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政法模式(精选6篇)
中国传统政法模式 篇1
教学模式, 一般认为是指可以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教材、指导课堂或改进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类型。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对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对教学模式和结构的认识大同小异, 基本上趋向一致。概括起来, 任何教学模式都包含教学思想 (或教学理论) 、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组合、条件和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各占有不同的地位, 具有不同的功能, 它们之间既有区别, 又彼此联系, 相互蕴含、相互制约, 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一般认为, 中国传统文化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我国的古代文化。不同学者所持观点不一, 笔者认为它主要包括:古代科技、传统节日、传统宗教及礼仪、古代语言及文学、民间工艺、古代哲学、传统戏曲、古代教育与科举制度和传统居住饮食文化等十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技术工艺的总体表征。
传统文化涉及的内容广泛, 学习传统文化不能没有一条主线, 如果失去了核心反而会把握不住方向。因此, 笔者在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下将传统文化大致分为技艺类和理论类两个类别。这并不是精确的划分, 而是基于理论与实践在学习中的量的比重来进行的较为粗糙的分类。这样划分易于教师采取最优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也易于学生掌握繁多的内容。
当前, 在汉语热席卷全球的趋势下, 中国传统文化也正经历着“国学热”。一方面, 各种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纷纷宣扬自己传授的是“正宗的国学知识”;另一方面, 有些国学班只是围绕着几本历史著作进行粗略教学就草草结束, 且往往是教师“一言堂”的模式。另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模式研究上也不容乐观, 未得到足够重视, 存在着研究与实践教学脱节较为严重等问题。国学复兴潮流夹杂着茫然和不知所措, 对国学教学模式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海南大学国学社的社团实践活动, 并非是对当前国学教学模式的全盘否定, 而是在其基础之上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经过整合研究, 笔者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最行之有效的两种教学模式。
一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指通过课堂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模式, 是最普遍、最基础的一种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在行为主义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之上, 其核心理论“刺激—反应”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习得是通过教师施加的刺激完成的。教师引导整个教学过程, 对学生知识的习得施加有效、积极的影响, 从而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能获得最多的知识, 同时通过课堂或者课下的知识复习来进一步巩固。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直接把控整个教学过程, 在单位时间内系统地、完整地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 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大部分教师在理论教授时基本上沿用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环节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理念。这种五环节教学方式能让学生迅速吸收知识并加以巩固。
目前大多数国学班都采取这种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能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一点在国学理论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如此, 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效率提高, 束缚了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能动吸收。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
体验活动具有直接性、整体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在文化教学尤其是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环境中通过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 Piajet) 的“发生认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 阐明了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所包含的主要因素等等。体验式教学把学习活动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为辅助力量。
体验式教学强调“知识的转化”而非“知识的传递”。作为一种结合认知、行为和情感等因素并进行实践整合的教学方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实际活动将单纯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 可以有效地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传统的课堂教学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 而体验式教学突破了其中的某些不合理之处, 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接受和吸收, 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调对学生情感的引导和升华,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两种教学模式的分析
体验式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不同指导思想下产生的不同教学模型, 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有不同的表现, 以下进行详细论述。
