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设计

2024-09-25

现代陶瓷设计(精选12篇)

现代陶瓷设计 篇1

摘要: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制作灯具可选用的材质越来越丰富, 在各种材质中, 陶瓷灯具以其特有的材质美、工艺美、造型美独领风骚, 更是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青睐。我国的陶瓷灯具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到了现在人们对陶瓷灯具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照明功能, 而是更多地被赋予人文思想和隐喻主题, 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陶瓷灯具需要与人、环境和谐统一, 才能更好地体现其在现代社会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将从个性主题观念设计、色彩及光元素、综合材料、环境空间融合设计四方面对现代陶瓷设计点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陶瓷灯具,发散思维设计,室内装饰

现代家居生活对灯具的需求已经突破了单纯照明、亮化环境的传统理念。把现代灯具、灯饰对照明环境的表现力与美化作用予以大大强化, 创造出文化、环保、科技、卫生的现代陶瓷灯具, 是当今灯具设计的趋势和主流。现代陶瓷灯具既有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 又有现代艺术新内涵的融合, 它造型多变, 还可以利用质感的对比及各种装饰手法达到消费着的审美喜好。

1 个性主题观念设计

1.1 特定方向设计。

设计主题, 顾名思义, 就是在设计、创作、绘制时主要表达什么。特定方向类设计主题有:节日类设计主题、特定人群类设计主题, 特定环境类设计主题等。如果针对特殊群体, 如民族用瓷、政府用瓷、圣诞等节日用瓷、儿童用瓷等, 就应对民族的风俗、习惯、偏爱、禁忌、宗教信仰等予以不同对待。要突出主题就应做一些相应的设计点, 比如民族用瓷宜加入民族特色的元素, 政府用瓷应有恢弘大气庄重的特点, 儿童用瓷则要加一些可爱且简单有趣的元素等。

1.2 个性观念设计。

有越来越多的现代灯具设计师不受各种传统设计理念的束缚, 提出各种各样的个性设计观念。如绿色空间设计, 简约设计, 搞怪设计, 复古热潮设计等, 甚至也有以一个字、一个故事、一个花纹为主题的设计。这样的设计由于设计师的创新和发散思维, 不仅把灯具设计变得生动有趣, 更是把陶瓷材料运用到了极致, 在设计师的努力下往往能让灯具呈现意想不到的美丽效果。如陶瓷设计师Laura Pregger所设计的灯具, 他把陶瓷餐具以不同的形式运用到灯具设计上, 他设计的吊灯, 陶瓷材质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漂亮, 挂在家里也显得与众不同。

2 色彩及光元素

2.1 色彩。

随着家居发展而来的是消费者对灯具的选购越来越挑剔, 在注重质量的同时, 又对色彩方面有着很大的要求。那么灯具色彩设计要遵从哪些条件呢?

(1) 在运用色彩时, 要以灯具开发的灯具属性、品牌策略和包装策略为导向, 结合其他方面进行考虑, 以达到最佳的综合效果。

(2) 灯具的功能是灯具存在的前提, 在选择灯具色调时, 要使色彩与功能协调统一, 以利于灯具功能的发挥。

(3) 还要考虑调和、均衡、比例、分割和等设计规律, 要时刻紧跟设计流行因素, 紧跟时代审美需求, 达到最优的市场效果。

(4) 灯具色彩设计还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满意的设计效果。这里的代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灯具色彩设计所涉及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是指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5) 设计师在选择运用灯具上的色彩时, 要充分尊重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色彩的喜好特点。

(6) 设计师选择陶瓷灯具色调要注重人、机、环境协调。在正式与非正式场合, 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生产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差异性都需要充分考虑。

2.2 光元素。光和影是创造室内空间气氛的主要元素, 手工陶瓷灯具所形成的光和影一正一负、一阴一阳赋予环境空间以整体感。

3 综合材料

金属、塑料、玻璃和纺织品等材料在电光源来临的时代逐渐成为灯具制作材料的主流。他们除了成本低廉之外。在物理性能上都各有优势, 他们和手工陶瓷灯具的结合不仅在物理性能上可以弥补陶瓷材料某些方面的不足, 还可以使它的创作形式更为丰富。金属材料, 例如不锈钢、铝材、铜等, 还有塑料、竹木, 其他还有藤条、纸、布、石材等材料可以和陶瓷材料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和装饰风格。竹木和手工陶瓷灯具的有机结合最具自然魅力。竹木的色泽、纹理和特有的古朴、自然之美与陶瓷这种具有亲和力的材料搭配在一起更能烘托一种文化气息和人文情怀。

4 环境空间融合设计

陶瓷灯具陈设时, 要充分结合室内装修风格、空间、家居、墙壁、地面来进行通盘考虑。陶瓷灯具的造型, 装饰工艺、绘画内容、绘画风格、光源冷暖都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重点内容。如在书房这类静谧空间, 可以摆放青花题材灯具, 其蓝白相映, 怡然成趣, 发色清晰浓艳, 层次分明, 清秀自然, 透出了文雅的气质。灯光赋予空间意境, 就如音乐一般, 传递出不同的气氛及喜怒哀乐情感。陶瓷灯具设计师可以通过光的明暗、强弱、冷暖等元素的控制, 充分发挥灯光的色彩作用。恰当地选择灯具光源并恰当地使用它们, 可以改变空间氛围, 并能创造舒适宜人的家居环境, 让人感受不同的审美情趣。

5 结语

陶瓷灯具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等客观因素以及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和生活习惯等主观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艺术理论的蓬勃发展、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与日俱增都为手工陶瓷灯具的兴旺提供了上好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手工陶瓷灯具设计必将借助当今社会经济大发展的东风而再次放射出璀璨光芒。

参考文献

[1]吕金泉.手工生活陶瓷艺术研究[M].济南:东美术出版社, 2008年12月.

[2]吴少华.古灯千年[M].百家出版社, 2004年4月.

[3]金品晶.陶瓷灯具的演变和设计探索[D].中国知网, 2005年4月.

[4]肖萍.现代居室灯具设计研究[D].中国知网, 2006年4月.

现代陶瓷设计 篇2

不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的陶瓷雕塑中,人物题材始终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成为艺术家们的宠儿。

以姚永康教授的作品《世纪娃》(见图1)为例,这一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题材上看,其并非具体的宗教神话人物,也不是有史可寻的伟人,只是一个概括的孩童形象,但正是其身份的不具体性使得作品本身的象征意义更加广泛;从工艺技巧上看,该作品运用了上文所提及的现代创作手法:撕、卷、拉等,使作品的艺术形象打破了传统的必工必整,完美无暇,直白地呈现出更多的创作痕迹,随性而自然,轻松而不失大雅,这痕迹是作品创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创作者心绪的表达。

除了常见的人物题材,现代陶瓷雕塑中越来越多地涌现出众多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

以周国祯教授的作品《猫头鹰》(见图2)为例。这一作品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就是其材质运用的恰如其分,材料的色泽、质感及肌理效果,综合于一身,生动体现了形象本身真实的视觉感受。从创作技巧上看,几个简介的大体面将形象的动态刻画地憨态可掬,竖起的耳朵在空间上给人以上升的动感,使整体的动静对比更加自然。整个作品的点睛之笔――那双直勾勾却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更是足以抓住观赏者的灵魂。这正是现代陶瓷雕塑的魅力所在,并不费细致入微的雕琢之工,却在恰当的位置运用恰当的手法将理想中的形象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

在现代,人们已经渐渐从精致、华丽的艺术过度到自由、淳朴的欣赏风格,而作品本身给人们带来的身心愉悦更是现代艺术消费中的一个重要诉求。

以笔者在景德镇乐天陶社创意集市搜寻到的系列泥娃(见图3)为例。这一系列作品给人的整体映象是小巧可爱。其取材是古代的孩童形象,却结合现代的.审美取向,加之丰富的面部表情,使作品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从创作手法上看也是丰富多样的,头部运用模印的手法,而身体、衣服及配饰又采用了卷、捏、拉等现代手法,使具象中又不失生动、自然。

通过上述实例的分析,我们不难总结出现代陶瓷雕塑的艺术特点,大致来说,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功用的审美性和雕塑空间的相对自由性。中国最早的陶和瓷塑,大多与宗教信仰相关,其中一部分则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摆设。所以,它的制作范围,一部分是纯粹的工艺品,例如小型的陶瓷雕塑雕刻,另一部分则是用于建筑装饰的陶瓷雕塑,主要是陵墓陪葬器物。而后。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过程中,陶瓷雕塑的审美性渐渐超越了它的实用性。直至现代陶瓷雕塑,审美性成为了主导功用,而且审美取向更加符合现代人追求的自由、质朴。而从陶瓷雕塑的形象体积来说。一类是像庙宇等公共环境中供奉的宗教形象,这些形象的体积一般较为庞大;另一类则是日常生活用品和陈设物,这些相对微小。前一类陶瓷雕塑有特定的空间限制,是为特定场合所制作的,在制作工艺和后期安装等方面都需要根据环境的要求适时做出调整;后一类的空间需求则相对灵活。但是即使像前一类有空间要求的陶瓷雕塑,在制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空间灵活性。而日常生活中的摆设和工艺陶瓷雕塑更是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种雕塑空间的自由性,充分体现了中国陶瓷雕塑在功能上的特征,它在主导倾向上追求的是陶瓷雕塑品与人的日常生活尽可能接近的功能,而不是脱离这种关系。这也体现出现代陶瓷雕塑意蕴浓厚的生活色彩和理性意识。

