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课程构建

2024-05-30

核心课程构建(共12篇)

核心课程构建 篇1

2010年, 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对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要求继续加强职业教育, 以就业为目标, 整合教育资源, 改进教学方式, 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课程与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 如何把职业教育一般能力与具体职业情境结合, 是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选择。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就是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所做的局部尝试。

一、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

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能力”在这里主要是指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 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 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顺利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根据“能力”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层次又可以分为专业岗位能力 (与专业岗位相关) 、行业通用能力 (与专业大类相关) 、核心能力 (与专业基本无关) 三个组成部分。

上述岗位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共同作用于一个个体, 使之在某一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特定的综合职业能力。从能力的层次角度看, 核心能力是任何职业活动的基础, 通用能力是一个人在相对稳定的专业岗位群内工作的基本能力, 岗位能力是一个人能够胜任某一专业性较强工作的能力。在同类行业的不同职业活动的综合职业能力模块的集合中, 与其他职业无交集的部分是专业岗位能力, 同类职业之间的交集是行业通用能力, 所有职业之间的交集是核心能力。

二、制定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依据

(一) 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有关理论。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能力和志趣、道德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多方面的协同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对职业教育来说, 就是要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最大、最优发展为本,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促进学生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沟通交往、心理调节适应、职业道德等素质。

2.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与政策。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教职成[2009]2号) 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3.综合论。

职业教育课程充满矛盾与纷争, 主要体现为学科论与职业论上。行为主义、实用主义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都对能力本位职业课程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处理好学问化倾向的问题, 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是职教课程面临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停留于理论探究与思辨论述是不够的, 必须找到一个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桥梁, 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所对应的职业能力的细致分析, 实现岗位要素与课程要素、工作系统与能力培养的对接。通过职业分析来建构完成某一职业或工作角色所需的、全面的、行为取向的、有结构的“能力图”。

(二) 现实依据

1.学生发展的需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它既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 也不是传统的普通专科学历教育。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兴趣, 构建和提高其全面发展的各项能力与素质, 这也是学生发展的自身需求。

2.学校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面临种种困境, 尤其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与课程理念。学校要想谋取长久的发展, 其内部需要深入的改革。市场需求什么样的劳动力, 学校如何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学生, 使他们进入社会后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彰显个人高技能、高素质的特色, 这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难题。学校从设置的专业, 到课程设计与实施, 如果不以学生能力为本, 那么, 学生没有市场, 学校也就没有前途。所以, 改革职业学校课程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3.课程发展的需要。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构建远远落后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内容, 实践新课程理念, 构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也是课程领域本身建设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类。其中, 专业课又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职业拓展课。

(一) 文化基础课构建原则

职业教育是以一定的专业教育为基础的, 注重学生发展中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 人为的因素导致职业教育领域“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文化基础课在构建过程中, 要以“必需、够用”为度, 发挥知识性和工具性两大功能, 紧扣核心能力开设课程,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 其稳定与高质量的就业不是依靠从业人员娴熟的技能, 而是依靠它们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更为宽厚的文化基础课为基础。在实施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 淡化理论的推导, 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 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二) 专业课构建原则

1.专业理论课的构建原则。

专业理论课程应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 将各岗位通用的职业标准在专业理论课程实践中分解为岗位必备知识与基础技能, 定位于培养行业通用能力, 将职业活动中可迁移的知识与技能融入其中, 形成整合式的实践导向课程。

2.专业实践课构建原则。

专业实践课应体现职业针对性, 定位于培养与工作岗位需要的职业特定能力。专业实践课要融职业标准为一体, 注重技能的养成与课程的操作、应用性。

3.职业拓展课构建原则。

职业拓展课程以横向拓展与纵向拓展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 满足企业的“订单培养”需求, 注重个性化教学与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形式, 扩宽和加强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一)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得以开发、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是课程改革的先导、重心及人们关注的焦点。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达到的促进学习者身心发展预期结果或成果。任何课程目标都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在确定课程目标时必须搞清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 明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第二, 就业的方向与要求。第三, 职业岗位 (群) 能力的分析。第四, 本专业课程结构。课程目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又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工作评价和考试考核的依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 其课程目标除了要注重其职业性、生产实践性, 还要注重职业素养与人格的健全的培养。

(二)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又称教学内容、学习内容, 不同类型的课程表现出不同特点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取决于课程目标。对于职业教育类型的课程内容而言, 主要是从其职业领域或行业领域的工作任务和过程选择, 归纳和整合来确定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不仅应考虑导向性、技能主导性以及适用性, 还应考虑吸纳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从而符合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人才标准的需要。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可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由于两类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功能指向不同, 所以内容的遴选和确定也会不同。但职业技术课程和知识选择必须适宜和实用, 要根据生产或服务的现实需要, 更多地倾向于现成、实用技术与规范的经验知识, 更强调实践知识的体验, 更重视知识的综合应用。

(三) 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指通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 再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 (或多个学科) 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 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由于不同的职业具有不同的能力结构与标准, 因此, 在开发课程时首先从职业岗位出发确定能力目标, 而岗位职业能力的目标既是课程标准、课程结构确定的依据, 同时也是评价学生能力、衡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依据。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是确定能力标准的起点;第二, 依据能力分析的结果确定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具有统一性, 对学校课程设置具有指导性、标准性作用;第三, 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的逻辑起点应是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但职业教育不能简单理解为就业教育。

(四)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也称课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包括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 一般是由学习活动的类型、方式方法和课程运行的环境、空间、时间和程序等因素构成的总和。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和提高人的积极性, 高效利用物的因素, 和谐处理好环境因素。把校内、校外实习、实训、生产基地建设完备, 与政府、社会、企业有效沟通, 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的目标逐项实施,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地组织与管理,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与质量。

高素质的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顺利推进能力本位中职教育课程的实施迫切需要“三师型”的教师, 他们既具有高尚的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 又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 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五) 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 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 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一般而言, 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是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应符合国家教育方针、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要求。二是符合企业和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三是能保证评价主体在实际评价过程中意见的一致性和独立性。四是评价结论为改进和完善课程构建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行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能力的养成和提高与否决定了学生能否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职业教育课程评价应当以能力考核为核心来进行。在课程评价中, 应定位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考核为核心;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突出过程评价。

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地组织、管理、开发与实施, 及时分析问题, 进行课程调控, 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教职成[2009]2号.

[2]周明星.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发展30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1) .

[4]孙双华.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5.

[5]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范式的演变[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职教版) , 2002, (6) .

核心课程构建 篇2

1.1 核心竞争力的起源

“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在1990年,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的。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他把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好比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是树干,业务单位是树枝,树叶、花朵和果实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而支撑着所有这一切的正是企业内部能力的不同组合。具体地讲,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营销手段的能力,是企业的宝贵的战略资源。

1.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1)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不仅能提供顾客看重的价值,也为企业带来较为长期的超额利润。

(2)延展性。核心竞争力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仅是当前的而且包括潜在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往往是通过核心竞争力在新领域的积极运用得以实现,从而可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点。因此,核心竞争力更是一种“通用”的技术专长,而不是对应于某一两种产品本身;核心的胜利意义远超出单个产品的胜利。

(3)独特性。核心信念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和持续性,这种持续的稳固可以使组织在统一的基本信念下协调运行,在同行业解决同样的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企业个性和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独有的,是基于企业独特的、文化、技能等产生的,具有稀有性。

(4)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不仅要有价值和稀有,而且必须具有不可模仿性。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或者一时具备不了的独特优势和能力,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它根植于良好的企业文化。这种不可模仿性的原因既可能是由于企业占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5)不可替代性。即使企业具备上述四个条件的能力,但如果竞争者能够找到替代能力,还是不能构成核心竞争力。一种能力是否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能够适用于各种市场,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并能对消费者利益做出重大贡献,它很难被竞争对手效仿,即使效仿,也是公司最擅长的。随着经济迅猛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消费趋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数量和质量消费型发展到品牌和文化消费型。消费者不再仅仅重视商品的质量优劣与价格的高低,而是对商品的售后服务、商品品牌的知名度、购物的环境等比较关注,也就是说消费者更注重商品核心功能以外的富有文化内涵的附加功能。由此决定了企业间的竞争必然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最高境界,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使之成为百年企业。比如说海尔集团产品从1984年的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96大门类15 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并出口到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发展之迅速并长期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状态,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是售后服务相当好,消费者信得过,是同行业不可比拟的。它的品牌名言“真诚到永远”,也给消费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仅通过产品含量高、性能优、价位低廉,企业制度完善、拥有充足的高科技企业员工,它只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企业的技术、流程、制度是可以借鉴的,人员是具有流动性的,因此很难成为企业独有的持久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重点培育那种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流不掉、无法模仿、无法复制、极为稀缺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即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才构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企业要有自己的文化,因为企业文化能让企业拥有个性,惟有这样,企业才能建立衡量一切事物对错好坏的标准体系,并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一旦把企业文化的个性转化为产品的个性,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就提高了。所以,文化是形成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文化管理比战略管理都重要。比如沃尔沃的核心竞争力是安全,宝马的核心竞争力是豪华,TOYOTA的核心竞争力则是实用。在沃而沃看来,产品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它的企业文化首先就是要强调安全性;宝马的产品文化则侧重追求舒适和地位。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极其大。