前文已经提到, 笔者倾向于把国学知识粗略划分为技艺类和理论类两个类别。技艺类如中国古代戏曲、古代科学技艺等方面;而理论类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古代文学、古代宗教等。当然, 二者并不是互相对立、严格区分的, 这样划分主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的反复检验和升华, 实践活动同样要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才能避免走弯路。理论类国学知识适合采取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 技艺类则适合先理论课程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传统的教学方式, 历经时代的考验, 自然有其科学性和合理之处。在海南大学国学社的社团实践活动中, 和其他国学班一样, 主要采取了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理论类知识的教学, 如先秦诸子文章选读、古代哲学思想评析等。课堂教学模式十分适合于理论类传统文化的教学。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模式以课堂和教师为核心, 教学地点、课时、时间相对固定, 教材统一, 具有一定规模的教学计划, 容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些条件之下, 课堂教学进行理论教学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海南大学国学社在技艺类传统文化的教学上采取了先理论课程, 后着重进行实践操练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以体验为核心, 把知识建构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之上。它强调亲历性, 即通过实际的体验或者借助先进科学技术下的虚拟体验来替代单纯的学习活动, 从而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让学习者更加主动积极地吸收知识。在讲解完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后, 再采取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实地操练, 能取到良好的效果。
以汉服为例, 在单纯的汉服知识学习过程中, 大部分学习者表示学习效果不佳, 没有很好地记住知识点。在理论课程之后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通过汉服展示、古典舞蹈、汉婚等多种形式, 在学生扮演、展示过程中配以语音和文字解释, 使学习者能实地感受, 巩固理论课学到的知识。体验式教学模式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教学模式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但近年来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与教学模式高度相关的研究, 绝大部分是教学模式的理论架构, 实际操作性薄弱。理论上的教学模式研究并没有实地运用到教学之中, 这就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的脱节现象。
海南大学国学社的社团实践活动粗略划分为理论类和技艺类, 但并非将这二者截然分开, 而是取长补短, 进行有机的整合。对古代哲学、古代文学这种理论性鲜明的知识采取课堂教学的模式;对古代科技技艺等需要实地学习的则采用先理论课程然后进行体验式教学的模式。这样能最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同时收获最佳教学效果。现在大多数国学班只停留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之上, 不仅效率较低, 而且学习的传统文化也较为片面。
海南大学国学社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中遇到重重障碍, 综合各种因素, 选择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体验式教学模式, 并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本文是在实践之中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 是在实践中的理论升华, 也是在已有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理论的指导下的创新, 对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丁证霖、赵中建、乔晓冬等编译.当代西方教学模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1
[2]郝志军、徐继存.教学模式研究20年:历程、问题与方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2)
中国传统政法模式 篇2
——亚里士多德
1 传统城市住区的内涵
传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 它在时空中延续和发展, 它作为价值观念, 精神心态, 知识的系统、场、方式, 是一种意识之流或趋势。[1]传统是过去时代的思想、规范仍然通过各种形式保留在今天社会生活中的活的东西。传是指时间上的延续性, 统是指其权威性。
城市住区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 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城市住区是城市形态结构的基本单元;城市住区是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2]城市住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城市住区是城市认知的基本单元。按照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 按照住区单元内住宅建筑的组合模式分类:周边式、行列式、点群式、混合式。住区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个等级。中国传统居住文化具有内向型家的礼制观念和追求开放向往自然与公共交往的双重特点。西方的传统文化表现为客观与外向的认识倾向, 追求公共生活。 (见图1)
传统城市住区是指家庭所在的乡里, 在社会学中指同一社区内彼此相邻的住户自然形成的初级群体, 其成员以地缘相比连, 具有互动频率高, 共同隶属感强的特点, 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血缘与地缘交错的社会关系。传统住区表现在亲密无间、相互协作的密切社会联系与社会意识情感。传统城市住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它是一个地缘群体;它是一个非正式群体;它是一个情感性的群体。
2 我国传统的居住社区模式
(1) 封建盛期的里坊制
曹魏邺城中里坊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重要转型。里坊制自出现之后便被不同朝代的权力体系所采用, 并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 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格局。[3]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 城市的营建制度更加健全。唐长安的规划思想更是集中体现了里坊制的城市形态。 (见图2)
