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目标

2024-10-11

宏观调控目标(共12篇)

宏观调控目标 篇1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实践证明, 这四大目标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应当有所侧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把经济增长 (G D P指标) 作为首要目标, 这在物质财富十分匮乏的国情下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随着调整产业及技术结构、消化长期积累的过剩产能进入加速期, 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因此, 在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 应明确把增加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明确提出增加就业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人可能质疑, 当前我国老龄化加快, 劳动人口的绝对数量在减少, 就业还是突出问题吗?请看一下欧美日等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我国的国家, 至今仍然在为就业问题发愁。因为就业不仅有总量问题, 还有就业结构、就业质量、就业保障等问题, 必须统筹考虑。我国还有一个特殊情况, 那就是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要让大量农村转移人口真正成为市民, 必须以相应的就业岗位为支撑。因此, 从就业总量看, 当前急需大力发展就业弹性高的第三产业和容纳就业多的中小微企业。这也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从优化就业结构看, 急需打破各类行政性分割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阻碍, 特别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这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 推进新型城镇化。从提高就业质量看, 急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注重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培训。这有利于就业者提高技能, 促进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从构建就业保障看, 急需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及失业保险制度, 解除就业者的后顾之忧。可见, 作为民生之本, 就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多年来, 不少地方“党政工团齐动员”, 分解投资和招商引资指标, 层层考核G D P, 直至考核街道的G D P。现在要不唯G D P考核, 他们一时感到很不适应, 这是可以理解的。G D P指标确实是20世纪经济学的一项伟大发明, 衡量一国的经济总量, 还没有其他指标可以替代它。但应看到, G D P指标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反映投资的效益和结构的优劣, 也难以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资源环境代价。这些缺陷原本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加以适当修正和补充, 遗憾的是在以前激烈的地方G D P竞争中却被放大了。审视当下我们面临的突出经济社会问题, 有许多正是G D P指标的缺陷造成的。我国经济已到了只有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只有超越过去低收入阶段的地方G D P竞争路径, 才能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所以, 新的发展路径应当以增加就业为主要调控目标。这样做, 地方政府不是工作没抓手了, 而是工作视野更开阔、更贴近民生了。当然, 把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绝不是简单以失业率取代G D P增长率作为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 而是要转变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 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在竞争中充分涌流;另一方面,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为城乡广大就业者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和职业安全、社会保障网络, 并加强监管。在具体工作中, 很重要的是完善对就业状况的统计调查, 真实反映就业总量与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 绝不允许虚报瞒报。那种“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积弊,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 必须坚决铲除。至于G D P, 依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调控指标, 因为增加就业本身就要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合理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关键是, 工作的出发点不一样, 最终结局就会有很大差别。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

宏观调控目标 篇2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第二,增加就业。第三,稳定物价。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手段?

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计划手段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1.党的领导的原则 2.人民主权原则 3.公民权利的原则 4.法治原则 5.民主集中制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部分。

宪法的特征:

1在内容上,规定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2.在法律效力上,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3.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要求更加严格

宪法的修改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5/1以上的人国人民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3/2以上通过。普通法律则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社会经济的权利 4.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5.人身自由 6.宗教信仰自由

7.妇女的权利和婚姻家庭儿童老人受国家特殊保护 8.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

我国民法是以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为其调整对象的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和诚实信用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 4.禁止权利滥用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无民事行为能力

人身权:民事主体基于其人格或身份而依法享有的,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物权:权利人依法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债权: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性质上属于请求权

民事责任:是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依照民法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构成民事责任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损害事实

宏观调控目标 篇3

摘要:文章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进行了剖析,指出保持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基本目的,保障居民的居住福利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根本宗旨。并进而提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制度创新;采取灵活而审慎的宏观调控措施,推动房地产业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了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复杂性,随着2008年9月16日人民银行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标志着5年多来的紧缩性政策转向,同时各地房地产市场普遍出现不景气的局面。然而到了2009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一扫阴霾,各地房地产市场频频上演“地王频出”、“量价齐升”、“一房难求”的火爆场面。随着2009年9月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建设用地管理促进批而未用土地利用的通知》标志着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重新启动。

二、房价成为调控的目标

房价上涨过快是当前房地产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房价为什么会不断上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认为是开发商牟取了暴利,有的人认为是炒房团在存心哄抬,也有人说,是很多人的超前消费观念有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人们明知开发商通过炒作而哄抬价格、明知自己难堪重负,为什么还有超前消费?这是因为房价越调控越涨的事实,强化了人们的预期,如果现在不赶紧买,将来可能付出更多。归根结底,任何商品的价格高低只与需求和供应两项因素相关。当需求旺盛时,价格上涨以抑止需求,同时上涨带来的暴利,又吸引了更多的制造商加入,于是增加了供应,竞争逐步加强,价格慢慢回落,如此周而复始。住房价格是住房市场的核心,是住房市场健康的“晴雨表”,怎样对其进行调控、其调控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必须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宏观调控就是政府对经济总量的控制,并通过这种总量控制来稳定整个社会经济周期中的经济上下波动。对国家来说,经济总量就是GDP增长速度、失业率与就业率的高低、货币供应量的大小、利率和汇率的调整等。但从当前政府出台的不少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来看,基本上没有走出那种以微观行政方式来代替宏观调控的窠臼,而仅仅是遏制过热行业的发展等。

三、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制度创新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但房地产的生产要素土地与金融的市场化程度偏低,不仅严重制约着房地产市场化进程,而且呈现出一定的伪市场化特征。现有的房地产发展模式其表现形式为“政府低价征用农民土地——政府高价拍卖——开发商开发成商品房后再更高价出售”的“官商联合开发模式”,使得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在短期内容易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但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风险。这也就不难理解地方政府在这一轮宏观调控中首当其冲地承担的救市义务。另外,基于房地产市场准入門槛较高的特点,房地产市场竞争程度低下,垄断特征明显。同时,房地产市场效率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资源闲置和短缺并存的局面并未得以根本扭转。为此,应当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实现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使市场供求均衡得以优化和保障;应当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能力;积极推进上游资源——土地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创新房地产开发模式;按照总量平衡、结构优化的原则,积极发展商品房市场,活跃二手房市场,规范租赁房市场,创新经济适用房产权制度以及廉租房分配制度,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供给和保障体系,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施监管制度创新,削弱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市场间的利益联结,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使其能够真正承担起为各阶层民众提供更多更好公共服务的职责。

四、应积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提高调控的有效性

应该说,住宅和房地产区域性很强,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土地资源情况、不同的消费习惯都会影响其发展。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住宅和房地产本质上不是全国统一市场。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各级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制订和实施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应各司其职,在不同层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应明确中央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确定宏观调控政策的方向,通过金融政策、税收和财政政策进行调控,而涉及到住宅建设中的土地供应、容积率、户型结构以及市场调控的具体操作则应由各级地方政府来完成。现在我们对地方政府对宏观调控政策执行不力多有抱怨,但不去追究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现在已到了要建立中央与地方对房地产调控“共同治理”机制的时候了。

五、稳定政策,认真把握调控力度

宏观调控目标 篇4

一、把“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配置, 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影响经济的增长, 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政府通过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克服影响经济增长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