(1)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比较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位员工,任何事都以员工的共同价值观为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着企业的,科技含量的增高,员工不断的接受新的知识与技能,工作热情高涨,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持续而稳定的发展。

(2)凝聚作用。企业文化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和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把激励的与落实到树立企业的整体共同价值观念上,着力塑造优秀的群体意识,因此必然有益于消解企业职工个体目标之间的差异,引导他们向同一目标迈进,从而在企业中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3)引导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显现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企业去适应健康的、先进的、有发展前途的需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将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统一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使他们朝着企业的发展目标努力工作。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它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

(4)约束作用。整洁有序的企业环境、规范的管理制度是硬的约束、有形的约束,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等是软的约束、无形的约束。企业文化建设要达成的目标就是使管理制度和行为准则潜移默化地成为员工内心信念,表现为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有形约束和无形约束的统一。当员工的行为违背企业的信念时,其心理会有一种内疚感,并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

(5)塑造形象作用。海尔集团在我国企业中发展得比较好,有持续的竞争力。不但是产品质量优,售后服务好,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的精神与文化,它在消费者心目中竖立了一个信得过的品牌。因此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但能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吸引顾客,而且能使企业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良好的企业形象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任何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产品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围绕产品竞争力做文章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而产品竞争力是由技术竞争力所决定的,所以说技术是第一竞争力;技术竞争力又是由制度竞争力所决定的,制度高于技术,制度又是第一竞争力。认识到此还远未结束,这是因为,制

度无非是物化了的理念的存在形式,没有正确的理念就没有科学的制度,因此,理念高于制度,理念才是第一竞争力。总之,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拥有正确的、不断创新的理念,企业才具有最强的竞争力。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建立适应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是世界500强的共同特征。它们出类拔萃的关键是优秀的企业文化,其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则植根于它们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附图模型揭示了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指出模型的外层组成元素指企业文化的功能,模型内因元素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其中,企业文化功能分别为指导力、推动力、改善力、导向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润滑力、开发力与感应力;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由诸多因素组成,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三个层面组成的要素,它们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

(1)第一层面为基础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提供深厚基础和必要的保障。包含:理念、价值观、形象、创新、特色、人才和信息等着力点。

(2)第二层面为载体层。是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发挥“平台效应”和起到“支撑”作用。包括结构、机制、规模、战略、品牌、关系和制度等着力点。

(3)第三层面为转换层,是把企业核心竞争力实化和物化。包括服务、质量、营销、技术和能力等着力点。

核心课程构建 篇3

关键词: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虽然很年轻,但它已经成为一个基础技术学科,在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等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近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国家建设需求的推动下,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是高速发展,已经成为理工科第一大专业。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量大,社会需求面宽的现实,“十五”期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9月第一版,以下简称为《规范》)。其中,“战略研究报告”建议改变当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的趋同性,鼓励办学单位对毕业生的分类培养,取4个可能的方向,即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以及信息技术。《规范》参照Computing Curricula 2005,分别详细给出了四个方向的核心知识体系,以及覆盖它们的必修课程组示例。

《规范》体现出的“分类培养”精神得到了广泛认同,人们普遍认为中国800个左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按同一种模式或者培养方案进行教学是难以满足广泛的社会需求的,许多学校也希望得到分类培养的具体指导。但是,如何理解和实现“信息技术”等新的专业方向的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基础,更好地实践《规范》,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现已建成的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优质资源,希望能够按照4个专业方向公共要求来构建一些基本课程,每一个方向都可以通过在这一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展来形成符合《规范》的完整的专业方向教学计划。这一组课程是“耳熟能详”的,无论是从师资还是教材的角度,在开始走向规格分类实践时,也是一种现实做法。

一、核心课程选取的原则

本项研究的基本目的是要推荐一组课程,当办学单位希望按照《规范》描述的知识结构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时,无论四个方向中的哪一个,都能够比较方便地在这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扩充而实现。显然,符合这个要求的一组课程不是惟一的,我们着重考虑了如下几点原则。

1.体现公共要求

《规范》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划分成4个专业方向,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问题空间、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但还是有共性的部分,这也是作为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所决定的。公共核心课程应该能够将这些公共的要求涵盖进去,实现在课程层面上对公共知识体系、专业培养公共要求和基本特征的体现。

2.有利于构成优化的课程体系

公共核心课程需要与其他相关课程一起才能构成完整的教学计划,所以,这些课程需要易于与相关课程结合,构成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同时我们注意到,近些年来,许多学校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中,采用了设置分级平台的基本框架。例如,要求教学计划由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等组成。考虑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应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这些课程可以适当照顾到学科的要求,构成一个既照顾到学科,又照顾到专业的基础平台,给人们制定有特色的教学计划提供一定的基础,使得人们能够方便地构建完整的、全局优化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3.充分考虑学时的限制

由于公共核心课程相当于学科、专业平台的基本内容,所以,只能做一个较小集合,而且课程的学时数要尽可能小,目标在于体现专业教育的最基础要求,同时给具有特色的完整的教学计划的制定留有足够的空间。特别是近些年来,不少学校已经将教学的总学时数降到2500学时以下。所以按照20%计算,将公共核心课程的总学时控制在500学时以内。

4.尽可能成熟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50余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一些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将在专业教育中起到核心、骨干作用,将这些课程进行适当改造后构成公共核心课程,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的优质资源,迅速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所以选取的课程应该是“耳熟能详”的成熟课程。

5.体现本专业教育基本特征

课程要体现学科教育的一些基本特点。例如,虽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涉及到计算机理、工程实现和开发利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一个以技术为主的学科,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层面上更是如此。所以课程要对技术和学生的技能训练有较好的体现。除了学科抽象、理论两大形态使得初学者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去深入体会外,还要考虑社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去实现一些系统的研究、构建和维护。因此,选择的课程应该在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上有引领作用。此外,在本学科发展异常快速的时候,这些课程相关的内容应该是成熟的、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

二、核心知识体系

这里给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力求从不同专业方向的公共需求出发,给出该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我们并不试图包括各个专业方向教育要求的全部知识,每个专业方向都需要在此基础上按照专业方向的教育需要增加所需要的知识,以构成完整的专业方向知识体系,其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规范》。由于是基本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所以,没有包含推荐的选修知识。该知识体系共包括8个知识领域,39个知识单元,共342个核心学时。其中,

(1)离散结构(DS)60核心学时,包括函数、关系与集合、基本逻辑、证明技巧、图与树。

(2)程序设计基础(PF)67核心学时,包括程序基本结构、算法与问题求解、基本数据结构、递归、事件驱动程序设计。

(3)算法(AL)28核心学时,包括基本算法和分布式。算法。

(4)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AR)60核心学时,包括数据的机器级表示、汇编级机器组织、存储系统组织和结构、接口和通信、功能组织。

(5)操作系统(OS)32核心学时,包括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原理、并发性、调度与分派、内存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与保护、文件系统。

(6)网络及其计算(NC)48核心学时,包括网络及其计算介绍、通信与网络、网络安全、客户,服务器计算举例、构建Web应用、网络管理。

(7)程序设计语言(PL)13核心学时,包括程序设计

语言概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8)信息管理(IM)34核心学时,包括信息模型与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关系数据库、数据库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事务处理、分布式数据库。

按照各个方向核心知识结构的要求,公共核心知识体系覆盖计算机科学341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60.9%,覆盖计算机工程246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4.7%:覆盖软件工程199核心学时的内容,覆盖率为40.3%覆盖信息技术136个核心学时,覆盖率为48.4%。

三、核心课程

公共核心课程共包括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7门,这些课程的名称都采用了尽量一般化的处理,即后面没有诸如“基础”,“原理”或者“技术”之类的字样,为学校开设具体课程留有空间,学校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添上适当的限定,进一步体现自己的办学特色。