里坊制是封建社会都城礼与法结合的产物, 作为强化统治阶级对市民控制的一种空间形态, 封闭的坊墙将城市居民与皇宫贵族的居住区域分隔开来, 里坊面积一般稳定在20公顷左右。里坊原主要有两种聚居原则:一为阶级原则, 二为职业原则。帝王考虑更多是监管统治, 封闭的里坊制度是一个营建制度, 更是封建统治阶级出于对社会安定而采取的一种强制城市管理制度。这造成了中国古代城市中缺乏公共空间, 极大程度的抑制了公共活动的产生。
(2) 封建后期的街巷制与大街——胡同
北宋中叶, 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观念的延续, 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居民互动与交往在街坊、胡同邻里体系、封建家庭等级制度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已使封闭式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4]从而城市撤去围墙, 里坊制逐步演变为较为开放自由的街巷制。从而使分阶级、按职业划分聚居区的居住体制和根据礼制等级划分的居住分区结构发生了变化, 形成了以经济因素为主, 适当照顾礼制要求的新的规划思想。
街巷制依然沿用了原有的方格网街道, 坊内以东西向的巷为主要道路骨架, 巷可直达干道, 居住建筑沿巷道排列布置。道路的格网规模并没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以街巷划分。撤去围墙之后的坊成为了一个行政管辖的单位, 其上设厢;坊墙被商业建筑所代替, 建筑的界面形成了街市, 使街与坊结合起来。里坊制向街巷制的转变, 是我国的城市居住空间规划思想和实践的重要变革,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的城市革命。街巷制延续到元朝的时期, 居住区的组织结构已发展为大街——胡同形式。[5]原来的巷改称为胡同, 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的开放空间组织结构, 胡同内部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以胡同划分长条形的居住聚落地段。
(3) 民国至解放前的居住社区——里弄
里弄住宅就是在这样一种中外文化交汇的时期产生的。它保持了中国传统居住社区中独门独院, 沿街开设院落入口的形式, 以及由四合院民居演变而来的院落平面布置, 而且沿用了传统中节约用地的石库门的住宅单元;同时它也吸取了西方邻里单位理论的规划思想, 讲究良好的自然通风以及自然采光。里弄的空间骨架是由主弄——支弄构成, 主弄是连接城市道路的主要通道, 住宅以院落为基本单位, 院与院做行列式布置, 一排排建筑进而围合形成支弄, 与主弄相连处设置石库门。鱼骨状的主弄——支弄系统从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外界城市空间对于内部的干扰, 形成了浓厚的邻里氛围;同时主弄对于沟通城市主要道路之间的交通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密度的网络化的城市路网有效地缓解了交通压力。
传统城市住区结构的层次性以及网络性对于居民多样性的社会活动、祥和的邻里关系的形成以及住区与城市的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6]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主要是指道路系统以及交往空间的层次性。道路系统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各级道路层级分明, 相对应的功能也比较明晰。胡同社区与里弄社区道路系统都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为主要道路;第二级为里弄社区中的主弄;第三级为连接住宅组团的巷道, 以胡同以及支弄为主要表现形式。不同层次的空间, 承载了居民多样性的城市生活。网络性:网络性主要是从道路系统的网络性以及公共空间的网络性两方面来体现。道路系统的网络性主要体现在, 不论是胡同社区还是里弄社区, 高密度的网络状道路系统, 不仅增加了居民的出行选择, 减少了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 同时也促进了居民的交往。
3 中国传统居住空间模式
中国的城市格局严格地建立在营国制度的礼制之上, 而对于居住空间的理想却形成了追求自然与亲和的山水空间观念。礼制严整的空间序列和追求自然的超然, 中国传统居住空间模式是建立在清晰的空间序列之上取法自然的空间追求。
3.1 从里坊到街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空间格局
(l) 闾里:在奴隶社会, 中国出现了最初的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间里。间里又名里、坊, 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成方形或矩形, 四周围以高墙, 设里门限制出入, 里内排列民居住宅;其规模、形式与经纬路网有关, 住宅的排列整齐有序。各国都城己有以间里为单位的居住方式。西汉长安有一百六十个间里, 为居民住宅区, 每个间里设“弹室”, 控制居民, 处于城市的四隅。一个闾里人口约200户。这种军事化的间里防卫共管手段控制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使得里坊内居民的交往和公共生活受到极大限制, 居民产生封闭、内向的领域感, 而缺乏主体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这种传统在当代中国人身上还具有一定的影响。
(2) 里坊:在封建社会时期, 里坊制作为中国古代城市礼制、集权社会的物质空间载体, 由于其所依存的社会结构体制的超稳定结构形态, 成为中国古代城市特有的居住空间形态, 并作为传统经验的保存, 使居住分区延续下来。夫仕者近宫, 不仕与耕者近门, 工商近市。这说明了在当时的城市必须按社会等级秩序组织聚居。
里坊制在西汉至唐代年间是它发展的鼎盛时期, 并且里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战国时期五家为轨, 七轨为里。北魏洛阳里制, 里一律为方三百步或方一里, 住户的数量不受编户组织影响。隋初改里称坊。建于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 用棋盘式的道路系统, 把全城划分为110个大小不等的坊, 大坊面积为600米×1100米, 小坊为520米×510米, 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 以街为干道布置巷曲。城市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使得普通居民的社会活动和交往空间比以前扩大, 心理认知领域有所延展。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规划对当代和后世内外都城的建设规划有较大影响。
(3) 街巷:北宋中叶出现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城市撤去围墙, 里坊制逐步演变为较为开放自由的街巷制。[7]街巷制沿用了里坊制城市的方格网街道, 并将坊内的街改造为以东西为主的巷, 形成了沿横列的巷道排列住宅的居住社区组织形式。原先封闭的里坊制已被开放的商业街道和坊巷所代替, 围墙为各种样式的店铺所代替, 宵禁被取消, 夜市分列;院落式住宅大都直接面向街巷;在巷外街道上, 沿街设店形成街市, 是街与坊结合起来。格网其规模一般以街巷划分, 并无定制;坊巷之上设厢, 厢设厢厅分设厢宫, 掌管治安及民事。里坊制向街巷制的转变, 被西方学者称之为中国的城市革命。
3.2 由街巷到院落—清晰的居住领域空间层次
