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2024-10-19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精选8篇)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1

井下公司试油一队, 始终坚持“严、细、精、准”管理方法, 把严细精神贯穿海上施工的每个岗位, 每道工序, 每个安全、质量、环保控制点, 成为胜利油田海上修井作业井次最多、恢复产能最大、取得效益最好的队伍。

这两个典型团队, 浓缩了胜利井下公司的铁军特色, 彰显了内聚队伍、外树形象的铁军文化力。井下作业公司现有职工5900人, 主要承担海陆勘探试油、地层测试、油水井大修侧钻、压裂酸化、稠油试采及疑难区块开发等任务。围绕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满足胜利油田需求的经营任务, 井下公司推进铁军文化建设, 提升品牌形象。

文化优势转为竞争优势, 推动铁军文化建设上水平

井下公司注重把企业文化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在无数竞争事实经历中, 井下员工深刻认识到:市场没有救世主, 生存发展靠自己;发展无穷期, 小进也是退;只有大作为才能谋求大发展。公司坚定“坚持发展不动摇, 咬定市场不放松”的决心和信心, 确立了“依靠科技打造国内行业领先、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 制定“三大战略”, 做好“五篇文章”, 使公司实现由劳务服务型向劳务技术“一体化”服务型的转变。

公司锤炼争创一流的铁军作风。深入开展“勇担铁军重任, 勇做铁军先锋”大讨论, 强化职工对大庆精神、胜利精神和井下精神的认知认同, 培育永不言败、永不懈怠、永不满足、永争第一的精神品格。在土库曼市场, 参战将士靠坚强的毅力和高超的技术, 保证项目不断扩大和高效运行。中国驻土库曼大使馆曾专门给油田发来贺电, 称赞胜利井下“成功树立了让使馆放心、让业主信任、让同行钦佩”的优秀形象。

畅通人才发展通道, 搭建人才施展平台, “是鸟给他一片天, 是龙给他一潭水”。注重加强学术技术交流, 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广泛开展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拉力赛、创新创效成果大赛、金钥匙技术竞赛等活动;加大司钻等关键岗位的岗位培训, 不断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 重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优秀科技人员,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该公司仅2010年就承担了19项局级以上科技项目研究, 有2项成果获山东省科技情报科学技术一、二等奖, 8项成果获得局级科技奖励, 为拓展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技术支撑。

精准细严, 执行有力, 打造经营管理品牌

按照“精、准、细、严”要求, 健全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推行效能监察, 加强节点控制。公司从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入手, 将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党群政工等工作量化分解, 明确考核内容, 细化评分标准, 构建形成了覆盖各领域、各专业的精细管理评价考核体系, 并将考核结果与每个基层单位、每个岗位的效益工资挂钩, 实行严考核、硬兑现, 使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公司坚持信息搜集全方位、保障运行全天候、重要问题研究不过夜的做法, 创新建立市场“专业化管理、分层次运作、综合协调”三大机制, 促进了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研究市场, 满足用户, 全力打造服务品牌

井下公司坚持把提高服务质量作为赢得市场、占领市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把严格的质量管理贯穿于内外部市场施工的全过程。做到抓生产经营, 首先抓质量;部署施工任务, 首先强调质量;检查考核工作, 首先考核质量。

吸收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质量标准, 形成了一套先进、科学、规范的QH S E管理体系, 关口前移, 优化设计, 加大施工检查力度, 优化监管模式。对国内外市场实行监督员巡回检查, 对国外规模化市场派驻安全监督, 确保所有关键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努力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建立质量回访制度, 以过硬的施工质量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信赖。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 让铁军有和谐的大后方

公司以胜利井下精神为核心, 持续推进基层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文化的亲和力。

公司将安康文化、孝心文化作为基层文化建设拓展的新领域。老年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秉承“孝行天下、共享和谐”主旨, 树立“用爱相处、用心尽孝、用情做事”的工作理念, 用“真情奉献、服务老年”的团队精神做好亲情服务, 积极营造温馨和谐、健康幸福的老年之家。他们为老年合唱团、歌舞队以及书画、手工艺爱好者请来辅导老师, 帮助他们提高技艺水平, 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使一线员工更安心、更敬业。

每逢队伍出征, 公司领导都要为他们壮行, 在庄严的欢送仪式上, 授队旗、唱厂歌、敲锣打鼓、鞭炮齐鸣, 使出征员工感受到领导的关怀、企业的温暖和家庭的支持。每当队伍凯旋, 公司还会高接远迎, 并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 让出征员工感到无上荣光。

铁军文化建设提升了井下公司队伍的整体素质, 品牌竞争力得到增强。目前, 井下公司施工遍及国内23个行业市场, 并挺进土库曼、蒙古和墨西哥市场, 打出了胜利井下人的威风, 赢得了胜利井下铁军的美名。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中国品牌行业 (创新类) 贡献奖”, 并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和“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2

专业论文

打造特色职工文化 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打造特色职工文化 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摘要:徐州供电公司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更宽的视野提升谋划力、以更高的标准提升创新力、以更精的管理提升领导力、以更实的作风提升执行力、以更优的形象提升凝聚力,公司工会创先争优要求贯穿于职工文化建设中,以创先争优引领先进职工文化建设,突出技能素质提升,突出劳模精神弘扬,突出学习氛围营造,突出文化阵地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结合工作实例阐述了职工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职工;文化;形象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 A

徐州地处江苏北部,是汉文化的发源地,楚风汉韵的浸润与熏陶,给这方水土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记,也给徐州供电公司职工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底蕴与养分,赋予了徐州公司企业文化鲜明的地域特色。近年来,徐州供电公司在上级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五统一”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先进职工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培育时代理念、弘扬先进文化、提升品牌形象、陶冶职工情操为目标,以“凝聚、奋进、和谐”为宗旨,深入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软实力作用,公司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创新力不断提升,为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夯实基点,促进职工文化传播

公司把职工文化建设的“硬件”和“软件”作为两个基点,有重点地整合现有阵地与资源,坚持软、硬件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的工作思路,通过狠抓载体工程建设推动职工文化传播。

