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和谐的发展(精选12篇)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1
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 2002年清华学生刘海洋的虐熊事件, 2005年复旦研究生的虐猫事件, 2008年年初, 中山大学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冲突事件, 以及近年来, 大学校园里学生的轻生事件, 一度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这些事件仅是学校教育中的个案, 但值得深思。笔者认为, 概括起来, 这些是学生在“人—人”“天—人”“人—我”关系冲突中的表现。因此, 有必要构建能有效地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我的高度和谐发展的和谐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人—人”和谐是和谐教育的基础。和谐教育就是从个群关系、人我关系出发, 追求人与人的和谐。在学校教育中, 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 人与人的和谐即师生 (教学) 和谐。当前, 构建和谐教育, 实现师生 (教学) 和谐, 主要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坚持教学平等。教学平等是师生和谐的前提。坚持教学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教学权利、机会、规则等方面的平等。学校要保护师生的基本教学权, 保障教学机会均等和规则公平。其二, 坚持教学民主。师生关系每时每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 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和感染学生, 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学艺术开发学生的潜能。其三, 坚持教育爱。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 反应是很灵敏的, 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教师对学生的好感和爱是构筑师生和谐心灵世界的两个重要的支点。教师的好感犹如吹向学生心灵的春风, 而爱则是让他们能获得足够成长能量的温暖阳光。
“天—人”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手段。从学生发展来讲, 每个学生都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必然与自然发生关系, 这里的自然还指向大自然以外的学生身心和学习环境。在学校教育中, 天与人和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人与身心和谐。构建和谐教育, 实现天与人和谐, 主要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教育学生尊重自然。自然界一切物体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合理性和有用性, 有它的效用价值。学校要教育学生懂得:破坏大自然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是人和谐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其二,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谐教育要从学生身心特点、认知水平与需要出发, 对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创造性地处理, 使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相适应。其三, 优化学生的发展环境。影响和制约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水平和需求、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学生认知结构与社会实践经验的积淀等内在原因;还有学生社会生活环境的差异, 主要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所提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条件的差别等外在原因。和谐教育就是要优化学生的内外在发展环境, 追求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和谐。
“人—我”和谐是构建和谐教育的目标。人与精神的和谐是指自我达成和谐的相处方式。从心理学观点来看, 人的需要满足层次越高, 自我也就越和谐。在学校教育中, 自我和谐就是人与自己精神的和谐。实现“人—我”和谐主要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身心和谐。每一学生都由两个子系统构成, 即生理 (身体) 系统和心理系统。很明显, 只有当学生这两个系统处在和谐之中, 才可能真正得到良好的发展。其二, 自我实现。只有学生能够感知到自身与期望的差异、感知到终极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时, 才能把目前的努力与长远的目标联系起来保持和谐。这些既是自我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也是自我和谐的根本意义, 是影响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其三, 尊重个人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有一个重要观点, 人之所以会出现自我不和谐, 是因为他感觉到内心的需求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或这些需求即使得到了满足, 也得不到社会的赞许。就是说, 每个人的选择受到尊重的程度越低, 要达到自我和谐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学校能够提供促进学生自我和谐的因素是:对每个学生所做的个人选择, 只要不违法都应该尊重和接受。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责任编辑:张瑞芳)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2
党的十七大做出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决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必须按照党中央的要求,首先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首先要认识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大意义。胡锦涛同志在2008年9月19日的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的这段话是对科学发展观重大意义最准确的概括和阐述,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胡锦涛同志“进一步深刻理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的指示精神。
明确认识在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认识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必要性: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
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搞好全国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工作的巨大动力,更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因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因此它是推进全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正确方向和根本指导方针,当然也是指导我们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和根本指导方针。离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我们教育战线的改革发展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明确认识在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光是教育系统每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任务,更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因为在全社会带头学习宣传完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党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既指导宏观,也指导微观,它既能指导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为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好本职工作,更能指导我们每一名教师及教育工作者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因为,科学发展观在其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方面都包含着人本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名教职员工受教育也是教育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3
和谐教育 教师 学生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建设经验教训提出来的重要战略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在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执政使命等重大问题上有了更加自觉的认识,为我们党紧紧抓住并用好战略机遇,促进发展提供思想指导。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教育的内涵很丰富,他是人文的、平安的、快乐的、均衡的;和谐教育同样也是社会满意,家长认可的。所以说,和谐是美的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和谐教育是师生关系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教育。领导和教师之间是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友谊的关系;师生之间是互相热爱,关心,信任,平等的关系。教师要把教育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和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成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一、培养学生之间的和谐
1.要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育是爱的事业,学校是爱的摇篮,没有爱就没有学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爱是教育和学校所特有的,也是基本的、最珍贵的资源。教育的爱是崇高的爱,应该让爱染教育,爱染校园,是教育和学校变成一个爱的大家园,置身其中,爱会渗透进血液和骨髓,你染我,我染你,使每个人都浸满爱。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如果缺乏爱心,便是教育的一个失败。进行爱心教育,要注意从小事做起,不能空洞。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给父母写一封信,帮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资助贫困生等具体的切合实际而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同学,感恩父母、尊重师长、热爱集体、热爱国家。也可以通过植树活动、环保行动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大自然,从而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2.教育学生宽容待人,尊重他人
如今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受到来自家庭等各方面的无微不至的呵护。但当呵护到了极端,便容易使学生养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比如,我所教的班的小李同学,在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说一不二,像个小皇上,而来到了学校这个集体,却是很难与同学相处融洽。如果事情不如他意,他就发脾气、流眼泪,还不愿和别的同学玩,甚至躲起来。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设定情景,让他们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严于律己、尊重他人、宽容他人。
3.多方位、多渠道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书籍,多学些名人名言,多观看些优秀影视剧,等等。让他们向胸怀博大的革命前辈学习,向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学习,向走在人类文明前沿的科学家学习,向不畏艰险、英勇献身的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
二、培养意志力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和谐
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环境是优越了,但他们抗挫折的意志力却减弱了。因而,一定要对学生加强意志力的培养,并且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和谐。如今,大多学生在家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什么买什么,要什么给什么,处处事事都依从他。遇事大人来处理,毫无自自救能力,这样使孩子们在遇到危险困难时,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因此,要教育学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要真正的去面对,靠智慧的力量去克服,即使你处在黑暗严冬,只要心中有太阳,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相信温暖的阳光会洒遍人间!
