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营销模式

2024-06-19

农产品营销模式(共12篇)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1

引言

山西不仅是一个煤炭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特别是土特农产品产量丰富,质量独特,比如小杂粮、红枣、核桃、苹果等等。 然而,过去由于信息闭塞,市场观念滞后,导致好的农产品卖不出好的价钱。现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商业业态,正在给传统的农产品营销带来新的思路。网络营销在中国已经日趋成熟, 越来越多的商家和消费者选择网络进行商品交易,2013年的“双十一”,淘宝总销售额达350.18亿元,让人们再次看到电商的力量。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由于具有信息透明,交易成本低,市场覆盖范围大等诸多优点,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路。

一、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概念和意义

1.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概念。农产品网络营销是指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全面导入电子商务系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需求、价格等发布与收集,以网络为媒介,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与物流配送系统,为地方农产品提高品牌形象,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服务,开拓网络销售渠道并最终扩大销售。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和一般产品并无太大差异,不同的是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都过于分散,质量缺乏标准,品牌和包装跟不上市场需求,对物流配送要求较高。

2.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意义。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利用互联网无时空性、高效率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来拓展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也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山西省农产品生产者数量众多,但是规模较小,高度分散,导致农产品销售手段落后,市场信息不畅,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上难题。

(1)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范围。过去, 山西省农产品的销售由于信息和交通限制,主要局限在本省及周边临近省市,影响到农产品的流通范围和流通效率。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服务,把生意做到省外乃至国外,拓展了农产品交易的地理范围。

(2)促使农产品信息更加透明化。网络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完全透明的市场,农产品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市场需求方面的准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信息,有助于其增强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增强决策的有效性。

(3)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价格。一方面,大量优质的农产品被经销商低价收购;另一方面,城市里的富裕人群却无法信任传统渠道的农产品。传统的农产品流通环节过于复杂,成本太高,影响到农民和消费者的利益。网络营销由于环节较少,可以降低流通成本进而降低农产品最终销售价格。

二、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和问题

1.山西农产品的主要种类 。

(1)小杂粮。山西的小杂粮生产多集中于东西两山,以沁水、 沁源、沁县、汾阳等地为主的小米产区,如“沁州黄”、“檀山皇” 等;以西部山区和大同盆地为主的燕麦荞麦产区,如“荣康”、“健康”等;以晋西北及大同、忻定地区为主的豆类产区,如“梯田”、 “凤羽”等。

(2)干鲜果。山西的干果以红枣、核桃、杏、苹果等为代表,产地以忻州、吕梁、晋中、长治、晋城、阳泉、临汾、运城为主,红枣品牌如“汉波”、“恒丰”等,核桃品牌如“养益”、“大寨”、“沁绿”等, 苹果品牌如“珊瑚红”、“壶口红富士”、“舜都”等。

(3)醋。山西老陈醋主要产地集中在太原和晋中一带,品牌较多,知名的有东湖、水塔、紫林、四眼井等。

(4)蔬菜。山西主要特色蔬菜有平陆百合、平遥长山药、大同黄花菜、洪洞莲藕、永济芦笋、寿阳甘蓝、长子青椒、应县大蒜和萝卜、万荣大葱、黎城三鹰椒等。

2.农产品营销的主要客户和购买特点。

(1)个体消费者。个体消费者指普通家庭老百姓,他们购买农产品主要用于自己食用或者送人。个体消费者购买农产品时主要关心产品是不是新鲜、安全、天然、健康,购买是不是方便, 如果送礼还关心是不是名牌。目前,面向个体消费者的农产品网络销售适合特色农产品。

(2)集团消费者。集团消费者一方面是指酒店餐饮、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他们购买农产品主要用作食材原料或者作为发放福利;另一方面是指食品厂等加工企业,他们购买农产品主要用作生产原料,对农产品进行各种深加工。集团消费者单次购买的量大,购买频率高,主要关心价格低、送货及时、购买方便, 他们乐于接受网络营销模式,效率是他们比较关注的。

3.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主要模式。

(1)协会主导的模式。这里的协会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协会, 如醋业协会、食用菌协会等,他们借助协会的招牌整合会员资源,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发布产品信息或者建立产品旗舰店。 这种模式既有线上的也有线下的,可以是B2B,也可以是B2C。

(2)企业自建网站的模式。自建网站的企业一般有较全的产业链和较强的组织能力,企业有自己的生产基地,有自己的技术平台,有自己的网络营销人才,有一定的网络营销经验,他们既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也利用平台销售其他企业或者合作社的农产品,当然也有的网站是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B2C的平台, 自身没有生产基地。

(3)政府主导的模式。这种模式一般是省、市、县各级政府以当地农业部门为主体建立农业网站,集信息发布和产品销售为一体,主要目的是帮助当地中小型企业开展网络营销,这类网站一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费用也由政府来承担,可以看作是农业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我国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本地的农业信息网,从农业部到各地方也都开通了网上展厅,用多种文字展示各地名优特新农产品,有很多地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网络营销的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基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的B2B或者B2C模式。第三方交易平台如淘宝、京东、当当、1号店等,这类平台技术成熟,受众广泛,支付安全,关注度高,成为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便捷途径。根据阿里研究中心公布的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7月,山西的淘宝卖家总数为7.574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6.6%,其中约60%是销售农产品;2012年山西省在淘宝网销售出的23亿余元的商品中,仅农产品就占到1.4亿元。山西省一些个体农户和农业合作社已经开始尝试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销售农产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建于2011年4月的原平市北岗恒宇蔬菜种植合作社,目前共有350座蔬菜大棚,年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为了确保蔬菜销售,合作社在种植初期就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建起了蔬菜直销网站,通过网络来发布蔬菜信息和销售。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已与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周边近30个大中城市的220多家超市建起了直供关系。

4.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基础设施还较落后。互联网的普及程度是网络营销开展的重要基础,虽然山西省互联网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部分地区网络设施仍不够理想。根据《2011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全年农村新增网民1113万人,同比增长8.9个百分点,相比2010年,农村网民规模增速放缓。从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截至2011年12月底,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是54.6%,在农村仅为20.7%。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互联网在城乡的差距持续拉大。可以看出,农村网络设施还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农民参与网络营销的积极性。

(2)农产品网销品类受限制,缺乏标准,品牌知名度不高。首先,不是所有农产品都适宜网络销售,一般耐储存的农产品,特别是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如柳林的红枣、沁县的小米、清徐的陈醋等,通过电子商务实现远距离跨省销售业绩较高,而生鲜农产品的交易业绩相对平平。其次,农产品作为非标准品,在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各环节,与目前成熟的标准品电商业务完全不同,现有的电商平台包括淘宝、京东、1号店等,都不过多做生鲜农产品,因为他们无法解决农产品的“全国市场、本地配送” 问题。最后,山西农产品虽然数量众多,但知名品牌较少,而且厂家的推广力度也不够。电商时代,品牌非常关键,品牌是消费者作出网络购买决策的关键,即使连鸡蛋这种过去消费者不看重品牌的农产品现在也有品牌了,如北京的德青源公司在北京市场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物流配送能力不强。由于农产品对保鲜度要求非常高, 其仓储、物流系统与传统的3C、服装鞋帽等产品完全不同,企业如果要完全自己采购自己销售农产品,必须新建一套系统保证其运营,然而这样做企业的利润就会被稀释得所剩无几。为了降低成本,国内经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早期多采用区域采购区域销售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解决了配送速度问题,但也影响到农产品销售的地理扩张,特别是非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在三、四线城市要想实现点对点配送有相当大的难度。

三、山西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建议措施

1.政府要发挥主导和引导的双重作用。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民上网技能的培训。很多农民都对电子商务很感兴趣,但是只会简单地上网操作,对电子商务不知从何下手,导致只能“望网兴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政府不仅要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而且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增强农民的上网技能。其次,政府应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高速入口”。我国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本地的农业信息网,从农业部到各地方也都开通了网上展厅,用多种文字展示各地名优特新农产品,有很多地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网络营销的尝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为了解决农产品“卖难”、促进农民增收,国家商务部自2006年以来,依托新农村商网组织开展网上购销对接活动,每年分夏冬两季进行,时间为期一个月。最后,政府应建立农产品电商网站,为农产品销售打开网络缺口。比如,2013年9月,山西省也是国内首个以安全食品、饮品、酒店用品为专业的B2B第三方服务平台“生态960·中国官方商城”,正式上线,它突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推出线上、线下双模式销售,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消费者搭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绿色通道。

2.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适合网络营销的产品一般都是标准化产品,而农产品质量的标准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其网络营销的推广。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农产品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引导农产品营销主体把标准化引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此外,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应着重创建和宣传农产品品牌,向消费者传递农产品的质量和特色等信息,通过标准化的产品质量和高知名度的品牌来增强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品质的信任。

3.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物流配送是网络营销的关键环节,也是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最后一公里”,直接联系着顾客满意度,关系到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成败。物流配送要针对农产品自身的特点,使用保鲜等新技术,对农产品妥善储运,做到物流及时顺畅,保证农产品新鲜上市。因此,政府和企业需加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仓储基地与流通中心,建立起从农村到城市的集仓储、冷藏、加工运输于一体的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尽管有些农产品生产企业想到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来销售农产品,但这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企业自身的物流配送能力。比如,天猫和京东做农产品主要采用平台策略,以自己的平台优势,来汇聚不同的产品供应商。1号店的“特色中国” 项目,也是如此。打开京东生鲜类目,其中“水果”“蔬菜”“鲜肉” 等品类,都不是京东自行配送,而是由供应商自行经营配送。所以,农产品企业想通过网络来销售必定绕不过物流配送能力这个坎。