在硬件载体方面,着力打造市、县(工区、中心)、班组三级文化建设阵地。在市公司层面,投入专项费用,建成了约300平方米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公司企业文化室和企业文化长廊,并通过“一室一廊一中心一书屋一网站”(企业文化室、企业文化长廊、职工文体活动中心、职工书屋、企业文化网站专栏)宣传载体,持续加强职工文化宣传和氛围的营造,满足员工文体活动需求;在县公司层面,加强工作的指导力度,在建设和完善企业文化室和企业荣誉室,广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在直属工区(中心),以“班组标准化建设”工作为契机,投入相关费用,加大文化氛围的营造。在办公场所统一制作、安装和悬挂有关企业精神、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等国网公司基本价值理念内容的宣传展板,为564个主业、农电基层班组制作了“班组园地”,指导各基层班组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班组精神、班组愿景等班组文化内容。

在软件载体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和实践“诚信、责任、创新、奉献”国网公司核心价值观,加强对网省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有关精神和要求的宣传,努力提高员工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引导全员关心、关注并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积极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已建成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互动式电子书屋8家,建成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0个,完成了职工书屋全省联网。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司新闻网页的管理,从内容到形式都精心策划,使其成为宣传文化的重要载体,及时传递文化信息,宣传文化理念,仅2011年全年,就在国家及省市级系统内外主流媒体上刊发稿件5000余篇,进一步彰显了新闻网站的文化功能,公司网络文化阵地的功能作用得到进一步放大与拓展。

二、突出重点,增强职工文化活力

1、强化“三个建设”,激发职工文化活力。

一是强化劳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先进精神。在公司范围内形成尊重劳动、学习劳模的良好风尚;大力培育选树了一批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和模范,如荣登“全国好人榜”的道德模范吴士宣;14年如一日累计义务献血超过了1万毫升的“金牌员工”刘峰等,集中展示了徐州供电公司员工队伍的良好风貌。同时加大对公司系统18个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力度,激励广大职工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本职争优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二是强化和谐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公司通过开展建功立业劳动竞赛和“双元制”大比武活动,选树、选拔使用先进典型与技术人才等,搭建有利于员工脱颖而出的平台,满足了一线员工成长成才的需要;通过建立困难员工帮扶中心及相应机制,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通过开通“总经理信箱”、“阳光网站”等,满足了员工知情与沟通的需求等,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公司内形成了一种“公司关爱职工、职工奉献企业、公司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的和谐企业文化氛围。

三是强化班组文化建设,扎实推进职工文化落地。近年来,徐州公司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与任务要求,连续印发了《关于加强班组文化建设的意见》,根据班组文化活动具有小型化、随机化、个性化等特点,因势利导予以建设。通过开展“安康”杯劳动竞赛、巾帼建功立业示范岗、创建模范员工小家、QC活动及员工职业技能比赛等,激发员工的“创争”意识;通过设立班组论坛、建立班组长联谊会制度、举办班组文化沙龙等,打造沟通互动平台;通过优化班组读书角、班组园地、班组网络文化等,营造班组的文化氛围;通过5 S管理方法,进行规范管理,教育、启发和培养员工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使企业精神在实践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2、抓实活动载体 集聚职工文化活力

徐州公司紧扣中心工作,围绕服务电网建设、维护安全生产、推进优质服务、强化反腐倡廉、深化班组建设,策划开展安全歌曲大家唱、廉洁文化巡演、“95598光明服务工程”摄影大赛等特色鲜明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充分发挥公司12个职工文体俱乐部的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感染力强、参与性广、效果好、影响大的职工文化活动,组织参加了省公司主持人大赛、省公司企业文化故事会、“我与江苏电力”职工书画摄影作品联展、女工干部红色经典朗诵、省公司2012年“两会”文艺汇演和乒乓球比赛等活动。组队参加了徐州市“颂歌献给党”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百万职工唱红歌总汇演暨颁奖典礼,获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通过举办“永远跟党走”红歌大赛、“我身边的先进”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大力倡导“积极工作、健康生活”理念。公司第二届职工运动会已于九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月下旬圆满闭幕,通过广播操、太极拳、游泳、全健排舞、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比赛,全面展示了公司及广大职工的风采,满足了职工的文体活动需求。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工读书主题活动,着力打造“书香徐电”,以“读书沙龙”引导职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异彩纷呈的活动载体,如一泓清泉,蕴育了职工文化建设一片生机。

三、打造亮点,精塑职工文化品牌

徐州供电公司认真贯彻“文化引领,创新驱动”的管理思路,坚持从“大文化”着眼、从“小文化”着手,以“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理念与追求,高标准推进体现徐州公司传统文化和发展理念的职工文化建设。

一是实施“典型引路工程”,打造职工文化建设的亮点。创建了以践行“优质服务优秀做人”服务宗旨闻名古彭大地的“亲情天使服务队”;以供电抢修及时高效优质名扬汉王故里的徐州市“百名服务标兵”--“文旭抢修班”等享誉系统内外的标杆班组和品牌团队;培育出了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三堡精神”、“始于善小,臻于至善”的“检修风采”等企业文化之花,树立了文明和谐、诚信负责的企业公民形象,国家电网公司品牌的知名度、认知度和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注重创新创优,精塑职工文化建设的品牌。每年组织开展职工“十大科技成果”、“十大先进操作法”、“十佳合理化建议”和“首席职工评选”活动,通过争创“工人先锋号”、“学习型班组”等活动,在广大职工中营造学习探索、革新创造、求真务实的风气,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促进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职工的成长;定期举办文化建设成果发布会,2011全年就有37项优秀成果脱颖而出,集中展现了公司职工文化建设成效;以建党90周年为契机,广泛征集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小故事和企业文化案例,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江苏省电力公司组织开展的企业文化管理实践案例发布上荣获二等奖。

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四统一”要求,创新推进先进职工文化建设,努力在维护职工文化权益,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积极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继续开辟新路径,取得新成果,为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3

1974年8月, 李辉出生于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一个贫穷的山区, 生下来体重只有两斤八两, 营养严重不良, 不过他天资聪颖, 勤奋好学, 自幼酷爱书画艺术, 17岁考入专业学校进行正规培训学习, 在班级里成绩突出, 他特别擅长人物写生, 就读期间, 经常去镇上摆摊画像挣生活费用, 成了学校和当地的知名小画家, 人们亲切地称呼他“辉哥”, 从此, “辉哥”成了他的艺名。

1994年毕业后, 辉哥就进入了德阳市一家广告公司工作, 因为谦虚好学, 专业技能强, 深得老板赏识和重用, 老板把他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在员工会上, 老板让每一位员工谈理想和目标, 辉哥语出惊人:“我将来要做最一流的广告传媒界老板!”于是, “一流", “一线”这个词, 扎根辉哥心中, 二十年都没走!

