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运城市

2024-10-06

沿运城市(精选8篇)

沿运城市 篇1

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是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城市群协调有序发展必须明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 区域间更多的是经济联系、社会联系、文化联系等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上的联系。

宁夏沿黄经济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 国土面积2.87万km2, 包括银川、吴忠、石嘴山 (含惠农区) 、中卫4个地级市和中宁、灵武、青铜峡、贺兰、永宁、平罗等10个县市, 以4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区61%的人口, 90%以上的经济总量和94%的财政收入, 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主要增长极。

一、影响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问题

(一) 城镇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城市体系应该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等。宁夏沿黄经济区内还没有出现特大城市, 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也比较缺乏, 大部分为小城市, 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地级市规模偏小对区域带动能力也有限。小城市比重的偏大已经成为宁夏沿黄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 必须在沿黄经济区内培育大、中城市, 以此提高沿黄经济区城市群的等级规模。

(二) 交通设施不完善

便利的交通设施是提高运输效率的关键, 是增强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前提。宁夏沿黄经济区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交通网络体系。但是, 建设水平较低, 设施较为落后, 输送能力有限。各城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基本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相连, 交通通道较少, 无法满足城市群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需求。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内铁路线路有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宝中铁路等, 占宁夏铁路总长80%以上。区域内铁路技术等级比较低, 基本为单线铁路, 运输能力较低, 运输速度较慢, 近年来的多次铁路提速均没有涉及到宁夏沿黄经济区内的铁路, 落后的铁路设施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区的交通运输需求, 严重制约了经济区内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

(三) 产业结构雷同

宁夏沿黄经济区目前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职能, 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 宁夏沿黄经济区内产业选择比较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 冶金、石化、有色金属、造纸、电力等行业所占比重较大, 产业的层次比较低,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高新技术发展缓慢, 服务业的发展也比较滞后。宁夏沿黄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并没有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产业发展体系, 各城市在产业发展上相互独立, 没有形成明确的产业分工体系, 相互合作能力较差, 这就导致各城市之间产业选择雷同, 发展比较相似, 产业的关联性较低, 互补性较差, 产业集聚效用没有显现。各城市之间的产业选择的雷同情况,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影响了经济区形成城市之间的产业互补与一体化的格局。

(四) 缺乏协调机制

宁夏沿黄经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缺乏相互协调机制, 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 还在以自己的行政边界为限, 无论是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实施, 还是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 都以自己的行政区域为出发点, 较少的考虑到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协调和沟通。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比较关系散乱, 至今没有形成城市和产业优势互补, 城市之间合理分工的局面。最终导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一直存在, 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沟通, 城市发展受到阻碍, 许多现实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这样不仅难以发挥各城市的特色和优势, 也难以形成一个有效区域经济发展网络, 严重制约了各城市之间的相互合作。因此, 打破行政壁垒, 建立一个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 成为宁夏沿黄经济区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增强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对策

(一) 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城市的首位度越高, 其凝聚力和聚集力越强, 带动区域经济的能力就越强, 在工业化初期, 重点发展首位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 完善城镇体系的普遍规律。中国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 中等城市的数量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体系所在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等城市的存在才可以使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有一个强大的发展支撑, 小城镇是农村经济的集散中心, 有利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 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3]。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城镇体系规划应该进一步巩固银川作为中心城市的地位, 增强对其他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 培育石嘴山、吴忠、中卫发展成为大、中城市, 形成合理布局的城镇体系。

(二)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宁夏沿黄经济区处于城市群发展初期, 应加强中心城市与次级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衔接, 促进次级中心城市的发育。分四个层次规划建设交通设施, 第一层次为经济区对外交通, 以及内部各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 由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构成经济区内部交通的主骨架。第二层次为各级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 由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组成。第三层次为非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 由公路和铁路组成。第四层次为各中心城市与其卫星城市的交通, 由城市轨道、公共交通组成。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建成以银川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区, 以石嘴山、吴忠、中卫为区域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 辐射联系经济区内各县市和城镇, 形成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三) 协调产业结构