表1给出了各门课程所含的必修知识单元和所需要的学时数,和各个学校相应课程的实际教学时数相比,其中有的课程必修学时数多一点,有的少一点。所需要的总课时为448。希望各个学校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可以通过强调某些内容来体现自己的特色。

四、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示例

按照各个专业方向必修知识体系的要求,以7门公共核心课程为基础,构建相应方向的必修课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给出的仍然只是“示例”,各个办学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出更具特色的必修课程,并制定出恰当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程序设计基础、离散结构、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数字逻辑、社会与职业道德。15门课程共计776学时。

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示例: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社会与职业道德。16门课程共计理论学时920学时。

软件工程方向必修课程示例:软件工程专业导论、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学、数据结构和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工程经济学、软件工程、软件代码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需求分析、软件项目管理。16门课程共计920学时。

信息技术方向必修课程示例:信息技术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应用集成原理与工具、Web系统与技术、人机交互、面向对象方法、信息保障和安全、信息系统工程与实践、系统管理与维护、社会与职业道德。17门课程总计920学时。

五、结语

《规范》将“核心知识结构”作为开办相应专业方向必须的要求,可以用不同的课程组合来覆盖,《规范》中给出的“核心课程”只是这种覆盖的一个“示例”,这里给出的是另一个“示例”。事实上,这也是《规范》所鼓励的。这里的“公共核心课程”并不是《规范》中四个“核心课程”集合的简单交集,而是根据对四个方向的理解,对它们公共核心知识单元的一个课程覆盖。是每个专业方向公共的必修课程,而不是任何一个方向完整的必修课程集合。

无论开办哪个专业方向,都可以在这里提出的“公共核心课程”基础上,根据不同方向的要求添加若干课程,形成“必修课程”集合(完整覆盖《规范》中的核心知识结构),然后再根据本学校的情况开设一些选修课程。这样,当一个学校希望开设多于一个专业方向时,教学资源有可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如果一个学校要将原来的教学计划改造为“信息技术”方向,许多已有的课程都可能被利用上。

我们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对多数学校产生直接的帮助,也盼望各个学校在实践中基于《规范》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计划和模式,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

核心课程构建 篇4

1. 东北区域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大流通的发展, 而大流通又推动大物流产业的发展, 大物流产业的形成可以加快产业间的合理分布和调整, 满足市场需求, 对完成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因此, 东北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更多的“物流人才”保障。《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 “在沈阳等地开发保税物流中心, 形成东北地区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成东北亚物流发展核心区域”。“一轴、两带、三圈、四核”的物流网络体系构建, 单纯依靠物流管理人才是不够的, 更需要大量的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决策、管理、运营、物流设计与运用、物流系统运作与管理的物流工程技术人才。因此, 东北区域未来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更多的物流专门人才。

2. 辽宁省对物流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辽宁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 辽宁省物流业的增加值已达到2200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为10%, 占全省GDP总量的20%。物流总量达到20.2亿吨, 年平均增长率为1.7%。未来5年, 全省物流业年均增长率将达到8.5%, 占全省GDP总量的22%。物流从业人员年平均增长率为2.8%,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29%。

随着东北区域及我省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施, 及交通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地方经济和物流行业人才需求将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物流人才”需求缺口很大;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行业对“物流技术人才”的需求日趋增长。地方经济发展决定尤其需要能够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决策、管理、运营的应用型物流专门人才。

二、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1. 物流企业对不同层次物流人才需求分析。

本研究选取东北区域34家典型物流企业及企业物流部门进行调研, 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从调研结果看, 接受调查的物流企业对各类型物流人才的需求程度都很高。其中, 需求程度最高的是物流基层作业人员, 比例达到57.94%, 其次是物流规划设计人员, 比例达到54.90%。

2. 企业对员工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从企业对员工职业核心能力调研结果看, 仓储规划与作业、运输规划与作业、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国际物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五方面能力企业最为看重。

60%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非常重要, 另有35%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 两者总计高达95%;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4%和1%。可见, 大部分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相当重要。

占总数45%的被调研企业认为仓储规划与作业能力非常重要, 另有51%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 两者总计高达95%。总体来说, 大部分企业认为运输规划与作业能力相当重要。

占总数58%的被调研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另有33%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 两者总计高达91%。可见, 大部分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占总数36%的被调研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另有37%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 两者总计高达73%;认为一般和不重要的企业分别只有25%和2%。可见, 大部分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占总数33%的被调研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另有42%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 两者总计高达75%。可见, 大部分企业认为物流信息分析与管理能力相当重要。

三、中高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情况分析

1. 物流专业开设情况分析。

辽宁省47所高职院校中有12所开设物流专业, 占总数的25%。除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较早外 (分别为2001和2002年) , 其他高职学院都开设较晚。35被调研的中职所院校中有10所院校开设物流专业, 占被调研总体的29%。这些院校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开设物流专业均在2006年以后。

2. 中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对比分析。

以沈阳金融学校和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为调研对象进行深度访谈, 并将35所中职院校与47所高职院校调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得到以下结果:

(1) 就业岗位差异明显。中职学生就业岗位以操作层面为主, 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以基层管理为主。省内中、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到规划与设计层面的岗位很少, 很难满足企业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中高职人才岗位及岗位职责对比如表1所示。

(2) 核心课程相似程度极高。中高职物流专业开设课程相似度极高。核心课程的重复率高达70%。这表明现有的高职核心课程并不十分适合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核心课程对比如表2所示。

(3) 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性严重。在教学内容上, 中职侧重于操作层面, 高职侧重于管理层面。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是适用的, 但对于中职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教学内容重复性严重, 这使学生不能够通过学习显著地提升能力, 使进一步深造的意义弱化, 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表示相似

四、核心课程体系的确立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对接产业集群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即:培养以工学为基础, 以管理学和工学相互渗透为辅助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具备从事物流系统设计、决策、管理、运营以及物流领域科研等工作的基本能力。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指导, 确立包含5门理论课和三门实训课的对接产业集群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核心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康莹.浅谈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专业课程的开发[J].中国市场, 2012, (28) .

[2]赵园园.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业教育阶梯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5) .

[3]赵政党.高效与产业集群对接的模式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9) .

[4]童丰生.加强校企合作促九江市职业教育与产业集群对接[J].成人教育, 成人教育, 2010, (7) .

[5]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规划[DB/OL].http://www.gov.cn/gzdt/att/att/site1/20111213/001e3741a2cc1050e2d601.pdf.

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构建 篇5

摘 要:通过分析核心员工的特性,以及其对 企业 的重要性。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核心员工管理的书籍后,深入分析,建立起以薪酬和精神双向激励为基础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

摘 要:通过分析核心员工的特性,以及其对 企业 的重要性。在阅读国内外有关核心员工管理的书籍后,深入分析,建立起以薪酬和精神双向激励为基础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

关键词:核心员工;机制构建;企业管理核心员工的基本概念

核心员工可定义为:有较高人力资本战略价值的、稀缺的、占据关键岗位并具有核心能力的员工。根据定义,是否为核心员工与员工在企业中的职位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说企业内的所有经理都是核心员工,所有操作工都不是核心员工。构建留住企业核心员工的机制

国内外管理界理论与实业派的大师们通过 总结 历史、研究现状,不断的从经验中总结,在实践中检验,形成了一套留住企业核心员工的机制。核心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他掌握着企业的最核心竞争力,从而改变了核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传统关系。而其具有的核心价值,以及市场对这样的核心价值的需求,使得传统的劳资合同等一些牵制核心员工离去的机制不堪一击,即使是天价违约金也无法震慑跳槽者。那么对于核心员工除了 法律 契约的约束,更需要与核心员工建立一份心理契约,这就是我主要探讨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

2.1 留住核心员工的薪酬机制

薪酬战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固定框架,这个框架决定了怎样以及在哪里投入这些边长资金。这反映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策略。

企业在制定核心员工薪酬战略的过程中主要从基本工资、可变工资、业绩管理三方面展开。

(1)基本工资。这是每一个支付周期内确定的、稳定的发放给员工的收入。它为员工提供一些基本的 经济 保障,使他们不必为基本需求担忧。它反映企业的价值,承认每个人的特殊作用,保持市场竞争力,其高低与员工能力相关。

(2)可变工资。这是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的补偿收入,它根据个人、小组、公司等业绩的变化不同。可变工资通常是一次性获得的,而不是基本工资的一部分。可变工资也可采取先进的形式或者是与攻剽相关的投资。它创造分享成果的机会,形成成功的经济因素,以小组或商业部门为导向,与完成项目的成果相关。

