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2024-09-19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精选12篇)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1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 在这种环境下, 人们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 医院的护理服务、技术、人才素质已经成为吸引患者的主要因素。内科是基层医院的主要科室, 其护理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满意度, 也直接关乎患者的生存与发展。为分析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的质量, 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下面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800例患者, 其中男459例, 女341例, 年龄18~77岁, 平均 (48.7±2.8) 岁。

1.2 方法

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质量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就诊环境、护理人员仪表仪态、需要改进的工作、护理服务内涵等。使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由被调查患者独立填写, 若患者对问卷内容存在疑虑, 则为其进行解答。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 可由患者进行口述, 家属或其他患者进行填写, 填写完毕后及时的将问卷收回[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 其中有效问卷782份, 问卷有效率为97.8%。

2 结果

2.1 服务质量

在总体满意度方面, 很满意者559例 (71.5%) , 基本满意142例 (18.2%) , 不满意81例 (10.4%) , 详见表1。

2.2 患者期待改进的项目

患者最为期待改进的项目包括8项, 其中患者反映问题较大的包括缩短等待时间、提供健康咨询、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三项, 所占比分别为35.9%、28.8%与17.6%, 内科患者期待改进护理服务的项目情况, 详见表2。

例 (%)

3 讨论

3.1 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存在的缺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2012年本院患者对于内科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为71.5%, 其中满意度不及格的项目包括“内科就诊秩序”“护理人员的咨询与健康指导能力”, 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包括“护理人员文明礼貌用语”“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实施流动服务的质量”与“护理人员能够坚守岗位”, 其他几项的满意度也不是十分的理想, 这就表示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依然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此外, 本次调查显示患者最希望医院改进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缩短等待时间”“提供健康咨询”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方面, 所占比分别为35.9%、28.8%与17.6%,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基层医院在候诊时间、健康教育的咨询以及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方面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急需进行改进。

3.2 提升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对策

3.2.1 配备一定数量的护理人员

在医疗制度的改革下, 护理工作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在基本公共卫生制度的影响下,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领域也得到了不断的扩展, 护理人员也逐渐成为健康保健工作的重要成员, 实际上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已经十分的繁重[2]。目前还需要负担其他的健康保健工作, 这就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责任意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该种情况, 基层医院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 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3.2.2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在社会的发展下, 人们对于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就对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与护理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3]。本组患者最希望得到改善的项目就包括“提供健康咨询”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为此医院方面应该加强对在岗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为她们提供进修的机会, 对于技术水平较低的护理人员则需要采取在培训、转岗或者解聘的方式, 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护理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3.2.3 加强护理质量的考核工作与薄弱环节的改善工作

基层医院可以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考评组织, 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查工作, 不断的完善护理制度与护理措施, 全面的提升护理的质量[4]。此外, 医院管理人员要了解内科患者的就诊趋势, 在必要的情况下提供专家坐诊, 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完善便民服务, 重视患者的各类权利, 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就医氛围, 这样才能够体现出“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晓飞, 肖游章, 王晓燕.基层医院内科护理服务质量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8 (25) :56-58.

[2]陆琴, 陈琼, 胡喜红.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的调查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0) :87-88.

[3]潘虹, 巩丹慧, 池成涛.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1) :89-90.

[4]刘翠珍.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5) :145-146.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2

我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确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而我们内科非常荣幸被选为全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5个月的活动期间,科主任和护士长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不辞艰辛,积极带领,全体护士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夯实基础护理,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朝着“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不断前进,作为科室的一员感受颇多。

护士长每天在病房巡查,针对病区存在的问题及病员提出的意见积极进行整改。如针对我可夜间q12h输液人次多,护士少,存在潜在风险,护士长则及时调整加强夜间人员,确保每位病员及时得到治疗;下午16:00责任护士带病历进行护理查房,了解病员当天的治疗情况,告知病员第二日的相关检查、治疗及注意事项等。

加强了护患沟通,尽量给病员创造舒适方便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的环境。如我们每个班次接收的新病员当班护士都要向病员做自我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环境、作息时间、相关检查等。在病房现有的条件下加强热水供应,备齐盆具等一次性用品。

我们用实际行动演绎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我们内科病员多数是老年人,新入长期卧床病人入院时已饱受便秘

困扰,使用开塞露后大便仍未解出,我们的责任护士二话不说一点一点的用手把大便抠出来,并再三指导防止便秘发生的方法,减轻病员的痛苦,病员和家属非常感激,连声道谢,我们的责任护士就说了一句“这是我应该做的”。

每天我们护士来到病床前为每一位病员做疾病的相关知识宣教、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言传身教。病员及家属细心的聆听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着,还说“你讲的知识我们太需要了,希望这项工作能继续做下去。”

我们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还有很多,病员满意的微笑温暖着我们,病员康复的笑声激励着我们,我们有信心将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做得更好。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3

【关键词】内科;临床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045-01

近年来因临床护理的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医疗事故屡见不鲜,这对本来紧张的的医患关系无疑是雪上添霜,进而导致医闹、甚至是人身伤害等等事件的发生。内科临床护理作为医疗卫生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对整个医疗质量和医疗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内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也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它不但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对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影响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因素

1.1护理的观念有待于提高。观念决定着工作的态度,而态度决定工作的成效。思维观念是有效行动的前提和关键。在目前的情况下,多数的护理人员都不具备科学的护理观念,在临床护理整体意识和护理个性化方面表现尤其突出。很多护理人员缺乏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上帝的观念,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呈现出服务态度差,导致护理质量差。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质量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水平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只有不断更新自我的理论知识,才能跟上医学发展和提高护理质量。当前很多护理人员呈现“吃老本”的现象,水平依旧停留在以往的水平,没有更新自我素质的意识,这势必制约护理质量的提高。所以,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护理理论知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必须从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观念和意识做起。

