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学

2024-06-22

智慧教学(精选12篇)

智慧教学 篇1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 我们需要做个有智慧的教师, 善于发掘教材、创造性处理与运用教材;能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 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展现出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对此, 笔者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 具体谈谈教师如何发挥教学智慧, 打造智慧课堂。

一、活用教材, 尽显课程智慧

对于优秀教师而言, 他们也是出色、优秀的“课程工作者”。换而言之, 在教学过程中, 他们不是单纯“教教材”, 而是善于重新开发教材、灵活调整教材、适当补充教材, 注重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彰显出课程智慧。同样,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为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程智慧, 精心备课, 创造性教学。

第一、“吃透”教材。在新课程教学中, 提倡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这就需要教师研读教材, 熟悉教学内容, 再根据具体教学实际, 灵活调整或整合教材, 创造性运用教材, 而不是死守教材, 照本宣科。比如在分析某物理知识点时, 可利用教材例子, 也可呈现其他例子, 而不是将课本看作“钦定文件”;将一些有关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整理, 使之变为新的学习主题;参考各版本的教材, 得到教学启示;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课本内容不一定全部讲。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编排了一些学生自读材料或特有栏目, 课堂上教师应有所选择, 以便给学生留出自学的机会。如“信息库”栏目, 旨在开阔学生视野, 使其增长见识, 同时让教材具有弹性, 满足各层次同学的学习需求, 也可培养同学们信息搜索收集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渗透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课前自主搜索, 获取知识。或者还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实验, 让学生自主探究与体验, 唤起学习热情, 发挥学生主动性。

第二、更新或“补充”教材。在有效教学过程中, 物理教师不能照搬教材内容, 还需要根据学生学习需求, 适当补充教材, 即立足教材, 增加其他相关的学习材料, 如物理小魔术、科学家的趣味故事、漫画图片等。或者感觉有些教材内容滞后, 不贴近学生实际时, 则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围绕课程标准要求, 适当拓展延伸, 将一些生活实例、现代物理科技发展知识、其他有关的课程资源等搬入课堂, 补充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材料, 给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教学《光的直线传播》, 可呈现一幅幅萤火虫发光、太阳发光、水母发光、点燃的蜡烛、开着的灯等, 引导学生认识光与光源。其次,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动画日食和月食等。另外, 还可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 渗透德育教育。或者对于教材上没有的知识或概要知识适当补充, 又或者组织专题研究或专题讨论等, 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如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研究, 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巩固深化。

二、创新方法, 突显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在现代教育教学中,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 打破灌输式教学, 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制度探究性学习, 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善于学习, 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智慧。

1. 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制度探究性学习

在以往教学中, 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台上不断讲解, 学生在台下被动听讲。虽然这一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却无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若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创造性人才, 则需要转变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使其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 自主获取新知, 解决问题, 而不是完全依靠教师。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相机诱导。如教学《汽化和液化》, 分析沸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烧水时的情形, 自主提问, 比如为什么水开了会冒气?需要哪些条件才能让水烧开?水沸腾时有哪些特点?沸腾后继续加热, 温度是否继续升高?水熬干了, 这些水跑哪里去了呢?等。然后根据这些问题, 大胆猜测, 小组交流, 制定实验方案, 验证猜想, 解决问题。于是, 学生想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1) 在烧杯中倒入冷水, 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90C°时, 隔1分钟记录1次, 直到沸腾后5分钟为止。 (2) 在烧杯中倒入热水, 用酒精灯加热。然后分成大组, 分别用冷水与热水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 得出实验结论。而后教师点评与补充, 共同小结。

2. 由学会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

一个优秀的教师, 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同样,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教师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使其不但把握物理知识, 也学会巧妙学习。 (1) 比较学习法。在物理学习过程中, 对于一些相似、易混淆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器材、仪表等, 可引导学生比较学习, 列表分析, 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加深理解。譬如压力与重力, 由定义、产生原因、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方大小、作用点等方面进行分析, 列出有关表格;电压表与电流表, 由符号、连接方式、作用、是否直接连接上电源比较两者的区别。 (2) 善于观察。在物理学习中, 观察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一方面, 教学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时, 激活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 加深认识。比如日常生活中, 哪些物体容易传热, 哪些不易传热?戴着眼镜, 从温度较冷的室外到温暖的室内, 眼镜会蒙上白雾等。另一方面, 借助演示实验, 指导观察方法。比如实验目的, 需要选用哪些实验仪器、如何开展, 怎样观察等。

参考文献

[1]周久璘.物理教学的课堂应该成为智慧的课堂[J].学生之友 (初中版) .2010年02期

[2]谢荣洲.物理教学中的“激励艺术”[J].中学物理。2010年05期

[3]陈方正.物理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湖南中学物理.2010年03期

[4]刘新刚.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J].文理导航 (下旬) .2010年07期

[5]马昶.注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考试周刊.2009年29期

智慧教学 篇2

摘 要:哲学是彰显智慧与魅力的课程。当下哲学课堂非但不能与智慧结缘,反而导致了对哲学精神之崇高性、儒雅性、智慧性的摒弃和消解。哲学课堂应成为启迪、培育和升华智慧的诗意栖居之所,需要学习者的叩问、沉思、批判、论辩和彻悟。高中哲学课堂应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哲学素质奠基。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哲学教学;智慧;哲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5-0023-05

哲学课程于1959年在高中设置,其时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常识》。55年来,哲学温暖和丰润了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的精神世界,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然而,今天,与成效俱在的哲学教学困局和迷失却日益凸显,愈演愈烈。如何从源头上把握哲学的价值,彰显其魅力?如何在哲学教学趋冷的背景下,大力营造和提升哲学教育的智慧品质?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一、概说:哲学是彰显智慧与魅力的课程

“哲学”,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其本义是爱智慧和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即“智”(见《尔雅》)。“智慧”的内蕴极为丰富,大体上可从“日常智慧”“科学智慧”和“哲学智慧”三种层次解读。[1]其中,“哲学智慧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它是一种大智慧,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哲学智慧是人类智慧中的“头等智慧”。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哲学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让人生发智慧,提高心灵的境界。”[2]哲学对于陶冶高中生求真、崇善、向美的人性,培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企及的独特功能。

1.哲学智慧之启导性魅力

高中生正值认识自己和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期,需要认识自我和世界,明确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哲学是引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创造更美好的人生。人要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哲学思维之超越性魅力

高中生正处于理性思维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哲学正好顺应了其成长的需要。学习哲学可以引发学生对世界万象的好奇与追问,能使他们在恰当的智力激励和挑战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哲学思维有别于对具体现象或具体事件的思考,它具有三个最显著的特性:即思维的抽象性、批判性和反思性。其中,抽象性主要通过哲学概念的抽象性表现出来,它给人们理解相关的哲学概念、原理带来了一定困难。然而,恰恰是哲学“抽象”内蕴无穷的魅力。因为高度的抽象实质上是最大限度把握事物最普遍特征的理性创造,是思维最高层级的精致化。只有借助哲学抽象,人的思维才能够超越现象走向本质,超越特殊走向一般,超越有限走向无限。诚如约翰?佩里教授所说:“哲学是一种馈赠”,通过学习“哲学陶冶而成的思维习性弥足珍贵”。[3]

