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活质量

2024-07-18

存活质量(精选7篇)

存活质量 篇1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每年约有15万多人死于食管癌, 占全世界每年死于食管癌总人数的一半以上[1], 广东潮汕地区是我国六大食管癌高发区之一,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食管癌手术切除率高达90%以上, 有学者报道达98.7%[2]。本文旨在探讨术后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为临床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2003~2005年在我院心胸外科住院, 确诊食管癌, 采取经左胸, 颈部联合双切口行食管癌手术患者237例, 男性172例, 女性55例, 采用2003年国际抗癌联盟 (UICC) 食管癌TNM分期标准, I期2例, IIa期111例, IIb期32例, III期77例, IV期5例, 其中136例术后接受4个疗程氟尿嘧啶 (400mg/m2) 联合顺铂 (80mg/m2) 方案化疗, 91例未接受化疗, 术后通过电话或预约上门的形式进行随访, 截止到2010年5月, 死亡90例, 患者均死于食管癌相关疾病如:局部复发、病变转移、无条件进行综合治疗等。

1.2 生活质量评分标准:

本文采用karnofsky计分 (KPS, 百分法) [3], 主要根据患者所能进行的活动程度和是否需要医护照料而进行计分。100表示完全正常, 大于70表示功能状态良好, 50~70示功能中等, 小于40为功能差, 0表示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别,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因素对存活率的影响:

食管癌患者不同病理分期术后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存活时间比较,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淋巴结转移个数不同, 其术后生存率也明显存在差别 (P<0.05) ;从本文分析结果看, 术后有否行化疗对生存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淋巴结转移个数不同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P<0.05)

2.2 相关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随访发现, 不同病理分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0.003) ;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转移个数的不同均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者术后是否接受化疗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食管癌首选的也是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手术治疗。食管癌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行放疗或化疗的5年生存率。本研究患者Ⅰ期和Ⅱa期、Ⅱb期、Ⅲ期及Ⅳ期相比较, 其术后1年、3年、5年存活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与文献报导相一致[4], 同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 I期和IIa期患者和III期患者比较, Karnofsky计分明显提高 (P<0.01) , 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这表明早期手术不管是对患者生存率, 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众多资料表明, 食管癌淋巴转移呈区域性、双向性、连续性、跳跃性等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 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其术后5年存活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0) , 第七版的食管癌最新分期已经明确把淋巴结转移个数纳入食管癌的临床分期[7], 并且要求手术至少清扫12个淋巴结以上, 其中大于6个淋巴结转移被定义为N2, 对分期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表明, 淋巴结转移个数无论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或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进一步为淋巴结清扫在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以及术后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性提供了临床依据。

本组病例中, 患者是否术后接受化疗对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刘福善认为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未化疗组, 且二者的生存期无明显的差别[8]。国外学者临床实践证明术后化疗与单纯手术相比不能明显提高远期生存率[9]。现有的化疗方案对食管癌无确切疗效。在2002年英国胃肠学会制定的"食管癌与胃癌治疗指引"中明确指出, 除非为了临床研究, 否则食管癌术后不宜行化疗[10], 国际抗癌联盟 (NCCN) 目前对于食管癌的化疗方案除了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有IA级的共识, 其他的三代化疗方案仍然没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 对于食管癌术后化疗的评价仍然有待进一步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结转移个数、术后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32005年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37例进行跟踪随访, 分析影响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TNM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转移个数对食管癌术后存活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化疗对存活率和生活质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食管癌术后化疗有待进一步评价。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率,生活质量,淋巴结转移

参考文献

[1]江吕泉, 孙江, 陈健.食管癌患者术后生存十年以上回顾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 2001, 11 (4) :322-324.

[2]黄留保, 赵文, 钟锋, 等.食管癌和贲门癌586例外科治疗结果分析[J].广西医学2003, 25 (5) :806-808.

[3]孙燕, 等.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45.

[4]王永岗, 汪良骏, 张庆斌, 等.影响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预后的病理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 2001, 16 (5) :5162-5167.

[5]刘福善.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化疗对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甘肃医药, 2009, 28 (2) :116-117.

[6]陈龙奇.制订2009第7版食管癌TNM分期标准[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8, 01.

[7]Ando N, lizuka T, Takagawa T, 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surgery with andwithout chemotherapy for localized squaraous carcinoma of the thoracic esopha-gus:the Japan Clinical Oncology Group Study.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l997.1l4:205-209.

