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2024-07-13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精选12篇)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1

伴随着我国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 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国家统包分配向毕业生自主择业转变,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 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加上多数大学生面对就业存在的盲目性, 使得就业状况更加不理想。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必须更新学习观念, 拓宽专业视野, 完善知识结构和深入掌握专业技能, 通过社会实践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力和竞争力。大学应着力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 培养他们良好的就业意识, 真正使他们具备核心竞争力, 为毕业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面临的竞争现状

201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 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 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 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 很多公司开始裁员, 招聘需求大幅减少, 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 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 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 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 2011年的毕业生人数650万, 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 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可见, 新增的就业毕业生每年都在增加, 社会好多行业的人才达到饱和, 多数专业人才过剩, 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要有较强的竞争力, 才能走在就业大军前列, 立于不败之地。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 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 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 因此, 一些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 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 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 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 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 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 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从毕业院校来讲

(1) 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 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 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 就业难现象凸显。

(2)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 专业技能也不够强, 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 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 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 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 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 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 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 吸纳的人才有限, 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 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 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 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 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不断地减员, 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三、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所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索质的集中体现。包含内容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结构;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具有超越常人的创新能力。只有具备以上素质的大学生才是真正是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 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才能的综合性人才。具体概括如下:

1、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 是才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是获得更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方面, 是大学生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可以通过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活动, 促进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思维更加敏捷和灵活, 更有广度和深度, 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迅速提高, 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特点。

2、创新能力

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新思想、新知识和新人才, 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精神, 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更快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敏锐性, 对事物进行理智的判断, 不盲目顺从, 促进他们自立、自强。大学生毕业后都将会面对繁杂的工作, 工作难度大, 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也比较多, 这就需要勤动脑, 要有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找出新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本职的工作。

3、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就要求他们具备更的高素质, 不仅要具备高深的理论知识, 也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 这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要在大学阶段的生活和学习以及各类实践活动中多锻炼自己, 多与社会接触, 提高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四、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大学生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主动去接触社会, 认清就业形势面对, 更要明白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现在的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学生素质主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良好的敬业精神、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可塑性、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要注重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具体对策如下:

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 实现自身价值, 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 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不仅要学好专业基础课, 还要涉及更多的知识, 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实践能力, 要有计划的进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包括外出参观、社会调查、尝试上岗、职前培训、专业实习、组织专题活动等等, 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 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2、强化大学生职业意识

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中, 要把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 (上接第218页)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强化职业意识, 认清就业形势, 提高职业能力, 掌握就业技巧, 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在数以万计的求职大军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大学生,竞争,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花.浅析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8) .

[2]李怀民.从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谈就业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 (7) .

[3]郭嘉.试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 2008, 8.

[4]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 2003 (2) .

[5]赖德胜, 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 2002 (7) .

[6]杨雪梅.浅谈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 2001 (9) .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2

111030052

朱耀林

(周日9-10节)

《大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心得体会

在第一节课上课时听了刘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我对大学生现在的学习就业状况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我对这一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每天都会在教学平台上进行签到,并且按照老师的规定完成学习任务。一学期的学习让我有了一些的心得体会:

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提高我们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能力,从而提升我们以后在社会的就业,生存的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这一门课程给了我们很多的方法与指导。我感触最深的是礼仪与时间管理这两方面。

很多人都认为,礼仪不过是一些小节,细节,无碍大雅。在学习门课程之前,我也这样认为。我一直以为,只要举止大方,懂一些比较基本的礼仪就够了。但是看了湖南师范大学一些教授与金正昆教授对交往礼仪,电话礼仪,餐桌礼仪,握手礼仪,接待礼仪等礼仪的细致讲解,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原来的想法是如此的幼稚可笑。自认为懂礼仪的我,其实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很可能就决定了你自身的命运。一个小小的动作,在与他人交往中,都有极大的意义。学习了这门课程之后,让我更加明白礼仪的重要性,也学习了很多我平时不知道的一些礼仪。

时间的管理,这个对我来说一直都是大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安排分配自己的时间。以前的我,总是没有时间观念,我总喜欢把事情往后拖。不到期限将至,我都不会着手去。我总觉得有压迫感,才能做出好结果。可是真的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就弄得手忙脚乱。有时候甚至为了赶作业得熬夜到两三点钟。但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后,我学会了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因为合理安排分配时间,我的生活变得井然有序。

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篇3

[关键词] 大学核心竞争力 管理 环节

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着知识经济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力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借鉴企业管理中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产物。我国大学面临着来自国际、国内的激烈竞争,要想在竞争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关键是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国内学者对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多种描述,但缺乏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定位。现有研究重视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识别、培育和提升等问题的探讨,却忽视了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管理的思考。本文认为,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包括识别、构建、扩散、整合、保护和更新等环节,任何旨在谋求持续竞争优势的大学都必须重视和加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一、核心竞争力和大学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或core competencies)是当代管理学和经济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198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Gary 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的文章,述及核心竞争力;1990年两人又在该刊物上发表了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论文,标志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根据他们的界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①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多元化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凝聚现有业务的磁石,也是发展新业务的火车头。这就是著名的“树形”理论,它形象地描述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此后,核心竞争力成为世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尽管学者们对核心竞争力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就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形成和独有的能带来额外利润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②

大学不同于企业,但是大学的生存与发展也和企业一样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也需要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引入核心竞争力理论后,国内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便逐渐兴起。学者们对大学核心竞争力进行了不同的描述,主要有:“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那些促进大学走向成功,在大学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①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中某一要素的效用凸显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②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指大学中和各种资源和能力提升而成的,并能在持续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③ 可见,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以其办学理念、文化氛围、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组织制度等所形成的持续的竞争力,是在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结果。

二、深刻理解大学核心竞争力

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描述很多很杂,不同研究者所理解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有很大区别,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知识观、资源观、技术观、组织系统观、文化观等。尽管有关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国内理论界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解还有很大的分歧,对它的界定还不清晰,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还很不成熟。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大学核心竞争力。

1. 从企业核心竞争力到大学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中的能力和竞争力的合力。(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不仅在于拥有多少资金、人才、设备和原材料等企业资源,更加重要的是这些企业资源是否集中于关键的环节和领域并形成了独特的企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2)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仅表现为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或者企业的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融合,是融合带来了企业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3)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来自有形的资源,还来自无形的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一种产品或技术的拥有,而是来自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具有很高的可保持性。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长期积累的知识、能力和资源的融合,体现在大学所具有的高深知识、科研能力、教学水平、办学资源、社会声誉、组织管理等方面。一所大学具有充足的办学资金是一件好事,但这不足以使其发展出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大学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也。如果大学不能选聘到合适的人才从事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那么经费再多也办不成一所好大学。世界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早期没有建设校园,甚至没有足球场和篮球场,然而却有大量的研究设备,更重要的是霍普金斯大学聘请到了世界上第一流的学者,创办之初的管理卓有成效。在霍普金斯大学,学者们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将教学和创造性的研究结合起来,学校则注重实验室方法和图书馆的价值,不断设法激励教授们的进取心,招收第一流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精英,学校最终也获得了巨大的回报。霍普金斯大学的成功启示我们,不要只注重单纯的大楼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把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考虑办学资金配置,使资金、人才、设备和环境融合起来形成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2. 理解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观点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大学作为科研、教学的组织,其核心竞争力即能够有机协调产学研三者的累积性学识。著名的“树形”理论把现代化、多样化的企业视为一棵大树,我们也可以把大学视为大树,树干和主枝是大学的系部学科等事业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大学的产出(知识、科技、人才),树根为维护大学健康提供养分,维持生命,保持稳定,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不仅包括资源、人才和声誉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存在于大学之中的协调各种资源、人和知识的学识,尤其是大学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协调方式。例如,在巴黎大学,如果上课过十分钟教授不到,学生自动退席,各自去办自己的事,反之亦然,毫不浪费时间。再如哈佛大学,为什么那里能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为末位淘汰制,不好好干就会被淘汰!大学管理工作中,应该注意这些协调各种资源、人和知识的学识。

