费者。在立体的房贷风险控制框架中, 对于风险主体行为的约束首当其冲。 (1) 作为信贷供给方的金融机构必须提高风险意识,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价体系, 严格房地产开发贷款准入门槛;切实加强信贷审查、管理、监管, 利用信贷政策引导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严格审查住房按揭贷款, 加强抵押物管理, 规范抵押物估价行为, 从而规避房贷操作风险;控制贷款比例, 不断调整和优化房地产贷款结构, 住房贷款在各项贷款中占比一般掌握在20%~25%之间, 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比例在5%~7%之间, 个人住房贷款比例在15%~18%之间。 (2) 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自律程度较差, 往往把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为银行的金融风险, 因此, 要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行为, 加强对住房面积、质量和工期的监管力度;适当控制房地产企业的规模, 通过健康的行业竞争, 淘汰掉一部分信用度低、资质水平差的开发企业。 (3) 我国目前申请房地产贷款者的年龄结构, 主要是25~40岁年龄段的人,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预期收入不确定, 对于长达二三十年的房地产贷款偿付能力不足。因此, 应加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范围, 将集中于个人的违约风险适当转移。

3. 从产业链传导效应的角度, 引导政府调控政策的制定

房地产产业链上的各产业相关性很高, 从长期来看, 各产业收益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 房地产指数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上游产业。这表明产业链上的各产业发展具有长期的联动性, 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会通过市场反映到上游产业, 从而影响到钢铁、金融等上游行业的发展。因此, 考虑到房地产的前后连锁效应和乘数效应, 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各行业政策时, 应考虑行业间的关联性, 从而获得更好的政策实施效果。比如, 中央政府应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和房地产发展规划, 完善住房消费税等相关政策。

参考文献

[1].王世豪.房地产信贷战略与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易宪容.房地产对国内金融业的依赖与影响.现代商业银行.2005.4

探析我国企业会计风险传导机理 篇7

一、企业会计风险的传导特性

从风险传导的角度来看, 企业部门的风险, 基本可以分为:泡沫破灭型传导;结构崩溃型传导;链反应型传导;企业风险的途径式传导;要素稀缺式风险传导;海啸波传导型。分类的依据是风险传导的不同表现形式, 企业会计风险和企业整体风险在特性上既具有区别有具有联系。

1. 企业会计风险和企业整体风险的区别

企业风险包括企业会计风险, 它们给生产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带来是无法确定的影响,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 再由内部员工操作, 其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利益相关者都受到波及。

2. 企业会计风险和整体风险的区别

首先, 计量的是不一样的基础, 以历史成本作为会计计量基础, 计量的整体决策活动, 包括不只是记录历史信息, 并特别注意的真实状态对未来的影响, 重点是预测, 第二是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风险以企业为重点研究对象, 是微观的风险;企业整体风险是宏观经济的风险。第三, 不同的传导途径。企业风险的基础是企业相关价值链条、利益链条, 业务流程链条的传导路径, 而会计风险并通过实际操作的会计处理进行会计核算传导路径, 伴随着信息的传递链条, 不难看出其路径依赖是会计风险最显着的特征。

二、构成企业会计风险转移的主要因素

公司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各种元素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联动效应非常显着, 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会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整体运作, 会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要防止会计风险, 前期准备工作必须首先进行, 否则会由于会计风险的转移, 不明朗因素进一步增加不利影响, 最后无法挽回损失。

1. 传导会计风险的根由

传导会计风险的根由是会计风险传导中的一个主要风险, 当各种风险经过特定的工作流程或激发事件后, 它会形成传导的风险源。通过会计风险传导分类分析, 容易发现会计风险传导的构成通常由会计人员的操作和道德风险、会计信息的使用风险、选择会计法规的风险。聚集到风险的主要来源因素是会计信息的传递, 这是一个潜在的力量而形成的会计风险。

2. 传导会计风险的节点

主要依靠信息传递而实施会计风险转移, 其传导节点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中, 接收信息和提供信息方的交汇点, 一旦超出该范围内的节点具有较大强度, 超长所能承受的, 风险源便立刻向下一个节点传导, 从而进一步加剧风险, 风险源传导的风险薄弱时, 传导节点可以发挥更好的控制风险作用。

3. 传导会计风险的载体

传导阻体与传导会计风险的载体是相互背离的, 使传导风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从而出现存在利益相关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工作效果很难相符的“风险承载物”, 它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有可能是内部制度的缺漏, 也可能是风险事件。而传导阻体是降低风险传导的速度或强度的风险阻截物。要注意其与风险的传导节点不一样, 风险阻体则表现为主观能动性, 而会计风险传导中客观存在的是传导节点。

