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共8篇)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篇1
系统降低体制成本是我们争取走出经济困境,应对转型,争取中国经济更好未来一个关键所在
我们通常会把降成本看作是企业的工作,看作是企业、家庭、个人这些微观主体应该行使的事情,这个是有道理的,因为在竞争压力下,如果微观主体很好的管理成本,就会有利于应对经济的困难,就能够增长竞争力,就能够增加利润,也就增加未来发展的资本。但是中国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仅仅靠企业、家庭、个人来降成本,是不可能完全做到的。因为在经济活动当中有一类成本仅靠微观主体的努力,是不足以显著降下来,应对现在的经济局面。这件事情为什么很重要呢?尽管我们现在有独到性的东西,尤其是创新,但是现在中国经济在全球立足主要靠比较成本优势,以下几类成本就可以说明为什么仅仅有企业和微观主体的努力还不足以完成好降成本的这项任务。
第一类法定成本。企业有很多开支是竞争当中形成的,如果这个员工你想雇,我也想雇,我们就要出一个合适的价钱,再把这个要素拿到手。这类成本是市场竞争供求决定的,但是还有一些成本是法律规定的。比如说必须交税、社保的缴付。我们国家税收增长过快,法定的社保缴付增长过快,它比工资总额涨得快,降下来不是单个企业甚至所有企业一起开会就能降下来的。我们的立法机关、行政、政策制定方面要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要采取实际工作当中能够见效的措施。不降,企业就熬不过去,现在经济下行,市场供求的成本正在下降,但是法定成本降的不一定那么快。这样的话,很多企业等不到市场成本降低就支撑不了了。应对所谓不要发生大规模的下岗潮,主动的调整法定成本至关重要。当然调整法定成本会牵扯到一大堆问题,经济下行,政府财政收入会减少,要降低税收,政府的开支问题就会变得非常大,所以根据国际经验看,光降税,一定要伴随政府降低开支,否则的话,这个财政的窟窿短期内可以说增加一点赤字,长期看它也会变成国民经济失衡的一个根源,所以这方面要有一系列的连锁的反应,才足以让法定成本有效地降下来。
第二类成本是让市场主体对市场机会做反应要付出的成本。其实经济不管怎么下行,它总还有机会,就看北京,说经济很慢,但是还有堵得一塌糊涂的地方,比如儿童医院,我走过几次根本没办法通行,什么问题?并不是我们培养的医学学生不够,是我们潜在的能做供给的这些医疗服务资源要对潜在的巨大的甚至不是潜在的、明显的需求做反应,中间有障碍。我们的医改强调了公共服务,这当然是对的。可是要知道公共服务,让人能看得起病的同时,还要动员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来增加供给。这个不是靠喊口号,表达我们有增加公共服务的意愿就够的,要有扎扎实实的措施,让人们愿意学医,让人们愿意从医,让人们愿意增加医疗服务,这就要靠价格机制,人生下来不一定学医,学医不一定到儿科,我们有很多不恰当的价格管制,使市场主体对市场机会做反应付出的成本很高,供不应求,这发生在经济下行当中,就会让我们觉得一方面中国经济有些地方很可惜,一方面觉得潜在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第三类成本就是当市场主体对市场机会做反应的时候,获得关键要素的成本。我们看国民经济现象,房地产,虽然全国过量库存,降库存问题很大,可是同时看深圳、上海、北京房价非常高。什么问题呢?仅仅靠货币政策去调房价是不能适应的,光有购买力,如果没有土地相应的拨过来,没有相应的土地对每个地方的市场作出灵活的反应,它就会出现这个尴尬局面。这里还在讲降低房地产库存,那里房价已经冲天而起,我们又要去调控房价。关键问题是我国的土地制度严重不适应当前的经济现实的要求,这么一个关键的要素,有行政,有指标,由北京来决定供应多少。房价涨的同时,有大量土地没有好好用,甚至闲了多少工业厂房,几百万平方米的。问题这些地能不能转过来变成住宅用地呢?这个事情深圳说了不算,只有全国的法规,全国的行政控制决定的,这些成本不降下来,如果市场主体看到了市场机会,想做反应,但是关键的要素得不到,这个反应过程就会非常慢。法定的经营成本,对潜在机会作出反应的成本,以及获得关键要素的成本,都可以称之为体制性成本。
中国的经验,过去之所以成功,能走到世界前列,一个真正的秘密就是通过改革开放,系统、大规模地降低了我们的体制成本。但是在高速增长当中,我们在其他方面的体制成本就像所有成本曲线一样,下降以后又急速升上去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把这个成本曲线向下推,国际竞争力会受到损害。系统降低体制成本是我们争取走出经济困境,应对转型,争取中国经济更好未来一个关键所在。
(本文系根据周其仁教授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篇2
做品牌最关键的是要围绕消费者,想方设法为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价值,在满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获得品牌价值的提升。那中国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尊重与权利,品牌塑造也是围绕这量方面展开。
熟悉中国历史的朋友会知道中国五千年来老百姓始终是被压迫的对象,过着没有地位没有尊严的生活,也没有一点点的权利。老百姓一直渴望能够过上有地位有尊严的生活并一直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奋进。也正是这个原因,共产党的“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当家做主”的口号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响应。百姓渴望有地位、渴望当家做主、渴望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同时长期的被压迫让百姓认识到权利的重要性,渴望拥有一定的权利。
这给企业很大的启示:那就是给予消费者足够的尊重以及足够的权利,谁给予消费者尊重以及权利,谁就能获得消费者的选择,而且这种尊重以及权利并不是短暂的而是长期给予的。短暂的并不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唯有长期才能建立起足够的持续的信任以及品牌的美誉度与忠诚度,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来看具体的操作方法。
第一、做品牌的基础是质量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不合格是没有资格去做品牌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是完全不尊重消费者的。消费者不期待自己是上帝而是你把当朋友就足够了,做朋友就不能存在欺骗,就不能给有问题的食品给他吃或者有质量隐患的电脑给他用。
第二、“言必行、行必果”说到就必须做到,说到就必须做到要么就不说,因为你说了消费者就会存在期待,而做不到消费者就会失望。“说”主要体现在企业的市场宣传与营销推广中,企业在宣传与推广中就不能虚假宣传或夸大宣传,否则就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第三、产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由于技术等原因会存在一定的缺陷。消费者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发现产品有缺陷后,要立刻拿出态度来拿出优质的服务来,让消费者看到你解决问题的诚意,消费者就会接受你。笔者一直认为在中国做品牌产品是重要的但服务更重要,用优质的服务能够弥补产品的不足。
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什么? 篇3
在经济学上,这个问题可以很明确地说清。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前,经济的增长依靠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土地开发越多,经济自然就增长,但自然资源毕竟有限,所以当时有一个很悲观的论调,即当人口增长超越土地增长,经济发展就会落入陷阱、停滞不前。后来的产业革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错误。
经过大约半个世纪,人们发现产业革命所奉行的发展方式仍然不行。
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的,经济发展需要投资。投资比例越来越高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生产过剩,二是社会贫富分化。
二十世纪新的产业革命爆发,人们发现经济发展了,但资本在总产值中的占比没有继续提升。按照原来的理论,生产增长只有两个因素,一是劳动,二是资本,人均产出的增长只有一个因素就是投资。二十世纪上半期投资的比重没有增长,但经济发展并没有停顿,证明原来的理论是错的。
后来,经济学家们认为影响人均产出增长的有两个因素,一是劳动,二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人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促进了效率提升。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核心就是提高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在增长中的贡献,而不是依靠资本,不是依靠物质资源。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和本质无非也就是提高产出中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
促使效率提高的东西是什么?是信息、知识、思想、观念、技术等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说到底就是要提高信息、知识、思想、观念、技术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这就是我们目前所面临最大问题的本质所在。印刷行业的雅昌,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充分发挥了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以及文化在支持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雅昌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功,虽然不同的行业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但大家都能从雅昌的经验当中得到启发。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篇4
刘雍潜:严格来说, 在中小学系统地开设信息技术课, 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 是我国的一个创举, 是一个政府性行为, 目的就是要快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国外,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上被默认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在我国, 从教育技术的角度看, 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让教师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 并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 促进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工作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是两条线索在中国推进的, 实际上, 这两项工作有十分高的相关度, 简单地说,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也可以认为是教育技术。2004年12月, 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试行) 》。该文件把教师所应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应用的能力、方法、指导思想等做了比较明确的说明。2004~2005年, 我们在辽宁召开了教育技术培训启动会议, 编写了相关的教育技术教材。我们所编的教师初级版教材,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教学设计, 以及教师怎样在课堂设计中选取资源, 充分使用媒体, 提升使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
记者:从教育信息化的高度看,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核心和关键是什么?