(1) 街巷空间序列——公共空间到半公共空间
街巷制延续到元代, 居住区的组织结构以发展为大街—胡同形式, 原来的巷改为胡同, 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的开放空间结构, 胡同内部院落是住宅并联建造, 以胡同划分长条形的居住地段。随着私有经济的发展与封建观念的延续,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家庭等级制度在四合院中得到了较好的承载, 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居民互动与交往在街坊、胡同邻里体系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 并形成了特定的地域居住文化氛围。
传统街道融内外秩序, 创造出内外过渡的中间体层次, 具有完整的秩序, 深入民俗生活的内容。传统街道具有序列性、秩序性、模糊性、领域性与神秘性。街道两侧自然的凹凸角空间形成弹性空间, 可以缓和人流冲突、丰富街道空间层次, 突出街道空间特性。院落对街道封闭, 具有内向性, 形成房间包围院落的布局模式。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街巷, 实现了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营造, 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街道空间, 其实质就是实现了交往空间序列的形成。
(2) 院落空间序列——半私密空间到私密空间
我国汉民族传统民居, 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合院式民居。都有院空间的存在, 甚至作为核心, 只是院的大小与多少不同而己。住宅的庭园模式在北方以北京的四合院住宅为代表。标准的四合院一般都坐北朝南, 四面均建有房屋, 合围出一个敞亮的院落。院门一般开在东南角, 是建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住宅的四周, 由各座房屋的后墙及围墙所封闭, 一般对外不开窗, 构成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南方的大中型住宅往往也以封闭式院落为单位, 沿轴线布置。为减少太阳辐射, 院落通常沿东西向, 用房屋或高墙围合。[8]院内植花木, 凿池叠石, 构成幽静的庭院。中国独有的合院空间, 是传统内向型文化的一个表现。
4 传统住区开发管理模式
4.1 开放的物业管理模式
客观上要求物畅其流、人畅其道, 相互交融。古代城市住区的自我管理靠的是居民的自发行为和街区的天然防卫能力, 因此街区的规模受到限制。以100~150户的建筑群组成一个可防卫单元, 构成最基本的自卫细胞。从物业管理的角度, 单组保安的管理能力应在140~150户左右, 可实现成本与管理的结合。这种自我管理与严肃的保安产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实现了老人服务邻里的心理价值需求, 同时也形成邻里守望的管理模式, 增强了社区活力。小封闭、大开放与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可以实现城市与住区, 住区与住区之间有效交流, 将城市生活引入住区, 使邻里生活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增强居民邻里感和社区感。
4.2 开放的“混合住区模式”
混合居住可以使居民与不同于自己的人群交往、相处, 体现城市生活的兼容性和包容性, 从而建立起密切的邻里关系和友善的社会网络。“大混合, 小聚居”是在大的范围混合前提下小范围居住同质。邻里类型包括三个层次:互助型邻里关系、相识型邻里关系、认可型邻里关系。在邻里的前两个层次内实现同质居住模式, 即150户居民范围内;而在居住街区内实现混居, 即通过在同一居住街区内并置不同类型住宅的办法, 实现混合与聚居的有机结合。由于这种混居模式建立在居住街区开放的管理模式基础之上, 各居住街区整体与城市开放, 其相互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渗透, 避免了隔离和封闭。同时, 混居邻里中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应避免差异过大, 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有一个平缓的中间过渡层次的居民群体。
这种以社会整合和社会公平为价值理念, 基于小空间范围同质聚居, 较大范围内以不同社会阶层混合居住的模式, 能顺应社会发展的居住分异内在要求, 还能保留原有混合居住模式的优势。[9]这种混合布置既可在小范围内保持同阶层居住的安全舒适, 又可在大范围内体现混住交往的多元化和多样性, 弱化居住分异造成的社会隔离, 有助于营造互补性、异质性、多样性的居住空间。实现“大混合, 小聚居”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是相邻居住街区的社会经济差异应当尽量小。
5“传统城市邻里住区”模式
传统城市邻里住区街道间距一般在70~100米, 将现代城市的街区单元控制在70米×70米到100米×100米的范围内是比较合理的。显然完全采用欧洲的传统尺度, 并不适合我国地少人多的具体情况。邻里的三个交往层次:互助型邻里关系、相识型邻里关系、认可型邻里关系, 第三个层次居民只能通过共用一些生活服务设施而相遇并发生交往, 来限制居住街区的范围, 即人口规模最大不超过500户, 约1700人。传统街区尺度一般在100米~250米之间, 面积多在5公顷之内。住区边界应具有连续性、可渗透性, 对于能够实现交往的邻里住区边界有以下几种方式:明确且透明的边界, 是指能够界定内外空间, 且又能提供充分的可交流性的边界;易于进入和通过的边界, 广场、绿地或景观小品处理可以柔化边界, 往往又强调其可通过性;应该有商业服务设施与居民生活发生联系。结合商业设施可以在住区与城市的边界处形成丰富活跃的交往空间。建立“邻里型住区模式”模型。
传统城市邻里型住区模式的构建有如下特征:使住区结构与城市同构, 住区交往与城市生活相互交融, 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城市风貌。人性化的住区空间结构和尺度, 能够使住区形成良好的领域层次, 居民领域感和安全感增强, 有助于交往活动的产生。住区内良好邻里交往的实现, 就要使居民作为住区的主体, 并对空间环境资源、服务设施、组织管理具有共同享有、占用、参与的权利与义务, 不同层次的居民有权利实现各自不同的生活需求。[10]开放管理和混居模式, 使城市空间尊重人的平等, 形成多样化的居住氛围, 激发社区活力。
6 结语与展望
中国传统城市住区不仅要具有人性化的规模尺度、复合功能和开放界面等特点, 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用地模式、空间结构、交通体系和开发管理的综合考虑。以后的中国“传统城市住区模式”规划与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大开放, 小封闭”混居的规划与开发管理模式;
(2) 住区规划上下联通相互影响, 建立一种灵活而富有生机的规划机制;
(3) 开发者应该顺应市场需求与社会居民心理;
(4) 多元文化与和生活习惯的居住空间多元化;
(5) 住区建设多元发展, 多样性社区、宜人尺度等;
(6) 人性的小尺度街区与丰富的领域空间层次;
(7) 人车共存的交通与TOD模式;
(8) 激发邻里交往和社区活力;
(9) 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
(10) 以网格状的道路系统组织邻里。
参考文献
[1] (美) 凯文.林奇, 项秉仁译, 城市意向[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 (英) F·吉伯德, 程里尧译, 市镇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1983.
