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变化

2024-07-11

会计准则变化(通用12篇)

会计准则变化 篇1

同现行会计准则相比, 新会计准则的重要变化体现在6个方面:

1、计量基础有了比较大的变化

在会计基本原则和会计要素的计量这两个方面, 新基本准则出现了较大变化。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 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而不再作为一般原则, 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而不再作为一般原则, 同时取消了“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 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美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比较侧重公允价值的应用, 以体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据悉, 财政部为此多次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讨论相关问题。考虑到中国市场发展的现状, 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总体上说, 新的原则体系, 是对原来基本准则中有关基本原则的变更、补充和完善, 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取消了发出存货成本计算的“后进先出法”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即新准则将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方法, 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这两种方法。根据调查, 发出存货实际成本后进先出法不具有普遍性, 不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情况, 不能提供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相一致的会计信息。存货先进先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 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 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 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费用反映的都是实际的历史成本, 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 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 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3、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发生变革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 企业应计提的减值损失准备如果高于已提损失准备的账面价值, 应按差额补提损失准备;如果低于已提损失准备的账面价值, 应按差额冲回已提的损失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以后又收回, 应当调整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至于如何计提、计提比例是多少, 则完全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判断, 这给企业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针对借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 新资产减值准则明确, 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这也是新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不得转回是针对长期资产减值而言, 流动资产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款项等的减值问题由其他的准则来规范。值得关注的是, 一些利用大幅计提减值准备进行利润调节的公司, 有可能在2006年将减值准备冲回, 否则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后, 这些“隐藏利润”将再也没有机会浮出水面。从上市公司实际计提的减值准备来看, 一些公司的减值准备甚至超过了当期净利润。这些公司若在2006年报中转回部分减值准备, 其利润将大受影响。

4、债务重组方法发生变革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强调了债务人处于财务困难的前提条件, 并突出了债权人做出让步的实质条件, 提高了该准则适用的精确性。在会计处理上, 新债务重组准则改变了“一刀切”的规定, 将原先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少偿还的负债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 改为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对于实物抵债业务, 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按新规定, 一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 一旦获得债务全部或者部分豁免, 其收益将直接反映在当期利润表中, 可能极大地提升其每股收益水平。因此, 那些负债金额较高又有可能获得债务豁免的公司, 会因此获得较高的收益水平, 值得投资者关注。

5、所得税处理方法发生变革

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没有按照原《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那样, 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而是直接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的相关精神, 引入了计税基础的概念, 实行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新所得税准则以资产负债表为会计重心, 资产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成为财务会计研究的核心内容, 资产负债表的逻辑合理性受到重视, 不允许不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任何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根据暂时性差异, 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 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算, 除直接在权益中确认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 应当将其影响数计入变化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6、企业合并报表会计处理方法发生变革

(1) 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 放弃使用公允价值, 以避免利润操纵。目前中国的企业合并大部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 而实质上并非是双方都认可的价值, 尽管公允价值是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 但是人为操纵因素过多地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因此, 相当一些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组一夜暴富, 甩掉了亏损帽子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对价按资产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 是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 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2) 合并报表基本理论的变革。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 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 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 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 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只要是持续经营的, 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 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使上市公司利用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行为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 立足中国的实际,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 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表示:“新准则实施后, 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和审计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财务报告决策地位和会计审计水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意义重大。”我们要应用好新会计准则, 对于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要敢于面对。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新会计标准的精神实质,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 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水平。使我国的企业通过执行新会计准则在优胜劣汰的变革中随机应变, 最终成为适应国际大环境的赢家。

参考文献

[1]、夏鹏.新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J].财会月刊.

[2]、陈晓芳.会计准则国际化存在的问题[J].会计之友.

会计准则变化 篇2

“会计记录是在确认和计量基础上对经济业务事项运用会计科目进行账务处理的方法。我国以前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以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形式加以规定的,其中涵盖了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内容,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融为一体。新会计准则改变了这种传统的做法,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报告构成会计准则体系的正文,从而实现了国际趋同;同时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了156个会计科目及其主要帐务处理,作为准则应用指南的附录。国际会计准则不涉及会计记录,主要是规范会计确认、计量、报告,会计科目由企业自行设计并进行账务处理。我国目前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缺少对会计记录的规范,这样的设计和安排,能够使会计准则更具有操作性,便于会计准则体系全面地贯彻实施。”

一、新会计科目设置的指导思想

1、与国际惯例趋同将会计科目设置与使用的自主权逐渐回归企业:“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不再要求企业执行统一的会计科目编号。

2、尽可能地取消了过渡性科目,限制了企业调节各期利润的操纵空间;如:“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待转库存商品差价”、“待转资产价值”、“股权投资准备”、“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等。

3、科目名称与核算内容更贴近使报表编制主体与报表使用者通过会计科目能够直观地看到核算内容,无需查找文件说明了解某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如:对环境变化反映敏感的资产、负债科目以持有目的、市场条件与管理要求的特点命名,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

4、简化会计科目,提高会计信息清晰度使报表编制主体操作更简明、高效;使报表使用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的轮廓与线条,清醒地评价过去、准确地预测未来。如,将销售环节以外的应收款项全部归入“其他应收款”(仅限于流动资产);不再按材料用途设置科目,仅设“原材料”与“周转材料”;对非日常活动的“利得”、“损失”仅设“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等。

二、新会计科目框架体系变化

1、打破历史框架将会计科目设置为六类:除过去的五类外,增设了资产、负债双重性科目——共同类科目,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该类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归类,取决于余额的方向,当余额为借方时,作为资产,当余额在贷方时,作为负债。

2、涵盖所有行业156个会计科目包括:一般工商企业、金融行业、农业、采掘业等各行业交易事项使用的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制度》设置了85个会计科目,仅限于一般工商企业。

3、适应资产负债表按“净值”列示资产、负债的变化将“调整科目”与“被调整科目”作为同类科目,如:“未确认融资费用”,作为“长期负债”的抵减科目,被重分类为负债科目。但是,《企业会计制度》将此科目作为资产科目,这种分类错误导致在财务报表中高估资产,低估负债,使“报表财务状况”虚假繁荣。

4、根据不同资产、负债特性与持有目的设置会计科目根据不同资产、负债的计价模式设计会计科目,如:采用成本计价模式的资产,设置“减值准备”调整科目;采用公允值计价模式的资产、负债,设置“成本”与“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以便掌握初始成本与持有价值的变动情况。

三、一般企业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变化及原因分析

(一)新准则增设科目的原因分析

1、资产的重新分类

(1)对外投资重新分类。过去投资按持有时间与投资性质分为“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债权投资”与“股权投资”。新准则将对外投资按:持有目的、市场条件、风险管理要求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

(2)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房地产企业)重新分类,分离出“投资性房地产”。

2、弥补过去的缺陷

(1)过去没有设置“长期应收款”科目,使应收款项全部计入流动资产,导致美化财务状况的报表效果。

(2)过去没有设置“应付利息”科目,不区分“应收利息”与“应计利息”,使长期负债中的应付利息计入长期负债。而实质上,应付利息为短期负债,尽管是长期负债的,但由于偿付方式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而应计利息为长期负债,因偿付方式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3、引入新的计价模式

(1)由于引入“公允值计价模式”,因此,将公允值计量的`资产、负债增设了“交易性的金融资产”、“交易性的金融负债”、“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2)由于公允值计价模式区分为公允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与计入权益两种类型,因此为“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溢的资产、负债”,增设“公允价值变动损溢”科目,以核算资产、负债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溢。

(3)由于引入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对递延收入需要分离融资性收益,因此,增设了“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4)由于《租赁》准则引入了未担保余值概念,增设了“未担保余值”科目。

(5)所得税会计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过去采用“应付税款法”或“损益表债务法”。因此,增设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并在“所得税费用”总账科目下分设“当期所得税费用”与“递延所得税费用”明细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用于记录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用于记录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两个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中的“递延税款”的区别在于:前者记录资产、负债的暂时性差异;后者记录收入、费用的时间性差异,角度不同、涵盖面不同(暂时性差异涵盖面更完整)。

4、会计准则的修订由于《无形资产》准则的修订,导致增设了“商誉”、“研发支出”科目。

(1)新准则界定的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不包括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因此商誉不再是无形资产。

(2)新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规定的各条件,可以确认无形资产。 因此,增设“研发支出”科目,归集、计算自创无形资产费用、成本。

