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理解

2024-06-25

会计准则理解(精选9篇)

会计准则理解 篇1

财务工作人员对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会计工作质量, 正确贯彻实施会计准则, 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经济发展, 为深化财税改革, 建立规范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试以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正确理解会计准则,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方向出发, 对会计准则的认识作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以此提高财务工作者对会计准则的理解程度和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

1 会计准则的发展和正确理解会计准则的必要性

何谓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也称会计原则, 它是处理会计工作的规范, 制订会计制度的依据, 也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然而, 在过去的40多年时间里我国一直没有单独制定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工作所遵循的依据, 主要是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则一直以来是分行业和分所有制制定和实施的, 如“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国营商业会计制度”、“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等等, 整个会计制度体系比较注重行业特点, 而缺少对财务会计工作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的概括和抽象, 在实际工作中, 各行业都实行自己的统一会计制度, 而不同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又缺乏统一的可供共同遵循的会计核算规范。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速度不断加快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原有体制下的“条块分割”现象被彻底打破, 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和经营方式逐步趋向多元化, 特别是地区之间, 部门之间, 不同所有制之间多层次的横向经济联合有了迅速发展, 出现了跨地区, 跨部门, 跨行业, 跨所有制的联合企业和企业集团, 使得原有的行业会计制度无法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 因此, 我国于1992年11月制订颁发了一个以适应商品经济复杂多变的需要和适用性更强的会计准则, 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经过近七年来的实践证明, 我国自实施会计准则以来对于发展我国的外向型经济,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适应企业转换机制, 转变政府机关职能及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等诸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 也不可否定由于我国目前有近70%的会计从业人员是未经中等专业培训上岗的, 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 加上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从旧制度上过度过来的, 对会计准则;理解程度不一, 直接影响着会计核算的质量;其次, 我国的会计准则是在充分考虑现有会计人员水平和保证《准则》的尽快出台, 达到改而不乱的前提下颁布实施的, 因此, 其准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不完整性, 尽管此后已出台28个具体准则, 但仍无法跟上形式发展的要求。为此,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帮助财会人员和管理干部全面, 系统, 准确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 正确认识和理解会计准则是加强财务工作宏观管理,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必然要求;其三, 正确理解和运得会计准则, 有利于企业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及时, 灵活地会计处理, 从而满足企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

2 会计准则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与误正

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的实践证明:许多财务工作者和会计理论工作者对会计准则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几个概念上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与误正, 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会计准则的范围界限有不一致的看法。一是认为会计准则是指整个会计工作的指导规范, 其范围涉及到会计管理活动的所有方面:另一种则认为会计准则是指财务会计准则, 其范围主要只涉及会计核算上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处理程序, 方法等。

(2) 对会计准则的逻辑性, 严密性以及会计方程式提出了众多的质疑。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 (1) 与《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收入, 费用和利润正是会计对象的另外三个要素, 即损益表要素, 其关系为:收入-费用=利润 (2) 。这两个等式只是分别概括了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时期的财务成果的形成过程。等式 (1) 在会计其间内部成立, 只有等到会计期末结算, 将收入和费用配比所形成的利润 (亏损) 结转收入所有者权益后才成立。因此有人提出:综合 (1) 和 (2) 等式后, 才是现代会计完整而科学地会计方程式, 即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3) 。综合后的等式 (3) 可适用于会计期间的任何一个时刻。又如会计准则三大要素的定义中也反映出逻辑性问题:其一是收入。定义为“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准则》在给收入的内涵定义为营业收入的同时, 也规定了该概念的外延, 从而明白无误地将“非营业性”的投资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拒之于“收入”之外。其二是费用。定义为“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由于定义在各项耗费之前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定语加以限定, 则又将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支出给排除出了费用的范围, 而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支出恰恰是费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企业利润额大小的两项重要因素。其三是利润。定义为“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 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依据《准则》给收入和费用和定义, 利润则应该是营业利润, 而不应该“包括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再如对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后办理竣工决算期限, 递延资产摊销期限, 坏账损失尤其是超过三年仍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的坏账确认等问题均未作详尽规定, 为投机者虚增利润, 增加固定资产成本及人为地调节利润留下了可能的空子。

(3)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会计制度及会计惯例等概念模糊不清, 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不深, 严重地阻碍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正确进行。有的人把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及会计惯例划等号, 导致概念混淆, 影响着会计准则的正确贯彻实施。其实, 这几个概念既有它们的互同点也有它们的不同点, 而绝不是可以划等号的相同概念。让我们先来看看各概念的定义: (1) 会计准则:也称会计原则, 它是处理会计工作的规范, 制订会计制度的依据也是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我国的会计准则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 (2) 基本准则:是关于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1993年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即为基本准则, 主要是界定一些基本的, 核心的概念, 并形成一整套理论框架结构, 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 评价和修改。 (3) 具体准则:是对各项会计核算业务和报告事项做出具体规定。 (4) 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的规范, 一般地说, 凡是以组织和指导会计核算, 会计监督等方面的会计规章, 会计规则, 会计规定, 会计处理办法等都属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是会计制度的一种形式。 (5) 会计惯例:是人们从会计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约定俗成的会计处理方法, 在一定范围和时期内得到普遍认可和应用的会计行为。

从以上概念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 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相互影响的。因此, 必须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区别, 掌握它们的内在关系。以更好地指导会计实务工作,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因而, 我认为它们间的关系是:具体准则是根据基本准则基础制定产生的, 是对基本准则的某些方面所作的具体规范和详细解释, 没有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就失去制定的基础, 而没有具体准则, 则基本准则就失去制定的意义, 两者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具体准则对各行业共有的或少数行业 (企业) 会计业务 (事项) , 跨部门, 跨行业着重在确认, 计量和信息揭示等方面所作的“横向”规定, 而行业会计制度则是按某一行业中的每个企业应当设置的会计科目 (账户) 及其使用说明和应当编报的报表及其编制说明所作的“纵向”规定, 两者是相辅相成, 各有侧重, 略有交叉的关系;会计准则与会计惯例其实质都是一种会计核算的规范, 在会计准则未制定之前, 会计惯例具有代行会计准则的作用, 而且会计惯例是形成会计准则的基础, 对会计准则起补充作用。