刘雍潜:2012年,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颁布。文件站在战略的高度, 重新认识和整合了教育信息化的诸项工作。虽然规划中没有提及教育技术, 但是教育技术的工作被包含了进去, 而且是作为工作的重点被包含了进去。
教育信息化是有主导思想的和工作重点的。它也有针对的主要人群, 我曾做过一首小诗阐述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和关键, 其中两句是:“能力提升是根本, 模式创新是核心。”指的是教育信息化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展开的, 但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能力问题。教师要具备信息化的教育教学能力, 学生们要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校长要形成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能力。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三种人:校长、教师、学生。这就是根本。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比如, 教师既有信息技术能力, 又有教育技术能力, 但是如果还用原来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 用新式的媒体进行“电灌”, 那么他就没有真正掌握教育技术的真谛。
记者: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 篇5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简介
贺雪峰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自2004年11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已有近5年时间,在这近5年时间里,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所取得的最大成绩,不是农村调研,不是乡建实验,也不是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及所获得的学术和社会影响,而是人才培养。在这5年时间,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长期在学生培养上勤抓不懈,注重方法,培养出了大批“又红又专”的三农研究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一是人才培养的状况,二是人才培养的模式,三是主要体会,四是未来展望。我们相信,继续实施将人才培养尤其是学生培养放在首要位臵这一战略,将使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成为中国三农研究人才的最重要的培养基地。我们希望再过10年,全国最活跃和最优秀的50位三农专家中,有10多人乃至20人是由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培养出来的。
一、研究生的状况
目前,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有在读博士生17人,在读硕士生约20人,已毕业博士生7人,这些在读和已经毕业的博士生,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刻苦的治学态度,表现出优良的学术潜质,在掌握社会科学基础理论、调查研究、撰写论文以及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具有相当良好的整体纪录。
先从成绩讲起。最能集中反映中心博士生整体素质状况的,是学校2007年以来连续三届文科“学术十杰”评选中中心学生的表现。在2007年第一届“学术十杰”评选中,主办方要求每个院系只能报送两名选手参赛,中心经社会学系报送两名博士生参评,分获第1和第3名;在2008年第二届“学术十杰”评选中,中心报送6人参加评选,全部进入前20名,其中4人进入前10,2人进入前3;在2009 1 年第三届“学术十杰”评选中,中心报送10人参评,8人进前20名,4人进前10,3人进入前5。在三届“学术十届”评选中,中心报送参评博士生,不仅获奖人数多,而且三届“学术十杰”前三名,均有两名为中心博士生,表现出中心博士生良好的整体实力。
2007年中心首届博士生毕业,博士论文报送评选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有两篇博士论文获奖,这对于之前没有博士生培养经验的中心来讲,可谓出手不凡。中心博士生所撰写博士论文,材料扎实,论证充分,外审专家好评甚多。比如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朱苏力教授曾一连用三个“相当优秀”来评价中心博士生论文,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曹锦清教授评价中心博士生论文为“近年来读到的最优秀的博士论文”。
中心博士生在大量阅读和调查基础上,撰写了大量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中心专职研究人员很少(仅3位),研究任务主要依靠博士生,中心博士生也十分有力地承担了这一重任。查中国期刊网,仅2008年一年,中心发表论文99篇,超过我校大多数文科院系全院发表论文总数,这99篇论文绝大部分为中心博士生撰写。中心博士生发表论文,不仅数量多,而且档次高,在读博士生中,有近一半同学发表cssci论文数超过10篇,发表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各类报刊转载数十次。中心博士生协助主持的课题,大多获得好评,比如由中心博士生陈柏峰、杨华分别承担的冶方基金会两项课题,被评为所有课题中的最优成果。有关部委和湖北省委多次专文转发中心博士生的论文,并多次邀请中心博士生讨论相关问题。2009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村治模式实证研究丛书》一套十六种,绝大多数为中心博士生所撰写。
中心博士生每年都会有十数次乃至数十次由对方付费的应邀外出学术交流,几乎每次都是受邀最年轻的参会人员,并几乎每次都获得好评。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每年寒假会举办一次世界当代中国研究高级研讨班,只有很少人可以得到全额资助参加研讨班,中心连续几年都有两人受邀全额资助参加,并且在与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的博士生的较量中位居优势。
中心博士生取得以上科研实绩,来自他们长期的努力付出。中心博士生基本上都来源于中心培养出来的硕士生,中心培养出来的硕士生中,最优秀者通常都会选择在中心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中心硕士生培养,十分强调多学科的学术基础训练,经过2—3年严格的硕士阶段的学术基础训练,就为进一步开展农村研究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而在博士生期间,中心会组织大量的个人的和集体的驻村调查和形式多样的频繁的学术研讨。有了理论基础,又有大量经验调查,自然就会对农村研究深有体会,自然可以写作和发表大量有一定影响的学术论文和政策评论。
中心博士生的状况,不仅仅是学风扎实,调查深入,发表论文量大质高,而且在学术趣味和品格素养方面,也颇值得赞扬。中心将“又红又专”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中心研究生也大都怀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在中心的语境中,基本上找不到社会上流行的那一套庸俗的东西,同学们大都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有服务农民的愿望,有终生从事三农研究的决心和热情。在长期的农村调查中,中心从来没有一个博士生叫苦叫累,中途退出,也没有一个博士生在研究中应付了事,敷衍塞责。在回答“中心研究生为什么会如此优秀”这一问题时,我说:“如果一个人在研究生6年(硕、博)都不分昼夜地读书、调查、思考、写作,他们怎么会不优秀呢!”
