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通用11篇)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1
1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适应岗位 (群) 就业为目标, 加强岗位针对性, 突出专业性和技能性。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要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核心课程的设计, 要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教育理念, 要以会计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主线, 强调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 从整体上突出以应用能力为目标, 体现对会计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路, 使课程标准符合会计职业标准;要充分考虑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由此确定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使学历证书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相结合;教学内容按最新会计法规、会计准则进行更新和调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重点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1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体现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 高职高专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 高职会计专业也应该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1.2 课程整合应注意与培养目标一致
由于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 高职毕业生不仅需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更需要具有某一岗位 (群) 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会计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安排课程体系, 加强技能训练, 理论以够用为宜。
1.3 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内容对接
《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即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 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加考试获得。因此, 高职会计专业应大力推行“双证制”, 在课程内容整合时, 强调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内容对接, 提高获证率。
2 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的要求
2.1 体现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 是学生完成专业课程后需要达到或获取的知识能力等。因此, 在确定课程目标时, 首先要满足学生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取向;其次要开发学生的潜能,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同时为企业培养真正实用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强化这种观念意识, 就要根据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会计行业不同人才的需求规律, 预测行业对不同岗位人才的职责要求。通过分析职业岗位、劳动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并进行充分的调查, 再考虑学习者自身的素质、课程专家的建议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校的条件等, 确定出明确的课程目标。
2.2 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整合
课程内容的确定是根据课程目标, 选择达到目标的知识、技能、职业态度等内容。在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观的指导下, 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根据课程开发中的职业工作分析获得的能力要求和标准来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知识选择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要求进行组织, 既包括学科理论知识, 又包括工作过程知识, 知识的组合不是简单的各门理论课程的叠加, 而是以能力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因此, 要强调以能力需要进行知识的有机整合来确定课程内容, 其整合的关键是要在深入分析被整合课程的内涵, 有取有舍、有得有失, 形成有机整合。关于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和一般技能分层次、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
3 高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的实践
3.1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 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 跟踪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完善“岗证一体、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岗证一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以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业务为载体, 按出纳、会计核算等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任务分析, 开展项目教学;在授课的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 整体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融入模拟实训、顶岗实习, 实现工学交替。
(2) 校企合作, 深化教学改革。
积极与实训基地及各中小型企业加强紧密合作, 包括合作开发教材、合作建设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互派教师共同承担教学及培训任务、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岗位等。
3.2 加强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建设
(1) 通过企业实践、学术交流和学历学位进修等多种方式, 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专业教师。对专业课教师每年要有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以提高自身实践技能和指导学生专业实践训练的能力;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国内职教水平高、有特色的院校进行访问、学术交流和学历学位进修, 以此培养一批各有所长的专业骨干教师。
(2) 加强校企合作, 聘请一批会计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使学生能学到真实有效的实践技能和经验。
(3) 通过加强教研科研工作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科学服务能力。科研工作的重点是专业与课程改革、特色教材、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等教改项目及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建立科研激励制度,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 促进教师科研素质和科技服务水平的提高。
(4) 在特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引领下, 带动专业群内高素质“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参与专业群中其它专业的相关教学活动, 将特色建设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广到其它专业教学活动中来, 带动专业群内相关专业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3.3 建设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1) 根据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 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照会计职业岗位要求, 改革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对会计岗位进行深入分析, 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会计行动领域, 归纳总结学习领域,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同时兼顾学生考取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的需求, 把会计资格证书、技能证书的内容融入专业教学, 实现“岗证一体”。
(2) 突出本专业侧重面向中小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为中小企业培养以会计核算能力为主的技能型人才的特色。坚持理论够用, 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大幅度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 加强对学生校外实训的监督管理, 提高实训效果。
(3) 开发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工学结合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教学的核心,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结合会计主要岗位设置模块课程, 设置模块化课程要求对原有传统教材进行整合。因此, 课程内容的整合也是专业核心课程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通过在课程内涵上进一步研究开发, 使专业理论知识、技能知识为专业能力服务。由于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固化, 相关教材的内容也比较固定, 而课程整合是对现有课程设置的改革, 这就要求根据整合后课程的特点, 努力开发校本教材, 满足课程整合的需要。对核心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 要求我们围绕岗位职业能力开发体现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 目前, 教学中已开发的校本教材有《出纳实务》、《财务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电算化会计》、《会计综合实训》, 其他相关教材的编写也在积极组织中。
《基础会计》课程是以突出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点, 培养学生掌握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根据财会职业岗位群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特点,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按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企业财产的清查——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实务操作流程进行;体现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记账岗位、报表岗位等的基本规范和任职要求。基于会计职业岗位要求, 教材应充分体现专业基础课程特色, 按照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设计能力、知识、素质目标;根据会计岗位工作流程, 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 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 设计考核方案。
《企业会计实务》课程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课程整合时, 探索会计岗位模块化教学模式, 按实践工作岗位设置财产物资会计岗位实务、职工薪酬会计岗位实务、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会计岗位实务、总账报表会计岗位实务等教学模块, 教学中模拟岗位核算实务, 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课堂讲授与操作训练同步。
《成本核算与分析》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较全面的成本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具有成本会计人才必备的成本会计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能力。《成本会计》的课程设计以成本核算流程为主线, 以仿真成本会计资料的演练和操作为重点, 以此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
《财务管理实务》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和分配活动进行计量、评估、预测、分析和决策;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当前企业理财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初步适应各种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财务管理》教材设计要体现讲授、讨论、案例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与模拟现实的方案设计、报告分析、科研活动等课后训练模式, 体现教、学、做一体化。
另外, 当前企业会计岗位的一个重要职能是报税、纳税, 税收与会计工作联系紧密。从企业及毕业生反馈回的信息来看, 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是企业财会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税收类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而目前税法课偏重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 税务会计课侧重会计处理, 《纳税计算与申报》课程是对《税收》与《税务会计》的整合, 重点介绍税收法规、企业纳税申报的基本程序及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等, 以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
3.4 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专业技能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而会计又是一种技术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职业。在以往的教学中, 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也注意到了实践教学, 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仍缺乏合理安排。高职会计专业在日常的理论课程教学中往往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 理论教学占用时间段较长。如我院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财务会计实务》, 原理论教学时间持续两个学期, 实践教学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集中两周完成, 教学实施的结果仍偏重于理论教学。这种现象容易导致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 踏上工作岗位之后难以适应具体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 在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时, 大力加强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积极实施模块化实训教学, 树立全过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将课内实践、专项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有机结合, 加大实践课程比重, 渗透实践课程于现有教学计划。在实践中, 对会计专业采用“三层双轨递进式”的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其中“三层”是指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职业综合技能;“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会计电算化处理能力训练;“递进式”是指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分层次、分阶段达成课程预期目标。通过“会计循环实训—财务会计单项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软件操作实训—纳税业务实训—审计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商务情景实战训练—顶岗实习”等十个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学生会计实务操作技能。这种按不同课程目标要求分层次、分阶段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 促进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配套、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4 提高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几个方法
4.1 进一步完善实训环境
由于会计工作岗位的特殊性, 会计专业的上岗实习一直以来就是实践教学的瓶颈, 模拟成了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高职会计专业应进一步完善实训环境, 积极营造现代化企业所要求的职业环境, 努力实现校企同步核算, 更好地实现实践课程整合的目标。
4.2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保证课程整合的质量
整合后的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复杂, 涉及的知识面更加宽泛, 并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更丰富而全面的知识, 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在以往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比较重课本知识, 教学环节也是传统的回顾旧课、引入新内容、开始新课、小结、布置作业等传统模式, 整合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精讲多练, 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此外, 还要鼓励并规定高职院校会计教师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时间参加会计实务工作或进行社会调查, 并将其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 确保教师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提高, 保证课程整合的质量。
4.3 实施动态的课程评价机制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评价应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学生学习几个部分。必须吸纳和发挥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 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必须落实评价机构和评价专家的待遇, 建立可持续的评价机制, 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质量。其首要问题是采用符合高职教育性质与特点的课程评价标准, 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机多元整合。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技能测试、模拟测试、口头与书面问答, 直接观察、考察原有学习证据等方法。在评价过程中, 注重评价的能力要素应采用最适合的、相关的评价方法, 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覆盖相关多种能力要素, 而不是针对个别能力分别孤立进行的评价。同时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 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
另外, 要注重毕业生跟踪调查, 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不断完善课程整合。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 对岗位技能的需求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而且他们也比较熟悉学校的课程设置, 容易发现缺陷和问题, 所以认真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对反馈回的信息科学地展开分析, 将有效地促进课程整合。同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还应诚邀各行业会计专家、骨干及注册会计师等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让他们参与专业建设,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推动并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整合。
摘要:高职会计专业要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 使课程标准符合会计职业标准;要充分考虑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由此确定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使学历证书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建锋, 吴新燕.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6) .