三、人性化管理与严格要求相和谐
尊重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的前景。尊重别人,首先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尊重别人还包括尊重别人的创造性、尊重别人的个性。如今,个性化管理的理念为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特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关注,体现了实施和谐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但是,实行个性化管理,绝不能反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实际上,二者并不矛盾。人性化管理与严格要求有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学生未来的和谐发展。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没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如果一味地迁就,往往导致学生思想放松、意志懈怠、不思进取。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军队没有严格的纪律,就不会取得胜利,学校同样也是这样,没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不会有那些著名大学近百年得灿烂辉煌。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不会有达·芬奇《蒙娜丽莎》永久的艺术魅力;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不会有刘翔12秒91的历史性跨越;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不会有中国女排五连冠的世界荣耀。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 篇4
一社会和谐的内涵
进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潜力产生巨大的负面冲击。在此背景下,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将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加以推进。在马克思对社会和谐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将社会和谐的内涵界定为三个方面, 即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第一, 人与社会的和谐。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人, 而社会是由众多个体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和谐要求必须要处理好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确保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的进步。
第二, 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 传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是人在欲望的驱使下, 单方面地向自然环境进行资源的索取, 而实践证明, 这种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社会和谐要求人与自然之间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关系, 即人不仅仅是向自然的索取, 同时也要进行反馈, 这样才能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转型以及社会转轨的时期, 我国各种社会矛盾进入了一个高发阶段, 这危及了我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不信任已经成为常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要求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机制, 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就是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人具有差异性的特点, 没有个性层面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个性独立、自由发展的权利。其次就是人的需要应得到充分满足,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每一个人都有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的需求, 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人的需要被充分满足是指在不损害其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前提下来确保个人需要的被满足。再次就是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每一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 按照马克思的阐述, 在一个理想的社会,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受权力、阶层、民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机会将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发挥。最后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 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 任何一个人脱离其他人都没有办法生存, 同时团队工作模式的盛行意味着单个人已经很难独自去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三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关系密切, 相辅相成, 二者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 体现如下:
首先, 从价值目的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是从个体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 社会和谐是从社会的视角出发来阐述价值目标。按照马克思的观念, 人只有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中的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人是否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的发展是否达到最高阶段的一个评判标准。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来看, 社会的和谐就是指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反映面。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最终实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二者之间的价值目标具有一致性。
其次, 从内涵层面来看, 二者具有契合性。从内涵层面来看, 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太多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从理论层面来看,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范畴, 二者之间具有同源性的特征。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阶段性, 人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这其中都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无论是社会发展也好, 还是人的发展也好,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实现飞跃。从内容来看, 和谐社会的发展内容, 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二者之间内涵层面的一致性要求二者的发展应综合考虑。
最后, 从相互作用来看, 二者相辅相成, 互为影响。一方面是社会和谐的条件与基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个社会只有全体人员在素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发展以后,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反之, 没有个人的全面的发展, 就不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前进。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和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反之则会阻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社会和谐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一个社会动荡不安, 充满了不和谐的因素, 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成为了无源之水, 毕竟每一个人在既定的社会环境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不利社会因素的冲击, 而社会和谐将会给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鉴于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辨证地加以看待,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4)
[2]胡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人的全面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3]任巧.浅谈社会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J].山东电大学报, 2008 (2)
[4]宋长春.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1)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5
阜康市第一小学马秀珍
党的十七大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复兴崛起的重要精神支撑,是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更是教育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活力之基和动力之源。树立先进的文化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全力打造学校文化品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构建和谐教育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校师生素养,实现高端文化管理,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阜康市一小始建于1907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百年的奋斗,百年的积淀,百年的历史,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学校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科学发展的灵魂和原动力,着力培植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学校价值观体系,积极探索和践行新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有效的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及师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使学校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跨越。
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引领学校文化发展方向
学校精神文化,是一种理念和思想,更是一种引领和精神。紧握学校精神之根,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共筑市一小和谐校园之魂。
(一)引领发展方向,培育核心文化
学校精神,是学校品格的凝炼和神韵,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和培育。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管理的本质是思想。面对“打造学校优质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这个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第一内驱力,紧紧把握理念先行的精神文化建设思路,总结办学历史,结合发展实际,挖掘和提炼学校百年文化底蕴,树立了“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学会求知,善于创新”的育人目标,确立了“教学优化、活动优效、环境 1
优美、服务优质”的办学目标,形成学校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凝炼出“以人为本,促进市一小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爱心托起希望,文化奠基未来。在“促进一小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追求和办学实践中,我校紧紧围绕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凸显学校核心价值理念,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和统帅下,精心确立并全力实施“以人为本、文化塑魂、人文管理、多元课程、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用学校核心价值观这条红线贯穿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师生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各个层面,使学校文化内化于心,渗透于制,固化于物,外化于形,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生命的精神和血脉,成为一种濡养、陶铸、自觉、习惯,成为一种独特的人文气质,为学校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和鲜活生机。