1.2护理管理制度有待于规范: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对护理人员采用聘任制,一大批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科生一毕业就走上了内科临床护理的岗位,导致实施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满足患者的健康和心理需求。再加上护理人员岗位培训的形式化及培训内容的陈旧化,导致培训无法收到预期效果,不利于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此外,医疗机构对于护理对象分类护理和护理等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护理难度大的患者得不到应有的护理,从而加大了护理风险,制约着护理质量的提高。另外,有些护理人员怕担责任对护理事故进行瞒报或者谎报,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临床护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十分高的工作,要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没有必要的护理专业功底是不现实的。在当前我国医院,尤其是一些小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而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直接影响医嘱执行的效果。

1.3影响护理质量的社会环境

影响护理质量的社会环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导致长期以来社会大众形成的一种对内科临床护理的错误理解,对于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使人们对临床医护工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出了对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迫切要求。

2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慎独精神的培养。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这与她的责任心、医德、内心信念与自制力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医护工作者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的基础。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工作的特殊性,对患者生命健康给予充分尊重。并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做好护理工作。如,恶心与呕吐患者需要内科护理人员作以下独立做好以下护理:1)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有无继续呕吐,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和量、颜色、气味。若出现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病人呼吸可变浅变慢。监测和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直至稳定。若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说明血容量不足,应准确测量和记录每天的出入量、尿比密、体重,并及时报告处理。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例如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2)生活护理: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呕吐后及时给病人漱口,清理被污染的床褥、衣被;使用棉签、纱布清洁口腔时,注意避免刺激舌、咽、上腭等,以免诱发呕吐;疑有肠梗阻时,应禁食、禁水并进行胃肠减压。3)用药护理: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如口服补液未能达到所需补液量时,仍需静脉输液以恢复和保持机体的液体平衡状态; 4)对症护理 呕吐时应协助病人坐起或侧卧位,使头偏向一侧;对昏迷病人尽可能吸尽口腔呕吐物,避免因不慎將呕吐物吸入气道出现窒息。5)心理护理 针对体液不足的原因,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如何防止疾病复发,指导病人如何消除或减少诱发因素。

2.2强化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是临床护理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各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护理人员培训机制,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的素质。针对刚入职的护理人员,实行导师制,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担任其导师,对新护理人员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指导和培养。此外,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护理人员岗位培训,不断更新和完善培训内容,做到培训内容与工作实践联动化,使培训工作告别形式化,真正实现培训的价值,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2.3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2.3.1细化临床护理等级,引入层级管理。护理人员素质的多元化和人数的有限性与满足患者护理需求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矛盾。因而,需要一种制度对护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确保每个患者都得到应有的护理和护理资源的节约。层级管理是一种新型的内科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引进层级管理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内科临床护理质量。

2,3.2推行护理风险管理,在分析护理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对医院的临床护理推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护理对象进行风险等级分析,针对不同风险的护理对象进行不同的护理。

2.3.3建立差错事故报告登记制度,确保护理安全加强质量控制,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隐患,鼓励大家积极上报。对积极上报者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减轻处罚,对故意隐瞒不报者施以惩罚。

3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作为医疗机构以及医护工作者应当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摆在工作的首位。护理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的态度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因此,护理人员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赢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郑群怡,张秀英,张海燕.适应新的护理观念,加强对护士的培养[J].中国护理管理,2005,(06):31-33.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4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科实行优质护理之后 (2013年6月-2014年6月) 的112例患者资料, 作为观察组, 年龄15~72岁, 平均 (49.66±28.39) 岁;男61例, 女51例;平均住院时间 (6.32±2.38) d。回顾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资料112例, 作为对照组:年龄13~76岁, 平均 (48.71±29.08) 岁;男64例, 女48例;平均住院时间 (6.41±2.26) 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法, 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与护理不良事件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评估优质护理的效果。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理知识、表格书写、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状况, 对这4项进行打分, 100分为满分。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WHO疼痛分级标准对焦虑和疼痛进行评分及分级[2]。

优质护理服务: (1) 建立责任分工制, 全程、全面护理患者:明确护士长工作职责, 构建护士长直接管理责任护士的架构, 要求护士长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提高护理效率;落实责任制, 推行以老带新模式, 采用弹性排班模式, 进一步细化护理工作流程, 明确指责;针对患者的病情, 实行分级护理, 护士分层使用。 (2) 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 注重细节管理: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教育, 提高护士职业风险意识;每月1次定时对护士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培训, 每年举行1次护理技术比武活动, 表彰先进, 提高护士的积极性;设立护理安全预警制度, 掌握意外情况的处理流程;限定家属探访时间, 保证患者休息时间, 防止交叉感染产生。 (3)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教育:a.规范入院宣教, 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自我介绍, 协助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并选择床位, 亲切告知住院须知与医院周边环境情况, 加强与患者沟通, 消除患者的消沉、沮丧情绪。b.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详细告知各种检查时间, 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恐惧感。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播放轻松的音乐。通过语言、态度、行为、表情等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使患者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 减轻其身心痛苦, 增强其信心[3,4]。c.对患者进行出院教育, 详细告知如何用药, 复诊时间、地点, 给予患者和家属健康的饮食指导。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性别、护理不良事件、满意度等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平均年龄、住院时间、焦虑等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实行优质护理之后, 护士的自身素质普遍提高, 观察组的护理知识、病例书写、服务态度、操作技能打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满意率与护理不良事件比较: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而且护理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要求以患者为中心, 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 全面、全程护理患者, 深化护理专业内涵 (提供专业照顾、协助诊疗、健康指导和沟通协调) , 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 促进专业发展[5,6]。“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 处处为患者着想, 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控制服务成本, 制定方便措施, 简化工作流程, 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7]。优质护理服务的内容:满足患者基本生活的需要, 保证患者的安全, 保持患者身体、心理的舒适, 取得患者家庭和社会的信任、协调和支持, 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患者家庭与社会的满意度。每位患者配备责任护士, 责任护士要求“三贴近”, 既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责任护士必须了解负责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 掌握诊疗的流程和护理措施, 打造出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护理工作模式[8,10]。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我科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 对手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舒适护理, 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感显著减轻 (P<0.05) 。因此“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内科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提高内科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6月之后入住的112例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 作为观察组。回顾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患者资料, 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住院期间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件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 内科的综合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患者满意度也大幅提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内科,护理质量,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秀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5) :94-96.