结语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带入了一个虚拟的网络市场。农产品借助网络来销售,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对买卖双方都是有益的,微观方面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宏观方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促进农产品流通模式变革。当然,从目前来看,山西省农村电子商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网络营销还处于尝试阶段。长远看,农产品网络营销是一种趋势,能不能走得更快更远需要依靠政府的指引,企业的投入,农民的参与,需要系统地思考和整体谋划农产品生产、仓储、物流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需要在农产品质量、品牌、包装、推广各个方面下功夫。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2

基于李崇光《农产品营销学》一书中“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流通和交易的整个过程,其主体是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个人和组织,其最终目标是满足人类与社会的需求和欲望”这一定义,结合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后对于农业合作社农产品营销活动的理解,笔者绘制出如下相对成熟的农业合社进行农产品营销活动的一般流程体系图(图1-1)。据图可知,在农产品销售环节,根据零售商、批发商、超市、酒店餐饮等对接主体的不同,可将当前农产品营销模式大致归纳为“合作社+专营店”的直销模式、“合作社+批发商”的农批对接模式、“合作社+企业”的农企对接模式、“合作社+超市”的农超对接模式、“合作社+省外/国外”的农外对接模式、“合作社+社区/酒店餐饮/企事业单位食堂等”的农餐对接模式以及“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农物对接模式等7种模式。乾程农业合作社自成立至今,依托本身较为雄厚的发展基础,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已有较好发展。乾程农业合作社目前主要销售的农产品为玉米、大豆及种子,辅之以豆油、豆粕一类的加工产品,并将草莓、蔬菜作试点性经营销售。通过调研访谈,笔者将合作社当前农产品营销模式作如下归类:一是“合作社+专营店”直销模式。合作社在社区内设有营销点,主要为社区及周边居民服务;二是“合作社+网店/微商”线上销售模式。合作社已建立专属网店,将农产品销售渠道开拓至线上。此外,合作社也依靠微信等新型社媒进行农产品的宣传及销售。三是“合作社+订单”的精准销售模式。乾程农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相当一部分依靠“订单农业”,在农产品产前与消费者签订订单,进行精准化生产,既保证了农产品产后销售市场的稳定,也可让农户避免因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带来的损失。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3

【关键词】“互联网+” 农产品营销 供给模式 变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C-0115-02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网络营销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我国“三农”政策出台后,政府高度关注农产品供应链的建设与优化问题,并持续为其提供政策支持。“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纷纷借助其加速农产品的营销方式的转型,生产、物流与销售等各个环节分别与互联网配型,形成O2O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各地政府纷纷抢占先机,促进其农业的发展。以广西为例,在2015年,凭借“互联网+”计划和“一带一路”战略,广西与东盟实现跨境点上合作。利用互联网上广泛的商机和先天的优势对其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改造,将广西的特色农产品推向国内及东盟国际市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了区内农业的发展。

一、“互联网+”环境下广西市县农产品营销供给存在的问题

广西是农产品生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其农产品销售的网络化程度也不断提升。2015年11月11日,淘宝发布全国各省区农村淘宝TOP10排名榜,广西购买量排名前10的富裕村,全部在横县,显示出农村淘宝对农村消费的刺激作用。同时,数据还显示,2015年百色市田东县的芒果位居电商销售排行第一,约占全县总销量的四分之一,网络不但进一步拓宽了田东芒果的销售渠道,还大大提升了田东芒果的知名度。同时,广西是全国最重要的“南菜北运”蔬菜基地和冬菜基地,是全国著名的“南珠”产地,从整个内部环境来看,在广西农业发展电商潜力巨大。此外,广西农业厅独立开发了农产品贸易网,南宁市也与相关院校合作开发了农产品信息平台,其他市县也有个人开发的广西特产网和一些农产品公司的网站。但是,这些网站和平台的运营相对独立,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在规模和影响范围上都不尽如人意,其困境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农产品的产销脱节。农民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却只能被动地进行生产,无法获知消费者的需求。大部分的网站、电商平台并不是整个生产消费环节的参与者,他们只是通过低价从农民受众收购农产品,通过炒作宣传后提升价格,再销售给消费者。其间的利益并不与农民共享,整个生产销售环节上,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经常出现农产品滞销或者供不应求的现象,给农民带来损失,也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例如,广西柳城蜜桔产量居全国第二,或许是受到雨水天气的影响,2015年柳城的蜜桔出现大面积滞销,然而最终折射出的问题是当地蜜桔产业发展的短板。柳城县为柳州市唯一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县城,但是面对2015年柳城蜜桔的“滞销风波”,这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却显得力不从心。这一方面暴露出柳城县农产品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基础的相对落后,最终也导致柳城蜜桔销售只能“看天吃饭”。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柳城本地蜜桔销售经纪队伍的薄弱,最终导致蜜桔销售往往要看别人脸色。

(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产品不同于其他增值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价格受到约束,不可无限制地增长。而“互联网+”背景下所产生的物流费用,必定在农产品价格上得到体现,农业发展电子商务原本是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的重要渠道,然而事实却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精准化的消费需求,很多农产品电商平台在物流运输上主要依靠零散的快递,广西作为非包邮区甚至是偏远山区,物流成本不但没有降下来,物流费用比起一线、二线城市会更贵一些,这样造成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物流费用成本居高不下,成了O2O模式推广的绊脚石。广西电子商务发展本来就相对落后,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物流的水平和输送能力都相对较弱,农产品的输送往往几经波折,这样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利润。

(三)网络农产品商业平台难以打造和维继。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在很大程度上受季节变化的影响,其供应链涉及种植、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电商、网站、销售平台对于这种季节性断续的、不可持续的商品销售,维继成本较高,对顾客的吸引力也较差。再者,农产品的销售很难形成品牌和特色,增加了顾客的选择难度。

(四)大部分农村信息化水平较低。目前,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还相对落后,互联网速度还远远落后于城市,有部分的农村甚至无法连接互联网,更无从谈起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概念。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相对较差,落后的乡村较多,因而很难通过互联网获得外界的相关信息,更无法将其作为销售交流的渠道,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判断。就算一些有网络的村镇,农民的网络销售意识不强,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懂,不知道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去销售他们的农产品、农作物。

(五)农产品的食用安全问题。毒大米、地沟油等事件时常发生,使广大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顾虑。特别是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客户无法直接见到实物,更无法直接地判断农产品的质量,因而无法与农产品生产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为交易的达成增添了难度。首届“阿里年货节”在峰会上启动,百色网商付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出了自己的难处:他的网店内销售隆林苗族农家制作的风味辣椒骨,“有些游客在当地品尝后,回头上网寻找,但是因为担心食品安全,下不了购买决心”。 风味辣椒骨这样的小众风味食品,很难像苹果、芒果那样,利用政府、第三方机构去进行品质管控、分级,安全问题就成了顾客是否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广西“互联网+”环境下农产品供给营销的建议

(一)提升农民的网络销售意识,加强农村网络建设。广西的农业发展有良好的生产条件,秋冬菜、特色农产品等广受市场欢迎,但是,农村电商人才、农民网络意识差,部分村屯网络条件也较差、加强农村网络建设和提升农民的网络营销意识很关键。农民是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是整个销售流程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在供应链的优化过程中,应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从提升农民的互联网销售意识开始,对农民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对“互联网+”的营销模式进行宣传。另外,应注意农村网络的建设与提升,为“农产品+”计划的实施做好硬件基础。

(二)打造网络农产品品牌。广西虽然不是一个数一数二的农产品生产大省,但是其农产品却极具特色,很多农业产业优势特色鲜明,在全国地位突出。其中糖蔗、木材、木薯、秋冬菜、桑蚕茧等大宗农产品和梧州六堡茶、巴马火麻、浦北红椎菌等极具特色的农特产品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双孢蘑菇、茉莉花茶、八角、松脂、松香等特色农产品均居全国第一位,特别是糖蔗产量占全国60%以上,连续22年全国第一;桑蚕茧产量占全国45%以上,连续10年全国第一。还有水果产业,广西是全国5个总产量突破千万吨的省区之一。这些产业都是广西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最有基础条件、最有现实必要提升并树立自己品牌的重要产业。如果能够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很容易依托自己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农产品特色,培养起网络农产品品牌。当然,也需要相关政府或企业应有目的性地加强农产品网络品牌的建设,融入广西所特有的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通过农博会、贸易洽谈会等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为“互联网+”计划的实施建立良好的信誉基础。

(三)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物流配送能力。毋庸置疑,物流配送的是网络产品营销的关键环节,对于农产品这种特殊的商品来说,其主要包括包装、配送和装卸检验等环节。从每一个环节入手,加强每个环节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并进一步完善优化农产品流通中心,可以在地级市设立市级服务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的主仓,在县行政单位设立子服务中心和分拨中心,在乡镇设立农村电子商务乡镇商贸中心和配送中心,对于偏远的村镇可以充分发挥邮政普遍服务的优势(原中国邮政EMS经济快递、国内小包和快递包裹整合为一个产品,名为“快递包裹”。整合后,国内产品体系分为标准快递、快递包裹、普通包裹三种,其中“快递包裹”有经济实惠快递且覆盖面广的特点),发展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形成覆盖全区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配送效率,使商品更加迅速地到达客户的手中,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农村商贸企业建设,发挥好邮政普遍服务的优势,发展第三方配送和共同配送

(四)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训。农产品的“互联网+”计划是一个长期的计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长期的计划实施而言,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相对艰苦,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因而可从起点开始,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强对农民自身的培养,发挥其科技信息经纪人作用。可通过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加强农民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的驻留机制,提升相关人才待遇福利,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发动机”作用。鼓励电子商务培训机构针对农村电子商务进行专业化培训,可以与广西各市的高职院校合作,落实一批电子商务实践基地,培养一批既有电商理论又有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回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在各级农民培训工作中,开展针对知识农民的电子商务知识培训,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规范农村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贮藏、运输等环节的质量管控,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和安全监控等设施建设。推广组织机构代码与商品条码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逐步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从源头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交易环节,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电子商务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兴荣.基于“互联网+”的农特产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0)

