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建筑设计之思

2024-05-15

体育建筑设计之思(精选7篇)

体育建筑设计之思 篇1

接到杂志的约稿电话, 我正焦头烂额于工地和公司之间的分身乏术。编辑为了减轻我的心理压力, 告诉我写写对全年工作和生活的总结或体悟, 并不一定是纯粹的技术性内容, 可以有点“文艺范”。常被老爷子唠叨“没有生活情趣, 整天就知道工作、睡觉”的我就更犯愁了!所以我想还是说点技术的事情吧, 毕竟忙活一年, 整天想的也就是这些事。

2013年, 体育建筑设计的市场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拐点。整体来看, 体育建筑的信息量大幅下降, 新建体育中心的省会及一二线城市凤毛麟角, 建设主要出现于三线城市, 但绝对数量与前几年已不可同日而语。

从年初中央限制兴建“楼堂馆所”的讲话到沈阳全运会节俭的开闭幕式, 处处昭示着从2003年奥运场馆建设掀起的体育场馆兴建热潮, 历经十年的高歌猛进, 已开始逐渐回落, 并回归理性。

根据近年对项目信息跟踪的情况以及来自网络的统计数据, 中国目前万人以上规模的体育中心已经200余座。其中省会城市绝大部分已完成大型体育中心建设, 体育场的规模基本为6万座, 少部分也在5万座以上, 部分经济发达城市, 甚至有2~3座大型体育场, 主要针对全国性运动会级别赛事而建。二线城市以3~4万座体育场为主进行体育中心建设, 主要针对省运会级别赛事而建, 或作为全国性运动会的分赛场。至于三线城市, 兴建的主要是体育配套设施, 但大部分也都是“一场三馆” (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 的标准配置, 只是规模相对小一些而已。

从这样的市场数据来看, 奥运会的带动效应还是很强的, 在此之前, 国内的建筑设计市场对于体育建筑的关注并不是很明显, 而且只有少数设计单位和建筑师有相关的设计经验。比如马国馨院士, 前后跟踪、研究国内外大量场馆, 对于北京亚运会场馆策划、建设, 以及北京申奥做出了卓越的技术支持和贡献。

藉由奥运会的带动, 一批国内设计院选择与国际大师、著名设计机构合作, 快速积累了丰富的国际顶级赛事场馆设计经验, 并在这十年急速膨胀的市场需求下, 设计、建成了一批造型新颖、功能齐全、满足各项国际顶级赛事标准的场馆。

我对近几届中国建筑学会评奖中体育建筑类作品获奖的情况进行过统计, 从第一届到今年改名之后的“中国建筑设计奖”, 有七届的奖项评选比较具有参考意义 (表1) 。

因为第一届是对既往项目的评比, 按照年代进行评选, 那时体育场馆应是可遇不可求的设计任务, 获奖的场馆项目中只有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为赛事而建, 承接了北京亚运会赛事;之后从1996年到2006年, 只有5个体育建筑项目能够拿到奖项;2008年这一届评选, 由于北京奥运会的建设, 仅场馆类就有10个项目拿到了不同奖项;2010年获奖的体育建筑以济南全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场馆为主;2012年获奖的4个体育建筑中, 国家网球馆、四川国际网球中心举办过国际网联的单项赛事, 其余两个没有举办过赛事。统计的获奖数据与赛事规模有着惊人的拟合度, 赛事级别越高, 各方关注就越多, 相应的场馆设计水准就越高。

回看从2003年奥运建设启动至今这十年来的体育建筑发展历程, 关于体育场馆运营和设计的探索与讨论一直在进行, 尤其是奥运场馆建设引发的讨论持续至今。奥运会之后, 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这三大主要建筑各自走出了一条赛后运营的特色之路, 有赢有亏, 众说纷纭, 本文不作评论。

从CCDI体育事业部这些年承担的体育项目来分析, 从国家游泳中心, 到济南奥体、杭州奥体, 再到福州奥体, 设计考虑的侧重有明显的不同。

之所以中标国家游泳中心, 除了贴切的外观设计、高标准的体育工艺、以及先进的技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设计在一开始就考虑了赛后运营的问题, 同期建设了现在的水上乐园部分的基础条件, 并在赛后进行完成 (图1) 。

济南奥体中心在设计之初, 主要考虑的还是在满足赛事要求的基础上做“加法”。2006年、2007年的时候, 关于场馆运营设计的讨论正在高峰期, 大家都在想如何使场馆的运营能够盈利, 认为在满足赛事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商业预留空间, 虽然不知道做什么, 但是先做出来再说。今年8月份, 我带着业主去考察济南奥体中心, 里面一派热闹景象, 游泳的、打网球的、开会的, 白天时体育场稍有些冷清, 不过由于作为球队的主场, 经常性的比赛也还有。我们在里面逛到天黑肚饿, 更注意到了体育场首层利用原来预留的高空间改造而设的一圈饭店, 上座率还蛮高, 再加上租用大平台下空间的汽车4S店, 场馆运营单位透露, 目前济南奥体中心的运营可以自给自足, 最起码不用财政补贴。