[2]蒋秋萍, 张红妹.内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31 (20) , 3336-3337.

[3]李玲波.手术室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 (16) :128-129.

[4]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156.

[5]崔群仙.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体会[J].护理研究, 2011, 25 (1B) :158.

[6]徐秀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5) :94-96.

[7]袁政.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J].全科护理, 2011, 9 (12) :3183-3184.

[8]程军, 李新华, 陈敏.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的做法与体会[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1) :78-79.

[9]王杏杰, 杨士娟.病房护理质量评价的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 2010, 12 (3) :334-335.

中医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细化措施 篇5

一、出、入院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面带微笑、主动迎接新病人。2.备好床单位,责任护士主动自我介绍,做好健康教育及入院宣教。3.对危重、精神行为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预防跌倒、坠床、压疮风险评估;对有高危导管的患者进行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进行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里状况等。

4.进行出院指导,如: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流程、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健康指导等。

5.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出院登记。

6.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做好专科回访工作,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及患者康复情况,将护理服务延伸至院外。7.对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处理

二、基础护理

1.认真、规范做好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每周设定固定的基础护理日,做好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

三、饮食护理

1.根据时令、患者体制及相应证候给予饮食指导,告知其饮食内容。,四季养生饮食疗法。

2.饮食以低脂、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纤维素,维生素丰富饮食,易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动物脂肪、腌制品、限制烟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

3.生活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保持乐观平稳的情绪。

四、专科护理

1.嘱拔罐患者应注意避风寒,慎起居,拔罐后三小时禁止沐浴,注意保暖。

2.患者贴耳针后应注意耳穴贴是否松动,保持耳穴贴位置正确,如有松动给与及时更换。

3.足疗患者应注意水温合适,防止烫伤,对于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降低温度,防止皮肤损伤后糖尿病足的发生。4.熏蒸患者应注意避风寒,防跌倒发生。

5.针灸患者当日不能沐浴,慎起居,避风寒,注意保暖。6.在疾病恢复期患者要生活要规律,防止情绪波动。严格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护理病人,做好记录。

五、专科用药

1、中药汤剂:病位在下,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疾病,肠道病等,宜饭前服;病位在上,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病症,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宜饭后服;寒性药剂宜凉后服,如治疗大热病等;热性药剂凉后服,如治真寒假热病;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宜凉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在35℃左右温服,凡伤风感冒、解表驱寒的药,应趁热大口服下;安眠镇静药,宜睡前服。

2、中药类静点药物:应使用精密输液器,注意配伍禁忌,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如出现外渗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六、患者安全管理

1.入院病人按入院评估单要求逐项认真评估,根据评估的分值进行安全告知评估,预防跌倒、坠床、压床的发生。

2.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确保患者安全。掌握病人“十知道”。

3.所有住院病人均使用“腕带”标识,严格遵守患者身份识别制度。4.外出检查患者均安排专业人员陪检。

5.患者院内健身时叮嘱患者注意院内车辆,防止磕碰。

神经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思考 篇6

【摘要】为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率先试点进行优质护理服务。方法:通过调整护士工作模式,强化基础护理,丰富护理内涵等措施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经过5年的优质护理服务,我科护士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保障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患者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 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83-0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各级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优质服务模式。护理工作的对象、内容和规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启动了旨在使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和以“夯實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科于2010年5月在全院试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自活动开展以来,我科通过各种措施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切实改善了病人的体验,为患者提供安全、科学、优质、满意的整体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一临床资料

神经内科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治,收治的患者多为脑血管病和神经免疫疾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生活不能自理的多,所以护理任务重。我病房设有床位40张,开展优质护理后我科配备护士25人,床位与护士的比例达到了l:0.5。护士的编制中包括主管护师 5人;护师 5人;5年以下护士及新毕业护士 15人。

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1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强化全员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2调整护士工作模式,明确岗位职责

2.1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纳入每月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每月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2.2实施A-P-N排班。根据床位数,以患者就近及病情轻重为原则,将病区护士分为4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由2名护士组成,设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责任组长由护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护士担任,不参与轮值夜班,分管6-8个患者。责任护士由注册护士担任,固定3个月不参与轮值夜班,分管4-6个患者。每个责任护士负责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实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2]。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是优质护理的核心内容[3]。责任组长在完成所管患者的治疗护理工作的同时,承担着指导和带领所在小组责任护士处理复杂、疑难、危重病例的护理问题,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检查落实责任护士工作等。其余护士参与轮转P班、N班、办公班和辅助班等。

2.3改革护理流程。实施了床旁护理和床边记录,将护士工作站前移到病房,护士有床边工作车携带所管患者所需要的治疗护理和记录的用具,减少了护士往返治疗、办公室与病房的次数,避免了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2.4细化基础护理工作流程。