宁夏沿黄经济区要通过国家内陆开放经济区的建设,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 协调各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 通过优势互补和分工合作增强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建立产业协调与分工合作机制, 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和城镇群, 推进产业重点地带合理化布局开发, 适度进行功能性分工和产业结构调整, 形成独具特色的网络型产业布局体系, 进而形成区域性“群落型”经济优势[4]。重点打造四条城际产业链, 即灵武—吴忠—青铜峡的能源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链, 石嘴山—平罗—贺兰的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产业链, 中卫—中宁—青铜峡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银川—吴忠—青铜峡高新技术产业链, 将宁夏沿黄经济区建成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四) 构建区域市场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的前提是市场一体化, 实现区域一体化必须在区域市场一体化上取得进展。需要在沿黄经济区内部打破行政壁垒、统一政策、整合市场资源、合理分工, 实现经济区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促进经济区内各城市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城市流的快速流动。消除阻碍商品流通的各种不利因素, 推动沿黄经济区内商品的流通, 推进商品市场一体化, 在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点建立一批大型商贸市场, 促进公司企业的跨地区经营。支持物流业的发展, 构建高效的城际物流体系, 科学规划物流基地, 建立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 培育大型物流配送龙头企业, 实现商品在沿黄经济区内高效流通。建立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用工需求和劳动力资源信息库, 加快推进经济区内劳动就业一体化, 支持技术人才合理流动。建设银川为区域经济金融中心, 辐射经济区内各地区, 消除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促进金融资源的流动, 推进经济区内金融机构整合、重组, 提高金融机构服务能力, 构建经济区内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

摘要:在经济区内部, 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的相互流动产生影响, 进行相互作用, 推动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宁夏沿黄经济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的因素, 进一步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宁夏,城市,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伟, 周忻桐.辽中南城市群空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J].经济地理.2014, 34, (9) :48-55.

[2]李金昊, 何江.南阳地区城镇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0, 2, (2) :85-89.

[3]靳美娟.陕西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布特征及对策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22 (6) :197-200.

[4]刘小鹏, 王亚娟, 王永杰, 等.宁夏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系统研究[J].干旱区地理, 2006, 29 (6) :915-922.

沿运城市 篇2

宁夏沿黄城市带土地面积2.8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6.64万平方公里的4 2.4 6%。宁夏沿黄城市带(群)是以黄河为枢纽,以引黄灌区为依托,以地缘相近、交通便利、经济关联度较高的首府银川市为中心,石嘴山、吴忠、中卫三个地级市为主干,青铜峡市、灵武市以及中宁、永宁、贺兰、平罗县城及若干建制镇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镇集合体。2009年总人口3 6 5.6 8万,占宁夏回族自治区610.25万人口的59.92%。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法简介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SLP)是指各作业单位之间既有物流联系也有非物流的联系,两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包括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在S L P方法中,将作业单位间物流的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的相互关系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关系——综合相互关系,然后由各作业单位间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位的合理方位关系。本次研究采用SLP法确定沿黄城市带不同城市的相互关系,基于城市间的密切程度确定路网建设。研究过程中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物流分析,求得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确定作业单位间非物流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及等级,求得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确定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量化物流强度等级和非物流的密切程度等级;计算量化的所有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划分;经过调整,建立综合相互关系表。

沿黄城市带城市间物流分析

采用城市流分析方法,按照物流所涉及的行业对公式进行调整,确定城市间物流强度,以此揭示沿黄城市带城市间的物流情况。

城市流是指城市群内城市之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在城市群区域内所发生的频繁、双向或多向的流动现象,是城市群空间经济分析的一项重要指标。城市流强度是指在各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外向功能(集聚与辐射)所产生的影响量,其计算公式为:F=N·E(1)式中:F为城市流强度;N为城市功能效率,即各城市间单位外向功能量所产生的实际影响;E为城市外向功能量。

通过计算城市流强度值,衡量城市联系强度,用来表征城市对外服务功能的量化指标,以此进行城市联系量的横向比较。考虑到指标选取的便利性以及代表性,选择城市从业人员为城市功能量指标,则城市是否具有外向功能量E主要取决于其某一部门从业人员的区位商及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区位商。

