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与存活

2024-10-22

生长与存活(精选4篇)

生长与存活 篇1

匙吻鲟 (Polyodon spathula) 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 由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在原产地及俄罗斯等国已成为池塘养殖和大水面放流增殖的重要鱼类。我国于1988年开始从美国引进匙吻鲟之后, 在鱼卵孵化、苗种培育和成鱼饲养方面已做了较多工作[1,2,3], 而早期生活史阶段形态特征和生长特性的相关报道较少[4,5,6], 有关匙吻鲟摄食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也只有少量报道[7,8]。鱼类早期发育阶段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除避敌能力较弱外, 还与其营养方式和摄食特性有密切关系。国内外有关饥饿对鱼类仔鱼影响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 但主要是针对仔鱼开口摄食期具有混合营养期的种类[9,10], 对于没有混合营养期鱼类的相关研究极少。匙吻鲟仔鱼开口摄食期没有混合营养期[6,7,8], 2009年笔者进行了延迟投饵对其仔鱼存活与生长的影响试验, 为南方地区匙吻鲟鱼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仔鱼来源与饲养

亲鱼为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试基地池塘人工培育的性成熟个体, 经人工催产、干法人工授精后获得的受精卵, 选取人工孵化后同批发育正常的仔鱼为试验对象。仔鱼饲养容器为塑料圆桶, 试验用水为经24 h以上充分曝气的自来水, 每桶水体均为4 L。仔鱼暂养期间, 水温保持在 (20±0.5) ℃。正常投喂时每天投喂4次, 饵料为轮虫和小型枝角类, 鲜活投喂, 每次投喂前剩余饵料密度保持在20个/ml以上。每天吸污1次, 换水2次, 每次用等温水更换1/3水体。

1.2试验方法

在 (20±0.5) ℃水温条件下, 出膜后8日龄仔鱼卵黄囊完全耗尽, 具有初次摄食能力, 进入外源性营养。以8日龄仔鱼作为延迟投饵试验的起始时间, 试验分延迟0 (正常投饵) ~6 d投饵和完全饥饿组, 共8组, 每组设3个重复, 每个重复各20尾健康仔鱼。试验期间控温在 (22±0.5) ℃, 24 h微充气培育。每天早中晚检查清除记录死亡仔鱼, 仔鱼死亡以鱼体发白、心脏停止跳动为准。完全饥饿组仔鱼全部死亡后, 计数各延迟投饵组存活的仔鱼数并计算其成活率。逐尾测定延迟0~4 d投饵组存活仔鱼的全长和湿重, 通过 (10~15) mg/L的丁香酚麻醉后, 利用双目解剖镜的显微拍摄系统拍摄后, 在吸干体表水分后用电子称测量湿重, 仔鱼全长通过Moticam Images Advanced 3.0软件测定 (精确到0.01 mm) 。

1.3数据处理计算与检验

应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全长和湿重特殊生长率 (SGR) 计算公式为[9,10]:SGRTL= [ (lnL2-lnL0) /t]100%, SGRW= [ (lnW2一lnW0) /t]100%。式中:t—试验天数;L2和W2—分别代表试验结束时的全长和湿重;L0和W0—分别代表7日龄仔鱼的全长和湿重的平均值。数据采用平均值±标准差undefined) 表示, 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新复极差检验法[11], 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水平。

2 结果

2.1延迟投饵对仔鱼存活的影响

试验持续10 d, 结果见表1。延迟0~2 d投饵组之间仔鱼的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延迟3 d以上投饵组仔鱼的成活率显著下降。各试验组仔鱼在8~9日龄时都有少量死亡, 且死亡率较为接近;延迟4~6 d投饵组和完全饥饿组仔鱼在10~11日龄内的死亡率均达到50%以上, 延迟2 d和3 d投饵组分别在恢复投饵的10日龄和11日龄后死亡率即开始下降, 而延迟0~1 d投饵组没有出现死亡高峰期。完全饥饿条件下, 饥饿半致死时间为11日龄, 17日龄时全部死亡。