5、公司法的修订修改后的《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二)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三)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四)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企业为上述(2)、(3)、(4)原因导致的回购本公司股票(且不注销),增设“库存股”科目。

6、金融市场发展需要考虑融入国际经济组织后,我国金融市场将会很快融入国际市场,金融商品不断地增加,以及企业财务管理者金融意识的强化,金融工具在企业中应用会不断增加。因此,增设了“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等共同类科目。

7、区分“一般收益”与“虚拟收益”为使报表使用者更准确地评价经营者业绩及预测企业未来,在损益类中增设了“资产减值损失”(未导致现金流出的虚拟损失),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未导致现金流出、流入的虚拟损益)。

8、其他原因

(1)政府补助核算方法的改变,增设了“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与资产相关及与未来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不再以取得政府补助时确认当期收益,而采取递延确认的方式。

(2)由于颁布了《职工薪酬》准则(过去没有这一准则),增设了“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该科目并非过去“应付工资”与“应付福利费”的简单合并。因为职工薪酬的内容不仅局限于工资与福利费。

(3)按材料价值转移方式设置科目,增设了“周转材料”科目。该科目并非过去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合并,而是强调多次使用、价值逐渐转移(随产品一同销售的包装物不在本科目内核算)。

(4)有些新科目因核算内容与过去有些小的变化导致名称上有些微调。如“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

(二)新准则取消科目的原因分析

1、弥补过去《制度》的缺陷如:取消“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等过渡性科目,减少企业利用过渡性科目调节利润的空间(但如企业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仍需要过渡性科目的可增设)。

2、修订了会计准则

(1)《收入》准则的修订:分期收款销售不再按合同收款日确认收入,而是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一次确认收入(分离融资性质的收益),因此,取消了“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2)《投资》准则的修订不再按持有时间划分投资,取消了“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与“长期债权投资”科目。

3、由于个别事项核算变化

(1)接受捐赠事项不再区分现金与非现金资产,接受捐赠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因此取消“待转资产价值”科目。

(2)商品销售回购业务,作为负债处理,销售时,借计“银行存款”、贷计“其他应付款”(回购时作相反分录)。因此,取消“待转库存商品差价”科目。这一改变,纠正了过去回购业务形成表外负债的缺陷。

4、简化科目设置的需要

(1)取消了“应收补贴款”,该项内容计入“其他应收款”。

(2)取消了“委托代销商品”,该项内容计入“发出商品”。

(3)取消了“包装物”、“自制半成品”,计入“原材料”。

除上述增减变化外,有些会计科目名称没有变化但是核算内容与计量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相关内容在《新会计准则变化点及案例说明——会计科目转换、变化与使用》一书中作了详细地阐述。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新版上市公司年报准则

2.最新会计准则2015政策变更

3.企业会计准则2015修订内容

4.新会计准则2015变更项目(2)

5.企业会计准则最新修订

6.最新企业会计准则2015全文解读(2)

会计存货准则内容变化的研究 篇3

一、引言

存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它的正确确认、计量和披露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具有重大的影响。我国原《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对规范企业存货的核算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如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移动加权法和后进先出法不具有普遍性,或不能真实地反映存货流转情况;对需要通过相当长时间的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销售状况的存货,将其借款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存货成本。因此,为了建立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进一步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向有关各方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财政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合理内容,针对我国会计实践中的问题,对旧存货准则重新进行了修订,并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并要求上市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二、会计存货准则修订前后的变化

(一)总体结构

新存货准则由总则、确认、计量和披露共四章二十二条组成;而旧存货准则由引言、定义、确认、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的结转、披露、衔接办法和附则共十部分三十条组成。

从总体内容上看,新存货准则比旧存货准则更为概括、具体。

1.新存货准则取消了旧存货准则的“定义”部分,而是将其内容贯穿于整个存货准则体系之中。例如,在“确认”中明确了存货的定义;在“计量”中明确了可变现净值和制造费用的定义等。

2.新存货准则“计量”部分涵盖了旧存货准则“初始计量”、“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期末计量”、“存货成本的结转”等部分的内容,显得更为简单而且精确。

3.新存货准则取消了旧存货准则中“衔接办法”和“附则”两部分内容,而是由财政部与其同时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来规定。

(二)适用范围

旧存货准则规定;“本准则不涉及:(1)因建造合同而形成的在建工程;(2)农业企业收获的农产品和采掘企业开采的矿产品;(3)牲畜等与农业活动有关的生物资产;(4)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存货的初始计量。”而新存货准则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會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相比之下,新存货准则的适用范围更广。

(三)存货成本

1.采购成本

新准则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进口关税和其他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旧准则则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等。”新存货准则中取消了对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内容的说明条款,同时在“不计入存货成本”的项目内删除了原存货准则中有关“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仓储费等费用”的内容。旧准则与原执行的《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衔接,对商品流通企业的存货的采购成本做出单独规定:新准则则取消了该项规定。

2.加工成本

旧准则规范存货的加工成本确定时,列举了可选用的制造费用分配的方法、联产品加工成本可选用的分配方法,并规定了主副产品加工成本的分配方法;新准则则仅仅提出“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未在准则正文中对制造费用分配等方法进行列举。

3.其他成本

旧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确定”;新准则规定“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强调了公允价值的运用。但新准则亦未具体规定如在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存货的价值应如何确定,相信会在配套的准则指南中做出规定。另外,旧准则专门规定了接受捐赠及盘盈存货的成本确定方法;而新准则未对此作出规定,新准则中删除了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证情况下企业接受捐赠存货成本确定的说明。笔者认为,这与本次准则体系修改、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重新引入有关,即接受捐赠及盘盈存货的成本可都以相关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相关的税费确定,无需再做出专门的规定。新准则规定“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直接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作为存货成本计量”;旧准则则无此方面的规定。

(四)借款费用

按照新准则第十三章第十条的规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到了某些存货项目中(而不只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即一些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够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造船厂的船舶等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因为如大型船舶这样的存货,造船厂仅靠自有资金根本完不成,必须借助于银行借款,而企业取得的银行借款又分不清专门借款与非专门借款,原准则规定只允许专门借款的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规定不够合理。新存货准则与新借款费用准则相对应,规定“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的规定处理。”因原会计准则中仅规定用于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所以旧准则不涉及存货成本中的借款费用问题。

(五)发出存货成本

旧存货准则对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各类存货的实际情况,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可以采用的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等。”

新存货准则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新准则中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仅包括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三种方法,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这两种方法。这样做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1.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不具有普遍性或不能真实反映存货的流转情况。比如,一些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其中不少企业为避免先购入或先生产完工验收入库的存货存储时间过长,导致货物变质或毁损,便将先入库的货物先发出,造成存货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互脱节;2.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已取消了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后进先出法,新存货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便于我国的会计准则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进一步达成一致;3.移动平均法实质上是加权平均法的一种形式,国际会计准则也没有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

(六)可变现净值

新存货准则规定:“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其会计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旧存货准则未作此方面的规定。

新存货准则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了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用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为: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3.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七)跌价准备

旧存货准则规定:“企业每期都应当重新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则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应当减少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新存货准则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因为新旧准则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的基准处理方法都是个别认定(即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所以新准则规定“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比旧准则规定的“转回的金额应当减少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更加严密。

(八)摊销方法

与存货发出成本的确定方法一样,旧存货准则采用的是不完全列举的方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成本费用。可选用的方法有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等”;新存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将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明确规定为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

(九)盘亏或毁损

旧存货准则规定:“盘亏或毁损的存货所造成的损失,应当在发生的当期计入损益”;新存货准则在第三章第二十一条中进一步说明:“企业发生的存货毁损,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存货成本扣除累计跌价准备后的金额。存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根据造成存貨盘亏或毁损的原因,具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

1.属于计量收发错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货短缺,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将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2.属于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造成的存货毁损,应先扣除残料价值、可以收回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以上处理可以使企业对存货发生盘亏或毁损的会计处理规定更加明确、具体。

(十)披露

1.新准则调整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存货信息内容。2006年,由于整个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完成,应在会计报表中披露的内容都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进行规范,故各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在披露这个部分均只是规定在附注中应披露的内容;而旧准则在披露这个部分中除了规范附注中应披露的内容外,还包括了在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内容。

2.新存货准则强调应当披露各类存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对其总额的披露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而旧存货准则强调不但应当披露其当期期初和期末账面价值,而且应当披露其总额。

