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的思考

2024-10-10

打破常规的思考(精选12篇)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1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从而喜欢上你的课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究竟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随着“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一套传统、滞后的教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作为一位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要进行创新,教师必须改变已经形成的老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和行为,改变那种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改掉过去一味的教师“讲”一味学生的“听”注入式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自己探讨、讨论、实际操作、合作学习、交流体会、互相帮助,使得教学气氛和谐,学生能活泼地、愉快地进行学习,真正实现把数学的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让学生多“想一想”,让学生多“看一看”,让学生多“做一做”,让学生多“说一说”。因此,我认为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从感知中领悟到知识,从而达到化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还学生主体的地位。充分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其次先要诱发兴趣,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手段的运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充分让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肯定会给课堂带来无限生机。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像和视频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大大弥补了自制教具的局限。当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鲜艳的色彩,可爱的形象,逼真的动感,迅捷的切换吸引了学生,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主要就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对数学兴趣。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内因,教师只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设计再好的方法也是徒劳。只有我们教学的自主化,才可能有落脚点,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就需要老师注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多组织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间交流,学习别人的优点。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数学的本质是思维,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指标是思维水平的提高。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首先需要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设计合理的过程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思维训练材料,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多方感知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其次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与策略;要提供创设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展思维,并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问题的意识;要不断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情境,发展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与方法,特别是创造思维的培养。

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

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应重视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我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

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化的有力保证

学生在生理、心理结构、接受能力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素质教育又要求我们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注重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即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设定几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组,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同进抓好“两头”,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补差,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积极创造条件,使他们脱颖而出。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成功的机会,真正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实现教学的自主化。在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提问,组织讨论,板演练习的时候,要以“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评价同样又应有不同的标准,对学生的表达、操作等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分层教学就形式而言一般可分两类,一类可归纳为显性分层设计,指教师预先将内容与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组,明确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规定哪些必修内容?哪些为选修内容?使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如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直接做较难,灵活性的习题,而让大部分学生在完成基本题时可选做带星号的习题,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干脆只做基本题。这样既减少学生无效的学习,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并且获得相应的成功。特别增强了学有困难学生的学习信心,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卑感,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另一类可称作隐性分层设计,即教师不明确划分小组也不提出不同要求,采用开放式弹性的教学,同样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多用在同一内容的探索活动中。分层教学在讲究层次性同时,更要注重开放性,(即弹性),不局限于一种方法、思路、结论的探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自主性,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水平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确实做到了学生个性、潜能的发展,是实现课堂教学自主化的有力保证。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2

吴凤明广州白云区富力半岛艺术幼儿园

摘要:3——6岁儿童的在生理、心理方面发展不成熟,经验能力不足,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内教养工作综合的质量,尤其是班级保教人员的护理和引导水平。因此为幼儿制定常规,并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教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围绕现代教育理念常规教育的意义及其方法,提出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挖掘常规教育资源

未来全球教育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幼儿必须从小了解、认识其生存的客观环境,学习与人共处,而且会用一定的常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才能有效掌握以上四个“学会”。

幼儿园建立合理的常规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第九条“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的要求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其中明确了良好常规在幼儿自我学习、自我管理、独立解决生活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导我们去反思传统的管理行为与幼儿主体发展的存在问题。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常规管理却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将常规依然看作是教师管理、控制幼儿的主要手段,强调常规对幼儿的约束作用,强调幼儿行为的整齐划一与服从指令;幼儿的一日生活可以有条不絮的开展,并且可以丰富充实,老师牵着走为主,幼儿没有自主处理自己的行为纠纷、独立管理自己行为的能力,脱离了老师的管理,他们将不会自我学习,不会独立交往,不会独立应对生活。例如:幼儿上厕所,老师在游戏结束时要求幼儿分男、女孩一个跟一个排队上厕所、喝水,看似有纪律,实际上是剥夺幼儿独立管理自己的机会。另一极端则过于强调幼儿自我管理,过多地否定了某些环节的教师干预,在强调幼儿自主、独立的同时,常常会导致如幼儿喝水少、忍尿、睡眠不足、盥洗时经常有衣服弄湿等现象。这两者都是与《纲要》的精神不相符的。我们要重新审视常规,既要跳出传统常规管理的误区,摆脱原来强制的、整齐划一的、自上而下的行动逻辑,把常规合理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它当作教育的资源,而且是独立的、同其他课程内容一样对幼儿有着深远影响的资源,发挥它应有的效能。

二、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1、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

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2、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实现幼儿的主体发展

①重体验与表达。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主题活动,教师依据平时的观察和常规教育的目标,准备各种不同学习性质的活动帮助幼儿将原有生活经验与特定活动相联结,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关注事物,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重视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工作,踊跃讨论一些真实的生活经验或时事等,强调活动中幼儿的真实体验与表达。如在“环保活动 —— 垃圾分类”中教师先让幼儿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垃圾 —— 可回收的垃圾(废纸、易拉罐、铁品、玻璃类、橡胶、塑料制品)、不可回收的垃圾(瓜果类、食物的残渣、蔬菜类、家禽类、废旧电池),接着让幼儿在游戏中区别,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最后将内容与同伴教师进行“系统”表达。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幼儿获得了良好的卫生常规。

②尝试与分享。在各类活动中,教师都会注意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在分享中领悟。教师注重提供多种机会,尽量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行规划、思考、表现,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分享,以加深幼儿的理解。如在自理活动《谁最整洁》中,教师为帮助幼儿学习整装,培养自信与合作,先和幼儿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后又让幼儿自己尝试整理服装,再一同分享,集体学习加个别指导,最后才达成游戏规划。幼儿专注而投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势,常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教师的常规要求将会逐渐内化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③重互动与支撑。教师在策划、施行活动时要脉络清晰,能运用经验找出引发该年龄阶段幼儿兴趣的方式,教师还应通过生生、师生互动与支撑反馈生成新的活动。如在活动《合作》中教师通过情景表演、尝试劳动、讨论等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然后在教师、幼儿以及家长的互动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活动深化。无论是预成还是生成的活动,都将幼儿放在了核心地位,幼儿在这样的活动中真切地体验到自我,体现到自主的愉悦,也正是在这种体验中不断获得内在的发展。体会、经验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保证。

三、在常规教育中,强调幼儿行为和意识的内化

1、重过程与整合。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因而在常规教育活动设计中我们还注意多种领域的融合,重视过程,重视差异,通过对多样化活动的开发与创新,促使各种活动高度结合。如健康教育活动中,一方面教育幼儿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与他人融洽地相处,另一方面又为幼儿设置情绪宣泄角,让幼儿情绪得到疏导,同时也发展表达能力;对于刚入幼儿园的幼儿,我们将前后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开展了丰富有趣的入园前亲子活动,通过参观、游戏等加深了教师与幼儿的感情。为入园后的常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认为“任何活动都应避免只站在领域知识的基点上而无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活动选择延伸”,常规教育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同样应遵循这一原则。

2、在传统的常规教育中注入新理念,讲解示范、榜样作用、随机教育等是我们在常规教育中经久不衰的教育方法,如何使这些老方法焕发新的光彩,成为促进幼儿主体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我们在当前的常规教育中探讨的问题。我们认为,问题的核心仍然在于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时将幼儿摆在什么位置上,榜样应是当代幼儿心目中认同的榜样,而不是我们成人认为理应是榜样的事物;因此,文学作品、示范行为等都应该来源幼儿身边的人和事。随机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学会观察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在理解和欣赏中发现孩子行为和思想上的闪光点,并施从及时的教育引导。

3、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品质是在与人们的交往,以及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和形成的,环境对幼儿规则意识和行为的形成,比其他年龄阶段有着更重要的作用。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古时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大量的例子表明:学前期是幼儿接受熏陶,形成良好品德和培养个性、习惯的重要

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容易接受外界各种刺激和教育影响,因此,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正确的教育来影响幼儿,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习惯及品德,不仅非常重要,也是可能实现的,反之如果学前期不重视,当幼儿形成了不良品德习惯再想消除则是不容易之事。如:常规教育中通过环境的创设形成一定的氛围,潜移默化地让幼儿知道吃东西时坐姿端正,细嚼慢咽,不随便讲话,不咂嘴,嘴里东西咽下再讲话或离开座位;遵守各种游戏规则,不在室内乱跑或大声喊叫影响他人;不远离教师、小朋友,游戏时不做危险的事;带好自己的衣物,有礼貌地向教师、小朋友告别,说“再见”后方可离去......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同时,还需使之与幼儿相互作用才能真正有助于幼儿良好习惯与品德的发展。环境对幼儿良好习惯与品德发展起熏陶作用,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来形成最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氛围,利用环境与幼儿的相互关系来调整和改变幼儿的行为。