3. 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多因素构成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由大学核心价值观、组织管理、教学科研、知识与技能、资源和声誉等各方面的因素契合而成的。一流大学不仅大师云集,社会声誉高,而且产学研能力强,组织管理水平高,大学制度完善、优越,办学富有特色。大学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办学资金是否充足的问题,资金再多也未必办成一流大学,必须聘请众多大师级的教授任教,还要制定高效、合理的制度,促进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提高社会声誉和育人质量。

三、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管理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4

一、“马太效应”与核心竞争力

1.“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美国著名科学家、当代哲学家罗伯特·默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即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和进步, 就会产生优势积累, 从而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和进步, 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并由此根据《圣经·马太福音》结尾的两句话:“凡有的, 还要加给他, 叫他多余;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 也要夺过来。”此现象称之为“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

“马太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有几个显著的特点:第一, 它是一种隐性调节机制, 在无形中对个体、群体或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第二, 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谁也无法完全避免受到影响;第三, 它体现了“优势积累”原理, 谁先获得优势, 谁就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第四, 它也是体现了“稀缺要素”的重要性, 稀缺要素决定了发展的可能性。

从“马太效应”的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 “马太效应”的结果偏重于“锦上添花”, 忽视“雪中送炭”, 造成好的更好, 差的更差的局面, 这是“马太效应”的弊端。但不可否认, “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强化了社会竞争, 这是它合理的方面。而且“马太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谁也无法完全避免受到其影响。因此, 如何充分发挥“马太效应”的优势, 尽量削弱其弊端,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2. 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 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 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 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特征:第一, 能够带来巨大的价值;第二, 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第三, 竞争者难以复制或模仿。它是区别于同行业并保持自己的独特性的主要方式。

虽然核心竞争力是针对经济规律提出的观点, 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以个人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 而且核心竞争力概念具有浓厚的哲学根基, 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 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

比较“马太效应”与“核心竞争力”内涵与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 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两者都强调要在竞争中确立优势, 强调独特性, 可以说“马太效应”理论中的“稀缺要素”就是“核心竞争力”。

二、“马太效应”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马太效应”优势、获得自身发展的问题。但是大学生在个人经历、家庭环境、个性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对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也必然存在着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问题。因此, 在研究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时, 既要考虑共性问题, 又要体现个体差异。“马太效应”则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马太效应”理论在指导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上, 提供了“为什么要培养核心竞争力”及“培养怎样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马太效应”主要有四个特点, 其中“隐性调节机制”和“无法完全避免受到影响”的特征解释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必要性, 每一个人在社会的生存竞争中或多或少都将受到“马太效应”的影响, 那么就必须将发挥其正面效应, 减弱负面影响;“优势积累”的特性解释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步落后, 可能步步落后, 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获得发展优势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稀缺要素”的重要性则说明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方向, 就是要培养、创造属于自己的“稀缺要素”, 这种“稀缺要素”就是核心竞争力。

“马太效应”理论在指导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上, 也较好地解决了“共性与个体差异性”的问题。一方面,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都是共性的问题, 而培养的方向则带有明显的个体特征。另一方面, 就体现独特个性的培养方向上, 也依然存在“共性与个体差异性”的问题, 人格魅力、思维方式、学习水平、创新素质、实践能力、意志品质等个人因素是个人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都属于大学生的竞争力范畴。但这里有个层次的问题, 有的人几方面都很突出, 有的人其中某几项很突出, 突出的因素可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即大学生的“稀缺要素”。但究竟哪些因素能构成核心竞争力, 这与大学生的个体特征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各种竞争力中的核心, 是其他各种能力素质中最适合自己、最具有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 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比较优势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 形成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是某种单一的能力, 而是能力的集合。可以把大学生具有的各种能力看成若干个圆, 核心竞争力就是若干个圆相关部分叠加后形成的交集, 当然这种叠加不是各种能力的简单堆砌, 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也就是说, 大学生的各种能力与素质是他的比较竞争优势, 但不是核心竞争力;把比较竞争优势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在充分把握个体特征的层面上, 把已有的各种竞争优势组合成无法拆分、别人无法仿效的整体。可见,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第一, 能够使自己在竞争中树立巨大的优势;第二, 竞争者难以模仿或复制, 体现个体特征。

三、基于“马太效应”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不难发现, 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能、也不应该用若干个构成要素进行描述, 能描述的仅仅是他们的比较竞争优势, 这只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而且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 不仅不同个体身上的核心竞争力不一样, 即使在同一个体身上, 他的核心竞争力也会根据“大环境”和“小气候”变化而不断充实。“马太效应”告诉我们要培养、创造自己的“稀缺要素”, 基础就是要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 深刻地把握个体特征。基于“马太效应”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

1.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把握个体特征是关键。

这里的个体特征, 不仅指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生活经历等“小气候”, 还包括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特征等“大环境”。把握个体特征, 就是要求大学生既要充分了解自己, 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能够做什么, 也要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了解社会与时代的需求, 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能力, 积累竞争优势, 形成核心竞争力。

2.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发展人格要素是基础。

人格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征而又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凝结与升华, 是人作为活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责任性与自为性, 是个人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人格包含遗传和后天的成分, 具有可变性、可塑性。人格要素是实现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只有人格要素得到健康的发展, 才能使自己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可以克服的挑战, 有足够的度量接受不可克服的挑战。

3. 培养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发现特长要素是重点。

特长是兴趣与天赋的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天赋是与生俱来、与众不同的才能, 也就是说一个人既有做事情兴趣、又有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在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过程中, 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每个人的天赋都是持久而独特的, 每个人的最大成长空间在于他最擅长的领域。只有发现了自己的特长, 充分认识了自己的潜能, 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就会事半功倍。

摘要:“马太效应”与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之间有着内在的理论联系: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提出,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马太效应”优势、获得自身发展的问题“;马太效应”则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太效应”,核心竞争力,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闻晓岚“.马太效应”大学生自我意象[J].教书育人, 2004 (1)

[2].佚名.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N/OL].2005-12-19[2007-12-30].http://www.027uc.com/Html/cycs/23330905121012513980552205.html

[3].韩丹.从思想道德角度反思研究生核心竞争力[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6 (7)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5

2.1拥有一个良好心态

对所从事行业的就业环境要有充分的认识,石油专业就业环境相对其他专业来讲相对偏远,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既然选择了石油工程专业,在校期间就应当主动参加实习实践,投入实践当中,更深层次的去切身实际的了解所从事的行业,从实际出发去对石油行业进行正确的认识,而这些切身体会能够让学生头脑清醒的认识到就业环境,同时能够培养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能够心态平和脚踏实地的完成生产任务.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避免学生在未来从事石油行业所产生的心理落差,能够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能够更快更好的投入到石油行业,完成学校学生与社会人的过渡转变.

2.2能吃苦

石油一线工作环境相对艰苦、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这就要求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耐得住寂寞具有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石油精神.当下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中的独生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不仅仅是行动上的,同时也是心理上的.在心理上能够在石油第一线耐得住寂寞,忍得住辛劳,能够团结集体以大局为重.另一方面行动上能够脚踏实地,扎根一线,扛得住风沙雨雪,弯的下腰去实实在在的做生产任务,而不是有艰苦的任务向后退缩.

2.3能做点具体工作

当下的社会及国际形势,两手空空是没有丝毫竞争力的,必须积极培养自身的技能,能够有一技之长在手,会做一些实事,发展自身的各项素质,主动去学习各种技能,真真正正的能够动手去做实事,多参与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实习实践,作为石油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一定的石油专业知识,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如地层描述、石油开采、测井录井、储运技术等方面至少要有一个方面的技术,能做点具体工作,才能立足,才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拓展自己的基础.