二、反思:高中哲学课堂“失魅”现象审视

哲学课堂本应是引领学生登攀思想高台与智慧女神倾心晤谈的圣地。然而,当下哲学课堂非但不能与智慧结缘,反而导致了对哲学精神之崇高性、儒雅性、智慧性的摒弃和消解。

1.哲学课堂的迷失与困局

以高中新课改的理念权衡和审视,哲学课堂尚表现有八个“很少”:

“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本应是学本化的哲学课堂,却被教师不绝于耳的讲授所取代;“很少”有学生思维的潮涌,本应是问辩人生的哲学课堂,却看不到学生思想的发酵;“很少”有情感火花的迸发,本应充盈激情和诗意的哲学课堂,却变得异常平淡和索然寡味;“很少”有学生的“心动”,师生之间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沟通,更缺少拨云见日的价值引领;“很少”演绎精彩生成的风景,教师习惯于用刚性教案的“紧箍咒”,禁锢、束缚、封杀学生的奇思妙想和创新意识;“很少”营造和彰显绿色生态,本应是其乐融融、充满人文情怀和人际和谐的哲学课堂,却变得不温暖、不民主、不道德;“很少”呈现课程资源整合的鲜活图景,本应充满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哲学课程内容,却丧失了应有的生机、活力和魅力;“很少”有灵动的学习评价,“教”“学”“评”严重失调,致使学生的学习缺乏及时、必要的引领和动力支撑。

2.哲学课堂“失魅”之成因

一是学生学习哲学的心理阻抗。从事任何一种学习活动,学习主体的行为和表现是积极还是消极,归根结底要由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所决定。学习哲学自不例外。通过对部分高中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发现有两种消极、病态心理,直接消解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味和情趣。

其一,因偏见而引发的阻抗心理。少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先入为主的偏见。他们片面地将哲学视为“倡导斗争的学说”,认为在过去革命年代,哲学在引导劳苦大众争取解放的斗争中的确发挥了巨大威力。然而,当下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还管用吗?他们对教材文本中陈述的哲学原理将信将疑,有些不信服。其二,因怕学哲学而引发的学习焦虑和厌烦心理。哲学呈现在青少年眼前,“那一个个似乎抽象的体系,如同精巧的宫殿一样矗立”。[4]让学生有些望而却步。哲学讲求“慢阅读”“深思考”,与青少年学生所喜爱的“快餐文化”、网上浏览对不上号。因为不适应,所以心理很纠结;再加上哲学的理性与深奥,用于表述哲学原理的语句抽象难解,致使绝大多数学生面对哲学时都感到头痛。因畏难而造成的焦虑心理消解了学习兴趣,严重阻碍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二是教条式教学走向了哲学智慧的反面。当下的哲学课堂,教师习惯于大段的理论灌输,将概念、原理作为重要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是在老师的主导下围着“概念的木乃伊”打转,或是机械、重复地拼接“概念的积木”。奥斯卡?博列尼菲尔博士曾道出了教条式教学的要害:“教师只是让学生学习并复述教科书上的内容,而不是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去发展自身的思想。”[5]如此,学生仅能学到“若干教条,当然会觉得枯燥乏味”。[6]在教条式的哲学课堂中,学生根本享受不到潜心思考,启迪智慧的快乐,享受不到激扬思想和放飞激情的幸福。这直接导致课堂上的“思想苍白”“思维闭锁”和“哲学贫困”。这种与哲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哲学课堂,如何能化育出学生的智慧。

三是高考指挥棒的误导。当下,在考试文化大行其道之时,“哲学”已蜕变为“摘学”。即教师按照《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考点,对《生活与哲学》进行剪裁和取舍;所“取”的不外乎是被肢解过的哲学知识点,而所“舍”的则是哲学内蕴的智慧元素。如此“过滤”之后,教师就按照“考点问题化/问题答案化/答案要点化/要点‘卯钉’化(即机械死记)”的高考逻辑,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为了提升学生的所谓“得分率”,有的教师还总结出了诀窍:如将哲学主观题的回答,归纳为“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三部曲。当材料中出现某城市的“实际状况”“客观现实”等字样,就用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若材料中有研制开发新产品,就用辩证否定的原理,方法论则是树立创新意识。这种用于“开窍”的秘笈,不外乎是让学生在考卷上多得分。这种对分数的欲求和渴望,无疑催生了哲学课堂的异化。

四是教师的哲学素养问题。酿成哲学课堂智慧缺失的深层原因当属教师。通过与校长、教师的交流和现场听课,我们发现多数哲学教师对中国文化宝库中的哲学智慧知之甚少,又没有认真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名著,对西方哲学大师的著作也很是陌生。由于哲学积累的先天不足、根基不深和功底浅薄,教师在课堂上只能“就一说一”“依葫芦画瓢”地教知识,而对哲理的阐释更是单调、死板,常常捉襟见肘,画地为牢,更谈不上用思想去点亮学生的思想,用智慧去启迪和化育学生的智慧。尤其要指出的是,许多教师将自身的专业生活与“考试机器”捆绑在一起,十天半月就拷贝出一套模拟试卷,一天到晚在琢磨解题诀招,至于哲学的价值和真谛早已忘得一干二净,其专业诉求降低到“形而下”的功利性层次,对“形而上”的“道”,教师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和不屑一顾。这种违反哲学精神的专业取向,无疑是戕害哲学课堂不能生发智慧的深层原因。

三、追求:提升哲学课堂的智慧品质

哲学课堂是启迪、培育和升华智慧的诗意栖居之所,而这样的哲学课堂需要学习者的叩问、沉思、批判、论辩和彻悟,让思维的骏马在现象与本质、感性与理性的世界中驰骋。通过对一个个“可能性”的寻觅和探究,获得诗意性的满足和精神成长的快乐。如此,哲学课堂方能接“地气”,将学生带入生活的常青树下,汲取源于根部的鲜活营养,然后由感性而理性,学生就能领悟、欣赏哲理天空的澄明和灿烂。这是提升哲学课堂智慧性品质的真谛所在。

1.叩问

问题,即矛盾。矛盾是客观世界变化发展,生生灭灭的根据和动力。矛盾反映到人的意识中来就产生了问题。正是问题的不断产生,不断变化、不断解决,推动着世界的演化和人类的进步。学生学习哲学的最大诀窍就在于对客观世界和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种惊奇的状态:喜欢质疑、叩问,喜欢刨根究底。雅斯贝尔斯说:“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其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对哲学来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7]教师要注重营造“问”问题的情境或氛围,并具备引发和催生问题的能力。因为哲学思想正是在追踪问题中孕育的。

例如,在教学“人的价值”时,教师呈现视频:武汉市东方红食品厂厂长、人称“犟妈”易勤的事迹,围绕该厂的招工、管理、效益,引导学生进行了一连串叩问和思考:犟妈为什么要接受智残人员作为职工?对于智残职工,几乎每一道工序和每一次操作都要反复训练很长时间,犟妈为什么不心疼成本的付出,反而手把手地去教他们?犟妈为了维持正常生产和工人工资,8年间亏损了80多万元,她为什么乐意售卖自己的两套房子偿还债务?智残工人,为什么能做出质量过硬的食品……

