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精选12篇)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1
20世纪初, 美国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教学目的把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 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 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 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非常适用于临床医学课程教学, 很多教师将其应用于内科护理教学, 取得良好效果。内科护理涵盖内容多, 理论性强, 且抽象, 记忆困难, 学习难度大, 学生畏难情绪突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运用案例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以案例形式展示, 内容生动具体, 直观易学, 并且通过案例分析, 启迪思维, 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体现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笔者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取得较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陈述导入, 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奇之心, 人皆有之。”在理论讲授中若能利用学生对疾病的好奇心, 精心构思, 设置案例, 可调动学生探知新知识的兴趣。陈述导入病案则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师备课时, 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际病案,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 抓住病案的精髓, 创设问题情景。在课堂讲授疾病新知识之前, 以陈述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病案, 设置情景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在这种情景下学习, 学生对新课存有好奇心, 有一定的兴趣, 能集中注意力, 紧跟教师的思路, 接收知识的能力也会增强,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可以采用陈述病案导入新课的方法, 以兴趣引导学习。但在使用病案导入时要注意, 病案要典型、生动、具体, 紧扣教学内容, 且目的明确, 所设置的情景问题能反映教学的要点, 重启发诱导, 病案展示时间宜短不宜长, 一般5~10分钟即可。
2 情景演示, 提升理解能力
内科护理教学涉及大量疾病的临床表现, 由于条件限制, 教师不能带领学生到医院面对病人进行现场教学。学生在没有接触临床, 没有接触个体病人, 没有观看到疾病的具体表现, 对疾病没有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只通过单一的课堂讲授, 要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很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影像形式展示病案, 学生观看到疾病的临床表现, 往往能印象深刻, 不易遗忘, 有利于其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内科护理有很多病例的VCD、CD, 网络上也有很多教学录像,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并用于教学,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种病案的展示一定要有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般在理论学习后采用效果更好。
3 讨论分析, 培养临床思维
内科护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医学理论知识, 以临床思维方式, 科学运用医学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工作。在理论教学基础上, 引入典型病案引导学生分析是培养其临床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完医学理论知识后, 教师引入病案, 提出问题,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病案、解答问题;在学生分析病案过程中, 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 把握好分析思路, 指导学生抓住病案的主要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病案中所提供的资料, 哪些是有意义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这些资料有什么内在联系, 与疾病有何关系。学生在初次进行案例分析时, 思维比较局限, 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局部的问题, 将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分开来考虑, 忽略了它们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指导病案分析时, 要注意对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 通过反复练习,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使其思维不只停留在对表象的思考上, 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深层次思考现象下的本质问题, 并作出判断, 找出问题所在,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在病案分析时, 教师更多的是引导, 而不是包办, 应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反复训练, 学生最终会熟悉这种思维方式并用来指导临床工作。这种案例教学不用学生深入临床, 把临床案例引入课堂, 使学生能接触到临床中的工作问题, 从而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4 案例回顾, 巩固知识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 很多学生反映学习内容多、抽象, 难记忆, 不易掌握, 加之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不得而知, 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 对所学知识没有理解,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识掌握不牢固。如果在教学中适时引入病案分析, 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理论教学完成后, 引入病案, 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给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方法, 启发学生思考, 运用所学医学知识挖掘病案中的有效信息和潜在问题。在病案分析过程中, 学生不断回顾和运用所学知识, 巩固了知识, 突破了难点, 既发挥了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又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一个真实的病案是复杂多样的, 可能涉及多系统多疾病, 学生分析病例, 首先要消化病案内容, 查阅必要的理论知识, 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经过缜密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病例分析过程中消化、理解、运用所学理论知识, 既巩固了知识, 也使能力得到了提升。
5 结语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 合理选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比拟的, 实现了教学相长, 体现了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但是, 选择与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常言道“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中的一种, 要优化课堂教学, 必须综合运用, 并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方法, 以达成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保证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护理本科
案例教学法是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让学习者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在国内外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实际应用在护理本科教学中比较少[1]。自开始我科把案例教学法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本科课堂教学中,极好地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1.1 选择适当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对像
神经内科护理学专科性强,多数内容概念抽象,涉及神经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护理评估内容多且复杂,学生常感到难记、难懂、更难于掌握。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相比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为了更好地研究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选择我校级护理普通本科大学三年级学生共90人,以神经内科护理学为授课内容。
1.2 精心选择案例合理设计问题
案例教学模式是以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因此案例质量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等原则。将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典型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重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具体典型案例的结合,教学内容贯穿在老师的案例讲解、同学们的案例分析、案例讨论和老师的课堂内容小结中,使学生在教学案例的理论联系实际中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时要合理设计问题,贯穿于案例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案例。
1.3 活跃课堂氛围引导积极发言
很多学生习惯了传统“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够运用案例进行自学、讨论,没有角色扮演的积极性,案例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鼓励他们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还应该不断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角色间的沟通、护理的操作等,允许学生犯错误,通过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能让学生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2]。在运用好激励的同时要驾驭好讨论,还要把握好节奏。
讨论、归纳、演练逐级深入,环环相扣,既引人入胜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1.4 点评案例深入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要对案例进行小结,从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效果评价、案例书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决策案,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教师要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正确观点,剖析错误观点,补充遗漏问题[3]。
2 结果
课程结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以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对案例教学课堂质量是否满意、对临床示教动手能力的影响、对处理临床问题采用方法的思考以及对案例教学法的兴趣等10个问题。采用不记名方式,由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共发放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96%。85名(97%)同学赞成在今后教学中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深入推广且对该教学方法感兴趣。
3 讨论
教学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法能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关系,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案例教学法实施中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要求教师课前备课要充分,对选择案例进行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在课堂上还要把握好案例的导入方式和课堂秩序的维持等,案例教学法不仅是一种培养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而且能提高教师素质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高年级的护理本科的临床课堂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法是可以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 ,12(5):389-401.