[3] (丹麦) 扬·盖尔, 拉尔斯·吉姆松著, 汤羽扬等译, 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王彦辉, 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于泳, 街区型城市住宅区设计模式研究[D], 东南大学, 2006.
[7]吕彬, 城市居住区“开放性”模式研究[D], 大连理工大学, 2006.
[8]邹颖, 卞洪滨, 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J], 世界建筑2000 (05) .
[9]张杰, 探索促进社区关系的居住小区模式[J], 城市规划汇刊, 1997 (04) .
中国传统政法模式 篇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更加细致地改变着人们社会经济的环境和习惯。中国处于传统行业的传统型企业, 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也应该有所改变, 以更好地适应变革中的中国与世界。
一、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1.互联网思维更加注重客户体验
互联网思维被互联网思维所瓦解, 在此过程中, 消费者具有了主动权, 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更加平等, 传统利益群体要进一步维护固有利益, 十分不易。世界正向着一个开放的架构系统发展, 让每个消费者都参与到改变中来, 更加重视客户的情感与需求, 邀请客户参与设计和生产, 再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1]
2.商业民主化的互联网思维
生产、销售和传播规模化是工业化时代的主要特征, 但是, 在互联网时代, 这些特征都被淡化了。在互联网时代, 很多产品都是以信息的形态来展现, 不易对其进行垄断, 在网络时代, 人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来进行生产与交易, 普通的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足不出户选择与购买商品。因此, 消费者主权和地位发生相应改变也是必然了。
3.用户至上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
在传统企业中, 用户至上也是其坚持的口号, 在互联网时代, 形成了消费者主权的时代, 用户至上同时也是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经营的核心原则。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经济环境带来了巨大变化, 消费者已经不再是以往被动的消费群体, 消费者可以得到解放, 成为经济消费主体。移动互联网破坏了传统体系, 回归到商业的本质, 重构企业价值, 为客户创造出极为有利的条件。
4.互联网思维企业组织的扁平化
互联网思维的基本原则强调开放、协作和共享, 一个企业是否具备互联网思维, 就是看看它的组织结构是否是扁平化的。企业的组织追求的是小而美, 少而精。因此, 构建企业的扁平化组织结构, 是企业具备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二、中国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现存问题
1.企业管理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
当前, 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创新精神, 无法吸收新的思想, 新的知识, 他们普遍缺乏相对完整的专业背景, 在业务发展方向上不明确, 使企业效益逐步下降。还有的管理者寄希望于国外管理理念, 盲目的引入国外的管理经验, 不一定适合中国企业发展。我们应理性看待西方管理理念, 结合中国管理中的精华, 切不可直接拿来, 阻碍了中国企业的发展。
2.管理过度依赖行政化而缺乏整体性
当前, 我国很多中国企业的管理者寄希望于以行政命令为核心的管理手段, 缺乏科学性与整体性, 属于无序型管理。企业内部行政管理不能过分注重, 应采取整体协调措施, 加强其它部分管理。
3.人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中国的企业家由于管理思想落后, 没有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 企业对人才建设重视程度欠缺, 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不足。因人才的素质不足, 导致企业的发展动力不足, 停滞不前。
4.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不足
企业文化对凝聚企业成员凝聚力与归属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一种极易被忽视的东西, 但事实上, 它始终贯穿整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之中, 随着社会的完善和进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经营和管理企业更要重视企业文化的重要的作用, 积极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 更好地发展企业。[2]
三、中国传统企业应对互联网时代管理变革的措施
1.运用互联网思维武装企业管理者大脑
当前, 我国很多传统企业要放开长远的眼光, 理清思路, 学会利用互联网资源, 全面审视互联网, 运用互联网。很多中国传统企业认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洪水猛兽, 我们要认真动脑思考, 使企业管理者早日掌握互联网思维, 建立焦点思维, 建立平台思维, 强化用户体验思维, 创新营销理念,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摒弃传统的陈旧营销理念, 学习和运用科学的营销理念, 打造中国自己的企业品牌, 促使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
2.运用互联网手段对企业实际问题进行剖析
2l世纪社会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今的互联网社会环境下, 中国传统企业必须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变管理思维, 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促使企业快速发展。首先, 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企业管理新理念并加以实践。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传统企业要采用先进企业管理理念, 指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理清企业管理理念和思路, 吸取互联网管理思维的精华, 提取和优化先进的理念进行企业指导, 明确企业管理的战略方向, 进一步规范企业管理实践。其次, 要有效利用网络技术新手段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有效利用网络技术, 摆脱传统模式, 改进企业管理方式, 转变生产方式, 完善经营方法, 增强企业生产力, 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带动, 转变中国传统企业的经营方式。
3.运用互联网方式建立良好企业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 企业文化的认同是企业管理变革的重要环节。中国传统企业管理首先要建立信任的文化, 信任是企业管理中互动的基础, 在明确信任的重要性后, 建立员工间的有效沟通平台, 从制度层面尽力做到公平、公正, 让员工认同企业的制度。其次, 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企业要赢得市场竞争中的胜利, 就必须注重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企业要充分发挥管理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洞察员工的物质、情感和自我实现等需求, 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打造员工归属感。
参考文献
[1]马琳.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创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22) :85-86.