(3)业绩管理。这是一个评价、反馈和表彰的系统过程,反映了一个人的行动的恰如其分的影响。它可以在调整基本工资或发放可变工资的期间使用。当业绩评价被看做每年一次或以时间为基础的事情时,业绩管理出现在与从事的工作和业绩者的需求关系时。它建立评价和目标,提供基于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加强期望的行为。

2.2 留住核心员工的精神激励机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的需求。当一组需求得到满足后,这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对核心员工起主要激励作用的是社交、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更加需要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自己能否实现更大的成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结合本问前面提到的双因素理论分析(如图1)。

不少核心员工在提出加薪的过程中,其心理动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提出,他们更希望自己在企业中得到的薪酬公平、公正、且清晰透明。他需要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的合理待遇。面对核心员工这样的心理,企业核心员工精神激励战略就显得如此的重要。

(1)愿景引导员工持续努力。愿景能够帮助员工摆脱琐事和庸俗,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光明。愿景能使人在困难时,有决不放弃的勇气和执著,因为愿景使他们心中充满希望。使其自觉投入,乐于奉献,从中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2)授权——委以重任。授权是为了让员工更为主动、更有责任心地工作,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率。授权不是无条件放下,授权者必须确定员工完成一项工作到底需要多大的权力,与完成任务无关的权力不应该下放。

核心课程构建 篇6

关键词:出版专业;知识体系;专业核心课;课程体系

一、国内外高校出版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出版业的飞速发展,对出版专业人才的急需直接推动了我国出版专业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此之后,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制度改革,高校大幅度扩招使得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数量持续增长,达到目前的80余所。近年来,数字出版的革命性变化给出版专业教育带来了教学改革要求,出版专业学科建设不断深入、高校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国内各高校在出版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趋向于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校出版专业的课程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在专业核心课设置上已初步达成共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内各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的设置情况,并为《出版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订奠定基础,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教指委”)就专业核心课设置等问题对国内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进行了专题研讨和系列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对专业核心课设置的认识高度趋同。其中,出版学等八门专业课得到六成以上高校的认可,从而初步形成了一个我国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标准。

同时,各高校的出版专业课程设置也已形成自己的体系与风格。如武汉大学以出版发行教育为重心,从出版物的市场、经管等方面入手,注重发行人才培养,开设了出版发行学基础、书业财务管理等课程;北京印刷学院倚重行业需求和学科发展,更加强调适用于出版业的实用技能的培养,开设了诸如出版应用写作、校对实务、计算机排版系统等课程;河南大学最早从编辑理论研究发展起来,结合文学专业的特点,建立了理论、历史、媒体编辑应用等一系列揭示编辑活动本质和规律的课程体系,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设了诸如大众传播学、中国编辑出版史、电脑编辑等课程。

二、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1.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体系

课程体系不是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课程按其教学内容、课程性质与地位、各门课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要素组织起来的知识系统。事实证明,发达的学科必然有着成熟、稳固的核心课程体系。研究和建立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就是建立出版专业学科的重要基础,它将深化并推动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是指可以在整个出版专业学科建设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凸显专业特色与行业需求,并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知识体系。因此,构建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首先就要对出版专业教育中所涉及的专业核心知识体系进行必要的归纳。

明确出版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首先,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出版专业教育在专业知识体系层面达成共识;其次,能够使我国开设出版专业的高校在对开设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达成统一共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优势特色,开设特色出版专业课,从而形成各自的培养特色与竞争力;最后,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归纳,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对出版教育实践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是架构出版专业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通过具体专业知识要求,来明确核心课程的设置方案,能够有效帮助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建设。

笔者认为,出版专业确立核心知识体系应具备如下特征:应反映出版专业的学科基本属性,确立学科形象;应有相当的概括性,涵盖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确立学科范围;应当揭示专业的各个分支学科及其关系、层次和结构,确立学科体系;应有利于学科实践与研究,确立学科价值。因此,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体系的架构,应建立在对出版工作全部要素、全部过程进行全方位整体研究的基础之上。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专业理论知识。探讨出版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出版活动的一般规律,确立科学的专业原理论与历史发展观。二是专业业务知识。研究在编辑、印刷、发行、管理等各个实践环节中专业具体的业务流程。三是专业要素知识。研究出版活动的各个构成要素。四是专业行为知识。研究出版者在出版活动各环节中特有的专业行为。

出版专业作为一种应用型高等专业教育类型,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符合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岗位的基本需求,同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出版专业人才。由此不难看出,出版专业是一门鲜明的应用型专业,其对人才知识的需求,不仅要有能表现行业专业属性方面的知识,也要有能够凸显行业实用性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将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大致分为专业基础核心知识与应用核心知识两大类。

2.出版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来源于知识,其目的在于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出版专业基础核心知识与应用核心知识的确立,明确了专业教学的主要方向,也因此能够具化形成与两者分别对应的出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与应用核心课程。由于出版专业核心知识类别是分别代指两大类的核心知识集合,所以其所对应的核心课程也并非个体。此时,可以引入“课程模块”这一概念代指课程集合,对应两大类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即形成了出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与“应用核心课程模块”。

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中具体课程的设置,笔者认为可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专业性原则。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任何专业的核心课程都应突出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特色。因此,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必须以“出版”为中心,在运用、借鉴、融合新闻传播学科其他理论、数据、模式、体系的同时,应注重明确出版专业学科的主体位置,避免由于核心课程内容的混杂,使得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偏离出版专业的学科本质。第二,时代性原则。在我国文化经济水平日益提高,出版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化、国际化以及传统出版媒体与新媒体日益融合等出版新业态的转变,督促着我们必须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尽快适应发展,积极应对网络化与数字化的挑战,开设专业核心课程要吸纳出版领域内的新知识、新发展。第三,连续性原则。在制订核心课程时,一定要参考和借鉴出版专业以往的核心课程设置情况,通过分析,取其合理的部分,修订和完善其欠缺的部分,使核心课程保持相对的稳定性。第四,关联性原则。出版专业教育作为具有一定历史的学科专业教育,其建设与发展自然也并非独立封闭的,而是关联开放的。无论国内国外,出版专业学科建设始终是不断发展的,且相比国内,国外出版专业教育历史更早,其课程体系更加健全,课程设置能充分结合其他学科以及产业发展趋势,使得学生知识体系更为多元,也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在设置专业核心课程时,应该充分参考与借鉴开设出版专业的国内外各主要高校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达到知己知彼、各取所长的目的。

nlc202309011852

出版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出版专业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在出版专业教指委推出的8门核心课程中,出版学、传播学、中外编辑出版史、数字出版概论4门核心课程符合这一核心课程模块的要求。其中,“出版学”作为研究出版活动内在规律的重要学科理论,最能够全面展现出版专业的整体学科脉络。“传播学”由于具有与出版专业学科深刻的学术同一性和交叉性,理应成为了解出版传播本质和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中外编辑出版史”作为出版专业历史沿革全面梳理的课程,是对理解专业本质内涵的有效推动。此3门核心课程充分展现了出版行业的本质与规律,高度符合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原则。此外,“数字出版概论”作为对当前出版行业发展方向的必要解读,也较好地体现了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原则。同时,我们可以发现以上4门核心课程在知识层面上也都较为准确地反映了出版专业的专业理论知识。

应用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应用核心知识与培养应用核心能力,该模块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起决定作用。在8门核心课程中,编辑实务、出版物市场营销、版权贸易与管理、出版法规等4门课符合这一核心课程模块的要求。其中,出版专业业务知识要求出版人才熟识专业流程的各项业务技能,“编辑实务”这门课程能够最全面客观反映出版专业业务知识需求。对出版法律法规的掌握与了解,是出版业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与重要因素,也是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中业务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法规”的设置较好地满足了上述需求。专业出版要素知识要求出版人才对出版活动内要素知识要有深入的了解,核心课程中“出版物市场营销”的确立,则有力凸显出了对出版物这一出版要素的重视。此外,“版权贸易与管理”充分展现出了出版者在出版活动中围绕版权所进行的特有专业行为的知识需求。

反观本文前面所提及的教指委在2014年对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调查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这8门核心课程不仅在知识层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出版专业核心知识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较好地符合出版专业核心课程设立的原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本次调查结果的的科学合理性。

3.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与模块的归纳梳理,结合对出版教指委提出的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从知识体系到课程体系,是一个自下而上、从分散到集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各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分别发挥着基础、关联、呈现的作用,也因而构建起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如图2)。