由此可见以促进幼儿主体发展为核心的常规教育在保证幼儿生活有规律、有节奏进行的同时,能有效地为实现幼儿良好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常规教育工作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实践工作,切实体会到现代教育理念和行为对幼儿个体发展的深远影响。

幼儿园常规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幼儿的心灵是一块奇特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只要我们辛勤耕耘,未来的幼儿将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懂得做人、懂得做事、懂得学习、懂得与他人共同生活。

参考资料: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堂常规

一、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主要表现

为保证学校体育课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根据学校校实际情况,体育课的课堂常规主要表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

课前常规——

1.穿轻便有弹性的服装和轻便鞋上课,不穿有碍活动的衣着(如紧身衣裤、大衣、拖鞋、高跟鞋、皮鞋等)上课,冬天不戴口罩、手套、围巾上课,夏天男生不打赤膊,女生不得穿裙子上课。

2.衣袋里不装有影响安全的物品(如玩具、小刀等)上课。

3.预备铃响后,要立即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体育委员负责整队,点名清点人数。

4.上课时,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课,因故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事先要向老师请假。

课中常规——

1.上课铃响后,全体学生立正站好,体育委员向老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

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不做与课内要求无关的其他活动。

3.严格按老师规定的队形顺序,动作的技术规格要求,重复次数和组数进行练习并按规定的信号或手势进行轮换。

4.专心听老师讲课,细看动作示范,积极开动脑筋,理解动作要领。

课后常规——

1.认真听好老师的课堂小结。

2.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

3.养成自觉、科学锻炼的习惯。

4.协助老师收还器材,妥善保管。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课堂常规实施的必要性

1.首先,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都很薄弱。体育课在室外进行,要进行身体练习,有些运动项目有身体接触或者与器械接触,无论哪种练习方法,都有意外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这些都需要有严格的纪律作为基础。一个班级,一个学生如果不能按规范要求自己,不能用统一的思想标准约束自己,体育课将无法顺利的进行教学与练习,就可能产生体育伤害事故。

2.其次,体育教学组织可采用有队形的练习方式,也可采用无队形的练习方式,具体采用何种练习方式要根据上课内容 、上课类型 、学生情况等而定。组织形式不在于外表用什么方式,而在于收到的实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一节好的体育课课堂常规应是收放自如的,如一节排球课,教师在发出练习的口令后,学生能够迅速地散开,有秩序的按照要求练习,一旦听到教师发出停止练习的哨音或口令后,全体学生立即将球拿住,停止练习,看着教师,一旦教师发出迅速成四列横队集合的口令,全体学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集合。

3.再次,新的体育课程的课堂常规与过去不同:过去的体育课堂常规比较固定,千篇一律。如第一部分,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课堂内容。第二部分,集体做准备活动。第三部分,主教材内容。第四部分,整理放松。第五部分,小结。而现在的课堂常规比较灵活,形式也多种多样。如,一节练习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入开始部分: 课前老师在小黑板上写好拿呼啦圈做准备活动的三条要求:每人拿一个呼啦圈做准备活动,自己练习呼啦圈,练习时注意安全,不要相互碰撞,损坏呼啦圈;听到哨音后迅速拿呼啦圈到教师面前成半圆形集中。这样安排开始部分,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我的“步子”进入主教材的学习。

三、加强小学体育课堂常规的手段与方法

1.明确提出要求,严抓课堂常规

每学期开学第一节课上反复强调体育课堂常规要求,使学生明确课堂常规各项规定,并按照要求组织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穿好运动服、运动鞋,处理好有碍运动的物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主动配合教师准备好上课的器材,下课归还器材,养成爱护器材的好习惯。参与态度:出全勤、出满勤。服从配合:一切服从配合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的管理,集合整队要快、静、齐。学练认真:认真学练,上课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开动脑筋,勇于克服困难。防止伤害事故:做好准备活动与整理放松活动,防止体育伤害事故。完成考核:参加体育理论,体育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的考试,自觉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经常坚持锻炼。

2.教师以身作则

教师课前要提前到达上课地点,一般提前3到5分钟,布置好上课所需要的场地器材,遇到特殊项目,根据需要,还可以早一点到达。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多种激励方法促进全班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认真钻研教材,教学方法,精心备课,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练习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强安全教育,采用防止伤害事故的各种措施:如长跑教学中的控制步频与步幅,体操教学中的保护与帮助。游戏教学中严格执行规则的要求与品质的培养,在体育竞赛中,加强对学生体育道德素质的培养。

3.有意识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不遵守纪律,甚至出现严重影响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象都属正常。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教师既要严肃批评,又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实施规范的体育教学,保证有秩序的体育教学,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作保证,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与创新,都离不开严格的课堂常规。

实践证明,体育课堂常规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体育课上只有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严密组织教学,细化课堂常规,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嵇明海.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5).

[3]体育教学[J].首都体育学院,2012(7).

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篇4

一、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的认识

很多学校制定了很多很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有的要求教师必须提前两周备课;有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正式上课前提前三分钟到教室门前等候学生, 要像列车员在发车前等候旅客一样, 要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有的要求每一次检测, 教师必须自己命题;有的要求教师必须刚性坐班, 一周只能请半天病假;有的要求教师必须每学年发表一篇论文, 每人申报一个课题;有的制度愈严, 就愈有效吗?以“章”为本, 见章不见人, 这不是依法治校, 而是以罚治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 没有制度不行, 但只有制度也不行。制度不在于多, 制度也不在于严, 而在于是否把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习惯, 不能为了建章立制而制定规章制度。制度的有和无, 宽和严是辨证的,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制度。纵观当前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 不难发现不少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存在着制度多而严, 制度不落实, 重常规的检查而轻视对常规的指导, 教学个案分析针对性不强, 干部执行常规管理不够和常规制度陈旧等问题。因此, 重新认识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加强中学常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二、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操作性的思考

1、教学常规管理重在落实。

有一句名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对于教学管理来讲,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简单的招式。是否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 这决定了各个学校教学管理的绩效。现在各个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招数大同小异, “六认真”, 大家都在练;“五个基本要求”, 大家也都在练。大家都有武功秘芨, 但最后的功力却不一样, 这里面除了生源、师资等因素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实的程度不一样。怎样才能落实?第一要实实在在地抓细节, 如培优补差的落实, 教师应该做到“四补、四落实”。四补:补知识、补方法、补态度、补信心;四落实:落实人头、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地点。以落实时间为例, 经常有老师抱怨:现在学生、老师这么忙, 那里还有专门的时间来补?其实晚自习, 我们有些老师从头到尾, 一讲到低, 是不是可以拿一定的时间来培优补差?有些老师好象大学教授一样, 上课前匆忙赶到, 下课后迅速离开, 学生要请教老师问题, 纵里寻他千百度, 还是找不到。这些老师连起码的辅导时间都没有保证, 更谈不上和学生的交流。很多学校都安排了自习课, 这本是培优补差的好时间, 但有的老师却仅仅是充当了警察而已, 只维持了纪律, 没有针对性地主动辅导, 更有甚者, 坐在讲台上看报纸, 无视学生。

第二是要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课堂是落实教学常规的主阵地, 是提高教学效应的主渠道, 是教师展示教学能力的舞台。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就必须要深入课堂, 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有的老师很敬业, 从不迟到、不早退、不耽误, 但教学效果就是不好, 敬业不精业。有的老师课备得很好, 但上课却可以发水, 备课好不等于上课好, 所以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尤其重要。我们提倡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实行推门听课, 听随堂课。听课后, 一并检查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 并及时地、当面地给教师反馈。有的学校建有电子监控室, 各教室一览无遗, 如果我们利用电子监控室来听课, 本可以更轻松、更方便。但是我们提倡听课者仍然坚持到课堂里听课, 这样能让老师多看到学校干部的工作, 又能给教师适度的工作紧张感。

第三是要讲实效, 不能搞形式。现在提倡教学反思, 要求教案必须要有教学后记, 这些都非常好。问题是怎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后记?有的老师在教案后记栏里写道: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反映很好等等,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反思。真正的反思应该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问题来反思我们在备课中预设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在教案中做出补充、修改和增删。所以我们在检查教案的时候, 不只是看教学后记栏里有没有后记, 而是看怎样的后记。其实后记并不一定非要记在后记栏里, 记在教案之中更好, 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了具体的修改的后记更好。

2、教学个案的分析有利于落实常规。

教学常规, 学校领导肯定是反复在讲, 讲反复出现的问题。但简单的说教, 反复的强调, 对有些人是很难奏效的。我以为可以学习MBA的案例分析法, 就从教师的教学案例入手, 效果会更好。北京崇文区清华街小学校长景芳玲认为, 学校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通过典型案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我以为景校长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3、落实教学常规, 干部应作好榜样。