我科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基础护理工作由护士来承担。患者饮食由营养师制定食谱,供患者选择,护士为昏迷和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由营养科制定鼻饲饮食或喂饭,能自理的患者鼓励患者自理。护士主动询问并协助患者大小便,对于有尿管的患者做好尿道口的消毒等。在晨间护理时协助患者漱口刷牙,刮胡须。保持指甲胡须的清洁,晚间护理时再次协助患者漱口刷牙,洗脚。对昏迷患者做好每日2次的口腔护理。保持床单元的清洁干燥平整,每周更换1次床单被套枕套,被服污染时随时进行更换。协助卧床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1次,保持皮肤的清洁,为卧床患者擦身洗头,对能自理的患者督促其洗澡洗头。

2.5简化护理书写。根据我科的特色,设计了表格化的护理文书,对病重病危病人实行“有病情变化才写,无变化则不写”的原则,减少书写时间,控制每日书写时间在半小时以内。

2.6实行延续护理服务。我科建立了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本,启动“责任护士随访热线”。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出院后身体健康情况,提供健康咨询,指导患者用药,康复锻炼等。提醒其及时复诊。

3 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3.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3.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4采取有效措施,在重点工作方面有所突破,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4.1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分管病人,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8名患者。

4.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综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4.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合理搭配各班高、中、低不同年资护士,保证重点时段的护理人力,保证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5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丰富护理工作内涵。

5.1将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5.2合理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继续推行表格化护理记录,切实减轻临床护士的书写负担,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三结果

经过8个月的试行,充分调动了病房护士的积极性。经过发放问卷调查.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较前明显提高,陪住率也由实施前的42%下降到28%,院内质控检查平均成绩由96.2分提高到98分。护士正确的认识到了基础护理的重要性,护理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四讨论

1 只有改革工作模式,明确职责,强化基础护理,才能大幅度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合理的岗位设置是保证各级护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它有利于各尽所能,人尽其才[5]。白班组长在护理质控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担任白班组长的护士必须要有一定的资质,首先应是主管护师或高年资护士.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具有敏捷的思维和敏锐的观察力。且每个班次都有以老带新两名护士值班,减轻了年轻护士的精神压力,增强了资深护士的责任意识,也避免了中午及夜间单名护士值班因在床边作治疗、护理时,护士站没人等现象,确保了病人安全。且由于开展了床旁护理和床边记录,简化了护理书写,不必要的跑腿次数明显减少,劳动强度明显减轻,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方便快捷,观察记录病情及时、准确。真正做到“还护士于病房”,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放在照顾患者上。且由于基础护理得到强化,不但使病人舒适度提高,还使病人及家属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

2 丰富护理内涵,加强安全举措,使病人能更早更快的康复。由于开展了专科特色的护理,使护士能及时评价病人的机体恢复情况,及早开展相应的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如语言恢复锻炼),有助于护理措施的正确实施,促进了患者的康复。且住院期间开展的保证安全的相关措施,使病人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证,从实际行动上使患者及家属安心。病人出院后的回访更能让患者时刻感到医护人员对他的关怀,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3 公平合理分配薪酬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护士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关系到每个护士的切身利益。新的绩效考核明确了护士是护理工作的行为主体、责任主体和利益主体,以正强化激励为手段,争创优良业绩为目的,辅以适当的负强化,以规范护士的不良行为,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意识和绩效意识,使每位护士在临床护理中能自觉对照考核标准,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改进护理工作方法,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的满意度。同时考评向工作风险高、上夜班、辛苦程度高的岗位倾斜,也解决了护士不愿上夜班的难题。

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规范了护士的服务行为,护士的价值得到实现,护理质量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紧张的医患关系较前缓解。

参考文献

[1]温雪霞.浅谈如何搞好优质护理服务【Jl 中国疗养医学,2006,15(2):130.

[2] 黎月英.护理服务品牌的创建与效果分析【J】 .护理学报,2009.16(5B):23.

[4] 陈红宇,彭慧丹,李娟.护理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J】 .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 18-20.

[5]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里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循环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循环内科进行治疗的62例患者, 运用计算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研究组31例患者中, 16例男性患者, 15例女性患者。年龄15~64岁, 平均年龄 (38.55±4.96) 岁。对照组31例患者中, 17例男性患者, 14例女性患者。年龄14~66岁, 平均年龄 (39.74±5.01)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 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试验可比性尤为突出。

1.2 方法。

对照组:31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 包括病情监测、药物护理、健康教育等。研究组:31例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一切, 包括执行医嘱、基础护理、宣教、血糖监测、心电监护、换药等, 一包到底。责任护士对负责的患者给予整体护理, 将病情监测、生活护理、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融为一体[2], 给予患者全程、全面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积极巡视患者, 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及情绪的变化, 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感。2细致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生活的每个细节进行精心的护理, 包括口腔护理、翻身叩背、足部护理、擦浴等。尊重患者的隐私、权力, 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例患者, 让患者感受无微不至的关怀。3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入院、每个治疗阶段、出院指导等宣教, 通过书面、口头宣教的方式, 集中宣教及面对面指导相结合, 同时定期安排讲座, 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病因、预防以及治疗情况,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增强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信心, 主动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4落实核心制度:对于刚入院的患者, 责任护士应先对其基础情况进行准确评估, 待评分后填写好评估表, 然后向患者或其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同时, 在患者床尾粘贴警示标牌。谨慎做好早、晚床头交接班工作, 对责任护士进行严格考核、检查, 监督责任护士的评估是否全面、准确;基础护理服务是否到位;床单元是否规范;巡视工作是否及时;患者或其家属是否掌握饮食、休息的原则;对患者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是否知晓。