精神培育队伍,队伍体现精神。实践证明:在学校发展中,在先进精神文化引领下,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力量,为我们“促进市一小和谐全面发展”扬起了成功的风帆。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行为方式,良好有序的有机融合,升华成一种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凝聚力、推动力。广泛的心理认同,共同的精神追求,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务实求真的工作态度,博爱和谐的教育氛围,改革创新的工作激情,爱心奉献的优良品质,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沃土中生根、开花、结果,学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使学校驶入科学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二)确立“三风一训”,培育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是教育内涵的诠释和解读,是学校的“精、气、神”。学校“三风一训”,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
“三风”传递文化,凝聚学校精神。为此学校确立并形成了“求真、求实、求美、求新”的校训,“文明、诚信、和谐、创新”的校风,“博学、严谨、敬业、爱生”的教风,“乐学、勤学、活学、会学”的学风。学校自己创作的校歌深受大家的喜爱,全校师生在演唱中更是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呼唤,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进取的激励。在“三风一训”的引领下,通过师德建设、爱心工程、文明校园等阵地建设,学校精神文化深入人心,有力地推进了和谐校园建设。
(三)科学定位规划,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蕴
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成就名校。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学校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挖掘百年老校文化底
蕴,根据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2007年我校借百年校庆之际,布置出了校史展厅,撰写了八万多字的《阜康市第一小学校志》。我校的校史展厅和校志引起了阜康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校史展室和校志已经作为我校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校本教材受到学校的重视,并被确立为阜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以规为范,人文管理,构建学校文化管理模式
学校制度文化,是一种刚性规范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人文关怀和良好习惯。打造制度文化,实施人文管理,实现学校文化“张弛有度,和谐有序”动态美与静态美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民主公平认同,完善制度体系
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及管理模式的凝结,对师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校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倡导率先垂范、服务师生的精神,真心依靠教师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各种岗位职责、考评办法及教学规程,学校各种大事、重要制度都经学校人事领导小组和财经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并经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使学校规章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成为一个民主参与探索践行的过程,并力求使制度充分体现教师意志,形成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主动邀请教师参与学校日常监督管理,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氛围,打造一支充满激情、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有序、高效、良性运行。
(二)改革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机制
学校以人性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从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入手,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健全师生评价体系。实行月考核,突出了过程管理,有效增强了评价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执行效力。同时,加强学生常规管理,重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建立《文明班级管理考核细则》、《卫生评比制度》,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并按照要求每天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卫生等情况进行检查,有效的规范了学生管理,发挥了制度管理的效能。
(三)推行人文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学校以人文管理为抓手,始终贯彻人本管理这条主线,引领师生认同熟知并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转变管理理念,改革单一陈旧刚性传统管理模式,通过专题讲座、教师论坛、教育活动、督查
评价、榜样示范、表彰激励等多种办法,对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予以理解、关爱、帮助,以规为范,刚柔并济,变管理为服务,变制度为引导,变规范为习惯,有效地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极大的调动师生遵章守纪积极性,促进师生良好品质、习惯的养成,形成了师生认同、行为自觉、执行力良好的文化生态,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实现了人本管理的最优化和最大效益。
三、改革创新,多元课程,搭建学校文化建设平台
学校课程文化,是一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是一种本领的锻造和能力的形成。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多元课程,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文化基石。
学校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围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课题研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校本研究水平,搭建起多元课程的新平台,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分年级段开设校本课:
一、二年级是《巧手你我他》,三、四年级是《童心小剧场》,五、六年级是《走进美诗文》。目前学校教务处正在编写以爱家乡、爱阜康、爱学校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四、求真固本,师生互动,筑强学校文化发展之本
学校师生文化,是一种品质和素养,是一种风景和魅力,是学校人文素质和教育氛围的折射和体现。搭建师生文化平台,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
(一)构建“两园”学校,打造优秀团队
一是构建“学习型校园”。学校建立校园网站,开展校本教研,举办“教育教学论坛”、“班主任管理论坛”,有效的提升了教师教学素养。学校搭建新课程教育理论交流平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学校选派骨干教师70多人次参加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类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育人教学的本领。二是构建“科研型校园”。学校开展教学创新活动, 设立“课题研究论坛”,组织“校本研修论坛”、“课题研究报告会”、“网络资源应用培训”等专题交流活动。在学校统一规划下,学校围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展开课题研究,打造出校本科研“个人主题、学校课题”的新格局。在全国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学校每年都有几十名教师获一二等奖。
(二)播种成功希望,营造爱心乐园
学校在“促进学校和谐全面发展”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坚持结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文化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和办法,为学生搭建培养信心、挖掘潜能、锻炼能力、张扬个性、发挥特长的舞台,让学生享受希望和成功的喜悦。我校的主要做法:一是坚持常规教育,养成良好习惯;二是组织教育活动,张扬学生个性;三是培养学生兴趣,发展一技之长;四是实施激励评价,激励学生成长。
近年来,学校继续加强“三团一队”(少儿合唱团、舞蹈团、书画艺术团、小乐队)建设,充分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艺术教育呈现新的亮点。2010年5月,学校合唱团赴奇台参加了昌吉州举办的“爱我中华”歌咏比赛并取得了优秀组织奖。2010年6月和8月我校舞蹈队受邀请参加了阜康市庆六一表彰文艺汇演和慰问部队官兵文艺汇演,在市“小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中,我校有6名学生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2010年8月,在阜康市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有8名学生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学校田径队连续3年荣获阜康市田径运动会比赛第一名。
五、惟馨求和,景观彰显,凸显学校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物质文化,是一种景观和吸引,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外在表现。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校优质和谐发展的题中要义。
(一)设计识别系统,打造文化形象
我校的校标,寓学校发展蒸蒸日上,教师用爱心抚育孩子成长,学生在学校快乐生活为一体,诠释了我们的教育理想。
(二)建设人文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是一种教育力量。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环境,全力建设“人文校园”。学校精心策划教室、功能室、办公室文化,建立精美宣传栏、宣传牌,突出人文理念和育人特色,让每一面墙壁都闪动着人性的光辉,让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动人的温馨,让每一个景象都透射出启智的元素,打造出一个师生精神交融的温馨家园。
(三)真心关爱学生,构建温馨家园
据统计,1999年以来,阜康市党委、政府先后为学校共投入1000多万元,使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今的市一小,设施先进、设备一流,让师生享受四季如春的关怀;综合楼内,宽敞的图书室和阅览室,七万多册图书,汇成了知识的海洋;远程教育网络、互联网、校园局域网、计算机室、教室联为一体,使学校和外界社会紧紧相连。实验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电教中心、书画室、舞蹈室、一应俱全,先进的设施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标准的篮球场、足球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营造了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空间。整个学校布局合理,简洁美观,校园绿化率达到43%,使学校真正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摇篮和温馨的家园。
灿烂的学校文化建设之花,必然结出丰硕的兴教荣校之果。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少儿平安示范学校、和谐中国.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基地和青少年科技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小学德育实验学校、全国校园法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荣获自治区级的奖项有区级新课改先进学校、卫生红旗单位、德育达标学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少先队红旗大队、口腔健康学校;荣获州级的奖项有昌吉州先进学校、德育示范学校、军警检阅示范校、五一劳动奖章先进集体、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先进教工之家、巾帼文明示范岗、“三八”红旗集体、少先队优秀示范阵地;连续5年荣获市级教育教学管理先进集体、连续14年荣获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荣获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市“一流班子、一流业绩”称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校、平安单位、工会工作先进集体、教研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实现了品牌发展,受到领导、社会的广泛赞誉。
全面提高素质 和谐发展个性 篇6