参与杭州奥体博览中心项目时 (图2) , CCDI主要负责七甲河南侧的体育场馆设计, 虽然只有体育场和网球场, 但是地下却布置了大量的博物馆、文化馆等功能, 包括超大规模的车库和地下商业空间。政府在进行项目建设的时候, 制定了很完备的任务书, 最大化了土地利用价值, 我认为这与项目本身的定位极为相关, 杭州市委市政府是把这样一个中心当做新城的“发动机”来进行规划设计的, 或者说, 他们把“经营城市”这种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杭州之后, 我们主持了福州奥体中心的设计 (图3) 。70多公顷的用地, 地质条件极差, 再加上2015年举办赛事的压力, 项目不可能像杭州那样大面积开挖, 毕竟每个城市的发展思路是不同的。基于这样的条件, 我们开始做“减法”。今年在《城市建筑》体育建筑主题沙龙交流时, 参与国家体育场赛后改造设计的谭泽阳也提到“让体育建筑回归体育本身”这个理念, 现在太多的体育建筑内充斥了商业、饭店、美容、儿童活动中心, 这可能对体育场馆本身是极大的伤害, 我们之前只想让场馆每天都赚钱来运营自身, 可能让我们忽略了体育建筑应有的味道。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在福州奥体中心的设计中, 对能不要的功能全都不要, 原来在每个场馆内都会设计大量的预留商业空间, 现在全部拿掉, 让场馆回归本原, 考虑到整个体育中心的运营, 我们将减掉的空间集合起来, 在整个场地中部做了一个集中的运营中心, 容纳赛时的媒体中心、运动员餐厅、组委会办公、会议室等, 全部采用大空间设计, 赛时临时隔断;赛后, 这些空间可以进行招商, 改为超市、商场、写字楼等功能, 租户可根据需求再作精装修。这样既节约前期投资, 又为未来的商业运营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将这部分空间出租的费用, 用来维持整个体育中心的日常运营, 甚至可以实现场地免费或低费开放, 使体育设施真正服务普通大众。

回顾上面的这些文字, 其实我想说的只是3句话:

“过去, 体育建筑设计很火热, 市场很大。

“现在, 体育建筑越来越注重运营设计, 甚至一开始就是从运营着手, 而赛事仅是临时功能。

“未来, 体育建筑的设计任务更多关注于综合运营, 甚至会是大量既有场馆的改造, 或早或晚, 我们这十年设计并实施的体育建筑, 一定都需要进行运营改造。”

“设计就是美化功能”。这是很多人在逛宜家时看见的一句话。我想, 不仅仅是家具、工业品、日常用品的设计, 建筑设计其实也应该是这样的, 尤其对于体育建筑这样一种使用率低于其他公共建设施的建筑, 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需要思考的也还很多。

初中体育主体性教学之思考 篇2

关键词:初中体育,主体性教学,探讨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体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明确体育教学目标, 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 实现体育教学的突破创新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 为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初中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 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体育课, 因为体育课内容丰富多彩, 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但是, 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 其注意力容易分散,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给予积极的引导, 确保学生始终保持对体育课的兴趣。学生们都渴望接触新知识、学习新内容, 每节课都能有新的收获, 因此, 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 在充分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 从教学形式、方法、内容、结构等方面给予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 促使学生获取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 教师是课程的核心,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 示范、讲解、模仿、教师指导是整堂课的基本流程,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 学生无法自主学习。这种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会消减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悟性, 创新意识会受到严重的压迫。所以,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 首先要转变教学模式, 多给孩子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激励和指导的作用,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状况制订并完成学习目标, 学生会因此变以往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地探索求知, 变“逼我学”为“我要学”的积极健康状态, 实现教学模式中主角的转变, 不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精神的魅力。下面以垫球为例具体阐述。

1. 亲身体验过程

实践永远都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例如:垫球时, 学生会普遍觉得用手臂垫球很痛, 特别是女学生, 会对垫球产生恐慌心理。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垫球, 无论是用手还是胳膊, 哪怕是单手也行。这时不要求学生能够规范地完成垫球动作, 目的只是让学生克服对垫球的恐惧感, 学生在自主垫球的过程中会感觉垫球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痛, 就会主动地接受它。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条件下, 学生们才会感受到垫球的乐趣。

2. 教师指导过程

在学生克服对垫球的恐惧后, 就要进行随后的教学工作。体验过垫球动作后, 肯定会有些学生动作做不到位或不知道从哪个位置垫球, 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 如在哪个位置击球, 如何发力等。然后再让学生分组练习原地、走动、连续与间断、自垫、互垫。通过不同的方法反复练习, 学生在教师指点和自我实践中熟练掌握了垫球技巧。

