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贡献度

2024-08-21

经济贡献度(共12篇)

经济贡献度 篇1

摘要:本文在相关文献和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31个省(市)1997-2008的面板数据研究了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表明:社会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政府应注重投资社会资本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资本,经济增长,面板数据

一、绪论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价值判断和文化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成功,而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结合,肯定了社会资本论在面对宏观经济问题时的重要作用。

1.研究意义

经济增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国民生活水平、教育发展水平,而社会资本近年来已成为人类社会试图走出发展困境和探索发展之路的一种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解释范式。

按照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Y=AKα·Lβ·lnY=lnA+αlnL+βlnK[其中Y为产出,A为技术进步,K表示固定资本投入,L表示人力资本投入,α,β分别表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一般来说,在资本应用过程中,物质资本具有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减趋势,最后趋向于某一固定数值;而人力资本则具有较强的边际报酬递增趋势,在同等的人力资本水平下,政策、制度的不同则使得人力资本所发挥的效用也不同。

实证结果表明:制度、信任能显著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不同制度水平,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社会资本可以解决经济活动中的市场失灵问题,使现有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市场经济的低效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理论背景

界定、测度社会资本并分析其构成。经济学的观点,强调的是社会资本的“资本”属性,包括:(1)社会资本本质上是一类资源;(2)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形式:信任、共享、网络、合作、人际关系等;(3)获取社会资本需要付出劳动和努力,它的积累需要相应的机会成本;(4)社会资本可以达到一部分收益;(5)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具有外部性。

根据布朗的归纳,这些研究可大致分为微观、中观与宏观三种类别。微观类别,主要研究个体,即人类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对资源的调动,研究的出发点和结果都是个人层面的;中观类别,研究重点在于结构,主要研究社会资本结构的网络层次,关注其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宏观类别,研究社会资本网络在特定的宏观大环境下体现的方式、文化、社会性的特征等。

对比以上两种界定,前者注重社会资本作为一种资源的“资本属性”,后者强调其“制度属性”。但它们都在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之内,而且两个属性是相互作用的。所以在本文中,对于社会资本的界定,考虑了这三个属性:网络(载体)、资本、制度。

综上所述,本文对社会资本的界定、构成以及属性表达如下:社会资本是嵌入到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文化观念、价值理念、行为认知,以及个体获得资源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模型建立

1.索罗模型的假设条件及其适用性

索罗模型把经济增长率分解为技术进步率与要素投入增长率之和。我们从该模型的假设条件出发,分析它的适用性。

其中Q表示产出量,M表示物质资本投入,t表示时间,从而得到总量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索罗采用了三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存在中性技术进步;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首先,在现实中许多技术进步是偏向于劳动的节约,并不是中性的。其次,假定规模报酬不变也很难实现。最后,根据全球市场运作情况分析,市场机构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所以,我们将进行新的分析和推导。

2.经济增长因素模型建立

为了减少上述模型的局限性,我们决定放弃三大假设条件。设总生产函数为:

其中,Y为总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M为物质资本存量,N为知识资本存量,L为人力资本总存量,t为时间。

等式两边对t求全微分得(符号·表示对时间t求导)

方程两边同除以Y得:

其中,为物质资本的产出弹性,为知识资本的产出弹性,为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

得出:

其中,是M、N、L要素的单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表达式为:

其中,分别为M、N、L单要素生产率。e是规模弹性,即:

由于,,所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我们把(5)式所表达的模型称为扩展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模型,它主要表达经济增长的直接来源总是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知识和人力三种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另一部分是三种要素综合生产率的增长。

对该模型的说明:

第一,由于放弃了假设条件,(5)式中的各要素的产出弹性均为时间的函数,所以只有在已知总生产函数的具体数学表达式时,才能准确地求得。

第二,该模型中的由规模的节约、资源配置的改善和知识的进展三部分构成,主要由知识和人力等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及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所决定。

第三,该模型的生产函数具有最一般的形式,有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它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简化计量经济模型可以写成:

其中,α1、α2分别是资本、知识产出的产出弹性,E、I及S分别为平均教育水平、正式制度及社会资本水平,α3、α4及α5是教育、制度及社会资本对总量产出的影响系数,ε为残差项。

3.计量实证分析和回归估计

(1)单位根检验。为避免出现伪回归,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分别采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中的LLC检验、JPS检验、ADF-F检验和PP-F检验这四种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由于lnY、lnM、lnN三个变量的水平值均含有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因此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时所选取的也就是包含了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的检验模型。当我们对各个变量的水平值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均表明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而对各个变量的一阶差分,并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情况下进行检验时,检验结果显著地拒绝“存在单位根”的原假设。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样本中的各个变量一阶差分后是平稳的。

(2)面板回归分析。本文采用两步检验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方法如下:先进行回归分析,再对得到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序列没有单位根,则说明三变量间具有协整关系。用Eviews6.0软件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经协方差分析检验,先使用相同权数做最初的回归权数估计,然后再用估计的权数作加权最小二乘估计。lnM、lnN的回归系数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为零。且3种方法对残差的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有单位根的假设,说明lnY、lnM、lnN之间具有协整关系。

R2=0.966可调整R2=0.961F=214.8541D.W=1.809

lnM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社会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推进作用。在面板数据的回归中,社会资本的系数为负,说明两者之间是负相关。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强,交易成本越低,越能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资本的弹性系数都小于1,且大多数为负,说明了通过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四、展望与建议

本文所展现的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为政府管理经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政府应通过教育、权威与制度建设等多种途径不断改造现有社会资本,并培育新的社会资本。如果社会资本运用不当,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具有不同利益和关系网络的团体,为了寻求自己团体的利益而牺牲、排斥或损害更大团体的利益等。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其正面效应时,并尽量避免其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其存.社会主义资本论---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刘璐琳,LiuLulin.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分析[J].兰州学刊,2008,(1):49~52.

[3]彭少纹.制度变迁下的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及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4]章仁俊,刘耀祥.社会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5):170~171.

[5]刘炜.社会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对我国实践的启示[J].江苏商论,2006,(11):120~121.

经济贡献度 篇2

通过分析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基本知识和海事价值的实现途径,探索海事经济社会贡献的`测算方法,并以广东海事局为例测算出海事的投入产出比约为1:3.8,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约为70%,提出了海事经济社会贡献测算未来的发展展望.

作 者:谢燮 高宇 XIE Xie GAO Yu 作者单位:谢燮,XIE Xie(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8)

高宇,GAO Yu(广东海事局,广东广州,510230)

经济贡献度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 金融业 贡献度

EmpiricalAnalysis on the contribution of Financ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e Guosheng Mu Lijie

Abstract:Finance is the centre of modern economy,i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to outside world,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between east and middlewest regions in China has a great gap.In this process,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degree of finance is an important element.Finance playsdifferent rolesto capital input,development quality and direct contribu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increase for various regions.It will have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regions finance on promoting balanced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gional economy.

Keywords:Regional Economy Finance Contribution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05-03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各地区经济均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但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增长速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各地区经济增速差异较大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金融业贡献度不同是一个重要因素。了解不同地区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对于利用金融杠杆推动区域经济均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区域金融对增加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投入量的贡献度分析

在经济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储蓄率的高低起着关键作用。储蓄是资本投入的来源,只有较高的储蓄率才能够带来较高的投资率。从世界范围来看,几乎所有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过程中都伴随着储蓄率的上升,一些被称之为发展奇迹的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起飞阶段的储蓄率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储蓄率的提高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由于以上原因,在本文的分析中,我们用储蓄率代表资本投入增长率。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出,我国东部地区9年间(1998年至2007年)储蓄率上升了1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1.33%,这即是金融发展促进储蓄量的增加从而推动资本投入量增长的表现。东部地区经济在此期间年均增长9.8%①,由此计算出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33%/9.8%=13.57%。中西部地区9年间储蓄率上升了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0.44%,中西部地区经济在此期间年均增长7.7%②,由此计算出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0.44%/7.7%=5.71%。

结论:区域金融对区域资本投入量提高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提高了储蓄率。东部地区资本投入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13.57%,而中西部地区的贡献率为5.71%。当然,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达,金融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还可以提供超过储蓄量的信用货币投入,如果考虑到这些,那么金融对区域经济中资本投入量增加的促进作用就更加显著。

2.区域金融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度分析

区域经济增长最成熟的表现应该是质的发展,也即区域经济的增长应该最主要来自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区域金融在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1 区域金融通过扩大资源再配置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众多生产、经营部门的资本融资比重变化中实现的。所谓融资比重是指在投资主体的投融资总额中自身积累和外部融资各自所占比重的大小。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都需要在有效的市场中去实现。这不但需要有效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更需要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便利了资本集中、转移和重组,也改变着生产、经营部门的融资比重,可以有效地促使资源配置达到均衡,降低替代成本,最终形成资源的有效非均衡配置。各区域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本的社会化,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外部融资的成本。因此,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用来反映金融通过促进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从而提高在生产率,以此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因为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提高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节约变为现实。

一般说,企业的外部融资有两条途径:一是向金融机构借款,即间接融资;二是在金融市场上发行产权证券(股票)和融资证券(企业债券),即直接融资。尽管1992年以来,直接融资的比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总的来看,我国仍然是银行主导型,间接融资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我们可以用平均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变化率来衡量各区域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增长,以此衡量区域金融通过扩大资源再配置和规模经济在生产率提高过程中的作用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平均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在1998年到2007年间增长了0.195,平均每年增长0.022,同期,中西部地区平均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增长了0.0725,平均每年增长0.0081。如果用这个数值代表各区域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年增长率,并以此衡量金融通过促进资源再配置和规模节约推动生产率提高,即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那么,在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中,金融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占了2.2%;在中西部地区,金融在这方面的贡献占了0.81%。