2.4具备英语交往的基本能力

踏出学校步入社会,良好的语言沟通及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社会中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媒介,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中真实的想法.语言交往能力不等同于考级考证的能力,目前不少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比较功利化,就是为了考级考证,真正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作为学习目的的少之甚少,要使自己成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人,必须把自己先变成国际化的.人,就一定要具备英语交往的基本能力.

2.5具有创新精神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6

【关键词】 学风建设 大学生 核心竞争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11jytw04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刘运显,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02-0007-02

一、学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

优良的学风,既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也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历史积淀、教学传统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学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从狭义上讲,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一般意义上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学习风气与学习氛围,是学生总体学习质量和学习面貌的主要标志,是全体学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治学上的综合表现。

加强学风建设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基础,是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由德商、智商和情商三部分构成,德商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与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灵魂;智商反映了大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情商反映了大学生了解和管理自身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是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在开展学风建设过程中,不难发现,学风建设不仅培养锻炼了学生智商,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情商和德商,总之,学风建设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制定科学的学风建设评价体系,引导学风建设良性发展

1. 制定科学的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建设是学风建设的风向标,为加强和引导学风建设,我校制定了《武汉科技大学优良学风集体评选暂行条例》,优良学风集体包括优良学风学院、优良学风单项奖和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学院的评选指标包括优良学风班级比例、研究生录取率、就业率、学生预警率(指必修课程不及格超过12个学分的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的比率)、预警学生转化率、第二课堂等六个方面(第二课堂由校团委制定更为详细的指标体系,包括组织建设、社会实践、科技活动、人文讲座、宣传报道等方面);优良学风单项奖指没有获得优良学风学院称号但在某一项指标上成绩突出的学院;优良学风班级的评选包括班级学生奖学金获奖比例、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学生不及格率、学生预警率、预警学生转化率、申请入党学生比例和发展入党学生比例等指标,优良学风班级还设置了第二课堂成绩突出、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突出和英语四六级成绩

突出等破格条件。

2. 完善科学的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方法

在多年的学风建设实践中,我们不断改革和完善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方法,使优良学风集体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譬如在优良学风班级评选中,关于班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我们改革了原来的单一固定的评价指标,改为根据各个专业的班级数量划定不同比例,这样更加符合实际。在优良学风学院评选中,我们改变了以往将各项指标分A、B、C三个档次的做法,而是按照各学院指标得分高低进行全校排序,其中优良学风班级比例、研究生录取率、就业率、预警学生转化率、第二课堂为正向指标,学生预警率为反向指标,把各学院每项指标的排序得分进行相加,分值越高者总体排名越低,这就使优良学风学院的评价更加精细化。

三、完善学风建设制度保障,推动学风建设全面展开

1. 不断完善学风制度建设

为加强学风建设,我校制订了《优良学风集体评选暂行条例》《学生学籍预警制度管理办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奖励条例》等文件。这些学风制度的出台,明确了学风建设的目标方向,强化了学风建设领导机制,保障了学风建设的经费来源,优化了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加强了学风建设的队伍保障,为学风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人力基础。

2. 不断完善教风制度建设

学风建设需要教风建设的带动,为加强教风建设,我校制定了《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教学督导员工作条例》《学生教学信息员管理办法》《本科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使得学风与教风互动建设,学风建设工作更加保障有力。

四、营造良好的学风建设氛围,形成合力育人的长效机制

1. 三心理念育学风

学校倡导要用“爱心、信心、耐心”理念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学习困难、家庭贫困、心理困惑的“三困”学生从各方面进行关怀帮助。学校建立了学生学籍预警制度,对学籍预警学生通过学生党员“一帮一”制度、专业教师谈话制度、辅导员联系家长制度等帮助他们,使他们尽快脱离预警队伍。

2. 宣传表彰扬学风

学校每学年度评选一次优良学风集体,对获得优良学风班级、优良学风单项奖、优良学风学院进行奖励。每年召开全校学风建设表彰大会,并且把学风建设表彰大会作为学校学生工作最高规格的表彰活动,各学院党政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学风建设,把能够获得优良学风学院作为学生工作的最高荣誉。

3. 队伍建设保学风

学校建有教学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学风建设工作,要求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学风建设工作。我校大力推动辅导员“两个深入”(深入课堂、深入寝室)活动,建立辅导员听课制度和查寝制度,学校每年对辅导员进行工作考核,考核内容加大了对辅导员“两个深入”和学风建设成效的考核比重,督促辅导员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学校也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年设立班主任建设专项经费,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在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定方面向班主任倾斜;为进一步推动班主任工作,学校鼓励知名教授、学院领导兼职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影响力和管理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指明方向。学校还高度重视教学督导员队伍建设,为教学督导员提供更好的条件保障,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员工作会议,加强教风建设与师德建设,为学风建设保驾护航。

4. 第二课堂促学风

学校共青团系统通过大力加强学生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与动手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建立了20多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每年设立60万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推动学生加强科学研究,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蓬勃开展,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5. 活动开展推学风

大学生的学风由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组成,为加强学风建设,学校每年开展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通过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优良学风集体创建活动、基础管理系列活动、科技创新与素质教育系列活动、教风与学风互动建设系列活动等不断推动学风建设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淑文.当前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4).

试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篇7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就业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称为求职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来自于管理学。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管理学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他们认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在企业运营的内部,企业通过对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特别是不断对各个资源和知识、技能进行协调。通过这一学说,各个领域开始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应用,包括教育领域也将核心竞争力这一个概念进行整合。在针对大学生就业方面,核心竞争力则具体指的是高校学生通过在读期间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便成为自己的内在能力,由此不断地让自己能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相应地价值和独特的唯一性,以至于自身不可替代和仿效从而成为用人单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在某个程度上讲,只有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提升,才能不断发挥出他们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大学生,也能够为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提供借鉴经验、奉献力量。

(一)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

在当前社会中,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就业大军中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大学毕业生如何保障自身顺利实现就业,最重要同时也是也是最根本一点即为不断进行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能够让大学生不断增强竞争力和自身实力,在就业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不断促进高校的就业工作

在高校发展的战略地位中,搞笑的就业状况被列入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不断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们不仅仅要把工作局限在大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渠道,更为关键的就是不断对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提升,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当前我国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举措。

(三)从长远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高校中的毕业生具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较高饿学历水平,他们是就业群体中十分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往往具有高知识水平、强活动能力和较大的社会影响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政治层面,他们的就业现状也直接关系到了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切身利益,因此。作为当前社会中与人们关系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需要而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素质教育,突出特色教学

高校在进行素质教育时不能够忽略市场这一客观因素,根据市场进行调整,逐渐培养车适合市场所需的较强竞争力和高素质的毕业生。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选择时,必须根据社会对职位的需要为设置的依据,同时要有创新意识,能够看出市场的需求潜力。发现新的岗位对口专业,根据这些来进行高效专业的设置。同时,高校在教学方面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进行理论教学时不能忽略了学科的实践性,力图培养出既有良好的理论素养又有突出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

(二)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敬业精神以及相关业务素养的培养,教授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配以应有的心态和内在精神,让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和职业理想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工作的兴趣和热情。为这些学生能够在大学毕业后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以踏实能干、热爱职业的精神动力来支撑,并且能够将职业视为自己的终生的事业来追求。

(三)做好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水平

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想要能够加强核心竞争力,其中的关键就是能够将就业指导这方面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说实在其实是一项非常系统性的、具有复杂性的工作,其实牵涉到的范围也是相对比较广。如果是要具体一点上来讲述的话,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指导。

1. 思想指导

就业所会涉及到的就是应届毕业生的思想观念,这是就业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的。首先来讲,就业是一种思想活动,这就需要要求学校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进行思想层面上的指导工作,帮助毕业生们能够树立起来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在选择行业的时候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所具备的技能来实际选择,不要好高骛远,能够主动去适应国家以及社会的需要,工作无贵贱,不能够有嫌弃的思想。在工作的时候,要能够以事业为中心,并且能够勇于到生产、建设、服务这方面上的第一线去建功立业,帮助企业创造价值。

2. 政策指导

毕业生毕业在即的时候,学校要能够针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这方面的指导,将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所出台的、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原则以及新的政策等等告诉给毕业生们。同时,还要能够为应届毕业生们普及下,有关就业方面上的一些劳动法则、人事制度、医保等等这些方面的指导以及教育,从而能够帮助学生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出现的问题能够克服。

参考文献

[1]楼锡锦,周树红,吴丽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

[2]朱克勇,卢克祥.刍议可持续发展下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有效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10(6).

