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制定工作

2024-10-25

完善制定工作(通用9篇)

完善制定工作 篇1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锋和骨干, 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 高校党务工作者理应从加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的高度, 探索出科学客观实用的量化考核办法, 把理论要求的软指标与数字量化的硬指标相结合, 切实保证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1]。 在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 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为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 逐步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 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根据中央有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精神, 结合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实际, 制定《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 并在本科生党支部试行。 该办法依据学生党员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应该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考核办法在严把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的基础上更重视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作用发挥。 考核办法的实施, 使得每位学生党员都能够及时地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教育和自我反省,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发现不足, 优化自身, 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各学生党支部结合考核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引导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 通过对学生党员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使其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政治上的坚定性和品德上的高尚性[2], 始终具有榜样示范效应, 进一步发扬乐于奉献、 刻苦学习的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 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为推进学院的又好又快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背景

在考核办法指定之前, 首先编制《学院学生状况调查问卷》, 对学院8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出问卷851份, 收回有效问卷823份, 有效回收率为97%。 调查结果显示, 党建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试行《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 可以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更能够在学生群体中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形成一支以党员为核心的学生骨干队伍, 把更多的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带动和引导他们奋发向上, 锐意进取, 健康成长[2]。

二、量化考核

1.考核内容。 教育是考核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考核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 建立健全大学生共产党员教育先进性长效机制。 各支部要结合考核指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引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院学生党员量化考核表》 (以下简称“考核表”) 主要依据学生党员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该发挥的模范作用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 在具体考核过程中, 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 又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 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3]。考核表共设置一级考核指标5项 (思想素质25%、学习成绩25%、作用发挥30%、群众基础20%、加分项目10分) , 二级考核指标18项, 评价对象分为三类:自我评分、支部评分、群众评分, 共设基础分100分, 附加分10分。思想素质主要考核:政治立场、理论学习、思想汇报、支部生活、党建各项活动参与情况、党费缴纳情况等方面。 学习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党员专业学习成绩状况。 作用发挥方面主要考核:组织任务完成情况、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帮扶活动参与情况、学科学术活动、课堂表现、寝室表现、班级表现、遵章守纪等情况。 群众基础由群体评定打分。 加分项目主要考核:入校以来各方面获奖情况、本人科研实践情况等。

考核结论:优秀 (90分以上) 、良好 (85-90分) 、合格 (80-85分) 、不合格 (80分以下) 。

2.考核方法和步骤。 (1) 各学生支部对学生党员的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 由院学生党总支负责组织实施, 院学生党建工作小组进行指导。 (2) 考核工作安排在每年三月份、十月份进行。 考核分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动员, 即要求在考核前各学生党支部组织召开支部民主生活会, 将考核目的、意义、内容、步骤等在会上详尽叙述, 使得每位党员都能够深刻理解考核的真正意义所在, 而不是敷衍了事。 分析评议, 即学生党员本人、 所在党支部根据党员的各方面表现, 认真填写《学院学生党员量化考核表》。 群众测评, 即根据每位党员所在学生组织 (包括社团) 、团支部、班级、寝室、进行考核测评, 所在学生组织方面, 由负责老师结合同学日常表现进行评分;团支部方面, 由团支部书记组织支委进行评分;班级方面, 由班委组织班级同学进行评分;寝室方面, 由同寝的其他舍友对其评分。 学院学生党总支工作部的负责人员将每个学生党员的考核打分表进行核对, 整理归档, 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优势作用[4], 学院党总支工作部建立微信网络监督平台, 考核期间, 同学们可在学生党总支的微信平台上留言, 表明对某党员同志的评价意见。 总结提高, 即测评结果汇总后, 每位党员需要针对自身情况, 进行反思总结, 书写总结报告。 (3) 学生党支部要将考核结果在院 (系) 、班级范围内公布 (公告栏张贴、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公示) , 同时将考核结果认真分析, 区分不同情况给予表扬或批评教育。 (4) 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预备党员, 要适当延长预备期。 对于严重违法违纪的学生党员将报送上级党组织给予相应党纪处理。 考核结论为合格者, 必须提交书面改进措施, 并由学院党委安排专人与其谈话。 (5) 每年3月20日、11月10日前, 学生党总支将学生党员考核成绩及各学生党支部考核小结报院学生党建工作小组备案。

三、成效及意义

《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 》的制定与试行, 为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理清了思路, 对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确立形成了有力的指导, 充分整合和挖掘了大学生党员的资源和优势, 丰富和拓展了党建创新工作的内容和领域。该考核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考核指标全面而系统;二是操作便捷、评估方便;三是评价来源多角度、多层面。学院希望通过试行该考核机制, 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和先进性, 在带动广大同学共同成长的同时, 吸引更多学生自觉向党组织靠拢。 在2014年考核办法试行过程中, 学院本科生热动党支部37名正式党员全部参加评议, 23人考核优秀, 13人考核良好, 1人考核不合格。2015年学院所有本科生党员参与考核, 合格率100%。 通过量化考核, 学生党员提升了思想政治素养, 学习上取得长足进步, 形成了踏实严谨的生活作风。 该考核办法具体成效如下:

1.党员先进性显著提升。 有了具体的考核条例和广泛的群众监督, 学生党员感到身上肩负的责任与压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及时地沟通交流, 促使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良性自我教育模式。 学生党支部内开展一对一专业学习帮扶小组, 针对学习难度较大, 挂科率比较高的部分科目, 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使帮扶对象拥有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激发其自身的学习热情, 成绩取得明显进步, 形成踏实严谨的学风。

2.党支部建设稳步推进。 《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使得各学生党支部对党员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条可依”, 党员自我管理意识加强, 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支部建设。 量化考核办法重视团学、班级建设, 进一步齐聚党团力量,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年级党支部与低年级团支部结对,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交流会。 学生党员和团员学生在积极投身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的工作中, 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党群联系更紧密。 《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让更多学生参与考核, 群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党员、院党建工作提出意见, 使党组织与群众间的联系更密切, 把更多的青年学生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带动和引导他们奋发向上, 锐意进取, 健康成长。

《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 》2014年制定实施以来, 学生党总支、各党支部充分贯彻落实各项工作,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学生党员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学习上取得长足进步, 形成踏实严谨的生活作风。

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的制定与试行, 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但是, 量化考核强调的是硬指标, 注重指标的数字化, 而党员发展是一项复杂的培养人的综合工程, 在党建日常工作中, 不难发现, 有些指标是无法或者难以数字化、量化的, 这是考核办法本身存在的缺陷,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在日常工作中, 倡导主观客观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全面多方位地加强学生党员发展的考核, 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提高党员先进性。未来学生党建工作将以此为契机, 不断完善学生党建体系, 强化党建育人的功能, 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增强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项目, 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摘要:《学生党员量化考核办法》依据学生党员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的素质和应该发挥的模范带头作用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 该考核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考核指标全面而系统;二是操作便捷、评估方便;三是评价来源多角度、多层面。考核办法的实施, 可有效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为推进党组织又好又快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党建工作,学生党员,量化考核

参考文献

[1]张小英.大学生党员发展的量化考核探索[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0) .

[2]虞晓勤.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龚光军, 蒋真.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机制构建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05) .