中心博士生在读书和调研期间,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实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作农村研究的前提是个人具有良好的素质,具有与农民打成一片的能力。在中心读博期间,中心博士生往往要在10个省以上的农村地区开展长期调研,这本身就可以训练出中心博士生良好的与农民和乡村干部打交道的能力,并极大地提升了中心博士生的综合能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祝东力研究员参加中心组织的一次农村调研后,对中心博士生的全面发展大为赞叹,他评价说中心博士生与农民无任何障碍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是他以前都不敢想象的。
中心博士生的优异表现,是我们对未来华中乡土派有信心的原因。而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绩,我们以为,我们采取了正确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上的分阶段打扎实基础,二是人生观上的理想主义教育。我们常说要做一个阳光和阳刚的人,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心研究生培养分为截然不同、又相互联系的两个阶段:一是硕士生阶段,主要强调阅读经典著作,打扎实学术基础;二是博士生阶段,主要强调做农村调查,打扎实经验基础。我们称之为研究生培养要扎实抓好“两经”,即抓好学术经典的阅读和农村经验的积累。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三农研究专家。
中心培养研究生,强调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延续性,因为不经过硕士阶段严格的 阅读经典著作的训练,进入博士阶段就无法适应大量农村经验研究的需要,就无法将农村调查所获经验材料上升到理论高度。同样,若只有理论阅读,而无经验研究,理论阅读往往会变成纸上谈兵,书斋里的哲学思考,这样的理论阅读,也不可能触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实质,不会真正有效地影响中国政策的发展。因此,虽然每年有意报考中心博士生的人数在百人以上,中心每年却基本上只从自己培养的硕士生中招最优秀者读博士。同样,中心最优秀的硕士生也都愿意留在中心继续攻读博士。
中心硕士生的培养模式始于2002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当时我调入华中师大不久,痛感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而下决心改变之,并身体力行,强力推之,形成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具体而论,当时华中师大硕士生培养存在的固疾是,硕士生在未接受严格学术训练之前,就大量参加导师的课题,且将发表论文放在最为优先的位臵,而忽视了在硕士阶段打扎实基础的训练,尤其忽视了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阅读。而恰恰是考入华中师大的硕士研究生的学术基础较差,对经典理论的阅读太少。我因此提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两不要一要”原则,即硕士生“不要参加课题,不要发表论文,要读书”。提出并践行这一原则,极大地提高了所培养硕士生的质量。目前,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博士生中,大多数就是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培养出来的华中师大的硕士生。
要读书,并不是泛泛而读,而是要读经典著作,打学术基础。我们一般会要求硕士生读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和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要求每月至少读6本,每天至少读10个小时。提倡“午睡只睡5分钟”。在读研期间,不能参与任何商业性的活动,不能以家庭经济困难为由外出家教等。这一原则,在我们离开华中师大,到了华中科大后,立即在华中科大践行下来。而因为我们的离开,华中师大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就不再组织这种高强度的研究生读经典活动了。
在中心的强有力组织下,华中科大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乃至社会学系的硕士研究生,读经典著作蔚然成风。在校图书馆文科阅览室,每天最早到和最晚走的,基本上都是中心的研究生,一年四季如此。自2002年开始,中心每个月会在每个硕士年级召开一次读书检查汇报会,坚持不懈,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读书检查汇报制度。
在华中科大硕士生培养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以后,为了保证研究生有两年的经 典阅读时间,中心调整培养办法,自硕士生保送和录取开始,即要求学生提前进入角色,每月通过电子邮件汇报当月读书情况,中心统一进行指导,这种办法有效地弥补了学制上的缺陷,效果很好。目前,中心博士生中,虽然有两届由两年制毕业硕士生为主,但是这两届博士生因为在硕士阶段受到严格的经典著作和扎实理论基础的训练,而在博士生阶段很快就崭露头角。
自2007年开始,中心在抓硕士生读书训练的同时,开始抓本科生读书。2007年开始在社会学系成立“三农研究读书会”,在每一届本科生中成立读书分会,由中心老师和中心博士生分别指导本科生各年级的读书会,两年来,效果良好。而“三农研究读书会”中最优秀的同学也大都愿意保送到中心读硕士研究生,以在将来走三农研究之路。
无论是硕士生还是本科生,在中心指导下的读书活动,可谓是当前国内高校的一道风景。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北大、清华、人大,还是南大、浙大、复旦,没有任何一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有目前我们这样的团队,这个团队是这样整齐有成效长时期地阅读经典著作的严格训练!中心指导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在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和打扎实理论基础上的状况,无论是就数量还是就质量来讲,都远远优于全国任何一所名牌大学的同年级学生的整体状况。目前中心已经形成最优秀的本科生保送中心硕士,最优秀硕士生报考中心博士生的机制。中心本科生和硕士生的读书口号是“将‘学在华工’落到实处”,和“为十年后社会学界的‘华科大现象’而读书”。
与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阶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心在博士生培养阶段强调“驻村调查”,“驻村调查”并非仅仅是到农村搜集资料,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农村调查,懂得中国国情,形成经验质感,透彻理解经验研究的进路,掌握做经验研究的方法,从而学会做一个独立的有创新能力的研究者。经验研究的前提是有良好的理论素养,良好的理论素质又来自大量的长期的对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阅读。没有长期扎实的经典阅读,要做好经验研究也是很难的,因为中心以外的硕士研究生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中心所要求的经典阅读的质与量,中心以外硕士研究生即使进入中心读博士,也会感到格外吃力,这也是中心一般不招收中心以外人员读博士的主要原因。
一直以来,中心对博士生的要求是,在做博士论文前,每个博士生必须先在全国8—10个省,每个省选1—2个村,每个村至少住15天以上的深入调查。中国农 村人口众多,区域差异很大,中国一个省往往比世界上一个大国的人口还多,地域还广,没有对中国农村广泛深入的调查,必然会以偏概全,其研究结果往往会漏洞百出。广泛深入的调查,不仅增加了博士生对经验的感受力,而且极大地拓宽了博士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学术能力,也增加了他们对农民生活的理解和对农民的感情,提高了他们与农民打交道的能力和对社会的感悟力。三年下来,中心博士生驻村调查时间都会超过300天。这样广泛深入长期的农村调查,是当前国内绝大多数著名三农学者都不曾达到的。