中国传统政法模式 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保护模式,旅游学
一、中国传统文化保护模式
我们所熟悉的文字资料的保护、历史遗迹的保存、历史建筑的维护等, 可称为物质性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级政府所乐于而积极在做的保护工作。而对这种物质性的传统文化的保护, 可建立如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各种形式的静态展示和“参与、体验、娱乐”的动态体验的模式进行保护。
通过考古调查和适当展出考古发掘物, 使得历史城镇和城区的历史知识得到展示。而对历史上已经消失的事物, 借助有关的历史记载, 通过高科技手段, 将其复原, 重新展示历史的面貌, 超越时空, 直接聆听先人的教诲和感受历史的真实。
旅游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 但是, 旅游业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之间也存在矛盾。一方面, 只有坚持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地方特色, 才能形成对旅游者最富魅力的吸引力;另一方面, 旅游业越发展, 旅游者越频频光临, 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力越大。这就需要当地民众参与到传统文化保护的计划中来, 为他们制定一项普通信息计划, 从学龄儿童开始。使得各年龄组的人理解历史性城市和区域价值, 使居民都来保护它们。使得传统文化的保护理念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这对有效保护传统文化至关重要。而保护计划也需要认真、谨慎以及系统的方法和学科, 必须避免僵化, 因为, 个别情况会产生特定问题。当地政府也需采取有利于保护和修复的财政措施, 在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下保护传统文化的特性和可识别性。
动态体验模式, 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它是体验经济理论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 借助文化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品牌载体, 推崇“参与、体验、娱乐、主题”的旅游理念, 形成古代元素和现代元素的结合。静态 (文化旅游资源) 和动态 (参与体验娱乐) 的结合、看与玩的互动, 将文化旅游资源的“高深文化、悠久历史、神秘宗教”转化为大众所喜闻乐见、更乐于认知和接受的“快乐、神奇、体验”型文化旅游形式。
“跟着课本游绍兴”, 这种寓教于乐、边学边游的形式很有创意, 是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创新,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保护的一个创新, 这是一种文明旅游。“走霞客走过的路”, 以《徐霞客游记》为向导, “苟力所可至, 境所适逢, 固可展卷披对, 按所已经者以为程, 而所未能至者, 亦可以心知其概, 如涉其境焉。”即使“止祥其形体区域, 而天地山川之性情, 俟人之神会而意喻者, 悉已寓之矣。”而那些通过口耳相传的不易以物质性手段保存和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现象———精神性传承文化, 则可通过自然保护区三大区域的模式进行保护。
第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区。这个区域是对极难以物质形式来保存和濒临灭绝的文化现象进行保护。该区域要同外界进行最大限度的隔离, 非特殊情况决不允许进入。而这就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的分级, 可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及中国相关的保护条例进行。如昆曲、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长调民歌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应该划定专门的区域, 依靠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基金和国家相应配套资金, 为其传承者提供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生活条件, 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杜绝所有可能的开发, 毕竟传承种子的保留, 大过一切。
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验区。这一区域处于核心区的外缘, 它主要是为那些现在还广泛存在, 并且在可预计的时间内可能会消失的文化现象而设置的, 可进行研究性开发。该区域的进入群体是传统文化保护对象的主体及相关研究人员。对待此区域的文化现象要深入全面的研究, 精细化和等级化文化现象, 图像化它们的历史发展态势, 并根据影响这些文化现象的存在条件及时进行动态化调整。
第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游览区。这一区域主要是为全方位的进行旅游开发的文化现象而设置的。这些文化现象的确定, 是建立在广大学者的共识基础上的, 它们的发展态势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恶化, 并且旅游开发还有利于这些文化现象的保护。如通过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 让旅游者切身体验到当地特色文化, 加深对该地的认识。而该区域的服务人员都应进行与保护有关的专业培训, 使得该地区的历史传统得以妥善的保存。
这三个区域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发展、消失, 都难以准确的预测, 并且随着保护措施的加强以及保护观念的更新, 各种文化现象的发展趋势是可以改变的。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模式是时代研究成果的相对稳定性和历史发展的机动性相结合的。
二、总结
从旅游学视角对物质性传统文化借助于静态展示和动态体验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保护, 而对精神性传承文化可通过建立三大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模式进行保护。这种将中国传统文化分为物质性传统文化和精神性传承文化并分别进行保护的模式, 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 特别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条件下, 提供稍许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梁明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2]、沈祖祥.新文化旅游及其发展攻略[M].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6.