[2]刘助忠,龚荷英.“互联网+”概念下的O2O型农产品供应链流程集成优化[J].求索,2015(6)

[3]方成民,李玉清.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09(9)

漳州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探讨 篇4

一、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现状

(一)漳州市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漳州是福建省农企最多的地级市,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这些农业企业进行调查,然后了解漳州市农企运用互联网营销的情况。本次总共调查了180家漳州农企,包含蔬菜制品、禽类、肉类、食用菌、生鲜水果、粮食、种苗种子、苗木这八个类型的农企。在调查结果中可以得知,漳州只有一成的农企拥有自己的网站,剩下的九成农企是进入互联网交易平台展开营销。另外,漳州市农企中多集中在肉鸡养殖加工、蔬菜生产及蔬菜加工、食用菌产业,农企呈集中化发展走势。并且在福建省农产品生产消费中,位于前列的有水果、禽类、食用菌、苗木等种类,这意味着漳州市农企在这几种农产品中有较大的产销量,迫切需要构建互联网营销平台。

漳州农企所牵涉的行业呈多样化态势,既包含上段中所包含的农副产品,又包含农业中所应用的有机配件、钎具业、畜禽饲料加工等版块。在阿里巴巴网站上进行检索可以得知,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注册为电商,这意味着农企业主和管理者的互联网营销意识不断加强,不过咨询阿里巴巴诚信通代理商得知,只有1%的农企用户通过付费的方式来使用该平台,这说明互联网营销在农企中只有极低的利用率,轻视互联网市场。总之,漳州市农企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营销模式,不过不健全,网络营销效果不甚理想,没有将互联网营销真正在销售农产品中充分发挥功用,无法起到为农企开源节流的作用。

综上可知,漳州市农企运用互联网营销还在起步阶段,只是会借助互联网发布简单的、免费的供求信息以及做网络宣传,自建网络营销平台的比例不高,只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极有可能与企业主或者管理人员本身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营销模式的重要性,资金不能符合应用要求等有关,然而免费用户则不能获得互联网更好的营销服务,从而丧失了在互联网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漳州市农业互联网营销平台现状

漳州市现存的农业电商网站上一般都只有较陈旧的信息,不但信息更新不到位,同时企业简介难寻,只是将建立的网站当做公布农业信息和政策的一个信息平台,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冷清中度过。

漳州市创建的专门农业网络平台包含漳州市农产品网络市场和漳州市农业网等网站,这些网站主要是为农业信息而服务。其中,农业网在2004年3月份正式投入运营;农产品网络市场在2009年10月份正式使用。它们不但能够传输信息,还能够使农业生产人员实时获得市场变化。农业网的基本架构是政务公开。组织结构、市场行情、信息咨询,农产品网络市场则是包含市场交易、市场行情、农企、市场分析这四大版块。农产品网络市场和农业网这两大网站的功能不完全相同,农产品网络市场对吸收投资、宣传、技术培训等给予重点关注,而农业网则是重点关注市场变化和农业政策。

当前,漳州实质性的网络营销模式寥寥无几,这主要与设计没有特色、结构松散、不具时效性、开放性信息量少等因素有关。现今,漳州市拥有的农业网站建设不健全、功能相似度高、毫无特色、服务意识薄弱、实际功能与目标相离、信息无法及时传递。比如建立农业网设定的主要功能是运用农业技术推广和搜集农业信息引导和发展农业经济,然而在实践当中,却暴露出发布的农业信息滞后、实用性弱等问题,真正使用本网站的人寥寥无几。比如,在农业网上8月3号更新信息后一直到8月15号进行第二次更新,接下来第三次更新又要等到8月23号。在此能够得出,农业网更新信息不具有持续性,农户上农业网大多数时间无法获得最实用、最新的农业信息。这与漳州市农业网没有充足的建站资金所致,而规划不具合理性,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技术服务落后,最后造成农业网信息更新落后、无法良好的宣传和介绍农企、无法突出当地特色、技术应用不宽泛、管理适当等难题出现。

据上述分析得知,农业网站起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漳州市农业网络营销平台建设应当同政府信息网相配套,网站实际功能应同目标功能相统一,要实时更新农业信息。另外,建设漳州网络营销平台要以实际状况为依据,具有针对性的建立网络营销平台。另外,在构建农业网站时,要彰显特色、区分功能,划分出清晰的功能,即宣传、传输信息功能模块、经贸网站等等。网络平台应突出特色,精确分工,具有目的性,这样才能够更具实用性,同时要创建独具特色的互联网营销模式,真正使网络为“三农”服务。

二、构建漳州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新策略

(一)打造漳州市农产品“一站式”网络平台

农产品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不过由于农产品网络市场和农业网根本无法履行其目标职能,导致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严重,因此想要开启互联网营销模式,真正使农产品从线下销售变为线上销售,必须要打造出能够切实服务于农产品网络营销的体系。

漳州市响应这一号召,创建“一站式”农业网络平台。这主要包含发布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供求、网络销售、短信平台、网上支付等多种功能。其中C to C、B to C、B to B及信息服务这几大功能模块。

B to C、B to B这两大功能模块服务范围是企业与消费者间、企业间,它们可以将更多的贸易机会提供给企业、消费者,并且有助于企业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使农产品知名度提高,突出农产品特色,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展现规模效应。C to C模块主要是对农户间进行服务,该模块能够将交易服务提供给农户与农户之间,还可以在该板块拍卖农产品,并且网上所拥有的支付系统可以保证农民之间安全交易,有效防范了农户间交易的风险。

(二)培育出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的优秀人才

新世纪以来,全世界农产品贸易活动中最基本的活动就是互联网营销,不过市场中电商人才供严重小于求,是农产品无法顺利进行互联网营销的一大主因。伴随着农业市场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的需要,从传统营销转化成互联网营销的农企呈现出日渐增多的趋势,行业不断扩张也急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网络营销人才填补,造成人才从传统行业流向互联网电商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势必会拉大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在培育农产品电商人才应当遵循“七分农产品商务、三分农产品技术”的原则。复合型人才是培育农产品电商人才的目标,即力求综合能力强。当前培育电商人才的理论占据较大篇幅,有较强的理论学习高度,但是“动手”能力不足,为了能够使漳州市农产品“一站式”的网络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对农产品市场所需人才和电商市场所需人才掌握好之后,再培育农产品的电商人才。

第一,农企不但要向网络营销转变,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员工技能,考核中涵盖培训结果;第二,政府以及社会上有关培训机构应开设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课程,补足学校课程的欠缺;第三,集合政府、高校、农企的力量对相关人才展开培训,政府打造优质的政策环境并且下拨资金支持农产品电商人才的培训,企业可以将实战平台提供给高校大学生,提升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实力,同时学校应当紧密关注社会和市场需求,在市场引导下,因需施教,大胆创新,时常邀请有关电商方面的专家给学生讲课,同时实时将具有实际操作实力的人才提供给企业。第四,高校同企业之间签署培养专门人才的合同,企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及未来的就业岗位;第五,企业引入电商方面的先进经验,并派遣职工外出深造。

(三)加强漳州市两岸农产品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构建需要服务器等硬件以及电商网站、网络营销平台、第三方物流等软件的支持。第一,将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信息的硬件设施进行改善。在整个漳州市,各个县城具有不同的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建设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速度发展飞快的地区以及当地农村,发展互联网并且鼓励、引导农民能够接纳互联网信息服务;对欠发达的地区发展电话通讯、电视、广播等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平台,加大力度提升农民获得和使用农产品信息的能力;第二,在本章第(一)小节中提到,农产品“一站式”网络平台构建,同时还需要农企和农民积极参与到构建的网络平台中来。积极鼓励和引导第三方物流公司参与网络平台体系,加大健全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系统的力度。

(四)加强政府支持及优化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和引导力度应加强:漳州市在福建省农业经济发展中比较靠后,同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引导不足有极大关系,导致农产品电商陷入尴尬境地,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农民根本没有电商、网络营销的概念,这使得农产品走网络营销之路严重受阻。所以,提供与网络营销相关的政策法规,优惠政策,解放农民农企的思想,才能够使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之路越走越远。此外,政府也要积极地加入到农产品经济活动中来,在农产品互联网营销中充当管理人和监督人的角色,将保护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积极指引农企大胆投入到网联网营销模式之中。在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法律法规制定和有关政策扶持和执行上,政府要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为农企、农民加入到农产品网络营销中铺平政策道路。

优化两岸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优化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服务体系,需要安全、高效、简洁的搜索与发布供求信息、确定交易、支付、解决物流方案。目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已经逐渐成为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及电商创业的中心动力,例如环球网、58同城、慧聪、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比如支付宝、财付通、易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些平台将现金的风险管控能力和技术提供给广大农企和农户,当前已经同各大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是在网络支付领域中金融机构十分信任的合作者。农产品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能够将价廉质优的服务产品提供给农企,使农企能够付少量费用就能够拥有多种宣传渠道,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互联网营销的作用,促进针对农村电商需求定制服务的开发。政府应当对农业网和农产品网络市场进行改造,使这些网站能够将贸易需求信息、技术、服务等互联网营销服务提供给农民,并且将有关于为农产品服务的机构组织起来,登录农业网、农产品网络市场中,将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农业信息及时发布到网站相关板块,做好传递信息和共享信息的工作。

结语

漳州市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漳州市农产品“走出去”,可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并且运用构建的“一站式”网络平台,达到企业与企业、农户与农户、企业与消费者、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完美的交易和沟通。漳州市农产品互联网营销模式依然处在较低阶段,这就需要漳州市政府、企业、农户、高校之间形成合力,共同为漳州市农产品走网络营销之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苍恩.漳州市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4.