[2]李杨.我国高职高专核心职业能力探究[J].科技纵横, 2009, (2) .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2
摘要: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是落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建立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推动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围绕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实验与实践教学、科研创新训练三条主线推动课程建设,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精品教材、精细化管理等是课程教学的有效保障。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核心课程;核心知识;主线;保障
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围绕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实验与实践教学、科研创新训练三条主线,建立优质教师资源、教材资源、教学管理等核心课程质量保障体系,探索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与核心知识点
环境科学专业核心知识单元,代表环境科学各个知识领域的不同方向,知识点分核心和选修两种,核心知识单元是所有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要求具有的基础知识内容。
其中,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问题,核心知识点包括水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固体废物污染、全球环境问题,选修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物理性污染和污染物生物效应。②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生态基本规律、环境科学学科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③环境科学研究方法,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科学方法论体系、生态学方法论、环境体系解析方法论,选修知识点包括环境质量调控方法论、综合/系统分析方法论。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生态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特征及过程分析、生态学原理的应用。②环境生物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污染物的生物学效应、生物监测原理与方法、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退化环境的生物修复。③环境化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中典型化学污染物、污染物迁移、污染物转化、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④环境地学过程与效应,核心知识点包括地球环境系统的基本组成运动规律及演化过程、地球环境系统有机圈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各圈层的演变规律及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地球环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及循环过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水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废污水的物理处理技术、废污水化学和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废污水的自然处理技术、污泥处理处置。②大气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原理、典型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③土壤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土壤污染源与污染特征分析、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典型土壤污染物控制技术。④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核心知识点包括固体废物分类与特征、固体废弃物无害化技术与方法、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⑤环境监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标准、水环境监测、环境空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⑥环境影响评价,核心知识点包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⑦环境规划,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环境管理,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基础、环境管理的制度和政策手段,选修知识点包括企业/产业环境管理实践、区域一全球环境管理实践。②环境法律,核心知识点包括环境法基本概念原则、环境法律制度及法律效力、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国际环境法。
专业实践类核心知识单元包括:①专业实习,核心知识点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综合实习。②科研实践,核心知识点包括观察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③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核心知识点包括文献查阅、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二、建立核心课程体系
围绕环境科学专业各专业类别的核心知识单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承载核心知识点。各门核心课程围绕核心知识点组织基本理论、研究前沿、基本方法、实践案例等内容,形成系统。同时,设置先导课,为核心课程和核心知识点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储备。例如,“环境化学”课程,就需要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及物理化学、环境科学概论、环境监测等课程作为先导课,提供环境化学课程各知识点学习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储备。
专业基础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学基础”和“生态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学基础”课程坚持“起点高、容量大和观点新”的教学宗旨,系统介绍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人口、各环境要素污染与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课程已经建设为国家精品课程,并积极探索慕课教学形式;“生态学基础”全面介绍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应用方法,以及现代生态学的最新进展,该课程已经建设成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原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地学基础”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生物学”介绍环境生物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结合现实环境中污染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运用环境生物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化学”介绍大气、土壤、水及生物相诸介质中环境物质迁移转化的基本原理,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在环境中的归趋,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过程及绿色化学中污染减量及消除的化学原理,“环境化学”课程已经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地学基础”课程介绍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特征,气象要素的基本概念和表征方法、大气稳定度和逆温等与环境有关的基本知识,城市气候的基本特征,地球上水的循环过程,各种水体的基本特征,土壤的组成特征、形态特征、形成因素和成土过程,地图的基本概念、特征、组成要素、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的基本方法,地形图的应用,遥感的基本概念、原理、遥感解释标志和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形成原因,以及地学基本手段的应用,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
专业技术类核心知识由“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工程学”介绍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以及噪声防治与控制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课程被评为南开大学精品课程;“环境监测”课程全面介绍根据监测的目的进行调查研究、设计监测方案、选择监测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评价,掌握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制备、预处理、测定及质量控制等方法,培养学生实际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该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全面介绍环境评价和环境规划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以及评价与规划知识的实际应用。
专业管理类核心知识由“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为基本载体,“环境管理与环境法学”课程介绍管理学基础知识和主要原理、中国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政策、中国环境管理的体制与制度、中国环境法体系及内涵、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以及部门环境管理、区域环境管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等。
三、围绕三条主线推动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
1.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主线
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综合性科学体系,其核心任务是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促进了环境科学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围绕着环境问题的识别和分析,形成环境科学基本原理、技术方法、管理工具以及具体实践科学体系。围绕具体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组织核心知识单元、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课程之间科学逻辑关系紧密,便于学生认知和学习。
另一方面,在我国当前发展阶段,资源环境限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空前突出,迫切需要环境科学培养专业人才,应对污染控制、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挑战。围绕我国面对的实际环境问题,针对性培养专业人才,建立起环境问题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直接联系,建立以环境问题识别和分析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对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急需人才。
2.实验与实践教学主线
坚持“注重基础训练、强化教学实习、突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理念,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群,严格毕业论文环节,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有效补充作用。
(1)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验和课堂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围绕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课程,开设专业实验课程,包括环境监测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生态学基础实验、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着重训练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安全、药品管理等基础实验技能,培养环境科学分析基本方法和技术。
(2)专业教学实习。合理安排专业教学实习时间,既能促进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又能为后续毕业论文/设计提供经验。围绕核心知识点搭建专业教学实习平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体系,配合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核心知识点和核心课程,建立环境监测中心、环保卫生管理中心、科学院、环保科技公司、垃圾处理厂等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实践教学基地群,提供直观认识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的机会,培养知识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毕业论文。设置毕业论文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展实验或设计、结果模拟与分析等毕业论文过程,系统锻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实验技能的综合能力。
3.科研创新训练主线
营造制度、平台、师资环境,建立稳定的科研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级、省市级、校级、院级各级别科研立项机会,搭建“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省市大学生创新立项”“学校大学本科创新立项”“学院创新立项”多层次立体化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创新平台,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创新立项机会,逐步提高项目研究质量,严格过程管理,保障创新立项覆盖面。通过团队协作、教师交流、项目答辩等环节,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科研成果报奖。
四、核心课程质量保障
(1)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结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多年来的本科教学特色以及相关教育、教学理念,面向国际社会发展及现实中国社会大背景下的特征需求,同时考虑到学科本身的实践特征、时代特征和应用特征,推动与现阶段校内学习相补益的数个社会实践与互动教学平台建设。
(2)精品课程群建设。提出并实践“精品课程群”建设的教改思路,逐步推动各门课程精品建设,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有效保障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3)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4)优质教材保证。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是本科生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高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自编出版环境科学专业系列优秀教材。包括1本国家级精品教材《环境化学》,4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环境化学》《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等。
(5)推动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建设天津市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和创新平台。提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现代化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搭建“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实践、创新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平台,探索“坚守教学神圣,转变师生角色,强化开放综合,学科建设与实验教学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与建设成果,学生教学效果突出。
(6)推行精细化教学管理。探索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并付诸实践,制订“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制度”“教学效果的双评议制度(教学督导组评议和学生评议)”等规章机制,有效实现对教师“教”的目标导向和过程管理。
实行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小组负责制,实现了本科教学的优质师资资源配备,有效地促进了全体教师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保证教授、副教授百分之百地参与本科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提高教学效果。
实行“本科生课程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对列入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课程实行主讲教师竞聘上岗办法,结合学生评教结果,根据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优选课程主讲教师。
实施“本科生配备科研导师制度”,为新生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在大学四年中,提供课程、科研立项以及生活、身心方面的指导,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3