其二,写意性和表现性。与传统雕塑相比,现代陶瓷雕塑不重细致的刻画、逼真的再现,而是追求气势和神韵。在上述几个实例中,“因势象形”的艺术特征表现得十分充分。从创作过程来说,艺术家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来“创意形体”,给人以一气呵成的艺术享受,同时赋予了作品灵魂。这其中,不注重对真实物象的再现,不能等同于艺术手法的缺陷,而是将艺术家对表现对象的理解以更加艺术化的相对自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艺术价值同样不容忽视。简练的雕塑语言,明快的造型,以及变形和夸张手法,都凸现出物象的神韵,耐人寻味。

其三,动态美与平实美的风格。如前所说,现代陶瓷雕塑与传统陶瓷雕塑相比,体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通过创作痕迹明显的自然手法,现代陶瓷雕塑在静态的形象中给观者呈现出动态的视觉感受,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得行随心动。而无论是从材质、肌理还是整体的创作风格都更加趋于平民化,真实、自然、不拘小节,这使得大众更容易与艺术家产生共鸣。

3 结语

现代陶瓷设计 篇3

由于当今社会快速、高效、和谐的发展,因而人们在不断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越来越多文化品味高的群体开始追求各自的精神文化需要,在人机工作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感到压力很大,因而回到家中需要一个良好、宁静、祥和的居室环境。在居室不断充满绿色植物的同时,陶瓷艺术作品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件精美的陶瓷艺术品在家居装饰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从家居的陈设物品亦可看出主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品位。

一、陶瓷图案设计的含义

陶瓷图案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古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祥,将情景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风格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对凤鸟迎着太阳比翼飞翔的图案称为“双凤朝阳”。它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二、陶瓷图案设计的含义有很多种

1、陶瓷图案设计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品位的人,会有不同的艺术追求。年轻人追求的是幸福美满、花开怒放;中年人追求的是一生平安、吉祥如意;老年人追求的是健康长寿、岁岁平安等等。

2、人们对追求共同幸福的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却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例如:蝙蝠与云朵组成图案,谓之“福自天来”或“五福齐天”,图案稍作变化就是“流云百福”和“洪福齐天”。人们希望幸福生活长久一些,所以在陶瓷的设计方面就应采取蝙蝠、桃子、牡丹来组成图案。

3、喜庆:还有寓意美满婚姻、夫妻和谐,有鸳鸯图案如“鸳鸯并莲”与“月季鸳鸯”等等。

4、吉祥: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双龙戏珠”、“彩凤双飞”、“凤穿牡丹”、“双狮戏球”以及“金玉满堂”等等,这样才能体现出陶瓷的器型与图案设计手法丰富多彩,适合于人们家居装饰古朴典雅的生活环境。

三、思想的创作在火焰中得到延续

陶瓷所特有图案色彩让人们的心在感悟淳朴中渐渐平静或是在寻找满足中得到安慰。图案色彩仿佛永远和艺术设计联系在一起,它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了艺术品背后所散发着的魅力。陶瓷发展的几千年里,图案的颜色绚丽多彩,让我们更多地看到了陶瓷图案的神秘性,那自然形成的一道道闪光而充满幻觉的图案色彩自古为人们所惊叹。

四、陶瓷图案设计未来的发展

现代陶瓷设计 篇4

虽然“CG”技术的发展渗入到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却在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烙下了承重的工业化痕迹。在如今电脑动画兴盛的时代, 电脑艺术的发展它的出现并非取代了手工陶瓷, 这一点我们需要看清。相反, 依然散发出它原有的魅力的那种取于自然、表现自然的方式依然存在, 并且这种生活、自然的气氛是数字化所模拟不了的。返璞归真嫣然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陶瓷卡通造型将随着新技术、新网络的传播方式变得更受人们的欢迎和热捧。

随着技术的发展, 因为互联网的这种传播模式, 人们的需求心理发生变化, 人的群体结构、消费模式、网络的欣赏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出现群体分众现象, 人们欣赏的陶瓷卡通造型将出现不同的风格类别。新技术新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娱乐习惯, 我们的需求正在改变, 陶瓷卡通造型的种类也会随之变得多样。比如白领开始喜欢用数字技术模拟制作的陶泥角色游戏来缓解心中的压力从而取悦自己;或是一系列自由创作群体的出现, 比如DIY手办。未来对陶瓷卡通造型的需求可能不单变得因为需求而依赖, 人对生活的要求变得更高, 因此更怀念曾今拥有却已失去的东西,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一方面人们依赖高科技生存, 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方式得到内心的抚慰, 将返璞归真当成慰藉心灵的一剂良药。白领、儿童、成人对返璞归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心理需求, 可以通过不同的陶瓷造型方式表达, 比如, 通过各种陶土角色制作游戏、或者自由群体创作的情感表达。总之, 每个人对娱乐模式所追求的娱乐需求将因为分众的趋势发生改变, 这将导致陶瓷卡通造型也将跟随着人们的不同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

陶瓷卡通造型将渗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由于对返璞归真和对传统手工的情感诉求变得更加迫切, 人们想重新找回曾经幸福的感觉。人们将更怀念以前失去的东西, 追寻一种更高质量的精神追求, 一些民族性的东西也将因为没有国际和种族的区分走向世界。例如, 泥人、 面人艺术最为可贵之处, 亦曾是农耕文明中人们最为传统的幸福观念, 它们不单是人们买回去欣赏和把玩的案头玩具, 将会出现一些模仿泥土材质的玩具可供人们随意变形、组合。人们在创作的同时, 闻着这类似泥土的芳香, 回忆起儿时的快乐时光, 忘掉心中所有的苦闷和压力。

一方面, 返璞归真和对传统手工质感的情感诉求使人们开始自由创作, 更简单化、更符号化的陶瓷卡通造型出现。“动手”才是最本质、最原始的内心情感需求的表达方式。现代陶泥材料多半趋于一种可塑性非常强的人工合成陶土, 只需将它放入烤箱轻微烘烤, 就会生成非常漂亮的手工艺术品。量身定制的陶泥、油泥、橡皮泥等手工艺术品永远比工业生产的产物更有味道, 在自由创作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体会泥土的芳香, 勾起儿时那充满童真的梦幻世界, 也激活了成人在工业时代被压力早已磨灭的麻木、尘封已久的童年回忆。将陶瓷艺术趋于大众化, 这样, 每一位热爱卡通形象的人都可以动起手来, 让更多的人能够亲身体会到制作陶偶的快感。 人们在享受观赏之余也能够将所有人都引入到陶瓷的艺术世界里而不被拒之门外。

另一方面, 童年时期, 一块充满泥土芳香、触手可及的泥巴在我们的手里不断地把玩, 我们可以随意的变换形状、感受着泥土带给双手的质感, 陶土以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把想象变为现实。陶泥偶鲜艳柔和的色彩以及特有的皮肤质感, 无处不给人一种踏实温暖的感觉。陶瓷造型独特的魅力来自原材料的质感带来的不同感受, 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人们带入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中, 以自然的方式让人们感受来自生活的另一种特殊世界。它们可爱而又朴实, 充满质感的符号化形象, 那种取于自然、表现自然的存在方式, 完全符合返璞归真这一流行趋势。各种元素的完美组合构成了陶瓷偶原始的美感。网络游戏固然可以达到马斯洛所认为的高峰体验, 满足人们的需求, 但是它们庞大的世界无不彰显着商业化所带来的喧嚣和浮躁。因为长时间的冲刺着玩家们的视觉, 难免会令玩家觉得烦躁与疲惫, 这个时候, 自己动手做些泥塑造型, 放松心情, 感受自然的氛围, 无一不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 陶瓷卡通造型不单表现在立体造型上, 在传统的绘画纹样中卡通形象也将与之完美融合。如果传统绘画纹样已经造成了审美疲劳, 那么卡通形象的陶瓷绘画作品这一视觉上的两点变化则会让人耳目一新, 不管是造型还是色彩, 或者是通过夸张的形象表现人物心理特征、某种情感, 卡通形象无一不是艺术家们表达娱乐心态的最佳选择之一。