[8]Allure WH, Grifin SM, Watson A, et al.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oe-sophageal and gastric cancer.Gut, 2002, 50 Suppl V:vl-v23.

存活质量 篇2

关键词:早产儿,系统性健康教育,存活质量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活产婴儿,体重不足2 500 g,身长在45 cm以下[1,2]。国内研究资料表明,早产儿的发生率为12.7%~20.8%。由于早产儿脏器和免疫功能发育不成熟,适应能力相对较差,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随着现代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救治成功率逐年提高,同时早产儿的预后和存活质量也已受到普遍关注。然而,单纯依靠医院护理人员提高对早产儿的护理质量已远远不能满足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需求。为了能够让早产儿出院后也得到科学化、系统化的护理,提高早产儿存活质量,我院于2014年对早产儿家长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在我院2014年1—10月我院收治的早产儿170例, 男98例,女72例,胎龄29+5~36+5周,平均胎龄34周,体重1 060~2 480 g,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4例。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两组早产儿出院时均达到出院标准,体重在2 000 g以上,吃奶好,室温下体温稳定。两组早产儿在体重、胎龄和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家长进行一对一的系统性健康教育。具体方法: (1)早产儿入院时对其以后的居住环境和家庭成员进行评估,落实护士负责制;让家庭成员尽快接受这个提前降临的宝宝,讲解早产儿的原因、特点;介绍周围成功的案例,增强家长的信心。(2)住院期间每天向家长汇报早产儿的情况,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一些育婴知识,不要用医学术语。(3)待早产儿一般情况稳定后,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一些简单的护理,如擦身、喂奶等。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抚触早产儿,有利于母子感情的交流。(4)发放健康教育书面资料,包括保暖、喂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如何防止交叉感染等。(5)手把手教会家长早产儿日常生活的基本操作,如喂奶姿势、沐浴及测量体温等。(6)要确保健康教育的有效性,要求家长复述和操作练习。(7)建立电话随访本,出院当天晚上回访1次,以后一星期回访1次,半个月回访1次,1个月回访1次,2个月再回访2次,每次记录回访情况。

1.3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86例早产儿中,出院后有4例患病,患病率为4.65%;其中2例发生感染性肺炎,1例发生脐炎,1例发生尿布皮炎,82例未患病,未患病率为95.30%;对照组84早产儿中,出院后有13例患病,患病率为15.47%,其中有4例发生吸入性肺炎,2例发生感染性肺炎,3例发生脐炎,2例发生营养不良,2例发生尿布皮炎,71例未患病,未患病率为84.50%。两组早产儿出院后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7.86,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救治成活率也在逐年上升,但因早产儿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及功能尚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弱,加之家长对过早离开母体的早产儿常会感到惊慌失措,年轻的家长也因缺少育儿经验和知识而盲目护理。因此,早产儿出院后在家庭中如何得到更好的照顾,如何在住院期间与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有更好的衔接,减少早产儿出院后患病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

系统性健康教育贯穿于对家长从入院、住院到出院甚至出院后回访所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针对性及科学的健康教育,是早产儿在住院期间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一个延续。入院时护士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知识,消除家长因早产儿需要特殊监护和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在住院期间每天介绍早产儿的情况,传授一些早产儿护理知识与技巧;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包括保暖、喂养、预防感染、日常活动的观察和常见问题的处理等内容;出院后电话随访1个月,使早产儿出院后的患病率下降。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患病率为4.65%,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患病率为15.47%,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

如何让仔猪全部存活 篇3

首先, 仔猪产下时就要按照其大小强弱固定好乳头, 务必使每只仔猪都能得到充足的乳汁供应;其次, 整个哺乳期间猪舍内的温度应保持20℃左右, 保温箱温度要在30℃以上。随着日龄增加而降低, 避免仔猪受冷而相互挤压 (仔猪受冷会挤成堆以互相取暖造成死亡;第三, 哺乳21 d后, 母猪泌乳高峰期已过, 泌乳量会明显减少, 而仔猪此时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为此, 为满足仔猪对营养的需要, 哺乳21 d后就要提早给仔猪补料, 如稀粥、豆浆、稀释的奶粉等, 补料可涂在棍子上或手指上, 或涂在母猪乳头上诱使仔猪采食;第四, 供应充足的铁或其他微量元素, 具体做法是:黄土22.5 kg、红黏土22.5 kg、骨粉2.5 kg、硫酸亚铁250 g、硫酸锌100 g、硫酸铜150g, 过磷酸钙0.25 kg、碘化钾30~50 g, 共同捣碎混匀备用。从仔猪3日龄起, 每10头仔猪栏内放一小块以上混合物, 让仔猪自由舔食即可。

