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解决

2024-09-02

预防解决(通用11篇)

预防解决 篇1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建筑行业发展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因此, 做好建筑工程管理风险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持续进步与发展, 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 复杂化和多样化是现代建筑工程的主要特点。在这种形势之下, 使得建筑工程管理风险预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现代建筑工程对管理风险预防的要求, 是新时期建筑企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面临的风险种类

1.1 建筑工程承包商风险分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认识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将会遇到的风险, 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预防风险, 可以从一些不同的方面, 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承包商风险进行分类, 详见下表一。通常情况下, 因为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并不能使用一类手法就能够将工程风险区分开, 所以需要使用集中分来方法结合使用。

1.2 建筑企业常见的风险因素

笔者就建筑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类, 使用风险等级层次判断风险的来源, 并结合相应的形式,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明确了相关工程承包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影响因素表格, 详见下表二。

2 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现状分析

2.1 建筑项目管理风险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现阶段, 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项目管理风险预防不够重视, 而且没有根据建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安全风险预防体系。在这种情况之下,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无法有效落实, 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 在日常的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 安全责任制没有有效落实, 致使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工作效率低, 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的需要。由于风险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质量隐患, 并没有及时处理和解决这些安全隐患, 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另外, 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承包工程项目时, 没有组建完整的项目风险管理队伍, 使得实际施工过程中, 监督管理工作都由一人负责, 导致施工阶段频繁出现违法违规的生产操作行为, 使企业化解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 增加了企业组织运行环境的风险。

2.2 没有给予合同管理足够的重视, 索赔意识淡薄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 合同代表着企业的利益, 式建筑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载体。对于合同的管理以及索赔方面管理是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能够有效防范外界风险。实行科学有效的合同管理, 能够增加企业项目工程的利润。因此, 加强合同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传统因素影响, 承包商普遍对于合同管理认识不足, 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管理风险, 没有发挥合同在转移风险以及再分配风险生面的作用。

3 加强建筑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见

3.1 补充人员, 提高人员素质

由于各建筑企业缺乏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人员, 在工程项目较多的情况下, 人员短缺使得各工程项目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 直接影响项目风险预防管理的有效性。很多建筑企业所聘请的风险管理人员没有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工作, 能够直接参与建筑施工风险预防管理的人员较少, 无法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实际需求。因此, 建筑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人员培训力度, 提高人员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 能够及时发现、防范施工项目风险,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处理, 为施工现场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另外, 希望建筑企业能够加快实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办法, 提高施工安全风险防范的水平, 确保施工安全监督检查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相关部门要督促监管人员积极履行自身职责, 端正工作态度, 做好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3.2 采取合理措施转移风险与分散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只要处理得当, 这其中一些风险是可以转移、分散的。在进行防范、回避风险的时候, 必须要使用相应的法律手段切实有效保护自身利益。例如在工程项目进行之前, 可以使用工程保险、将一些单项工程分包的形式进行风险的转移;另外, 承包商也可以在施工技术以及合同方面, 寻找一些有利于自身的条款, 有效的分散风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时期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我们必须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总结, 并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解决这些缺陷与不足。还必须进一步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力度, 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隐患的排查力度, 并及时处理和改进。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 为新时期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推动建筑事业更高、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阴梅红.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6) .

预防解决 篇2

论辐射事故发生原因和预防、解决措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其在带给人类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协,辐射事故时有发生,不仅污染环境,甚至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文中对辐射事故发生的类型、级别以及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和解决的措施.作 者:王东东 WANG Dong-dong 作者单位:徐州市放射性与危险废物管理处,江苏,徐州,221004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年,卷(期):,23(2)分类号:X591关键词:辐射事故 产生原因 预防措施 解决方法

预防解决 篇3

一、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出现的原因分析

1.谈判竞争过程的对抗性

谈判者常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我赢——你输”或“我输——你赢”的倾向,试图改变制服对方,设法采取多种策略来影响和改变对方的抵制。目的是掌握谈判上的主动权,希望按自己的需要达成协议。

2.文化差异的存在

由于人们居住的地域,所属的民族,使用的语言,以及在气质、性格等心理因素上的差别,使得在不同国家、民族间,体现在价值观、传统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3.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谈判是双方的活动。信息的交流和处理,一般是需要通过提高积极的聆听,以及对可用信息本身的利用和反应等方式获得的。国际商务谈判大多用英语进行,而谈判双方的母语往往又不都是英语,这就增加了交流的难度。

二、预防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对策

1.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務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绩如何,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素质。

(1)谈判专业知识的准备。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增加谈判者的自信与成功的机率。

(2)谈判心理素质的准备。优秀的谈判人员能控制并利用情绪,一方面是对自己情绪的控制,使自己不受眼前的问题的过多影响;另一方面是判断对方的情绪变化,从而判断对方的底线和接受度,来调节谈判对策。

2.充分准备谈判信息资料

(1)对自身进行充分准备。谈判前应理清自己的思路,要问的问题都要事先想好,可列出一份问题单。并根据谈判的内容、复杂程度,以及谈判的规模来选择谈判方式。此外还要做好物质准备,包括收集、整理有关文件、资料、信息以及谈判场所的选定。

(2)对谈判对手充分了解。熟悉谈判对手,对对手情况充分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如资信情况),对手所在国(地区)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方人员的谈判作风等等,以便在谈判中做到有的放矢,形成更加有效的谈判策略。

3.拟订谈判目标,制定谈判计划

谈判者将所有想在谈判中达到的目标列出来,在这些目标中确定优先顺序。根据谈判目标的先后顺序,确定谈判进程。尽管有的程序看似简单,却有可能对谈判的最终结果产生重要影响。比如说在谈判对方之前拿出关于谈判日程安排的具体方案,并且尽可能与对方达成一致,那么实际上已经提升了双方的互惠成果,并得到了对方的认可。并且使自己处在有利地位,有机会更多地了解对方的利益和目标的优先顺序,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在谈判中应接不暇、惊慌失措,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判断对方可能针对某个议题提出的相关问题,提前考虑对策。

4.选择合适的谈判战略和战术技巧

(1)谈判战略是实现目标的整体规划。谈判者所选择的谈判战略作用于整个谈判过程,决定了谈判的氛围,影响谈判者对对手的态度,同样也影响对对手行为的反应,对谈判的感觉和看法。因此,在谈判中采取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战略会促使谈判顺利结束。这就要求我们在谈判前制定多种战略方案,以便随机应变。

