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产业(精选12篇)
中国医药产业 篇1
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分类
中国医药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 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行业, 目前已形成包括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兽用药制造、生物与生化制品制造等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但是现阶段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 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下,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处于中低端。综合来看, 我国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以湖北省生物产业集群为代表。湖北省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湖北省生物医药创新能力及体系建设规划方案2008》显示, 湖北省现有的28 家植物种质资源保藏单位收藏各类植物种质资源3 万余种、16 万余份;湖北省虽然拥有“武汉健民”、“安琪”、“红桃K”、“马应龙”、“龙牡”等多个国内知名品牌或企业, 但由于科研投入不足, 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多数企业集中于生物原料药的制造, 如宜都东阳光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 在全国领先, 位居世界第二, 但是其主打产品还是停留在红霉素原料药的生产上。
二是生产制造型产业集群。以苏州产业集群为典型。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 属于我国外向型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依托于长三角的区位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 苏州形成了以生物医药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2008 年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分别为96 家和409 家, 药品种类达2200种, 包括中药、生物制品、原料药品、化学药品等;医疗器械产品数目达2000个。
三是科研驱动型产业集群。上海市张江“药谷”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以科研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目前, 该产业集群已经走出了依赖资源禀赋生产低技术含量产品的阶段, 其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科技研发。该集群内汇聚了14 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流动站、12 家高校培训机构, 并拥有院士20多名、博士2000多名和硕士6000 多名, 从价值链的环节来看, 张江“药谷”的科研实力和优势在国内十分突出。
二、基尼系数及集中率指标的测算
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01—2010) 按地区分组的医药制造业工业当年价总值, 带入上述两个测量医药制造业的集聚程度的指标, 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0) 数据整理而得
为了更清楚地表现出基尼系数、集中率历年的变化情况, 画出相应的折线图, 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 10年间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基本表现为:2000—2009年G值和CR8值的变化趋势一致, 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水平比较平稳, 即使变化也是在很小的范围内波动。10年间基尼系数变动最大幅度为0.0415, 而集中率则仅仅变动了0.0368。这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要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 优化经济结构, 否则难以突破原有的产业发展瓶颈。
本文计算了2009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表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值, 计算结果见表2。
结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 除医药制造业的其他高技术产业的G值均大于或接近于0.6, CR8值均大于0.78, 而医药制造业的G值和CR8值都不高。同属于高技术产业, 医药制造业的各指标值都明显低于其他高技术产业的指标值, 这说明, 同其他高技术产业相比, 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较低。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0)
本文对2000—2009年排名前8位的省份所占比重进行分析, 以便深入了解医药制造业集聚情况, 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河北、河南均榜上有名, 这表明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地区比较稳定。广东、江苏、山东均属于排名靠前的几个省份并且山东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2005—2009年期间一直稳居第一。而广东省的产业集聚排名由第一位下滑到第四位, 2004年之后相对较为稳定。上海市、河北省医药制造业集聚水平呈逐年下降趋势。
排名前8位的省份中, 除了吉林、河南、湖北属于中部地区, 四川属于西部地区外, 其余7个省市都属于东部地区。医药制造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数据来源:《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 (2010)
三、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本文对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通过建立产业工业总产值与医药制造业基尼系数G的回归模型来刻画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表4, 利用EXCEL得到Y与X (G) 的回归方程。
undefined
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很高, 说明X (G) 对Y有显著影响, 这充分说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已经开始表现出对工业总产值的显著影响, 这一点与我国一直以来注重扶持医药制造业发展, 以及医药制造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
四、对策建议
虽然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集聚对工业经济发展表现出显著的影响, 但从基尼系数指标值来看2000—2009年变动很小, 这也暴露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目前的发展模式已经制约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研发投入。中国生物产业集群升级的方向应是沿着全球价值链不断向上升级, 即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整合集群优势资源, 通过技术能力的提升实现产业集群升级。
2.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是高科技园区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充满竞争意识、冒险精神、创业胆识和宽容失败氛围的文化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医药制造业应努力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环境, 以一流人才引领创新, 以金融服务支持创新, 以良好环境保障创新。
3.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了改变我国外源型产业集聚区竞争力较低的现状, 需要将外源型的产业集聚植根于地方, 进而形成产业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
4.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应加强规划指导, 优化空间布局, 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提高招商引资效率, 做大做强资金融通平台, 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环境保护, 以促进产业集聚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林, 张倩男.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的评价与筛选[J].科学研究, 2007 (6) :435-442.
[2]李凯, 马爱霞.我国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 2008 (10) :48-54.
[3]朱英明.产业集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4]王子龙, 谭清美, 许萧笛.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 (3) :109-116.
[5]熊俊.基尼系数四种估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商业研究, 2003 (23) :123-125.
[6]吴晓隽, 高汝熹.欧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案例研究及启示[J].软科学, 2008 (12) .
[7]池仁勇, 唐根年.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J].科研管理, 2004, 25 (4) .
[8]Porter M.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London and Basingstoke:Macmillan, 1990.
[9]Kap Linsky R, Morris M.A Handbook for Value Chain Research[M].Prepared for the IDRC, 2001.
[10]Gereffi G.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1) .
中国医药产业 篇2
主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山东省医药行业协会
济南市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
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卫生厅
山东省医科院
承办单位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济南市商务局
济南博商展览有限公司
一、亚洲生物医药发展论坛
1、主旨论坛
国际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预测与分析
我国最新生物医药相关政策解读
国际生物医药前沿科技与成果转化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生物医药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科技型企业发展与产学研结合2、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管理与发展专题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管理及政策完善
园区及管理者的自我定位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服务力提升
药效学筛选与评价服务平台建设
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平台建设
微小企业孵化服务平台建设
园区招商引资常用策略
3、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专题
抗体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进展
抗体药物研究新思路
抗体药物研发热点
抗体设计及优化
抗体工程及工艺技术
抗体药物产业化及市场趋势
4、体外诊断的产业化发展专题
体外诊断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试剂科研企业的产业化转型
体外诊断企业发展策略(临床诊断、体检中心、实验室)体外诊断企业跨国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试剂--设备同步化发展策略 试剂产品标准化及生产清洁化
5、抗衰老与养生保健产业专题
抗衰老及养生保健产品市场前景分析 产品品牌管理及营销策略 法务管理及危机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及应用
产品规范化政策建议
市场准入原则及产品标准化
6、个性化治疗的商业前景专题 个性化治疗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个性化治疗与转化医学
个性化治疗的共性问题
细胞治疗的进展和机会
肿瘤个性化治疗中的产业发展 个性化治疗与医疗服务产业
二、中国制药技术大会
1、主旨论坛
国际制药技术前沿与趋势分析
我国传统制药技术改良与现代化应用 生物制药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最新制药工艺设备及应用展望
制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最新制药技术推广与成果展示
2、药物研发技术论坛
药物化学合成工艺研究
原料药设备发展趋势与新技术应用 实验室设备技术革新
干细胞生成及诱导演化技术创新 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与新药研发 生物芯片技术应用
药物靶点发现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3、药物生产技术论坛
新版GMP标准在生产中的应用 药物提取、萃取新技术、新设备 原料选择、预处理及粉碎技术创新 沉淀剂在药物生产中的选择 过滤、分离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灭菌技术与纯化技术
酶的应用问题
4、质保技术论坛
检定技术创新
药物生产环境清洁技术与标准化 仓储技术与专业物流
质量管理软硬件设施与技术 无菌药品质量控制 纯化水技术及应用 过滤工艺研究
中国干细胞医药产业乱象 篇3
一涨一跌的背后,折射出美國资本市场对Osiris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后的巨大期望,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对国内干细胞药物能否获批上市的不确定乃至怀疑。
中国的干细胞药物何时能获批上市?中国式干细胞监管将路归何方?这是存于众多业内人士包括对干细胞有兴趣的投资界人士心里的一个大大的问号。
新医学革命的核心?