[4]李诗佳.浅谈新媒体与辅导员学生党建工作[J].赤子, 2015 (12) .

[5]温慧.独立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和实践以嘉兴学院南湖学院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6) .

[6]严柏炎, 廖志宏.高校党支部量化考核制度建设的探讨[J].党史文苑, 2011 (5) .

[7]王一侠, 张雪.高校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党建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导刊, 2012 (4) .

完善制定工作 篇2

以下是制定项目计划的六个步骤。 它不仅仅为项目经理提供了路标指引,而且能够在整个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经理的首要沟通和控制工具。

向关键参与者阐释项目计划,并且探讨其重要组成部分可惜的是,“项目计划”是被项目经理误解率最高的用语之一。项目计划并非一尘不变,它是一套能够在项目周期中随需而变的灵活文件。 它仿佛是一个路标,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引和方向。它又如同一名行者,项目经理需要设定项目的时间跨度,用项目管理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制定项目计划。好比一名驾驶员在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会碰到道路施工或发现新路线的情况一样,一名项目经理或许需要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断进行纠正。

常见的一个误区是把计划与项目时间线划上等号,其实时间线只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项目计划是整个计划流程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它可以说是囊括了所有的计划资料。比方说,一个建造新办公大楼的项目计划就不仅需要包括大楼的规格、预算和施工期,同时也要包括潜在的风险、质量度量方法、环境影响等等因素。

一个项目计划需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基线: 基线有时候也被称为绩效评估,因为整个项目的绩效是以此来进行评估的。 这其中包括了项目的三个起始点:规模、周期与成本。 它们是一个项目的基础,同时也被用来决定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的进度在进行。

基线管理计划: 这其中包括了整个项目中各类文件的管理。

其它计划流程中的环节还包括: 风险管理、质量、资源、人员和沟通。

分工与职责识别参与者-那些在计划中或者计划实施后能够从中获利的人-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对于那些大型的、高风险、高影响的项目。各个参与者之间极有可能产生在议程和需求上的冲突,以及在由谁参加这个问题上各执己见。比方说,一个城市议会决定要建造一栋新办公大楼的参与者名单就会与施工单位的名单有着天壤之别。议会所列出的名单中理所当然地包括了想要建造这栋办公大楼的开发商,施工单位,需要一座城市公园的公民,研究环境问题的顾问,还有市议会本身等等。 而一个施工单位的视角范畴或许会小很多。对于项目经理来说有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有一个由哪些人来完成哪些工作,以及每一名参与者需要作出哪些决策的明确协议。

拟出一个范围说明范围说明或许是项目计划中最重要的文件。 它一般是用来获取参与者对于项目定义的批准。它是从发起人和其他参与者那里获得认同的基础,同时也降低了错误传达的几率。该文件极有可能在项目周期中进行增删或变更。范围说明应当包括:商业需求和商业问题(项目目标),列明哪些问题会在项目完成后得以解决(项目收益),以及项目所规定的范围,罗列出项目关键环节中所包括的或排除在外的交付成果,以及符合这个项目规模和性质的实施方法与组成内容。

它可以被当作为一份项目经理与发起人之间的合同,而只有在发起人批准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变更,开发项目基线范围基线。一旦交付成果在范围说明中被确认,它们就需要被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中去。范围基线包括了项目所产生的所有交付成果,从而明确了所有必须做的工作。 这些交付成果必须被包含在内。比方说建立一栋办公大楼则需要包括关于大楼本身,影响研究,地址推荐,区域规划等等与之有关的交付成果。

周期和成本基线。

1. 从范围基线中识别每一个交付成果所需产生的事项与任务。 任务清单的明细有多少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团队经验,项目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规格的明确度,所预期的认可范围等等。

2. 识别每一项任务所需的资源。

3. 预估完成每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4. 预估每项任务的成本,采用平均小时率来计算每一项资源的应用。

5. 权衡资源限制,或者每项资源能够被实际投入到项目中的时间。

6. 判别哪项任务是与其它任务有连锁反应的,并且制定关键路径。

7. 制定时间周期,将所有的任务和预估都列在进度表上。 该进度表显示了所选的时间周期(周、月、季或年),哪些资源被应用于哪些任务,每项任务预计要花费多少时间,以及预估每项任务的开始与结束的时间。

8. 制定成本基线,即分时预算,或基于时间周期的成本。

要制定这么一套流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你将会不断调整或重复上述的某些步骤。

制定基线管理计划一旦范围、周期和成本基线建立完成,下一步则需要制定团队管理各种子计划的步骤。所有的这些管理计划通常包括了用以改善基线的评估和批准流程。 不同类型的变更会导致不同的批准级别。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需要在范围、周期和预算中加以变更,但是一个流程需要研究所有的新需求来决定他们对项目的影响。

沟通

沟通计划无疑是项目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该文件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项目中的哪些人需要哪些方面的报告,多久需要呈递一次,用何种格式呈递,用何种方式呈递。

潜在的问题将以何种方式出现,何时会出现。

项目信息要储存在哪里?哪些人有权访问这些信息。

哪些新的风险会呈现,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

采用哪些度量方法来确保项目的质量。

在发生不确定情况时需要存留哪些东西。

一旦项目计划完成后,将它递交给每一位关键参与者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沟通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评估并批准项目计划。

变更计划内容的流程。

随后的步骤-执行并控制项目计划,以及下一阶段中关键参与者的分工与职责。

顺利完成

完善制定工作 篇3

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一直是世界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关注的核心问题。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主要有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两种。然而,什么是规则导向?什么是原则导向?目前还没有理论对此有过清楚而权威的解释。通常认为,规则导向的准则具体、复杂,准则包含了具体的标准、例外和操作指南,对经济事项的处理以准则规定的详细条文为依据。优点是可操作性强,需要较少的职业判断;缺点是不能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极易诱导企业和审计师合谋通过“交易设计”和“组织创新”轻而易举地规避准则的管制。原则导向的准则主要是由一些基础性的原则组成的,不针对具体的经济事项专门制定准则和规定其处理方法,对经济事项的处理注重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优点是相对简单明了,不容易被规避;缺点是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安然事件爆发后,美国自认为世界上最完美无缺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美国会计准则体系正逐步向原则导向倾斜。许多人据此认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也应尽早地向原则导向转变,以赶上世界准则制定导向的潮流。笔者认为,如此武断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一、中国选择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时机尚不成熟

在目前条件下,如果立即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由规则导向转变为原则导向,将会导致:

(一)企业会计人员的无所适从

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只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意见,具体操作指南和解释很少,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准确的专业判断能力、对准则精神的领悟和理解能力以及将其转化为专业行动的能力。然而,我国目前有相当数量的会计人员对会计法规、业务技能的掌握不够深入,他们大多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水平上,缺乏较高的专业判断能力。我们不能要求他们都能像会计学家一样,一切从理论出发,进行严格的推理,得出实务上最能反映经济实质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如果立即选择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势必造成操作混乱,使企业会计人员无所适从。

(二)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

职业判断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由于他们自身经验和业务理论水平的不同,对于相同或者类似性质的交易或事项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处理结果;即使是同一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企业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事项做出不同的职业判断。这都可能损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专业判断的滥用