借助问题的牵引,学生从表层现象深入到犟妈的内心世界,从她的家联想到其他家庭,从她的工厂延伸到社区,一步步深化思考。这样,以问题作驱动,以形象作支撑,由感性到理性,帮助学生从哲学高度领悟到“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这个案例表明,哲学课堂只有在与问题的遭遇与博弈中,经过一番“淬火”和“提炼”,学生从中生发的思想才会有含金量。

2.沉思

注重“慢思考”,是哲学之“思”的特征。沉思,是“慢思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提供内涵丰富的载体或中介,促使学生沉思,这是提升哲学课堂智慧品质不可或缺的“一招”。

例如,教学“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时,教师用投影呈现漫画“自由之门”(见下图),[8]让学生阅读、沉思:“漫画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课堂顿时变得寂静无声,学生有的托着腮帮,有的双眼微闭,陷入了遐想与沉思。学生的视线进入画面又跨出画外,从顿悟画中之境到感悟画外的人与事。在其后的交流中,有学生说:画面勾勒的是高墙壁垒的监狱,作者以书为门,寓意深刻,因为书是“至善的良友,罪恶的劲敌”。有学生表达:囚犯面书而座,企盼出狱,渴望自由,书与门相关联,人生就是一部书;囚犯之所以失去自由,就是因为没有读懂人生这部书。随着时光流逝,囚徒们只有改造自己的灵魂,读懂人生这部书,才能通过由书构成的门走出高墙,获得新的自由。

沉思不是静止,而是让心智更加自由、冷静,从而掀起内心世界的“暴风骤雨”,以实现思想的净化和认识的升华。

3.批判

批判性是哲学思维的本性和精神标志。哲学批判不拘泥于习惯和成见,而是保持一定的怀疑和审视态度,目的是探索新路径和获取新发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极为重要。因为“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9]。哈贝马斯甚至将批判性思维视为“解放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时,教师引用了东晋僧肇的观点――“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将其视为诡辩论。学生学习时将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狂风在吹却是静止的,江河奔流却是静止的,野马驰骋却是不动的,日月轮回却是不变的,真奇怪呀)。通过认真研读、琢磨,学生对教师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僧肇承认静止否认运动,宣扬一切的动都是不动的,这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而非诡辩论。

4.论辩

黑格尔曾倡导做“理性思维的英雄”[10]。着眼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需要,哲学课堂应注重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视点,设计一些论辩活动,以触发学生的论辩意识,提升论辩能力。

例如,在学习“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之后,教师呈现了一个辩题:“在高中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文、理分科有无必要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54%的人不赞成分科,46%的人赞成分科。你是否赞成文理分科?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道理,加以分析说明。”围绕辩题,有学生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进行回应;有学生从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角度,说明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可持续发展,因而反对文理分科;还有学生基于矛盾特殊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表示不能简单地赞成或反对。论辩者各抒己见,唇枪舌剑,据理评说,从辩论“对决”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

教师一定要尊重和呵护学生思想的自由和独立见解,让他们对事物保持严格的审视态度,敢于以真知灼见挑战教师和教材。

5.彻悟

彻悟有不同的解读。“彻”,有深度洞察之意;“悟”,乃觉悟也。彻悟运用到哲学语境中,是针对自然、世界、生态以及人的内心世界中某一问题或某一事件,通过本质性思考或反思后而达成的深度把握和领悟。彻悟,是对智慧性思考及其效应的简约表达。

彻悟是学生学习哲学之道,也是提升哲学课堂智慧性品质的内在要求。让学生实现对哲理的彻悟,一般可采用两种方式:其一,引导学习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观照历史和现实,精读、精思教材相关内容,从中揭示或感受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养成远见卓识的底蕴;其二,注重创设真实鲜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同身受,通过深度体验,以“增其识”“求其通”,使之对哲理的认识达到圆融通达的境地。

例如,“矛盾”是哲学的核心概念,十分抽象,需要学生从对立中把握统一,从统一中理解对立,只有领悟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才能真正把握矛盾概念的本质。为了化解这一难点,教师运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这一名句及意境相似的山水画视频,引领学生品赏。噪与静、鸣与幽,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了夏天山林深处的境象,学生借助情感元素的驱动,以诗中的形象为支撑,情理协同,极易彻悟噪与静、鸣与幽之间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诗和哲学是相通的。善于将经典诗词情境化、具象化,通过联想、类比,引导学生彻悟哲学中的相关概念与原理,对于推进、优化哲学教学而言,无疑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高中哲学旨在为培养学生的哲学素质奠基。“哲学素质包括精神境界和理论思维能力等方面”“哲学素质无论对于个体还是民族来说都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性的素质”。[11]哲学教师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我们要大力提升哲学课堂的智慧性品质,为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哲学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郭明俊.哲学的智慧与智慧的哲学[J].学术研究,2008(10).[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3][美]杰克?鲍温.织梦人――一个男孩穿越现实的哲学之旅[M].阮航,陈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4][6]周国平.诗人哲学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作者序.[5][法]奥斯卡?博列尼菲尔,龚燕.哲学践行: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哲学运动――奥斯卡?博列尼菲尔访谈录[J].新华文摘,2013(16).[7][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智慧之路[M].柯锦华,范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5.[8]张文斌.中国漫画精品欣赏[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4.[9]阎乃胜.深度学习视野下的课堂情境[J].教育发展研究,2013(12).[1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11]侯才.当代中国哲学的境遇、自我理解和任务[J].哲学动态,2012(11).(作者单位:宜都市教学研究室

湖北宜昌 443300)

智慧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智慧;情境教学

一、巧用情境教学,营造智慧型课堂教学氛围

情境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情境教学要求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结合在一起,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语言描绘、实物演绎、角色扮演、艺术渲染,将语文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整体感知、把握教学内容。另外,通过语言的描绘等,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魅力,提升学生审美标准,使得学生与语文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创设故事情境教学,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将学生带入故事情节当中。学生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空间,便能再度回到故事情形当中。然后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生生、师生间交流互动,共同总结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重要意义,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加强师生的互动性,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小学课堂教学本着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来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地快乐学习、愉快生活。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充满活力和乐趣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游戏环节,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增强学生在游戏中接受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例如,在《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同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包括游戏教学、创设情境等。通过学生分配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将学生带入童话故事当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分配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对角色的不同内心世界表达的就不一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使教学达到娱乐的效果。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促使小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智慧教学需要我们教学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实践进行分析、探索,不断促进和完善智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智慧教学 篇4

一、通过课前预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现代教育观认为, 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把知识内化的特殊认识过程。语文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充分预习, 并且在自我初步消化的基础上, 带着新的问题进入课堂。这种有目的性的预习, 能让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引发他们对文本的自我探究的意识, 这就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通过有效引导, 让学生养成预习文本的习惯, 养成一种善于发现问题和善于积累的习惯, 养成一种探究问题和善于质疑的习惯,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愿望, 让学生能听、会说、爱读、愿写, 在课堂中培养阅读兴趣和探究意识, 从而使整个语文课堂迸发出生机和活力。

