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之道(共7篇)
育人之道 篇1
教育是双向的, 教学相长, 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配合,老师是指导,学生是主体系统专门地教育学生做人, 形成良好的品德,是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最大区别。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笔者觉得让学生又爱又怕,是做班主任的最高境界。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
一、个人要有进取心
班主任应当静下心来,耐着性子,依据不同个性的学生特点,去贴近他们,了解他们,读懂他们的内心世界究竟想些什么,需要什么。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来潜心研究、倾心学习。学习是人的第一本领,重视学习是每一位班主任历练本领,谋求发展的基石, 善于学习是每一位班主任成就事业,赢得成功的法宝。特别是做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 更是要注重学习, 学理论、学技能。用丰厚的知识武装自己,用厚实的功底培植自己,要多读书、好读书。我们班主任一定要力求从一个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转变为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班主任、综合型班主任。班主任必须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力争做一名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的优秀班主任。
二、 营造开心的氛围
班级是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作为向心力形成的一个集体, 学生对班级有归属感才是一个开心的班级。怎么打造一个开心的班级?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让学生快速“接受”我这个班主任。磨刀不误砍柴工,亲其师信其道。学生认可了哪个老师,那么,老师的工作就很容易开展。我任教的班级,常让其他班的同学羡慕。还有我任教的学生在学习上也是觉得很开心的。我备课时会准备一些字谜、笑话、脑筋急转弯,让课堂变的趣味十足。平时,也会拿一篇文章的稿费,奖赏学生,就是把他们优秀作文张贴上学习园地,每篇稿酬五毛钱,他们觉得自己的学习可以得到认可, 特别开心。由于班级学习、学校生活学生都觉得开心,很多学生长大后离开了我, 都还记得我构建的开心班级。
三、付出真心的关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是用“真心”管理班级的。由于我真心爱着学生,所以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总是挂在心上。班级里,总有来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单亲的、离婚的、留守的,或者长辈过分溺爱的。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老师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对学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我办公室的抽屉里,小柴胡、感冒冲剂、退烧药、驱风油、班级学生合适穿的保暖衣服, 这些都是为学生在特殊情况下准备的。学生还小,心眼也小,小心眼很容易被老师真心的爱填满。真心去爱学生,学生会感受得到。
四、传递温暖的爱心
让学生在 成长的过 程学会如 何去“爱”,爱父母 ,爱家人 ,爱老师 ,爱同学 , 爱大自然,爱世界一切美好的东西。学生是白纸,需要我们老师教育他们,明白什么是爱,怎么去爱自己、爱别人,关心他人,同情弱者。学生的可塑性很强,每当我在任教的班级举行相关的主题班会,节日过后,就有家长欣喜地告诉我孩子在家里好的表现。我们不仅仅爱学生, 还要引导他们如何去爱。班级里家庭困难的同学,我不仅仅教育他们自爱自强,还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班级里,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家庭经济好的同学会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 我让学生明白,“助人为快乐之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植下爱的种子。
五、 适当进行狠心的教育
班主任和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与教育必须是客观的,是理智的。老师理智的爱,需要一点点狠心。很多学生在家里几乎什么都不用干,家务活几乎由家长包办,自理能力差,有一点点困难就退缩。班级是靠纪律管理, 对学生要先礼后兵, 我先把纪律说了,谁违反就乖乖地接受惩罚。所以,该学生做的事情,必须要让学生完成。假如让他们觉得集体可以懒惰的话, 那么他们长大后在团体里也怕困难, 老是那么懒惰那么精明,人际关系就不好了。
六、对学生抱有欣赏之心
班主任对学生一定要有欣赏之心。教育的艺 术不在于 知识的传 授 , 更在于呼唤、 激励、感化、感悟和欣赏。会表扬、善于表扬学生的班主任, 才是一位有品位的班主任 , 才是一位 可获得成 功的班主任, 才会最终赢得学生由衷的赞誉、尊敬和爱戴。