[3]、潘立勇, 傅建祥.人文旅游 (第四辑) [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国传统政法模式 篇5
1 旅游英语的翻转课堂
1.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其研究现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Flipped ClassModel) 起源于美国, 是一种教师创建视频, 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 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 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回家练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 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 而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 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近年来,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国内教育界所推崇, 不少学者和教师如李丽丽、汪晓东、陈晓平都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也有不少学者如曾洪伟、李超、张宣积极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以及教材的编撰中。
1.2 旅游英语课堂翻转的可行性
在旅游英语这门专业课上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 旅游英语课程多设置在英语专业高年级, 学生通过前导课程诸如综合英语、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的学习, 在英语听、说、读、写、译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基础, 所以在读懂课本, 听懂教师授课内容上几乎没有语言障碍。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旅游英语课堂上所需要加强的是导游业务知识的学习, 而基本导游业务流程是可以通过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被理解掌握的。这为翻转课堂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视频, 并完成相应的课后练习提供了可能。其次, 在翻转课堂中, 学生成为课堂的核心。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 又锻炼了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这更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2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 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 纲要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教育要点, 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 螺旋上升, 形成一体。在大学阶段, 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味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 而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陈佑林, 2003) 。清华大学张为民等对126名该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 内容包含中国食物、民俗以及历史名胜古迹。结果表明, 大多数受试者不能很好地用英语表达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可以接受的表述中还有较大部分为解释性意译 (张为民, 2002) 。南京大学从丛教授也发现:有些博士生有较好的基础英语水平, 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 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 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 (从丛, 2003) 。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教学, 有助于实现英语和中国文化的结合, 满足了中国对外交往的需求, 能有效防止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 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做不仅能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中国文化输出”意识, 而且能教会学生运用规范英语表达本土文化, 让我们的跨文化之路不再充满空缺和误解。
3 旅游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3.1 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英语课堂中的融入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失语”;形成对学习旅游英语课程有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体系。
结合旅游英语课程的重点,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具体设计如下:
3.2 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包含三个环节:课前、课中、课后。
3.2.1 课前设计
在课前,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英语语言能力,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 制作导游实务相关教学视频。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 比如要求学生搜寻与某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准确掌握每章节的教学重点, 同学们还能通过自学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英文表达,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了解彼此的收获和疑问, 并做好讨论的总结和记录, 以确保在课堂中取得最大收益。
3.2.2 课中互动
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观看视频, 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 汇总归纳出一些值得注意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引导,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问题的答案。
2) 在课堂中创造环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 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发现不足。例如在导游接站、途中讲解、和入住酒店这些章节里, 可将学生分组进行真实场景模拟。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巩固相关英语表达方法, 熟悉导游业务流程。对于能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章节, 也可以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将具体的话题分配给各小组成员, 大家在课下先搜集相关资料, 通过语言的再创作 (中译英) , 最终在课堂上用PPT以专题演讲的形式呈现给同学。在课堂展示之后, 教师通过点评, 更正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的错误,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3.3.3 课后反馈
在课后, 教师需要建立翻转课堂效果的评价体系。根据课中学生的反馈, 对照评价体系的标准, 评判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为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有效地融入旅游英语课堂, 应通过学生在翻转课堂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度来评判, 即文化融入的广度、深度、用英文表达的正确度和准确度。教师需要设计有效的监控与反馈机制来评判文化融入是否自然, 是否与旅游英语课程形成有机整体。
4 结语
英语专业的学生肩负着中西跨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作为英语教师, 应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的同时, 在课上增强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我国教育界的一场变革, 为我们的课堂学习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该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信息技术和评价体系方面也存在着巨大挑战。高校的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摸索总结, 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造出符合我国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旅游英语课堂就是一个舞台,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和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启必定会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将舞台点亮, 让学生收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
[2]从丛, 李咏燕.学术交流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陈晓平.传统教育模式被翻转的端倪——“翻转课堂”在成人高校商务英语写作中的实践与体验[J].中国成人教育, 2013 (10) .
[4]陈佑林.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3 (2) .
[5]李丽丽.翻转课堂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 2013 (20) .