因为有相当良好的理论素养,又有广泛深入长期的农村调查,中心博士生就可以写作大量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和政策评论,他们往往不仅可以研究艰深专门的学术问题,而且对政策问题具有相当敏锐的视野。长期的投入,在博士生阶段几乎是无一例外会有丰厚的回报,硕士生阶段“两不要一要”的不要发表论文,到了博士生阶段,往往是厚积薄发,在很短的时间即不仅可以发表大量学术论文,而且有能力对一些政策问题发表评论,并引起有关政策部门的重视。
中心博士生的调查,一律吃住在农户家中,这样一是食宿费用低,二是可以更方便观察体验农民的生活。调查方式有两种主要类型,第一种形式是个人独立调查,几乎任何时候,中心都会同时有4—5个人在全国不同地区农民家中进行驻村调查,这样密集的驻村调查,在全国可谓绝无仅有,这也使得中心成为“离中国农村最近的地方”;第二种形式是集体调查,所谓集体调查,就是中心组织起来集中于一个地区进行的调查。集体调查一般是白天分散调查,晚上集中讨论,这样就将农村调查变成了现场研讨,调查一个月,就研讨一个月。经过一个月的现场研讨,能够极大地提升参与调查者对农村经验的感受力和问题意识,这种集体调查已经成为中心培养人才的有力武器。近年来,中心每年都会组织三至四次大规模的集体调查。比如今年暑假,中心师生80余人,顶着酷暑,同时在辽宁凤城、湖北大冶、安徽长丰3县12村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体调查,收获良多。
在读书与调查以外,或者说在念好“经典”与“经验”的“两经”以外,中心还强调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之间的互动。中心研究生已举办“硕博论坛”14届,中心博士生指导本科生读书,和由中心硕士生出任本科生各年级三农读书会会长,已成惯例,并取得良好效果。正是从本科一年级到博士后的总共10多个年级同学的互动,才营造出一个极其良好的向上的氛围,这种氛围的核心是高扬的理想主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唯有牺牲多壮志”的奉献精神,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处世哲学。我们将之归结为“做一个阳光和阳刚的人”。
因为理想主义高扬,中心也吸引了大量具有理想主义的年轻学生。近年来,每年报考中心的研究生人数众多,尤其是一些有志于三农研究,有志于服务农民的年轻同学,不惜放弃更好的机会而到中心攻读研究生。一些名牌大学(如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的本科生,以保送到中心读研究生为荣。众多“211”大学三农社团负责人也纷纷以报考中心研究生为荣。中心的理想主义氛围吸引了更多的有志于三农研究的热血青年来报考,这些热血青年的到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心的理想主义,增加了中心选拨人才的空间,提升了中心学生的个人境界。在中心各个年级之间及年级内部形成的这种良性的“比学赶帮”气氛,使得中心具有无比的活力。我们常常自我鼓励说:“一个团队几十人,每个人的每一天都在努力进步,这样持续10年,该可以创造出多么伟大的人间奇迹!” 2009年中心暑假调查,有同学发出这样的感慨:中心师生每天晚上同时在12个村召开高质量的调查研讨会,这样规模的深入农村调查,会让所有从事农村研究的学者自叹不如。我认为这话说得不错。
从2002年我们在华中师范大学抓硕士生读书算起,到现在已经过去7年时间,从2004年11月成立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算起,时间已经过去近5年。经过这5到7年的培养,学生们开始一批又一批地成长并成熟起来,他们毕业走向社会,开始以一个老练的三农专家身份来研究三农,服务于中国农村发展。我们相信,再过5到7年,这些已经踏入社会的中心毕业生,一定会成为中国将来最优秀的三农问题学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批一批地成长起来的,一批一批地冒出来的,是“立地顶天”的中国学者。这就是我们自信“华中乡土派是可能的”理由。
目前中心大致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是我和吴毅、董磊明等已经在学界有一定影响的学者,第二代是目前在读及已毕业的博士,第三代则是目前本科高年级和硕士生中最为积极优秀的那些将来准备继续在中心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目前中心第二代中,有10余人具有成就大器的气象,第三代也有10余人已经在阅读经典中有相当不凡的表现。我相信,再有10年时间,中心培养出来的杰出学者,足以造成一个华中奇迹!“顶天立地、长期坚持”,这是我们团队的口号,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行动原则,我们已经坚持了5年、7年,无论今后有多少困难需要克服,或有多 少甜蜜的陷阱需要跨越,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再坚持5年、7年甚至10年。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华中乡土派成长和成熟起来了。
三、几点体会
应该说,中心自成立以来,在研究生培养上费力良多,效果良好。我们的朴素观念是,“有人才就有了一切”。我们中心常讲的目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出人才,出成果,出影响”,而出人才是中心排在第一位的任务。我们认为,如果中心可以在未来10年时间,培养出既懂中国国情,又具理论素养的大批三农研究人才,中心就一定可以在全国立于不败之地,中心的教学与研究也一定可以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新气象,这也是我们在向校领导汇报时,称希望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可以成为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一面旗臶的原因。
以下谈四点体会。
1、顶天立地、长期坚持
中心研究生培养,得力于中心一开始就制定了十分清晰的“顶天立地”战略目标,并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以钢铁般的意志长期坚持既定方案,从而可以在人才培养和调查研究各个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个团队的发展,尤其是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可以通过资源的堆积,在短期内形成学术生产力的。团队的发展和人才队伍的培养,必须有长期的计划,有清晰的路径,并有可行的方案。必须有足够的提前积累和长远的未来预期。只有将长期目标确定下来,着力长远和根本,放弃眼前小利的诱惑,才能气定神闲、宁静致远。“深山老林好练功”。一旦目标清晰,现在怎么做就不再存在问题,大家也就可以以最好的心态来为未来作准备。
早在中心成立之前,我们即定下发展学派、形成学术团队的目标,并以“顶天立地”作为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座右铭。“立地”就是要打好两个基础,练好“两经”,即前面所述研究生培养中,硕士阶段大量阅读社会科学经典著作,打好扎实理论功底;博士阶段大量开展经验调查,打下扎实的经验基础。能“立地”,也就可以“顶天”。在中心的语境中,“顶天”是指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国家政策、影响国家政策。二是将西方社会科学本土化,发展具有中国气派的社会科学。这两个方面的“顶天”,8 都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问题只是“立地”的功夫做得如何。中心向研究生讲清楚了“顶天”与“立地”的关系,中心研究生就有了目标,就可以长期坚持苦练基本功,并能在不长时间,取得很多很大的学术成绩。
