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打破界限(精选6篇)
软件打破界限 篇1
随着移动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移动运营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作出最佳商业决策变得越来越难。该如何缩短市场投放时间?如何应对版本竞赛?如何不断推出新增功能并优化手机性能?RedBend都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2014年世界移动产业正在经历着跨越、转移和升级。根据IDC预测, 除了手机、平板电脑, 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台的M2M设备连接到全球公共网络, 物联网应用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成为IT消费新的增长点。移动产业、互联网产业和传统行业在不断寻求合作和共赢, 孕育于移动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正在推动其他行业的融合。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 全面远程管理软件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新一轮移动产业革命中, 软件管理将在联网汽车、医疗设备、物联网、企业应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也成为了促使新生软件管理企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条件。
Red Bend是移动软件管理 (MSM) 领域的领导者, 也是唯一一家提供基于标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软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移动虚拟化的公司, 使得这些解决方案能够在任何移动手机、连接设备上统一、高效、安全地工作。Red Bend能够让其客户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帮助他们将高附加值服务传送到内载软件日趋复杂且数量不断增加的连接设备上。目前全球已有超过80家顶级设备制造商、移动运营商、半导体提供商和汽车厂商在其消费者依赖的移动和连接设备上使用了Red Bend产品, 其中包括AT&T、NTTDo Co Mo、China Mobile、LG电子, 摩托罗拉, NEC, 夏普, 索尼爱立信等企业巨头。
Red Bend成立于1999年, 以34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起家。总部在美国, 在中国、以色列、日本、韩国、英国和法国均设有办事处。在这十几年间, 公司的战略几度进行了调整, 从最初的拨号上网软件到手机软件管理, 再到M2M (无线模块) 和Wi MAX市场, 最终成长为全球最大的MSM移动软件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Red Bend过去更多的是直接授权其产品给移动设备制造商使用, 直到2009年宣布与日本主导运营商NTTDo Co Mo达成战略合作, 才开启了首次与一线的运营商的合作关系。现在, 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切实认识到了MSM的价值, 希望让其所有的设备和网络都具有标准MSM的功能。
不同于设备管理供应商专有的端到端系统和制造商内部开发的基于特定平台解决方案, Red Bend的客户端软件可用于任何平台、任何操作系统、任何型号的无线设备。目前, 全球已有超过17.5亿移动设备使用了Red Bend的FOTA、设备管理等解决方案。除了在移动市场备受欧美、日本各地运营商、厂商的信任和青睐外, Red Bend更拓展业务进入汽车市场, 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远程信息处理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 (ECU) 提供FOTA无线更新服务。
三大技术方案
移动软件管理 (MSM) 包括一系列技术和业务流程, 实现了贯穿移动手机和无线连接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软件资产管理。不同于侧重设备配置和设置的移动设备管理 (MDM) , 移动软件管理超越了MDM, 能够对全部的固件、中间件和应用程序进行管理。作为移动软件管理的先驱, Red Bend软件公司为行业带来了用于无线移动软件管理的领先软件产品。简而言之, Red Bend基于标准的创新产品创造一个具有独立、集中、统一控制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能够实现在任何时间对任意平台、任意设备上无论是内置还是下载的所有类型的软件和应用程序进行管理。
Red Bend在MSM领域内有三大技术:
(1) FOTA (固件无线更新) , 移动终端的空中下载软件升级, 为具有连网功能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移动互联网设备等提供固件升级服务, 用户使用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取智能终端系统升级包, 并通过FOTA进行云端升级, 完成系统修复和优化;通过空中下载的方式有效而可靠地对用户手中的手机进行升级。利用这种方式, 手机厂商能够更加快速地向市场推出具有新功能的手机并以此提高用户对其手机的满意度。Red Bend软件公司的v Current Mobile技术可以生成极小的更新包对手机进行100%精确安全的更新从而节约了由此而产生的成本。与其它FOTA解决方案不同的是, v Current Mobile生成的软件更新包不会妨碍原有的映像文件, 从而使得更新过程简单而迅速。
(2) SCOTA (无线软件组件管理) , 可在进行无线更新、增加、修改和删除单个软件组件时, 给予移动终端完全的灵活性和可控性;相较于FOTA主要专注于更新单片上的映像文件, SCOTA则针对于各个软件资产, 软件组件包括移动应用、中间件、可执行文件、库、UI设计、浏览器插件、认证、许可等。
(3) DM (设备管理) , 遵循OMA DM标准, 可在移动设备上兼容互通的设备管理客户端软件。通过OMA DM, 服务器可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固件更新、参数配置、数据采集、故障诊断、动态组件及应用管理等各种管理功能。DM本身是一套基于OMA Sync ML协议衍生出的专门用于终端管理的协议。它定义了一套服务器和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标准。该协议中, DM服务器是控制方, DM客户端是被控制方。通过DM对终端进行管理的核心是DM设备管理树, 设备管理树中保存着终端的基本参数及所有需要管理的信息。各种信息通过管理对象组织。OMA定义了几个标准管理对象, 比如用于固件更新的FUMO管理对象等。终端厂商及DM业务开发人员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定义各自的管理对象并挂接到终端管理树上。服务器通过命令检索并改动终端的管理树信息, 而由客户端将这些信息的改变映射到具体对终端的管理操作上。
基于以上技术, Red Bend提供了以下三大典型方案:
FOTA解决方案
自2005年开始, Red Bend就推出了针对移动电话、车载设备和联网设备的FOTA (固件无线更新) 方案。Red Bend的FOTA经过数百万次安全固件升级的验证, 已被多家移动设备的领先制造商跨平台使用。
FOTA的最初用例是通过无线方式纠正设备软件中的缺陷。这样可以减少客服电话的呼叫数量以及用户送修移动设备的需要。如今, 这种情况正在发生改变。为了保持用户对移动设备及服务的满意度, 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s) 和运营商都要确保设备软件与时俱进。迫于市场投放时间的压力, 厂家会推出功能尚未完备的产品。一旦新软件可供使用, 利用Red Bend的FO-TA方案就可以以无线方式激活它。因为当用户购买产品时, 已经习惯检查何时可以获得软件升级。
为了加强自己的品牌, 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s) 和运营商都充分认识到现今市场的竞争本质并及时利用FOTA方案发布新功能。FOTA可避免召回设备, 并且保证用户设备配置、下载应用程序和个人数据的安全。
此外, FOTA方案在管理机器到机器 (M2M) 联网设备方面也有着巨大价值。FOTA使运营商通过为用户提供最新功能实现软件和固件的远程管理。这样, 运营商可以保证质量, 避免产品召回, 降低支持成本并提高用户满意度。
DM解决方案
Red Bend的v Direct Mobile®是移动行业普遍采用的领先且独立的设备管理 (DM) 客户端。v Direct Mobile为设备厂商提供了一种简单且完全嵌入式 (drop-in) 的DM客户端, 满足世界上最大移动运营商的开放移动联盟设备管理 (OMA DM) 规范。
v Direct Mobile针对手机、联网设备和机器到机器 (M2M) 模块, 用于预制新设备、配置应用和网络设置、管理软件、检索设备信息并交付固件无线更新 (FOTA) 。v Direct Mobile已经获得了60多家领先设备厂商的授权, 包括Kyocera、LG Electronics、NEC、Panasonic、Sharp、Sierra Wireless、Sony Ericsson和ZTE, 涵盖各种类型和平台的数百款设备。
大量遵循OMA DM标准的OEM通过预集成DM客户端, 如今已能够让其工程设计人才把重点放在设备差异性功能的开发上。
v Direct Mobile使厂家和运营商能够远程管理市面上的移动设备, 打破了对单一供应商客户端-服务器DM系统的依赖性。由于v Direct Mobile是作为设备管理综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集成的, 手机和联网设备可进行配置、维护, 其固件和应用可以无线升级, 以便制造商和运营商更快地将新功能和新服务推向市场, 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更好的移动体验。
移动虚拟化解决方案
Red Bend用于移动虚拟化的v Logix Mobile™能在利用新操作系统的同时重复运用已有的软件资产, 授权厂商将其用于虚拟更多智能手机和连接的设备, 其应用量比其他所有移动虚拟化产品的总和还要多。v Logix Mobile置于Virtual Logix公司开发的VLX™Type-1型移动高级管理程序 (hypervisor) 之上。2010年9月嵌入式虚拟化解决方案提供商Virtual Logix被Red Bend收购。
v Logix Mobile能够使两个操作系统同时、分别、安全地在同一硬件上运行, 从而实现:
(1) 重复利用现有软件资产