3. 自评自检过程

通过教师指点和自我实践练习后, 学生已基本掌握了垫球技巧, 这时教师要让学生分组练习, 学生们互相观察指点, 会有意识地拿他人与自己作比较, 主动发掘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在与同学的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吸取他人的优点完善自己, 使自己的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从而养成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品质。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将“填鸭式”学习转变为引导式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实践与体会, 培养学生转换思维能力的基本手段,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尝试, 学生会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培养起创新意识。

1. 迁移转换

教师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现象, 通过对各种动作以及不同人所练习的姿势上, 发现动作技术的连通性和差异点。教师还要不时地让学生将学习的旧知识和新知识加以比较, 将已教授的知识转移到新技能上面, 如排球扣杀、羽毛球杀球和投掷动作中的“鞭打”等技艺的相互迁移;同时也注意进行类比教学, 将技术技巧相近或相反的动作放在一起让学生自主探讨研究, 培养学生思维转换的能力。

2. 归纳总结

知识和技能的内容都是相通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共性和差异, 做到推陈出新。例如:在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之间, 三者既存在相通的共性, 又有着各自的差异性和自身独有的特点, 如技战术运用上的相同点和手脚运用的不同等。

3. 构建结构

在体育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运动技巧, 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掌握它们本身独有的特性, 构建属于自己所认知的知识体系结构, 深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学生牢固掌握现有知识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和意义, 提高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目的。

综上而论,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 总结教学经验, 丰富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主动参与学习, 感受体育的乐趣,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实现学生在学习这部戏中由“演员”到“导演”的转变,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知音.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学校体育, 2004 (3) .

[3]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

[4]崔伟.当代体育课程发展趋势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 2001 (3) .

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之思考 篇3

一、加强校园体育制度化建设

完善的、强有力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和健全规范的体育规章制度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立和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是大学校园体育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关健, 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准则, 约束着大学生们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方式。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建立健全非常重要。一方面, 因为它的育人环境面对的对象是尚未涉入社会的在校大学生, 所以好的制度建设无疑会在规范学生行为有同时, 对他们的情感、智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 完善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 可以使大学体育工作更有预见性、计划性, 从而避免因过分盲目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完善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有助于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增加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建设

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体育场馆、器材, 它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 其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到校园体育文化的整体发展。体育建筑、场地、设施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环境的构建中, 物质文化是基础、是前提、是保障。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不管是学校组织还是学生自发, 都需要物质条件支持。因此, 加大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仍然是部分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体育教师在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 是最积极、最稳定的因素, 发挥着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 高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里, 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方法, 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活跃身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体育教育活动。它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和课外运动竞赛三个方面。课外体育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大学体育课教学一道共同构成了高校体育总体。同时, 它也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可以通过体育文化节,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每学年利用校运动会, 举办体育文化节, 开展一些与体育有关的活动,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让大学生偿在运动中得到快乐, 在快乐中获得健康, 如对抗赛、友谊赛、师生挑战赛等, 尽量采用团体形式, 师生一起参加比赛, 会使场面热烈, 竞争激烈。另外, 组织文明啦啦队可以营造奔放、热烈, 充满激情的运动气氛。还可以举办像运动比赛、体育摄影展、体育图片展、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演讲比赛、体育卡拉OK比赛、体育舞蹈表演等一系列活动, 达到增长体育知识的目的。

四、建立完整的领导管理体制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由多方面、多部门共同协作配合来完成, 所以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管理体制是高校体育文化得以开展的保证。总之, 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文化领导管理体制,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各项活动有记录, 并把各项活动纳入教师和班级考核之中, 是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得以开展的有力保证.

五、建立合理、完整的校园体育文化评价体系

校园体育文化评价体系首先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学校领导应把各类、各级活动纳入到教师、班级、辅导员的考核之中。如组织活动的次数、参加人数 (参与率) 、成绩、纪律、安全、精神文明、卫生等, 严格按制度执行, 责任到人, 并把组织、指导竞赛的教师都纳入工作量之中。这样, 有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实施劳有所得、按劳分配的奖惩制度。另一方面是对大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 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参与率、名次、纪律 (参与者) 、体育知识、体育习惯、态度提高层次等进行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注重个性差异, 重视过程、态度和进步幅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高校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 对广大师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 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一方面要向大学生传授一定的体育价值观念、文化规则和运动技能, 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地接受世界体育文化和时代精神, 将它们充实到体育教育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特别强调“要重视德育, 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体育教师如何落实教书育人的总体要求, 将德育渗透到体育课教学的各环节中, 真正做到寓德于体而不流于形式, 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摘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是高校大学生接触最广泛的一种文化,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文化氛围于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广大师生, 从发展的角度看, 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的体育观念。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加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国安《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深层分析》文教资料2006.9