“以干细胞治疗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将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另一种疾病治疗途径,从而成为新医学革命的核心。”科技部2012年4月发布的《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十二五”专项规划(公示稿)》对干细胞治疗的地位作了上述评估,这代表了中国政府对干细胞治疗的基本认识。
干细胞研究因此被提升到战略高度,国家对干细胞临床医学抱以极大的期望。而在海外,许多国家也将干细胞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
在美国,2009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即解除了政府资助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不过,2010年8月美国某州立法院又对此叫停,但随后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在2010年9月28日作出裁决,允许政府继续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而在2009年美国各界还在对干细胞的伦理问题进行争论时,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却抓紧批复各种干细胞治疗药物上市。这种看似矛盾的举措背后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于干细胞的高度重视。
此后,加拿大相关监管部门在2012年5月下旬批准美国Osiris研发的干细胞药物Prochymal上市,之后新西兰又于6月15日授予该公司干细胞药物营销许可。股价长期低迷的Osiris也因此在近一个月大涨80%。
据了解,尽管该药品目前在美国还未正式获批上市,但实际上该药品4年前就已被美国军方列入战略物资。在韩国,近几年干细胞临床应用发展很快,相关权威人士认为近期可能会连续批准三个干细胞药品。
中国干细胞项目乱象
据悉,中国对干细胞项目早有研究,不过,在具体临床治疗方面却十分混乱,以致屡遭国外同行批评,国际上著名的《Nature》杂志近年来两度刊文批评中国的非法干细胞治疗。
对于这种干细胞治疗乱象,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2年1月初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停止没有经过卫生部和国家药临局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等活动;在2012年7月1日之前,停止所有的新项目申报。据悉,卫生部因此专门成立了干细胞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和整顿工作办公室,由卫生部部长、副部长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副组长。
然而,真正造成如今乱象的恰恰是政府部门:诸多业内权威人士认为,谁来监管干细胞研究和临床应用,这是一个核心问题,事关中国干细胞产业发展的进度和前景。但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搞不懂,不知道究竟是卫生部还是药监局在负责制定标准及相关监管。
在近期召开的“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上,中科院院士吴祖泽就认为,中国与美韩等国在干细胞治疗领域的差距主要有三点:一是我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质检标准与质检受理单位,因此也就不能大规模使用;二是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审批规程和监管规则还没有形成,有待理顺;三是一些单位做了过度的、不科学的商业炒作,造成负面影响。
正是第三点导致了国外同行对中国的尖锐批评,其根源则在第二点,即中国至今没有落实到位的明确的干细胞监督管理的责任主体,也没有形成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审批规程和监控规则。
“目前干细胞治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造成这种乱象最根本原因是国家干细胞产品审批和应用管理的法规不完善及滞后。”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教授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韩忠朝介绍,2009年5月相关部门就发文表示要把干细胞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的标准定下来,“相关标准都已经基本制定好了,但最后又不执行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落实”。
据悉,大概在1999年的时候,是国家药监局在负责干细胞的监管,当时卫生部和药监局刚刚分开,但几年之后,药监局慢慢地也撒手不管,直到2009年,卫生部发布了卫医政发[2009]18号文,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才表明卫生部医政司正式接手干细胞的监督管理。
但是,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干细胞项目,尽管上报的不少,但明确接手的卫生部医政司至今没有审批过哪家机构,也没有组织过相关评审。也就是说,无论是药监局撒手不管的十多年时间里,还是从2009年3月发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至今的三年多时间,没有相关单位对任何干细胞项目进行过批复或组织评审——由此可以想象中国干细胞研究的乱局,并引发了国际知名科学杂志《Nature》两度发文质疑中国对干细胞管理失控。
海外同行虎视中国市场
对于美国和韩国同行在干细胞药物上市审批方面取得的成功,中国的干细胞公司颇有些无奈。韩忠朝就说,“大家都说干细胞再生医学产品研究开发代表新方向,但因规则没定下来,干细胞产品不能走入市场,都没挣什么钱,而产品上不了市,VC/PE(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也不敢进来。”
据悉,目前做一个干细胞药品研发在美国大概需要5亿美元,在中国也大概需要5000万~1亿人民币。在韩忠朝看来,投资界主要还是担心政策风险,这已经成了阻碍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去年以来国际上已有几个干细胞制品作为药品被批准可以上市,达给T细胞领域专家和投资者打了一针强心剂,希望这些进展能给政府监管部门吃个定心丸。
“我们目前有7~8个药品,如果批下来年市场份额会有几十亿元,可能会比目前市场追捧的抗体药物应用还更广。但目前一个都没有批,都搁在那观望。占用了很多资金,骑虎难下。不发展前功尽弃,发展的话又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突破目前这种政策困境。”韩忠朝说。
更重要的是,目前国外细胞治疗正试图进入中国市场,去年美国相关商业组织就要求中国把人体干细胞和基因诊断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过去的禁止项目中删除,即允许它们进入中国的干细胞治疗市场;而在现在其干细胞药品已经在一些国家获批上市的背景下,以后这种呼声会更强烈,如果中国不做好准备,将会处于更加被动的状态。
目前,美国的相关干细胞上市公司有20多家,在不同的交易所板块上市。在国外干细胞公司中,有的是单独的专业的干细胞公司,也有的是跨国医药巨头下属子公司。不少世界医药巨头要么通过并购进入干细胞领域,要么在公司内部设有细胞治疗部门或研发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半年自查自纠阶段,卫生部干细胞整顿办公室正在制定《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指导原则(暂行)》和《干细胞临床研究基地管理办法(初稿)》。4月17日卫生部专门成立了干细胞整顿工作专家委员会,次日即讨论上述两个文件。据了解,目前这两个文件还是讨论稿,没有定稿,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研究和进一步讨论。
另据了解,中国医师协会在3月份开完筹备会后,已经于5月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国医师协会再生医学与细胞治疗临床应用工作委员会,目前已经开始运作。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镜为该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蔡忠军为副主任委员。这种两个副会长同时在协会下属的同一个二级机构或委员会主持工作的情况在中国医师协会相当少见,显示了该机构对再生医学和细胞临床应用工作的充分重视。
而且,中国医师协会相关人士称,卫生部2012年版的《医疗技术临床管理办法(修订意见稿)》中对第三类医疗技术的定义有所改变,由2009年版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改成了“安全性、有效性确切”,这说明国家正试图对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真正的决定性时刻将在7月1日之后。按照卫生部此前的时间表,将在7月1日重新接受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的申报受理。
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组织研究 篇4
一、理论来源
1959年, 哈佛经济学教授贝恩在《产业组织》一书中总结了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 系统地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 即按结构-行为-绩效三方面来分析产业, 形成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SCP范式, 使得产业组织理论体系规范化。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决定着产业的市场行为, 而两者又合力决定了市场绩效, 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优化产业组织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依照SCP范式, 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角度来分析。本文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三、SCP分析
(一) 组织结构分析
组织结构是对市场内部竞争、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特征, 评价组织结构的指标主要是市场集中度, 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出壁垒的高低。
1、市场集中度。如表1, 2005-2013年我国医药产业市场集中度CR4均处于10%之下, CR8在11%到17%之间波动。根据产业组织相关理论, 当CR4<30%时产业结构是原子型, 说明目前我国的医药市场更偏向于竞争性市场。德国在1991年医药产业的CR4已经是28%, 1993年英国CR4达到35%, 日本1996年医药产业的CR8达到44%[2]。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明显低下。 (见表1)
2、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指某一产业内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在物理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产生的产品间的不完全替代, 其强调的是同类产品间的不完全替代。目前中国医药制造业大部分是低水平重复生产, 靠价格谋求竞争优势, 药品市场上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药品大量剩余, 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药品却又不足, 而且产品多为仿制药, 创新能力差, 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差异化竞争并不明显。
3、进出壁垒。进入壁垒的概念也是由贝恩首先提出, 其义为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 这一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能够持续地使产品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 同时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医药制造业相对于自然垄断行业, 其进入壁垒较低。2013年我国医药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率为18.7%, 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11.24%,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医药制造业企业数目多和市场集中度很低的现状也可以推断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目前的进入壁垒相对较低。
退出壁垒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遇到的阻碍。它由资产专用性沉没成本和政策法律限制等多个因素构成。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结构调整和失业等问题导致本该退出的的药企难以根据市场机制自然退出, 使得我国医药制造业的退出壁垒很高。从国情来看, 就业压力和社会负担会较长时间的存在, 在短期内我国医药制造业的退出壁垒较高现状是很难改变的。
(二) 组织行为分析
组织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达到某个目标 (如:实现利润最大化, 增大市场占有率等) , 而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要求的行为。包括企业的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等。医药制造业的组织行为难以量化研究, 本文拟从研发强度和并购与重组两个方面来分析。
1、研发强度。2011-2013年医药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46%、1.6%、1.69%, 高于一般工业水平, 但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 投入强度还远远不够, 如表2所示
2、并购与重组。国家鼓励研发和生产、原料药和制剂、中药材和中成药企业之间的产业链整合, 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鼓励同类产品企业的联合和优势企业的兼并行为, 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实现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 形成一批具有对医药产业发展有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促进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并购金额最高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高端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软件传媒业、医药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 而批发零售业、采矿业、房地产业、医药制造业以及化工产业, 并购数量位居前五位。在国家鼓励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的良好政策环境下, 一些企业开始调整发展战略, 比如:2013年7月, 中国医药以换股的方式合并河南天方药业。2015年4月, 上海凯宝拟使用1亿万的自有资金设立上海凯宝产业投资基金公司, 也推进了医药行业的并购。
(三) 组织绩效分析
组织绩效是指一定的组织结构在某时期内, 由一定的组织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通常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产品销售率和R&D强度作为综合评价我国医药制造业组织绩效的指标。从表3中可以看出总体增长趋势良好, 增长速度大于GDP的平均增长速度, 一般来说可以归类为绩效良好。 (见表3)
四、结论
中国医药制造业产业组织总体水平较为滞后, 多数重要指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低, 差异化竞争不明显, 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同时退出壁垒较高现状却很难改变, 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比, 投入强度也远远不够。值得欣慰的是医药行业兼并重组环境良好, 组织绩效表现良好。
参考文献
[1]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dpcgb/qgkjjftrtj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2]金泉源, 黄泰康.中国、美国、日本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对比研究[J].中国药业.2005, 14 (10) :2-3
[3]蒋传海, 夏大慰.产品差异、转移成本和市场竞争[J].财经研究.2006 (4) :5-12.