注: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省统计年鉴。

2.2 区域金融通过扩大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金融活动为发明和创新提供了大量的资本支持,而且由于金融的支持使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和普及并现实地转化为生产力,进而提高了生产率,使一个区域的主导产业迅速成长起来,并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科技成果的大范围推广和普及的速度就越快,中间遇到的阻力就越小。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还为广泛采用国外先进生产及管理技术,为科技成果在区域间有效传播,为促进区域间进行企业技术合作等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可以说,无论在发展初期还是经济已进入发达阶段,资本投入及其融资制度无疑都是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对经济增长发挥着主导作用。

这里用各区域的全部存款额与各自的GDP的比值来近似地代替各区域广义货币供应量占GDP的比重,从金融相关比率角度来近似反映各区域经济金融化程度。同时,也用这一比值来近似地测量金融通过扩大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的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这个比值提高速度较快。从1998年到2007年提高了0.382,平均每年增长0.0424,也就是说在东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金融通过促使技术进步贡献了4.24%。同样可以看出,同期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比值提高了0.1615,平均每年增长了0.0179,也就是说,在中西部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金融通过促使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为1.79%。

注:资料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各省统计年鉴。

结论: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质的提高的贡献度应该是上述两方面的加总,即东部地区金融通过提高要素生产率而对经济总增长率的贡献度为6.44%(2.2%+4.24%),中西部地区为2.6%(0.81%+1.79%)。

3.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量中的直接贡献度分析

第三产业是一国和一个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增长对经济增量能够做出直接的贡献。金融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增量的提高很大部分来自于金融业的增长。然而,不同地区金融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量的贡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4是1998年和2007年各区域金融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金融的快速发展。各区域大部分地区金融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1998年,东部地区的这个比值为5.6%,2007年达到6.7%,比值增长1.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长0.12%。但是,中西部地区的这个比值在1998年为4.2%,2007年仅为2.8%,减少了1.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减少0.15个百分点。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落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并没有形成明显的推动作用。在东部地区,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9.8%比较,金融产值增长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为:0.12%/9.8%=1.22%;在中西部地区,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7.7%比较,金融产值增长对国民生产增长率的贡献率为:-0.15%/7.7%=-1.95%。

4.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分析

综上分析,区域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通过促进储蓄量即资本投入量提高的贡献,二是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三是通过金融产业自身产值增加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我们用Q′代表区域金融因素通过促进资本投入量增加而对区域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率,用W′代表区域金融通过促进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用P′代表区域金融自身产值增长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度。则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为:T=Q′+W′+P′。

东部地区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为:13.57%+6.44%+1.22%=21.23%;

中西部地区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度为:

5.71%+2.6%+(-1.95%)=6.36%。

我们得出的总体结论是:东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是由“低层次均衡”向“高层次均衡”转变,但是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还处于金融压抑阶段,仍是“低层次均衡”阶段。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由“低层次均衡”状态向“高层次均衡”状态的转化,必须在外生力量的作用下,使区域金融体系规模尽快突破临界点。

注释

①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历年各卷和《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计算得出。

参考文献

[1] 崔光庆、王景武.中国区域金融差异与政府行为:理论与经验解释,《金融研究》2006.6

[2] 李萍、张道宏.金融发展与地区经济差距,《统计研究》2004.12

[3]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出版

[4] 王修华、顾娜.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8.1

[5] 王修华.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比较,《经济地理》2007.2

经济贡献度 篇4

一基于语言翻译及本地化服务的“语言服务业”

我们曾提出一个语言产业的概念,并指出它所包括的各种业态。(贺宏志、陈鹏,2012)关于语言产业,欧盟翻译总司用的是Language Industry,美国的常识咨询公司则用Language Service Industry,有学者倾向于把Language Industry翻译成“语言行业”,我们则倾向于译成语言产业。用“产业”而非“行业”为的是强调它的企业性质和营利性质。首先要说明的是,与我们所谓的语言产业概念不同,欧盟翻译总司2009年发布的《欧盟语言产业规模研究报告》中的“Language Industry”,以及中国翻译协会《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中的“语言服务业”,均是以语言翻译服务为核心的较狭义的语言产业概念。

我们先看由德国语言技术中心(The Language Technology Center)提供,由欧盟翻译总司2009年发布的《欧盟语言产业规模研究报告》(Study on the size of the language industry in the EU)对语言产业所包含领域的处理。该报告所涉语言产业包括的领域有:语言教学、笔译、口译、语言技术工具、字幕翻译和配音、软件本地化和网站全球化、会议组织及咨询。我们列表如下并附上它对2008年相关产值的统计(1):

这份报告承认,相关的分类并不精确,涉及的内容也很难完整。比如,该报告中没有提及针对语言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资源整理的语言类图书出版,也没有提及语言命名、字体设计等语言创意产业,在语言技术中明确表示不包括语音技术,也没有提到语言测试。值得注意的是,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语言培训产业。在它所列出的所有领域中,除了语言培训以外,其他都是语言翻译或是与语言翻译直接相关的产业形态。因此,这份报告的语言产业概念基本上是以语言翻译服务为主体的较狭义的语言产业概念,它的一个突破是包含了所有的语言培训,而当代语言培训在很大意义上也可以理解成是对翻译能力或多语言能力的培训。这个语言产业概念与常识咨询公司的语言服务概念是基本一致的,常识咨询公司所列出的语言服务的关键词是翻译、本地化、国际化、全球化、口译等,它所发布的全球语言服务企业榜单中的企业均属于提供多语言服务及相关技术的企业。(2)

另一个案例来自中国翻译协会提供的《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它明确提出了“语言服务业”的概念。

2010年9月26日,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在北京召开,(3)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郭晓勇在会上作《中国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对策》的报告,明确表示:“本次会议名称定为语言服务行业大会,而不是翻译行业大会,这是因为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催生了一个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语言相关咨询业务为内容的新兴行业———语言服务行业,其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行业,成为全球化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这是在国内较早提出以语言翻译为主又不止于传统语言翻译的语言服务行业的概念。

两年后,中国翻译协会发布《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报告指出,“无论是语言服务行业或语言行业,其核心都是口笔译和本地化服务”,明确了“语言服务业”的提法,并提出语言服务业所涵盖的三个层面:

语言服务业包括所有从事多语言信息转换及关联服务的机构,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相关层和支持层。核心层———经营或业务的主要内容为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技术开发、培训或咨询服务的企业和结构,如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翻译软件开发公司、翻译培训机构、多语信息咨询机构等;相关层———经营或业务部分依赖于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的机构或企业,包括国家外事外宣和新闻出版部门,大型跨国企业以及旅游、对外经贸和信息技术等涉外行业的机构和企业;支持层———为语言服务提供支持的政府部门、机构和企业,包括相关决策和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狭义的语言服务业指核心层所包括的范畴。(5)

报告中列出了截至2011年底的中国语言服务企业数量,具体见表2。

从该报告的阐述以及列出的语言服务企业搜索关键词可以看出,该报告所提出的语言服务业范畴与上述欧盟报告的语言产业范畴基本一致,只是它列出的语言培训仅限于翻译培训。显然,这两个报告中所使用的语言产业或语言服务业概念均属于一种现代语言翻译产业的概念,即用本地化、全球化、网络化以及信息技术化的概念丰富了传统语言翻译服务的概念。这基本上还是一个语言翻译产业的概念,至多是一个以语言翻译产业为主体并适当包含关联产业的狭义的语言产业概念。

我们认为,此种狭义的语言产业概念,遗漏了语言出版、语言测试、语言创意以及更大范围的语言培训、语言技术,也未能包含针对提升母语能力的庞大的语言市场,因而不能反映各种旨在提供语言产品的语言产业的整体面貌。

二满足语言能力需求的语言产品

我们试图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涵盖更全面的语言产业概念,它涉及所有提供专业语言服务或独立语言产品的产业业态,而不限于语言翻译及相关产业。当然,它也不能无节制地扩展。这个概念的核心应该是满足“语言需求”的独立的语言产品。

先说明语言产品的独立性。所谓“独立的”语言产品,是指可以单独成为商品而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语言产品,而并非与其他产品捆绑在一起,或是依附在更大一级产品单位之中。比如电影中的字幕产品、公司内部的语言培训之类,如果它们不进行单独销售,就不能算是独立的语言产品,而只是一个更大单位产品中的“语言配件”。

再说明什么是真实的“语言需求”。并非所有语言形态的产品就一定是语言产品。比如我们不能说所有的图书出版都是语言产品,只有那些专门针对语言培训、语言学习、语言研究之类的图书才是语言产品。也不能说以语言要素为主体的产品就是语言产品,教育、新闻、广播、广告等产品都是以语言表现为主体,显然也不能简单地把这些产品径直称为语言产品。理解语言产品的关键是,语言产品旨在满足类似于对语言符号本身或是“语言能力”的语言需求,而不是针对“语言内容”的那种需求。简言之,语言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语言能力”,而不是提供“语言内容”。为了更清楚地解释这种语言需求,下面分类加以说明。