二、通过课前三分钟朗读, 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求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朗读”, 这是创造高效教学经验的关键。

首先, “课前三分钟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使之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 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朗读的结果会使学生积累大量词汇和句子, 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其次, “课前三分钟朗读”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获得诗文经典的熏陶, 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不仅仅陶冶了情操、还能够增长见识。第三, “课前三分钟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 学生通过反复朗诵, 可加强对古诗词的记忆。最后, “课前三分钟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以“读”为中心, 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读书, 启发学生在读中领悟, 在读中感知, 在读中达到感情的升华。

三、通过结合现实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 扣住学生心弦,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应抓住语文和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导入新课, 这样就和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有利于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

例如, 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好歌词导入。好歌词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 而且贴近学生内心, 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笔者在讲《智取生辰纲》时用刘欢的《好汉歌》导入, 在讲《水调歌头》时用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导入等等。此外, 还可通过讲故事、对联法、名人名言等方法精心设计导入, 使学生深深感到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 从而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将生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有利于语文课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 使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这可以说是创造高效教学经验的重要一环。

四、通过实行“模糊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所谓“模糊教学”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不唯“标准答案”是从。它和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是有本质区别的。它的出发点是由于语文的答案本身具有多元性, 并无权威性, 因此不应限制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 教师应创设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思想、探讨问题, 尽情享受思想碰撞时那美妙的火花, 讨论完毕, 学生们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自圆其说者皆正确, 教师以博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中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见解,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独创性, 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得到高度发展。

五、通过渗透道德教育, 教会学生做人

语文教材的一篇篇文章中都蕴藏着作者做人和作文的智慧, 是一座座宝藏。语文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发掘编者和作者的智慧, 并且联系生活, 最终唤醒、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学生获得道德教育。

例如, 执教《伤仲永》时, 笔者设问:“方仲永是一个天赋很高的孩子, 可为什么后来成为平庸的人呢?”学生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有的学生说是仲永的父亲造成的, 有的学生说是乡邻造成的, 也有的学生认为是方仲永自己造成的。接着我又问到底成功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学生联系自身得到的启发是, 无论有无天赋, 都要勤奋努力, 不能自以为聪明就懒惰不思进取。就这样, 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道德教育, 而且效果尤佳。在课堂中渗透道德教育, 教会学生做人, 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数学教学智慧 篇5

《论语·为政》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意思是说:首先观察一个人因何去做一件事,然后观察他如何去做这件事。再观察他做此事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如此观察,一个人是好是坏能向何处去藏匿呢?!它的本意是告诉人们如何鉴别一个人的好坏,考察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但是,我们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又何尝不是同样的道理呢?

视其所以——怎么样

托兰斯指出,要在承认儿童具有开发的巨大创造潜能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新的机会,让儿童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减少不必要的规定,培养、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因此,教师要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去探索、争鸣和发明创造,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观其所由——为什么这样

我们知道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他从原有经验出发,在低水平支撑下建立,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逐步建构起自身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并在认识过程中逐步内化为自身的心智。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认识过程都是阶梯式发展的,也可能是跳跃式的,因为有很多东西在人们的经验中早就有了,关键是如何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使新知与经验获得联系,一旦联系成功,新知的获得便水到渠成。

察其所安——他喜欢怎么做

数学家喜欢或者希望把什么都归结为数学关系,总是思考着:在表象千丝万缕的背后有着什么联系,可以用一个什么数量关系式表达。笛卡尔正是出于想把任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求解的想法才发明了解析几何。这也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的认识过程。

这种对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行为就是一种数学式的思维,这种数学思维是受到数学化观念思想的影响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化思想、观念、方法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可以处理的但又对原来的问题有用的数学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数学方法,有时还须对问题作出解释和讨论。如何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它比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难。

简单教学,凝练智慧 篇6

关键词:简单教学;智慧;低年级语文

当前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更加求实求简求适度,尤其是精当简练的教学应该放在语文教学的首要位置,现代小学语文课堂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的知识少些,语文的情味多些,形式的东西少些,训练多些。

一、追求书声,唱响美丽的朗读声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最美丽的声音就是学生的朗朗读书声。教师要带领学生亲自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去思考语文,感悟语文,理解语文。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能读懂,读精,读透彻,在不断的朗读中,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在充分的朗读中,学生学习的节奏,读书的韵律,随着课堂教学的行进而舞动。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学生的心灵得到洗涤,灵魂得到净化,美感得到锻炼,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得到培养,小学语文课堂将呈现动人的缤纷的教学魅力。

二、讲究方法,拨动效率的心弦

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好的教学方法,让阅读教学发挥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带动学生阅读课文,将生字、词语读准确,认真初读,保证准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精读课文等等。通过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半截蜡烛》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析课文中的句子,“为什么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心随着蜡烛快要熄灭而颤抖?”让学生感悟学习的欢乐,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让学生闭上眼睛来读,可以共同祝愿伯诺德一家平稳度过危险期,获得幸福和快乐。学生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生的心跟随着课文而律动,学生也能更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感受到课文中浓缩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和深深的祝福之声。学生这些感知的获得比教师的耐心讲解要深入人心得多。

三、抒发心声,展现最美好的语言

小学语文课堂上,最美好的语言就是学生的心声,这些心声来自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在讲解词语句子的意思的时候,讲解对文章重要思想感情的感悟的時候,在抒发对文章的理解的时候,在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把握这些重点教学环节,让学生抒发情怀。教师要适时进行讲授和点拨,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刻,教师要让学生的朗诵提炼亮丽的思想,优化美丽的语言,教师还要让学生的思想闪光,让学生的心灵照射进温暖而明媚的阳光。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能让学生不断生发思维,阐发观点,精当的讲解,真实的感悟,富有深情的演绎,情真意切的陶醉,从而焕发学生的感情,点亮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性情,铸造学生的品质。这样,教师的教育就像春风化雨,会润物无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诱发学生无穷的想象,让学生的知识、情感、品质得到铸造和历练,让学生在课堂动情之后深深地思索提升。

四、学会表达,抒发个性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诉说着一种思想,一种智慧,一种人生,一种境界,教师还要通过教学唤醒学生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学生被教师浓浓的深情所打动,所感染,所感动,让学生能够倾诉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和教师的感情,和文章的蕴涵实现了更大程度的融合,语文课堂体现勃勃生机,焕发出人性的光与彩。

五、勤于积累,累积语文的实力

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我们可通过其满腹诗书来体现,认真读写来思量。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产生语文思维,积累语文素材,形成语文能力,丰富语文智慧,抒发语文情怀。

论智慧教学 篇7

关键词:智慧教学,科技,学生

一、智慧教学的由来

IBM于2008年, 提出了智慧星球 (smarter planet) 的概念, 倡导以智慧运算系统来改善现在以及未来的生活, 并提出智慧城市 (smarter cities) 、智慧交通 (smarter transportation) 、智慧医疗 (smarter healthcare) 、智慧教育 (smarter education) 、智慧建筑 (smarter buildings) 等不同领域的发展方向。基于智慧教育运算所架构与发展的智慧教育 (smarter education) 目标, 教育界也相继提出了智慧学校、智慧教室、智慧教学、智慧学习等概念, 智慧教学便由此产生。