三、传导企业会计风险的渠道

现阶段有关防范会计风险的文献, 主要是关注在规范管理制的建立, 包括人员监督、内部控制等。

1. 完善企业会计风险管理制度

执行企业会计风险传导关键是从源头上避免会计风险传导。首先, 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内部会计制度涵盖了会计控制制度、会计系统制度, 是内部管理的一个部分,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内部会计制度的完善, 可以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的完善的内部会计系统, 以提高效率会计信息的使用。会计制度的建立, 除了满足传统的传导节点的要求外, 是密切相关与会计风险传导节点的制度建设, 必须明确会计人员岗位交接工作, 可以实现各岗位间相互促进、互相监督, 使会计传导减少风险。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须明确会计人员的职责, 账簿、报表和凭证的处理程序也应该明确, 财务管理相互之间制衡, 完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对会计信息应全面分析, 这样对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

还有, 对会计法规的建设要积极加强与完善, 对传导会计风险的制度缺失影响及时消除, 在法律上对会计风险传导的防范提供依据。逐渐提高风险判断标准, 使规范会计工作的作用有效发挥, 对粉饰和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发生加以有效预防。

2. 风险意识逐渐加强

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逐步加强, 从整体素质的培训开始, 包括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继续加强其业务质量的同时, 通过会计从业门槛的提高、延长继续教育时间和其他措施, 促进会计人员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形成终身教育, 对其风险判断能力要努力培养, 以避免因为风险管理的专业素质较低受到影响。同时, 会计人员的专业操守继续加强, 并提高其遵纪守法的意识, 坚持以严格的道德标准来开展会计工作, 从根本上使会计风险传导降低风险。

3. 构建风险传导评价管理模型

会计工作将涉及各方面的业务活动, 因此, 会影响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是否执行到位, 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 在实践中, 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会计理论研究如何综合应用,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眼下在构建理论模型上, 在定量研究会计风险集中的基础上, 建立一个适当的管理会计风险传导的理论模型, 它必须实现与理论模型合适的指标体系, 这是一个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样的设计过程中, 选择的风险评估方法和风险传导必须综合分析, 全面研究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形势下, 用创新思维, 加上风险管理的理论, 与企业会计发展的特点相结合, 对企业会计风险传导机理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措施, 在理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的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会计风险传导,传导机理,对策

参考文献

[1]徐亚.市场经济视角下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新探[J].财会研究, 2010 (19) .[1]徐亚.市场经济视角下会计风险防范策略新探[J].财会研究, 2010 (19) .

[2]管素娟.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8) .[2]管素娟.企业会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8) .

风险传导路径 篇8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开始于改革开放初期, 并在随后的三十年多年中稳步发展。近年来, 中国OFDI增长明显提速, 根据国家商务部统计, 2008年中国非金融类OFDI达到418.6亿美元, 同比增长68.5%;截至2009年底, 中国累计非金融类OFDI已经超过2 200亿美元。中国OFDI快速增长是否对国内技术进步或全要素生产率是否有促进作用?如果有, 其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TFP的提高?OFDI通过哪些传导途径对TFP的提升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对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国而言, 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综述

前期的国内研究主要基于两个视角进行:一是把中国OFDI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来分析OFDI对中国TFP或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存在影响。赵伟等 (2006) 在对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所作的尝试性检验中, 用国内R&D占GDP的比例、OFDI流出量或OFDI流出渠道的外国R&D资本存量作为解释变量, 利用1985—2004年的时间序列回归, 结果显示, FDI流出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微弱的促进作用[1]。王英、刘思峰 (2008) 把OFDI看成是几种溢出渠道中的一种, 并用同赵伟 (2006) 一样的时间序列数据测度各种渠道的溢出效应, 却得出与赵伟完全相反的结论[2]。二是以省级或地区数据为对象展开研究, 旨在寻找中国OFDI的反响技术溢出效应和吸收能力的大小及地区性差异。刘明霞、王学军 (2009) 考虑到人力资本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将人力资本、国内的R&D以及OFDI作为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解释变量, 利用2003—2007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回归, 证实OFDI对中国的逆向技术溢出存在地区性差异, 东部地区的OFDI更倾向于获取国外的最新技术, 而中西部地区的OFDI获取的不是世界先进的技术, 而是低于国内前沿水平的技术, 故而没有推动技术进步, 同时在此基础上证实了OFDI反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的存在[3]。