(2)战术技巧是谈判工作的有利工具。谈判是当事人想从对方获得所需而进行协商的过程。适当的运用技巧有助于商务谈判的成功。谈判双方没有能够在有限的谈判时间内充分掌握谈判的原则与技巧,使双方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往往会使谈判者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要么谈判陷入僵局,要么双方在达成协议后总觉得双方的目标都没有达到,或者谈判一方总有似乎失掉了一场对局的感觉。不存在任何场合都适用的技巧,技巧是要根据谈判者的谈判目标、谈判战略、所拥有的资源信息及对手的各方面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的。战术使用的得当,能引起对手的共鸣和更好的理解,使双方建立起信任感。若技巧的运用只是为了操纵对手,向其施压,这样的战术在短期内是很有效的,但会破坏双方合作、信任和公开的谈判关系,最终会一败涂地。

三、国际商务谈判中利益冲突的解决方法

1.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合作双赢谈判

合作双赢式的谈判又可以称之为“利益基础为导向的谈判”,其特点是谈判双方有共同一致的目标,谈判过程中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最终策略,追求双赢的谈判结果。合作双赢式谈判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是十分高效的谈判方式。谈判者经常要面对与自身情况完全不同的各种人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为了达到谈判双方的目标,应该更多关注谈判各方的共同利益。合作意味着双方试图一起解决问题,会发现相互之间的需求不完全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在谈判过程中面临利益冲突时,谈判双方的沟通不是相互争论而是互动,那么寻找解决利益冲突的方法也就容易了。通过合作式谈判可以得到1+1≥2的效果。

2.运用三角洽谈,识别双方利益需求

成功的谈判需要谈判者不仅能确定并追求自己的目标,还要留心对方的目标并寻求使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因为谈判成果是以谈判双方目标的满足程度来衡量的,而不是一方比另一方多获利来衡量的。

三角形的结构是最为稳固的。根据三角洽谈模式,谈判双方都可以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然后共同寻找满足双方需要的各种可行途径最后决定是否接受其中一个或几个途径。这种谈判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谈判双方陷入僵局。这种模式的基础是在各种情况下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倾听对方的要求,找出对方的需要和目的,对对方了解得越多,就越可以更快地找出双方的共同立场,让对方知道你已经了解了他的要求,从而找到共同基础,创造双赢的谈判成果。

预防解决 篇4

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确立劳动雇佣关系,明确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根据其内容不同可分为:劳动合同制范围以内和范围以外的劳动合同。按合同的形式不同可分为:要式劳动合同、非要式劳动合同。

1. 劳动合同的特征

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劳动行为;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具有诺成、有偿、双务合同的特性;往往涉及第三人的物质利益关系。

2.劳动合同的作用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3.劳动合同管理的现状

在非国有企业中,一些企业未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另一些企业没有很好的落实劳动合同的管理工作。因而,这些企业的管理主体处于缺位状态。在国有企业中,也有不少企业虽然已经安排了管理责任人,但在管理过程中却没有认真负责的管理态度,使得管理非常混乱。

目前,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根据调查,约有60%的国有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劳动合同管理无章可循。在非国有企业中,这一比率更高。而有些企业虽然实行了管理制度,但制度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使得管理工作很不顺利。

企业预防劳动纠纷的措施

1. 规范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履行

用人单位要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这是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书面签订的劳动合同不仅能有效的促使劳动关系双方履行合同内容,也有利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更能避免出现劳动纠纷或对出现的劳动纠纷的解决创造有效的条件。

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一定要合法,内容不能与合同法和劳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相矛盾。合同内容的用词一定要尽可能的严谨并且使用法律术语,内容条款要尽可能的详细,避免产生理解歧义。

2. 谨慎正确使用“临时工”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在法律意义上已经不存在所谓的“临时工”。以前所称的“临时工”也是是劳动者,应该给予相同的工薪福利待遇。如果用人单位需要临时用工,可以通过与提供劳务服务的公司或者个人签订相关劳务合同,将需要完成的指定工作承包给劳务公司去完成,用人单位只需支付约定的报酬。在向个人支付承包工作的报酬时,不能按支付工资的方式按月发放,应当在其完成指定承包工作任务时按劳务合同约定的价款一次性支付。用人单位对对此类工作人员没有管理权,只需验收其工作成果是否符合劳务合同规定。

3. 奖惩职工要注意程序完备

用人单位要依照法定的程序制定规章制度。要注意,对员工的经济处罚数额超过千元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另外用人单位制定规章制度要先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未向劳动者公示的规章制度,是无法律效益的,不能作为奖惩的根据。用人单位还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在职工犯错误后及时对其进行处分;二是处分结果应书面通知职工本人。如果处分的程序不规范,就可能影响到处分的法律效力。

4.依法有据解除合同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应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一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不符合以上解除条件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该进行协商解除合同,并且要签订书面协商内容和协议。如果双方协商不成,可以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的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纠纷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劳动合同纠纷可以分为很多种,碰到不同原因而引起的劳动纠纷,要按不同的要求和原则来处理。

1.因制订劳动合同所引起纠纷的处理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没有制订劳动合同而发生纠纷的,相关处理机关应先弄清楚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具体原因。在确认当事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基础上,要求有过错的一方向利益损失的一方提供补偿。而且要责令双方尽快依法补立劳动合同,或者解除劳动雇佣关系。

(2)对由他人代签劳动合同,在此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纠纷的,相关处理机关应该要先查明劳动合同由他人代签的原因,并且要认真审查此劳动合同的所签订的内容是否合法。是否有偏向一方利益的条款。如果劳动内容合法的,那么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的,应立即宣布合同无效。

(3)对于劳动者隐瞒自身真实情况,导致用人单位在不明实况的前提下与其签订劳动合同而出现纠纷的,在事实真相清楚的情况下,相关处理机关应维护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对不符合用人单位用工条件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该予以解除。

(4)对于不符合合同法的劳动合同出现纠纷的,相关处理机关应该宣布劳动合同无效,然后查清责任所在的一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对于签订形式和方式不符合合同法的劳动合同出现纠纷的,相关处理机关应该分不同情况作出不同处理。劳动内容合法而签订方式不合法的,责其修改重签后认定合同有效;合同内容和签订方式都不合法的,应该认定此合同无效。