式中,Gij为i城市j部门从业人员;Gi为i城市从业人员数量;Gj为区域j部门从业人员数量;G为区域从业人员数量。若Lqij<1,则j部门由于其从业人员在i城市中所占比重小于区域的比重,说明其不存在对外服务功能,即Eij=0;若Lqij>1,则j部门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能够为其他城市提供服务。

i城市n部门总的外向功能量:

i城市的功能效率Ni采用人均从业人员的地区生产总值G D P来表示,即:Ni=GDPi/Gi

城市流强度Fi可以表示为:

(4)式中Ki为i城市外向总功能量占总功能量的比例,反映了i城市的总功能量的外向程度,称为城市流倾向度。

沿黄城市带物流强度特性分析。选择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指标作为研究城市流的强度,选择这些指标的主要原因在于它们是物流行业所包含的主要产业类型。

利用公式(3)算出宁夏沿黄城市带这六个部门的外向功能量(具体数值略)。

资料来源:根据《宁夏统计年鉴2010》整理得出。

通过表2,我们可以把沿黄城市带的城市分成以下几类:

根据表2,得到如下的结论:A强度物流城市—银川、灵武;E强度物流城市—石嘴山、利通区;I强度物流城市—贺兰县、平罗县、青铜峡市、中卫市区、中宁县;O强度物流城市—永宁县。

结论

结合沿黄城市带不同城市间的综合相互关系,我们可以总结分析出宁夏沿黄城市带城市间路网建设的一些基本思路:银川周边的道路建设应重点加强银川分别到永宁、贺兰、灵武市、石嘴山、利通区的快速路建设,银川到平罗、青铜峡市、中卫市区、中宁县的主干路建设;永宁周边的道路建设应加强永宁到灵武、利通区、中宁县的公路;贺兰到灵武、石嘴山、利通区的主干路建设;永宁县到石嘴山、平罗、青铜峡、中卫市区次干路建设;灵武到利通的应建设成为快速路;灵武到石嘴山、青铜峡、中卫市区、中宁县应分别建设主干路;石嘴山到平罗县应加强主干路建设;利通区到青铜峡、中卫市区、中宁县应加强主干路道路建设;青铜峡市到中卫市区、中宁县,中卫市区到中宁县的道路建设应以次干路建设为主。

门沿阅读答案 篇3

12. “壮胆”, 体现了人们的复杂心情,有生命个体对时间悄然流逝的恐惧,对时间的敬畏,和对短暂的生命面对未来的迷惘。(答对三点得3分)

13. 用拟人与对比的修辞手法,(2分)野树爬藤从“垮陷” 的屋顶 “昂然窜出”,表现了房屋的颓败。(1分)野树爬藤与逐渐破旧坍圮的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时间无言地流逝。(1分)

14. 言之成理即可。以“门沿”为题合适:(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2)“门沿”是测量时间的特殊量器,第7段写人们在有形的门沿上刻下时间记号,记录孩子的时间。(3)同时“门沿”也是一种象征。第4、5、6、8、9、10、11、12段则是人们在无形的“门沿”上做记号记录时间,记录人们的慢慢老去与生命的历程。(4)“门沿”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物线。(每点1分)

以 “时间”为题合适。(1)揭示文章线索,文章围绕“时间”展开记叙与议论。(1分)(2)概括主要内容,集中体现了时间流逝的匆忙。(1分)(3)揭示主旨,表达作者感慨时 间流逝的无奈与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2分)

软沿巷道支护方式浅析 篇4

四川威远集团叙永煤矿属附和近距离煤层群开采, 其中S21绞车上山布置在C20煤层和C19煤层旁边, 间距约25 m, S21绞车道上山巷道主要是由山泥岩或沙质泥岩构成的, 蒙脱石和伊利石的含量非常高, 属于极为典型的膨胀性软岩巷道。自该矿井投入生产以来, 该巷道虽然经过多次翻修, 但均未起到很好的效果, 巷道底鼓量大, 变形严重等问题依旧十分严重。