1. 语言需求是指获得某种语言能力(包括母语的语言能力和外语的语言能力)的需求。这种语言能力关注于一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不针对具体的或专业的语言内容。比如,《红楼梦》不是语言产品,因为它是要通过语言呈现将读者带进它的内容世界;《新概念英语》是一个标准的语言产品,因为它是通过语言呈现来提升读者的英语水平,而不是让读者去关注它的内容,尽管它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有具体的内容。按照这个思路,以语言要素为主体的指向内容世界的诸多产品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产品,诸如教育、新闻、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相声、小品等等。它们所满足的需求只是以语言为媒介的新闻、知识、娱乐、法律、导游等需求,而不是针对语言文字本身或语言能力本身的需求。

2. 语言翻译的需求,它是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需求。我们把所有的语言翻译需求都称为语言需求,无论它是针对文学、电影还是针对某个技术类行业的翻译。这与上述不关注内容的界定看似有些出入,但是从翻译的角度看,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符号系统转换成另一种符号系统的语言处理,它近似于对语言符号本身的处理。因此,我们认定语言产业范畴直接包含所有的语言翻译和相关的本地化服务。

3. 对语言文字进行处理的技术和设备的需求,包括对语言进行翻译、录入、存储、复制、传输、识别、索引、显示等处理的所有技术手段,也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技术。同样,它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符号本身的处理,相当于一种语言处理能力,而不局限于语言的具体内容。对于这一类业态我们统称为语言技术,它指向所有可独立销售的语言技术产品,无论是输入法、字库、语音识别软件,还是电子辞典、专业语言教学设备、翻译机器等。这是一个最为丰富也最有前景的语言产业领域,因为在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几乎其他所有的语言产业业态都要应用某种语言技术,在各种语言运用中,语言技术几乎无处不在。

4. 语言创意需求,主要包括语言命名、语言艺术(主要是书法)、字体设计等创意需求,这些需求也基本上贴近文字符号本身。

5. 语言资源的整理和保护、语言研究之类的需求。词库、辞典、语言标准、语言规范、语言政策等语言资源整理可以视作语言工具,语言工具类需求是一种典型的语言需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真正的或是严格的语言产品不是满足语言的内容需求,而是满足语言的能力需求,这种语言能力可以处理具有任何内容的语言文字而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语言内容。或者说,语言产业是一个针对语言本体的产业而不是针对语言内容的产业。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在此提出一个既严格又覆盖较全面的语言产业领域,具体见表3。

三第二语言服务部门

美国学者波拉特提出第一信息部门与第二信息部门的区分,他认为直接向社会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是第一信息部门;不直接面向社会,不进入市场,只是向组织内部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是第二信息部门。(王胜光,1988)受他的启发,我们提出第一语言服务部门以及第二语言服务部门,第一语言服务部门提供独立的语言产品,无疑属于语言产业;第二语言服务部门提供中间性或融合型的语言产品,我们也视作语言产业。第二语言服务部门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行业内部或组织内部的语言产品,如内部的语言培训、语言图书、语言翻译等;一类是更大单位产品中的配件性的语言产品,如电影中的字幕翻译及运用、智能机器人中的语言处理软件、汽车里车载语音设备等等。此类非独立的语言产品有两个特征,一是语言产品,一是它不独立销售。

这一类部门涉及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共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领域。与私立的语言教育市场行为不同,公共语言教育融合在公共教育体系之中,它并不单独向学生收费,甚至相当一部分免费。当然,我们可以按照某种严格的标准,把它排除在语言产业之外;但是,考虑到整个社会为提升公民语言能力的庞大支出,不能不说这是一块重要的语言经济领域。为了尽可能全面地反映语言产品的经济效应,我们认为应该把它作为语言产业的一部分。

关于这方面的经济统计,可以借鉴波拉特提出的基本方法,主要统计相关的人力资本投入和固定资产投入。诸如对政府部门的语言管理和研究人员、大学或其他机构内的语言研究人员、部门内部的专职翻译人员等等,都可运用这种方法来统计它们的产业贡献。

四专业语言服务(语言产业)与行业语言服务

在此,需要强调广义的语言服务与提供语言产品的专业语言服务的区别。一般来说,广义的语言服务是指通过语言行为进行服务,语言培训、语言翻译、语言技术开发是语言服务;文学、新闻、导游、教育、广告、交通标识等语言行为也是语言服务;在各种行业内通过语言进行接待、说明、告知、宣传等也是语言服务。语言服务可以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范畴,而在我们的划界中,只有专业的提供语言产品的服务才是语言产业。

所谓专业的语言服务就是专门提供语言产品的服务,也就是语言产业的语言服务。从另一个角度说,提供语言产品或专业语言服务的行业才是真正的语言行业。这个行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本身就是某种语言成品,诸如语言培训、语言出版、语言翻译、语言技术等,而不是别的。它可以是营利性的也可以是公益性的,营利性的语言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语言产业或语言服务产业;非营利性的语言服务主要是由国家、单位提供,它涉及各种公共语言服务,如政策、规划、规范标准、资源整理、通用语言的推广、各种语言数据库、语言研究等等。这些公共语言服务往往提供基础性的语言资源,它不仅服务于人们日常的语言运用,也为语言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所谓行业的语言服务是指伴随、渗透在各个行业活动过程中的语言服务,是通过语言进行接待、介绍、说明、告知、宣传、问询、沟通等服务,这样的语言服务在行业活动中的作用是辅助性、伴随性的。换个角度说,行业语言服务是非语言行业的语言服务,在这些行业活动中,它提供的最终产品不是语言产品本身,而是具体的行业产品,其中的语言服务只是协助行业服务的完成。比如在广播电视、旅游、医疗、营销、交通、金融等行业活动中,语言服务虽然是这些行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但这些行业的终端产品并非语言产品,而是广电、旅游、医疗等产品。行业语言服务是一个广泛存在的语言活动领域,任何一个行业的语言服务既有一般语言服务的共同特征,也有这个行业的特有属性,它是整个社会语言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有经济的贡献,但不属于语言产业。(陈鹏,2014)

五语言产业经济数据的统计问题

在确定了语言产业的宏观边界和范围之后,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就是语言产业相关经济数据的统计问题。目前,语言产业相关经济数据的统计主要面临两大难题。

一个难题是语言产品的剥离问题(语言产品的微观边界)。这里存在多种情况。最理想的类型是产品独立,统计也独立,这样的情况比较容易进行统计,比如专业的语言培训企业、语言翻译企业、语言技术企业。有一类是语言产品独立,但在经济统计上不独立。比如语言出版,它是融合在整体的出版统计之中,不易把它剥离出来。很难说哪家出版社是专业的语言出版企业,即使像商务印书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这样的出版社,也很难说它们就是纯粹的语言出版企业。再比如软件企业,它们大部分是开发各类应用软件的综合软件企业,而其中可能有的语言类软件开发不会单独进行经济统计。还有一类就是组织内部的或产品内部的语言产品。从理论上说,这方面的统计我们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入和固定资产投资来核算它的经济贡献,但其数据更难剥离。详见表4。

另一个难题,就是缺乏语言产业的基本标准,因此,也缺乏相应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渠道。这需要政府部门、研究部门、民营机构和企业几方面的长期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统计标准、统计方法和统计渠道。目前,部分语言行业的统计有些起色,如语言翻译行业、语言培训行业和语言教学设备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标准相对清晰。尤其是语言翻译行业的标准制定、统计方法及渠道,可以为其他语言行业提供借鉴。由于融合性和多样性,语言技术行业的统计肯定是个难点。在这方面,可以关注重点企业和重点技术。语言产业经济贡献度研究的目标将不限于某个细分的语言行业,而是尽可能提供一个较全面的语言产业规模数据及相关分析,这是它的意义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它会面临种种困难。

根据多种数据来源,以2010年为例,我们可以尝试作一个相当粗糙的国内语言产业总体规模的估算。先分列如下:

1. 语言翻译。据中国翻译协会提供《中国语言服务业发展报告2012》,中国2010年的语言服务业产值达到1250亿元。这一数据应该是指报告中所谓核心层业务,即提供语言间信息转换服务、技术开发、培训或咨询服务的企业和机构,如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翻译软件开发公司、翻译培训机构、多语信息咨询机构等。不确定的是,这一数据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语言培训。

2. 语言培训。据百度数据中心提供的报告,中国2010年的培训产值应该达到300亿,这个语言培训的范围主是指外语培训。

3. 语言出版。据《中国出版年鉴2011》的数据,按码洋计,语言文字类图书为574787万元,课本类图书为3168612万元,如果其中10%为语言类课本,就有316861.2万元,合计约89亿元,按60%计实洋(销售折扣)也有53.4亿。再考虑到课本实际销售和一般图书实际销售的差别,当年语言出版至少可实现产值30亿。

4. 语言教学设备。据中华商务网产业研究中心《中国语言设备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0-2015年)》中提供的数据,语言教学设备(指专门用于语言教学的整套语言设备)2010年的产值近30亿元。

5. 语言测试。据张晋军《新汉语水平考试实施情况报告》提供的数据,2010年中国雅思考试人次30万,托福考试人次约20万,合计50万人次,考试费按平均1500元计,合计费用7.5亿元。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人次约12万,考试费按平均350元计,合计费用4200万。当年四六级英语测试人数近900万人,按报名费20元计,合计费用1.8亿。其他还有全国英语等级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GRE英语测试等语言测试。保守估计语言测试当年产值不低于10亿。

6. 语言技术。语言技术或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涉及文字处理(如输入法、字形识别)、语音处理、语义处理(索引)、语言速录、激光照排、数字出版等各种语言信息技术等。考虑到输入法产业(手机用户和个人电脑用户当年不少于6亿)、语音产业、搜索引擎产业的巨大规模以及各种语言技术的丰富性,我们估算当年语言技术的产值应该不低于300亿。

综合以上各项,2010年语言产业合计产值1920亿,当年全国GDP为401512.8亿,第三产业增加值172596亿,因此,当年语言产业产值约占全国GDP的0.4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约1.11%。

这样的估算当然存在许多问题,也忽略了许多问题。但它是一个起步。通过这样一个估算,我们试图显示出2010年语言产业的大致规模,以及可以顺此模式探索下去的统计方法。我们需要优先在几个主要的语言行业中尝试建立相关的统计标准、统计方法和统计渠道,然后再合理地测算出整体的语言产业规模。

参考文献

[1]王胜光.信息产业与信息活动产值——马克·尤里·波拉特的《信息经济》[J],科学管理研究,1988,(2).