综上所述, 现有研究文献已就OFDI可以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 影响投资国技术进步和产业经济结构的现象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描述。但就中国OFDI影响TFP的传导途径及影响大小尚缺乏实证性分析, 这也就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实证分析

1. 分析思路。

首先界定TFP及各传导变量的衡量指标;其次运用E-views软件确定OFDI对各传导变量的影响系数;再次确定各传导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系数;最后综合两种影响系数以确定最终的OFDI通过各传导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力。

2. 数据选择。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UNCTAD) 统计数据, 中国的OFDI始于1982年, 当年实现投资额为0.44亿美元, 至1991年中国OFDI流量提高到10亿美元, 但存量也仅为53.68亿美元。1991年中国OFDI流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 OFDI对国内经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十分微小。自1992年开始, 中国OFDI规模开始有较大幅度的攀升。考虑到滞后期及相关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 本文将选取1994—2008年十五年期间的OFDI及相关数据作为分析变量。

3. 传导变量的选取和度量。

OFDI会通过一系列的传导途径对投资国TFP产生影响。在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筛选出出口规模、进口规模、出口结构、进口结构、就业规模、就业结构和固定资本形成等七个变量作为介于OFDI和AFP的中间传导变量。

进口规模 (IM) 、出口规模 (EX) 以中国进出口额占世界总的进出口额的比重来表示;出口结构 (SX) 、进口结构 (SM) 分别用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进出口额占中国总进出口额的比重来表示;就业规模 (LABOR) 以就业人数来表示;就业结构 (COE) 以非农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表示;固定资本形成 (GFCF) 以固定资本形成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4. 计量模型。

本文将分两步测算OFDI对TFP的影响:首先测算中国OFDI对个传导变量的影响系数, 计量模型为:

式中, LnXit为各传导变量的对数值, LOFDIt-1为前一年OFDI的存量, αi为待定系数的回归系数, εit为残差项。

然后, 测算各传导变量对TFP的影响系数, 计量模型为:

式中, Ln TFP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对数值, LIMt、LEXt、LSMt、LLABORt、LCOEt、LGFCFt为各传导变量的对数值;β0为常数项, β1~β7为各传导变量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系数;εit为残差项。

5. OFDI对各传导变量的影响。

根据计量模型 (1) 及1994—2008年中国的TFP的数据做最小二乘数估计, 以测定OFDI对各传导变量的弹性系数 (见表1) 。

6. 各传导变量对TFP的影响。

根据计量模型 (2) 运用Eviews5.0来具体测算各传导变量对TFP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显示, R2=0.987742, Adjust-R2=0.975484可绝系数很高, F检验值为80.57978, 明显显著。但是当α=0.05是tα/2 (n-k) =2.365, 很多变量的t检验不显著, 这表明各变量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在对各传导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修正, 根据Adjust-R2的值的大小判断, 回归方程中以此选取COE、SX、EX和IM。而淘汰SM、LABOR和GFCF三个变量, 最后便可得各影响系数 (见表2) 。

7. 各传导途径的综合影响系数。

将OFDI对各传导变量的影响系数和各传导变量对TFP的影响系数相乘, 便可得到OFDI通过各传导途径对TFP的影响系数 (见表3) 。

从表3中可以得出, 中国OFDI主要通过进口规模、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三种途径对TFP的提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国内就业结构, 其次分别为进口规模和出口结构;而出口规模则对TFP起到了负面的抑制作用, 而且其抑制作用相对于进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三、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通过上文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 (1) 总体而言, 中国现阶段OFDI通过不同传导途径对TFP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合计仅为0.1378。这很大程度上与中国OFDI起步晚、存量规模相对较小以及投资主要流向资源开发性行业为主有关。虽然近几年中国OFDI的流量和存量上都有了较大幅度攀升, 但由于滞后效应的存在, 其对国内TFP的影响在现阶段尚不能充分显现, 这可能是导致OFDI对TFP影响不显著主要的原因。 (2) 中国OFDI主要通过就业结构 (COE) 来促进TFP的提升。这同中国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及OFDI的发展阶段有关。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国国内产业结构开始逐渐升级, 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并积极地寻求对外直接投资。将中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国家或地区转移, 有利于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腾出市场空间和要素资源, 从而成为促进中国TFP提升的主要途径。 (3) 进口规模和出口结构对TFP的提升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显现。这是由于近十几年来, 中国OFDI的发展为国内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让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 进口部门除了进口国内生产必须的原材料外, 还进口了大量产业和产品技术升级所必须的先进技术、设备及中间产品。国内企业通过对进口先进技术、设备的使用、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TFP水平。同时由于OFDI实施过程中, 往往伴随着技术、设备以及中间产品的大量出口, 这些产品的出口也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国内产品技术的更新换代, 从而促进TFP的提高。