关键词:全面发展;个性特长;关系处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42
我校是一所农村六年制完全小学,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及城乡均衡教育发展达标验收,学校无论在硬件建设还是教育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布局合理,教学环境优美,各类设施设备配套,音、体、美、科仪器器材和图书均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学校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开足开齐各门课程,狠抓教育教学常规,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还狠抓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重视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学校对“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仍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存在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自主活动时间不足及社团活动不够丰富等问题,加上教师及家长对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认识不够明确,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鉴于以上原因,我校决定把“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作为“十一五”教育研究课题。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体力和智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第二,我国教育目的的全面发展观。我国教育目的在素质结构方面是强调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第三,教育学上的全面发展观,即指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个性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学生个性发展是指学生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连续性变化过程,即学生的个性向前推进,取得进步。
由以上两个概念的定义可见,“全面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两者并不矛盾。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向学生的生活回归,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实践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已成为了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引下,学校要指导、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运用多种手段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学习态度、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得到有效的培养与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使他们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策略,使学生各种技能和谐发展;三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教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兴趣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特长。
三、课题研究策略方法
(一)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提升教师德育理念,牢固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思想,坚持耐心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深化以思品课为核心的德育教科研,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点,做到文道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办好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外德育教育基地活动,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此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利用一切社区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月、主题班队会、德育实践活动等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中队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过程中,接受“五爱”教育,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
教师要放下架子,附下身子,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与学生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赖。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要抱有宽容的心态,采取合理的方法,在确保不伤害他们自尊心的前提下,开展批评,使其从内心感受到老师的爱护和帮助。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内心深处接纳你,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构思、设计课堂教学,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究氛围,创建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条件,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流程,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另外,教师还要注意改变评价方式,避免直接的否定评价,应采取得体、鼓励性的赏识性评价,帮助学生获得成功,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学习热情会更高,学习动力会更足,学习的精神会更刻苦,学习的效果也会变得更好。
(三)遵循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锻炼其意志品质
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不能全凭教师的主观臆断。不同学生的个性都有所差异。每个小学生的爱好、特长各不相同,他们的定位与发展也必然呈现丰富多彩的态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并给予正确、科学的指导与建议。同时,还必须循循善诱,稳定小学生的爱好,并在特长发展的进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预设应对措施,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念,培养他们做事认真坚毅的意志品质。
(四)开展社团活动,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发展其特长
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扩大其求知领域,陶冶其思想情操,展示其才华、智慧的舞台。根据小学生的爱好特长,结合农村小学的实际,我们组织成立了书画社、足球社、礼仪社、舞蹈社、合唱社、棋艺社等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提高,有助于学校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渗透德育。通过活动,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发展了学生的特长、爱好。
参考文献:
[1] 周宏,高长梅,白昆荣.学校教育科研全书[M].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2] 章志光主编.小学教育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1996.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7
因此, 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 应当以“三力”教育为重点, 帮助和促进儿童实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增强观察力, 让儿童在美术教学中更全面地认知世界
观察力是指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 在观察中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提高儿童的观察力, 进而更好地认知客观世界、了解事物特性? 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启发提问引导儿童注意观察。教师在引导儿童观察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实际上就是帮助儿童明白观察的目的, 引导儿童学会观察被观察物的形象特征, 让儿童把眼中之物通过细致的观察表现为心中之物。因此, 美术教师可以采用更为活跃的方式, 将美术教育的过程变成启发式提问和发散式回答相融的过程, 根据儿童发散式的回答进行适当归纳整理, 帮助儿童们更准确地了解观察对象的特征, 最后儿童们提笔作画, 把自己的所见通过绘画的方式予以表达, 如此就使整个美术课堂变为温馨、轻松的开放式课堂, 强化教育效果, 增强儿童的观察力。
2.小组讨论促进儿童全面观察。除了教师与儿童之间基于促进观察而进行的互动外, 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也会提升观察能力。其中, 小组讨论的形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可以以6~8人为一组, 将整个班级分为若干个小组, 先以小组为单位, 共同对一样事物进行观察, 交流, 将每个组员从个体角度出发形成的观察认知表达出来, 把自己所观察到的被观察对象的特性说出来了, 大家就会发现, 这个事物的特性已经说得很完整和全面了。例如:《好吃的水果》一课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授课方法。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组准备一些水果, 在课堂上先进行分组讨论, 通过看、闻、尝等方式交流该种水果的色、香、味等特性, 形成每个组员的观察意见及整个小组的观察结论。之后, 再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这样, 大家就会对各种水果的特点都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自然也为下一步的作画打下良好的基础。
3.艺术欣赏指导儿童正确观察。作为现代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 儿童美术欣赏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增强观察能力的方式。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不仅能开阔儿童的视野、陶冶儿童的情操、净化儿童的心灵, 同时, 最基本的一点, 是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 让儿童在直接面对人类历史优秀的美术作品、打开感官与心灵时, 真切观察、感受和体验到其中传递出的多元信息, 观察到这些艺术作品的美, 观察到这些艺术作品的特性。所以, 在对儿童的美术教学中, 适当安排一些艺术欣赏课, 对提升儿童的观察力是非常有效, 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教学《妈妈和孩子》一课, 让儿童先欣赏美国女画家卡萨特的画作———《洗澡》时, 教师可以就该作品的表现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引导和指导, 让儿童仔细观察妈妈在认真熟练地为孩子洗澡时透出的对孩子无尽的爱, 观察孩子自然地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 用小脚丫在水盆中划水时的幸福, 当然还可以适当就该作品的时代背景作些介绍, 从而帮助儿童更深入地观察画中人物的眼神、表情所蕴含的深意。
二、提升表现力, 让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更清晰地表达感悟
艺术表现力, 是指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感染力。而儿童对于美术的表现力, 则应当是儿童以美术活动为表现手段, 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美的体验, 经过想象以绘画、手工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在提升儿童的表现力时, 仍然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加以教育, 并将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式融入其间, 让儿童更好地表达对事物的感悟。
1.引导儿童在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时要有感受、有内容。在儿童美术表现中, 观察是绘画的前提, 是对所描绘对象的全面感受和感知。而绘画, 则是被观察事物的具体的、付诸纸头和笔端的表现形式。在儿童绘画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儿童把所观察到的事物尽可能完整地表现出来。可以通过侧面的提示、提醒和启发, 让儿童把通过观察得到的被观察对象的基本讯息生动地表现在纸上。在绘画过程中, 还需要向儿童们传授一些基本方法:如, 整体观察, 局部入手———即从一个局部开始, 慢慢地向外延伸, 把自己的观察画出来;整体观察整体表现———直接从被观察事物的轮廓画起, 然后再深入刻画, 等等, 帮助儿童更好地作画。
2. 引导儿童在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时要有结构、有重点。在绘画过程中, 要讲究布局、讲究结构、讲究重点突出、讲究详略得当。因此, 在儿童绘画表现时, 有必要对儿童们的表现方式进行适当提点。通过启发式语言, 引导儿童在绘画时, 明确自己想画些什么? 想先画些什么? 想画哪个角度? 等等, 然后帮儿童做做加加减减的“小算术”, 即根据构图的基本原则选取突出的部分, 舍去与主题无关的细节, 协助儿童做些取舍, 让儿童们对自己的绘画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尤其在绘画结构和方式上, 需要适当向儿童讲授一些方法, 如点线面的运用等, 让儿童潜移默化地掌握绘画技巧。