职业判断不仅需要实施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还要求实施职业判断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企业在实施职业判断时,必须以诚信为本、坚持原则,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专业判断的滥用。目前我国缺乏诚信的道德环境,企业管理层职业道德水平令人堪忧。一些上市公司管理层为了避免被摘牌或获得配股资格,有进行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往往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肆意操纵利润。原则导向会计准则与规则导向会计准则相比较,取消了详尽的规则,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职业判断越多,企业滥用专业判断的机会就越多,企业进行盈余操纵的空间也就越大。在上市公司进行会计造假屡见不鲜的今天,如果选择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只会导致专业判断滥用的进一步加剧,给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四)外部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弱化

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对会计行业的外部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易于外部监督,因为面对数量众多的企业,企业之间的可比性上升到重要地位,只有细致甚至量化了的会计准则才可能达到至少在形式上的公平,减少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的摩擦。原则导向会计准则无疑对会计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由于受到执业环境、时间、成本、审计人员能力等各方面的制约,很难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执业谨慎;我国国家审计的监督机制也很不健全,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各自为政,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很容易受到利益集团的冲击而失去作用。在这种监管体系下,会计政策选择自由度的加大必将导致外部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弱化。

可见,我国目前缺乏应用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支撑环境,而支撑环境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规则导向依然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现实选择。

二、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应采取的完善措施

为实现中国会计准则由规则制定导向逐步到原则制定导向的转变,目前中国应采取的完善措施是:

(一)提高会计与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与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是原则导向会计准则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现阶段,应当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大力发展会计教育,从总体上提高会计与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营造诚信的道德环境。

(二)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目标和相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逻辑严密的体系,原则导向会计准则是牢牢地基于概念框架基础之上的。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起概念框架作用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然而基本准则缺乏理论支撑,在制定和运用具体准则时,其核心指导意义还并不突出。因此,尽快制定出高水平、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技术上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高质量成了当务之急。

(三)健全会计监管体系

健全的内部和外部监管体系是会计准则得以有效运行的保证。现阶段,应加快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减少管理层操纵会计的行为。同时,要理顺财政、审计、税务等国家监督机关的监管职能,提高政府監管人员的素质以及政府监管的效率。

(四)完善会计与审计等方面的相关法规

从目前的立法情况来看,我国尚没有相应配套的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和惩戒违反会计准则所带来的法律后果。这就要求我国在会计与审计等行业的立法上要相应地跟上国际会计职业界的步伐,为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同时,还要进一步改革法律诉讼机制,加大法律责任和诉讼风险,震慑企业管理层及会计职业界的违法行为。

总之,中国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国际化趋势是一个过程,决不可一蹴而就。中国目前只能坚持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人员素质的逐步提高、会计监管环境的改善以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中国的会计准则将很快实现由规则导向到原则导向的转变。

制定规范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篇4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金融业是我国金融领域中的弱势领域, 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目前, 农村金融的突出问题体制不顺、机构单一、效益弱小。

㈠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严重缺失

经过十多年来的金融体制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机构基本撤完, 信用社作为仅存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确是独木难支。即使部分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机构还有农业银行机构存在, 但自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 其在农村基层网点又经历了程度不一的撤并, 金融服务重点也逐步向城市集中。目前出现了以信用社为主体的单一农村金融体制结构。也就是说, 能够全面覆盖农村乡镇的金融机构仅为农信社一家, 面向农村服务的金融机构也仅有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 而农业保险、农村投资性金融机构基本上为空白。

㈡受机制影响或利益驱动, 农村地区资金非农化问题比较突出

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县域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等机构, 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也存在此类问题。以民勤县为例, 2008年6月末, 该县国有商业银行存贷比仅为26.2%, 上存资金10.74亿元;邮政储蓄转存款2.53亿元, 农信社区外拆借资金2.14亿元, 三项合计15.41亿元, 占到该县存款总额的55.2%, 贷款总额的119.8%。表现出了较强的“抽水效应”。

㈢农村地区金融投资利润低、风险大, 从根本上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另一方面, 农村金融面临着相对更大的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农村居民的收入很不稳定, 经济状况透明度低, 整体抗风险能力差;农业生产季节性因素强, 农产品收益不可预知因素多, 风险难以控制。这两个因素造成了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控制具有相当的难度, 资产损失率相对较高。

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很不完善

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实际上是单一的银行信用, 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机构在农村地区基本属于空白。完善的金融体制应该涵盖政策性金融、投资性金融 (资本金融) 、商业银行性金融、合作金融、保险等, 能够提供农村各类经济主体所需要的从投资资金需求、流动资金需求、风险资金需求、小额信贷、保险理财到各类型中间业务及新型业务品种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不能仅仅局限于单纯而传统的储蓄、信贷和结算服务。但目前, 受到我国总体金融结构不完善和农村金融特殊性因素的制约, 农村金融体制远不能称为完善, 尤其是农业保险和风险投资服务缺位, 大多数地区农业保险服务空缺, 种粮农民及种养大户一旦遭遇旱灾、虫灾、疫情等自然灾害, 农民群众将会遭受重大损失。同时, 农业产业化风险性投资缺位, 大额高风险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融资需求因其高风险性和低抵押担保难等因素的制约, 难以获得信贷支持。

二、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差异性金融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

㈠差异性金融需求分析

农业产业化带来的农村金融需求嬗变, 形成了多层次、多元化的差异性金融需求特征。从其实际表现看, 这种差异性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农村地域差异。农村地区地域广阔, 农村自然和生产条件差异明显, 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 农村金融需求必然存在着地域性差异。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相对封闭, 农户收入实物收入占多, 农业生产主要维持简单再生产, 农户的储蓄和负债能力都很弱, 金融需求主要表现消费型的生活需求, 以应对大项支出和临时性支出;中等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急需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 经济结构正在向多样化发展, 资金需求增大, 需求结构走向多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程度高, 农民就业和收入已非农化, 收入水平高, 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需要, 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工商业发展等方面的资金需求。二是服务对象差异。农村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 造成了金融服务对象的差异性。这一方面是需求主体形成的差异性。目前的金融需求者既有传统农户、一定专业化经营规模的实体, 也有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他们的商业化程度不同, 资金需求量也不一样。另一方面的需求是不同产业形成的差异性。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传统的单一种养业产业结构为果品、畜牧、副业、蔬菜等多元化产业结构所代替, 不同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有不同特点, 形成了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㈡多元化需求的发展趋势

一是资金需求更趋多样化。首先, 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由更多地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更多的满足生产需要转变;其次, 农村资金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般农户, 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等将会日益成为资金需求的主体;再次, 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智力教育和培训、医疗保健等事业项目, 也都需要有多种资金来源支持。二是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农村经济产业不断升级, 结构不断调整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农业生产正从原有的简单再生产转向扩大再生产, 并由发展劳动密集型向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生产经营方式也正由粗放型转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 这些都对资金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三是资金需求周期延长。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春种秋收, 而是大量种植各种高效经济作物。经济作物一般生产期较长, 所需资金的周期需要也随着延长。此外, 农业产业化带来的产业链条的延长使得资金需求从生产环节延伸到产、供、销的各个环节, 如果其中某个环节缺乏相关配套的资金支持, 农产品就难以实现增值和正常流通, 生产经营的循环受到影响, 延长了对资金的需求周期。