[2]宋军《试论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9

[3]应圣远《上海市高校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6

新课标下体育课堂教学之思考 篇4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受益。那么怎么才能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进行体育课堂教学呢?基于此, 本文将试图以新的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 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做些梳理, 谈谈在新课标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

1. 转变教学观念, 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 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

旧的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三基”,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教材选择的大多是竞技项目, 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多采用竞技运动训练的手段方法来教育学生, 导致课堂教学枯燥、刻板, 学生对体育运动漠然, 甚至感觉是负担。而新的课程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应用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增强身体、心理的健康, 认为学生掌握多少的竞技运动技能并不十分重要, 而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才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新课标在教学内容上给了教师很大的空间,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不可能所选的教材内容都能够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 再说, 各个学校的师资力量、场地、器材都有限制, 不可能都能够做到分层、分项教学,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 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 去研究教法与学法,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积极性, 以最终达到增进学生健康的教学目标。但也不能学生喜欢什么就教什么, 不喜欢的就避而不谈, 如果一堂课仅仅是学生高兴, 但没有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生理功能上没有得到发展与提高, 那么这样的课又有什么价值呢。所以,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进行科学性、文化性、思想性的整合, 把教材内容的知识、技术、技能转化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有一定趣味的和学生可接受的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提高学生运动参与的热情,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 在快乐体育的思想下, 不能淡化和忽视学生的身体基本素质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在新的课标下倡导快乐体育, 各种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 确实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对促进学生参与运动锻炼有了很大的帮助, 然而, 艺术色彩的不断添加, 使许多的体育公开课、示范课设计的像是文艺表演, 有华而不实之感, 成了艺术、音乐欣赏课, 改变了体育学科的基本属性, 这就偏离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失去了其改革的根本意义。因此, 在体育课上, 为了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 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创造良好情境, 给予一定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是有很必要的。

3. 在趣味性教学中, 不能忽视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教育。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学生的学习需要良好的氛围, 其主体意识的形成更需要宽松, 和谐的气氛。因此, 在趣味性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淡化“竞技运动”教学模式, 但并非要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 而是要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过于强调竞技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化和正规化, 完全将竞技运动的内容和方法移植到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倾向。因此, 运动技能的学习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 是实现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载体,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运动技能的教学, 其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技能, 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学, 对运动技能学习的侧重点是什么, 是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等等。因此,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打破原有的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的教学体系, 走向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的健身体系,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4. 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地同时, 不能忘了课堂常规教育。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不仅指教学目标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更重要的是指教学过程是学生自我活动和自主发展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既要考虑到教材模块所处的位置及课标要求, 又要照顾授课班级的学情及学生身心特点, 充分体现新理念下体育教学的要求, 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创、自评”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小团体的智慧, 提高相互交往、相互协作的能力。在课堂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得开心、学得轻松, 使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 转变教学时总是不顾及学生感受, 强制性灌输, 教学效果差, 学生不爱学的现象。创造性地提出“跟你玩”的教学模式新理念, 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能放任自流, 再回到过去的“放羊式”教学。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受到必要的纪律约束, 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 那么支配课堂活动的只剩下“本能”了。要让学生从权威主义的教学中获得解放, 但同时也应让他们意识到自身在课堂教学获得中的权力与职责, 以及遵守必要课堂常规的意义, 对基本的常规要做到谙熟于心, 贯穿于行,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得到高度发挥的基础上“随心所欲而不逾规”。规范与创新之间似乎总是一种矛盾关系, 但在局部规范的基础上促进教师与学生, 教与学的主体性发挥, 对推广新课程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5. 注重教学过程的评价时, 也不能忽视结果。

既重结果又重过程, 发展性、激励性评价是新课标的体育教学评价理念。但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 很多教师只注重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注重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 现在的学生体质有所下降不能说与这样的评价方式没有一点关系。当然, 学生体质的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在评价的时候, 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也要正确对待相对的结果评价, 不能只一味的强调对教学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评价, 而忽略对学生的体能、知识、技术、技能的结果的量化评定。就像文化课学习一样, 无论学习的过程怎么样, 学不到知识结果还是“零”。所以, 只有把过程和结果紧密地联系起来, 让学生感受到有好的过程就有好的结果, 给他们正确、公平、公正、合理、客观的评价, 才能激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积极参与体育学习, 使其身心真正得到发展与提高。

总之, 体育教师应以积极的姿态, 加强自我的使命感, 投身于体育新课程改革, 但不能矫枉过正, 而要把握各种问题的对立统一, 寻求平衡、促进发展。给学生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体育课堂教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教育教学中, 而应把自己放在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高度上来参与教学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季浏, 汪晓赞.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文清.构建课堂教学和谐发展平台[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4) .

