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2024-10-11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精选12篇)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1

一、概念

1. 精品课程

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既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支撑环境[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网络课程中的精品。笔者主讲的医学物理学2006年被评审为校级精品课程。

2.自主性学习环境

自主性学习环境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 可以概括为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 (不仅仅是信息资源) 的组合[2], 其中学习资源不仅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学习空间、人类教师等物质资源, 还包括任务情境、人际关系等软资源。自主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

3.“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3]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其缺点则是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因而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甚至可能偏离教学目标)和忽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刚好与建构主义相反,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重视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其突出的缺点则是强调“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否定“发现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因而不利于创新人材的成长。何克抗先生提出的“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正好实现二者优势互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其主要特点是: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二、自主性学习环境构建的意义

1. 网络课程建设中的问题

网络课程的出现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出现“四个不再”现象:学习时间不再一成不变,学习地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学习内容不再仅仅限于教材,学习媒介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幻灯和录像。但是利用网络课程学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通过对大一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4],师生双向交流情况较差 (有13.8%的同学认为“很差”,有30.4%的同学认为“较差”) ,而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有11.6%的同学认为兴趣“很低”,有27.1%的同学认为“较低”) 。

2.自主性学习环境构建的意义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建设自主性学习环境是解决问题的较好办法。其主要意义如下:

通过问题情境设计、帮助系统、协同学习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探索性学习,从而对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十分有利。

可作为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评价信息的丰富资源,从而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十分有利。

可提供便于观察、设计和参与实际操作的仿真实验条件,从而对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十分有利。

可充当会话、讨论、协作交流和思想沟通的理想媒体, 从而对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高尚情操与健全人格十分有利。

三、《医学物理学》中自主性学习环境的构建

1. 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原则

(1) 自主设计:高校情况不同,学习环境设计上的标准和要求也不相同。我们在设计时着重突出三点: (1) 以学校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 (2) 以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能力水平为基础; (3) 以所选定的统编教材内容为依托。

(2) 交互虚拟:网络化学习有虚拟的一面,但为了增强学生的亲临现场感,通过虚拟技术,逐步建立起虚拟实验室、教室等。为了让学生感受在现实世界中的交流,采用实名注册的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主要措施: (1) 加强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 (2) 强调课堂教学和网络课程中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过程中的交互,避免出现学生时间上无为浪费的情况; (3) 通过社区、电邮、BBS、作业提交系统等,注重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交互等。

(3) 四个注重: (1) 注重“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理念; (2) 注重问题情境设计; (3) 注重协作学习和师生交流; (4) 注重帮助系统和评价体系建设。

2. 学校层面上的自主学习环境

以物质环境(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网络教室等)为基础,以校训、校风、学习社区、文化长廊等构成校园文化环境,以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构成数字资源环境,以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社区、虚拟图书馆等构成虚拟现实环境,以各类应用系统等为主线建构起学校层面上数字校园中自主性学习环境。

3. 医学物理学精品课程内的自主性学习环境

(1) 教材:我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用物理学》(6版)为基础教材,在医用物理学网络课程中,从三个大的方面构建自主学习环境:视频教室、辅导答疑、课程讨论。视频教室内将涵盖所有教师上课录像,可共学生根据兴趣进行选择,辅导和讨论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

(2) 问题情景设计:注重在讲述教学内容时的问题情景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如在进行液体的表面现象教学时,我们首先给同学们展示了荷页上的水珠图片(如图1),并据此提问:为什么水会成为珠哪?而在玻璃板上的水却不能成为水珠?

(3) 讨论社区:为了体现良好的交互性,我们在课程内没有设立讨论区,只是建立了一个链接,把讨论的内容引入到我们自主开发的“教育虚拟社区”中,在教育虚拟社区内开设有“医学物理学”社区,学生和教师可以自由进行讨论,并可以建设发表自己的博客。目前由于这个社区已经为同学们熟知,所以讨论起来,并没有因为不在课程内部就显得不方便(如图3)。

(4) 建设自测题库系统和教师反馈信息系统。为了让同学们能及时掌握课堂上教学内容并完成作业,我们设计了自测题库,并结合讨论区及时给主讲教师反馈信息。

四、结束语

我们设计制作的医学物理学精品课程已经运行了两年了,这期间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应用,本科2006, 2007级的同学们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有些建议我们已在课程中进行了实施。但是并不讳言,我们还有不少工作去做,譬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如何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完整的精品课程体系、如何评估新的环境下的学习质量与教学质量问题等等。

摘要:基于“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理论, 在医用物理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 以“自主设计、交互虚拟、有利学习”为原则, 构建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创造学习的自主性学习环境。

关键词:医学物理学,网络课程,构建,学习环境,教学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王陆编著.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J].中国电化教育, 2000, 4

[3]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孔繁之.数字化校园中自主性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6

[5]唐剑岚.自主学习模式下的网络环境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 2004, 6

[6]孔繁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与实践探索[J].教育信息化, 2004, 1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2

大家好!我叫徐斌。

我演讲的题目是《构建和谐环境的思考》

今天是第34个世界环境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关乎人类生死存亡的话题,我感觉到了自身的渺小,更感受到了责任的重大。我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同大家一道加深对环境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著名环保学家曲格平说:“没有一个清洁美好的环境,再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毫无意义。”这句话高度的概括人与环境关系,同时也阐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离开了和谐的环境,别说是构建和谐社会,就连我们的生存也会成为大问题。美丽富饶的地球给予了我们所有物质的精华,而最后,我们回馈地球的不应该是满地的狼藉和累累的伤痕。

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把我们带入了现代文明,但毫不忌讳地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人类集体的灭亡。特别是20世纪以来,全世界每年有数千万吨的石油、重金属和生活垃圾流入海洋,水中的病菌和污染物每年造成约2500万人死亡,全球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约有230亿吨,平均每天有140种生物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不堪重负的地球已经向人类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沙尘暴的侵袭,臭氧层的空洞,水资源的污染,动植物的失衡;非典、禽流感等高死亡率传染病的蔓延,让我们的家园四面楚歌,岌岌可危。而所有这些,归根结底都是由我们人类一手造成的。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在灾难面前,聪明的人类显然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候鸟的迁徙》、《可可西里》、《帝企鹅日记》等一系列环保影片像一枚枚重磅炸弹一样唤醒着我们的良知。而2004年上映的美国大片《后天》则让人们真正见识了温室效应可能给世界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冰冷的海水淹没了曼哈顿;可怕的海啸吞噬了洛杉矶;雨点般的冰雹砸向了东京;疯狂的飓风席卷了夏威夷……。此后,冰层和白雪覆盖了茫茫大地,人类开始逃往,冰河时代就此开始。虽然这只是一个科幻故事,但对失去生命的恐惧还是让置身于其中的人们为之震撼,那种震憾来自于片中世界末日的真实,这种真实不仅来自于精美绝伦的画面,更来自于环境破坏之后发生在世界上的种种惨剧。

电影已经落幕,咱们再把目光转向国内。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经济强国,但是在gdp稳步攀升的背后,我们付出的代价也是相当的惨痛。实事求是的说,我们是在以资源、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换取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是杀鸡取卵,还是造福子孙,暂时还没有定论。但有资料表明,世界十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已经有8个被中国拿下,更加触目惊心的事实是:四分之一的中国居民喝不到清洁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不得不呼吸着浑浊的空气。在国外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背后,实际上却潜伏着重大的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为此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叫做“厨房效应”——就好比我们请客吃饭,做了一桌好菜,等客人们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的厨房里又留下了什么呢?刷锅水、菜梆子、肉骨头、鸡毛、蒜皮等等。专家得出的结论就是,我国就是很多发达国家的“厨房”,所有资源能源的消耗,污染物的排放都在我们土地上完成了。导致的后果就是中国人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而宏观上讲这对全球都是有影响的。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3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体系;人文精神;环保意识