[2] 陈四清,李斯俭,付石龙.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分析与尝试[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2(5):62-65.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学;高职
1.内科护理学课程特点及学生特点
内科护理学既是临床各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是临床护理的核心学科。该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是护士资格证必考内容,也是护士适应临床岗位的必备技能。作为临床护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涉及范围广,内容丰富,知识体系整体性强,在教学过程中一味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学生往往感觉内科护理学非常的枯燥、难懂,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为难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令人满意,传统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导致部分学生只会纸上谈兵,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出现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不会解决问题,不会和患者有效的沟通等现象。
内科护理学开设于高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文化基础较好,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较强,而且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积累,对临床很感兴趣。但是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方法不科学。
2.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由上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兰德尔首创。案例教学是指把真实、生动、典型的案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向学生提供若干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一种集启发式、参与式、民主式于一体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具有高度的仿真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侧重实践、师生交互,可全面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创新思维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
3.案例选择要精心
在课前一定要精心选择案例,选择的案例一定要典型,具有代表性,并且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真实、生动,有亲和力,尽量贴近学生生活,选择的案例既能让一部分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又有仅靠目前所学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如果选择专业性很强,临床诊治过于复杂的病例,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产生退避心理,反而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潜能,教学效果不好【2】。一个完整的内科护理学教学案例一般由患者基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构成。
4.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4.1 呈现案例,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导入是成功课堂的一半。用案例来导入新课来创设一种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并疑窦顿生,形成“这是为什么呢”的疑问并渴望得到答案【1】。导入时的案例要尽量简单、明了,如患者基本资料,主诉展现即可,不可把一个完整的病例都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另外案例呈现的形式可以多样,不一定都是以PPT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经历的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演绎;有像心绞痛等可以通过截取影视剧中的某些片段呈现给学生;有些可以从影视热点或新闻热点中呈现案例,如白血病。总之案例要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充满兴趣。
4.2 逐步分层将案例呈现,探究新知
像剥洋葱一样,分层逐步把一个完整的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始至终带着问题来学,不断的提出问题,又不断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学生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讲授法解决学生的疑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多思考,多用提问法,适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并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语言组织能力,而这些能力对学生日后的实习、工作都是不无裨益的。
4.3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重新完整审视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针对具体本次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4.4知识拓展延伸
案例毕竟是特定环境因素下的典型,所以并不具备广泛性全面性,所以课后应布置学生通过练习或者寻找其他的案例对所学知识进行完善、补充。这样才能真的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案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沟通、团队协作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于先清.案例教學法在高职高专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学院学报,2009,8(6):85~86
2 郭健,李国彰.案例教学在中医专业生理学中应用的体会[J].中医教育,2011,30(4):44~45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技能考核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需求的快速增加, 内科护理学已由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发展为健康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1]。案例教学法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 从临床实践出发, 设计具体案例, 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分析、讨论和探究, 促进护理人员能力、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法, 受到广泛的关注[2]。案例教学中包含有复杂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让护理人员对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建构[3]。本文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三甲医院内科工作的护士160人。纳入标准:知情同意, 排除孕妇, 年龄20~80岁。其中男13例、女147例, 年龄 (34.02±4.13) 岁, 受教育时间 (15.33±2.45) 年。根据随机原则将160人分为A组、B组、C组、D组, 每组各40人, 两组护士的性别、年龄与受教育年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内科护理学》第2版, 涉及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等。在教学中, 4位医学教师每人教授1个班, 同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共同备课。每班指定一名组长, 建立基本的小组管理模式。A组、B组选择传统的教授法进行教学, 以教师示教-护士练习-教师指导的程序进行教学。C组、D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在进行案例教学法前, 为控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 聘请相关的医学护理教育专家对参与案例教学的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法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其对案例教学法的相关情况与注意事项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心理准备, 为案例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护士学习案例后, 护士查阅相应资料, 掌握自我护理干预对策。使护士初步掌握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士实施整体护理, 自觉的遵守相关行为规范。教学周期为8周40课时。