[2]侯安然.两岸农产品电子商务合作的机制和政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3.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5

摘 要:如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对越来越多的领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网络的拓展与推广,对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电子商务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农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之一,与电商的结合也愈发密切。如今,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内容营销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品牌化内容作为内容营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销售农产品帮助极大。本文在实地调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电商+内容营销”的新模式,以期进一步拓宽农产品推广情况,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 电商 内容营销 新模式

一、历史背景

近年,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成熟,互联网自身在许多领域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流环境,还带来了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电子商务高效性、经济性、便捷性,也使得电子商务的普遍性日益加强,这样以来网络营销在现代生活中也变得越发重要。

内容营销,指企业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来展示产品的信息,向客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革命之后,消费者开始更多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对于各种消费信息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所以企业与商户要更多地就是将产品信息通过网络渠道以新颖的方式传递出去,供消费者自行选择。

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带来机遇。秉持着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农村经济发展的理念,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四种农产品销售情况为例来研究“电商+内容营销”模式,对我国西部地区农产品推广、农业发展的影响

二、“电商+内容营销”模式意义

(一)促进电商发展

1.提高国家综合国力

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对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提高企业竞争力

对于企业来说,电商的出现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减少了生产及销售的中间环节,各个商务平台的搭建也为企业提高知名度起到很大的作用。

3.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承接各类农业资源,提供大量农业信息,不仅拓展了农民得到农业信息的渠道,还为农民销售农产品提供了新方式,此外,互联网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有助于推进内容营销进一步发展

这一新模式的出现,促进了营销渠道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促进消费,带动经济发展。此外,对某产品进行内容营销,离不开挖掘产品文化与内涵。同时,“电商+内容营销”模式利于拓宽产品销售渠道,通过新型宣传方式,可以给客户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三)顺应时代潮流

在互联网与电子信息极其发达的今天,电商与内容营销都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我们将“电商”与“内容营销”相结合,同样也会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模式,将会有十分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地区发展情况

2017年七八两月,我们实地走访了泾阳、定西、永登、敦煌等地,通过对丝路沿线农产品销售情况的调研,了解了电商与内容营销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现状。

(一)泾阳茯砖茶

茯砖茶是泾阳县的特色农产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复杂的加工工艺以及巨大的商业价值。但实践队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由于交通不便、物流产业不完善及互联网平台建设不成熟等因素的限制,大多茯砖茶商社还只是停留在线下供销模式,以门店经营为主,依托代理商进行对外销售,缺乏品牌竞争力

(二)定西马铃薯

定西盛产马铃薯,是全国乃至世界土豆种植的最佳地区,也是全国土豆产量最高的地区。从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定西马铃薯被作为全市第一优势产业来培养,成为定西市财政来源的主要渠道,每年的马铃薯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但运输困难成为了影响马铃薯销售的因素。

(三)苦水玫瑰

苦水镇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以及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气候,加上特有的红黏土为玫瑰提供了最佳生长的土壤,使得苦水玫瑰尤为出名。从实践队员对苦水镇农民以及刘镇长的采访中得知,苦水玫瑰的销售基本以线下销售为主,由农民直接供货给客户,电商还不成熟,只有一部分企业带动,基本以合作社的形式经营。

(四)敦煌李广杏

目前月牙泉全镇共种植李广杏2168亩,其中合水村和月牙泉镇种植面积最广,质量最好。2016年的产量达到了1481吨,在政府的鼓励政策下,今年的产量比去年更高。但是由于李广杏的保鲜时间短,品牌效应不明显,物流不便等因素,还是出现了农民卖难的问题。

四、遇到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远,海拔高,多高原等原因,运输业并不是非常发达,对信息交流产生一定影响。加上部分农村地区较偏远,经济基础想退薄弱,网络覆盖并不全面,对电商发展及运输产生了不便。

(二)农产品自身保存限制

一些农产品存在一定保鲜期且较短,路途中不易颠簸,这就决定了一些农产品无法进行长途运输,制约了电商及运输发展

(三)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部分农民会使用网络进行农产品交易,但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一些,对于电子商务的操作不了解,无法通过电商进行销售。不了解内容营销等营销方式,所以无法通过宣传产品文化内涵来进行销售。

五、“电商+内容营销”模式推广建议

(一)加强品牌建设

政府、企业、农户都要建立品牌意识,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注重发挥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借助电商平台进行品牌推广。

(二)挖掘产品文化

通过挖掘和宣传农产品历史文化背景与功能,多方面向消费者展示农产品,尽可能多的为消费者提供信息,注重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强烈诉求。

(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网络,修缮道路。利用好电商平台,建立起物流站,以确保“电商+内容营销”模式能顺利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洁.陕西农村电商发展报告[N].西安晚报,2016-07-06

[2]熊英吴世军农产品营销渠道模式对农产品品牌关系营销[J].商业研究,2014,(32)

[3]胡创业.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构建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6)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6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理论;生鲜农产品;营销模式

一、供应链理论概述

1.供应链的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个的贯穿相关企业上下游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以及分销商的“链”。位于相邻节点企业表现为一种供需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依次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供应链。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看到了供应链的潜在价值,意识到了企业的管理不应该也不能局限在狭义的“企业”概念之内,而是要广义的角度去看待企业所处的一整条供应链上的所有相关个体的整合,个体的获利取决于整个链条的整体收益。

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①以客户为中心。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它通过降低供应链成本的战略,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应,以此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信誉度,获得竞争优势。②强调伙伴间的合作与共享。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在跨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机构的界限这一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即承担了共同风险和利益的伙伴关系,所以供应链管理更强调企业间的合作,强调共同分享利益和承担风险。③强调一体化的精细管理。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来说,除了核心业务,其余的各项业务基本都是来自外部,即按照市场规则将企业社会化,这样供应链管理则成了一项高度互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生鲜农产品的营销现状

1.生鲜农产品经营特点

①生鲜农产品经营具有显而易见的季节性。②生鲜农产品经营具有较先进的技术支撑。为提高保鲜效果,需要对各种生鲜农产品在采购、储藏、加工处理、运输、销售等环节采取针对性较强技术性较高的保鲜手段。③生鲜农产品经营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包括气候的多变性导致货源的不确定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变,以及生鲜农产品的易腐性导致的质量的不确定性和新鲜度的不同引起生鲜农产品价格的不确定性。

2.我国生鲜农产品营销状况

不论是与发达国家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相比,还是与我国工业品的流通渠道相比,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在管理上都有很大差距。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鲜农产品的经营还是以农户和个体经营户为营销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生鲜农产品批发市场数目虽然庞大,但平均销售规模小,市场功能不完善。生鲜农产品的销售终端仍然以农贸市场为主,连锁店和超市的销售额只占较低份额。此外,虽然品牌与包装策略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在生鲜农产品经营中未能得到充分应用,传统交易方式仍主导地位

三、基于供应链理论构建生鲜农产品的营销模式

1.连锁超市经营

连锁超市是一种先进的经营模式,它是将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的思想引入到零售业,通过资源共享和规模经营减少了企业经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经营绩效。生鲜农产品的连锁经营就是要在生鲜农产品与农资流通中引入这一先进的经营模式,连锁超市是生鲜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典型业态。连锁超市将在农产品流通,特别是生鲜农产品方面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将连锁经营超市作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2.农超对接

所谓“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民和企业(包括超市、大型酒店、连锁餐饮等)签订意向协议书,由农户向企业直接提供生鲜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农超对接”的主要方式是农民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中介,按照现代化商业模式向企业提供标准化的生鲜农产品。本质上讲,农超对接是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的产物,使农户、消费者和企业实现三方共赢。“农超对接”的优点:第一,可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使成本费用更加透明;第二,减少产销衔接时间,减少物流损耗,改善生鲜农产品在超市的新鲜程度和品质形象;第三,逐渐建立生鲜农产品质量、源头的可追溯性。

3.网络营销

随着电商的崛起,网络营销迅速渗透到各个行业,它所表现出的方便快捷、成本低和见效快的优点吸引了众多企业,并为多种产品打开了新的宣传销售渠道。网络的出现使得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生鲜农产品的营销所用,利用网络我们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发掘潜在客户并利于与消费者进行更加及时和深入的沟通,同时用恰当的方式为其提供合适的生鲜农产品,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对于生鲜农产品来说这是极为广阔的一个新兴市场!