1995年, 辉哥辞去了第一份工作, 为了早日圆梦, 找母亲向银行贷款3000元, 租了个店铺, 张罗些设备、样品就开始干事业了。年少少识, 不谙世事的辉哥, 在艰苦打拼了8个月后, 被一个包工头转包业务骗走了所有的积蓄, 还负债累累。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心境跌入了低谷, 于是只能继续为朋友打工。疗伤半年后, 辉哥在好朋友的引导下, 重新树立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1996年初, 怀揣借来的200元路费, 踏入了海南岛的征程, 扎根三亚, 从此和海南岛结下了不解之缘, 做广告传媒一干就是18年, 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亲人全部都安排在三亚工作生活。

1996年辉哥来海南后, 在陵水工作了3个月, 就来到三亚找了一份美工工作, 在这家广告公司一干就是4年, 当年的广告很简单, 没有现在的先进科技, 主要靠店招和杂志, 以及过街的横幅。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辉哥4年没有回家。1999年底终于回家相亲, 俩人相见恨晚, 一见钟情, 认识3天就结婚了。春节过后双飞海南。现在夫妻俩夫唱妻随幸福非常。各自有一个公司, 竞相超越比翼齐飞。辉哥创造了相识70个小时完婚并成功幸福的先例!

2000年5月1日, 辉哥和夫人英子用俩人的名字“辉”“英”共同创办了三亚飞鹰广告公司, 14年来, 飞鹰广告从创业时的几万元到年营业额上千万。靠的都是辛勤的耕耘, 远大的理想, 勤奋的学习, 开阔的思维, 卓远的见识。团队优秀, 口碑良好, 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三亚同行业的标杆。如今他们的业务铺遍了整个三亚及其周边, 凤凰机场、三亚火车站、凤凰岛国际空运码头等很多地方都有“飞鹰广告”代表三亚城市形象的作品。“飞鹰广告”已经在三亚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 已经是三亚经济建设、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辉哥认识清醒:知识就是生产力。不断学习先进知识和先进经验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要基础。他一直拿出时间和大量的资金做自身学习和团队培训。1991年至1994年, 在学校学习美术期间, 曾去过成都、广汉等地拜师学艺, 1994年毕业, 在德阳市参加工作后又拜师学习广告传媒, 学习广告设计制作及业务流程管理。2005年起, 每年均要去省外学习, 并从事广告传媒行业、led及会展, 参观各种广告媒体展示会, 2011年又成为海南EMBA二班学员, 2012年成为聚成股份学员, 2013年成为长松系统咨询成员, 如今带领员工学习专业婚庆策划和活动赛事策划、影视、广告媒体代理发布等专业知识技能。辉哥业余生活广泛, 爱好书画, 也爱好音乐、唱歌, 玩越野, 打羽毛球, 高尔夫。多面的知识成就了更加优秀的企业家———辉哥。

2013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展广告传媒产业, 与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经过辉哥的精心策划, 三亚“一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使三亚飞鹰广告更上一个台阶, 形成了组合产业, 专业从事婚庆、庆典、策划、活动赛事、礼仪模特、明星、演艺人才经纪、影视拍摄、广告媒体代理发布、印刷、出版、发行。希望通过国际旅游岛的大好政策和机遇, 继续创造奇迹。这是辉哥事业发展又一个里程碑, 进入到又一个辉煌时期。

一线婚庆———千里姻缘一线牵!高端旅游婚庆, 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必然的发展趋势, 为更多喜欢来海南结婚, 并且想把一生最有意义的时刻分享给亲朋好友的情侣们, 一线婚庆将为他们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婚庆套餐, 例如草坪婚礼、空中婚礼、海底婚礼、教堂婚礼、沙滩婚礼、游艇婚礼、海上巴士婚礼、游轮婚礼等等, 吃住游乐与婚庆完美结合。辉哥如今拥有专业的策划团队和执行团队, 优秀的销售队伍和运营模式, 是真正的资源整合专家。将给客户留下最美好最难忘的印象。

一线影视———辉哥热爱影视, 辉哥周围现在已经集聚了一大批高端的策划、编剧、导演、摄影师、配乐、制片、演员等等, 为客户打造最生动最感人的产品具备了充分的条件, 目前已经完成了世界游艇等项目的拍摄和制作。同时在新闻媒体、新闻出版方面, 参与并实施打造三亚地区主流媒体出版发行做好工作!

一线广告传媒———辉哥整合了三亚各类广告媒介资源, 帮助企业建立最适合的推广平台, 快速推动三亚企业业务增长和经济发展。

一线会展活动赛事———通过辉哥团队近20年的经验, 精心的策划和组织, 每个展会, 每一个活动, 每一场比赛, 都为您量身定制, 必将使每个产品都有不同的惊喜。

辉哥决心立足三亚并走出三亚将文化进行到底!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4

九黄机场公司打造高原文化文明空港

本文超载于《四川日报》2012年1月11日第15版-全景报道

当2011年临近尾声,来自四川藏区3500米海拔上的九寨黄龙机场传来喜讯:从2008年起连续4年保持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的九寨黄龙机场,正在如火如荼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雪域高原传佳音,浓缩的是作为四川藏区连接世界重要交通枢纽的九寨黄龙机场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新起点,不断提高旅游服务窗口行业的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打造品牌化服务的路径。

九寨黄龙机场(以下简称 “九黄机场”)地处海拔3500米高原的回、汉、藏、羌聚居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九寨沟景区和黄龙景区的空中交通枢纽。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窗口功能,让四川九寨黄龙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从组建开始,就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按照《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加快完善、拓展旅游服务要素,整体提升旅游软实力。以该规划为蓝本,九黄机场克服地处高原、环境艰苦等恶劣条件,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贯穿于企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通过开展各种细胞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 “以文化人”再到“以人化文”的发展,形成了“企业文化搭台,文明创建唱戏”的格局。

员工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高原空港一年一个新台阶。在九黄机场,世界游客纷纷竖起大拇指:“在进入美丽的童话世界九寨沟和黄龙前,就感受到了四川优质的旅游服务品牌。” □张映发 刘星 文/图

“以文化人”

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全员素质,增强企业文化底蕴

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赋予“以文化人”的具体内涵,最终达到提升全员素质,增强企业文化底蕴的目的,是公司领导班子在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一直关注的核心问题。为此,公司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建设、文明创建工作。