总之, 中国OFDI对TFP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尚不明显, 在OFDI与TFP之间起传导作用的各个变量尚未发挥应有的传导作用。要进一步增强OFDI对TFP的促进作用, 除逐步建立有利于传导变量发挥作用的机制外, 中国OFDI在投资行业和地区选择上, 也应作出有针对性的战略调整。

摘要:现阶段, 中国OFDI对国内技术或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否存在一定的正面效应, 这些正面效应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传导, 正成为中国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过程中的重要论题。利用1994—2008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全要素生产率 (TFP) 的影响及影响传导途径。实证的结果表明:中国OFDI主要通过进口规模、出口结构和就业结构三种路径对TFP的提升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其中作用最大的是国内就业结构;而出口规模则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起到了抑制作用。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 (OFDI) ,全要素生产率 (TFP) ,传导路径

参考文献

[1]赵伟, 古广东, 何元庆.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J].管理世界, 2006, (7) :53-60.

[2]王英, 刘思峰.OFDI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4) :61-65.

风险传导路径 篇9

2009年,对商业银行而言,无论其资产规模、经营性质、历史渊源有怎样的差异,都 将受到全球经济下滑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同时还面临着宏观政策调整和国际资 本冲击的双重考验。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工具已经引入国内十多年,以风险偏好为主要内涵的 战略规划也已纳入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董事会议程,但它能否经得起检验,是摆在国内商 业银行面前的一大课题。从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风险偏好传导的整体失灵来看,国内商业 银行要真正发挥风险偏好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的积极作用,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是关键。本 文在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现实意义和一般流程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风险偏好传 导中可能出现的偏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风险偏好 传导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D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3-0117-04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现实意义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偏好就是银行为实现持续经营和盈利,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内,愿意 接受的风险总量和特征[1]。而风险偏好的传导则是在既定的风险偏好和现有的风 险管理 水平上,商业银行对愿意承担且能够承担的风险,通过风险测度、产品定价和风险处置等方 式进行的主动管理和科学安排。因此,风险偏好的传导对国内商业银行具有以下现实意义:

首先,明确了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由董事会讨论并形成风险偏好已经逐渐被大多数国内商 业银行所接受,但对于决策层在风险管理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实施管理的具体途径和方式,在 现实执行中却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董事会是银行经营风险的最终承担者,在经营管理权下 放时将既定的风险偏好清晰传达给管理层,并由管理层确定具体的实现策略和方式,这就是 风险管理的逻辑起点,也是风险偏好传导的前提。

其次,促进了经营理念的逐步转变。受传统思维定式和历史惯性的影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 存在扩张冲动,这种“业务驱动型”的经营理念导致风险伴随业务增长而迅速放大。银行要 实现持续经营和盈利,就必须充分预计经营过程所产生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前者可以 通过提取拨备在经营成本中反映,而能否抵御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抵御非预期损失则是风险偏 好传导的主要内容。通过风险偏好传导将银行资产规模、发展节奏与风险偏好有序衔接,将 促进各级分支机构在经营理念上的逐步转变。

第三,落实了银行整体发展战略。商业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体现在风险管理层面就是风险偏 好,风险偏好传导可以实现风险偏好从总体战略框架向具体执行边界的转换,能够将简单的 指标要求细化为经营业务的种类、范围和规模条件,并通过政策、制度和相关技术工具在各 级经营管理活动中加以体现。这将有利于国内商业银行以简单明确的定量要求替代以往复杂 模糊的定性规定,从而将银行整体发展战略融入具体经营管理行为之中。

第四,体现了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理念。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于多个产品线和众多客户,随着 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银行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客观准确地判断产品和客户的取舍,这个过程 就是风险偏好的传导。银行一方面按照风险偏好将资本分配给各产品线和分支机构,另一方 面在测算各产品线和分支机构的经营利润时,引入经济增加值(EVA)和风险调整收益(RAR OC)[2],并针对基于风险补偿后的收益实施激励约束。这将有利于促进国内商业 银行从传统的被动防范和规避风险向主动经营和安排风险转变。