外国行政法对中国行政法的启示 篇6
我国的行政法与刑法、民法一样, 是我国现代法律体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门之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法制社会得以实现的基础法律体系。它主要包括三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是行政组织法, 主要包括行政机关的设置、公务员等制度;第二大板块是行政行为法, 主要包括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 行政实体法主要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许可、行政指导和行政处罚等, 行政程序法包括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等制度;第三大板块是行政法制监督、救济和责任法, 行政监督和行政责任等。
就我国目前的行政的法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行政法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体现着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行政法尚没有统一完整的实体行政法典。
我国的行政立法, 行政关系复杂多变, 内容非常丰富, 涉及领域也很广泛, 这就导致出台一部统一的行政法立法难度较大。但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正在寻求一个契合点, 希望能够早日出台统一的行政法典。
第二、行政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行政法在立法中存在明显的不足, 社会报道的违法行政行为日渐增多, 而解决违法行政的手段大多是采取国家赔偿或者行政赔偿的方式, 纠纷解决的方式较为单一, 这也是我国行政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第三、行政法具有很强的变动性
行政法律关系复杂多变, 因而作为行政关系调节器的行政法律规范也具有较强的变动性, 这与我国的行政机制和国家制度是分不开的, 因此我国行政法需要经常进行废、改、立。
二、外国行政法的立法现状
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不同, 国际的行政立法形式多样, 各国的法律体系决定了行政立法的特色, 国际社会的行政立法的分类完全符合法系的分类特点。按照国际法系的分类, 主要分为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1、大陆法系行政法体系
大陆法系主要是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 以《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为主要标志的法律体系, 其特点体现为成文法的特点, 在行政法上也不例外。其主要代表为法国和德国, 下面我们分别分析法国和德国行政法的特点, 希望能够给中国行政法带来一定的启示。
(1) 法国行政法:法国行政法属于典型的自然生成的法治模式, 是在法国特定的国情下形成的, 具有完备的理论和制度, 被称为行政法的母国法。成为其他国家立法的蓝本。主要特点为:
第一、法国行政法严格属于公法的范畴。行政法公法和私法的划分主要体现在在行政赔偿责任与公务员的个人责任的划分非常清楚, 区分公务员的个人行为和行政行为, 有利于保护公务员的基本民事权利。这样严格的区分公法与私法规范的界限, 对于正确的适用法律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样能确保公权力得到有效的行使和监督, 也能使私人权利得到全面的保护。
第二、法国具有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
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有利于行政监督, 并且在审判过程中行政审判和行政机关密切联系, 有利于行政案件的公平审理。行政审判总结了行政活动的经验用以指导行政实践, 行政法院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
(2) 德国行政法:德国也是大陆法系的主要代表国, 其行政法的国际社会地位也不可忽视,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第一、独特的法院设置体系。德国的行政法体系传承了罗马法的二分法分为公法和私法。从法院的划分上来分析, 有关国家公共利益的纠纷由行政法院管辖, 有关私法纠纷交由普通法院管辖。可见, 在德国境内设立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 具有专门的行政案件管辖划分。
第二、德国行政实体法和行政程序法逐渐融合。德国的行政程序法中不乏有实体法的内容, 例如行政程序法在法条当中明确确立了具体行政行为的种类和行为方式, 这部分应当属于实体法的内容, 证明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融合, 并在不断的完善统一的德国行政法。
2、英美法系行政法体系
英美法系是以英国中世纪以来的法律, 特别是它的普通法为基础的, 与以罗马法为基础的民法法系相对比的一种法律制度。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和美国。
(1) 英国行政法:英国长期处于君主立宪制的法律体制下, 在行政立法方面相对比较滞后, 但是随着社会的融合, 英国行政立法体现在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英国行政法为不成文法
英美法系本身就存在不成文的特点, 在行政法上体系的更为突出, 主要原因是受君主政治制度的影响,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法官对无数案件的审判所形成的判例, 即判例法的形式。
第二、英国行政法是宪法的组成部分
议会在行政法中的地位相对来讲是比较特殊的, 规定未经议会同意而征税、招募军队、废止法律都属非法行为, 议会主权原则是民主宪政的原则, 同时也构成了英国行政法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
(2) 美国行政法:继承了英国的法律传统, 其法律观念直接移植了英国传统的控权思想。但是, 美国人认为控制政府权力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规范其法律程序。
第一、美国行政程序法较完善
行政程序法在美国行政法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行政程序法除了规定行政机构实施的影响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的基本程序和规则外, 还规定了相对人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时请示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的途径。
第二、行政立法完善
美国的行政立法是判例法和成文法的融合, 立法完善, 美国每成立一个行政机关, 国会都以法律明确规定其职权并确立其监督机制。
三、外国行政法对中国行政法的立法思考
通过对上述国际行政法的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 其行政立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并且能够给我行政立法带来一定的思考。但是, 任何国家的行政立法都必须符合各自的国情, 那么我们在参考国外先进立法的同时, 应该以我国的国情为基础,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1、提升行政法的社会地位
根据对英美法系行政法的分析, 英国将行政法列为宪法的范畴,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国也应该提升行政法的社会地位, 保证行政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稳定。
2、完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在我国现在的行政体系中不包括行政不作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不作为的行政行为会侵犯公共利益, 影响社会公平。而抽象行政行为中包括行政立法行为, 立法不公会影响社会和谐发展。而如今, 我国没有明确的抽象行政行为的管辖关系, 只能通过全国人大会议的方式解决, 具有滞后性。
3、设立独立的行政法院系统
我国基本上属于大陆法系, 在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法国和德国国内, 都是独立设立行政法院系统的, 这样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专业性。目前, 我国并没有专门的行政法院系统, 行政案件的审理, 交由有管辖权的法院的行政庭负责, 行政庭的法官, 对行政案件有较为专业的处理能力, 但如果我国能够有专门的行政法院系统, 并建立准入制度的话, 对于行政案件的纠纷解决将是更为有利的保障。
摘要:行政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的行政立法有其特点, 但尚待完善。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行政法的现状, 参考国际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行政法, 寻找出外国行政法对中国行政法的启示, 从而为完善中国行政立法提出意见。
关键词:行政法,法律,行政救济
参考文献
[1]论中国行政法与外国行政法的衔接, 关保英, 社会科学战线, 2006.6
[2]外国行政法特点的比较研究, 田国华,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8.2
[3]《德国行政法与中国行政法的比较》刘兆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知识出版社P349
[4]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M].北京, 法律出版社, 199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