1.3 观察指标
观察四组在教学后对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同时进行技能操作考核, 由我院自拟的护理人员解决问题能力评价和技能操作考核量表进行评价, 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数据的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比
C组和D组的护士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A组与B组 (P<0.05) , C组和D组的技能操作考核评分高于A组与B组 (P<0.05) , 见表1。
3 讨论
案例通常是基于对真实情景中的描述, 用来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的能力, 激发护理人员对临床实习课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医学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 案例教学法需要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 在讲解理论时列举一些典型的例子,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分析、讨论和交流提高护理技能[4]。在案例教学法中, 通过充分的课前资料收集、形式多样的案例展示, 让护理人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真实的案例情境相联系, 实现了学习理论和运用理论的目的, 激发了护理人员学习热情和求知欲[5]。本文教学后通过评定, 接受案例教学法的护士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护士, 说明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务实且有明确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广大师生的密切关注和青睐, 在学习中通过竞争能使护理人员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局限性, 还可以增强学习兴趣, 使集体学习活动更加积极, 也消除了护理人员对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紧张感与恐惧感, 从而激发了护理人员思维的活跃性与积极性, 增强了护理人员提高内科护理技能的信心[6]。本文教学后经过考核, 接受案例教学法的护士其技能操作考核评分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护士, 表明案例教学的应用能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提高临床各项护理能力。
总之,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中的实施能提高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仁发, 梁群卿, 程伟明, 等.Seminar-案例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专业肾脏病学科临床实习教学应用的研究[J].中医教育, 2014, 33 (5) :60-62.
[2]刘刚.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作用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11 (5) :89-90.
[3]张永丽, 耿亚, 张丹丹.案例教学法在中医内科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22 (9) :124-125.
[4]白钢, 高冰, 戈娜.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4, 30 (1) :125-127.
[5]邓丽英.关于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9 (13) :134-135.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5
就案例教学法来说,是以案例为教材材料,围绕课堂教学主题,采用多样化的师生互动形式,促使班级学生全方位了解和新课题主题相关的概念、理论等,逐渐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就我国而言,案例教学法已是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加上具有多样化的优势,很少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至关重要,体现在不同方面。首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法作用下,教师要以案例的形式,结合新课题内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探索问题的欲望。借助问题情景,学生的临床思维意识得以增强,促使他们学会带着问题学习新课题知识,准确理解新的知识点,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其次,利于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在应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入手积极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新知识全面、客观剖析各类病例,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回答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他们的辩证思维,将知识学“活”,逐渐提高自身“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中医内科知识。在“审评、剖析、分析”案例中,学生需要多次灵活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而在无形中有利于他们加深对这些新知识的理解记忆,将理论知识和临床治病紧密相连,逐渐掌握科学的临床治病思维方法[1]。
内科护理教学的体会 篇6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内科护理学课程需要探索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护理教学的灵魂在于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这是一种让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热心、有耐心,同时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端正教育思想,不能偏爱优生而忽视学困生。教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看到学生的缺点,切忌一味指责。教师要注意使用激励教育方法,努力寻找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让他们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使学生树立学好内科护理的自信心。
二、应用案例讨论教学法
在教学活动中,最受欢迎的就是护理病案讨论活动,这是最活跃的教学活动。教师选用的案例应注意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应当简洁,具有针对性。为了使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案例具有针对性、富有吸引力,笔者注意緊紧围绕内科护理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及学生所关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案例选择。案例来源必须真实,笔者注意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教师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课前要做好周密准备,整门课程中所需案例要循序渐进,掌握层次的原则。就一堂课而言,教师可酌情将案例安排在课始、课中或课尾,出发点放在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如在讲授“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一节时,笔者并没有按照教科书从病因、临床表现逐渐讲授到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而是通过病例提出问题:根据病人人院时存在的护理诊断及其诊断依据列出相关的护理措施及如何对该病人进行保健指导等。通过病案讨论,结合教科书的主要内容,利于抓住学生求知的心情,从而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常用辅助检查及治疗原则,知道病人的身心状况;又可通过资料的收集,作出护理评估,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学会观察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还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会对急危重病人正确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学会关心、爱护和尊重病人,并养成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锻炼了随机应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从而了解案例的结论。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研究型”的学习能力是一个较好的措施。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情境模拟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利于加深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笔者通过多媒体运用、实物演示、角色扮演、实验操作等多种手段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了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被动局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参与中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集图、文、声于一身,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进行情境设置,将理性的教学内容运用音乐、图画、动画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思索与分析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