2.2延迟投饵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延迟1 d投饵, 仔鱼全长和湿重及其特殊生长率与正常投饵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表明延迟1 d投饵对仔鱼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延迟2 d以上投饵对仔鱼生长存在显著的影响 (表2) 。

注:同列数据右上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注:7日龄仔鱼平均全长 (16.30±0.26) mm, 平均湿重 (0.021±0.002) g;同列数据右上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3 讨论

3.1延迟投饵对仔鱼存活的影响

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存在2个过渡期, 即卵黄囊期和变形期[12]。仔鱼由内源性营养转化到外源性营养的过渡阶段被称为鱼类早期发育的“敏感时期”, 各种鱼类开口摄食的时间不同, 从卵黄囊或油球内源性营养物质是否存在来看, 通常可分为内源性营养直接转化为外源性营养和开口摄食具有混合营养期两种类型[13]。混合营养期对仔鱼的存活及生长发育至关重要[14,15]。仔鱼在混合营养期内必须建立外源性摄食关系, 否则将蒙受进展性饥饿 (progressive starvation) [16,17]。影响仔鱼“不可逆点” (the point of no return/ PNR) 和临界期 (critical period) 的表露或影响鱼类早期发育成活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如鱼类的种类、卵的大小、孵化时间和卵黄容量等多种生态因子, 而在水质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饵料生物是影响仔鱼成活的重要因素[18]。由于匙吻鲟仔鱼只有当卵黄囊完全消耗时才具有摄食能力, 属没有混合营养期类型[6,7,8]。而试验结果表明, 在 (22±0.5) ℃水温条件下, 8~9日龄是匙吻鲟仔鱼从内源性营养进入外源性营养的关键时期, 也是匙吻鲟仔鱼发育的内在危险期, 即“临界期”, 此时, 匙吻鲟仔鱼只有尽快建立外源性摄食关系, 才能免受进展性饥饿。

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 仔鱼的初次摄食率高, 意味着仔鱼群体具备了获得高成活率的优良生物学基础[19]。徐连伟等[8]的研究表明, 在19.5~20.5 ℃温度条件下, 匙吻鲟仔鱼的初次摄食率为13.3%, 进入摄食期后, 饥饿仔鱼的摄食率迅速上升, 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可达100%, 说明匙吻鲟仔鱼在开口摄食后, 只要及时给予充足的饵料条件就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

鱼类处于饥饿状态时, 外部形态可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变化, 行为也会发生变化[20]。试验中发现, 匙吻鲟饥饿仔鱼除表现出形体消瘦等饥饿特征外, 行为上同样出现一些明显变化。延迟投饵超过3 d的饥饿仔鱼, 出现“咬尾”现象;部分仔鱼的胃肠内吞入较多气泡, 而摄食仔鱼则没有, 这种现象可能与仔鱼阶段摄食方式为吞食[5]有关, 即饥饿仔鱼可能误吞入气泡后, 使得饥饿仔鱼恢复投饵后无法正常摄食, 最终导致死亡, 在南方鲇 (Silurus meridionalis Chen) 上也发现类似现象[21]。