三、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要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 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关键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既包括商业金融也包括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 又包括银行也包括保险、证券、期货、投资基金、风险投资、信托等在内的完善体系。

㈠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架构

着手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与制订工作, 为多元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提供操作平台和政策依据。尽快制定农村金融发展规划, 确定具体实施目标与计划。逐步探索建立农业风险投资机构, 满足大型农业生产项目的资金需求;建立专门性的农业保险机构, 为农业产业化生产提供保险理财服务;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扩展商品期货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 降低会员准入门槛, 为大中型农业生产项目提供风险对冲交易平台;明晰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职责, 改变目前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交叉的现状。

㈡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性

单一机构形成了区域性的农村金融服务垄断, 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有效满足是极为不利的。垄断经营降低了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品种的动力和积极性, 业务经营惰性也随之增加。据调查, 目前在农业银行未设经营网点的乡镇, 信用社垄断了本地的农村金融市场, 服务态度下滑、强制性入股、农民贷款便利性下降等问题随之产生。其实从市场竞争和货币政策传导的角度上讲, 竞争性的缺乏会使垄断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停滞, 甚至下降, 形成区域性金融发展的梗塞, 导致市场调控手段的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失灵。所以, 增强现有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是十分必要的, 而最有效的手段为放开多种所有制资本进入这一市场的限制。

㈢加快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及配套工作

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是人民银行和银监局按照中央关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相关要求进行的。从2004年起连续五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对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工作提出了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各层次、各主体的努力, 解决农村金融困境难题。目前, 银监局对村镇银行试点刚刚开始, 还存在政策法律定位、管理空白的问题, 如“村镇银行定位全功能银行, 但其风险监管和业务拓展未有明确法律界定”。这些都暴露出相关机构在信息交流、工作协商中的不同步和行业管理政策法规的滞后。作为金融业主管的人民银行和银行管理部门的银监局, 应该加强协调沟通, 尽快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法规, 推广成功经验, 扩大试点范围, 以尽快取得农村体制金融的突破。

㈣改善现有农村金融的服务能力

完善制定工作 篇5

家电产品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所用的零部件质量是否优良, 对家电整机产品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完成之后, 中国家用电器标准。2010年制定了《洗衣机排水泵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洗衣机进水阀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和《洗碗机洗涤泵技术要求》行业标准, 这三项标准已经达成送审稿, 于2010年12月中旬送审, 12月下旬审定通过报批工信部, 预计将于2011年年底开始实施。

2011年, 家电研究院将完成家电用臭氧生成器的行业标准的制定, 并已经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象应为儿童、青少年;乳牙冠龋的试验对象应为3岁~4岁幼儿;根龋的试验对象应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标准规定, 试验至少应持续2年, 分别在基线、试验中期和试验结束时进行患龋状况的检查并记录。

完善制定工作 篇6

论坛中, 徐娇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目前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的工作依据。基于“依法治国”的原则, 食品安全标准首先是依照目前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以及相应的一些规章制度来制定。在2015年年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以下简称“卫计委”) 已初步完成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 并梳理了未来食品安全标准的建设思路。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依据

在介绍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修订依据之前, 徐娇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的定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消费者和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标准也愈发关注, 食品行业、食品企业内部也在制定相应的行业与企业标准。而卫计委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对食品企业的最低要求, 也是一种强制性的标准, 规范了企业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是国家唯一的强制性标准, 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 对食品安全作出的技术规定, 是公共卫生医生为公众开出的防止病从口入的“大处方”。徐娇提到, 过去公众要求做到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为病因学预防, 是通过病因诊断、流行病调查等查找病因, 找到食品安全问题中“病从口入”的途径, 并将其去除或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食品标准主要进行的是一级预防工作, 第二级预防是筛查工作, 第三级预防则进入疾病治疗阶段。现阶段, 公众和技术机构向政府提出要求—实施第四级预防, 要求政府从多层面综合考虑公共卫生政策, 在未进入病因预防阶段前, 通过法规、标准的制定上做到“零级预防”。就目前而言, 食品安全标准也可以称之为零级预防的基础要求, 或是介于零级预防和一级预防之间的“大处方”。

食品安全标准也是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法定技术依据, 它为执法机关提出了一个可操作的、可行的原则, 规定了依照《食品安全法》不得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否则将予以处罚。这是一个门槛条款, 是唯一的执法依据。尽管目前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可能制定得高于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 但是原则上, 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均不可作为执法依据。

谈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徐娇指出, 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①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②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③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④对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要求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⑤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⑥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⑦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⑧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现阶段, 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部分标准制定主要由农业部负责, 最终由卫计委和国家农业部两个部委共同发布。在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这一领域, 食品安全标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而在乳制品、肉制品、特殊膳食食品等领域, 我国的相关标准已经较为完整。在肉制品领域, 卫计委曾颁布过熟肉制品的良好生产规范, 这一规范现正在修订中, 有望在未来两年间对修订过后的肉制品良好生产规范进行发布。

食品安全标准的发布机构在新《食品安全法》中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其中,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食品安全标准清理整合工作概况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国家希望能够科学规划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2009年以前, 《食品安全法》的主导性和技术性比较强, 2009年以后, 《食品安全法》逐渐成为一个倾向于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 重新规划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打破了过去20多个部门自行制定各自部门标准的混乱状况。在“十二五”规划期间, 卫计委根据2009年《食品安全法》, 组织开展全国所有与食品有关的标准清理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 主要目的是系统分析和解决食品标准体系指标交叉、重复、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并加以研究。同时也在探究适用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分类体系, 统一用于标准制定、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食品类别, 便于标准制定工作和监管工作、评估工作、食品行业的自我管理工作相衔接, 解决不同部委之间因运用不同的食品分类体系而造成的数据无法融合互通。

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工作, 能够保证食品安全标准具有更好的科学性。现阶段, 国际上的食品安全标准大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 通过10~20年左右的时间, 投入巨额资金和人力, 才能够制定一个相对稳定的标准。但是,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高速发展经济转型期, 这样的发展速率使得社会对于新标准的要求变得“短、平、快”, 希望国家标准做到快速制定、快速更新, 这是非常不科学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 想要制定更具有科学性的食品安全标准, 就需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迅速跟上, 做到与国际接轨。对此, 徐娇提到, 近几年来, 卫计委风险监测处正在着手搭建监测体系。经过6年的努力, 这一监测体系已经完全获得国家各个部委的认可, 目前已从省、市、县延伸到乡、村。自2010年以来, 我国建立覆盖全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 对29类、259种食品进行了监测, 获得了1000万个左右的数据, 其中不包括实验性疾病数据。同时, 国家也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完成了对食物中铝、塑化剂等的风险评估, 为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供了背景数据和科学依据。

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过程中, 国家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委员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 徐娇对这两个委员会进行了简单介绍。风险评估委员会, 最初也叫评估预警处, 工作内容包括检测评估和预警。委员会成员包含各部门推荐的行业权威专家, 共计42名委员。为确保风险评估的独立性, 风险评估委员会不准许公务员的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是具有管理职能的审批委员会, 其中包括了行业协会, 也包括企业的“高、精、尖”人才, 主要由来自各部委和各部委下的技术机构推荐的人员组成。通过两个委员会的组建, 政府汇聚食品行业内的权威人士, 保证食品安全标准的权威性。