俗话说, 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干部, 学校也是如此。干部的教学常规落实得好不好, 群众也在监督。我们在检查教案时, 一定要检查干部的, 听课也一定要听干部的。我们的教学管理干部要敢于在大会上明确表态:欢迎老师们听我的课, 检查我的教学常规。要求群众做到的, 我们干部一定要先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 我们干部一定要先做好, 如此身先示范, 身正, 则不令而行。

4、教学常规制度要不断地创新。

常规首先是规范, 但不排斥创新。创新不等于推倒重来, 修改也是创新。比如过去常讲的年级教学四统一, 统一内容, 统一进度, 统一作业, 统一资料。其实针对快班和慢班, 内容、进度、作业恰恰应该有所区别。又如下载教案, 过去可能不准用, 其实只要不照搬, 在消化、修改、补充的前提下, 为什么不可用?再如论文评比, 老师的论文不是专家的论文, 因为实实在在的原因, 一些老师只好去下载、去组装、去应付, 基于此, 我们是否可以不组织论文评比, 代之于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评比可否?代之于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可否?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5

——企业班组中的固有观念的思考

企业已全面进入全方位的竞争时代,多方压力必然也越来越大,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呢?某种意义上讲,传统业务增长乏力,更需要进行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来获取生命力,企业传统固有观念中,这些创新似乎离基层班组很远,感觉上创新都是相关管理部门的事情,和基层乃至一线班组没有关系。在我看来,创新可以由上而下,也可以由下而上,创新应该是全方位的,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形势下,打破固有观念,积极创新思维,乃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乃是企业发展的转折点;前沿班组的活跃性,新观念、新认识、新提升对公司长远发展更为重要。

一、打破固有观念,建树新观念

班组作为企业的最基本的生产与运作单元,承担了公司中执行的角色,而且在角色定位中也是属于执行层。所以,建立班组化绩效管理体系,打破大锅饭体制,对于班组长以及班组成员来说,有效提升他们的执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班组长在分配工作任务的时候,只知道告诉员工任务内容,没有给到方向、方法,并强调过程的监控和反馈点。在工作分配中,最需要强调的是工作的监控和反馈,以及把工作做实做透的理念。特别是在实施班组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设定员工的核心绩效指标(KPI),对于行为目标也进行量化考核,建立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增强员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方向感,结合TPM管理观念,有力地促进班组管理的量化管理,用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闭循环来规范班组内部员工的绩效管理;从而促进竞争机制与激情效应。

譬如:

1)、在机制中打破固有观念:设备科维修班组,以前是电、钳分开,为适应现代企业现代设备维护的需要,必须提升自身素质,现在的维修班在,经过多年努力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机电已经融合一体化。

2)、在传统中打破固有观念:班组建制中,员工以前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学习模式,现代企业环境以彻底打破这种固有习性,将民主与辩证的思想贯穿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学习已蔚然成风。

二、打破固有观念,形成新认识

班组的管理与建设过程中,有了新观念才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新认识,如何更高效率的发挥每个人的作用,我认为员工的激情很重要。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员工都希望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增加收入,提升职务,获得认可。我们有非常棒的一线班组,我们不乏有足够的资源和必要的培训。在朝着目标航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是激情!

当客观的条件都已具备的时候,能影响进程的就是人本身的“激情”。作为企业,员工们每天面对的都是熟识的产品,固定的工艺,死板的设备,冷冰的电脑,日复一日中,人们容易失去热情,丢掉激情,人一旦失去了对某件事的热情,是非常可怕的。目标会变成纸上谈兵而不能落实;资源会变成废物而失去价值;培训会变成应付而流于形式;班组、团队会变成散沙而毫无斗志。激情是实现工作价值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那么激情哪里来呢,良好的环境是滋生激情的土壤,良性的竞争是产生激情的动力。这个“环境”应该是广义上的,包括各部门的制度、规定等周到的约束和保障机制。谁都有这个感觉:睁开眼睛看到灰色的天空,心情会不好;处在杂乱的环境,情绪会不高;拿着不趁手的工具,干活没意思。所以,给员工们一个舒适的环境,给他们体贴的防护和周到的保障,建立并依据奖惩制度及时兑现,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促进员工积极的态度和更快的速度。

竞争是最容易让人产生热情的。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良性

有效的竞争机制,以及相关的完善和公平的奖励政策。我们要鼓励竞争,因为无论内部良性竞争的结果如何,这个过程的受益者是我们的企业自己。竞争带来激情,创新就是竞争。不断改进,在认识中提高思维,创新必然建成果,企业才能真正全面得到提升和发展。

譬如:

1)、在小改小革中打破固有观念:通常数控车床照明灯有24V、110V、220V电压,常用40、50W功率;现可全部统一采用13W/220V节能灯,既节约能源又给维护带来便利快捷。还有国产件替代进口件等,都是一种对固有观念的打破,同时效益非凡。

2)、在日常工作方式中打破固有观念:积极提倡“预知管理”,加强设备“预防维修和保养”,减少“事后维修”;实行“维修工日巡查制度”,密切关注设备运行动态,跟踪设备在线状态,做好“动态点检”是基础。

三、积极创新思维,促使新提升

大到公司的管理,小到班组的建设,打破固有观念,加强信息沟通是关键!只有信息沟通,才能暴露公司管理中的问题,促进问题的公开讨论,增强企业活力,增进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增强企业凝聚力。

沟通说起来简单,作起来困难,因此作为班组团队沟通的规则很重要:切忌在沟通中不能保持开放的心、没有尊重对方、没有以对方为中心思考;只思考到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而忽略掉对方的利益和立场;只想到自己要说什么,而忘掉也要听对方在说什么。作为一个班组团队,协作精神固然重要,但没有有效的沟通,其他都无从谈起。因此,通过不断提高班组中每个员工的自身沟通能力,增强信息沟通途径,提升班组是提高企业安全、经营、管理水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发展才有根基,有了根基企业就有发展上升的希望。

第一,班组作为企业中最小的生产组织单元,是企业上升发展的根基,如果根基不牢,就会导致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必须从班组这块企业发展的根基抓起。没有班组管理,企业管理工作,安全生产、技术应用、设备“修管用”、经济核算、文明建设等企业的各项工作就没有落实下去。班组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必须把管理触角延伸到班组,通过班组来检验单位整体工作水平。

第二,班组是提素育人的摇篮。通过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可以让每一名职工在班组这个平台上展示作为,锤炼提高,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教育全体职工以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高度负责的态度管好自己,端正自己的思想意识,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提高自己的素质,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为自己的发展甚至生存创造基本条件。

第三,班组是经济效益的源头。班组的效率和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空间。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明确了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开源节流。要把增收节支的考核办法充分落实到班组,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准则,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班组是凝心聚力的团队、形象的窗口。班组是职工之家,职工的荣誉感也往往是通过班组来体现。班组建设的水平提高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会增强,就会把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紧紧联系起来,自觉投身到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去,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明显增强。总之,企业的生存发展,成在班组,败也在班组。

对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的思考 篇6

国外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对我国的启发和借鉴

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引进国外教师管理制度的结果。在西方国家,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今天很多国家都还在继续践行着这一制度。从国外教师资格制度的特点及证书管理经验来看,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虽然具体形式不一样,但基本特征内涵相差不大。

例如,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和特殊教师资格证书。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又有科目、年级和等级之分。按等级来划分,有初任教师资格证书、继续证书或二级证书,在一些州还有高级教师资格证书。而且资格证非一次性的或永久有效,有效期通常 5~10年不等,期满时需要重新认证,并规定在换证前每个教师必须学习与自己职业有关的课程。

英国教师资格证书分为教师资格(实习教师)、合格教师资格证书。取得教师资格者需经一年的试用,考核合格者,才可获得合格教师资格证书。为确保师范教育课程的专业水准,英国对各种师资培训机构开设的教育科学专业课程和教师证书课程实行专业有效性认可,由师范教育认可委员会执行。

德国教师资格证书分为实习教师资格证书和正式教师资格证书。学生先是在大学学习3~5年包括专业教学、教育科学及学校实践在内的课程,经第一次国家考试取得毕业证书可获得实习教师资格;然后,再经过2年的教育实习,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通过即可获得“候补教师”资格。任教后,再经过2~3年的教师终身制考核阶段,通过后即可终身任教。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证书在对实践内容要求、申请者学历要求、有效期限、证书更新等方面都明显落后于其他先进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比较符合国际发展趋势。

此外,国外的医学、法学等行业也很早就开始实施专业资格入门制度和资格证书的定期更新制度,对促进从业人员的持续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对我国教学专业领域实施类似的制度也是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打破教师终身制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对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酝酿实施。1993年,我国颁布了《教师法》,首次通过立法规定要“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根据《教师法》精神,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资格条件、考试及认定作了明确规定。为全面落实教师资格制度,2000年,教育部正式出台《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教师资格的认定和证书管理作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从当前我国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两份文件的内容来看,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更多是侧重在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资格的条件、考试和认定程序进行规范和要求,而对教师资格认定的标准和内容、资格证书的时效性、认定机构的管理等问题并没有作详细说明。