环境生态学是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室内监测、环境监测与评价、城管四个环保专业唯一共修的专业基础课。此课既要为后续技能课学习奠定基础,又要兼顾学生人文精神、环保意识和习惯、创新精神及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等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学培养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支撑。

狭义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即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内容体系。狭义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分为二。广义实践教学体系是实践教学活动中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具体包含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广义定义虽没有分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导向,但很多课改会为突出技能而在研究中将实践教学界定为实验、实训及实习教学。本文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趋向教学全程,要构建集理论、实验、实训及实习有机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积累

1.高职环境生态学课程现有的研究基础

课题组于2013~2015年间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立项课题的支持下完成了新形势下高职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调研。调查从八个方面展开:(1)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2)环境生态学课程专业地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的定向和定位;(3)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4)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第二课堂的实践应用及研究;(5)部分章节双语教学;(6)低碳教学设计及教育途径;(7)生态课堂教育实践探索;(8)课程资源库建设方案。经过研究与实践,环境生态学课改在以上八方面取得了丰厚积累。这些研究积累是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必要的研究基础。

2.高职环境生态学课程未来的研究方向

墨守成规就是落后。为了创新发展,精益求精,为了卓有成效地实现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教学目标,伴随学院环境生态学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建设,建构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作为课改重点已被正式提到研究日程上来。

二、构建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条件

1.学院环保实训基地的投入使用

学院为环境专业教学建设的环保实训基地于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环境工程仿真实训中心、环境保护宣教中心是省内其他高职院校所没有的训练基地。在省、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下投入使用的环保实训基地已达全国领先水平。环境保护宣教中心配有先进的演示系统,创新研发室配备平板电脑、电子黑板、无线网络等先进设备。

2.校企共建,合作密切

学院于2010年与承担全省森工林区环境监测任务的森工总局环境监测站合作,校站合作共同培养专业人才。此外,学院与北京中兴天瑞、哈尔滨格瑞尼室内检测、北极光室内环境等多家公司以及森工总局众多林场和保护区均有密切合作。

3.建构主义教学平台完成搭建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和城管(生态保护方向)作为省重点建设骨干专业于2014年通过验收。值此契机,专业教师依托环保实训基地、稳定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及良好多媒体及网络运行环境于2016年研究搭建了环境专业建构主义教学平台。包括支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模拟演示教学平台和实验仿真平台、支持实验及实习教学的实验教学平台和顶岗实习教学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校园媒体与网络教学平台等。

三、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1.融合传统教学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构建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传授。建构主义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环境生态学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但不能取而代之。此课程理论教学多于实际操作,实际操作都要在一定学时的理论教学指导下完成。因此,实践教学适合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线穿引全程,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为辅线,在实习、实训及实验教学某些环节中应用。

2.贯穿实用原则

基础课教学要实现与后续技能课岗位群的紧密结合。为在有限学时内实现这种可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实用为原则将精益求精贯穿始终。

四、环境生态学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直面的挑战

正视广义实践教学体系定义中的四要素,我们只在目标体系上无比明确,在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依然存有很多问题。

1.内容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前期研究已将精选过的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基础知识模块、实践技能模块及素质教育专题模块,并增加了实验及实习课的比重。为规划精细密的教学内容来填实内容体系,将要直面的挑战是:第一,进一步整合知识结构,将知识内容划分为若干能力群组,形成统一规划。第二,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项目遴选机制,以供不同专业学生在实习、实验及实训教学环节自主选择学习项目。对于不同专业学生来说,技能取向应有所侧重。

2.管理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依托学院环保实训基地,前期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知识竞赛及第二课堂等教学形式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学环节衔接合理,管理工作基本到位,但没有形成制度严明、分工负责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建立有明确规章制度并同时综合校内实训教学管理、校外实习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学评价管理规范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极具挑战的工作任务。当前亟待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包含以下两方面:第一,管理课程教学的计划组织与实施,重点协调与学院其他课程共用环境专业教学平台可能发生的教学资源配置和利用之间的矛盾。第二,建立电子档案资源库。目前实现的学生实习报告和实习日志归档显然远远不够,还应将每年度和教学有关的一切有价值的文字及图像等原始资料存入电子档案资源库以供未来查阅及参考。

3.保障体系构建面临的挑战

师资队伍、学习资源、技术设备设施及学习环境等都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技术设备设施及学习环境已完全满足了实践教学需要。需要改善的保障条件主要体现在师资队伍和学习资源两方面。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任务由多位专业教师共担,教改成果的渗透及应用对主讲教师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知识功底、组织及应变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迫在眉睫,更新教材、扩充学习资料、编制同步教学实验实习指导书及校内精品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同样急不可待。

健全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非朝夕成就,构建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都要在实践教学中脚踏实地逐步解决。鉴于课程自身特性及其在学院环境专业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及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保持长久的与时俱进的研究热度。

参考文獻:

[1]夏玉林,付云强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唐山学院学报,2009,22(5):89-92.

[2]邵雅黎近年来传统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27):103-104.

注:黑龙江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高职环境专业建构主义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ZJB1215036。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4

在近三年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改革相关工作研讨中, 始终思考环境的艺术是民众的需要, 是生活的艺术, 究竟如何规划课程才能做到既强化教学体系建设的综合性、研究性, 又能够做到尊重设计本质规律的真实性和实践性, 如何更多地关注设计教育的本源性, 如何提升设计教育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1 民生设计理念对当代设计教育的影响表现

1) 民生设计理念的基本方向:“民生设计这一概念, 并非为了界定某一种类型或风格, 而是提示一种看待设计、思考设计问题的角度”[1]。设计师群体自身是社会民众的组成部分, 设计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设计群体关注社会民众中的多样需求, 这种关注与被关注是催发民生设计产出的土壤。反之, 对“设计产出”普惠度的关注与着眼也是对当代设计教育的基本要求。

2) 民生设计理念对当代设计教育的作用力:教学模块中, 引导学生主动地衡量和比较, 认真地反思与总结, 改良优化设计效果。这对施教者和受教者来讲, 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设计界出现的“反人类设计”风潮, 某种意义上来讲, 即是对现实社会设计产出的一种嘲讽和暗示。应当说, 将学科知识与设计方向同社会民生问题紧密结合, 对设计教育循环内的存在体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说, 能够提升设计回馈现实社会的标准。这种标准不断地提示我们不但关注国际、国内的学科前沿信息, 也要相应地关注社会民众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民生设计理念对当代设计教育意识形态激发的结果是, 植根于意识形态中的设计服务概念始终影响受教群体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具备了这种意识形态的学生群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实际存在问题的挑战和学会考量专业设计领域中的拓展性需求。

2 环境建筑设计课程构建的载体

2.1 与境外合作高校对接课程的合作共建

“可靠的国际合作伙伴和优质的资源是开放性办学运行和管理的保证”[2]。与美国爱达荷大学艺术与建筑学院 (University of Idaho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合作源起于2011年。模式从两校之间的教师互访活动到联合培养计划实施, 合作状态成熟并常态化。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的共建对象主要是其生态区域规划工作室 (Eco-regional planning workshop) , 对接课程为“场地设计” (Site Design) 。