在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科学性、权威性的同时, 还要做到加强部门间、行业协会之间的沟通交流, 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国家卫计委目前与食药总局、质检总局、农业部建立合作机制;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中国肉类协会等密切配合, 及时收集行业的意见和建议, 开展标准跟踪评价工作。与此同时, 国家卫计委和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 通过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因为标准的制定要做到公开透明, 所以在此过程中从征求意见到制定过程, 再到最后标准的印发工作, 整个过程都需要完全公开透明。开展标准跟踪评价工作, 及时修订完善标准, 保证标准切实有效, 我国已经建立了标准跟踪意见收集平台, 收集行业和各地对食品安全标准的意见建议。目前, 食品安全标准的跟踪评价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既往各个国家的疾病发病史以及发生的新隐患, 罗列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计划。第二部分:根据风险评估和标准的跟踪评价的需求, 制定新的标准, 将其纳入到风险监测计划中。

我国也在不断加强标准管理相关制度的建设, 以确保标准组织制定与评审工作更加规范化。徐娇罗列了“十二五”期间国家关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与修订的相关条例, 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管理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章程》《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程序手册》等。这些相关条例和规定目前已经进入修订阶段, 力求更加完善。

国际交流方面, 我国也在不断加强推进深入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相关工作, 学习国际上在制定和修订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通行做法。徐娇展示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食品风险分析框架 (如图1) 。她提到, 风险监测囊括于风险评估的框架内, 在国际上风险管理主要是指标准制定, 现在我国将风险管理的概念进行了延伸, 将政策法规的制定也纳入风险管理中来。风险交流涵盖了多个领域, 包括科学研究人员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行业内部的交流。通过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之间的联系, 政府才能最终得到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

目前, 政府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要求组织牵头承担了《大米中砷限量国际法典标准》的制定工作, 这一标准已经完成初稿, 另外还有《非发酵豆制品亚洲区域标准》《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通用标准》。我国是添加剂使用大国, 因此添加剂方面的法典通用标准也由我国制定。应中国肉类食品协会的要求, 近几年我国也陆续出台了肉类领域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那么相应的关于肉类的一些标准, 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腌腊肉制品》 (GB2730-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鲜、冻动物性水产品》 (GB 2733-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动物油脂》 (GB 1014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油脂制品》 (GB 15196-2015) 和《熟肉制品卫生标准》 (含第1号修改单) (GB2726-2005) 。我国正加快制定亟需、缺失的食品安全标准, 争取做到及时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 卫计委依法高效地完成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整合任务, 结束了长期以来食品安全标准交叉重叠的局面, 清理整合了约5000项标准, 其中包括1000多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现在经过清理整合的基础标准已经达到11260个标准指标数 (见表1) 。

很多消费者认为, 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应该与国际接轨, 才能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但实际上, 根据各国国情, 任何一个国家不会完全与国际一致, 各国消费者的膳食结构也有所不同。基于这样不同的框架和不同的消费体系, 针对我国实际消费者人群, 在秉承国际上基本原则的同时, 政府制定了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食品安全标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 在食品安全标准清理工作中乳品标准被放在首位。2008~2010年, 原卫生部牵头协调小组和专家组, 清理160余项标准, 形成了69项乳品质量安全标准。2010~2013年, 政府制定了覆盖食品类别广的食品安全管理基础, 发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通用标准, 其中包括污染物、真菌毒素、农药残留、致病菌、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食品标签等方面。在包装材料方面, 质检总局以及各大行业协会的要求, 九部委联合发文, 原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包装材料方面的标准清理, 审查了3000多个食品包装材料物质, 最终发布3项公告, 涉及559个物质的规定。

食品安全标准建设思路

现阶段国家各部委提出修订制定标准的项目内容非常多, 但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 如何进行筛选筛查也是目前需要面对的问题。徐娇表示, 针对这一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不断健全食品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污染物限量基础标准、生产经营卫生规范、食品相关营养标准配套检验方法等标准的研究制定与修订, 同时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 我国目前的基础标准是非常健全的, 标准种类数也非常大, 但在检验方法、生产企业规范、具体产品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缺失, 这一问题也成为“十三五”期间,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所面对的主要问题。

②政府应按照2015年新《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 方便实施。

③提升标准的服务能力:现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宣传不够到位的问题, 行业内部对标准没有充分的了解。需要开启风险交流对话, 打造专家团队进行标准的宣传, 让整个社会参与到标准的讨论中来。

④继续坚持开门做标准, 与各部门各行业协会合作。卫计委目前同肉类协会、保健协会正在展开合作, 从不同的角度拓宽思路。

⑤加强标准的相关的科学研究, 加强标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完善制定工作 篇7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信贷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现状

(一) 信贷政策制定现状:涉及领域多, 政出多门

从调控内容看:“十一五”期间, 我国出台的信贷政策涉及多个领域, 政策内容大体包含四个方面:

第一, 与货币总量有关的信贷政策 (见表1) 。通过信贷政策措施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动性。如, 调整住房消费贷款的首付款比例, 适当扩大或收缩内需, 并利用这些产业链条较长、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特点, 从需求方调控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 扶持类信贷政策 (见表2-1、2-2) 。配合国家产业政策, 通过贷款贴息、政策扶持等多种手段, 引导信贷资金向国家政策需要鼓励和扶持的地区及行业流动, 以扶持这些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包括对“三农”、中小企业、民贸民品、就业、助学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方面的信贷支持。

“十一五”期间出台的扶持类信贷政策还包括支持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健康发展, 以及县域经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等方面的政策。

第三, 限制类的信贷政策 (见表3) 。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调整授信额度、调整信贷风险评级和风险溢价等方式, 限制信贷资金向某些产业、行业及地区过度投放, 体现扶优限劣原则。具体是对“两高一资”落后产能、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等限制行业的信贷调控政策。

第四, 信贷法律法规 (见表4) 。旨在引导、规范和促进金融创新, 防范信贷风险。如, 就保障性住房、流动资金贷款等信贷管理以及支持县域经济的信贷考核等, 以部门规章来规范金融机构相关信贷业务。

从制定部门看:“十一五”期间, 信贷政策制定部门涉及人民银行、银监会、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等多个国务院部委。

第一, 以人民银行为主导的信贷政策。 (1) 单独制定。人民银行自主出台了涉及三农、中小企业、民贸民品、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多项信贷政策; (2) 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制定。如,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就房地产、奶业发展、三农、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联合出台了相关信贷政策, 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共同就服务业、中小企业、林业发展、灾后重建等出台信贷政策; (3) 与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如, 人民银行与商务部、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出口退税托管贷款和出口外包服务业的信贷政策, 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信贷政策等。

第二, 以银监会为主导的信贷政策。 (1) 单独制定。银监会独自制定了小企业、服务业、助学、项目融资等方面的信贷政策和信贷规章; (2) 与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如, 银监会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工会创业小额贷款的信贷政策。

第三, 以相关部委为主导的信贷政策。如, 发改委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十部委出台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限制类信贷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制定了与房地产有关的信贷政策等。

(二) 信贷政策实施现状:实施效果与预期存在差异

“十一五”期间, 我国出台的信贷政策在促进宏观调控目标实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信贷政策实施效果与预期仍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