高等学校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之思考 篇5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学,改革,转型

一、高等学校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

论工业设计的前身, 要追溯到1957年, 当时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还有一些美术学院、轻工学院设有工艺美术专业, 但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基本上属于实用美术范畴。1982年, 经教育部批准, 在湖南大学和无锡轻工学院开办工业造型设计专业, 后更名为工业设计专业;到1985年正式设置了工业设计系或专业的高等院校发展到20多所, 毕业生累计200人;到2001年, 在教育部注册登记的设有工业设计类系科的高等院校已达300所, 毕业生累计5万余人;截止到2012年, 我国有工业设计的院校510多所, 开设设计相关专业的院校有1700多所, 在校学生140多万。纵观我国这么庞大的设计教学队伍, 工业设计在高校的发展却还仍然只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除了清华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少数几所学校, 由于有像柳冠中、辛向阳、何人可、余隋怀等国内工业设计领军人物的领导和指引, 发展了特色鲜明、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工业设计教学体系和科研团队外, 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几乎同出一辙:专业定位模糊, 缺乏专业特色;课程简单堆叠, 衔接不紧密;闭门造车, 专业之间缺乏合作等。

二、制约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发展的瓶颈

多年来我国的工业设计专业一直是文理生兼招, 理工类和艺术类学生并存。2012年国家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将工业设计正式界定为机械类, 属于工学的范畴;将原工业设计 (艺术类) 取消, 将其所包含的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三个方向扩展成三个同名专业, 界定为设计学类, 属于艺术学的范畴。至此, 工业设计专业彻底结束了理工类和艺术类二足鼎立又混杂不清的局面, 工业设计姓“工”还是姓“艺”的争论偃旗息鼓。目前国家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工业设计, 充分看到了工业设计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作用, 所以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校, 一定要进行工业设计教育的转型升级。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制约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瓶颈。

1.师资力量不足。工业设计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对生活的敏感度, 师资力量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国外选择教师的首条是实践经历, 但国内却不尽然。在我国, 目前从事工业设计教学的老师多数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从事教学活动, 缺乏工作经验, 而且工作后没有科研平台和环境, 教学中, 往往是纸上谈兵。另外, 现在高校的用人招聘流于形式, 过于死板, 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 对工业设计这样一个新兴的专业招聘仍然采用“非博士一刀切”的办法, 将一些学历不高但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才拒之于门外。

2.教师意见分歧。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老师也是由理工类和艺术类两个门类构成, 从我国工业设计专业的创建和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艺术类的教师在专业中占有主导地位, 而艺术类教师所擅长的就是外观造型和艺术表达, 所以教学重点难免会有偏差。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业, 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综合高端设计服务转变”。有些艺术类的老师很少参与科研项目, 担心一旦工业设计教育转型升级, 自己将失去立足之地, 于是产生了对教学改革的抵触情绪, 所以艺术类教师如果不及时转变观念, 他们将成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转型升级最大的“阻力军”。

3.学生素质令人堪忧。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缺乏创造力的, 对于这样的学生进入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学习, 只靠在大学这四年的时间里,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品行, 培养较高的创新能力, 着实具有很大的难度。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文化和艺术的熏陶, 幼儿园和学校都会关注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发挥。

4.高校教学体制束缚。在高校各专业自成体系, 相互之间界限清晰, 这点与企业不同。在企业, 要想开发某项目或研发某产品, 各部门人员可开会研讨, 虽然分工各有不同, 但共同探讨和研究, 合作如一。工业设计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涵盖广泛, 在课程设置中如果面面俱到, 是高校的学时和学分限制所不允许的 (我校将学生四年授课总学时限制在2500学时以内, 学分限制在195学分之内) , 如果工业设计在某个领域研究深入, 又会与相关的专业产生冲突, 最终造成了工业设计专业只是浮在表面, 凌驾于其他专业之上, 学生不懂材料, 不懂技术, 不懂经济, 空谈外观设计、功能设计, 脱离实际。

5.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从学校层面讲, 工业设计是个规模不大、永远不能占据主导地位的小专业, 多年来在教学方面很少有投入, 所以多数学校的工业设计教育仍然保持几张嘴、几只笔、几台电脑的教学模式, 而缺乏实验设备, 很难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从企业层面来讲, 有些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不够, 没有工业设计专业的用人需求, 另外, 高校培养的学生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需求, 导致毕业生不能对口就业, 循环不畅通;从国家层面来讲, 虽然这几年对工业设计高度重视, “十一五”和“十二五”都出台了各种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工业设计的发展, 但是可以看出重点是在企业, 而非高校。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在企业, 所以高校的教育远远落后于企业的需求。