保持竞争优势对移动设备制造商来说至关重要, 他们必须将大量复杂软件整合在各种芯片组和硬件平台上。v Logix Mobile允许随时重复运用软件组件和应用, 甚至包括实时操作系统 (RTOS) 。本地或专用设备驱动程序、协议栈、系统模块可以轻松集成, 已有应用无须修改就能在新的环境中运行。这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新产品的开发成本, 并缩短了上市时间。
v Logix Mobile支持基于单核和多核配置的ARM Cotex-A15和CortexA7内核的处理器。Red Bend能让设备制造商厂家利用最新的内核系列, 而无需对现有高级操作系统 (HLOS) 进行任何修改。v Logix Mobile用Virtualizer管理该芯片组的多核架构, 同时让HLOS保持原状。这样就使得客户免于重新设计、重新开发和重新验证现有软件是否支持新的操作系统配置, 从而大大获益。
(2) 多域支持
v Logix Mobile为企业、网络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提供了在设备上创建和管理各种域的机会, 如移动电话、平板电脑、连接设备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每个域都驻留在自己的虚拟机中、与其他客户操作环境和设备硬件相隔离。通过Red Bend模块化的软件管理产品套件, 这些域可通过无线方式进行部署, 并通过Red Bend基于标准的后台软件管理中心进行管理。
企业的IT部门, 可以直接或通过服务供应商在员工的个人手机上建立一个安全域, 使公司的应用程序在其域内安全执行, 该域隔离于其他域内运行的开放的HLOS或RTOS, 受到单独保护。通过将单独的商用文档和个人应用结合于同一部智能设备, 企业可通过该解决方案支持携带个人设备去工作 (BYOD) 的设想, 同时保证安全性和可管理性。
触角延伸
2014年, Red Bend计划将其颇具优势的移动触角探伸到其他领域。Red Bend软件公司CEO Yoram Salinger在201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表示, “有一件事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孕育于移动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正在推动其他行业的融合—从M2M到汽车到企业应用。虽然移动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 但来自移动行业的经验告诉我们, 如何在汽车、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备、BYOD方案和整个物联网中对软件进行管理将成为技术发展的主导因素。”由此可以看出Red Bend对事业扩张的雄心勃勃, 而它与汽车领域擦出的火花尤为明显。2月24日, 与全球首个为联网汽车设立的创新研究中心AT&T Drive Studio签署了联网汽车业合作协议, 此次合作还包括QUAL-COMM、RED BEND和QUICKPLAY等多家合作伙伴, 共同实现未来联网汽车。Red Bend在新建的AT&T Drive Studio中成为远程管理汽车软件的方案提供商。Red Bend拥有顶级的基于OMA-DM标准的平台, 利用AT&T云技术托管, 其设计是为了使汽车制造商能够管理车载软件, 以及能够可靠、高效地无线激活应用。2014年Red Bend还推出了综合性的移动软件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显著缩减了汽车OEM制造商的时间和成本, 并且可以在使用年限内管理从车机到地图内容到ECU等所有车载软件。
此外, Red Bend还与UIEvolution公司共同开发基于Linux系统的驾驶员进化平台 (Driver Evolution Platform) 概念验证项目, 未来驾驶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通过无线 (OTA) 方式更新车载信息娱乐 (IVI) 系统。利用Red Bend的汽车软件管理解决方案, 最新的IVI信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或Wifi网络进行下载。将手机与IVI系统相连后, 手机会自动将更新内容上传至汽车的IVI系统, 为驾驶员提供最新的信息。
由此可见, Red Bend的扩张模式是利用其领先的FOTA无线更新技术和虚拟化技术, 将移动行业的系统、软件资源和成功经验复制到智能汽车行业, 乃至其它行业。Red Bend表示将全面参与、实现一切连网设备的采用, 真正地覆盖所有行业, 包括手机、M2M、汽车和企业应用。Red Bend全球市场副总裁Lori女士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致力于完善一个多赢的产业环境, 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软件提供商都能从中获益。对于运营商而言, 它可以在数据库中更新应用软件, 降低产品服务的成本, 缩短新应用上市的时间;对于终端厂商来讲, 通过FOTA可以解决手机中存在的漏洞;而软件开发商总是可以拿出最时尚、最前沿的应用给消费者;而消费者通过自定义软件设置, 可以使自己的终端更加个性化。”
参考资料:http://www.redbend.com
李奥贝纳 打破界限 篇2
2015年,李奥贝纳在中国做了一个尝试:一改过去数字和非数字创意人各自为阵的工作方式,而是围绕着不同的客户和品牌,将数字与非数字的人才整合在一起,共同发想整合型创意方案,应对客户需求。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让创意在数字和传统渠道的表现更加连贯,且更有影响力。