[2]陈鹏.行业语言服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14,(3).

[3]贺宏志,陈鹏.语言产业导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抓好主题教育为发展经济作贡献 篇5

中共陈集镇党委宣传委员姜锋

县委决定,从2006年2月份开始,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在全县开展“学典型、比贡献、争先进”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搞好这次主题教育,着重要解决“阜宁形势如何看、阜宁未来怎么办、阜宁当前靠谁干”这三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推进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建设,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听了县委祁书记作的动员报告,作为宣传干部,既感到精神振奋,又感到压力千斤。我不仅要带头学习,提高自已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还要带头组织宣传,为“十一五”开好局、完成“百万人民干百亿”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要带头参加讨论,提高自已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还要按照活动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好表率。不仅要带头排查整改,增强争先创优的责任感和主动性,还要强化落实,增强爱岗敬业的事业心和自觉性。我们每个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学比争”主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县委的部署和具体要求上来,切实增强搞好“学比争”主题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到“学比争”主题教育中去。

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是我们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三个文明建设中,为经济工作鸣锣开道,确保政令畅通都具有重大意义。我是一名宣传工作者,通过认真学习、积极讨论、查找不足,我深深地体会到开展“学比争”主题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认识到开展“学比争”主题教育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健是与时

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本人一贯坚持以党的宣传工作为已任,立足本职做好工作。一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有关政策法规。二是协助党委认真组织好“学比争”主题教育,努力使我镇的三个文明建设跃入全县先进行列。在农村中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的创评工作,努力营造乡风文明的大好局面。三是认真抓好党报党刊的征订发行工作,确保县委下达我镇的主要党报党刊征订任务的全面完成。四是认真负责的抓好新闻报道工作,为我镇的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实施“富民工程”创造有利条件。五是认真抓好广播电视建设,为广大群众学用科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和开展农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阵地。通过认真地组织自办节目和开展有关专题的广播宣传,不断提高广播电视的宣传地位。六是根据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以工兴农、富民强镇、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组织文艺宣传队伍,专题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农业科技知识,既传播现代科技知识,又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起到“寓教于乐、寓民于乐”的效果。七是认真组织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文明村镇为重点,加大文明村、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和文明新事等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八是认真负责地对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进行督查和指导。组织镇机关干部全力服务于经济建设,调动全镇广大干群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九是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争创活动。着重抓好市民道德教育和集镇环境面貌的整治活动,努力打牢文明创建基础,全面提高我镇的文明创建水平。十是继续加大对全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力度,通过成立一个组织,做到两个结合,召开三个会议,做好四项工作,努力开创我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积极开展财政税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项宣传活动,通过宣传车、专题广播等形式,努力使广大群众增强主动纳税的义务认识和走出去才有出路的创业意识。

按照党委提出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以工强镇,兴农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紧紧围绕“突出主体经济,重抓财源经济,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农民致富,全面提升位次,构建和谐陈集”的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战略,确保“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的总体思路,全力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主动参与者。

一是重抓在手项目信息的跟踪落实,在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二是重抓全民创业,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下功夫,在全镇范围内大力营造“干民营经济有功,当民营老板光荣”的浓烈氛围。三是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以服务为宗旨,加快职能转变,为客商提供高效便捷服务,打造高效的服务环境。

按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分工,努力做好分工的点片工作。通过深入到村组田头,积极化解协调各类矛盾,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继续组织片里的几个总支书记一起到上海和苏、锡、常招商。联络感情,争取为村里办点实事,为镇里带回有价值的项目信息。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认真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学习法律法规知识,掌握1-2门致富门路。在突击性工作上打攻坚战,在一般工作上打歼灭战。为促进全镇工作上水平、登台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对照“八无”“八排查”的内容,严格要求自已廉洁自律,永葆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质,工作上克已奉公,生活上艰苦朴素。坚持和群众打成一片,不大吃大喝,不收礼受贿。工作中坚持原则,发扬风格。

福建省经济增长贡献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贡献率;国民经济核算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26-03

据福建省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福建省全年实现生产总值6 560.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居民收入、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 321元和4 440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8.2%和5.8%。全年进出口总额544.3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5%。进出口相抵,顺差152.59亿美元。事实上,纵观福建省改革开放以来有关经济指标,可见福建省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那么促使福建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的因素何在,其影响又有多大呢?以下将从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入手进行分析。

一、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方法

经济增长就区域而言是指一定时期中商品和劳务供应能力的增加,即产出量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通常被作为对经济运行状态的最好衡量。经济学界具有代表性的国民经济增长分析方法有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把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较为成熟的国民经济增长分析方法还有丹尼森因素分析法和乔根森方法。三者本质上都是基于经济增长中直接投入因素分析的,抑或说是从拉动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三方面入手分析的。而本文从另一个角度——从GDP的各个组成部分入手分析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里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个广义的支出项目: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和净出口(NX)。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即Y=C+I+G+NX(用Y代表GDP)。由于定义变量的方法使该等式恒成立。

在该恒等式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GDP各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数学推导:

Yt-Yt-1=(Ct-Ct-1)+(It-It-1)+(Gt-Gt-1)+(NXt-NXt-1)•……①

rt=(Yt-Yt-1)/Yt-1•……②

rt=(Ct-Ct-1)/Yt-1+(It-It-1)/Yt-1+(Gt-Gt-1)/Yt-1+(NXt-NXt-1)/Yt-1……③(将①代入②得到)

1=(Ct-Ct-1)/(Yt-1*rt)+(It-It-1)/(Yt-1*rt)+(Gt-Gt-1)/(Yt-1*rt)+(NXt-NXt-1)/(Yt-1*rt)……④(③两边同时除以rt得到)

其中Yt表示t期国内生产总值,Yt-1表示t-1期国内生产总值,其他指标含义依此类推。rt表示经济增长率。则由推导过程及经济含义可见(Ct-Ct-1)/(Yt-1*rt)即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ξC表示;It-It-1)/(Yt-1*rt)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ξI表示;(Gt-Gt-1)/(Yt-1*rt)为政府购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ξG表示;(NXt-NXt-1)/(Yt-1*rt)为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用ξNX表示。

二、福建省GDP各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依上述测算方法收集1995—2004年福建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净出口以及政府购买的数据,计算得到福建省1995—2004年经济增长率及GDP各构成要素的贡献率解析表。从表中可知福建省近十年来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除1999—2002年略有放慢之外,GDP年增长率均超过10.82%,其主要贡献来源于投资和消费。由下表容易得到近十年福建省投资对GDP增长平均贡献率为47.70%,消费对GDP增长平均贡献率为27.08%,政府购买也对推动GDP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平均贡献率为19.70%。可见,投资、消费和政府购买构成了促进GDP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但是令人惊讶的结果是,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极低,甚至1999年时出现负贡献。福建省位于沪、宁与广东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被经济强势地区围绕,具有优良的港口和发达的路运系统,这些极佳的进行国际贸易的客观条件为何没能使净出口对福建省经济增长做出巨大的贡献呢?

首先,让我们来关注福建的出口“瓶颈”。出口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企业低价竞销造成出口秩序混乱。出口产业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和轻纺产业为主,出口增长主要靠数量扩张。福建省最大宗的轻工产品鞋类出口生产大多靠贴牌来支撑,平均每双鞋单价仅为2.5美元;服装出口的档次也偏低,平均单价为3.96美元;出口日用陶瓷平均每件0.2美元,仅为英、日等国同类产品价的1/7,进口陶瓷则是出口瓷价格的14倍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出口产品占该产品总额不足10%。

其次,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对美、日、欧盟等1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总量的70%。而这些发达国家又恰恰是与我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并通过种种技术壁垒,限制我国出口产品。例如,欧盟对中国机电产品实施两个指令,涉及10类产品约310亿美元。福建机电出口占全国7%,其中欧盟达13亿美元,约占全省出口机电产品的1/3。另外,欧盟自2005年2月1日起对进口来源于中国的鞋类产品实行“预告进口许可监控”,于6月份决定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实施反倾销调查;美国对我19种纺织品设限,涉及36个类别,下半年多类纺织品将无缘美国市场。石狮市有千余家纺织类企业,仅有6家可获输欧纺织品配额,与企业实际出口量相差很大。诸如此类,都成为闽货出口的壁垒。