参考文献:

[1]王冬冬,李丽琴. 基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生鲜农产品共同配送模式[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

作者简介: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7

特色农产品进社区

五得利石磨面粉售价4.6元/kg, 五常大米5.4元/kg, 内蒙风干牛肉68元/袋……当天, 承办此次进小区活动的山西特色农副产品联盟共带来了百余个品种的米面粮油和蛋肉类产品。工作人员在早上8点多钟布置摊位时, 就有居民前来排队购买。

“既新鲜又便宜, 所以我得多买点。”年过七旬、正兴致勃勃购物的杨奶奶表示, 米面粮油都比超市便宜, 黄瓜和西红柿虽然价位略高于市场, 但是由于其口感纯正、产品新鲜, 颇受小区居民的青睐。

从早上9点到晚上7点, 小区居民高涨的购买热情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消费狂潮, 达到了“促内需、强发展、拉动消费”的目的。

“这是‘特色农产品’第一次来这个小区, 希望这样的活动经常搞”, 一户居民告诉记者。小区里有不少是老年人, 把新鲜又便宜的农产品送到小区来, 给社区居民提供了很大便利。

按照计划, 2015年该联盟将走进更多社区, 并在太原市百余个住宅小区进行巡展。“我们打算每周去一个社区, 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直供活动”, 该联盟的负责人林雨说。

特色农产品为何受欢迎?林雨认为, 总体而言优势有3个:一是新鲜, 二是便宜, 三是方便。

先说新鲜。此次提供的蔬菜和水果多数来自该联盟的蔬菜和水果基地, 所有进社区的蔬菜都是当天清晨从田间采摘而来的。林雨表示, 这里销售的果蔬都是经过检测中心检验的, 特别仔细筛查过是否有农药残留或超标问题, 目的就是为了让居民吃到安全可靠的产品。

再说价格。“我们进社区的产品价格平均比市场价低15%~20%”, 林雨说, “进社区的农产品直接从田间地头过来, 省去了很多中间费用, 所以比超市购买要便宜。”

还有方便。直接把农产品送到社区, 等于把新鲜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同时, 以“展会+推介”模式, 推动特色农产品与小区居民的直接对接, 为小区居民搭建了农产品绿色通道。

林雨表示, 此次线下活动虽然结束了, 今后小区居民只需要通过“三晋农产品超市”平台下单, 就可以享受到送货上门的服务, 直接把农产品从基地送到社区, 为市民提供餐桌上各色主副食材, 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直接对接的模式。

试点小区3天销售额上万

“我们做进社区的活动其实不赚钱, 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打响口碑、树立品牌, 给大家实实在在的优惠”, 林雨说。

林雨介绍, 此次特色农产品进社区活动, 不少小区居民表示非常欢迎, 而且给予了大力支持, 居民们觉得将大品牌、大实惠送到家门口是件非常好的事情, 希望活动能持续下去, 这给他们增添了更多更足的信心。

“同时, 我们也希望小区物业能够提供多一些便利, 让我们把实惠带给更多的居民。”林雨说, 社区如想开展鲜活农产品进社区活动, 可以与联盟联系, 他们将根据计划进行统筹安排。

林雨说, 此次试点万科金域小区虽然销售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和口碑, 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 居民接受配送服务的程度还不高。由于蔬菜配送入小区还是一件新鲜事, 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但是他坚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了解的不断加深, 居民对其接受度和满意度会逐渐上升。

据了解, 山西特色农副产品联盟作为此次“特色农产品进社区”活动的承办单位, 活动时间为3天。林雨坦言, 这3天累计销售农产品数万元, 参展商家普遍认可这种“展会+推介”模式。

蔬菜配送入户服务千万家

当下, 农产品直销店进入小区的模式正在逐渐打开市场, 在家门口也能买到新鲜菜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蔬菜配送这一行, 对于山西市场来说, 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

林雨介绍, 从2014年开始, 联盟就已经谋划蔬菜配送服务, 2015年春天, 联盟正式开启了农产品配送服务。农产品产业基地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 主打生态环境牌, 以菜的品质取胜。目前, 以配送给太原市各大居民业主为主, 销售额相当可观。林雨称, 目前联盟正在筹备建立新基地, 新基地的面积更大, 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食用需求。今后该联盟还将谋求与其他企业、供销社、物流企业展开合作, 在市中心地段建立配送服务中心, 把更多的新鲜蔬菜配送向更多的家庭扩展。

据了解, 联盟不仅实现了到户配送, 并且还有网上商城。林雨称, 顾客可以办理季度卡、年卡等蔬菜水果配送会员卡, 以1 500元的会员卡为例, 每周二、五进行配送, 联盟会送一箱6~7个品种以上的时令蔬菜、水果类上门, 重量在5 kg左右。他说, 平均下来, 价格是非常实惠的。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尤其是年轻白领一族, 此举能为他们提供极大的方便。此外, 会员还可以在网上商城选择一些粮油, 也能随蔬菜送货上门。林雨称, 目前的会员已有将近100户。

降低物流成本成盈利点

蔬菜配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林雨说, 太原市高端物业有近百个, 实际入住户数达10万多户, 涵盖人口数量将近几十万人, 这是一块很有潜力的市场。一边摸索产业发展方向, 一边通过实践检验成果, 是林雨认为当前最符合该联盟商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他表示, “社区+农产品”的服务体系是一项朝阳产业, 但目前最大的一个难点要数物流配送问题。他称, 现在物流费用是开支的“大头”, 一些农产品到货后如果能储备在物流中心, 将会节省不少的开支。

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研究 篇8

1 黑龙江农产品营销中的问题

1.1 农产品结构的变化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

黑龙江省是传统的农业结构地区, 农产品的种类, 质量都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结构不合理。

1.2 农民对市场需求信息把握不敏感

农民缺乏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有利信息, 同时也缺乏捕捉农产品销售信息的能力, 保持着传统的销售模式, 收入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量。

1.3 传统农产品营销运输成本高、效率低

农产品的运输能力薄弱, 受到多层次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影响, 产品的竞争优势明显减弱, 无法及时准确地反馈市场信息, 也就无法有针对性组织有利的农产品结构, 更不利于形成价格优势去抢占市场。

1.4 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易受市场管理秩序影响

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一般是现货交易, 高效的现代化交易模式无法普及, 市场的管理不规范, 导致一些经营者违规竞争。

1.5 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完善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 交通网络庞大, 专业运输农产品的物流组织匮乏。与庞大的农产品产量相比, 相应的配货站、供货中心数量少且分布不均匀。

1.6 农产品销售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分散的农户经营方式无法集中力量、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市场竞争, 同时农户缺乏促销意识, 不能科学合理的调节农产品的价格, 无法与市场即时连接起来, 供不应求与产品积压的现象时有发生。

2 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动力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 我国已经逐步跨入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时代。网络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产以及生活。

2.1 农产品信息量大且全面

生产者与经营者可以方便快捷的通过网上查询, 阅览, 收集大量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信息, 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减少经济损失提高效益, 增加收入。

2.2 交易信息流通快

互联网为生产者与经营者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2.3 满足不同的消费人群

网络营销的好处在于它可以使消费者选择商品的范围扩大, 消费者依据个人喜好、个人需求选择自己想要的商品, 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

2.4 销售环节少, 节约成本

互联网为销售商和生产者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 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对所需的商品进行搜索选择, 农产品销售者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供货结构、运输方法, 减少中间商环节, 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更大竞争力。

2.5 促销范围大、针对性强

互联网利用自身快捷的信息传播、搜集优势, 将农产品信息传播到网上面对最大的消费群, 同时给客户提供相应经营者信息, 为消费者提供数字、影像、声音信息, 使经营者、消费者、生产者可以直接沟通, 加深了解与信任。

3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模式

网络营销是在传统营销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营销模式, 它弥补了传统营销模式的缺点, 是营销手段的新形式。农产品网络营销有几种创新模式:

3.1 网上市场

利用网络信息的交互性、快捷性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 扩大消费者的选择权。同时网络市场可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图片、价格、销售情况, 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市场上的具体情况。

3.2 网上专业批发市场

将农产品批发市场移植到网上, 同时对网络市场进行扩大, 分类对所销售的农产品的来源、状况进行登记记录, 客户就可以灵活的对所需产品进行选择。

3.3 网上连锁店

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将农产品进行统一管理, 统一确定产品的价格, 统一服务质量, 具有极强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将配货发货联合起来统一到连锁经营当中。

4 促进网络营销的措施

4.1 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紧密联合

充分发挥网络营销优势的同时也要将传统的经营模式结合起来, 利用传统模式的市场经验为消费者做好售后服务。

4.2 建立健全配货物流机制

网络营销都要涉及产品流通, 农产品通过运输才能到达顾客手中, 因此要完善配货机制, 健全物流模式, 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4.3 恰当处理与客户的关系

消费者是个性化的群体, 在网络营销中要把消费者放在主体地位, 减少网络垃圾广告, 强化真实性, 解决网络交易不见面的不信任感, 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5 结语

本文对黑龙江省农产品网络营销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研究, 指出问题存在的根源。结合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特点及优势对现代农产品市场的营销提出建议。分析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情况, 提出将网络营销市场同实体市场相结合, 利用网络市场信息互相通性强、传播快的特点, 依靠实体市场已经形成的规模和可靠的物流运转保证, 创新出新型的交易模式, 带动经济的发展, 以达到科技支持农业, 农业反哺科技的良性循环。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销售形式, 网络营销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农产品销售的成本降低, 大大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本研究简要指出了黑龙江省农产品销售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动力, 然后着重构建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模式, 提出了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营销,模式,农产品,黑龙江

参考文献

[1]冯英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周曙东.解析网络营销八大模式[J].商业研究, 2003, (22) .