国内教育界关于民生设计的认识与具体实施尚处于启蒙阶段, 通过与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能够对这一问题得到更全面的理解。注重相互之间切实参与设计课程, 体会民生文化为本源的社会本质需求究竟是什么。

2.2 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组成模块的概念和内容

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组成模块的组成主要的两个部分为教学模块 (Teaching Module, 简称为TM) 和实践模块 (Pratice Module, 简称为PM) 。教学模块分为两个单元, 每单元为1周, 每周8个课时, 共16学时。实践模块分为3个单元, 其中PM1, PM2单元各为1.5周, 每周为8个课时, 共24学时, PM3单元为0.5周, 共4学时。

1) 课程的教学模块组成:“模块式教学, 就是围绕一个能力的教育专题, 在教法上强调知能一体, 在学法上强调知行一致”[3]。原理讲授模块是开展设计活动前的理论输入, 效果指标是指导教师对设计小组进行跟踪考量, 熟悉学生群体对设计概念的理解程度。这个过程是明确学习目标的最佳时机, 同时也是民生设计理念融入教学目标的阶段 (见表1) 。

2) 课程的实践模块组成:在概念构建完成之后, 需要完成对设计项目全面而深入地剖析, 需要在技术理性的支持下, 学习目标结合设计需求完成互动式启发, 实现设计理想 (见表2) 。

民生设计理念导向之下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组成模块的构建依据实际项目需求, 组合学科专业知识与实践技术知识, 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现实需求催生的问题, 及时纳入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之中。

3 民生设计理念导向之下课程构建的方法

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的授课团队由多名专业教师组成, 授课计划拟定在课程开始前半年内便已经开始进行计划部署, 因为属于共建联合专项课程, 是在暑期国际设计营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国际化专业课程, 将会根据最终师生数量的比例决定确定参与本课程的指导教师人数 (见图1) 。

3.1 真知学习

真知学习的概念是指对研究对象真实有效的认识过程, 不会凭借网络资料和文字资料形成浮于表面的定义。以2012年该课程基地镇江市丹徒镇槐荫村为例, 该村落具有中国古代传说文化背景, 根据环境建筑课程教学任务内容, 需要对镇江市历史文化村落形象整合与环境改善修复提出新的改造模式, 这些改造模式是对民生本源与传统文化的设计解释。“历史民居的生态化保护正是遗产保护和生态问题综合考虑的结果, 是有针对性的城市历史保护问题的具体研究”[4]。教师团队在原理讲授部分将着重讲述历史遗存在现实社会的双重需求:它们一方面渴求保护, 另一方面又祈盼更新, 将本土文化和可持续设计原则相结合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改善民众的生活品质。真知学习通过以下4个步骤开展:

1) 视频沟通:为克服时空阻碍, 通过多协议路由器与视频会议软件Webex等专业视频服务设备与网络支持来实现无距离互动式教学, 使双方教师与学生及时了解到彼此之间的教学理念, 跟踪教学进度。并且在这一阶段, 实现学生团队分组, 总量通常为3个~4个, 教师组合则是循环交叉式。

2) 听取讲解:在进行基础原理学习之后, 两方设计团队会合之后, 设计营的所有成员首先需要对设计目标所在地有所了解。由熟知实践基地的居民代表和参与过该地区设计的设计师为成员讲解基地的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具体问题, 进而为下一阶段做好铺垫。

3) 充分调研:在完成沟通和讲解后, 需要教师与学生对基地进行多次实地考察活动, 考察内容既包括就地测量计算等理性认识, 也包括对当地风土人情等的感性认识, 从而找出基地的特殊性, 得到一手资料。所有内容被视为现状分析与后期设计的基础。基本步骤为:与基地开展联络会议→充分听取代表群众意愿→以群众意见为基础完善实地调研报告→完成初步概念设计。

4) 开放讨论:完成了基础构思, 往往会局限于学生个体自身的理解, 需要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交流。因此开放讨论是进入“头脑风暴”的阶段。学生之间进行关于对基地设计的更广泛的专业讨论, 使得各自之间的认知更丰富、更完善。指导教师需要进行分组旁听, 适时地给予一定的指引。

3.2 多效指导

相对于真知学习阶段, 多效指导阶段则更偏重于课程中实践模块 (PM) , 这需要带动设计小组讨论的着眼点关注基地 (以2012年课程基地镇江市丹徒区槐荫村为例) 的身份认同、土地利用、空间密度、网络交通、人际关系等问题, 从而分析该基地的可塑性。此阶段由两部分组成:

1) 拟定设计目标和分解实现:根据设计进度任务书, 各团队自行策划, 拟定设计目标生成设计步骤与计划, 并按照所定目标与步骤进行设计的具体实施, 教师在此过程中对其所做的规划进行检定, 及时调整其对民生设计的理解与表现。这个过程中, 设计小组还必须根据需要, 前往设计基地进行深度调研和现场情景模拟测试。

2) 课程展现与反馈对流:在设计收尾之时, 由各团队讲解对基地的设计方案。突出阐述设计协调艺术性、技术性与科学性的同时, 如何突出设计方案中对民生设计的表现。并会在组织下前往设计基地开展设计汇报, 以反馈意见为基础循环式改善设计内容。

真知学习与多效指导对于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组成构建而言, 设计小组成员在完成设计任务的同时, 能够学会梳理具有文化遗存背景之下村镇居住环境的风土人情、社会关系模式、家庭生活理念等人文环境要素。让设计活动与教学活动涵盖了人居环境改造设计与文化凝练提升系列工程两个主要方面。

4 民生设计理念导向之下课程的教学效果

环境建筑设计组成模块的构建是对专业课程模式的再思考过程。模块构建效果的检定, 以及与国外近似课程进行比较获取的参考信息, 能够详细了解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阶段和可发展的空间。

4.1 丰富教学形式

环境建筑设计组成模块的构建利用国际化教学理念, 拓展共建课程, 联合培养学生的契机, 实现本课程模块组成部分构建形式的突破。对于同一设计对象, 不同的学生群体的理解与表现不尽相同, 加之设计团队成员文化背景的融和, 能够看到对各自生活环境民生概念的不同理解。这种教学形式带来的文化撞击, 极大丰富了民生设计理念导向之下该课程教学互动的经验。同时, 设计团队成员对民生设计文化理解的差异程度没有影响建立跨文化的成功合作模式, 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创造潜力和协同效果。

4.2 强化教学成果

强化课程教学成果反映在教学过程中的及时总结和鉴别:方案分析过程中将调查数据与资料结合, 采用系统化研究方法得出具体整合设计方案;论证比较过程中使用评估规则结合整体性考量测算, 对论证资料进行梳理提炼;模拟实验过程中对拟定的形象整合与环境改善修复系列方法进行民意检验。考量设计过程中基地空间增加节能性和舒适性的可行性, 兼顾民众生活群体状态在结构层次中的可持续性。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组成模块的联通实施, 加大了学生群体关注民生问题的节点以及比重, 这种概念对应了设计教育的本源, 即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与参与度, 更强化了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后期影响。

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的构建是一种基于实践项目的模块化课程, 利用课程培养阶段的各种教学引导与社会资源, 与其他学习者及助学者进行讨论交流, 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的共享与建构, 达到了项目筹措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群体, 也使未来社会设计主力军成员们在设计活动中能够由被动吸收变为主动汲取, 能够学会发现最为普通的大众生活需求与再生发展需求。

5 结语

国内外设计教育对于设计精神的本质回归皆十分关注, 主张倡导设计教育的本质是利用所学服务于社会民众, 体现民生设计的真正意义。通过环境建筑设计课程组成模块结合国际共建课程形式, 初步得出民生设计理念之下课程模块的构建模式经验。这其中不可避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 但仍能够看到其课程教学形式的突破已在探索设计教育的本源之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参考文献

[1]方晓风.民生设计刍议[J].装饰, 2008 (10) :12.