总上所述, 由于会计准则本身还有一点的不完整性和它与会计制度, 会计惯例等有相互关联, 相互作用的一面。因此, 对于正确理解, 熟悉掌握其精神实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正确理解会计准则的方法与途径

根据我国施行会计准则以来的实际情况及其准则存在的部分缺陷。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理解。

3.1 坚持实践指导理论的原则

建立和实施会计准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不需要不断的总结和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 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新问题。由于我国推行会计准则时间不长, 加上会计准则出台时考虑到我国现有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应用水平和改而不乱的目的, 使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不完整性;另外, 在国外会计准则早在30年代就已颁布实施, 而我国只是在1988年10月才设立会计准则课题组, 到1992年11月颁布, 前后仅为四年时间。因此, 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 要用我们的四年时间去赶超人家先于我们半个多世纪的认识与实践显然是不可能的, 因而, 我们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观点, 坚持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的原则, 积极引导和鼓励会计理论工作者和广大财务工作者大胆的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不断地总结推行会计准则以来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扩大对外学术交流,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认真地做好具体准则的制订和会计准则的修订完善工作, 在坚持实践指导理论原则的同时, 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要与我国的国情和国际惯例相结合;确定研究课题, 从而使会计准则更具有严谨性,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2 努力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针对我国广大基层财会人员对会计准则了解不深, 理解不透的状况, 要有计划, 有组织地通过举办培训班, 讲习班, 研讨班等多种形式,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各大专院校应开设专门课程进行教学, 逐步提高会计准则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比重。帮助基层财会人员提高对准则的认识与理解, 各级会计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会计学会要积极组织人员给基层财会人员上好准则辅导课, 以提高基层财务工作人员对准则的理解能力和操作水平, 进一步促进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正确贯彻实施。

3.3 建立和完善合理地, 科学地会计准则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993年7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显然不能统揽各行各业, 各种经济成份企业的具体操作要求, 因此, 正确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是基本准则, 它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般原则, 会计要素以及会计报表编制的一般要求。而1997年5月起, 陆续发布的关联方准则, 现金流量表准则, 收入准则, 债务重组准则, 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准则等都是具体准则。这些具体准则都是以基本准则为依据制定的, 是基本准则的具体体现。因此, 会计准则其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为此, 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 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制订相关的具体准则和详细的解释规定, 以更好地帮助财务工作人员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准则的精神实质。

3.4 加强和完善会计立法工作

为确保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保障会计资料的准确性, 完整性, 连续性, 有力地打击财务工作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的职务犯罪, 规范会计工作, 维护会计核算工作的正常秩序, 就必然要求我们做好会计立法工作。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会计法》已为我们提供了法律依据, 因而, 抓紧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不仅是加强会计管理工作,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需要, 更是认真实施会计准则的可靠保证。

3.5 坚持切合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

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紧密结合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情况, 认真总结和利用建国以来会计核算工作的实践经验, 充分考虑到新体制对会计核算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 制定切合我国国情的准则, 为了少走弯路, 我们应积极借鉴的吸收国外会计准则的科学内容和先进经验, 这是因为, 在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尚属首次, 有的方面经验不足, 而国外的会计准则, 特别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 其中有许多内容反映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的共同规律, 有不少有益的经验。对此, 我们应积极借鉴和吸收, 特别是对一些国际上通行的会计惯例, 只要不与我国的会计政策和管理要求相抵触均应在准则中尽可能有所体现。

3.6 规范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为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一致性, 依法《会计法》的规定, 对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 就必须抓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审计质量, 同时, 要做到统一操作规范, 统一审计标准, 统一核算口径。进一步发挥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财务的审计监督作用, 及时帮助企业会计工作人员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监督企业更好地执行《会计法》及会计准则。

总之, 要正确理解会计准则, 不仅要加大对会计准则的宣传力度, 而且要千方百计地提高广大财会人员和管理干部的业务素质, 扩大学术交流与合作, 加强会计理论研究, 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 健全和建立与会计准则相适应的规范的准则运作体系, 健全法制建设, 依法进行管理, 制定和完善详细的具体准则及解释。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地提高财会人员对准则的认识程度, 才能促进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提高, 才能使会计准则得以更好地实施。

摘要:会计准则是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 也是检验会计工作好坏的标准, 正确理解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把握财务制度, 坚持原则加强会计核算工作,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推进会计工作向深度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惯例,具体准则,基本准则,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龚国伟.中国会计准则的理论与实务[M].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 1991.

[2]侯文理, 黄杰.会计具体准则操作200例[M].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9.

[3]朱美璇, 黄敏伟.新编会计人员上岗必读[M].浙江省财政厅编印, 1995.

[4]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1998.

[5]汪祥辉.最新国际会计准则[M].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9.

会计准则理解 篇2

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的规定,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

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是出租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适用《投资性房地产》;二是电影、录像、剧本、文稿、专利和版权等项目的许可使用协议,适用《无形资产》;三是出租人因融资租赁形成的长期债权的减值,适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笔者就以下问题谈谈对该准则的理解:

一、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

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

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将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并确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应确认的金额(先计算)。

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旧准则中为起租日)。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出租人应当对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初始确认。

二、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的区别

(一)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了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与所有权的转移并不一定同步。其所有权最终可能转移,也可能不转移。

所有权的转移是认定融资租赁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符合下列一项或数项标准的,应当认定为融资租赁: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75%)

4.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90%)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

(二)经营租赁的特征

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

通常情况下,在经营租赁中,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三)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初始确认

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计入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付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

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按照上述规定转出租赁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如有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融资租赁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分摊。

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应当根据租赁期开始日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不同情况,对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不同的分摊率。

1.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

出租人的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配,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出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配时,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率。租赁内含利率是指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例如,2004年12月1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A公司以融资租赁方式向B公司租入一台设备,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租赁期开始日:2005年1月1日。