[3]赵志川,陈香兰.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4]姚圣梅.大学生创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提升[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7).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8

一、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以个人专长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体。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同于一般的竞争力, 对于工科学生来讲, 它具有以下五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 实践动手能力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主体;第二, 专业特长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第三, 独特性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灵魂;第四, 发展性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生命;第五, 稳定性是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性

人才市场需求调查显示, 每年电气、电子、机械等工科专业的人才需求排名都在前几位。但是,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却纷纷反映, 找一份工作并不容易, 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要面临很多竞争;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在为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发愁。

就我校而言, 有些用人单位从深圳、南京、苏州、廊坊等地赶来, 但是最后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遗憾而归。例如今年电子通信工程系邀请成都某企业到校招聘, 预计招聘10人, 参加应聘毕业生将近40人, 但最终企业只选择1人进入复试, 这是典型的企业招不到满意毕业生的情况。有数据显示, 50%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而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企业需求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差距在加大。

究其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 用人单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是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 在人才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工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高,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科院系在适应市场经济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能力与改革创新的能力不够造成的。很多工科院系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上存在滞后和雷同现象;不能面向工程实际, 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规划和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因而无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制约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的情况, “高校工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工科专业近千名求职毕业生 (本科生) 和到校招聘的数百家用人单位, 进行大面积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结果, 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按关注程度如图1所示 (按百分比统计) :

在存在问题中, 调查统计显示, 高校毕业生不能胜任的因素依次为实际动手能力不强 (占61%) , 专业技能不够 (占44%) , 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不足 (占43%) 、理论知识不够 (占33%) 、组织协调能力欠缺 (占28%) 。

从统计数据可见, 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最看重的和最不满意的因素几乎一致, 说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很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样, 企业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才, 需要转战多所高校, 或者到人才市场招聘有工作经验者。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困难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 高校毕业生必须提高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 才能在双向选择的用人制度下争取主动, 取得成功。

三、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1.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人才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高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动适应市场需要。但目前许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跟风走”, 在各专业招生中“数量多”, 由此造成供需错位, 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时“成交难”。毕业生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焦急, 用人单位也在为没有合适的人才而着急。

要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问题, 应把专业前景的评估与预测作为重点, 自觉地按照市场需要设置专业、确定招生人数、定位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就业范围与层次, 关系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围绕就业导向、提升大学生创新力、竞争力, 学校应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出发, 培养实用型的一专多能人才;专业教学要以应用性为基础, 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2.以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落实是实现培养目标, 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 始终瞄准市场需求, 不断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和综合性, 培养的学生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在保证各工科专业核心课程的条件下, 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课程。坚持每年进行市场调研, 客观分析市场需求, 把市场需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依据, 不断调整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1) 改进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思想政治课应定位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和态度的课程, 定位于用来解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如个人理想信念、未来发展、考研、考公务员、就业问题等。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 让大学生很好地认识社会、把握未来, 形成良好的行为品格、心理品格、意志品格;培养积极进取的心态、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善于团结协调的处事方法。这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中需要提升的重要方面。从用人单位的调查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如图2所示)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大学生, 避免脱离现实的空洞理论说教, 要把课讲到大学生的心里去, 使学习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需求, 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2) 改进工具类课程教学。

外语和计算机两门课程是提高学生熟练掌握外语能力和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的两个基本工具, 既是工科学生进入专业学习的必备条件, 也是学生终身使用的重要技能。

通过调查发现,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有较高要求, 分别达到81%和94%。而笔者所在系今年有20%的毕业生因为用人单位对外语要求较高, 至今工作没有着落。

目前, 计算机课程教学普遍受到重视, 大多数学校能结合专业需要开设有特色的教学内容, 但外语教学存在问题较为明显。各专业教学计划中, 大学英语安排了两年的教学 (280~300学时) , 学生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进行学习, 但相当多的学生收效并不明显。为了提高英语实际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改革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

(3) 改进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程教学应更结合实际应用, 以市场为导向, 切实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 构建以专业方向、职业能力教育训练为主体的专业课程内容。让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掌握实用的专业技能, 使学生具有日后学习发展的潜力, 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另外, 实行学历证与职业技能证同等重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使技能考核与社会接轨, 以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例如我校已经开展工程造价员、见习工业工程师的认证考试, 近期计划开展电子设计工程师、见习机械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对于职业技能认证的培训, 大部分学生持支持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 有52%的同学希望参加。

(4) 加强和改进实践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课程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提高工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这也是得到社会承认、检验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 对于打造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主体意义。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理论与实践, 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实践作风, 形成初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理解创新的社会价值,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

学校应当建立基础课程实验室、专业课程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六大实践教学平台, 不断优化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职业生涯设计、就业见习、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等实践教学体系。吸引广大同学参与实践、锻炼能力, 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5) 加强职业生涯设计课程的教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应以学生就业出口为导向, 使学生主动思考和研究所学专业与就业目标之间的关系, 主动调研本专业及学科发展情况、社会人才需求及就业环境要求, 精心解读人才培养方案,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 结合自我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 鼓励学生差异化发展、特色发展, 有目的地提高实践能力, 形成自己特有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 加强创业教育, 以创业带动就业。然而, 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亟须加强职业规划教育。

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突出应用性, 改革教学方法与培养途径

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提高教学效果。

(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2) 改革考评方式。

工科专业课程考试应由死记硬背试题型转向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分析试题型为主。这样可以使学生重视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自觉性, 还可以扭转目前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作业抄书、考前死记硬背、考场作弊不断、考后全忘脑后、用时一筹莫展、毕业就业困难的现实。另外, 改革学分认定办法, 鼓励修读设计创新型课程学分, 并可以在毕业资格审核时作为毕业要求的学分进行认定。使创新型人才大胆进行课外探索, 从而脱颖而出。

(3) 强化学生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会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和完善自我, 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 培育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全面的素质结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 及早地与企业接触, 直接参与企业的服务与管理, 开阔视野, 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4) 引导学生参加专业类的竞赛。

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主要通过各类竞赛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作的作品创新点与应用价值、设计与制作过程所涉及的知识面、制作水平的高低等体现出来。目前不同的工科专业都有不同专业的技能竞赛, 如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河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等活动。通过参加各类比赛, 不仅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而且增加了他们对工科专业的热爱, 在他们求职、考研复试过程都有明显的优势。

(5)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提高高等工科专业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满足企业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重要的条件是要有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目前高校中, 青年教师占很大的比例, 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 熟悉多种计算机软件, 但在实际工程和产业中的经验却非常有限。即使一些教师已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是先进的工程技术以较高的速度向前发展, 因此,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才能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工程实例, 引导学生理论结合生产实际, 才能整体提高工科专业教学质量。

4.构建区域性的工程训练中心, 大幅度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前, 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院校, 都没有足够的财力构建具有较大辐射范围的实训基地。要发挥政府调控作用, 集中财力建设一个区域性的工程训练中心, 为部分涉及面广的工科专业提供一个现代化的集理论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的实践场所。政府可以采用集中投资、各高校入股的方式, 建设一个“区域性的设备一流、师资一流、服务面广的工程训练中心和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中心”, 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中心, 服务周围各个高校。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设备仪器的利用率, 使更多的工科学生得到实践训练与提高, 而且可以整体提高我省工科学生培养质量。

5.积极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增加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目前, 大多数学校在生产企业中的实习活动在逐渐削弱, 原因很多,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学生实践教学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明显的效益, 有时可能还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为此, 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宣传力度, 增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引导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减少税收等手段激发企业为提高工科学生实践能力作贡献。

以企业为依托, 寻求与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较高的中型企业联姻, 针对本地、行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 扎实进行实习基地建设。创立一种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潜力”, 企业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 “内外结合、校企互动”的合作模式。企业不仅可以获得部分税收优惠, 也可以通过实习考察选拔所需人才;对学生来讲获得了锻炼的机会, 为将来求职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学校也减轻了实践教学的压力。

四、结 语

提高工科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 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计划,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大学生实验实训的投入,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也需要政府加大调控力度, 为工科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与实践环境。只有多管齐下,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科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罗金艳.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9, (8) :48-49.