深入持久开展细胞建设,大力繁育企业文化,让企业永葆活力。通航以来,九黄机场公司从

县级文明单位到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的成功创建,精神文明的创建步伐一刻也没停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示范区”,进一步激活了文明细胞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构建制度文化,培育员工自觉行为。一支训练有素、行为自觉的干部队伍,是搞好文明创建工作的根本保证。因此,公司在全面通过ISO9000:2001质量认证体系、国家民航安全审计以后,进一步推出了旨在提高企业执行力的基础管理体系。

加强思想教育培训,传承企业精神,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针对机场地处高原高寒偏远地带和每年有近半年淡季的实际,制定了冬春淡季培训计划,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送院校训,岗位上练”等形式,全面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和政治思想素质。从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以来,公司在机场职工学校/培训中心开设了“现在开讲”平台,旨在加强全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公德建设,培育核心价值理念。建立了职工文化走廊,出版了反映公司发展历程和职工对工作、生活真实感受的画册和文集,编印了《员工学习培训教材》。这些举措为宣扬企业文化,传承企业精神,树立企业核心价值观起到了关键作用。

“以人化文”

在凝练升华中全面展示机场风采,塑造高原文明空港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在经历了“以文化人”的发展阶段后,带来了“以人化文”的质变,使企业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展现了高原空港的良好形象。

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向纵深迈进。公司通过对九黄机场人的不懈奋斗精神的全面提炼和定位,形成了“诚实、勤奋、创新、求精”的企业宗旨、“不屈不挠、敢为人先、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企业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造”的企业作风和“言行一致、谦和自信、廉洁勤奋、诚信明礼”的企业修养;集员工智慧之大成,形成了“团队和谐为先、服务社会为上、持续安全为本、共同发展为重”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强化了“助力民航强国战略,促进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企业使命,初步明确和完善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中的相关内容,推进了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企业文化体系的建设助推了经营业绩的增长。机场通航至今,航空运输量持续以年平均12%速度递增,总量位居全国高原机场第二位,并跻身全国民用机场40强;安全运行及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荣获国家民航局颁发的“航班延误处置优胜奖”。

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从2003年起,公司先后获得县、州、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四

川省交通运输厅行风建设合格单位称号。2008-2011年,公司连续4年保持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10年以来公司再接再厉,发动全员,开始向创建全国文明单位的目标迈进。

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国庆胸有成竹地说:“通过企业文化搭台,文明创建唱戏的引领,公司最终目标是要把企业发展成为员工自觉将个人发展融于公司发展愿景,并把九黄机场打造成为团队和谐、环境美好、服务一流、充满活力和创新力的高原文化文明空港。”

“以创建促服务”

在细节中提升品质,展现四川旅游服务品牌魅力

细节决定成败,服务彰显魅力。九黄机场作为对外展示当地文明形象的窗口,有着巨大的示范效应。在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创建档次过程中,注重从细节入手,从软、硬件建设两个方面,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创立九黄机场的服务品牌。通航初期,为保证服务水平,机场自我加压,向社会公开“十项服务承诺”,给旅客提供更加贴切的服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和“党员责任示范区”。

通航以来,公司秉承“客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全体员工靠前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积极创建自己的服务品牌,达到以品牌促服务、以品牌树形象、以品牌求效益的目的。目前,“想旅客之所想、急旅客之所急、帮旅客之所需”的良好服务意识在机场已蔚然成风,旅客投诉率直线下降。2008年,机场在国内众多支线机场中唯一获得国家民航局颁发的“航班延误处置优胜奖”。

重科学规划,整体推进,促公司跨越式发展。机场自建成通航以来,公司迅速进入“两个转变”的过程,即从机场建设者向管理者的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几年来,公司领导班子不断突破理念,创新方法,在决策制定、内部管理方面更加科学,发展规划考证准确,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计划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支持。目前,公司安全运行环境持续改善,机场高峰小时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航8年,机场安全事故率为零;服务质量、航空业务量及飞行正点率稳步攀升;市场开拓不断扩大,执飞航空公司达到8家,直飞航线9条,可通航城市达到11个。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5

近年来, 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沈冶机械在传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全面提高员工的学习力、创造力,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 引领和推动了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以宣贯企业价值观为核心, 抓理念识别系统的“落地深植”

依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做出根本性调整, 实行了由橄榄型组织模式向哑铃型组织模式的转变, 提出了新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导向与之相适应。制订了《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和《企业文化推广方案》。确定了“制造精良装备、提供专业服务, 实现最优运行效果”的公司使命;明确了“打造世界一流专业设备制造企业, 让用户需要时首先选择我们”的公司愿景;提炼了“责任、创新、专精、共赢”的公司核心价值观及企业各专业管理理念。

公司“责任、创新、专精、共赢”的核心价值观, 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 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公司技术团队打造出世界级的电解多功能机组和红土型镍矿回转窑, 依靠技术创新, 为民族工业争了光;以金工一车间卧车操作者陈航卫为代表的优秀员工, 恪守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准则和“我干的产品我负责, 我干的产品全合格”的岗位诺言, “专精”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 以塑造员工形象为重点, 在行为识别系统大做文章

公司大力倡导以《关键行为准则》为主要内容的行为文化。分四个层次, 制定了行为准则。高层领导的行为准则是:立足全局、科学决策、开拓创新、自律慎独;中层管理人员关键行为准则:顾全大局、勤于沟通、管理创新、务实高效;一般管理人员关键行为准则:服务基层、精通业务、方法得当、执行严格;员工的关键行为准则: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勤于学习、提高技能。

(三) 以塑造企业形象为依托, 使视觉识别系统与时俱进

随着公司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扩展, 建立品牌标志, 从而确定沈冶机械品牌定位的视觉形象愈发显得重要。公司量身定做了品牌标志, 起到了取势、明道、优术作用。V I设计基础部分, 规范了标志、标准色、标准字、印刷字体、辅助图形等;应用部分, 规范了办公系统、服装系统、环境系统、产品标牌等11个项目, 充分体现应用要素中的文化品味。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 强化组织和制度保证

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领导小组, 建立了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网络, 制定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计划, 明确内容、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并进行考核。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 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保证了企业文化的常态化运行。