二、智慧教学概念

智慧教育旨在提升现有数字教育系统的智慧化水平, 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 促进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养成与可持续发展。与传统信息化教育相比, 智慧教育呈现出不同的教育特征和技术特征。其教育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全球教育资源无缝整合共享、无处不在的开放按需学习、绿色高效的教育管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分析与评价;技术特征主要表现为:情境感知、无缝连接、全向交互、智能管控、按需推送、可视化。

而教学是落实教育的主要手段。因此, 智慧教学的方式是:传统教学辅以科技化;学习资源是:传统纸笔教科书辅以丰富的数字化、网络化学习资源与学习体验。学习理念是:打造“无所不在的学习”。也就是说智慧教学在教学设备与环境方面是教学智能化的。同时, 智慧教学在培养学生方面要让学习者成为一个智慧的人, 即学生拥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 同时这些能力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智慧教室

在智慧教室中, 所包含的软硬件教学辅具包括电脑、短焦投影机与互动式电子白板 (或大尺寸触控液晶显示屏) 、实物投影机、IRS即时反馈系统 (又称为投票系统、学生反馈系统、听众反馈系统、课堂反馈系统或按键器) 、Hi Teach智慧软件 (提供硬件整合的各项应用工具, 以及教师与学生电子书包互动的软件系统) 、即时诊断分析服务等;同时, 这些辅具与云计算平台具有高度的整合机制, 提供教学现场与云端资源的无缝互补整合。

四、智慧课堂、智慧教师与智慧模式

智慧教师、智慧教室和智慧模式 (智慧教室创新教学模式) 是营造智慧课堂的三元素。打造智慧教室, 就像锻造一把名剑, 舞出剑谱 (创新教学模式) 的各种经典招式 (智慧课堂) 。名师、名剑、剑谱三者合体, 以创造理想的智慧课堂。

所谓智慧课堂是指在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中, 能够充分展现“教”与“学”智慧的课堂, 既有教师“教”的智慧, 又有学生“学”的智慧, 是精彩又有效的课堂。创造智慧课堂是教师经营课堂教学的最高理想, 而班级人数愈多, 其难度就愈高。智慧课堂对学生而言, 要能感受到教师的教学智慧, 跟随教师的教学情境, 接受启发、享受启发, 感觉教师如有神通, 出神入化。智慧课堂对教师而言, 能运用教学技术工具, 引领学生的学习情绪与思路, 随时掌握学生的个别学习情况, 给予团体及个人最有效、充满智慧的引领和指导。

“教学展现力”和“学习洞察力”是智慧课堂最重要的评估指标。教学展现力是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展现能力, 包含“生动、互动、主动”等三个向度。“学习洞察力”是指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是否能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包含“精确、精致、精进”三精课堂, 是最具洞察力的智慧课堂。

教学模式是教师的专业知能, 进行教学活动时, 教师通常会选择适当的、习惯的教学模式。依照师生互动的形态, 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三类:教师中心、学生中心和混合模式。经过学术研究与课堂实践的证实, 发现以学生为中心是非常理想的教学模式。因此,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机关, 均投入大量资源来推广此教学模式, 如问题导向学习, 就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混合模式是综合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教学模式的混合模式, 如合作学习就是典型的混合模式。

智慧教学模式是在智慧教室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主要如下:创设情境互动教学—抢权回答, 重点归纳—小组合作汇整作品—巩固练习, IRS反馈—主动分享, 教师总结。

五、小结

智慧教学就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 优化教学效果, 实现教与学的高效化、便利化、个性化、智慧化等。同时, 智慧教学的终极目的是让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更高效地、更便利地、更智能地为发展每一位学生的能力与思维服务。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智慧教学 篇8

在语文教学中, 我追求“智慧教学”。其理想境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充分发展他的言语智能。我提出了语文教学要紧紧围绕“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这个任务, 让语文课堂教学清晰起来, 把教学重心从课文的思想内容转移到语文能力的发展上, 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 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 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 走“带着学生学语文 (学知识长能力) ”的路子, 真正摆脱“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这样的智慧教学, 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 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 就能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

基于上述认识, 我于1999年提出了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的构想, 试图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结构化、方法科学化、过程最优化, 突破“高耗低效”, 创造适合学生言语智能发展的语文智慧教学。组块教学采取“课例研究+理论建构”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经历了三个探索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2004年。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借鉴相似理论、图式理论等, 将“组块”这一心理学中的概念赋予新的内涵, 原创性地提出小学语文组块教学实验构想。这一阶段的研究重在“语文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 倡导“简约”, 追求“智慧”, 体现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教学理念, 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第二阶段:2005年~2009年。研究重心逐步转移到教学内容的研制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 提出了“组块设计、智慧教学”的理念, 着力三方面的研究:一是根据不同的文体, 从不同文体不同读法的视角, 研制适宜的教学内容。重点研究了小说、散文、诗歌等的阅读策略及教学内容设计, 并提出了基于组块原理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策略;二是变革备课方式, 摒弃线性的环节设计, 采用板块式设计。深入研读教材文本, 提出了用三种眼光看教材的思想, 即从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 并根据教材文本语言的三个层次 (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语言;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语言;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 , 发现文本中适合学生学习的语言要素, 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每个板块集中一个核心目标, 设计多项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从而提高教学效益。板块式备课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实现了一致性。三是课例的分类研究, 将所上的《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典型课例按照文体进行归类研究, 从中寻找该类文体的教学内容结构和研制策略。对同一文体的典型课例按照年段进行纵向比较研究, 从中发现年段之间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的差异, 建立合理的内容序列。

第三阶段:2009年始, 组块教学将从儿童言语智慧潜能发展规律出发, 探究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和策略的适切性, 实现“儿童语文的智慧教学”, 奠定组块教学独创性的理论基础———“言语教学智慧论”。

我的语文教学主张:为言语智能而教

语文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为核心, 走向生活、走向综合、走向运用、走向智慧。发展学生的智慧潜能是教育的价值追求, 发展学生的言语智能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双基”, 但知识不等于智慧, 技能也不等于智慧。语文教学必须超越知识和技能, 走向智慧, 建立在三根支柱上:“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儿童的创造精神”。

“为言语智能而教”是解决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顽症的一剂良方。第一, 长期以来, 语文课程、教材未能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与教材内容的问题, 尚未形成科学的、可表述的语文学科内容结构。教学中内容繁杂, 分不清学科界限、年段界限、主次界限, 语文教师缺乏鲜活的、适切的语文知识。缺失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必然带来语文教学的低效, 甚至是无效、负效, 也必然弱化语文教学的专业性。深入研究语文学科的核心知识, 正确解读语文教材课文, 重组、整合散落在文本中的语文知识, 研制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是破解语文教学“高耗低效”顽症的必由之路, 也是提升语文教师专业化程度的快速通道。第二, 目前的语文教学习惯于“以文本内容学习带动言语能力培养”, 强调学生的“感悟”, 然而未能就“经验、思维、想象”这些“感悟”的内在要素作学理的解析, 没有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难以应对不同的文本与不同的学生。其实, 语文教学还应该探索另一条路, 那就是“通过文本内容学习语文知识, 进而通过训练提高言语能力”。核心是强调“习练”, 授予学生的是语文学习的策略性知识, 训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语文能力与习惯。这一条路是清晰的、可把握的, 是破解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可行之策。第三, 语文教学承载了太多的“使命”, 因而头绪繁多, 方向不明, 不知为何而教, 因而常常“种了人家的地, 荒了自家的田”。语文教学应该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为核心, 走向综合的生活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背景, 生长出言语智慧, 获得一生有用的东西———带得走的语文!