2.租赁期:2005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共4年。

3.租金支付:自租赁开始期日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50000元。

4.该机器在2004年12月1日的公允价值为500000元。

5.租赁合同规定的利率为7%(年利率)。

6.承租人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均为1000元。

7.租赁期届满时,A公司享有优惠购买该机器的选择权,购买价为100元,估计该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00元。

(1)A公司以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

①计算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确定租赁资产入账价值。

最低租赁付款额=150000×4+100=600100(元)

现值计算过程如下:

每期租金150000元的年金现值=150000×PA(4期,7%)

优惠购买选择权行使价100元的复利现值=100×PV(4期,7%),查表得知

PA(4期,7%)=3.3872

PV(4期,7%)=0.7629

现值合计=150000×3.3872+100×0.7629=508080+76.29=508156.29(元)>500000元

根据本准则规定的孰低原则,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公允价值500000元。

②未确认融资费用=600100-500000=100100(元)

③确定融资费用分摊率(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计算过程如下:

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付款的现值=租赁资产公允价值

当r=7%时

150000×3.3872+100×0.7629=508156.29>500000

当r=8%时

150000×3.3121+100×0.7350=496888.5<500000

因此,7%<r<8%。用插值法计算如下:

(508156.29-500000)/(508156.29-496888.5)=(7%-r)/(7%-8%)

r=7.72%

④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融资费用

(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

①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根据第13条中租赁内含利率的定义,租赁内含利率是在租赁开始日,使最低租赁收款额的现值与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等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之和的折现率。

在本例中,最低租赁收款额=租金×期数+优惠购买价格

=150000×4+100=600100(元)

150000×PA(4,R)+100×PV(4,R)=501000(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

根据这一等式,可在多次测试的基础上,用插值法计算租赁内含利率。

当R=7%时

150000×3.387+100×0.763=508050+76.3=508126.3(元)>501000元

当R=8%时

150000×3.312+100×0.735=496800+73.5=496873.5(元)<501000元

因此,7%<R<8%。用插值法计算如下:

(508126.3-501000)/(508126.3-496873.6)=(7%-R)/(7%-8%)

R=7.63%即,租赁内含利率为7.63%

②计算未实现融资收益

最低租赁收款额=150000×4+100=600100(元)

应收融资租赁款入账价值=600100+1000=601100

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初始直接费用=501000(元)

未实现融资收益=601100-501000=100100(元)

③在租赁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分配未实现融资收益

四、初始直接费用的处理

初始直接费用是指租赁双方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和印花税等。

在融资租赁下,承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租入资产价值;出租人的初始直接费用应计入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在确认各期融资收入时作为收入的调整,计入各期损益。

在经营租赁下,承租人和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一)融资租赁中

1.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1)借: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资产的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孰低)

未确认融资收入(差额)

贷:长期应收款(最低租赁付款额)

注意:初始直接费用计入所确认资产价值。

(2)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2.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1)借:长期应收款(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

未担保余值(资产余值-担保余值)

贷:融资租赁资产(现值)

银行存款

未实现融资收益(差额)

(2)“未实现融资收益”分配时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贷:租赁收入

(二)经营租赁中

1.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承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出租人应当按资产的性质,将用作经营租赁的资产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内。

对于经营租赁的租金,出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确认为当期损益;其他方法更为系统、合理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经营租赁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出租人应当采用类似资产的折旧政策计提折旧;对于其他经营租赁资产,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

或有租金应当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五、售后租回交易

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根据本准则的规定,将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

售后租回交易认定为融资租赁的,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予以递延,并按照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谈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 篇3

(一) 新会计准则的创新

新会计准则体系有如下创新:一是在财务报告目标方面, 强化了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要求;二是在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结构方面, 确立了资产负债表观的核心地位, 避免企业短期行为;三是在会计信息质量方面, 强调了会计信息应当真实与公允兼具;四是着眼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 在信息披露方面突出了充分披露的原则

(二) 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布实施, 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 彻底改变了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 陆续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出现的会计准则相互冲突的不利局面。

会计处理方法一致主要表现在: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非现金资产与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会计准则不再要求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 不再强求专门借款, 只要求属于长期资产。

二、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治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指保证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制度安排, 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则被认为是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一) 会计准则的质量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治理

作为财务治理这一整套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企业财务治理的基本条件。财务治理是实现契约预期目标的保障机制或制度性安排, 契约的当事人之间呈现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企业财务决策、控制和收益分配权限的划分及履行必须依赖于相应的信息。

(二) 公司财务治理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通过企业所提供的信息, 使用者应能据以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等。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有赖于强制性披露, 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愿性披露。因此, 财务治理机制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质量。所以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三、新会计准则下对企业财务治理的影响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企业存在着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 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一) 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企业会计核算账户、会计报表及其列报内容和部分会计处理流程将发生改变。新增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工具列报与披露》等的实施, 要求对企业现行使用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科目进行重新设计, 按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确认与计量原则核算, 并在相应的报表中列表与披露;再如, 企业需要根据《所得税准则》设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核算递延的所得税项。

(二) 对企业管理水平及财务治理系统的影响

企业会计账户、报表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功能的调整, 企业需要通过自行开发完善或通过软件供应商的功能升级来实现功能的转换。本套准则公布后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尤其是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要求更新所有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办法。

(三) 新会计准则可能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加

除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发生变化外, 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列示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根据财政部原《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规定, 子公司“净利润”项目扣除母公司投资收益后的余额, 即为少数股东本期损益, 少数股东本期损益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少数股东损益”项目, 在“净利润”项目之前列示。也就是说,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

四、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司财务治理的措施

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 公司的财务治理怎样作出新的制度安排, 来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对公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保证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实行共同治理的“双刃剑”。在设计激励机制时, 不仅要考虑物质的, 还要有精神上的;不仅有近期的, 还要有长远的。利益相关者应以其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承担风险, 而人力资本投入者应以自身的人力资本承担风险。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 使企业经营业绩与经营者密切相关, 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 对经营者形成外部约束。