对于整个团队来说,这个整合的过程略有痛苦,也给一些人带来不适应——毕竟学习非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并不容易。譬如说,原本专攻社交媒体的创意人要去学习传统电视广告的思维和表现手法,而传统广告人又要学习如何在数字媒体上挑逗看客神经。
整合之后的效果是显著的:创意变得更加媒体中立(media neutral)。当然有待加强的地方仍然存在:如何让创意落地。所以,2016年,我们会加强数字化技术人才的配备,并给到创意人员更多的支持,确保在把创意交付给客户之前,就已经预知到执行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未雨绸缪,准备好基本的解决方案。
另一个关注点是,现在很多网络平台都进军金融领域,除了微信钱包和支付宝,2016年,是否会有新的支付渠道出现,改变数字金融平台的格局?这对我们的广告策略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品牌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产品销售。金融平台格局的改变,会影响到品牌整体的营销策略。
总的来说,以前在广告公司,创意、媒介和数字各有分工;而我们现在走的路,是把自己做得更数字化、媒介化。数字化方面,我们已经从根本上进行了整合;而媒介化方面,随着消费者媒体习惯的改变,我们思考创意策略的切入点也更多地落在了消费者每天接触的是什么媒体上。我们必须做到比媒介公司更了解消费者对于不同广告表现形式的潜在反应,据此来调整我们的广告创意策略。
2016营销关键词
内容营销
内容营销受欢迎的原因很简单——消费者们渐渐不接受纯硬广,所以才进化出内容营销这种广告方式。同时,新媒体的出现让每个人都成了内容提供者,自媒体、消费者的意见、评论、推荐等,这都是内容营销。这一诱因让内容营销发展更加迅猛。
内容营销有两个难点:一是速度。从零开始,从想出一个很好的内容配合话题,到与广告主、媒介平台等沟通,到最后作品面世的速度。内容营销要成功,需要非常有话题性,但现在话题的时效性很短,一有新的话题出现,现有的话题就会迅速丧失热度和关注价值。 二是如何去平衡话题性与广告主的品牌主张。如果话题与品牌没有紧密的关系,只是达到抢眼球的效果,对品牌长远的发展并没有好处。
2015营销感悟
2015年电商行业发展迅速,给各大广告主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对代理公司来说,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握好不同渠道上的广告机遇,才能更好地支持客户新的商业模式。2016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客户的预算也会缩紧,但是他们的市场期望和目标不会降低,这也就代表着广告公司需要更努力,更有创意,更聪明;烈火见真金,这更是广告公司彰显实力的好时机。
案例工具书
神州专车“黑专车”案例。这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广告案例。它有一个成功广告必备的基本要素,即是它引起了社会上很大的反响,不管在网络还是在身边,都有人去讨论;但是,它也有一些负面的问题,譬如踩低竞争对手,这样的创意手法并未给它在网络上赢得支持。如我刚才所说的,一个好的创意要有话题性,但是不一定有话题就是好事儿,最关键还是看它是否真的符合品牌主张。
“扶人”需打破“三个界限” 篇3
当前农村青壮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 村里剩下的大多是妇女、儿童、老人, 能人匮乏成了农村的普遍问题。 因此, 虽然大多扶贫干部带着”建强班子、选好干部”的任务,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面对的是无人可用的难题。 面对当前农村能人匮乏的局面, 笔者认为, 关键要打破“三个界限”。
一是打破地域界限。 既然村里能人难寻, 那么不妨放宽视野, 到村外请。 一方面将村里在外经商、外出务工、退休干部且志愿服务农村的成功人士请回来, 鼓励引导其参与村内事务管理, 并通过选举、任命等方式, 将其培养成带头人;另一方面采取下派“第一书记”、选派乡镇干部等方式, 安排机关干部到村任职锻炼, 适当情况下任命为带头人。
二是打破性别界限。 女人能顶半边天。 虽然男性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 但村内仍有大量的妇女在村劳作, 这些妇女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 具有很强的领导能力。 因此, 在培养带头人时, 不妨打破性别界限, 在村里筛选一批办事公道正派、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妇女进行重点培养, 选拔其为女性带头人。
打破界限,实现课程游戏一体化 篇4
一、挖掘游戏元素设置课程,赋予课程趣味性