另外, 在这样一个快速消费的时代, 批量化生产已然成为陶瓷卡通造型的消费趋势, 但仍有一些人终年与泥土为伴。电脑建模、数字纹样等等如今已成为商业化最有力的手段, 手工制作虽然会耗费人们大量的时间和经历, 但是各色陶土的特殊材质、它特有的皮肤肌理和质感、 残留着的艺术家们的指痕, 这一切都给人一种质朴温暖的感觉, 使我们的艺术家们无法抗拒。他们整日呆在工作室里, 不去理会商业化带来的喧嚣和浮躁, 只为创作一部完美的作品。手工制作的陶泥偶独特的原始美和质感的艺术表现力, 它自身形象的那种质感、空间感都是高科技所无法表达和营造的, 它的真实感和亲和力被人们所熟知。此外, 当人们渐渐深入体会返璞归真的含义时, 陶瓷卡通造型也会因为新技术的发展将在更多的方式中继续流行。在全民CG的时代, 电脑技术也将运用模仿陶瓷的卡通形象制作所谓的陶瓷卡通造型。一方面, 利用数字技术参照泥偶造型建模, 采用电脑三维建模的方式来模仿这种传统、原始的、人性化的手工造型;另一方面, 将陶泥塑型后, 利用3D扫描仪, 扫描进电脑, 直接捕捉这一手感物体。三维扫描仪可模拟为照相机, 帮助艺术家们更方便地将现实世界物品转换成为可用于电脑3D打印和处理的数据, 但又来得比照相机更加真实。这种直接捕捉泥土手感的方式是单纯的用电脑建模所难以实现的, 它的造型比电脑模仿建模要更贴近粘土的质感。这样, 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体会质朴温暖的芳香“幸福”感, 也可以体会另一种细腻真实的美, 满足在CG时代同样逼真的视觉效果。

更多的网络方式会向着它——这一散发着独特魅力的“童年回忆”将流行于网络, 例如, 网络涂鸦, 它或许会以模仿陶土的涂鸦方式出现, 散布在人们的网络生活中。

陶瓷在造型上、表面装饰上都可以朝着卡通化的方向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们已对卡通形象设计及周边产品产生青睐。卡通已不再是儿童们的专利, 越来越受到成年人的热捧。

总之, 陶瓷卡通造型将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一直深受观众的喜爱。随着科技的进步, 它材质的质朴和表现形式会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觉体验, 不断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 它将以更加多元化的造型一直陪伴着人们展示着它的美。

参考文献

[1]童庆炳.现代心理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2]呼志强.中国手工艺文化[M].时事出版社, 2001年.

现代陶瓷设计 篇5

[关键词]传统装饰艺术 陶瓷装饰艺术 结合

一、传统陶瓷装饰的特色

中国的传统装饰艺术就像一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样一个漫长的时空中我们也只能是艺海撷贝。

宋瓷的发展,深受宋文化审美的影响,在其装饰风格上,和宋画一样追求一种细节的真实和诗意的“灵气”,画面多为飘逸潇洒,一气呵成。在宋的五大名窑中,以磁州窑、耀州窑的装饰为上品,折枝莲花、花叶、卷草、缠枝、牡丹、莲瓣飞鸟衔草、凤穿牡丹等等,题材内容广泛,造型饱满,构图生动,尤其称道“刻划法”的装饰手段,它集装饰、工具材料的美为一体,在瓷土上行刀自如,腕力顿挫抑扬,最后的一层青釉把装饰美与工艺美完美无瑕地结合体现了出来。瓶、碗、盆边脚在连续纹样装饰上,此时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它既衬托了主纹饰又丰满了器皿的整个造型。此外,民窑在装饰风格上的较为随意,从而坯体刻划装饰形式,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它不但追求质地之美,还体现材料间交合之美,釉与坯体、坯体与装饰的划痕迹美。它们都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美学特征,对这一时期装饰艺术的推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龙泉窑绿而晶润的梅子青,耀州窑的葱绿,磁州窑的黑白化妆土等,都是坯体装饰与表釉结合的经典代表。

传统装饰艺术虽历经千年的衍变,确未在变迁中暗然失色,反而愈加有东方民族的特色,历经时间长河的冲刷,更显出其独有的魅力。科技革命已经把人类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中,生活的多元化、意识的宽泛化,使艺术的传承薪火相传。

陶瓷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性,是一个历史的扬弃与发展的过程,从装饰题材到内容和形式,从创造方法到技巧,我们今天无一不是在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优秀的装饰纹样如“牡丹纹”、“莲花纹”、“卷草纹”等等在继承和改良的基础上,仍然被今人认为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而广泛地运用,正是这种历史的积淀使这些“纹饰”大受欢迎。具有民族性,也就是具有世界性,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在经历了千年之后,仍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艺术在时代的变革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容纳百川,囊括经典,汇成了变异多彩的艺术长河,在流淌过程中,产生了继承性和统一性。

我们今天的陶瓷装饰艺术行为,无不是站在古人的肩上,在先人已奠定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在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乖凉”的基础上继承与借鉴其有益的东西上发展起来的。

二、传统陶瓷装饰在现代陶瓷中的.运用

在现代陶瓷装饰上,追求艺术上的独创性和鲜明的个性风格,是中国陶瓷艺术家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各个地区的不同窑场,甚至各个窑场不同作坊,在保持传统形式、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创造和发展自己艺术个性,使得现代陶瓷艺术百花齐放。

1.民族风格在现代陶瓷装饰上的反映

在陶瓷装饰方面,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宝库。现代的陶瓷艺术家在继承民族优秀的陶瓷装饰经验的同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先进工艺创造出许多装饰上具鲜明时代特征,意蕴美好的陶瓷艺术作品。

现代陶瓷设计 篇6

陶瓷装饰艺术和其他门类艺术都属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同程度地在继承、发展,在传统与反传统之间进行斗争,在某一时期某一瞬间都会有一些“叛逆者”来对此进行挑战,以挑战者的姿态进行新的尝试,特别是在陶瓷装饰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在历史上留下了斑斑痕迹,也正是这些痕迹,给陶瓷装饰艺术形式的积累不断增添新的内容,使其越发发扬光大。我们不能不为之感到叹服。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青花艺术越来越与时尚联系得更加紧密。现代青花艺术是在现在的艺术思想扎根人们思维中以后才产生的。在现代青花艺术发展中,一些作品古典优雅,具有传统美感,一些作品的风貌则异于他人,有的深刻挖掘某一种特定技法以达到自己的终极目标。传统青花装饰端庄、优雅,从中感受的是当时人们的兴趣爱好、审美情操;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如果恪守传统,未免会使得千年的青花艺术陷城市化的泥沼而不可自拔,为满足人们对现代生活的审美需求,一部分艺术家尝试用独特的创作理念、新颖的表现形式探索现代青花语言。

同样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到今天,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陶瓷装饰的形式内容更为广泛,更为深入,可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各种文化内涵在陶瓷装饰艺术中得到了不同程度体现,装饰手法也极为丰富,西洋画的绘画技巧也在陶瓷装饰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深受人们的青睐。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它不光是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文化艺术方面尤为突出,它的内容更为丰富。在传统和现代陶瓷装饰艺术领域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不只是对人们的视觉进行冲击,它还能给人以心灵的震动。传统与现代之间文化的不断撞击使现代陶瓷艺术家们更加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陶瓷艺术家们这种不耐寂寞的精神,不断地丰富了陶瓷装饰艺术的内涵,不断地在文化艺术之间迸发出圣洁的火花,深入到人们意识形态中去,对人们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代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它在文化艺术方面更为突出,设计理念可谓空前。它和其他艺术门类如西方油画中的达达派、野兽派、印象派等与中国国画的发展相比也不甘于落后,有许多优秀的陶艺作品已经超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用具的范畴,大大地提高了陶瓷制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在人们精神文化领域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人们在得到这样的陶艺作品时,不仅仅为了用,更是为了看,去欣赏、去品味。这些艺术作品在人类文化艺术、审美意识的提高方面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是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的标志,是陶瓷装饰艺术日益成熟的标志。

我国当代陶瓷装饰还巧妙吸收和借鉴了民间的剪纸艺术。传统剪纸的表现内容极为丰富,花鸟虫鱼,山水树石,人物走兽等应有尽有。题材也相当广泛,有寓意吉祥的,有借喻长命富贵的,有企盼招财进宝等等。民间剪纸在装饰上的简炼、流畅、连续、概括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等特点,也形成了剪纸作品从创作构思到制作成品之速度快、时间短的特色。因此,它应用起来很灵活,适应性强。出于上述的种种因素,剪纸被陶瓷装饰吸收与借鉴,并得到广泛应用,这不仅增添了器物的美,同时也表达了现代陶艺家们崇尚美、向往美的纯真、善良的情感。色釉综合装饰“京剧脸谱”就是作者运用民间剪纸的形式在瓷瓶上表现京剧脸谱的上乘之作,作者运用剪纸的形式,使脸谱的面块和线条用色块根据艺术构思加以组合,并辅之以名贵的色釉装饰,更加突出了脸谱的色彩感和立体感,这种集剪纸艺术、脸谱艺术和现代陶瓷艺术于一体的艺术作品,进一步凸显了浓郁的传统审美情趣。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价值取向 篇7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日用陶瓷设计作为一种媒介, 在新时代的诉求下, 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总的看来,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以实现赏用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以实现调节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引导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