单纯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会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 导致资源浪费, 生态平衡被破坏, 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因此, 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就不能仅是促进经济增长, 而应该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 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而是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通过国家扶持和地方努力相结合, 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等, 促进经济发展。

二、把“增加就业”调整为“保障民生”

构建和谐社会, 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所谓民生, 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 等等。具体来说, 就是要把就业、分配、教育、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因此, 宏观调控主要目标就不能仅仅是增加就业, 而应该是保障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利益。通过就业, 劳动者获得报酬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也可以刺激消费, 拉动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政府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布局调整, 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等, 扩大就业规模。通过规范劳动力市场, 保障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劳动者就业、创业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环境。

分配是民生之源。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 “如果搞两极分化, 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共同致富, 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 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 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公平的收入分配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实现公平分配, 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不论是在初次分配, 还是再分配中, 政府都要坚持公平分配, 在再分配中更加注重公平。

教育是民生之基。邓小平同志曾说, “如果教育问题解决不好, 就会误大事, 应要负历史责任。在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里, 把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因此, 政府要十分重视教育, 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社保是民生之依。政府要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稳定是民生之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 害莫大于乱。”政府要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 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不再把“稳定物价”作为主要目标之一, 而是把它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

物价作为市场发挥作用的信号之一, 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有着重要影响。物价的变动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物价全面上涨, 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物价全面下跌, 就会出现通货紧缩。两者都会使经济的发展出现较大波动。因此, 政府必须稳定物价, 借此防止出现通货膨胀, 又可以防止出现通货紧缩, 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

物价变动影响民生。物价是影响人们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物价过高, 会增加人们的消费成本, 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会影响人们的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对中低收入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影响更大。政府通过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 不仅能增强人们的购买力, 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而且能保障中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一定程度上既保障了民生又维护了社会公平。

四、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实施意见 篇5

为落实《关于省 2020 年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的实施意见》(价调联〔2020〕1 号),确保我市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年度全市价格总水平预期调控目标,切实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省前列营造良好的价格环境,经市政府同意,现就 2020 年市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价格总水平预期调控目标

2020 年全市价格总水平预期调控目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度涨幅控制在 3.5%左右。

二、目标责任分解

(一)各辖市(区)、经开区价格调控工作任务

1.保障重要商品生产供应。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办法》和我省实施办法要求,统筹抓好生产发展、产销衔接、流通运输、市场调控、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切实增强“菜篮子”商品的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调控保障能力。加大重要民生商品的储备、调运力度,落实冻猪肉增储任务,根据市场供需和价格情况,及时投放粮油、猪肉等重要民生储备物资,保障群众生活,稳定市场价格。结合地方实际,切实发挥农产品平价商店稳价惠民作用。全力做好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品的生产调运,保障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用品的市场供应。

2.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价格调控。完善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和疫情防控用品价格应急监测,及时发现价格异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粮食价格。稳慎推进价格改革,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以及促进疫情防控期间重要生活物资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的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切实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加强辖市(区)价格调节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和使用管理,充分发挥省、市、县(市)价格调节专项资金的效用。根据《省价格异动应急预案》及市要求,修订完善价格异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置个别商品价格异动,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和极端情况发生。

3.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加大市场价格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规范市场价格秩序,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和防控物资价格监管,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良好的市场价格秩序。

4.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坚守民生底线,认真落实

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照国家、省、市部署要求,提高疫情防控期间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当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达到启动条件时,立即启动联动机制,并确保在指数发布当月内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位,努力缓解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在推进民生价格改革过程中,把握好改革方案出台的时机和力度,同步出台配套保障措施,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5.加强正面宣传和预期引导。做好“发改·价格通”平台等民生价格信息发布工作,创新方式方法,及时发布市场动态和价格信息,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和群众的消费心理。全面、准确、客观解读价格政策,增强政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积极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及时应对和处置价格舆情,切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市各有关部门价格调控工作任务

1.促进重要农产品和疫情防控用品生产。推进粮食和绿色蔬菜高质高效创建,全市粮食面积稳定在 144 万亩左右,其中水稻面积稳定在 78.2 万亩左右。加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新建园艺作物标准园 10 个。加快恢复生猪产能,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 80%,按照国家确定的 4 年生猪稳产保供任务 3 年完成要求,2020 年完成 80%的目标任务。根据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保障机制职责分工,积极做好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用品的生产、供应等工作。(市农业农村

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保障粮食市场供应。认真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按省统一部署及时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切实保障粮食市场供应。有序安排各级储备粮食轮换,加强粮食产销衔接,调节市场供求。完善粮食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全面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市发展改革委)

3.强化“菜篮子”商品供应。加强流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产品仓储冷链保鲜物流设施工程建设,发挥凌家塘市场、浙皖边界市场等重点批发市场的保供作用,增强收储冷藏和调节市场能力。认真落实《省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实施细则》,加强市场研判,实施精准投放。以完善信息化管理为重点,加强市级政府猪肉储备动态调整和质量管理,做好常态和投放期间监督管理审计工作。做好政府猪肉储备数量统计上报工作,监督核查各辖市(区)政府储备猪肉数量、质量落实情况及储存安全。按省要求,制定“菜篮子”市场供求应急调控预案,加强重要“菜篮子”商品储备,落实冻猪肉增储任务,确保发生极端天气和突发公共事件时,重要“菜篮子”商品不断档、不脱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4.畅通重要商品流通渠道。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和促进疫情防控用品流通的相关政策,积极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免收车辆通行费和调整货车通行费计费方

式等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推动供销合作社系统连锁企业、批发市场、行业协会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种养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的对接,建立稳定可靠的产销合作关系,组织农超、农企、农校对接,举办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以农产品销售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畅通农产品销售进城渠道,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市发展改革委)

5.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落实好重要农产品、“菜篮子”商品和疫情防控用品的生产、储备、供应等财政支持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认真落实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强化价格调节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使用管理,提高价格调节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

6.强化价格监测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菜篮子”商品和疫情防控用品价格监测监控和市场巡查力度,高度关注个别商品价格异动,及时发现价格异动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加强重要民生商品和工业品监测预测预警机制,健全价格总水平和重要商品形势分析制度,深入开展价格政策效应监测和价格改革专项监测。加大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力度,进一步推动价格收费监管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工作创新,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价格专项整治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强化粮油、肉菜等重要民生商品和新冠肺炎疫

情防控用品价格监管,严厉查处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加强正面宣传和预期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7.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落实市政府“分区调控、同城平衡”要求,巩固“分级负责、集中管理”机制,健全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管理制度,规范商品住房销售价格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8.做好有关价格指数及相关指标统计监测发布工作。积极开展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等指数的调查统计工作,及时发布相关指数运行情况。做好全市粮食、油料和蔬菜播种面积及产量、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量、猪肉产量等指标统计工作。(国家统计局调查队、市统计局、市农业农村局)

9.落实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机制。认真落实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指导督促各辖市(区)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部署要求提高疫情防控期间价格临时补贴标准,及时启动联动机制,并确保在指数发布当月内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位,做好全市价格补贴发放情况的汇总