我的语文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

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 体现为“清简、厚实、睿智”。

教学内容清晰:组块教学从三个途径研制教学内容, 使语文教学日渐清晰、可测。根据不同文体及相应的阅读策略研制适宜的教学内容;根据文本语言的不同层次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言语智能发展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 建构适合自身特点和班级实际的语文课程, 实现语文课程的“师本化”。

智慧教学 精彩课堂 篇9

如何智慧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让信息技术课堂更精彩呢?以下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浅陋的观点。

一、巧借资源,展现精彩课堂

教师的智慧表现在“忠于教材内容”而又“不囿于教材内容”,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现实的教学条件,巧借资源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与拓展,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案例一:“盲人”摸键,巧学打字

小学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电脑,势必要学键盘的使用。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会打字呢?我们信息组的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套键盘教学的方法,经过实践检验,效果不错。

我们学校的学生电脑桌有个键盘小抽屉,平时上课时,学生将抽屉拉出,上完课再推进去。在教学键盘指法操作时,我们要求学生键盘抽屉不拉出,而是将手伸入抽屉中,让手指在键盘上摸索,先让食指找到“母键”,再依次找准其它手指的位置,轻击键盘。因为这种方法,学生看不到键盘,我们戏称为“盲人摸键”法。学生用这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对键盘的熟识程度及打字速度均飞速提高。

案例二:借“中国馆”,滤镜巧处理

2010年学校要求笔者上一节课,参加市级比赛。当时笔者教五年级,笔者选中了五年级上册的一课《制作特效照片》。这一课要求学生运用ACDSee中的“滤镜”功能,改变图像的视觉效果。试上了几个班,学生对滤镜处理兴致很高,但笔者总觉得教学素材不够典型。

当时正巧世博会在中国举办,反响甚大。学校也要求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世博内容,如:手抄报、板报、诗歌等,“中国馆”的造型更可谓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于是笔者选择了这一具有特定意义的素材———中国馆。笔者上网搜索了世博馆的一些照片,并运用Photoshop软件对中国馆图片进行了处理。在后来的教学中,以“中国馆”为例让学生运用“滤镜”功能对图片进行处理,如高斯模糊、着色处理、锐化图像等。由于“中国馆”色彩鲜艳明丽,造型又独具特色,所以学生在图像处理中,前后图像的对比特别明显。在课结束前,笔者又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经过“磨课”,终使这节课在市级比赛中获得好评,载誉而归。

二、学科整合,展现精彩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由此可见,巧妙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教材“活”起来,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案例一: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四年级下册主要教学Word模块,其中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文字排版的基础上,让他们学会插入图片,并进行图片的版式设置。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语文”学科融入了信息技术课堂。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作文基础,这节课前,笔者让学生每人都写一份自我介绍,要求突出自己的特点,但不出现名字,连同自己的照片一并发送到我的邮箱。逐一查看了学生的“作业”后,笔者将学生的“自我介绍”和“照片”分别存放。

上课开始,笔者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教学,“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学生一听说玩游戏都很兴奋,笔者接着说:“孩子们,你们在一起也有四年了吧,班上的同学你都认识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认识!”“今天,我们这个游戏就叫‘猜猜Ta是谁?’”笔者在黑板上写下了课题。接着要求学生打开存放“自我介绍”的文件夹,自选Word文件,打开文档仔细阅读后,猜猜这是谁?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参予了行动,并把他们猜出的同学名字输入最后一行段落,“猜猜Ta是谁?我猜Ta是我的同学———觹觹觹。”然后找相应的同学核实。确认无误后,尝试着把“照片”文件夹中该同学的照片插入文档中,并设置照片大小、版式及位置,最后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从“语文”和“信息”两个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

整节课课堂上弥漫着欢乐,洋溢着笑声,学习气氛浓厚。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充分认识到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节整合课也因此成为市信息技术研讨课,获得了好评。

案例二: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材,主要教学PPT模块,其中《幻灯片文字效果》一课,要求学生在PowerPoint中通过设置幻灯片的文本和文本框的样式,使幻灯片有很好的表现效果。在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学科与“音乐”学科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生活离不开音乐,小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更是酷爱音乐,音乐课也是学生们最喜爱的学科之一。基于学生的这一特点,笔者选了一首他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幸福拍手歌》,将这首歌融入了课堂教学中。

上课开始,学生踏着歌声进入课堂。

师:“同学们,这首歌你们会唱吗?”

生:“会!”

师:“我们一起唱一次吧。”

笔者用PPT把歌词显示在桌面上,并进行广播教学。学生们跟着旋律欢快地唱起了歌曲,在歌声中歌词也随之逐字呈现不同的颜色。一曲终了,学生意犹未尽。

笔者趁机引导:“同学们,你们发现歌词有什么特点吗?”

生:“会变化颜色。”

生:“就像唱卡拉OK。ℽ

……

师:“这就是文字效果,你们想学吗?”

学生大声回答:“想!”

于是笔者开始了这节课的教学。整节课学生带着耳麦,跟着笔者的教学节奏学着、改着、唱着,甚至有的学生还情不自禁地拍拍手、跺跺脚。一堂课结束,学生在欢乐的歌声中学会了PPT中文字效果的设置。课后,学生对笔者说:“老师,我太喜欢这节课了。”“老师,这节课真有意思。”“老师,这节课我都分不清是在上音乐课还是上信息课了,太高兴了。”

教学智慧处处现 篇10

一、教学板书现智慧

教学中运用板书,形象直观,提纲挈领,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都市精灵》时,课题是“都市精灵”,“都市”是指经济、政治或文化中心高度发达的城市,“精灵”本是神仙、精怪,文中指可爱的动物。课文主旨是人应当与鸟、鱼、兽和谐共处。设计板书时注意突出主旨。本课设计板书如下:

都市精灵

都市+精灵=和谐

都市-精灵=?