孩童时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这时期的孩子不仅对周围的事物具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其形象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也处于高速发展状态。因此,教学课程设置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否能真正唤起儿童参与兴趣,激发探索热情。为此,在课程设置必须具有趣味性,以遵循儿童实际情况为原则,根据其年龄特点挖掘游戏元素,将他们日常熟悉的游戏融入课程中,越是接近其爱玩的天性,越容易激起所学内容与生活体验的共鸣,从根本上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交通安全”时,教师设置了区域活动,在活动区创设了“小小交通岗”,设置了道路标识、红绿灯、人行横道,还有一些来往穿梭的车辆,交通岗上有孩子们扮演交警执勤。一个红灯亮起来,只见站在岗亭上的“警察叔叔”忙通过手势示意车辆暂停,另一侧行人赶紧通过,标准的动作,严肃的表情和一板一眼的指挥俨然就是一个真交警。为了激发孩子们参与热情,教师还特地设立了“最佳交警”光荣称号,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表演,谁也不想落后……
挖掘游戏元素融入课程设置是寓教于乐教育理念的直接体现,也是改善教学,尊重儿童发展的直接途径。在这样的游戏中,孩子们自由的玩耍,收获了快乐,也汲取了知识,他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交通标志,而且懂得了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知识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提升。打破界限,最直接打破了是课程的束缚,解放的幼儿的精神世界。
二、创设多元环境服务游戏,促进游戏目标化
儿童沉浸在游戏活动中,通过与人、事、物进行接触和交流,不断丰富认知,积累体验,实现自我学习和完善,从这个角度看,游戏本身就是课程的内容,除了具有最基本的愉悦性,还承载着教育功能。为了促进游戏目标化发展,我们要不断创设有利环境,合理巧妙利用空间。
例如:充分利用校园每一处角落,墙面、阳台、楼道、转角、围栏……凡是可以派上用场的地方,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比如倚着围墙和栏杆种植一些藤蔓植物,让绿色充满校园;利用两棵大树之间的空隙搭设“过索桥”“秋千”,让静止的校园活力四射。除此之外,还可以让一些区域功能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如在墙壁接近地面一米左右都贴上瓷砖,除了可以保护墙面的整洁,让墙面易清理之外,还可以给幼儿提供彩笔,让他们在理所能力的范围内自由写、画。
创设多元环境服务游戏,是课程改革的需求,也是儿童自身成长的需要。在游戏化环境中,他们会不自觉沉浸其中,忘记单一课程学习的枯燥,享受课程游戏融合的惬意。而环境的创设也给游戏打上了鲜明的教育烙印,在实现教育价值观规范的同时,成就了孩子们唾手可得的幸福。
三、创新主题活动促进融合,实现两者一体化
游戏融入课程意味着游戏不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教学的方式方法,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融入游戏意味着课程不再是单一的课程,而是尊重孩子们意愿的方法和手段,是他们成长需求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要敢于探索,不断发掘,创新课程游戏化方法,根据他们发挥水平创设主题活动,生成游戏角色,不断延伸活动主题,增进他们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潜能。
例如:在开展“蛋蛋的世界”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将蛋蛋摆放出来,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同时,我们组织了与蛋蛋有关的一系列游戏,有“滚蛋游戏”“找到蛋宝宝”“五彩蛋蛋”……最后,给他们搭建创新的平台,每组孩子推荐一个以蛋蛋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孩子们的兴致更加高涨了,“砸金蛋”“蛋蛋碰碰车”多种多样的游戏方法从一个个小脑袋里迸发出来。
课程与游戏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两张皮,而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上述游戏中有的要亲子共同参与的体育游戏、感官游戏,也有孩子们独立完成的美工活动,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探索,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个个小小蛋儿打开他们的心扉,开辟出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打破班级界限的大学英语课堂改革 篇5
关键词:班级界限,大学英语,课堂改革
中国大学英语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30年前相比, 现在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以及教师的师资队伍水平均得到很大提升 (王守仁, 2009) 。尽管如此, 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出发, 合理借鉴国外语言教学的最新理念和模式, 探索并最终建立起相对健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实施体系仍是当务之急 (戴伟栋, 2009) 。