中心研究生培养中的长期坚持,是在方向明确、路径明确和方案明确基础上的长期坚持,朝令夕改不叫长期坚持,左右摇摆不叫长期坚持。长期坚持的核心是按既定的培养路线走,不要在乎短期利益,不要考虑具体环境的变动,不要急功近利。这其中,中心老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坚持,最为重要。目前中心研究生培养已经取得小小的成绩,这点成绩是5年前甚至是7年前的努力的结果,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心很快就会进入出产人才的高峰期。但是,我们的目标不是停留在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上,我们必须为下一个5年、7年甚至10年计划作准备,我们要为华中乡土派培养第三代、第四代人才。目前我们在全校、全武汉乃至全国一些高校范围内组织学生读书和调查,其目的就是立足长远,为中心和华中乡土派未来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人才基础,为创造中国三农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的奇迹积蓄力量。
将来无论环境如何变,机构如何变,中心“顶天立地,长期坚持”的方针都不会改变。我们相信,坚持就是力量,坚持就有希望,长期坚持,水滴石穿,我们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任何奇迹来。
2、个人努力,团队鼓励
如何处理好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是一个团队能否发展起来的关键之一,也是一个团队能否培养出一流人才的关键之一。中心一直将团队建设臵于十分重要的位臵,认为团队是我们的共同归属,强调团队意识(我们又称“狼群战略”)是中心一直以来未变的方针。我们常说,我们不是要培养北大的二流人才,也不是要培养北大的一流人才,而是要培养出我们自己的一流人才,意思是说,我们要以“又红又专”作为标准,要培养出既具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又具有高度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个人努力上看,凡是进入中心读研究生的同学,几乎没有人不努力。中心硕士生,除了上课,几乎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图书馆阅读经典著作,基本上做到了午睡只睡五分钟,起早贪黑读经典。中心博士生除调查、写作与阅读以外,几乎不再 9 有空闲时间。我曾对中心2008级21个硕士生一年的读书情况作出这样的评价是:“2008级硕士生读书,最令人振奋的是21个同学的读书竞赛中,没有一个掉队的”。中心博士生的努力程度也是超乎寻常的,中心博士生也没有一个掉队的,没有一个没有在博士毕业时不取得超出他们自己预料成绩的。
从团队鼓励来讲,中心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其中,之所以硕士、博士生都会有如此的个人努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来自团队的“传帮带”和“比学赶帮”。“比学赶帮”在中心团队中,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切实感到。正是因为中心的整体氛围,中心的“阳光和阳刚”之气,给每个进入中心的研究生以强大的感染力。在这样的空气中,一个人除了百倍努力,就别无选择。
中心的团队精神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中心每周都会举行数次分年级的读书会,每个年级读书会上,总会有其他年级的同学主动参加。低年级同学是来学习取经,高年级同学则是义务指导。高年级不仅包括硕士高年级同学,而且大量的博士生会主动参与本科生和硕士生读书会,介绍自己读书的体会、方法和感受,从而引导师弟师妹们尽早走上学术之路。中心读书会有一项规定,即每人每月必须将自己当月所读书目与体会上传到中心主办“三农中国网”的“读书论坛”栏目,“读书论坛”栏目也因此成为中心同学相互交流读书经验和相互鼓励的重要平台。其中,部分读书贴子的点击率在一年时间就达到1万多个。
团队精神还表现在近年来,中心博士生和高年级硕士生自动分年级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现在这一活动已经形成制度,每1—2个月,中心同学就会分年级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讨最近发生的各种事情,清理个人思想上不良倾向,提升个人境界,同时,强化团队整合。
中心近年来开展的“硕博论坛”和“本硕论坛”,也是同学们主动组织开展的。硕博论坛已经开展十四次,几乎每次都会激发大量的学术灵感,论坛综述也多次在相关报刊发表,显示了中心良好的学术氛围,在武汉乃至全国高校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团队精神与个人努力之间,有着正相关的关系。正是团队精神,使得中心每个同学的个人努力脱离了单纯的个人奋斗,而变成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使得中心可以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风气,才防止了中心同学之间的负面竞争,才使得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从而努力练功。
也正是中心良好的团队精神,使得中心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忙,相互鼓励,遇到问题及时沟通,相互理解,从而可以让中心的目标通过同学之间的传递,而潜移默化为同学们自己的目标。中心老师对同学们的严格要求就不再被认为是负担,而变成激励同学们苦练内功的动力。中心也因此可以十分有效地管理学生,整合内部,形成众志成城、上下一心的合力。
3、营造理想主义氛围
任何一个与中心师生接触较多的人,都会感受到中心所弥漫着的理想主义气氛。中心会对所有进入中心学习的研究生讲理想主义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市场经济最大的好处是机会众多,舞台极大,而市场经济最大的坏处恐怕也是机会太多,诱惑太多。因为机会多,诱惑多,人们容易急功近利,而不能真正静下心来苦练功夫,也就反而不能积累能力。理想主义则是抵挡市场经济中的各种利益诱惑的有力武器。理想主义高扬理想,注重未来,从而可以在浮躁的氛围中变得“从容淡定”,可以静下心来苦练功夫。因为可以沉心静气练功,也就可以具备到市场经济舞台上一搏的能力。
因为市场经济诱惑太多,人们变得急功近利,无法积累足够在市场经济舞台上博弈的能力。而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稀缺,讲实力,没有能力,就无法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跳舞。市场经济下的浮躁,使得很少有人可以练就在市场经济舞台上进行高水平表演的功夫。也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真功夫、真能力、真才实学的人,是稀缺资源,是可以从市场经济上大获好处的人。而正是因为理想主义可以克服急功近利,而最可能具备在市场经济舞台上进行表演的能力。
理想主义者不讲利益,但并非得不到利益。不关心利益,却反而更容易获得更大的利益,其中的关键是放弃短期利益,追求长远利益,放弃小利,获得大利。这个意义上讲,理想主义与市场经济不仅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正是因为讲清了这个道理,中心同学就可以且愿意放下短期利益而谋求长远利益。在中心,我们从来鼓励同学们要立大志,成大业,我们鼓励他们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每个人积累时间长了,就成了天才。我们在积累,别人却应付了事,未来难道不是我们的吗?中心的硕士、博士生们也在与外校研究生的接触 11 中,强烈感受到外校(无论北大、清华、人大,还是其他高校)研究生的浮躁无积累,不读书不调查,也因此增强了信心。而团队学长们所取得的成绩,又进一步使得同学们看到理想主义投入可以获得丰厚回报。
在中心目前的理想主义氛围下面,同学们思想单纯,学习努力,很少有人会谈未来收入和吃喝拉撒等俗问题,而多谈未来理想、人生目标等雅问题。“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下面,中心学生怎么可能不积累深厚的学术功力,及怎么可能不形成强大的能力,从而怎么可能不在市场经济中后发制胜?!