按照当前做法,只要达到相应的学历,无论毕业何处,都可以通过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加入到教师队伍行列。然而,能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并不代表就是一位合格且永远合格的教师。要成为真正专业化的教师,不仅需要靠职前系统化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更需要教师在职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探索。

显然,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未能体现这一点。鉴于当前教师资格制度存在的不足,国家决定实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一方面是要完善教师专业标准,提高教师入行门槛,另一方面是要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调动在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一改革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不过,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是一项综合、复杂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认真的思考和周密的设计,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谁来注册考核?按照目前的做法,中小学教师由市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高校教师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2010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415.7万多。一方面,如果每五年就要对如此庞大的教师队伍进行一次综合考核注册,在行政机构人员不断精简的情况下,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压力着实不小。另外一方面,认证注册属于行政许可,五年一次认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教育行政权力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干预,而且决定教师去留的大权完全由教育行政部门掌握,若缺乏有效监督,就有可能带来更多的权力寻租机会,教师的利益和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恐怕反受影响。因此,如何加强对注册考核机构规范的管理和监督,能否把教师资格注册考核权下放给学校或者委托给社会专业性组织进行,如何体现学生和家长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的发言权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和解决。

第二,按照什么标准来考核?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虽然明确提出要“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并且要“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评价教师的师德,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意见》对此也缺乏可资操作的具体措施。因此,目前各地教育部门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研究制定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

同时,各地在制定具体办法的过程中,不应画地为牢、各自为政,避免地方性标准和全国性标准的龃龉冲突。在这方面,应当成立全国性的协调组织,以更好地促进地方性标准和全国性标准的一致和相衔,避免对全国性的教师流动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考评内容设计上,应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为宗旨,若注册考核仅是看教師取得了什么学历、得了多少奖、发表了多少论文、有多少学生考取了名牌大学等等,势必失去了定期注册的真正意义,这样的考核不但易流于形式,而且易助长教育功利主义,使学校教育偏离教育本质,教师工作偏离教学重心。因此,教师考评体系是否科学有效,是否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是这项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

第三,如何区别对待不同教师群体的问题?从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的管理经验来看,教师资格证书分不同等级和形式,因时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这种分层分级管理特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是一项创作性工作,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如果每五年对所有教师均按照一个标准和模式来进行考评,不分工作年限和工作业绩,未必适合不同年龄和经验的教师群体。

因此,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可以结合不同群体特点,采取多重标准的办法。例如,对从事教学工作未满五年的教师,实行每两年注册考核一次,主要侧重对其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考核评价,这样有利于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激发年轻教师的工作动力,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对从事教学工作满五年的普通教师,实行每五年注册考核一次,主要侧重对其知识结构更新、工作态度情感的考核评价,这样有利于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对从事教学工作满十五年且能力突出、成绩显著的教师,可以实行免注册,颁发终身教师资格证,让他们有个稳定和宽松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让他们专心从事教育工作。

总的来说,定期考核注册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年限甚至不同专业的教师群体的实际特点,突出人性化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考核注册的实质意义。

第四,如何把资格证书定期注册制度与其他教师管理制度衔接?从教师管理体制而言,教师资格制度仅是教师管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实际上,我们在加強教师队伍管理,激发教师活力方面,一直不乏明确具体的措施。例如,我国《教师法》早就明确规定:要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建立契约式的用人制度,引入竞争择优,完善激励约束,避免论资排辈,增强教师的流动性,实现用人机制弹性化。各地即将推行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只是对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在实行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制,大力度引进优胜劣汰机制的同时,必须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来审视这个问题,应该把当前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其他一些问题,例如教师的引进交流、职称评聘、岗位设置、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进行统筹考虑,不能搞单兵式突进,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

总之,打破教师终身制的关键在于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又能维护广大教师切身利益的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师考评机制。这就需要制度设计者,一方面能广泛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能够立足我国国情,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统筹考虑我国教师的评价和管理制度。若顾此失彼,都有可能远离善政初衷。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7

关键词:音乐分析,常规教学,音乐实践

一、音乐分析的意义

音乐分析是指以音乐作为研究对象, 将一种音乐结构化解到一个相对减化的组成部分以及在结构中对某些因素功能的研究。音乐分析实际上是在“曲式学”及传统音乐作品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 音乐分析比“曲式分析”和“作品分析”所涉及的范围要大, 含义要更宽。音乐分析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在音乐的创作和实践过程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首先, 音乐分析根本目的是认识作品的内在组织逻辑。曲式学在18世纪是作为作曲技法的理论指导, 从分析前人的作品中概括出一些结构模式用于音乐创作。而在20世纪当各种音乐分析理论迅猛发展以后, 音乐分析并不只是把指导音乐创作作为它的直接目的, 而是以深入揭示作品的内在组织逻辑为直接目的。其次, 音乐分析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法分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整体分析来了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风格特征、结构布局、创作技法、情感表现和美学思想, 以此来解读作曲家在创作作品时的思维活动与步骤。正是有了这种对于音乐作品细致全面地分析, 才可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音乐实践能力, 才能更好地研究、演唱或演奏不同时代, 不同风格, 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

音乐分析是以作曲技术理论为主要的分析依据, 以此来认识创作规律, 总结创作经验, 并借用音乐史学, 音乐美学和其他手段来强化对音乐作品的分析, 来启发创作思维、提高音乐表演和音乐研究的认识程度。音乐分析就是对作品的认识过程, 把所掌握的各个门类的作曲技术理论内容, 灵活地运用到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当中, 以音乐作品的创作技法为依据, 来识别作品的风格特征, 从而达到拓宽视野的目的。在作曲技术理论中结构原则是很重要的, 是分析传统音乐作品和现当代音乐作品的共同基础。就是研究怎样以最为节俭的主题材料, 合理而富有逻辑的陈述方式, 创作出生动而富有灵感的音乐作品。无论是何种风格的作品都要遵循这一创作理念。作曲技术理论的分析不要局限于单纯的技法分析, 要结合史学、哲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 来综合分析音乐作品, 以便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作品。

二、音乐分析在常规教学中的现状

目前, 根据高师音乐专业的情况来看, 与音乐分析直接相关的就是“曲式”“作品分析”或“曲式与作品分析”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名称不一, 但所教授的内容大体都相同。我们对于有音乐作品的分析尚处于从西方引进的传统曲式 (结构) 与作品分析理论的一个消化期。我们的课堂教材相当一部分仍然使用传统经典教材的多次印刷本, 新的分析方法和现当代音乐作品地分析没有被引进到传统地教学分析上来。这就使我们的分析理论的建设, 分析教学地实践, 分析方法的学习以及系统地应用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完善。如何运用和新的分析理念来充实我们的和分析教学, 这不仅关系到学科的建设和学生的培养, 而且教学中的“教学相长”的效应也会使音乐分析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关于音乐分析课程的教学我想提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 音乐分析不能只针对某一项技术进行分析。目前高师与音乐分析有关的教材所分析作品的主要对象是18、19世纪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派和民族乐派的主调音乐作品。大量深受传统分析理论教育的教师仍按照教材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传统地教学, 只是关注于把结构简单地划分为几个部分, 主题材料的关联, 调性的变化, 并未对音乐作品的其他要素进行细致地分析, 还远远谈不上段落与要素 (如节奏、和声、旋律、音色、织体等) 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来解释结构, 更谈不上以要素为基础对作品进行整体的解释, 即根据音乐作品的情感状态或外部的含义来诠释音乐。一部优秀的作品是由很多的技术手段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的, 如若只分析作品的和声、曲式等技术手段就脱离了全曲的整体结构构思, 将无助于准确地把握作曲家的创作思路, 很容易形成盲人摸象的结果。因此, 对于音乐作品地分析, 应该提倡综合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作品的整体构架, 去寻找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捉住作品的本质, 才能得出具有说服力的结果。

其次,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传统理论基础不扎实的现象。突出的表现在音乐基础理论、作曲技术基础理论和音乐史学基础理论。音乐分析是以作曲技术理论为基础的, 作品的创作过程就是将技术手段以合理的逻辑组合的过程。离开对作曲技术的详细剖析, 就无法真正对作品的结构及其他要素做出正确地分析。但另一方面, 单纯的从技术角度来分析, 只是停留在作品的表面, 不能够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内涵。应结合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相关知识来详细地解读作品。传统理论基础打得不扎实, 就无法正确地、全面地、综合地分析和理解作品。所以, 应当加强学生对传统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实践, 使其清晰掌握分析的方法和过程。除此之外, 还应让学生阅读和欣赏相当数量, 与音乐有关的音响资料和文献资料, 了解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法, 来充实自己的文化素养, 使学生不仅能“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作品进行整体地分析和理解。