图2 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框架

三、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与展望

1.加强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化建设

2013年,教指委在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建设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各高校的很多专业核心课、精品核心课程的名称并不统一,教学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在出版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必须求同存异,加强统一意识。本文提出建设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关课程体系,一方面是教指委各委员单位的共识,另一方面,也将为《出版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拟定提供重要的指导与参考。下一步,结合教育部对出版专业标准的审定,教指委就可以开展对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规范工作,以及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从而打破我国高校出版专业核心课教材使用杂乱的现状,促进出版专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2.开展出版专业知识图谱研究

知识图谱属于科学计量学的范畴,是以科学知识为计量研究对象,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知识图谱具有可视化、直观化、通俗易懂等优点,其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入分析时作用明显。传统出版专业教育的重点多放在传授本专业固化的书面知识上,忽视了对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重要文献等的关注,因此常常导致出版专业知识理论脱离实际、被动知识灌输、忽视科研探索、缺乏创新等负面现象。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出版专业建设发展不能只局限于自身学科之内,而要越来越多地与众多其他学科相融合,从而形成出版专业的新亮点、新方向。出版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日益多元,对出版人才也提出了具备多样知识体系的新要求。因此,在出版专业教育中,急需利用知识图谱相关优势特点,通过对知识领域映射地图的变化,以高校出版专业教育建设为目标,深入挖掘、分析、构建、绘制和显示出版专业知识体系和与其他知识体系的相互联系,从而使高校出版专业教育可以有效利用相关知识图谱及其相关联的知识体系,及时调整出版专业核心课程,完善学科建设,积极主动地适应出版产业对出版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动。

3.提高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开放性

出版专业核心知识作为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随着出版技术与出版产业的不断发展,知识信息不断扩展,知识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将随着出版专业核心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内部构成上不断扩展,在旧有基础上进行革新。针对这种特性,我们应该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并规划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不断探寻出版专业教育的发展规律,从而开辟一条观察出版专业教育沿革的新路径,有效提高出版专业教育对出版产业的适应度。

4.逐步与国际出版教育接轨

国际化日益成为出版业的发展趋势,出版专业教育亦应随之国际化。出版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作为出版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逐步与国际出版教育接轨。对于出版专业教育如何接轨、从哪里接轨等问题的着眼点应放到核心课程体系内部中最为本质的核心知识层面,去深入挖掘国外先进出版专业课程体系中核心知识分布、核心课程之间的知识关联等问题。国内高校应借助与国外高校出版专业联合办学的机会,在合作中充分借鉴学习国外高校出版专业知识和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与做法,不断完善国内出版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陈丹,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教授,全国高校出版专业教指委副秘书长;仲诚,北京印刷学院出版专业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趋势下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编号:14BXW01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 丁林.编辑出版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1.

② 廉同辉,袁勤俭,宗乾进.基于CSSCI的数字出版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出版科学,2013(01):76-80.

③ 潘文年,张岑岑,丁林.我国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4-118.

④ 易凌云.我国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⑤ 李媛媛.中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9.

⑥ 苏世军,张养志.西方出版概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⑦ 蔡冬丽. 论编辑出版学的学科体系[D].河南大学,2009.

⑧ 房宏君,宿迎雪. 知识图谱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为例[J]. 人力资源管理,2014(5):245-246.

⑨ 陈丹,张聪,仲诚.全国高校出版专业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现代出版,2014(2):25-30.

核心课程构建 篇7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的设置, 是伴随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发展, 服务当地经济而设立的。由于各校对现代物流企业认识上的差异。导致课程体系构建中过多地借鉴本科或高职学校的培养方案而与物流企业实际需要脱节。因此, 通过对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群的分析, 构建基本符合物流企业实际需要, 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 是现代物流专业教育的当务之急。现代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应体现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以增强职业操作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 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学习者为主体, 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的开放式的课程体系。用适合各地物流企业实际需要而选择的运输业务、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程作为针对性培训课程, 以服务各地区现代物流企业对初、中级物流作业专门人员的需要。

如上所述, 在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 核心课程的选择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

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培养的学生, 要能适应各类物流企业各专业岗位职业操作能力基本需要, 即接受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共性要求。因此, 核心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要体现的是适用性、通用性原则。现代物流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首先是现代物流基础, 紧接着是并列的物流客户服务和物流技术实务, 最后就是物流企业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物流法律法规。

二、核心课程间的相互联系

1、现代物流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服务产品, 因此, 物流客户服务课程为中职学生系统地介绍了物流客户服务基

础知识 (物流客户服务流程) 、物流客户服务战略联盟建立、物流客户关系管理具体业务运作、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客户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物流客户的巩固与开拓、物流客户服务的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物流客户服务人员实务等;通过课程学习, 旨在培养学生的客户服务意识, 掌握物流客户基础知识, 一般熟悉物流客户服务战略、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知识, 掌握企业进行物流活动过程中客户服务的基本技能。

2、物流客户服务与一般层面上的

客户服务是有较大差别的, 因为物流客户服务需要专门的技术为其提供支撑, 因此物流技术实务课程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中物流保管、物流拣取、物流配送、物流运输、物流信息、流通加工、物流集成等物流客户服务技术。

3、企业物流信息处理水平是) 衡

量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系统介绍了物流信息管理、条形码应用、IC卡设备选用、无线射频技术应用、POS系统设备选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设备选用、地理信息系统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等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该课程学习, 使学生能够描述物流信息的基本处理流程;在物流客户服务中会应用电子数据交换 (EDI)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EOS) 、射频 (RF) 、智能标签 (RFID) 、条形码 (BAR—CODING)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操作、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物流信息技术。

4、物流法律法规课程则应系统介

绍国内外有关物流的常用法律法规.包括涉外综合法规、争业法规、集装箱、铁路、公路、水路、船舶、航运等法规知识。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熟悉国内外物流业务政策、法律、法规, 具有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在将来的物流企业工作中能依法从事物流各项业务活动。

综上所述, 所设核心课程涵盖的应知应会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员工所必备的知识, 因此, 从层次上讲现代物流基础是根, 物流客户服务与物流技术是枝, 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企业管理、物流法律法规则是分枝, 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中职现代物流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核心。

三、核心课程与专业方向课程的衔接

现代的中职教育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就业教育,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纷纷与企业挂钩定向培养, 因此, 上述核心课程体系为不同专业方向课程提供了较好的接口, 各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只需依托现代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针对不同的物流企业需要, 在核心课程之外需要添加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课程以形成某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现代物流专业是一个专业面较大的专业, 因此“大专业、小方向”物流成为行业教学的特点, 而物流企业员工内部轮岗现象又较普遍, 因此核心课程提供了各岗位所共有的知识与技能。而专业方向课程, 为员工在上岗之初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 减轻了企业招聘新员工后的专业培养工作量。

现代物流专业作为教育部新兴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中的子系统,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沿海与经济发达地区的物流企业呼唤具有高素质的一线操作人员:广大内地的物流企业也随着本地经济的发展与企业目标市场的定位, 调整企业的物流服务项目: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服务产品也呼唤具有现代物流服务知识的员工。我们有理由相信, 一个与企业实际相结合的现代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一定会为我国现代物流业初、中级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构成, 一直是困扰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问针对构建中职现代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做了一些探讨, 希望与大家分享。

核心课程构建 篇8

一、构建意义

首先,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 大班化、统一的大类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式方法、内容、要求的同一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相同的教学要求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使得学习效果不佳。采用分层小班的方法, 可有效解决人才培养中的这一问题, 根据各层面学生的特点, 实施有效、针对性的教学组织和考核工作。

其次, 大类的教学模式以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应对动态的学生思维发展, 使得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降低是不可避免的。采用分层小班化教学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释放学生的主观思考特性, 使学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实现学习收益的最大化,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 专业人才培养的设备, 往往因学校规模、专业特点、行政班级多、设备价格昂贵等原因限制, 导致教学过程中, 无法确保每个学生充足的动手实践机会和时间。采用分层小班化的教学组织, 围绕核心技能的培养, 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对专业设备进行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

二、构建内容

1. 核心课程界定

以专业人才培养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为依据, 选定专业所培养的核心技能, 将核心技能的培养对应的课程作为分层小班化实施的载体, 开展教学改革工作。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 培养目标是面向长三角及江苏制造业, 具备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针对主要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 界定“电机与电气控制”“PLC技术应用”为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分层小班化教学组织和实施工作。