[2]李家智.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J].社科纵横, 2009, (4) :164-165.

[3]马凤岗.基于就业需求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0) :12-15.

[4]罗兴社.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架构性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1) :26-27.

[5]王金凤, 等.培养创新能力的工程教育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80-82.

[6]王金凤, 等.普通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4) :144-146.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9

一、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概念由核心竞争力理论而来, 其研究对象是大学生个体。根据哈默和普拉哈拉德两位教授1990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关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可定义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 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能使高校毕业生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 即能创造性地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独特能力 (1) 。此外,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还可定义为:大学生个体内部一系列累积形成的互补性能力的动态性有机整合力它能使大学生通过整合一种能力或几种能力获得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2) 。综上, 笔者认为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 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 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 它是一种隐性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两个方面, 其中综合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实践能力包括社交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三个方面, 如图1所示。

二、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高校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准确定位,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动适应市场需要。但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 甚至有些学校纷纷更名, 改变学校原来的办学特色, 由于结果不理想, 进一步造成了供需错位, 直接导致“成交难”。一方面毕业生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烦恼,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在为没有合适的人才而着急。要解决毕业生就业中的“供需错位”问题, 必须把专业市场前景的评估与预测作为重点, 自觉地按照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今后就业范围与层次, 关系大学生就业定位问题。围绕就业导向、提升大学生创新力、竞争力, 学校应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出发, 培养应用型的一专多能人才, 专业教学要以应用性为基础, 以培养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构建完善综合素质提高体系。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须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实行“一站式”培养模式, 通过实施“四大工程”,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四大工程”即:第一学年实施适应教育工程: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入手, 树立明确的政治目标, 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 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 (考研型和应用型) 和奋斗目标, 加强德育培养, 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制度, 强化外语和数学知识的学习, 打牢基础。第二学年实施素质拓展训练工程:在抓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锻炼, 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学年实施导师制工程:将所有学生结合专业配备专业教师进行培养, 重于激励创新, 从思想道德、专业学习、科研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引导, 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活动,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同时,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实践, 对职业有更详细具体的了解。第四学年实施适应社会工作能力培养工程:指导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 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加强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实效性, 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 争取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着重就业、创业指导, 对学生职业意识、创业实践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加以辅导, 使学生清晰职业目标, 掌握求职技巧, 完成就业、创业的思想准备。

3. 以强化学生实践为重点,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一是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为学生创造机会提高社交实践能力。社交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产学结合, 工学交替, 注重在企业中的实践。通过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使其及早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提升学生社交实践能力, 确保参加工作时能够轻松融入工作环境。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有效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增加实训时数, 强化实践环节, 注重实践课程教学方法, 使实践教学立体化, 形成“认识实践—模拟实践—专业实践—管理实践”的全方位实践教学过程。三是鼓励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实践, 提高社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引导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学会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和完善自我, 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培育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形成全面的素质结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及早地与企业接触, 直接参与企业的服务与管理, 开阔视野,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 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第一深化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就业能力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具备的业务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应用性能力, 能够满足市场的不断变化的需要。因此, 需要不断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突出实用性特点, 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现实性、有用性,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第二深入开展职业生涯教育, 使学生立足现实, 认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 帮助学生及时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 少走弯路, 尽早在观念、心态、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同时, 加强创业教育, 注重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通过制度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形成创新机制, 鼓励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主观上提高认识, 推动就业质量的提升。第三加强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就业率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 提高就业质量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需高度重视就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问题, 可以通过邀请知名专家来校讲座, 参加职业指导培训等方式,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业务能力, 鼓励就业指导人员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三、结论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虽然从高校角度针对提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对大学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但也不能忽略社会、家庭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样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从外部来看, 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形成的合力 (3) , 这也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摘要:文章通过对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分析, 提出了以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大学就业核心竞争力。并明确了高等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构建完善综合素质提高体系, 以强化学生实践为重点,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 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就业核心竞争力,内涵,培养

注释

1 杨其滨.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J].2007 (7)

2 施炜.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结构分析.江苏高教[J].2010 (2)

大学核心竞争力之中介平台论 篇10

在创建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大学背景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备受关注。然而,国内外的研究对其定义、本质、要素和体系的描述观点各异:描述性定义居多,未能根据“属加种差”的科学定义法严格加以规范,缺乏一般性与普遍性;对其本质的揭示未能从多中见一,缺乏统整性与单一性;对其构成要素和结构体系的分析未能揭示出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层次结构,缺乏逻辑性与整体性。

本文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依据属加种差定义法,就是指在大学生存发展过程中处于基础和关键地位的体系化能力。竞争力就其本义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能力,“能力”就是其所“属”,其内涵与“种差”就是这种能力的强弱会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及发挥有着促进或制约的重要作用。因此,这种能力本质上是一种能够生成能力的特殊能力,是一种动力机制。换言之,即能把“理念、制度、资源”等多种资源要素有效转化为能力,并将多种能力有效组织起来形成强大合力的一种动力机制。通过中介论与平台论的视角,我们发现这种能力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复合性的体系化能力,呈现出层次性、中介性和平台性的体系化结构特征。有效的动力机制应以制度为规范、以理念为引领、以文化为根基、以资源为依托,是文化、制度、资源的有机结合。它通过组织化、层次化、结构化的方式体现出来,其形态就是中介平台的枢纽结构。唯有从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和广度来把握,并在深度上分辨透视其层次性、中介性和平台性的体系化结构特征,才能完整、准确把握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全部特征。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之构建

1. 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体系与构架

竞争力是一个由产品质量、中介平台和支撑资源构成的体系化能力。它由三类七大资源支撑、两大质量体现以及两大平台中介体系构成。也就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由从外到内、由显到隐的外部表现层、中部核心层、内部基础层三大层次构成。外部表现层由其两大产品质量———人才品质和学术贡献两大要素组成,也可称之为质量标准层;中部核心层由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两大要素构成,也可称之为平台枢纽层。内部基础层由三类七大资源构成,也可称之为资源保障层。依据从外到内、由显到隐的直观思路,大学竞争力的最终只能由其践履职能的成效来体现和检验,而大学四大职能中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最基本的初始的“原生”职能,因此,其表现就是其两大产品—知识和人才的质量,这是大学水平实力的最直接和直观的体现,也是衡量和检验其竞争力的最终标准。那么,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依靠什么来支撑?当然,诸多要素和资源都对其有影响作用,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出最为主要、关键和直接的要素。显而易见,学术贡献,也即科学研究的直接支撑要素是学科体系建设,因为其涵盖了科研的人(师资队伍)、财(项目基金)、物(设施基地)、学(学术领域、方向以及期刊成果)等有机组合的多个方面。相应地,人才培养的直接支持要素是课程体系建设。任何影响学生成长的要素只有通过课程体系才能对学生发生直接和有效的作用。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学科体系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诸多资源和要素有效转化为产出———科研水平和人才质量的中介和平台、枢纽和关键,是影响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牛鼻子”。