1.3 满意度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共设20个问题, 每个问题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共发放62份问卷, 患者填写完毕后立即回收, 回收62份, 回收率达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计数资料, 用百分比 (%) 表示, 然后利用χ2进行检验。当P<0.05时, 说明试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88% (31/3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 (25/32) , 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也是社会对护理人员的必然要求, 更是护理管理人员所追求的目标, 从护理服务模式的改变, 再到护理观念的转变, 主张提供细节服务、主动服务, 由护理者的一言一行做起, 注重护理的责任感、技术操作、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次试验中,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逐渐深入, 护理人员从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再到感动服务, 护理人员的心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护理工作越来越细致、越来越全面。不但提高了护理服务的理念, 而且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我价值, 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的安全, 增进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使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 这一结果与以往杨英等研究人员的试验基本相符[3], 进一步说明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可行性及重要性。由此我们认为, 在循环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能明显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循环内科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循环内科进行治疗的62例患者, 运用计算机抽签法进行平均分组, 对照组31例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31例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88% (31/32)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 (25/32) , 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循环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能明显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

关键词:循环内科,优质护理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心容, 何剑.PDCA循环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管理, 2012, 10 (3) :63-65.

[2]林玉筠, 冯成梅, 杨道风, 等.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效果[J].重庆医学, 2011, 26 (24) :345-346.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心血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在34-78不等,平均年龄53岁。在调查中,有58例为高血压,20例心力衰竭,5例风湿性心脏病,17例冠心病。护理人员年龄在22-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32岁。护士文化程度分别是:本科5人,大专1人,中专2人。护士职称包括: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5名、其余均为护士。按照工作时间划分:>20年以上2人、10-19年之间2人,5-9年之间4人,不满5年的14人。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是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将观察组的50例患者分为5组,每一组都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改变当前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加强沟通,便于护理人员更加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心理状况的变化,做到24小时全程护理,确保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况。护理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患者的状况,在交流过程中,语气要温和并耐心解答患者或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定期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知识的健康讲座。心血管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将会对病情的转归产生很大副作用,如果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疗,对病情恢复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强化护理工作的责任心,及时与病患进行沟通,解决患者的相关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100例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之后,对照组50例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30例,比较满意15例,不满意5例,对照组的满意度90%。观察组患者50例中,对护理工作满意的有41例,较满意的有8例,不满意的1例,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8.3%。情况如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经过精心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结果也不一样,对照组经过一般护理之后,病情显效的有25例,有效的有17例,无效的有8例,有效率为84%,观察组显效的有32例,有效的有16例,无效的有2例,有效率为96%。情况如表2。

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看出,观察组通过护理之后有好转的病患要多于一般护理的患者。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每年呈现递增的趋势,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心血管病属于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所以本病的治疗除了进行生理上和医疗上的治疗外,还应该进行心理的治疗,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在我国中老年人中大约有60%的患有不同类型的心脑血管的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的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已经形成各种治疗模式,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护理标准的定论,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护理工作不当,很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甚至有的病患会由于护理工作的疏忽而导致生命危险甚至死亡。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他们文化程度、性格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心血管内科的工作量本来就比较大,很容易造成护理人员心情的烦躁,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影响到护理人员和病患之间的关系,导致护理工作效率下降。

本文主要针对100例心血管患者,对其中的50例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从患者入院、治疗、出院全程进行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依据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性格差异等对患者进行分类,有针对性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工作之后,两组病患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的恢复状况都有所差异。

综上所述,心血管内科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有利于增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讨,总结相关的工作经验,为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1月期间收治的心血管内科的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专门为患者制定一套综合的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将不同护理的两组病人状况和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结果也不一样,对照组经过一般护理之后,有效率为84%,观察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0%,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8.3%。结论 100例患者经过不同分组进行护理后,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对病患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有助于病患的治疗和恢复,对于病患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治疗都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心血管内科,护理,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晓亭,王晓梅,郑英花,等.心内科住院患者人性化护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19期.

[2]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年01期.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96例心血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把患者平均分成两组,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患者48例。对照组48例患者, 男性患者26例, 女性患者22例;年龄35~80岁, 平均年龄 (55.3±2.1) 岁;其中27例为高血压患者, 10例为心力衰竭患者, 8例为冠心病患者, 3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观察组48例患者, 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20例;年龄36~82岁, 平均年龄 (56.5±2.5) 岁;其中25例为高血压患者, 8例为心力衰竭患者, 10例为冠心病患者, 5例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未见明显差异 (P>0.05) ;存在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8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式护理, 观察组48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 具体干预措施有:①基础护理:患者住院日起, 为患者介绍科室环境、主治医师以及责任护士。护理人员要在患者住院过程中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掌握好患者的基本情况, 对患者身体与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解答, 并讲解该病注意事项。陪同患者做各项检查, 以此增加患者的配合度与信心[3]。②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按照患者实际病情, 定时为患者开设健康讲座, 实施宣教活动, 掌握患者心理变化并及时进行开导, 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与活动护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摄取表, 保证患者营养平衡, 同时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 加快患者康复。④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 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讲解后续治疗方式以及有关注意事项, 嘱咐患者需要及时回院复诊。

1.3 评价指标。

护理效果评定指标: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经心电图检查提示未见异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经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任何变化。护理满意度评定指标: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满意度予以评估, 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三个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及时记录并予以汇总, 汇总后数据的分析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 借助率 (%) 表现计数资料, 借助χ2检验组间比较;若对比P<0.05, 则表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与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4 8例患者中, 显效患者3 4例 (70.83%) , 有效患者12例 (25.00%) , 无效患者2例 (4.17%) , 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48例患者中, 显效患者26例 (54.17%) , 有效患者12例 (25.00%) , 无效患者10例 (20.83%) , 护理总有效率为79.17%。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 具有显著差异 (χ2=6.095, P=0.014) , 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48例患者, 满意的患者36例 (75.00%) , 一般满意的患者10例 (21.74%) , 不满意的患者2例 (4.17%) , 护理满意度为95.83%;对照组48例患者, 满意的患者24例 (50.00%) , 一般满意的患者13例 (27.08%) , 不满意的患者11例 (22.92%) , 护理满意度为77.08%。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具有显著差异 (χ2=7.207, P=0.007) ,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具有特殊性, 若护理不到位, 容易危及患者生命。护患关系近些年来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医护工作人员都在探索如何创建好和谐护患关系, 以此增加医院信誉[4]。