一、基础——以实现赏用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

虽然设计物装饰功能的重要性在工艺美术运动伊始已被威廉·莫里斯纳入思考的范畴, 但直到后来的包豪斯和罗森塔尔的灵魂人物沃尔特·格罗佩斯才把设计物的审美和实用双重属性结合起来[1]。格罗佩斯认为:“功能的合理只是使用价值所依靠的创作过程的物质方面。其另一方面, 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审美要求, 是与物质方面同等重要的。这两个方面都可以从生活本身的统一体中找到根据。”[2]审美和实用的结合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也一直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日用陶瓷必须要做到赏用结合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 但在现代社会文化与环境的诉求下, 赏用结合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变化。

在日用陶瓷的使用功能方面, 细化符号识别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需要。现代日用陶瓷的器形式样种类繁多, 但器形的使用流程却必须适合于人们的习惯。那些样式优美, 但使用起来相对别扭的器形永远不会是一个时代的主流产物。要做到造型优美, 使用流程又相对清晰的日用陶瓷设计, 就必须要求陶瓷器物本身的语言要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其使用方法, 而这种语言的传达, 是通过符号识别来实现的。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组成器物群的单个物件的功能必须明晰。比如一套咖啡具, 咖啡壶在造型和大小上面都与奶缸有所不同, 这是咖啡壶本身的符号识别要求所决定的。二是器物盖口的开合标识必须清楚。现在陶瓷器物造型多样, 盖和壶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有时与传统的造型结构有着极大的差别。这就要求器物本身要具有良好的开合引导标识来引导消费者正确地使用。三是与使用相关的标识越来越细化, 处处体现出对人的关心。现代的设计无疑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 减少使用过程中的不足。比如四个造型和色彩都一样的茶杯, 为四个坐在一起聊天的人服务时, 常有拿错杯子的现象发生。那么四个杯子的造型、纹饰和釉色等的差别将会解决这一矛盾, 这也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在审美方面,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将会进入一个不只限于视觉审美的时代。日用陶瓷在大多数时间里, 没有处在使用状态下, 没有与人发生互动。在这种情况下, 它充当的是一个装饰用的陈设物品, 这也是在过去很多年里, 人们孜孜不倦地追求视觉审美功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已经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 就算是一段时间不长的休息, 也追求要有很高的质量。日用陶瓷产品恰恰是在这一小段时间里, 在使用状态下为人们服务的。使用过程中的手感 (触觉) , 将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课题。现代陶瓷材料的进步, 使瓷器、陶器和炻器都成为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品类。对每一种材料的合理利用, 和对釉的合理选择, 将会带来一顿丰盛的触觉大餐。此外, 其他感觉, 如听觉和联觉, 也将会纳入陶瓷设计的思考范畴。

总的看来, 赏用结合的日用陶瓷设计将会一直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设计为满足人们的需要这一基本属性所决定的。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其体现方式也在演进。

二、发展——以实现调节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

设计作为一种媒介, 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对各个矛盾的调节, 已经是现代设计的一大主题。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环境, 要求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必须发挥其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对生产和使用的调节、对环境的调节两个方面。

(一) 对小关系的调节——对生产和使用的调节

陶瓷制品的物质性决定其生产必然受限于相应的规律, 同时在生产的组织过程中, 也会出现很多相应的矛盾。当几种矛盾同时存在时, 必须通过设计来解决, 以达到相对的平衡。在日用陶瓷的系统化设计方法中, 一方面强调整体都是由各要素构成的, 另一方面又要求对每个子系统都必须从成分构成、结构、相互联系、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综合研究, 从而进行调节。当然怎么样做到利益最大化, 一直是日用陶瓷设计的一个研究课题。

现在是一个服务型经济的时代, 设计产品能否很好地为人们服务——为人所用, 是权衡一个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现代日用陶瓷设计所关注的不仅限于使用方便与否, 而且重点在于关注在使用过程中, 产品是否能很好地与使用者发生互动关系。在艺术设计领域, “体验”这个词已经非常时髦, “体验设计”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应用。让人们不知不觉地享受于使用物品的快乐中, 体验设计将成为设计发挥其调节功能的不错的方法。试想, 进入一家餐厅, 点了餐以后的那十多分钟, 顾客们是怎么度过的?如果这时顾客们发现餐桌上面的餐具可以随意组合成新的式样而乐于其中, 这也减少了等待过程中的几份无聊。

产品造型107

当然生产和使用这两个过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要真正体现设计的价值, 要把这两个方面联系起来考察和研究。

(二) 对大关系的调节——对环境的调节

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促使在不断地改变自然, 设计作为改变自然的一种手段,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使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必须面对的话题, 不但包括自然环境, 也包括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

陶瓷材料, 与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有机材料相比, 有很多优点, 但还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利用,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至少不能让它成为第二个“石油”。面对此问题的提出, 对陶瓷矿石资源的有计划开采固然是一个解决方案, 但怎样利用好资源才是现代陶瓷设计需要考虑的最重要问题。对先进工艺的运用, 对合理结构的构思, 对器物品类的优化组合, 都将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使用物品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和群体中的人, 而物品本身与周围其他物品又构成了一个全新的人工环境, 这就要求现代的日用陶瓷设计必须立足于社会环境和人工环境的调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所有人的呼声, 日用陶瓷作为一种媒介, 其设计自然也应当承担起一份责任。以实现调节功能的日用陶瓷设计, 体现了设计者对社会的认知程度, 表达出设计者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现代设计师们需要认真对待的设计题目, 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一大主流。

三、开拓——以实现引导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发展, 设计的功能也在一步步扩充自己的领地。设计发展历史证明, 社会要求设计功能出现的顺序是:实用功能——审美功能——调节功能——引导功能。设计的引导功能是通过设计师赋予设计物大量有益且超前的信息, 在设计物与人接触过程中对人的思维观念发挥一定作用, 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目的的功能。与赏用功能和调节功能相比, 引导功能是建立在“构想——设计——引导”这一模式之上的。它需要卓越的设计师在思想中构建一个合理健康的未来社会, 并通过具体设计来引导和促使社会向这个方向前进。它的关键点在于设计者的合理构想, 而着力点在于受众的思维观念, 在日用陶瓷的引导中, 引导的是一种态度。

以此看来, 日用陶瓷设计在实现引导功能时具有先天性的优越性, 它的使用过程总是伴随着一些格调比较高雅的活动, 从而在引导和改变人的态度时, 能较容易地达到目的。作为一个日用陶瓷设计者, 应当对生存环境进行思考, 并为未来的设计找到一个合理的去向。《论语·述而》有云:“游于艺”, 认为人的个人修养在艺术中升华, 这似乎已经给陶瓷设计一定的启示。设计师用艺术的手段把对未来的期望倾注于器物之中, 受众在使用过程中去感受和体验那一份份伴随着“艺”的关怀和责任, 是发挥引导功效的主要方法。

实现引导功能的设计, 为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要求设计师具有更高的智慧。

与其他功能较多使用系统化设计相比, 引导功能更多的需要使用直觉设计, 它不能从社会提供的数据中直接找到答案, 而需要构想。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意取决于设计者的智慧。

(二) 设计区域在时间上更关注未来。

引导功能的实现, 是处在未来世界的角度关注现今世界, 从而实施引导。未来日用瓷的使用环境与现在将会有很多不同之处, 是在改进现有不足的基础之上发展变化的, 虽然关注未来有点难度, 这一点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 设计者的主要活动应是合理构想并科学论证。

在整个设计的实现过程中, 构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当然它不是空想, 是在构想和论证交互的过程中完善的。

(四) 对设计的认识应上升到哲学高度。

设计的引导功能看不到, 摸不到, 甚至不用心还有可能感受不到, 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众的。它作用于人的微妙意识和相关思维活动, 一般是在隐性设计中得到体现的, 是在受众对日用器物的观赏和使用过程中实现的。整个过程中, 都将伴随着对人生的思考、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环境的思考。

四、结语

在现阶段, 以实现赏用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以实现调节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以实现引导功能为主的价值取向分别属于三个层次, 即基础——发展——开拓。实现赏用功能是现代设计的基础, 当今时代要求现代设计的重心应向实现调节和引导功能上面偏移。当然这三重价值不是孤立存在的, 同时具有三重价值的日用陶瓷产品才是今后设计的一大主流。

参考文献

[1]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辩[M].北京:时事出版社, 2001

[2]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烈.虚拟体验设计的结构层面分析[J].装饰, 2009 (11) :84页