三、音乐分析在音乐实践中的作用

音乐分析是深入了解音乐的必由通道, 在音乐实践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常常对音乐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音乐实践活动中, 音乐表演是最直接的音乐实践表现形式。在音乐表演方面音乐分析有助有表演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情感, 使表演者用更好的艺术表现来感染听众。若是没有对音乐作品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关系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那么, 作品演唱和演奏的整体效果就很难构成一个完美的空间结构。从这个一方面来讲, 音乐分析对于音乐表演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将音乐分析灵活地运用到音乐表演中, 这需要我们的专业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注重音乐分析的作用, 从各方面启发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对作品的诠释。同时, “教学相长”的效应也会使音乐分析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下面以声乐演唱教学和器乐演奏教学这两方面来谈一下在常规教学中, 音乐分析在音乐实践中的体现:

在声乐演唱教学中, 教师通常都特别注意歌唱技术的训练, 大多数学生觉得有一副好嗓子才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全部。但声乐的教与学不只是简单地训练出漂亮的声音, 其最终的目的是对音乐作品的诠释能力。因此, 演唱者必须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地分析, 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并以此作为声音处理的依据, 只有这样才能较高质量地完成二度创作。在对演唱作品进行有效地分析时, 不能只对演唱作品的歌词声韵进行分析, 应当从作品的背景、结构、风格等方面去细致地了解作品。如结构方面:包括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内部结构的划分及相互关系;乐段与乐段之间, 乐句与乐句之间情感表现的脉络;若是咏叹调, 还应了解整部作品的戏剧结构及音乐结构, 以及戏剧结构与音乐结构的相互关系等等。如果忽视对作品本身的分析, 就使声乐演唱缺乏整体感, 使演唱效果缺乏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声乐教学中, 重视对所演唱作品的音乐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在器乐演奏教学中, 我们首先接触到的是乐谱, 从某种意义上讲乐谱本身是不具备生命的, 但是乐谱记录了作曲家的整个

谈当代中国音乐教育中技术的异化

闵小敏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本文通过当代中国社会中学生学习音乐时存在的普遍现象, 从不同层面揭示音乐教育中技术异化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教育;技术;异化

音乐技术是人的创造物, 是用来实现其中价值为音乐创作、表演、制作服务的, 是表达音乐的手段, 但由于技术应用过程中过于夸大其作用, 甚至将其作为最终目的, 出现了偏离, 脱离了正常的审美心态, 使它发展成为代替音乐一切整体的方式。这就是本文所界定的音乐技术异化。

多年来技术教育的解放, 给专业音乐教育带来了辉煌的成果, 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个趋向, 即教育本质的退化——从艺术退化到技术, 从技术退化到经济产品。“技术当然是要谈的, 但音乐首先是艺术, 是文化。”

我国的音乐院校中, 学生普遍存在重音乐技巧轻艺术表现的倾向。音乐作为一种技能性很强的专业, 音乐教学中演奏、演唱的基本技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但技术只是表现美的手段, 作品所包涵的思想、情感才是美的内容。许多学生认为进入高等艺术院校, 就是学习高难度的技巧, 在琴房里常常能听到苦练李斯特超技练习曲的琴声, 以及飙高音的练声。这样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一种攀比演奏演唱大作品的状况, 以表演大作品、速度、高音等作为衡量音乐技巧的标准, 盲目的炫耀技术, 陷入一种僵硬的情感模仿和纯技术发挥。对于音色、表情、作品思想感情的表达则是忽略不计, 这是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种误区。试问艺术院校的学生是否还能在琴房里以非常宁静的心情演奏巴赫的创意曲, 海顿、莫扎特奏鸣曲中的慢板乐章, 亦或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奏鸣曲集》中简易的小曲子?这些曲子对于某些业余学琴的孩子们来说可能都不屑演奏, 更何况是专业院校的学生们。而恰恰是这些曲子能够挖掘出人们心灵深处对于美的追求以及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这一点也是在教学中被忽视了的问题, 需要引起所有老师和学生们的关注。如何在演唱演奏中将高超的技术与情感的表达完美的结合, 是技巧与艺术的辩证统一问题, 也是成为以艺术家的重要标志之一。

不仅专业院校中出现这种现象, 就连儿童音乐教育也走入了这种误区。多数家长们认为, 学校里的音乐课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孩子们音乐能力的要求, 并且学生之间特长技能之间的竞争日益增大, 因此少儿学习音乐的热情不断升温, 学习一项或多项

创作过程。从乐谱中能反映出作曲家的性格、意志、思想及情感的变化。乐谱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给予我们很多提示, 如何赋予乐谱生命的律动, 从乐谱的符号中推测作曲家创作的潜在意识, 从而更好地去演奏作品, 这就需要音乐分析。分析作品应当先从基础下手, 如结构、旋律、和声、调性、句法等。通过对旋律地分析, 了解作品中旋律的特征及主题素材的相互关联;通过对和声的分析, 了解作品的调性布局及音响色彩;通过对句法的解读, 了解作品的结构及情感脉络。对作品基础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作品的整体构思, 从中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情感。除此之外, 还应对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等方面进行全面地了解。然后根据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要求, 采用不同的演奏手段。这样才能超越作品中的一切符号, 才能更好地演奏作品。

四、结语

综上所述, 音乐分析在我们的音乐生活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我们的音乐研究和日常教学中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音乐分析的教学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中却是一个薄弱的环乐器作为一种普及教育逐渐开展起来。参加声乐、器乐、舞蹈考级的人数逐年递增。这其中就出现许多急功近利的现象。有的孩子学琴不足半年, 就在家长的要求下去参加等级水品测试, 美其名曰要多积累考试经验, 孰知为了完成拔高的考级作品而耽误了多少基本功的训练, 这等于在孩子学琴生涯里浪费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啊!孩子们在识谱和技术达不到级别要求的情况下, 而过分去追求较高的等级, 就只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吃力的将谱子背过, 生硬的将曲目演奏下来, 速度及其他方面完全无法到达谱面的要求。有的家长将学习音乐作为进入某些学校的“敲门砖”, 完全不顾循序渐进的学习理念, 硬生生的让孩子向高级别迈进, 今年考一级, 明年就要考五级, 力争在小学毕业时将十级考出, 在进入重点中学时有一个“完美”的答卷, 之后再也不碰不弹, 乐器完全成为一种摆设。有的学生纯粹为了考级而学琴, 今年考完级, 立刻准备明年考级的曲目, 所弹曲目单一, 基本功得不到扎实的练习, 作为老师, 只能在练习考级曲目至余尽可能的增加基础练习, 因此经常出现所弹练习与所考级别相差甚远的情况。这种情况比比皆是。孩子们学习音乐, 不仅是学习一种演唱、演奏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得到文化的熏陶, 作为个人一种修养, 将文化传承下去, 而目前的情况则完全背离了学习音乐的宗旨。美国教育家加德纳在考察了中国的学校音乐教学之后所说的:“中国的教育家相信音乐教育应从基本功训练开始……中国的音乐教育能够保证孩子们取得一定的能力, 但是, 当他们达到一定能力以后, 他们可能再也没有欲望和想象力来运用他们的能力创造, 创造有意思的作品。”美国匹兹堡交响乐团副首席、华裔演奏家贾红光在国内接受过完整的音乐教育, 又到国外从事乐队演奏和音乐教育多年, 他的感受是:“重技巧轻理解的现象很普遍, 有的人苦练指法, 琴声里却听不到感情和共鸣。”我国著名指挥家余隆还指出:“目前国内学音乐的孩子很多为考级、比赛所累, 音乐成为一种竞技, 让人体会不到幸福感, 这其实是不利于打基础的。”

雷默曾说:“专业音乐家、专业教师或音乐学生的主要职业病之一, 就是太容易过于关心音乐活动的技巧与工具, 而很少有足够的心里距离来对音乐进行音乐 (审美) 体验。”雷默所批判的正是音乐技术的异化。归根结底, 在当下纷繁嘈杂的社会环境里, 人们是否能抛开杂念, 以宁静恬淡的心情进入音乐深处来体会伟大作曲家为我们创作的经典作品, 细细品味里面所蕴含的哲学、理性的思想,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努力前进的方向。

节, 我们应当冲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尽快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音乐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认清音乐分析的作用, 掌握音乐分析的方法是我们在常规教学中必须贯彻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不仅要强调对作品进行音乐分析的意义, 还要教会学生分析和处理作品的方法, 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高应对新作品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才能培养出素质高、专业强的学生, 使音乐教育成为真正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巍.《音乐分析学:一个需要思考和发展的学科》.音乐研究, 2010 (1)