2 对于造成软岩巷道破坏的原因的分析

(1) 由于围岩的岩石性质, 及其所受的力学性质对围岩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影响, 因而主要是由山泥岩或沙质泥岩构成的S21绞车道上山巷道, 由于泥岩或沙质泥岩的膨胀性, 造成岩体强度十分差, 变形非常严重;并且由于S21绞车道上山巷道的围岩的裂隙在随着地质变化不断地发育的原因, 一部分矿井水通过不断发育的裂隙逐渐渗透到围岩深部, 致使岩体强度严重弱化并引起膨胀, 破坏巷道原有支护。 (2) 该矿属于附和近距离煤层开采, 巷道两边布置工作面多, 采煤工作面回采期间采动支撑压力对围岩破坏有较大影响。 (3) 巷道支护方式采用注浆固化, 工字棚支护, 工字钢结合人工假顶二次支护等, 不能适应巷道变形的需要。

3 软岩巷道的几种综合支护方式

依据S21绞车道上山巷道的破坏情况, 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对巷道进行维护。

(1) 对于巷道破坏情况较轻, 断面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区段, 可以采用人工假顶或者锚网支护的方式对巷道进行维护。 (2) 对于巷道破坏情况较重, 但断面能基本满足使用要求的区段, 可以采用人工假顶和锚喷联合支护的方式对巷道进行维护。 (3) 对于巷道破坏情况极重、围岩压力明显、巷道破坏失修严重、断面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区段, 可以先在巷道顶部及两帮喷射混凝土, 然后采用高水速凝材料预注浆对巷道破坏岩体进行固化, 最后在刷大断面后采用锚网加网壳进行联合支护;底板修护可先采用高水速凝材料预注凝进行固化后, 采用锚网加浇注混凝土反拱联合支护。

4 锚注网壳支护工艺

4.1 锚注网壳支护技术工艺过程

锚注网壳支护技术工艺过程可分为:预锚喷—第1次注浆固化—巷道扩刷—锚网支护—网壳支护—喷浆固化—第2次注浆固化等几个阶段。

4.2 注浆固化

根据注浆固化相关理论及矿井的实际情况, 列出如下注浆固化相关参数: (1) 根据S21绞车上山围岩遭到破坏的严重程度, 取1~2 MPa的注浆压力, 注意最高不要超过3 MPa。 (2) 由于注浆量容易受到裂隙发育程度、围岩破坏程度、注浆压力、封孔质量、管路水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在原则上注浆量以注浆一直到注不进去为止。 (3) 注浆扩散半径3 m以上;注浆孔深1.5~2 m、封孔长度1.0 m、孔径42 mm;

(4) 需要注意的是注浆孔可以分两次布置, 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注浆之间串浆。第一次排距6 m, 第二次在中间打一排, 保持排距3 m。 (5) 浆液的水分比1.2~1.5, 采用双液注浆工艺, 分为钻孔、封孔、制浆、注浆、清洗等5个阶段。注浆固化两个阶段工艺过程相同。

4.3 锚杆支护

根据对S21绞车上山围岩地质状况的分析来看, 可把锚杆支护的参数设为:高强度螺纹钢锚杆的直径为2 0 mm, 长度为2000 mm, 间排距为800 mm, 每根锚杆两支树脂药卷为CK2350;锚索长度为6000 mm, 每排3根, 间排距为2×3.2 m, 每孔两支CK2350药卷, 铺设金属平焊网。具体锚杆布置如图1。

4.4 网壳支护

网壳的结构为双层双曲网壳, 每付支架由一块顶网, 两块侧帮网和一块底网对头拼装而成, 并且在接头处安装一块40 mm厚的可缩木条, 接头要用螺栓连接, 以便施工时可以进行连续安装。

4.5 喷浆固化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 应该在铺设网壳支架结束后立刻进行喷浆固化工艺, 其中混凝土的配合比为, 水泥∶黄沙∶石子=1∶2∶2;厚度, 以覆盖住网壳下旋钢筋为标准, 一般来说厚度范围在50~150 mm之间。

5 综合分析

分别在锚注网壳支护巷道、锚注支护巷道和锚网喷巷道等3个位置, 设置测点间距为50 m的三个测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分析支架的受力状况及其变形规律, 以及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的支护形式所起到的不同的支护效果。通过对3个测点顶底板位移量等技术参数的比较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