再次,进口产品多为中高档产品,附加值较高,严重影响实际贸易余额。并且进口产品来源地过于集中,对日、美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占总量的77%。进口高度依存于这些集中的市场,不仅直接影响福建省经济安全,且易产生负面影响,如易受到主要进口国外贸政策改变、金融波动及政治环境变动的冲击。同时,从长远来看,我们的进口产品诸如石油、铁矿石等,具有较强的进口刚性。这使得作为计算净出口的进口数额指标很难有大幅减少的余地。

此外,净出口包括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在货物贸易(商品贸易)方面,尽管存在许多上面提及的问题,但是基本能实现顺差。而服务贸易方面,不仅是福建省,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多数省份均存在服务贸易滞后于货物贸易的情况,诸如运输、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电影音像及专有权力使用费和特许费等等。这些服务贸易的滞后使得实际的净出口数额降低,从而影响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

三、政策建议

(一)抓住机遇加大投资力度

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的实践都验证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对于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福建而言,要继续保持福建经济的快速增长,就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较高水平的投资。日前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概念跳出了福建的省份范围,把福建的发展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发展平台上进行战略考量,有利于福建全方位地融入到国内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中。同时,福建还具有另一有利的经济环境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多年来东盟对福建进行了大量直接投资,东盟是福建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04年,福建省累计吸引东盟国家合同外资69.9亿元,实际到资35.7亿元。更为有利的情况是,东盟各国分布着规模庞大的闽籍华人网络,这一网络在东盟和福建相互投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东盟国家的华人华侨资本一直是福建省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闽籍华人企业家鉴于市场规模和社会安全等诸多因素,仍然把福建作为投资的优先考虑对象。而且易带动东盟国家的非华人企业家积极来福建投资。总之,福建不仅应积极发挥省内、国内企业及居民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更应抓住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机遇,进一步加强闽台合作,密切闽港澳经贸关系,加大引资力度,从而继续保持并加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二)继续发挥消费拉动内需的作用

福建近年来消费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平稳的重要的作用,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该作用在未来仍将保持甚至凸现。据福建统计局初步统计,2006年1—5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 081.3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高于上年同期2.6个百分点。在消费结构的构成中有几大不容忽视的力量:一是农村市场增速加快。今年以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福建省农村消费市场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1—5月,全省农村市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8.91亿元,增长10.8%,月均零售规模扩大7.55亿元,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36%,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个百分点。二是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明显。1—5月,福州、泉州、厦门等中心城市共实现零售额690.75亿元,零售额占全省零售总额的63.9%,拉动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9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高达67.5%,带动作用显著。三是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其中,家居装潢商品销售增长迅速;受燃油需求不断扩大及价格上涨的影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旺盛,汽车消费迅速增长。可见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从长远看还是较为乐观的。

(三)改善出口结构及外贸增长方式

针对福建省主要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增长、依靠低附加值产品扩张的外贸增长模式这一问题,最主要的是改变主导出口产业结构。如前文所述,福建主要的出口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产业。该产业有其自身的弊病,如产业关联度差,缺乏优势互补产业引资环境,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不发达等。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也不具有相对优势,缺乏吸引国际资本驻足的产业配套环境。福建原有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加工贸易仍处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体的阶段,相当部分产业涉及国内的产业链短,对省内经济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都很弱,对福建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较小。所以应该学习借鉴珠江三角洲那样的成功经验,即大量加工贸易企业互相配套,互相渗透,且不断升级换代,辐射和带动整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整个地区产业层次,并形成集加工制造、贸易、航运、金融、信息和高新技术开发为一体的、技术档次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群。正如诺思所说:“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改善福建外贸出口结构、组织方式正是提升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要做好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 N.格里高利•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唐茸.福建加工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对外开放,2004(6).

[3] 张美恋.福建省经济增长的效率评价[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

[4] 李建建,陈燕.福建—东盟双向投资前瞻[J].亚太经济,2006(2).

[5] 黄启才,黄敬前.福建省经济增长的目标探讨[J].经济纵横,2003(6).

[6] 福建省统计年鉴.1996—2005年[Z].http://www.stats-fj.gov.cn

[7] 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5年[Z].http://www.stats.gov.cn

经济贡献度 篇7

地区经济受到教育水平、科学水平、能源、气候、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多种因素中,科学技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表明,科技投入是开展科学活动的物质保障以及基本条件,因此,要想提高当地的科学技术水平,最基础的措施是强化科技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个地区出台很多政策来强化当地的科技投入,预期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以国内外学者对该方面研究进行综述,选取漯河市2009-2015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灰色关联实证分析,探究科技投入的贡献度,最后提出发挥科技投入贡献的行之有效措施。

二、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已经取得丰富研究成果。其中,道格拉斯以及柯布两位学者共同建立了科学技术的计算方法,也就是C-D函数,然而该函数难以衡量技术对某一地区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值。世界银行从全世界范围内抽取经济发展较快的68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技术水平进步情况,认为不同性质国家技术水平对GDP的贡献率不同,其中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贡献率在13%左右,而发达国家贡献率均超过50%,其中贡献率最高的国家是法国,高达56.7%。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提出不同的理论,例如,新增长理论。与此同时,Griliches(1986)以美国千家企业作为样本,认为在科技方面投入的经费数额与生产率间存在正向关系。国内关于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晚,但是也逐渐发展以及完善。大部分国内研究都提出,科技投入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力量。其中,张静(2006)研究以广东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模型索洛进行实证,认为当地科技投入可推动经济发展。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多,然而国外研究由于国家性质、制度、经济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因此,并非全部结果都适用漯河市。而国内研究多数都是研究经济发达的沿海大城市,很多涉及小城市。可见,探究漯河市情况具有现实意义。

三、实证分析

(一)选取指标以及数据来源

对于科技投入方面,联合国指出包括技术、资金、科技人员等方面投入。R&D方面指标又包括人员结构、经费、专利等指标。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此次研究主要指选取R&D经费,从当地统计学获得数据,漯河市R&D经费2009年为2 902万元,2010年为3 798万元,2011年为4 794万元,2012年为6 623万元,表明2009-2012年期间,R&D经费增长128.22%。对于经济增长方面,此次研究选取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指标,从当地统计学获得数据,漯河市生产总值2009年为593.61亿元,2010年为674.11亿元,2011年为751.78亿元,2012年为813.67亿元,2013年为850亿元,2014年为861.54亿元,2015年为952.28亿元,这表明2009-2015年期间,生产总值由2009年93.61亿元增长至2015年952.28亿元,增长37.07%。从R&D经费与生产总值比值来看,2009-2015年期间,R&D经费与生产总值历年比值分别为0.049%、0.056%、0.064%、0.081%、0.088%、0.99%、0.105%,这表明2009-2015年期间,该比值明显上升,增长118.87%。20世纪30年代,P.H.Douglas、G.W.Cobb两位学者探究投入、产出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数学函数形容两者关系,提出C-D函数,具体为:Y=ALaK b,a、b均为正数,L、K、Y分别表示劳动力、资本、产出。研究表明,通过该函数可得到某企业具体时刻的技术情况,进而衡量技术对产值的具体贡献情况。但是该函数对样本量、独立性等方面具有较高要求。然而,灰色关联法对样本方面无特殊要求,而极易计算,因此,本次研究选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二)实证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将生产总值经费、预算支出分别作为子序列X1与X2,而将生产总值作为实证分析的母序列X0。经过计算,结果表明,X1、X0两个序列间的关联度为0.76,X0、X2两个序列间的关联度为0.79,因此,财政支出、R&D经费与当地国民生产总值间具有正相关。由上述的实证结果可知,2009-2015年期间,该市的R&D经费与生产总值历年比值由2009年0.049%上升为2015年0.107%,进而该市的科技进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四、发挥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措施

(一)增加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力度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生产总值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关联度为0.79,因此,政府部门应当重视对科技的财政支出。尽管2009-2015年期间,财政支出不断增加,2009年为20.60亿元,2010年为26.27亿元,2011年为31.8亿元,2012年为42.09亿元,数额在不断增长,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较低。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尽管近些年漯河市科技投入问题上的绝对数额在持续增长,然而这数额在财政总支出的占比却不高,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科技投入方面不足,造成生产设备落后,进而难以提高生产效率,甚至多数地区农民都采用传统模式进行农业生产,这样无形中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增加财政对科技投入力度是必然趋势。

此外,科技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因此,实现经济的增长,必须以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为首要前提,而优秀人才的培养是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实现人力资本的丰富积累。教育投资的深入,能够促进教育结构的优化,强调改革教育,将各类最新科学技术知识融入到教育中,实现高新科技知识点的普及,培养技能、吸取知识,使我国国民素质从根本上得到提高,确保经济发展有强大的人力资本作为后盾,保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这是中国结合国外优秀经验以及中国具体国情得出的结论。必须要借助全日制教育以及在职教育培训等不同途径,更好地针对科技传播研究人才进行全面培养,优化农业科技传播研究人才队伍。

(二)构建科技推广体系

相关部门应当通过各种针对性方法,进一步强化科技传播工作,不断优化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确定政府部门的引领地位,坚持多方共建、机制灵活以及模式多样的服务体系,提高体系应用的快捷性以及高效性,能够促进科研成果的充分、有效应用。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多数地区都尚未形成良好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传播者以及接受者三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没有构建起相应的沟通传递机制,很容易导致相当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无法顺利应用至实践环节,还没有形成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一种成果应用形式。

五、结语

漯河市的科技投入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一定贡献,由于科技投入研发生产技术以及设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另外,科技投入提高大众的科学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这样也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即科技投入加大→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增长→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当地经济的发展→使政府科技投入增加→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增长;形成良性的循环。尽管近几年不断增加当地的科技投入,其数量还处于较少状态,因此,探究强化科技投入的可靠方法还是显得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振刚,田帅,陈志明.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珠三角地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0(5):89-93.