[2]姚恒璐.《结构分析——音乐分析学中的核心价值》.音乐研究, 2010 (1)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8

现阶段,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培育一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以及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国家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增强教学常规管理这一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进而引导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逐步提升,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

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 ( 组织结构) 和教师教学的行为准则 ( 教学常规) 的总和,是保障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组织形式和行为规范,对教师的 “教”与学生的 “学”具有引导和制约两种功能,具有前瞻性、规范性、指向性、可控性、特色性等特征,包括以下四个方向的内容:

1.教学常规工作任务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 教育思想的管理,表现为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 教学过程的管理,表现为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督查、评价; 教研活动的管理,表现为通过开展说课、授公开课、 评课、教师竞赛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

2.教学常规工作时段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 期初的管理,重在计划; 期中的管理,重在落实; 期末的管理, 重在总结。

3.教学常规工作结构性管理制度

它包含: 对教师教学的常规管理, 表现为备课、上课、实验实习、复习、 作业批改、辅导答疑、考核等常规要求; 对学生学习的常规管理,表现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常规要求; 对管理者的常规管理,包括课堂常规、教务行政常规等要求。

4.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

依据教学常规工作实施的过程,教学常规工作程序性管理制度应包含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阶段性考核等五大环节的基本规范。

三、现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中仍大量保留了原来的管理方式,并没有按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的要求进行根本性的设计和改革,具体表现如下:

1.刚性化管理——“章”本位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规章制度的制订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量化评分、量化考核、量化管理。 教师和学生没有了一点自主性,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俨然成了程序化管理,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是见章不见人、重章不重人。实际上许多问题和环节都流于形式,领导忙于考核,教师疲于应付, 到头来反而使得教学过程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 更有甚者,有些教学常规管理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或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操作监管,使得制度成为摆设,没法执行。

2.标准化管理模式——“管”本位

“人因个性而存在,人因个性而美丽”,教师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现行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用既定的、统一的标准来评价教师,妨碍了教师个性特质的发挥与作用,造成有的教师因工作不能发挥特长而彷徨不前,也有的教师虽工作有创新而得不到承认,变得消极。

3.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习惯”本位

现阶段多数高职院校尚停留在习惯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忽视甚至完全放弃教学常规管理改革,对当前的产业行业变化、学生特征变化、课程改革理念、 教学前沿手段、教师诉求等漠不关心, 造成教学常规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教学管理的绩效不见提升。

4.学研管理制度——“功利”本位

理论学习流于形式,对新理念的学习浅尝辄止,意识不到理论将为行动指明方向的重要性; 对教科研项目,重申报、轻研究,重证书、轻成果,重程序、轻鉴定,造成了整个学术氛围的浮躁与功利。

四、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理性思考

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创新,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度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学习型组织形成提供环境,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学校管理工作者,应该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来指导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剔除一些落后的、不利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规定和要求,改善不合理、 不完善的规范和做法,最终形成新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师生成长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以学校为本

高职院校应以校为本,变行政管理为校本管理,所谓校本管理,即 “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是基于校情和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实施的管理; 校本管理要求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必须从传统的行政管理逐步转向根据校情而实施的校本管理,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和问题,进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改革和创新。

2.以课程为本

课程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成长的真正载体、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环节,课程管理是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内容,课程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 1) 要突出课程设置的管理。近年来,中国产业行业转型升级加剧,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 加强课程设置的制度化管理,做好课程的开设、退出和升级的机制建设,实现课程内容与行业、技术变化的及时对接,提升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性。

( 2) 要加强课程开发的制度安排。 人才质量的提升有赖于课程质量的提升,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状况,设置好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等的科目和时间节点,建设好一批专业核心课程,带动整个专业课程的质量建设与提升,进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

( 3) 要构建好学习型组织。高职院校课程的建设,单凭个体教师的力量,受个体的精力、专业视野、知识层次、技能水平等的限制,是很难达到较高的质量水平的,只有集合同行、企业骨干等的力量,才能建设出质量较高的课程,故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中,应构建好学习型组织,共同学习、研讨与工作; 当然,在教科研工作中,也需要构建好学习型组织。

( 4) 要体现评价理念的转变。首先,要改变教师评价的单元评价做法, 真正引入教师、学生、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 其次,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进行审视,观察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价值观方面是否有提高; 再次,对学生素质的评价上,要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知识、技能、态度、情感等素质的发展,以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最后,还应设立鼓励特长生脱颖而出的评比制,使特长生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3.以师生为本

高职院校应以师生为本,变物化管理为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是一种有利于师生健康、持续发展的管理,强调的是开发与促进,强调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情感与文化氛围的建设。高职院校教学常规管理从物化管理走向人本管理,是管理方式的转变,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1) 要转变传统管理职能。高职院校必须树立以 “三本” 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实施人本管理,即: “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教育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 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 2) 应体现师生参与的思想。人本管理的落脚点是师生对学校决策的可信度,学校主要的决定和决策应更多地吸收有关师生的决策或参与,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使师生产生对学校的高度认同感,使他们从习惯了服从的管理规范中走出来,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

( 3) 要适时调整激励策略。以教师为本,需要教学管理者运用激励原则,通过目标激励、领导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参与激励、信仰激励、 物质奖励等手段以获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 “最大值”,使教学工作成为教师的内部需要,并在工作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

( 4) 要促进人的主动发展。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管理者过分强调规范、 统一和模式化,过多干涉了教师的自主抉择权,从而使教师处于被动、服从和依赖的地位。学校要给教师提供一定的自主抉择权,让教师专业自主、工作自主,得到主动发展; 在对学生的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师挖掘学生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4.以开放为本

高职院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应做好开放式办学。构建信息反馈机制,对接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行业企业技术变革和管理转型; 构建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实现人员、技术、设备、场所等资源的流通与共享; 建设前瞻性遴选机制,积极跟踪政策热点、经济热点、技术热点等问题,促进专业、课程的提升或转型; 同时,建设对外服务机制,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五、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策略

1.抓住出发点、切入点和着眼点

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教学常规管理的出发点放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切入点,是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由施教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着眼点,就是促成师生的自主管理,通过制度创新,激活教师的自主发展、激励学生的自我管理。

2.关注管理效能、教师成长和心理归属

管理效能,是指通过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教师的自主管理,实现教师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教师成长。最后,通过教学常规管理实践,对准问题、不断创新,实现师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形成共同的心理归属。

摘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出发,引出了教学常规管理能力这一核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接着分析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内容及现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存在的四个弊端,然后从学校为本、课程为本、师生为本、开放为本的角度,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创新的实施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9

笔者在教学中接触到这样一道题:

如图1所示, 一个质量为M的人, 站在台秤上, 手拿一个质量为m, 悬线长为r的小球, 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且摆球正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求台秤示数的变化范围。

错解:摆球正好通过圆轨道最高点, 所以在最高点时球的重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由mg=mv02r得最高点球速度v0=gr, 人对台秤的压力 (即台秤示数) 最大最小值应该出现在小球运动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当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 由动能定理有:

mg×2r=12mv2-12mv02Τ-mg=mv2rΝ=Τ+Μ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最大=N , 解得:FN最大=Mg+6mg。

当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此时绳的拉力T=0, N=T+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最小=N, 解得:FN最小=Mg。

所以台秤示数的变化范围为:Mg≤FN≤Mg+6mg。

错解分析:问题在于台秤的最小示数是不是出现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我们知道当小球转到上半个圆周时, 除了最高点外绳的拉力都不为零, 即绳对人有拉力, 这样人对台秤的压力就要小于自身的重力Mg, 即FN≤Mg。原解错误的原因在于想当然地认为, 小球通过最高点时, 人对台秤的压力最小。

正解:设细绳与竖直方向成θ时, 球速为v, 绳的拉力为T, 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mg× (r-rcosθ) =12mv2-12mv02Τ+mgcosθ=mv2rΝ+Τcosθ=Μ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N=N,

解得:FΝ=Μg-3mg (cosθ-cos2θ) =Μg-3mg[14- (cosθ-12) 2],

(cosθ-12) 2=0, 即cosθ=12θ=60°时, 有:

FΝ=Μg-34mg

可见, 在小球向上转动过程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台秤示数的变化范围为:Μg-34mgFΝΜg+6mg

显然, 造成求解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形成了思维的不良定势, 认为是解决竖直面内圆周运动问题关键点都在“能否通过最高点”, 在错误的思维引导下不进行深入的思考, 得到了错误的答案。

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 比如关于汽车过拱桥问题, 绝大多数都认为“汽车能否安全过桥在于能否通过最高点”, 实际上这是不对的。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10

目前, 数学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对开放性试题的观点主要有: ( 1) 有多种答案或题目所给条件不齐全的题型, 视为开放题; ( 2) 题目给出的选项少于所给条件、给出多余条件或明显缺少重要条件并且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 视为开放题; ( 3) 开放性试题是指题目答案不唯一的问题; ( 4) 让学生自主选择答题方式与切入角度, 需要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创造性思来解答的问题, 视为开放性问题; ( 5) 有唯一答案, 但存在多种解答方法或存在多种可能性的问题, 视为开放性问题; ( 6) 答案不唯一甚至可以没有标准答案, 给出的条件中存在多余条件, 视为开放性试题.