3.2延迟投饵对仔鱼生长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 过迟投饵会造成鱼类仔鱼消化功能衰退和营养状况恶化, 引起死亡率增加和生长减慢, 如瓦氏黄颡鱼 (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 [10]和史氏鲟 (Acipenser schrenckii) [22]等。饥饿仔鱼得不到外源能量, 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只有通过消耗自身的组织来获得, 使仔鱼的外形和某些器官产生变化, 生长停止。延迟1 d投饵的匙吻鲟仔鱼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投饵后, 仔鱼的全长和湿重与正常投饵组的差异不显著, 延迟投饵时间超过2 d, 仔鱼全长和湿重的特殊生长率均显著地低于延迟0~1 d投饵组的, 即匙吻鲟仔鱼对饥饿的反应较为敏感, 短时间的饥饿都可能导致仔鱼生长迟缓。许多研究表明, 多种鱼类具有“补偿生长”现象, 即经过一定时间的饥饿后, 恢复投喂一段时间后, 其生长会赶上或超过正常投喂的个体[9,14,22]。试验结束时, 延迟2 d以上投饵组仔鱼的全长和湿重仍然显著小于延迟0~1 d投饵组, 说明在匙吻鲟仔鱼早期发育过程中, 补偿生长现象不存在或不明显, 这可能与仔鱼各器官结构和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

4 结论

由于匙吻鲟仔鱼开口摄食期没有混合营养期, 从初次开口摄食到饥饿半致死之间的时间短, 仔鱼对饥饿较为敏感, 初次投饵的最适时间范围窄。因此, 在 (22±0.5) ℃水温条件下, 在匙吻鲟仔鱼开口摄食后的2 d之内, 应及时投喂充足的适口饵料, 才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正常生长。

生长与存活 篇2

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 养殖环境以及疾病问题不断恶化, 并常常造成严重损失。近几十年来,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而不断增加兽药的定期施用次数。然而, 不应该过多地使用抗生素来作为预防疾病的常规手段, 因为这会增加病菌抗药性的风险。因此, 越来越需要寻求其它替代的解决方法。

益生菌或有益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 当摄入足够数量时, 能通过多种机制来对病菌产生直接对抗性, 或者对宿主产生免疫刺激, 从而控制病菌, 利于宿主的健康。所以, 越来越多人使用它来替代抗生素作为预防疾病的手段。现在市面上已有一系列的益生菌商品出售, 并作为饲料添加剂引入到鱼虾贝类养殖中去, 或直接施用到池塘水中。

抗坏血酸 (即维他命C) 是另一种现代养殖常用的饲料添加剂。抗坏血酸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和重要的营养元素, 能促进养殖鱼类的生长与健康。

本试验通过在饲料中添加4种市面出售的、具不同有效成分的饲料添加剂 (两种益生菌、免疫增强剂抗坏血酸以及抗生素氟苯尼考) , 以及一个空白对照组, 来初步研究比较这4种饲料添加剂对尖吻鲈幼鱼 (Lates calcarifer) 生长存活率及饲料转化率的影响, 探索饲料添加剂对尖吻鲈幼鱼养殖可能带来的益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添加剂及饲料的准备

本试验设置5个试验组, 分别编号为A、B、C、D、E组。每组都使用某品牌相同批次的饲料, 但B、C、D、E组的饲料分别另外添加4种市面出售的、具不同有效成分的饲料添加剂 (具体活性成分见表1) 。A组为不另外添加饲料添加剂的空白对照组。

对于所有饲料添加剂, 均按照各自的产品用量说明将其与饲料颗粒均匀搅拌 (具体用量见表1) , 并加入菜油来加强饲料添加剂粉粒对饲料颗粒的附着力。A组空白对照组的饲料颗粒也混入菜油, 以消除菜油对试验幼鱼的影响。为保证效果, 所有添加了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在2天内使用完毕。

1.2 试验幼鱼的准备及驯养

试验用鱼为54dph的尖吻鲈幼鱼 (Lates calcarfer) 。通过分级筛选选出3 030只体型较一致的中等大小的幼鱼, 以减少出现同类相食现象。其中3 000只幼鱼随机分配到15个试验缸中, 每个缸200只幼鱼;另外30只幼鱼放在另一个暂养试验缸中, 用以计算试验幼鱼的平均初始湿重和平均初始体长。

试验开始前对尖吻鲈幼鱼进行驯化, 此间投喂的饲料与本试验所使用的饲料同品牌、同批次, 饲料粒径为1.5mm, 每天投喂3次, 持续2天。此间幼鱼驯化状态良好, 2天后开始试验。