(二) 大力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一是强势导入。举行创新文化建设启动仪式, 拉开了沈冶机械企业文化建设“传承+创新”的推进序幕。员工人手一册《企业文化手册》, 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二是强化理念培训力度。定期组织中层干部, 科、工段级干部及班组长骨干三个层面的专题培训。三是丰富载体。在厂刊、广播及公司网站上均设置了企业文化建设专栏及宣传“窗口”, 在厂区内设置醒目的宣传标语。同时, 制作了厂情片《走进沈冶》, 突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四是大力开展企业文化体验活动。开展拓展训练活动, 使员工在互动的氛围中感受新的理念, 改善心智模式。五是在员工中开展了“沈冶员工画与话”征集活动, 评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由被动灌输转为自我教育和激励。

(三) 以班组建设为载体

确定了“标识统一、着装统一、文化园地统一、定置管理统一”及“环境形象、现场形象、产品形象、设备形象、员工形象”的企业文化建设目标。围绕“四个统一”和塑造“五个形象”, 公司先后出台了《三星级班组建设升级管理实施方案》、《四星级班组建设升级管理实施方案》、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主要内容的《五星级班组建设升级管理实施方案》, 可以说, 每一次班组建设的升级都伴随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

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 突出五个关键环节, 即“学习是基础, 改善心智模式是关键, 创新是核心, 持续发展是目的, 让员工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根本”。首批确定4个班组为五星级班组试点单位, 全面导入创建学习型组织内容, 并把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核算、设备、6S管理、和谐等定量和定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 从而形成同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 以点带面的创建工作格局。

(四) 着力一体化的融合

1. 坚持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相结合。

企业文化变革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递进和客观要求, 战略的实施和强力执行需要强有力的文化支持。企业文化的推广应同战略的实施步骤相协调, 起到文化的激励作用、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塑造作用, 使文化适应和推动企业的发展变革。

2. 坚持企业文化推广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尊重人的个性、关注人的价值、激发人的潜能,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公司通过开展年度最具有影响力的团队和人物评选活动, 选出不同层面的典型, 使员工从身边典型中汲取精神营养, 达到了“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3. 坚持领导垂范与员工全员参与相结合。

公司的各级领导要做企业文化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实践者, 用人格魅力增强感召力和凝聚力。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 企业文化理念必须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员工的职业行为当中, 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4. 坚持文化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

企业文化必须内化于心, 固化于制, 外显于行, 才会真正实现文化的落地生根。制度创新的重点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 使决定权、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相对独立和分开, 围绕公司发展目标各司其职, 科学制衡;关键点是建立有效的人事激励约束机制, 推行绩效考核, 使员工有针对性的自我改善工作业绩, 并且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果

(一) 团队学习力显著提升

公司推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模式, 变局限在课堂获取知识和信息, 为重在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并提倡把工作当作学问来研究。公司领导以“领导班子理论中心组”学习为平台, 亲自登台授课, 公司领导的亲力亲为起到了示范作用, 公司上下呈现浓厚的学习氛围, 周末课堂受到员工的欢迎和响应。

提升学习力, 使领导层的决策能力显著提高。近几年, 公司领导坚持科学发展观, 运用战略性思维, 以全球化的视野, 站在行业发展的高度, 不断对公司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完善, 使沈冶机械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销售收入从公司成立初期2002年的1.86亿元, 上升到2010年的10亿元。在“十二五”规划中, 公司确立了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以整体搬迁为契机, 打造中国有色重工集团, 用5年的时间, 成为中国有色行业装备第一供应商、国际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色冶金、矿山重型装备企业。为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确定了沈冶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架构, 充分体现抢抓机遇, 敢为人先、系统思考的文化理念。

(二) 员工的执行力显著提升

执行就是有结果的行动。如何“正确地做事”、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无条件考核等文化理念的学习和应用, 使员工对执行有了全新的认知。不谈“怎么不行”的理由, 而是寻求“怎样才行”的办法。经营订货人员不讲条件, 奋力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 超额完成了订货任务, 确保了隔膜泵的总体市场中标率持续三年保持第一, 国内铝设备市场占有率持续领先;生产系统员工牢固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 千万百计保合同, 在作业面积紧张和生产周期不足的情况下, 坚持生产“五项原则”, 即准时制、网络计划、四按、低成本、灵活与均衡组织生产, 使主导产品隔膜泵和天车的出产周期进一步压缩, 合同履约率达98.4%。

(三) 企业的凝聚力显著提升

公司坚持“以人为本, 铸造和谐”的文化理念, 不仅让全体员工充分享受公司改革发展的成果, 也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帮助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公司着重技术、管理和技能三支队伍建设, 实行学科带头人制和首席工人制等, 为员工发展搭建递进通道;注重人文关怀。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每年都为困难员工提供资助, 让所有员工的孩子都上得起大学;组织业绩突出员工省内带薪休假, 为在岗和退休员工实行免费体检, 提供免费工作餐等。所有这一切, 使员工感受到沈冶大家庭的温暖, 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 企业的创新力显著提升

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 开创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的工作局面, 使创新贯穿公司运营全过程。

管理创新亮点纷呈。一年内两次成功完成股权转让, 使沈冶机械整体进入上市公司, 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首创以总装车间为龙头的拉动式生产方式, 准时性和均衡性生产实现重大突破, 生产指标创历史新高;外委外协实行战略性转移, 确保公司产品价值链的一体化运作;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公司所有基层管理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 激活了干部队伍;营销模式实行从区域订货到产品订货的转变, 备品备件采用储备销售的组织方式, 完善了营销体系, 提高了国内外市场占有率。

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公司制定的铝电解多功能机组、阳极炭块堆垛机组、阳极焙烧炉用多功能机组三项企业产品标准升级为有色金属行业标准;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被授予辽宁省名牌产品称号, “新型铝电解多功能机组”被评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申请专利96项, 其中授权77项, 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取得了新的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先后被授予“首批辽宁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第二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沈阳市出口明星企业”、“辽宁省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全国有色金属行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有一种力量, 使我们拥有昔日的荣光;有一种力量, 鼓舞我们执着地奔向前方。那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 它是旗帜, 是号角, 是我们心中不灭的火, 激励企业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的亲身实践, 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论述了创新型企业文化在提升学习力、执行力、凝聚力和创新力方面的效果以及对建设创新型企业的作用和影响。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6