三、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观点和想法

尽管高校工业设计的发展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是作为一名大学教师, 我们有责任并且要有足够的正能量去克服困难, 争取做到“不抱怨+有准备+借助平台+持续努力+进步发展”, 笔者认为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要立足当下,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面向区域经济发展, 制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向。2012年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懂技术、会艺术、有文化、熟市场、能服务、宽基础、高素质, 具有综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元创新型应用人才。社会对工业设计给予了高度的期望, 这充分肯定了工业设计的作用, 但也折射出培养这么全面高素质的人才单靠一个专业的力量是万万达不到的。“工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名词, 涵盖面广, 无论哪所学校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创建各种教学和实践条件, 使教学深入到工业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在教学中, 侧重某个或某几个工业方向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所以在本次教学改革中, 工业设计要努力做到接地气, 面向大庆地区的经济发展, 依托我校的优势专业和优势资源寻找落脚点, 主要开展面向石油工业、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人机工程研究、逆向工程研究、交互设计研究、造型设计研究及相关的宣传和服务推广。

2.强化素质教育, 构建开放型课程体系。强化素质教育, 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业设计教育课程体系, 是工业设计专业转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工业设计设置在机械学院, 依据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向和办学理念, 在教学中与我院的车辆工程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和安全工程专业进行充分的交叉合作, 针对特色方向, 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开设课程, 让学生根据个人喜好和特长进行自由选择模块;并在课程设置中贯彻多学科、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遵循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 通过学时分配调整,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根据课程特点, 通过研究实现部分课程集中学习和训练, 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学时学分的限制, 将学生人文和艺术能力的培养延伸至课堂之外, 通过专家讲座、开展竞赛、作品展等相关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强化训练。

3.寻找切入点, 进行专业外延服务。我校工业设计自创建以来, 偏重艺术化的教学与机械院其他专业产生了明显的鸿沟。本次教学改革时逢我院车辆工程和安全工程两个新专业进行建设, 我专业积极寻找切入点, 力求与各专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进行专业外延服务, 主动承担了《车辆人机工程学》、《车辆造型设计基础》和《安全人机工程》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并外派两名教师到吉林大学进行课程学习和培训;而且在我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石油装备制造业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中, 我专业将表现技术和交互设计等理论应用其中, 提出了平台建设的创新思想和方法, 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高度赞扬, 也为工业设计专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4.注重专业实践, 提高学生自主创新和团队合作能力。依托我院与石油企业和沃尔沃车辆的良好关系, 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吸取德国设计院校的讲座制和美国的校企合作制教学经验, 引入企业实际设计项目来辅助教学, 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设计师或专家等共同参与教学与课程指导, 进而促进设计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与转化。依据培养方向创建了相应的工作室, 师生进行双向选择。目前, 工作室成效显著, 不但学生申报的项目逐年增加, 而且在国内多项大赛中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四、结语

从全国的形式来看, 工业设计的转型升级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作为工业设计的教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审时度势, 转变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自我学习, 自我完善, 为工业设计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朱焘.设计创造美好生活[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3.

体育建筑设计之思 篇6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较为科学且复杂的一个问题, 需要许多相关部门互相配合, 协同工作, 通力完成防治混凝土裂缝的工作。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建筑行业已经开始致力于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 笔者相信, 随着建筑材料的持续改进以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再加上建设施工工艺及水平的不断提高,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裂缝必然能够得到有效的防治及解决。在绝大部分建筑中一般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但其自身存在着的缺点就是抗裂性差。随着发展, 在关于这个问题上, 对它的施工技术和材料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建筑施工人员, 如何克服混凝土裂缝情况是一件值得探讨研究的事。

1 在建筑施工中一般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几种情况

现在房产建设中, 会出现各种建筑质量不达标的情况, 混凝土裂缝也是问题之一, 常有媒体报道居民住宅出现楼层漏水、地面常有水蒸气, 混凝土底板开裂。在根据不断的研究发现, 导致混凝土裂缝主要由有以下几种原因:

1) 首先要考虑的是混凝土本身的质量问题,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沙、骨料、拌、水以及其他的外加剂组成。如果其中采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就有可能造成了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裂缝, 严格的把关混凝土质量十分关键, 倘若采用了不合格的材料, 就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2) 在施工当中, 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浇筑时间过快、浇筑过程中接茬不到位, 特别提到的就是在浇筑完成之后的养护问题, 早起受冻也是问题之一, 还有模板支架不稳等等因素都可导致裂缝情况, 值得受到施工人员的高度关注。

3) 在建筑施工中,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还是归属于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变化。因为混凝土本身的不均衡性使得在加水搅拌中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 内部的温度不断上升, 后期外界的温度降低会让混凝土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当混凝土本身的抗拉强度低于此时的拉应力, 就会产生裂缝效应。

4) 混凝土在添加外加剂中也有明确的要求, 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外加剂和搀和比例失调, 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情况, 这些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都易造成裂缝。

5) 混凝土的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在现场浇筑之前, 不当的搅拌或者放置时间过长, 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 在施工中每个工序都至关重要, 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诱发裂缝。