四、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捷径之一。内科护理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探索护理真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增加了新的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兴趣,给学生开展小专题,倡导启发性课堂教学、发现式教学,使教学变成“授人以渔”的过程。教师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让学生在想象中驰骋,在活泼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运用肢体语言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还采用了问题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及有关资料,独立地进行思考分析、归纳总结,教师再给学生以必要的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难题。这种教学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笔者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以上只是笔者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获得的初步体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提高。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7
1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1 选择案例
笔者从临床护理实践个案中收集和选择具有针对性、适应于所学内容的案例。案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标准。①典型性[1]:案例需来自临床实践, 不可太复杂, 可选单一病种或一种疾病为主的病例;②知识性[2]:必须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融合在护理案例中。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 课前要做好准备, 整门课中需用的案例要循序渐进, 掌握层次性的原则。就一堂课而言, 可酌情将案例安排在课始、课中或课尾。出发点应放在加深学生对其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
1.2 设置学生思考线索的讨论题或思考题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难度各异的讨论题或思考题。问题的设计应注意启发性、诱导性和可争辩性, 使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具有讨论和钻研的价值。
1.3 案例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讨论题或思考题进行分析, 做出护理评估, 按护理程序的过程相继提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一般可采取课堂随机发言或专题讨论的方式。随机发言是教师简要介绍案例, 学生有针对性地自由阐述观点。专题讨论的形式有多种, 时间可长可短。一般认为小组讨论宜深入, 但耗时较多。不管应用哪种方式, 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单一主体和单一信息源, 而是一个讨论的参与者, 但是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 应该在讨论中起到的引导作用和启示作用,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知识点”的发掘上来, 使学生“启而有发”“一启即发”。当然, 教师也不应该以自己的意见去影响学生, 甚至强加于学生, 而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3] 。
1.4 案例作业
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要求其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护理病历。通过书写护理病历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思想, 而且护理病历可作为教学反馈, 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1.5 归纳讲评
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及护理病历书写情况进行评述。首先, 归纳知识要点, 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其次, 对学生易出错的难点进行分析;最后, 回答个别学生的提问。
2 案例教学的体会
强化了整体护理意识, 树立整体护理中的人本观念, 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必须强化整体护理意识, 依据护理程序解决护理问题, 并且始终立足于病人, 提出的护理措施亦应符合病人个体, 应当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因此, 强化了学生的整体护理意识, 并树立以人为核心的观点。
2.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过程中, 如果单纯地讲授基本理论知识, 同学们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在授课过程中, 结合典型的案例教学, 给同学们提出问题, 带着疑问,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 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吸引注意力, 从而增强了学习效率。
2.2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 为了寻求正确答案, 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更多的精力思索, 积极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 在分析和讨论中找到解决方法, 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是单一理论教学难以实现的目的。
2.3 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在分析病例的时候, 必须运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同学进行疾病诊断和提出护理问题时, 须综合分析后提出合理诊断和正确的护理问题。通过对已学知识的不断应用, 易于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网络, 有利于记忆, 同时使认识的知识慢慢向能力转化, 而掌握的能力再促进新知识的学习, 形成良性循环。
2.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中, 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 必须自己组织语言, 论证自己的结论。清晰、有理有据的表达才会令人信服。学生在这种师生、学生之间的不断交流中, 试图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 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5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自始至终都起着主导的作用, 教师对病例的选取、问题的提出都带有导向性;学生为主体, 可以积极地参与教学, 改变过去的被动学习局面。案例教学加强了师生交流, 活跃了课堂气氛, 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 获得最大的收益。因此案例教学方式不但促进了教学双边活动, 也达到了教学相长目的。
2.6 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
案例教学让学生可以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促进知识的掌握, 而进一步理论指导实践, 使得所学知识有了质的飞跃。
3 小结
笔者通过课后民意测验得出:90%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可以激发兴趣, 促进理解。且根据他们的病例书写报告看出, 95%的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及重点知识, 因此案例教学可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优化教学模式,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封维阳, 刘燕燕, 周秀华, 等.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病例讨论法的效果分析[J].解放护理杂志, 2003, 20 (5) :83-84.