(1) 围岩在采用锚注网壳支护技术前屈服区域较大, 而在采用锚注网壳支护技术后, 由于岩体内裂隙之间充满了加固材料围岩弱面的强度以及围岩自身的承载力得到了增强。

(2) 巷道在采用锚注网壳支护技术后, 巷道变形量约为采用普通锚网喷支护巷道的变形量的1/2, 巷道变形量减少十分明显。

(3) 三种支护形式中, 采用锚注网壳支护的强度最大, 锚注支护强度次之, 普通锚网喷支护强度最小。

6 结论

(1) 通过实践得出, 网注网壳支护强度较大, 该支护可以有效的增强巷道稳定性抵御软岩巷道的膨胀变形, 防止围岩破坏范围的扩大, 较普通锚网喷和一般支护相比明显的优势。 (2) 由于锚注工艺现场操作工序多, 材料配置不易掌握, 因而锚注工艺比较复杂。另外, 锚注工艺的注浆材料成本较高, 且施工中注浆材料易随围岩裂隙而发生跑漏, 容易影响注浆效果。

摘要: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及采动影响, 巷道底鼓严重, 顶板和两帮来压明显, 巷道修护频繁, 制约了矿井正常生产。四川威远集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延伸及采动影响, 巷道底鼓严重团叙永煤矿通过对S21绞车道上山巷道破坏原因的分析, 采取了一些新的支护方式和新的支护工艺, 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软岩,巷道变形,支护方式

参考文献

[1]金峙.最新矿山井巷掘进施工新工艺新技术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煤炭出版社.

[2]汪理全, 徐金海, 张东升.矿业工程概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沿断层掘进巷道、增加煤炭产量 篇5

1.1区域自然状况。三采区现开采的一采浅部43#层位于正阳矿一采南部, 东南部为杏花矿的F1断层为界, 西部与城子河N6断层为界, 平均开采深度为310m。

43#层结构单一, 发育较稳定, 平均厚度1.6m, 煤层倾角10°, 生产灰分为14%, 发热量为6300卡/克, 属优质煤层。

该区域无火成岩及冲刷带, 水文地质简单, 四周无积水区, 地表无河流及水体, 正常涌水量10m3/h左右, 属低瓦斯区, 绝对瓦斯涌出量1.2m3/min。

1.2工程概况。正阳煤矿三采区右七改造巷全长314 m。断面6m2, 坡度沿43#煤层顶板施工, 煤层厚度1.4~1.6m。由于正阳煤矿43#层开采多年, 已面临收尾阶段, 根据43#层优质煤的特点, 从经济效益出发, 本着不丢煤、少丢煤的原则, 合理布局43#煤。右七改造巷沿断层走向施工, 断层为正断层, 落差6m, 断层完整, 顶板无破碎现象。

鉴于此种情况, 按传统方式施工方法一般采用架棚支护。但为了降低成本, 减少工作量, 减轻劳动强度, 决定采用二次成巷, 先以断面4.0m×1.5m进行施工, 施工到位后与切眼贯通。形成全负压通风后, 再进行二次底, 拉底产生的岩石全部码到右帮, 拉底后断面为2.6m×2.2m。根据悬吊理论, 我们采用光面爆破, 锚杆、钢带支护再辅以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

1.3工作面简介。43#右七改造巷采用钻爆法进行施工, 使用7655型风钻打眼, 用2寸钢管为风钻进行供风、供水。工作面供风使用Φ485mm风筒, 风机型号为JBT—62。工作面出货为耙斗机 (型号为ZYP—17) 装货, 溜子 (型号SGW—40T) 皮带 (型号ST—80) 连续化运输。

2支护参数设计

选用Φ18mm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长1600mm, 树脂锚固剂端头锚固, 锚固长度300mm。锚杆布置方式, 四排方形布置, 锚杆间排距1000mm×1000mm。钢带采用W型钢带。锚索采用Φ15.2mm钢绞线, 长5000mm, 树脂锚固剂端头锚固, 锚固长度1200mm, 托盘采用500mm长工字钢。

锚索参数计算:

a.锚索长度:L=KLP+L1+L2

K—安全系数, 取2.3

LP—围岩松动圈厚度, 取2m

L1—锚索锚入松动圈以外稳定层厚度, 取0.3m

L2—锚索外露长度, 取0.1m

b.锚索直径。直径不小于Φ15.2mm。

c.锚索间排距。因锚索支护是在锚杆支护后进行的, 松动圈已进行了部分加固, 故锚索间排距不需太小, 根据借鉴锚索支护的经验, 锚索采用单排支护, 间距3.0m。

d.右七改造巷先沿煤层掘进, 断面为4.0m×1.5m, 施工到位后与切眼贯通。形成全负压通风后, 再进行拉岩石底, 拉底后断面为2.6m×2.2m, 拉底岩石全部码到前进右帮, 接顶接底, 这样一来岩石墙也能对顶板起到一定支护作用, 增加了巷道维护效果。