[2]谢兰云.中国省域R&D投入对经济增长作用途径的空间计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9):37-47.

[3]高阳,程启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基于山东的实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1):47-51.

经济贡献度 篇8

一、金融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量增长方面的贡献度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的取决于传统的三大基本要素:土地、资本和劳动。而土地的供给是有限的, 并且其价值增长会引起社会经济成本的增加, 并不能给从实质上增进社会福利。因此, 这里主要分析后两个因素。劳动的增加受人口数量的增长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影响, 而资本相对于前两个因素, 影响力更大, 它与储蓄率构成函数关系。储蓄与投资的分离能促进经济发展, 这因为人的才能、资本与冒险机会在经济社会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通过储蓄, 形成大的资本, 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影响下, 直接促进经济增长。实践证明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而言, 储蓄率1的高低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高储蓄率, 中国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储蓄率基本保持在30%—51%这个水平上。可见, 高储蓄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支撑作用, 储蓄率上升使得资本投入量的增加, 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带来数倍的国民收入,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因此, 可用区域内储蓄率的年均增加来近似地代表资本投入量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中的金融贡献率。表2反映了1978~2009年四川省储蓄率的变化情况。

储蓄率的提高并不能完全等于资本数量的提高, 要形成现实的资本还必须依赖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 金融深化的过程会促使储蓄———投资转化率的进一步上升。

以β代表储蓄———投资转化系数;I为投资;S为储蓄。则β=I/S, 由于储蓄是投资的主要来源, 因此应该是β≤1。金融的作用在于使β的值提高, 并努力使其达到它的最大值1 (即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 。所以, 可以将区域内β值的年均增长率近似作为金融对资本投入量提高的贡献。

当然, 金融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劳动投入量增加也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第一, 金融发展使金融业进一步壮大, 对金融人才需求增加:第二, 金融促进资本形成, 促进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加, 有利于就业, 促进经济的增长。因此, 可用金融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的提高来代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对劳动投入量提高的贡献。如表4。

总之, 金融促进和提高要素投入量, 从提升区域内储蓄、扩大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系数和增加就业量等方面表现出来。用S1代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因素产生的储蓄率的年均增加率, 以1978~2009年四川省储蓄占GDP的比重的平均值与同期四川省GDP的平均增长率来表示, 经计算这一时期四川省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5.02%;用B1代表金融对储蓄向投资转化系数的提高比重, 这个系数要用1978~2009年四川省投资—储蓄转化系数的平均值与同期四川省GDP的平均增长率来表示;用L1代表区域经济发展中金融业就业比重的增长率, 这个系数要用1978~2009年四川省金融业就业比重的平均值与同期四川省GDP的年均增长率来表示;那么, 金融因素通过促进要素投入量增加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T1为:

通过计算, 四川经济增长中S1、B1和L1的值分别为:

二、金融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的贡献度

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即要素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增加, 这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金融能促进资本在区域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合理流动, 促使资本由效益低的行业向效益高的行业流动, 进一步优化配置, 提高了资本效率。这对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积极意义, 但它要和其他要素结合起来。这些要素不仅包括劳动、土地、资本, 还包括技术进步、知识积累、资源配置、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要素。

由于现有条件限制, 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衡量金融的贡献度难以实现。一般而言, 金融对于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可以从其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要素生产率这两点来分析:

(一) 金融通过技术进步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金融能否有效推动技术进步, 不仅取决于其为发明创造提供资金支持, 而且重要的是为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供资金保障。正如佩蕾丝在《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一书中指出, 在每次技术革命及其扩散的过程中, 金融和信用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可见, 金融极大促进技术进步, 推动经济增长。可用金融相关比率来反映区域内经济金融化程度。区域金融化程度的提高比率用区域内全部存款额与GDP的比值来近似地表示金融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在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如表5。

(二) 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

优化资源配置, 需要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均为有效市场。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 可以聚集闲置资金, 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促进资本从生产效率低的领域向生产效率高的领域流动, 进而优化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优化是推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外部因素。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在产业部门、借贷部门的融资比重变化中实现的。借贷资本与产业资本比率越大, 企业越容易从外部取得融资, 说明金融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越强。因此, 可以考虑企业外部融资比重来表示金融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在要素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当前, 我国以间接金融为主, 企业主要通过进行融资。因此, 用四川省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变化来代表区域内企业外部融资比重的增长。

金融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要素增长率提高方面的贡献度Q1可以用金融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优化资源配置在生产率提高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之和表示:

三、金融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对经济总量增加的直接贡献度

服务业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金融是服务业中最重要的一个产业, 这是因为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一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金融深化导致金融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金融业增加值在区域增加值中比重也在增大。可用金融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四、金融在四川省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

综合上面的分析, 金融在四川省经济增长中的总体贡献 (用T表示) 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通过要素投入量提高的贡献 (用T1表示) , 二是通过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 (用Q1表示) , 三是通过金融产业增加值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以P1表示) 。则金融对四川省经济增长率的总体贡献度为:

这说明金融对四川经济增长推动作用高达15.44%, 而近32年来四川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5.02%, 可以得出金融每年有效推动四川经济增长2.31个百分点。

五、结论

通过模型的构造, 进一步验证了金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四川省当前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成渝经济区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其融资环境大为改善, 逐步成为投资的热地, 要建立和健全完善的适合区域发展的金融体系, 繁荣金融市场, 才能有效利用国家和民间的资本,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到达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英]佩蕾丝.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瑞典]Hans Wikander.金融中介、均衡信贷配给与经济周期[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美]约翰.G.格利, 爱德华.S.肖.金融理论中的货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8

[4][美]默文.K.刘易斯.金融与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经济贡献度 篇9

一、沈阳旅游业发展现状

1. 发展现状

自2004年以来, 旅游总收入持续平稳上升, 平均年增长率超过同期第三产业GDP和全市GDP的平均增长速度;旅游创汇能力以18.52%的平均增速逐年增长, 旅游创汇额占全市外贸出口额比重保持了平缓的上升趋势, 但旅游创汇额占全省比重略有下降;景区建设发展良好, 平均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18万人次。

沈阳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数量稳步增长, 增幅平缓, 但2012年有较大突破, 较2011年新增A级景区13处, 增长率为33%;旅行社的数目2007年锐减, 从2006年的181家下降至150家, 减少31家, 2008年又恢复至180家以上。从2009年开始旅行社数量一直呈现小幅涨落波动现象, 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而星级饭店 (宾馆) 的数目则有微弱调整, 变化趋势线平缓。

2. 产业关联

沈阳旅游业顺向关联产业不多, 旅游业对绝大多数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为0或接近0, 除具备一定的自身促进力外, 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中间需求率达0.57, 对41个产业部门具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 其中21.95%的企业投入额在100元以上 (相对万元旅游业总产出) , 拉动作用明显;感应度系数小于1, 影响力系数近于1, 属于迟钝关联型产业部门, 发展的独立性较强, 没有充分发挥其在行业中间的关联作用。

二、旅游业对沈阳经济发展贡献度研究

1. 旅游业对各产业GDP贡献度

利用相关与回归方法分析旅游业总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各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的密切程度, 在此基础上计算回归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判断当旅游业总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时, 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平均变动数额, 进而估算旅游业的贡献大小与程度。

GDP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最佳指标。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 以旅游总收入为自变量, 分别以沈阳市GDP, 第一产业GDP、第二产业GDP、第三产业GDP为因变量, 分析计算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

旅游总收入与全市GDP、各产业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 线性拟合图中各预测值与实际值也基本上吻合, 说明旅游总收入与各类GDP之间具有高度线性相关关系, 可有效利用回归分析来研究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度。从显著性检验结果上看, T检验的概率值 (P-value) 均大幅度小于显著水平0.05, 进一步验证了回归分析的意义及回归系数的可信性。因此, 从回归系数上便可得到旅游业对GDP的贡献度, 即, 旅游总收入每增加1亿元, 全市GDP平均增加7.46亿元, 第一产业GDP平均增加0.32亿元, 第二产业GDP平均增加4.11亿元, 第三产业GDP平均增加3.04亿元。再将贡献度与各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对比, 即可得到相应的贡献度系数。其中, 旅游业对第二产业GDP的贡献度最大, 对第一产业GDP贡献最小。

2. 旅游业对财政收入贡献度研究

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是衡量一国 (地区) 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中选取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两大主要一级指标, 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的各项税收收入二级指标, 以及增值税等三级指标参与分析, 旨在“抓大放小”的同时, 较为全面地反映旅游收入与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

根据2003年~2013年沈阳市旅游收入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支出, 各项税收的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旅游业总收入与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 线性拟合图中各预测值与实际值也基本上吻合, 说明二者具有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 相互影响巨大。其中, 1亿元旅游总收入的变化会使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减9869.30万元, 使得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增减9366.18万元。同时, 1亿元旅游总收入增加会带来各项税收收入增长总计8008.09万元, 其中增值税增长694.89万元, 企业所得税增加1122.89万元, 个人所得税增加244.95万元。在全部的贡献度中, 各项税收最大, 受益最多。