传承中医药文化 发展中医药产业 篇5
本次会议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主办。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副总编辑陶建群,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医学法学协会副主席吴崇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资深教授、博导、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奠基人之
一、中国公司研究第一人邓荣霖,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春苗,权健董事长束昱辉及相关部门领导应邀出席大会。(http://qjzryx.com/ 权健自然医学网)
会议伊始,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陶建群副总编简要介绍了本次大会的组织背景、研讨话题及专家组成员。董事长束昱辉首先由衷的感谢主办方给予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之后全面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史、规模现状、经营管理模式并通过一部名为“促进中医文化复兴”的宣传片,多元素多角度地展现了权健公司在传承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产业等方面的艰辛实践和突出贡献。
束昱辉董事长从民间秘方的神奇疗效谈起,着重分析了中医药行业的严峻现状,阐述了权健在避免假医、假药、假方子等问题上付诸的努力实践,深入剖析了权健产业化格局的独特模式,特别强调了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方针,最后就未来医疗城的建设蓝图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发展进行了远景规划。
与会期间,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束昱辉董事长在抢救民间秘方、弘扬中医文化方面做出的贡献,并从中医文化、产业格局、市场经济等几个方面针对权健独特的经营模式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医学法学协会副主席吴崇其先生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医药行业发展状况,指出国家对中医立法极其重视,但鉴于中医药行业的特殊性,至今立法事宜仍未成立。面对如今中医在野,西医在朝的局面,就更加迫切需要像权健这样具有特色中医药产业代表性的企业来振兴中医。吴先生特别就中国老龄化社会结构现状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强调了西医只可治病,而中医更可延年益寿的独特优势。中国已提早进入老年化社会,未来老年人的疾病护理、健康养生将成为社会性的焦点问题,也是中医药企业应该卓力发展的目标方向,建议权健公司结合自身优势,在未来规划的大型医疗城中大力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中医药特色产业。(http://qjzryx.com/ 权健自然医学网)
中华中医药学会的温长路顾问对权健振兴中华医药文化的企业理念给予高度评价,明确指出中医药文化是最适合中国、最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权健发展中医药产业这条路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抉择。非常赞赏权健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突破口,希望今后在中医药文化氛围的打造、国粹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方面做好文化实践工作。针对民间秘方的科学有效性及药品与食品的宣传方向等问题,温顾问建议应加大秘方临床验证的工作投入,确保有效治愈率,将权健医院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发展,造福于民。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资深教授、博导、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奠基人之
一、中国公司研究第一人邓荣霖先生结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理论分析了权健的经营管理现状,在赞赏中医市场化发展方向的同时中肯地提出了七项建设性意见。第一,要以科学的精神为指导;第二,企业发展要立足于制度,按照规范化的公司制度来运作,立足于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第三,处理好所有者、经营者和员工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管理制度;第四,处理好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的关系;第五,处理好企业和外部的关系,包括和当地政府、市场的关系等;第六,企业发展战略上要处理好主营与多种经营的关系;第七,处理好中医和西医的关系,应加强中西医结合。(http:/// 河北权健自然医学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李春苗教授总结了中医药发展中的行业特殊性和市场局限性,分析了企业的优势和未来的良好前景。他讲到,权健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是非常难得的,是具有远大抱负的。自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中医药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由于中医药行业特有的局限性,其发展道路需要不断的探索创新,要将文化理念与实践并举。同时他指出权健应明确企业定位、产品地位和文化理念,形成企业独特的个性、文化和良好形象。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企业的愿景、使命、精神和所有产业中去。最后他由衷地希望权健将“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大会在一片赞许声中落下了帷幕,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副总编陶建群在结束语中高度赞扬了本次大会对弘扬中医国粹,复兴中医文化起到的积极意义,再次肯定了权健特色的经营模式对推动祖国医学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希望权健公司在振兴中医产业,复兴民族医药的道路上取得更辉煌的成绩。
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副总编辑
陶建群主持本次会议
束昱辉董事长介绍权健的经营情况
中国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医学法学协会副主席吴崇其
就中医药现状发表讲话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
高度赞扬权健为中医发展做出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资深教授、博导、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奠基人之
一、中国公司研究第一人邓荣霖
解析中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春苗
对权健未来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会议现场
中国医药产业 篇6
摘要:医药研发外包是随着现代医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种产业现象。国内现有的研究大都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将医药研发外包归入服务外包行业来进行考察,用经济学一般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来解释产业的出现条件和发展机制。文章认为,这些分析往往忽略了产业技术、组织以及企业战略层面的变量。因此,文章采用技术创新以及系统集成的视角,分析在技术变迁下,主导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中国研发外包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的结构性约束。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医药产业;研发外包;系统集成;企业战略
一、技术及产业背景
现代制药产业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的德国和瑞典的合成染料工业,在此之前欧洲的“化学革命”为制药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从技术创新理论对技术的分类来看,现代制药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基于科学”(Science Based Technology)的产业。由于开发一种新药需要极大投入,面临高度不确定性,而一旦开发成功又可以获得高额回报,产业的技术性质推动了产业向高度集中的方向发展,欧美少数大企业逐渐占据了产业创新的主导地位,其它规模小的企业无法承担开发新药的巨额投入,大多只能生产仿制药,进行价格竞争。
不过随着产业的发展,情况逐渐出现了变化。这种变化大致的过程是:伴随着高通量筛选、联合化学、基因工程、生物技术高速发展,开发新药所需的专业知识的范围越来越大,大型制药企业用于新药开发的投入越来越多,而开发出一种新产品越来越困难。因此,医药大企业逐渐将一些非核心的业务承包给专业化企业以降低风险,降低成本。这些组织最初只是制造、销售。而后部分研发活动也开始交给了专业的研发企业,医药研发外包的模式开始出现。医药研发外包是指新药开发企业将研发过程的部分环节以合同的形式交给其它企业来完成的产业分工模式,一般认为,合同研发组织为制药业提供了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和服务,降低了制药企业的研发风险和成本,提高了新药开发的效率。不同的CRO可根据其技术特长和能力提供不同的专业化服务,包括分子的化学物合成、筛选、临床前试验(如动物实验、体外组织实验)、药物的安全评价、I-IV期临床试验、监察及新药上市前后的其他试验等等。研发外包服务的范围呈逐步扩大的趋势,现已涵盖了新药研发流程中的大多数环节。
二、经济学对外包现象的解释
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的是分工以及分工所产生的效率提升效应。在解释国际间的产业分工时,最主要的分析工具仍然是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一些理论。在这些理论看来,外包活动产生和国际分工取决于决定了生产成本的国家间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理论在研究这类问题上最大的不同在于:新制度经济学引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因此,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在考虑是否需要“外包”这一问题上要面临相对更为复杂的理性计算。在假定生产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在内部完成某项产业活动会因企业规模扩大而需要支付较高的组织成本,从外部购买需要利用市场机制而承担交易成本。因而,企业最后一个外包出去的环节应大体满足组织成本和交易成本在边际上相等的条件,
无论是新古典还是新制度理论,对这一问题的分析都没有超出成本、收益比较,均衡分析的范畴,同时倾向于将发包企业的选择作为分析的出发点。国内学者卢峰以整个服务外包行业为研究对象,认为“从经济分析的思路考察,外包活服务外包的兴起。归根到底是成本和利益的相对力量推动经济分工深化的结果”,“一方面,服务外包能通过比较优势、经济规模、学习效应、成本结构和生产网络化,为企业在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以及为自身盈利模式的构筑、进入壁垒方面带来利益和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服务外包又因为信息和人员交流、跨境经济活动交易费用、合作方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等方面面临额外的协调成本和风险成本”(卢峰,2007)。因此,服务外包的出现和发展程度是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以上这些理论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医药研发外包产业在中国的出现,但仍然存在问题。中国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要素价格比起印度等国家已经没有太多优势,同时考虑到印度相对发展更早,无论在包括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包企业的沟通交流形成互信关系等方面都形成了很强的先行者优势。这些优势在印度政府大力促进研发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护航下更加难以动摇。因此,为什么中国医药外包企业却在这些看似“不利”的结构约束条件下能如此迅速的发展起来仍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
三、系统集成视角的下的医药研发外包活动
首先,本研究认为在生物医药等研发密集型产业,产业组织模式变得越来越复杂,某种产业现象的出现(例如特定国家、区域产业的兴起)是相当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研究采用的基本分析视角是以组织能力为基本出发点的系统集成(System Integration)理论。具体研究方法是:在考虑既定产业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研究产业内不同位置企业间的竞争与互动关系,重点考虑集成企业的战略选择对新进入企业及产业发展趋势的影响。在这一基础上,本研究认为:研发外包企业的模式和能力取向适应了特定阶段医药产业内竞争结构的需要,是这一行业近年来在中国迅速兴起的根本原因。