有些梦想一定可以穿越时光存活 篇4

我对自己那份花了两个月精心制作完成、自认为所向披靡的个人简历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我急于发挥在我的感性滋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个又一个可笑的小才华和小技能,我第一次为难以体现个人价值感到内心凄凉。

无力感已将我抽离了现实,周围的视野一时间显得格外的空和大。

当我在厦门广电大楼的非线性编辑机前,面无表情地对着冰冷的屏幕时;当我随着《海峡都市报》的记者忙碌在战场一般的新闻现场时;当我在厦门卫视同时进行四五项要求在半个月里独立完成的策划与编辑时,我以为我的命运,注定要放弃我所钟爱的画画与写作,我以为生命里的所有嗜好就这样结束了。面对我这样的状态,那些至亲至爱的朋友纷纷对我表达莫大的同情和惋惜,而我内心涌起的遗憾如同沉积已久的阴霾,将灵魂死死笼罩。

“静,你真的愿意就这样放弃你的兴趣、你想要的事业吗?”

“静,到单位和公司可就没有空余的时间供你自由安排了……”

“是的、是的……”我的声音发虚,我的心在颠抖。

他们说得没错,实习令我放弃了太多,在实习新闻记者的过程中,我的文字逐渐被修剪去了看似不重要的旁枝末节,甚至悲哀地失去了灵气,那些我所写下的少掉形容词的语句愈发像悬挂在半空中的可怜兮兮的大字报。原本装满灵感的大脑逐渐变得空荡荡的,整个人的魂魄仿佛在百忙之中脱离了躯体,飘浮起来。

灵感空乏的日子多么难熬,时光的飞速流逝令人身心憔悴,我第一次前所未有地感受到生命被吸干的恐怖。

从高二到大三,我的目标不曾动摇,可就在实习期间,险些推翻了我五六年来坚持的信念。

长辈们依旧不赞成一个刚毕业的孩子从事自由职业。他们无法理解创作的灵感和欲望在长期得不到发泄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覆灭甚至永远失去重生的机会。12岁到18岁的青春期,我一度在长辈们的劝导下放弃了至爱的绘画,如今我却要满怀沉痛地为我逐渐磨耗掉的美术天赋默哀。是的,我错过了绘画,我将后悔,但我不想后悔永生,我只想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让我逐渐死去的梦想复活。

有时长辈们善意的劝诱很可能把一个人的某种潜能和才华扼杀于萌芽。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天才,遗憾的是,大部分人终究无法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放弃了第一次,不想再放弃第二次。我甚至想挽回遗失在生命的某个角落里的第一潜能。如今,我的第二潜能“写作”,正在风雨飘摇的道路上举步维艰,我毫无把握它会发展成啥样,但起码努力的过程,会浇灭“自我扼杀”的罪恶感。

还记得六年前,在我发表任何作品之前,父亲和表姐把发表文学作品视作一项如同研究核导弹一样艰苦卓绝的工程。可我还是抱着怀疑的心态一直坚持着、尝试着,试验了两三次后,我的文字开始成千成千地被印成铅字,父亲和表姐用来针对我的大套大套令我半信半疑的理论被我彻底推翻。在那之后,我居然还破天荒地发表了第一幅绘画作品,是初三时画的一幅漫画,但文学杂志编辑开始纷纷向我约稿,我没有继续画下去。

在我的家族里,爷爷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爸爸大学读的也是财经,姑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表哥是北京大学软件学硕士,两个表姐曾分别在中科大和厦门大学读理科,其中一个表姐最后拿了新奥尔良大学的工科硕士学位。他们顺理成章地在大学里完成了理工科学业,之后又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好工作,他们永远不懂文科生应走怎样的路,他们过于理性的思维永远不会想到像我这样感性的人应该怎么生活。

他们善意的劝告令我焦灼,我不想让他们失望,可是按照他们为我安排的方式去做,结果却很可能让他们失望,就如他们总希望我的数学能考出高分一样。

五月,厦门的表叔帮忙找了份月收入近四千的周报编辑工作,每天只需在办公室里工作五六个小时。稍微一掂量,每天至少有一个晚上的空闲够我自由挥霍,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看我想看的书、写我想写的字、画我想画的画。那里不是雇用廉价劳动力的公司,也不是繁忙的电视台,也没有让神经崩溃的没完没了的策划和项目,算得上美差了。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一个人用一句话制止了我的盘算:“你可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放弃了最有前途的事啊!”