三、旅游业对沈阳社会发展贡献度研究

1. 旅游业对居民收入贡献度研究

本文选取了对居民收入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 并且数据较为容易取得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四个指标作为因变量, 以2005年~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 分析沈阳市旅游总收入与上述四个指标的相关关系和回归系数, 进而估算旅游业对居民收入的贡献程度。

研究表明,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反映沈阳居民收入状况的指标与旅游总收入均存在着高度直线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 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良好。回归系数通过了T检验, 说明回归系数能有效反映旅游收入对居民收入的贡献度:当旅游总收入增加1亿元时, 从业人员总工资平均增加6651.86万元,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增加49.62元;此时,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加25.8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17元。在贡献度系数上四项指标相差不多。

2. 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度研究

就业是民生之本, 劳动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相互促进。近年来沈阳旅游业繁荣发展, 这势必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充分就业做出重要贡献。本文以2005年~2012年沈阳地区各产业、各地区从业人员随旅游收入变化的数据为基础, 采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得到结论如下。

从就业总人数上看, 年末从业人数与旅游收入的相关系数为0.97, 表示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线性正相关关系, 显著性检验P-value显著低于0.05, 说明回归系数0.084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系统默认置信度为95%) , 能够有效解释旅游收入变化对年末就业人数增长的贡献度。第二、三产业与旅游收入的相关程度很高, 显著性检验P-value也远远低于0.05, 说明两个产业的回归系数计算高度可信;而第一产业的结果稍有不同, 相关系数为0.79, 并且P-value未能通过检验, 说明旅游收入与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对较低, 回归系数不能解释两者的变化和贡献。

综上我们可得出结论, 1亿元的旅游收入增加量会使得年末就业机会平均增加841人次, 第二产业就业机会平均增加169人, 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平均增加744人, 城镇就业机会平均增加555人, 贡献度系数分布在0.00145—0.00359之间, 其中第二产业就业机会的增加较小, 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增加最大。旅游收入增长对第一产业就业增加贡献不明显。

四、关于大力发展沈阳旅游业的策略探索

1. 政府主导, 统筹规划, 增加政策支持

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是世界许多国家旅游发展成功的重要经验。为了使沈阳的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必须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对沈阳旅游资源特征进行总体分析和长远运作, 构建各具特色, 优势互补的空间格局。要坚持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入思路。把旅游业发展作为重要方面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规划, 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土地使用规划、沿海区域开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村镇规划时都充分考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政府要加大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 充分开发地域特色旅游项目和创新性项目, 增加投资渠道和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争取大支持, 采取大投入, 带来大效益。要按照争取上级支持、吸引外来投资、激活民间投资的思路, 放宽市场准入, 积极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我市的旅游产业, 多政策扶持旅游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扶持, 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视旅游资源保护, 引导旅游业健康、高速发展。同时加强学习旅游发展区域经验, 探索沈阳旅游全面发展的新模式。

2. 寻找利益增长点, 盘活旅游产业链

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 沈阳旅游业产业关联度较弱, 感应度和影响度都比较低, 这说明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不够高。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前向关联产业和后向关联产业的配合, 完成旅游者旅游全过程, 满足旅游主体、旅游及相关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不同需求, 并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

盘活旅游产业链, 找到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契合点, 是当前沈阳旅游业发展的可采取的重要举措。可先以“加强第一产业, 提高第二产业服务, 也可以联动第三产业”的目标出发, 根据辽宁农业大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地域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等项目, 进而带动商务旅游、会展旅游和都市旅游, 乡间旅游, 文化之旅等旅游产品, 将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有机结合起来, 增加沈阳城市知名度, 促进劳动就业, 增加经济效益, 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3. 加大宣传和包装, 打造沈阳旅游品牌

沈阳地处沈水之北, 自然风光秀丽, 山水景色粗犷, 冰雪景观绚丽, 世界文化保护遗产数量列全国各城市第二位, 并且文化古迹和气候资源及民族风情独特, 具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 但却没有形成品牌, 缺少知名度。因此, 发展旅游业要率先形成先进的旅游营销理念, 采取多种营销手段, 多渠道宣传, 多角度包装, 完善旅游线路和配套服务, 甚至可以引进一些诸如《爸爸去哪》一类的电视综艺节目, 真正做到“善借力而行”, 打造适宜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和公众形象, 深挖本地市场和国内、国际市场, 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4. 整合旅游资源, 加强区域合作, 营造共赢的发展环境

旅游业是一个跨国家、跨地域、跨行业的综合性极强的经济产业。进一步改革城市间的旅游合作机制, 打破壁垒和政策性障碍, 营造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 不断加强资源共享、产品互补、信息互通、客源互换, 在区域内形成开放性旅游市场。加强与沈阳周边九城市的旅游合作, 以及与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城市间的互动, 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优势, 创新性地组合区域旅游资源, 开发创意路线、个性化需求路线和多种主题式旅游产品, 借鉴先进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 打造沈阳大旅游圈, 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沈阳市统计局.沈阳统计年鉴, 2003-2013.

[2]沈阳市统计局.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2013.

经济贡献度 篇10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大连未来诸多发展战略中的核心战略之一, 确立和实施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海洋经济对大连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 有必要分析海洋产业对大连总体区域经济的贡献度大小。

二、海洋产业对大连区域经济贡献度分析

(一)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利用AHP法绘出层次结构图如图2-1所示。

(二) 构造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并检验其一致性

判断矩阵是表示本层所有因素针对上一层某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元素aij用Santy的1-9标度方法给出。

A层次对于O层次的相对权重矩阵:, λmax=2.0, CI=0具有完全一致性。其中W为权向量, W= (0.5, 0.5) 表明A1和A2两个因素对上层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相同。

以此类推, 可以得到四个层次的判断矩阵及其权向量, 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 层次总排序

层次总排序数据如表2-1和表2-2所示:

CI=0.0218, RI=0.74, CR=0.02946<0.1, 具有满意一致性。

CI=0.049, RI=1.12, CR=0.04375<0.1, 具有满意一致性。

由结果可见, 港口运输业对城市的发展起最主要作用。这是因为:港口运输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较高, 是大连港口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结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 得到大连海洋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的最优排序依次为: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渔业、造船业、盐业。重要程度依次为:0.333、0.206、0.330、0.085、0.044。港口运输业凸显出外向型经济在地区经济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王棣华, 于婷.浅谈大连海洋经济的发展[J].大连干部学刊, 2009. (12)

[2]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8

中国经济为世界贡献了什么? 篇11

2016年1月19日,中国公布上一年度经济增长率为25年来最低的6.9%,但GDP总量规模及背后的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使得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世界经济火车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35%,并将在2020年底前继续贡献30%的经济增长。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说,2015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率在25%左右。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GDP仅为美国的1/5,未来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中国的持续增长将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

2015年中国GDP绝对值同比增加约6485亿美元,高于美国的约4700亿美元及印度的约1100亿美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中国经济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作用仍是稳定的。

中国2016年1月19日公布的经济数据吸引了包括路透社、《金融时报》等众多国际财经媒体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长期研究世界经济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朱安东认为,若干年前,当中国经济体量较小、与国际联系较少时,世界不会过于关注中国经济表现,如今全球目光聚焦中国,恰恰说明中国经济对世界举足轻重。

崛起的世界市场

尽管中国2015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了7%,但仍有高达约3.7万亿美元的总量,并且进口的大宗商品实物量未减反增。预料中国仍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中国进口总额的下降主要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但从数量来看,中国的进口量是增加的。

中国在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中提出,全面放开二孩,鼓励房地产企业降价、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中国未来还将加大对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这将不断巩固中国的人口红利和市场规模,并扩大对国际原材料产品的需求。

朱安东表示,对国际上那些原材料和能源出口国而言,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拉动着国际大宗商品消费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技术和产业进步加快,国内居民消费扩大和升级,新的进口需求也在不断涌现。

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6万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值约为1600亿美元。

中国正实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绿色改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国际先进技术与设备,此类需求的持续增长将拉动发达国家的出口,助力世界经济复苏。

此外,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吸金王”,2015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折合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中,服务业占比61.1%,高技术制造业占制造业总量23.8%,同比增长分别为17.3%和9.5%。

中国为世界资金提供了一个进入空间,并产生着积极效应。

世界供给侧中心

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中国,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中国的工业制成品仍在满足着世界需求。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生产包括电脑、衣服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内的各种产品,为各国提供着满足工业生产、民众生活的各类商品。

2015年,中国出口增速好于全球和世界主要经济体,预计全年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2.4%提升至13.4%左右。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015年底撰文写道,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曾生产玩具,但到上世纪80年代时转向制造节能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中国正以同样的方式消除质量差距。

中国如今出口商品的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比例也小幅提升。装备制造业成为中国出口亮点,其中铁路设备和电力设备分别出口到全球80多个和50多个国家,并进入美欧等中高端市场。

中国还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增加有效供给,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而中国出口结构的不断优化也在满足着世界需求,成为世界供给侧的中心。

朱安东认为,中国的巨大需求能力和生产能力仍在为世界消化产能和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平抑了世界物价,防止了全球性通胀,支撑着世界经济运作。

世界投资人

2015年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创下1180.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实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3年增长,年均增幅高达33.6%。

随着中国工业化水平日趋提高、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及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中国经济与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更加紧密,中国资金、技术和设备更多进入国际市场,国际产能合作增幅强劲。

2015年,中国企业投向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优势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0.2%;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

经济观察人士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利于完善全球产业布局、优化产业链与供应链,为世界经济增添新增长动力。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被置于首位。