综合以上六条数学教育工作者提出主要观点, 笔者得出结论, 开放性试题的条件描述包括: 条件不齐全、条件存在多余、条件多余并且需要自行填补等. 对这类试题的解法描述包括: 存在多种、不固定、不唯一、不确定、无须有准确答案等[2].

1. 通过二分法讨论开放性试题

用二分法把试题分成开放式与封闭式, 要讨论开放性试题, 必须将与开放性试题相对的封闭试题放在一起讨论, 从反面对开放性试题作出说明.

我们可以将封闭性试题以集合的形式写成C = { 问题丨条件齐全且结论确定} , 那么, 开放性试题的集合可以写成 - C =- { 问题丨条件齐全且结论确定} = { 问题丨条件不齐全或结论不确定}

此处的条件不齐全指的是条件有缺漏并且不足以证明结论; 结论不确定指的是解或答案需要通过补充条件后进行探索才能一步步明朗化或确定. 按照上述定义, 笔者把开放性试题细化为三种类型: ( 1) 结论开放型; ( 2) 条件开放型; ( 3) 条件开放且结论开放型试题.

从表面上看, 开放性试题与我们常见的“一题多解”有些相似, 这是由于“一题多解”通常给出的条件齐全、结论确定, 可以通过多种答题思路和答题手法来求解, 虽然答题思路是多样的, 但问题的结论是唯一的. 开放性试题与“一题多解”存在本质上的区别, 因为开放性试题的结论可以不是唯一的.

开放性试题与封闭性试题的另一个类型分类讨论题相比, 开放性试题存在多个结论, 并且每个结论都可以作为试题的正确结论, 但分类讨论题则不然, 分类讨论题虽然有多个组成部分, 但每一部分都不能独立成为问题的完整结论.

2. 通过要素分析法讨论开放性试题

下面, 笔者通过要素分析法来对开放性试题做进一步说明.假如将所有数学试题统一在一起, 将它们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 F, J, T, G} , 将G设为问题的根据、将T设为条件、将F设为解题方法、将J设为问题结论, 然后分别讨论F、J、T、G这四大问题要素缺失时, 会成为怎样的题型: ( 1) 当四大要素齐全时, 得到的便是常见的标准题型; ( 2) 缺失其中一个要素, 成为训练题型; ( 3) 缺少两个要素时, 成为探索题型; ( 4) 当题目只给出一个要素时, 成为问题题型.

从标准→训练→探索→问题题型, 难度是逐层递进的, 假如将开放性试题与考察型的封闭题相比, 可以得出: Ⅰ标准题要素齐全, 属于封闭题; Ⅱ训练题在T和J不明确的情况下, 属于开放性试题; Ⅲ在F, J, T, G中随机取出两个要素, 其中一个是J或T的概率为80%, 因此, 通常情况下, 探索题型有80%的可能性是开放性试题: Ⅳ只给出四要素的其中一个, 那么J或T至少有一个是未知的, 所以这类题型通常属于开放性试题.

根据Ⅲ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旦遇到探索题型, 有很大可能属于开放性试题, 根据和解法不明的开放性试题则不属于探索题型.

3. 通过存在性试题讨论开放性试题

存在性试题指的是, 通过题目给出的条件研究题目所问的结论是否存在或是否成立. 通常, 存在性试题给出的条件是齐全的, 但结论往往有: 存在或不存在、成立或不成立这两种, 正确答案必然在这两者之中. 如果从开放性试题的角度看存在性试题, 那么存在性试题的开放之处, 只是答案存在两种可能, 但正确结论是唯一的.

要研究题目给出的结论是否存在或是否成立, 就要通过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推断, 从这个层面来看, 存在性试题应该归为探索题型. 对这类问题进行求解, 要通过“设结论存在”以及“设结论不存在”正反两面进行探索.

二、结束语

无论面对非常规性试题中的哪种题型, 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都是综合分析. 通过对题目因果关系的分析, 选择最恰当的推导方向, 将因与果综合起来, 才能提高中考数学分数. 开放性试题主要考验的是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造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作为数学教师, 应该积极对非常规性试题进行深入探究, 把握试题的发展方向, 帮助学生做考前复习, 尤其是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开放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智.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评价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数学美 内在规律美 常规教学

王永春教授所著的《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一书研读活动中,笔者以梯形面积教学为例谈到了“常规教学中,从数学美的普遍性意义出发,用数学美启迪学生思维”的话题。一些教师颇感兴趣,随之也出现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有些人质疑数学内在规律美的客观性、普遍意义和数学常规教学中数学美的广泛性价值。作为回应和研究,本人再谈几个相关的话题,供数学教育教学同行们研讨。

一、数学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个性和共性

在美学发展史上,对美的认识,存在“主观”“客观”观点之争。美学发展至今,关于美的观点,大多认为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我国美学家李泽厚、美学专家滕守尧、数学界以及数学教育界的徐利治、徐本顺、殷启正、吴振奎、张廷楚等,都辩证地从美的主观和客观结合的角度看待美。比如,李哲厚、蒋孔阳等根据马克思的观点,都认为自然美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 李泽厚在《美学论集》 第173页中指出:像飘渺的银河、粗粝的礁石、喷发的火山、漂流的冰山……都是人化了的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可以成为自然美而引起人的美感。众所周知,数学中充满了辩证法,辩证思考数学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更符合数学的本质。徐本顺和殷启正认为:科学美的形式是物质的。人们所观察的客观的现象和规律是美的附体,人们去观赏它时,如果它是宜人的,那么个人的主观想象,在品味、体验中得到观赏的满足,产生愉悦,往往美感就产生了。看到滚滚的麦浪,联想到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会产生美感,这正是美的主观和客观的融合结果。

你看到客观的朝霞、彩虹、孔雀、黄山,你一定会说它们是美的;而你看到一堆臭狗屎,你肯定有厌恶感的。这些都反映了美的客观性。如果没有像“美的环境、美的行为、美的语言”等客观的存在,如果审美对象在客观上不存在美的因素,美就成了无源之水,美的行为也就没有了准则。如果没有一个个体现对称、整齐、简洁、和谐、数学内在规律等数学美的对象为附体,我们学生的数学美感从何而来?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们往往是在对客观现象的比较中发现美的。

王永春教授指出:对数学美的认识就是能够认识或感受数学内容、结构和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的美,是对数学外在形式的美好感受和内在本质的理性欣赏。这段话体现了数学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点出了数学美的层次,是我们数学教学中要牢记的理念。数学美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美的主观性。一件衣服,你看是美的,可她看却不美。主观性是发现客观美的心理基础。不承认美的主观性,也就无法发现客观的美。由于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所以人们对美的认识有时是相对稳定的。唐代人以“胖”为美,一些浪漫群体以穿衣服“奇异开放”为美,少数民族穿衣服有各自的喜好,儿童大多喜欢看鲜艳的色彩……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学生群体中抓住美的主观和客观关系的稳定性,以客观的数学形式适时点燃一些学生群体心中的数学美,让学生解完题后产生美的滋味,我国数学美专家徐本顺强调了这一点。

美感是存在因人而异的,这是个性,这是美的主观性的体现。没有美的主观性和对美的认识的个性,大自然的美就不能被具体人所认识。但对美的认识也有共性:一幅美丽的画,会引起众多人的美感,一幅由几何图形构成的图案,往往会引起几乎全班学生的美感,这体现了美的共性,也体现了美的客观性。当然,“知识无论如何讲,某学生也不感到美”,这个现象存在,但不是普遍现象。不承认美的共性,我们就无法在班级用数学美启迪全体学生;不承认思维的共性,我们就无法面对全体学生讲课,我国的班级授课制就得取消,这是不现实的。

二、探究常规教学中的数学美值得思考

徐本顺和殷启正认为:人们大多数认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是美的三种基本内容。然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还有一种美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是科学美。自然规律展示的简单性、完整性和秩序关系、灵感突发时引起的冲动,这些引起的愉快含审美愉快。这些科学美的形式反映了物质运动所形成的规律性的东西。

英国美学家夏夫兹博里认为,“趣味”是人的本性中天然存在的一种专门欣赏美的器官,可见数学兴趣与数学美的紧密联系。数学外在的形式以及不被人们注意的内在规律引起的学习情趣、灵感、顿悟等都含大量的美感因素。徐本顺、殷启正指出,欧几里德是以数学美作为发展的动力的伟大先驱。可见数学美的普遍意义。