都市里有了可爱的动物,人和动物共存,生活不是就充满生机、充满趣味,达到和谐的境界了吗?反之,都市里没有了精灵,生活会怎样呢?板书留给学生无尽的思考和探索。一个好的板书设计既可以让学生领会文章主旨,又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

二、教学生成现智慧

我在教学季羡林的《幽径悲剧》时,就遇到突发情况———学生说的答案与我预设的答案大相径庭,幸好我有耐心,对学生有信心,遇事不慌,机智地抓住机会,变 “意外”为“精彩”。

《幽径悲剧》语言清新优美,意蕴丰厚动人。作者对古藤萝美的描绘及对愚氓灭美的揭露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课文第八段“它既无棚,又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我问:“这颗古藤萝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吗?”那 “苍龙般的粗干”是形美“;蓦地闯入鼻官” 是味美“;颇有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是色美。我暗想这不就是一个字——美吗?班上一位学生却说“:老师,是奇!”这答案让我眼前一亮。我顺着问了一句“:为什么?”他接着说“:别的藤萝要借助棚架,而它无棚无架,这是一奇;从下面看不出它是藤萝。 不愿让人知道它的身份,这是二奇;它把花开在高高架上,不炫燿自己的美,这是三奇。”其他学生说了很多答案,如“隐”字、 “羞”字、“清”字、“淡”字、“幽”字……一个个答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课堂由“一花独放”到“满园春色”。古藤萝怎一个 “美”字了得?

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智慧多么重要,尽管学生的答案和预设的答案有“偏离”,但不失为“生成”,只有预设和生成有机融合,才能使课堂充满智慧和活力。

三、教学拓展现智慧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学就要以教材为基础,但也不应拘泥于教材,应该有所拓展和延伸。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中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让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

教学《寒号鸟的“千古奇冤”》时,寒号鸟的冤情有贪婪、懒惰,不愿筑窝,吃自己的粪便,骄纵专横,残害同伴,谋朝篡位的 “鸟魁”。 设计“为你伸冤”的环节,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还有很多动物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遭到不公正的认识,请你运用议论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为它们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公道话。

寒号鸟和其他众多动物有冤情,通过小组活动同学们为它们洗涮了冤情,伸张了正义。教者联系现实:内蒙“呼格吉勒图案”再审宣判“被枪决18年后,呼格吉勒图被宣布无罪”。运用这个资料和文本进行整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和社会同步,课内外资源得到有机结合,就会让学生学得轻松,培养自信心,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反思现智慧

教师课堂教学不管如何巧妙设计,如何准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有遗憾之处,但是课后反思很有必要,以便于以后教学改进,让课堂臻于完善。

《背影》一课本人设计情境不够,虽让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讨论,但让学生体验情感不够,不能很好地领悟父子情深。后再教《甜甜的泥土》时,本人请学生扮作 “王小亮”和他的妈妈及同学进行简单的复述,果然学生在情境中很好地感受了亲情,去理解文章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联系家庭谈体会,情真意切。

词语教学的智慧引领 篇11

【关键词】词语教学 语言素养 智慧引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111-01

一、词语教学要连接生活的地气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这种特点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比较倾向于感性而非理性,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苏教版教材,在编排词语内容时,一方面运用“情景铺陈”的方法将一连串的词语置身于情景当中,让学生在情景中触摸、理解、感悟词语;一方面运用“诵读连韵”的策略将一连串读音相似词语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诵读中熟读成诵。因此我们的词语教学要尽量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词语的可亲可近。

例如《识字8》中“泡泡”这个词语的教学。“泡泡”这个词语是《识字8》字串中的一个,为了让学生们深刻地理解“泡泡”这个词语,我分两步进行:首先调动学生的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见什么样的小泡泡?”有的说“妈妈洗衣时会产生很多泡泡”;有的说“雨点落到小河里会出现小泡泡”;有的说“小鱼会吐泡泡”……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这些泡泡都跟什么有关系呢?”“水”“所以,这个‘泡就跟‘水有关。”这样,“泡”字就自然进入孩子们的记忆深处。

二、词语教学要呈现声韵的节奏

汉语是世界最动听的语言之一。自从汉语诞生之日起,汉语就成了“形美、音美、意美”的统一体,如果我们词语教学割离了声韵,词语也就失去了它“最动听一面”。为此,我们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要关注词语的声韵节奏,努力让它成为“最美的语言”。

例如《世界多美呀》的教学。《世界多美呀》以拟人化的口吻讲述了小鸡努力冲破蛋壳后,看到世界如此美丽的惊喜心情,在这篇课文里,有一个词语“啄呀啄呀”表现小鸡的努力。为了让这个词语成为学生感知文本的着力点,我在教学时,着重关注它的声韵节奏:首先引导学生体会“啄呀啄呀”这个词语的艰辛——即“小鸡刚出生,小尖嘴嫩嫩的,软软的,怎能把蛋壳啄了一个洞呢?”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加重了语调——“啄呀!啄呀!”接着引导学生感受“啄呀!啄呀!”后的坚定,即“小鸡们,在用力啄蛋壳时,它们想的是什么呀?”启发学生想象小鸡想看外面世界的那种急切——“啄呀!——啄呀!”。再接着引导学生感受“啄呀!——啄呀!”的欣喜,“当小鸡啄开坚硬的蛋壳看到外面世界,我们该怎样读?”—— “啄呀!!——啄呀!!”

三、词语教学要触摸情感的脉动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关于文字的推敲,在某种程度就是情感的推敲。”词语所寄寓的情感就是词语的“生存环境”,所以词语教学,就必须考虑这个或这些词语所在的语境,必须考虑这个或这些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例如《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一株紫丁香》讲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叶和花香去问候老师,从而表达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赞美和感激之情。课文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其中“踮起脚尖儿”就充分地表现出孩子们想给教师的惊喜之情。为此,我在教学时,围绕“踮”字进行引领:首先引导理解“踮”字,即“‘踮字是什么意思啊?”当学生初步理解“踮”字的意思后,我再问学生:“那孩子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当孩子回答“为了不让老师发现是谁载紫丁香的”,“想给老师一份大大的惊喜”等答案后;我再引导学生悄悄地朗读,让孩子们从读中的声中感知那份温馨感人的场景。

四、词语教学要洋溢智慧的气息

“教学不是一层不变的演绎,它更需要灵活的机智。”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的进行,它常常在变化。这是因为我们的教学内容在变、学生学习情况在变、课堂的环境在变,教学的情境也会随之在变化。为此,我们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处理,从而让教学的过程呈现智慧的气息。

例如《梅兰芳学艺》的教学。我在教学该文中一个“紧盯”词语时,正当我按照事先的预设进行时,有一个小家伙突然冒出:“‘盯字就是死死地看,每次我写作业时,我的妈妈就死死地盯住我。”也许这个解释与文中的价值取向有点出入,但这个学生的解释却与“盯”字相当吻合,为了让他,更让了让全班同学深刻地理解这个“盯”字,我就启发他“你的妈妈是怎样盯住你的?”“眼睛一下也不离开我。”“那她心里会想些什么 ?”“如果不认真写作业,我就要揍你!”……一场风趣的对话,让这个“盯”字跃然纸上,更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中感受“盯”的实际内涵。

总之,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大海,那么词语就是“水中的鱼儿”;如果我们在词语教学中能够智慧的引领,那么这一个个

教师教学深度转型:迈向智慧教学 篇12

关键词:教学转型,智慧教学,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智慧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012年7月16日,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渝教基〔2012〕53号) [1], 首次对构建中小学“卓越课堂”提出了要求, 并特别制订扩大至全市的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计划。计划特别指出课堂教学亟待由“勤奋型”教学向“智慧型”教学的转变, 并对新型课堂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转型给予了急切呼唤。