统计工作。根据有关要求,健全最低工资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机制。(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总工会)

10.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按隶属关系,认真落实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并按照全省统一部署,落实并做好与物价联动的补贴机制,保持学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基本稳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市政府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政发〔2010〕181 号),市价格调控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的制订、督查和考核工作。各辖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抓生产、促流通、保供应、稳物价等价格调控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明晰工作责任。各辖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和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加强跟踪督查,确保各项价格调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强化目标考核。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及时跟踪了解价格调控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联络

房价调控目标“涨”声依旧 篇6

在目前已经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城市中,仅北京提到了“降房价”。

3月29日晚,北京公布房价调控目标,提出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这一提法可谓独树一帜。记者根据公开资料发现,所有城市均未明确提出降房价的说法。

大多数城市将调控目标与本地经济增速直接挂钩,提出房价调控目标低于GDP的增长水平,如太原、西安、沈阳、银川、济南等省会城市均是如此。吉林榆树标准最为宽松,规定市区2011年度新建住房价格增幅低于2010年新建住房价格增幅,但当地2010年住房均价涨幅为50.5%,也就是说,如果榆树今年房价涨幅达到50%,也是可以允许的。这被社会称之为最为“凶猛”的目标。

各地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根据“新国八条”规定,全国有600个城市需在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但截至3月29日,公布目标的城市仍然不多,不到50个,仅占总数的8%左右。

挂钩经济增速难言合理

虽然目前有不少城市公布了房价控制目标,在房价高企的前提下,所有的目标城市都没有考虑居民支付能力,而是选择与当地经济增长预期挂钩,因而颇受社会诟病,而成为众矢之的。

据了解,已公布的控制目标中,大多数城市房价调控目标只是与GDP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挂钩,如海口就规定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水平,即10%左右。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民众希望房价出现适当回调,除了北京外,各地公布的调控标准却并未提到“下跌”这样的字眼,相反,均以上涨为控制目标,这显然与民众的期望相左。

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明确表示,从当前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来看,并未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因而这样的标准难言合理。他说:“就长期而言,一个地区房价涨幅与人均收入增幅相一致,基本算是合理的。但如果是在一个房价已经偏高的情况下,则就难言合理了,因为若收入与房价同步增长,则人们的购房支付能力,仍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杨红旭和他的研究团队研究发现:房价收入比全国整体上6~7倍(一套均值的住宅价格,除以一个均值的家庭年收入)合理,而2010年为7.7倍,较2009年的8倍有所回落,可以说略略偏高了一点。绝大部分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是合理的,主要是东部一、二线城市偏高(少数城市超过10倍)。如北京达到17.4,上海为15.4,深圳为15.6,二线城市中如杭州也达到了12.7%。

杨红旭分析指出,近几年我国中西部城市,以及部分东部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涨幅并不大,这些城市今年的房价控制目标确定为与GDP和人均收入增幅相一致,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靠谱的。而近几年房价上涨过快的东部一、二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已经偏高,如果将房价控制目标也跟中西部城市一样,显而易见是不合时宜的。

房价目标或将调整

已公布的房价控制目标或将酌情调整之后再向社会公布。

3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确定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时,要在本地区内听取社会的意见,使各地调控目标的制定科学合理,并取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已经公布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城市,也要以适当的方式听取社会的意见,并根据听取意见的情况,酌情调整已发布的调控目标。

房价控制目标过于宽松,以至于有人将“限价标准”戏称为“涨价标准”。之所以会这样,专家分析认为这与“新国八条”政策本身有瑕疵所造成的。

“新国八条”规定: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这项规定,曾被人寄予厚望,民众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出台具体的控制目标,使得房价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

从这项规定中不难看出这样几个信息,其一,地方政府确定房价控制目标,并不需征询当地公众意见;其二,购房支付能力如何确定,也无具体的参考标准。正是因为如此,在制定控制目标的时候,缺乏公众的参与,自然难以得到满意的结果了。

对此,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新国八条”规定,房价调控目标的参照标准是当地的房价收入比或当地CPI,相信地方政府就没有机会把“限价标准”变“涨价标准”了。中国房地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表示,调控指标与GDP挂钩极不合理,其实应与CPI挂钩,最合理幅度应维持在3%以内。

调控仍会持续施压

不过专家表示,由于现已“限购”、“限贷”等针对性极强的调控措施,只要执行力度不会放松,这对市场需求将会产生巨大冲击,从而大大降低了房价上涨的可能性。此外,还有新的调控措施可能出台,继续加大对市场调控力度,这对市场造成的压力也不可小觑。

“目前国内楼市宏观调控措施尚未穷尽,控制房价上涨幅度已经成为今年各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苗乐如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幸福城市战略高峰论坛上表示。苗乐如的表述透露出这样的信息,未来政府不会容忍房价继续上涨,如果房价“不听话”,在适当的时候还会继续出台政策来深化调控。由此看来,如果房价出现上涨苗头,还会遭到调控政策的打压。

至于各城市公布的房价调控目标会否改变市场预期,从而使得房价上涨?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问题是投资需求受到限制,而刚性需求因为房价过高无力购买,在需求萎缩的前提下,已经经历了一年多的低迷状态的开发商,是不是还“不差钱”则不得而知了。一旦开发商资金链吃紧,大面积降价促销现象必然出现。

浅析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篇7

关键词:宏观经济,目标,政策,调控手段

微观经济主要是研究经济个量的经济行为, 其主要目的是阐明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 经济个量如何实现各自的最佳目标, 如企业是质量指标、产量产值指标、成本利润指标等。而宏观经济是研究经济总量的运行规律。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不仅是局部与整体, 个量与总量之分, 而且总体经济行为不等于各个经济单位活动的简单相加, 如不认识这个问题, 往往会使人们犯下“会成谬误”的错误。只有在宏观经济的指导下, 微观经济才能健康发展。那么怎样衡量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以及出现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呢?经济学家通常把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家收支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

一、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一) 充分就业

充分就业不是没有失业, 允许存在自愿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的现象。高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问题。失业是经济问题, 因为它意味浪费有价值的资源。失业之所以有成为社会问题, 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失业的人, 面对收入减少的困境而痛苦挣扎, 引发社会的不安定。作为政府, 从积极发展、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的各方面考虑, 应该把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二)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经济生产能力和实际国民收入的增加。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表示, 以GDP的增长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必然伴随经济结构系统的调整与变革, 这种状况, 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以经济增长为基础, 因此有发展, 必定有增长。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不一定是意味着经济发展。保罗·克鲁格曼说:“生产率不等于一切, 但长期看它几乎意味着一切”, 因此经济增长是一个很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考虑到人口的增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因素等, 要求经济必须增长, 经济增长, 才能保证充分就业, 保持经济平稳持续发展。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报告中指出, 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扶持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高科技产业等, 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经济增率控制在8%左右。