1.3 试验条件及饲养管理养殖环境及维护

每个试验组设3个平行, 共15个试验单元。本试验使用15个容量为220L的流水式圆锥底方形鱼缸进行饲养。

试验所用的海水经过砂滤, 每个缸连续充气。每天虹吸便渣两次 (分别是首次喂食前和关灯前) , 以保持水质。所有工具使用后用Virkon清洗, 以避免缸间的污染。水质每周测两次, 试验期间的环境参数如表2所示。若有死鱼, 则立刻移除并记录。对于任何不寻常的症状或环境参数, 也记录下来。

本试验的饲养周期为28天。每天投喂2次, 投喂时间分别为10:00和14:30。每次投喂至尖吻鲈幼鱼饱食但不过量为止 (即腹部盈满并对饲料反应迟缓) , 并随着幼鱼长大来增加所投喂的饲料粒径。每日记录下各组的投喂饲料量, 以计算FCR。在试验期间, 不再对幼鱼进行分级筛选。

1.4 取样及生长指标的计算

在试验开始当天, 对于暂养试验缸中的30只幼鱼, 用纸吸去其体表水分, 称重和度量体长, 取其平均数作为试验幼鱼的平均初始湿重和平均初始体长。

为期28天的试验周期结束后, 分别计数尖吻鲈幼鱼的各缸存活数, 计算每缸的幼鱼存活率:

存活率 (%) =100× (幼鱼存活数/幼鱼初始数)

然后从各缸随机选10只样本幼鱼, 用纸吸去其体表水分, 分别称重和度量体长, 取其平均数作为各缸平均末体长:

平均末体长 (cm) =样本幼鱼总体长/10

分别称量各缸存活幼鱼的总湿重, 计算每缸存活幼鱼的平均末湿重:

平均末湿重 (mg) =存活幼鱼总湿重/幼鱼存活数

计算每缸幼鱼的特定生长率:

特定生长率 (%体重/天) =100× (ln平均末湿重—ln平均初始湿重) /28天

计算每缸幼鱼的饲料转化率:

饲料转化率=饲料摄食量/幼鱼增重

计算各试验组各项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所有试验数据均以 (平均数±标准差) 来表示。由于样本数量不够 (仅称量了各缸总湿重而不是称重每条鱼) , 所以对试验数据没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表3显示的是5个试验组的平均湿重、平均体长、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存活率。对于幼鱼的末湿重和特定生长率, 在5个试验组中, 最高的是添加了益生菌或维生素C的C、D、E组, 对照组A组要稍低, 但与C、D、E组的表现相近;添加了抗生素的B组的末湿重最低, 仅为其它试验组的一半。该差异可能是由于投喂抗生素氟苯尼考的幼鱼食欲下降、饲料摄食量降低。如图1所示, A、C、D、E组的饲料摄食量随着幼鱼生长稳步增加, 而B组的饲料摄食量从试验第9天起明显减少, 之后也没有明显增加。据试验中的观察, 在投喂饲料时A、C、D、E组的幼鱼都很积极抢食, 而B组的幼鱼相对被动得多。在试验结束时, 虽然B组的幼鱼较小, 理应有更高的摄食率, 但其摄食率仅为3.7%体重/天, 而其它试验组的摄食率达到5.5%体重/天。

注:数据以平均数或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

对于幼鱼的存活率, 各试验组均达到95%以上, 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在试验过程中偶尔观察到吞食同伴的现象, 各试验组的少量死亡率主要是由于尖吻鲈幼鱼的同类相食。