一、转型背景:现行教学改革之需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 广大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方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尤其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师生关系方面,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教”的课堂正在向“学”的课堂迈进, 由“知识传授”课堂向“智慧课堂”转型, 但是,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背后, 依然存在着问题, 突出表现于教学改革“质”的达标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深度不够, 还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和内涵。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 韩立福教授明确指出, 其原因就在于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最有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的观念跟不上, 教师教学转型不到位, 严重影响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与速度, 只有实现教师教学转型,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深化素质教育, 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2]。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教师教学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崔允漷教授提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增值”, 即让学生更想学, 更会学, 学到更多知识技能, 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义[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则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 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4]。透过崔允漷教授和顾泠沅教授对改革最终目的的认识, 纵然说法不尽相同, 但都不谋而合透露出一点相同之处:对教师的角色及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论是“让学生学习增值”, 还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 无一不与教师教学紧密挂钩。课堂教学改革伴随而来的时新理念,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处在课堂教学改革最前线的广大教师, 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与实践者, 其教学理念的转型与否与课改的成效存在着最基本的联系。

二、转型准备:基本概念的厘清

现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呼吁教师由单纯的勤奋型讲授向“懒惰型”教学转变, 那么什么是“懒惰型”教学?笔者认为, 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把一大堆问题抛给学生, 让学生自行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享有课堂教学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就要对自己如何建构一堂课有清晰的设计。新型课堂的建构, 不仅需要教师富裕充盈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式, 而如何选择便与教师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智慧”的含义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把“智慧”定义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辞海》则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5];《新华字典》第10版解释为“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5]。结合以上定义, 尽管小有不同之处, 但三者都将“智慧”最终定格于“能力”, 显然, “智慧”是一种能力。而心理学认为, 所谓“能力”, 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6]。从这层意义上讲, “智慧”所体现出的“能力”又与“活动”相关, 是在具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那么, 教学作为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其对“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 自然而然也就落脚到“智慧”, 这种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的“智慧”, 我们称之为“教学智慧”。结合教学, 所谓教学智慧便不难理解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情境中, 教学智慧不仅仅是教学能力的表征, 因为教学本身的不确定性, 其自身具有复杂性, 要在复杂、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中正确引导进行有效教学, 教学智慧除了体现为教学能力之外, 也是对教师优良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追求。事实也是如此, 宋乃庆教授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 ‘为人’表明教学活动应具有确定性;‘人为’表明教学活动具有不确定性;‘复杂’表明教学活动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而这个过程则意味着教学活动开展必须具有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不仅与教学方法相近似, 也与教学艺术相近似。”

教学智慧呼唤智慧教学, 什么是智慧教学?韩立福教授在书中对智慧教学的价值追求进行了这样的说明:“学生由‘懒惰型’学生逐步成长为‘勤奋型’学生, 教师由‘勤奋型’教师逐步成长为‘懒惰型’教师。”韩教授明显是对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主体进行了角色界定, 教师不再像以前依据知识内容全盘讲授, 学生也不像以前无条件接受学习。这种线性的、固化的教学模式在这里被抹去。智慧教学是对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迫切召唤, 也是对教师主体主导性的科学追求。

三、转型过程:四大方面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 深化课堂改革, 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在制定的“卓越课堂”计划中, 重庆市教委对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做出了诠释,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目标具体划分。因此, 这对中小学教师而言, 教师要实现教学转型, 构建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理念, 由之前的“勤奋讲授”向“智慧教学”的转变呼之欲出。

1.教学内容转型: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

古语所言教师,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过多地对学生传授知识, 所谓“言传身教”亦很好表达了这层意思。时至今日, 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下, 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更多的时间内还是注重于间接知识的传授, 缺乏让学生主体主动去发现问题, 动脑思考的教学理念。然而, 出现这种情况也着实在情理之中。以前的应试教育太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学业成绩被抬升为考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情况的唯一标准, 在这种死板教条的评价体系下, 教师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学生间接知识, 这种以单纯“知识讲授”的教学内容也随之固定下来而形成定式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而“卓越课堂”计划也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内容要注重对育人价值的挖掘。学生是有鲜活生命力的个体, 他们有活力, 也有能力去探索无涯学海。那么教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或应该做的就是如何让其发挥得淋漓尽致, 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 而不是一味地直接传授。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 也是教师教学转型的第一步。

2.教学过程转型:由“先教后学”向“以学定教”转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先教后学”。“先教后学”是指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习知识, 教师主要起“示范”作用, 而学生主要是跟着“模仿”。“先教后学”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既没有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 也没能顾及到学生对新知的情绪状态。“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潜能、差异和主体性, 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 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 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 人不同, 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7]这段话则明白清晰地告诉我们, 教学应依据学情而定, 也就是“以学定教”。“学情”指当前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不仅包括学生对已有旧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当前新知识的了解, 也包括学生当前的心理情绪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从课堂呈现层面来讲, 主体性的体现说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问题, 而扩大学生的参与程度最终还得落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 也即是“以学定教”。

3.教学方式转型:由“单干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传统课堂教学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师拼命地教, 学生拼命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通常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 加之平时考试注重对学生排名次, 这样便造就了学生陷入“单干”的怪圈, 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 基础好的学生还勉强能掌握新学知识, 而基础不好的学生却只能“望洋兴叹”。

新课程改革提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卓越课堂”也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 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社会学提出“课堂是雏形的社会, 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地方”。从此角度来看, 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发挥的舞台, 是师生、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反观合作学习的提出背景, 也正是缘于传统教育的弊端。合作学习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 使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功与更高的产出, 最重要的是, 它巧妙地化解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尴尬关系, 让死板的课堂走向活跃,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4.教学评价转型: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

教学改革时至今日, 我们依旧发现大部分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依然是参考其学习成绩 (分数的高低) 。教学评价自身所应包含的反馈、调节、激励功能完全被抹去, 更多体现的是甄别学生、聚焦差距的作用。依据新课改的要求, 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 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 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以及个体差异性。对此,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 要把教学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 针对当前评价单一的情况做出科学合理调整。

由于学生主体间年龄、背景、心理等因素的不同, 不同学生之间的表现也各有千秋, 显然, 用单一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合理的。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 对此, 教学评价也一定要采取面向全体、多元的评价标准, 形成集教师、学生、家长为一体的评价主体, 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从而发挥教学评价原有的反馈、调节、激励、导向功能。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因此, 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 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标准,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cqjw.gov.cn/site/html/cqjwxxgkw/fgfxwj/2012-07-19/Detail_9919.html.

[2]韩立福.教师教学行为深度转型.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2.

[3]崔允漷.课堂转型就是让学生的学习增值.上海教育, 2011 (5) .

[4]顾泠沅, 官芹芳.以学定教的课堂转型.上海教育, 2011 (4) .

[5]程广文, 宋乃庆.论教学智慧.教育研究, 2006 (9) .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顺周期效应的公允价值下一篇:风电项目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