2 关于裂缝的处理技术

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然后裂缝的控制和修复是建筑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的整体性、耐久性和防渗能力带来严重的危害。这要求验收单位做好强有力的验收勘察工作, 寻找潜藏的漏洞, 及时做好修补工作。以下是通过处理技术修复裂缝的几种方法:

2.1 表面修补法

通常在处理稳定性和结构承载力没有多大影响的表面裂缝, 只要在表面的裂缝涂上泥浆并在其表面刷上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 能够产生有效的防裂作用, 这种方法比较通用方便, 适用的相对比较多。

2.2 结构加固法

当裂缝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变化时, 在对其采用处理措施就可以考虑结构加固法。以下几种方式是结构加固法比较常用的:可以考虑加大混凝土的截面面积, 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2.3 混凝土置换法

在楼层产生混凝土裂缝, 尽早的采用混凝土置换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有效方法, 先将已经损坏的混凝土去除干净, 然后再置换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置换材料一般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2.4 电化学防护法

电化学防护是利用对电场增加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 从而对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发生改变。它的优点重点在于防护时收到的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对其他方式要小, 这种方法不论是已建或者新建的建筑, 都可适用。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新型的处理技术研究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领域。除了以上的处理技术以外, 还有仿生自愈合法、迭合层法等在传统处理裂缝技术的基础上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

3 怎样良好的做到裂缝防治

现在的建筑业发展越来越迅猛, 人们一直在探寻更好的高楼建筑手段, 保证高楼的建筑质量, 它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首先我们要将这些问题防范于未然。针对产生裂缝的原因, 以下主要是预防混凝土裂缝几种预防:

1)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 要求提前根据现场要求, 做好混凝土的适配工作, 根据工艺设计, 选择最优的混凝土适配比。

2) 在施工安排上工序要合理, 避免混凝土的长期暴露, 因为温湿度而影响质量, 往往要求浇筑的混凝土要尽早的拆模, 避免在表面形成过大的拉应力, 造成裂缝形成的危险。

3) 在混凝土浇筑后, 需要做好较早的养护工作, 并延长养护时间,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因为天气的高温、湿度低、风速大等因素, 需要做好喷水养护, 保证其充分的湿润条件。在拆模之后在及时的在上面铺上具有保温功能的材料, 比如泡沫海绵等, 可以有效的缓解过大的拉应力, 有良好的效果。

4) 为了防止混凝土表白出现裂缝, 在混凝土浇筑后, 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如果是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就可选择分层浇筑法, 这种方法的要求在于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 使得混凝土的热量散发速度加快, 能够达到温度均衡的效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下料的速度不宜过快;在施工前, 先做好对木模浇湿工作, 促使在浇筑完成后脱模的平稳性, 控制好脱模的时间, 并添加一定的放裂缝剂;在对于施工工艺较高的建筑, 在浇筑完成后的2个小时内, 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如表面拍打, 收光等。

5) 在预防混凝土裂缝的另外一个关键在于模板工程要合理, 模板的钢度首先要达到工艺标准, 防止施工中支架承载力不够造成模板变形, 导致开裂, 还有不要错过最佳的浇筑后的养护时机。

4 结论

总之, 混凝土裂缝在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危害很大, 它产生的问题很多样, 不同程度的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也不一样, 轻则影响建筑物外观, 重则如果没做有效的预防和措施处理, 还有可能诱发更多的建筑结构问题发生和发展, 因此对于在建筑中存在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起来, 提高现今房地产业的建筑质量, 确保居民生活安全, 对整个社会和经济具有深远的意义。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 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 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水利学会.地方水利技术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8, 12 (06) :897-898.

[2]程慧.浅谈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2009 (09) .

[3]黄峰.关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防治及对策[J].城市建设, 2010, 23 (11) :1290-1291.

[4]杨达豪.关于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几点探讨[J].2011, 34 (11) :1090-1092.

[5]黑广喜.浅议商品砼早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2) .

[6]戴勇.建筑施工团队有效性及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 2010.

体育建筑设计之思 篇7

关键词:人机工程学,课程建设,工业设计

人机工程学是人体科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边缘学科。它以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为依据, 以创造宜人的人-机-环境系统为目的, 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把人的因素作为设计的主要条件和原则, 为设计易操作、安全、舒适的“机 (产品) ”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

人机工程学作为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进入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综合训练时的必修课程。其学科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流程提供了设计的思考路线和指导方向, 使设计师以更为理性的思维来理解设计, 寻找设计的机会点, 从而辅佐和修正设计方案。因此, 人机工程学以独立课程单元存在, 却又辅助于若干专业设计课程, 从课程结构来看, 属于承上启下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教学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能否顺利展开。