[3]陈淑祥.农产品网络营销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5, (3) .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9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渠道,农产品品牌,品牌关系

一、农产品牌与农产品品牌关系

1. 农产品品牌及分类。

农产品品牌是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与加工的各类组织用以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相区别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者设计及其组合。从农产品品牌形态看通常有四种形式:商品品牌, 企业品牌, 流通品牌, 区域品牌。国内研究通常由主体特征不同将农产品品牌分为两类:农产品企业品牌和农产品区域品牌。

(1) 农产品企业品牌:指以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各领域的个人、企业为主体所建立的商品品牌及企业品牌。

(2) 农产品区域品牌:指的是特定区域内相关机构、企业、农户等所共有的, 在生产地域范围、品种品质管理、品牌使用许可、品牌行销与传播等方面具有共同诉求与行动, 以联合提供区域内为消费者的评价, 使区域产品与区域形象共同发展的农产品品牌。

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农产品品牌关系。

品牌关系是品牌建立与发展的核心。对于品牌关系的研究有三种显著的视角, 即基于顾客视角的品牌关系、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品牌关系和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品牌关系。国内研究多从顾客视角通过研究顾客感知、联想、满意度或忠诚度以及品牌沟通等来探讨顾客 (品牌社群) 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农产品品牌建设中有众多的参与者, 有不同类型的农产品企业, 特别是在具有公共性质的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发展中需要各类区域品牌相关组织共同合作经营同一农产品品牌。此我们需要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看待农产品品牌关系建设, 促进农产品品牌发展。

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关系复杂, 营销渠道上表现出问题矛盾较多, 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中, 农产品分销渠道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尤为重要。建立合理高效农产品渠道模式是提高农产品营销能力, 解决农产品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分析不同农产品渠道模式中的品牌关系发现问题, 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

二、传统农产品渠道模式的结构及品牌关系特征分析

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农产品及相关服务通过一系列相互依存的组织或个人从农产品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的途径、过程以及相互关系。根据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本情况, 基于相关调研和研究,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农产品渠道按照农产品渠道成员的构成分为以下二种模式:农产品直销模式, 多层中间商模式。

1. 农产品直销模式:

农产品直销是指农户将农产品自产自销, 直达消费者手中, 这种模式没有任何的中间环节, 因此所涉及到的渠道成员只有农户本身和最终的消费者。传统的农产品直销模式由于信息技术和营销意识的缺乏, 通常为农民将生产的农产品拿到集市上直接销售给消费者。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政府引导, 农产品直销过程逐渐形成了以下两种形式的农产品品牌即基于互联网上平台的农户自建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农产品生产品牌。

三种直销形式的农产品品牌关系特点: (1) 传统直销:传统直销是最典型的直销模式, 农户无品牌意识和观念, 农民的主要精力在生产上, 这种方式的直销生产与销售都具有季节性, 往往效率低。 (2) 基于互联网上平台的农户自建农产品直销:网上农户直销品牌关系主要表现为农户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由于农户资源有限, 个体产品数量有限, 生产销售具有季节性, 品牌经营管理能力不足, 这种农产品品牌竞争力较弱, 规模小,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知风险高。 (3) 具有区域农产品品牌直销:在政府相关政策扶持下建立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各地发展不平衡, 总体而言, 在区域性农产品品牌建设中个体农户是比较被动的参与, 区域农产品品牌建设、传播和营销主要由大多由地方政府主导。

2. 多层中间商模式:

多层中间商模式即农产品经过多个中间商到达消费者手中, 但不对农产品进行加工, 即由农户 (生产者) ———产地中间商———市场批发商———市场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这种模式中的渠道成员包括:农户、收购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因此在这一模式中会涉及农产品生产产品品牌、农产品批发商品牌及农产品销售商品牌。

多层中间商模式品牌关系特点表现为, (1) 较之于农户自主直接营销的优点在于借助中间商特别是有品牌中间商的影响力和市场能力将大量的农产品推向市场, 扩大农产品营销范围; (2) 目前我国多层中间商的渠道成员层次较低、规模较小, 品牌意识不强, 同时渠道上下游合作较少、信息对称性弱, 导致农产品盲目生产的情况比较突出; (3) 农户在这一模式中一般只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对品牌营销与品牌关系维护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 (4) 中间商对农产品的加工、包装等环节重视不多, 主要以贩卖为主, 品牌附加价值不多。

三、以合作型农产品渠道模式促进农产品品牌关系的建设

通过我国现阶段传统农产品渠道模式中的品牌关系特点及结构特点分析, 可以看出两类类渠道模式中都存在不同问题。我们需要用创新合作型农产品渠道模式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发展。合作性营销渠道模式:主要表现为“农户+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供应商+超市”等形式, 形成了多成员, 多品牌合作关系, 使得农产品品牌关系更稳定, 农产品品牌附加值更高, 更有利于农产品品牌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加快合作型农产品渠道建设。

1. 加强营销渠道中各成员的品牌意识, 提升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传统直销形式和多层中间商形式中农户、批发商的现代营销观念和品牌意识, 使其积极主动的转变落后的、低效率低附加值的产品销售和流转方式。另一方面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可以借鉴服务业等行业的品牌建设经验, 应从品牌策划、品牌战略实施、品牌战略控制等方面提高品牌的运作水平。

2. 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农产品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建设, 改善农产品品牌关系。

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密切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 使其形成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可系统化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也使将农产品的市场信息, 可以将消费者动态及时提供给农产品渠道各环节共享, 为渠道成员的农产品生产决策和品牌经营提供决策依据, 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建立和市场终端消费者的联系, 及时顾客双向沟通, 提供实时服务, 提高顾客满意度, 提升农产品品牌的忠诚度。

3.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鼓励多形式农产品品牌协同。

农产品营销渠道不同节点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商、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零售企业, 他们可以各自建立自己企业品牌以及商品品牌, 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的有机联系, 因此, 在交易关系的基础上渠道成员结成一体化的品牌战略联盟, 并且相互促进, 协同发展。只有使渠道各节点成员的应得利益得到合理的分配, 共同发展才能保证他们的生产效率及合作热情。

4. 注重渠道成员选择, 培育龙头产品、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品牌发展。

渠道合作伙伴的能力和品质会直接影响农产品服务、品质和农产品品牌形象,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诚信、可靠的优质合作伙伴, 特别是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对整个渠道建设和农产品品牌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龙头企业首先应该具有一定的规模, 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使其他企业有认同感, 这样才能使供应链不断延伸和发展。其次, 龙头企业应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 始终不断延续其在市场上发展, 不致因一种产品被市场淘汰而导致全线崩溃。最后, 核心企业要有较高的商业信誉, 这是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所必需具备的条件。

5. 加强区域农产品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名称的保护。

规范农产品品牌的管理、保护和使用。区域特色产地品牌要围绕主导产品、主导产业、主导品牌和区域自然经济条件建设。在政府支持下形成产业聚集, 使该产地品牌有别于其他同类产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增加聚集系统内产业对产品的有效供给, 并创造需求, 提高产品竞争力, 提高农产品品牌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张燚, 刘进平等.国外品牌关系模型的演化发展及趋势[J].企业经济, 2008 (4)

[2]Tom Duncan, Sandra Moriarty.Driving Brand Value:Using Integrated Marketing to Manage Profitable Stakeholder Relationships[M].McGraw-Hill.1997

[3]赵晓飞, 李崇光.我国农产品渠道联盟模式选择研究[J].市场营销导刊, 2008 (5) .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10

近年来, 烟台苹果主产地利用互联网, 大力发展“互联网+苹果”的电商新模式, 力争让烟台苹果卖出国门, 走进世界。以烟台苹果为例, 利用SWOT分析方法, 探寻“互联网+”模式下烟台苹果营销模式的创新点, 并就此对农产品的营销提出对策和建议。

1“互联网+”模式下烟台苹果营销创新模式SWOT分析

1.1 劣势 (Weaknesses)

1.1.1 烟台苹果营销现状。

2015年烟台种植苹果达18.13万hm2, 总产量近550万t, 比2014增产15%, 优果率达80%。从数据看, 烟台苹果去年增产明显, 但传统销售情况却不尽人意。2015年烟台苹果从6元/kg上下的收购价, 跌至4元/kg上下的市场批发价。这种市场状况导致许多果农不舍得将苹果贱卖, 处于观望状态。苹果销售在果农和消费者之间流通环节过多, 也增加了苹果价格波动风险。

1.1.2 烟台苹果营销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原因。

一是农产品市场信息覆盖面小、不对称。“烟台苹果价格指数”于2015年8月14日投入使用。“烟台苹果价格指数”可以给广大果农和经销商提供烟台苹果主产区苹果价格走势, 它不但可以起到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 还有利于解决苹果市场存在的价格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 我国大多数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 对网络知之甚少, 处于被动地位, 他们中很少有人会利用网络来获取市场信息, 烟台果农也不例外。由于农产品地域生产的分散性, 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主要途径还是人口相传、看电视、听广播, 农民缺乏敏捷、正确捕捉市场消息的能力, 具有盲目性、滞后性和从众性。这就导致果农对苹果市场信息闭塞, 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1]。二是农产品销售渠道多环节, 运输成本高, 效率低下。烟台苹果流通要经过果农—苹果批发商—苹果零售个人—消费者等许多环节。多环节造成了烟台苹果流通渠道信息反馈不及时, 不利于烟台苹果价格形成竞争优势。传统烟台苹果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 交易手段落后, 也影响了烟台苹果的交易效率。三是农产品生产规模小, 附加值不高, 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低。烟台地区水果资源丰富, 但是大部分品质优良的水果直接用于鲜果消费, 而部分残次果则以较低的价格收购, 主要用于生产果汁。虽然还有果脯、果干、食品添加原料、苹果脆片、果醋、罐头等加工形式, 但未加工的初级产品多, 精深加工的产品少, 农产品的附加值低, 经济效益不显著[2]。四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少, 基础薄弱。目前, 烟台苹果营销的主体是果农民, 果农文化程度不高, 缺乏专业培训, 很难将传统的线下营销与线上营销结合起来。农村缺乏电商专业人才, 阻碍了苹果的线上营销。五是农产品的促销力度不够, 品牌效应不强。烟台苹果主要以农户经营为主, 农户经营较分散, 缺乏品牌意识和促销意识, 限制了苹果市场的扩大和收益的提高[3]。

1.2 优势 (Strengths)

1.2.1 农产品市场被扩大, 农产品的销售量被提高。

2015年特色山东等网站联合淘宝发起“丰年有余开仓放粮”的主题活动。参加此次销售的全部为山东著名的地理商标产品, 烟台红富士苹果就包涵在内。活动一方面解决了烟台苹果库存积压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淘宝网使广大消费者更加了解烟台苹果, 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利用互联网营销农产品, 不但让企业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要, 还可以进行双向沟通, 开拓了产品市场。

1.2.2 减少了销售环节, 降低了销售成本。

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能以较低的费用实现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交换。烟台苹果通过线上营销的新模式, 使流通环节减少, 使销售成本降低, 使销售效率提高[4]。