任何一所大学,学科体系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制度建设,是创新中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唯有牢牢把握和紧密围绕“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这个枢纽和关键,抓牢和扭住这个“牛鼻子”,才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如果这个“牛鼻子”抓得不准不牢,无意忽视或有意回避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这一“中介平台”的建设,就会使科研和学生的质量失去直接有效的支撑,也使学校内外的资源失去有效的引领、激发和整合,最终会导致学校的宗旨偏离、理念虚置、资源浪费、行为无序的“口号化”、“虚浮化”的“空转”状态。这就是大学发展上“理念与实践脱节”、“管理混乱”等问题丛生的“症结”。而要加强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建设,并达成科研和学生产品质量与维持质量的持续提高和改进,必须要依赖三类七大资源的持续和有效的支撑:第一类是硬件资源,也就是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这类资源也可称之为显性资源。第二类是软件资源,也可称之为文化资源,包括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组织文化资源和行为文化资源。这类资源也可称之为隐性资源。第三类是环境资源,也可称之为中介资源,即大学诗意地栖息其中的人造自然———大学校园生态环境。此类资源也可称之为中性资源。

当然,从大文化的角度,也可以把硬件资源称之为物质文化,将环境资源称之为生态文化,将软件资源称之为精神—行为文化资源或知行文化资源。问题的关键是,资源基础只是为产品质量提供可能性,并不直接生成质量;要将资源转化为质量,还必须通过一个“组织、实施、运作和承载”的“中介和平台”。这就是“两大体系”: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课程体系”;二是保证科研质量的师资“学科体系”。否则,资源就缺乏整合和转化的平台,就会成为“无效资源”。

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之所以将“学科建设体系”和“课程建设体系”作为整个体系的关键和纽带,强调和凸显其重要地位,是因为它向上直接联系和承载竞争力体系的最终目标和评量标准———学生品质和学术贡献(本文之所以用之取代“学生质量”和“科研质量”这种一般的表述,意在强调学生的人格养成和学术成就的社会效益与历史沉淀等维度,是对现今唯功利化和唯定量化标准的反思和修正);向下直接联系和组织、整合、聚集三类七种资源。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体系,就是一套“建设理念+建设制度+资源保障”相互配套、有机结合的系统,其中建设理念、建设制度基本对应于软件资源,即三大文化资源;资源保障基本对应于硬件资源和环境资源。软件资源一般由精神文化资源、制度文化资源、行为文化资源组成;环境资源既不属于硬件也不属于软件,而是一类独特的生态资源,是极易被忽视的资源。它是大学和大学人精神、灵魂和人性的“家园”、“精舍”,其重要性随人类文明、教养和品质的进程而与日俱增。

在学术贡献与学生品质关系上,学生品质更为重要。一是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职能,也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职能。大学如果不将人才培养置于其它职能之上,就与研究院所及其它社会机构失去差别,也就丧失其独特的存在价值。二是人是一切的尺度和中心,知识以及其它任何事物永远不可以、也不可能僭越和主宰人类自身。

由此,大学核心竞争力“质量+平台+资源”“三位一体”体系结构如下图“金字塔”模型所示:

在模型中,两大中介平台相当于“承上启下”的中坚和枢纽,植根于资源而支撑起质量目标。

2.“学科体系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中介平台:内涵与搭建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是人才聚集的中心,是广大师生发挥作用的基地。一个学校要有特色,有重点,有品牌,有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都离不开独特而优势的学科和学科群。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指出:“无论哪里,高等教育的工作都按学科(Discipline)和院校(Institution)组成两个基本的纵横交叉的模式。”[1]“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强势学科,这些学科构成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2]。

有效的“学科体系”包括有效的学科理念、有效的学科组织和有效的学科保障。有效的学科建设理念等同于科学的学科发展理念,应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的学术成长规律,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统筹兼顾各学科及学科建制的各个方面为根本方法,以实现学科总体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学科建制的组织结构是由人(师资队伍)、财(项目基金)、物(设施基地)、学(学术领域与方向、学科专业与课程、学科期刊成果)等多个要素有机组合的结构体系。在诸多要素中,人(师资队伍)是最为关键的要素。人才引、留、养、评的完整制度和行为体系,即吸引招聘、挽留信任、培养保障、善评善用的制度和行为体系是学科体系建设的中心和关键。

学科保障要保障学科建制组织的各个方面和要素,但最重要的是保障“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和最值得强调和警示的要素。学科建设制度体系的目的是学术贡献。学术贡献和学科建设是大学的表征与标志。在大学发展及高水平大学建设浪潮中,其重要性与日俱增。但不可忽视的是,无论从出发点还是归宿点来说,学术和学科的最终服务者和承载者是人。人本身才是学术学科的最终意义、目的和决定性因素,是充满不可限量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能动性的精灵。学术管理唯“绩效化”及学术评价唯“定量化”的非人性产品化管理控制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其恶果正在显现。因此,在任何条件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不是以任何目的和说辞的对教师群体的限制与盘剥,而是必须以教师为中心,对教师这一“生灵”与“准精英”的保障、保护与激励。首先是保障,即保障教师不低于社会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准,体现对知识的切实尊重,保障精英能拥有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一个国家民族获得尊重和尊严的底线。其次是保护,即大学作为一个承载独特使命的社会组织,负有保护教师学术自由的义务和责任,包括教学、研究与发表的自由,也就是思想与言论的自由,要挺起“象牙塔”、“批判者”的傲骨。正如2007年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就职演讲中所言:“就其本质而言,大学培育的是一种变化的文化甚至是无法控制的文化。这是大学为未来承担责任的核心。教育、研究、教学常常都是有关变化的———当人们学习时,它改变了个人;当我们的疑问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时,它改变了世界;当我们的知识运用到了政策之中时,它改变了社会。”[3]是大学引领和形塑社会,而不是社会左右和改变大学!这就是大学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其三是激励,即对教师践履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取得的成就给予精神、物质的激励。“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对教师的荣耀与激励,圣洁且崇高,其实也就是激励与荣耀大学自身和人类自身。一流大学、一流学术、一流学科的创建与发展,亟需创建与发展“重人、崇智”的新常态、新生态与新文化。总之,学科建设就是遵循学术研究和人才养成的规律,建立良好的学术生态,促进教师的学术积累和学术成长。

课程建设的基础、核心和中介的地位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并引起积极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4年年会就是以“大学课程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为主题。分会会长刘献君教授大力倡导“院校研究、建设”要落实到“课程研究、建设”,指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变革,核心是要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课程建设决不仅仅是教师的事,而是一项合作事业,需要学校领导、教师、专家、学生、校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其中,学校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4]。有效的课程体系包括有效的课程理念、有效的课程结构和有效的课程实施。有效的课程理念应该是普世通行的“通识教育”理念。有效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该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体系功能的有效性得以发挥,并通过课程功能的完善发挥而最终形成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体系平台的搭建的前提条件是制度保障与资源供给,关键和核心是课程体系的组成与结构。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比较有影响的有“核心课程”模式和“经典阅读”模式。对通识教育模式及其选择优化以及“中国化”、“校本化”的讨论显然超出了本文范围,但不妨碍笔者认为通识教育模式是当下普世通行的、最好的模式。这是因为:从现实意义看,在一个社会日益“碎片化”的时代,它是哈佛大学的第23任校长詹姆斯·柯南特(James B.Conant)追求的打造社会“文化共同体”、“文化模式”或“文化熔炉”的最佳方式[5];从终极意义看,在一个马斯洛认为“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的时代[6],它是最具人性化的、最接近马克思“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解放”的教育模式。最后是有效的课程实施,即良好的教学方式和过程。

学生品质的完善除了课程体系这个最主要的载体和平台外,还有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包括三个基本方面:其一是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设备和书籍等条件,并对其阅读的内容及研究的方法进行科学指导。其二是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和交往的条件,有效发挥大学校园生活陶冶的功能。其三是提升学生的智慧与精神境界,开启精神关照之天窗。总之,课程建设制度体系的直接目的是遵循知识传授的教学规律来完善课程,通过建立良好的教学生态,最终更好促进学生人格、品质的提升和完善。