(三) 物价稳定

物价稳定是指综合价格水平的平稳。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 通货膨胀就会发生。一般认为通货膨胀是有害无益的, 它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使经济付出沉重的代价。在经济方面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的效应, 由于工资薪金的增加往往落后于物价的上涨, 使工薪阶层受到损害, 使利润收入者得到实惠, 后者的利益是以前者的损失为代价的;使固定收入的人们降低实际购买力。对财产分配的效应:家庭财产可分为固定索求权资产, 如债券、储蓄等, 和变动价格资产, 如房屋、黄金等。通货膨胀对前者损失更大。对产量与就业的效应:通货膨胀后, 短期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幅度落后于产品价格的上涨, 使企业利润大增, 企业乐于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工人,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 利润增加的势头终止, 企业解雇工人, 造成失业人数增加, 另一方面企业盲目扩张生产, 造成更大的通货膨胀。在社会方面的影响:失业造成悲剧和资源的浪费, 同时使社会不稳定、犯罪增加, 产生动荡。因此要控制通货膨胀率, 使之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通货膨胀率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指数变动的比率。通常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CPI的涨幅控制在3%左右。

(四) 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本国居民同外国居民之间进行各个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经济关系的有系统的记录, 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发生的各种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的对比。在开放经济中, 一国国际收支失衡不仅使整个国民经济宏观均衡的局部破坏, 而且还导致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失衡, 影响国内经济增长和发展。大量贸易顺差, 使本币坚挺, 吸引大量资本流入, 从而增加货币存量, 顺差将使出口受阻。大量逆差, 则由于进口过量, 本国经济发展受损, 导致失业增加。由于本国外汇储蓄下降, 本币贬值, 而资本大量外流, 国际清偿能力不足, 甚至引发债务危机。因此我们要全面适应国际形式变化和国内发展要求, 稳定发展对外贸易, 实现贸易双赢, 促进国际收入平衡。上面所提到四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是相互联系和作用影响的。我们要运用科学发展观, 研究国民经济这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有机体, 使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向前发展,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二、宏观经济目标调控手段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四个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主要是围绕效率、公平和增长这三方面展开的。效率包括生产效率和经济制度效率。生产效率又包括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是个物质概念, 即少投入, 多生产;经济效率, 是价值概念, 即成本低, 费用少。经济制度效率是以生产效率为前提, 还涉及经济单位之间如何进行联系, 产品分配的方式, 资源利用程度等问题。公平指公正、合理, 主要反映一个经济制度如何分配其负担和利益。增长亦指经济增长。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和经济制度的局限性, 上面四个指标是难以全面实现的。但是根据上述调控目标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以及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 总会探索出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较佳手段的组合方式, 即以经济手段为主, 并与其他多种手段相结合, 来调控宏观经济目标。因为我国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 即以市场经济为主于辅以计划经济, 所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 是通过经济手段, 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 来影响和控制经济运行过程, 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一)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调节国家经济活动总水平, 政府采取的支出、税务和政府借债水平的政策选择。它由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 (即税务) 构成。财政支出包括三方面:一是国家投资, 大多用于科研、基础设施、交通以及环保等部门。二是政府消费, 即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采购支出。三是转移支付, 包括两大类: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系统, 总的说来, 转移支付大部分资金, 由政府承担。财政收入包括:税收、国内公债。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当前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策, 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500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 地方赤字2000亿元, 由中央代发。为了促进投资增快, 发挥“四两拨千金”的作用, 引导带动社会投资。2009~2010年这两年新增投资4万亿的投资计划, 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二) 货币政策

它是金融干预的政策和手段, 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 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 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 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经济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 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称改变银行储备率。第二, 改变贴现率。如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 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以后, 再贷给企业也得提高利率, 否则商业银行无利可图, 而企业因成本加大, 就会缩小借款, 进而降低金融机构的货币供应量, 相反, 如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 则会普遍降低利率扩大贷款数量, 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三, 公开市场业务, 即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用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当前, 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 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三) 收入政策

这是政府为了降低一般价格上升速度, 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它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补充。如政府为了控制房价过快增长, 2010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资金632亿元。

温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改革收入分配政策, 通过发展经济, 调节产业结构, 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 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 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 把“蛋糕”分好, 一是要逐步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二是要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重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温家宝.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宏观调控目标 篇8

一、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双重目标背离之谜

调控目标正确与否, 是宏观调控能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问题。2 0 0 5年初我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动因主要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当时中央有关文件提出调控目标是:实现商品房供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商品住房结构基本合理和住房价格基本稳定, 其立足点则是稳定房价。采取的政策措施主要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包括收紧住房抵押贷款, 提高首期付款成数、实施差别化利率, 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 对个人住房转让不满5年的要交纳20%交易税等等, 从而控制住房市场需求, 抑制房价上涨。实施的结果是, 2005、2006两年的商品住房销售量大幅下降, 房价虽有所回落, 但导致房地产市场处于低迷状态。面对这种状况, 2007年政策上作了调整, 暂时被压抑的商品房市场需求开始反弹, 房地产市场走向繁荣, 房价也随之上升。2008年为抑制房价上涨, 又一次采取了紧缩政策, 房地产市场也又一次转向低迷。直到2 0 0 9年, 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 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为发挥房地产支柱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宏观调控转向, 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采取了种种优惠政策, 促使房地产市场又一次走向繁荣, 对扩内需、保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也拉动房价异常过快上涨。

2 0 0 9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 鲜明的印证了两大调控目标之间背离的现实。据最近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6232亿元, 比上年增长1 6.1%, 商品房销售面积达9 3 7 1 3万平方米, 增长4 2.1%, 而房屋竣工面积只有70219万平方米, 仅增长5.5%, 购置土地面积反而下降18.9%。这种供不应求的形势, 拉动房价暴涨。许多专家指出, 今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中国商品住宅价格上涨1.9%的数据是不准确的。据对比分析, 2009年商品房销售额增长75.5%, 达到4.4万亿元, 而对比销售面积仅增长42.1%, 从二者的差距可以看出去年房价大概上涨了2 4%。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些大城市, 涨幅更是惊人。据上海政府部门统计, 2009年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上涨9.2%, 而一般居民感受远不止此, 据有关资料, 2008年12月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为1.2万元, 而2009年12月已上升到每平方米2万元以上, 涨幅高达60%。由此可以说, 2009年的房价上涨, 是需求刺激过度, 房地产市场过热的结果, 也是保经济增长的副产品。

从上述宏观调控历程的回顾来看, 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陷入了“调控——观望——反弹”W形冷热循环的怪圈, 而且这种怪圈每经历一次循环往复, 房价都会攀升到一个新的高点, 这种“且调且涨、越调越涨”的现象, 似乎反映出房地产业促经济增长和房价稳定是个悖论, 二者只能实现一个目标, 非此即彼, 很难同时实现两大目标。为此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解开这个谜团。

二、造成双重目标矛盾的原因探究

从理论上分析, 房地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而房价的稳定合理, 使居民买得起房, 有利于改善居住条件, 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不存在根本矛盾。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出现相悖的矛盾呢?究其原因, 主要是下述因素造成的。

首先, 最根本的是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 过于倚重房地产业对G D P的拉动作用, 社会资源过度向房地产业倾斜, 导致房地产市场阶段性过热, 促使房价持续上升。无可否认, 房地产业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它以其产业链长、关联因素强的特点, 牵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 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必须有一个度, 必然要受到整个宏观经济的制约, 同其它产业发展相协调。而房地产业过热, 孤军突出, 侵占其它产业的资源, 从中长期来看, 不仅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而且必然拉动房价畸形上涨。