中国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推动吸收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业技术与产品,并为世界提供更多高端制造业产品。

世界经济转型先行者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2016年世界经济增速能从2015年的2.4%温和回升至2.9%。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加快将有赖于高收入国家保持复苏势头、大宗商品价格趋稳和中国逐步转变到消费和服务主导的增长模式。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当前着力进行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不断巩固全球经济增长的良好基础。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0.5%,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恢复仍然缓慢。究其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

世界经济同中国一样,面临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需要。先行的中国经济转型的新进展证明了世界经济转型的必要及成功的可能。

金融危机后,在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经济国家,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凯恩斯主义有所抬头,而中国这个曾经的计划经济国家正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民进国退》一书中,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尼古拉斯·拉迪宣称,中国已经实现了从“由国家主导的经济向以市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的转型,并认为民营部门是这个转型的主要动力。

世界各个经济体的发展阶段、发展方式各不相同,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各不相同,但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转型升级是必要的。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除了对世界作出巨大直接贡献,还为世界贡献了应势主动进行转型升级的思路。

足球对经济的贡献 篇12

足球的魅力可以产生经济效应, 所以“足球经济”一词应运而生。足球经济是以足球运动本身及其相关产业开发、流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 它通过球员的转会、足球产品的流通来实现。2010年, 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调查, 足球产业可被看成“世界第17大经济体”, 其年生产总值达5000亿美元, 超过了瑞士、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当年的GDP。光是英国的英超联赛, 其带动的产业总值已经超过50亿英镑。足球产业, 从转播权、吉祥物、门票、赞助商、指定体育服装和比赛用球、广告营销, 再到衍生的体育博彩、体育文化开发、球迷虚拟社交增值服务, 再到培训和慈善业, 无所不包。

足球运动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

1. 足球运动解决了部分社会就业问题, 同时很好地解决了部分人部分家庭的收入问题。

国际足联2007年6月31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 2006年全球有2.7亿人从事足球运动, 其中包括2.65亿运动员和500万裁判员、教练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亚洲球员人数达8500万。我们知道, 世界足球运动发展较好的当属拥有意甲、英超、西甲、德甲和法甲的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德国和法国, 每个国家都拥有规范的联赛制度, 按照年龄段的不同, 分成多个级别的联赛。其中成年职业联赛球员的收入, 尤其是一些明星球员的收入已相当高, 基本收入多以周薪计算。截至到2006年, 英超球队中, 球员的平均年工资是67万6千英镑, 就连足球运动发展较晚, 在世界影响力不大的美国职业足球大联盟的足球运动员, 每人的平均年工资都可达到5万6千英镑。在亚洲, 一般日本球员的薪水都在6万5千英镑到17万5千英镑中间。

更要说明的是, 一些明星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工资收入只是其收入的一部分, 比赛奖金、肖像权、球衣销售提成、广告代言、商业比赛分红等收入在其总收入中占的比例更大。近些年来, 一些金融寡头、财团、大亨等看中了足球领域, 大势烧钱, 更是推高了球员的身价和收入。一些豪门足球俱乐部, 如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 英格兰的曼联、曼城、切尔西、利物浦、阿森纳, 意大利的AC米兰、国际米兰、尤文图斯, 德国的拜仁慕尼黑等, 每年的球员工资支出接近一亿美元, 球员的周薪动则二三十万英镑。比较富裕的海湾国家, 如沙特阿拉伯、卡塔尔, 一些新兴经济体, 如俄罗斯, 都用高薪聘请高水平的足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常被拿来作为体育反面教材的中国足球, 某些俱乐部的比赛奖金也相当高, 如恒大俱乐部中超胜一场奖励500万元, 平一场奖励300万元, 一年的总奖金就发9000多万, 一些球员的收入达到近1000万元。

2. 足球运动带动了足球制造业、运动服装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以阿迪达斯为例, 阿迪达斯品牌无疑是目前足球领域叫得最响的运动装备之一, 多年来一直成为世界杯甚至奥运会的主赞助商, 这为其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销售业绩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在足球运动方面创造的商业价值是很好很高的。它生产的足球、运动服等很受世界球迷的喜欢, 销量一直很高。在南非世界杯上, 阿迪达斯尽管付出了昂贵的广告赞助费, 但回报也是惊人, 阿迪达斯的净利润增长了8200万欧元。

3. 足球运动有助于体育建筑行业的发展。

足球运动需要场地条件, 足球运动发展较好、群众基础广泛的国家, 无一不具有大量的足球场。世界杯, 足球职业联赛, 甚至是其它一些纯娱乐性质的比赛, 都需要足球场及其它一些相关的设施, 这极大地促进了体育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为举办世界杯, 南非曾经进行了6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南非经济的增长, 对国内生产总值 (GDP) 和就业发挥了很大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南非长达9年的经济持续增长, 大部分得益于世界杯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建设。南非总统祖马曾表示, 日益完善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世界杯留给南非的最大财富, 世界杯使南非道路交通建设大跨步发展。近些年, 一些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比赛球场不断翻新、扩建, 一些足球开展比较先进的国家不断开办足球学校, 足球落后国家, 如中国, 也在疾呼增加足球场地和足球人口, 相信未来足球场地的建设会超过高尔夫球场的增长速度, 这些因素无疑会进一步促进与足球相关的体育建筑行业的发展。

4. 与足球运动的相关的消费数额巨大, 在足球活动中产生了大量的税收, 使一些国家收入增加, 政府财政有效运作。

体育, 对经济全球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项统计资料表明, 体育的商业运作, 已成为许多国家促进国民消费、增加税收、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意大利的体育产业已跻身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前十名, 这都与足球产业的功劳分不开。意大利足球产业的市场交换量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达到了24万亿里拉, 人均消费320美元。还有调查显示, 英国政府可以从68亿英镑的体育总收入中得到了24亿英镑左右的税收, 这笔税收相当于政府用于体育发展投资的五倍。

5. 足球运动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足球运动员的转会和流动逐渐增加, 这就为一些足球运动员、教练员输出国创造了更多的外汇储备。

如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 非洲的尼日利亚、喀麦隆等, 均是足球运动员净输出国。据不完全统计, 在过去10年里, 巴西球员转会国外为巴西获得了高达10亿美元的收入, 足球运动员已经成为巴西诱人的、重要的出口商品。2005年, 巴西足球运动员出口价值1.58亿美元, 比2004年增加了55%。这一年中, 有804名巴西足球运动员转会国外。巴西桑托斯队的罗比尼奥前往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的转会费当年创下了2500万美元的记录, 其次是转会到法国里昂队的克鲁塞罗队的弗雷德, 价值1800万美元。随着时间的推移, 球员的身价更高, 如近期火热的巴西球员内玛尔, 其身价可能被炒至几千万美元。

6. 足球运动的流动性很大, 在城市之间, 在国家之间,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 足球导致了人流的大范围转移。

随之而来的就是所有人的吃住行问题, 这将极大地促进第三产业, 如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的大范围的全面发展。足球比赛日将成为球迷的节日、城市的节日。这一天, 人们不仅在舒适的体育场尽情享受“足球大餐”, 而且还会纵情地消费着, 在商场、酒店、旅游景点及娱乐场所享受到最优惠的价格和最优质的服务。

一些足球发展较好的职业联赛, 大多数足球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拥趸, 有自己的会员, 很多球迷把看球当成了一种文化, 会随球队远赴客场加油助威。世界杯、洲际杯、各大洲足球杯赛、欧洲冠军联赛、亚冠联赛等著名赛事, 都会带动大量的足球人口迁移, 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7. 足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有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与和平, 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作为国际足坛20世纪最伟大的两名球员之一的贝利, 曾在1970年, 来到内战纷飞的尼日利亚, 在首都拉各斯踢了一场表演赛, 为了看贝利踢球, 政府军和反对派军队达成协议, 停火48小时!足球竟然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

此外, 一些和平组织、社会公益组织, 也利用足球运动员的影响力为其进行宣传。例如, 著名的巴塞罗那俱乐部就用球衣为儿童基金会做宣传, 一些球员担任形象代言人, 为维护和平、消除贫穷等公益活动奔走。

8. 足球彩票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目前, 很多国家都发行体育彩票, 其中足球彩票是重要力量。意大利每周销售的足球彩票也达到5000万美元。近些年意大利的足球彩票也为社会创造了近2万亿里拉的收入, 中国的足球彩票也得到较快发展。

发行足球彩票, 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足球运动中, 每年创造出很多的富翁, 卖足球彩票的人也从中就业、生存, 国家从足球彩票中获得的收入也可用于补助大型赛会、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体育扶贫工程、修建体育设施等。同时, 足球彩票的发行, 也让那些有赌博心理的足球爱好者有了标的, 有了参与的平台, 减少非法的地下足球赌博活动, 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小小足球, 像魔术师一样, 对世界经济发挥着神奇的作用。足球正以他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娱乐着人们的生活, 推动着经济的发展。

摘要:足球经济是以足球运动本身及其相关产业开发、流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 它通过球员的转会、足球产品的流通来实现。足球产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体。足球产业除了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增加国家税收和外汇储备以外, 还促进了制造业、体育建筑业和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足球是一项和平的运动, 因而可以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足球彩票是足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足球彩票筹集的资金可用于筹办大型赛事、支持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体育扶贫工程、修建体育设施等社会公益事业。

上一篇:作文阅读下一篇:芹菜冬季大棚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