在此我详细阐述打破课堂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为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一、存在问题的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还停留在对课本的语法分析和结构讲解, 忽视对学生整体应用能力, 特别是交际能力的训练。学生入校后, 使用统一的教材, 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 学习统一的内容, 最后进行统一的期末考试来得到这门课的成绩。这种教学模式和评估方式使学生不注重课堂上的学习和交流, 学习兴趣不浓, 费时低效, 英语能力欠缺的局面很难打破 (顾晔, 2008) 。显然, 在这个尊重个性发展和探索的时代, 我们应该思考一种强调学习过程和注重个性学习的模式, 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
二、课程改革的目标
通过设置科学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能力进行科学分级, 有利于更大程度地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 特别是交流能力;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个体潜能;通过建立全面的测试评估系统, 培养学生反思学习和批判性学习的能力, 使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 激励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化。
三、教学模式的组织
1. 进行学生的能力分级
通过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测试, 对入校学生进行能力组的划分。“读和写”可以通过试卷的形式进行, “听和说”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测试和互动测试完成。同一能力组的学生一般具有大致相同水平的英语能力和学习需求, 他们可以来自不同的行政班级 (戴冬梅, 2010) 。语言教学按照能力组展开, 各个能力组的学生在开学两周内可以试听能力组内任何一位教师的课, 在第三周作出最终选择。
2. 实行弹性的教学安排
在规定课时的前提下, 把大学英语教学安排在同一时间段, 可以方便学生的能力组切换。 (戴冬梅, 2010) 。同时, 学生可以根据进步情况, 在能力评估的基础上, 从一个能力组换到更高一级。能力评估可以在每一学期末进行, 根据学生的成绩和个人申请来实现。要强调的是, 这里提到的能力评估是综合性的测试, 包括笔试和口试。
3. 确立新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包括三个方面:综合英语、听说课程和自主学习。综合课程主要强调语言基础的积累, 包含对语法、词汇、读和写。听说课程主要以文化交流为前提, 设计教学活动, 鼓励学生用英语交流, 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 激励更深入的学习。自主学习是以网络平台为依托, 提供丰富的资源, 创造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调节学习节奏, 利用学习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估的学习模式。
4.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2004年李岚清同志在谈及外语教学时提道:“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多创造多听、说、读、写的应用环境, 特别是听和说的环节。” (王守仁, 2009) 教师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和开展练习,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弥补了这一空白,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突出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在课程中的依托地位。高校都在不断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 积极搭建网络平台, 提供在线学习资源, 供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推进学习, 并且评估系统提供成绩的统计和分析。同时教师的及时在线指导和网络互动的跟进, 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促使学生提高反思性学习和批判性学习的意识, 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 进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测试
借鉴托福与雅思的考试模式, 在考试中强调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测试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两方面。笔试紧扣课本内容, 测试基础知识。口试以文化交流能力为侧重点, 设计问题、对话、图片故事描述等测试模式, 测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考生总评成绩包含笔试和口试的成绩, 并且口试成绩的比重相应提高。