潜移默化企业文化氛围日渐意浓

走进姜庄供电所, 到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安全文化墙”张贴着员工的全家福照片, 并附有安全格言;精心制作的“善小常为”故事墙, 张贴着践行“善小”理念优秀员工的故事;设计制作了“运动·健康”图版, 并购置了运动健身器材, 引导员工健康生活;通过参加公司组织举办的班组大讲堂、“优秀班组长论坛”“我的班组·我的家”演讲比赛、“我的老班长”宣讲会等各类主题宣讲活动, 让员工走上讲台, 以个人视角、切身认知, 讲述对“五统一”企业文化的领会和体验。“通过员工主题宣讲活动, 有益于汲取知识, 形成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授和辐射作用。”姜庄供电所所长程光森感触颇多。

优质服务企业文化载体落地生根

该所在提升优质服务工作中, 规范员工执行“早、礼、快、勤、细、准、廉”的“七字口诀”。

“早”是早介入, 早沟通, 提前了解客户的用电需求;“礼”是礼节到位, 推行接待热心、答疑虚心、解释耐心、办事真心、业务细心、在岗专心和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路绿灯的“六心四一”温馨服务;“快”是对于客户的报装、报修出车快、抢修快、送电快;“勤”是在业务咨询时不厌其烦, 讲解清楚;“细”是工作过程细致认真,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能做100分绝不做99分;“准”是送电时间准时, 避免“轻诺而寡信”, 树立企业诚信形象;“廉”是廉洁从业, 管住嘴, 管住手, 干净做人, 严守员工服务“十个不准”。

该所积极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对党员服务队实行“建章立制精细化、队伍构成集约化、宣传推广多样化、形象标识规范化、装备配置标准化”管理。2015年7月10日12时, 党员服务队接到刘家口村抢修电话, 党员高胜宝立即配备材料并带领3名队员驱车前往。到达故障现场后, 查出农灌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上端的电缆头烧坏。他们冒着高温酷暑紧急抢修, 12时45分, 当送电成功的那一刻, 村民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久久回荡在田间。

文化塑形企业文化品牌独具特色

该所以文化理念引领、专业知识导入为手段, 致力于打造“知识型”员工队伍。开展“点菜式”“3×3”模式等培训;建立班组长选拔、培养、激励机制;结合班组实际, 营造“短、实、小”的微课堂、微培训、微学习的氛围, 提高班组讲堂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发挥创新工作室作用, 在班组中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建议、小革新“五小”创新活动, 2项创新成果获潍坊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其中“新型放线滑车”获得国家专利。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7

正海的发展得益于企业文化的软实力建设, 他们在20余年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 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正海文化——以“三个满意” (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 为企业宗旨, 秉承“互利双赢, 与社会共同进步”为经营哲学, 努力实现“创建百年正海”的企业终极目标。

一、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个满意”, 是立企之本

在正海集团的创业发展过程中, 曾经面临无数次的冲击与考验, 但由于全体正海人的同心协力, 以及广大顾客和社会各界的爱护与支持, 使正海集团能够度过每一次困难与危机, 并且持续健康成长。积累的经验逐渐凝聚成了正海的企业文化。

正海人认为:实践“让员工满意”“让顾客满意”“让社会满意”是企业经营的宗旨。个人的生命有限, 企业的生命却可追求长久。唯有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 才能达成上述目标。

正海人做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无限的希望和成功的基础。他们在人事公开、机会均等的原则下, 得其人、用其才, 让企业因员工的智慧和汗水而壮大, 员工也因企业提供的平台而不断成长。

正海人深知:“顾客是企业的命脉”。以真诚的态度为顾客提供优良的产品与完善的服务, 处处为顾客的需求着想, 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只有做到顾客满意, 企业才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企业才有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正海人明白: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 对社会的进步须担负一份责任。他们努力追求卓越、创新事业, 缔造佳绩并以实际成果回馈社会, 包括依法经营、上缴国家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参与公益事业等, 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正海人对正海的诠释:正海中的“正”字意释为:方方正正做人, 公公正正做事。意思是要行得端, 做得正, 堂堂正正, 公正无私, 有浩然正气。正海的“海”字意释为:胸怀宽广, 事业辽阔, 谋略深远。意思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要有长期打算, 以圆百年之梦, 充分体现建设百年正海的经营理念。

海, 容量大, 数量多, 宽阔无边, 水深浪高, 汹涌澎湃。既有宽广平静的一面, 也有“风浪滔天”的时候。作为一个企业, 全体员工只有团结一心, 齐心努力, 密切配合, 相互协作, 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去争取胜利, 赢得更大的利益, 创造更多的财富, 才能更好地回报社会。

二、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员工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三个满意”的理念体系中, “让员工满意”是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 是全部理念的基石。只有让员工满意了, 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才能让顾客满意, 进而通过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让社会满意。

(一)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选好、用好、培养好员工, 发挥“人”的最大作用。

一是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机制。正海集团不断探索和完善招聘机制、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 卓有成效地开发了内部人力资源市场、“H”型 (管理路线和专家路线) 职业发展双通道等人力资源管理举措。比如在集团内部建立公开考选制度, 选拔优秀员工充实到集团管理岗位上。自2003年以来, 先后组织公开考选50余次, 参加考选300余人次, 在集团内形成了人才使用的良性循环。这一做法, 既敦促员工尽快提高自身素质, 又提升了员工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为有才华的员工提供了公平公正的竞争平台, 形成用人渠道的多样性。

二是强化对员工思想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系列化、经常化的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 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与高校联合开办在职企业管理硕士班, 为公司储备和培养后备经营管理人才;以讲座、参观、讨论等形式加强新员工入厂教育等。建立先进标兵评选制度和内部待岗培训制度, 通过奖优罚劣, 树立榜样等手段, 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沟通交流会制度化, 建立不同层次的沟通制度;设立员工意见箱;实施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等。通过以上措施, 及时了解员工思想动态, 鼓励员工参与管理。

三是加强对文化的管控, 保证企业文化“落地”。为了促进正海文化的“落地”, 他们采取了多项工作措施。集团各级管理人员率先垂范, 带头实践正海文化的要求, 并以各自的实践形成《正海文化》案例手册, 形成文化引导的长效机制;各子公司出台了各项管理制度、程序、办法, 全面落实正海文化理念;运用培训、宣传、案例教育、《正海人》内部刊物、讲座等形式, 组织形式多样的宣贯活动;建立、完善集团企业文化理念落实情况监控体系。包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目标管理与考核机制、企业文化落实评价等手段, 使正海文化理念在集团范围内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 避免理念与实际工作的脱节。