第五,有利于增强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追求持续盈利和稳健经 营的商业银行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风险偏好,并及时向市场披露。在披露过程中,市场和投 资者关注的不仅仅是银行确定的风险偏好本身,风险偏好要求如何体现在各环节的经营管理 活动之中,风险偏好的实现是否具有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偏好在具体执行中是否存在 偏离问题等等,都是需要了解的问题,而这就是风险偏好的传导。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资本 市场的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而言,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是银行给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服下的“ 定心丸”。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一般流程

从逻辑上看,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首先应该是自上而下地将决策层确定的风险偏 好逐级贯彻到执行层面的过程;但与此同时,如果没有自下而上的信息支撑和执行反馈,风 险偏好及其传导将毫无意义。因此,围绕风险偏好展开的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的动态循环, 是风险偏好传导的逻辑思路。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根据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利益相关者(如股东、评级机构 、投资者、资金提供者、监管机构等)的风险收益期望形成风险偏好,并通过政策制度、授 权管理、授信审批、限额管理、经济资本、绩效考核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自上而下地分解并 传导成为对各职能部门、业务单元和分支机构的具体行为目标,从而将战略层面的风险偏好 自上而下地传导、细化到商业银行的每一个业务过程之中。

同时,有效的风险偏好传导还必须依托于对银行实际风险状况的全面分析,如目前经营活动 中主要承担何种风险,风险程度和特征如何,在哪些方面与现有的风险偏好导向不符,需要 作出何种调整等等,这必须通过自下而上的传导来实现。通过对微观层面交易涉及的风险收 益等情况的监测、检查、报告和评价,对风险偏好各层次目标及实现情况进行对比、反馈和 纠正,以此作为风险偏好有效传导的动态支撑。

由此可见,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传导是一个自上而下有效传导、逐步分解,同时自下而 上检测、反馈并持续改进的一个封闭流程。从实践层面来看,可分解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制定风险政策和制度。国内商业银行各职能部门根据决策层既定的风险偏好,在各自职 责范围内拟定具体制度或标准,明确界定其与风险偏好间的关系以及向下逐步传导的实施要 求;各分支机构和业务单元依据上述制度、标准和实施要求,拟定操作细则并在实际业务活 动中加以执行,最终自上而下地形成一套完整的风险偏好传导政策及制度体系。

二是具体执行及反馈。国内商业银行各层级的风险偏好执行者,在严格按照风险偏好传导的 政策制度标准进行操作的同时,及时将执行情况及其存在问题反馈给上级机构或部门,从而 形成风险偏好传导中必不可少的自下而上的反馈通道,以保证银行能够在统一风险偏好下进 行战略或结构上的调整。

三是实时监测与评估。国内商业银行管理层实时通过对风险偏好具体执行中风险敞口大小、 风险分布特征和具体业务经营活动结果的分析,客观判断风险偏好的传导是否准确地体现了 既定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以及在哪些环节出现偏离、偏离的原因是什么等等,以此作为执 行和反馈的补充和验证。

四是适时审计与检查。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内外部审计机构对风险偏好传导进行适时审计和检 查,以便从业务之外的独立视角对风险偏好传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审视,并提出独 立客观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虽然上述流程是超脱于银行业务运营过程之外的一种独立审视, 但是由于其结果对风险偏好传导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将其也纳入了风险偏好 的传导流程。

五是动态调整与持续改进。国内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阶段的业务发展实际和市场竞争情况,以 及在风险偏好传导中产生的反馈以及监测评估和审计检查结果,实施对风险偏好及其传导的 动态调整和持续改进。这一流程一般由管理层提出建议,由决策层批准施行,从而再次进入 制定风险政策和制度的环节。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原因及对策

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引入风险偏好理念并加以实施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传导偏离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是引入新理念、新技术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在看到国际金融危 机爆发的诱因:风险偏好传导的整体失灵后,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那么,国内商业银行出现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是风险管理文化的问题。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和实践风险偏好并不难,但是将其融入自 身的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风险管理文化则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此之前,风险偏好 的传导只能通过相对简单明确的经营管理策略要求来体现,由于执行层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 的差异,特别是对于层级管理模式下的国内商业银行而言,总行决策层统一的风险偏好在分 支机构具体执行中出现偏离的情况就难以避免。

其次,是风险偏好传导流程的问题。由于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国内商业银行 目前的风险偏好传导在具体执行层面往往是通过各业务条线以文件形式下发的具体经营管理 策略或要求。鉴于国内银行长久以来形成的文件繁多的现实,执行层很难将其与其他文件区 分开来,因此风险偏好自上而下的传导流程并不畅通。同时,风险偏好传导过程中相关部门 职责界定不清晰,文件不断、政出多门的问题直接导致同一领域风险偏好策略不相衔接,进 而导致执行层无法弄清风险偏好的目标导向,风险偏好自下而上的反馈流程也受到了影响。 对下传导不明确,对上反馈不充分,风险偏好传导的偏离成为必然。