3.新存货准则强调应当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的有关情况;而旧存货准则对此没有具体规定。

4.新存货准则对存货取得的方式、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的摊销方法以及当期确认为费用的存货成本,如主营业务成本等没有要求进行披露。

5.因为新存货准则删除了存货发出成本的后进先出法,所以在新存货准则的信息披露中也相应地删除了旧存货准则中“应当披露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与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加权平均法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的差异”的内容。

三、新存货准则对企业会计实务和学术理论的影响

(一)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的做法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将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将产生的影响有:1.影响某些企业(如大型船舶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的产品生产成本构成。这些企业如果靠借入资金进行产品生产的话,那么其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项目将在原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的基础上增加借款费用这一成本项目,按旧存货准则的规定,这时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新存货准则却将其计入了产品成本,这必然会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从而增加报告期存货资产和利润。2.利用不同筹资渠道取得资金所生产出的产品的成本缺乏可比性。用借入资金生产的产品成本与用自有资金生产的产品成本出现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企业与企业之间因生产产品(甚至是相同的产品)所需资金的来源不同而使其产品成本不具有可比性,甚至可能是同一企业前后各期因产品生产所需资金来源渠道上的差异导致产品成本前后会计期间缺乏可比性。3.“相当长时间”具有不可操作性。新准则所规定的“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中的“相当长时间”究竟是多长时间很模糊,这种表述难以操作,除非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界定,否则为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同样可能被企业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出现利润操纵问题。

(二)存货出售、存货跌价准备应当予以结转

新存货准则增加了存货出售时必须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的内容。如某企业将库存的20000件产品全部予以出售,单价100元,增值税率17%,税款收存银行,单位成本80元,该批产品已提存货跌价准备100000元,则新旧存货准则的账务处理分别为:

旧存货准则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23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0

应交税金 34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600000

贷:库存商品 1600000

新存货准则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234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应交税金 34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500000

存货跌价准备100000

贷:库存商品 1600000

通过上述账务处理可以看出,新存货准则规定存货出售时应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由此将产生的影响有:1.实施新准则后,虽然存货出售时结转存货跌价准备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总额,但会增加销售当期的毛利,在利润表上则表现为当期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加;2.在存货跌价准备按单项计提时,每种存货的跌价准备是确知的,出售时便于结转,若存货跌价准备是按类别或合并计提的,在存货出售时因为存在着存货跌价准备在各种存货间的分摊问题,从而使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比较复杂;3.存货出售要结转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这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处置时结转减值准备保持一致,这样做便于理解,也能够更准确、及时地反映存货的资产价值,不会导致账面资产虚增。

(三)接受投资者投资存货的成本,按公允价值确定

接受投资者投资存货的成本,按公允价值确定。由此产生的影响表现为两方面:1.避免了对投资者投入存货成本的人为操纵,避免了存货资产的失实,便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可靠的存货资产价值;2.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健全,公允价值的确定仍是一个难题。新存货准则并未具体规定如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情况下,存货的公允价值究竟该如何确定的问题,因此如果不对此做出明确规定的话,企业对存货资产价值的操纵问题仍不可避免。

(四)专门规定劳务存货成本的确定

新《企业会计准则》专门规定了如何确定劳务存货成本,使存货内涵扩大,由此可看出新存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劳务成本的确定上是一致的。此规定产生的影响是:1.扩大了存货的内涵,使存货不再局限于原材料、库存商品等实物范畴,存货资产可以是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也可以是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2.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企业存货资产的价值;3.实施新存货准则后,由于将原本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计入了存货成本,会使提供劳务所占比重较大的单位的利润产生不正常的波动。

(五)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由此产生的影响表现为:1.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操纵利润的机会,避免了存货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互脱节的问题;2.避免了资产负债表日存货资产价值偏离市价的问题,符合以资产负债表为导向的观点;3.不会降低上市公司的报告期利润,从而不会使股票价格降低;4.与修改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保持一致。

其不足之处是取消后进先出法后,在短时间内,会对那些存货较多,原来又采用此法确定发出存货成本的企业的利润产生不正常的波动。

(六)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的摊销

新准则规定,企业只能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两种方法对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进行摊销,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新旧准则的变化防止了企业利用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摊销方法的变化多计提或者少计提费用现象的发生,减少了人为操纵利润的空间。

(七)商品流通企业存货采购成本的确定

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商品流通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如果真这样的话,新存货准则的实施将对整个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核算产生巨大的影响,必然会导致这些企业的存货资产和利润指标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八)接受捐赠及盘盈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

新存货准则取消了接受捐赠及盘盈存货成本确定方法的规定,相信这种变化与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的重新引入有关。即:接受捐赠存货的成本按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加上有关税费确定,而盘盈存货的成本则直接按相关存货的公允价值确定。但这同样涉及到公允价值难以确定的问题。

四、结束语

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变化对比分析 篇4

关键词:新旧会计准则,变化,对比分析

新会计准则体系已由财政部颁布, 即将在全国实施。这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在中国会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会计准则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导, 立足中国的实际, 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较好地处理了会计的国际化和中国特色的关系。颁布和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 结束了我国会计“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历史, 必将对我国的会计事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实现了广大会计工作者多年来的梦想和追求, 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准则较旧准则在修订上,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准则有所变更

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 继续保留了重要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等, 也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但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完善了会计一般原则。原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中, 具体规定了12项会计一般原则。这些原则都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及时、有用、清晰明了等要求, 国际

上一般称为“会计信息或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新准则将原基本准则第二章“一般原则”修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主要是因为基本准则中再规定“一般原则”较难解释, 与国际惯例也难以协调, 改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更能体现该章的内容实质。同时对原准则规定的12项原则进行了适当调整: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

二、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

新存货准则下, 取消了“后进先出”法, 一律使用“先进先出”法记账, 这对生产周期较长的公司将产生一定影响。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周转率较低的公司, 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 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出现不正常的波动。例如, 采用“后进先出”法的家电上市公司, 在显像管价格不断下跌过程中, 一旦变革为“先进先出”法, 后果将是成本大幅上升, 毛利率快速下滑, 当期利润下降。

三、计量基础有了较大的变革

新基本准则不再把权责发生制和历史成本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把原来权责发生制原则改为了记帐基础。由于公允价值的应用, 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此次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采用公允价值, 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还是比较谨慎。

四、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有重大改变

《所得税》准则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准则没有按照原《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那样, 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而是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 采用暂时性差异的概念, 据此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由此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包括了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然后根据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 得出税后利润即净利润[4]。

自财政部1994年发布《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来, 我国企业的所得税会计基本是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 并存。绝大多数企业采用了应付税款法, 而本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要求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 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 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而适用税率发生变化的, 企业应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因此本准则实际只允许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这是对所得税会计的一个革命性变化。由于许多会计人员甚至是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缺乏实际经验。可以想象本准则将是本次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实行难度最大的准则之一。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 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 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 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 首次构建了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 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性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袁中文.会计入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4.

[3]、谢诗芬, 戴子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21世纪财务变革的重要前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5, (9) .

新旧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变化 篇5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期财务人员培训班上,我们对新会计准则——收入进行了学习,但由于时间限制对其确认的变化并未细致了解,对比旧会计准则收入的确认变化非常大,以下就新旧会计准则下收入确认的变化分3个方面进行细谈,以求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进步。

1.概念界定上的变化。

对比新旧准则,在收入概念上有了质的转变。旧准则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等。

新准则中的收入则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但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不认为是收入,而是作为负债处理。这项改变使所有者投入与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归入了资产负债类,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的新变革与国际会计准则有了“最相近”的衔接。

2.确认条件上的不同。

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收入表述有所不同。旧准则中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有四项基本条件,其中第四项为“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被新准则分解为“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和“相关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两项内容,所以,新准则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条件是五项而不是四项。

另外,旧准则确认提供劳务收入的三项基本条件中的第一项“劳务总收入和总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也分解为“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量”和“已发生的成本和将要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最终确认新准则提供劳务收入的是四项条件。

3.计量采用上的差别。

衡量新旧准则,收入计量上最大的不同就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入账。旧准则收入计量采用名义金额,按企业与购货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金额、或者双方接受的金额确定。新准则收入计量是采用公允价值,按其已收或应收对价的公允价值来计量。当收入的名义金额与其公允价值差额较小时,可按名义金额计量。当收