(二) 打造“凝聚力工程”, 开展“员工关怀”, 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

一是着力打造“凝聚力工程”。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和员工图书室, 员工活动中心建有室内网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棋牌室等活动健身场所, 全天候对集团全体员工开放, 是集团员工业余时间强身健体的好去处。图书室获首届“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建立集体婚礼制度, 自2001年起先后为143对新人举办了12届集体婚礼, 不仅为员工节省了费用, 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更给员工一种温馨家庭的归属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平均每年举办超过20余场次4000多人次的文体娱乐活动, 为员工创造和谐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是建立帮扶救急救助机制。集团公司采用“正海集团工会职工互助基金”以及“正海集团救助基金”两种救助方式进行救助。同时, 建立了困难员工档案和公司领导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其中, 互助储蓄基金是以会员每人交纳入会费300元的形式自愿加入互助基金会, 满足借款条件的会员可以无偿借用基金款, 一次最高额度为2万元, 借款年限为1年。为因大病或突发事故急需用钱的会员解决了燃眉之急。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互助金利息和投资收益、职工日常募捐款项、工会专拨经费等。截止到2011年底, 正海集团互助基金存有57.4万元。对会员累计提供借款87万元, 帮助困难会员80人次。2004年5月, 职工杜广清被诊断为胃癌;2007年6月, 杜广清的妻子被诊断为乳腺癌, 杜广清及家人的情况牵动着每一位正海人。6年多来, 为了使杜广清一家人能够度过难关, 在他和妻子住院治疗期间, 集团工会先后发动全体职工3次捐款, 并从集团工会救助基金中拿出10多万元为其解决住院治疗费用, 共计为其提供各项救助款29万余元。广清在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 多次表示“一定要努力地撑下去”。但在2010年, 他和他的妻子都失去了和命运抗争的机会, 留下了读高中和上小学的两个未成年女儿。鉴于这种实际情况, 集团决定在法定义务上长期救助, 一方面承诺要定期进行经济上的救助, 另一方面成立了父母爱心关爱组织, 不定期地送去情感上的关怀, 让两个孩子能够安心生活和顺利完成学业。正海集团以实际行动履行了“让员工满意”的承诺, 得到广大员工的衷心拥护。

三、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做到“让顾客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正海人始终坚持做到“先做人, 后做生意, 谋求互利双赢”、“顾客第一, 质量至上”。坚持真诚守信、按国际惯例做事的原则, 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提升了企业的信誉度、满意度和美誉度。

正海产品创造了多个第一:正海磁材经过几年的耕耘和积累, 凭借强大的创新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一流的增值服务, 成为国内高性能钕铁硼磁材行业第一品牌;正海网板荫罩产品在国内同行业中是国内外彩管客户的首选品牌, 在原有业务基础上, 2011年7月进军触摸屏行业, 标志着正海集团在显像领域开始迈向新的起点;正海生物的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口腔颌面外科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 产品是国内最优秀的组织修复材料之一。正海车饰的汽车顶棚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品质一流, 为国内多个中高端车型配套。在国庆60周年大阅兵时, 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乘坐的敞篷轿车里的汽车内饰部件就产自正海汽车内饰公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正海磁材公司的发展, 就是实践“让顾客满意”文化的一个缩影。磁材公司制造和经营高性能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 其开发的风力发电机用高性能钕铁硼磁体在兆瓦级永磁风力发电机领域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开发的超薄静音节能环保电梯专用钕铁硼磁性材料, 在高端节能永磁直驱电梯曳引机领域一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四、要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让社会满意”, 这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正海人认为,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是对社会最大的责任。同时, 企业是社会母体的一个细胞, 在社会运行中, 企业必须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 正海集团主动承担起各项应尽的社会责任——守法经营, 保护环境, 增加就业, 依法纳税, 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等。集团多年连续被评为烟台市纳税百强企业。2006年获得“烟台市首批AAA级劳动和谐关系企业”称号。正海积极向社会奉献爱心, 多次与烟台市特困员工结成“帮扶对子”进行点对点的帮扶, 多次承担共建村的帮扶任务。同时企业员工也积极向社会献爱心, 自2003年集团自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以来, 累计向社会捐款400余万元。2007年, 正海集团因在慈善工作中的积极表现, 在烟台市开发区慈善总会成立仪式上被授予创始会员单位称号。2008年-2011年连续四年获得烟台开发区“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一等奖”等荣誉。

正海人经过多年的努力, 形成了“员工铭”, 这就是:工作观:承担责任, 创造价值;利益观:理性诉求, 注重成长;协作观:认知角色, 互相支持;人才观:认同文化, 业绩优秀;形象观:遵纪守法, 明礼诚信。

打造公司帮派文化 篇8

——星眼管窥

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孙勇。

德州中联大坝水泥有限公司是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之一, 属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水泥生产骨干企业。公司现拥有资产总值10亿元, 职工1000人, 两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年生产水泥熟料170万吨, 优质低碱水泥300万吨。中国建材500强企业, 全国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

公司秉承中国建材集团“创新、和谐、绩效、责任”的价值核心观, 倡导“以人为本、快乐工作、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公司核心理念, 紧紧围绕企业和谐稳健发展的大局, 把职工文化阵地建设作为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来抓,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 提升了职工文化素养, 丰富了职工精神生活, 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现代企业文化》:贵企业一直在树立“让职工快乐工作”的理念, 不断推进职工文化阵地建设, 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快乐文化”这个品牌。

孙勇:中联大坝积极融合中国建材的文化理念, 以“三宽三力四和谐”的文化为指导, 在积极接收、吸纳的基础上不拘一格的自主创新, 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中联大坝职工快乐文化理念和品牌。

打造了中联大坝职工“快乐文化”品牌。军事训练、徒步拉练红色教育, 两大传统活动打造了具有特色的“职工快乐文化”品牌。每周二早上点名前, 全员风雨无阻的坚持进行军事训练, 由保卫处退伍军人任教官, 立正、稍息、正步走、齐步走等严格的军事训练;公司组织退伍军人成立了国旗班, 各车间、部室每周轮流参加升旗仪式, 重大节日国庆节、“五一”劳动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 全员参加升旗仪式, 严格的军事训练加强了职工队伍的纪律性, 提高了执行力, 增强了团队意识。