[2]陈四清, 李斯俭, 付石龙.护理教学中案例式教学的分析与尝试[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2 (5) :63.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8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应用、面向实践的护理人才。国内许多护理教育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护理教育中, 改变原有的传统注入式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案例, 并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各种各样的实际教学中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临床护理问题的经验, 从而高效、快捷地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直面教学实践的本领,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对临床实践中的护理问题作出科学决策的能力[2]。
为了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和效果, 笔者实施了以案例教学法为主的护理教学方法。2010年10月, 在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整群随机抽取l126名护理专业学生对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效果等进行了调查。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2010年10月, 在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护理学专业49个教学班中, 整群随机抽取22个班, 对全部1134名学生进行调查。
(二)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 在1个班预调查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征得学校有关部门和学生知情同意后, 集体培训、现场填写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 学生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建议, 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效果的评价, 印象最深的典型案例等。对收回的资料经审核纠正逻辑性错误后, 采用双人录入和软件逻辑校对功能对原始数据进行校对, 然后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结果
(一) 一般情况
应调查1134人, 实际调查1126人。其中, 男生36人、女生1090人, 年龄17~21 (19.22土0.78) 岁。
(二) 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建议
调查1126人, l119人应答, 应答率99.37%。认为案例教学与基础理论讲解同等重要的583人, 占52.10%;建议根据内容不同灵活掌握的419人, 占37.44%;建议以案例讲解为主的105人, 占9.38%;建议以基础理论讲解为主的12人, 占1.07%。
(三) 案例教学的效果
调查1126人, 1118人应答, 应答率99.29%。认为效果很好的258人, 占23.08%;好的596人, 占53.31%;一般的249人, 占22.27%;不好的15人, 占1.34%。认为案例教学效果一般和不好的原因主要是脱离教材、“重点” (主要指考试考核的内容) 不突出。
(四) 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作用
调查1126人, 968人应答, 应答率85.97%。认为案例的应用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的771人, 占79.65%;对活跃课堂气氛有帮助的106人, 占10.95%;对吸引注意力有帮助的91人, 占9.40%。
(五) 学生印象最深的案例
调查1126人, 546人应答, 应答率48.49%。在198个案例中有38个被涉及, 印象最深的分别是慢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案例 (328人, 占60.07%) , 肺结核案例 (142人, 占26.01%) , 肝性脑病案例 (136人, 占24.91%) , 肝硬化案例 (132, 占24.18%) , 尿毒症案例 (94人, 占17.22%) , 糖尿病案例 (162人, 占29.67%) , 脑血管疾病案例 (92人, 占16.85%) ,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案例 (168人, 占30.77%) , 乙型病毒性肝炎案例 (165人, 占30.22%) 等。
三、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 接近5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与基础理论讲解同等重要。37.44%的学生认为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选择。76.39%认为案例教学效果很好和好, 绝大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表示满意。近80%的学生认为案例的应用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
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 能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 提高能力;为护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资源和尽可能的信息途径, 加深了护生对内科护理学的内涵认识和理解, 培养了护生对护理的职业情感[3];为锻炼和培养学生面对实际情况的临床决策能力及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训练的场所;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性思维习惯。
为了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应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比较式、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注重选择最合适的案例, 教材上的案例及公认的典型案例是选择案例的重点, 但学生更希望那些贴近实际的、教师有亲身体验的案例, 教师应不断积累实践经验, 重视案例的收集和整理, 精心挑选;根据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确定案例的深度。在教学初期, 可选择较为简单的实例, 后期或综合实训时, 可选择较复杂的实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要更多地运用启发式并注意把握课时分配, 课时少可选择简单实例, 课时充裕则选择较复杂的案例, 重点突出、难点清楚、知识点明确,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21世纪教育的中心必须由知识的系统积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在此过程中, 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智能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4]。从这个意义上说, 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护理教育者要重视人的培养, 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 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为护理行业不断输送合格实用的护理人才[5]。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10月, 在黄冈职院医药卫生学院整群随机抽取1126名护理专业学生对案例教学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126人, 认为案例教学与基础理论讲解同等重要的占52.10%;认为根据内容不同灵活选择的占37.44%, 认为案例教学法效果很好和好的占76.39%, 79.65%的学生认为案例的应用对理解教学内容有帮助。结论: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但在具体应用中需不断改进。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教学,案例教学法,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管岭.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创新人才[J].职业时空, 2008, 10;41—42.
[2]王东霞, 白乐田, 肖彦文.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 27 (4) :98~99.
[3]张俊娥, 颜君, 高玲玲, 古宏文, 等.护理伦理学中应用案例讨论法对培养护生职业情感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 ;24—25.