可见,两大中介平台体系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也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体系”和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三个保障条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同型性”,其基点就是建立“重人、崇智”的新常态。

三、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的相关意义

首先,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有利克服教育领域“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痼疾。由于理论与实践之间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张力与距离,易于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疏离”。“中介平台论”揭示的“资源+平台+质量”“三位一体”层次结构体系,通过“组织制度”的“学科建设平台”和“课程建设平台”将“具体实践”的“资源要素”与“抽象理论”的“理念目标”有效连接,增强了作为理论与实践间的“中层理论”和“决策理论”的程序性、操作性与可行性,有利于对大学明确发展思路和把握发展关键提供切实、具体和有效的指导。

其次,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凸显了“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大学最基本的两种产品是学生和学术,其品质唯有通过“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才能得到切实的支撑与保证。而这两大平台的建设是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建设理念、制度与资源的相互匹配;另一方面“是一项合作事业,需要学校领导、教师、专家、学生、校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参与。其中,学校负有重要的领导责任”。唯有加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才能使大学目标理念不至流为“标语”和“口号”而得到支撑与落实,同时使各类资源不至冲突与低效,而得以有效整合和激活创生。

第三,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论”有利于形成中介思维与平台战略。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机械的、“形而上”的“两分化”二元对立的、割裂的思维模式,易于形成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武断,也导致了要么惯于理论与实践的对立与指责、要么追求将理论对实践的直接指导甚至等同的两极思维。“中介平台论”所揭示的层次、过程、环节过渡、转化的观点与思维模式,有助于我们形成中介思维与平台战略,从而有利于我们链接理论与实践,有效转化资源以达成目标,以促进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和持续发展。

摘要:大学核心竞争力是指在大学发展竞争中处于核心和关键地位的体系化能力;其本质是一种能把“理念、制度、资源”等多种要素和潜能有效转化为多种能力并将其有效组合为整体合力的动力机制。大学核心竞争力体系表现为“质量+平台+资源”的“三位一体”的中介平台化结构,其关键和枢纽是“学科建设体系平台”和“课程建设体系平台”两大中介平台,这一体系化中介平台以“大学精神文化资源”为基石与支点,以“三类七种资源”为结构性支撑,以“学生品质”和“学术贡献”为最终结果和体现。

关键词:大学核心竞争力,中介,平台,学科,课程

参考文献

[1][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56-156.

[2]邹亚军.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高教,2002,(2):31-33.

[3]郭英剑.是大学改变社会,而不是社会改变大学_中国青年报_冰点观察[EB/OL].http://zqb.cyol.com/content/2007-12/19/content_2000801.htm.2007-12-19.

[4]刘献君.抓住四个关键问题加强大学本科课程建设[A].“大学课程建设与本科教学改革”国际会议暨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年会论文集[C].武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4:1.

[5]甘阳.哈佛之路:哈佛三校长的选择_新闻中心_新浪网[EB/OL].http://news.sina.com.cn/w/2006-07-01/165610306531.shtml.2006-07-01.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11

为了更好地梳理和总结,本刊近期推出“创新创业教育看高职”系列报道,对浙江省内高职院校近年来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思考。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也在逐步提升,制造业的大部分领域已站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近年来,随着我国总体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发展,制造业也重新迎来了改革发展的契机,而创新创业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正逐渐成为制造行业发展的新诉求。作为制造业人才的重要补给线,创新创业教育对工科类高职院校而言,也早已不是锦上添花的摆设,而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期“创新创业教育看高职”系列报道组走进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窥这所省内工科龙头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深夜依旧灯火通明的“双创”实验室,周末也人满为患的指导教师办公室,还有进不了创新创业园还愿意在门口“练摊”的学生。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里,这些不同寻常的“怪事儿”还有不少,学校何以能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时刻处于“电力”满格的状态?记者带你走进校园一探究竟。

作为浙江省工科类高职院校的龙头,近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从学院特色出发,打造起以培养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和市场意识为三项核心竞争力的“双创”教育机电模式,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双创教育发展之路。

而如何打造、培育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让“双创”教育的机电模式持续保持吸引力?记者有幸请到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黄道平对此进行独家解读,向您全面展示“双创”教育的机电模式。

核心竞争力之一:敬业精神

一个人对于专业的态度、职业的态度,往往能直接影响他的个人成就。而作为工科类机电院校,苦、脏、累,是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要克服这些困难,进而在专业上有创新,甚至开创自己的事业,敬业精神必不可少。肯干、能干,下得了一线,忍得住辛苦,是我们希望学生首先具备的个人素质,也是我们希望通过“双创”教育打造的学生核心竞争力之一。

什么是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对学习专业、个人职业的一种敬畏之心,是对自身岗位的责任心,是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进取心。它是一种个人品质,一种精神力量,育成这种精神我们不搞形式主义的量化,而是着力通过教师身教、文化熏陶和企业实践,实现精神的内化。

身教为本,文化共育

以身教代言传,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创”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将教师队伍打造成学生的榜样,通过教师的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不自觉地效仿和学习,从而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院积极鼓励专业教师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不论是教师独立完成创新创业作品,还是带领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学院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各个二级学院都建立起了以专业优秀师资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实验室,这批专业教师都是学院经过严格选拔、外派培训后组建的精英团队,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更重要的是对专业本身有兴趣、有追求,对工作有责任心。

教师自己承接或开发的项目,学生申请研发的项目,让各分院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几乎全年无休,经常是晚自修结束后,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在这批教师的带领下专业学生不仅能干,而且肯干,形成了良好的“双创”文化氛围。

机械工程分院的实训教师黄明钧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他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老黄”。学生们都知道“老黄”不爱讲道理,爱做事,任何创新作品在“老黄”那里都不存在差不多一说,有时为了调整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细节,“老黄”会带着学生到一线的企业去请教大师傅,然后反复调试,直至达到完美的技术标准。在“老黄”的带领下,每年的创新大赛上,学生们都成果颇丰。学生对他不仅敬重,更视为个人发展的榜样。

此外,学院还积极开展“双休日”工程,保证学生在公休假期时间,也能得到创新创业专业指导和集中培训,而为了保证自己作品的质量,即使在周末,专业指导教师的办公室里依旧挤满了学生。学生们你追我赶,齐头并进,营造起一股浓厚的学习实践氛围,进一步提振了学习实践的精神气儿。在学院的各项荣誉评比中,除了对专业创新给予肯定,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学生的敬业精神,也通过特定奖项、校内宣传等方式给予褒扬和鼓励。

除了校内的磨炼,学院还积极联系企业,把学生送到企业一线去,让学生在一线车间,跟着企业的专家能手学习技艺,了解他们在自身岗位上的创新,亲身体会他们身上的敬业精神,并且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企业专家能手的个人经历,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精神,在认可自己的专业之余,更增添一份对未来从事职业的敬畏感。

核心竞争力之二:专业能力

创新创业必须建立在育成学生的个人能力之上,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专业能力作为学生个人能力中的硬指标,直接关乎学生的就业、创业。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工科类院校,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无疑有着更具体细致的要求。没有夯实专业能力基础,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很可能只是在校园里昙花一现,无法面对真实市场的考验。

为了给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能力基础,同时让学生的个人专业能力为创新创业所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双创”教育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并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专业能力。

充分融合,共同推进

为了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充分融合,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把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作为校十二五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设计规划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学院积极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都明确要求把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创新教学模式、内容和方法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学院已自主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8门,建成11门国家精品课程、25门省级精品课程,开发11个省新世纪教改项目,编写了37本省级重点教材和《创新创业与就业》《大学生创业实践》和《机械创新设计》等多本“双创”教育需求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融合的校本教材。