1.2.3 减少了农产品腐烂变质损失。

互联网线上订单方便迅速, 减少了中间的流通环节, 这等于减少了果农将苹果运送到消费者的时间, 使农产品的鲜度保持在正常水平, 从而减少了因苹果腐烂变坏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1.2.4 信息效率高, 交互性强。

互联网有很多优势, 交互性是其最大优势, 可以理解为互动传播。交互性的结果是, 不但用户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厂商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用户的有效体验反馈。互联网可以跨地域、跨时间不间断运营, 而且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共享, 因此解决了传统苹果营销中市场供需信息获取、传递困难的问题。

1.2.5 提高产品竞争力。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烟台苹果网络营销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 不但使烟台苹果的销售成本大大降低, 而且显著提高升了烟台苹果的市场竞争力, 使果农的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1.2.6 农产品促销效果好。

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 具有实时传送声音、图像和文字信息的功能, 同时可以直接为信息发布方和接收方架设沟通桥梁。烟台苹果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好地进行线上促销, 从而提高销售量。

1.3 威胁 (Threats)

第一, 烟台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不高, 果农网络观念差, 大多数果农不会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 这就阻碍了苹果的线上销售。第二, 烟台农村地区交通不便, 物流成本较高, 这严重威胁了烟台苹果的线上营销, 而且烟台农村地区物流业不发达, 农民所在的村落没有快递公司与其直接合作, 极易导致农产品滞销。第三, 烟台苹果具有时鲜性, 存储时间不宜太久, 而果农很少有大型存储仓来储存水果。由于天气、交通等无法抗逆的原因, 水果有时不能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 导致在运输途中变质而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从而影响消费者对烟台苹果的印象, 对烟台苹果的声誉造成沉重的打击。第四,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水果的包装也成了消费者的一种新的需求。烟台农村地区由于工业不发达很难达到消费者的要求, 包装成本的上升也严重阻碍了烟台苹果的线上营销[5]。第五, 网络销售平台建设体系不完善是阻碍烟台苹果线上营销的难题之一。电商、旗舰店、网上交易市场、专业网站等数量较少, 不利于烟台苹果线上销售规模的扩大。

1.4 机会 (Opportunities)

要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就必须实现品牌化。烟台市有丰富独特的农产品资源, 尤其以烟台苹果著名。2015年8月28日烟台苹果有了自己的品牌卡通型新形象———拇指哥, 有了新的品牌口号———“中国第一个苹果, 烟台苹果”, 这将使烟台苹果在世界市场上独具一格、更有优势。烟台市政府着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烟台苹果的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2015年, 烟台市政府将莱阳、福山、栖霞作为全国重点淘宝县, 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其中莱阳市首先启动了农村淘宝县项目, 栖霞、福山等也不甘落后, 紧随其后。其他县市区也对农村电子商务工作进行总结, 找准突破口,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快速发展。“烟台苹果网”在2015年正式上线运行, 这是烟台市第1个农产品垂直电商自主平台。烟台苹果在淘宝、天猫、1号店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了12个旗舰店, 如“霞谷献珍”“一村果园”;建设完成了“中国苹果交易网”“鲁沃商城”等专业网站16个, 产品宣传和销售实现一体化发展;庙后镇下汪家夼村、西城镇回兵崖村等电商示范村的例子屡见不鲜, 苹果网络销售量占销售总量的比重达20%以上。

2“互联网+”模式下烟台苹果营销模式创新点

通过苹果艺术节、网络平台、重点区域定向推介、农超对接等方法, 开创新的营销模式, 使烟台苹果深入人心, 坚持品牌化道路。把龙头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微商、电商等多种主体紧密结合起来, 拓宽苹果销售渠道, 构筑起网上网下联系密切、共同创造的销售新体系。

3 对策

综上所述, 农产品要想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瓶颈实现“互联网+”模式下农产品营销模式创新,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改变传统思想观念, 使农民对电子商务产生全新的认识。广大农民应该克服小农意识的狭隘性、封闭性和保守性, 增强市场观念, 积极融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去[6]。二是提高农村教育, 使农村培养出大量电子商务人才。同时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网络的建设, 向农村输送农业技术人员。三是开创新的营销模式,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农超对接的作用, 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应该向农民朋友灌输品牌化的思想, 让农民朋友从内心明白品牌效应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经济变化, 从而促使农民在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中变得更加主动和热切。四是建立农产品行业大数据, 使农业向信息化方向转变, 从而为农产品的营销提供完备的信息服务。不但要建立农产品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和营销网站, 及时发布和收集有关的农产品信息, 而且要建立网上农贸市场、网上农产品专业批发大市场、网上连锁店等, 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五是在农产品工业体系中, 通过增加农产品深加工的种类和层次, 拓宽农产品的额外价值, 形成走在世界前列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这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单一环节加工下附加值低、浪费严重的问题, 从而促进农场品营销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经销商、电商、微商等多种主体作用, 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依赖、共同发力的营销新体系, 从而改善农产品的销售状况。七是政府加强经济职能, 贯彻落实“互联网+”政策, 使电子商务在农村蓬勃发展。政府要加强对市场规范制度的管理, 建立农产品营销市场规则, 引导市场的健康发展。八是推进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建设, 充分发挥研究院、博士后等智囊团的作用, 引进推广前沿技术, 鼓励合作社经营和规模化经营, 改善农产品的品质, 以扩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提升品质较低农产品的改善速度, 使“以质取胜”得观念深入人心, 促进农产品的长久增收。

参考文献

[1]烟台苹果的“互联网+”模式[J].走向世界, 2015 (40) :25.

[2]卢勋.远观近看识苹果[J].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5 (42) :8-13.

[3]李希平.当“互联网+”遇上“栖霞苹果红”[J].中国经济信息, 2015 (21) :50-51.

[4]耿海艳.安塞山地苹果产业发展与苹果文化的建设[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5]刘守贞, 王奎良.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措施[J].山东农业科学, 2011 (9) :120-122.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11

关键词农产品;营销;问题;营销策略

一、农产品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农产品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普遍缺乏营销观念,对农产品市场需求调查不够

一家一户的分散化经营不仅生产规模小,产品交易成本高,而且也直接导致农民只重视生产和田间管理,忽视农产品市场供应和社会需求变化,致使农产品销路不畅,形成结构性供过于求现象。

(二)农业生产合作化程度低,产品问题突出

在我国,各地区农产品生产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产品就地加工消化比例低,精深加工不足;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落后,标准化程度地,产品质量差异大,同时,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质量检验、标识管理等各个环节,缺乏一套严格而完整的标准和市场准入监管制度;产品质量不稳定,水污染、空气污染、农药残留对产品品质影响大;品牌塑造、管理和推广力度不够,许多地区注重是品牌塑造或推广,不重视品牌管理和维护,导致假冒品牌泛滥,品牌价值下降。

(三)农产品产销的季节性矛盾突出

与工业生产不同,农产品生通常按季节性生产,全年销售,储存条件要求高,易变质腐烂是许多农产品是其基本特征。农产品产销的季节性不平衡矛盾成为影响农产品营销的主要因素,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做好农产品储藏。我国农产品单个经营者实力小,产量低,绝大多数生产者没有能力建造仓库储存产品,从而造成农产品收获后集中上市,销售渠道稍有不畅,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甚至变质腐烂,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和农业生产的稳定。

(四)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落后

我国农业生产产业化水平和商品化率较低,营销服务体系发展落后,农产品营销主要依赖于各级各类农贸市场,现有的农产品专业营销机构规模小,市场覆盖范围有限,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村市场体系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大型农贸市场主要集中于县城;农村农产品集贸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功能单一,商品信息网络不健全,交易方式落后;绝大多数市场缺乏贮藏保鲜和产品质量检测等设施,市场服务停留在摊位出租、环境卫生和市场治安等基本项目上,不仅不能满足和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营销的发展。

(五)营销信息的不对称

在我国,农民生产决策信息主要来源于生产习惯、农产市场价格和周围农民生产决策,很少有人真正去研究下一个销售季节农产品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价格变化趋势,而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资源开发的局限性,使农业营销信息缺乏前瞻性、准确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农产品产、供、销和市场需求经常脱节,加大了农业生产决策的风险性。

二、农产品营销策略

制定切实可行的农产品营销策略,搞好农产品营销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生产者营销观念,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新产品推广;突出地区优势和特色产品,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研究和发布,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是农产品营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产品策略。产品策略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树立品牌意识,重视品牌管理和品牌维护,提升当地重要农产品的品牌价值;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和认证,科学种植和施肥,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三是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状况,加强名、优、特产品培育和生产,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四是促进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开发推广,加强新产品开发;五是推进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拓展农产品市场需求,满足城镇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六是加强产地形象的宣传,突出产品生产的地域特征和营养优势。

2价格策略。除粮食、棉花和大豆国家实行最低保护收购价外,绝大多数农产品市场属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致使农民在产品交易中处于劣势,农民成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为稳定农业生产和销售价格,保护农民股民利益,各地政府应建立当地主要农产品供求信息研究和发布机构,帮助农民做出生产、销售决策。

3渠道策略。建立新的销售渠道,大力促进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建设,是搞好农产品营销的关键。

第一,对现有县及县以下农贸市场进行重新规划和定位。增加大型农贸市场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仓储、信息、结算和物流服务等功能,做好质量检验、标识管理;根据农业发展需要扩大中小型农贸市场规模,充分发挥它们在产品集散中的地位;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建立跨地区的现代化大型农产品物流中心,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第二,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克服分散经营的缺点。鼓励和推进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产品销售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作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鼓励发展专业营销合作组织,促进农户与市场的联系,降低市场风险。

第三,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互联网的高速、快捷和交互性信息传播,可以充分展示农产品生产管理全过程,传播“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产品”等新的消费理念,实现农产品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全球性销售,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营销效率。