系统集成理论通过对复杂产品的研究(Brusoni,Prencip and Pavitt,2001)从理论上对医药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了很好的阐释。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模块化的趋势并没有导致“管理之手”的消失,集成企业(svstem Integrator)的组织协调作用反而越来越大。因此,尽管许多元件的生产采取了外包的形式,但系统集成企业却需要掌握比它们实际生产活动更多的知识(Brusoniand Prencipe,2001)。而且更有学者认为,系统集成既是一种组织能力,同时也是在此种能力下企业战略活动的体现(Hobday et al,2005)。
对制药行业来说,医学、生理学的基础科研、药物靶点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体现了大型医药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集成能力。而生产制造、化合物合成、筛选、临床实验等知识是非核心的、专业化的知识。将这些技术外包出去有利于使企业更为灵活,关注于自身的核心能力,因而能够在技术迅速变化的条件下更具竞争优势。系统集成理论认为,这一过程体现了不同层面上知识分化程度的加深。
然而,当研发外包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到接近企业核心能力时,制药巨头们开始面临一个的困惑,如果要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生存下去,就必须更大限度的利用研发外包,降低成本、分散风险。而另一方面,开发一种新药意味着寻找、筛选出一种新的化合物。因此在专利申请之前必须对开发过程的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一旦中出现技术泄密,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此外随着外包程度的提高企业将担心对发包出去的活动失去控制,或者
过分依赖于外包企业(Piachaud,2002)。因此随外包程度的提高,如何进行再这样一个生产网络中进行协调,提高网络创新体系的效率同时降低自身的风险就成为一个关键性的战略问题。新药开发企业对外包企业的地域分布、能力、经营模式的要求都会发生变化。以实现主导企业的战略控制。
因此,正如Prencipe的研究所提到。由具备管理外部关系的领头企业所领导的网络形式组织,使企业能够发掘多样性(由市场特征所提供)并同时利用权威来应对和执行变化(组织层级的典型特征)(Prencipe,2003)。Hobday等人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系统集成可以视为企业的一种战略活动,“凭借系统集成能力企业可以选择自身的市场定位、以及与谁以怎样的方式展开合作或竞争”(Hobday etal_2005)。虽然很多系统集成理论作者研究的领域是复杂产品系统。但本研究认为,在医药领域同样的一幕也在发生。大型制药企业将越核心的技术活动外包出去,为了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将越倾向于将这些活动交付给不同地区的、能力或经营模式上更为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以在降低成本,使网络创新效率最大化的同时将外包的不利因素最小化,这是主导企业深入利用系统集成能力的结果。
在这样一种特定时期、特定竞争结构的约束下,能够满足产业主导活动者要求的企业或地区将有可能凭借其能力和经营模式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可以比较好的解释近几年中国出现的状况。中国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已经具备了发展医药研发外包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之中当然包括潜在的要素成本优势在位的医药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就必须做出更具“策略”的选择来协调生产网路。中国研发外包企业的出现恰恰利用了这种产业结构动态变迁所产生的机遇。概括地说,随着研发外包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出于提高网络协调效率的需要还是战略竞争的需要,研发外包活动横向上的地域分化和纵向上的产业分化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进入机遇。
具体体现为,中国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模式上的相似性,这一点和印度研发外包企业的情况不同。支持产业快速增长的中国研发外包企业近年来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医药产业园区逐渐出现,这些企业往往有着一流海归学者领衔,经验丰富的核心团队,从事的研发活动层次较高、专业性强、符合行业的运作规范。这样一种模式和性质的企业恰恰满足了国际新药研发大企业的需要,从一个侧面来说,中国国内的大型制药企业的开发能力尚难参与国际竞争也客观上让国外医药巨头相信,在中国目前进行研发外包泄密造成的风险可能相对更小。正如Best的研究所提示的“系统集成企业的一个关键角色是充分利用存在于其它企业和区域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Best,2003)。在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分工日趋复杂的背景下,系统集成企业有意识的战略选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医药外包行业的发展。而从中国医药行业的角度来看,特定能力模式的中国研发外包企业的出现强烈的受到中国区域产业政策的影响。其具体的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一种可能性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园区的产业政策一方面以促进本国的新药开发为目标,另一方面倾向于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中心人住,可能无形中形成了有利于CRO企业发展的土壤。而由于新药开发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部分本土创新药企业只好“曲线救国”的策略,从难以在短期内获利的开发新药活动转向研发外包业务。
四、结论
国内现有的研究大都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将医药研发外包归人服务外包行业来进行考察,用经济学一般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来解释产业的出现条件和发展机制。这些分析往往忽略了产业技术、组织以及企业战略层面的考察,本文采用技术创新以及系统集成的视角,分析在技术变迁下,主导企业的战略选择以及中国研发外包企业的性质和发展的结构性约束。本研究的基本观点是,除了从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研究影响一国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条件之外,解释产业的兴起需要重视主导企业与外包企业之间战略互动的过程。
中国医药产业 篇7
生物医学活性人工皮肤是人工皮肤的第二代产品, 不仅与受体肤色统一, 而且能正常排汗, 具有与天然皮肤一样的功能, 且排异性降至最低。其生产周期短, 可以大规模生产储备, 以备不时之需。技术发明人、英国皇家外科医师学院整形外科学院唯一的华人院士朱宁文, 在英国从事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皮肤组织库技术、皮肤干细胞及脂肪干细胞方面的研究近20年, 在英国组建了第一个人类体外培养皮肤库及英国第一个脂肪干细胞库及皮肤干细胞库, 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干细胞技术进行微创美容治疗的整形外科专家之一。
长期以来, 医学界对严重的皮肤缺损创面只能靠切取自体正常部位的皮肤移植修复, 尽管能治愈创面, 但在取皮部位却留下了新的创伤, 常常导致疤痕增生, 甚至因取皮过深, 供皮区难以自愈产生溃疡, 导致“好了旧伤又添新疤”。据了解, 人工皮肤已在英国等多个国家进行临床应用, 但一直没有实现产业化生产。为了造福国内百姓, 朱宁文将此技术放在泰州进行产业化生产, 并组建亚洲唯一的皮肤库。目前, 产品样品已经问世, 公司正与泰州普济医院展开合作, 筹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科治疗中心, 预计在今年内就可在泰州为相关患者进行人造皮肤手术。
中国医药产业 篇8
一、低碳经济下的产业集群及生态化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特定领域内,彼此相关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如大学、规划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组成的地理集合体(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模式,除了带来产业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协作和配合成为可能,也使集群产生了很强的生命力,为此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多,而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聚集优势,逐渐成为发展区域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然而产业集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慢慢显露出其自身模式的弊端,尤其是现在低碳经济发展要求下,产业集群的改变成为可能。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经济增长,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基础(2)。而基于低碳理念的产业集群,实质上是在原有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引入新的分工角色。在集群中完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克服集群内物质循环缺陷和生态缺位,打通集群参与者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建立企业间的合作共生机制,延长物质相互使用链条,优化整个集群内的循环经济网络结构,促使产业集群生态化升级和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建立。
从以往的研究文献来看,产业集群生态化主要强调的是产业集群内部能量循环体系的构建,由于现在产业集群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环境问题,一些如医药产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集群,在遵循传统集群的循环模式下,周边环境问题凸显,致使产业集群生态化提到日程上来。但综合考虑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概念,其必然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直接的循环体系,必须按照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生态化理论来组合,企业相互直接可以是产出与供给、废物与利用的关系;其二是产业集群与周围环境直接也需实现生态型循环,与当地环境协调发展,在保证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产业集群生态化是指根据产业集群的框架结构,将不同产业、企业间关系加以协调组合,并使之与该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不断发掘集群内生资源,建立稳定良性物质循环、能源循环、信息循环等的发展过程,以实现该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整体协调与和谐发展。产业集群生态化的构成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中心层、支持层和延伸层。由于生态化产业集群系统是以企业为中心,特别是以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中心,因此与传统模式相比,生态化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循环性。资源循环利用是生态型产业集群发展的纽带,在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的指导下,集群主体之间最大化地实现“废物”循环再利用。(2)生态性。具体是指集群在尊重自然系统的生态平衡属性和循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生态规律的价值链结构。尽可能地保持集群内、外部相对平衡,这也是产业集群生态化的一大特点。(3)区域性。传统的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是指该集群立足于某一个特定的区域,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能。而生态化产业集群的区域性是指能量、物质等来源尽可能在该区域内进行,而集群内部的其他企业或行业是获取的首要选择,这不但保证了获取的可能性,也使获取成本降为最低。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生态化概念可以表述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自身调整或人为规划引导,推进产业集群向类似生态群落的转变,并在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实现产业集群与自然环境、产业集群内企业种群及种群内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进化(3)。