[2]颜黎光, 薛健飞, 彭小建.中外合作办学“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7) :114.

[3]高钰.室内设计专业的模块式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7) :130.

环境会计假设体系的构建 篇5

环境会计假设体系的构建

作为会计学与环境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环境会计一直为会计理论所关注.本文在分析了构建环境会计假设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形成了既符合环境会计特点、又吸收了传统会计假设合理成分、又可适用于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环境会计假设体系.

作 者:郭收库 GUO Shou-ku 作者单位:陕西工学院,管理工程系,陕西,汉中,723003刊 名:陕西工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16(4)分类号:F230 X196关键词:环境 会计 环境会计 会计假设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6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树立了教育的国际化概念,逐步形成统一的教育国际化培养目标,并建立了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了教育国际化的交流,而要真正达到教育的国际化水准,英语教育以及学科英语教育成为重中之重。[1]加之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入WTO的新形势,高新科学技术不断涌现,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现实”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主要指的是英语)就成为发展的必须。而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致力于科研的普通高等学府势必要与时俱进。

一、普通高校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思考

计算机信息处理运用能力,早已是当今大学生所必备的能力。从入学之初,计算机相关课程就在各专业、各年级、各个方面伴随着学生的学习不断加深,仅有的差别只是各专业的比重不同。从应用的层面看,计算机专业软件大部分是国外编程人员开发研制的,应用界面几乎都为英文,早期版本的计算机软件更是这样。 在我们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们通过对软件操作的熟练,可以很快对软件中出现的关键词进行掌握,进而可以看明白原版教材,并尝试在官方网站搜索资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际能力。而这一切又很有利的反馈到我们下一步的双语教学工作中。由此,可以达到一个循序渐进,良性循环的双语教学体系。我们正是认识到了计算机部分相关课程具有这样的先天优势,不遗余力地采取双语教学模式,以学生“学”为主体,大力营造双语教学环境。

二、普通高校学习对象的现状与思考

国家教育部为了普及高等教育,大力的扩招,这无疑会提升全民素质和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摆在普通高校面前,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使双语教学推行工作步履维艰。从学生角度来看,双语教学固然有很多好处,但学生学习仍还需立足于本专业的专业知识为准。为此我们调整教学计划,在注重培养学生外语学习的基础上,把专业外语课提前到大二,并在之后的每学期加开英语视听说,来拟补大二之后无外语课的弊端,巩固专业外语水平。在课程设置的框架方面力求为双语教学环境提供一个统一、明晰的体系方案和发展方向,实现学校双语课程整体规划。在构建这样一个整体的双语教学环境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激励优良,并以此为表率作用,从而带动学生们整体学习氛围。

三、普通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教学环境

在大量借鉴双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学生大学一,二年级相关的计算机基础课上,就开始贯彻专业外语关键词。从中调查摸底,对学生们外语水平全面调查摸底后,因势利导,从多方面,系统配置我们的教学环境。

1、直接引入原版双语教材或自做双语讲义,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 在相对简单、普及较早的计算机课程中,找到一本原版教材,并与之相对应的译文教材为参考,已经不是很难的事情了,其中也不乏一些精品。我们对这些教材优中选优,注重基础和原理,避免大量繁杂语法的出现,令学生们比较容易入门。但是很多计算机专业课更新较快,尤其是应用软件,我们就加大力度,在原版教材基础上,自行改写适合普通高校学生的讲义。基本上做到在软件功能简介和基本操作等部分使用全外语的课件和外语教学,在高级应用等部分,因其相对比较复杂,采取英文课件,中文讲解等几个不同程度的双语教学模式,力求保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

2、实施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很多双语教育论文中都提到不少,其重要性、系统性不言而喻。

我们在这方面从引进人才时就特别关注外语水平较高的教师,而且充分相信年轻教师的能力,发挥其专业特长。年轻教师在技术方面接受能力较快,精力比较旺盛,时间比较充沛,从入校以来就在双语教学方面进行随班试听等培训工作,给一年的时间准备一门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在实践中,年轻教师在积极地准备下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对双语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构建一个良性的、有弹性的教学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大力培养双语师资队伍的同时,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给有双语实践课教师以经济鼓励的同时,还会在设备使用,课时安排上予以照顾。按学生们的接受能力适当加大课时,甚至放慢教学计划,加大实践动手能力,结合计算机课程应用性强等特点,等习惯熟悉了基本操作之后再逐步加快、加大教学内容。

4、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课程的双语环境构建 在倡导国家教育部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我们积极为学生构建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详尽的、系统的网络教学环境。在充分利用原版软件、原版软件说明和国际互联网资源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忽视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优良的翻译软件搭建一个宽松的自主学习环境。我们把教学资源放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同时安装《金山词霸》、《金山快译》等国产优良翻译软件系统,这样学生们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自学软件和翻译外文资料,完成课外作业等活动。

5、对双语课程进行科学评价与建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通过评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获得成功与进步的体验;通过评教,使教师获取双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已促进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评价,使学校及时了解双语课程的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双语教学管理,促进双语课程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四、结束语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构建,课堂教学,听说课程

在当前这个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背景下, 大部分学生从思想意识上忽视了英语听说能力的学习和积累, 从而导致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较低。在大学期间, 由于英语成绩和毕业证挂钩, 所以很多学生也是被动地学习英语。

一、目前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英语环境不佳, 存在听多说少的局面。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 常常出现听多说少的现象。通过调查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对学生来说, 听说难度较低材料时, 很多学生采取应付的态度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当面对难度较高的材料时, 大部分学生便采取沉默的态度。这种被动学习英语的过程, 造成了英语听说的严重分裂, 从而无法达到听说水平相互影响、以听促说、以说练听的学习效果。对老师来说, 当学生无法很顺利地说出想要表达的意思时, 老师也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说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 老师在备课之时便应该综合考虑,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听说材料中所表达的信息。

2.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缺乏兴趣动力。有心理学家曾经说过, 兴趣是学习好一门课程的重要动力。在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 一部分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便表现得积极主动、情绪良好, 所取得的听说效果也比较理想;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认为, 英语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甚至认为学习英语很浪费时间。正是因为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缺乏兴趣动力, 从而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常常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长此以往, 就导致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语言学习氛围不浓,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3.教学设计不科学, 教学效果不佳。在英语听说教学的过程中, 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课程应该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其一是确定清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其二是合理设计教学重难点;其三是多重教学方法;其四是实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的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 很多老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课堂组织能力, 在听说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 无法设计出较为实用的教学方法, 同时教学过程也缺乏生气和活力, 无法达到预期的听说教学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构建策略