3. 引导儿童在把观察到的事物表现出来时要有特点、有色彩。画不仅要有主题、有重点, 而且要突出绘画对象的具体特征。因此, 在儿童绘画过程中, 就要启发儿童, 世界上的各类事物都有着各自特性, 并努力把这种特性画出来。此外, 世界是有颜色的, 特别是在儿童的眼中, 世界更是五色缤纷、多彩斑斓。因此, 我们可以从儿童对色彩的认知入手, 引导儿童对自己的画作进行恰当的色彩表达, 天空———蓝色, 小草———绿色, 苹果———红色, 香蕉———黄色, 等等, 教会孩子们准确地辨别颜色和使用颜色, 熟练地运用手中的彩笔表现出不同事物的不同色彩, 让自己的图画更美丽。
三、激发创造力, 让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更充分地拓展思维
美术创造力就是将想要表达的思想通过美术创作的手法表达出来的能力。而对儿童的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就应该是以美术技能的教授为基础, 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
1.培养想象力, 激发儿童的美术创造力。儿童有自己特有的对事物表达感受的方式, 某种程度上, 他们比成年人更具有想象力, 更具有发散性思维。而这种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是很值得拥有、珍惜和保持的东西, 实质上也具体地体现为他们的创造力。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据说, 有这样一个实验, 在黑板上点一个粉笔点, 然后让大学生和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说这是什么? 大学生众口一词, 这是个粉笔点。而小朋友的思维却很活跃也很富有想象力, 太阳、星星、钻石、珠宝, 等等, 给出了不少很奇特的答案。其实这就生动的反映出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更习惯以逻辑性的思维看待事物, 而恰恰是儿童, 对于事物的看法更有想象力、更有创造性。
2.鼓励特色化, 激发儿童的美术创造力。当然, 创造性的激发不仅在于安排一些主题课程, 还应在平时的美术课上善于发现和鼓励儿童们作出富有创造力的美术画。有观点认为, 在宽松自由的民主氛围中, 有许多孩子往往更乐于同中求异, 更善于在活动中显示审美能力的个性优势, 表现出独特、多变的思维方式, 探索与众不同的问题答案。因此, 在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 可以努力营造宽松的、积极的、民主的课堂氛围。可以鼓励儿童画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美术作品, 画出大胆想象、富于幻想的美术作品, 画出表现独特、个性突出的作品。可以将其中的比较突出的、画得比较好的“特色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让大家共同点评, 共同学习。
3.注重针对性, 激发儿童的美术创造力。儿童美术教师应该学会根据儿童的不同时期和阶段, 以及不同儿童的不同创造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兴趣教学。在美术课上, 我们要尽可能充分地照顾每个儿童的性格特征, 尽可能积极地肯定每个儿童基于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画出的美术作品。然后, 在肯定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特点及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 给予适当的针对性引导。例如, 在儿童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中, 可能既有积极的作品, 又有个别消极的作品。那么, 对于大部分的积极的、有特点的作品, 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赞许; 而对于可能会出现的个别灰色、消极的“另类联想”, 则需要我们用正面引导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加以帮助式的纠正,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8
1 构建特色安全文化, 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1) 安全理念形象化。
通过编印《十一矿安全文化管理手册》和《职工日常行为规范》, 把安全理念形象化、具体化, 提出了一系列职工容易理解、容易接受的安全理念;利用安全文化长廊大力宣传, 使“反一次‘三违’就是献一份爱心”、“放过一处隐患就是为事故开一个口子”, “谁违章谁就是十一矿的罪人”等具有十一矿特色的安全文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2) 安全教育经常化。
不间断地组织开展安全征文、安全演讲报告会、安全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自编自演安全文艺节目,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地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案例教育, 把建矿以来矿井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编印成册, 发放给职工;开展优秀师徒和“安全明星”评比活动, 戴光荣花, 照光荣像, 进行奖励, 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 创新安全管理, 亲情教育人性化。
帮助职工算好安全账, 使每个职工都明白:个人违章或造成事故, 不但伤害自己, 也伤害到别人, 伤害到家庭;规定个人安全罚款要交纳现金, 使“三违”人员和家属体会到了违章的代价;组织女工对“三违”人员、工伤人员进行跟踪帮教, 组织家属召开座谈会, 动员家属时刻叮嘱家人牢记安全;组织家属与丈夫签订安全合同, 协管员与外来工签订安全互保合同, 用亲人的关怀提醒职工时时刻刻注意安全生产;对“三违”人员进行为期10天的停工培训, 5天用于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培训, 5天令其充当安检员, 加深其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4) 安全管理网络化。
完善领导包头包面和科室包队制度, 领导要与所包头面或区队联挂考核;建立“一长四员” (班组长和验收员、瓦检员、放炮员、群监员) 管理网络, 聘任兼职安检员, 弥补安检人员少的不足;建立双休日安全检查制度, 成立双休日安全检查组, 对安全不放心地点实行重点监控, 加强了双休日、节假日安全检查的薄弱环节;完善《重大隐患和严重“三违”举报奖励制度》、《有效安全信息奖励制度》和《安全有功人员奖励制度》, 调动了广大职工查隐患、反“三违”的积极性;引进CSMS煤矿安全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了隐患排查整改的闭合管理。
(5) 安全考核精细化。
先后修订完善了20多项安全基础管理制度, 并认真贯彻落实;完善《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办法》, 对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及其遵章守纪情况进行量化, 实行百分考核;对没有完成查隐患、反“三违”指标的管理人员, 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抓基层安全管理, 把基层单位的安全学习培训、班前会组织、隐患排查整改、责任追究、各种安全记录等基础管理工作进行细化、量化, 组织安全“六条线”科室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督促各单位搞好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推行安全承诺制和安全不放心人员担保制以及将安全集体罚款分解到个人, 增强了干部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对安全生产漏洞较多的单位, 安检部门组织“六条线”科室和宣教科对责任单位进行聚焦, 深挖事故根源, 及时制定防范措施, “六条线”科室在检查过程中重点对防范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有效遏制了事故重复发生现象。
2 健全五项工作机制, 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
(1) 实施“一保证”、“二竞赛”、“三坚持”、“三统一”、“四纳入”等五项工作机制, 提升了矿井达标水平。2008年, 井下投入专项资金1 500多万元, 完成标准化建设项目23项, 创建精品工程19项。
(2) 推行“岗位描述”、“手指口述”和深入开展准军事化管理活动, 提高了职工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确保了工程质量、工序达标率的提高。
(3) 坚持月度安全质量标准化促进会, 使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 认真执行质量不达标一票否决制, 确保了达标工作的严肃性。
(4) 坚持用培训教育规范员工行为, 对质量标准意识差的人员, 集中停工培训, 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坚持管理牌板、职工着装、达标规划“三统一”, 把安全质量标准化纳入党政主要工作日程、绩效考核流程、工作质量评价和“五好”党组织考核体系, 增强了全员学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积极性, 使矿井达标水平不断提高。
3 完善效率保障体系, 实现安全高效建设目标
围绕建设安全高效矿井目标, 以“三个提高”为根本, “两控制、两实现, 四可靠”为保障, 狠抓采掘接替管理, 大力发展采掘装备机械化, 连续4年保持了“国家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的荣誉, 用4年时间完成了采掘工艺改革, 矿井综采及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均达到了100%。
(1) 调整生产布局。针对产能快速提升、采掘接替日趋紧张的新形势, 十一矿把调整生产布局作为工作重点, 通过加大投入、提升装备、改进工艺, 提高了单进水平, 实现了采掘接替正常化;率先在集团公司安装使用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确保入井人员有效控制。
(2) 严格按照核定生产能力编排年度、月度产量计划, 确保采掘工作面数量控制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以内, 杜绝了“三超”现象;③不断加快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和运输等系统改造, 使系统更加完善合理, 设备保护更加齐全可靠, 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3) 进一步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强化全员、全过程成本管理, 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劳动效率的提高。2008年, 吨煤利润达到110元, 人均收入达到4.56万元, 原煤生产人员效率达到每工13.38 t, 位居平煤集团各矿前列。“企业发展, 职工富裕”的平煤核心理念在十一矿率先实现。
4 实施科技兴矿战略, 促进矿井持续快速发展
(1) 加大科研攻关力度, 集中力量解决制约矿井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
近几年, 十一矿在瓦斯治理、防治水技术研究、高地应力支护等方面投入资金2 000万元以上。2008年, 共完成科技投入5 800多万元, 占销售收入的4.4%。为保证计划的严肃性, 科技管理部门每年年底进行下一年科技计划的收集整理, 并交由矿党政领导进行集体审核, 以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单位执行。2008年, 共安排科技资金计划8 755多万元, 计划项目22项, 现已完成19项, 另外3项也完成年度计划。
(2) 坚持科技成果正规化管理。
每年都按规定对当年完成的科技成果进行验收, 对有推广价值的项目进行整理, 以电子文档和纸质材料的形式归档保存。积极向上级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优秀成果, 2007年, 十一矿获得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5项;2008年, 申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8项, 申报河南省煤炭安全科技进步奖2项, 有5项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 有2项成果获省、市级奖励, 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十佳”矿井。
(3)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
引进了KJ127煤矿生产调度综合监控系统, 升级了KJ-2000矿井瓦斯监测系统, 建立完善了办公自动化、安全综合管理、作业规程管理、医保信息管理、物资供应管理、井下人员定位管理等计算机网络系统, 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快速传递。GPS卫星全站测量仪、全自动化的新主井大功率提升机、中央风井自动调节风叶角度主要通风机、新煤楼自动化集中控制运输系统、无轨胶轮车、矿井降温系统等一批现代化设备的应用, 彻底改变了煤矿黑、脏、累、粗的落后形象,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才战略方针。
十一矿建立了人才管理制度、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办法和人才引进长远规划, 通过招聘和委托培训引进了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坚持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制度, 不断提高职工整体技术素质。2008年, 安排干部学历达标培训100人, 职工技术培训1 200多人次。矿井中层以上领导干部313人, 其中中专以上学历人员270人, 占干部总数的86.4%, 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占井下作业人数的比例达5.88%, 符合国家规定。
5 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构建特色文化理念体系
十一矿以争创“全煤系统企业文化示范矿”为目标, 对矿井企业文化进行提炼和整合, 建立了“打造和谐发展小康矿区, 建成500万t大型矿井”的企业共同愿景, 同时, 建立起职工个人愿景与企业发展相融合的十一矿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了6个分支文化体系, 逐步建成了一套适合企业发展、彰显十一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①坚持每年组织开展1次全员规范化训练活动, 举办1次文明行为学习和灌输活动, 组织1次全员文化知识理论考试, 使员工的行为更加规范, 职工素质明显提升。②坚持以“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的“三个一”活动作为职工日常学习的基本形式, 使企业文化的导向力、凝聚力和拓展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五优”矿井创建和企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6 美化矿区环境, 建设和谐文明矿区