我国的房地产业经常出现过热状态是同现存的体制密切相关的。由于中央政府长期以来以G D P作为标准考核地方政府, 使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地方政府的实际利益深度相关。土地是国家的, 政府对地价应有控制权, “地王”难禁、地价难压, 皆因土地出让金向来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 即所谓“土地财政”, 诱使地方官员有了让土地尽可能卖出高价的动机。大银行都是国有的, 信贷手段也掌握在政府手中, 而银行出于业绩和收入考虑, 在没有额度的控制下, 对房地产业大量放贷, 人为扩大市场需求, 拉升房价, 推动房地产业过度发展。再者, 房地产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主要是国家控股的大中型股份制企业, 正是这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在不断制造“地王”, 抬高房价, 获取暴利。以上事实说明, 政府过于倚重房地产业, 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 房价上涨过快, 是造成宏观调控中促经济增长和保房价稳定双重目标难以同时实现的症结所在。

其次, 对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调控不力, 且经常摇摆不定。客观地说, 投资投机性购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也是商品住房资产特性和投资品功能的必然体现, 投资投机性购房存在对于搞活房市、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有一定积极作用, 应当允许存在, 不能明令禁止。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 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是一种虚拟需求, 在住房供给刚性的前提下, 这种需求过于膨胀, 必然加剧住房供不应求态势, 人为拉高住房价格, 而房价上涨更加刺激投机性购房参与, 形成恶性循环, 迫使房价飞涨。

自2005年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以来, 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投资投机性购房缺乏一个科学的认识, 表现在政策上常常左右摇摆。当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时, 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过严, 调控力度过大, 致使投资性、投机性购房立即退出, 房市陷入低迷。此时, 政府又怕影响经济增长目标实现, 随即又放松信贷和税收政策, 刺激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由此又进入新一轮的房市过热和房价飞涨。可以说, 这五年中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 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运行的。一般来说, 自住性需求是基本稳定的, 而投资投机性需求则具有很大的伸缩性, 它与房价互为推动, 即投资投机性需求增加, 带动房价上升, 而房价提高又会反过来刺激投资投机性需求增加, 房地产泡沫经济很大程度上就是投机性购房需求引起的。所以, 对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稳定的政策, 在总体上加以遏制, 切忌忽左忽右、忽严忽松, 摇摆不定。

再次, 城市化加速的压力与可承受力不足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 在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下, 我国城镇化进程大大加速, 1990年全国城镇化率为26.23%, 到2009年已提高到46%, 增加了20个百分点;这20年中平均每年上升1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每年有1300万人转移到城市, 目前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已达2.5亿人。据预测, 今后20年迁往城市人口可能多达4亿。大量人口进城, 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增强了活力;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增加了诸如道路、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生活资料保障, 特别是住房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既成为推动城市房地产业发展持久动力, 又成为需求拉动型住房价格上涨的动因。以上海为例, 目前全市总人口已达2 0 0 0万人, 其中外来人口600多万, 约占30%, 居民的住房问题原本就很紧张, 住房建设所需土地越来越稀缺, 多年来地价节节上升, 房价也自然跟着涨。可以说, 房地产市场过热与房价上涨过快同时并存, 客观地看, 是城市化加速的压力与城市可承受力不足的必然反映。

以上分析说明,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双重目标出现的矛盾, 决不是偶然的, 只有解决好上述三个问题, 才能促使双重目标同时实现。

三、协调宏观调控双重目标的对策建议

如何协调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双重目标的关系, 使之既能保持房市繁荣, 促进经济增长, 又能合理房价, 实现基本稳定, 是宏观调控成败的关键。为此, 笔者在分析其产生矛盾根源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建议。

1. 正确处理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从理论上分析,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既互相制约, 又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 房地产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以其产业链长、关联度强的特点, 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 又必然要受到整个宏观经济态势和产业结构的制约, 其增长速度只能被限制在一定幅度内。正确处理二者关系, 必须避免阶段性过热状态, 使房地产业平衡协调发展。2005至2009年的深刻教训是, 五年中房地产市场极不稳定, 2005、2006两年房市低迷, 2007年房市繁荣过热, 房价猛涨;2008年房市又陷入低迷, 2009年又一次过热, 房价再度大幅上涨。从以上事实中可以看到, 房地产市场阶段性过热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 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衡协调发展, 是促使调控双重目标同时实现的市场基础。所谓平稳发展, 就是指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量亦即供给和需求保持基本均衡前提下的增长, 是力求避免大起大落的增长;所谓协调发展, 是指房地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按比例的共同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条件下的发展, 还应包括房地产业内部各类商品房结构合理、商品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结构合理等等, 从而可以随经济增长的同时, 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

2. 稳定政策, 认真把握调控力度

在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以后, 准确把握调控力度就成为关键中的关键。所谓调控力度是指调控的强度, 即对调控对象作用力的大小。调控力度的把握要以房地产市场的现实状况和整个宏观经济态势为依据。例如, 当房地产市场过热, 商品房严重供不应求, 房价暴涨时, 应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 而当房地产市场低迷, 出现大量空置房, 房价暴跌时, 则应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税收政策。不仅如此, 实际操作中, 还要考虑到调控政策手段同时运用产生的合力。例如收紧房地产信贷政策与增加房地产税收政策, 同时使用会产生远大于单纯的信贷政策或税收政策的作用力。前几年调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策的稳定性不足, 一会儿过紧, 一会儿过松, 造成房市波动过大。其中特别是对于投资投机性购房和自住性购房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区别对待的政策。例如, 稳定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对自住性购房贷款首付款可降至2 0%, 给予优惠利率;而对投资性购房贷款首付款增加到4 0%, 执行市场利率。再如, 稳定实施差别化税收政策, 对于个人首次购买自住性普通商品住房, 给予契税等减收的税收优惠, 而对投资性购房则要严格税收, 并实施物业税加以抑制。这些政策一旦定下来不要轻易变动, 以避免市场波动。

3. 控制需求, 增加供给, 实现商品房供求总量基本平衡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加上目前又处于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之中, 住房需求量很大, 而住房供给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充分满足需求。因此, 为要平衡市场, 适当控制住房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包括两方面:一是控制自住性需求, 提倡租买并举的住房消费方式, 不要鼓励人人户户买房。商品房供应要以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为主, 严控别墅和豪宅,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节俭型住房消费模式。二是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住房的功能主要是满足居住需要的, 投资性功能则是延伸出来的附属品, 虽不能禁止, 但也不能太发展了, 使之喧宾夺主。中国的投资渠道少, 不少人把买房作为保值增值的手段, 人为扩大了需求, 提高了房价。以往的经验证明, 凡是住房投机性炒作盛行的时期, 必定扰乱房市, 炒高房价, 累积泡沫。因此, 从中长期来看, 不能鼓励, 而是应采取抑制性政策, 这是控制住房需求的关键。