1.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认识, 激发英语听说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要想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应该从学生出发。因此, 在网络环境下, 将多媒体教学技术更好地融入到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过程中, 将文字、声音、图片集为一起, 形成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通过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样对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不断拓宽学习范围。其中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正确地选择合适的听说材料;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进展情况;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做好课前预习工作, 查找听说材料相关的资料, 有利于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通过增加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对提高英语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改变教学设计方法, 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应该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 由学生独立分析思考问题, 通过逐步分析思考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 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有教学家认为“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教学目标, 然后再创造出有利的学习机会”, 这样便可以说是自主学习者。在现代英语的学习过程中, 如果能够独自进行小组学习计划, 并且能够准确地分析评价自己那便是完全自主的学习者。同时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让英语听说课堂教学设计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而实现课堂英语教学环境相融合的局面, 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最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在进行听说教学之前, 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相关的知识点和词汇, 然后让学生认真准备与听力材料相关的小短文。这样在听说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演说自己的小短文, 为学生提供一个“说”的机会。在经过这个教学环节之后, 老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材料, 联系自己所写的小短文, 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讨论。这样无论是听说材料还是小短文在经过大家的讨论之后, 都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3.创新教学理念, 提高教学水平。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 进行教学改革首先就是更新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理念主要就是要求老师转变角色, 坚持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英语听说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有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摸索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网络环境下,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 并且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范围, 从而形成教与学互动的有效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学英语教师便应该不断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的优势。为了能够创新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英语知识和钻研能力。在英语专业方面, 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掌握准确的语言知识, 并且能够对英语口语熟练地说出来;在英语的教研方面, 教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和不断学习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在上课之前, 教师在备课之时除了应用教材之内的知识, 还应该拓展英语文化之外的知识, 同时有效处理好大学英语所包含的深层次的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大学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紧扣主题,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 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极具创造性和挑战性, 这样便能够深度挖掘学生对英语课堂之外知识的需求。当课堂之中出现各种问题时, 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应对突发性的问题。通过采用这种方法, 改变教学理念, 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 整体高听说教学效果

在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网络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学生应该学会主动去了解学习英语的相关软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准确地掌握网络信息化技术, 主动去获取英语听说学习中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 从而达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 通过不断评估自己,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听说材料, 最终达到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

四、总结

随着现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逐渐形成了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 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创造了新鲜的活力。因此, 在现代教与学的过程中, 便应该充分利用这种网络化的模式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听说教学过程中, 老师更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 提高教学能力, 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春辉, 全红.英语听力教学优化方式[J].南昌高专学报, 2011, (2) .

[2]熊川武, 江玲.理解教育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3]周荣.关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2, (2) .

[4]陈鸣芬, 吴碧丹.基于网络教学环境下英语听说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10, (03) .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8

一、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

本平台依托2012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网络环境下机械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学习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社会性网络服务SNS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运行模式, 由Think SNS V3系统构建。本平台集成了网络课程中心、学习任务驱动、社区化交流平台三大功能, 充分结合了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开创性构建了一种基于社区化网络服务的社会化自主学习系统SNC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鉴于该平台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特点, 除“课程中心”允许匿名访问外, 其他功能均需注册登录后使用, 所以教师和学生用户均需按要求实名注册。课程中心是对公众开放的, 不登录网站、教研室也可以浏览课程资源, 但不可以参与讨论, 也无权查看已有的讨论内容。自主学习平台的网站结构主要包括微博系统、课程中心和任务平台三个模块。其中, 微博系统包含以下6部分:教师发布通知、教师发布任务、教师发起话题、教师分享资源、师生公开讨论和师生私信交流。课程中心包含4部分:教师公布课程资源、师生查阅课程资源、师生资源讨论答疑和师生资源收藏分享。任务平台主要有学生提交任务作品和教师批阅学生作品两部分。为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 网站还设有使用帮助, 指导教师用户和学生用户的注册和登录方法。为便于管理, 网站要求实名注册, 选择分区时, 学生选择自己对应的专业-年级-班级, 教师选择对应的教研室。通过个人邮箱查看系统发送的激活邮件即可激活个人账号, 然后按照1上传头像、2设置个人标签、3关注感兴趣的人即可完成注册。其中:标签的作用是标注所学的课程 (学生用户) 或所属的教研室 (教师用户) , 学生用户须关注自己的授课教师及自己有关的学习任务频道。教师用户须关注管理员及自己所负责的任务频道。个人主页的内容及结构, 包括网站主菜单和用户菜单, 个人关注的最新动态, 个人信息窗口和网站功能区。其中:网站主菜单包括我的首页、课程中心、学习任务、社区成员和使用说明;用户菜单包括:名字、消息和账号;个人所关注的最新动态包括:所有关注、全站动态和关注的学习任务, 比如学生用户所关注的教师发布的作业、通知等;个人信息窗口有个人头像, 经验和财富值, 微博、关注、粉丝和收藏的数量;网站功能区展示一些应用和友情链接, 如精品课程网站、实验平台网站和学院网站等。

二、学习任务驱动的实现

基于网络环境下机械设计系列课程自主平台的主要特色是学习任务驱动, 即:由授课教师提出任务目标, 学生按任务驱动进行提问、思考和学习, 教师同步进行引导和讨论答疑。因此,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能在自主学习平台上实现这一教学模式?

1. 教师用户发布学习任务。为了自主学习平台的权威性和长远发展, 本系统规定只有教师用户和管理员有权发布学习任务和课程资源。教师用户以微博的方式发布学习任务和课程通知, 具体方法为:点击主菜单“我的首页”, 进入个人微博系统, 为便于师生讨论和教师答疑, 教师用户须建立一个任务话题, 首先点击“任务话题”, 在#之间输入这次学习任务的名称#, 然后输入任务内容, 插入相关附件和图片等。若需要可以“指定成员”, 然后点击发布即可, 这样, 所有关注当前教师用户的学生在登录网站后都会在微博首页看到所发布的学习任务,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 去任务中心提交自己的任务作品。

2. 学生用户提交学习任务。点击主导航菜单中的“学习任务”, 选中与学生用户相关的学习任务分类, 点击“提交作品”,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首先确认学生用户是否提交至正确的分类里, 在对话框里输入学生用户的一些任务说明 (根据任课教师的规定) , 然后选择“增加附件”或“上传图片”, 确认无误后点击“发布”。这样, 学生用户便成功提交了任务作品。若要修改已提交的任务作品, 只需进入自己的微博, 将已提交的微博删除掉, 到任务中心再次提交即可。需要说明, 为保证学生用户提交任务的唯一性, 在任务中心, 任何学生用户都不可下载查看任何附件内容;在微博系统, 学生用户只可查看自己的微博、附件和评论, 不可下载查看其他学生用户的附件, 但可下载查看教师用户的附件资源, 不可删除其他用户的微博和评论。

3. 教师用户批阅学习任务。教师用户登录网站, 进入学习任务中心, 选中相应的任务分类, 逐个下载查看学生作品, 完成批阅。作品评分可通过两种方式告知学生:一是直接在任务中心评论学生作品 (评论结果会在网站公开显示) ;二是通过发私信的方式单独告知学生 (评论结果只有该学生可见) 。为方便教师批阅学生作品, 网站提供了两种列表展示方式:“瀑布流”和“列表”, 教师用户可根据喜好自由选择。

三、自主学习平台的使用

基于网络环境下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自主学习平台成功搭建后,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应用与尝试。学期初, 教师和学生用户均在学习平台网站上完成注册。

1. 完善课程资源。将与课程有关的资源, 如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周历、课程设计任务书等上传至课程中心。同时, 充分利用自主学习的特点, 将机械设计系列课程的一些综合分析类题目作为大作业布置下去, 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发布教师微博。教师用户充分利用微博的功能, 在平台网站上发布通知、学习任务, 学生用户可利用微博的转发、收藏和评论功能, 进行评论、讨论和答疑。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任务进展和学习效果。例如, 教师利用微博发布学习任务后, 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各种工具搜集相关资料, 经提炼筛选后, 组织成自己的作品。学生提交学习任务, 教师批阅任务后进行评价和反馈。

3. 使用私信答疑。私信的使用方便了师生的沟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利用私信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将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利用私信反馈给学生, 并将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在微博中发布, 起到共享的作用。

我校《机械设计》课程为山东省精品课程, 通过在自主学习平台上的教学实践, 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这种互动方式轻松、有趣, 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 拉近了师生的时空距离, 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 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彩霞.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职业时空, 2010, 6 (9) .