2.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所引起纠纷的处理

(1)对于不按签订的劳动合同履行责任和义务而引起纠纷的,相关处理机关应先查清不履行劳动合同的一方以及原因,对于用人单位有过错的,应该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并且责成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由此带来的全部损失。对于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要责令督促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或者依照有关规定寻求另外合理的途径进行解决。

(2)对于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由一方违约所引起纠纷的。相关处理机关应对不履行合同的一方进行说服教育,然后督促其履行劳动合同。对于拒决履行劳动合同的,应当依法追究违约责任。

(3)对于因为赔偿问题而引起的纠纷,相关处理机关应该先查清劳动合同中的赔偿条款,以及这些条款是否合法,并按合同中合法的赔偿条款对应该获得赔偿的一方予以支持和保护。

(4)由于第三方干预而引起的劳动合同纠纷,相关处理机关查清第三方是否有过错,并追究有过错的第三方相应的法律责任。

3.变更劳动合同协议内容所引起的纠纷处理

(1)对于劳动者不履行劳动合同、违反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变更劳动岗位、工种之类不符合劳动合同协议内容的条件所出现的纠纷,相关处理机关应该对劳动者进行教育,驳回劳动者的申诉,要求其按劳动合同协议内容来履行工作职责,并且维护用人单位作出的处理决定。

(2)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改变劳动者的劳动岗位或工种所出现的纠纷,如果用人单位的改变决定符合劳动合同协议内容的,相关处理机关应该认可用人单位的调动合法有效。对于不按合同协议内容、非法调动的,要责令用人单位取消或改变决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并对此决定对劳动者造成的损失给予经济补偿。

(3)对于用人单位未按合法程序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内容条款的,相关处理机关应该先查清用人单位的变更行为的不合法性,后监督责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重新双方协商具体变更事项。

4. 终止劳动合同所引起的纠纷

(1)对于用人单位对已经到期劳动合同不予终止而引发的纠纷,相关处理机关应该支持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请求。对于合同履行期间有其他协议的,按照协议内容商议处理。

(2)对于用人单位未经双方商议擅自附加条件,且不允许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而引发的纠纷,相关处理机关应该先查明用人单位提出的附加条件是否为双方事先约定,条件内容是否合法。要求双方进行协商重新商讨附加条件,或者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裁定劳动合同终止。

(3)对于劳动合同到期或者终止后再续订劳动合同时发生的纠纷,相关处理机关应该根据用人单位生产、工作需要,在双方协商完全同意的前提下,可以监督续订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单方面强迫劳动者续签合同的,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4)对于合同到期后既没有进行续订,也没用终止劳动合同而引发的纠纷。一般情况下合同双方都有责任,对这种劳动关系,法律上不予保护。所以,相关处理机关应该依法终止劳动合同,而由此出现的其他争执,则由其他相关法律予以处理。

5. 解除劳动合同时所引起的纠纷

相关处理机关在处理此类劳动纠纷时应先查明是否有以下情况:

(1)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劳动法规是否可以使用得当,解除劳动合同所认定事实情况是否有根据。

(2)劳动合同的解除行为和行政处分行为要予以区分,一些行政处分可以支持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一些行政处分用人单位则不能以此来解除劳动合同。

(3)劳动者的过失违纪用人单位一般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在违纪事实没有查清楚的情况下,不能适用此类相关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初次轻微违纪没有先进行教育的,也不能适用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预防解决 篇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地加快,农村拆迁工作的总量以及因拆迁引发的民间纠纷也在不断增加。以南邵镇为例,自2006年正式开始拆迁以来,共拆迁了1470多户民宅,涉及5890名被拆迁人,因此引发的各类纠纷达122件,占到了拆迁总量的8.3%。这些纠纷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拆迁工作进度和社会和谐发展。现就南邵镇近年来在民宅拆迁工作中遇到的纠纷和问题浅析如下:

一、纠纷的分类

因拆迁产生的纠纷,大致分为邻里纠纷和家庭纠纷两大类。按纠纷发生的时间,又可分为:拆迁前纠纷、拆迁中纠纷、拆迁后纠纷。主要集中在宅基地相邻关系纠纷、宅基地买卖纠纷、离异后男女双方的拆迁补偿分配纠纷、宅基地财产分割纠纷与继承纠纷、拆迁后回迁楼分配纠纷等问题上。

二、纠纷的分析

1、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主要发生在邻里之间。这类纠纷,又可分为邻里间的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和宅基地使用面积争议纠纷。邻里间的宅基地使用权纠纷产生原因有两种,一是通过继承自然院落而取得的,二是为了“抢阳”在每次建房时都擅自将自家宅基地向东扩一点点逐渐造成的。这两种纠纷的当事人多数都很难分清邻里双方的宅基地界限。一旦发生纠纷,常用语都是“老墙基一直就在××处”。宅基地使用面积争议纠纷的原因,多与程序有关:当初在办理《宅基地使用权证》或《建房批示》时,很多村民采取少报宅基地实际面积来规避宅基地面积的纳税政策,时任村干部的丈量人也存在估算尺寸的行为,结果就出现了许多《宅地地使用权证》上的标注面积往往小于实际使用面积的情况。当发生纠纷时,《宅地地使用权证》失去了证明作用。遇到拆迁时,纠纷当事人更是寸土不让、百般争辩。

2、宅基地买卖纠纷,基于出卖人的两种反悔理由:一种是卖方村民直接反悔宅基地及房屋的买卖行为,要求废止买卖合同;另一种是卖方间接反悔宅基地的买卖行为,声称只卖了房子没卖宅基地。遇到拆迁,出卖人反悔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索要宅基地补偿款。

3、离异后的男女双方拆迁补偿分配纠纷。症结是:离婚前,宅基地审批人只针对其中一人,诉讼或协议离婚时又只对房屋的分割和所有权进行了认定,宅基地因无法分割未作为离婚分割项。拆迁补偿时,同一块宅基地上的不同房屋所有权便产生了宅基地面积、主体、分割等各种分歧。

4、宅基地财产分割与继承纠纷,多由于历史和传统原因造成:首先,按农村的风俗习惯,除一个子女与父母同住父母的宅基地外,其他符合宅基地审批条件的子女都由父母为其申请宅基地建房。遇到拆迁时,与父母同住子女会因“没有”宅基地而感到吃亏,其他已有宅基地的子女为了再从面积较大的老宅基地里“分羹”,也会以种种理由引发纠纷。其次,与父母同住的子女在翻建房屋时,都会将《宅地地使用权证》上父母的名字更换成自己的名字,因此当父母的老房屋灭失后,其他儿女就趁拆迁补偿之机回来要求继承或分割父母的财产。