关键词:班主任,进取心,氛围,爱心,欣赏
育人之道 篇2
前苏联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家霍姆林斯基就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的确,热爱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其最起码最必备的素质就是热爱自己的学生。如果一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不爱自己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对象,师生间自然就会没有感情、没有信任、没有心灵的交流,是很难想象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俗话说: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才会在工作中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同时,这些学生才会由于你的真情而感动,进而“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一种内部的驱动力,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对此,作为初为人师的我时刻铭记自己尊师的赠言“育人之道,以“爱”为本!”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已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到这种“爱”所带来的巨大驱动力。
我曾经所接任的班级中,一男生A,就是班级里知名度最大的后进生。翻开其以前的期末成绩单,各门学科均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于是,我准备给他补一补以前的基础知识,但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他居然不敢进办公室!这究竟为什么呢?他平时在班上简直可称得是“虎王”或大闹天空的“孙猴”一类,可现在为何连进办公室的胆子都没有了呢?对此情况,我通过几周的家访和调查,了解到:该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身边只有一位“不识字”的奶奶,从而导致了家中可谓的“无人管教”。在校呢,曾提任该班的`是一名临时代课教师,教学中,他的教法是“黄金棍儿出好人才”,天生好动的A无疑也就成了“黄金棍儿出好人才”,如此下去,A的脑中也就慢慢滋生了一种可怕的意识,进办公室挨打。其学习上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这种情况,我坚信“慢工出细活”,在教学中,又对他进行了多次的细致观察、了解及冷静地分析,发觉他并不是自甘落后的学生。于是,我在班上组织开展了各种比赛活动,并在活动中见机行事,及时表扬了A,提高他的自信心,之后,我还采取了个别谈心的方式,开启他封闭已久的心扉。谈话中,充分肯定他大胆的优点,赞赏他关心集体、乐于奉献的行为,并帮助他剖析失利的原因,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进而“投其所好,用其所长”,推荐他提任班级劳动委员。教学活动中,不时地对其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不断地在全班同学面前重新树立他
育人之道,以身教为主 篇3
关键词 育人之道 诚信 尊重 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0-0120-02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学校大门正对的教学楼的墙上挂着大大的铜字:“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彰显了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初三,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学业尤为重要,但教书固然重要,但我觉得育人,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更为重要。尤其初三阶段的学生而言,除了部分有机会和有能力读高中考大学的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很快就会立足于社会的了,作为社会最根本的一员,如果没有诚信、不会尊重别人,老是孤僻自用,自以为是,那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而在班主任的工作中我以学生发生的某些事件为契机,从平凡做起,积极开展育人的路程。
一、以人为本的诚信教育
在当今的社会里,人的诚信值千金。教会学生诚信待人那更值千金了。小富在初一、初二时是一个学习基础差、无心向学且无纪律性的学生,他以前的老师告诉我,他就是一块“牛皮糖”,顽固得要命,怎么说教都没用,是一个很难转化的学生。这不开学才两周,所有常见的违纪行为一件也少不了他。所有教育方法用尽也没有效果,甚至也请他家长每天提早催他上学,就算父母提前三十分钟送他出门(父母没办法送到校门),但也总是要迟到几分钟。问其原因,要不是在街上吃早餐,就是铃声响了还在校园里溜达,不想进教室。每次迟到都是嬉皮笑脸地保证下次不会了,但每次说话不算数,完全没有诚信可言。如何才能帮其改正这一缺点,防止负面影响的扩大化呢?