[2]陈文冠.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网站的建构与应用[J].网络教育, 2007, (6) .

[3]茅忠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研究——以《标志设计》课程为例[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 (3) .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9

一、手绘表现技法课程的性质

设计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基础到专业应该是循序渐进, 不能将两者分开, 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技能课程结构中必修的技能基础课程之一。以培养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创造性思维和专业素质、职业技能为开设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般是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开课, 是学生刚学完美术基础课程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过度的一门课程, 是连接前面基础课与后面专业设计课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较好的完成环境艺术设计的草图构思和展示构思的最终效果, 使它在课程结构中获得重要的功能位置, 受到广泛注意, 引起不同方法讨论。

二、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反思

随着科技的进步, 计算机软件的运用, 手绘表现技法已由传统的精绘型逐渐过渡到快速高效型, 手绘表现技法也已经成为设计师收集资料、训练观察能力、深化设计素养、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作激情和迅速表达设计构思的重要手段。而传统教学模式中, 学生学习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时没有具体的思考表现技法课程本身的意义和目的。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美术都是以绘画艺术为手段, 把自己主观感受和想法表现的太多, 因此, 在上手绘表现技法课时, 他们也会把它当成绘画艺术来学习, 没有弄清楚学习手绘表现技法的目的和意义, 这也是学生对市场和企业不了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表现出高质量适用的手绘图是不现实的。根据这种情况, 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特点, 应与企业合作来共同完成这门课程教学。但这里要引起老师注意, 有许多学生认为有计算机和软件, 手绘表现技法就没有必要再去学习, 做作业时上网搜一搜, 所以上这门课更需要与企业合作, 让学生了解手绘表现技法在企业实践中是怎样应用的, 知道手绘表现技法课程重要性, 他们学习才会有主观能动性, 上课效率就会达到事半功倍。

三、校企合作下手绘表现技法课程“1+X”教学模式研究

1. 实行“1+X”教学新模式。

这里“1指学校, X指多个企业”实行校企合作的多“工作室”制模式。教高[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这是职业教育目前最具前景的培训模式, 除了传统课堂教学, 还需实践和生产指导等, 单靠个人是很难完成的。因此, 为了优化教学资源, 实行“1+X”教学模式---即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优势, 将学校老师与企业设计人员组成教学团队, 共同进行集体备课和上课的“协同式”教学新模式;方法上以“任务驱动”为导向, 运用以完成“工作过程”为目标的“多元化”“项目化”实施教学, 在基础课教学中就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把模拟仿真、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有效方法融入基础课程教学之中。

2. 实行“1+X”教学新方法。

这里“1指传统的教师授课, X指多个企业人员授课”。以手绘表现技法课四周课程为例, 我们目前采用传统阶段教学与校企合作下的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现在学生学习情况, 刚开始授课时, 学生基础相对簿弱且从绘画方式转变过来还有一个过程, “1+X”教学新模式----即前二周采用传统的阶段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理论讲授和大量作用训练, 让学生对透视、尺度感、质感及手绘图工具等熟练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作业量, 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 使学生对手绘表现技法有一个较好的基础;二周训练之后, 引进企业设计人员进课堂, 校企合作共同培养, 由校内到校外循序渐进地进行, 在技能基础课中强调对环境设计专业的适应性, 这些外聘老师结合自身在公司里的实际课题同学生讲解沟通, 让学生参与完成一些小型真实项目, 实现学生技能提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一般学习能力不强, 特别是基础理论课程, 而校外这些项目有实践性学生很感兴趣并能学到更多实用知识,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度, 为下一阶段专业核心课打下基础。

3. 实行“1+X”考核新模式。

这里“1指教师, X指学生代表和企业人员”实行“学校、企业、学生”共同考核模式。传统考核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等等, 重知识的记忆、轻能力的掌握;重终结性考试、轻形成性考核、重统一的规格要求、轻学生的个性发展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传统考核模式中任课老师一个人打分, 难免会有个人情感在里面, 老师打分很少与学生沟通, 学生不知道自己成绩为什么好与差, 成绩也比较片面, 许多学生对自己成绩有异议, 这种结果下会打击许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为了使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顺应时代的需求服务地方经济, 我们应该采取多项措施和方法对学生个性创造、艺术表现能力、设计意识、设计制作实践能力及职业特点进行考核;教学质量的好坏是由第三方来检验的, 以此来反映课程教学的合理性和改革实施的实效性。“1+X”考核新模式----即实行“学校、企业、学生”考核模式, 引入企业标准, 联合企业共同考核, 采用学校任课老师、企业设计人员和学生课代表共同组成一个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对学生作业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然后给出成绩, 再把评审小组每个人打出的成绩平均, 将基础技能课教学与职业核心技能和企业制定的项目实训标准相结合, 得出每个学生手绘表现技法课程考核成绩, 总评成绩时还要参考每个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

四、实现校企合作下手绘表现技法课程与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无缝对接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在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的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 而与此相配套的专业技能基础课程的改革却少有问津跟不上专业改革的步伐, 部分院校甚至存在有轻基础重专业的意识倾向。通过手绘表现技法课程“1+x”新模式实施, 强化了专业技能基础课程“知识+技能+应用”, 强调对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适应性, 为今后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实现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无缝对接。

总之, 能体现高职课程特色的教学方法很多, 都有待于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探索、试验和总结, 真正要实现人才培养与需要的良性循环, 就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方式。通过手绘表现技法课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和实施, 由理论到实践, 由简单到复杂, 丰富了教学手段, 强化学生所学知识, 提高了他们实践能力, 使环境设计专业技能基础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设计课程的学习更好的接轨。

摘要:校企合作的实质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和丰富资源共同培养符合社会和专业需求的应用性人才, 这是职业教育目前最具前景的培训模式, 从就业导向的角度看, 环境设计专业技能是指从事该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文章就以高职环境设计专业技能课程《手绘表现技法》为例, 探索新的“1+x”模式, 以便更好地为专业核心课程提供技能基础。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技能课程,手绘表现技法,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10

关键词:课程,学习共同体,网络环境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下, 上课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 学习内容多为系统化的抽象学科知识, 学习成果的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这导致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消极被动、为应付考试突击学习等现 象。[1]同时, 大学排课是由教师、专业、年级、班级、教室、时间甚至不同校区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课程表的随机性很高, 除上课外任课教师与学生交集的时间十分有限, 导致师生交流机会很少。学习氛围的僵化与师生交流的缺失, 正严重制约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与学习能力的成长。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技术优势, 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形成民主、亲切的学术交流氛围, 成为高校教学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网络环境下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可以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学习共同体的含义

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学习作为主要实践活动的共同体。广义而言, 凡是以社会协商的方法建构知识的团体都可以称为学习共同体。[2]其核心思想包括五方面:知识建构具有社会性、知识建构存在一定文化场域、知识建构是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知识建构是群体智慧的共享和衍生、身份和意义共 存于群体环境。[3]