这个人的声音令我幡然醒悟。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做我的思想工作。虽然他是理科生,他的父亲也是理科教授,但这对父子素来嗜好文史,包括从古至今甚至当代的流行文学。或许正是如此,这个理科生对文学的前景有着更加理性的见解。

六月,当陈院长轻描淡写地提到留校的事时,我讶然。这一年,在我所生活的圈子里,已有好几个能力颇强的校学生会干部被刷了下来,因此,我对自己是否能留校一直不敢抱有多少期望。尤其是在这个研究生挤破头皮都难进“成广”(编者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电视学院)的年头。“成广”发展太迅猛,令我望而却步。

“静,去吧,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的所有时间都不会被浪费……”那个人的声音再次响起。是的,当老师的过程永远都不会浪费时间,备课是学习,授课是巩固,课余还可以创作,我可以随心所欲、马不停蹄、焚膏继晷地努力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留校申请递交之后,我突然寝食难安。我每天都在数日子,今天是几月几号,院长审批通过了没有,校长审批又通过了没有。

日子过得繁忙依旧,在没有收到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我开始了自己的SOHO工作计划。

整个暑假,把自己关在37℃的闷室里,每天除了写小说还是写小说,对于是否能留校完全不愿过多去想,只是依旧幻想着很多假设。假设我是一个授课老师,我不会布置太多的影评,我布置的作业既有趣又八卦,像一个个令人摸不着北的心理测试聚合而成的拼贴画,我很自恋地觉得这么做应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或者假设我是一个班主任,不停地琢磨着“泛90后”和“90后”的心理状态,为下一次哪个“90后”文学比赛叫我当评委时做好写寄语的准备。

一个又一个遐想在我的脑海里诞生。当我在纯黑的不眠夜里辗转反侧的时候,脑海里活跃着一幅又一幅幻想的画面,那些幻景将我的信念膨胀,再膨胀。严重的神经衰弱已把我的精神折磨得如同干涸的大漠,而那些幻景,却在每一个失眠的夜里,于那片荒漠上播种下我赖以生存的美梦。

如何提高哺乳仔猪存活率 篇5

1 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1.1 压死、踩死

由于母猪的母性较差、产子后容易患病、环境的吵闹等容易导致母猪的脾气暴躁, 再加上仔猪数量多、弱小因为不能及时躲避母猪的踩压而被踩死。另外, 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 因为猪舍垫草太厚, 个别仔猪躲在草堆中, 或者是在母猪的腿下也容易被母猪压死或者踩死。

1.2 冻死

对于刚刚出生的仔猪来说, 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 虽然它们身体中的糖元储备有一定自身御寒的能力, 但自身的能量储备有限, 再加上调节体温的生理机能还不够完善、毛稀少以及皮下脂肪少等因素, 导致在一些温度条件差的猪舍中, 仔猪被冻死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如此, 温度过低还是诱发仔猪饿死和发生下痢的主要诱因。

1.3 病死

在仔猪养殖中, 疾病是造成哺乳仔猪死亡重要的原因之一。仔猪常见的疾病有肺炎、低血糖、下痢、溶血病、贫血、寄生虫、仔猪流行感冒以及先天性震颤综合征等等。

1.4 饿死

正如上文所说的, 母猪的母性较差, 在生产后容易出现少奶甚至无奶的现象, 并且通过催奶措施以后效果不佳, 或者是母猪的乳头出现损伤、产后食欲不振、产下的仔猪数量要远远比奶头数量多等等, 这些都是导致仔猪缺奶最终被饿死的主要原因。

1.5 咬死

仔猪在一些应激条件下, 如猪舍拥挤、猪舍空气质量不佳、猪舍光线过强以及饲料中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等, 都可能诱发仔猪出现咬尾或者咬耳。当仔猪被咬伤后伤口容易被细菌感染, 严重的还可能出现死亡。另外一些母性差、产前严重营养不良、产后出现口干舌燥的母猪也可能出现咬吃仔猪的现象。还有一些母猪认出了寄养的仔猪不是自己所生便咬伤甚至咬死寄养仔猪。