(二) 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主要是对执行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的财务执行主体进行监督。传统的财务监督侧重外部监督, 是事后监督, 有滞后性, 同时是单向的上层财权对下层财权的监督, 不能对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或执行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要改变这种状况, 一是建立真正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要真正发挥作用, 代理中小股东行使财务监督权。二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监事会能代理股东很好的行使财务监督权。但是其和独立董事的职能应分工明确, 使两者形成互补, 更好的发挥监督、制衡作用。三是赋予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监督权, 变单向监督为双向监督。

五、结束语

总之, 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有效, 才能保证所依赖的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而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企业财务治理的基本条件。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完善, 则市场上普遍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较高, 而充分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则有助于良好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形成。

摘要: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施行, 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其突出特征就是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 主旨就是国际趋同。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创新,特点

参考文献

[1]、于小镭, 薛祖云.新企业会计准则实务指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叶建芳, 姜国平.企业会计准则实用指南.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对会计岗位职责的理解 篇4

2、参与工程项目预算编制,提供项目决算相关财务数据。

3、在订立合同时,协助其他部门提供合理的财务意见。

4、参与项目会议,解决结算争议,跟进项目进度,跟踪进度款申请情况。

5、整理汇总工程项目日常支出。提供成本分析和建议给管理层,负责项目的利润测算,为经营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6、掌握工程公司相关税收政策,具备一定的税务管理、风险规避以及整体统筹能力。

会计准则理解 篇5

笔者通过对我国新旧合并财务报表相关准则、规定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新旧准则中关于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存在以下主要差异:

1. 明确了控制权的概念。

新准则将控制定义为“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而《暂行规定》指出“母公司应当将其所控制的境内外所有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可以看出, 新旧规范体系都确定——控制权是合并报表合并范围的基础。

2. 控制的判断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而影响了合并范围。

新准则规定: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 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即以控制权的质量标准为主, 数量标准为辅进行确认。

新准则规定:“控制权对应的持有表决权股份比例为大于50%, 即当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股份时, 被投资企业应该纳入投资企业的合并范围”。新准则的表述为“半数以上表决权”, 而《暂行规定》的规定是“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二、新准则报表中的变化

1. 合并资产负债表

(1) 新准则规定在购买日,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的差额, 应当在商誉项目列示, 商誉发生减值的, 应当按照经减值测试后的金额列示。而旧准则规定抵销时发生的合并价差,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以"合并价差"项目在长期股权投资中单独反映。

例:假设某母公司对其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数额为30000元, 并拥有该子公司80%的股份。该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35000元, 其中实收资本为20000元;资本公积为8000元, 盈余公积为1000元, 未分配利润为6000元。

算法: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拥有份额28000=35000元×

商誉2000元=30000元-28000元80%

分析:按照之前的算法:

分析:母公司应作以下抵消分录:

(2) 新准则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的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相互抵销后, 产生的差额应当计入投资收益项目。而旧准则规定对于长期股权投资中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抵销时发生的差额, 作为合并价差处理。

(3) 新准则规定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销售商品 (或者提供劳务) 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存货、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应当抵销。

2. 合并现金流量表

新准则第一次提出了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求。

(1)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问当期以现金投资或收购股权增加的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置应当抵销。

(2)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当期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应当与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相互抵销。

(3)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以现金结算债权与债务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应当抵销。

例1:母公司经董事会同意向子公司追加投资20000元, 2005年7月20日, 以银行转账方式注入资金。

分析:从合并财务报表主体来说, 因为他们属于同一主体,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 应予以抵销, 分录为:

3. 合并所有者权权益变动表

新准则下要求编制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为基础, 在抵销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影响后, 由母公司合并编制。也可以根据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利润表编制。具体要求如下:

(1)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相互抵销。

(2) 母公司对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持有对方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应当与对方当期净利润相互抵销。

(3) 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问当期发生的其他交易对所有者权益交动的影响应当抵销。

三、总结

《新准则》的颁布对会计人员造成了巨大的改变, 它对财务报表的各种结构和要求都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通过更新的财务报表, 能够更好的提高财务报表对各种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等数据都有清晰的表示, 这不但增加报表的可用性, 同时也将企业内部所蕴含着各种讯息传递出来。使用《新准则》报表的会计人员需要更加谨慎小心的态度去审视企业的业绩与评估其风险。

摘要: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提出了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 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 使之逐渐与国际准则趋同, 涵盖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打下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由此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历史性突破——这无疑对改进和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制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 笔者依己拙见针对《企业会计准则》部分内容-财务报表的变化与大家探讨。

关键词:财务报表,虚拟损益,综合收益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会计准则理解 篇6

一、新旧审计准则比较

在2010年准则的修订过程中, 对于审计证据—函证的重大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点:

(1) 采用新体例对原有准则进行改写 , 增加了与治理层沟通的规定。

(2) 对银行存款函证的规定了例外条款 , 增加注师的判断空间。如果没有实行此项函证, 注师应当在工作底稿中详细说明理由。

(3) 增强特定情况下积极式函证程序的必要性。如果注师认为取得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的必要程序, 则替代程序不能提供注师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未获取回函, 注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的规定, 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4) 明确了不得将消极式函证作为唯一实质性程序及例外条件。除非出现四种例外情况 (下文详述) 。

二、函证内容

函证程序是指注师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 (包括相关账户余额、各种协议、合同或条款) 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在各种审计程序中, 函证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因为它是高度可靠的审计证据。常见的应收账款函证涉及的认定的主要有存在、准确性和截止等。

执行函证审计程序在审计程序中是必不可少的。应收账款函证所提供的审计证据相对于其它审计证据来说是较为可靠和可行, 因为它是来自被审计单位外部的证据 , 可信度较高, 执行力较强。对于注师来说, 实施函证程序在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整体来说数量金额小, 性质不重要, 或者发出的函证在很大概率上是一个无效函证。综合整理实务中碰到的情况, 应收账款在以下几种情况中经常失效:

(1) 被询证者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硬性要求无法回函。

(2) 根据历史的审计经验 , 实行此项函证的回函率很低或不可靠。

(3)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客户按照惯例不对应收账款询证函回函, 比如一些服务业, 如邮政行业的个人客户。