经过深入地了解,小富本性不坏,甚至有点可爱,小学成绩挺好。自从两年前家里小弟的出生,父母对他的关注减少了很多,才慢慢的变得无心向学,无组织纪律性、言而无信。迟到只是他想引起老师关注而已,并不是他真的做不到。读书因人而异,基础差不爱读书,这也无可非议。但他老保证下次不迟到又做不到的无诚信的为人,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怕的。所以我定下了对他的教育重点:诚信做人。讲诚信教育应该是改变他的突破口,针对这一点,开学第三周,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专门召开的一个以“诚信”为主题的主题班会。那节班会课有几个任务:一是主题班会,二是全班重新调整座位。上课前,小富来找我提出换座位到后排一点的要求,我不问缘由,满口答应了他。上课时,我故意调整了两个任务的顺序,先调位后主题班会。调位时我故意不满足小富的要求调后一点,而是把它调前了一位故意与他的意愿相反。调整座位完毕后我引入了诚信的主题开始班会。刚开始我发现小富很生气的样子,老是动来动去,而且用眼睛狠狠地盯着我。当我讲到做人要讲诚信,诚信在人际关系中值千金时,小富突然发出了比较大声的嘲笑,这引得了大家的注意,我知道小富是在嘲笑我讲一套做一套,答应了他调后一点的座位而没做到,我也知道,此时的时机也已经成熟了,于是我故意很生气的点了小富的名字,让他站起来说明情况。小富“啪”地一声把书本大力的拍在书桌上,站了起来大声的朝我嚷道:“你是一个虚伪的人,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自己答应了别人的事都没做到,自己都没诚信,如何教人诚信?都不知道怎样做老师的!”看着他那激动地样子,我不怒反笑了。我说:“小富,你为什么那么生气、那么激动呢?是不是老师答应了你换位的事而没做到,没有诚信所以你生气呢?”小富“哼”的一声把头一扭看着窗外默认了我的说法。看着其他学生恍然大悟的样子,我笑着对小富说:“你这样的情绪反应就对了,这就是一种被没诚信的人摆了一道的最正常不过的反应,老师每天都是这种情绪啊!每天都有人向我保证不会再迟到,但每天都做不到,每天班级因为这个同学都要被扣掉两分,看来这个月的文明班级的评比,同学们的努力要白费了。”听完我这番话,小富红着脸低下了头。我一边走向他一边接着说:老师今天是故意这么做的,目的是让你体验一下这种不讲诚信令人可恶、生气的情绪,希望以后不诚信的时候,想想今天的自己,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关于座位,课后来跟我说明缘由,合理的再换吧。”接着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今天让你生气,老师在这里跟你道歉了,这时,不知是谁带头,全班同学都热烈的拍起手。小富半信半疑的看着我,终于默默地坐了下来。课后,小富找我说明了换位是因为自己个子高,后面的女生老是骂他挡住了视线,结合实际的情况,我也实现了帮他换位的诺言。
此后,小富虽然还有迟到,但再也不信口对我保证不再迟到等什么了。但我发现小富迟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由一天两次的迟到变成了两天一次的迟到。孺子可教也,于是我每周给他定下了一些任务,由大到小、由简单到难,比如说与父母关系不好,我建议他每天坚持给父母一个拥抱;不想学习,我建议他每天找一个老师说说话,可以谈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与老师亲近的同时,加深与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做到上课的时候不影响老师和同学的上课。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小富虽然成绩还是一塌糊涂,但纪律性越来越强了,几乎不怎么迟到、不怎么捣蛋,也变得有诚信多了。我布置的任务,他要不就不答应,答应了我的一定能做到。甚至英语老师还说,虽然小富不爱读书,每次作业都是抄的,但课堂上他懂得收放自如。因此,他是活跃课堂气氛的调配剂。所以,教育学生学会诚信才是改变学生的根源。
二、助人成长的反思教育
谁人没过,伟人也有犯错的时候。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之后不懂得反思,一错再错。所以在育人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重视对学生的反思教育,在反思中,帮助学生成长。
教人反思,自己先要反思,需要积极批评和自我批评。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我站在教室的走道上讲课,忽然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手轻拍桌子的声音,一种是金属敲动的声音。我一边讲课一边寻找发声源,金属敲声很刺耳,离我站立的位置很近,就是我右手边座位上的荣拿着一张CD碟敲动发出来的。眼皮底下居然还敢给我闹事!我这班主任的颜面何存!我不经思索地拿书“啪”一声拍了下去。情急之中,我以为我拍的是书桌,一边看着全班同学一边出声提醒:“别搞小动作,不要敲东西,认真听课!”听到敲东西全班同学一下子把目光转向了离我站立位置有三张桌子远的清同学。而荣这时,“啪”的一声把书本一拍桌面,眼睛红红的站了起来,用哽咽的声音大声的质问我。“老师你为什么打我?敲东西的是清不是我!”一副我冤枉了他的样子。明明是他在敲CD碟,那刺耳的声音比那轻敲桌子的声音更引起了我的注意,居然还那么嚣张,还敢跟我拍桌子?但看着他那要哭的样子,为了避免尴尬,我即时把他叫出了教室门口才严厉地批评他,我说你拿着CD碟在手上无意识地敲动,这影响了我的讲课是事实,你在我旁边我先拍了你,这也无可非议!还敢跟我拍桌子,你这是什么态度!荣即刻反驳我说,他拍的是桌子,我拍的还是他的肩膀呢!我一听一下子愣住了。无意之中,我真拍了他的肩膀?这时,我也开始冷静了下来,细想了想,不管是拍桌子还是肩膀,我都太冲动了!我作为一个老师都不对。随后,我让荣回到了座位上,我对大家说明了缘由并当着全班的同学向荣道歉,顺便也告诉大家要记住今天老师的冲动,要引以为戒。尤其是行动之前要三思,要把事情放冷一些再处理。有些错误不是一句“对不起!”可以弥补的。