此外,还有绩效考核约束的问题。鉴于中国国情,大多数国内商业银行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 实际上是多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总行管理的幅度很广,分支机构的权限很大,因此绩效考 核约束常常是通过相对简单的关键指标体系来实施。这样的考核模式可能导致风险偏好的目 标导向让位于关键指标的实际效果,甚至出现分支机构间的相互博弈,进而导致风险偏好传 导的偏离。尤其要关注的是,一些国际一流银行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的风险偏好传导失灵, 其根本原因是绩效考核杠杆下对于收益的盲目追逐,这必须引起国内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模式 研究者的高度关注。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传导出现了偏离,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整体偏离。该类偏离相对较为隐蔽,有的从表面看甚至是严格遵守了风险偏好,但执行 效果却背道而驰,这种偏离的危害是最大的。其中既有风险管理文化的问题(简单执行,断 章取义),也有风险偏好传导流程的问题(目标模糊,政出多门),还有绩效考核模式的问 题(部分分支机构或业务单元从自身收益出发,通过扩大整体风险敞口而实现局部最优)。

二是局部偏离。该类偏离的风险程度和影响相对较低,也是风险偏好传导初期经常可能遇见 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局部领域违背了风险偏好下确定的具体政策要求,但与风险偏好 的整体导向保持一致,例如对高风险行业发放贷款,突破行业贷款限额等,但通过要求客户 提供足额抵押且对客户经营现金流实施封闭管理等措施,风险仍然可控。对局部偏离,原则 上可以通过建立一定的特例处理通道来加以疏通和解决。

在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传导偏离的原因分析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解 决传导偏离的具体对策:

一是确定较为规范的传导模式。对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确定后的传导流程、传导途径和传 导方式等进行明确,夯实制度基础,健全组织架构。制度基础体现了银行对风险偏好传导的 一揽子安排,包括目标风险经营的控制点,详细具体的风险管控流程等;组织架构则直接影 响了银行资源配置能力和市场响应能力,且通过职责分工的明确使风险偏好的传导上下畅通 。

二是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风险偏好传导涉及国内商业银行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 个条线和各种产品,因此必须建立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例如建立反馈渠道,将执行中存在 的问题及时传递到风险偏好的决策层;建立发布渠道,对发布风险偏好相关政策要求的文件 进行详细解读,将风险偏好理念贯穿于执行的过程中;建立处理渠道,对一些符合整体风 险偏好但与具体细则存在偶然性冲突的特殊个例实施快速处理等等。

三是实施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畅通有效的传导渠道解决的是表象问题,如反馈情况、加强 宣传、应急处理等,但从根本上说,如果风险偏好本身存在共性偏差,就必须通过及时修订 风险偏好来加以解决。需要说明的是,修订风险偏好并不仅仅是具体的政策、策略或规则, 还包括风险偏好传导机制的各个环节和过程,以确保风险偏好通过持续改进的传导方式实现 优化调整。

四是构建严格追究的问责机制。国内商业银行在通过规范流程、改进技术提升风险偏好传导 质量和效率时,不仅要考虑积极实施的方面,也必须兼顾消极应对甚至阳奉阴违的问题。对 此,严密监控和严格追究成为必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对于风险 偏好传导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违规成本实现“整体最优”和“局部最优”的均衡。否则, 再好的绩效考核办法、模型和工具,都无法解决蓄意违规的问题。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2008年结束前指出:2009年上半年是全球经济非常艰难的时期。同时 ,2009年的国内市场信心也有待建立和巩固,政府投资拉动固然是利好,但最终推动经济增 长还是要依靠市场中的各类企业和单位,当前交易萎缩、回报下降、风险增加的市场普遍预 期仍然存在,民间投资尚在观望之中。

2009年,是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经受考验的一年。首先,熬过2008年的企业资金困境将在2009 年上半年达到峰值,银行如何应对批量而至的逾期欠息问题;其次,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在 年末年初的快速投放后如果回归计划控制,银行如何处理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问题;第三, 大批政府主导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短期内全面上马,银行如何做出冷静判断和准确选择 的问题;第四,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预期走低的大势影响下,银行如何迅速提升自身风险抵御 能力的问题。上述四个方面实际上都是风险偏好的传导问题,即国内商业银行 如何将风险偏好准确体现在风险测度、产品定价和风险处置等各个维度并保障其有效执行, 从而通过上下一致的风险偏好传导,主动应对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说, 风险偏好的传导是商业银行跨经济周期稳健经营的关键。