如果管理层主动提出要求不实施函证程序, 注师有必要询问管理层不允许寄发的原因, 运用其职业水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该原因的合理性。同时在本次的准则修订中, 如果碰到以上情况, 新增了一个规定, 即注师可以通过与治理层沟通的渠道的来解决上述问题。而对这种收集审计证据受到限制的情况, 注师需要谨慎对待, 充分沟通。经过沟通以后, 注师仍被告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不同意实施函证程序时, 注师有必要实施相应的替代程序来弥补这个缺陷。一般来说,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且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固有风险低, 则注师可以通过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和分析程序来满足要求, 获取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三、询证函的设计

询证函是函证过程中获取审计证据的载体, 询证函的设计是否得当会影响注师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可靠和充分。注师需要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充分核对, 包括询证函中需要被确认的信息, 特别是银行存款等敏感性账户的数据。

在选择采用何种函证方式时, 本次准则修订明确指出注师不得将消极式函证作为唯一实质性程序, 除非:

(1) 注师估计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的联合水平低。但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 那么这种联合风险不可能低。比如说以前年度审计表明, 经常出现有争议或不正确的应收账款, 那么消极式函证就不恰当。

(2) 实施消极式函证程序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数量小、性质相同的账户余额、交易, 也就是说对于数量金额大、复杂的交易不适用于消极式函证。

(3) 注师预计在以为出现存在差异现象的发生机会很低。

(4) 没有各种证据或明显的迹象表明被询证人员或公司对函证随意对待, 敷衍了事。例如, 往年积极式函证的回函率都非常高。

四、函证的实施与评价

在函证的实施过程中, 询证函的发出和收回可以采用邮寄、跟函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子形式函证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电邮、传真等多种方式。如果注师选择使用电子形式发函, 那么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对以电子形式收到的回函, 由于是非现实世界, 我们很难对回函者的身份进行有效直观地确认, 如果函证经过修改也不容易被发觉。因此可靠性存在风险。因此注师需要谨慎使用。 在使用电子形式收发函证时, 注师还可以考虑结合其它方式一起使用, 有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当注师收到电子回函时, 可以同时通过电话与被询证者取得通信联系, 确认其是否真正发送了函证。

在新准则背景下, 注师一个审计难点就是要做好函证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在我国目前的实务操作中, 按照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商业惯例, 他们对于印章原件的可靠性认可程度还比较高, 因此采用跟函和邮寄方式来实施函证程序更加普遍。所以下文将重点分析由邮寄和跟函方式下注师可以采用哪些控制措施来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 采取邮寄方式时涉及的控制措施

为减少询证函在邮寄途中被被被审计单位拦下或修改的风险, 在邮寄询证函时, 注师在获得被询证者的相关信息后, 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寄发询证函。这样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函证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水平。例如, 注师可以独立去邮政地点进行函证的投递活动, 而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的协助或提供相关服务。

在收到回函之后, 注师职业怀疑态度仍然不能松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函证是直接寄回给会计师事务所, 不经过被审计单位之手。假如经过, 则这份函证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 注师应该认为此份审计证据是不可靠, 必须要求被询证者书面回复。同时, 注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函证的可靠性:

(1) 必须确认回函与之前的发出的函证是否致 , 是否属于同一份材料。

(2) 确认回函中被询证者的信息与之前注师获知的信息是一致的, 这里的信息包括被询证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邮戳等等。

(二) 采取跟函方式时涉及的控制措施

所谓的跟函, 顾名思义就是注师携带函证独自前往被询证者单位, 在被询证者核对并确认回函后, 又亲自将回函带回的方式。其前提是征得被询证者同意。在部分情况下, 注师也可能是由被审计单位员工的协助陪同。注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一个职业怀疑的态度, 采取相关的可靠有效的控制措施, 特别是在跟函过程中出现被审计单位员工, 需要注师以敏锐的职业嗅觉时刻观察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是否存在串通舞弊的风险。在获取到回函之后, 注师还需要实施一些控制措施来评价回函的性质:

(1) 了解被询证单位处理函证的常规流程。这是对一个基础性环境的了解, 有利于注师从宏观上判断该份回函的产生环境与背景。

(2) 可以通观察、询问等审计程序来确认处理询证函人员在公司中的身份以及其职位权限。

(3) 对于整个函证流程仔细观察 , 确认其是否按照处理函证的规定流程规范处理。例如, 函证接收人员是否根据公司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真实交易记录来核对函证上要求的被确认信息。

摘要:本文经过对比2010年新审计准则和以前的旧准则, 发现修订后准则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从函证内容、询证函的设计以及函证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函证内容中, 重点讨论函证在实务中失效的情况以及碰到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的对策。在询证函设计中, 综合整理消极式函证作为实质性程序的几种适用情况。在函证的实施与评价中, 重点分析邮寄和跟函两种方式下, 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审计准则变化,函证,审计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先流.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及其投资策略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1.DOI:10.7666/d.y2040151.

[2]陈晓刚.新审计准则下函证的相关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2 (1) .

[3]狐爱民.探析函证准则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1 (4) .

[4]方应柳.函证的含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1) .

[5]陈亚南.新1312号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变化[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9) .

会计信息可理解性与语言认知 篇7

一、会计信息可理解性含义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第一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将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含义定义为: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那些于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应当是可以理解的。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提出可理解性包括汇总与分类和使用者能力要求。葛家澍、杜兴强(2003)指出“,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者的决策类型(包括个人偏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所采纳的决策模型)紧密相关;而明晰性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运用”。从这些关于可理解性的概念中可以看出,对于会计信息的要求首先便是要能被投资者理解。

但由于受到会计信息的表达方式和信息受众的知识水平及理解能力的约束,并不是每个会计信息使用者都可以完全理解会计信息内涵。Still(1972)通过研究50家英国上市公司年报指出,仅有33%的年报能被80.7%的成年人理解。卢元莹(2001)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完全理解的比例较低,大部分投资者只能基本理解或部分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计信息供给方高估了会计信息认知主体的理解能力。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会计信息认知主体不能够完全理解是由于会计信息中本身含有很多专业术语,还是由于会计信息的表述方式让会计信息认知主体无法理解信息实质?王雄元(2008)在研究高管失踪信息披露策略后指出,上市公司对高管失踪的信息披露充斥着文字游戏,披露言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而且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给投资者很大的猜测空间,从而混淆视听并掩盖事实真相。显然,通过选择文字表述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