二、中国医药产业集群模式的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05—2008年,中国医药工业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4%,利润总额年均递增33.8%。于明德表示,2009年中国医药工业实现了超万亿元的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3%,利润增长26%。这些数据的背后,显示出中国医药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企业多、小、散、乱,产业集中度低;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能力弱,高技术产品比重低,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低水平重复建设未得到有效抑制,无序恶性竞争加剧;化学原料领域环保问题突出,治理措施不力,等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的魏际刚副研究员表示,中国医药产业存在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增长模式的粗放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集中度、低科技含量”。业内资深专家俞观文多次感叹:中国原料药出口是“产品出去了,污染留下了”。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医药产业集群必然要进行生态化改造。
目前中国的医药产业集群包括集聚在医药制造的核心关键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如化工企业、药材种植户等;医药销售企业,如医药批发、零售的药店、医院等;医药研究机构、大学等服务机构以及人力资源提供单位等;医药物流企业,如原材料配送和医药产成品配送等;医药行业协会主要是规范该行业的经营行为的一个服务单位。他们共同构成了医药产业集群,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医药产业集群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主导集群产品结构不尽合理,极容易形成“柠檬市场”
分析各医药产业集群,不难看出产品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同业价格竞争激烈,以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为例,青霉素、维生素等化学原料药为主要产品结构,而以这些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在中国就有5~6个之多。这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致使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加剧,“柠檬市场”形成,降低产业集群中的竞争力。另外企业产品结构单一,处于非常被动的市场地位,经常不得不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企业是集群的组成单位,企业的竞争力低下,直接导致医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低下,而企业竞争力低下的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竞争力低下,而产品竞争力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单一,如河北华药集团,在现有产品结构调整中,华药集团坚持稳定大局,力做增量,依托华药基础坚实的原料药业务,加快制剂业务的调整发展。而以原料药为主要业务、加快制剂业务发展的企业在石家庄医药产业集群中占大多数,这样的产品结构造成集群内部竞争,内耗产生,致使集群竞争力下降。
(二)集群内部未能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
中国医药产业集群强调集群内企业在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消费及相关服务的产业链层次的联系,同时中国现存的大多数医药产业集群,甚至其他产业集群大都按照产供销一条龙的方式组合而成,而这样的产业集群模式忽视了集群企业在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的这一事实现状,也就是说,现在的产业集群大都忽视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原理,更多的是在经济相关性上进行了集群和组合。一些医药产业集群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没有进一步利用和处理,除了对当地环境产生破坏以外,也没能遵循低碳经济的原理。这种传统的产业集群模式缺少对其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进行处理的环节,以此来进行物质、能量的循环。
(三)政府和社会服务体系的作用亟需加强
2008年在国家及各省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及推动下医药行业的科技创新有了新的起色。这一措施将会加快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但对于医药产业集群企业来说,仍然需要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比如融资渠道不畅,一些在建、拟建项目因为土地要素控制严格而迟迟得不到落实,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低下,亟需指导和帮助等,仍需要政府给予优惠政策,建设社会服务体系,帮助企业解决各种瓶颈问题。
(四)生产过程资源利用率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医药产业是一个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业,在中国医药产业集群中有些医药产业集群所在的地域环境污染严重,对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由于医药产业集群的空间聚集密度很大,客观上面临的环境压力较重。而且由于集群内部依靠单个企业,没有能力单独建立污水净化设备,地方政府也缺乏这方面的财力安排,造成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低碳经济下的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模式分析
低碳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由于产业集群内行为主体众多,有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附属产业等。而主导产业代表着生产制造专业方向、反映产业集群所在地区经济实力和水平的产业,因此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模式的实质就是这些行为主体内部以及相互间基于生态考虑的协作方式,主要通过主导产业内部生态化以及各行为主体间生态辐射网络的形成得以实现。生态产业集群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主导企业的选择、产业集群系统集成(通过物质、水系统、能量以及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具体包括:
(一)主导企业的选择
企业是生态产业集群最基础的单元,是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微观载体,直接关系到企业之间物质和能量能否进行,因此对企业的选择关系到整个生态工业区的成败。在进行企业选择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企业自身的规模,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其次要考虑企业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选择能够进行物质循环的企业,力求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多样化,利用企业对资源和能源需求的差异,建立企业之间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换,实现物质循环。
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中企业的选择应根据各地域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核心技术能力来决定。例如河北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可以考虑以华药集团、石药集团、神威药业和以岭药业等企业来选择。医药企业的主要废弃物是废水,所以污水处理厂必须进入产业集群;而医药产业的动力来源于能源型企业,为此能源型企业也应进入这个产业集群。医药产业产生的废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可供给能源型企业来使用,如洗煤发电等,而能源型企业生产的能源动力将支持医药企业生产使用。同时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污水达到一定标准后,也可以提供给周边药材种植户灌溉药材,而药材种植户种植的药材又可以提供给医药生产企业作为医药生产的原材料。
(二)产业集群系统的组成
建立一个生态产业集群的关键在于实现系统内各个过程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充分利用和交换,因此对产业集群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的研究非常重要。除了这三个方面以外,系统集成还包括一个重要的方面——水系统集成的研究,由于医药产业集群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因此水循环利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建设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中尽可能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节约能源、减少三废。在产业集群的适当位置,建设大型污水治理厂进行二级污水处理。关于医药产业集群废渣的治理,将有一个化肥厂来回收利用,即用医药产业的废渣作为制造化肥的原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有:(1)治理效果好。即使以后国家排放标准再提高也不用担心又得投入巨资进行改造。(2)投资少、运行费用低。集中治理便于管理,而且节约大量资金,建设费和运行费较分散治理要低得多。(3)治理达标的污水,可以直接输送给煤、电力等能源型企业来使用,比如洗煤等工序对水的质地要求不高。另外处理过的废水中仍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可用于药材种植的灌溉。
(三)集群内部企业间产业链的构造
在建立生态产业集群以及构建生态产业链网络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构筑企业共生体、构筑生态链,提高生态产业集群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提高生态产业集群的稳定性,是生态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实现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的关键在于建立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产业生态链是指在生态集群内,人们利用生态系统整体性原理,产业经济系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为纽带,各成员之间通过物质传递、供应、副产品交换,将不同产业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衔接关系的链状资源利用关系,实现资源在工业区内的循环流动。
医药产业集群的构建中,物质流、信息流和能源流都将在以低碳经济理念指导下设计,医药企业的能源来自于集群内部的能源企业,而医药企业又会把其产生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供给能源企业使用,这个链状环节体现了循环性、低碳性(如图1所示)。
四、结论
产业集群生态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应是在企业层面,推行面向环境的设计;在系统层面,集中研究集群内部,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分析,研究产业的上下游关系、网络循环性、产业多样性、产业价值链、产业关联度等,建立企业之间的网络循环,其特征是产业的循环性、群落多样性和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性,并在一定区域层面通过区际间的产业生态系统的互动性依存,形成类似生态圈的产业循环系统。产业集群生态化的发展模式以再循环和再利用为特征,实现了物质减量化,其本质是在环境规制和市场规制的引导下,主导产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与相关产业建立的生态合作关系。集群内资源内生化,以充分利用集群内部资源(可以是其他企业的废弃物)为主,达到零废弃物产生或者少量废弃物产生的目的,充分实现生态化集群模式。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化产业集群又是世界各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最佳运作形式。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生态化产业集群应是:在企业层面,推行面向环境的设计;在系统层面,集中研究集群内网络循环性、产业多样性、产业价值链等,建立企业之间的网络循环。研究医药产业集群的建设模式问题,旨在建设生态化的医药产业集群。
中国医药产业 篇9