入的名义金额与其公允价值差额较大时,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其差额较大部分,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采用递延方式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

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收入”差异新准则描述的是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税法规定,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两者相对比,它们在收入口径与收入确认上有着不同的差异。

(1)收入口径的差异。

会计上的销售额是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价款,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它是作为负债而不作收入处理的。而税法在流转税上的应税销售额一般包括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两部分,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属于价外费用,一概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另外,税法中企业所得税并入收入的包括:生产经营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利息收入、租赁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股息收入和其他收入等七项,属于广义的收入概念。而会计收入的认可并非如此,如利息收入会计处理作冲减费用处理。

(2)收入确认的差异。

会计上规定收入的确认必须满足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而税法通常是根据交易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来确认应税收入的,也就是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由于确认标准不同,造成了会计与税法对收入额的确认存有差异。如某企业为推销一项新产品,规定在试用期的2个月内,客户不满意可给予退货。这种情况从税法上确认为收入的实现,在会计处理上认为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买方,不认为是收入,只有当买方正式接受商品或退货期满时才能确认为收入。

实例分析: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6%税率)2006年11月销售禽流感产品1000万羽,取得收入100万元(含税价),销售成本80万元。2006年5月10日发出的委托代销禽流感产品500万羽(价税合计50万元,成本40万元),到11月30日仍未收到代销清单。预提应由本月支付的利息0.2万元,收回上月借出款10万元并收到利息0.15万元。分析该企业2006年11月的收入、利润情况(假设无其他因素)。

a.会计处理:发出的委托代销禽流感产品500万羽50万元在会计上对增值税不做处理:

借:委托代销商品

400,000.00

贷:库存商品

400,000.00

预提应由本月支付的利息0.2万元和收回上月借出款收到的利息0.15万元。

借:财务费用

500.00 银行存款

101,500.00 贷:预提费用

2,000.00

其他应收款

100,000.00

销售禽流感产品取得收入1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0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43,396.2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6,603.77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2006年11月份应确认收入总额943,396.23元,利润总额142,896.23元[943,396.23-800,000.00-(2,000.00-1,500.00)]。

根据税法规定对该企业11月份征收增值税确认的收入总额1,415,094.34元(943,396.23+471,698.11),根据税法规定对该企业11月份征收企业所得税确认的收入总额1,416,594.34元(943,396.23+471,698.11+1,500.00),根据税法规定利润总额214594.34元(1,416,594.34—800,000.00—400,000.00—2,000.00)。

b.差异分析:2006年11月份,发出的委托代销禽流感500万羽50万元,在会计上既不确认收入也不计提税金,而按税法规定应做如下调整:

借:应收账款——应收销项税额

28,301.89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8,301.89

待企业收到代销清单时做如下分录:

借:应收账款——委托代销款

50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71,698.11

应收账款——应收销项税额

28,301.89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00.00

贷:委托代销商品

400,000.00

另外,按照所得税有关规定,企业收回上月借出款收到的利息0.15万元应计入收入,会计上直接冲减费用。造成会计处理比征收所得税少确认收入473,198.11元(1,416,594.34—943,396.23)。因此,该公司在计算2006年11月企业所得税时,还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3,198.11元(473,198.11-400,000.00)。这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4,155.38元(73,198.11×33%)。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4,155.38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会计准则变化 篇6

一、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变化

(一)定义有变化

新准则在定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对原有术语的名称进行了修订,还增加了一些新定义:

1.取消了“会计估计”、“会计差错”和“重大会计差错”定义,将会计差错改为“前期差错”。

2.增加了“前期差错”、“会计估计变更”和“追溯重述法”的定义。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一是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误报。由于在实务中,对一项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还是前期差错更正的判断经常有分歧,因此,新准则增加了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即“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由于本准则主要是对发生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三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处理和披露进行规范,因此,准则将在这些情况下可能会分别采用的“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和“未来适用法”这三种会计方法均进行定义,增加了对“追溯重述法”的定义,即“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3.修改了“会计政策”的定义。原准则第三条规定,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新准则第三条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所称的会计政策,其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比较宽泛,实质上包含了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的一般原则和具体原则、会计处理方法,甚至还包含某些非会计假设。

(二)增加了准则的范围条款

新准则第二条规定,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纳税影响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原准则没有论及。

(三)增加了会计政策一致性条款

新准则第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处理。但是,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原准则没有提及。

(四)进一步规范了关于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限制的条款

1.原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如果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2.当对前期追溯采用会计政策不切实可行时,新准则区分了两种情况并提供了解决办法:(1)如果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的某一期或某几期的特定期间比较信息的影响不切实可行时,企业应当在“追溯调整法”切实可行的最早期间(也可能是变更当期)的期初,将新的会计政策运用于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并对该期每一受影响的权益组成部分的期初余额进行相应的调整;(2)如果在变更当期期初确定所有期间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的累积影响不切实可行时,企业应当自最早的切实可行日调整比较信息,采用未来适用法运用新的会计政策。

3.当以追溯重述法更正前期差错不切实可行时,新准则也区分了两种情况并提供了解决办法:(1)如果确定差错对列报的某一期或某几期的特定期间比较信息的影响不切实可行时,企业应当重述“追溯重述法”切实可行的最早期间(也可能是发现差错当期)的资产、负债和权益的期初余额;(2)如果在当期期初确定差错对所有前期的累积影响不切实可行时,企业应当自最早的切实可行日重述比较信息,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差错。

(五)前期差错的处理方法

1.原准则第十五条规定:本期发现的与前期相关的重大会计差错,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2.新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新旧准则对比而言,新准则只规范重要的差错,但对于前期重要差错的更正方法是一致的,只是新准则明确称为“追溯重述法”。

(六)会计估计的要求

新准则第八条规定,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原准则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七)披露差异

1.会计政策变更披露:新准则增加了要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性质”和“无法进行追溯调整的,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的时点、具体应用情况”等信息。

2.前期差错更正披露:新准则增加了要披露“前期差错的性质”和“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具体更正情况”等信息。

另外,新准则第十八条还增加了以后期间的财务报表中不需要重复披露的规定。

二、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从总体上看,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和差错》已经趋同,准则的定义、内容、处理方法和披露都没有大的变动,而且语言更加简单、易懂。经过对两个准则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二者还存在以下几处差异:

(一)《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除增加对“重要性”术语的定义外,还强调采用会计政策和更正差错(包括计量项目中的差错)时如何应用重要性;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对重要性的概念和运用进行描述。

(二)《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对“不切实可行性”进行了定义。“不切实可行性”是指如果主体在做出所有合理努力后仍然无法采用某项规定,那么即可认为采用该项规定是不切实可行的。对于以前某一特定期间而言,如果满足下列条件,即可认为追溯调整某项变更的会计政策或对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是不切实可行的:1.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的影响不能确定;2.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需要对相关期间管理层曾有的意图作出假定;3.追溯调整或追溯重述需要对有关金额进行重大估计,并且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比较与分析可能将有关这些估计的下述信息与其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区分:(1)对确认、计量或披露这些金额时存在的状况提供证据的信息;(2)该期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获得的信息。我国会计准则没有这方面的描述。

(三)《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对于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清晰地规定了管理层应如何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尤其是在没有适用准则和解释公告的情况下管理层选择会计政策时应参照的文献;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对会计政策选择和运用这方面内容的论及。

(四)《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第32段对可能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进行了举例说明;我国会计准则不仅取消了会计估计的定义,而且没有对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项目进行举例。

(五)《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第37段中增加了对确认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规定的例外情况,如果会计估计变更导致了资产和负债的改变,或者仅与权益项目相关,主体应当以调整变更当期相关资产、负债或权益账面金额的方式予以确认;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对是否损益影响作出区分。新准则第九条的概括规定,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六)“不切实可行性”是在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或更正重大差错的情况下,豁免适用追溯调整法和追溯重述法以及相关披露要求的惟一标准。《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增加了一个单独的部分,称之为“关于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的不切实可行性”,阐述了在对前一期或前几期的比较信息进行追溯调整和追溯重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切实可行的情况。比如,前期数据可能没有按照某种方式收集,结果是难以追溯采用一项新的会计政策或追溯重述一项前期差错,此种情况就属于“不切实可行”。而我国会计准则没有类似的规定。