一、款项收取
会计人员必须保证安全、准确地收取款项,顺畅地与他人沟通,会使用各种收银设备,维护相关设施的正常运行。
会计人员从事所有工作时不仅要满足技术要求, 还要能够遵循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在团队里符合规定地完成协同任务。
会计人员能够熟练进行现钞的清点、查验。 处理各种准现金的交易清算。
二、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
会计人员必须能够快速、 准确地填制及审核企业的原始凭证;另外,会计人员应凭借对原始凭证的分析及审核来判断经济业务实质,快速、准确填制及审核记账凭证,将企业的经济业务反映在记账凭证上; 期末,定期将记账凭证工整地装订成册。
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正确地填制原始凭证,并且能够原始凭证进行审核。 会计人员能够根据已有的原始凭证进行分析,判断出经济业务的实质,进而填制记账凭证。 会计人员能够工整地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
三、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
会计人员必须有能力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正确、 完整的登记账簿,进行对账、结账,并对登记账簿的错漏进行更正。 当一个会计年度终了时, 会计人员设置与登记所涉及到的账簿包括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类总账、明细账等。
会计人员能够进行账簿的启用与登记;处理各种会计凭证,依据相应的顺序选择相关的会计账簿进行登账、对账和结账;账簿登记后能进行交接、保管等工作。
四、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
会计人员必须保证安全、准确地收支各项货币资金;能够正确书写金额的大小写数字;正确填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此外还要熟练掌握会计和税务相关知识。
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时款项清点应准确快速;能够处理各种现金、银行存款的交易;对货币资金收支过程保留原始凭证并进行正确的账务处理, 熟练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做好会计交接工作。
五、企业经济业务核算
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能力, 掌握会计基础工作处理能力。 在处理企业经济业务时,能够按照规定合理取得、并仔细审核原始凭证,准确编制记账凭证,及时、完整、真实登记会计账簿, 进行试算平衡并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人员能够参与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核算,合理取得、审核并粘贴原始凭证,运用记账凭证的核算形式,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试算平衡以及编制财务报表,从而完成企业整月的经济业务。
从事所有工作时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相关要求,谨慎,及时、真实、完整地完成各项工作,并且要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
六、成本计算与分析
会计人员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审核和控制各项费用支出,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可以计算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分析和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可以为企业进行成本和利润的预测提供数据, 参与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决策;可以为企业计算利润、进行利润分配提供数据。
会计人员在企业实际条件下,合理取得、审核并粘贴原始凭证,参与完成企业采购成本、完工产品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并据实填制原始凭证,谨慎编制相关记账凭证,认真登记会计账簿。
七、财务报告编制与阅读
为准确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凭证、账簿等前期会计知识,在熟悉会计日常工作全流程的前提下,有能力将前期各项数据加以综合整理,并按照规范格式对外报送数据。
会计人员在服从企业安排的条件下, 配合他人或独立对某会计期间进行全流程参与,在完成日常经济业务记录后,认真阅读企业以前期间会计报表。 条件允许时可尝试自行填制本期间会计报表,并交由企业其他财务人员检验。 阅读及填制报表过程中,会计人员应保守企业财务信息、商业秘密。
八、税费计算与申报
按期交纳各项税金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法定义务。 大多数情况下缴纳税金的额度通过企业计算与税务主管机关稽核相结合的方式确认。 因此,税款计算与征缴成为企业会计人员的职责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税款征缴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后续工作,相关税款的金额直接来源于企业会计报表体系。
财务信息的对外报送是会计人员的一项工作重点。 会计人员需要分别前往国税局、地税局完成月度会计报表申报工作。 条件允许时,还应参与企业季报、年报等工作。
九、会计电算化应用
企业会计工作自动化、电子化已经普及。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使用计算机搜集、处理、保存、传递财务信息的能力,能够独立操作财务软件进行会计凭证录入,账簿登记,报表生成。 针对手工与电算化结果的差异额具备最基础的调整能力。
会计人员在服从企业安排的条件下, 应积极了解不同企业财务电算化软件环境的差异,经过短期培训,具备独立上机操作的能力。
会计人员在熟悉企业电算化软件的基础之上, 可以参与到企业日常工作自动化过程中,以Excel为载体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部分零散财务数据的生成、处理。
至此我们实现了用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描述会计职业工作的目标,以此作为基础我们即可为教学过程设计、确定这些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教学顺序, 从而最终完成中职会计专业学习领域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
参考文献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篇4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课程名称 旅游学概论 导游实务 旅游市场营销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商务英语 旅行社经营管理
休闲农业 会展经济 旅游地理学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课程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tour guide practice Tourism Marketing Tourism Economics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Leisure Agriculture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Tourism Geography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学时 54 36 36 36 72 54 36 54 36 54
学分 3.0 2.0 2.0 2.0 4.0 3.0 2.0 3.0 2.0 3.0
开设学期 二 二 三 三 五 五 五 六 六 七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1人。
重视教师培训,重视继续教育,以在职攻读博士或博士后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同时通过横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深化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改革成果。
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培养师资,提高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公派出国指标,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积极申报教师系列外的行业岗位专业技术职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行业联系,聘请行业内企业家和专家为兼职教授,逐步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学者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本专业教师实践、实训能力的提升。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本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石,本专业将在学历、职称、双师队伍、专业带头人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4.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 “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入手,加强课程改革,并完成核心课程的能力或技能考核设计,积极打造高水平精品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的新发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为课程主干,由过去的“理论先导、实践为辅”变为“任务引导、实践为先”。4.3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构建项目式教材体系,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特色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将通过校企共建,组织专兼职优秀教师,集中最优质的资源,与旅行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一线经营人员合作共同编写出版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将理论、实训、实习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同时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省部级统编教材。鼓励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教材向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方向发展,使课程教材建设达到较高的水平。4.4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本专业各课程教学组应以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为原则,不断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普遍运用。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要逐步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核心课程的建设的不断进步。
在专业综合实训项目的教学中,本专业将大力推行以旅游行业的业务特点来提高经营管理技能训练,强调以真实的案例、真实的任务来设计综合实训,努力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工作环境对接,素质培养与公司、企业岗位素质要求对接。逐步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行业,求新、求实的教学思路,构建“一体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4.5 教学评价方式改革
除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外,将建立专门的督导机构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本专业将每年组织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并且注重学生教学过程的评价。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核心课程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实习期间实行导师制,有专业教师对学生实习进行跟踪,由企业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实习鉴定,实习成绩以学生的实习表现(鉴定)为依据,并对实习学生实行奖惩,评定实习等。4.6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在校内实训基地的打造上,旅游管理专业将继续重视加强相关的硬件建设,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条件保障,促进本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将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网络技术等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较大程度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具体措施为继续完善校内模拟导游实训室、模拟旅行社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酒店实训室等旅游管理专业相关实训基地等。
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拓展一批高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根据实训基地具体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参观、见习、顶岗等形式的实训;采取集中与分散、校内与校外、实习与教学相结合的多种组织形式;同时注重服务社会、服务企业,鼓励教师为企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活动策划指导、市场推广等服务。总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本着互惠共赢的原则,着力提高基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发挥基地的设备、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作用,加强本专业为企事业单位技术服务的力度,实现资源共享。本专业目前已形成多个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学、见习、实习基地,初步形成“教学—实习—试用—就业”相结合的教学就业模式。但是伴随着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组织结构和课程学习内容与方式都发生了转变。因此,今后将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市场定位,在维护、巩固原有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就业网络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人才市场需求,进一步拓展新业态(如携程、e龙、途牛旅游)、高层次的学生实习基地和更庞大的就业网络,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条件。
附: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旅游学概论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之一。它主要研究旅游学理论的结构框架,以及旅游管理各专业课在学科中地位。旅游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以人类的旅游活动为出发点,以研究旅游三要素(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媒体)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介绍旅游现象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探讨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阐述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构成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介绍我国发展旅游的方针和政策,从而使学生对旅游现象和旅游学科有一个概括而全面的认识。
旅游学概论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为学习其它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学习该门课程应注意着重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研究方法,较为全面地认识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认识旅游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
导游实务
导游实务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为学生从事导游工作奠定理论与实务基础,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担负着较系统地传授导游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重要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专业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教学目标,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导游理论知识的运用,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人格”的全面发展。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主要来源于导游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因而将导游工作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抽象为以下五个能力点:
1)能够根据旅行社与旅游者签订的合同或约定,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旅游者参观游览。
2)能够联系、配合和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好旅游者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3)能够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向旅游者导游、讲解,介绍所要参观游览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4)能够处理旅途中遇到的事故与问题,保护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5)能够及时反映旅游者的意见和要求,合理解答旅游者的问询,协助解决旅游者的个别要求。根据五个能力点,在课程内容对接上设计了三个实践情境,即导游服务程序与规范、特殊问题的处理及应变能力、导游讲解能力。为了丰富教学内容,要补充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各地旅游资源资料和播放导游大赛光盘等来丰富教学内容。