江苏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大省, 泰州是江苏的医药大市。泰州市坚持优先发展医药产业, 推动全市医药产业不断提升。目前, 泰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新型抗生素、心脑血管药、抗肿瘤药等九大领域为主体的医药产业群, 医药产业规模约占江苏省三成左右, 成为泰州市最具有活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医药、机电、化工、船舶等四大产业基地, 并指出医药产业基地以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江山药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 全力打造“中国 (泰州) 医药城”。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
2007年底, 泰州市拥有药品生产企业25家, 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36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家, 药品批发企业22家, 药品零售企业850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 销售收入、利税、综合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江山制药、苏中制药、济川制药、中丹制药进入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行业结构
中成药的研发与生产在泰州市医药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为首的医药企业非常重视中成药的生产, 泰州市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有很多均是中药产品。中成药的发展在泰州具有很高的基础, 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色, 积极强化中药提取技术, 发展现代中药已经成为泰州市中成药的发展方向。
与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相比, 泰州市生物制药发展相对比较滞缓, 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等在内的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已经开始涉及生物制药的研发或者已经研发出的生物制药产品正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泰州市生物制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化学药的规模相对较大, 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规模, 据泰州药检局统计, 2006年泰州化学药的总销售规模达到了65亿元左右, 占到医药产业总规模的31%左右。近年来, 在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下, 泰州化学药发展已经逐步摆脱传统的制药模式, 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化学合成创新药已经成为地区化学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泰州市整体医药产业发展大环境相比, 泰州市的医疗器械发展相对滞后, 规模不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吸机、麻醉机等机械电子器械以及医用卫生材料等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与周边地区盛产医疗器械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需要加快医疗器械的发展。
二、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条件
一般来讲, 每一种产业的形成都具有其合理的存在条件, 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又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就医药产业本身来看, 其特殊性与敏感性, 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由于自身条件不足而阻碍其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促进其成长的条件。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 产业集聚效应相对不强
尽管泰州市医药产业的销售规模较大, 市场占有率较高, 但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重复性生产多, 必然导致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从而使其竞争力明显偏弱。
2.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医药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投入与收益也较高的产业。作为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国外大型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制投入占销售利润的15%~20%。而我国本土医药企业6000多家, 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 每年仅有1%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新药的研发中, 泰州市的大多数医药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也是如此。
3.经营管理落后, 企业发展速度较慢
政策与人才因素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对于医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医药企业向高水平迈进。泰州市医药企业中民营企业较多, 且多为家族式管理, 缺乏引进高级人才的机制和策略, 不能着眼于企业长足的发展, 这也成为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条件
1.拥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代表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带动。进入全国制药企业100强的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江山药业、苏中药业4家重点骨干医药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产值、销售均占市医药产业总量的85%以上, 利税、利润更是占全市医药产业总量的90%以上, 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泰州市医药产业平稳增长。
2.拥有促进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科技优势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对于科技含量高, 生产准入政策严格的医药行业来讲, 显得尤其重要。泰州市医药企业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 药物研究机构7家, 医药研发人员400多名。扬子江药业集团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3个药物研究所, 有150多位中高级人才专门从事新药研发, 与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成了合作关系, 每年都有一批新药投入生产。
3.具有较强的医药产品出口优势
泰州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 被商务部确认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医药出口基地, 被商务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这为泰州市医药产业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目的, 是在已有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从而实现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建设医药产业基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医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
(二)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产业集群需要条件和基础, 医药产品涉及人类的健康, 且需要的人群比较广泛, 运输方便是必要的;药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拆分, 广泛存在着原料药和成品药, 这完全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泰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医药产业基地, 其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显露出集群趋势;雄厚的科技力量, 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各级政府的支持成为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有力保障。
四、加快泰州市医药产业建设基地的对策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药品研发、药品制造、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有机组合, 构建以研发为先导、以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制造业核心、以药品流通和医疗健康为市场价值链终端, 引进最优的医药研发机构, 培育最强的医药生产企业, 打造最佳的市场物流平台, 从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 提升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整体价值。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体系
1.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 结合实际, 科学地制定医药产业战略规划。根据泰州市医药产业状况、产业链的分布、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趋势, 制定和完善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 动态提出相应的发展重点, 在全市范围合理布局, 制定全市的医药产业促进体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主体培育规划和国际合作规划等。根据全市整体规划, 提出发展医药产业的侧重点、中长期目标、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并建立执行机构, 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与方式。
2.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支持
财政对产业的支持具有先导作用。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加大政府的财政直接投入, 从而激发企业的热情, 引导企业的资金投入。第二, 建立鼓励医药企业增加新药研发投入的普遍税收政策。第三, 在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给予不同财政支持。在新产品投入前期, 可以采取部分资助;产品投放市场后, 可以采取贷款贴息;开拓国际市场, 可以采取补贴等等。
3.人才的培养
医药产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从事医药产业的人员专业性与稀缺性。医药产业的技术先导型和知识密集型特点要求加强医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医药技术人员的培养, 将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作为一项专门工程列入科技发展计划, 设立创新基金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员引进专项经费, 落实各种创新任务, 支持创新人员国内外学习交流, 鼓励创新人员来泰州落户。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型人才进入企业, 创办企业;逐步建立医药人才流动中心和培训机构, 集中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问题。
摘要: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 泰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在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落后等情况。依托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构筑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支持体系, 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促进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顾海.充分发挥医药出口基地的作用促进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J].泰州科技, 2004 (4) .
[3]章淑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 2008 (10) .