优质护理服务属于全新的护理模式, 主要以患者为中心, 按照患者实际情况进行, 注重卫生管理护理, 以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为基准[5]。同时还要虚心接受患者意见, 与患者积极沟通, 帮助患者培养有规律的饮食。另外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 维持生活健康, 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 让患者充分释放不良情绪。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83%, 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83%,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08%。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 (P<0.05) 。结果充分表明, 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心脑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具有极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 能够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权开花.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0 (9) :264-265.

[2]彭曼娜.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4, 18 (11) :266-267.

[3]程凤霞.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与保健, 2014, 22 (5) :136.

[4]盘四香.优质护理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26 (14) :221-222.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10

1 心内科护理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仪器设备方面

心内科护士需熟练掌握的仪器有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心电图机、主动脉球囊反搏机等。由于抢救设备使用不当造成延误治疗, 很容易造成医患纠纷。

1.2 环境设施方面

心内科高龄患者较多, 年老体弱, 视力下降, 且老年男性常合并前列腺增生, 夜起如厕频繁, 如果遇到地面滑, 易有跌倒的危险。对于幼儿、年老体弱、高龄、活动困难或者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 如果不能及时做出床头标识, 予以床栏防护及约束带使用, 就不能有效的防止坠床和跌倒发生。

1.3 用药方面

药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 由于知识缺乏, 自主用药现象多, 对治疗的依从性差等, 加上给药方案的复杂化, 错服、漏服药物而造成不良后果者屡有发生。另外一些常用血管活性药物的静脉应用, 稍有不慎即可引起心率、血压的变化, 导致不良反应。

1.4 沟通方面

由于人员的编制不足, 对患者的护理时间相对减少。不注重与患者交流, 导致护患间的沟通不及时, 造成护理质量不能保证。

1.5 护理记录方面

护理人员在书写护理记录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如护理记录不具体, 专科重点不突出。护理人员从书写过去护士交班报告转向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 处于过渡当中, 缺乏正确描述能力, 记录过程中, 没有紧扣专科疾病的特点进行观察记录, 偏向根据医嘱和患者的主诉描述, 偏重治疗。对客观资料不能用量化指标, 如患者血压低、尿量少, 未描述具体数值。记录缺乏对护理措施和效果及健康教育的具体描述, 于是就出现护理记录繁琐, 重点不突出, 记流水账, 经常处于顾此失彼状态, 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没有掌握病历书写方法, 抓不住重点。

再者, 护理记录容易缺乏客观性, 掺杂主观判断。护士记录的客观资料, 即护士为患者所做的、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嗅到的和客观的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 而不是主观判断与评估[1]。在质控当中发现护理记录中夹杂着护理人员的主观想象。如患者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 术中顺利, 病情平稳, 安全返病房。可见, 这些描述并不是客观资料, 因为护士并未参加起搏器植入术。应当描述手术名称、麻醉方式、回房时间、伤口情况、心电监护所表现的心律是自主心律还是起搏心律, 及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的情况。

2 加强心内科护理工作的途径

2.1 重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和技术考核, 组织常规制度学习, 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罚, 使每一位护士明确制度不容践踏, 要每时每刻牢记自己的职责, 加强慎独修养, 为患者提供安全保证。实施弹性排班, 确保护理到位, 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护理工作量变化, 动态安排人力资源, 并且合理搭配, 以老带新, 优势互补。

2.2 提高专业技能, 创造安全的环境

护理人员应对各种医疗设备及操作规程全面掌握, 熟悉各种常见故障的排除;抢救设备及药品应严格管理, 定位、定量并专人负责每日清点;全员培训急救技术并定期考核;保持各种抢救仪器性能良好, 处于备用状态。

此外, 应创造安全的病房环境, 地面应防滑、干燥, 厕所、洗漱间、茶水间均增设防滑垫, 并粘贴警示标志, 走廊、厕所安装扶手;坐凳腿下加橡皮垫以增加稳定性, 病床、轮椅的制动闸保持性能良好。加强巡视, 主动给予帮助, 对于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及时予以书面告知, 护士与患者家属双签名[2]。

2.3 正确评估患者状况, 做好药物护理

护士应严格执行给药操作规程, 将早晨空腹服、餐前服、餐中服、餐后服、睡前服的药物分别按时送给患者服用, 并亲自照顾服下。对于出院后需继续服用药物者, 应向患者及其家属采取口述和书面形式, 认真做好服药指导。护士在输液时必须要做好用药指导, 尤其是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药物, 如硝酸甘油等, 一定要交代患者不能自己调节输液速度, 并向他们说清原因和后果。个别特殊用药, 如地高辛、华法令等, 在床头卡上做出标识提醒注意。同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用药后反应的观察。护士应及时巡视病房, 发现护理安全隐患随时排除。

2.4 合理安排检查, 做好介入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

检查前向患者做好宣教, 告之相关检查注意事项, 专人陪护;危重患者做检查时应提前预约检查科室及电梯以缩短时间并由医生护士全程陪护直至安返病房, 途中备好急救物品和抢救药品等;烦躁患者应加床档, 防止检查途中坠床。