旅游市场营销学
旅游市场营销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以市场学基本原理和体系为基础,是市场学与旅游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有关旅游市场学的概念、理论、方法、着重分析了旅游市场营销的战略与策略。对旅游业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概念、理论、原则与方法,并运用理论,提高旅游市场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市场营销学在旅游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提高他们运用市场营销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必须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学”课程建设,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对旅游经济学系统地讲授,并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对各种旅游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旅游经济问题的能力。
旅游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主要包括:旅游产品及开发、旅游客源地与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供给、旅游市场及开拓、旅游价格及策略;中观层面主要讲授旅游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宏观层面主要讨论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经济影响与效益等。
本课程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法,将韩国旅游崛起、迪斯尼主题公园价格策略、世界之窗产品创新、黄山景区门票定价等案例融入教学内容,并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拓展思路,有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本课程的教学不仅以经济学、旅游学的理论为指导,还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成果来丰富其研究内容,如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市场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综合考察旅游活动在经济领域中的各种反映,加深学生对旅游经济内在规律及其运行机制的认识,更好地掌握旅游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旅游商务英语
旅游商务英语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英语翻译兼秘书、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和景区管理等基层工作所需的英语技能方面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旅游商务英语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从事导游、旅行社管理、英语翻译兼秘书、星级酒店、主题公园和景区管理等基层工作所需的实用英语技能的课程。课程为旅游业一线工作人员提供技能支持和理论框架,被定位为一门专业“桥梁”课程,即在此课程开设之前,应该有它的前期课程如大学英语、英语听说、旅游学概论、旅游法规等基础课程,并有其平行课程或后续课程,如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景区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实践课程。
本课程旨在以发展学习者的旅游职业英语技能为中心,将英语语言学习与岗位服务功能结合起来。旅游商务英语课程分为导游和酒店两大部分,导游部分可以分为十二个单元:欢迎辞、去酒店的路上、到达酒店、讨论旅行安排、购物、游览名胜古迹、城市游、游历中国名山、游历中国石窟、游历中国美丽河湖、中国寺庙和欢送辞。酒店部分可以分为三大模块:前厅服务、客房服务和餐饮服务。再将同一岗位不同情境的英语服务技能细化为若干实训项目,然后根据这些项目所需要具备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设计学习任务。
旅行社经营管理
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门介绍旅行社企业管理与业务经营的知识性与实践性高度结合的应用型管理课程。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重要的职业拓展课程,具有涉及知识广、运用能力强、辐射岗位多的特点,在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旅行社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主要研究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问题。其任务是帮助学生从宏观意义上了解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全面了解旅行社的性质、职能及经营管理实践活动,掌握现代旅行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旅行社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可以了解旅行社的经营特点、业务范围、组织结构,掌握旅行社管理的一般规律性,了解旅游决策及消费过程,能够运用所学设计与分析旅游线路、对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与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从事旅游服务与旅游管理的能力从而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业务基础。本课程致力于建设“开放式、研究型”的教学模式,课程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及相关旅游学思想为坚实的基础,紧扣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实际和旅行社行业特点。
具体而言,本课程包括几大模块旅行社设立及组织管理;产品开发设计和定位;旅游产品的采购、定价促销和销售;旅游的接待、客户管理和质量管理。本课程较多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验实训教学法等。组织学生到天津的部分旅行社进行参观感受,企业管理人员介绍、讲解,学生与管理服务人员交流互动,小范围跟班体验。加深学生对企业工作的理解,更好地实现无缝对接。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农业类院校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旨在回应日益增长的旅游市场回归田野、探寻“绿色”的需求,以及围绕城市带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都市近郊旅游趋势,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课程。本课程主要研究休闲农业的概念体系、理论的结构、发展历程及趋势,休闲农业类型、作用及功能,休闲农业资源及开发,休闲农业与环境保护,休闲农业的产品开发,休闲农业的市场营销以及休闲农业的扶贫惠农效应等。
本课程作为一门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新兴学科,以旅游学的视角切入,从农业资源属性特点出发,以台湾休闲农业的“三生”要素(生产、生态、生活)及其相互关系为核心,通过展示休闲农业的国内外演变历程,探讨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与规律,分析休闲农业的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和功能,并从休闲农业的资源鉴别、使用及开发,环境保护,以及相应的产品设计开发,市场营销和对当地农民百姓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梳理,使学生对休闲农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并建立起跨行业的旅游认知体系(观光+农业+住宿+休闲+......)。
通过对《休闲农业》的学习,应使学生树立系统研究的思想,掌握旅游原理及休闲农业的基本属性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学习该门课程应注意着重掌握旅游学及农业类例如植物鉴赏这样的课程,学会用旅游发展的视角去鉴别农业类自然和生产资源,较为全面地认识乡村、农业、休闲和旅游业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休闲农业活动以及由其而引发产生的各种现象与关系的本质。
会展经济
会展经济学是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需要学生预先完成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掌握经济学的相关基本知识。本课程将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会展的特殊现象相结合,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对会展以及会展产业中的行为主体及其生产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的分析,考察会展产品、会展产品效用、会展产品需求、会展市场和产业组织行为等会展产业现象,并从宏观角度分析会展的经济社会效应。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案例分析教学法,引入诸如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博览会、柏林国际旅游交易大会(ITB Berlin)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业和商业等与旅游活动有关的相关产业的会展活动案例,在普及国际会展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阔学生眼界、拓宽思路,增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树立,例如借对博弈均衡理论的讲解,使学生们在了解博弈矩阵的基础上,理解因与果的辩证关系,以及多元主体交互作用下的因果效应,最后让学生明白“舍”与“得”的哲学问题。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会展活动的了解,加强对会展资源的识别和利用管理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旅游学和酒店业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和理解会展经济活动,使学生可以对旅游、酒店、会展等产业以及彼此之间的关联有一个较为全面的宏观认知,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旅游地理学
旅游地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从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入手,对旅游区划、旅游活动过程中人地关系的分析有较深的理解,为学生将来从事旅游行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既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积极查找最新的文献资料,积极吸收新的理论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旅游地理学课程主要讲授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旅游者行为、旅游需求研究、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城市旅游、旅游容量、旅游交通、旅游区划、旅游影响和旅游规划等方面。同时学生应学会旅游文献的查找、阅读和论文写作等基本知识。
旅游地理学课程内容涉及旅游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关系。旅游地理教学中将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在课程体系和脉络不变的情况下,引入“零距离”互动式教学方法、动态能力培养方法进行课程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是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课程。课程内容由旅游资源概述和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两大块构成,强调旅游资源的序列性、完整性基础上,突出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的重要意义,并介绍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旅游资源保护等内容。
通过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旅游资源的基础知识,学会调查和评价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了解规划的基础理论和具体操作步骤,形成对规划的总体认识,并掌握一定旅游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技能。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5
关键词:教学改革;核心课程;课程开发
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实现该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教材、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各方面。每门专业课都按照各自的特点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开发建设课程体系时必须做到论证到位、计划周密,根据每门专业核心课程不同的特点,建立各自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体系。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教材开发
专业教材开发是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建设的根本。教材的开发有三个方面:
1.文字教材
文字教材是教学工作中的基本要素,也是课程后续开发工作的基础。通过文字教材的改革,实现教材的趣味性,使学员能够主导学习过程,在学习上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由原来的“死记硬背”学习方式向“活学活用”学习方式转变。
2.多媒体教材
多媒体教材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自多媒体技术进入教室以来已经显示出它强大的功能。对于专业主干课来说多媒体教材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专业主干课介绍设备多,设备的结构特点与原理使用可在多媒体教材中得到良好的展现。
3.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建设是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学员将由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平台是必须要做的,因此网络课程的开发也是必需的。
二、教学硬件建设
任职教育是以培养学员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建设有硬件教学平台,因此硬件条件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硬件建设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硬件条件,主要包括专业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网络教室建设、实装的引进等方面。要达到专业核心课程实施的理想目标,课程实施中的硬件条件必须建设齐全、教学保障到位,从而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施效果。
1.专业教室实验室的建设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专业教室或实验室教学平台为依托,那么该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将是不完全的。但是在论证建设专业教室实验室时要充分论证一个专业教室或实验室的建设可同时满足一门到几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这就要求根据场地合理规划模拟训练器材的建设。
2.网络教室建设
网络教室是学员自学的平台。现在不少的专业核心课程都开发出了网络课程,但是到目前还没有相应的网络教室来应用这些网络课程。网络教室的建设对专业课来说具有局域性和保密性,不用针对每门课程来建设,建设好一个容量足够大的网络教室各课程建设的网络课程可共同使用。
三、主讲教员培训
课程的教学实施要通过教员的课堂讲授来实现,因此对每门专业核心课程要加强对该课程主讲教员的培训。针对每门核心课程要至少培养两名以上的主讲教员和一名候补主讲教员,在设立主讲教员时要注意他们要有一定的年龄层次,并且做好对年轻教员的传帮带工作。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于应用型会计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以培养夯实的会计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线, 以培养会计实操能力和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 同时, 以社会需求为根本, 培养出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会计操作能力、较强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然而, 现行的会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会计人才市场的专业需求相脱节, 呈现出“重理论, 轻实务”、“重记忆, 轻理解”的不协调状况, 有悖于应用型高等院校的转型理念。企事业单位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缺乏信任, 认为毕业生会计实操能力较弱, 缺乏专业的职业道德素养, 从而使这种脱节现象更为明显。现行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应用型人才的力量来推动, 需要一股新的活力来改革和创新, 这也反映出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若想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会计学专业人才,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的设计尤为重要。