3 建议与结论

生长与存活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刺参全部来自辽宁省营口海参育苗厂。供试菌种为光合细菌、乳酸菌、芽孢杆菌、海洋红酵母, 4种菌均购自辽宁省大连市化工研究院, 其中光合细菌和海洋红酵母的活菌浓度均为6×1010cfu/m L, 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菌的活菌浓度均为3×1010cfu/m L。刺参饵料由大连海洋大学科研基地生产。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组, 其中1#组添加光合细菌10 mg/kg, 2#组添加乳酸菌10 mg/kg, 3#组添加芽孢杆菌10 mg/kg, 4#组添加海洋红酵母10 mg/kg, 5#组添加光合细菌4 mg/kg、乳酸菌1 mg/kg、芽孢杆菌4 mg/kg、海洋红酵母1 mg/kg, 对照组不投任何菌种。每组设3个平行, 共计18个养殖池。每个养殖池规格为5 m×3 m×2 m, 每池水体积约为25 m3。

1.3 试验实施

每天投喂2次, 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1.5%~2.0%。试验期间, 养殖池连续充氧, 溶解氧为7.8~8.3 mg/L, p H值为7.8~8.3, 水温为12~15℃, 盐度为32.5~33.5。试验初期记录刺参的初始体长和体重, 每7 d按各组相应的微生态制剂添加量加入各菌, 每隔20 d测刺参体长和体重 (抽样测定50头/组)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

试验过程中的特定生长率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 W1为试验开始时刺参体重 (g) ;W2为试验结束时刺参体重 (g) ;t为试验时间 (d) 。

数据整理和图表制做使用Exce1 2007软件。试验结果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试验数据用邓肯 (Duncan′s) 法进行显著性比较。每组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配方EM菌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在水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刺参生长的影响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CK平均日增重最低, 为0.010 6 g, 试验5#组最高, 为0.0193g, 试验1#组与试验2#组相同, 均为0.0127g, 试验3#组为0.018 3 g, 试验4#组为0.012 0 g。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顿肯多重差距检验法作多重比较, 结果显示, 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刺参的日增重有明显的影响, 试验3#组和试验5#组与CK差异极显著 (P<0.01) , 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4#组与CK差异均显著 (P<0.05) 。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的日增重分别比CK增加了19.81%、19.81%、72.64%、13.21%、82.08%。由此可以看出, 试验5#组的日增重相对于CK最高。

2.2 不同配方EM菌对刺参存活率的影响

在水中添加不同微生态制剂对刺参存活率的影响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 各组刺参存活率均较高, 但相比之下, 试验5#组成活率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养殖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生物的生命活动。本研究中所用的微生态制剂为养殖水环境的改良剂,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善水质影响养殖生物的存活和生长。研究结果表明, 该微生态制剂对促进幼刺参生长和提高其存活率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 由于添加的微生态制剂中培养基含氮物质较多, 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效果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光合细菌、海洋红酵母等益生菌营养价值高,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生物活性物质, 芽孢杆菌、EM菌还可以提高消化酶活性, 增强机体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 微生态制剂降低了水体中氨态氮、亚硝酸盐氮等有害物质的含量, 为幼刺参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从而促进刺参快速生长。华雪铭等[5]在饲料照添加0.2%的芽孢杆菌能显著促进异育银鲫的生长;于向阳等[6]研究表明EM菌能净化水质, 分解海参粪便和大分子有机物, 提高饵料利用率, 提高单位水体育苗产量和成活率。这与本试验结果相符合, 添加光合细菌10 mg/kg、乳酸菌10 mg/kg、芽孢杆菌10 mg/kg、海洋红酵母10 mg/kg、光合细菌4 mg/kg+乳酸菌1 mg/kg+芽孢杆菌4 mg/kg+海洋红酵母1 mg/kg的处理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19.81%、19.81%、72.64%、13.21%、82.08%, 试验5组的日增重相对于对照组最高, 这说明微生态制剂对幼刺参的生长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表明使用复合菌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刺参的生长和提高其存活率。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参考文献

[1]常亚青, 丁君, 宋坚, 等.海参、海胆生物学研究与养殖[M].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4:1-30.