5、拆迁后的回迁楼分配纠纷。货币补偿与回迁楼安置的拆迁政策,是按被拆迁户的户内人口情况购置回迁安置房,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可与父母合并购房。但由于当事人往往只考虑合并购房的面积、间数、套数,而忽略了父母与同住子女在合并购房的补偿款投入比例,就为合并购房后产生家庭内部纠纷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三、存在不足

拆迁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暴露了基层工作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包括:

1、村级调解组织的防范意识差。三年一届的任期制,使许多村干部为了不得罪“乡里乡亲”的村民们,都采取了不做调解笔录、不做《调解协议》、不留调解档案,为防止同类纠纷的反复留下了后遗症。

2、调解工作不到位。在许多地方,拆迁工作的开始也意味着矛盾纠纷的抬头,使调解工作处于被动应付、调结难的困境。

3、调解力量单薄。当拆迁补偿纠纷像潮水般涌来时,村级调解组织由于知识、能力、地位等方面的差异,基本处于“消息树”的地位,很难发挥“第一道防线”的作用;镇(街道)级调解组织则由于人员、精力、时间的制约,被拖入能调不能防的战局,应接不暇。

四、拆迁纠纷的预防与解决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分析问题的特点和规律,找到问题的根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早预防与解决。根据南邵镇拆迁纠纷的特点,宜采取以下几点预防与解决的方法。

一是加大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不仅宣传拆迁的政策、法律知识,还要宣传《婚姻法》、《继承法》、《人民调解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合同法》等部门法的知识,提高村民的知法守法意识,提早预防各类纠纷的出现。

二是在拆迁工作中,吸收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公益法律服务工作人员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调解顾问团,或建立镇级以上纠纷调解机制,弥补村级调解组织力量不足的缺陷,落实以调促拆、已拆促和、以和促稳的工作方针。

三是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适用“调解优先”原则,将“纠纷——调解——补偿”挂钩做为一项最基本的拆迁政策,便于纠纷的化解与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拆迁给农民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许是个长期性的话题。只有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的幸福。

(昌平区南邵司法所 朱志杰)

预防解决 篇6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措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国内疾控中心发展比较快,但是财务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事业单位,其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简单,而防疫拨款来自于国家财政,以致于其对其财务管理目标定位非常片面和狭窄,而且认知层次也比较低,片面地认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即做好资金管理,而没正确认知财务管理于作对疾控中心的意义。如财务分析、成本核算以及内部控制等。对于疾控中心而言,经费压力以及经济责任并不大,所以缺乏管理积极性,成本、效益难以实现统一。

2.财务管理工作重心不明,成本管理不到位

实践中可以看到,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理解不透彻,难以准确把握管理重点,以致于重资金、轻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在目前国内会计制度中,对同定资产的折旧核算、流动资产管理以及应收账款管理等未给予高度的重视,而且财务分析不全面,无法满足高效决策之需求。同时,疾控中心在对成本进行核算时,做的不够细致,考虑不全等现象比较常见,严重影响着疾控中心预防性投入,资金有效利用率低。

3.内控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水平低

对于疾控中心而言,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但是政府并无法直接参与到资金的应用决策中,只是通过预算对其进行约束而已。实践中,将工作重点放在财政资金管理上,严重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不健全。同时,信息化水平低,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较之于企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疾控中心在对财务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人才队伍良莠不齐。比如,知识、业务贫乏,专业技能低,部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难以深入贯彻新的会计制度。同时,还存在着监管乏力,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效率。

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于:

1.加强思想重视,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意识

针对当前的情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需结合实际,进行统一部署,尤其是管理层应当集体学习关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组织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都能够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基于财务视角对中心运营情况进行考虑,从而使成本效益机制深入人心。同时,还要加强内部管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2.把握财务管理重心,优化调整管理方向

对于疾病控制中心而言,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既非单纯地对成本进行控制,也非追求账面金额最大化,而是应当关注怎样将资金效益实现最大化,对现金风险进行严格管控。第一,疾控中心应当严格控制成本,有效利用每一分钱,确保正常工作、救死扶伤。第二,做好成本管控,强化应收、预收以及预付账款管理,对现金流管理进行优化,防止因现金流不畅而影响疾控中心的运行。在此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应收账款催收机制,并根据应收账款明细做好帐龄分析工作,对风险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有效的收款激励机制、惩罚机制,尽快缩短收回账款周期,以免出现坏帐。

3.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对于疾控中心而言,其管理层、财务部门一定要立足实际,充分认识到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基于控制环境的构建,设计和优化控制政策,强化监督管理与信息沟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统一的内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和利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做好财务记录工作,并且根据机制要求,完整的反映疾控中心的财务状况。同时,财务人员还应当熟悉业务流程、业务性质,明确管控目标,对控制点进行鉴定,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以确保资金的合理利用、防止资产流失。疾控中心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财产定期盘点、检查制度,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彻底清查财产,对账存、实存进行核实,保证账账以及账实相符。尤其在同定资产应用、交付以及维护和盘点、报废清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核对控制工作。

4.加强疾控中心运营信息化建设

在建立和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化工作程序以后,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杜绝木正之风,确保其准确性、安全可靠性。实践中,利用信息化系统可自动牛成所需的数据、统计报表,可以有效的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优化系统软件,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通过对疾控中心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各项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改变原来不规范的工作步骤,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三、结语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与不足逐渐凸显出来,对此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努力实现高效化财务管理目标,加强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强化财务监督管控。

参考文献:

[1]邱锦异.新形势下做好疾控中心财务工作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0 (32)

[2]肖斌.浅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财务管理[J].企业导报,2012(03)

[3]李莉,贺世辉.疾病控制中心财务管理与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预防解决 篇7

纠纷原因

护士原因: (1) 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不遵守操作规程。 (2) 服务意识淡薄, 态度散漫, 缺乏责任心和积极主动性。 (3) 对所注射药物知识欠缺, 不主动更新知识。 (4) 不善于和患者沟通, 对患者提出的疑问不能给予满意答复, 语言生硬[2]。