1.6 初生重小

初生重要也会对仔猪的死亡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初生重还不到1 kg的仔猪, 死亡率大约在46%~100%, 随着仔猪初生重的不断增加, 死亡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2 提高哺乳仔猪的存活率措施

2.1 防压、防踩

针对上文阐述的容易造成仔猪压死、踩死的现象, 应该在猪舍内设置“护仔栏”从而实现对仔猪的保护。除此之外, 还应该采取定时哺乳、养殖人员看护的方式加强对仔猪的保护。

2.2 保温

哺乳期的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是很高的。仔猪初生后, 必需给予一定的保温措施, 才能满足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常见的保温措施有保温箱和红外线灯等。

2.3 疾病预防

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常见的疾病有黄痢、红痢和白痢。养猪户在饲养过程中, 要加强对猪舍的卫生管理, 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处理, 并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可以预防疾病的药物。例如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新霉素、链霉素以及泰乐菌素等抗菌素, 从而有效预防痢疾的产生。在必要的时候, 还可以对怀孕的母猪在生产前20 d左右注射K88、K99来预防黄痢和白痢。

2.4 及时补料

一定要在泌乳高峰前就准备好仔猪饲料。一般情况在仔猪出生后的第七天, 就可以适当为仔猪提供一些口感好、营养丰富的颗粒饲料, 让仔猪边吃母乳边吃饲料, 可有效的弥补了母猪泌乳量的不足。另外在仔猪饲料中还应该添加足够的维生素B、维生素A、维生素E以及赖氨酸等, 从而有效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2.5 促进仔猪生长

仔猪的日龄越小、体重越轻, 越容易出现死亡。因此要提高哺乳仔猪的存活率, 应该抓住仔猪生长快的好时机, 为仔猪的生长发育提供必须的条件, 促进仔猪的生长, 提高存活率。在对仔猪进行补料的同时, 应该为仔猪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仔猪出生的3 d内, 应该给仔猪注射牲血素, 主要是预防仔猪因为缺铁产生腹泻, 从而影响血红素的合成。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仔猪补充铜、硒等元素, 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

2.6 矫正母猪的咬仔行为

如果一旦发现母猪出现咬仔的不良行为, 养殖人员应该立即给母猪带上防护口罩, 并采用人工强制哺乳的方式, 一般这样维持1~3 d就可以恢复正常。另外, 母猪在产前、产后都应该保证饮水的充足, 接产的人员要对母猪排出的胎衣进行及时的清理, 保持母猪妊娠期营养充足。

摘要:在生猪的养殖过程中,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其中最常见的现象, 也是造成规模养殖户经济效益不的重要因素。笔者主要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经验, 总结了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希望为广大生猪养殖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哺乳,仔猪,提高存活率,措施分析

参考文献

[1]杜俊青.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措施.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 (15) :25-27.

存活质量 篇6

本文所触及的话题,正是缘于此。

一、“语文意识”:阅读教学的“根基”

什么是语文?——人类交际的工具。既是“交际的工具”,就必须讲求其“规范”,作为小学语文的重头戏——阅读教学必须有强烈的“语文意识”。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所体现的教师本身语文的“规范意识”,和如何培养学生使用交际工具的“技能意识”,应该成为阅读教学设计中的主体部分。

“规范意识”的落脚点在字、词、句、段、篇,“技能意识”的落脚点在听、说、读、写。然而,就语文的“知识”层面而言,多年来,字词教学缺少连接,缺少组合,“单一”现象十分严重。而句段教学不重视逻辑关系,不重视语感体验。就“技能”层面来看,架空“听”,形式“说”,僵死“写”。“听说”之间,“读写”之间缺少“绿色通道”,各为一体,产生的语文效益当然比较低下。

多年来,“贪多求全”一直阻碍阅读教学的发展。即使确定了有关“语文”本身的目标和要求,充其量也是比较“单一”或称为“形式目标”。一是教学“无选择性”或“少选择性”,种种原因造成教师不敢选,甚至不会选。面面俱到,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结果只能囫囵吞枣,严重消化不良,吃得多、拉得多。

二是缺少“大语文”观,对于整个小学阅读教材联系得少,研究更少。以致陷入“一篇课文”的小圈子里,跳不出来,也就“飞”不起来。只好就课文教课文,不加选择,全文照搬。三是缺少“洞察力”,对学生研究得少,对学生所需要的“语文”也关注得少。因而,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圣本”,学生真正需要的“语文学习点”不能凸显。

二、“教学意识”:阅读教学的“命脉”