[2]刘朝阳, 孙晓庆, 范士亮.有益微生物在刺参养殖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水产, 2006 (7) :58-59.

[3]王立超, 孙德华, 刘瑶.光合细菌在刺参育苗中的应用[J].齐鲁渔业, 2005 (12) :26-27.

[4]王印庚, 荣小军, 张春云, 等.养殖海参主要疾病及防治技术[J].海洋科学, 2005 (3) :1-7.

[5]华雪铭, 周洪琪, 邱小珠, 等.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硒酵母对异育银鲫的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 2001, 25 (5) :448-453.

生长与存活 篇4

养殖密度作为一个环境胁迫因子能引起鱼类应激反应,也可导致鱼类行为、免疫力等发生改变[6]。高密度养殖是获得水体最大利用率的一种方法,但会导致种内对空间和食饵的竞争,使养殖群体生长率和存活率下降,增大鱼病发生的可能性,还可能导致个体间生长差异增大,出现生长级差,加剧鱼类的残食行为[7,8]。最佳的放养密度可以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减少饲料浪费,提高养殖效益。

杂交鲟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等优点,各国都相继培育出了多种属内和属间的鲟鱼杂交种,包括俄罗斯的小鲟鳇(Huso huso×Acipenser ruthenus)和国内的达氏鳇鲟(Huso dauricus×Acipenser ruthenus)等杂交鲟均有明显的杂交优势[9]。本试验在有效养殖水体为100 m3的独立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选择达氏鳇母本与欧洲鳇父本杂交仔鱼作为养殖对象,试验期30 d,研究不同放养密度下,杂交鲟仔鱼的摄食行为、生长和存活状况,为今后科学开展杂交鲟鱼苗循环水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4月5日在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生态渔业苗种车间进行,试验鱼来自公司人工催产达氏鳇(♀)与欧洲鳇(♂)杂交的15日龄仔鱼,体重(0.095±0.030)g,体长(2.03±0.43)cm。用于试验的30 000尾材料鱼来自同一组亲本的受精卵孵化而得,以消除因亲本个体差异对试验的影响。

1.2 试验设施

试验在面积为300 m2的室内循环水工厂化养殖车间中进行,试验鱼池为12口直径160 cm、高50 cm、容积约1 m3的圆形育苗缸。试验选用1组单套有效养殖水体为100 m3的循环水育苗养殖系统。水处理过程包括固液分离、紫外消毒、生物过滤、泡沫分离、液态氧添加等。其工艺流程:育苗缸排出水经管道→过滤器(去除粪便、残饵及其它固体状杂质)→臭氧杀菌、蛋白分离器(去除微小颗粒物、胶状物)→紫外线消毒器(消毒杀菌)→生物滤膜(降解氨氮、亚硝氮)→液态氧添加系统(增氧)→水泵提水到育苗缸循环使用(图1)。试验期间,通过调整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将各项水质指标保持在杂交鲟仔鱼最适宜的生长范围内。水温(18±1)℃,pH 7.8,DO≥6.5 mg/L,NH3-N 0.01~0.05 mg/L,NO2-N 0.02~0.10 mg/L。

1.3 试验设计

试验时随机选取杂交鲟仔鱼30 000尾,按试验不同放养密度,分A、B、C、D等4组,每个试验组设3个重复。不同组别的仔鱼投放量与放养密度见表1。养殖初期缸内水位深度控制在25 cm左右,养殖水体约0.5 m3。正式试验前3 d将同一批次的30 000尾仔鱼移入各试验缸,待仔鱼适应养殖环境后正式进行试验。试验期为30 d。

1.4 日常管理

试验选用山东某厂家生产的微粒沉性饲料,粒径0.8 mm,主要营养成分:进口鱼粉,α-淀粉,酶解蛋白粉,酵母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镁等。饲料含粗蛋白≥50%、粗脂肪≥8%、赖氨酸≥2%。