加强术前访视, 确保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完善;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术前接患者要认真核对病历, 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等详细情况。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血压、呼吸、脉搏、心电图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迅速准确地执行医嘱, 做好各种应急的抢救准备工作。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注意意识、肢体肤色、心电变化及临床症状, 根据手术途径决定穿刺肢体制动及沙袋压迫时间, 观察患者穿刺局部情况, 注意有无出血、皮下血肿, 注意观察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及动脉搏动情况。PCI的患者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时要防止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严格皮肤交接, 每2h 皮肤受压处给予按摩, 穿刺点注意观察和消毒, 防止愈合不良。

2.5 制订合理安全的转运流程

在确定患者需要转运时, 先行告知所转病区准备接受患者、大概到达时间及准备所需的物品;所有的接受和转出工作由责任护士亲自参与完成, 病情危重, 随时有生命危险者要求由床位医生、护士共同护送, 并携带急救物品和抢救药品;转运途中护士位于患者头部, 严密注意生命体征及各种管路。严格进行交接班, 交接病情、生命体征、穿刺点或伤口情况、各种管路、药品使用、出入液量、皮肤、其他病房及术中特殊情况、患者物品等, 做好病历的交接检查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敏, 马育旋, 韦南茉.健康教育应用于术前探访的方法和意义[J].现代护理, 2009, 7 (3) :55.

内科护理服务质量 篇11

在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建立后,急诊科在护理质量检查中连续三年获院内前三甲。结论 在急诊内科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能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内科中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急诊内科;护理安全质量小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11-01

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为护理安全,也是护理管理所关注的热点[1]。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患者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2]。为了加强急诊内科的有效护理工作,我科在2012年1月建立了护理安全质量小组,通过护理安全质量小组,急诊内科的护理质量明显的到提升,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护理安全质量小组由护士长带领的全科室护理人员,共13名,合理分成四个小组。护士长为总组长,另在四个小组中选出一名护士为小组长。

1.2方法

1.2.1小组分工

根据护理部的检查内容,如护理制度、各项工作的流程、护士的工作质量、文件书写、风险预案、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健康宣教、培训与带教、消毒隔离、患者满意度等。四小组明确分工,每周检查1次。

1.2.2培训

在小组成立后,组长组织所有成员进行学习培训,掌握检查内容,各小组制定具体的检查方案,制定符合急诊内科特点的工作流程、急诊急救培训计划、健康宣教、风险预案等,并组织学习。要重点学习各种危重患者的急救和转运流程,急救药品的准备,以及急救设备的使用,要求各个成员掌握。并培养护理人员的观察和反应能力、交流以及配合能力,培训可以以情景演练、或者讲座的形式開展,各成员要定期考核并通过,各成员在学习中应该互相督促。

1.2.3检查方法

各项内容在由小组成员检查后,由另一小组成员进行检查,交叉进行,护士长抽查,将发现的各个问题以及对应的被检查护士的名单公布在公布栏里,对应护士及时改正。定期开会,讨论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1.3评价指标

统计从2009年到2014年每年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投诉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及排名,并比较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建立前后的各项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诊内科在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之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0%,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8.13%,患者在三年内投诉了7次,护理质量合格率为85.27%;在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7%,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17%,在三年内患者投诉过1次,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为98.23%。在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投诉次数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明显升高,各项差异均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诊内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窗口,其风险比较高[3]。可能在护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对护理不够重视,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也会导致护理质量的下降[4]。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人人参与,规范工作制度和流程,制定风险预案,对成员进行培训,考核等提高护理人员的反应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有效降低急诊内科的风险,提升护理质量。自从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建立以后,各个成员的综合素质均有提高,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水平、安全意识以及工作的责任心等均得到加强。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处理之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患者投诉情况均比较多,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合格率均较低,在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处理之后,这些情况明显有改善和提高,护理不良事件降到了0.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护理检查合格率也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在检查排名中急诊内科连续三年获得前三甲。

在急诊内科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有很大的保障,护理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内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急诊内科建立护理安全质量小组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4):2872-2874.

[2]邢翠萍,张爱莲,朱冬梅等.安全质量小组在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74-75.

[3]钟蕊忆,梁凤,曾柳芳等.品管圈在急诊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77-78.

如何在内科护理实现人性化服务 篇12

人性化护理,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不仅为病人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 而且其中闪亮新颖的思想内涵极大地推动了内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真正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树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是内科护理人员今后前进的方向与指南, 也是帮助内科护理人员增进护患沟通, 提高服务满意度, 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基础。人性化护理包括责任心、爱心、护理技巧、护理流程的严格执行等方面的内容, 最终的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 让内科病病人在舒适的环境中, 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为了切实有效的在内科护理中推进人性化服务, 需要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 这是在内科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的道德保障

要在内科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 首先就是要加强护理服务人员的伦理道德修养, 因为在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许多工作不是有形可见的, 没有质和量的限制, 靠的是护理服务人员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这种责任感和自觉性就来源于其伦理道德修养, 具有崇高的伦理道德修养是开展人性化服务的思想基础。

强调慎独意识的培养, 是避免护理服务人员导致差错和事故的重要方法。“慎独”原是我国历史上的儒家道德修养的用语, 其含义是人在独处时也要谨慎行事, 不得有过失之举。由于护士执业的特点, “慎独”对护士来说尤为重要, 护士必须达到“慎独”境界, 才能避免护理差错和事故。在临床中发生的一些因护士差错导致的纠纷, 分析其原因之一就是不能达到“慎独”境界。

2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护理能力, 对在职的护理人员进行不间断的培训和考核, 这是在内科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的知识保障