第一, 信贷政策在传导实施中效力弱化。许多信贷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政策实施主体各个层面对政策的认知、认同度逐步减弱而很难达到有效实施。如, 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信贷, 虽经多年反复强调但至今仍是薄弱环节。

第二, 信贷政策传导实施中出现“断档”。目前, 商业银行总行都有一套信贷准入标准、审批授信程序、信贷产品、业绩考核、责任追究等内部管理规定, 若没有出台相关的信贷指引, 具体经办行在工作中很难操作。如, 个别国有商业银行就没有出台针对下岗失业小额担保贷款的系统内部具体规定。

第三, 市场主体对部分信贷政策反应不够敏感。信贷政策的正面效应是公认的, 但对“调控”类如淘汰落后产能、规范房地产发展等信贷政策, 往往会与地方、企业和银行的利益冲突, 缺乏自主敏感反应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多年来, 产能过剩和住房价格“居高难下”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三) 信贷政策监督现状:监管部门不明确

目前,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都拥相应的监督检查权, 但金融机构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由哪个部门具体实施, 《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均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致使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监督信贷政策方面存在交叉。

人民银行方面:主要采取“窗口指导”的方式引导金融机构落实信贷政策。

第一, 指导金融机构编制全年信贷规划并根据调控形势适时调整, 使之与我国预期经济增速相适应。如, 2008年四季度,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人民银行适时调增了2008年度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 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第二, 召开“窗口指导”会议, 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合理投放信贷资金, 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如, 2010年第四季度, 面对信贷需求旺盛、信贷扩张势头增强、通胀压力上升、流动性管理压力增大等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 以及房地产调控、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债务、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 人民银行在2010年11月和12月连续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自我调整信贷行为, 保持信贷适度增长, 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 开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 强化金融机构自觉执行信贷政策的责任意识。从2008年起, 人民银行在部分省区试点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工作, 目前已全面铺开。评估工作主要从执行信贷政策效率、房地产信贷、涉农信贷、助学信贷、再就业小额信贷、中小企业信贷等方面, 定期对金融机构进行评估, 并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通报, 以增强金融机构对信贷政策的执行效力。

银监会方面:重点对信贷资金的“合规性”进行监督, 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监管理指导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

第一, 进行持续风险提示。银监会多次对于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问题给重点风险提示。

第二, 加强对重点行业信贷风险的防控。如, 针对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房地产信贷风险隐患增多的情况, 2009年, 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开发商、项目公司和母公司的授信统一管理, 实施并表监管, 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为资本金, 防止房地产企业杠杆率过高。

第三, 完善信贷法规建设。2009年下半年以来, 银监会先后出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从制度和机制上强化贷款资金支付审核和受托支付管理, 规范和强化贷款风险管控, 防止信贷资金“空转”或被挤占挪用, 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我国信贷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现状的成因

(一) 宏观调控涉及部门多和部门利益, 造成信贷政策“政出多门”

目前,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人民银行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三个最为重要的部门, 发改委负责综合平衡即产业政策, 财政部侧重财政政策, 人民银行则掌控货币信贷政策。近年来,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我国宏观调控的主基调, 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信贷政策的支持, 每一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出台势必会涉及到相关领域的信贷政策指导。而不同领域的产业政策又有不同的主导部委, 如, 房地产领域以住房城乡建设部为主导, 土地管控由国土资源部为主导, 就业再就业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为主导等。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部门利益和权威主义的存在, 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导致在分工与协作上存在推诿、扯皮或争权和保护等行为和现象, 信贷政策“政出多门”成为必然。

(二) 人民银行“窗口指导”软约束, 弱化了信贷政策的调控功能

人民银行作为信贷政策制定的主导部门, 多年来对信贷政策实施和监督方式一直以“窗口指导”为主, 而“窗口指导”属于道义劝说的“软”约束, 缺乏“硬性”的规范, 导致央行“窗口指导”与货币信贷结构调控预期目标出现较大的差异性, 常常会出现在货币政策总量调控发挥效应的同时, 信贷政策结构调控失灵, 形成了货币政策总量调控单方突进的格局, 信贷政策执行不到位、信贷结构调控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在实践中暴露, 直接影响了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的分工与协作的法律边界模糊, 致使信贷政策监管职责不明确

信贷政策管理权限大致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管理权限包括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等, 微观管理权主要是指对某一项信贷政策在某一地区和银行实施情况的监管, 也包括银监部门制定某一项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指引及其监管。但现行《人民银行法》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没有清晰明确各自的“信贷政策”管理职责。尽管2008年8月国务院确定了人民银行新“三定”方案, 赋予于央行“制定和实施宏观的信贷指导政策”的职能, 拥有信贷政策的宏观管理权限, 却仍然缺乏微观管理权限, 即:监督宏观信贷政策执行的职权。目前, 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对信贷政策监督问题仍处于交叉、纠结和磋商之中。

三、完善我国信贷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的建议

(一) 建立信贷政策部际联系会议机制, 解决信贷政策“政出多门”的问题

建议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信贷政策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组织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银监会等有关部委召开会议, 研究讨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信贷政策问题, 分析评估已出台政策的运行情况, 研究确定并公布未来一段时期全国信贷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发展规划等, 加大信息交换机制和政策磋商机制, 避免宏观调控过程中因政出多门而延误调控时机的现象, 进一步提高金融调控效率。

(二) 修订《人民银行法》, 明确人民银行制定、实施和监督信贷政策的法律地位

建议重新修订《人民银行法》, 明确人民银行作为信贷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的主体地位, 并对相应的责权利进行规范, 确保信贷政策得以有效地执行。一是赋予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的职能。将《人民银行法》第四条履行的职责中, 新增“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这一职能;二是明确制定和实施信贷政策作为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将第二十三条的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工具中, 新增“制定和实施宏观信贷指导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三是增加人民银行监督信贷政策执行的行政执法权。将第三十二条的人民银行拥有的检查监督权中, 新增对金融机构“执行宏观信贷指导政策规定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督。

(三) 出台行政法规, 进一步划分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制定、实施和监督信贷政策的具体分工

通过修订《人民银行法》明确人民银行制定、实施和监督信贷政策法律地位的同时, 建议国务院出台类似“宏观信贷指导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规定”的行政法规, 进一步划分央行与银监等部门间在制定、实施和监督信贷政策上的职责分工。参照《立法法》的政策制定权限层级制约的程序规则, 遵循上位政策制约下位政策, 明确央行的宏观信贷政策制约银监会的信贷风险管理政策。在监督信贷政策执行方面, 赋于人民银行对信贷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侧重点在于“执行宏观信贷指导政策规定的行为”, 主要围绕宏观调控目标和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领域, 监督金融机构信贷结构和信贷投向, 为央行金融调控提供有效的货币运行核心信息;而银监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则应围绕“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经营原则, 侧重于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性监督。同时, 明确人民银行与银监会要建立政策磋商机制, 以减少监管资源浪费和部门政策的冲突。

摘要:信贷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 促使信贷投向不断优化, 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信贷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现状, 找出制约信贷政策有效实施的深层次原因, 提出完善我国信贷政策制定、实施和监督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政策,金融立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曹军新.《央行与银监会之间信贷政策的分工与协作:规则理论的视角》, 《上海金融》, 2009年第2期.