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商业银行和监管机构已经认识到风险偏好对于银行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国际金融业危机重重、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新挑战的特殊 阶段,国内商业银行应充分借鉴国际活跃银行的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建立以风险 偏好为核心的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体系,以政策和工具为主要载体,以组织架构和基础设施 建设为依托,将风险偏好有效传导至银行的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促进业务的健康科学可 持续发展。

注释:

[1]欧阳正仲.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初探.海南金融,2007(3)

[2]冯燮刚,杨文化.风险、风险资本与风险偏好.国际金融研究,2005(2)

美国次贷危机风险传导机制研究 篇10

由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 迅速影响到世界各国, 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风暴。本文主要将风险传导理论运用于金融领域, 分析本次美国次贷危机的具体传导过程。

(一) 风险传导

风险传导是指由风险源中释放的风险, 依附于风险载体, 沿着相关流程链、价值链和利益链, 在各流程和环节传导、蔓延的过程。风险源是风险传导的动力, 任何风险的传导必然有个初始的风险源。有了风险源之后, 风险就会沿着某些特定的路径传导至风险接受者。如图1所示:

(二) 金融风险传导

金融风险传导一方面发生在一国国内金融系统的各个市场之间, 同时也发生在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之间, 并且国家之间金融风险的传播最终是通过一国国内金融系统不同市场之间的传播发挥作用的。当今金融活动中某一领域的突发性风险, 会迅速通过传导机制对整个世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任何世界范围内金融风险的传递无不首发于某一国家 (或地区) , 进而传导至整个世界范围内。

二、次贷危机风险内部传导机制

此次次贷危机的风险源是次级抵押贷款。由于房贷机构不能独自承担次级房贷的风险, 于是通过房贷证券化产品 (MBS) 转移风险, 这就是资产证券化过程, 即把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成可以进行买卖交易的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把原本集中于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散到了整个资本市场, 把次级房贷的借款者、房贷机构、投资银行与风险评级机构等中间机构和投资者串连成为利益相关联的多米诺骨牌。如图2所示。其具体的传导路径有以下几条:

(一) 抵押贷款市场——资本市场

具有较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被投资银行买进后, 即对其风险进行拆分, 形成担保债权凭证 (CDO) , 来自美国投资银行发行的CDO基本分散在5类金融机构手中, 包括银行 (31%) 、资产管理公司 (22%) 、对冲基金 (10%) 、保险公司 (19%) 和养老基金 (18%) 。这个过程使得次贷风险从贷款机构经过投资银行传递到资本市场, 完成了风险汇聚机制向风险分散机制的转变, 将风险从少数的贷款机构分散到由社会公众承担。

(二) 资本市场——货币市场

购买CDO的机构投资者可以将CDO作为抵押品向货币市场融通资金, 资金的融入方是保险公司、共同基金、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 资金的融出者主要为商业银行。这种做法使CDO产品不但成为机构投资者账面上的主要资产, 也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组成部分, 抵押贷款风险从资本市场上扩散到货币市场并流入最应被隔离的商业银行。

(三) 货币市场——其他金融市场

次级贷款发生问题后, 由于以上两种机制的影响, 货币市场反应强烈, 出现了惜贷现象和流动性紧缩。开始还只是针对发行和购买CDO的金融机构, 但由于CDO流通范围较广, 加上持有CDO的对冲基金信息透明度低, 使惜贷现象很快演变为整个市场的流动性紧缩, 导致美国股市重挫、美元贬值、贵金属价格全线下跌。这时, 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已经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

三、次贷危机风险外部传导机制

次贷危机本身是一个局部性的债务危机或信用危机, 但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金融震荡。这说明次贷危机具有强烈的外部传染效应, 能够很快扩散到其他国家 (或地区) , 这就是次贷危机的外部传导机制, 如图3所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现代金融危机的蔓延表现为各种传导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传导路径:

(一) 贸易往来

国际贸易是现代国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从紧密的经济联系中得到好处, 但同时也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它使本国经济暴露在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之下, 所以说贸易往来也成为金融危机传导的主要链条之一。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以使与其有直接或者间接贸易往来的国家面临基本经济面恶化的可能。世界某一国家发生金融危机, 会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进出口业务。由于发生金融危机的的国家经济上遭到重创, 国内经济萎缩、外汇减少、进口下降, 导致其他与这个国家有贸易外来的国家的出口减少, 直接影响该国的实体经济的各个方面。