二、我国目前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会计学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作为财经类本科教育的主要专业, 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课程名称、授课内容、课程体系结构基本处于长期稳定不变的状态。然而, 随着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陈旧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早已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行的核心课体系较为单一, 多侧重于学生专业理论的培养, 忽略了会计实务操作能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会计人员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而, 本文将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 通过多方调查与研究, 并结合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拟构建一套培养具有较强科研理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三、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优化的基本原则
(一) 科学定位, 凸显特色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应该切实反映培养目标、体现专业定位, 以社会需求为依据, 突出“三个体现”:一是体现全面发展, 强化会计职业素质教育;二是体现应用型, 突出会计学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三是体现以学生为本, 注重差异性, 突出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二) 强化专业, 优化结构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设计注重以专业为导向, 体现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 专业改革思路清晰, 以会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为基础, 以会计实操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依据企业及社会对应用型会计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整合课程结构, 优化课程体系, 建立起一套适用于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人才创新培养的新模式。
(三) 强化实践, 注重落实
根据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特点, 构建“基础、应用、创新”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依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 设计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实践的可行性, 把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学科竞赛、第二课堂、毕业论文有机结合, 强化对学生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系统性训练。
四、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
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充分结合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重点体现“科研理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创新能力”等三位一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各课程之间逻辑关系清楚、层层递进、相互作用形成统一的整体。专业核心课程是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基础上, 围绕科研理论、专业实践、职业创新三大能力的培养, 构建出奠基课程群、提升课程群、职业创新能力课程群三大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群, 初步设想如上1图所示:
通过对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 进一步加强了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强化会计人员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管理能力的提高, 旨在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 逐步形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会计工作实务相对接的新型应用型会计学本科培养模式。
摘要:随着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 陈旧的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早已无法满足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 本文将结合我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 通过多方调查与研究, 并结合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 拟构建一套培养具有较强科研理论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2010-2010年) .财会 (2010) 19号.
[2]张新民, 祝继高.会计学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围之路[J].会计研究, 2015 (08) .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7
1 明确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言的,民办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都是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相对于研究型高校,更重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是为中小企业培养骨干员工的,他们对现实操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另外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相比,应用型对理论的研究应该比技术技能型的更深入些,对专业业务的培训可塑性和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性更高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不断地分析和改进技术,经过系列培训可以担当重任成为企业管理层。
因此,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既要注意适当的理论引导,也要注意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又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实务操作,能够与企业需求相契合,研究和技能相结合的,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 建造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的学院中,会计学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专业,分别是: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金融会计方向、AC-CA方向。这四个方向在就业上各有特点和鲜明方向,同时也存在交叉替换关系。在过去的几年里,学院在这些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方面不断地变化、修正,力争反映出该专业的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程的了解上也不断地变化。就目前而言,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我们是理解为将学生培养为具备各种会计业务处理、涉税业务处理、能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部门主要日常事务处理的人,而需要设置的相关主要课程。就我们目前而言,经过不断地论证和组合,会计学专业方向以管理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初中高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作为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其中将初级财务会计、财经法规及财务管理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上述其余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另外设计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多个高校进行论证研究,认为初中高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这些课程为核心专业课。注册会计师方向的主要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的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开设,金融会计方向的在会计学方向的基础上再开设与金融行业相关的会计课程。
在笔者看来,就目前而言,上述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体系不能鲜明地反映出应用型大学的特质,缺乏相关实践技术的训练课程。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个人觉得除了上述理论课程外,应该加多几门实训课程,将财务分岗实训、财务案例分析等纳入核心课程,实现应用型教育的有效性。
3 立足于应用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3.1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大一第一学期安排上公共必修课,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才开设初级财务会计学课程;大二各种专业课开始汹涌而至,应接不暇。这是按照研究型大学课程开设的,对于应用型民办高校,应该根据专业特性和学生的特点、教学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建议要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个人认为可以在大一第一学期课程设置财经法规课程,让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明白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大一下学期可以安排初级财务会计学和初级财务会计实训,让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训练,加深印象。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尚可的话,还可以安排财务管理课程在本学期。大二上学期可以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同时安排经济法或者税法在该学期,可以安排会计信息系统或者ERP软件等软件操作课程,确保每个学期都有实训课。大二下学期,可以继续安排中级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的学习,同时开设财务分岗实训课程,作为对会计课程的一个总结操作。大三上学期,学生已经对专业核心课程较为熟悉了,可以加深难度,安排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学的学习,在实训方面,安排ERP沙盘模拟,中级财务会计实务等让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运作进行熟悉。大三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了,可以安排审计和财务分析课程,课堂中采用大量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大四上学期,可以安排案例导读、跨专业模拟实训等课程,设计较为逼真的企业环境,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毕业工作前进行一次模拟的工作。其余专业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平时选修课程进行,设定一定的选修学分制度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3.2 界定好核心课程授课内容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初级—中级—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属于主干课程中的核心。这三门核心课程的授课内容和难易程度应该呈现逐步递增加深的趋势,目前很多高校对这三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存在重复现象,这样既浪费了课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循序渐进接受度。例如,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的存货计价方法、计划成本法、应收账款资产减值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增值税进项转出等知识点可以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学习。学生只需要对会计的基本原理和简单运用掌握透彻就好,由于目前社会上较少企业采用手工做账模式,因此里面关于凭证和账簿的知识可以采用手工实训的方式进行引导讲解,不需要花费太多课时;而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学,可以针对六要素进行详细业务的学习,另外再对财务报表进行学习即可,对于高级财务会计,如果课时不够,考虑安排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对特殊业务进行学习;另一学期以合并报表为主进行学习,对于应用型高校,合并报表大可不需进行很详细的讲解。
4 提供良好的教学组织保障
4.1 采用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所有的高校都明白应该采用行动、案例导向的教学模式,但是真正教学起来能做到的却极少。民办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的主力军,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将教学方法灵活性运用于教学中,形成具有独立特色的教学模式。高校在课程建设时,可以对相关的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析,力争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理论以后工作都能用得上,工作时遇到相似问题就会自然地想到相关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花样各不一样,比如情景模拟法、情景想象法、案例教学法、问题中心法等,只要能达到目的的就可以运用于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信的能力。
4.2 丰富教学资源
核心课程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便是需要建立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应用型大学可以采用建立学习网站的方式进行,在学习网站上将相关核心课程的基础知识、具体业务流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进行分类展示,建立会计专业案例库等。在教材选用方面,尽量选择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教材既要有详尽准确的理论,也需要有一定的案例和实操练习。自编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可选性,但是要确保适用性。
4.3 建立应用型教学教师团队
高校的学习中,虽然说主要是靠学生的主动学习,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意义重大的。民办高校由于其特殊性,在教师的聘用上比较多样化,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状态,即中年骨干教师少,公办高校退休返聘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居多。这样就导致平时在教学中,出现老教授极度注重理论讲解,缺乏实际应用引导;而应届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在课堂中也缺乏联系理论的案例。这对于培养应用型学生是极其不利的。民办高校应当采取措施稳住教师队伍,利用老教授引导理论学习,重用中间骨干教师,培养年轻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每门课程安排相对稳定的教师进行授课,相互交流,形成特色教学。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任务和目标。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每个学校都在积极地改进中,笔者所在学院也在积极响应中,在深化特色教育、深化应用型人才教育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会进一步地优化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和教师队伍,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宇,张园.大学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建设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2]华娜.谈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民办高校发展问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2).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8
围绕着审计学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巨大缺口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严峻现状,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化与复合化,应用性与理论性等多重问题层叠矛盾、亟待解决。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上述问题的落脚点集中体现在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
一、“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界定
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产生同源、发展同步,由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三者构成,以会计为基础和中坚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暂称为“大会计”(崔伟,2015)。在“大会计”概念框架下,依托相对成熟的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成果,以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研究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也许能开出医治现阶段审计学专业在国内各高校发展建设迟缓的一剂良药。
传统上,有关“会计执业能力”的提法较多,如职业院校的会计实践教学建设思路、注册会计师等执业资格考试等,经常以“执业能力”来强调会计的应用型或技能性。那么“执业能力”是否等同于“职业能力”?