第四,建立多层次、多角度营销机构,灵活开展营销活动。特色产品生产地区应建立专业贩销组织,扶植贩销大户,利用贩销者走南闯北特点,搞活农产品流通,繁荣市场;培育农民经纪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经纪人的作用,切实解决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开通产品与市场之间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降低交易成本,创造良好的市场流通环境。

4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对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渠道策略的有效弥补。农产营销的促销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政府组织牵头举办各种形式的展销会、信息发布会等,广泛宣传各类产品信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拓展农业新的发展空间,兴办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创造新的市场;另一方面从分利用各种公共媒体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传播农产品信息,塑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产品营销中的作用

首先,各地政府在稳定粮棉油生产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鼓励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重点扶持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

其次,由政府引导建立现代化农业信息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农产品销售;建立健全农产品产供销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农业生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再次,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和质量监管机制建设,推进区域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此外,加大综合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协调财税、金融、国土和电力等相关部门,制定包括财政资金支持、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各种有效的奖励或补贴政策,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农产品营销模式 篇12

银川新华百货商店股份公司自1952年创建以来,历经62年的风雨,是一家老字号大型百货零售企业,是中国零售百强企业之一,是宁夏唯一一家商业上市公司。2012年新华百货已发展成为拥有27.54亿资产,3家子公司(银川新华百货连锁超市有限公司、银川新华百货东桥电器有限公司、青海新华百货商业有限公司)7家百货店(新华店、东方红店、购物中心店、中卫店、西夏店、现代城店)及200家连锁店大型商业集团,员工达20000人,集团实现销售60亿元。

2 新百连超同心路店生鲜经营发展的现状

2.1 生鲜营销的特点

生鲜区经营从表面上看就是在超市里卖菜、卖鱼肉和生鲜商品,换句话说就是把菜市场搬进超市经营。其实远非如此简单,开辟生鲜区的关键是要在超市的环境里经营生鲜商品,以生鲜经营吸引顾客,再将顾客的购买行为引导向超市的包装食品和家庭日用品。因此,超市中经营生鲜产品,要截然不同于在菜市场或者集贸市场中的销售行为。

一般来讲,超市生鲜区在蔬菜水果、鲜肉和水产等初级生鲜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但消费者购买需求中对购物环境和生鲜品质量保证的要求明显较高,因此,超市生鲜区能否经营好?能否达到超市生鲜经营的目的,就取决于高水准管理和商品组织保障,否则将失去超市经营生鲜区的真正意义,同时超市的整体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2.2 生鲜营销的作用

生鲜经营是超市功能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超市通过生鲜商品、包装食品和家庭日用品的合理配置,将顾客到超市购买生鲜品的趋向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转化。使超市的食品和日用品也可以具有相当的销售比重,所以才使生鲜商品的购买动机比传统农贸市场明显偏低,超市经营项目上的设计目的就在于这三者之间的合理平衡。

2.3 生鲜营销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新华百货超市的经营者逐步认识到,引入生鲜食品有助于形成经营特色,增加销售额。超市尝试开辟“冷柜式菜场”或生鲜食品区,生鲜食品经营的比重呈逐步上升势头。新华百货生鲜超市经营从整体上讲赢利能力不强,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超市的经营状况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新华百货生鲜产品超市运作模式应如何走出困境赢得发展值得我们去思考。

3 新百连超生鲜超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超市生鲜经营运作成本高

超市之所以能吸引顾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超市舒适的购物环境及良好的服务,但这也使得超市生鲜的投入成本大大增加,与传统的农贸市场相比,超市生鲜区在场地的租金及卖场的装修上花费的资金更多,同时空调、冷柜、购物车等设备的购入、运转费用都使超市生鲜区的投入成本居高不下,超市生鲜严格的品质管理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也使经营环节的成本大大增加,而生鲜商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购买频率高,受价格因素影响大,因此,超市也不能将销售价格定得过高,因此新华百货超市生鲜的高投入是造成超市生鲜经营利润不佳的重要原因。

3.2 超市生鲜经营损耗高

生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季节性强、储存难的特点,这就加大了超市管理的难度。许多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类等本身易碎、易变质,在运输、装卸、储存、生产加工、上架陈列再到顾客选购,整个作业过程中的作业损耗不可避免,能否将损耗控制在一个极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鲜区乃至整个超市的盈亏兴衰。由于新华百货超市生鲜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同时受我国政策环境、消费观念及管理者水平企业自身规模实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型超市作业流程和标准不科学不健全,控制不严等问题普遍存在,生鲜经营管理水平普遍不高,生鲜的高损耗将生鲜利润吞噬。

3.3 超市生鲜的货源、品质难以得到保障

我国现有的生鲜产品多为家庭分散式生产加工,而非企业化运作。由于农户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生鲜产品的品种较为单一,品质参差不齐,难以符合市场需求。分散式经营也使生鲜产品流通环节增加,流通过程中产品损耗难以掌控,不仅影响了生鲜产品的供给,也使生鲜产品的品质难以得到保障。

3.4 超市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相对落后

超市生鲜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没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一些大型连锁超市虽然有物流中心,但往往配送中心及物流运输设备缺乏“冷链”,生鲜商品多采取门店自采,供应商直接送货的直配方式,而非进行统一采购,配送中心统一配送的方式,前者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产品中转时间,保证商品的新鲜度,但连锁超市大规模统一采购的成本优势得不到真正的体现,受运输条件的影响,产品的品质也难以保障。同时,由于新华百货超市生鲜的物流配送信息化管理程度普遍低,对生鲜订货及物流过程缺乏有效监控,与先进超市相比生鲜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严重,造成的经济损特别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落后已严重影响了新华百货同心路超市生鲜产品的经营运作。

4 新百连超生鲜经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4.1 积极探索减少各超市生鲜产品损耗的方法

首先,我同心路店生鲜损耗的控制应从规范超市各项具体工作流程及标准做起,科学制定对不同类的生鲜商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陈列的标准与要求,如对生鲜肉类的冷藏陈列温度、陈列高度进行规定,严格实行先进先出原则等。其次,在各项作业有了执行标准后应进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将生鲜的销售量、损耗率、投诉率等各项考核指标与生鲜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实现企业与员工利益的捆绑,是提高员工损耗控制意识的有效做法,这也要求超市企业在制定各项考核目标时应科学合理,符合门店的实际情况。

由于生鲜商品的外形及新鲜程度往往影响其销售,超市应对生鲜商品变价处理的时间、定价等各项作业进行规范,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从而减少生鲜商品的损耗。

4.2 加强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尤其是生鲜的建设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企业生产管理当中越来越发挥其推动与促进作用,成为衡量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新华百货超市应更多地将信息技术用在生鲜的物流配送体系当中,例如将数字化管理系统、电子订货系统、数据仓库技术等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生鲜配送的现代化程度,使生鲜的物流配送更加准确、高效,减少物流配送当中的商品损耗率;我店生鲜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冷链”建设落后,与先进的超市有一定的差距,而冷冻冷藏食品消费市场潜力大,加强超市生鲜物流配送过程中的“冷链”的建设意义重大。

4.3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加强生鲜从业人员的岗位职能培训

随着竞争日益激烈,大卖场对生鲜产品管理人才的需求将快速增加。而新华百货现行针对超市经营运作管理的相关职业教育薄弱,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少,加上生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经营管理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我超市加强生鲜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对于提高生鲜经营整体水平,提升门店经营业绩都将起到良好的作用。

4.4 团队精神

(1)懂得互相欣赏。很多时候,同处于一个团队中的工作伙伴常常会乱设“敌人”,尤其是大家因某事而分出了高低时,落在后面的人的心里就会很容易酸溜溜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先把心态摆正,用客观的目光去看看“假想敌”到底有没有长处,哪怕是一点点比自己好的地方都是值得学习的。欣赏同一个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就是在为团队增加助力;改掉自身的缺点,就是在消灭团队的弱点。欣赏就是主动去寻找团队成员的积极品质,尤其是你的“敌人”,然后,向学习这些品质,并努力克服和改正自身的缺点和消极品质。这是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第一步。

(2)尊重放在首位。尊重没有高低之分、地位之差和资历之别,尊重只是团队成员在交往时的一种平等的态度。平等待人,有礼有节,既尊重他人,又尽量保持自我个性,这是团队合作能力之一——尊重的最高境界。

(3)给予宽容。一个成功的团队,只会允许宽容存在,不会让纵容有机可乘。宽容,并不代表软弱,在团队合作中它体现出的是一种坚强的精神,它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团队战术,为的是整个团队的大发展,以及为个人奠定有利的提升基础。首先,团队成员要有较强的相容度,即要求其能够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力强。其次,要注意将心比心,即应尽量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衡量别人的意见、建议和感受,反思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4)真正以人为本,公平对待。在营销每一个管理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团队的平等精神。当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处于相同的起跑线上时,他们之间就不会产生距离感,他们在合作时就会形成更加默契、紧密的关系,从而使团队效益达到最大化。

(5)信任。一个人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越来越需要集体的合作。个人的能力再强、工作做得再出色,也不能离开团队这个大的氛围。因此,团队成员只有相互信任、主动做事、乐于分享,才能共同成长,共达成功的彼岸。

(6)优秀的团队意识。强调团队合作,并不意味着否认个人智慧、个人价值,个人的聪明才智只有与团队的共同目标一致时,其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成功的团队提供给我们的是尝试积极开展合作的机会,而我们所要做的是,在其中寻找到我们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乐趣——工作的乐趣,合作的乐趣。团队成员只有对团队拥有强烈的归属感,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才会真正快乐地投身于团队的工作之中,体会到工作对于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白玉.对我国零售商业企业发展连锁经营的思考[J].企业家,2001(8).

[2]萧肃,苗钟颖.连锁经营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空气监测下一篇: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