[4]郑朝辉.以日本为例谈环境识别系统和环境的和谐设计[J].装饰, 2009 (11) :120页

现代陶瓷茶器具的设计与发展 篇8

关键词:陶瓷茶器具,设计,发展

随着人们对现代陶瓷茶具的审美要求逐渐提高,人们开始关注陶瓷茶具自身的独特性与艺术性。陶瓷茶具的制作人员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必须要从陶瓷茶具自身的材料成型、设计方法、装饰及烧成等方面来寻找陶瓷茶具美感的体现,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现代陶瓷茶具的审美取向

1. 现代陶瓷茶具和传统文化

在历史悠久的茶具发展历程中,不断形成了一种完善的文化内涵,在现代的陶瓷茶具中,许多美术元素都源于传统的艺术文化。由于现在世界文化都是相互融合与相互渗透,因此,与之前的审美取向相比,现代的人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陶瓷茶具方面也是同样。然而,人们受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所以在现代的陶瓷茶具中,仍然延用了许多传统艺术文化元素。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现代陶瓷茶具的需求,在其设计时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创新,并吸取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融入了中国民族精神,有机的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结合在了一起,提高了陶瓷茶具的艺术性、美观性,以及使用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在现代陶瓷茶具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思想,更加体现出了人与社会、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在现代陶瓷茶具所设计中,其审美方向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现代陶瓷茶具在审美方向的设计思路即是有效融合传统文化审美艺术与现代陶瓷茶具的审美艺术,并以人与社会、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思想为宗旨,这也是现代陶瓷茶具发展的必然趋势。

2. 现代陶瓷茶具的时代发展

陶瓷茶具是一种文化艺术品,它不仅仅只是一种茶具器皿,因此,在设计陶瓷茶具时,必须符合现在的审美取向,从而使其设计元素于现代建筑物、家具相互协调、搭配。由于现在人们提供了对艺术品的要求,所以,制作人员在设计现代陶瓷茶具应勇于创新,且赋有特性,避免太过死板,以满足人们对陶瓷茶具的不同需求。为了推动现代陶瓷茶具的快速发展,需不断创新现代陶瓷茶具的设计思路,以及创作方式,从而创造出别具特色的产品,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现代陶瓷茶具是通过工匠设计,以及制作人员制作而生产出来的一种艺术品,为了提高陶瓷茶具的功能性,以及审美效果,需要制作人员不断创新其制作材料,同时,还需对陶瓷茶具在市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以为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制作手法创新提供依据,在陶瓷茶具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还需融入陶瓷茶具的文化、传统的审美观念、现代审美观念等,从而提高陶瓷茶具的艺术性、审美性。另外,制作人员还需不断改进陶瓷茶具的材料、造型等,及时更新理念,并对现在社会中的审美取向,以及社会的艺术文化特征做好充分了解。此外,也可在传统的审美取向基础上进行延伸,不要仅仅局限在传统文化角度方面,重点突出陶瓷茶具独特性与新颖性,突出茶具的文化特色,另外,还与现代审美的要求相同。

二、个性化设计在陶瓷茶具中的体现

1. 造型的个性化处理

造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首先是通过物的外在表现,来表现其对物的喜好程度。“造型是各种器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器物存在的前提条件即是其造型形态,所以说造型和人类造物活动是一起出现”。这是诚如杨永善先生说的。陶瓷茶具的造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主体部分,它又包括杯体、茶具壶体;另一部分是构件,它包括壶钮、把手、壶嘴、壶把、其他附属构件等。总的来说,茶具设计的中心即是壶体的造型设计,其风格决定整套咖啡具的整体基调;构件是在满足产品实用价值的基础上,起“画龙点睛”之用处,它是依附于主体结构,在形式上与其形成相互呼应。所以,要想使产品从视觉到思想上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需合理设计主体与构件形式。人们的视觉中心通常是壶体,因此,我们应从壶体开始设计其造型,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进行壶体的设计时,同心圆的壶体造型主要是在立面上形成变化,个性的表达体现在线形的韵味和节奏感上。而异形的壶体设计则从形态上改变了同心圆在垂直方向上的单一变化,从而以多样的形态构成造型的个性语言,形成鲜明的特征。但是,在进行异形的造型设计时要结合陶瓷工艺要求,做到限制与设计自由的完美结合。

2. 装饰的个性化构思

通过装饰设计可以将产品的形象充分的展现出来,从而满足人们在视觉上的要求。“装饰的目的是为了美化原有的图案造型,从而使其外观造型好上加好,这种艺术加工手法有机结合了装饰的主体和客体,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加多彩,这样不仅增大了视觉冲击力,而且还扩大了艺术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品的市场价值,以及社会价值”。陶瓷茶具的装饰设计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第一,有效结合釉色与造型的装饰形式,该装饰形式在选择釉料类型时,需结合产品的造型,以及材质特点合理选择,以充分展现产品的自然美的特性;第二,图案与造型结合的装饰形式,该形式体现的是直观的纹饰美,主要是将产品造型与相关纹饰、图案等结合在了一起。

3. 材质的个性化运用

陶瓷产品的色泽和质感,都是材料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材质是诱发新形态的因素之一。目前,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即是结合材质特点,完美融合形态构想和质地美,以使材质达到最佳展现状态。所以,设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材质的内外品质,并掌握其加工方法,以更好地融合其他设计要素,从而实现最佳状态。

结语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审美观念的改变,使得人们对陶瓷茶具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陶瓷茶具除了要满足其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需满足人们对文化精神的追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在基于产品实用性功能上,应不断创新,以提高产品的美观性、艺术性、多样性,以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修林,史文轩.谈仿生设计与日用陶瓷茶具设计的应用关系[J].艺术评论,2012(11):100-102.

[2]杜晨晨.陶瓷茶具中的情感体验分析[J].艺术与设计,2013(13):100.

现代陶瓷茶具的外包装设计研究 篇9

1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材料设计

在现代陶瓷茶具的外包装设计中, 包装材料承载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想, 同时也与包装设计作品带来消费者的视觉体验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 在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材料设计中, 材料并不能够随便选取, 而应当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从而确保外包装材料能够带给消费者良好的消费体验。首先,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材料设计应当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关联性。陶瓷茶具是我国茶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物化形式, 陶瓷茶具本身承载着我国茶文化内涵。消费者对陶瓷茶具所产生的消费行为, 不仅是一种物质消费行为,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 这也决定了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材料设计, 需要选取与茶文化具有关联性的材料, 从而体现出陶瓷茶具所具有的文化色彩和人文情怀, 以便让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实现外在感官体验和内部文化内涵的契合;其次,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材料设计有必要体现出环保性原则, 对材料环保性的重视是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所具有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现代艺术设计所提出的重要诉求, 对环保型原则的践行, 要求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在材料的选取中能够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自身设计作品来体现出对环境的保护理念, 并引导消费者通过这些作品来强化自身环保理念。

从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的材料选取的策略来看, 可以分以下两个方向进行:

首先, 设计工作者可以通过就地取材来凸显出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所具有的属性是十分独特的, 特别是在陶瓷茶具这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产品外包装中, 使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材料进行包装, 能够强化陶瓷茶具产品本身的文化属性, 体现出设计者的地域文化情感, 在受众文化共鸣与文化归属感的基础上调动受众对产品以及包装产生文化认同。如, 在江南地区, 竹材是一种传统的材料, 并且现代竹材加工工艺也能够让竹材根据不同的外包装要求形成不同的形态, 因此, 在陶瓷茶具外包装可以使用竹材替代普通的木材包装, 这种具有的地域文化色彩的材质, 能够与受众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观念实现良好的契合。同时这种重视人、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设计理念, 也是现代设计理念中绿色设计的重要体现。

其次, 设计工作者有必要使用环保材料来引导绿色消费。在陶瓷茶具包装中使用环保材料, 不仅是为了适应绿色设计理念发展趋势, 同时也是为了顺应消费者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 从而引导消费者将这种环保意识转换为消费行为。陶瓷茶具的易碎性决定了外包装材料的保护功能不容忽视, 在此要求下, 聚苯乙烯成为了重要的包装材料之一, 但是这种具备低廉成本与良好缓冲性能的材料却对环境产生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因此设计者有必要使用具有保护功能以及可降解性的材料来替代聚苯乙烯, 例如当前纸浆模塑的生产技术日益发展成熟, 这种材料就具有可回收和成本较低的特点。另外, 考虑到回收问题, 陶瓷茶具的内外包装应当尽量选用统一材料, 从而让消费者能够认识到陶瓷茶具外包装中与环境为善的设计理念。