2. 学生分层依据

分层的核心在于开展有效的针对性教学, 使每个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的提升。分层, 并不是分好班、差班或快班、慢班, 分层要基于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学生学情, 科学确定学生分层依据, 设计与其密切相关的考核要素, 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核心能力培养角度, 采集与之相关的关键、量化数据, 对年级专业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在实施过程中, 采取动态管理机制, 确保学生“能上能下”。从而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效益、综合素质都能在自身的现有基础上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3. 课程标准修订

为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要对原来统一要求的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遵循“不以知识点的多少为依据, 以知识点的深度和难度为依据”。针对岗位能力培养内容、分层学生的基础情况, 有针对性、侧重点地调整课程实施的教学内容容量、深度和难度, 确保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效果、效益最大化。同时, 由于教学内容容量、深度、难度的差异性, 不能将层面学生的课程成绩作为最终成绩进行认定。在不改变学分的基础上, 可采取系数的形式, 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综合成绩进行二次修订。例如我校“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试点实施时, 对A层面学生认定系数为1.05, 对B层面学生认定为0.95,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三、保障措施

1. 师资保障

分层小班化教学的开展, 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组织教师对相关分层小班化教学的历史沿革、国际国内研究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知识进行培训和学习, 明确实施中的注意问题, 把握深度和难度。其次, 分层小班化教学, 容易实现“一对一”辅导, 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选拔、培养双师素质、实践能力强的教师进行试点工作。最后, 要做好思想工作。分层并不是放弃部分学生, 教师层面的思想定位要准确, 防止在教学过程中因此而发生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现象。

2. 硬件保障

专业核心课程开展的分层小班化教学, 大多采用目前通用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由于小班化导致教学班级数量上的增加, 对实施课程的实训设备数量、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此类教学的实训室, 要有充分的实训硬件支撑。以我校“电机与电气控制”试点实施课程为例, 配备的电气控制实训室有3个, 72个工位, 在硬件上确保了小班教学的实施、一个学生一个工位的要求。

3. 思想保障

学生的思想工作, 是开展分层小班化教学的重要保障措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宣传发动工作, 防止部分学生潜意识中认定快班、慢班, 由此而产生的消极、自卑心理。我校试点实施中, 组成以班主任、专业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等为成员的团队, 通过班级宣讲、班主任重点突破、实施过程中的沟通等方式, 使学生端正思想态度, 正确认识此项工作的真正意义, 积极配合, 有效推进此项工作。

4. 教务管理保障

实施分层小班化教学, 与现有的大类培养、专业行政班统一的教学管理方式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二级教学实体单位要自主创新, 在教师排课、流动管理、成绩录入等教务管理方面寻找分层小班化教学与学校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结合点, 实现一定程度的突破和创新, 确保分层小班化的教学组织和实施。

5. 督察激励保障

为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在制度上加以约束, 以起到保证教学效果、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作用。首先, 要有督察机制。二级教学单位要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 在课程标准修订、学生分层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流动管理、成绩认定等方面, 实施全程的监督和管理;定期对项目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适时调整教学实施。其次, 要有激励机制。倾向性扶持实施教师的外出相关培训, 提高其教学水平和能力。实施教师尽量专一, 不安排其他课程, 同时要在工作量上予以适当体现。

专业核心课程实施分层小班化教学, 针对性强, 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核心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提升学生的专业设备利用率。工作中要先试点后推广, 积极做好学生分层、课程标准修订、师资培训等筹备工作。要结合学校实际, 寻找核心课程分层小班化教学模式与学校现有教学管理模式的契合点, 有条不紊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让.论分层教学理念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 2014, (10) .

[2]段胜峰, 李罡.大班额场域下的分层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3, (1) .

[3]舒火明, 吉家文, 李新华.分层教学在解决中高职融通生源多样化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 2013, (7) .

核心课程构建 篇9

一、以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基础音乐教育, 毕业生主要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作为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 我们要从职业岗位这一终端目标入手, 将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水平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学实践等紧密结合起来, 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 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岗位能力是指学生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体现在专业技能水平、教育教学水平、职业素质、人文综合素质四个方面, 各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设计整合:1.职业岗位分析:是指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渠道、就业方向、岗位职责、就业趋势、毕业生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 为音乐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2.职业能力目标: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具体能力, 主要指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手段、组织能力等。3.职业实践平台: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而搭建的实践平台, 主要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实验实训、师范专业技能大赛、第二课堂等。由于各个高校的专业层次和发展定位各不相同, 因此, 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职业技能发展的完整体系。

岗位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专业学习基础之上的,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模块:1.基础理论模块:侧重专业基础知识, 涉及基本乐理、和声、曲式、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民族音乐等课程, 主要为学生提供背景性的专业支持, 掌握对音乐解读和赏析作品的基本方法。2.专业技能模块:侧重专业技能的讲授和学习, 如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必备的声乐、器乐、舞蹈、合唱指挥、音乐教学法等应用性课程, 这是开展音乐教学与实践活动必备的技能, 是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3.专业拓展模块:是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的课程, 如舞台表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MIDI音乐制作、钢琴即兴伴奏、歌曲创编等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复合水平。4.职业技能模块:是指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程, 如专业见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教学观摩、艺术实践等, 为学生尽快适应中小学的工作岗位做好准备。模块课程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在学生岗位能力的训练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有效实施, 我们需要确立“3+2+2”模式, 即:1.“知识+技能+素质”的教学体系,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素养, 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位一体, 因此, 教师所担负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指导, 还要担负起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任。2.“技能+审美”的教学原则, 是指教师在进行专业技能的讲授指导时, 不仅要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还要注重音乐作品审美价值的分析, 教会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审视音乐现象, 提高他们的审美体验能力。3.“发散思维+创新意识”的职业能力, 是指通过教学实践、实验实训、实习见习等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恰当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其中, 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是提高他们适应未来岗位要求的重要前提。

二、核心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的无缝对接

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之上, 这是由音乐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所决定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切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 必须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及相关活动来实现,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教学观摩演出、专业汇报演出、教学技能大赛、实习见习、顶岗实习等。事实证明, 学生每参加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都会有效提升对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认知, 树立学习自信, 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所有这些教学实践的最终目的, 都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零障碍地胜任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工作, 因此, 核心音乐课程的教学实践环节就必须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实践进行无缝对接。具体来说, 需要做好以下方面:

第一, 加大课堂教学实践比重, 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 与中小学音乐课程对接, 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程如《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等, 要改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以音乐作品分析鉴赏为主线, 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相结合, 以立体化、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带动教学内容的学习。作曲类课程如《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 要改变以往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 将习题练习的学习方式改为识记视读的方式, 只要求学生会看谱、读谱、分析即可, 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身份不是作曲家。而像《声乐》《钢琴》《器乐》《合唱指挥》等技能型课程, 更要避免盲目照搬音乐学院“专而精”的教学方式, 因为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技能是综合性的, 要求会唱、会弹、会跳、会排练, 所以, 我们的音乐技能教学要坚持“够用”原则,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做到“基础而广泛”, 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也要随之改变, 才能适应学生的切实需求。

第二, 要大力开展校际合作, 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践基地, 探索社会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构建校校合作新模式。以往, 很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合作办学, 都是采用与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 通过教学实践基地这一平台开展见习实习活动。这一模式的优势是高校与中小学的对接快捷, 学生能够较快地深入到中小学音乐课堂, 及时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现状;不足之处在于见习实习的时间短暂而集中, 学生所接触到的范围和深度有限, 感性体验多于理性思考。即使近年来很多高校所采用的顶岗实习, 延长了见习实习时间, 但由于集中于学生将近毕业之时, 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影响有限。借鉴国内外的成熟做法, 我们不妨建立全程式的、全方位的新型合作模式, 将专业实习见习常态化, 与中小学开展深度合作, 实行全方位的教学实践机制, 在学生入校之后就开始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实践, 让学生明白自己将来要担负的任务和使命, 从而促进今后的专业学习。