在控制住房需求的同时, 也必须千方百计增加供给。一是要在合理调整住房结构的前提下, 加快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 坚持套型面积9 0平方米以下的占总量7 0%。二是要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 扩大供应范围, 实施租售并举, 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三是要开辟公共租赁房新路, 满足新参加工作的年青职工和外来民工的住房需求。四是要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增加廉租住房供应, 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住房需求, 减轻对住宅市场的压力。

供求平衡是房地产市场繁荣的标志, 也是房价稳定的基础。通过控制住房需求, 增加住房供给, 力求实现住房供给和需求总量平衡, 供求两旺, 既可以较好推动经济发展, 又可以促使房价基本稳定。

4. 完善土地市场, 充分发挥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在房地产业中, 土地作为建筑地块, 是房地产的物质载体和基础性条件, 属于房屋建筑物不可分割的直接构成部分;同时, 土地作为建筑地块, 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是城市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的经济基础;土地作为建筑地块, 还是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合理、节约、高效利用土地是城市规划的关键。正是因为土地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职能, 要充分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一是, 利用其房地产物质载体的特性, 发挥其调节商品房供给量的功能。如商品房供不应求, 增加土地供应, 扩大土地开发;如商品房供过于求, 则减少土地供应, 压缩商品房供应。当前要重点增加普通商品房土地供应。二是运用城市土地规划, 通过土地供应结构的变化, 来调节商品房结构和住房内部结构。三是通过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数量及其招、拍、挂等不同方式, 合理地价, 调节和促进住房价格合理化。目前土地拍卖中“价高者得”的办法, 人为抬高了地价, 出现了一些“地王”, 助推了高房价。建议改进招标拍卖条件, 同建设限价房联系起来。

5. 改进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监管, 重塑住房价格体系

宏观调控目标 篇9

一、引起本轮物价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原因

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的原因十分复杂, 既有需求因素也有供给因素, 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 既有短期因素也有长期因素, 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当前物价总水平上升压力加大的重要因素。计量分析表明, 经济增长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存在着同向运动的规律。这是因为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物质与人力投入为支撑。当这些生产要素需求大于供给时, 必然造成其价格的上涨。

流动性充裕是当前物价总水平上升压力加大的货币因素。我国充裕的流动性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党和政府果断决策, 实施一揽子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计划。2009年与2010年的社会融资总量均达10多万亿元。如此规模的社会融资总量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需要一个释放过程, 不会因为宏观调控措施而骤然消失。另一方面, 全球流动性过剩, 使得大量外资或热钱流入我国, 加上国内贸易顺差, 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 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大量增加, 如果对冲操作不及时或不完全, 全球流动性极易转化为国内流动性。截至今年3月, 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已达23.7万亿元。过于充裕的流动性必然对我国物价总水平产生冲击。

输入性通胀持续增强是当前物价总水平上升压力加大的外部因素。输入性通胀最主要的表现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去年以来,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连续上涨, 今年一季度国际市场能源、原材料、金属矿价格累计分别比去年末上涨了18.8%、13.6%和5.2%。目前, 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输入性通胀的传导渠道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首先造成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 接着造成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上涨, 最终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是当前物价总水平上升压力加大的中长期因素。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各类要素成本出现上升趋势, 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现阶段, 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资源能源价格以及资金价格都处于上升通道中。

二、努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对于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中央早有预见, 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 国务院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2010年, 国务院采取一系列宏观政策措施, 把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3%, 在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今年以来, 根据宏观形势变化, 我国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加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2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有效稳定了通胀预期。同时, 有关职能部门积极采取约谈等辅助性措施, 有效地抑制了跟风涨价、搭车涨价等哄抬物价行为, 使各类市场有序运行。从近期经济运行情况看, 我国宏观调控成效明显, 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增长, 物价总水平处于可控区间, 全年有望将物价总水平涨幅稳定在4%左右。

当前, 除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市场监管外, 还需要深刻认识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化解中长期通胀压力。

首先, 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 缓解物价上涨的总需求压力。经济增长速度过快, 国内需求旺盛, 必然促使价格上升, 形成通胀压力, 这是经济规律。从近期数据看,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经济增速在2009年跌入谷底, 到2010年下半年企稳回升, 恢复了快速增长态势。事实上, 去年四季度以来物价的上涨, 与同期GDP环比增速超过10%有一定关联。今年两会期间, 我国主动将2011年GDP增速调整为8%, 并将整个“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的预期目标调整到7%, 就是在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同时减轻通胀压力的集中体现。需要注意的是,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年, 加之地方政府换届, 各地发展热情较高, 投资动力较强, 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投资攀升, 加大通胀压力。对此, 要高度重视, 着力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 力争将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 为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创造条件。

第二, 加强流动性管理, 减弱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近年来, 导致国内流动性充裕有“主动”与“被动”两方面原因。从“主动”方面看,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我国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许多项目开工在建, 需要继续获得信贷支持, 这部分信贷规模很难压缩。从“被动”方面看, 近年来我国外汇持续流入, 直接或间接引致基础货币增长, 这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主因。当前, 有效管理流动性, 一方面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控制住信贷总量这个“闸门”, 同时考虑到社会融资总量远大于银行信贷总量的实际, 应更加注重利率等价格工具的运用, 着力引导社会融资流向, 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和增加有效产出, 消化和吸纳过剩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要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为目标, 在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重视进口, 并及时进行对冲操作, 以减缓外汇流入引起的通胀压力。同时, 应遵循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 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 以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

第三, 加快结构调整, 化解中长期成本推动压力。长期以来, 我国劳动力等要素资源价格较低, 在较长时间保持了低成本竞争优势。从目前资源环境约束条件看, 今后我国要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需要深入推进要素价格改革, 加快建立要素资源价格形成的市场机制。但考虑到要素成本上升是长期趋势, 当前对此形成的通胀压力不应进行过度压制, 否则将使要素价格发生新的扭曲, 难以发挥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 达不到结构调整的预期效果。因此, 要从根本上抑制物价上涨, 需要正确处理好抑通胀与保增长、调结构的关系, 对于有效体现资源稀缺程度的要素成本上升只能因势利导, 充分依靠和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 对企业的产品、市场、管理等创新形成“倒逼机制”。惟有如此, 才能通过提高经济效率来改善供给, 逐步化解成本上升的压力。而且, 从中长期看, 让企业面临真实的成本压力, 恰恰会抑制过度的投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延扩张, 有助于从根本上缓解通胀压力。

三、现阶段我国基本上不会出现“滞胀”现象

当前, 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确实会对经济增长形成压力, 因为无论是稳定物价的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都潜在地具有抑制总需求的作用, 从而使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人根据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与物价逐步走高这一现象, 认为我国经济已现“滞胀”苗头或已进入“滞胀”期。这种观点缺乏对发生“滞胀”现象基本条件的认识, 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滞胀”是对上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经济停滞、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胀现象的一种描述。在使用这个概念时, 应该注重两个前提:一是经济增速降到潜在GDP以下甚至停止增长, 同时物价快速上升且居高不下;二是这种现象一般持续数年以上, 而不是短期波动。仅从前一个条件看,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除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短时间外均保持在潜在增长率之上, 经济增速长期过快而引致的总需求增长恰恰是形成目前物价总水平上涨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在现阶段, 我国基本上不具备发生西方国家“滞胀”现象的条件。