关于数学美,王永春教授强调了“数学外在形式的美好感受、内在本质的理性欣赏和数学思想”。这里的“内在本质”就包含了“数学内在规律”。

事实上,客观世界的一些内在规律美比较隐藏,因而往往不会被人发现,正如梯形内涵的美不能被一些人发现一样。身体有结构美,但以往大家并不知道。当我们学习黄金分割后,看到人体结构中体现出的0.618,才发现人体结构是这么美。梯形面积公式推导中,似乎不存在什么数学美。但与梯形相联系的长方形体现了美的对称性,与梯形面积推导相联系的平行四边形构成的图案体现了美的奇异性,梯形面积自身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关系体现了美的统一性。当我们透过平行四边形的外在形式美,而在思考中发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规律,品味运用平行四边形解决梯形面积的类比法等数学思想方法时,梯形面积将与美的形式、美的规律及美的思考融合,美感将会产生。

高斯的自然数和的巧妙计算:(1+100)×100÷2,体现了数学美,而该计算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有紧密联系S=(a+b)×h÷2,此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恰恰体现了美。在教学中,我们用“5+6+7+8+9+10=(5+10)×6÷2”这个类似高斯的方法启迪学生探讨梯形面积求法,这一类比思考显然体现了数学思想美。以数学美启迪学生思维,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发现、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即以美启真(以美启真——罗增儒)。王永春教授指出:数学思想方法有一种内在的、独特的美,从数学知识提炼出思想方法,是一种升华的美。数学思想方法是普遍的,可见,数学美也是普遍的,数学美不仅仅蕴含在一些特殊数学内容中。形式美主要是对形式本身的欣赏结果,此时可能并没感觉到它内涵的美。一些美没通过形式表现出来,而潜藏在人往往意识不到之处,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积淀”(《美学引论》第66页)。一个梯形面积的推导,你若能揭示其中隐藏的美,就能引起学生的美感。不要认为外在形式极其明显的、震惊的美导致的美感才是美感。我们从常规数学教学中去捕捉数学规律和数学思想方法蕴含的美,从以往忽视含“美”的数学载体中引导学生去进行数学美思考,去探讨数学教学,这个无疑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面对具体审美对象,美感的产生要经过的时间

从宏观看,审美心理当然不是短期形成的,要经历长期的审美实践。值得注意的是,儿童从出生后认识世界开始,就不断接触客观世界中的美。如美丽的风景、妈妈和教师穿的美丽的衣服、美丽的图片……这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儿童,久而久之,以潜意识积淀了浅层的审美经验。这些审美经验成为诱发美感的前提。事实上,儿童面对具体场景和对象,有时美感确实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才产生,而有时却在当时就产生了。在某具体场景中对某一事物产生美感不一定非得都经历漫长的时间,因为这里有以往审美经验的参与。面对审美对象,一旦激活以往积淀的审美经验,不同信息神经元突然联系,美感就会立刻产生。学生看到花,会立刻感到美,脱口说出“花真美”。当你的同事问你“她穿的衣服好不好看”时,难道你会说“等我回家研究一下,体验完后再回答你”?在安徽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写的《美学引论》中认为,美感是有层次的,美感具有直觉性,即对美不加思索而产生情感反应。爱迪生认为,美立刻在想象里渗透出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不需预先经过考虑。我们不能简单地说“面对所有的审美对象,美感都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才产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美的感染下有时即刻产生美感现象,是可信的。

美感有感知阶段、审美经验阶段和审美创造阶段等不同的层次。教学中,学生产生美感的因素不光是教学现场教师的语言,还有以往学习和生活中积淀的审美经验。在梯形面积教学片段的导入中,我们先展示的是用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图案,这个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说它是美的。这个图案既含形式美,还能和人铺地板的生活意义结合,即将“形式”社会化和人为化了,会激活以往学生积淀的审美经验。以往的审美经验、审美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与当时的场景融合,我们的学生会不加思索而产生美感,这个是符合现实的。我们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学生是在前面图案美的感染下思考平行四边形的,抽象的平行四边形与生活结合了,人为化了。梯形剪拼成长方形,会产生对称美,长方形自身蕴含对称美,这成为激发形式美美感的前提。加上教师的点拨,学生回忆以往就有了体验和经验,也会很快发现其中的规律美。

四、以学生审美经验为基础,以数学美为线索进行教学,是一个有效教学方法

与我们教师相比,小学生的审美经验在水平上存在差距,我们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水平来推断学生。因而在以数学美启发学生思考时梯度不能过陡,对同一思维长度,阶梯要相对加密。当然,我们将启迪思维阶梯加密,不同于嚼碎了喂给学生。嚼碎了再吐给学生,是注入式,而我们是启发式,是一步一步用数学美启迪——以美启真。事实上对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隐藏的数学美,就连一些成人都难发现,对学生若不将启迪的阶梯加密,他们是难以领悟的。

处处以数学美为线索展示知识,是否会把一个主观的、情绪体验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是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第一个问题,我们要清楚,任何认知都离不开情感的参与,这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基本思想。新课程理念反对将情感和认知割裂开而弱化情感效应。美感属于情感,以数学美启迪,无疑会创设出情感和认知融合的情境,使美感成为认知的动力。我们以数学美激发学生思考,最后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此时的数学美事实是为认知服务的,并不是认知为数学美服务的。对第二个问题,根据感觉的适应性和美感的间歇性,总用一种教学方式教学,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数学美的形式和内涵是丰富的,同是以数学美启迪,只要你不断更换数学美的形式和内容,学生是不会厌倦的。

以上根据当前学习研讨中对数学美的认识的争鸣谈几点看法。挖掘数学常规教学中的数学美,有可能是一片没被开辟的处女地,但为了数学教学中数学美的普遍意义及发展,我们要在困难中去开辟它。从数学内在规律美的普遍性意义出发,在常规教学中,透过数学美的外在形式,揭示数学内在美的规律,以此启迪学生数学思维,是目前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 徐本顺,殷启正. 数学中的美学方法[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3] 王永春.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M]. 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

打破常规的思考 篇12

△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是 △ADC面积的2倍。

(1)求sin B sin C;

(2)若 AD=1,求 BD和AC的长。

这是一道比较常规的三角题, 试后了解,很多考生没有完整解答,常规问题,丢分严重。为探寻其中原因,循着学生的思路尝试解答本题。

先画示意图1-1。可设∠BAD=∠DAC=α,AB=c,AC=b。

寻找关系,本题只有两个主要条件,角平分线与面积比, 所以解答的出发点很容易找到。(这也是高考题的一个特点, 入手容易! )

由题得:

继续探求(2)的解答。设BD=x。

到此应该是比较顺利的,但再求AB却碰上了困难!(这也是高考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深入难! 这也是试题要有区分度的要求使然。)

在△ABD中,利用余弦定理,得

联立(1),(2)消去bcosα,解得b=1。

若回到原△ABC,则由余弦定理得

联立(1),(3)消去bcosα 并整理,得:

观察得方程的一根为b2=1,则另一个根为b2=-5 /8(舍去),故b=1为所求。

同样,利用分解因式或直接利用求根公都可以得解;若联立(2),(3),解法类似。

这些解答,思路自然,但后者运算量较大,加之在考场上时间紧迫,有的考生只能半途而废,或得出各种错误结果。从而也失去了得分的机会!

若注意到,∠B,∠C是目标∠BAD=∠DAC=α 是条件,还有另一 对角 ∠ADB,∠ADC互补 , 则可设 ∠ADB =β,则 ∠ADC=π-β。

在△ABD中, 由正弦定理, 得

这正是标准答案!既避开了冗长的思维过程,也避开了繁琐的运算过程。如此解答,对考生而言,这不仅仅是节约时间的问题了。关键是发现两角互补,并创造性地应用于问题的解答。

由以上的探求,考生不会做或做不完全,可能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运算能力不过关,得到了关系式(方程)也解不出正确的结果,或者运算过程有误。

(2)符号化的能力较低,不会引进和运用简洁的数学符号。

如本题若不引进 α,β,a,b等符号,无疑增加了难度,影响了思维。符号化也是一种能力,是简洁运算的一个前提,关于这一点,常被学生和老师忽视。

(3)基础知识不熟悉。

不少考生对角平分线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所分得的两角相等,从而只得到如前讨论的繁琐解答,而得不到如下的简洁解答。注意到点D到AB,AC的距离相等,设为h,

又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得:

(4)创新意识不强,思维僵化,思路受阻,平时学习的力度不够。

在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能“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考题 “要注重问题的多样性,体现思维的发散性”。

上一篇:传统三联疗法下一篇:青山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