试验鱼进育苗缸后第3天晚上开始投喂饲料,20日龄前每天投喂8次,3 h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0%,30日龄后日投喂6次,每4 h投喂1次,日投喂量逐步降低到鱼体重的10%~20%。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0.5 h以内。饵料投喂期间至少每4 h清理1次残饵粪便(具体清理时间视残饵情况而定)。

1.5 水质检测与分析方法

详细记录投喂量和鱼的摄食、活动与死亡情况;每天监测并记录养殖用水的pH、DO、ORP、水温等水质指标,每隔1 d测定1次亚硝酸氮和总氨氮;并根据测定结果适当增补新水,一般换水量不超过10%。总氨氮的测定方法是次溴酸钠氧化比色法,亚硝酸氮的测定方法是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所选用的仪器为7230G型分光光度计。

1.6 生长指标

体长和体重测量:每5 d每缸随机选取鱼苗50尾,用70 mg/L MS-222麻醉后,游标卡尺测定体长,用分析天平(精度万分之一)测定鱼苗体重。

日增重DWG=(W2-W1)/t

饵料转化率FCR=F/(W2-W1)

特定生长率(SGR,%/d)=×100%

成活率(SR,%)=×100%

式中:F—总投饵量,g;W1—试验初鱼体重,g;W2—试验末鱼体重,g;t—试验时间,d。在分析生长速度与放养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时,仔鱼的生长情况用SGR来反应。

将死鱼分开计数,没有尾部或没有头部的死鱼,以及失踪的仔鱼,就被认为已经被残食,其它情况的死鱼单独计数。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试验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结合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处理间的差异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不同放养密度对摄食行为的影响

4个密度组中,饵料转化率的数值在高密度组表现为最大,而在低密度组则较低(表2)。试验前5 d由于仔鱼刚开口摄食不久,各试验组仔鱼摄食以被动摄食为主,不同密度组的仔鱼摄食饵料效果差异较小。试验进行到第10天后观察发现,放养密度对仔鱼的摄食、活动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低密度组(A组)与高密度组(D组)之间仔鱼摄食、活动差异比较明显,底密度组仔鱼集群性较低,对光线,声音等外界刺激反应比较敏感,投饵时易剩料;高密度组对环境适应较快,摄食积极性较高,但在摄食、活动中仔鱼相遇频率要高于低密度组环境中的频率,彼此频繁的相互碰撞与避让,影响仔鱼摄食、活动,出现游动急躁情况。

2.2 不同放养密度对生长率的影响

不同放养密度组中杂交鲟仔鱼生长出现显著性差异(表2),放养密度在0.3~0.7万尾/m3,其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当放养密度为0.7万尾/m3时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增加放养密度,仔鱼的生长反而下降。虽然放养密度在0.3~0.7万尾/m3,仔鱼的生长速度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升高,但0.3万尾/m3、1,0万尾/m3、1.3万尾/m3组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并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仅0.7万尾/m3组与其它各组(0.3万尾/m3、1.0万尾/m3、1.3万尾/m3)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放养密度过低或过高对仔鱼生长速度影响较大。

注:同一列数据上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2.3 不同放养密度和饲养时间对仔鱼存活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放养密度的不同,杂交鲟仔鱼的死亡率也出现不同(表3)。B组仔鱼死亡率与A组差异不大,但与C组、D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发现当养殖密度达到0.7万尾/m3组时,进一步增加养殖密度,杂交鲟仔鱼的死亡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图3),高密度试验组(C组、D组)仔鱼的死亡率分别高达19.3%、22.2%。试验前5 d,B组没有出现死亡,A、C、D各试验组出现少量死亡现象,全部属于正常死亡,没有发生残食。5~30 d各试验组仔鱼除了正常死亡外,因残食或因没有抢到食物饥饿瘦弱死亡的占绝大多数。