从经济基本面看, 我国目前发生“滞胀”的几率极低。首先, 尽管存在“胀”的压力, 但“滞”的可能性很小。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2008年和2009年, 我国经济仍保持了约9%的增长率。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在很大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 因此增长有较大的可控性, 不必担心“滞”的出现。其次, 本轮物价上涨的主因还是需求拉动, 不是负向的供给冲击。而后者恰恰是形成滞胀的重要因素。再次, 从实际工资等成本因素看, 尽管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增强了人们对工资增长的预期, 但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仍具有足够的灵活性, 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过剩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从而出现实际工资刚性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宏观调控目标 篇10

一、目标调控与预期管理

截止到3月底, 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608个城市公布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占92.5%。国家统计局统计并公布新建住房价格指数的70个大中城市, 均已公布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

细观各地出台的目标调控, 不得不说, 地方政府其实是将中央提出的问题直接当作了答案。在诸多公布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地方政府中, 只有吉林的长春直接给出了房价收入比的控制指标, 另外还有北京提出“稳中有降”。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当地的房价涨幅将不超过GDP增幅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我们认为, 如果中央政府在任务中明确提出结合住房支付能力, 而不要加上经济发展目标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等提示性语言也许效果会更好。

至于说地方政府制定的目标实际上是在暗示房价会继续上涨, 没有解决预期管理的问题。我们对此有不同意见。预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政府的任务, 例如货币供应量或通胀预期的形成都与央行的行为紧密相关, 地方政府对此无能为力。退一步说, 即使地方政府所提出的目标真的导致了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 在限购和营业税的制约下, 这个预期房价涨幅对住房投资需求几乎是毫无吸引力的。

二、房价目标调控必须考虑激励相容

我们认为如果地方政府真的能实现房价涨幅低于GDP增幅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目标, 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在“十二五”规划中, 我国经济增长率的目标已经下调到7%, 远远低于“十一五”时期实际经济增长率11.2%。如果房价增幅持续低于收入增幅, 短期很难熬, 但长期能自然实现房价的软着陆。关键是, 制定目标容易, 实现目标靠什么来保证呢?

我们认为, 从机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出发, 实现这个调控目标需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中国经济的大环境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动力世所罕见。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如此热衷于经济增长, 解释的线索从文献看来有两条, 一条是将地方政府看作是“经济人”, 财政分权后地方政府就类似于承包制后的农户一样, 有了经济发展的热情和动力;另一条线索是将地方政府看作是“政治人”, 中央政府通过人事任免和晋升激励促使地方官员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200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赫尔维兹在其创立的机制设计理论中提出了“激励相容”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中, 每个理性经济人都会有自利的一面, 其个人行为会按自利的规则行为行动;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 使行为人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 正好与企业实现集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吻合, 这一制度安排就是“激励相容”。毫无疑问, 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问题上, 无论是财政分权还是晋升激励都是满足激励相容的。

那么, 针对目前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制定的房价目标调控, 有没有考虑到激励相容问题呢?机制设计理论告诉我们, 如果一种制度不满足激励相容, 则其结果必然是不满足委托人的目标的。坦率的说,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目标并不一致, 已有的制度安排尚未满足激励相容的要求。

我们认为, 处于竞争中的地方政府都有收益内化成本外化的冲动, 地方政府实际上没有控制房价的动力。土地财政确实已经是根深蒂固。现有的房产税征收方案暂时无法承担起地方财政支出主流税种的重任。既然如此, 地方政府即使制定了房价调控目标, 也可能只是一个“应急”措施或“应付”而已。

不过也不是没有转机, 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即约束条件的改变会导致参与人的行为发生变化。随着无限劳动供给逐渐终结, 民工荒愈演愈烈, 而高昂的房价会阻碍城市化进程。地方政府很快会意识到劳动力稳定供应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这会迫使地方政府稳定房价并加强住房保障建设。如果再在一些根本性的土地制度上有所变革, 例如吸取重庆、成都等地农地确权的经验、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的试验和推广等。从中央层面上说, 货币收紧解决通胀预期问题也有助于地方政府的目标调控。

三、充分信息与房价目标调控

英国前首相迪斯累利曾经说过, 世界上有三种谎言, 一是谎言, 二是该死的谎言, 三是统计数字。如果房价统计数据失真, 则完成现有的目标轻而易举。这样一来, 解决好房价目标调控的另外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解决好房价信息问题。机制设计理论还告诉我们,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往往会采用机会主义的行为损害委托人的利益。在中国的住房市场上, 地方政府毫无疑问拥有信息优势。

现在地方政府纷纷表示房价目标不低于GDP增长速度或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还有一些二、三线城市直接给出了上涨速度控制。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在过去的5年中, 只有房价疯涨的2009年房价涨幅高于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所以, 初看起来, 各城市要完成所定的控制目标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但这其中至少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鉴于现在收入分配差距巨大, 收入分布严重右偏,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代表性也越来越差, 多数人的收入增幅赶不上平均增幅, 所以, 即使地方政府宣布实现了目标, 可能也无法改善中低收入阶层的支付能力。二是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人为“调节”新建住房价格, 例如控制高价住宅销售许可证的发放, 就像在完成节能减排中直接拉闸限电一样;再比如保障房也被纳入到新建住房中, 而保障房价格较低能直接拉低新建住房价格水平。三是市场会出现潜在的价格上涨, 即房价确实没有涨多少, 但是消费者就是买不到房。这三个问题都涉及到住房市场的充分信息问题, 地方政府既有能力又有动力掩盖这些真实的信息, 而使得其无法向上流动。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目标调控策略 篇11

然而课堂上教师退到后台成为配角以后,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并能及时有效地调控课堂动向,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有效地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思考的问题。

一、教学环节设计的逻辑层次性

自主探索的课堂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尽可能把“戏”压缩,把更多的“台词”和更大的舞台留给学生来表演。并在这种表演中不断积累经验,承受挫折,在艰难的历练中获得成长。压缩了话语权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只有把功夫做在课前,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即挖掘教材的逻辑结构,理清句群之间的语意衔接关系,段落之间的承接过渡关系,章法上的前后呼应关系等。让学生在这些已知的逻辑力量的推动下不断逼近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做一片美的叶子》一文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就可以紧扣文章的逻辑层次,让学生沿着从整体到部分,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主线,在精读品味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并进一步感悟社会就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是树上的一片叶子,从而明白“做一片美的叶子”的道理。按照这样的思路读课文,学生也可能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个性化理解,但终究只能是涓涓细流,最终必然汇入理性的长河。

二、问题设计的导向性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是从教师的问题出发,并指向课堂教学目标的。因此,在自主学习模式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抛给学生的问题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教师交给学生的问题宜少不宜多,宜曲不宜直。问题太多不但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且会打断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容易把文本切割得枝离破碎,不利于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同时干扰了学生选择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来理解教材文本。如果问题过于直白,则缺乏挑战性,学生就会失去兴趣,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必然降低。因此,教师在一节课上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一到两个难易适中的主问题交给学生研究,是最明智的做法。