虽然那节课我没有完成教学任务,但我想我的即时反思,即时作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行为,真的给学生带来一个深刻而又鲜活的榜样吧!下课后,荣自动找到我向我认错。自此之后,班级里的同学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少了,学生做题的时候,我发现常犯的错误,也越来越少了。我在班级里给学生定下了一条规定:同样的错误犯一两次可以原谅,但犯第三次绝不可原谅。犯错之后,每个人都要进行反思。错在哪?为什么会错?不管是做人还是在学习上都要反思错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逐渐的成长。
教会学生学习是我们老师的主要任务,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我觉得更为重要。尤其是对初三这些即将毕业,既将不读书踏足社会的学生来说,学会做人,这更是影响他一生的教育,也是当今社会和家庭迫不及待的要求。育人之道层出不穷,方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才能不辱使命地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樊晓微.德育,不只是讲道理[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5,(03).
文化认同视野下太极拳的育人之道 篇4
1.1 文化与文化认同
文化,最早起源于《易经》:“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对于文化的解释,众多学者各抒己见,各不相同。郝苏民在《文化场域与仪式里的“花儿”—从人类学视野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指出,人文是人世间人类的创造物,即对社会的改造和培育或对人本身的教化。而张岱年,方克立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是这样解释的:文化分为广义的“大文化”与狭义的“小文化”,广义的大文化是指“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统统摄入‘文化’的定义域”,而狭义的小文化则是“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1]。文化认同是在对所接触的文化上的一种基本的肯定与认可,对于文化认同的认识与理解,也是众说纷纭。范碧鸿等在《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对文化认同的解释是“文化认同是指民族群体与个体对本民族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语言等崇尚与传承,也是民族群体与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它引导个体接受和热爱民族文化,最终文化将纳入个人的价值观这一深层心理结构之中,增强民族的内聚性与亲和性;其实质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认异”,即对自身文化的肯定以区分与其他文化的不同。”[2]而在《文化认同论》中,郑晓云指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其起源首先是人类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的认识,这种认识通过思维加工后积淀于人脑中,形成定式进而依据这种定式来创造文化,支配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文化认同的早期阶段。”本文所研究的文化和文化认同是建立在张岱年等所编写的《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文化的理解以及郑晓云编写的《文化认同论》中对文化认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1.2 太极拳文化
太极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生大业。”太极拳原名“长拳”“绵拳”“十三势”。在练习太极拳过程中,练习者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原有套路进行改编创新,从而产生了杨氏、吴氏、孙氏、武氏太极。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现在公认的太极拳起源于陈家沟,创编人为陈王廷。太极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道家是与儒家齐名的另一文化大家,“儒道互补”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显然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底蕴。太极拳作为运用我国传统道家哲理、阴阳学说和五行八卦演变之法,结合人体内外运行规律,形成刚柔相济,动静相间的优秀武术拳种,对道家的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并且太极拳是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孕育而生,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医学等方面都无形中渗透在太极拳文化中。而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太极拳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太极拳礼仪道德的核心、表现和方法论都有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在璀璨的中华武术文化中,太极拳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拳种,有着广泛的影响力。练习太极拳不仅仅是简单的拳脚功夫,更多的是一种心灵、头脑的修炼。