二、会计信息受众认知过程与语言理解

(一)会计信息受众认知过程认知是人脑最高级的信息处理过程,它贯穿于问题求解、概念形成和语言理解等最复杂的人类行为中。也即狭义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人类基于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经过认知加工形成了范畴、概念和意义,再用语言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就形成了语言。而在这个研究模式中,认知加工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即不同的认知客体对于现实最终会有什么认知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知的过程。袁毓林(1996)强调对于语言理解来说,认知过程的主要环节是语义的记忆和利用知识进行语义推导,从而从语言形式上获得正确的语义解释。袁毓林认为,语义理解与语言文本成分省略性存在不平行性(也即缺省推理),若要获得合理的解释必须从语义记忆和语义推导的方式两方面来进行。李晓东(2009)认为评价会计信息的句法关系就是评价会计信息技术规范构成的有效性,即暂不论观点真假与否,而是强调句法关系本身。戈弗雷(1998)也指出:“许多会计理论在其语义关系中都会出现不足之处,必须满足于目前的模糊对应原则”。

(二)会计信息传递与认知语境除了会计信息文本句式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传递,考虑到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知语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Sperber与Wilson(1986)认为用户对外界的认识与理解是以概念形式储存于头脑中,由此形成用来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语境。他们认为认知语境包括诸如用户背景知识、交互知识、经验知识等各方面知识,其最大的特点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模糊性,即信息传递者和信息受众可能无法达成信息共识。可能的情况有两种:信息传递方客观真实的表达了会计信息,而信息受众不能有效理解;信息传递方刻意利用句法规则的缺陷(比喻缺省、隐喻等)以制造模糊语用关系,在规避相关自身责任的前提下达到误导信息受众的目的。孙蔓莉、姚岳(2005)指出,除了公司数据信息的造假现象,公司语言信息也有“美化”的办法,即表现为语言选择和语言形式设计,而且语言美化较数据造假更为隐蔽,它们同样也可能曲解客观事实,以致最终误导投资者决策。(2)不确定性,即信息受众在获取某一信息之前,对其有多种可能性的解释以致无法判断。胡惮(2005)将其用公式表达为:I=logNm(I表示信息量,N表示对数的底数,m表示不确定情况的可能性)。例如对于公司财务数据指标一般是一个具体值,不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若是给出一个数值范围,其不确定性就扩大了。Hall(1976)将语言的实际运用区别为高情境和低情境。他分析得出相比较低情境,在高情境文化中,许多言语意义不能够表达大部分意欲传递的信息,而仅仅只能传递部分信息。如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语言中含有更多类似“大概”、“可能”和“相当于”等界定比较模糊的用语,显然,这类语言现象一定程度上会让投资者曲解会计信息。

三、会计信息认知偏差影响因素

(一)会计信息供给方造成会计信息偏差的因素

(1)自利性归因与会计信息认知偏差。自利性归因是指人们试图将个体的行为或者归结为内部原因(如个人的能力),或者归结为外部原因(如人们所处的情境)。西方学者研究表明,在年报的语言信息披露中,公司管理层存在自利性倾向,即将良好的公司业绩归于自己的管理能力,将负面的公司业绩归于无法控制的客观环境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产业政策等)。通过自利性归因以美化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掩盖相关问题,以操纵语言信息内容误导信息需求者决策。短期来看,自利性归因行为可能使得会计信息受众盲目乐观评价公司实际业绩水平,为公司和管理层带来一定的好处。但长远来看,自利性归因终究是故意掩盖了公司存在的问题,一旦被投资者觉悟,投资者便会对公司会计信息持高度怀疑的态度,甚至对于公司相关真实的业绩也会持保留态度,也即由于公司自利性归因行为,可能使得真实业绩被投资者低估,造成会计信息的全面扭曲。

(2)操纵可读性与会计信息认知偏差。可读性是指会计信息主体阅读的难易程度。影响可读性的因素包括会计专业术语应用频率、句子长度、篇幅大小和会计信息传递者介入会计信息程度等。在针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计量研究领域,Little(1998)研究得出:在关于会计信息的披露中,被动语态是语言学文献中隐藏真实含义的众多语言学工具之一。孙曼莉、姚岳(2005)研究也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接近于半专业投资者(指有过会计工作经验或学习过财会知识的人)的理解能力,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指既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又未受过财会训练的人)是不可理解的。已有研究也证实:相比较公司有良好的业绩,当公司业绩较差时,公司发布的对外报告会有意运用抽象的会计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通过提高阅读难度来影响信息受众的理解。相比较会计数据造假曲解会计信息这一行为,对于会计信息传递者介入会计信息语言构造以影响信息受众理解能力的现象则比较隐蔽,如在描述公司相关业绩时使用“经验主义语库”和“权宜性语库”,其中“经验性语库”不提及个人介入和社会介入,而“权宜性语库”要依靠先验的知理介入、个人特质及社会纽带。显然,对于语言信息有意无意地夹杂“权宜性语库”,也会增加会计信息可读性的难度。

(二)会计信息受众行为造成会计信息偏差的因素

(1)会计信息受众的个体知识与会计信息认知偏差。个体是通过各种层级的认知过程来获取知识的,而不同的认知过程可能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知识,这种认知过程和知识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也即认识过程会产生个体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会在进一步的认知过程中提升认识水平。但其前提是在互动认识过程中这种知识是完美的,可是现实情况并不能保证无论是先天的知识还是后天习得的知识的正确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个体知识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异化认知水平。具体体现在:是否真正理解了会计信息本来所要表达的意义;是否真正把握了客观经济现象的本质;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自身的知识,从而合理地将会计信息与经济本质联系起来。哈耶克(1937)在分析理性主义时曾指出“第一,人们并不是无所不知的;第二,人们必须时刻调整自己的行动以适应新事物;第三,人们不可能根据一项事前的详尽计划来安排生活并始终有序。”所以,也可以看出,个体在习得新知识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即使在理想情况下具备足够知识也并不一定能恰如其分的运用。哈耶克(1937)认为结构性无知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方面。这也无不强调了人类在认识事物时存在先天性的不足。