人机工程学是从工程技术类科学延伸到设计领域的, 许多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在教学时主要采取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灌输+课后知识性问答作业+课终闭卷考试”的模式进行教学。人机工程学课程课时少, 但涉及的内容非常庞杂, 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因此, 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把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 向学生灌输结论性知识, 而忽视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结束时, 由于涉及内容较多, 教师往往会划范围、划重点, 学生在考前死记硬背, 基本能通过考试, 但学生很快就会忘记, 对后续课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往往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 食之无味, 最终成为学生的压力和负担, 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笔者借助某校重点课程人机工程学建设项目, 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考核方式进行了探索、改革, 注重素质教育, 发展学生个性, 加强师生交流, 以期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人机工程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实践能力, 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形成用专业思维考虑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其内容以基本理论为核心, 其他均为“散点式”知识, 涉及面广, 很多数据可在实际需要时查到。同时, 鉴于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理论和应用必须结合, 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 突出工业设计专业应用人机工程学的实用性和应用型;适当删减原先主要是和工程技术专业工科学生的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着力加强本学科与工业设计专业的关联。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如何突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 同时体现人机工程学科、工业设计学科发展的最新的研究、应用情况, 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

在本次课程建设中, 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单项实验—小课题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链, 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 围绕设计课题来组织教学。针对以“产品设计为核心”的工业设计专业, 同时兼顾其他相关设计内容, 对原有人机工程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以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为核心, 着重讲述人体测量数据、人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并尽可能地阐明问题最原始的出发点及其应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 突出重点, 精讲难点, 在教学中做到“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通过单项实验、小课题设计、课程设计三个实践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其中单项实验包含: (1) 注意分配实验。 (2) 反应时运动时测定实验。 (3) 运动稳定性实验。小课题设计是学生自己寻找3件人机工程学设计不合理的产品, 并分析其理由, 寻找设计的机会点和创意点, 尝试提出改进方案。而课程设计在我校是课程结束后有一周时间进行, 学分也另计, 尽管如此, 为了使学生能较早进入状态, 带着问题去学习, 可在课程中间阶段提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分析相关设计, 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课程设计,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实际设计能力。

二、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课程中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要突出能力本位的目标, 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的参与,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 积极采用参与互动式、体验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法和项目实训法等的现代教学方法, 强化实践性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努力寻找和积累相关的设计案例, 进行优秀产品设计分析, 通过这些案例, 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人机工程学。同时, 为实现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需预习教材, 查阅大量相关资料, 在某些章节 (如座椅设计) 之后, 精心组织对某些案例或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业、设计等进行评价、辅导和展示, 从而避免了教师上课“一言堂”的做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 充分利用学校其他专业的资源和校外合作企业, 结合优秀实例进行讲解, 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参与社会设计方案投标、比赛引入课堂实践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实践, 使学生进行多角度练习, 让学生在项目分析、设计到最终实现的过程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锻炼他们综合分析与项目实施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意构思, 养成团队协作意识、注重设计质量、讲求工作效率的良好工作作风。这样通过教、学、练、交流、验证一系列的环节, 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运用人机工程学。

在教学手段上, 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多媒体 (CAI) 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影音资料图文并茂的优点, 加入丰富的设计作品图例, 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实验教学, 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 增加授课的信息量, 激发创新意识。或者利用设计实物, 让学生在体验后分析讨论, 启发思维, 实现教学互动。另外, 让学生自主搜索优秀设计, 并从人机工程学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激励他们勇于探索、开拓进取, 从而提高鉴别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考核办法的改革

人机工程学的培养目标中定位为:使学生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 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设计素质。而传统的纯粹闭卷考试的方式, 明显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学生往往会为考试而学习, 没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本课程建设中, 笔者对人机工程学的考核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进行了积极地研究与改革, 形成多角度、科学的考核体系。考核分两方面进行:

1. 过程考核

工业设计专业在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要求有着自身的特点, 在课程教学中注重过程, 培养学生按照程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一项实践环节中学生的表现、作业情况进行分类、分层、分步骤考查, 使其都能体现在学生最终的成绩中。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养成讲求工作效率、注重研究、注重设计质量的习惯, 同时既能独立地开展工作, 又能参与群体性的创造活动, 为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期末考试

由于人机工程学的理论性较强, 一些基本的理论性知识仍需进行考核。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 通过建立考试大纲, 对考试内容进行规范, 提高课程对人机工程灵活应用到实际设计问题中的试题比例。

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6 0% (课堂参与率、作业2 0%+小课题设计1 0%+单项实验3 0%) +期末考试闭卷4 0%组成。

四、结束语

人们常说, 设计就是创造更合理的生活 (生存、使用) 方式。“更合理的使用”就是要求产品的设计创新, 还要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 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人机工程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素质, 学会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把产品放在“人-机-环境”这个系统中进行产品设计, 实现产品的方便、舒适、高效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课程建设, 加强、改善设计实践内容, 以“案例分析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的编排, 让学生学有所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很快胜任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闫朝华:人机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25) :113~116

[2]陈静波: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装饰, 2004 (2) :23

上一篇:指数预测下一篇:腹腔镜下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