(七)关于会计政策的变更披露,《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要求而不是鼓励主体披露有关信息,包括该主体尚未采用准则或解释公告的事实以及与估计采用该项新准则或解释公告对主体在首次采用期间的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相关的已知或能够合理估计的信息;我国会计准则对这方面没有作出要求。

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探析 篇7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及会计处理方法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一) 基本准则的变化

基本准则修改了基本会计准则适用范围及财务报告目标, 同时对基本会计准则依据会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

根据原基本准则的规定, 准则适用范围包括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投资企业, 而根据新准则, “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原准则指出会计目标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新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在基本会计准则依据会计基本原则问题上, 保留了重要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原则, 强调了可比性、一致性、明晰性等原则, 重点推出公允价值应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采取公允价值。

(二) 具体准则的变化

1. 调整《存货》准则

新准则取消了存货流转的“后进先出”法, 并规定为生产大型机器设备、船舶等生产周期较长的资产所借入的款项发生的利息资本化, 不再计入损益, 而计入存货价值。这意味着, 可资本化的资产不再局限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的固定资产, 某些存货发生的借款费用也能资本化, 即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

2. 调整《资产减值》准则

新准则规定, 自2 0 0 7年开始, “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跌价准备”、“在建工程跌价准备”、“无形资产跌价准备”等, 计提后均不能冲回, 只可在处置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使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 利用计提手法调节利润也越来越难, 其对遏制利用减值准备当作“秘密储备”调节利润情况的发生非常奏效。

3. 调整《债务重组》准则

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作了重新界定, 并对“让步”概念进行强调, 明确了只有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方可将获得债务的让步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此外, 新准则改变原准则“对债务重组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的规定, 将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均计入当期损益, 且在以非现金资产方式清偿债务时, 引入公允价值计量。

4. 调整《所得税》准则

新准则规定, 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其要求企业在获取资产或负债时, 不仅在会计上根据付出价值确认资产的入账价值, 还应确认该项资产的计税基础, 再将差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并在每个会计期末, 据资产或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对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加以调整, 然后据当期的应交所得税确认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5. 调整无形资产准则

新准则修正了无形资产的含义, 取消了原准则中“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应将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规定, 增加了有关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

(三) 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化

在会计处理方法上, 新准则主要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以及金融工具准则进行了调整。

新准则明确了企业合并的概念, 将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两大类, 并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企业合并的披露等做出规范, 还明确规定了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与合并相关的费用的处理方式。新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由侧重母公司理论转变为侧重实体理论, 确定合并报表范围时也更关注实质性控制。同时, 新准则中关于金融工具的四项具体会计准则主要适用于金融企业, 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从表外移至表内反映。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分析

(一)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简析

简单而言, 新会计准则体系具备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三大特点。具体分析, 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了重大突破, 比如转变会计理念、趋同国际会计准则、限制利润调节、内容与计量更趋复杂, 以及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使资产和交易的反映更加公允、相关。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性体现在内容体系、会计政策选择运用上, 新准则的内容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其在会计基本准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也对国际上相关财务会计准则进行了大胆而明显的借鉴。在趋同国际准则的同时, 新会计准则还考虑了中国实情, 在关联方交易、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等问题上, 新会计准则均与国际准则不同, 且十分具有“中国特色”。

(二) 市场经济下新会计准则影响分析

1. 新会计准则具体内容的相应影响

(1) 新的存货记账方法产生的影响。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 一律以“先进先出法”记账, 会造成原来采取“后进先出”、存货较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出现毛利率和利润不正常波动的情况。

(2) 新的债务重组方法产生的影响。关于债务重组, 新准则规定因债权人让步, 债务人取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进入利润表, 并引入公允价值, 以实物抵债, 将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使那些无力清偿债务的公司在获取债务全部或部分豁免后, 其收益将直接反映于当期利润表内, 很可能极大地提高每股盈余。

(3) 新的资产减值计提方式产生的影响。“盈利上升, 多计提跌价准备;盈利下滑, 再将跌价准备冲回”。这曾是上市公司调节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新会计准则, 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 一经确认便不能恢复。因而, 新准则使上市公司不能再冲回上述准备。

(4) 新的合并报表基本理论产生的影响。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变成侧重实体理论, 则母公司对控制范围内的所有子公司均须纳入合并范围, 并非一定考虑股权比例, 对于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 只要其持续经营, 仍须纳入合并范围。显然, 这将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5) 新的金融工具准则产生的影响。新准则中, 关于金融工具的4项基本会计准则将对金融企业带来深刻影响, 其中上市或拟上市的金融机构会首当其冲。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 并从表外移至表内反映的规定, 要求上市银行和证券公司善用衍生金融工具, 企业应同时考虑现金流等经济因素和衍生金融工具对报表的影响, 防止给报表造成过大波动。

2.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 会计准则的变革会对企业产生广泛的影响, 其带来的诸多机遇与挑战也将使上市公司的利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较大变化。

新会计准则将给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 不仅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实现, 还将利于企业国外筹资上市, 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优化资产结构, 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同时, 新会计准则也给上市公司的更快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尤其是在公允价值计量和企业经营业绩的波动性方面。在引入并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问题上, 我国上市公司并不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 对充满市场风险、事事不确定的公允价值模式保持迟疑态度, 客观上, 证券市场、产品或要素市场、人力资本市场均不完善。新准则体系下,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对汇率、利率和交易价格变动变得非常敏感, 公允价值计量以及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的做法, 使具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企业在不同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出现大幅波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将使拥有大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上市公司重视以风险管理来减少企业经营业绩波动的现实问题。

三、结语

自实施以来, 新会计准则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使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表现和财务运作等发生了较大改变, 也使会计实务界面临会计准则技术难度系数、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的难题, 就连非金融业也由于使用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金融工具而必须寻找专门的定价服务机构提供估值服务支持。总之, 新会计准则体系提高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水平, 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有裨益, 但同时又为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新的更深层次影响, 对新准则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也应持续较长时间。

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变化的影响研究 篇8

一、企业会计准则发生变化的内容

( 一)“ 职工 ”的范畴

新准则扩大了“职工”的范围,除了和企业将劳动合同签订的临时职工、兼职职工、全职职工外,还包括虽没有和企业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以及满足一定条件的劳务派遣人员,这些人包含了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合同而向企业提供劳务的人员。

( 二)“ 职工薪酬 ”的内涵

新准则将职工范畴扩大到各类用工形式。新准则将职工薪酬划分为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四类,明确了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瞻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新准则引入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进一步充实了短期薪酬和离职后福利的相关规定。

( 三) 离职后福利的划分

新准则增立了“离职后福利”内容,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调至离职后的福利之中。新准则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设为提存计划与受益计划,按不同的会计方法进行核算。

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设定受益计划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在设定受益计划时,企业需要进行折现,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

原职工薪酬准则中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便属于离职后福利中的设定提存计划范畴。

( 四) 规范短期薪酬的核算

新准则规定,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12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

( 五) 带薪缺勤的核算

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按照常理,职工缺勤应扣除工资,因此职工在缺勤期间获得的工资,不属于职工工资,而属于带薪缺勤。

带薪缺勤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缺勤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应当在企业应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需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企业应当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 六) 利润分享计划

企业因过去事项导致现在具有支付职工薪酬的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并且在财务报告批准报出之前企业已确定应支付的薪酬金额,或该短期利润分享计划的正式条款中包括确定薪酬金额的方式,或根据过去的惯例为企业确定推定义务金额提供了明显证据时,企业应当确认相关的应付职工薪酬。

( 七) 辞退福利

新准则指出辞退福利与职工为企业提供的服务并不直接相关,应区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 八) 非货币性福利

新准则对非货币性福利的计量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统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获得时,才能按成本计量。这与原准则应用指南,尤其是企业无偿提供自有资产给职工使用的情形明显不同。解决了原职工薪酬准则对非货币性福利计量标准不一致的问题,提高了准则的可操控性。

( 九)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如果企业在职工为其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需要全部支付利润分享计划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该利润分享计划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有关规定。

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12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应适用其他长期福利的有关规定,这为长期辞退福利的会计核算提供了明确的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核算的变化

( 一) 短期薪酬的会计核算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 二) 利润分享计划的会计核算

职工获得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的薪酬是“提供服务”所致,并非因为投资关系,所以利润分享计划不属于利润分配,而属于职工薪酬。

例1,A公司2014年为职工计提奖金80万元, 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奖金2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奖金2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奖金40万元。A公司在计提奖金时,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200 000