2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图形设计

现代陶瓷茶具产品具有多元化的个性, 消费者对现代陶瓷茶具产品也有着多元化的需求, 因此,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图形风格与种类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作为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工作者, 有必要使用不同的图形类型和图案风格来体现陶瓷茶具产品的个性, 引导消费者在视觉体验方面对这些个性作出认知。在这些要求下,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图形设计应当遵循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 现代陶瓷茶具产品外包装的图形设计应当体现出与陶瓷茶具产品本身的关联性。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需要与陶瓷茶具产品本身的风格与特点保持一致, 只有如此, 消费者才能够通过陶瓷茶具的外包装对陶瓷茶具产品的特点作出一定的了解。

其次, 现代陶瓷茶具产品外包装的图形设计应当体现出直观性的特点。现代陶瓷茶具产品外包装应当具有承载信息与传递信息的功能, 而信息传递的直观性决定着消费者是否能够对产品的类型、结构等作出认知, 因此, 直观性同样是现代陶瓷茶具产品外包装图形设计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

从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的图形设计策略来看, 可以从简约时尚、传统化等方面进行设计:

首先, 针对一些年轻的陶瓷茶具受众而言, 简约时尚的设计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这种风格的图形设计中, 设计者可以使用抽象图形进行组合, 并对图形进行删减, 仅保留最为基本的图形元素, 从而体现出简约的韵味并带给消费者简洁明快的审美体验。

其次, 对一些主打文化情怀的陶瓷茶具产品而言, 将传统图案融入到现代陶瓷茶具产品外包装图形设计中, 能够让外包装符合营销策略, 并满足消费者心理需求。我国传统图案是现代设计体现民族性与本土性的重要设计元素, 由于我国社会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 所以传统图案能够更好地唤起消费者情感共鸣与文化认同感, 并将此转换为消费行为。当然, 传统图案在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并非是对传统图案进行简单的排列与堆砌, 因为这种运用策略不仅不会引导消费者去探索图案运用的真正意图, 还容易出现外包装设计对传统图案的刻意化应用, 招致消费者反感。对传统图案的合理使用, 应当研究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发展, 通过有意识地重构、再创造传统图案, 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入到传统图案当中, 从而使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图形在体现传统文化气息的基础上又不失现代审美趣味, 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3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设计

在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过程中, 良好装潢设计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外包装所具有的艺术性, 而优秀的结构设计则能够体现出外包装所具有的科学性, 因此有必要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设计出合理的包装结构。由于陶瓷茶具具有易碎性的特点, 因此设计者在外包装的结构设计中, 需要在保护性需求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并在促使结构设计实现最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功能延伸。而这也决定了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两个重要的原则:

首先是结构最优化。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设计的最优化体现为经济功能、环保功能与物理功能的平衡, 这种平衡的实现要求设计者能够从结构加工、材料使用以及陶瓷茶具保护三个方面作出综合考虑。同时,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大众的审美情趣以及日益强化的环保意识, 现代陶瓷茶具的外包装还应当体现出更大的回收率, 从而让精美的茶具外包装能够得以二次利用。

其次是功能多样性。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对陶瓷茶具的保护, 同时还得考虑其展示功能与促销功能, 因此, 如何让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实现“一物多用”, 是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也是结构设计中有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从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设计策略来看, 需要设计理念和先进工艺的支撑:

首先, 最优化的结构设计需要通过科学的计算并使用先进的工艺与技术来实现。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设计直接关系着陶瓷茶具产品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破损率, 因此, 在对保护性功能的设计过程中, 应当科学分析陶瓷茶具产品的形状、重量、质地、脆值等数值, 并通过精确计算来得出陶瓷茶具所能够承受的冲击力以及外包装所应提供的抗挤压数值和防冲击数值等。当然, 一些包装设计为了体现出更好的艺术性而无法满足保护性需求, 在此情况下则应当使用内部缓冲包装来强化保护功能, 只是这种作用必然会造成包装材料的浪费。

其次, 功能多元化的结构设计需要设计者转变传统结构设计观念, 强化现代陶瓷外包装结构的展示功能。当前许多陶瓷茶具外包装都是使用华丽的包装将陶瓷产品包裹起来, 在包装盒没有打开的情况下, 消费者无法对观察到陶瓷茶具, 一旦陶瓷茶具的外包装未能抓住消费者眼球, 那么消费者将不会具有后续的验看产品与消费的行为。由此可见, 过于严实的包装, 虽然能够强化现代陶瓷外包装结构的保护功能, 但也切断了消费者与现代陶瓷茶具产品之间的“沟通”,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弱化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的消费引导功能。在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结构设计中, 采用“开窗式”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消费者与产品之间沟通不足的问题, 通过这种结构设计, 消费者能够直接观察到陶瓷茶具产品的质地、色彩、造型等, 从而产生消费欲望, 并且能够强化陶瓷茶具产品本身的视觉冲击力, 展现出节约材料与环保功能的设计理念。

4 结语

陶瓷茶具承载着丰富的茶文化, 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重要的器物之一。随着大众审美观念与包装设计理念的发展,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也应当在体现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 体现出与陶瓷茶具产品、茶文化的关联性, 确保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能够适应现代消费者审美需求, 引导现代消费者消费行为。当然, 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所应作出的创新并不局限在材料设计、图形设计以及结构设计的创新方面, 我国现代陶瓷茶具的外包装设计创新之路在许多其它方面还需要作出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只有如此, 我国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才能够具有更高的品质和更强的吸引力。

摘要:良好的外包装设计能够传达出产品的基本特性和文化价值, 可引导促进陶瓷茶具的消费。因此研究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材料设计、图形设计与结构设计等三个层面, 研究探讨现代陶瓷茶具外包装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

关键词:陶瓷茶具,外包装,设计,材料,图形,结构

参考文献

[1]王卉, 丁斌.“简·节”茶具系列包装设计[J].上海包装, 2014 (12) :14-15.

[2]马蕾.可持续性包装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 2011 (4) :77-80+100.

[3]王建民, 王葆夷.论产品包装设计中的有效信息传达[J].包装学报, 2013 (1) :73-78.

现代陶瓷卫浴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篇10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 享受生活”理念的推崇, 居所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温馨、健康、自由、轻松、个性等。现代家居中的卫浴产品由于它的“贴身性”、“私密性”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健康度的重要指标。

卫浴产品种类繁多, 马桶、面盆、淋浴器、浴缸、水龙头、浴房、浴室镜、洗浴柜、挂钩等等充实着我们整个生活空间是人们工作之余在家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类产品。厨房和卫生间内的产品不仅仅是基本生活用具, 更是反映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品质和格调的重要因素。好的厨浴产品不但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 更能营造舒适、温馨和雅致的厨浴空间, 对家庭环境和生活的影响重大。

2 卫浴产品市场现状和“品牌意识”的缺失

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享誉全球, 而国内的陶瓷卫浴市场却是在受到西方生活方式影响以及卫浴产品设计、传播后才起步的, 国内卫浴产品生产企业纷纷模仿西方, 被动生产出形式千篇一律、没有自身特色的产品, 整个市场品牌繁杂、质量较粗糙、价格低廉。这必然满足不了中国众多的消费人群和家庭的要求。

由于起步相对较晚, 经验与技术的落后, 同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一样, 模仿和抄袭成为中国陶瓷卫浴产业形成期的第一步, 在设计和品牌创立初期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是设计理念的不明确。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 片面看中一时的经济效益, 未及时归纳、总结出符合中国特色的陶瓷卫浴产品设计理念, 核心思想的缺乏不利于中国陶瓷卫浴企业的生存和长足发展, 导致产品停留在“中国制造”上。

其次是设计细节上忽略了产品系统性和协调性。小型的卫浴企业把注意点落在具体的单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 如:做浴缸的企业只做各种各样的浴缸、做面盆的企业做各种各样的面盆。而大型卫浴企业也常常忽略了卫浴产品单体组合使用时是否有整体感、系统性以及它们是否与环境协调的问题。从而使很多家庭在购买卫浴产品时, 只能从“全白色”或者“色彩较一致”方面来选择产品搭配, 只能求视觉色彩上平衡, 无法追求卫浴产品的整体风格和系统性, 这必然满足不了人们对产品的情感需求。中国卫浴企业必须重视系统性设计, 使卫浴产品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 能推出具有明确设计风格的系列化产品, 这才能形成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 为中国的卫浴市场提供正能量。

再次是设计上不够人性化。在设计卫浴产品时, 应充分考虑家庭空间环境大小以及家庭成员的人数、年龄跨度、性别等方面给产品的尺寸、造型、功能等要素提出的要求, 让不同家居环境的用户能拥有与其家庭状况符合的卫浴产品, 真正实现设计的“以人为本”。