什么是阅读?什么是“阅读活动”? 什么是“阅读教学”?迄今为止,仍有相当一部分“阅读教学”停留在“阅读活动”上,也就是说把“阅读教学”课上成了“阅读课”。不少学生读了不少课文,却不会“读”课文,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更有甚者,特别是一些公开课,把“阅读教学”搞成了“阅读表演”,把师生的“语文水平”推到了极顶,致使很多年轻的语文教师着力仿效。于是,一些不切实际的“高端”方案,把部分学生推到了“表演展示”的区域,课堂气氛很热闹,师生水平看起来很高!久而久之,在很多年轻语文老师的头脑中,“教学意识”萎缩了……这样浮于形式,浮于表演,阅读教学的价值当然就值得怀疑了。

“教学意识”是阅读教学的命脉,离开“教学”,阅读课堂就无价值可言。阅读教学的课堂,必须有三方面的“撞击点”,一是教师运用自身的阅读素养,对教材的解读、组合和运用,二是教师依据课文特点,对学生知识、能力需求的把握,三是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交往,从学生的表达中捕捉教学信息进而实施灵活的教学。

一篇教材的“教学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流程,是体现“拾级而上”的“层次”,还是“水到渠成”的“链接”?内容的主次如何安排?如何开头,如何结尾?首尾如何“呼应”……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就像构思一篇文章那样,这样的教学才能浑然贯通,结构紧凑,给学生创设一种耳目一新的“整体”学习情境。能够让学生学习的情趣点不断变化,不断上升,最终能够摘到各自喜爱的“苹果”。

三、“求异意识”:阅读教学的“血液”

血液是人生命的特质,而“求异”则是阅读教学生命的活跃和延续的“血液”。叶澜教授曾说:“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些精辟的论述都是从教学对象——学生来谈的。那么,换个角度,从教学的实施主体——教师这个角度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

阅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课文的阅读理解,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的安排无一不体现这一教学主题的思想、风格,概括来说,就是对课文“个性”的解读后的教学实施。因此,“求异思维”显得尤其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增添“求异”意识,首先要求教师能够把握课文特色,“不同类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叶澜语)其次是要求教师“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叶澜语)这是促成师生“个性化阅读”的两个主要层面。

双重癌存活30余年1例报告 篇7

1病例资料

同一患者患两种癌较为少见, 笔者于1968年和1976年发现有一患者分别患乳腺癌和结肠癌。该患者女性, 左乳腺肿块2月余, 查体左侧乳腺上项有一4cm×3cm×3cm, 近圆形肿块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病理检查, 肿块3cm×3cm×2.5cm, 剖面灰白质脆, 镜检:瘤组织细胞圆形, 多角形, 细胞核大浓染, 排列成不规则的条索状和腺样结构, 间质部分有坏死物, 诊断乳腺腺癌, 淋巴腺反应增生。8年后下腹部不适近半年, 查体:下腹部可触及手拳大小肿块, 经结肠镜检查诊断:结肠癌。手术后病理检查, 肠管一段其中见4cm×3.5cm×3.5cm溃疡型肿块, 镜检:瘤细胞多呈圆形、卵圆形, 细胞核大浓染排列成不规则的巢状, 条索状和腺样, 诊断:结肠溃疡型腺癌。肠系膜淋巴结部分转移。

2次术后均经化疗、放疗及支持疗法。一段时间内体质较差, 由于患者有强烈的抗癌精神, 要求出院用中药和气功来健身治疗, 并且坚持工作, 常年步行上班往返8km之多, 在步行中逐渐加快步行速度, 经近20年的观察:该患者精神状态良好, 仍在工作, 并带动起一批与癌症抗争的患者。

2讨论

单纯乳腺癌愈后存活10年以上较常见, 单纯结肠癌存活10年以上也常见, 但乳腺癌与结肠癌同时存在并且淋巴转移的患者很少见, 尤其结肠癌且有淋巴转移存活15年甚为少见, 该患者不但存活而且76岁年龄仍在坚持工作, 并且每天步行8km以上, 这样的患者所见甚少。该患者之所以存活的很好, 与她的精神意志有密切关系, 该患者从不把癌症做为精神负担, 反而与之抗争努力工作。再有该患者很少用药, 她用锻炼和精神疗法, 调整身体功能, 使之免疫力增强, 经多次复查, 未见复发及转移。

上一篇:技术编码下一篇:发挥中国的担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