这一问题的解析离不开对“能力”的界定。能力包括才能和办事的本领(王晓娜,2004)。前者是指行为人本身具备的素质与才能,即从主观方面看能力;后者从要办的事出发,即从客观方面提出要求,需要行为人具备什么本领,才能达到什么标准。
围绕能力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本文对“执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界定也基于此。执业能力是从人本身的角度来看能力,强调人本身所具备的素质能力;职业能力是从职业、岗位等角度看能力,强调职业、岗位、业务等不同层面要求人具备的才能和本领,也就是人是否具备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即称职与否。良好的执业能力应以职业胜任能力为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说,执业能力导向标准是高于职业能力导向标准的。
可见,“执业能力”不等同于“职业能力”,“会计执业能力”同样不等同于“会计职业能力”。“会计执业能力”强调会计人员主观方面的素质能力,高于基于某一会计工作(岗位或业务)本身的“会计职业能力”的客观要求。
“大会计”强调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三者在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应用体系和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共性,抽离共性形成“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框架,以此为核心着力点,联动三个专业的共建共赢。
二、“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应是建立在“大会计”岗位基本要求之上的,以“大会计”岗位群胜任能力为最低标准,要求“大会计”执业者应具备综合业务处理能力、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会计信息逻辑思维能力与职业判断能力等。
“大会计”执业者应能够全面把握财经政策法规,并可以充分驾驭政策法规的应用;掌握会计、财务、审计的基本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框架体系,具备熟练的业务操作和应用能力,能够处理微观层面的业务问题;理解财务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与应用价值,具有会计、财务、审计综合业务和信息处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合理进行宏观层面的判断与决策;具备独立、客观、公正的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人际处理、表达和沟通能力。
1. 从“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涵盖的内容看来,“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应包括:
(1)政策法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2)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财会信息的逻辑应用与处理能力;(4)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判断能力;(5)良好的人际和沟通能力。
构成要素中,前三项属于硬要素,后两项属于软要素。所谓硬要素,是指能力的取得必须建立在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就不可能转化成良好的应用和操作技能。硬要素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应是“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下的课程体系中的基本理论和核心部分,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必开课程,应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两项软要素,强调人的道德品质和其他职业化特性,需要在良好的职业氛围中,通过职业实践,充分积累职业经验。所以,软要素的形成离不开实践实训,仅靠理论知识的灌输难以认识软要素的必要性,难以转化成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
2. 从执业能力的表现形式看,“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由四类构成:
(1)智力和知识能力;(2)技术和应用能力;(3)人际和沟通能力;(4)组织和管理能力。
其中,智力和知识能力,是指“大会计”执业者需要在复杂的政策、组织和人际环境中,能够对不同来源、不同表象的信息加以甄别、获取、判断、理解、加工,并恰当运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对执业者本身智力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体现。
技术和应用能力,是指“大会计”执业者运用会计、财务、审计等相关业务技能,解决基本业务操作问题,如会计核算、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内部审计等。
人际和沟通能力,是指“大会计”执业者有效接收和传递信息的能力,如团队协作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协商、汇报的能力。
组织和管理能力,要求“大会计”执业者应具备尽量广阔的商业视角和管理意识,以利用职业判断和洞察力,协助进行企业管理与组织决策。
3. 从“大会计”服务于主体价值管理的角度看,“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应侧重于以下三方面的业务领域:
(1)税务与会计处理能力;(2)管理会计与内部控制能力;(3)财务会计与审计处理能力。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丁远教授认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就像“永动泵”,企业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决定自身产品的生产,从而产生与供应商之间原料的供求关系;企业向客户销售产品的收入,流转至供应商才能采购所需储备物资。这也是ERP的基本操作理念:以需定产,以产定购。在此关系网的关联之下,形成了企业业务经营、资金运作的基本思路。所以,财务会计在企业整个经营运作过程中作用重大,需要“用心良苦”地进行顶层设计。丁教授认为,企业规模由小到大,一般经历三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是不同的,三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产品设计与营销、内部控制与管理、财务管理与审计。相对而言,三个时期的财务会计工作的侧重点分别为:税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会计。这与笔者从“大会计”服务于主体价值管理的角度,对执业能力的分析是一致的。“大会计”对企业价值管理的效用,与企业发展、规模提升同步推进。
笔者对“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构成进行分解,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三、基于“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的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由于审计与会计、财务管理在专业知识体系、专业应用体系和专业教学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协同性,应用型审计学本科专业应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服务“大会计”专业群应用体系,培养“大会计”专业群的审计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明确本校学科专业的区域性、特色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对“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构成的研究与分解,本文认为,应建立以“大会计”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应涵盖表1中各核心能力对应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组织与实施。
2. 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设计。
基于“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设计如表2所示:
注:本表不包含通识教育课程。
3. 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审计学专业的应用性、技能性,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行业需求、岗位需求充分统一结合起来,保持教学情景、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一致性。但诸如单位保护商业机密、专业用工数量有限等传统财务会计实践难、难实践的问题,审计学专业的校外实践模式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是举步维艰。在这一客观状况下,改变传统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实践教学力度成为必然。利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训材料、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等软硬件的相互融合,构建形成“教、学、做”合一的审计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中训”、“做中悟”,强调学科专业核心执业能力养成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思路设计,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型执业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审计学专业建设应定位在“大会计”概念框架下,依托相对成熟的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建设成果,以“大会计”核心执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审计学本科专业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建议如下:
第一,应考虑编写适用于专业群的综合实验课程(或综合实验项目)实验指导书,按业务循环、岗位流转和操作方式的不同,将学生的实验材料在专业群内传递使用。如,由财务管理学生进行财务与经营决策,由市场营销学生组织产品销售,由物流管理学生组织产品配送与生产采购,由会计学生根据业务情况编制账表资料,由审计学生审核财务决策与账表资料等,最后由财务管理学生根据账表资料分析过去、决策未来,由此完成企业一个周期的业务循环。
第二,应考虑建设专业群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强化综合性实验所依托的实验室环境建设,建设相应配套的综合实验教学场所,充分营造宏观和微观市场环境、主体环境、专业环境和业务环境,真正实现校内实践的“仿真”教学,促使学生对政策法规、企业管理、业务处理等知识的融会贯通,既能开拓学生的眼界与思路,更能提升学生的辨识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郭云辉.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合理性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11).
李艳辉,杨录强.审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6(1).