自然、和谐是人类社会,人体自身健康发展的理想境界,太极拳运动正是完善自身、追求自然最为理想的手段。周恩来总理曾经指出:“太极拳是我国的一种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充满哲理,不仅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可以强身健体。”邓小平同志更是言简意赅的题写了“太极拳好”的著名题词。随着人们健身、养生、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太极拳的练习,一些学校也把太极拳作为一项课程来认真对待,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形式的俱乐部把太极拳发展成一项特色项目,种种迹象说明太极拳文化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尤其是在对太极拳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以太极拳所蕴含的“拳理”作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对于人的成长及自身的修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文化认同视野下太极拳的教育功能
2.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璀璨的中国文化历史进程中,儒道两家的文化影响颇深。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太极拳文化,也深受儒道两大家文化的影响。太极拳注重的是“德”的培样,具体指武德的培养。崇尚武德是武术界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这句亘古名言更是突出了“德”的重要性。太极拳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反对好勇斗狠,恃强凌弱,要尊师重道,遵守社会公德。“内家拳有‘五不传’之说,即,心险者、好斗者、狂酒者、轻露者、骨柔质钝者不传。前四者均是讲武德不好不可以传授等;而少林派更有‘少林十诫条’。”种种现象表明,武德不好,即使武功再好也不能成为优秀的武术大师,武德不好,即使自身条件再好也无法练就上乘的太极拳。太极拳追求的是修身养性,内心的修炼比拳脚上的功夫更为重要。在太极拳中要求“立身中正”“尾闾中正”与儒家追求的“中庸之道”交相呼应。而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则深刻体现了儒家“谦让”和道家“不争”的美德。
2.2 发展智育,提高悟性
首先练习太极拳,不仅仅是手脚配合的外在练习,更多的是一种意念或精神的内在修炼。练习太极拳关键在于“悟”。“悟”说起来每个人都懂,但是真正可以“悟”透太极拳至理的则少之又少。在太极拳的练习中,无论是“捧、捋、挤、按”的动作配合,还是“精、气、神、意”的运用,都渗透着“悟”。“悟”的存在,使太极拳的形有了“神”,从而使太极拳不再单调。其次,太极拳中的“悟”使练习者的思维更加具有逻辑性。练习太极拳时,由于“悟”的存在,使练习者更加专注于手脚与呼吸的配合,提高精神注意力。而且,练习太极拳要改变思维,改变观念,以常人的思维很难领悟到太极拳中蕴含的哲理。“通俗的说要运用逆向思维,才能练好太极拳,通过‘悟’才能使哲理成为‘拳理’,以致成为人生至理。”
2.3 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太极拳运动结合了古代的导引、吐纳之术,练习太极拳时要求身心合一,呼吸深匀细长,心静用意等。并且将中国古代的医学、经络学以及阴阳学溶于其中,要求练习时要“以意引气,以气运身”。气要发于丹田,力要出于腰间,把意念和动作有机结合。动作要圆润、缓慢、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气息要随着肢体肌肉的松紧而改变。这种独具特色的练习方式,有利于神经系统机能的改善和提高。太极拳属于有氧运动,动作舒缓柔和,适合男女老少大多数人群练习,通过手脚与呼吸的配合,使肢体更加的灵活,对身体各部位的控制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太极拳要求身心合一,在练习时要剖除杂念,心静体松,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尤其对那些每天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练习太极拳还可以使心情愉快,积极乐观,情绪稳定、陶冶情操等诸多的益处。“北京大学心理系曾对老年知识分子作太极拳锻炼者脑电波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练习太极拳可以消除紧张消极情绪,缓解紧张状态。”
2.4 培养和谐之美、道德之美
首先太极拳要求“天人合一”。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说:“中国哲学有一个基本观点,即天人合一,认为天人本来合一,而人生最高理想是自觉地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简言之就是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仅把人体各部分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还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自身内外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如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野马分鬃”“金鸡独立”等等,以大自然中的动物名称命名使太极拳中的动作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又如,“练习太极拳时要求‘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形如博兔之鸡,神似捕鼠之猫’”等等,不仅把动物的动作融入太极拳之中,更是把动物的形态、攻防意蕴融入其中,使太极拳与大自然更加和谐统一。