第三, 加强高师音乐教师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交流和对话, 建立教师互访制度, 邀请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进行讲学, 以提高广大高校音乐教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职业岗位意识, 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了解中小学生的现实需求, 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专业教学, 为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创造条件。此外, 还要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现实可能性。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 高师音乐院系在产学研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很少有企业与音乐院系开展合作。但是近年来, 由于文化产业化、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迅速发展, 出现了很多文化企业, 它们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演艺人才, 在文化传媒、音乐培训、文化管理等方面也有与高校开展合作的强烈意愿, 因此, 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开展校企合作, 扩大师生的艺术实践范围, 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不仅仅在于设计规划, 最重要的是保障措施的跟进, 是实施过程的监控, 是实施效果的反馈。首先, 我们要解决人的问题, 也就是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内涵建设。除了对教师进行在职或离岗培训、聘请名师名家授课或讲学之外, 我们一定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教学科研的成果转化和资源整合, 从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此外, 还要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 不拘一格地聘请各地的著名教育专家、著名演员和民间艺人, 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资源。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是学科建设与教材建设问题, 这是很多高校音乐院系的薄弱环节。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促进的, 核心课程的建设是基于学科建设的, 只有将自身的优势学科加以整合利用, 才能为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打好基础。通过特色学科推动课程建设, 在一些高校音乐院系已经初见成效, 如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学、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民族音乐学和音乐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戏剧戏曲学和舞蹈学等, 有力推动了音乐学 (教师教育) 专业的发展。此外, 学科建设的成果与教材建设也密不可分, 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 地方院校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开发校本教材, 组织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专业教材, 并通过建立资源配置与共享机制, 与兄弟院系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利用, 服务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

第三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实验实训和第二课堂, 这也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很多高校音乐院系囿于各种条件而无法开展普及性的演出、竞赛、展演等活动, 但是, 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 我们还缺乏将学生的课外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理念, 更遑论具体的推广应用。因此, 我们要积极探索面对全体学生的实验实训和第二课堂活动, 将之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当中, 开展各种层次的专业实训项目和演艺活动。此外, 还需要进行从管理机制和教学评价两方面加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建章立制保障核心音乐课程的实施, 通过教学质量监控进行核心课程建设的成效评价, 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摘要: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 首先要做到以“岗位能力”为导向, 从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目标、职业实践平台三个方面设计整合, 确定学生所必需的职业技能, 在专业课程的四大模块之中实行“3+2+2”模式, 将核心课程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进行无缝对接, 同时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机制, 以期切实提高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师资。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核心课程,整体构建

参考文献

[1]王安国.从实践到决策: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M].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5

[2]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3]秦润明.音乐课程与教学论·通用教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2

核心课程构建 篇10

关键词:Java,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职业岗位

1、《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分析

《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为了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除了讲授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之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讲授Java程序设计。Java语言发布于1995年。虽然最初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但经过短短的十几年, 已经发展成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程序设计语言。其跨平台、体系结构中立、纯粹的面向对象、适于单机及网络编程的特点, 在桌面系统 (Java SE) 、企业分布式计算 (Java EE) 及嵌入式设备 (Java ME) 的开发及应用中, 都提供了简单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尤其重要的是Java的使用是基于免费开源代码及软件, 这使得Java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程序设计语言。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 该课程基本上是按照Java语言体系自身的脉络展开, 而没有与Java技术紧密联系的其它几门课程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以Java技术为核心的, 面向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这门课程的一些上机实验, 基本上都属于验证组件及方法的实验, 缺少紧密联系专业实践的应用性项目。由于教学和实践不是以完成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为目的来展开, 学生感到在该课程的学习中难以获得项目开发的实际经验, 也没有体验到该课程与其它几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结果给学生造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适用性不强, 不能应用到专业实际中去。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低, 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 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就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及构建课程体系,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软件编程职业技能。

2、教学改革方案

在以往的教学安排中, 学生对于每个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及安排的背后的原因并不了解, 只是在开学时拿到课表, 按时去指定的教室上课。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主要围绕该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展开教学, 而忽视了该课程与其前导课程及后继课程之间的关系, 以及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这也导致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开设目的及在整个专业体系中的作用不甚了了。所以, 教师应该在该课程的第一节课上就要向学生明确课程体系和教学目标。

2.1 职业岗位需求

通过对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和企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岗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和总结。Java技术是目前企业级应用开发中的主流技术, 企业需要的职业软件开发人员主要有三类:Java编程工程师、Java数据库工程师和网站开发与管理工程师。

Java编程工程师是指具有扎实的Java技术功底, 在项目开发中负责软件架构和界面, 设计系统的组成模块及业务逻辑的组织。也可在开发团队中根据系统设计进行软件构建和编程调试。

Java数据库工程师是指负责建立数据库关系模型和表结构、编写数据层的处理代码, 进行数据库服务器的配置实现和物理存储规划。

网站开发与管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动态网站的开发与管理, 并能够使用Java EE技术进行企业级的架构及开发。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典型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及企业对于软件开发人员的能力要求, 我们重组课程内容并重构课程的体系,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职业素质。

2.2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目标

以Java为核心构建的课程体系结构为:在大一第一、二学期开设《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 主要的教学内容为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和C语言程序设计高级应用。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程序设计知识缺乏,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程序设计基础。大二第一学期开设《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主要讲授关系代数及关系演算, SQL语句、数据库设计、JDBC事务和并发控制, 熟练ResultSet结果集的操作和JDBC存储过程的调用, 目标是在软件开发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库平台, 能够进行正确、合理地数据库设计, 从而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大二第二学期开设《算法分析与数据结构》, 重点是讲授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实现,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栈和队列、数组和广义表、排序、树和图等知识及相关应用。这一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 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晰, 正确易读, 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大三第一学期安排《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主要讲授面向对象技术、Java语言基础、集合和泛型、多线程技术、GUI编程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达到Java软件工程师的入门条件。大三第二学期安排《Java Web开发》, 主要内容有JSP、Servlet、JavaBean、JDBC和EL、JSTL并基于MVC模式进行Web应用的开发, 目标是使学生掌握Web开发和运行平台的搭建, 熟练掌握HTML、JavaScript和CSS等静态网页开发技术和以JSP2.0为主的动态网页的开发技术, 能够利用JSP技术进行中等难度的动态网页编程。大四第一学期安排《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 主要内容为Struts、Spring、Hibernate, 以及他们的相互整合应用。目标是培养企业应用开发的概念, 掌握Java EE体系架构的主要技术, 熟悉Java EE平台的开发模式, 能够应用Java服务器技术开发多层架构的应用项目。

2.3 革新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以Java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几门课程都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且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丰富而又零散, 既要求学生要充分的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又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编程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宜采用一些项目将课本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项目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学习项目的分析、规划和实施,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缩短了学生就业时与企业的距离。

在每个学期的课程结束前, 留出一周到两周的时间,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与该课程内容同步的综合项目, 根据项目的规模可以一人一题, 也可多人一题 (最多不超过5人) 。课程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设计与编程能力。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初步具备较复杂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课程设计要求要与数据库结合进行数据库编程或者与数据结构的内容结合进行一些复杂算法的设计编程。《Java Web开发》的课程设计要求在完成动态网站开发和网络编程中应用Java高级程序设计知识。《Java 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的课程设计要求以具体的题目, 要求学生整合Struts+Spring+Hibernate开发Web应用。课程设计的项目一般在学期中 (第十周至第十一周) 公布, 在第十二、十三周完成分组及工作任务的布置。学生也可自选题目, 但必须经老师批准。课程设计的项目要求难度与设计的工作量在两周以内学生可以完成, 项目实用、可行。

毕业论文 (设计) 在大三第二学期期末的两周内公布题目, 要求一人一题。毕业论文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总结和综合性应用。着重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较为系统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 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论文的写作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功力。通过完成毕业论文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深化和升华。通过项目开发和科研实践, 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 也积累了项目开发经验。为毕业后顺利入职企事业单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完成实习实训的教学环节时, 要让学生进入真实的企业, 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我系近年来与多家校外专业培训机构及IT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进行了深入合作, 拥有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校内还是校外实习实训。培训机构和企业负责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专业项目来让学生实践, 项目的完成过程完全按照企业工程要求来进行。这样的实习实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软件设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也让学生切实融入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中, 体验职业岗位的训练要求, 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社会需要。这也充分体现了学校面向职业岗位需求、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的目标。在实习实训过程中, 相当一部分学生就已经联系好了工作。用人单位也对经过实习实训的学生在毕业后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真实企业的实习实训也让学生学会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补上了校内教学的短板。

我系也动员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己的关系联系身边的各企事业单位, 鼓励学生在寒暑假积极参加与软件开发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对校企联合进行实习实训工作的扩展。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更加切实的满足各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 更加有力的支持我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结束语

为了培养整体素质良好, 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专业能力突出的Java软件开发应用人员, 根据《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 分析该课程的特点和以往教学的不足之处, 对照企事业组织对于职业岗位人才的需求, 结合我系的实际特点, 建立以Java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明确各门课程的目标, 配合以适当的项目作为每门课程的课程设计, 并加强校企合作, 尽量以企业的真实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这些做法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缩短了学生与职业岗位之间的距离,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达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的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随着课程体系的建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 学生就业情况连年改善。通过对学生就业单位的调研, 对于我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软件开发能力都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考文献