(二) 产业联动

世界各国的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不尽相同, 但有一点是相似的, 即都在采取措施加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并鼓励出口产业的发展。其结果是, 各国的出口产业和全球的生产能力都在急速扩大, 出口产业把各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同时, 一国出现的金融危机也会沿着产业联动效应的渠道传向其他国家。

(三) 资本流动

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方式及金融的自由化极大地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 它有力地影响着国际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 使各类金融交易的供求关系和价格信号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增强, 尤其是规模巨大的国际短期资本对各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各类经济主体的微观决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资本流动渠道成为金融危机在国家间传导的最迅速、最重要的渠道。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 金融危机可通过资本市场渠道传导到经济基本面良好的国家, 使之发生金融危机, 即金融溢出效应。一国发生货币危机可能导致其市场流动性不足, 从而使得金融中介为规避风险开始清算其在其他市场上的资产, 这导致了另一个与其有密切金融关系的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 进而引发另一个国家大规模的资本抽逃行为。

(四) 公众心理

社会公众对金融危机是十分恐惧的, 因为这种危机能使股市大幅下跌, 使资产迅速缩水。公众的这种恐慌心理会以异常的速度传播, 具有很强的扩散性, 并且这种心理将加速信用危机的恶化。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 与该国相邻、文化相同、经济模式相近、金融贸易关系密切的其他国家的投资者会迅速抛出手中持有的股票、债券, 并迅速在外汇市场转换成汇率稳定的外币以回避风险, 这种因恐惧心理的传递形成的巨大洪流, 对金融机构将造成巨大打击, 使金融危机迅速传导并不断加深。次贷危机的传导对全球投资者心理预期产生几方面影响:一是所持有的金融衍生品很可能不安全, 但是损失又无法估量, 应尽快抛售;二是世界经济将出现衰退, 美元汇率将下降, 应减持持有的美元计价产品;三是次贷危机远没有结束, 短期内应持币观望;四是次贷危机扩散可能影响到其他市场。这些心理预期的存在影响投资者行为, 结果是使全球金融市场继续下跌。

四、次贷危机风险防范

针对次贷危机的风险传导机制, 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

(一) 切断风险源, 提高基础资产质量

在资产证券化的作用下, 基础资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荣辱与共。一旦基础资产市场崩溃, 将引发基础资产市场与衍生品市场的双重危机。因此提高房贷市场的放贷标准是防范大规模金融风险的最主要的措施。金融监管机构应重新审视房贷市场和房贷产品, 在提高透明度和评级方面进行调整, 提高准入门槛, 禁止次级信用者进行100%的抵押贷款。

(二) 健全风险传导路径, 建立风险传导防火墙与预警线

在此次危机中, 市场参与主体的非审慎经营弱化了市场约束, 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产证券化工具的滥用, 成为了危机形成的诱因。商业银行降低放贷标准;投资银行、评级机构降低执业标准, 向投资者兜售不合格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尤其是一些稳健的机构投资者, 为了追求收益, 参与高风险投资。正是这一系列的不审慎行为造成了市场内在的约束机制失灵, 导致了危机的形成。各市场参与主体应主动建立风险传导防火墙, 在风险扩散时, 能及时作出反应, 剥离风险资产。并且各方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设立风险预警线, 能够及时控制风险的进一步扩散。对于次贷危机的外部传导, 波及国应利用风险传导过程的时间差, 出台有关政策作用于即期容易见效的国内证券市场, 首要的是阻止股指继续大幅下跌, 以稳住金融系统, 阻断金融风险向实体经济的传导, 为实体经济做好应对准备, 争取缓冲的时间。通过各种措施建立作用于资本市场的应急平台, 保障对资本市场的掌控能力, 建立阻断国际金融风险向该国经济传导的防火墙。

(三) 稳定风险接受者心理, 提高信息透明度与对称性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 由于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 再加上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倾向。这种倾向激励着人们采用各种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迅速, 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一旦用户对金融机构产生怀疑, 信息不对称体现加速。评级和监管机构应当强化金融机构信息披露和监管, 给予风险接受者更大的信心去面对真实的风险, 而不是出现恐慌心理, 造成金融和经济的混乱。

参考文献

【风险传导路径】推荐阅读:

创新风险传导09-19

财务风险传导07-16

创业传导07-16

数据传导05-15

力学传导06-05

传导渠道06-08

知识传导06-22

传导干扰08-19

信息传导09-10

动态传导09-16

上一篇:增收建议论文下一篇:牵引电机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