[4]陈利群, 李晓波.发现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2, 16 (1) ;45—46.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2级的60名学生为 观察组 ,年龄18—24岁(21.01±2.01)岁;选取11级的60名学生为对照组,年龄19—24岁(21.51±1.96)岁。两组学生年龄、已学课程和基础文化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2.2观察组:通过案例导入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方面,1根据教科书内容布置学生预习,并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上交。2课堂上教师应先集中对学生讲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知识,之后选取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疾病发展录像放映,对案例中的要点进行总结。3每组学生6—8名,指引其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几次实验室检查项目是什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出现了哪些典型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如何进行护理”,根据患者发言状况进行纠正和点评。4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拟制一份护理计划书。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和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反馈,通过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章节实施阶段测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包含名词解释、填空、简单题和案例分析等内容,得分越高,患者对知识掌握的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选学生资料,用“x±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为t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以糖尿病护理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为例对比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分析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反馈
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反馈见表2:
3.讨论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10
1 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典型案例
1.1 选用案例应注意内容要典型具有启发性, 简洁具有针对性。为了使内科护理的教学案例具有针对性, 富有吸引力, 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及学生所关注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案例选择。案例必须有真实来源, 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应收集有代表性并紧扣教学大纲的案例, 首先, 教师要领悟教学要求,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选择的案例内容要具体, 切合实际。其次, 运用案例的时机要恰当, 课前要做好周密准备, 整门课程中所需案例要循序渐进, 掌握层次的原则, 就一堂课而言, 可酌情将案例安排在课始、课中或课尾, 出发点放在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
1.2 依据临床护士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全面分析教材, 选择合适的案例, 案例要包括足够的知识信息, 以便于学生充分了解护理程序, 体会如何正确收集护理评估资料, 讨论如何做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 并实施护理措施, 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
1.3 根据教学内容要点及学生的接受能力, 设计较典型且简明的教学案例。根据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在学生掌握、熟悉基本知识的前提下, 案例内容可适当增加难度。最终根据目标要求, 围绕案例内容, 分别从病因、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评价等不同侧面提出问题讨论, 有目的地强化训练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的应用
2.1 在课堂上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管理。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管理要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之前, 教师先将案例发给学生, 做好启发引导工作, 让学生阅读案例, 熟悉案例, 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为集中讨论和集体交流做好充分准备。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每个学生经过必要的准备后, 教师要根据班级人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或直接在班中集体讨论。如果是分小组讨论, 在讨论中, 小组成员各抒己见,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对不同的结论进行分析比较, 然后,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 其他同学可做补充或作辩论性发言。教师负有引导和组织的责任, 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积极参加讨论或辩论。持不同观点者相互争论, 特别是各组学生承担不同角色时, 争论的程度有时很激烈, 因此, 教师要做好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2.2 案例教学法可分为案例导入、案例例证、案例讨论和案例练习等多种方法。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多采用的是案例讨论法。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可采取课堂随机发言或专题讨论的方式。随机发言是教师简要介绍案例, 学生有针对性地自由阐述观点, 教师应注意循循善诱、应切中要害、节省时间, 做好必要的铺垫,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对“知识点”的发掘上来, 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路得到正确的结论。专题讨论较深入, 但耗时较多。无论随机发言或专题讨论, 教师的正确引导都至关重要, 讨论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就事论事地表明态度, 而在于从事实中引申出观点, 从结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案例讨论法是根据教材重点、难点和学生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精心设计案例题, 以巩固深化知识, 发展能力, 以达到熟能生巧。案例讨论过程是对重点、难点、疑点再消化的过程, 也是技能形成的过程。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要求学生在自学与讨论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护理计划。通过书写护理计划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思维, 而且护理计划可作为教学反馈, 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
3 案例讨论
3.1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 听没听、听懂多少。
要到最后的测试时才知道, 而且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拿到案例后, 先要进行消化, 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 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同时他的答案随时有教师的引导, 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案例讨论是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学习过程, 其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及作用的发挥, 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引导及对教学全过程的归纳、点评和总结。总结、评价案例教学一般多由教师完成, 由教师指出讨论的优缺点, 进行补充与提高性的讲授等。教师要对小组讨论和集体交流达成共识的某种结论进行概括, 把一些有答案的案例真实情况的处理或结论告诉学生。教师应通过总结和评价, 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思考从案例教学的内容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 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到了哪些案例分析方法, 是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案例教学双向的教学形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得以实现的决定性环节。