3 卫浴产品的创新设计

设计理念是设计思维发散的准绳, 影响到设计方案的形成和设计实践的展开。设计理念明确是陶瓷卫浴产品创新设计的基石。卫浴产品作为每个家庭居家必备品, 其市场空间巨大。卫浴企业必须摆脱国外卫浴产品的固有形式和制约性, 挖掘并总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理念, 实现卫浴产品设计的本土化改造, 从而推动卫浴企业的振兴和发展, 建立起中国国内卫浴产品品牌新形象。对于我国的卫浴产品设计而言, “功能强大、人文环保、符合中国人的家庭组成和生活习惯、具有美感和风格”将是卫浴产品设计理念重心, 四者不可偏废, 并且应将这四个方面落实到卫浴产品的功能创新、造型创新、色彩和装饰创新、材质创新等具体设计创新点上。

首先是功能创新, 这体现两个方面:第一, 给现有的陶瓷卫浴产品实施“功能加法”, 让它们具有更多的合理和必要的功能, 如:我们能否实现水龙头与烘干器的结合、卫浴镜与音乐视频播放器的结合、浴霸与吹风机的结合等等, 这些都可以在设计中进行尝试。强大的功能能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得到更多的享受和放松。第二, 功能上体现人文关怀。这要求充分考虑到中国家庭的家庭结构, 如“四世同堂”、“子孙三代”, 卫浴产品在功能上多注重对老人的关爱、对病人的关照、对小孩的关心, 如:在坐便器旁的墙壁上安装一个扶手, 帮助老人起蹲;坐便器的高度能否通过调整, 以便小孩自己能够使用;淋浴喷头的尺寸大小便于全家人抓握等等, 现代家庭生活要求卫浴产品在功能设计上应加大人文关怀。

其次是造型创新,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创造新的美的造型形式。不管是硬朗的几何形、圆润的流线型, 还是自然的仿生形 (图1) , 其比例和尺度方面应注意美感的存在, 产品具有美的造型形态才能引发购买欲望。第二, 应考虑中国民族文化因素对造型的影响。如: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碗、盘、勺、筷等物品造型和尺寸繁多, 这对陶瓷面盆的尺寸与造型提出要求。还如: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中, 常常是先手搓衣服, 然后再机洗, 而且基本是在卫浴环境中完成的, 喜欢用洗衣板和脸盆。这就要求造型设计时考虑和尊重这一习惯, 更好地为百姓服务。第三, 要针对家庭不同的卫浴空间大小进行造型创新。空间大小决定着所有卫浴产品的造型、尺寸、结构和摆放方式。如:对于小空间小面积的卫浴环境,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产品设计应尽可能充分好每个角落, 注重墙面面积的利用, 注意产品的结构层次设计, 这样才能实现卫浴空间的合理化和产品的功能性。

再次是色彩和装饰创新。白色家电和白色卫浴空间的时代已远去, 应让卫浴产品披上色彩与装饰的外衣, 具有全新的视觉感受。必须强调的是, 色彩和装饰的附加不是流于表面形式的, 不是为了要颜色而用颜色, 而是应在先赋予整体产品以风格和格调的基础上, 围绕风格主题, 在造型允许的基础上, 进行局部的色彩搭配和装饰点缀, 使产品具有更多的心理感性特征, 营造舒适惬意的卫浴氛围, 创造卫浴新环境。比如:设计一组自然主义风格的卫浴产品, 传达的是海的情怀。那么色彩和装饰上应围绕蓝色系和海浪纹等形式元素去展开 (图2) 。再比如, 设计一组中国民族风的卫浴产品, 应从中国传统图案的形式和寓意上入手, 让产品在具有良好功能的基础上, 传达美好含义, 这符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 不管是想传达洛可可风格的繁复与高贵、或是古典风格的厚重与浪漫、还是后现代风格的时尚与个性, 都应利用好色彩与装饰, 将风格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样, 使用者就能根据家居装修格调、审美情趣、风格爱好等, 来选择能表达自己情感的卫浴产品。

材质创新也是陶瓷卫浴产品创新设计的重要方面。材质的创新是指改变陶瓷卫浴产品故有的唯一陶瓷材质, 搭配以金属、玻璃 (图3) 、橡胶、亚克力塑料等其他材料, 利用不同材料具有视觉感、触觉感, 进行材质的混搭, 从而使得使用者在触碰和使用产品时产生新鲜感, 增加卫浴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情趣性。

结语

卫浴产品的创新设计应以“功能强大、人文环保、符合中国人的家庭和生活习惯、具有美感和品味”的理念为指导, 从功能加法、文人关怀、造型美感、空间匹配、色彩和装饰传达风格、材料混搭、尊重生活习惯和方式等方面着手, 创新设计出系列化的、符合中国文化特色的“享受型”的卫浴产品, 这样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戴维思, 陈琳娜, 江婉璐.现代陶瓷设计的新元素——陶瓷卡通造型[J].中国陶瓷, 2014 (01) :84-85.

现代性陶瓷艺术的转变 篇11

在现代艺术运动的推动下,现代陶艺越来越显示出与传统陶艺分道扬镳的发展态势。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鲜明的现代艺术特征。与传统陶瓷艺术相比,现代陶艺更重视作者的创作个性、审美认知和思想观念,具有更多的现代文化的精神内涵,并突破了传统陶艺守成趋同的表现模式,以新材料、新手法、新观念不断开拓新的创作理念,呈现出千姿百态的个人化、风格化的艺术特色。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一部分,它所体现的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和行为方式,其综合性的表现能力和审美取向,早已超出传统意义上的视觉和造型习惯,而更多表现的是陶瓷语言与人的精神关系。现代陶艺有效地拓宽了陶瓷艺术创造领域,使其艺术流派和造型手段更趋丰富多彩。

一、现代陶艺所赋予的内涵、个性

现代陶艺创作,特别强调主体精神的自由与个性。陶瓷艺术个性的培养与形成,同其它艺术一样,都有个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化知识和才能的积累,艺术功底和艺术修养的积累,以及娴熟而全面技艺的积累。

生活经验是艺术家获得素材和领会技法的摸索过程,是陶瓷艺术创作的基础。一位真正的陶瓷艺术家,无一不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人。现代陶艺家在更加注重个体经验和个人风格树立的同时,又开始更多地考虑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更加关注人性和心理的问题,他们追求的不再是表面的形式趣味,而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现代陶艺家们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把精神与语言统一起来,从内在精神出发寻求语言的自然表现。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现代陶瓷所运用的材料

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材料的运用可谓至关重要,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力度及内在结构的审美空间。从传统材料中可以看出:青花、粉彩、古彩等传统装饰,形成了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特有的面貌,决定了其题材风格的独特性,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用自身的语言范式带给世人长久的喜爱与眷顾。

在现代陶艺的制作中,原料的取材是不拘一格的。与多种材料的结合、并用、渗透,产生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使现代陶艺既有丰富的表现性又有充分的协调性,表面装饰和空间处理也登上一个更高的层次。现代陶艺注重质地性能,不讲究是粗糙还是精细的原料,取材也不再仅限于瓷泥和陶泥,而是有意突破传统陶艺原料的使用范围,利用泥料的不同特性,发挥各种材质的潜在美感,只要能经窑烧的泥、沙等材料都可用来为之服务。不同的材质产生的不同颜色和质地使作品变化丰富,展示了文化艺术与自然的交融。自然、朴实的陶艺品,通过对泥土和火的深刻理解,赋予艺术情感恰如其分的表现,讴歌永恒不变的大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带给观者自然真实的感觉,也应和了现代人以充沛的心性去体味、感受生命价值和人生过程的要求。

三、现代陶艺所追求的形式美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现代陶艺在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要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新内涵、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尽可能表现人的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想空间。

当代设计中“拿来成分”的增加,需要艺术家在创作陶瓷艺术作品时用广阔的视野、宽容的胸怀去观察理解外来文化中的众多艺术形态,合理取舍,为我所用。后现代风格在陶艺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陶艺家几乎都在探索如何表现自己所理解的陶艺的“后现代”语言。在这里,作品的意义不再是确定的和现成的,而是模糊的,各种元素、各种符号都可以在作品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观赏者只有通过自身“二度创作”式的参与,才可从自己的想象、思维、兴趣中寻求自己所理解的意义。这点可从陶艺家的创作中得到证实。

四、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

现代陶瓷艺术的价值和市场其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市场才能体现艺术品的价值,有艺术品的价值才能繁荣市场,才能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现代陶瓷艺术品要想得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市场中寻找和挖掘自身的价值,离开市场的经济支撑,为艺术而艺术是不现实的。可以预料的是,现代陶瓷艺术品的市场化进程或早或迟会发生,这也将是现代陶艺成熟的标志。

现代陶瓷设计 篇12

关键词:慢设计,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可持续性,情感体验

引言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吃着快餐,坐着动车,用着快递,执著于提高效率,各种速度型名词和现象充斥于生活,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将物品使用到其生命尽头,消费成为经济繁荣的象征,但是物质越是丰盛,人们反而越不满足,担心失去而惴惴不安。与此同时,过劳死与亚健康、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等问题层出不穷。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慢》一书中发出的感慨不禁让我们反思:“慢的乐趣怎么就失传了呢?”