[2]冯梅.王之泉, 《中国宏观调控的回顾与展望》, 《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

完善制定工作 篇8

关键词:渔业补贴,海洋经济,问题,对策,舟山

近年来, 渔业的补贴问题始终困扰着各级政府, 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下文中, 我们将在公共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必要性的理论基础上, 结合海洋经济的发展, 以浙江舟山为例, 探讨中国现行渔业补贴政策的局限性以及补贴政策的完善方向。在深入分析中国渔业补贴政策之前, 首先对当前中国渔业补贴的现状和基本框架有一定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国渔业补贴的现状与基本框架

1. 中国渔业补贴的现状。

中国渔业补贴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 增加渔民收入, 改善渔民生活, 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 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进行补充修正, 并已出台《渔业发展计划》、《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区域发展规划》和《中国中长期渔业科技发展规划》等法案, 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向前迈进。

与此同时,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渔业的扶持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1999年中央政府对渔业的财政投入为2.06亿元, 2000年为3.16亿元, 2001年为4.44亿元, 2002年增加到10.67亿元, 2003年超过12亿元, 2004年达到12.6亿元, 2005年为10.8亿元。2002—2008年中央财政专项用于支持渔业的财政资金达273.15亿元, 其中2008年131.8亿元, 比2002年增加121.13亿元。2010年仅农业部渔业局归口管理的基建投资和财政资金就达15.52亿元, 比上年增长26.7%, 重点加强了水产良种繁育、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管理、渔业资源养护、水产科研、渔港和渔业安全、渔业执法装备体系建设和渔业柴油补贴等行业发展瓶颈领域的支持力度, 为行业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2. 中国渔业补贴的基本框架。

中国渔业补贴的主体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 中央一级以行业管理部门农业部 (渔业局) 为主, 其他包括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从各自的管辖领域出发作为补充, 形成中央一级多层次、多领域的渔业补贴主体体系。与中央一级相同, 地方各级也形成了以农业 (海洋渔业) 厅局为主, 其他部门配合的渔业补贴主体体系。除了以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行政部门外, 中国渔业补贴的主体还包括诸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渔业协会等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共服务机构。

中国渔业补贴内容多、覆盖面广, 根据调查, 中国浙江、福建等省份渔业补贴内容大约有十八种: (1) (1) 渔船燃油免税或差价补贴; (2) 政府转移支付税收; (3) 减收捕捞渔民各类渔业费; (4) 渔业企业技改, 新产品开发贷款贴息; (5) 渔船或捕捞许可证的赎回补贴; (6) 捕捞渔民转产专业补贴; (7) 渔民的教育培训和渔业科技推广投资; (8) 远洋渔业开发新渔场补贴; (9) 渔业管理补贴; (10) 用于养殖业的科研或品种改良的资金补贴; (11) 检疫, 防疫及质量控制补贴; (12) 开拓国际市场或“走出去办企业”的前期补贴; (13) 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补贴; (14) 渔港建设补贴; (15) 海洋渔业开发和科研补贴; (16) 养殖贷款补贴; (17) 水产品龙头企业贷款贴息; (18) 远洋自捕鱼进口免税补贴。从全国范围来看, 还有一些其他的补贴, 如渔船折旧补贴, 但总的来说, 这十八种补贴已基本包含中国现存渔业补贴的主要内容。

二、公共财政补贴的理论阐述

1. 公共财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 已经积累起了不少矛盾和问题, 其中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日益扩大, 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 政府行为具有突出作用。财政支出作为政府行为的重要内容, 体现着财政职能的基本内涵, 全面直接地反映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

政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从1990年开始, 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两大结论:一是政府支出活动的替代效应, 即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二是财政支出的互补效应, 即强调财政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通过增加社会性支出来扩大国内需求, 其中社会性支出主要是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只有解决好居民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让其没有后顾之忧, 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加消费需求。所以, 公共财政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公共财政与海洋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海洋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 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同期, 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在众多沿海国家和地区, 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现代海洋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 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港口物流业、滨海旅游业等。不难发现, 要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还是对海洋性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支持, 都需要政府公共财政发挥其作用。

3. 海洋渔业补贴的理论阐述。

当前, 对“渔业补贴”下一个各方均能接受的定义是很难的。事实上, 基于不同自身利益的考虑, 包括世界粮农组织、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在内的机构纷纷对渔业补贴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有关渔业补贴的研究中, “补贴” (subsidies) 、“财政支持” (financial support) 、“经济援助” (economic assistance/aid) 和“政府财政转移” (government financial transfers) 是四个最为常用的术语, 均指政府向渔业行业提供支付。因此, 在本文中笔者把渔业补贴定义为政府为维护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支持渔业的生产、加工、科研以及保障渔民的切身利益而给予企业或个人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支持。过渡的捕捞所导致的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以及无序竞争引起的渔业生产效益的下滑, 使各国政府认识到渔业补贴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海洋经济, 做好对渔业的公共财政支持不容忽视。

三、当前中国渔业补贴政策的局限性———以舟山市为例

为推动渔业健康持续发展, 根据中国渔业补贴的基本框架, 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浙江省舟山市已推出了一系列渔业补贴政策。当前舟山市主要的渔业补贴政策包括渔船柴油涨价补贴、减船补助、渔民转产转业项目补贴、渔民失海补贴等。

舟山市渔业补贴政策的实施, 对稳定渔业生产, 保障海产品正常供给, 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推广渔业新产品、新技术, 发展远洋渔业等方面都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渔业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补贴覆盖面不广, 政策落实与预期有差距。

舟山市渔业补贴政策的预期目的是为了促进渔业这个弱势行业的发展, 特别是维护舟山广大渔民的利益, 从而保障舟山海洋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然而, 政策出台后, 却有很大一批渔民没有享受到福利。一方面是由于补贴政策覆盖面不够广泛, 忽略了部分渔民的需求。比如柴油补贴《补助办法》第4条指出:本办法所称的补助对象, 即渔业生产者, 包括依法从事国内海洋捕捞、远洋渔业、内陆捕捞及水产养殖并使用机动渔船的渔民和渔业企业。该政策要求只有渔用柴油购买 (消费) 者才能享受补贴, 大大缩小了政策辐射的范围, 使得大量基层未拥有股份的渔民无法享受到优惠政策。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广大渔民对补贴政策了解不多。基层渔民大多不会主动去了解政策变动趋势, 大多数渔民都是从亲戚朋友中听说补贴政策, 但对具体的补助办法并没有足够的了解。

2. 补贴结构不合理, 弱势群体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渔业补贴政策是为了提供发展海洋经济的长足动力, 而发展海洋经济的一大目的是提高舟山人民的生活水平, 缩小贫富差距, 然而补贴政策不尽合理的结构使得大量弱势渔民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反而是一些渔业中的“富人”拿到了大部分的补助。如, “油补政策”主要补助的是承担油钱不断上涨压力的船老大, 使得这些“富人”享受到大部分国家补助, 这与该政策“惠及最广大渔民的切身利益”的初衷有所偏差。渔业补助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 也的确维护了一些从事渔业工作的群体, 但是仍没有实现利益的最优分配, 补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不容忽视。