医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篇10
但当前, 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存在, 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等问题十分突出。加快结构调整既是医药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紧迫任务, 也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 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日前, 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 针对医药产业的发展, 《目录》特别强调指出, 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引导和政策扶持, 使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期间, 我国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达到390亿美元, 已占到产业产值20%, 成为推动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是医药产品出口主力, 约占出口总额的95%。
《目录》指出, 在过去的5年中, 我国医药产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为提升研发能力、贴近市场需求、降低经营成本、增强竞争能力, 一些企业先后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贸易机构和生产装置, 如深圳迈瑞收购美国Datas 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 药明康德收购美国研发外包服务供应商App Tec公司, 迪赛诺、上海东宝生物分别在印度、瑞典投资或并购设立生产企业, 迈出了国际化发展新步伐。
“十一五”期间, 外商在华医药投资约200亿元, 其中研发投资近70亿元, 有10余家企业在华设立了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 新药全球同步研发品种增多,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申请和批准呈快速递增趋势。
“十一五”以来, 作为医药产业传统优势地区, 东部沿海省份发挥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优势, 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生物产业基地和医药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集聚发展, 保持产业良好发展势头。与此同时, 内陆省份发挥地方生物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医药, 实现产业快速发展, 江西、安徽、河南、内蒙古、湖南、四川、宁夏、重庆、青海等省份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医药产业总体呈现布局优化和区域协调的发展态势。
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显著。
其中, 盐酸安妥沙星、重组幽门螺旋杆菌疫苗等创新药物获批上市,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单抗药物实现产业化, 吡格列酮、氯吡格雷等一批通用名药物新品种迅速形成市场规模, 中药制剂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药品种逐步进入欧美市场, 自主研制的多层螺旋CT、磁共振成像装置 (MRI) 等医学成像设备的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大规模细胞培养等技术在基因工程药物生产中得到应用, 生物合成部分替代化学法工艺成功应用于阿莫西林、头孢氨苄等产品生产, 超微粉碎、超临界萃取等先进技术在中药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一批大宗医药品种生产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生产成本不断下降。
同时, 医药产业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日渐活跃, 骨干企业实力增强。其中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 上海医药集团、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合并重组, 华润公司重组北京医药集团等项目顺利实施, 一批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迅速扩大规模, 实现了产业链整合和业务布局调整, 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组织结构优化。通过技术进步、兼并重组等方式, “十一五”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 国药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壮大, 恒瑞制药等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 骨干医药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2010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达到60多家。
不利因素阻碍产业发展
有专业机构预测, 2011年中国医药市场增长有望高达24%, 达到9388亿元的规模;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有望保持23%的增幅, 超过1.5万亿元。同时, 由于人口结构老龄化、“全民医保”以及国民综合支付能力的提高, 中国医药产业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10年成为影响全球的药品市场。
近日有消息透露, “十二五”期间, 医药工业发展目标为总产值年均增长20%, 到2015年达到31000亿元, 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中国医药市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拓展, 这种势头也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现阶段, 国际上知名制药公司已经把战略目标放在新兴市场, 尤其是中国, 其目的在于利用这些国家的高增长, 以应对欧美市场的价格压力和产品老化的问题。据了解, 目前西方制药企业在中国出售的处方药总价值约400亿美元, 且中国市场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增长, 而欧美的医药市场的年增长率只有2%~5%。
有迹象表明, 考虑到新兴市场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 更多的世界医药巨头开始将这些地区具体的医药需求视作其潜在的利润来源。为应对世界医药企业对国内医药市场的冲击, 中国医药产业当下最为迫切需要改变的就是产业结构过于单一和落后的局面。
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与产业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建设不够健全, 创新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 我国医药企业投入科技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仅为1%左右。同时, 医药产业的创新激励机制力度不大, 知识产权保护尚有缺陷。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差强人意, 与之配套的政策支持有待加强。
当前,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生物制品业依然是我国医药制造工业的主要构成。但问题是这些产业销售和利润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 利润增幅有所降低。
尽管中药工业保持平稳增长, 但由于物价普涨等因素影响, 加上药材资源的匮乏, 使中药民族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同时, 中药民族药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比较薄弱, 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制约其发展, 技术标准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
医疗器械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行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难度有所加大, 应予以足够重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
据统计, 我国有12530家医疗器械企业, 其中销售额1亿元以上的生产企业约为120家, 销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为13家, 这些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不到10%, 大部分为中小规模的企业。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与先进国家相差较远。这些因素已经阻碍了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产业调整锁定四大结构性矛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一大重点。
去年底, 工业和信息化部曾发布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目的是紧跟世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步伐,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适应我国基本药物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增加生产保障供应能力。
针对结构调整, 促进企业创新, 工信部以及相关部门明确指出, 医药产业将从“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 以及出口结构”方面进行调整。
在技术结构方面, 要求化学药领域, 推广应用膜分离、手性合成、新型结晶、生物转化等原料药新技术, 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技术构建新菌种或改造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产品的生产菌种, 提高质量、产率, 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加强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靶向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
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 要重点突破大规模、高通量基因克隆及蛋白表达、抗体人源化及人源抗体的制备、新型疫苗佐剂、大规模细胞培养和蛋白纯化等技术。加快开发生物活性高、稳定性好、半衰期长的口服、肺部给药的新型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积极推进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 创建基于信息技术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加快医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扩大计算机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范围, 提高企业管理和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关键、核心医疗器械的数字化水平。
在组织结构方面, 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 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 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 使医药百强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销售收入的50%以上,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形成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区域结构方面, 要求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充分利用技术、资金、人才、品牌、营销渠道的优势, 跟踪国际最先进技术, 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高科技产品, 形成符合国际标准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个综合性医药生产基地。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性生产基地,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严防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和低水平产能的扩张, 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布局, 促进区域医药经济协调发展。
而在出口结构调整方面, 则是要求抓住世界仿制药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 扩大制剂出口, 特别是增加面向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主要医药市场的销售。筛选具有比较优势的制剂产品, 加快开展国际注册和生产质量体系国际认证, 建立国际营销渠道, 培育自主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在境外投资设立制剂工厂, 直接面向终端客户。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 推动50家以上制剂企业通过发达国家的GMP认证, 使制剂在药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中国医药产业 篇11
经过几年的实践,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北京市“十一五”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园区招商引资所形成的产业资源,产业基地進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定位:即国家级生物医药、兽药技术检测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和技术贸易平台;国家级疫苗研发生产基地;现代中药及天然药物、现代医疗器械及新型化学药制剂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高效完备的服务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建成园区企业服务及注册中心,全程协助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建设所需的各项手续;协助企业办理药品品种注册、药品生产、流通等专项审批手续,并提供GSP/GMP/GLP等医药行业专有的认证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不断加强和完善生物医药专业技术支撑平台的建设,随着仪器分析检测中心、信息情报中心、中试车间、试剂采购中心等支撑平台的逐步建成,将为入区企业提供完备的专业化服务。
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海内外投资者的目光。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已吸引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天坛生物、同仁堂、康必得制药等60多家国内外知名生物医药企业及相关机构入驻园区,投资总额达110多亿元人民币。
2007年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9.52亿元,同比增长94.0%;工业总产值完成18.61亿元,同比增长135.9%;利润总额完成1.58亿元,同比增长390.6%;上缴税金1.28亿元,同比增长287.3%;实现区级财政6269万元,同比增长65.8%;外贸出口总额实现3.23亿元,同比增长23%。
2008年1-7月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3.71亿元,同比增长73.1%;工业总产值完成13.33亿元,同比增长64.5%;利润总额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462.5%;上缴税金1.16亿元,同比增长198.4%。
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正逐步完善创新、检测、监管、制造、流通、服务六大功能,立志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总部基地的聚集区。
“十五”期间,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力推进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产品和企业。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园区时提出科技园区在新的阶段要承担起“重要载体、强大引擎、服务平台、前沿阵地”四位一体新的历史使命。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做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新成员,同时做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的专业化园区,如何承载这一历史使命,一直是园区发展过程中所考虑的核心问题。产业基地成立三年多以来,以“依托首都资源优势,形成特色目标定位”的思路,逐步把产业基地打造成为优秀的产业发展平台。