1、智慧的平衡

在《说文解字》中,汉字“慢”的一半是“竖心”,另一半的上面是日,代表时间,中间是眼睛,底部是手,手与眼有做事的含义,做事做得不好就耽误时间,这样就慢,所以“慢”在汉字中有懒惰的意思,属于贬义词。这是对“慢”字最原始的解释,在大家日常的观念中慢则意味着落后,而落后则意味着贫穷、被动。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各种媒体上最常见的词就是创新,创新包含着革命的概念,这意味着快速改变,但若希望长久享受创新建设出的美好生活,这就与永恒有关,而永恒则意味着慢享岁月,因此辩证地看待“慢”,寻找一种智慧的平衡,也许就能开解人们由于担心失去而惴惴不安的心灵。

2、慢设计理念

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面对快餐文化的泛滥,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活”的概念,这种“慢”,不是速度上的慢,而是一种放慢脚步、品味生活、回归自然的心态。讲究该快则快该慢则慢,用正确的节奏积极的生活,以达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的境界。这种生活方式提出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慢文化”,慢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慢设计是一种设计哲学与设计方法,力图通过设计减缓现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提醒人们重新审视欲求,主张抛开现代社会经济、技术、政治的桎梏,与自然形成平等的关系,改变对浮华与奢侈的盲目追逐,静享内心的喜乐满足与宁静美好。慢设计有四个前提:1、对地球生态负责;2、减少经济、技术、政治思想对设计的影响;3、减缓对地球资源以及各种消费品的消耗速度,削弱人类中心主义对环境以及人类自身的危害;4、减弱工业、消费、资讯对产品耐久性的联合侵害。[1]

慢设计是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延展,它进一步提出了纠正过去设计工作中效率为先、消费第一的传统观念。慢设计理念主张人们关心产品内在的“表达”,这种表达超越了人们对产品功能、物理属性和寿命的感知。慢设计主张重新看待人们在不同的环境里使用产品发生的内心反映,将产品投入人与环境中,而不是独立地看待;慢设计的工作过程是个开放、协同合作、依靠共享的透明系统,鼓励用户积极参与到设计过程,和设计者交换想法,以期得到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作品;慢设计主张设计周期更加完备,从而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使得设计者超越现有环境,展望到未来的发展,从而成为设计变革的推动者。

慢设计理念从其提出到现在只有十余年时间,由其理论的特殊性决定了慢设计是个新兴、开放的系统,其倡导的设计原则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绝对真理,它等待人们的不断修正与改进。

3、慢设计的现代日用陶瓷

3.1 重新考虑对日用陶瓷产品的需要

慢设计理念提倡消费者与设计师共同考虑日常生活中对日用陶瓷的真正需要,求实求新求美求廉,不为炫耀,也不从众,更别让商业宣传来控制人们的选择。这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设计来扭转人们过分追求物质消费的心态,让日用陶瓷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某种流行风潮主导下的速食产品,使人乐于长期使用,且倍感珍惜。

对日用陶瓷产品不作无谓的装饰,功能与形态合理结合,体现陶瓷原生的质感与色泽,让人通过在特定空间使用该产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来丰富产品美感。例如,芬兰Tonfisk设计公司设计生产的Warm茶具系列,探寻到形式与功能的极佳结合点,自2000年面世以来得到市场的良好反映。该套茶具采用白瓷杯身,紧密包裹以胡桃原木制作的环状隔热套,视觉上设计语言温暖亲切、简洁大方,触觉上木质围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解决了热饮烫手的难题。环状木质底座使得茶具放置更稳定不易倾倒。清洁时,只需将隔热套取起,白瓷部分可以清水冲洗,木质部分用抹布擦拭即可,操作十分便捷。产品的外包装也配合产品的整体设计理念,没有任何装饰朴素自然、致简致纯(见图1)。慢设计理念致力于让使用者与日用陶瓷产品进行内在的情感交流,让产品来感动使用者,促人们产生对生活的新思考,用思考的感悟来丰盛生活,而不是用各种产品来填充。

3.2 注重对环境负责的可持续性

(1)材料与工艺的绿色环保

这里所指的绿色环保主要指生产以及使用两个层面。一是对生产过程的绿色可控性;二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的环保无害性。前者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从传统的木柴烧窑到使用液化气,从企业内部废物资源再利用到社会自然资源的大循环,不断的改进工艺与观念,并在制作产品时选择安全环保的坯料、釉料等等。后者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控制陶瓷食器在使用时铅、镉等重金属的溶出量,控制陶瓷洁具的用水量,通过技术改良提高日用陶瓷的耐污性、硬度、韧性等性能,等等,避免人们的生命健康受到伤害,提高了日用陶瓷的使用寿命并节约自然资源。

(2)功能至上,形态的精简合理。

慢设计主张将人们从消费至上、快速新陈代谢的商业社会中解放出来,强调长期使用某日用陶瓷产品而不频繁更换,以达到自身的满足以及对环境的责任。做到这点的前提是产品自身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性以及百看不厌的精简外观。只有这样,日用陶瓷产品的生命周期才不会因为快速转变的时尚风潮、不合时宜的使用功能而终结。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洗过的水杯倒扣以便沥干杯内残存的水,垂直倒扣时水流出的速度最快,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倒扣后杯子与托盘形成封闭空间导致水渍更难晾干,韩国的NOTHING DESIGN GROUP设计了一款名为“真空妙有”的水杯,他们将杯子的把手设计成直角,虽然水流出的速度减慢,但完美的解决了前面的问题(见图2)。“真空妙有”水杯造型轻松简洁,适用于各种风格的室内空间,功能特点明显区别于同类日用陶瓷产品,使其具有强盛的生命力。

3.3 注重情感体验

(1)文化背景的体现

哲学上一个永恒的疑问是: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设计本身是没有界线的,但是在这个常常将世界称为地球村的今天,很多地域特色与民族传统慢慢被淡忘,若我们的日用陶瓷产品能够与传统文化结合,或将古老的传统工艺创新再利用,或使用本土的原生、天然材料等等。这样不但有利于传统的文化和工艺的继承与发展,也无愧于陶瓷在中国八千余年的历史[2]。并能赋予人们对传统的热爱,对纯厚质朴的向往,以及对平衡生活观的重新认识。

(2)愉悦的个人体验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日用陶瓷产品,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快乐与欢笑,在安全、绿色、有效装饰的设计前提下,为日用陶瓷产品附加情趣设计,能让其不但具有物的属性,还能传达更高境界的审美趣味,升华对于生活的体验。例如,美国的Food Face MR&MS笑脸陶瓷餐盘,专为儿童设计,餐盘为白瓷材质,外型与普通餐盘一致,不同的是餐盘内部有一个微笑的人脸,但这个人脸没有头发与胡子,素面朝天,等着人们用蔬菜、水果、香肠、面条等食材为其装扮各种迥然不同的表情,让孩子愉快地自主用餐,并享受创造的乐趣。这个设计加入了使用者的互动,如果没有人们的“装扮”这个设计就不能称为完整的设计,使用它进餐也许比使用传统餐盘要慢,但其带来的乐趣则要浓烈的多。

3.4 合理利用高科技

慢设计力图通过设计还原物的本来面目,但并不意味着回归田园牧歌般的手工业时代,社会是动态发展的,慢设计必须合理、适度地利用高科技,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我国的日用陶瓷属于劳动及资源密集型产业,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应在恰当的环节利用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制坯、干燥、烧造设备与技术,有利于提高成品率和产品质量,有利于增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力,在人类、自然、经济的相互关系中获得长远的平衡。

结语

日用陶瓷产品往往大量生产,制作流程复杂而漫长,占用了大量自然与人力资源,且一旦制成基本无法修改,而人们的生活又无法离开日用陶瓷产品,由于这种特殊的物质属性与市场需求,设计者与生产者应该采用谨慎负责的态度对待日用陶瓷的设计与生产,慢设计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指导理念。慢设计在现今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有重要的意义,慢设计强调社会责任,更加体现了设计者的修养,慢有时意味着更艰苦的付出,慢设计理念的推广也许能成为一股力量,去阻止为了快或表面上的快而做假的现象。慢设计理念的推广也能缓解大众对日用陶瓷产品的快速消费与更新换代,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寻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物质、精神、文化、情感的满足。

参考文献

[1]Alastair·Fuad·Luke.“Slow design:a paradigm shift in design philosophy”Design by evelopment conference,Bangalore,India,December2002.www.slowdesign.org.

[2]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东方出版中心.1985.1

[3]史跃军.坏了的钟摆—对慢设计理论尺度及实践方式的思考[J].装饰.2010.3

[4]杜军虎.论慢设计[J].装饰.2008.11

[5]刘磊.孙立丰.钊守丽.论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理念[J].中国陶瓷.2010.5

上一篇:施工测量定位下一篇:教学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