四、待解决问题的讨论
1. 对教育管理提出更弹性化的要求
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管理的变化。升级管理系统软件, 能实现为若干同一能力组班级安排课程时间, 支持学生在系统平台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的功能;同时教务管理要结合不同课程安排合适的教室, 比如综合课安排在普通教室, 听说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 自主课程安排在网络室, 等等。
2. 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更高挑战
针对不同级别能力组教学, 教研室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师组成合作的团队, 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选择适应不同能力组级别的教材。当然, 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活动可以丰富多彩, 并且适当关注时事, 让学生提高兴趣, 活学活用。
3. 对学生提出自主学习和有效评估的能力要求
新的教学模式带来新的学习模式。它鼓励学生不再一味地依靠课堂, 而要进行自主学习, 并且反思学习效果,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评估, 从而更好地发掘个人潜能, 提高探索应用和创新能力。
五、思考和建议
1. 开展管理人员考察活动
目前, 香港的大学在大学外语教学模式改革上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浙江大学在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上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可以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模式, 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 与一线教师座谈, 讨论更适应本校实际的改革内容。
2. 推行小范围内试点研究
各个高校可以实验性地展开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选取部分班级先做试点研究和探索。如果效果好, 则可以借鉴成功的先例, 继续完善发现的问题, 继而推广到全校。
3. 加强教师的教学法培训
首先, 广大教师要提升学历水平, 提高英语的综合英语能力, 学习教学理论 (语言学, 测试学, 教育心理学等) , 掌握网络技术;其次, 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 参加学术会议, 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能够进行探索性教学和反思性教学, 成为外语教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能够以课堂为基础调查研究, 使认知途径科学化、教学过程交际化、教学方式能动化 (赵凌珺, 2009) 。新形势的教师应该兼顾业务能力和学术素养。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促进外语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
六、结语
国内一些学校, 比如浙江大学, 已经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展开了类似的积极性探索和实践,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顾晔2008) 。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可行的, 它需要教学管理、教师团队和学生的积极合作。它对现行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灵活的要求, 对教师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也将会对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我坚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习者将会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使用方法, 以便汲取英语世界先进知识, 实现跨文化交流, 最终为实现民族文化振兴发挥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戴冬梅.法国外语教育政策与教学体系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9) :24-30.
[2]戴伟栋.中国高校外语教育30年[J].外语界, 2009, (1) :2-13.
[3]顾晔.以学科文化为核心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 (4) :91-93.
[4]王守仁.总结经验, 深化改革, 开创大学外语教学新局面[J].外语界, 2009, (1) :5-8.