患者原因: (1) 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理解, 期望值过高, 认为到医院就是为他个人服务的, 应满足他的一切要求而且保证治愈所患疾病。 (2) 求治心切, 来到医院经过挂号、就诊、收费、取药等, 排队到了输液窗口希望在短时间内给予治疗。 (3) 缺乏医学常识, 对护士的告知依从性差, 当出现不适应和不良反应时反而会指责护理人员。 (4) 由于身体不适而情绪不稳定, 急躁、易怒, 对护理工作挑剔, 极易因细节问题与护理人员发生冲突。 (5) 少数患者不讲医德, 以自我为中心, 不遵守医院制度, 不尊重医务人员。

医疗费用原因: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 患者从公费医疗到自费或者自付比例较高, 却未达到患者的预期效果, 由此费用问题就成了医患之间的焦点, 认为医院过度收费甚至乱收费, 从而进行投诉[3]。

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 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提高服务水平。护士应把人性化服务放在首位, 做到态度诚恳、微笑服务、举止端庄, 注意操作规范、护理服务安全, 对待患者要有耐心、信心, 要有良好的沟通水平, 才能得到患者的好评减少纠纷投诉的发生。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有疑问或不满时, 应本着对患者极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对待, 查明原因, 并积极主动予以纠正或解决, 而不能采取不了了之, 轻视敷衍的做法, 更不能生硬地回绝;如个别患者提出一些过分要求, 不要生冷拒绝, 要用技巧化解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自动放弃无理要求, 护士不可以同患者赌气而降低服务水准。护士在与患者的交往过程中, 无论何种情况下, 都不要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 要具备应急应变的能力, 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要善于做耐心细致的工作, 使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强化培训, 提高整体素质。医院的服务模式在改变, 药物品种也不断地增多。因此, 需加强护理培训, 更新护理知识, 了解新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满足患者的要求。

加强巡视, 及时发现输液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 达到患者满意。

认真做好健康宣教, 掌握沟通技巧, 不失时机的与患者沟通, 耐心解释,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如穿刺时不能一针见血应主动道歉取得患者的谅解。

医院规范收费行为, 实行收费项目公示, 使患者清楚收费单据。

小结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 护理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提高服务质量,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术操作, 才能让患者满意。护理管理者需规范门诊输液流程, 及时发现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才能确保输液安全, 防止医疗事故和护患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 护患关系的维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预防护患纠纷, 护理人员应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通过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护理管理者需规范门诊输液流程, 及时发现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就如何预防及解决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做一简单阐述, 以期望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输液护士,护患纠纷,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医政司.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汇编[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2] 姚玉蓉, 张淑霞, 钟淑彬.浅谈护士如何防范医疗纠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6, 1 (7) :653-654.

预防解决 篇8

当前物资超储积压在铁路工业制造企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特别是铁路行业受7.23温甬动车事故的影响, 企业外部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放缓迹象, 进一步加大了存货积压的可能性。从而造成了企业流动资金不足, 影响到企业经济利益的提高, 制约了企业的自身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行业的制造企业, 超储积压物资的压力已明显显现, 对超储积压物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对防止新积压, 降低储备资金占用, 加速流动资金周转, 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超储积压物资的成因

(一) 历史原因

铁路工业制造企业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 由于多数订单来自铁路系统自身的需求, 铁路内部工业制造企业还没有完全形成市场概念, 物资采购部门存在多申请, 多采购那种手中有物, 心中不慌的谨慎思想, 但随着科技进步及设备更新等因素造成了一定库存积压

(二) 计划差异过大

计划人员对制造单元上报的需求计划不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 抱着保生产为第一的思想, 加上单位对库存资金占用控制要求宽松而造成盲目采购;计划。采购制度不健全, 无考核制度或考核制度不严, 有一些进口物资, 为稳妥起见, 盲目放大采购量, 使物资在有效期内无法消耗完而造成积压浪费;新产品的推广研发也是造成积压的一个原因

(三) 不可分割原材料的累计影响

对于矽钢片铜材等无法按定额分割的物料, 源于设计的工艺都是理论数据, 实际生产中会造成差异, 特别是长时间的积累, 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四) 内部沟通不畅

企业内设备改型和更新、工艺流程的改进、科研成果的推广, 相关部门在研究新方案或更新前, 为与物资管理部门协调, 致使部分物资积压时间过久而无法使用;物资管理部门没有定期对超储积压物资进行信息反馈, 没有提请处理建议, 也是沟通不畅的原因之一;采购部门没有对库存物资进行有效分析, 结合库存进行合理采购。

(五) 对需求审核不到位

特别是新产品试制阶段, 审核过于宽松或甚至无审核, 全部开绿灯放行, 造成盲目采购;对因质量原因报废需补充采购的需求审核不严, 往往项目结束收尾后还有很多物料未使用造成了积压。

(六) 对采购计划把关不严

一切工作计划为源头, 计划不准确有效, 势必造成积压浪费。对生产单位的需求缺少独立的把关部门, 往往是根据生产BOM自动生成采购需求, 没有结合库存进行分析, 审核流于形式, 对设计变更, 工艺改进等变更没有及时更新;特别是一些非直接生产用的维修物资、工卡量模等计划审核把关不严, 造成了大量积压, 随设备更新技术改进无法使用而造成了积压浪费。

(七) 外部环境变化市场突然急剧萎缩

2011年7.23温甬动车事故给铁路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时常需求明显萎缩, 造成了大量物资积压, 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资金压力。2011年全国风电产业也迎来了产业洗牌的寒冬, 使快速发展的风电产业放缓了前进的脚步, 大量物资的积压和库存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

三、解决途径

(一) 首先考虑材料代用

由物资管理部门会同采购部、制造部把审核过积压清单反馈给设计、工艺部门, 从源头考虑材料代用, 减少积压。降低损失。

(二) 争取创造机会利润

机会利润是指物资在报废前由于采取降价等方式销售而收回的资金, 减去应收回的残值。采购部门跟原供应商充分沟通协商, 采取优惠的价格出售给对方, 减少损失。

(三) 争取延长保质期

对于在保质期内的积压物资可以与原供应商协商寄存在对方, 先销售给其他的客户, 变相延长保质期, 争取在保质期内消耗完。

(四) 加强调剂管理

参与集团统一调剂, 或在本单位建立调剂中心, 加强信息建设, 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和提出处理意见, 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四、预防对策