4、以身作则的传统
中心一直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传统,中心老师在对待研究生上面,功利色彩比较少,人才培养被放在绝对重要的位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严格要求学生,以学生成长作为最高目标。比如,中心老师主持各种层次的学生读书会,从来未得任何报酬,均为义务。中心老师找同学们谈读书、学习、人生占用大量时间,严格认真,从来是“不抛弃、不放弃”。中心研究生参加中心组织的调查,大多是由老师课题经费支出,老师却不求回报。
二是尊重学生的科研劳动,不占用学生的科研成果。在中心,无论是参加中心老师课题调研成果,还是从与老师的交流中获得学术灵感,学生撰写论文,老师均不在其中署名侵占,而是将学生推到独立负责之科研第一线,让他们有成长机会,也有表现机会。
三是在频繁的田野调查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调查,手把手教学生进现场、做调查、写报告。比如2009年的暑假农村调查,中心80名师生分赴辽宁、安徽、湖北3省12村调查,3省带队教授均与同学一起吃住在农户家中,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
中心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从而使得中心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都有极高的读书调查不畏吃苦的精神,也使中心能够形成强有力的认同,从而使中心能够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快速地发展壮大起来。
5、将培养人放在最为重要的位臵
因为中心创办时间不长,掌握体制资源和其他学术资源有限,在众多目标中,中心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而其中始终如一的最优先目标是人才培养。我们相信,有了人就有了一切,若我们可以培养出大批的人才,华中乡土派就自然而然地成长起来了。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自2004年11月中心成立以来,我们用十分有限的资源来较好地支持了人才培养,同时又防止了为功利目的而浪费学生时间,从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短视行为。我们相信,发表论文、主持课题等等都不是目的,获奖和获得研究经费也不是目的,所有这些若与人才培养发生冲突,我们就一定要“有所不为”,这也是我们从来不要求研究生发表论文,甚至要求硕士生不发表论文,从来不接受无助于提升中心团队学术水平和中心团队人才培养的课题。我们要让同学们轻装上阵,盯着农村基层和学术前沿,立足长远,打好基础,以经过若干年训练,即可以成为中国三农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从目前中心人才培养已经取得的成绩来讲,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
四、未来展望
目前中心培养的博士生中,包括已经毕业和仍然在读的博士生中,共有20多人,就目前的态势看,其中至少有10人可能成为今后中国农村研究的领军人物,这些同学目前的研究领域分布在社会学、法学、政治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不同领域,部分人已经在学界崭露头角,比如,2008年毕业的博士陈柏峰被法学学者称为“中国第一位80后法学家”,09年即博士毕业的申端锋被称为“中国最富有创造能力的青年学者”,等等。相信再过几年,这些被称作中心第二代的在读和已毕业博士生中,会有越来越多人在各自不同学科取得重要地位,并最终会位居各自所在学科和研究领域最靠前的位臵。
目前中心在读硕士生和拟保送到中心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共有40余人,其中部分同学在阅读经典著作中,表现出极为良好的学术潜质和学术品格。最近几年跟随中心读书的本科生中,也出现了大批具有很好学术潜质且有强烈从事农村研究愿望的同学,中心将从这些同学中选择最优秀者进入中心攻读博士学位,以作为中心第三代的核心成员培养。
因为中心已经有比较大的学术影响,中心读书会在全国高校亦颇有名,中心理 想主义热情也感染着大量年轻学生,目前全国高校中,有越来越多具有学术潜质同时又有理想主义热情的年轻人愿意报考或保送中心攻读研究生,中心目前的研究生资源之好,超出任何时期。我们学校本可以保送北大的本科生,宁愿保送到中心读研,而一些文科强校的本科生也陆续报送或报考中心。以拟保送2010年硕士研究生为例,目前已有10多名“211”大学的本科同学申请保送我名下的2010级硕士研究生。大量优质生源为中心提供了良好的选人空间,这也就为华中乡土派提供了未来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我们相信,目前40多位正在读硕士研究生和打算保送中心研究生的本科生中,一定可以成为华中乡土派第三代的骨干力量,第三代也一定会超过第二代,到那个时候,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就不只是创造了三农研究领域的奇迹,而且为中国社会科学本土化提供了一个范例。
最后,我愿意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再说几句,核心就是,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一流学校,在这样的一流高校,创造出任何学术奇迹都不奇怪,因为华中科技大学这个层次的高校,不仅可以吸引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老师,而且具有创造奇迹所需要的各种必需的资源。比华中科技大学层次低的高校,如华中师范大学,即使可以集中全校资源于一处(比如目前华中师范大学集中全校之力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也很难吸引一流的学生和一流的教师,这也是我们在华中师大和华中科大各工作数年之后的切身体会。没有一流的老师和研究人员,没有一流的学生,仅仅集中全校资源于一处,也是做不出一流的研究团队和研究中心的。
比华中科技大学更好的高校也很难创造出学术上的奇迹。目前比华中科技大学更好的学校比如北大、清华、人大,其文科都很强,我对这三所高校的文科也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且被人大聘为客座教授,但就我们的了解来看,这三所高校,因其超一流,而往往显得保守,担心出错,且各种既得利益盘根错节,相互牵制。这些大学要创造出学术奇迹,就要克服远较华中科大更大的阻力。就我们的了解来看,这三所高校的文科,基本上都是我们所讲“老虎战略”,即每个教授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掌握一定的学术资源,且都各自为政,相互不来往,每个教授都是一只老虎,每个教授都只带领自己学生进行手工作坊式的教育,不同教授之间的合作极少,我们所提倡的“狼群战略”更是没有可能。
若以中心的研究生培养来比照以上三所大学(北大、清华、人大),至少有三 处不同:一是中心是合作培养,讲求团队精神,而以上三所大学是师父带徒弟式的手工操作;二是中心将学生培养放在第一位,不会因为做课题而荒废学生的培养,而以上三所大学,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要么与学生没有见面的时间,要么让学生做大量与培养无关的课题,最终学生得不到有效的培养;三是中心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氛围,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而以上三所大学的学生大多急功近利。因此,目前中心无论是硕士生的阅读经典,打理论基础,还是驻村调查,打经验基础,都远较以上三所大学做得扎实,不仅仅是团队整体做得扎实,而且就个人来讲,就单兵作战能力来讲,中心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颇具优势。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之所以取得目前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鼓励。2004年11月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创办之时,校领导朱玉泉书记、刘献君书记、欧阳康书记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05年李培根校长视察社会学系,对中心的工作给予肯定,并在此后通过多种渠道屡次鼓励中心研究人员,从而使中心全体师生受到极大鼓舞;校领导路钢书记、冯友梅书记、林萍华校长、杨勇校长、段献忠校长、骆清铭校长、邵新宇校长都曾多次给中心以鼓励;校研究生院在博士生招生指标分配上多次给中心以照顾;校人事处在精神上给予了中心很大的鼓励,并成为中心的娘家;科发院和社会学系作为中心的直接领导,更是给予了中心很多的具体支持。一个具有热情、愿意下定决心从事学术研究的文科学术团队,只有在象华中科技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才会受到如此众多的青睐,才可以获得如此众多的支持,也才可以如此迅速地成长起来。
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华中科技大学的华中乡土派一定会作为中国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国内外产生影响,并为华中科技大学争得荣誉。
什么是创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篇6
如果你回答说产品是你最大的竞争优势,除非iPhone是你发明的,不然人家立刻就会追问你有没有销售的天文数字;如果你说团队是优势,除非你团队简历加在一起会跳出一打世界500强公司高级副总的职称,不然在人家眼里你就是光杆司令加一群虾兵蟹将的童子军;记住:千万不能说资本是优势,因为既没人相信你的钱和他的钱有任何不同,也没人相信烧钱就能打赢战争。
创业公司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资源没资源、要规模没规模,究竟啥能称为核心竞争力?因为你不是乔布斯、马云、史玉柱,所以人家才会转弯抹角来考弄你,最好的回答就是直说“信不信由你,我们创业公司最大的竞争力就在于我”。
创业cEO的思想力,本质上是创业公司根本的竞争力,他/她如何想、如何带领团队前进、做怎样的决策,哪一步都离不开思想,综合成了公司的竞争力;打败竞争对手,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全部潜能,彻彻底底发挥到极致!
查立点评
瑞泽文化与太平洋门户
两位创业者的
个共同特点就是在红海中杀出一片血路,刘大鸿在阿里巴巴等一批巨头横行的B2B领域找到了一丝缝隙,为中西部的中小企业提供企业门户的“云服务”,创业六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客户群开始逼近个爆发点他的最大挑战是规模,这里需要资金以及更上一层楼的管理和执行团队。郑颖更是个实力派的创业者,她是“王婆喜铺”和“江南布衣”品牌的创始人,上次创业成功被人收购,又一次创业瞄准了艺术品市场,这是个鱼龙混杂的传统市场但郑颖则在寻找颠覆性的商业模式,从iPad艺术杂志到3D虚拟美术馆每一个产品部令人刮目相看,她的挑战是迅速让销售起来,钱进来了就能证明她新的商业模式。
草根互动——
什么是创业者缺一不可的素质?