由于案例讨论法采用的是开放的案例结构, 所以案例的实践过程是讨论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讨论中分享不同的观点, 这是在课堂外的环境中找不到的。同时, 任何一个学生都会由于自己的创新得到别人的认可而兴奋不已。通过对分歧的讨论可以加深对问题的思考, 还可以解决操作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只要有助于讨论的深入开展, 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这个过程学生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主要指标是操作的准确率和速度。教师由易到难地安排具有综合性技能的方案进行训练。学生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训练, 达到快速、准确的目的。这一阶段是学生发挥创造的阶段, 教师要鼓励创新,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 形成竞争的学习氛围, 激发群体的学习兴趣。
3.3 教师根据讨论情况及护理计划书写情况进行评述。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11
关键词:《内科护理技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内科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各临床护理课程中专业核心课程,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根据我院“1233”办学模式,我院内科护理教学团队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的重心不再是单一的课堂教学,开启了“工学一体、医教结合”的高职护理教学模式。通过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的论证,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任务引领”式的课程体系,根据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手段、重组教学内容,以使我校《内科护理技术》课程更加具有鲜明的特色。具体如下:
一、教学设计
1、教学指导理念: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与襄阳市各级医院全程共建《内科护理技术》课程。通过对内科护理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根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及执业资格标准,重新组合、确定教学内容,将《内科护理技术》整合为9大单元、44个典型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及“医教一体”教学组织模式,通过案例教学、床边教学、情景教学等学校医院一体、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行业标准接轨的考核标准,完成本课程的目标。
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式。(1)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选择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比较难的课程,首先是教师进行讲解,然后使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模式,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互动的结果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若是存在有分歧的部分,则教师适当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可作为一个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问题,让同学在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对于学生理解较容易的部分,则教师可以选择病例教学法或小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或组成小组,以组为单位探究、研究问题,通过互相帮助学会与人协作。
(2)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我校的大专护理学生有二个层次:通过高考统招生、中职护理升入大专护理学生。高考统招护生学生生源是高中生,所以她们对临床的知识了解很少,表达能力不是很强,但是学生热于思考,对于理论的知识掌握扎实,所以对于护理英语班和护理普通班的学生在教学上更注意其协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提高小组讨论教学法的使用比例。对于中升专学生,因为其有过临床经验,所以注重其研究、探究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多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和病例教学法。
(3)科学的教学评价法:在教学评价中我们重视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我们从学生(在校学生,实习学生和就业学生三个层次)、实习医院和就业医院、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常用的评价方式是调查问卷方式。(4)与髙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我们内科护理技术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紧密结合髙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坚持以够用为度,注重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为教学原则。
二、教学手段
1、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手段上我们根据内科护理技术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特点,紧跟时代并注意结合实践,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匹配关系,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目的;形成多媒体教学技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手段。
2、现代化教育手段应用的效果:建设《内科护理技术》网络资源共享课程,通过开发建设网络资源共享课程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教育手段改革后,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精简了课时,对医学知识有了具体和感性的认识,不再觉得课堂乏味,能够掌握教学内容,临床实习时对于临床病例不觉得陌生,不至于无从下手,也提高学生临床实习的效果。
三、教改措施
1、教学方法的改革: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课堂讲授结合病例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等小组讨论等方法。减少教师课堂讲授时间,主动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帮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理论内容以详讲和简介相配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也可在示教室边示教边讲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抓住重难点。同时通过介绍临床有关最新动态,开阔学生眼界实践课的教学方法: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在实训室以模拟人为对象进行实训,然后根据实习内容由老师或(和)学生进行病例设计,最后学生进行角色模拟,情景训练。
改革效果评价: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提高,对课程的内容感兴趣,并积极提出问题,学生反馈意见认为内科课的生动,具体、形象,学会了如何将理论应到实践中去,为以后实习和工作树立自信。医院反馈调查: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中,能够充分应用整体护理程序,正确使用护理措施。理论知识扎实,并能准确应用到实践中。
2、考试方式的改革:根据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考试方式由以往的单纯理论考试改为理论与实践结合,并提高了实践课所占的比例。注重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内科护理教学团队在“1233”办学模式理念的影响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培养出更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实用型”、“技能型”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蔡泽寰.再谈“1233”办学模式[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1):3~5.