(一) 加强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素质

对采购人员、计划人员加强培训, 制定一系列的考核管理制度, 使竞争上岗真正成为物资管理人员的“驱动力”。给物资管理人员灌输终身学习的思想, 掌握本岗位的业务知识, 深入基层, 了解市场, 提高素质。

(二) 以存货资金控制为主线, 加强采购计划的管理

对采购资金和储备资金要分解落实到人, 并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 对采购计划要严格把关, 特别是因内部质量原因需要的补充采购计划, 必须分析原因, 加强监督和审批。传统的采购思想都会持谨慎态度, 宁可多采购以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这样往往造成积压。坚决落实“四不采购”制度:情况不清楚不采购;计划不批准不采购;储备超额不采购;人情物资不采购。全方位的杜绝盲目采购, 提高采购计划执行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三) 适应市场变化, 运用新型供应方式, 降低库存

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 为物资供应部门改变传统的供应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 积极推行招标比价比质采购, 提倡“零”库存管理。如“代储代销”承包供应模式;企业在推行ERP管理, 可以通过Internet网将本企业实时需求信息与供应商共享, 配合拉动式生产, 追求“零”库存。

(四) 加强存储管理, 降低库存损耗

库管员要加强对库存物资的管理, 做到标识清晰, 四号定位准确, 特别是有保质期要求的物资不仅要达到存储条件的要求, 还要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坚持巡查, 防止损耗。

预防解决 篇9

关键词:商务谈判,利益冲突,预防,解决

所谓谈判, 其一般含义是指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为满足各自需要和维护各自利益, 双方妥善地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协商。曾有人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谈判”, 这也是不无道理的。而商务谈判, 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交易, 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协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概念的外延也在扩大, 它不仅包括一切劳动产品, 还包括资金、技术、信息、服务等等。因此, 商务谈判是指一切商品形态的交易洽谈, 如商品供求谈判、技术引进与转让谈判、投资谈判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加入WTO后, 我国各企业和单位所面临的国际商务谈判越来越多。谈判是一种进行往返沟通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就不同的要求或想法取的得共识后而达成的某项联合协议。谈判又是一系列情势的集合体, 包括沟通、销售、市场、心理学、社会学、自信心以及冲突的解决。商务谈判的最终目的是双方达成协议, 促使交易成功。如何有效地避免谈判中僵局的出现而使谈判获得成功呢?

一、了解各国商人的特点是国际商务谈判必备的常识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所面对的谈判对象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不同, 各民族间有着迥然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 各国客商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 他们在商务谈判中所表现的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 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的谈判风格, 就可能会闹出笑话, 产生误解, 还会因此而失去许多获得谈判成功的契机。在谈判过程中, 谈判者应熟悉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商人之间谈判风格的差异, 采取灵活的谈判方式, 根据临时出现的情况而随机应变, 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谈判方式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取得商务谈判的成功。

二、做好谈判前的充分准备预防冲突激化

谈判桌上风云变化, 谈判者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左右谈判的发展, 则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准备充分了, 才能在谈判中随机应变, 灵活处理, 从而避免谈判中利益冲突的激化。

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涉及面广, 因而要准备的工作也很多, 一般包括谈判者自身的分析和谈判对手的分析、谈判班子的组成、精心拟定谈判的目标与策略, 必要时还要进行事先模拟谈判等。

1、知己知彼, 不打无准备之战

在谈判准备过程中, 谈判者要在对自身情况全面分析的同时, 设法全面了解谈判对手的情况。自身分析主要是指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对对手情况的了解主要包括对手的实力 (如资信情况) , 对手所在国 (地区) 的政策、法规、商务习俗、风土人情以及谈判对手的谈判人员状况等等。目前中外合资项目中出现了许多合作误区与投资漏洞, 导致少数外商的欺诈行为等, 很大程度上是中方人员对谈判对手了解不够所导致的。

2、选择高素质的谈判人员

国际商务谈判在某种程度上是双方谈判人员的实力较量。谈判的成效如何, 往往取决于谈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由于国际商务谈判所涉及的因素广泛而又复杂, 因此, 通晓相关知识十分重要。通常, 除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这些必备的专业知识外, 谈判者还应涉及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知识、外语、有关国家的商务习俗与风土人情以及与谈判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国际商务谈判者, 较为全面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构筑谈判者在谈判过程中的自信与成功, 除了这些, 还应具有果断力与富于冒险精神的心理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 风险面前不回头;才能正视挫折与失败, 拥抱成功与胜利。国际商务谈判又是一场群体间的交锋, 单凭谈判者个人的丰富知识与熟练技能不一定就能达成圆满的结局, 所以要选择合适的人选组成谈判班子与对手谈判。谈判班子成员各自的知识结构应具有互补性, 从而在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时就能驾轻就熟, 有助于提高谈判效率,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主谈员的压力。

3、拟定谈判目标, 明确谈判目的

准备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设定你让步的限度。商务谈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价格问题, 即谈判利益冲突的焦点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出口商, 则需确定最低价, 如果你是一个进口商, 则需确定最高价。在谈判前, 双方都要确定一个底线, 超越这个底线, 谈判将无法进行。这个底线的确定必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要建立在调查研究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 如果出口商把目标确定得过高或进口商把价格确定得过低, 都会使谈判中出现激烈冲突, 最终导致谈判失败。作为一个出口商, 开价应在你能接受的最低价和你认为对方能接受的最高价之间, 重要的是你开的价要符合实际, 是可信的, 合情合理的, 能促使对方做出响应。一个十分有利于自己的开价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它可能向对方传递了消级的信息, 使他对你产生疑惑, 而采取更具进攻性的策略。所以当你确定开价时, 应该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市场条件和商业管理等因素。在某些情况下, 可以在开价后迅速做些让步, 但很多时候这种作风会显得对建立良好的商业关系不够认真。所以开价必须谨慎, 而且应留有一个足够的选择余地。

三、恰当运用谈判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冲突

谈判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各方面都认同的协议或合同。我们把与我们谈判的人称为谈判对手, 双方在谈判过程中被确立为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对抗关系, 但更重要的还是合作关系, 是为了合作才有的暂时对抗。所以在谈判中, 要恰当使用一些谈判技巧, 尽量避免强烈冲突的出现, 使谈判陷入僵局对谈判双方来说都将是失败。