制造费用200 000

管理费用4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利润分享计划800 000

( 三) 带薪缺勤的会计核算

若企业在确认与职工未来期间享有带薪缺勤权利相关的负债时,预计很可能在未来超过12个月以上期间支付时,则应确认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长期带薪缺勤”。带薪缺勤又要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例2,A公司共有200名职工,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10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享受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会计年度,超过一年未行使的权利将作废,职工在离开公司时不能获得现金支付。职工年休假是以后进先出为基础,即首先从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中扣除,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余额中扣除。管理人员甲2013年休假8天,另有2天可累积至2014年,假设甲每个工作日的工资为500元。甲因在2013年向A公司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享有的未来带薪缺勤的权利,故A公司就产生了一项义务,应予以确认和计量,2013年12月31日,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累积带薪缺勤1 000

( 四) 非货币性福利

例3,某公司为日化品生产企业,共有职工200人,其中生产工人180人,行政管理人员20人。本月以每套成本为100元的化妆品发放职工元旦福利 ,市场售价为每套200元,增值税率17%。

借:生产成本42 120

管理费用4 68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46 800

( 五) 离职后福利

新准则的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等,计入“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账户。企业应将离职后福利计提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收益计划。

1.设定提存计划

例4,A公司分别按照工资总额的20%、1%计提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A公司在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A公司应按照缴存的金额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63 000

制造费用21 000

管理费用42 000

销售费用21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147 000

2.设定受益计划。企业应当将设定受益计划产生的福利义务归属于职工提供服务的期间,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在设定受益计划时,企业需要精算义务,并折现,折现率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与设定受益计划义务期限和币种相匹配的国债或活跃市场上的高质量公司债券的市场收益率确定。

( 六) 辞职福利

刍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变化 篇9

一、差异分类的变化

1. 旧准则

旧准则将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2. 新准则

新准则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的概念, 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 新旧差异及理解

(1) 新准则中虽未再提及永久性差异, 并不是否认了其存在。对于永久性差异, 在实际核算当中会计上不设置账户, 不会导致所得税费用与应纳所得税税额产生差异。

(2) 新准则以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取代了时间性差异,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时间性差异一定是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不全是时间性差异。例如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及税款抵减, 属于暂时性差异但不属于时间性差异, 因此, 暂时性差异涵盖的范围更广, 包括时间性差异和其他暂时性差异。

(3) 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如下表:

二、核算方法的变化

1. 旧准则

旧准则中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分为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下, 本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应付所得税金额,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应用广泛, 缺点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成果。

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所得税费用与根据税法计算的应交所得税额的差额就是时间性差异的纳税影响额, 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 纳税影响法根据对税率变动的反应不同又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税率发生变动时, 递延法仍按原来发生时的税率转销纳税影响额, 因此递延法的处理较债务法有明显的不足。

2. 新准则

新准则明确指出, 企业所得税会计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所得税费用。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有关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 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

3. 新旧差异及理解

旧准则中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都有其较为明显的局限性, 因此, 此处只比较损益表债务法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 基础点不同。损益表债务法的基础点是时间性差异, 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础点是暂时性差异, 前者无法处理暂时性差异中非时间性差异的部分, 因此后者更为全面、合理。

(2) 立场不同。顾名思义, 损益表债务法是站在损益表的立场上, 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因此“递延税款”虽在资产负债上列示, 但实际是来源于损益表, 且仅反应本期的影响额。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站在资产负债表的立场上, 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的账面金额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 并将这些差异的未来纳税影响额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 其揭示的是暂时性差异对某个时点上资产、负债的影响, 是累计影响额。

(3) 计算公式不同。损益表债务法下, 先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 然后根据二者之差倒挤出本期递延税款, 其公式如下:

当期所得税费用=会计利润适用所得税率+税率变动对以前递延税款的调整数。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率

递延税款=应交所得税一当期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 首先计算资产负债表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和应交所得税, 然后倒挤出所得税费用, 其计算公式如下: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 (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三、相关信息披露的变化

1. 旧准则

旧准则中只设置“递延税款”一个科目, 并在“递延税款”下设“递延税款借项”或“递延税款贷项”, 在资产负债表上分别列示在资产类和负债类;损益类设置“所得税”科目, 列示于损益表中, 其包括的仅为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报表附注中只要求披露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2. 新准则

新准则中设置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 分别作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损益类的“所得税费用”科目列示时, 不仅包括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 还包括递延所得税费用;报表附注要求披露所得税费用 (收益) 的主要组成部分、所得税费用 (收益) 与会计利润关系的说明等等。

3. 新旧差异及理解

新旧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变化探讨 篇10

1.1债务重组概念的变化

新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为:“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而旧准则对债务重组的定义为:“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这里注意三点变化: (1) 新准则强调债务重组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产生的, 而旧准则没有说明这一点; (2) 新准则强调债权人的让步; (3) 新准则强调法院裁定, 而旧准则强调法院裁决。这三方面的变化更加明确了债务重组的范围, 突出了债务人财务困难、债权人让步的实质, 将旧准则中债权人“未作让步”的债务重组等情况排除在外。

1.2债务重组方式的变化

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将旧准则“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和“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合为“以资产清偿债务”, 其他重组方式不变。

1.3引入公允价值作为债务重组的计量基础

在新准则中, 无论债务人、债权人均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权益的公允价值计价, 而旧准则中债务人是以放弃的非现金资产、权益的账面价值计价, 债权人是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显然, 在旧准则下, 由于是以账面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所以, 对同一项资产, 在债务人与债权人的账面上反映的价值可能会不相同, 甚至可能出现双方账面价值相差较大的情况。同时, 因为账面价值可能高于或低于市场价值, 以其作入账价值会使得资产、权益价值不合理, 以其为基础计算的债务重组损益也不合理。用公允价值计价就避免了这一情况, 它更体现了抵债资产、权益价值的合理性、真实性, 从而保持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1.4债务人增加了资产重估损益

在新准则中, 由于引入公允价值作为债务重组的交易价格, 债务人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权益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就形成了资产重估损益, 这部分在旧准则中是没有的。

1.5重组损益的变化

在旧准则中, 债务人将债权人让步形成的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 在新准则中, 债务人将债权人所减免的债务、放弃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对债权人而言, 由于取得的非现金资产、权益在新准则中以公允价值入账, 该公允价值与债权人放弃债权的账面余额的差额, 先冲减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不足冲减的, 记入当期损益。

1.6修改了“或有支出”和“或有收益”

新准则将旧准则中的“或有支出”改为“或有应付金额”, “或有收益”改为“或有应收金额”。同时, 新准则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解释。

1.7披露内容的变化

对债务人而言, 新准则增加了两项披露要求: (1) 确认的债务重组利得总额; (2) 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依据。删除了旧准则中对“因债务重组而确认的资本公积总额”的披露。

对债权人而言, 新准则和旧准则披露内容基本相同, 新准则增加了一条披露内容:“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依据。”

2会计账务处理解读

2.1以资产清偿债务

2.1.1 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现金清偿债务

对债务人而言, 在新准则中规定将债权人让步而少偿还的债务作为利得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而在旧准则中, 这部分得到豁免的债务是作为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理。对债权人而言, 新准则有两点变化: (1) 将旧准则中“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改为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 (2) 明确规定已提减值准备的, 应当先将该差额冲减减值准备, 减值准备不足以冲减的部分, 计入当期损益。虽然说法有变化, 但与旧准则相比, 在实际账务处理中无较大差异。

2.1.2 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对债务人而言, 按新准则第五条规定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变化有二点: (1) 债务人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公允价值计价, 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 (旧准则以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计价, 就不可能有这个差额) 。 (2)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计入当期损益;在旧准则中, 债务人应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 确认为资本公积或当期损失。

2.2债务转为资本

对债务人而言, 新旧准则中均以债务人将债权人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的面值总额确认为股本 (或者实收资本) 。新准则中的主要变化有两点: (1) 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股本 (或者实收资本) 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 (2) 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计入当期损益;旧准则中, 将这部分计入了资本公积。

例1:甲企业欠乙企业购货款200 000元, 甲企业在短期内不能支付货款。经双方协商同意, 甲企业以普通股偿还债务, 假设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 每股市价为9元, 甲企业以20 000股抵偿该项债务 (不考虑相关税费) 。乙企业对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10 000元。假设乙企业换入的甲企业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