郑颖:创始者必须有开放的思维、对市场的判断、对人的识别、团队的控制,加上天时地利人和。换句话说,成功需要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做对的事情,机遇=对的时间,产品=对的事情,团队=对的人。
刘大鸿:创业要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简单说就是这件事情为什么是你的机会而不是别人的机会,你为什么能比别人做得更好;凭什么你能做,中国其他13亿人不能做啊?外加“天分”和“义气”,“天分”是指不需要外人督促而天生具备的执著和挑战精神、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不知疲倦的体能,它是创业者骨子里散发出的一种力量,感染别人;“义气”是指你对得起投资人、同事、客户对你的这份信任。
产品、技术、团队、资本、机遇……你认为哪个最重要?
刘大鸿:最重要的是团队。因为有了一个好团队,其他什么的都会有的。有一伙人,你给他们发工资,他们来干这个事,那不叫团队,充其量叫一个小团伙,因为一旦钱没了他们可能就作鸟兽散;而一帮穷哥们,凑了几个钱创业,吃住办公都在家里,夏天也没空调,电风扇吹着边流汗边敲代码的,这就有点像团队的雏形了,但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团队,还要战场检验,团队是磨练出来的,磨难出来的,打出来的。打一仗输了跑一半,饿一顿再跑1/3,最后留下几号人说,咱们干到底,这就是团队,这样的团队才有可能创业成功。
查立:我不太同意“天时地利人和”的说法,这种情况在现实的创业中不存在技术、团队、资本、机遇等等都是“配料”,关键是看能炒出什么菜来,即产品好产品自己能走遍天下,好产品需要好团队、好技术、好资源……创业团队应该专注打造好产品,可以把方方面面的事情理顺,好产品也意味着客户的满意
如何发现和激发创业公司的竞争力?
郑颖:创业公司规模小,但小不是劣势而是优势,感觉敏锐,速度快,因此要致力开发别人没有的产品,抓住别人忽略的市场,尽量灵活应变,及早切入,先入为主,占领市场。
刘大鸿:许多早期创业公司由于“没有安全感”,不能专注,决一死战,尤其是商业模式不成熟的时候,很难产生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服务好客户“出发,来发掘创业团队的竞争力,反复倾听客户反馈,搞清楚客户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搞清楚他们真正买单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把这个东西做好做极致。优势是摔打出来的,在市场里摔跤多了,才能长真见识,掌握真正的制胜本领。
查立:创业CEO的思想力,是激发创业团队竞争优势的原动力
如果竞争对手的资金、技术、客户资源都比你雄厚,怎么办?
郑颖:创业得自信啊,对自己的实力作个估算判断,如果值得拼一下,做就是了,别想那么多:如果不值得,立马放弃。我相信市场是会不断变化的,永远不可能一家独大,只要创业公司能保持创新,不必顾及竞争对手,專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要让自己能一直朝前快跑。
刘大鸿:我会去研究竞争对手核心团队尤其是CEO的思维方式、背景、学识、性格,把他所有的视频、讲话、照片都拿来看。然后去感受这个公司的文化和基因,学习其长处,找到它做得不好的地方,以弥补市场空白的心态来做事,知己知彼,用智慧来制胜,而不是跟他死磕火拼。如果碰上哪个大象般的公司来竞争,它常常会因为自身官僚或反应缓慢把自己搞死,我只顾做好自己就行了。
应该如何建立创业公司的竞争壁垒?
刘大鸿:拉大差异化,比别人更努力,比别人更执著,不断地提醒自己:专注,专注。站牢脚下,布局天下。
郑颖:创业是一个过程,竞争也相对是一个过程,当出现竞争时,创业者需要调整和更新,寻找出新的方向甚至新的蓝海。创业需要拼搏,不断创造领先,不能老是想到去防御,要在求变中争取胜利!查立:对于初创的公司,我赞成要有一种“阿甘快跑”的精神,什么也不顾,只顾自己使劲儿往前跑……建议去看看《阿甘正传》中的那一段,很有启发的。
你如何看创业公司面临“山寨”的恶意竞争?
郑颖:这个问题好像与我无关。第一,有“山寨”别人的精力和资金,为什么不去独创—个新的领域呢?这样竞争者也少一些,成功机会和未来的成就也大一点。第二,我不在乎人家“山寨”我,让他们去跟风好了。第三,中国人需要加强创新教育,不仅仅要教育创业者,还有同样一起跟风投资“山寨”的“疯投”们!
时间管理的核心是什么 篇7
当然我知道, 时间管理的工具很多, 什么“重要——紧急”四象限法啦, 番茄工作法啦, GTD (Getting Things Done) 啦。可是这些工具到底有多大用处?
两个小时过得很快,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各种智能工具在时间管理中的运用。我看到了一个智能手机超级强大的功能, 从日程表共享到Ever Note的使用, 我甚至感觉这个手机已经做到了极致, 它可以搞定时间管理的一切。
我承认, 最初我被课程中PPT的展示页面击中了, 我从来没看过那么精准的日程安排共享到团队每个人的日历中, 详尽到几点几分起床睡觉时间的日志, 涉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记录清单……在回来的路上, 我的脑海里一直在想一个小孩子拿着铅笔在写清单的场景。可我总觉得, 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这些工具, 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一天中午, 趁午休, 我晃到学校旁边的晓风书屋。在结账的时候, 我忍不住问一个两鬓有些斑白的女店员:“互联网这么发达, 纸质书还能做下去吗?”女店员拿着书, 笑笑说:“所以要坚持, 慢慢来吧, 总有一天会回归的。”那一刻, “慢慢”两个字打动了我, 我突然看到了时间在她身上拉长的影子, 依然是每天的24小时, 但是对于这个书店的经营, 计算单位不是小时, 不是天, 可能是年, 甚至是几年。
时间, 既客观又主观。客观之处在于无论每个人处于什么状态, 一天24小时是固定的;主观之处在于对时间的调配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时间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完美主义、无法坚持、不敢放弃、无法接受懒惰。在我看来, 时间管理最最核心的问题是, 你是否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你是否清楚自己做的事情对自己的意义。
现在的我们, 太喜欢追求“快”了, 我们喜欢各种APP, 喜欢各种工具书, 各种模型, 各种数字, 我们早已习惯用“高效”来标志我们的生活, 用“工具”来管理我们的生活, 希望尽量在24小时里做更多的事。其实所有的时间管理工具, 都只是一个表象, 并不是说它们没有用, 关键在于你要怎么用这些工具让你的生活更加有意义。
就像书店的女店员, 如果她来进行时间管理, 我相信, 她的日程表一定和别人的不一样, 她要做的事情的清单也和别人的不一样。对于她来说, “慢慢”会贯穿到她的每一个日程安排中。所以, 成功的时间管理的前提是你不能被工具、被方法所绑架。
有句话是“每天早晨把你叫醒的不是闹钟, 而是你的梦想”, 听起来很鸡血, 却也实在。有了自己清晰的想法, 你可能愿意提前一个小时去上班, 去享受自己掌控生活的感觉, 而不是匆忙地等待时间的宣判;你也可能依然会迟到一些, 但是你的时间充满了缝隙, 允许你体验生活中不同的面貌;你可以精准地使用各种APP, 帮助你安排好时间, 分清主次, 让你更高效地工作;你不会把时间花在去思考自己的状态到底是不是“拖延症”, 因为你已经开始去做了;你也没空去考虑自己的不完美, 因为你知道, 不完美的过程也有意义;甚至, 你可以接受自己的“懒惰”, 因为你知道, “懒惰”对于此时的你很重要;你也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如何改掉自己拖拉的坏习惯, 因为你知道它会挡住你的路。
什么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篇8
物竞天择, 大浪淘沙。现如今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 竞争几乎已经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作为个体, 差不多从进幼儿园开始, 就可能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走进社会以后, 不论是务工还是务农, 不论是经商还是从政或是搞科研文化, 竞争几乎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会自然地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怎样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唯心论的命运说、先验论的天才说、机械论的机会说, 什么“天生就是当官的料”、“注定就是发财的命”, 等等。这些只看一点、不及其余的说法都是片面的、错误的。如果自己这样说, 那是自我麻醉;如果对别人这样说, 那会误导别人。