软件打破界限 篇6
一、语文学科的渗透:从汉语拼音中迁移, 提高英语拼读能力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 语音教学的成功与否会大大影响到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 学生语音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听、说、读的能力。英语是拼音文字, 英语单词的发音与拼写联系密切。
因此, 在教学中, 可利用学生已巩固的汉语拼音知识促进学生英语拼读能力。由于某些音标与某些汉语拼音的发音极为相似, 如汉语拼音i的发音和英语音标[I]的发音就有些相似, 在此基础上学起来较快。同时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汉语拼音知识, 结合英语单词教学, 逐步向学生介绍英语字母与常用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引导学生体会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 其字母与字母组合的拼读是有规律可循的, 力求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汉语拼音能力向英语单词的拼读产生迁移, 以培养学生的单词拼读能力和根据国际音标拼读复杂单词和书面记忆单词的能力。
二、数学学科的渗透:在推理运算中运用, 加强英语单词识记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涉及数字的话题很多。比起呆板的跟读, 让学生在推理、运算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效果要好得多。
比如在新标准第一册第五模块1~12的数字学习中, 我给学生出了这么一道题:把one到twelve的数字填到四边形中, 让四边形的每条边和都等于26, 我还提供了学生四边形的四个角分别为one, twelve, two, twelve。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 不仅数学考试里有聪明题可做, 英语也变得如此有挑战性。于是, 学生便不断地拼试, 得出了答案, 也牢牢地将12个单词印在脑海里了。这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也帮助学生加深了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及运用。
又如在新标准英语第三册第一模块的教学中, 出现了数字13~100的数字。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随机选用1~100中的任意两个数字如28和2, 然后不断变换两个数字间的计算符号+, -, ×, ÷, 让学生快速地计算出答案并说出来。所有学生都跃跃欲试, 很快就得出第一个答案并说出英语单词。这样既帮助了学生掌握1~100数字的英语表达, 也训练了学生的数学口算能力。
在教授年月日等时间的单词时, 我总是提供学生这样的等式:One year=twelve months, One month=31/30/29/28 days.One day24 hours等。通过提供直观的生活知识, 让学生习得英语知识。
三、音乐学科的渗透:尝试歌曲创编, 提升英语语感
小学生十分喜欢歌曲、歌谣,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和文化气息浓的英语歌曲、歌谣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好的英语歌曲简单易懂、上口快、节奏感强, 容易记忆和激发兴趣, 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因此, 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改编歌词进行歌曲创作,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满足了儿童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提升语言学习效率。
如, 外研版的新标准英语小学第五册的歌曲How many do you want? (How many apples?How many pears?How many do you want?A kilo or two, a kilo or two?Here’s a big bag for you.How much milk?How much juice?How much do you want?A bottle or two, a bottle or two?Here are two big bottles for you.) 我让学生改用自己喜爱的食物, 对歌词进行改编, 然后进行演唱。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唱:How many cakes?How many sweets?How many do you want?A kilo or two, a kilo or two?Here’s a bag for you.How much milk?How much beer?How much do you want?A box or two, a box or two?Here are big boxes for you.
学生不但饶有兴趣地改编了歌词, 而且还巧妙地将歌曲中两句难度较大的歌词进行了适当删减, 唱起来更加简单好听了。这样, 学生的想象力就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唱问唱答, 将音乐进行到底。在课前问候时, 我常用学过的英文歌曲直接与学生进行唱问唱答。如我常用第一册第一模块的歌曲来和学生做课前问候。Hello, hello, how are you?学生唱着回答:I’m fine, I’m fine, and hello to you.这种融音乐于英语教学为一体的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提高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满足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
总之, 小学英语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 与其他学科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能更充分地真实而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和生活中处处有英语, 拉近了英语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距离, 让他们体验到英语学习是快乐和享受。
摘要:学科之间是相通的, 没有明显的界限之分。围绕着如何整合、融合不同学科内容与英语学科的教学, 对英语与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间的渗透教学进行实例探究, 从而努力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科渗透,融合,创新,激发兴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