其次,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思想之一,孔子认为“过犹不及”“中正而不倚”。在以儒道文化为主流的背景下,经过数代人的探索与研究,武林中前辈将“中庸之道”与太极拳的练习完美的融为一体。练拳时要求身体保持“中正”强调“立身中正安舒”,在行拳、打坐、站桩中均要求身体中正,不偏不倚,即自头顶“百会穴”、躯干、下至裆部的“会阴穴”形成一条直线。“中正”不仅是外在身形的要求,更注重的是内心的“中正”。陈鑫说:“气之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则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拳以中气运行,人乃心服,斯即化成天下。”说明练习太极拳可以培养谦虚谨慎、立身中正、不偏不倚的道德品质,形成处世稳重、平和的心态。
摘要:文章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归纳演绎法对太极拳文化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当下“太极热”的发展趋势,总结归纳太极拳在德育、智育、体育以及美育等几方面的教育功能,提高太极拳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认同,太极拳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读第三章育人之道有感 篇5
素质教育渐渐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但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现在的素质教育正一步步变味,一步步向应试教育跨入。应试教育以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均围绕应试开展,是一种片面的淘汰是教育,因此,它主要面对少数“尖子”学生而其他大多数学生,事实上充当了陪读,甚至只是“陪坐”,同时应试教育的内容也偏重于升学考试科目的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的德育、体育、美德、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多方面的创造能力。而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康,学会审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理所当然的要求培养各类不同层次的人才,其中包括尽可能高的升学率,但高升学率绝不是素质教育的天然招牌,素质教育主张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科学施教,但离开了教学质量,显然就谈不上任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张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教育形式的生动活泼。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审美,以此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无疑是应该的,但绝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把素质教育简化为特长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主动发展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宣扬“减负”。有些教师和家长误认为减负就是少布置甚至不布置作业,这显然是把学生负担简单的与作业画上了等号,其实学生的“负担感”并不一定完全是由于作业多或作业难而造成的身体上的疲惫不堪,更多的时候他们感到的是一种源于“低效作业”的心理负担,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紧扣学生的学习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且充满创造性,那么,即使作业稍多一点,学生也不会觉得是负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更加精心的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不只是考虑自己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只是考虑应该给学生不知多少作业,更应考虑学生怎样给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不只是考虑作业的“知识过手”功能,更应考虑作业的“能力过关”功能。。而这样一来,教师备课的负担当然要大大加重,但这是每一位有事业心的教师为科学“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所必须进行的教改探索。
进一步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是减少应有的学习任务,而是在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主动性和主体性的前提下,增加其发展的目标,增大学习的有效含量,从而是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面向全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减负”必然同时意味着在某些方面科学的“加重”
要想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应该学会育人,为人师表。