3. 部分补贴政策与环保要求相悖。

补贴政策有助于推动海洋渔业的发展, 不过这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问题。舟山目前在海洋捕捞上实行了以渔船主机功率为基础, 不同作业相对油耗作为标准的系数的设定依据, 表面看上去公平合理, 其实存在“功率大、用油多、多补贴”的政策弊病。导致对破坏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作业渔船多补贴, 而资源杀伤力较小的作业渔船反而少补, 渔业补贴政策作为一项公共财政政策, 目的之一是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求建立海洋环境友好型舟山, 可见部分补贴政策与此初衷相悖。

4. 补贴管理不完善, 存在骗取补贴金现象。

作为公共财政政策, 政府推出渔业贴补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提高渔民收入, 增加当地消费需求,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确对一些渔民来说, 补贴金已经成为一项不小的收入, 比如一艘200马力的小型船舶一年就可得到20万元的柴油补助, 而像一些马力更大的船舶一般可获得50万元~60万元的补助。然而恰是这不薄的利益诱惑导致违规套取国家补贴现象时有发生, 如, 一年不出海的渔船蒙混支取补贴, 空证、无船的渔民套取补贴等等。舟山渔业补贴政策实施的时间不长, 相应的补贴管理能力尚未达到政策的要求, 这也是舟山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四、渔业补贴政策完善的建议

1. 扩大补助范围, 加大宣传力度。

当前中国的渔业补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渔民的利益, 然而这种保障并没有普遍惠及渔民, 因此扩大渔业补助的范围是当务之急。一方面, 渔业补贴的对象不应只包括股东渔民, 而是要兼顾雇工渔民的利益, 让更多的补助金流向这些弱势的雇工群体。另一方面, 为了切实使得更多符合要求的渔民拿到补助金,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派出专门人员向渔民深入介绍补贴制度, 并建立灵活有效的反馈机制, 及时将渔民对补贴政策的建议反映给相关部门,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只有扩大补助范围, 才能提高渔民的整体消费水平, 改善渔民生活并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2. 完善补助结构, 实现利益的最优分配。

在渔业发展过程中, 海洋捕捞股份合作制的资金股逐步被少数人掌握, 原来的全体船员股份合作制已变成少数船员股份合作制, 这样的制度拉大了船员之间的差距。而如今的补助结构恰恰与这样的制度挂钩, 补助金大部分流向了少数船员股份合作制中的富有成员, 忽略了大量没有股份的弱势成员。因此要形成合理的补助结构, 政府应该转变挂钩模式, 或者为弱势渔民提供更多更全面的补助, 使得资源合理流向需要人群, 缩小渔民之间的差距, 以符合公共财政政策的要求, 推动当地海洋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

3. 采取补贴限制, 合理保护环境。

政府的渔业补贴政策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应兼顾环境保护。针对当前渔业补贴中所存在的“对破坏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作业渔船多补贴, 而资源杀伤力较小的作业渔船反而少补”的现象, 政府应做出相应的限制, 减少大排量的渔船, 缓解环境压力。此外, 出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政府应尽快建立伏休渔民生活补贴制度, 深化伏季休渔制度, 确定合理的伏休时间和补贴率, 从而在兼顾环境的同时保障渔民的基本利益, 使得当地的经济社会能够长远健康发展。

4. 提高补贴管理能力, 落实补贴规范发放。

政府的补贴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要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 各级政府应该安排专门人员负责资金的分配问题, 加强制度管理, 严防任何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滞留、挤占、截留和挪用资金。同时, 政府应建立资金的追踪体系, 由于补助金大多由基层乡镇企业所发放, 为了保证资金最后全部流入渔民手中, 政府应完善追踪体系, 及时调查各级政府的资金发放情况。对于那些挪用、占用补助金的行为严厉查处, 用法律手段维护广大渔民的利益。另一方面, 补贴管理能力还体现在能够准确识别骗取保证金的行为, 限制他人利用补贴政策钻空子。针对此种情况, 政府应要求基层组织深入了解渔民的真实情况, 力求将每一笔资金发放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从而切实实现政策的预期效果, 提高渔民的生活水平, 积累发展海洋经济的消费基础, 从而为海洋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肖勇.中国东海渔区渔业补贴状况及对渔业资源利用的影响[J].中国渔业经济, 2004, (5) .

[2]陈静娜, 殷文伟.浅析浙江省渔业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1) .

[3]江明方, 虞聪达, 刘舜斌.完善中国渔业补贴政策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 2011, (2) .

[4]段志霞, 毕建国.中国渔业补贴政策及其改革探索[J].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0, (2) .

[5]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行渔船报废制度的规定[Z].舟政办发[2001]127号.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应做到“六要” 篇9

一、心中有“纲”, 把握尺度

每学期,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都会提前结合当地基层学校的总体情况, 制定出翔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用以督促与指导学校工作, 这也是上级对学校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评估的一个标尺。因此, 学校在制定计划时, 要以上级工作计划的精神为“纲”, 认真领会学习, 从中梳理出与本学校、本学期有关的诸多内容, 把它们体现到学校工作计划中来, 使学校工作计划与上级工作计划的基本精神保持一致。这样, 既不会使工作被动, 还有益于上下级工作协调及兄弟学校间互相学习交流。

二、前后衔接, 保持连续性

一些计划中提到的工作, 往往由于某些原因, 学期结束也没有得到落实, 仍然留有“尾巴”。如果在下学期不管不问, 搁置一边, 对于学校的长远来说, 显然不利于学校的健康、持续和稳步发展。因此, 应结合上学期的工作计划, 以及上级在督导、评估中反馈的信息和整改建议, 认真全面地进行反思, 仔细查找、分析工作计划没有落实的原因, 并将其作为重点内容写到学校下学期工作计划中来, 继续加以完善和落实。这样, 使各项工作善始善终, 扎实推进, 稳步提高。

三、责任明确, 可操作性强

学校的工作计划在制定时要做到六明确:明确工作目标及要求, 明确工作进程, 明确检查时间, 明确责任科室或负责人, 明确以往的成绩及有待改进的问题, 以及明确改进措施, 这样才能使计划落到实处。同时, 对学校工作中主要的教学活动、主要工作要分月列出, 一目了然, 并尽量细化, 从而使计划易操作、易落实, 可操作性强, 做到各项工作有的放矢。

四、符合校情, 从实际出发

每所学校的校情是不同的。如果不考虑自己学校的实际, 而盲目照搬、模仿别校的工作计划, “拿来”为我所用, 那么在执行时就可能因与本校实际情况不一致或一些条件不具备而难以落实。因此, 制定计划必须从实际出发, 力求做到方向明确, 切实可行。只有把计划内容建立在符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 才能让计划较好地得以实施和落实。

五、集体研讨, 整合意见

制定学校工作计划不能单枪匹马、“闭门造车”, 搞“一言堂”或“一锤定音”, 而应该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整合集体的智慧。首先, 校长要亲自动笔拟订计划, 要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融入到学校计划中去。计划初稿完成后, 要反复锤炼, 然后召集全体中层干部以及教师, 甚至学生代表进一步完善, 最后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 向全校教师公布。实践证明, 这样的计划融洽了干群关系, 在执行时大家认为这是在完成自己布置的任务, 是在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 都会积极、主动地去落实, 从而提高了落实计划的执行力。

六、明确主次, 突出重点

上一篇:企业估价下一篇:成绩统计生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