(2)会计信息受众的个体约束与会计信息认知偏差。在认知能力中,个体除了受到选择集、信息集、价格和时间等约束,还受到包括有限计算能力、有限感知和记忆、有限自控能力和有限自觉意识等“认知约束”的限制。个体的选择行为不仅仅要符合显性的物质效益成本约束,也要符合隐形的心理账户的认知收益成本约束。Bruner和Postman曾提出“人们看到的就是想看的”心理效应,说明个体一定程度上总是按照自己的个性倾向去认知事物,即使有些事情存在,但也会由于不符合人们的个体意志而选择“视若无睹”。认知心理学也认为由于人脑处理信息能力的有限性,考虑到脑神经也会出现“偷懒现象”和“动力不足”现象,决策者很难找到全部方案。这种有限性主要表现在人脑对信息感知能力的有限、记忆的有限以及逻辑计算能力的有限。“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也指出:在低水平压力下,个体并不努力去计算他们的决策,但当压力增大时,个体会倾向于以最大化方式行事,超过了某个点,过大压力会导致迷惑和低水平的决策。

(3) 会计信息受众的个体行为特征与会计信息认知偏差。在“认知结构”中,个体行为并不是独立和超越一切的逻辑推理,它还受到包括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微观的脑神经结构以及个体的认知心理结构的影响。脑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所有较高层级的认知模式都是依赖于较低层级的认知模式。所以,个体的认知模式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和锚定偏差特征。面对信息庞大的资本市场,个体私人的信息搜寻成本是无法估计的,那么就存在一种可能,信息需求者会根据其已经形成的信息分析模式以最小成本去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在这一情况下,如果事前的经验是有效的,则他们会坚持自己的选择。但也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如个体在进行信息判断时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而重视已经习得的知识中那些显著和难忘的证据,导致在决策时仅仅根据表面特征,区别对待特定事件。

四、会计信息需求者认知理性偏差纠正

(一)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应制度和政策其途径包括:(1)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制。由于上市公司披露会计信息具有自我服务意图,不论是会计信息的强制披露还是自愿性披露,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迎合监管政策,所以,不可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来让上市公司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此时,相关法律规定要求的高低就直接关系到市场上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而目前我国相应法律法规对于公司历史财务信息或者强制性信息披露的要求很高,而对未来预测信息或者自愿性披露信息要求相对较低,这种情况很明显会造成整体会计信息质量降低。(2)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技术,提高会计信息中介的信息传递效应,引入会计信息传递对抗机制。相比较非专业的会计信息需求者,专业的证券分析师能够更准确的分析会计信息内涵,他们为信息效率的提高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会计信息共谋现象一直存在,重视并规范诸如财经类网站或杂志的信息披露行为,将利于投资者准确理解会计信息。对此,可引入会计信息对抗机制,鼓励不同会计信息内涵解释报告的披露。

(二)增加会计信息供给量,对会计信息供给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其途径包括:(1)在会计信息服务活动中构建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内容认知所采用的方法应当适应人的信息感知与加工能力特征,充分利用会计信息需求者既有的知识经验和内在的认知能力,用会计信息需求者熟悉的事物与活动方式来表征信息内容要表达的信息对象,激活会计信息需求者已有认知图式与信息对象建立联系,减少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环境对象及其活动的困惑与陌生感。如根据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认知风格,要求会计信息供给者把会计信息语义用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如公司脸谱图、雷达图等)。王晓瑜(2001)研究表明,信息可视化可使信息用户对复杂问题理解变得简单。(2) 加强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职业道德感,要求会计信息供给方提供较高可读性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供给基本上决定了信息受众的信息来源,所以,其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一定程度上可减少信息受众的信息分析压力。我国《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半年度报告》中规定:“公司应当对半年度报告中投资者理解有障碍及有特定含义的会计术语作出解释。”可见,减少会计专业术语的运用是提高会计信息受众理解能力的一种方式。当然,还可以采用突出会计信息文本表达意思的主题、减少平均句长等方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浅谈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篇8

可理解性, 即会计信息是否能为信息的使用者所理解, 作为会计信息基本特征之一, 这一问题从会计产生之初就始终存在。具体来说, “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 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保持明晰性。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使用者的决策类型 (包括个人偏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所采纳的决策模型) 紧密相关;而明晰性要求会计记录和会计信息必须清晰、简明、便于使用者理解和运用” (葛家澍、杜兴强, 2003) 。可理解性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公认会计原则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之中, 是美国的APB Statements No.4“编制企业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 (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sof Business Enterprises) 。随后, 特鲁伯鲁特委员会于1973年10月颁布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报告》 (Report of the Study Group on the Objective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The Trueblood Report) , 在财务报告质量特征部分, 再次明确阐述了可理解性的概念。最终, 特鲁伯鲁特委员会报告影响了1980年5月FASB颁布了SFAC No.2“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FAC No.2提出了以“决策有用性”为核心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层体系:把相关性和可靠性列为“决策有用”的主要质量特征而次级质量特征是可比性, 并置于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两个约束条件之下, 同时将可理解性置于决策有用性之上作为一项前提条件。

二、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含义及现状

对于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的含义, 中指出: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 对于那些于企业和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程度的知识, 而又愿意用合理的精力去研究信息的人士, 应当是可以理解的。这一解释基本确定了会计信息可理解性服务的范围, 即会计信息应让大多数具有一定知识而又愿意搞懂它的使用者理解, 不应只提供仅为少数人使用的会计信息。因为, 如果会计信息易于理解, 则不仅可以扩大用户的范围, 满足更多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活跃经济活动;还可以提高信息的效益性, 使信息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

可是, 会计信息在可理解性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西方学者在1970-1990年代曾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 得到的结论是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已经超越了信息使用者的认知能力。如Still (1972) 系统评价了50家英国上市公司年报, 发现其中77%的年报理解难度超过了8017%的成年人的能力范围。