根据上述资料, 甲企业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乙企业 200 000

贷:股本——2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60 000

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收益 20 000

对债权人而言, 按新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主要变化为: (1) 受让股权的计价标准变化。新准则以股权的公允价值入账, 旧准则以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作为受让的股权的入账价值。 (2) 在新准则中,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股份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冲减减值准备后, 计入当期损益;在旧准则中, 这部分已计入受让股权的入账价值中。

就上例而言, 乙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180 000

坏账准备 10 000

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10 000

贷:应收账款——乙企业 200 000

2.3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2.3.1 不附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对债务人而言, 按新准则第七条规定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主要变化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 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计入当期损益;旧准则将这一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对债权人而言, 按新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债务重组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的, 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的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 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 比照本准则第九条的规定处理。与旧准则相比, 虽然说法有变化, 但在实际账务处理中无较大差异。

2.3.2 附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重组

对债务人而言, 按新准则第七条规定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主要变化为: (1) 新准则将旧准则中的“或有支出”改为 “或有应付金额”, 且在账务处理时, 将其计入“预计负债” (旧准则是计入重组债务账面价值内) 。 (2) 新准则中: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与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 确认为债务重组利得, 计入当期损益 (旧准则是计入资本公积) 。 (3) 新准则中, 或有应付金额发生时, 直接冲减“预计负债”账面价值;旧准则是或有支出实际发生时, 应冲减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 (4) 新准则中, “或有应付金额”未发生, 则将其转入损益 (旧准则将其计入资本公积) 。

例2:2006年12月31日, 甲企业向乙企业开出面值为60 000元的商业汇票到期, 累计利息为5 000元, 总额为65 000元。由于甲企业连年亏损, 无法立即支付到期商业汇票。乙企业为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同意将甲企业的票据延长至2008年12月31日, 并免除积欠利息5 000元, 本金减至50 000元, 票据延长期间, 年利率为7%, 利息按年支付, 但附有一或有条件:债务重组后, 如甲企业2008年有盈利, 则利率为10%, 若无盈利, 仍维持7%的利率。

根据上述资料, 甲企业的会计处理:

应付票据的账面价值——65 000

减:将来应付金额——58 500

(其中:面值——50 000

应计利息——7 000 (50 000×7%×2)

或有应付金额 (旧准则为或有支出)

1 500 [50 000× (10%-7%) ])

计入营业外收入金额 (旧准则计入资本公积) 6 500

(1) 2006年12月31日, 债务重组时:

借:应付票据——面值 60 000

应计利息——5 000

贷:应付票据——面值 (债务重组) 50 000

应计利息—— (债务重组) 7 000

预计负债——1 500

营业外收入——6 500

(2) 2007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票据——应计利息 (债务重组) 3 500

贷:银行存款——3 500

(3) 2008年12月31日到期时, 假设甲企业2008年出现盈利, 则甲企业应按10%的利率支付利息。

借:应付票据——面值 (债务重组) 50 000

应计利息—— (债务重组) 3 500

预计负债——1 500

贷:银行存款——55 000

(4) 假设甲企业2008年没有出现盈利:

借:应付票据——面值 (债务重组) 50 000

应计利息—— (债务重组) 3 500

预计负债——1 500

贷:银行存款——53 500

营业外收入——1 500

对债权人而言, 按新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 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 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与旧准则相比, 在实际账务处理中无较大差异。

2.4混合重组方式

对债务人而言, 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清偿债务的顺序是一致的, 最大的区别就是公允价值的引入:旧准则中是以非现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债权人享有的股权的账面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新准则是以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债权人享有股份的公允价值冲减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

同样, 对债权人而言, 新准则与旧准则的清偿债务的顺序是一致的, 最大的区别也是公允价值的引入。

摘要: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在债务重组的概念、重组方式、损益确认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 最大的不同就是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和改正了债务人因债务豁免而形成的债务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公允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拟就新准则内容上的变化以及账务处理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债务重组,公允价值,债务账面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会计准则变化 篇11

一、新基本准则对比原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

(一)总体结构有所变化

原基本准则为十章,新基本准则为十一章,新增了“会计计量”一章;同时,第二章的名称由“一般原则”变更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突出了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用的信息。

(二)增加了财务会计的目标

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的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三)对原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原则”作了较大修改

原准则中规定了12项基本原则,其中包括7个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和5个计量和确认基本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配比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及谨慎性原则)。新准则变更为8个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不再作为一般原则,同时取消了“配比”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支出”原则;将“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不再作为一般原则;将原“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原则;新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总体看,对原基本原则的变更、补充和完善,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弱化了可靠性。

(四)对资产定义作了修改

强调了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应该指出的是,新准则资产定义与2000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所作的资产定义相比,除了表述变得更为简洁外,本质含义没有变化。此外,新准则增加了资产确认的条件。

(五)对负债的定义作了修改

强调了负债是“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此外,新准则增加了负债确认的条件。

(六)对所有者权益的定义作了修改

指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取消了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因为除了原来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外,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还包括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少数股东权益。

(七)对收入的定义作了修改

原定义为“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新定义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强调了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同时改变了收入确认的条件,原准则为“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证时,确认营业收入”,新准则为“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由原来的注重形式转变为注重实质。

(八)对费用的定义作了修改

原定义是“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现改为“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强调了费用是日常活动导致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此外,新增加了费用确认的条件: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且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九)增加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从而使利润的计算公式有所改变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十)对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作了修改

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准则主要规定应编制“财务状况变动表”,目前的潮流是编制现金流量表;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的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不宜通过会计准则来规范。

二、新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比较

新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下称《框架》)的主要差异有:

(一)名称和法律地位不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基本准则的说法,称为《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不属于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而属于理论范畴。

(二)目的不同

新基本准则的目的是用来规范具体准则的制定;《框架》的目的是为外部使用者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所依据的概念提供理论支撑。

(三)内容有所差异

新基本准则分为总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报告、附则共十一章;《框架》的内容包括前言、引言、财务报表的目标、基本假设、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的概念等九部分;我国基本准则缺少了资本保全的内容。

(四)基本假设不同

新基本准则包括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持续经营等四个假设;《框架》只有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两个假设,究其原因,按照葛家澍教授的说法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之所以不提它所遵守的基本假设,可能是因为在市场经济中,这几项基本假设已是不言自明、人人皆知的前提。”

(五)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不同

新准则有8个原则: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含一致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框架》则有11个原则: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重要性、中立性、客观性、完整性、谨慎性、实质重于形式、及时性,比我国的基本准则多了可靠性、中立性和完整性。

(六)财务报表的要素有所不同

会计准则变化 篇12

基于庞大的表外融资导致的租赁信息不透明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2006年便发起了提高租赁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质量的项目,历时十年,广泛吸收各界意见,发布征求意见稿,反复修改,最终于2016年1月13日颁布了IFRS 16,但正式生效还要再等3年。从立项到准则的最终实施,时间跨度之长,足以说明此次租赁准则变化之大,影响之广。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很有必要仔细研读新准则,找出变化,分析其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制定者面对冲击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新准则的主要变化

IFRS 16最根本的变化在于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除了租赁期短于12个月或是小额资产的租赁,其他所有租赁都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这也就意味着,表外融资不再潜伏在阴影中,大大提高了企业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的透明度。但这种变化对于会计处理的影响主要在于承租人方面,出租人会计处理基本不变,因此,本文从承租人角度具体分析准则的变化和对其的影响。

(一)会计模型的变化

现行的IAS 17采用的是所有权模型,这种模型根据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的归属来进行账务处理。若是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则确认为承租人的资产和负债;反之,承租人则作为经营租赁,不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资产和负债,只在支付租金时进行费用化处理。这无疑造成了大量的表外融资,大大降低了资产租赁企业和资产购买企业的财务报表可比性。这也正是此次准则变革的症结所在。

IFRS 16采用的是使用权模型,当一项合同是建立在使用一项已辨认资产之上(无论使用条款是否明确),或者当承租人根据合同有权决定该项可辨认资产的使用,以及有权获取与使用该项资产相关的几乎所有的经济利益时,承租人可以根据IFRS 16确认一项租赁安排。承租人无须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所有租赁(租赁期短于12个月或是小额资产的租赁除外)都确认为一项使用权资产和一项租金支付义务负债,即增加了租赁资产和金融负债。这种处理在提高报表透明度和可比性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简化了会计实务中对租赁分类的工作。