[1]耿祥义, 张跃平.Java2实用教程 (第四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芝兴, 杨瑞龙.Java Web开发技术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核心课程构建 篇11

【关键词】市场营销;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职业教育被提上了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并重的地位。职业教育是科技兴国的重要工程,对提高我国国民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作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素质教育,促进全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定位出现偏差

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重心升级、经济模式的转换时期,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而我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

2.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与普通大学的课程设置相比,除课时减少外,内容基本相同,是“压缩饼干”式的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缺乏高职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

3.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大多数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存在着“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教师以讲授教学法和案列教学法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讲授法侧重的事理论知识的讲解。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动身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的教学仍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不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严重滞后,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另外,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

二、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

从我们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相对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企业所需的多为营销员、推销员、策划员等基层营销人员。因此中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突破大学层次的定位,立足于培养适应企业第一线,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市场调查与开发、商务谈判及产品销售等工作,同时具有可持续学习和适应能力的基层营销人才。

2.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1)知识结构。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在此基础上,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和运营机制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需要具备的营销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市场开发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此外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的基本知识;

(2)能力结构。中职学生的能力主要由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构成。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和公关活动的能力,能够与有关企业、部门、消费者沟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维护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次,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及应变能力;掌握谈判技巧,善于在谈判中协调立场,具有维护企业利益、达成交易、签订合同的能力;第四,应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能撰写市场调研报告等;

(3)素质结构。学生素质结构除了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外,还应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必须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诸如诚实守信、爱岗敬业、严谨务实、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勇于进取等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时应通过课程实训、模拟实训及顶岗实习等方式对其职业技能进行培训;并要根据行业和社会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三、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实施过程

1.中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与设计,根据上述研究思路,在课程改革与设计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展开

(1)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改革。应按照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在掌握营销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开设有效的职业技能实践课,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走上社会大舞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上岗工作。

(2)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讲求实用性和针对性。具体说来要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必须针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切实做到“必须够用”二是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实现“按需施教”;三是注重课程设置的“模块化”,做到“基础知识模块、通用技能模块、具体岗位所需技能模块”三者有机结合。

(3)教学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志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2.建立自营实训基地

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才能办出特色。职业院校自营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创建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自营实训基地既能缓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训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即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

四、市场营销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与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的条件保障

1.健全教学管理机制

合理的选人和用人、经费拨付和控制、激励与奖励、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很多中职院校都不受重视的市场营销专业,在经费投入方面明显不如其他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该专业课程团队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2.强化专业课程团队建设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长期的探索专研,不断的修改完善。所以就需要选择优秀的课程负责人并且合理的配置整个专业的专业课老师,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3.建立良好的行动导向教学环境

办学不是闭门造车,学校在自住办学的同时,也要开放办学。学校与企业之间要因地制宜,适度合作,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完成教育教学过程。

4.把握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掌握技术要领

围绕职业能力进行教学设计,目标是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不是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重点关注学生能做什么。可以开展完整的工作环节的行动导向教学训练,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通过环节教学和模块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和技能。教师转变观念,发挥创造力,认真实践。建立实习基地管理制度、实习教学考核办法、实习成绩评定办法、领导坚持走访实习基地制度等实习教学文件,确保实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鹏敬.基于工学结合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改革大众科技,2011,1:106-107.

核心课程构建 篇12

1 课程体系构建的立足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质上是围绕着培养什么人才、如何培养人才而展开的,它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而进行的教学科目、内容、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直接规约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

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他们既要掌握“必需够用”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技能,关键是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其培养目标为基本原则,同时通过课程实施也保障了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

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如下特点:

1.1 层次定位——高等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相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它属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以招收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为主。两者的区别在于:虽然两者都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但中职教育侧重于培养较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他们的理论知识要求较低,在操作技能的熟练性上要求较高,如大多数位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等;而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除了完成相应的岗位技能训练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学历层次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知识面;掌握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具有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付突发性问题的能力;完成高等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另外他们在劳动中的智力成分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工作中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2 社会定位——基层性、区域性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服务的,因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基层性,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另外高职教育面向地方,高职院校生源绝大部分都是本地生源,主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院校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办出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特色学校。

1.3 能力定位——职业性、岗位性

高职教育不是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而是以专业为依据,按岗位或岗位群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岗位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就业,因而具有职业性、岗位性的特点。高职院校在职业岗位的确定上,要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以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岗位能力为本位;在岗位能力的培养上,按照职业能力模块设置岗位适应能力的课程教学体系,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以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高职教育人才层次的高等性、知识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和一线性等要素。

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分析

2.1 职业能力的界定

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了胜任、称职所需要的其它各项条件,例如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科学文化基础、人文素养、身心健康要求等等,是劳动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素质要素的整合。职业能力是将一般素质与一定的职业活动或工作情景相联系的一种广义的概念,一方面承认能力总是与一定的职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另一方面承认能力不完全等同于技能。

“综合职业能力”中的“职业”既是一定时期的某一具体岗位,更是学生将要凭籍一生、社会将长期需要的某个职业群或职业系列,而“能力”既是某一时期某一具体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又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化的身心能量。正如国际劳工大会对能力的界定:职业能力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ILC,2000)。

2.2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

一般能力是人们从事所有活动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为学生将来广泛、全面适应社会生活所必备,对不同职业具有相通性和可转换性,劳动者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因此也称为关键能力或核心能力。一般能力除了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合作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外,还要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品质、乐观的心态、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创新能力。

专业能力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由专业岗位能力和专业通用能力构成。专业岗位能力是针对某一具体岗位的应用能力,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就可直接上岗工作,使学生具备专业岗位能力是适应其就业所需。专业通用能力是为适应某一职业领域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可以适应职业的变化。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些职业能力的养成。既要满足企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以保证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要,成为合格的“岗位人”;又要考虑学生终生发展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个人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能力和专业通用能力,成为合格的“职业人”和“社会人”。一个高职院校的合格的毕业生应当是“岗位人”、“职业人”和“社会人”的统一。

3 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3.1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3.1.1 课程设置与就业需求和行业(职业)标准接轨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有一句名言:“就业乃民生之本”。任何高等学校的学生毕业后都要先就业,其次才谈得上发展。高职院校要使自己的培养对象做到“学校分得出,企业(社会)用得上,毕业生立得住”,首先,要考虑到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它是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应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在考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时要将国家劳动部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纳入到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

3.1.2 充分调研,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岗位性的特点,要求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要依据所面向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和设计,把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而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需要通过职业分析得出。

这里所强调的职业分析,必须面向整个职业,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有机整合到一起。通过职业分析,可以加强高职教育专业与社会职业群的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与职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联系,使职业教育过程有利于企业、社会的参与,职业教育成果便于社会检验。

3.1.3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体系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其最本质最核心的体现应在课程改革的结合上,而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是重要的内容。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与企业紧密合作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引入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充分保证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先进性,使课程体系来源于企业最终适用于企业。

3.1.4 课程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知识经济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了职业机构和劳动岗位内容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调节机制,能对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与市场需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在内容上吐故纳新,在结构上调整组合,使在此课程体系下培养的人才具有主动的社会适应性。同时高职教育是对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多类型、多层次的,相应地也必然要求课程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具有个性化。

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是构建开放性和个性化课程体系的重要方法。这种课程结构模式灵活性大、针对性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模块的组合,满足各种教学计划需要,并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模块,向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发展,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3.2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原则,这里介绍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3.2.1 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课程体系建设的主体是专业建设团队,专业建设团队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职业特征和岗位(群)确定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主要工作岗位(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岗位能力、职业素质构成,同时考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归纳出学习领域,并且根据教学规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造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3.2.2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本专业专业建设团队调研了NEC软件、浪潮软件、启明软件、泰阁科技软件等知名软件公司,以及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等与IT行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针对软件技术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高职层次的毕业生适应的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如图2所示。

针对典型工作岗位,把职业能力要求转化为课程目标,构建出软件技术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3.2.3 人才培养效果

实践证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依照职业分析的方法、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构建了具备开放性和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生在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本专业于2010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在21世纪会更快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建设规约了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向,不仅有利于明确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原则性框架,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而且也可作为高职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各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就要积极探索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充分考虑高职人才的特点,通过职业分析,紧密围绕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课程体系符合人才培养需求,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学锋刘建超熊熙,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高教探索,2009(3).

上一篇:土地确权建档管理下一篇: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