(1) 按照“高品位、高标准、高满意度”的建设思路, 投入1 000多万元改造了职工生活小区, 探索出了“书画进小区、园林进小区、‘三德’进小区和保安进小区”的“四进小区”建设模式。十一矿香西小区先后被平顶山市和河南省命名为园林化小区、文明小区。
(2) 投资1 000多万元, 对职工餐厅、职工浴池进行装修和改造。
(3) 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 建起18栋职工家属楼, 360户棚户区职工已全部入住新居。
(4) 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治理了一批污染源, 拆除了违章建筑, 重修了矿区公路, 矿区的环境面貌全面改善。
7 结语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9
第一, 高职院校受“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和“唯专业教育论”教育观念的影响,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许多高职院校的办学者认为,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高职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当他们走向社会面临甄选时, 社会对他们的认可程度更多的是取决于他们在学校的考试成绩、取得的各种职业技能证书。因此, 从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着眼, 高职院校主要应致力于专业教育, 使学生习得一技之长, 不必在人文教育上浪费时间。即使需要人文素质教育, 也只局限与专业有关的人文教育。这种办学理念和教育观念, 造成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不重视, 在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师资力量的安排、经费的投入等方面无法与专业课教学相比, 很难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 高职生受社会大环境与错误价值观的影响, 忽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兴趣和内在动力。改革开放后, 伴随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资本的引进, 西方资产阶级崇尚的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权力至上等价值观念也随之渗透到人们的精神世界, 尤其是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冲击很大。在浮躁、功利和享乐的不良社会风气中, 求真、勤奋刻苦、执着、锲而不舍的毅力、意志力、实事求是、把精神的追求置于物质之上的情趣和境界被淡化了。高职生也无法逃脱这一社会风气和大环境的影响, 重实用、轻精神, 重眼前、轻长远, 一切趋于功利化。许多高职生除了学习专业课、考取各种技能证外, 他们很少了解学习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人文知识, 也不重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导致一些学生对物质、功利、享乐崇拜, 对精神哲思漠视, 人文素质较低。
第三, 校园文化氛围较弱, 学校人文环境存在某些不足, 不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近年来, 由于高职院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学校往往专注于一些硬性的发展指标, 而对学校的文化使命及校园文化的发展态势等思考得不多、不深, 在实际工作中也缺乏更有针对性、更见成效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同时, 高职院校一般文化氛围较弱, 学校图书馆人文资源不足, 图书有限, 不能满足学生对人文书籍、资料的需求;学校文化活动开展不力, 活动内容文化内涵不够, 高雅、健康的文化活动所占比重较少。
除以上原因外, 高职生生源质量逐年下降, 后进生比例逐年加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教育阶段疲于应付中考、高考, 没有更多精力涉猎人文知识, 人文精神训练、熏陶不够等, 也是造成高职生人文素质较差的原因。
从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现实需求来看, 加强对高职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不仅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和企业的双重需求。那么, 高职院校怎样才能搞好人文素质教育, 以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对此, 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 高职院校要转变教育理念, 探索把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大量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人文素质和谐统一的职业人。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用社会对职业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唯专业教育理论”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要求高职院校继续抓好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 必须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另外,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 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要求变化很快, 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容易过时, 因此, 高职学生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良好的人文精神以及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弥补现在高职教育模式的不足。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可以使高职生步入人文艺术的殿堂, 接受历史、文学和哲学的熏陶, 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可以使高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净化心灵, 健全人格;可以使高职生提高思辨能力、反思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其次, 调整课程结构, 大量开设人文社会类选修课, 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 提高全体高职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 因此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一方面, 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上尽量向人文教育拓展, 有目的地建立一系列重视文理学科综合、有利于培养人文素质的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可以开设一些面向全体学生的人文类公共选修课, 如《文学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专题》、《影视欣赏》、《演讲与口才》、《工艺美术》、《美术基础》、《书法》、《围棋》、《美学与艺术鉴赏》、《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人文知识, 培养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 主要指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 高扬人的价值, 追求人自身的完善, 谋求个性解放, 并坚持理性, 反对迷信和盲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做人。在人文类选修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再次, 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 让高职生在感悟文化、沐浴文化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绝不是简单的课程上的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 提炼和培植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要让学生感悟文化、沐浴文化、享用文化, 让学生在校园氛围的熏陶下, 逐渐感悟、理解人文精神。因此, 高职院校要重视校风学风建设, 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诸方面全方位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 为推进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狠抓校风学风建设, 逐步实施“宽进严出”的政策, 通过抓考纪考风、择优推荐就业等工作, 促使学生回归课堂, 重视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以及专业技能素质、人文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水平。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组织学生参加书法、象棋、围棋、影评比赛、辩论赛、观看电影、纪录片、《百家讲坛》节目, 邀请戏曲、歌舞、曲艺等艺术院团来学校演出, 让学生了解欣赏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举办图书阅览、文学欣赏活动, 向学生推荐中外名著、古籍经典、历史、政治、经济等社科类书籍, 引导学生摆脱不健康书籍的侵蚀;邀请有关学者举办人文素质讲座, 选择学生感兴趣、能拓展学生思维、突出人文主题的内容, 激发学生了解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兴趣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增长学生的人文知识,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最后, 提升教师的人文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发挥好教师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素质是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保证。培养文理兼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师德建设, 强化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树立献身教育、敬业爱岗的师德风范,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觉悟,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创新素质、人文素质去感召学生, 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挖掘课堂教学的人文因素, 在基础课、专业课程教学中把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充分发挥“两课”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 把人文素质教育寓于“两课”教育之中, 把人文精神渗透到两课教学中去, 在德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当然, 要培养一个人的人文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何况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 注重的是专业技能的培养, 留给学生培养人文素质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 而且学生本身的人文素养较差, 要从整体上,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转变观念, 创造条件, 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摘要: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是衡量一个人内在素质高低的两个重要方面。人文素质较差是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生认可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足、高职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原因, 探索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新途径, 以实现高职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10
一、历史背景
从1949年开始, 苏霍姆林斯基陆续在刊物上发表教育方面的论文, 对于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当时的苏联由于改革方面的经验不足, 出现了中学生数量大大超过高等学校容纳人数的现象。这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中学生无法就业, 还导致了一部分在校中学生轻视教育的消极不良后果。针对这些现象和问题, 根据自己的日常教学心得,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 并付诸实践。进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 苏氏的教育理论水平到达一个较高阶段, 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也已经成型。他的理论对于当时的苏联教育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 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二、教育理论内容