(二)会计计量的变化

根据IFRS 16的要求,承租人以租赁付款额现值来对使用权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其后续计量,承租人通常使用直线法对使用权资产进行折旧,折旧年限为租赁期和使用权资产的使用寿命中的较短者;承租人根据租赁期开始日确定的折现率,使用利率法对金融负债确认利息费用;对于低值资产(5000美元以下的相关资产可能被认为是低值资产)和租赁期不超过12个月的短期租赁安排,承租人可以选择按照直线法直接确认租赁费用。这种处理方法意味着承租人的资产和负债将随着经营租赁的租金承诺而大幅膨胀,同时改变了原有经营租赁承租人按直线法分摊费用的方式,变为与融资租赁一致的“前大后小”模式,会计处理方式更加符合成本收益配比原则。

例:20×6年1月1日,A公司向B公司租入一台办公设备,合同约定租期为3年。设备预计使用年限10年。租赁合同规定,租赁开始日为20×6年1月1日,每年年末支付租金200000元,3年的租金总额为600000元(假定不考虑租赁期满优先购买权等影响租赁负债的因素和税收因素)。租赁合同规定利率为8%。

基于以上资料,按照IAS 17分析,此项租赁显然没有满足融资租赁的任何一条标准,因此属于经营租赁,将租赁租金费用总额600000元按直线法计算,每年分摊租金费用200000元。但按照IFRS 16的要求,不再区分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统一确认使用权资产和金融负债,以租赁付款额现值对其进行初始计量,并按实际利率法对金融负债进行后续计量,平均年限法对租赁资产进行折旧。承租人分别按照IAS 17和IFRS 16进行会计处理,结果对比如下表所示:

初始计量时,租赁付款额现值=200000×(P/A,8%,3)=515420(元)

利息费用=应付本金余额×8%

第一年利息费用=515420×8%=41233.60(元)

第二年利息费用=(515420-158766.4)×8%=28532.29(元)

第三年利息费用=200000-(515420-158766.4-171467.71)=14814.11(元)(倒挤)

折旧费用=使用权资产原值÷3=515420÷3=171806.67(元)(最后一年倒挤,为171806.66元)

二、新准则变化带来的影响

承租人会计处理的变化,势必影响其披露财务报告以及相关的财务指标,特别是对于有重大经营租赁安排的承租人企业,例如零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酒店业、电信行业以及能源设施行业等存在租用营业场所和设备需求的企业。

(一)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IFRS 16最大的影响就是增加了租赁资产及金融负债。新确认的租赁资产以租赁付款额现值作为使用权资产反映,是一项非流动性资产,与其他固定资产一样,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不动产、厂房或设备项。应支付的租金也按照租赁付款额现值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表示为一项未来应付租金的义务。同时,由于租赁期间租赁资产通常按平均年限法折旧,而金融负债的减少需要综合考虑租赁付款额减少的数额和增加的利息,这使得租赁资产数量的减少速度通常会比金融负债的减少速度更快,从而影响了租赁期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使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但在租赁开始和结束时,资产、负债变化金额是相同的,所有者权益不受影响。

沿用例题中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A公司在采用了IFRS 16后,租赁开始时资产和负债分别增加515420元。第一年年末,租赁资产由于折旧,价值下降到343613.33元;金融负债由于偿还的200000元中包含第一年利息41233.6元,使应付本金只减少158766.4元,金融负债最终价值下降到356653.6元;资产价值下降速度快于负债,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所有者权益会减少13040.27元。第二年年末租赁资产价值为171806.66元,金融负债价值为185185.89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13379.23元。第三年年末租赁合同结束,此项租赁资产和金融负债价值回归为0元。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绝对数额的变化必然导致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流动比率的改变。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同时增加,以及租赁期间金融负债价值高于租赁资产的特点,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平均总额/资产平均总额)有所提高;由于金融负债的增加,企业产权比率(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上升;同时也由于伴随金融负债增加的是非流动资产而不是流动资产,导致企业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下降。这些比率的变动方向无不说明了企业融资风险的增加,偿债能力的削弱,使之前采用IAS17时隐含的风险呈现于资产负债表上,有利于广大投资者以及企业经营者更清晰地判断出企业的风险程度,从而做出恰当的决策。

(二)对利润表的影响

根据IAS 17要求,经营租赁仅需要在利润表中按直线法确认一项费用;而IFRS 16要求确认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和金融负债的利息两项费用,由于金融负债是按摊余成本法核算的,其计入损益的利息将随本金的归还而减少,使得利润表中与租赁相关的费用总和呈现递减的趋势。

仍沿用例题中的数据,通过计算可知,A公司在执行IAS 17时,每年的费用是固定的200000元;而根据IFRS 16的规定,每一年费用都由利息费用和折旧费用组成,第一年213040.27元,第二年200338.96元,第三年186620.77元,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由于费用的构成及金额发生了改变,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息税前利润(EBIT)、资产周转率、杠杆比率等财务指标势必会发生变化。

具体的财务指标变化体现为:

1. EBITDA显著提高。

EBITDA受到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这是因为在应用IFRS 16后,租赁费用由利息和折旧构成,而EBITDA=利润总额+利息+摊销和折旧,在计算EBITDA时会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将租赁费用全部加回,从而使得这项指标大幅提高。EBITDA之所以考虑了摊销和折旧的影响,是因为摊销和折旧是非付现成本,并非投资人更关注的当期现金支出,将其从利润计算中加回后,投资者能更方便地对于未来资本支出作出估计,因此EBITDA成为投资者和分析师在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以及评估财务杠杆时经常使用的利润指标。此次准则变更对这个指标带来的影响必然反映在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当中。

2. EBIT提高。

。EBIT=利润总额+利息,同样,EBIT也由于利息费用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只是增长幅度低于EBITDA。

3. 资产周转率下降。

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由于资产的增加,使得这项指标有所下降,这一指标考察企业资产营运效率,体现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把租赁资产考虑进来能够更客观地说明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

4. 杠杆比率提高。

由于应用IFRS 16后,对租赁资产和负债进行了确认,进而对其进行计提折旧和计提利息的账务处理,使得企业固定成本和财务费用都有所增加,从而导致杠杆比率大幅提高,企业所面对的风险比采用IAS 17时要大得多,投资者和经营者不得不更加谨慎地作出企业未来的经营决策。

(三)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IFRS16也将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表。虽然会计政策变更不会引起租赁双方之间的现金转移量的差异,也就是不会对现金流量总额产生任何的影响。但是原本应用IAS 17的企业,为使现金流出体现表外租赁的特性,将其归类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相比之下,实施IFRS 16后,为了保持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之间的联系,要求企业对现金流出作出分类:(1)偿还的租赁负债本金,划分在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2)支付的利息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现金流量表》的要求,结合其他利益有关的事项进行具体分析和再分类,可能被包含在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中。总之,IFRS 16预计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但总量保持不变。

由此可知,现金流量比率也会受到影响,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该比率用于衡量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抵偿流动负债的程度,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财务弹性越好。IFRS 16的实施使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减少,从而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增加,现金流量比率提高,这使企业呈现出了更好的财务弹性。

三、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应对策略

我国现行的租赁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与IFRS 16存在很大差距,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程中,租赁这一部分将何去何从,需慎重考虑我国国情,保持慎重趋同的态度。

从我国租赁业务的发展来看,据相关资料统计,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金额比例是2∶8,目前还并不存在像国际租赁准则那样需要迫切变革的原动力,即不存在大量的表外融资。但从长远来看,经营租赁作为许多企业掩盖财务报表信息的惯用手法,为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这一本质缺陷却是不得不改进的。此次IFRS 16的颁布正为我国租赁会计准则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参照,用单一会计模型来协调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势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是在这个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政策、税收、评估技术、租赁业本身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IFRS 16的生效日为2019年1月1日,然而许多租赁合同的期限都较长且影响广泛,同时考虑到整理以及评价合同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因此许多原本存在表外融资的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现在就得评估其影响并采取行动。国内企业和准则制定者不妨从旁参考其政策优势,结合企业实际操作,从中发现适合我国租赁会计准则变革的做法,以促进我国租赁业的发展和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建立。

参考文献

朱海林.租赁会计国际准则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分析[J].会计之友,2016(5).

上一篇:PROFIBUS总线下一篇:髂内动脉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