胡明兰.我国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9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 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线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 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思维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创立企业》是根据会计典型职业活动直接转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工作中, 企业是会计核算主体, 创立企业是学习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 主要任务是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协同企业相关人员做好企业创立工作、正确处理创立企业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应变能力。
《创立企业》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实践性, 适宜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 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创立企业》以创立企业典型业务为引领、工作任务为驱动、虚拟 (实际) 场景为实训环境, 完成工商、税务、统计登记注册及银行开户等典型工作任务, 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习得策略、训炼专业技能、提高职业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企业创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 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 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新问题的新型学习模式。学生根据任务需求来学习知识、习得技能,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突出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取新知识的体验过程。
(一)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包含知识、技能的具体任务作为主线,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不断学习并掌握知识和技能, 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任务”是达到学习目标的桥梁,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设计“任务”。
1.《创立企业》中的“任务”含义
按一般的定义, 任务就是需要通过某种活动完成的某件事。在《企业创立》课程中, 任务指的是以相关知识、技能来完成某项工作工作。例如, 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等, 也可以是完成全部企业创立工作。
2.《企业创立》任务设计
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由初识社会、了解企业、熟悉企业创立程序依次递进。依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关联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 按照企业创立的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 依次设立了注册个体工商户、创立个人独资企业、创立有限责任公司3个学习单元。本课程的3个学习单元, 也就是三项“工作任务”:注册个体工商户、创立个人独资企业、创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个体工商户、是简单典型的企业类型, 应用广泛, 重点强化学生对创立企业流程的了解, 树立创业意识;创立个人独资企业, 是在前一个单元的基础上, 强化对创立企业工作过程进一步的熟练掌握和创立企业发生的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创立有限责任公司, 是对前两个学习单元的强化, 进一步巩固创立企业工作流程, 独立完成创立企业发生的会计核算业务的处理, 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职业人综合素质。
《创立企业》教学内容、教学单元设计、教学任务设计
3.《创立企业》任务设计中应注意问题
在传统教学中, 背个名词解释、做个分录, 都可以说是“任务”, 但在《创立企业》教学中, “任务”的涵义不同, 主要注意以下问题:
真实的工作任务:《创立企业》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注册中典型工作业务, 是具有实际意义的, 不是虚构的、生造的。只有真实性, 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探求的欲望。真实性本身也是一种知识, 即培养学生道德的内容。
完整的工作任务:《创立企业》工作任务是注册企业一个完整工作任务, 如:注册个体工商户就是一个完整工作任务;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作为一个完整工作任务, 但是考虑到中职生的认知特点, 所以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 任务一般不要太小, 太琐碎, 要给学生一个较大的探索和创新的空间。
开放的工作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是通过任务的设计、完成来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所以工作任务设计一般涵盖学习的知识、技能, 但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最后的工作成果可以是多姿多彩的。任务应该是开放性的, 要给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可操作的工作任务:可操作指的是任务是具体的、难易适度的、可以按任务要求实现的。例如“编制会计分录”不是工作任务, 因它没工作情境、没工作内容、没工作目标。特别要注意区分“任务驱动”中的工作任务与案例、实例、范例
(二)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点是组织学生完成“任务”
通过创立不同类型企业“任务”的完成, 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反复训练, 达到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在知识学习上, 学习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能力方面, 由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成长到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训练学生领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情感方面, 逐步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和良好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从理论上讲, 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课堂教学通常分为四个步骤: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
1. 引导学生分析任务, 是保证任务完成前提
完成任务的前提: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组织学生仔细研究、分析我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要完成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思考、讨论如何去完成任务, 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也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己设计完成任务的“工作方案”。
如在《创立企业》第2单元创立个人独资企业教学实施中, 教师把工作任务及目标以任务书形式下达后, 大多数学生信心十足的认为有了创立个体户的经验就可以完成。在制定创立个人独资企业方案时, 基本上都是在按照第1单元注册个体工商户的思路进行, 但在方案制定过程中, 学生们自己发现了问题:个人独资企业与个体户性质不同, 法律政策依据是什么、工作步骤、应用哪些知识技能……。教师指导优先、指导到位, 引导学生如何获取学习资源、提供网络资料、启发和引导或示范, 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 尝试收集信息, 自主学习, 完成个体户与个人独资企业对比表, 分别从法律政策、组织形式、名称、注册资金、法律责任等方面, 区别这两类企业不同点。 (见表2)
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 明确了运用的法律规定与创立个体工商户不同, 比前一个单元在知识的学习上有了拓展。在设计办理程序时, 通过网络收集, 学生发现比第1单元创立个体工商户程序复杂, 制定创立方案自然会改变构想, 增加入资、验资、银行开户的程序, 学生在整个参与过程中积极性高, 求知欲强, 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2. 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确保任务组织实施
组织任务实施,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部分。问题提出后, 学生可以围绕问题, 联系旧知识, 查阅资料, 尝试探索, 完成任务。任务驱动, 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 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
创立企业时各公司的注册资金不同, 发生注册登记费、验资费用等业务核算会有差异, 学生操作会有难度, 当遇到困惑问题时, 让学生在小组之间研讨、书本寻求帮助或是网上请教, 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学习中, 学习能力强的学习小组对政策法规理解透彻, 制定方案迅速, 但学习能力弱的学习小组不知从何入手, 此时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 通过请工作进度较快小组进行方案制定说明, 给其他小组以启发, 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完成工作。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 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 还要及时全面观察了解学生, 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 特别是共性问题, 教师要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
在这一过程中, 我们以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讲解的单向信息交流方式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交流方式。在小组内部, 学生们互学互练、互查互评、互帮互助、共同探讨, 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 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小组内一般按照“独立思考——研究探讨———核对检查———总结评价”的程序进行学习, 小组间还可以开展交流、竞赛等活动。在分组时教师应注意好差搭配, 以强带弱, 以点带面, 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在任务完成中, 学生始终围绕着如何解决任务去掌握各个知识要点, 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 在这种开放式的“以任务带知识”的直接教学环境中, 老师没有必要再絮絮叨叨地做导游, 而应该成为导师, 让自己简化成一个路标, 在学生前进时指引方向。
3. 创设问题情景, 解决完成任务的途径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给出任务之后, 教师学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 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任务, 不同的阶段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 切忌完全照搬课程教学设计, 要灵活运用相关原则自由地设计教学任务。恰当采用案例讨论,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采用情景模拟营造职场氛围, 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职业综合素质、沟通交际能力。在此过程中,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而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 寻找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 我认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 善于独立思考, 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第2单元创立个人独资企业学习中,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立不同类型的企业, 每个小组创立的企业需要确定经营范围, 学生一般以兴趣爱好选择经营项目, 没有想到有些经营项目需要审批, 创立会有难度, 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的想法, 并将此为特例, 拓展学生学习能力, 提供给学生利用网络收集, 解决如何审批的问题, 到哪去审批, 学生从知识学习中明确了“前置审批”、“后置审批”的内容;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依法创立企业意识;当各组创立企业选择行业的不同, 确定的经验范围不同, 设立企业难度各不相同, 通过创设问题的不同, 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4. 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准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
在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时, 学生是学习者, 其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 具有学习的主动性, 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核心力量,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此时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设计者、组织者、监督者, 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
任务驱动, 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 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在案例讨论活动中, 尝试让学生担当活动的主持人, 先由学生策划组织活动的设想, 教师帮助学生调整思路, 将活动的目的通过学生的汇报发言体现出来,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此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学生之间的平等、亲切、自如的交流, 减少学生紧张感, 学生参加踊跃, 使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提升。最后, 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及主持人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点评, 加强活动的效果。 (见表3)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不可忽视的环节“总结评价”
完成任务后要及时进行评价, 评价是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重要环节, 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 即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1. 即时评价、成果评价相结合, 激发学习热情
在办理名称核准任务中, 有的小组制定方案迅速、名称很有创意, 教师对那些在课堂活动中能够积极探索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予以表扬, 可以让学生们鼓掌表示鼓励。进行评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能对以后的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学生以小组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如:办理工商注册、入资、验资、制作企业印章、办理组织机构代码、办理税务登记和统计登记取得的证书, 准确根据入资单、验资发票、收费发票、税务登记证工本费发票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企业创立需要办理的其他事项;整理好的创立文件;要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及方法, 讨论其作用, 让其他学生共同参与、一起点评, 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2. 自评、互评相结合, 倡导公平、公正
我们在组织考评时, 以每个具体任务应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出发点, 分别从方案制定、课业完成、成果展示等多方面内容上进行考评, 考评标准应当明确具体, 便于学生操作, 一般是先让学生自评、相互评价, 组内打分, 并选出小组中特别有代表性的成果, 然后让各小组成员展示他们的成果, 陈述其优点, 再由其他小组打分, 最后, 教师对学生没有发现的优点和问题加以补充。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学生在交流和评价中锻炼能力, 弥补不足, 培养学生树立自信、虚心好学、认真积极工作态度。教师要在学生实践任务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监督, 这样既能促进学生任务的完成, 也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将成绩得分最高的学生推荐出来, 供大家讨论, 说明他的评价是否合理, 学生发言踊跃, 当意见与该生的自评意见不同时, 该生主动反思, 修改了自评成绩, 这一举动为小组互评树立了学生客观看自己、公平公正待他人、虚心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的好风气。 (见表4) 只有评价加总结, 才能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反馈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对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无疑是一支兴奋剂。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效果分析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创立企业》的教学实践, 充分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提升专业能力, 使课堂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每个任务完成后, 同学们都有成功的喜悦,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对学生就是一种兴趣、一种“催化剂”, 促进他们积极学习, 通过完成任务, 使他们有成就感, 从而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学习。同学们一直保留着“公司”的标识、团队“创立企业”时的影像资料和成果, 这些将成为他们一生的“经历”。