什么是竞争?《辞典》解释:“竞争就是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人争胜。”只要存在竞争, 胜负就是竞争主体与竞争对手之间的事。既然内因是决定的因素, 那么构成个体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应该存在于自身而不在他人。在我看来,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应该包括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目标动力。
首先是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离开学校走进社会以后的继续学习能力, 包括如何安排学习时间、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选择什么学习内容, 尤其是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如今的市场经济, 是伴随知识经济同时发展变化的。这就毫无疑问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凭借刻苦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技能专业水平不断更新、不断提高就成了在竞争中获胜的基本前提和主要途径。科学研究表明, 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 一个人的体能、技能、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率分别为1:10100。即一个仅有体能而没有技能、智能的人与一个既有体能又有技能的人相比对社会贡献率的差距为10倍;与一个体能技能智能兼备的人相比对社会贡献率的差距则是100倍。据世界银行测算, 投资于物资的资本, 平均回报率为110%;投资于金融的资本, 平均回报率为120%;投资于人才开发的资本, 其回报率为150%以上。正因为如此,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千方百计地抢占人才、科技、知识的制高点。同样, 对个人来说, 年轻时进学校的学习是基础教育, 走进社会参加工作以后的学习是继续教育。在基础教育不断进步、日趋普及的今天, 继续教育即毕业以后的学习就成了竞争要素之中的关键。一方面是因为毕业以后所学专业已有一部分不适用或因为专业不对口而用不上, 更重要的是知识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更新快、发展变化快, “三天不学习, 就可能出问题”。近些年信息产业的技术更新率一般每年都在20%以上。不要说新知识新技术发展变化快, 就连社会上流行的新鲜词都让人感到眼花缭乱。因此, 只要面对竞争,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 不论你多大年龄, 只有坚持继续学习, 及时掌握现代理论科技文化知识, 尤其是时刻关注本行业的前沿理论, 才能在竞争中具备获胜的基本条件, 否则只能打着白旗败下阵来。
其次是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干事能力, 就是已确定任务的完成能力、规划目标的实现能力, 也就是俗话说的真功夫、真本事。
知识就是力量, 但这个力量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出来, 才能体现它的作用;这个力量只有在现实竞争中获胜, 才能证明是超越他人的力量;这个力量也只有在实际竞争中获得检验的基础上继续升华为新的理论知识, 然后再去指导新的实践, 才能保证一个人在竞争大潮中不断地获胜。有些人书读了不少, 但不善于应用在工作和科研的实践中, 学而不用, 束之高阁, 这样的人只能算作“两脚书橱”。有些人也能坚持学习, 却不善于在实践当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和总结提高, 所以在小胜之后亦难再有大胜。还有些人会满足于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成就而不愿继续地努力学习、大胆实践, 最终的结果也必然是由于自己的停滞不前而给别人留下了赶超机会。从理论到实践, 再到新的理论、新的实践, 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 才是一个人核心竞争力提高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 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总是体现在一个动态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当中。可以说, 没有一成不变的竞争力。
其三是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所以学习和实践活动也是永无止境的。任何一个人的学习实践活动都不应该是过去的简单重复, 而应该是永远站在新的起点上, 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诗经》说, “其命维新”。汤之《盘铭》说,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江泽民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现实社会的竞争当中, 创新就是制胜的法宝。那么, 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要突破已有的常规、突破原来的框子。这就需要在学习和实践当中不断地解放思想。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要靠有胆识, 要敢于突破, 敢于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二要靠有魄力, 要敢于怀疑, 善于提出问题;三要靠振奋精神, 要不怕困难, 不畏艰险, 永远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四要靠讲科学, 要尊重客观规律, 做到实事求是。所以, 踏上一条创新之路, 就要不断地反对裹足不前的保守主义、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懒字当头的享乐主义、主观臆断的唯心主义。
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 是目标动力。就是一个人所选择的正确的理想信念、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这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动力源。
仅用10年时间跻身于法国50富翁之列的媒体大亨巴拉昂, 1998年逝世时的遗嘱规定, 把他的4.6亿法郎的股份捐给医院, 另外留下100万法郎要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谁能答对“穷人最缺的是什么?”就拿走这100万。在45 861封回信的答案中, 只有叫蒂勒的小姑娘答对了巴拉昂预设的答案:“穷人最缺的是野心”, 即奋斗目标。这个故事说明, 奋斗目标是一个人学习、实践、创新等等努力的“发动机”。没有目标, 就没有源源不竭的动力。即使学了、做了, 也可能是凭借一时的冲动。赢了很容易骄傲自满而停滞不前, 输了自然会萎靡不振而一蹶不起。美国耶鲁大学做过这样的调查。让学生回答是否有奋斗目标?如果有, 是否曾写了下来?回答有的占10%, 写明白的确定的占4%。20年之后的事实验证, 写明白了自己奋斗目标的人, 工作和生活水平都远远超过了其余的人, 这4%的人的个人财富超过了另外96%的人的总和。这个调查足以说明目标动力在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中占有决定性的位置。有的人从来都没给自己定下一个奋斗目标, 所以只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最终也很难唱出自己的歌。有的人因为理想信念是动摇的, 所以目标也是不牢靠的, 因而容易见异思迁甚至“轻于去就”。真要发挥目标动力的作用, 就必须使自己的奋斗目标建立在正确的理想信念之上, 这样才能做到矢志不移, 这样才能像郭沫若的一幅名联所写的:“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选定一个正确的符合自身条件的奋斗目标, 然后埋下头来不断地刻苦学习, 努力实践, 勇于创新, 这就构成了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以竞争求生存、以竞争求发展是当今社会的普遍法则。所以, 努力提高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每个人的首要任务。
【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推荐阅读:
中国的经济模式10-15
中国的会计模式01-02
我的中国梦:梦想是什么07-28
中国模式品牌的缺陷12-25
现存的中国养老模式07-13
货车帮运营模式是什么12-24
中国模式的独特性10-30
中国模式的哲学思考12-16
中国经济复苏的模式12-23
中国现在最的十大专业是什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