所谓育人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会从身边的小事中学会爱别人。爱的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后,再把这种无私的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一切。其次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要与学生打成一片,教师万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班级面前人人平等。
国际律所的育人之道 篇6
通常说来,律师事务所的赢利主要依靠律师的服务获得,目前事务所有两种收费方式。一部分律师事务所根据其服务的项目收取费用,另一部分会根据律师为客户提供的服务时间数,收取费用。但是无论以哪一种方式赢利,律师的个人素质都是客户对事务所的首要要求。所以目前各大律师事务所都一面在竭力地在社会中招聘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在不惜工本地培养律所的人才。
中外律所培养的差异
目前国际律师事务所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事务所也在兴起,但是由于服务对象的不同,在事务所内部的律师培训中也存在了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中国本土律师事务所,对本土客户服务较多,国际律师事务所主要为国际性的业务。在不同的业务背景下,本土律师事务所与国际律师事务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我国本土的律师事务所对于新员工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参与项目,培养他们的业务能力。通常情况下,新律师进入事务所后,会让他们经常性的参加不同的项目,在参与过程中,新律师可以掌握不同类型的案件的服务技能。在新律师进入事务所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参与承担项目;国际事务所,在新律师进入律所后,事务所在对其业务培训的同时,对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十分看重,例如文书和合同等基本工作。所以在新律师进入律所之后前期两年中,本土律所的成员与国外律所的成员,在个人掌握的业务能力方面会产生一定的差异。相比较而言,国内律所的新律师在业务方面会更具有经验,国外律所的新律师在专业基本功方面会更扎实。
虽然二者对于员工初期的培训难有优劣的比较,但是目前我国律所正逐渐走向国际社会,国际法律服务当中对于基本素养有严格要求,我国本土的律所对于新律师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不足逐渐显示出来能力的缺失。例如在国际事务中文本以及合同的表述、格式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我国本土的事务所缺少,相关的培训,致使在操作跨国事务当中,出现了服务质量差的现象。鉴于上述的原因,我国本土的律师事务所在对员工的培养中,也在逐渐的学习和融合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培养方式。
窥视国际律所培养体系
据Antal国际咨询有限公司金融及法务部门经理李嘉介绍,通常对于国际律师事务所,它们在律师的培养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系统,以下以国际知名的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为例分析国际事务所是如何进行律师培训的:
全方位培养专业知识
实例
贝克•麦坚时是一家在全球近40多个国家有着70多个办事处的国际律师事务所。由于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业务覆盖跨国并购、融资、知识产权、争议解决等多方面的内容,事务所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所以事务所设置了各种不同的法律服务部门,律师有机会根据自己的专长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事务所会为律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根据律师每一职业发展阶段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制定具体的职业发展框架,通过发展计划、评估、奖励和晋升帮助员工规划其职业生涯。在此过程中,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也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培训机会。事务所律师每年的持续职业发展培训时间平均为35小时,在法律及非法律实践技巧发展培训方面给予大量投入,此类培训经常由本所合伙人以及外部专家主导,为律师讲解法律服务中的经验和困难的解决方法。除上述专业领域的培训以外,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还向员工提供了包括英文写作、专业形象、客户服务等方向的培训。
点评
据李嘉介绍,虽然目前律师事务所也常常采用上述的方式,进行律师的培训,但是国际知名的律师事务所在此方面会做得更加系统和完善,例如,对于培训时间的规定,在国际律师事务所中通常会规定每周培训的时长、培训的频率、培训的时间;对于培训内容方面的规定中会包括到培训人的选择、培训内容的选择等,在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培养计划中,相关方面的内容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在事务所培训之余,还会为律师每年安排一定时间的外出培养的机会,例如参加律师行业的讨论会以及所服务行业的讲座等,通过系统化的规定,可以保证律师每年所受到的培训能够满足员工成长的需求以及公司业务服务的需求。不过为了弥补个人差异带来的培训效果的差异,国际律师事务所通常会建立一个类似资料库的空间,在那里事务所中的律师可以找到专业相关的书籍、信息,以及对过往行业业务经验资料和国家的相关法规。以为内部培训或者员工自我学习所用。