(二) 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生最欠缺的是实践能力, 要培养实践能力, 就必须使学生接触实践, 工作任务是真实的, 通过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 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而任务的整体性、综合性, 就给学生一个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空间。在社会实践交流活动中, 学生的一句话呈现了他的成长和自信:我长这么大, 对家里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妈妈办理了“营业执照”, 我今天帮我妈创业, 明天我将自己创业……。
(三) 教师角色定位更加清晰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核心素养;专业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9-0061-03
【作者简介】徐春妹,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完善教学标准体系,积极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课程标准。近年来,江苏省不断搭建人才“立交桥”,扩大中高职衔接试点范围,随之而来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已成为后续工作的实际问题。江苏省教科院依据当前国际课程标准开发新趋势,结合本区域实际岗位的需求,联合行业企业、课程专家、中高职学校教师共同着手研制基于核心素养、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标准。笔者参与了中等职业教育加工制造类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的修订,此次修订有助于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以课程标准为抓手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标准遵循“学生核心素养—专业课程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修订思路
专业课程是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载体,因此核心素养是研制专业课程标准的关键因素。原课标中传感器课程只局限于学科领域,并没有考虑中职生的核心素养,新课标修订首先摆正了专业课程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遵循了“学生核心素养—专业课程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修订思路,使专业课程核心素养成为连接学生核心素养与专业课程标准的桥梁。例如传感器专业核心素养中包括根据工程需求合理选用传感器、会查阅传感器手册、能对检测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等。其中“查阅资料、合理选用、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都是学生通过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发现有效解决方案的能力与发展素养,可见传感器课程其实可以发展中职生的所有核心素养。根据“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的育人价值,提炼出与传感器课程密切相关的“知识、能力、实践、发展、安全、职业”六大专业课程核心素养。
将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化为专业课程核心素养后还需要进行第二步转换,即专业课程核心素养转化为内容标准。上述的“查阅资料、合理选用、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问题在新课标中设计了相应的内容标准,例如制作热敏电阻温度计项目中要求会利用传感器手册查阅热电阻、热敏电阻的技术参数,能按电路要求合理选用传感器,针对热敏电阻温度计电路功能要求能提出三种以上解决方案等,这些内容标准设计都蕴含了传感器课程核心素养解决“查阅资料、合理选用、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问题的内涵。
二、深度融合,重置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在原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深度融合“知识、能力、实践、发展、安全、职业”六大专业课程核心素养(见图1),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安全规范操作电气设备的职业意识,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选用、装调、检修传感器的职业能力,能查阅传感器手册、用多种方案解决电气控制系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的六大素养并非独立存在的,也不仅仅是停留在专业课程的表面。
三、课程的跨界整合设计
面对“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环境的变革,核心素养已不仅是个体知识、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更要能应对未来职场与生存环境的要求与挑战。为了与时俱进,满足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发展性,新课标结合教育环境的变化,以综合的视野、整体的意识将专业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紧紧围绕核心素养跨界整合设计专业课程,如图2所示。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具体为: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精选先进的传感器典型应用案例为教学项目,将专业对接电气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等工作岗位要求,传感器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维修电工四级)对接,突出电气控制系统中传感器的选用、安装、调试、维护及故障检修等职业技能,高度融合设备规范操作、严谨求实、追求质量等职业精神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
新课标在发展中职生的核心素养过程中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知识、能力的反作用,变原有的学科知识为系列化、理实一体的项目课程,以典型、系列的工作项目为载体,将传感器的结构、特性、原理等融入项目学习,跨界整合“中职生”(学生与工人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内容”(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学习情境”(校企对接、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对接、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虚(互联网+、实训仿真技术)实(实验、实训操作)结合,实现核心素养与人、内容、情境、媒体等有效互动。
四、通过多元智能化评价设计落实核心素养
科学、有效、具体、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才能有助于中职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教师通过评价结果还可及时地调整、制订以生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优化评价的功能,发挥评价的绩效。
新课标中“制作可燃气体报警电路”任务评价建议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修订后的“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以强化育人为目标,以课程目标、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为依据,要全面考虑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接职业标准,及时引入行业、企业评价,利用互联网+教育环境的智能化优势,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智能化。
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制订专业课程标准的灵魂,亦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关键,专业课程标准的修订将使专业课程真正服务于中职生成长,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加工制造类[S].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2.
[3]谢欧,陈时见.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社会课程标准(2013修订版)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5(5):98-103.
[4]雍照章,曹荣军.云学习环境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标准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5(18):23-26.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 篇11
会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 能兼顾传统会计与电算化统一, 会计核算和管理统一, 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围绕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 进行了校企合作平台、网络课程平台、“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网络实训教学平台、素质教育平台、教学团队建设平台六个平台建设。
一、校企合作平台建设
依托粮食职教集团和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 会计系与合作企业、粮食企业共同建立会计系校企合作理事会, 发挥会计系专业办学及人力资源优势、行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优势等, 开展深层次、多模式的校企合作, 全面推动“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促使形成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的局面, 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下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
会计系校企合作理事会下设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就业工作委员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四个机构;负责规划与指导专业建设与发展等相关工作;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审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双师素质培养、兼职教师聘任、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提供指导、支持、协调和监督;收集、发布人才培养信息和人才供求信息, 协助解决毕业生就业等。
校企合作理事会工作会议的定期召开, 为开展校企合作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同时通过理事会聘任企业实践专家为兼职教师, 充实了双师型师资队伍 (见表1) 。
二、网络课程平台建设
校企合作, 积极开发课程网站, 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课程网络教学资源, 突破教学空间和时间的局限性, 使教学过程多样化, 实现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会计岗位群工作任务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会计职业岗位课程群 (见表2) 。
围绕岗位能力支撑核心课程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2011年《财务会计》、《制造业成本核算》、《会计电算化实务》、《会计分岗实训》四门课程被立项为山东省精品课程群。《出纳税务》等其他核心课程被立项为院级优质课程建设, 核心课程网络资源丰富, 选编了大量教学资源, 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案例、习题与试题和其他教学资料, 以及课程录像, 并注意保持网站内容的经常更新。
三、“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2007年商务实训中心投入使用后, 先后建设了15个现代化的会计校内实训室, 购买了用友ERP、网中网实训教学平台等软件, 按照会计专业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 通过实训室建设, 形成仿真的会计工作环境。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 在烟台、潍坊、青岛、威海等地区建立了30多家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主要用于安排学生顶岗实习和接收就业。实践类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构建成“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一层次实训:课堂单项实训, 以专业课程为主, 形成单项技能 (一体化教室) 。
第二层次实训:在课堂单项实训的基础上, 配合专业核心课程, 组织校内集中实训, 形成岗位基本技能 (校内仿真实训室) 。
第三层次实训:在专业核心课程集中实训的基础上, 组织专业综合实训, 以专业为主, 形成综合技能 (校内仿真实训室) 。
第四层次实训:在专业综合实训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顶岗实习, 以专业为主, 综合技能与岗位零距离对接 (校外实习基地) 。
课堂单项实训是基础, 课程集中实训是重点, 专业综合实训培养综合技能, 顶岗实习磨练岗位技能 (见表3) 。
四、网络实训教学平台建设
学院非常重视技能训练平台的建设, 购置了厦门网中网的多个实训教学平台, 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进行自主实训。具体包括出纳实务实训教学平台、电子增值税开票模拟教学平台、中小企业会计实训教学平台等。
实训平台涵盖了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提高和综合技能训练, 培养了学生出纳、会计和会计主管岗位所需要的资金收付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申报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审计查账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专业判断能力 (见表4) 。
五、素质教育平台建设
加强诚信教育, 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会计职业道德等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 通过职业道德教学和法制教育案例,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把诚信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班主任养成教育, 形成系统的养成教育课体系 (见表5) 。
在现有的各种文体社团的基础上, 根据会计职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会计学会、沙盘社团、理财社团、点钞社团等, 积极引导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以生为本, 服务育人, 文化育人。在教学楼、实训楼、教室、宿舍楼和系部网站进行企业文化宣传, 实现企业文化和专业文化相互融合, 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系部环境文化, 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系风。
六、教学团队建设平台
教师在学校教学和管理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保障。通过外引、内培相结合, 不断扩大专业教师队伍;采取国培、省培、实践进修等多种方式, 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建立企业与学校“双向互动”培养机制, 逐步打造一支理论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 教研能力突出、社会服务能力强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会计专业团队整体建设的基础上, 以“师德建设、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开发、业务实践、梯队建设、教科研及创新能力”等方面培养, 加强核心课程团队建设, 提高团队整体教学与科研水平。加强“双师”素质培养, 所有专任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企业实践至少2个月。每年安排专任教师到粮食企业或其他合作企业挂职锻炼, 参与企业的财务相关工作;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资格考试,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水平。
在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专业, 六个平台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13年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再创历史新高, 毕业生正式就业率稳步提高, 校内外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罗平实.会计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财会通讯, 2011 (2) .
[2]施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 (13) .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推荐阅读:
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06-21
精品课程的会计专业06-08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06-25
专业课程设置本科会计09-08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09-05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10-02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06-29
浅谈适应岗位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整合09-28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01-02
会计学什么课程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