课程除包括学校的课程表中列出的正式课程之外, 还包括作为课外实践特别计划实施的“课外活动”, 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心理形成的学校传统或校风。[4]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以课程实施过程为基础, 以学科教师和学生为成员,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将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 增进师生交流, 逐渐形成共同体氛围, 使学生在活动中协作探究, 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沟通合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网络环境下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课程学习共同体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传统的课堂教学, 二是根据课程内容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这两部分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前者是完成课程知识学习的必要环节, 后者为学生深入思考课程内容、应用和拓展课程相关知识提供实践机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课程网络平台为共同体成员开展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持;网络通信手段, 如QQ、BBS、微信、飞信、微博等, 为共同体成员之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形成良好交流氛围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环境下构建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如下图。

基于《远程教育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以上模式在某高师院校11级本科教育技术专业《远程教育学》课程中实施应用。根据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 开发了《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平台, 在平台中整合了课程BBS。建立了远程教育学QQ群、微信群, 并通知学生加入, 学生分为8个小组, 每组5~6人。为不影响教学进度, 活动安排在课后进行。结合课程需要, 共开展6次学习实践活动, 分别为:初识远程教育、模拟远程辅导、辩论“学生自治还是双向通信”、国外知名远程教育院校调研、中国远程教育政策研究、远程教育与 移动学习。

下面以“初识远程教育”为例阐述具体实施过程。

1.学习需要分析

开课之初, 由于对远程教育实践接触很少, 学生很难理解课程中相关概念、规律。为使学生尽快了解远程教育实践的基本形态与特点,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初识远程教育”调研活动。

2.任务发布, 资料收集

教师将任务要求 (如右表) 发布在课程BBS的“学习实践活动”板块中, 通知学生登录BBS了解任务要求, 组内协商分工, 收集资料。

3.小组研讨, 完成任务

根据获得资料的不同, 小组成员对远程教育会形成各自的理解。通过组内研讨, 成员各抒己见, 交流讨论, 最终达成共识, 形成小组成果。在此过程中, 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为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即使不在同一时空, 学生也可以随时就资源、观点等问题进行沟通和共享。网络通讯工具还大大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很少发言, 但是却能通过QQ、微信与教师交流甚至辩论, 课程学习的互动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4.组间交流, 知识共享

不同小组由于成员构成、掌握方法、占有资料的不同, 总结出的成果必然存在差异。组间交流可使学生感受不同的问题解决视角与方法, 在社会性情境中建构知识。根据学习实践活动不同, 组间交流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或完全在网上进行。“初识远程教育”作为第一次学习实践活动, 选择先在课上展示成果, 后在BBS上自由讨论的方式。课上展示成果时, 学生可以随时提问, 讨论交流。课后每个小组都将自己的调研结果上传至课程BBS“成果交流”板块, 一方面可供其他同学参考, 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回帖”的方式在网上继续交流。组间交流可以促进不同小组的成员、教师与学生之间进一步沟通、共享、互助, 激发学生归属感, 促进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形成。

5.总结反思, 学习评价

每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 学生都须撰写评价反思记录, 内容包括:成果作品如何修改并归档、新学到的工具和方法、合作分工情况等。每个人的反思记录都要求上传到个人QQ空间中, 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养成文件管理、知识管理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之间有机会进一步了解他人的学习结果, 形成参照, 互相促进。

应用效果与反思

基于《远程教育学》课程实施过程,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多种通信手段, 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最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共同体氛围。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生逐渐适应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随时就学习问题进行交流的方式。无论学生之间还是师生之间, 互动增加了, 交流的问题也日渐丰富, 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堂氛围变得活跃, 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大大提高, 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学生从最初“被迫”做活动, 到自己乐于做活动。任务下发后, 学生自行开展组内分工、研究讨论、查找并学习利用新的工具, 每个人都在小组内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了互相帮助、乐于分享的良好氛围。

尽管刚开始对课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抵触, 但大多数学生最后都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 认为虽然完成的是《远程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任务, 但在此过程中获得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与人合作的态度, 都能够用到其他课程中, 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结束语

信息时代呼唤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作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发源地以及人才培养的摇篮, 更需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 探索并实践信息化环境下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远程教育学》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形成了亲切融洽的师生关系, 实现了教学相长, 使课程学习由单纯的课堂灌输, 变成一种充满乐趣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康永刚, 张艳萍.高校学风现状与对策之我见[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1) :84-87.

[2]郑葳.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冯锐, 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2007 (3) :72-75.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11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质量。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目标,就必须立足于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下面我们将研究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并将具体构建课程体系的做法提出促进环境类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监测 课程体系构建 策略

一、前言

在环保事业上我国起步晚,因此在專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上远不及发达国家,进而对我国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更好推进经济发展,目前急需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人才,除了具备职业技能外,还要具备理论知识,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二、环保企业调研情况

环保企业调研结果显示,实用技术人才在环境工程领域较少,尤其是基层单位,具体表现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学生理论知识好,实践性较差,能系统掌握噪声、固废、废气和废水方面的控制知识。他们经过3年左右的工作,普遍能够进行施工及管理、小型环境工程项目设计等。然而用人单位也指出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学生欠缺综合分析能力与适应发展能力,了解环保领域的最新技术的不多,很难灵活运用和技术创新且现场工程经验缺乏,同时还有待增强爱岗敬业的精神。

三、岗位工作和职业岗位内容的分析

目前对环保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较高,具体体现在岗位职业能力、环保岗位设置等方面。下面我们将对涉及的职业岗位与岗位工作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一是企业污染治理岗位(工作内容包括:企业环境管理、常规监测化验、废气与废水处理工艺运行操作);二是环境监测与评价岗位(工作内容包括:环境评价、维护及管理监测设备仪器、环境监测与评价);三是环保设备生产岗位(工作内容包括:市场开发、技术研发、现场施工、工程设计、承揽项目);四是环境工程施工岗位(工作内容包括: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环境土建工程、环境工程概预算);五是环境工程设计岗位(工作内容包括:环保设备故障排除、正常运行维护、设备、污染处理工艺的改进与设计、各类污染物处理技术);六是环境科技咨询与环境影响评价岗位(工作内容包括:ISO14000审核、清洁生产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场施工、方案设计);七是环境管理和环境设施运行管理岗位(工作内容包括:污染监察、清洁生产审核、排污申报登记)。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

设立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岗位课程。也就是将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概论、工程制图、信息技术基础、CAD、应用数学、英语、职业素养教育、分析化学等基础性课程在高校设置并开展,为职业教育奠定基础。同时开设环保设备应用及维护、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课程,保证学生专业知识与技术的学习。

拓展职业课程。也就是在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岗位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保证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如向环境工程设计方向拓展,开设顶岗综合实践、固体废弃物处置工艺设计、水和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环境工程原理与设计、环境法规、环保设备开发设计、废气处理工艺设计等课程。再者就是向环境工程施工方向拓展,如设立顶岗综合实践、环境工程施工图绘制、环境土建工程、环境法规、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保设备安装与调试、环境工程概预算等课程。再次就是向环境监测与评价方向拓展,设立环境标准、监测仪器设备维护、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法规、环境统计与评价课程。最后就是向环境设施运行管理与环境管理方向拓展,即设立环境信息管理、环境监察、环境法规、污染防治工程检测与验收、环境管理与规划等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促进学生的更好就业和发展。