1、刚柔相济

在谈判中过程中, 谈判者的态度既不能过分强硬, 也不可过于软弱, 前者容易刺伤对方, 导致双方关系破裂, 后者则容易受制于人, 而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比较奏效。在谈判中有人充当“红脸”角色, 持强硬立场, 有人扮演“白脸”角色, 取温和态度。“红脸”是狮子大开口, 大刀阔斧地直接捅入对方敏感部位, 不留情面, 争得面红耳赤也不让步。“白脸”则态度和蔼, 语言温和, 处处留有余地, 一旦出现僵局, 便于从中斡旋挽回。

2、拖延回旋

在贸易谈判中, 有时会遇到一些态度强硬、咄咄逼人的对手, 他们以各种方式表现其居高临下。对于这类谈判者, 应采取拖延交战、虚与周旋的策略, 即通过许多回合的拉锯战, 使趾高气扬的谈判者感到疲惫生厌, 逐渐丧失锐气, 同时使自己的谈判地位从被动中扭转过来, 等对手精疲力竭的时候再反守为攻。

3、留有余地

在谈判中, 如果对方向你提出某项要求, 即使你能全部满足, 也不必马上和盘拖出你的答案, 而是先答应其大部分要求留有余地, 以备讨价还价之用。

4、以退为进

让对方先开口说话, 表明所有的要求, 我方应耐心听完后抓住其破绽, 再发起进攻, 迫其就范。有时在局部问题上可首先作出让步, 以换取对方在重大问题上的让步。

5、利而诱之

根据谈判对手的情况, 投其所好, 施以小恩小惠, 促其让步或最终达成协议。如请客吃饭、观光旅游、馈赠礼品等虽然是社会生活中的家常便饭, 但实际上是在向对方传递友好讯息, 是一种微妙的润滑剂。

6、相互体谅

谈判中最忌讳索取无度, 漫天要价或胡乱杀价, 会使谈判充满火药味和敌对态势, 谈判双方应将心比心, 互相体谅, 可使谈判顺利并取得皆大欢喜的结果。

四、解决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利益冲突

由于谈判中双方都想获得自身的冲突利益的最大化, 尽管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谈判陷入僵局而至最终破裂, 但有时利益的冲突时难以避免的。每逢此时, 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才能使谈判顺利完成, 取得成功。

1、将人的问题与实质利益相区分

谈判的利益冲突往往不在于客观事实, 而在于人们的想法不同。在商务谈判中, 当双方各执己见时, 往往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势来考虑问题, 时而造成僵局的出现。化解僵局, 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 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2) 不要以自己为中心推论对方的意图。 (3) 相互讨论彼此的见解和看法。 (4) 找寻对方“吃惊”的一些化解冲突的行动机会。 (5) 一定要让对方感觉到参与了谈判以至于达成协议的整个过程, 协议是双方想法的反映。 (6) 协议达成时一定要给对方留面子, 尊重对方人格。

2、创造双赢的解决方案是处理谈判双方利益冲突的关键

在商务谈判过程中, 谈判的结果并不是“你赢我输”或“你输我赢”, 谈判双方应先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采取什么样的谈判手段、谈判方法和谈判原则来达到谈判的结局对谈判各方都有利, 这是商务谈判的实质追求。因此, 面对谈判双方的利益冲突, 谈判者首先应重视并设法找出双方实质利益之所在, 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些双方都认可的方法来寻求最大利益的实现。

双赢在绝大多数的谈判中应该是存在的。创造性地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双方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求谈判双方应该能够识别共同的利益所在。每个谈判者都应该牢记:每个谈判都有潜在的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意味着商机;强调共同利益可以使谈判更顺利。

双赢的方案, 可以从如下各方面入手: (1) 将方案的创造与对方案的判断行为分开。谈判者应该先创造方案, 然后再决策, 不要过早地对解决方案下结论。 (2) 充分发挥想象力, 扩大方案的选择范围。 (3) 替对方着想, 让对方容易作出决策。如果你能让对方觉得解决方案既合法又正当, 对双方都公平, 那么对方就很容易作出决策, 你的方案也就容易获得成功。

3、借助客观标准, 解决谈判利益冲突问题

预防解决 篇10

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规定, 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应当穿着相应的工作制服;佩戴相应的工作帽方可进入实训车间;在操作时要避免戴手套工作。要严格确保遵循相应的安全操作规范流程, 保障实训作业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数控车床的安全。对于初始学习的学生, 其在加工工件的过程当中应当由指定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学, 禁止学生在数控机床上不按操作规范流程自主操作。在实训的过程当中要确保数控车间无噪音干扰, 告知学生要确保安静, 不随意交头接耳保证实训过程的秩序井然, 不得私自离开自己的实训操作岗位。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要避免学生肆意修改系统数据内容, 以及对设备进行拆解等行为的发生。同时在实训操作的过程当中, 应当遵循单人单次的操作标准, 避免多人同时操作情况的发生, 严禁出现同数控车床实训不相关的事件发生。

二、编程技巧

对于数控车床进行相应的编程, 在数控的加工环节当中是重中之重, 因此加强对学生编程技巧的培训, 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规避一些完全能够避免实训事故的发生。第一, 对于刀片的更换位置要安排得当。在更换刀片时使其同工件不发生接触的情况下, 刀片的更换位置应当距离工件尽可能接近。这就要求对于机床当中的实际距离进行精确的测量, 从而最终科学、合理的确定刀片的更换位置。同时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对于工件较长的情况要将其放置于顶端位置, 对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程度。第二, 在进行程序编写之前首先应当详细了解机床的编程说明手册, 从而确保编程语句的准确无误, 使学生能够在实训的开始阶段便能够学习正确的编程格式, 以及相应的程序编写指令。第三, 在进行工件加工时相应的编程内容应当遵循所要加工工件的设计图纸、具体的设计要求, 最终选取出相应的加工线路, 要确保加工零件的尺寸长度以及加工位置的精细化, 应当选取科学、合理的加工顺序以及方法, 从而使工件加工的可行性得到可靠保障。在加工过程的确定当中, 还应当按照由粗到精、由近及远、内外交叉等常规性加工准则。第四, 数控车床的程序循环指令, 通常在加工完最后一刀之后便会由加工的末端位置, 迅速返回至其相应的起始处, 因而为规避出现在此过程当中刀片撞击到加工工件, 在程序设计当中要注意在加工起始点与结束点的直线距离当中避免出现加工工件, 从而便能够有效的预防出现刀片同工件撞击情况的发生。第五, 在“G92”的指令发出后, 其加工速度为一个螺距的速度, 因此在这之后必须紧接着输入“G01”亦或是“G02”等类似的工件加工指令, 同时对于数控车床的F值要进行相应的更新设置, 否则便极有可能出现在主轴在较高速度开启的状况下, 依据机床依据螺纹加工的速度进行加工, 便会发生以下两类状况:其一机床发生故障出现运转停滞, 伺服系统出现警报预警;其二刀具出现高速运转的情况, 从而引发撞击事故的发生。