[2] 柴 云,李晓兰,姚为付.基于创新素质培养的案例教学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2):169~170.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 篇12
1 教学设计案例的收集
(1) 真实典型病例。近几年, 笔者常利用假期到州市医院进修学习, 收集了不少内科疾病方面的病例, 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2) 网络和相关医学文献的模拟案例。这类案例的优点是重点突出, 逻辑性较强。
1.1 案例要求
(1) 科学性:病例必须准确、严密、完整。 (2) 典型性:病例必须生动、具体、有代表性, 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1]。 (3) 多样性:既要体现客观性、普遍性和真实性, 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人文、社会、环境、伦理、法律等其他相关社会知识。并在教学各阶段, 选择不同难度及深度的教学案例, 如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应选择简单明了的教学病例;当理论教学即将结束, 应选择相对复杂的教学病例;学生结束实习, 返校参加执考辅导复习时, 应选择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的教学病例。
总之, 教学案例的选择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加深, 体现知识结构的条理性, 形成一个有序且递进的导向过程, 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 激发学生好奇与思考,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锻炼其临床思维能力, 并能与其他学科和执业考试有机衔接,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1.2 合理设计案例问题情景
将收集的案例作为导学主线, 根据教学需要, 设计有助于教和学的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学习、探索内科疾病护理的发生、发展规律, 从而真正理解、掌握并运用内科护理学知识。案例问题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所选案例应与所授内容紧密联系。设计的问题情景能引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在思考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同时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有助于揭示内科疾病护理的本质。
(2) 问题要设在重点、难点之上。学习知识要善于解决重点、难点, 若能在重点、难点上有所突破, 学习其他内容就会势如破竹。
(3) 设计问题要把握好度。所谓度就是难易适中, 太容易学生会不屑回答, 不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放弃思考。因此, 问题要相对有难度和深度, 一方面能达到激趣引思的效果, 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本身能激活学生内在动机, 能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应有趣味性、思考性, 甚至挑战性。趣味性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思考性体现问题情境的价值与出发点, 而有挑战性的情景, 可使学生有试一试的冲动、顿悟之后的喜悦和回味无穷的情感体验。
2 授课要点
2.1 确定教学目标
授课前, 先展示学习目标, 按大纲要求以3个层次体现, 即了解、熟悉、掌握。以冠心病为例, 其学习目标为: (1) 了解概念、病因和临床类型。 (2) 熟悉心绞痛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治疗要点。 (3) 掌握心肌梗塞临床特点、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掌握冠心病的护理要点和健康教育。
2.2 导入病例
授课前, 用3~5分钟插入一个简短案例。例如:病人, 男, 45岁, 有高血压病史3年, 肥胖体型。发作性胸痛半年, 每当急走或骑自行车上坡时感觉左胸疼痛, 停止活动后几分钟可缓解。问题: (1) 该病人可能发生了什么情况? (2) 发病原因 (诱因) ? (3) 怎样诊断何种疾病? (4) 目前如何治疗和护理?
2.3 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其授课相关内容主要包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等的讲解 (见图1) 。
3 教学效果分析
3.1 对护理专业学生调查结果 (见表1、2、3)
3.2 分析
(1)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将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问题相联系, 提高学生临床护理实践、自学能力;能激发其学习兴趣, 提高其思考、记忆、归纳的能力;能培养其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拉近与执业资格考试的距离。
4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不足之处
(1) 案例设计的局限性。创建一个典型并有代表性的案例, 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广博的专业知识, 这就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在创设案例时, 不仅要与教学内容衔接, 还要把握好度, 难易适中。
(2) 案例讲解的局限性。部分疾病很难找到或创设有代表性的案例, 还有一些概念, 只能按传统教学讲解。
(3) 案例导入授课资源的局限性。由于我院新校区尚在建设中, 现有教学资源有限, 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这给案例教学带来一定困难, 所以案例导入教学只能选择性应用。
(4)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师角色定位把握的局限性。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 其角色定位是指导案例教学全过程。其责任有三个: (1) 课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 (2) 课堂上教师要指导案例讨论过程, 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 从案例中获得感悟; (3) 引导学生探求案例情景背后隐含的知识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教师要负责案例更新, 使案例教学适应临床教学发展的需求。
5 体会
(1)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一种知识、能力并重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的传授是案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基础, 能力培养和训练是理论知识的升华, 两者不可偏废。就内科护理学讲授各系统疾病的概述 (总论) , 先采纳传统讲授法, 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在各疾病教学阶段, 选择病程发展较简单的案例进行教学, 让学生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基本掌握;随着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经验的增加, 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在系统或部分疾病讲解后, 可逐步选择综合性较强的案例, 让学生体会到疾病间、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 形成一种自主决策的意识动力[2]。
(2) 案例导入是一种开放型的培养多种能力的综合教学模式。案例导入是设置一种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和参与性, 挖掘其潜能。但由于学生素质和层次不同, 理解能力差异大,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把理论讲授、情景角色扮演、问题讨论等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导入, 在案例讲解中渗透, 使学生理论知识和技能都得以提高。
总之, 案例导入式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体现了“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教育宗旨, 变被动为主动, 变注入式为启发式, 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 能有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临床问题, 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思维方式, 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并为执业资格考试打下良好基础, 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伟.中医妇产科学PBL教学模式原则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2)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