3施工工艺

右七改造巷采用光面爆破, 严格控制周边眼距300mm, 周边眼装药量0.15kg。采用预留光面层的方法, 保证巷道不超挖, 同时减小爆破对巷壁的震动。爆破后及时打临时支护、出货、打锚杆、上钢带, 打锚索, 对巷道及时支护, 保证巷道顶板支护的可靠性。

4经济及社会效益

4.1节约材料费用。采用工字钢、木腿棚支护, 材料费为335.5元/m, 而采用锚杆、钢带、锚索支护为103.3元/m, 每米可节约材料费232.2元, 共可节约材料费72910.8元。

4.2加快施工进度。该支护构件简单, 体积小, 大大减少了运输工作量。施工方便, 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 有利于提高掘进工效。

4.3提高安全性。由于采用高强度树脂锚固剂, 锚杆、锚索锚固力大, 易于操作, 保证了支护质量, 提高了支护强度, 有利于安全生产, 有利于质量达标。

4.4废旧利用。废旧钢丝绳被重复利用, 对顶板起到很好的支护作用, 尤其在右七改造巷中, 作用更加明显。

4.5产量对比。留保护煤柱产量为2万吨;沿断层施工巷道, 产量为3万吨, 可多产原煤1万吨。

5结论

43#右七改造巷, 实际施工314m, 沿断层走向施工, 从已施工完的巷道来看, 顶底板虽有一定的移近量, 但能满足安全生产、通风和行人的要求。这说明沿断层走向的掘进施工, 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实践上是成功的, 效果理想。

5.1取消断层保护煤柱, 提高煤炭产量, 多产原煤1万吨。

5.2施工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石墙对顶板起一定的支护作用, 支护效果好。

沿断层施工的巷道支护探讨 篇6

梨树煤矿九井一水平3#层东部采区右0探巷,是为探清右部3#层地质情况而设计施工的,并且该巷道设计为沿断层施工。断面设计6.8m2,支护方式为三排锚杆,排间距为1.0m×1.0m,配钢带,矩形施工。巷道刚施工到150米时,由于受断层影响,顶板压力很大,后面已经施工过的巷道的顶板大部分开始下沉,并伴有底鼓现象,局部还出现了漏顶,恢复时采用架设木棚子支护,支护间距0.5米,补架了20架木棚子,耽误了施工速度,继续向前施工时,重新选择了支护形式,采用挂网并每3米增加一根锚索支护,又施工了100米,巷道状态良好、支护效果明显。

2 锚杆和木棚支护存在的问题

2.1 锚杆支护存在的问题。由于受断层影响,顶板有夹层易破碎,单用锚杆锚固起不到有效的锚固作用,一旦离层,就容易冒顶。2.2 架木棚存在的问题。支护费用高,施工速度慢;另外架棚时支护是一种被动支护形式,不能对巷道围岩施加足够的支护力,如果压力大,存在翻棚返修的情况,施工中存在着安全隐患。

3 锚杆支护参数

3.1 锚杆支护参数依据经验公式:L=H×{1100+(B/10)};P≤0.5L;L——锚杆有效长度;B——巷道宽度;2600 mm;N——围岩稳定系数;取1.4;P——锚杆排间距;即L=1.4×{1100+(2600/10)}=1904 mm;因此,确定锚网支护参数如下:3.1.1锚杆选用18×2000 mm,螺纹钢树脂锚杆,排间距为1.0m×1.0m,采用加长锚固。3.1.2金属网规格1200mm×1200mm。3.2锚索支护参数。锚索选择15.24 mm钢绞线锚索,长度为6.5 m,(锚固至稳定岩层以内),采用树脂药卷端头锚固,每根锚索药卷用树脂药卷6块,分为红、蓝、白三种,锚索托盘采用支撑钢截割而成0.5 m一块。