由于观念等方面的原因, 相当一部分的护理人员只注重执行各项治疗与护理, 未更新观念, 接受新知识能力偏低, 不能正确认识护士角色的多元化, 给护理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困难。例如, 据资料表明, 87.5%护理人员对护理健康教导相关理论了解不足, 84%不能用科学的工作方法进行健康指导, 81%不能有效进行健康指导效果评价, 80.5%对最佳健康指导方法选择能力缺乏。而健康教导在内科病人的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病人康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医院及科室的各级领导应当制定更多的政策, 提供合适的资源和设备支持以及培训各种高质量的人才, 创造条件让护理人员参加短期培训、学术讲座, 开阔视野、活跃思路, 学习理论以指导实践。并制定管理考核方案, 确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及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这样才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确保学习的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工作的轮换, 消除分工差异及角度不同造成的认识差异。

3调整认知结构, 培养乐观的情绪,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锻炼坚强的意志,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这是在内科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的心理保障

认知态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情绪的好坏, 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人的心理健康受情绪影响, 情绪是受人的认知态度所支配的。认知是人们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一个人是否有正确、健康的认知方式, 直接关系到他的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认为, 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的心理问题, 都来自于不合理性的思考, 即不合理的信念。人们之所以陷于情绪的困扰,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感到, 是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所致。护理人员在出现情绪困扰的时候, 应当检查一下自己的认知是否出现了偏差, 如果发现了偏差应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从而尽量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情绪是心理健康的窗口, 情绪的好坏不仅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而且还影响学习的效率、生活的质量、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个人潜能的发挥。因此, 护理人员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乐观的情绪, 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心理基础。但是, 在护理工作中, 确实存在着非认知偏差产生负面情绪的情况, 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的宣泄负面情绪, 以避免将负面情绪带进护理工作中, 引起患护关系的恶化, 甚至在护理中出现差错, 进而引起医疗事故。

爱因斯坦说过, 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 坚强的意志是一切成就大事业人的共同特征。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在顺境中成长的人更为重要。如果一个人能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 能坦然对待不幸与痛苦, 就能够在每一次失败和挫折之后, 以更大的决心迎接未来的挑战。意志薄弱的人往往会被消极、不良的情绪所控制, 被困难和挫折所击倒, 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影响身心健康。意志坚强的人则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克服各种困难和干扰, 战胜挫折和逆境, 以积极心态和坚忍不拔的心理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人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 心理素质好的人能较为轻松的克服困难和挫折, 即使遇到较大的心理上的伤痛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地对待自己和别人。自信、积极、客观向上、富于幽默感、坦率真诚、不怕暴露自我、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痛苦、为人正直、不卑不亢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

4培养团队精神, 加强团队合作, 这是在内科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的组织、纪律保障

团队精神是一种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依靠的不是单个人的强干精明, 而是群体的合力。团队精神是成员价值观和态度的高度统一, 对团队发展、团队目标、团队规划有着高度一致的理解和认同。全体成员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宽容、相互信任, 整合组织内外各种可用资源, 竭力发挥个人与团队的能力, 实现团队目标。团队精神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团队成员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内科护理工作必须昼夜不断地为病人提供服务。护理工作中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 需要护理人员及时快速的做出反应, 不断提高其服务策略, 改进护理质量, 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仅靠一个或者几个护士的努力是远远不能够满足护理工作的要求。护士必须相互依赖, 相互支撑, 以团队的工作方式, 在团队精神的激励下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成功。团队精神的培养及护理团队的建立能有效地促进护理组织、护理专业及护士个人的发展。

5完善各种操作规程, 这是在内科护理中实现人性化服务的程序保障

对内科护理中的每个操作设计标准的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可以有效地降低差错率, 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和谐患护关系, 是实现人性化服务的程序保障。例如, 在新病人入院时, 责任护士要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入院教育, 即要根据入院教育操作规程来进行。首先, 责任护士进行自我介绍、再注意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师、上级教授等, 并在与病人的交谈中, 使用敬语等礼貌用语, 并根据病人的病情、文化程度、身份、兴趣、爱好等适宜的安排病房, 并针对个体差异对病人进行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和有效的沟通, 消除其紧张情绪。由此可以看出, 根据入院教育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可使病人及其家属对自身疾病、医院的环境、治疗和康复获得必要的了解, 缓解入院初始的紧张情绪, 增进患护之间的信任, 更加利于治疗和护理服务的开展。

在治疗室墙面、治疗台、推车、办公室、病房、更衣室等适宜之处设有“你三查七对了吗?”、“二人查对了吗?”、“来也查查, 去也查查”、“你带情绪上岗了吗?”、“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接触病人, 你洗手了吗?”等提示, 对于促进护理工作程序化, 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内科护理中, 由于人员紧缺、工作繁忙、外界的诸多干扰、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业务知识掌握不全等因素, 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 没有能够严格的执行相应的规程, 遗漏其中的一些程序, 发生差错, 甚至是医疗事故。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温馨提示标语, 可提醒护士按规定操作, 以防范护理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对一些张贴了温馨提示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表明, 49.2%的高年资和70.0%的低年资护士在中午人员少, 往往会忘记查对, 离开病房时看到“来也查查、去也查查”等温馨提示标语而返回重新予以查对, 防止了差错的发生。调查中, 40.0%的高年资和41.3%的低年资护士是有过在分发口服药和静脉输液时没有查对而发错了药和接错了液体后, 在推车、治疗室看到“你三查七对了吗?”的温馨提示后, 及时给予查对处理, 防止了差错对病人的影响, 减少了医疗纠纷。

只有加强护理人员的伦理道德建设, 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护理能力, 调整认知结构, 培养乐观的情绪, 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锻炼坚强的意志,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培养团队精神, 加强团队合作, 完善各种操作规程这五方面的工作同步开展, 才能在内科护理中逐步推进人性化服务。

上一篇:西方国家家庭教育比较下一篇:车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