三、事故预防及解决方法

1 培养学生的调试心态

在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数控机床问题发生后的调试排查教学当中, 首先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程序检查的重要性, 分析数控机床发生问题的具体原因, 培养学生要有良好的检查耐心, 切忌出现焦急、烦躁等心理状态, 对于数控车床的调试及事故排查要确保仔细认真, 不可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问题。

2 规范调试动作的培养

首先在调试过程开始时, 应当确保机床处于单步执行的条件下。在机床完成一句程序执行之后, 务必要确保检查下一句程序的正确与否以及是否应当, 针对具体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试。其次在机床的实际运行当中, 操作人员应当密切监视机床屏幕当中刀具坐标的改变程度, 以及其实际运行的坐标位置是否同程序设计的坐标位置相一致。最后在出现问题需要进行调试时, 操作人员应当一方面按住循环开始按钮, 另一方面要将手放置于进给保持按钮上, 从而确保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的将机床停止下来。

3 坐标系、刀补的合理设置

在工件加工过程当中的坐标系设计, 通常采用的是程序编写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坐标系, 为便于程序编写于零件设计图纸当中直角坐标系的设定, 通常状况下大多将Z轴同加工工件的轴线叠合在一起, 将X轴安置于工件的表面之上。在机床的启动运行时, 首先要设置相应的机床参考点, 确保机床的加工工件坐标系同编程坐标系的统一, 从而避免车床刀具同工件发生撞击的概率。另外, 对于刀具的具体长度设计应当合理评估, 保障加工的有效性。在对学生开展实训课程时, 开始阶段应当确保学生对于数控车床的系统操作面板能够达到熟练的操作程度, 从而使学生尽可能的降低对功能键的错误操作。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数控车床实训事故预防和解决方法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首先阐述了在数控车间的安全管理内容, 进而提出了在数控车床当中常用的指令编程技巧, 并针对相应的编程程序进行调试, 提出了几点事故预防措施以及相关的坐标系、刀补的设置。最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数控车床实训, 提供一些关于事故预防以及解决方法, 以供参考、借鉴。

摘要: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在数控车床实训当中较易发生的一些事故问题, 提出了几点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从而将数控车床碰撞事故降低, 提升数控实训教学利用率并且达到安全教学的目的。通过数控机床当中安全管理措施的总结, 分析、研究数控车床发生事故的普遍原因, 从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控车床,实训,编程,事故预防

参考文献

[1]王华东.数控车床撞刀事故研究及防撞系统设计[J].新技术新工艺, 2013 (04) .

[2]刘玉宾, 黄志伟, 王琳, 等.数控实训中常见车床撞刀的原因及防止办法[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2 (06) .

预防解决 篇11

长期以来, 建筑业中农民工权益得不到完全保障, 主要表现在拖欠农民工工资方面, 由于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的关心的重视, 采取了得力措施, 基本解决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但这方面的问题还普遍存在。

本人在基层施工企业工作多年, 也曾多次参与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根据现状和经验, 就解决建筑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思考:

一、发挥政府职能, 从源头上把关

(一) 劳动保障部门要设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用账户, 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在审批建筑项目时, 要求工程发标单位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存储工资保证金, 保证金数额按中标价格5%计算, 如果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而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 可以从保证金中提取支付。

(二) 加大监管力度, 劳动保障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施有效监管, 要求建设单位按月上报工程进度和工程款拨付情况, 要求施工企业按月上报工资发放情况。对于不及时发放工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进行处罚, 对有可能转移、隐匿资产、逃避债务的企业, 申请法院对涉案财务依法封存暂扣。

(三) 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利用当地媒体、定期公布无故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 俗称“黑名单”, 对于多次上“黑名单”的企业, 不再审批新的建设项目, 不再评定或降低企业资质等级。

(四) 政府投资或发标的建设项目不能有拖欠工程款、拖欠人工费的行为, 要给建筑行业起到示范表率作用。

二、改革工资发放方式

在施工期, 建筑企业发放工资由通常的“月薪制”、“季薪制”改为“日薪制”、“周薪制”或“形象进度制”。“日薪制”、“周薪制”即一天一发工资, 一周一发工资。“形象进度制”即按工程完成进度发放工资。例如:工程主体施工时, 可以干完一层楼一结算工资, 装饰工程施工时, 按抹灰面积或抹灰房间数量结算工资, 依此类推。

工资发放时间缩短或按进度发放, 对施工企业和劳动者都有利。既可以及时合理安排资金, 调整人员、进度, 也可以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提高工效, 工资得到保障。尤其每年秋季工程即将竣工时, 效果更为明显。

三、农民工本身也要设法保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本人的经验和与农民工座谈得知, 农民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避免工资拖欠情况的发生:

(一) 要找自己熟悉和认识的项目经理包活, 如果不认识就要求干一天活一算工资, 干完活给钱, 以免受到经济的损失。

(二) 最好能有中间人介绍或找个双方认可的“保人”, 即使拖欠工资, 也有人替说话。

(三) 应该签订合同, 有些量小的工程合同条款也比较简单, 写明施工地点、工程名称、工程量、质量标准、完成时限、工资标准、何时给付工资即可, 合同对双方是公平的, 尤其对农民工一方, 有了一纸合同, 心里就有了底, 也有了保护自身权益的有力证据。

有些干散活的农民工不愿签合同或者项目经理“包工头”不同意签合同, 我个人认为农民工一方是“弱势”, 应该有一个维护自身利益的“抓手”, 合同书就是一个“抓手”和“护身符”。

如果真的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 也不要怕, 不要气馁, 要理智, 寻求政府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如辽源建安乡的一位姓王的农民2011年带领四名同乡在一个工地砌石头, 工地欠了2.7万元工资, 他在多次催要无果的情况下, 找到辽源市人社局农民维权中心, 仅两次协调, 老王就拿到了全部拖欠的工资。

四、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

上一篇:方案措施下一篇:公路施工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