一般认为,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核心和基础在于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也就是说, 教师和学校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 既要注重学生本身的全面发展, 也要注重学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发展。二者不可偏废一方, 必须共同起作用, 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教育。
1、全面发展教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中, 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五育”来概括。具体说来, 就是体育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智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这五个方面。教师在教育过程中, 应该注重学生这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在全面发展教育理论体系中, 体育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其他几项的基础。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 才能够正常进行其他几项教育内容。同时, 体育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智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又是密切联系着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道德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应该处于核心地位, 它的意义非常重要, 其他“四育”都不能脱离道德教育而独立存在。教育首先应当重视的是思想道德教育, 之后才是知识的传授。因此, 道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课堂教学等途径, 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 确立坚定的道德信念、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
所谓智育, 苏氏给出的通俗解释是智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培养。其中, 智力的培养指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记忆、推理等能力;而智能的培养指的是发展学生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 使其在进入社会后也能够自我提升。智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的获取, 更看重的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获得。
劳动教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一个主要方面。苏氏认为只有把劳动教育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 才能够砥砺学生的道德品格;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才能够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审美教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一个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 在审美方面必然是有一定造诣的。也就是说,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取向。不仅如此, 审美教育与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着密切关系, 它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2、和谐发展教育
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和谐发展教育理论中, “环境”因素的地位非常重要。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关注的是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通过这种环境的互动,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谓学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与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学生与教师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人格上的平等性、情感上的真挚性和教学上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在教育中充当“指导者”和“朋友”的双重角色, 关爱学生, 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公平对待所有学生, 包括所谓的“后进生”。
(2) 学生与学校
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方面, 学校应该注意在评价上做到不以知识和分数为唯一标准、谨慎对待评分和惩罚。学校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谨慎对待单一评分标准和惩罚措施。通过实施多种评价标准, 运用多元评价来保证学生和谐发展,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 学生与家庭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 家庭教育是社会的第一所学校。他认为, 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才是最为完备的教育。从中可以看出, 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把教师、学校和家庭统一起来,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 才能够切实保证学生和谐发展。
三、小结
综上所述,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理论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我们进行讨论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苏霍姆林斯基选集.5卷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顾明远:《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国教育学刊》, 2006年第1期。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11
【关键词】和谐课堂;学生发展;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环境
所谓和谐课堂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形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一个成功的课堂教学成果是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框架所支配,填充进教师以优美易懂的语言、细致耐心的讲解、巧妙深入的指导和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探索创新的学习行为为灵魂的有机生命。要使这个神奇的生命更具活力、朝气蓬勃,需要营造和谐完美的课堂氛围,具体应具备以下要素: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工作的管理者、领导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规范,教师的观点态度、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风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为全体学生作出表率作用,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建立密切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授与学习的关系,更多的是交往中积累起来的人与人、心与心、情与情、关心有爱护的关系。所以,教师要在行动上主动的加深与学生的交往,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投入全部的情感,爆发出自己真挚的感情,用自己的真诚影响学生。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保持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所以,应遵循一定的生活准则、道德准则、法律规范,做到不侮辱、歧视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
(三)走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这一神圣的职业,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走近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和谐的“教”与“学”的方式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改变过去的尖子生教育的模式,转向全体学生的均衡教育,提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的教学,依照传统的教法,教师讲,教师演示,教师推导,让学生像贮蓄器一样接受学习。学生学后也许能熟练地背诵公式,能按照公式进行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但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的渴望探索知识的欲望被扼制了。教师的“教”成了单边主义,强行灌输,失去了学生的学习反馈,使课堂教学出现了不和谐的局面。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同样的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通过动手操作,采用画、剪、折、拼等手段来实现新知的获取。让学生将圆柱的侧面展开。学生有的得到长方形,有的得到平行四边形。然后,引领学生根据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完全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而学生则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人,扮演着探索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人人参与,获得了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教师的“教”使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现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教学成了一个和谐的教学共同体。
三、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人们说:环境造就人,气氛熏陶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做到环境与气氛的和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从孩子的心里特点出发,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知识的探究学习置于好奇的气氛中。例如,设疑激趣,趣题引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比一比,表演,过关斩将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寓教于乐,寓学于动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演示,实物投影等,又如:动手操作,分组合作,自由组合等形式,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诙谐幽默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有意无意中接受了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构建教学环境和气氛的和谐,使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教学过程,创设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环境,把知识的探究学习置于好奇的气氛中。例如,设疑激趣、趣题引路、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比一比、表演、过关斩将等学生感兴趣的,寓教于乐,寓学于动之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例多媒体演示,实物投影等,又如:动手操作,分组合作,自由组合等形式,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
总之,构建和谐课堂,就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用爱去关怀学生,与学生教朋友,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对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要了解学情,学生怎么学,我们怎么教,达到课堂的和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快乐成长。相信,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愿。
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热爱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创设环境与气氛的和谐入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方式,利用教科书的文本结合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徐斌艳主编.《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2015版.