4 经济比较(如表1、2)

通过比较得知: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费用每米可比锚杆、木棚支护费用节约116.90元,当月施工110米,可节约12859.00元。

5 几点体会

5.1 必须掌握和应用先进技术指导生产实践,确保安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5.2支护设计必须先进、合理、高可靠性;要及时补充支护设计,保证切实可行,安全可靠。5.3加强现场生产技术管理,严格兑现规程和标准,围岩及时支护,防止围岩早期离层变形无法控制。5.4 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应用先进的动态检测方法,为采用先进的锚杆支护技术动态反馈设计提供信息数据,形成完善适合本矿区的支护设计方法和支护体系。

摘要:采用先进的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是完全可以取代旧的原始支护,从而提高施工速度,增加巷道的服务年限,本文探讨的巷道就是明显的例证。联合支护技术的成功应用对今后推广先进支护技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浅析沿空留巷技术 篇7

1.1 工程概况:

鸡西矿业集团正阳煤矿五采区4#右二工作面, 工作面长度为200m, 推进长度为510m, 煤层倾角6°~8°, 该煤层厚度为1.4~1.6m, 埋藏深度为310~330m。煤层及顶底板岩性详见柱状图, 该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 只有一条落差0.9m的断层 (详见工程平面图) , 对回采影响不大。该工作面回采工艺为高档普通机械化采煤, 工作面设计采用DZ16-30/10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配HDJA-800型金属铰接梁支护顶板, 工作面采用四排柱管理, 上、下两口设20m对柱, 柱距为0.6m, 排距为0.8m, 最大空顶距为4.9m, 最小空顶距为4.1m。支柱呈齐梁、齐柱正悬臂布置, 超前挂梁, 分段回柱, 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工作面设计使用MG132/320采煤机落煤, SGB-630/220刮板运输机运煤, 循环进度0.8m, 下巷选用SGW-40T刮板运输机转载, SJ-80皮带运输。回采时对下巷4#右二巷进行沿空留巷作为右三工作面的回风上巷, 4#在掘进工程时右二巷沿煤层顶板拉底施工, 巷道中高2.4m, 中宽2.8m, 掘进是采用三排1.8m螺纹钢锚杆配W型钢带支护顶板, 给沿空留巷创造了条件。

1.2 沿空留巷设计:根据对4#顶板岩性和锚索沿空留巷理论分析后初步确定沿空留巷矸石充填墙体宽阔为3.0m。

1.2.1 顶板压力计算

根据裂隙带岩层运动影响下的顶板活动规律, 可将巷道上方的直接顶顶板岩层看作是一端固支在煤壁里的悬臂梁, 设煤壁边缘的塑性区宽度为S1, 根据顶板岩性分析确定S1为0.6m, 则直接顶沿巷道方向每米的压力为:Q= (S1+S2+S3) h= (0.6+2.8+3.0) ×2.7×25=432k N/m

式中Q——沿空留巷每米顶板压力

S1——悬臂梁沿煤壁边缘的塑性区宽度, 0.6m

S2——巷道顶板宽度, 2.8m

S3——矸石充填墙支撑顶板宽度, 3.0m

r——顶板岩石容重, 25k N/m3

h——直接顶厚度, 2.7m

M——采高

kp——岩石碎胀系数

1.2.2 矸石充填墙支撑强度为:

其中:δ——石墙承载力, 取0.5MPa

1.2.3 锚索支护强度计算:

设计选用煤矿目前常用的锚索, 即低松弛级∮15.2mm, 强度级别为1860 MPa的钢绞线。钢绞线由7根∮5mm的钢丝组成, 屈服载荷为221.5 k N。

锚索长度为:

L1——锚索外露长度, 取0.3m

L2——锚索悬顶不稳定岩层厚度, 根据煤层顶板柱状图确定顶板在3.2m以上较为稳定, 可以作为锚索悬吊层使用, 因此锚索悬吊层厚度为3.2m。

L3——锚索锚固长度, 根据国内外成功经验, 取1.5m。

锚索的间排距和锚索长度[1]一般宜满足如下关系:

式中:S——锚索间排距L——锚索长度

根据锚索的支护机理, 为保证锚索能锚入稳定岩层中, 布置时锚索向采空区侧倾斜10°。

考虑到顶板压力的不稳定性, 实取锚索间距为2m。

1.2.4 安全系数校核:

留巷段巷道支撑合力为:

安全系数校核:

满足安全要求

1.2.5 加强支护设计

根据矿山压力理论[2], 在周期来压期间, 基本定其压力一般为直接顶压的2~3倍, 则周期来压期间沿空留巷的顶板压力Q'为:

为保证在周期来压期间能有效支护留巷顶板, 需进行加强支护, 选择在工作面后沿留巷充填墙侧加打一排DZ25-30/100型单体柱, 柱距1.0m, 则加强支护后留巷段的支护强度Q'为:

则P'>Q'

即巷道加强支护后的支护载荷大于周期来压期间顶板压力, 能够满足留巷安全要求。

1.2.6 留巷矿压观测及分析

在沿空留巷内每间隔3m建立一个测点, 分别观测两帮移近量及顶底板移近量, 随工作面的推进, 经过连续120m的观测, 经过了初次来压和2次周期来压。通过数据分析后我们可知, 在留巷段0~10m范围内为巷道变形较剧烈区, 即留巷支护的增阻阶段, 在该范围内巷道平均移近量为100mm, 主要表现在顶底板移近, 此时留巷内的锚索、单体柱开始增加载荷, 石墙开始压实, 在该范围内主要以锚索和单体柱支护顶板载荷。在10~40m段为巷道变形剧烈区, 即留巷支护的恒阻阶段, 在该范围内巷道顶底板平均移近量为300mm, 巷道两帮开始出现移近, 平均移近量为100mm, 此时留巷石墙已基本压实, 能有效支护留巷顶板。在该范围内留巷将经历一次老顶周期来压, 在来压期间, 支护载荷迅速增加, 最大移近量达到100mm/天。此后巷道变形趋于平缓, 即留巷支护的稳定阶段, 在该范围巷道移近量开始逐渐减小, 平均移近量为50mm, 至最终重新达到稳定。通过对留巷效果的观测, 留巷段平均顶底板移近量为400mm, 两帮移近量为150mm, 能够满足下一个工作面回采时安全生产、通风、行人的需要, 证明此种沿空留巷的支护试验在技术实践上是可行的成功的。

2 结论

通过对五采4#右二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对留巷矿压观测及4#右三工作面回采期间对右二沿空留巷实际留巷效果的检验, 证实锚索、石墙支护沿空留巷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扭转了接续紧张的局面,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加快了接续能力, 即创造了经济效益, 又创造了社会效益, 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摘要:通过对沿空留巷的理论研究及对五采4#沿空留巷地质条件的分析, 合理确定4#采用锚索、矸石充填墙沿空留巷的支护方式, 4#右二巷沿空留巷施工实践, 施工技术要求, 留巷效果分析, 取得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沿空留巷理论研究分析,4#右二巷锚索,矸石充填墙沿空留巷,留巷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孙恒虎, 赵炳利.沿空留巷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3.

可防止瓶沿污染的瓶盖 篇8

目前, 我们使用的酒精、双氧水等都是瓶内外盖分开的, 在使用的过程中, 先打开外盖, 再揭开内盖, 在揭开内盖的过程中, 一般都污染了瓶沿, 这是一种很不安全的行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防止瓶沿污染的瓶盖, 其包括外盖①和内盖②, 外盖①内侧设有与瓶③的瓶嘴相配合的螺纹11 ;其特征是:内盖②的外侧面为环形楔形面, 即内盖②两端外径大小不相同, 内盖②的较大的一端与外盖①的顶板内侧相连接, 外盖①内侧面与内盖②之间形成一道圆环形的可以让瓶②的瓶嘴伸入的槽;内盖②的较小的一端为自由端, 该自由端能以楔形角伸入瓶的瓶嘴内, 减少因内盖与瓶嘴的摩擦而产生的微粒。 其内盖可以连同外盖一同被拔出, 避免了开瓶时污染瓶嘴而导致的感染事故;其同时密封效果好, 可防止瓶内液体外漏, 也防止在保存时瓶内进风, 进一步减少感染的风险。

上一篇:护理案例查房下一篇:职业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