召开专业教学改革论证会。邀请企业一线专家,并结合典型工作任务、职业岗位,研究向专业学习领域转换的方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证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以论证和研讨对教学改革方向,保证人才培养规格与专业培养目标同教育改革相符。主要培养环境监测分析、废气治理、废水治理等职业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需求予以指导。以工学结合为原则开发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企业专家与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出来,保证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岗位专家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掌握新课程开发要领,编制讲义和校本教材,如实现课程综合化,以环境要素为依据开设项目课程,如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价、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及其土壤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结合岗位培养每一项目课程的核心专业技能与一般专业技能。对于大气环境监测与评价来说,可将其进行三个岗位技能的划分,如室内空气环境、大气环境、工业废气。以学生就业岗位群为依据,将核心技能确立为工业废气监测与评价,结合每一项专业技能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和技能训练标准,同时要求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工业废气监测与评价课程而言,则需包括数据处理、环境评价、样品预处理、现场采样、方案设计、样品采集与保存、布点选择、样品监测分析等,以企业废气监测过程为载体,整合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实现教 学做的一体化教学。

五、结束语

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 篇12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精品课,教学内容,学科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在高校已不仅仅是一门课, 而是一门面向就业, 学而有用的专业技能课程, 在环境类各专业学科中最为学生重视。本文试图在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解决目前精品课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使本学科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全面发展。

一、课程内容的体系结构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为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54学时, 3学分。本课程目前采用的是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的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陆书玉主编, 内容共11章, 它从环境质量的基本概念出发, 依据环境价值的基本原理, 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评价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文化环境影响评价。

二、精品课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根据目前所用教材得知, 教学内容侧重于环境质量评价的依据、标准、方法以及评价要素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评价方法的学习, 缺少环境评价学理论的实际应用, 如案例分析、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在实际的环境影响评价中风险评价、公众参与等内容已经成为建设项目中非常重要的章节。对一些风险系数较大的项目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以及存储、石油天然气的钻探和集输等项目的建设必须进行专门的风险评价, 即编写风险评价专章;自2006年3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施行以来, 公众参与环境评价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特别是一些按照国家规定应当征求公众意见的项目, 如果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没有公众参与篇章,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由此可以看到, 环评工作中实际需求的变化和教学内容之间出现脱节, 教材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 教学方式单一

课程的教学虽然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调动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学习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但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式的由一名主讲教师向学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学习为辅。对于这种内容广泛, 实践性强, 且发展迅速的新型边缘类学科, 要在有限的54学时内将它全部传授给学生, 是非常不现实, 也是非常不科学的。

(三) 考核方式较为传统

目前学校考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仍然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 其中考试成绩80%, 平时成绩20%, 但由于本学科实践性非常强, 学生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取得的分数不足以反映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有些考高分的学生, 面对实际案例分析却一筹莫展, 不知从何下手, 而相反一些考分不太高的学生, 由于社会参与意识较强, 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各种科研调查, 对案例的分析就比较准确, 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 如果仅根据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能力的强弱, 是不全面的, 也极不公平。

(四) 师资队伍较薄弱

担任本课程的教师目前共有两人, 1名教授, 1名副教授, 年龄均在40岁以上, 基本上属于主讲教师单打独斗, 缺乏团队协作, 难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 在精品课构建中表现出师资力量薄弱, 后续人才短缺的现状。

三、解决的途径

(一) 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更新

教学内容的建设是精品课程构建的核心, 创建“一流的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上, 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 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 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 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 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 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1]。因此, 为了让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实施本学科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新势在必行。在优化更新教材的过程中应针对当前国家的环境政策、法律法规和环境形势, 与时俱进地优化和补充教学内容。如补充新颁布的法律法规、修订环评标准;增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增补清洁生产、公众参与以及风险评价的内容。又比如, 在“吉化爆炸污染松花江事件”发生后, 及时抛出环境风险评价的有关内容, 在北京“东润枫景小区”业主以及全国多数城市居民反对输变电工程在居住区附近建设, 并上告国家环保局引发电磁辐射风波事件时, 及时给学生补充电磁辐射基本知识、评价标准以及公众参与等相关内容, 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掌握社会变化的态势, 使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现实性。

(二)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模式[2], 也是精品课构建中学生学习能力得以充分体现的重要教学方式, 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体方法就是采用体验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报告式教学和实地调查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活动中来。比如, 当社会关注度较高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事件发生时, 先让学生借助网络查阅相关资料, 然后分组 (3-5人/组) 进行社会调查, 撰写报告, 在课堂上组内先讨论, 各自就相关问题发表看法, 各抒己见, 然后每组派代表在全班陈述观点进行辩论, 教师最后作总结。这样既重视了学生对学习的参与过程, 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学生一方面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另一方面在课堂学习之外又更多地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 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被动式教学。

(三) 考核方式多元化

纵观世界各国, 考试仍是评价学生学习能力强弱的重要环节和检验学科知识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因此,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改变学生学习缺乏灵活性的现状, 在精品课的构建中, 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本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 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在考核成绩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 笔者认为考核成绩最终应由卷面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与平时成绩三部分构成, 比例应突出实践能力和平时主动性方面的成绩, 弱化考试成绩, 三部分比例为3:3:4。卷面成绩是指理论成绩, 反映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 考核包含基本概念、理论和评价方法等内容;实践成绩则是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具体方法是每个学生根据教师指定的案例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研究, 如资料查阅、实地考察分析、运用相关模型进行污染物影响预测计算、提出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等, 最后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教师则根据学生的评价报告给出分数;而平时成绩则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 如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分析问题的独到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运用知识的灵活性等。这样就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表现, 改变学生平时学习懒散, 考试突击应付的状况,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

(四) 高水平的师资梯队的建设

在精品课的建设中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最关键的因素[3], 而高水平师资梯队的建设则是教师队伍建设中关键中之关键。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 关键在于它拥有一流的教师梯队, 这支一流的师资梯队是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的传播者,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 是实现精品课程的设计者[4]。高水平梯队的建设是保证精品课程教学的后续师资队伍, 实现优质课程教学的有效接力。因此,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梯队是精品课构建的重要基石。

重庆大学目前拥有取得国家环评上岗证的教师多达40多人, 自2004年以来, 获得国家级环评工程师资格证且长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教师有13人, 其中30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青教师4人, 30至40岁经验丰富的教师、副教授5人, 40岁以上的教授、副教授4人, 这为本学科构建高水平的教师梯队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因此, 笔者认为, 本课程的建设除原有的主讲教师外, 应在现有从业人员中遴选3至5名有经验的具有一定潜力的青年骨干教师, 作为本学科的后续力量进行重点培养, 定期参加由国家环保部门组织的培训, 参加相关的知识讲座, 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和思维观念的目的;组织观摩、试讲以及参赛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另外, 为激励青年骨干教师加入到精品课的建设中来, 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 对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建设基金, 对参与精品课构建教师的工作量给予适当的照顾。

精品课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实践的过程, 它的建设既要有学术水平, 也要有技术水平, 更要有教育水平[5]。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 因此, 学校要培养满足社会要求的高素质大学生已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课程的改革和创新以及精品课的构建已成为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侯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1) .

[2]谢文静, 彭坚.“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影响因素的分析[J].高教探索, 2006, (4) .

[3]柳礼泉, 陈宇翔.精品课程建设与一流教师队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3) .

[4]陈润羊, 徐卫东, 高柏等“.环境管理与质量评价”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华东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上一篇:宏观调控目标下一篇:大学音乐综合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