3 讨论

3.1 放养密度对杂交鲟仔鱼生长和行为的影响

一般认为,除了遗传、饵料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之外,群体密度是影响野生或养殖鱼类生长和性成熟的一个重要因素[10]。目前研究表明,史氏鲟地图鱼等鱼类的最终体重、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都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11,12]。而本试验研究发现,存在一个最佳的放养密度,0.7万尾/m3密度组相对生长效果较其它组具有优势,特定生长率、日增重率最高,成活率也较高。鲟鱼仔鱼喜集群聚集,放养密度过高或过低对杂交鲟仔鱼生长都不利,低密度下仔鱼的生长较差,可能是因为杂交鲟具有集群特性,将集群鱼类分开稀养,会出现食欲下降,生长减慢等不正常行为;当集群生活在一起时,会表现出行动活跃、摄食积极,生长迅速。这是因为集群生活用于警戒、寻找食物的时间相对要少,而有较多的时间用于摄食,表现出互利性[12]。但过分高密度养殖,可能会造成每个个体获得的食物资源相应减少,种内竞争加剧,使个体摄食受到影响,仔鱼生长受到抑制。同时高密度养殖,仔鱼要消耗大量的氧,并排除大量的代谢废物,对生存水环境造成污染,导致鱼病增多,影响其成活率[13]。放养密度对杂交鲟仔鱼成活率的影响来说,投饲不当导致水质污染是主要原因。本试验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由于有紫外线、臭氧杀菌消毒,以及生物过滤等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减少了残饵、粪便等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保证了整个试验期间水质处于良好状态,因此没有出现因应激反应而导致疾病和死亡的情况。

3.2 放养密度对杂交鲟仔鱼成活的影响作用

高密度养殖会造成杂交鲟仔鱼对饵料和养殖空间的竞争加剧,使生长优势的仔鱼占据更多的资源,体质健壮、生长速度很快,而生长劣势的仔鱼由于竞争的作用处于劣势,在饵料投喂不均匀或仔鱼摄食饵料量较少、摄食不均匀时,加速了鱼的生长差异,导致群体中部分鱼生长速度很快,部分鱼生长速度缓慢的现象[14]。在本试验中高密度组(1.0万尾/m3、1.3万尾/m3)内个体之间体重差异较大,弱苗占有率高,表明放养密度使杂交鲟仔鱼形成了竞争行为。鲟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在养殖密度过高或饵料不足时,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相互残食现象,试验发现:试验初期仔鱼全部属于正常死亡,到试验中后期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仔鱼的死亡除了少数正常死亡外,其它绝大多数都是因为相互残食或因高密度没有抢到食物而饥饿死亡。

3.3 放养密度对水质的影响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系统放养密度过高,饲料投喂量过大,饲料质量、利用效率和饲料的使用方法等都会对鱼类生长和水体污染产生重要的影响,现有资料分析表明仅有25%~35%的饲料物质通过鱼体而被利用,65%~75%左右的饲料物质留存于水域环境中对水质造成污染[15]。在本次试验中总氨氮为0.12~0.34 mg/L,亚硝氮为0.01~0.02 mg/L,指标略偏高,这主要是试验所用的循环水系统内生物净化系统偏小和残饵偏多,排污不及时造成的,它可能会影响到试验鱼的生长速度。庄平等[16]研究结果表明,鲟鱼对非离子氨的敏感性要高于一般的淡水鱼类,其仔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0.63 mg/L,稚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为0.17 mg/L,24 h致死阈值在0.45~0.58 mg/L。孙大江等[17]研究表明:鱼苗培育水体中氨氮的浓度不能高于0.5 mg/L,非离子氨浓度控制在0.02 mg/L以下。本试验比较不同放养密度对鱼的摄食、生长及存活关系时,水体的总氨氮和亚硝氮水平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不大。

3.4循环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仔鱼的适宜放养密度

上一篇:东部较发达地区下一篇:脑创伤: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