每年“七一”党的生日前夕, 公司组织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党员等进行徒步拉练红色教育活动, 2009年“挑战极限”徒步聊城, 参观孔繁森纪念馆;2010年“质量千里行”徒步梁山, 2011年“重走长征路”徒步西柏坡, 2012年“喜迎十八大”徒步山西八路军指挥总部, 今年又组织了“追寻红色足迹”徒步冉庄地道遗址活动。在徒步行进中各队歌声、号子声从200多米长的队伍前传到队伍尾, 大家情绪高涨、气势高昂;你帮我背包、我帮你拿水, 相互扶持不让一个员工掉队, 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草地上树荫下, 员工们盘腿席地而坐, 简单的火烧、咸鸭蛋吃起来是如此的香;在红色基地新党员入党宣誓, 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聆听公司党委书记的现场党课, 感悟革命先驱们不怕牺牲的精神, 使大家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实践证明, 红色教育徒步拉练活动增强了员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 增强了斗志、磨练了意志, 提高了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 有力的促进了公司的生产经营, 红色教育徒步拉练活动已成为中联大坝职工快乐文化的金牌活动, 多次受到中国建材和中国联合水泥的肯定和表扬。

合唱团扩大了中联大坝职工文化的美誉度。自公司成立以来“五四”“七一”等节日, 公司坚持举办班组、车间、部室的合唱比赛, 清晨和煦阳光下合唱团的排练是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公司合唱团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 已具备了较为专业的唱功和表演水平, 先后在德州市庆祝建国六十周年歌咏比赛中, 获得德州市工交系统特等奖, 德州市一等奖, 运河经济开发区特邀表演队, 每年公司迎春暨颁奖晚会, 公司合唱队都是整场晚会最具气势最抢眼的节目, 职工以自己是中联大坝合唱团一员而感到自豪。

《现代企业文化》:职工文体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贵企业的具体做法。

孙勇:群众性的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工会每年组织开展春秋季职工运动会, 篮球、排球、毽球、跳绳等丰富多彩的项目, 参与职工千余人次;消夏文化节举办的棋牌大赛是职工最喜爱参加的项目;游泳比赛、长跑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专项比赛活动推陈出新、层出不穷, 使体育活动开展的更加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积极参加市里举办全民健身节健步走、自行车骑行、拔河比赛等, 第一次参加专业的拔河比赛, 取得了中国邀请赛德州赛区第四名的好成绩。

职工文化体育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在公司党政的大力支持下, 一大批布局合理、深受职工欢迎的设施投入使用。先后兴建、改造了职工青年之家, 新建了篮球、排球场、休闲文化长廊等, 购置了单、双杠、石锁等健身器材, 设立了职工健身房, 配备了乒乓球案、跑步机、力量器械等, 工会为每个基层分会配备发放了跳绳、毽球、羽毛球、飞镖等并定期补充, 方便职工随时随地参加体育锻炼;公司投资5万元, 领导班子成员捐款3万元, 新建了高标准的职工书屋、阅览室, 职工书屋现有藏书6000多册, 报刊80余种, 2012年被授予“全国工会示范职工书屋”, 满足了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职工文艺活动遍地开花。每年工会组织举办盛大的迎新春文艺演出暨颁奖晚会, 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 每年的节目各工会分会充分调动职工们的积极性, 发挥聪明才智自编自创, 培养和煅炼了一大批文艺骨干, 公司创编的舞蹈《爱情玫瑰》《盛世鸿姿》分别获得德州市工交系统文艺汇演一、二等奖。元宵喜乐会、圣诞晚会、卡拉OK比赛等文艺演出活动提高了员工的艺术素养, 愉悦了身心。

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组织成立了民间文艺演出队。跑驴、汗船、舞龙、秧歌队、腰鼓队等, 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参与, 工会聘请退休老职工, 利用销售淡季组织排练, 在运河开发区2012年元宵节民间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公司腰鼓队还代表德州市参加了山东省运动会开幕式表演, 得到了组委会的一致好评, 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和职工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职工文学艺术创作成果丰硕。公司广播站每周一、三、五播音, 公司会议精神、车间班组先进事迹、生产经营情况等, 通过广播站及时传达给职工, 广播站20多名员工兼职播音员全部通过了国家普通话测试, 取得了甲级乙等证书;以《德州中联》报为载体, 基层通讯员积极供稿, 真实快捷的反映公司生产经营、职工生活等, 促进和提高了职工的文字写作能力;演讲比赛、精品美文诵读、通讯员培训等活动的开展, 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养。

巾帼建新功。每年“三八”妇女节, 工会女工委组织开展包水饺、缝沙包比赛, 美容知识讲座, 模特走秀、厨艺大赛等女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在以女职工为主的化验室、窗口单位营销大厅, 开展技术比武、礼仪服务大赛, 公司化验室连续多年被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在山东省建材行业技能大赛中化验室物理工马俊英获得第一名, 被授予德州市和山东省首席技师。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介绍一下贵企业在充分发挥职工文化阵地的作用, 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方面做出的成绩。

孙勇:中联大坝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立足于培养职工的自我发展能力, 满足职工的自主创新需求, 促进了职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

运用文化阵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积极营造“工人伟大, 劳动光荣”的舆论环境。培养和选树了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每年组织先模人员外出旅游, 并在《德州中联》报、公司网站、广播站上开辟《每月一星》《一线风采》等专栏, 学习劳模、关爱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在职工中已经形成。

运用文化阵地坚持开展形势任务责任教育。广泛开展“讲形势、讲任务、讲目标、讲责任、讲贡献”活动, 公司遇有急、难、险、重的任务, 员工都自觉参加义务劳动, 为水泥磨、生料磨加球、绿化植树种草、清理大修现场等, 全年义务劳动30多场次, 参与千余人;组织学习《公司行政工作报告》有奖问答活动, 使生产经营任务目标更加清晰和明确;依托《德州中联报》和公司网站、OA办公平台、中联大坝QQ群等载体, 在企业与职工之间架设了新的沟通桥梁, 引导职工认清形势、明确责任, 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以厂为家、爱岗敬业”的自觉性。

运用文化阵地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 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公司与德州学院联合开办了硅酸盐水泥工艺本科班, 公司90多名一线生产骨干、班组长和中层干部参加了培训;广泛深入开展“金蓝领”工程, 通过学习和培训, 近三年共有100余名职工获得金蓝领技师称号, 一大批学习型班组和知识型职工涌现出来, 职工知识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司中央控制室30名员工有26人取得金蓝领技师证, 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公司每年对技术创新和优秀合理化建议进行隆重表彰和奖励, 激发了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干事创业的信心。

上一篇:股份转让系统下一篇:突发疾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