孙曼莉 (2004) 研究也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接近于半专业投资者 (指有过会计工作经验或学习过财会知识的人) 的理解能力, 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 (指既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又未受过财会训练的人) 是不可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范围和内容会不断地扩大和复杂, 必然会继续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信息的难度, 制约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三、提高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途径

大力发展财务专业咨询机构, 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信息的有用性是由每一位决策者来判断的, 而其判断由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诸如做出决策所用的方法、已经从其它来源取得的信息以及决策者加工信息的能力等。由于大部分决策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存在问题, 因此他们对所获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必须寻求外部专业帮助, 因此客观上存在着对专业咨询机构需求。专业的咨询机构可利用其人才优势和网络优势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向委托人提供分析报告, 供其使用。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 提高决策的效率。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法律法规, 大力发展财务专业咨询机构, 通过对这些专业化咨询机构进行资质认定, 对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考试等手段, 保证咨询机构的专业能力。

四、结论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只有从增加会计信息披露、正确使用会计信息、外部制度保障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实现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赢。

摘要:可理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之一, 各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对“可理解性”这一质量特征的阐述却不尽相同, 其原因在于可理解性受到会计信息的固有特征、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以及特定环境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 几乎所有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中都包括可理解性, FASB和IASB制定的联合概念框架也强调“可理解性”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理解性,会计准则

参考文献

[1]威廉·比弗, 薛云奎.财务呈报:会计革命[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2]孙曼莉.上市公司年报的可理解性研究[J].会计研究, 2004 (12) .

会计准则理解 篇9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时, 要求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 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资租赁资产的确认。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 虽然从法律形式来讲承租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 但是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相当长, 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受益, 所以, 从其经济实质来看, 企业能够控制其创造的未来经济利益。因此,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承租企业的资产。

2、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取决于交易的经济实质, 而非法律形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商品销售收入只有在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这些条件强调,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 企业在确认收入时应从实质上判断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是否已转移, 而不再是形式上的商品是否已经发出;强调企业实质上的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企业, 而不再注重形式上是否已经取得收取价款的权利, 如收入确认的条件之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判断一项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转移给购货方, 需要关注每项交易的实质而不是形式。大多数的零售交易都是在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才随之转移;相反的情形是, 商品所有权凭证转移或实物交付以后, 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随之转移。对这些标准进行判断的时候, 必须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制度》第22条第2款规定:“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应当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 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通常情况下,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 或虽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 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 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 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我们在对长期股权投资选择权益法时, 不仅看是否拥有被投资单位2 0%或20%以上表决权资本, 更重要的是看是否对对方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4、售后回购是指企业将某项资产出售给其他单位, 在出售方已经收到了价款, 并且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的同时, 签订书面或口头协议, 约定在将来的特定时期, 以特定价格无条件将货物购回 (事实上这也是购货方购买货物的前提) 。在货物购回之前, 从法律形式上讲, 已经办理了有关资产划转手续, 货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给了购货方。但从经济实质上讲, 由于补充协议规定了出售方在未来某个时间必须购回所出售的商品, 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购货方, 出售方实质上仍然要承担该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而且, 出售商品时往往会出现售价高出商品实际价值的情况, 若将其确认为收入将导致企业利润虚增。

二、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会计核算中应不折不扣地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而非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如果会计核算中不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有可能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甚至有可能由此引起企业破产,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由于财务欺诈案发生不得不向纽约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制造了轰动世界的安然事件,对于安然公司的破产,美国会计制度难辞其咎。表现在美国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不重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安然财务欺诈案就是由于没有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才造成的。

2、防止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规避与滥用,企业会计核算要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但也不能用过头。由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需要经常大量地使用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并且在会计政策方面留给会计人员以较大地余地,因此,在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中要防止企业通过财务安排对该原则进行歪曲和滥用。当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方面出现不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情况时,或者与企业某一时期的发展目标不一致时,极有可能发生会计操纵行为:如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上,存在着较大的弹性空间,从而使当期的利润计算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进行成本与效率权衡。任何管理活动都存在着成本与效率的权衡问题,会计也不例外,在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较大的成本支出:如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计价和风险控制而向咨询机构付出的咨询费;对准备项目进行认定而支付律师费等。

三、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几条思路

实质重于形式的应用赋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另一方面也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用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行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了明确的会计科目,并对各科目的内涵及其包括的内容作了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会计人员只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作简单的是非判断。此外,财务制度中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作了详尽的限制性规定,也限制了会计人员作判断的范围。这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善于运用职业判断去处理复杂的会计实务。面对新形势的要求,会计人员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更新思维方式,改变过去按图索骥的旧习,增强职业判断意识。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实行终身教育制。

会计国际化需要会计教育理念的国际化,目前我国会计规范是以准则形式为导向的,所以会计教育也应顺应这一变化,改变按会计制度安排教材内容的体例和孤立的会计分录示例的形式,借助教学案例把会计理念、教育思想、会计判断的过程完整的表达出来,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人才。其次,做好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工作,对会计人员实行终身教育制,使会计人员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广泛的理解,通晓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税收法规等知识,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三)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通过不断训练、实践,长期积累才能形成。作为一个高水平的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质外,还要善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训练、实践,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才会形成,并不断提高。

(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人既听命于管理当局,又受制于委托人的双重身份,常常把自己置于各种利益纷争的漩涡之中,要保持客观公正,没有良好的道德决策能力是不行的。正如美国会计学会所倡导的:会计教育不但要传授必须的技巧和知识,而且要灌输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因为在很多情况下道德往往比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特别是在遇到相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惟有道德决策能力才能发挥作用。

摘要:实质重于形式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之一, 在会计核算中, 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交易或事项, 以职业判断为基础, 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来处理, 保证信息质量, 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核算,职业判断,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梅.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体现.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5, (S1)

[2]、孙开友.试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中国农业会计, 2004, (09)

[3]、张秋艳, 李忠霞.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农业与技术, 2004, (05)

[4]、曹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认知与运用.企业改革与管理, 2002, (09)

上一篇:中学计算机机房维护下一篇:简单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