从大一入校开始,在学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中,学院就植入创新创业理念,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反思、质疑,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为创新创业储备思维能量。进入大二学年,开设有专业针对性的创新创业课程,帮助学生积累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除常规课程外,还开设各类与创新创业相关的专业领域延伸、拓展课程,供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中来,将想法变为现实,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自己的专业能力。学院设立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支持学生的课题立项和项目开发,每学期申报一次,通过严格的评审予以立项,保证创新创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对于立项的项目,学校提供2000~3000元的无偿资助资金,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根据创新创业项目的不同专业性质,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帮助解决专业疑问。目前,在学院成功立项并进入运行阶段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三分之二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学生的专业能力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并且更具实用性。

大三学年,进入毕业实习阶段,根据学生前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情况,学院帮助学生分析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对于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选择企业的一线技术岗位,在工作岗位上实现技术创新,对于有创业想法和能力的学生,则提供专业的创业资讯和服务。近年来,在“双创”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的充分融合下,学院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实现了两者的共同发展。

核心竞争力之三:市场意识

如今的时代早已不适合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而是需要学生放眼全球的时代。与市场联系紧密的高职教育,则更需要学生开眼看世界。近年来众多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证明,把握发展趋势,洞察发展先机的市场意识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性。而在信息时代,面对洪水猛兽般的信息和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要让学生提前具备成熟的市场意识,“双创”教育就成了突破口。

近年来,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校内创业园为基地,借由创新创业实践和系统的市场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市场意识,使学生带着能够理解市场、分析市场的头脑走出校园,迎接挑战。

内培外引,锻造思维

在2014年7月的全国首届“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上,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婴儿摇篮》颇受好评。除了技术环节上的创新,设计团队对于摇篮的市场价格和环保安全性,都做了充分的考量,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充分彰显了学生的市场意识。目前该项目已成功申请专利,并与企业达成成果转化协议,现已投入生产。不为创新而创新,不为创业而创业,而是在市场意识的指导下去做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正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双创”教育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作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创”实践主战场,学院的创新创业园成为了培育学生市场意识的重要阵地。根据学院规定,学生在规划创新创业项目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提交市场调查报告,得到审核认可后,才能落地创新创业园,使有创新创业念头的学生不得不主动认识、考察市场。

对于暂时不具备落户实力的创新创业项目,学院允许学生在创新创业园门口先“练摊”,而成功入驻的项目企业也要进行定期考核,考核末位的三家项目企业将被淘汰,然后再面向学院重新招商。通过这种校园内模拟的市场准入制度,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分析长短利弊,锻造市场思维。截止到目前,入驻创新创业园孵化的学生企业已有41家,有10家企业注册公司,9家成功孵化,有3个项目团队获得杭州市资助的创业资金17万元,600多名学生参与了实践锻炼,园区年营业额保持在200万元,园区企业基本实现盈利。

此外,每年暑假的学生定岗实习后,学院都会要求实习学生就在企业掌握的各项情况,作一份市场评估,学习在实践中掌握、思考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院还开设有相关的市场分析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理论指导。定期邀请本地相关行业的成功企业家,入校授课,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将校友的创业经历汇编成册,作为内部资料供学生学习,联系引进优秀校友,回校指导、带领学生创业。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篇12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对策探讨

受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低端和高端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挑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的实现就业, 对毕业生本身和高等学校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其能否实现就业, 除了社会是否能够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以外, 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其在就业市场上有无竞争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将成为影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因此, 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和培育展开研究, 既能够帮助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高其竞争力, 顺利的实现就业;又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 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充分发挥高校的推动作用和大学生积极主动的主体功能, 构建和培育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现状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只是经济学的观点, 是由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套用经济学的观点, 可以理解为: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 整合和内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从而形成自己所特有的、具有自身特定价值和不容易被对手所模仿和替代的能力, 因此能够在就业竞争中打败对手, 实现就业的能力。当前, 关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要素, 仍然众说纷坛, 没有明确的定论。王志峰 (2009) 认为,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 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坚实的复合型知识结构、较强的学习创新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姚德超、晏月平 (2009) 则指出,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 应该具备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求职能力和就业资源利用能力”。[2]

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面对众说纷纭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构建的要素, 笔者认为要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 应包括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几大基本要素构成。

二、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

(一) 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除了基本扎实的专业知识, 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心理品质。当前, 社会对人才的高学历要求普遍提高, 于是出现了就业中学历造假、无故毁约、缺乏职业道德等现象。这个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给毕业生就业也造成了困难。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和成长, 具备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但是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不强, 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去完善自己, 只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提高道德修养, 在就业中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 大学毕业生将是具备高尚职业道德品质的合格的劳动者。

(二)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大学生在学校学期期间, 就要不断地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除了在课堂的学习外, 要更多的发挥自主性和自觉性, 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结构, 不明白的地方, 要积极地利用教师的引导和解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的学习, 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更加的丰富, 专业技能不断提高, 专业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为日后在工作中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用人成本的不断提高,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毕业生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即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 不愿意投入过高的成本去进行新员工的培训。这就要求大学毕业生在走入社会之前, 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应该学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 积极地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投入到各种社会实践中。同时, 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 主动的发现问题, 多动脑筋, 多角度想问题, 提高个人的创新能力。

(四) 良好的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良好的求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和就业后能否提高就业质量。因此, 大学生要学会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高校提供的就业平台, 掌握求职技巧和求职技能, 提高求职能力。求职能力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而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 关系到大学生个体能否顺利的完成社会化。大学生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才能积极高效的进入到工作状态, 才能更加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是高校要面向社会, 根据社会的各种需求, 整合办学资源, 调整专业结构;二是社会要给以高校毕业生更多的就业资源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三是学生要充分地利用现有的条件, 努力地去构建自身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通过高校、社会和学生构建三位一体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体系。

(一) 基于高校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1.高校要加快教育教学改革, 合理设置专业, 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 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否被社会所接受, 关系到高校和学生的发展和未来。首先, 高校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加快教育教学的改革。其次, 高校要根据专业的就业前景合理的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最后, 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就业竞争力。同事, 高校要不断地加强与社会的沟通, 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将当前的学历教育加入更多的能力教育。推行学历和职业资格并重的教育制度。[3]

2.改善教学环境, 开展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复合型人才。

坚持科学发展观, 就要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高校为社会培养人才, 就要以育人为本,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教会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高度, 使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同时, 高校要充分发挥各种资源,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 基于社会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认可, 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的就业。因此,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如何, 需要什么样的人, 如果能够及时的反馈给高校, 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将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上的各用人单位, 为了节约人才的成本, 可以走进高校, 和高校进行合作, 形成“订单培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给在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更好的去充实自己, 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 基于大学生视角的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除了依靠高校和社会的努力外, 最关键的还是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 在漫长的学习中, 不断地积累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各种机会和平台,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品质, 形成自身特有的就业竞争力。

1.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过硬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能否成为有用之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他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 只有具备了过硬的心理品质, 才能自如的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其他的各项素质再好对一个人来说反而会造成负值。因此,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过硬的心理品质, 才能够有效地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的压力。

2.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就业技能, 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大学生在学习进行学习, 最重要的是系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 才能为以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学生为了能够从事与之所学的专业相关的工作, 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工作技能的能力。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要学会充分的利用学校里的各种资源, 积极的参加各种实践课和社会实践, 提高自己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3.改变学习方法, 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知识跟新非常快的社会。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除了在课堂在听取老师的教授外, 还要不断地进行学习, 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 形成自己独到的学习方法, 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只有具备了好的学习方法, 才能在繁杂的各种知识中快速的获取自己所要的知识。同时, 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上进行创新,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很好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在大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 需要高校、社会和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构建培育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三位一体的体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具备一定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从而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实现充分的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志峰.金融危机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11:117~120

[2].姚德超, 晏月平.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 2009, 1:75~77

上一篇:联合供水下一篇:图书微博营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