全面和谐的发展 篇12
1.1 诚信的含义
诚信有两层含义:一为诚实,即坦诚,真实而不虚假;二为信用,即可靠,守信而不违约。它起源于商品交换时期,并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完善。诚信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公正和谐发展的体现,是经济秩序和谐运行的前提,是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准则。任何人从经济生活到社会生活,都应当做到以诚为本,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以诚信来维系整个社会良性和谐发展。
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主张从人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出发,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形成和艺术人生的实现,超越功利之制约,倡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强调义利的统一,而诚信则是做人之根本,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之基本。
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诚信为人之根本。“有信则相守而死,无信则相欺相诈,臣弃其君,子弃其父,各自求生路去”。儒家伦理道德“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五常,是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其中信是五常的基础。因此,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待人接物,最重要的是以诚信待人。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惟认真是诚信。着眼于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形成,主张超越功利的制约,正确地处理人与物的关系;主张正确的利义统一,对当今社会过世俗化和物俗化的倾向可以起到抵制和克服的作用。
高度重视和发展高校武术文化教育,学校诚信教育传播诚信精神,积极推动武术文化的传播,塑造诚信品德在任何时候都是社会道德调节的重要方式,是高校诚信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文精神支撑的重要途径。切实重视和加强诚信教育,重视具体操作模式的探讨和构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使诚信教育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需求。
1.2 武术文化对受教对象——学生人格的培养
(1)武术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武术的伦理之道体现在它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程中,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正是在传统道德观和民族精神的滋润和培育下,带有了鲜明的仁学色彩和我们这个仁义之国、礼仪之邦的民族特征。在学校体育课中开设武术项目,教师在传授武术基本技术的同时给学生讲解其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健身娱乐的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未曾学艺先学礼”这种尊师、谦和、忍让的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可以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勇敢顽强的精神作风。通过无数武林中人行侠仗义、保家为国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振奋民族精神。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其由一个生物的人、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有用的人。不仅为学习基本知识和技术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其拥有了健全的人格。
(2)培养良好的竞争心态
社会进步使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大多承受较重的负担,再加上我们的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使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有的选择逃避,有的不择手段,造成了人格的缺陷。武术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道德伦理的限制下,形成追求礼让的竞争观,讲究不为人先、大义服礼,先礼后兵的大将风度,采取点到为止、追求精神气质的优胜往往多于比赛的胜败。这种对竞争独特的认识与追求个性张扬释放的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照。通过武术文化以提升人文精神,注重个人素质的提高、调节不良情绪、缓解竞争压力、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和良好的竞争心态。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校园内滋生了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利益之辩,古已有之。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应当在正义的指导下去追求利,不能单纯为了利而追求利,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以利害义。重义轻利从来就是武术文化所推崇的武德信念,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也是武术文化所嘉许的。从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的角度来说,武林中人重视精神价值胜于物质利益,重义轻利是习武者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认识,以此来培养大学生明辨是非,刚强不屈的人格尊严,追求有意义的生命价值。
2 武术德育优化人际关系,构建和谐人生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为每一个人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也就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了贡献。人的和谐,就是冷静与热情同在,就是刚柔相济,德威并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2.1 武德的内涵与现代演化
武德在武术习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居于习武诸要素之首位,可以说是武术和武者的生命,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因素。
(1)“忠”是武德之首要内容。精忠报国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也是中华武德风范的最高境界。正是这种精神和情感哺育了历代忠贞为国的民族英雄熔铸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作为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忠”,在当今就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社会主义事业。
(2)“仁”的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在古代,较为注重的仁德为师慈徒孝、兄友弟恭、朋亲友爱等,在今天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去对待一切,它是习武者品德追求的最高境界。表现为处事坦荡、心胸开阔、宽容待人、富有爱心。对人团结友爱、推己及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3)“信,诚也。”诚实守信是武林中人的行为方式。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所概括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这是武林人士最根本的人生观,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古人云:“信义乃立身之本,进德之源”要求习武之人重信誉、守承诺,言行一致。在现代,信还可以理解为:不折不扣地信守国家法令、法规,自觉遵守纪律规范。
(4)“义”乃行善之本,自古以来,卫国护民,行侠义,一直是武林中人追求的人生理想。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今天,我们处于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义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基本标准,为坚持真理、保卫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损失而挺身之义。这也是习武者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5)“敬”,是尊重老人、长辈,敬爱师长。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代先哲们的这一理想成为一种武德,成为我们武术界的现实,成为一种现代人的文明素养。
(6)武德中很重视“礼”。荀子在《修身篇》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中华民族乃文明礼义之邦。武术也具有自己的礼仪。武术礼仪是武德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等。从徒手到持械,从课堂到竞赛场,以至各类武术活动,都应有具体的礼节规范。从内涵看,它体现了德、智、体、美“四育”齐备,又体现了“武不犯禁、勇不滋乱”;既体现了文武兼备,又体现了虚心求知。
(7)“勇”既是道德标准又是行为实践,有“大勇”和“小勇”之分。武德中提倡的“大勇”,是通晓仁义道德,在明辨是非善恶之后采取的举止行为,如为国为民、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困等。为私利或意气用事而逞强斗狠,则被视为“小勇”,为武林人所不屑。勇也是自强不息独立不惧的品格。杀身成仁是勇;为国尽忠是勇。勇是武德得以实现的主要手段,整个武德文化最后也归结在“勇”上。
武德的内容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即正义、公平、忠诚、节操、信义等。它使习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改之”,来调节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正是有这种指导思想和武德的约束,历史上涌现出许许多多既精通武技又具有高尚武德的武林志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今天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和谐社会,继承和发扬崇尚武德的光荣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观念
和谐观念始终贯穿于武术文化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武术的独特价值取向是和谐,全面实现武术技击、养生、修性等多方面功能的方法是和谐,衡量武术诸多功能的总体价值尺度是和谐,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仍是和谐,和谐成了武术特殊的美,是武术文化的根基。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一种接受和尊重的态度,这样才能达到人的和睦相处。武术文化是刚柔相济的,既能宽厚待人,又能积极进取,表现出追求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通过领悟武术文化以感悟忠恕之道。一方面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成就人,认真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另一方面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重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管理人员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处处体现出教育以人为本。
3 武术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3.1 高校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多元化趋同、独立的共识、冲突中的对立,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美德的武术文化,如果能够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项内容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正在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当代大学生在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推动下,正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可塑性。人如同不能离开自然界一样不能离开文化的滋养。先进的校园文化育人的先进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怎样的,生活其中的人就是怎样的。文化包括科学理论知识、制度、体制、器物及其各种活动等。所以,要紧紧围绕学生和谐思维和人格的培育,搞好校风、学风、党风、教风建设。要坚决纠正目前学校中普遍存在的不懂教育本质、违背教育规律急功近利、无视学生全面发展的现象,形成高校办学特色。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方面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文化环境起着“基础”作用,是整个校园文化核心形成和发展的载体。高等学校的文化环境一般包括人文环境、文化设施、校园景观、校园治安等,是校园内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了的文化形态,是构建校园和谐文化的物质基础,也是体现一所大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的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
校园文化能对社会形成一种积极的辐射,一般说来,辐射功能的实现有两个途径:一是学生的社会实践。二是通过大学毕业生实现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广泛而深刻的辐射。从高校走出的毕业生,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必然打上校园文化深深的烙印。只要最大限度地挖掘高校人才优势和文化优势,就一定能够发挥高校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先导、辐射和示范作用。
3.2 武术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3.2.1 武术文化中的武德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武德作为传统的道德规范,既有中国古代先进的伦理道德,又融入了当今先进的意识形态,充分体现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性,即正义、公平、尊严、忠诚、节操、信义等,这也是当代大学生所缺乏的精神。武术文化的内涵之一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恶者而改之”,从而能使高校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培养他们“厚德载物”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3.2.2 武术文化中的养生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武术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武术文化中最基础的东西就是它的养生之道。武术文化的目标是着眼于人的一生,人们对武术的学习应该受益终身。时代要求大学生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协调并进,而身体又是他们学习工作的前提。武术除了具有健身功能以外还具备明德的作用,它在人们长期学习过程中慢慢会形成一种习惯,使人们能够以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面对压力。因此,武术文化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3.2.3 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武术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把爱国主义当作自身的精神支柱,从而促进高校学生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武术精神就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当今有一些大学生视“精忠报国”为空话,他们将学习的出发点归结到是对个人利益的实现。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武术文化中民族精神的弘扬,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2.4 武术文化中的哲学理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是武术文化的主要支柱。历代武术家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总是以“阴阳八卦”、“五行学说”、“宗法思想”为指导,在对武术研究中不断融合了儒家、道家、易经等理论精华,使武术文化逐渐成为一块思想内容丰富、理论兼容并包的沃土。武术以其独有的魅力正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伴随其发展起来的武术文化也将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将武术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可以为建设校园文化提供一项新的内容和方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武术文化,将会为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武术是传统文化精华,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是人们知识积累与创新的场所,也是武术传播与继承的有效途径。在高校开展好武术事业无疑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一方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保证了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培养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力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传统武术文化,和谐思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平.论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中尚武崇德的内涵[J].搏击.武术科学,2005(4).
【全面和谐的发展】推荐阅读:
渔业的全面发展11-25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0-0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29
做全面发展的教师06-02
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09-16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07-06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07-22
人的和谐发展08-24
发展的和谐度09-05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