如在教学《夜晚的实验》一文时,我交给学生的问题是:“勤于思考,善于验证的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提出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想法的?”这样学生就会按照科研的一般过程,即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正确结论的流程来理解课文,学习活动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三、师生互动的暗示性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身份,成为学生自主研究的参与者,走下讲台的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沟通的机会大幅度增加。走到学生中间的老师成为一个普通的文本的阅读者与学习者,直接参与对文本学习的讨论过程。这样一种和学生相同的文本学习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心理上更愿意接受这种特殊同伴的观点。因此,教师在参与学习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种心理影响的优势,即以发表观点、适时点评、一个肯定的手势、甚至是一个赞许的眼神,恰当地暗示学生,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始终朝向既定的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暗示应该是民主的,是学生在理性思考后能够接受的,起到点破窗户纸的作用,收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如在教学《花瓣飘香》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节,我问学生,作者弄清小女孩采摘花瓣的原由之后,由衷感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文章结构已经很完整了,似乎可以结束,为什么还要补充写自己买花的事?这不是很多余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这种挑战教材权威的想法学生很感兴趣。一时间持两种观点的学生都有,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产生这样的分歧是一件好事,我顺势而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文字,并思考“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这一次我有意识地参与了持“尾段多余说”一方的讨论,并适时的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予以暗示。通过讨论、争辩,学生终于领会到“我”送给小女孩一盆花是对女孩行为的赞赏和奖励;送给自己母亲一盆花说明小女孩的行为深深打动了“我”,影响着“我”,“我”自觉以小女孩为榜样,把小女孩的精神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文章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学生的认识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宏观调控目标 篇12

企业治理的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和东南亚家族治理模式之间有很大差异, 英美模式凭借其外部治理的有效性成为当今世界企业治理的楷模, 德日模式倚重其严谨的内部治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建树颇丰, 东南亚家族模式则依赖于优良的传统家族经营理念在世界经济这块大蛋糕上分得一杯羹, 综观世界各大经济体的宏观会计政策, 其共性是不言而喻, 但差异也是巨大的, 所以国际会计协调成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企业治理模式在大方向上决定了宏观会计政策的基调, 宏观会计政策不是纯技术的, 它是适应企业治理模式的产物, 是为了满足现有企业治理模式下决策的需求。

如表1所述, 在不同的企业治理模式下, 企业治理目标观与宏观会计政策目标观是完全吻合的。崇尚股东利益的英美国家的会计政策目标观是决策有用为基准的;以管理者效用/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治理目标的德日国家把受托责任观看作为会计政策的终极目标观;东南亚经济体则“不偏不倚”, 二者都欠缺, 二者都想学, 因而从一开始就看重“兼而顾之”;对于转轨经济体来说, 其企业治理的目标观差异大且不稳定, 因而其宏观会计政策目标观也是如此。 (见表1)

由此可见, 宏观会计政策目标是由企业治理目标决定的, 宏观会计政策目标就象是企业治理目标的执行者, 企业治理目标需要靠宏观会计政策目标来体现, 这二者必须是匹配的, 股东利益论的企业治理目标观下的宏观会计政策绝不会以受托责任观为目标。

2 基于企业治理的宏观会计政策的变迁。

企业治理目标及与治理模式的关系、宏观会计政策变迁及其目标的关系、企业治理模式与宏观会计政策的关系、企业治理模式变迁与宏观会计政策变迁的关系、企业治理目标与宏观会计政策目标的关系等五对相互关系, 这五对关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循环, 企业治理目标是这个循环的起点, 宏观会计政策变迁则是终点, 其逻辑关系表现为图l。

如图1所示, 从企业治理目标到宏观会计政策变迁是一个正向的决定作用传递的过程, 伴随着决定作用过程的是每个环节在逆方向的适度调整作用。相反, 宏观会计政策变迁会逆向地对企业治理模式变迁起到支持的作用, 宏观会计政策目标也会逆向地对企业治理目标作出支持。上述的正向和反向作用构成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 在这个循环里, 正向的决定作用、反向的支持作用、正向的检验作用、正向和反向的不断调整周而复始地进行, 每一次轮回就是一次全面的改进, 经过无数个轮回, 企业治理目标和宏观会计政策目标无限趋向于最优。可以说, 这也是一个不断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企业治理目标到宏观会计政策变迁通过找出一条有规律性的路径, 判断和端正宏观会计政策的目标, 以指导宏观会计政策沿着正确的路径变迁;反之, 通过宏观会计政策变迁的把握, 确保宏观会计政策目标的达成, 支持企业治理模式的迁, 最终达到支持企业治理目标的完美实现。这是一个良险循环的过程, 但也可能陷入恶性循环的深渊。

3、我国宏观会计政策变迁最优路径的选择。

第一, 应分别对不同企业治理模式的企业量身订做不同的企业治理变迁路径, 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与自身企业治理目标和模式相适应的宏观会计政策的目标, 进而制定具体的政策, 切不可“一刀切”。建议优先发挥我国金融机构强大实力的作用, 参考主银行制度进行改革, 对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企业优先内部治理。建立较完善的监督和信用体系, 逐步向所有企业开放多种融资渠道, 为家族主导型治理模式企业和民营性质的法人主导型治理模式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权市场, 对这类企业优先外部治理。与企业治理相适应的是, 对于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企业, 宏观会计政策目标是先经历受托责任观而后转变为决策有用观, 对于家族主导型则刚好相反。第二, 在不同的路径上要求宏观会计政策变迁采用不同方式, 跃进式变迁方式与外治相结合, 渐进式变迁方式与内治相结合;对于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的企业, 第一阶段的变迁是渐进式的, 第二阶段的变迁是跃进式的, 对于家族主导型则刚好相反。在经济全球化的号角下, 我国现阶段明显是采取了跃进式的宏观会计政策变迁策略, 在自身企业治理不成熟的情况下, 大量地照搬照抄与自身企业治理不相适应的宏观会计政策 (如新准则中公允价值会计的大量运用) , 是想用宏观会计政策提速的方式来达到企业治理变迁的提速。

第三, 上述所说的分不同治理模式的企业采用不同的宏观会计政策目标和变迁方式, 并不是反对统一的会计规则, 而是应当考虑不同模式的不同需求, 制定两种模式可共用和两种不同模式可选用的宏观会计政策, 留给企业一部分自主权, 支持不同的企业治理变迁路迁。

结论: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各国宏观会计政策的目标, 指出从企业治理目标到宏观会计政策变迁是一个正向的决定作用传递的过程, 伴随着决定作用过程的是每个环节在逆方向的适度调整作用, 在这个循环里企业治理目标和宏观会计政策目标无限趋向于最优。

摘要:在研究企业治理目标与治理模式关系的基础上, 指出从企业治理目标到宏观会计政策变迁是一个正向的决定作用传递的过程, 伴随着决定作用过程的是每个环节在逆方向的适度调整作用。最后提出了最优的宏观会计政策变迁路径。

关键词:企业治理模式,宏观会计政策:治理目标,最优变迁路径

参考文献

[1]、杨成文.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J].会计研究, 2005 (9)

上一篇:高中化学实验改进下一篇:精品课程的环境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