北京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全国生命科学创新中心,一贯重视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北京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在整合资源、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各项综合指标平稳攀升,在全国的排名不断提高,并且空间布局已初步形成,产业结构也逐步趋于合理。2002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被列入北京市重点发展的现代化制造业,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北京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组织资源优势都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北京药品市场销售占全国市场的9%,名列全国第一。北京拥有众多的全国著名的大型综合医院和门类齐全的专科医院,从业卫生技术人员近11万人,医疗服务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北京地区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市级以上的科研机构有55家,占全国的14.7%,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6个,占北京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1/3,占全国生命科学领域总数的41%。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规划政策制定监督与管理中心全部集中在北京,具有独特的监管与审批中心地位优势,产业发展组织资源高度密集。针对北京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各项优势,结合园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园区逐步确立了特色的目标定位。
一是建立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药品审评中心。产业基地依托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国家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检测、评审中心。中检所、兽医微生物中心分别是国内人用药物、兽用药物的最高监督检验机构,也是相关新技术、新产品的评审检定机构,是生物制品、药品生产企业研发、生产的法定监管机构。其中中检所整体搬迁项目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监管中心,三十年不落后。为使首都资源真正落到实处,产业基地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药监局等监管机构积极沟通,共同搭建园区企业创新申报平台,并多次开展现场办公活动,切实解决企业在技术创新、新药报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中,兽医微生物中心、国家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经得到正式批复,迁址到产业基地内,实现与园区企业的“零距离”。
二是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基地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关于技术贸易、技术市场的优惠政策、北京完善的技术服务市场以及国家级的科研院所、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级生物医药技术贸易和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基地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等科研机构建立广泛合作,加快培育园区技术交易平台,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是建设国家级疫苗研发生产基地。产业基地依托国家新型疫苗工程中心以及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民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疫苗研发、生产企业建立国家级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国家新型疫苗工程中心由北京天坛生物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国家CDC病毒所共同组建,目前已开始筹划建设工作。中心将具备我国新型疫苗重大成果及相关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工程设计、技术与经济分析、信息平台建设、专业咨询、专业评估的能力,成为该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中心,成为国际一流的新型疫苗研究开发基地。拥有国家新型疫苗工程中心控股权的天坛生物是国内疫苗龙头企业,部分主导产品占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民海科技依托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了独立实验室,目前已拥有九项专有技术,经过产业化后,这些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天坛生物和民海科技分别是疫苗行业中国家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秀代表,其产品全部为自主研发,代表着国内生物制品行业最高技术水平,对提升园区创新水平起到了强大的示范性作用。
四是形成中药及天然药物、化学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产业基地依托同仁堂、以岭集团、协和制药、康必得药业等入区的医药主导企业,构建多元化的产业格局。同仁堂是我国中药第一品牌,此次与香港泉昌企业合资在产业基地建设具备多种生产能力、技术先进、环保节能的新生产基地,引进了先进的丸剂生产线,实现了丸剂机制及微波干燥的流水线生产。以岭集团下设药学研究中心、药理研究中心等,建立了现代中药的提取、分离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中医理论的原始性创新和现代中药研发的有机结合。目前已拥有9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其中主打产品通心络胶囊已成为心脑血管病治疗的中药主导品牌产品,而且已经成功作为药品在韩国注册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北京协和药厂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强大新药研发力量支持下的高科技制药企业,其抗肝炎新药“百赛诺”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肝炎化学合成新药,已在美、英等15个国家和地区获得20年药品发明专利保护。康必得药业由河北恒利集团投资建设,其明星产品康必得央视上榜11年。众多的优秀企业、完整的产业格局使产业基地拥有良好的产业氛围,具备强大的产品辐射力和市场影响力。
自2002年成立以来,产业基地的硬环境建设从无到有,从差到好,基础设施和产业空间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为了使园区能够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产业基地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发展环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出台以及配套政策的细化和逐步落实,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支持。产业基地必将借着这股春风,怀着做强中关村的坚定信念,把园区自主创新推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国际一流园区而不懈努力。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调查 篇12
跨国药企加紧布局
生物医药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 对国家安全战略意义重大。据相关部委统计, 我国医药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 2010年, 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12427亿元, 比2005年增加8005亿元, 年均增长23%。“十一五”时期, 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 投入近200亿元, 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有效保障了基本药物供应。“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医药工业集聚区优势地位更加突出, 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医药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国内企业基本能生产所有常用药品、疫苗和生物制剂, 但在生物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等因素影响, 2010年全球医药市场表现疲软, 总销售额约8750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10年来最低, 仅4.1%。有关资料称, 2011年全球药品市场规模达8800亿美元。从全球看, “金砖四国”以及土耳其、韩国等新兴市场受人口基数大、社会老龄化、慢性病发病增高、政府投入加大等影响, 仍有望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
借此时机, 许多跨国药企开始在我国进行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在上海张江药谷, 辉瑞、诺华、阿斯利康、礼来等名企已经入驻, 他们通过并购国内成长性较好的中型企业、利用现有销售渠道、建立研发中心等手段蚕食我产业发展成果并占领市场。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曾在拜耳和惠氏两大公司主持多项新产品开发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周泽奇表示, 目前全球十大药企几乎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或建立研发中心, 手段已从传统的处方药销售向战略性全产业链布局转变。仅在2011年, 诺华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浙江天元85%的股权, 辉瑞出资2.95亿美元与海正药业合资, 默沙东并购了先声药业, 葛兰素史克将海王英特龙变为其独资公司。
人进我退, 我国产业需警惕陷入受外国打压的“低端漩涡”。国内最大生物医药门户“生物谷”总经理杨春说, 外企占领京沪等产业高地, 直接抬升了人才成本, 国内一些企业不得不退至天津、苏州等周边地区。生物医药企业以不同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这决定了该产业中小企业多且创新性强的特点。长此以往, 十分容易出现“没前景被挤压淘汰、有前景就被收购”的局面, 使得我企业容易停滞在产业链低端, 进入国外打压战略的漩涡。
中小企业发展艰难
长期以来, 以美国为首的生物医药大国形成了国家大笔投入实验室“烧钱”、风投支持大量中小企业转化成果、大企业不断收购成果做大做强、利用重磅专利药全球巨额盈利最终谋取国家利益的循环模式。其中, 中小企业是产业做强的关键环节。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一是生物医药企业小而散, 产业园却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 国内拥有大大小小医药企业4000多家, 没有一家企业能进入世界500强。国内有20多个打着国家级旗号的生物产业园, 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炬计划基地中有生物产业的有100余个, 省级开发区中跟生物医药有关的预计有300多个。曾任巴斯德全球菌苗疫苗开发总监、现任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宇学峰说, 产业园遍地开花, 但感觉要政策的多、做事情的少, 搞科研的多、做产业的少。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无奈。
二是风险投资缺失, 造成融资难, 研发创新易停滞。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拥有54项专利技术的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俞德超表示, 生物医药领域存在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国外多以风险投资为主。回国后, 企业由于不盈利, 既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又不能上市, 而且一种新药从研发到出售最少需要10年, 国内风险投资更青睐获利快、利润高的流通领域, 这直接造成企业融资难。以信达为例, 拥有单克隆抗体药物优势, 却无法得到国内投资, 现由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富达投资集团旗下的两个基金共同注资, 成了一个中国人回国创立的外企。还有不少小企业为生存只瞄准门槛低见效快的生物试剂或仪器领域, 放弃新药研制, 也为产业安全埋下隐患。
三是标准化程度低, “走出去”遇阻。拥有国内外多项专利、曾在创新乙肝药物研发取得重要突破的博瑞生物医药技术 (苏州) 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征野说, 为了维持研发, 一些企业要给国外做配套, 走出去锻炼产业。但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制药行业存有不信任, 加之我国一些企业长期生产化学药, 没有完全适应生物药更为严格的生产工艺和管理方式, 无法达到一些国家只承认的CGMP (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 标准, 导致例如博瑞只能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印度, 多数利润由印度贴牌后赚取。
产业安全问题集中
归国创业者普遍认为, 近年来, 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支持政策, 给我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带来活力和机遇, 但纵观整个产业, 仍集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投入不准、不足。有人算了一笔账, “十二五”时期, 国家预计在生物医药方面直接投入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 但2010年全球排名第十名的百时美施贵宝的研发投入是35.6亿美元, 远超我国年均约80亿元的规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派格生物医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徐敏认为, 国家投入大多给了科研院所和大企业, 对很多有新药创制能力的中小企业像是“撒胡椒面”。
二是药品审批时间长、效率低。我国从2006年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以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SFDA) 批准的申请数量已从2006年的6098件下降到2010年的878件, 药品研发低水平重复得以明显改善。但归国创业者普遍认为, 这也造成新药审批时间长、效率低, 对国内专利药物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制约了产业发展。曾任赛诺菲全球工业技术部制剂总监、现任美国Cytouance Biologics公司生物检测开发副总裁苏彦景指出, 尤其在生物药审批上, 存在“国外有的要两年, 国外没有的几乎不批”的情况, 而且审批过程要求提供过多、详细的申报资料, 对存在很多未知的候选新药来说过于苛刻。
三是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调查获知, 除跨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的药品和中成药以外, 我国国产药品多是仿制药, 生物药领域核心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不能生产世界上一些较新的药品以及某些特效药, 从而依赖进口。免疫学博士、病毒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姬云说, 国内生物医药企业既要遵守知识产权国际规则, 又面临关键技术差距问题, 小规模的可以走捷径去模仿, 大规模发展就无法绕开侵犯知识产权指责, 在竞争中陷入被动。
【中国医药产业】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医药10-28
中国医药上市公司07-28
中国医药 国企改革09-02
中国医药研发创新论坛10-11
中国医药需要什么营销01-06
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09-29
中国传统医药的国际化07-10
2024年中国医药电商未来发展趋势09-05
中国医药大学口腔卫生学系实习报告内容参考08-30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