师傅带徒弟的业务培训
实例
然而上述培训并不能完全满足新律师成长的需要,律师工作最重要的在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中的培养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律师在进入事务所时很重视一起工作的同级律师的能力,他们喜欢和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一起工作,愿意参与大型的或者复杂的项目,以期获得更多的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贾殿安告诉记者,通常新律师进入事务所后,事务所会为他们指定一位资深律师或是合伙人进行“师傅带徒弟”式的教育,资深律师(或合伙人)会让新律师参与到自己工作中来。例如带他们去见客户,让他们通过观察学习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资深律师还会让新律师亲自操作,如起草文书、备忘录或是合同等事务,通常资深律师会让新律师自己完成,然后由他们帮助修改,直到达到客户的要求。
点评
据李嘉介绍,培养新律师的过程,同样也是资深律师学习的过程。在当前律师服务行业,已经告别了单打独斗的年代,很多的客户项目需要组成一个律师团共同提供服务,在这过程中,资深律师需要具备带领和培养律师团队的能力,在事务所的日常培训课程中也往往涉及资深律师的领导和培养团队的培养,而在培养新律师的过程中,可以在实践中帮助资深律师学会培养团队的能力。目前的国际律师事务所中,在对律师业务服务能力的培养方面根据各自的情况会有一定的差异,新律师进入事务所后,事务所一般会为他们指定一位资深律师作为指导老师,通常情况下,对于业务比较单一的事务所,他们往往希望新律师能够专研某一方面的专业领域,而对于业务多元化的事务所,在律师进入事务所的初期,对于业务交叉的服务地带,事务所往往允许他们从事多领域的业务,对于他们的“师傅”,他们也可以有多位,不过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事务所也会要求他们专研某一个方向。在“师傅带徒弟”的过程中,资深律师对新律师的培养可谓是全方位的,从专业基础能力到业务服务能力,资深律师都会给予指导。如在文书的起草中,资深律师甚至会帮助新律师纠正标点的错误,对于业务能力方面的培养,资深律师主要通过带领新律师操作业务来实现,此外通常还会在事务所部门内部举办一些部门内部的座谈会,通过部门内部的研讨培养律师的能力。
育人之道 篇7
常言道:“育人之道、以德为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认为:
一、始終不渝的育人忠心
所谓“育人忠心”不是空洞玄虚的,而是具有其内涵的,它是对党的教育事业的追求与热爱,是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奉献,是爱岗敬业终生无悔,更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更新观念,顺应潮流。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面对怎样的学生,担负怎样的教育任务,都要永不动摇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将一颗炽热的育人忠心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二、点石成金的人格爱心
作为教师,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品质。把爱献给学生,心中有学生,无论是成绩优异,还是头脑愚钝,都要一视同仁。把爱无私地倾注到每个学生的心里,真正做到教师眼里无差生。教师要学会欣赏、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心灵沟通与理解、一种爱的表露,可以使学生具有一种成就感,可以起到点石成金或锦上添花的教育效果,爱心是教师的人格核心,是做好学生工作的精神动力。
三、持之以恒的创新信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创新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努力探索,不断突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认识。教育创新要持之以恒,不断更新观念,具有实际的教育创新能力,不为陈旧所束,不为成法所缚,不断推陈出新。教育的创新首先在于构建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这就需要构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观。这就需要我们表达开拓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被引导的对象,教师的道德创新就在于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实践其思想信念、人生目标和道德理想。对学生的引导教育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这样,在教育实践中,才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作者单位 吉林省敦化市江源镇学校)
【育人之道】推荐阅读:
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06-25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方案06-14
教书育人演讲稿-教书育人演讲稿12-07
育人方案10-21
育人策略10-16
育人体系05-10
潜心育人05-20
班会育人06-14
育人意义06-15
育人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