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性因素

2024-08-11

约束性因素(共9篇)

约束性因素 篇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产业发展转型的重点方向。

石家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其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被寄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实现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厚望。在“十二五”时期,石家庄市将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按照高端引领、集约发展、政策聚焦的思路,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形成高起点、规模化的先发优势,到“十二五”末,全市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倍增,销售收入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

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已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严重制约。以光伏和风电产业为例,2011年,全球光伏需求量20GW(吉瓦),但我国光伏行业的产能已接近40GW;全国风电装机并网容量新增14GW,但行业总体产能超过25GW,产能过剩的态势已经开始显现。面对这种局面,如何应对,成为石家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中的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石家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制药、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基础较好,发展较快,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有力支柱。

1. 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石家庄市的战略支撑产业,石家庄市是全国最大的医药工业基地之一,2005年被商务部、发改委分别认定为“中国医药出口基地”、“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截至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企业7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80亿元,工业增加值104.37亿元,总资产达409.22亿元。拥有华北制药、石药、神威药业、以岭药业等知名企业。目前医药行业竞争激烈,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着一些问题:环境和资源的约束性加重,企业需要搬迁调整;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产品少;化学药生产具有优势,而中成药、生物制药需要做大做强;重生产、轻研发,产业链条短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石家庄市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2. 信息技术产业

近年来,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相继被命名为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了以半导体照明、太阳能电池、卫星导航为主的三大优势产业体系。石家庄市计划到2015年建成国内最大、光电器件市场占有率50%以上、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以能源通信应用为主的半导体特色“光谷”。但产业总体规模较小,大公司、大集团少;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周期长;高附加值电子信息整机产品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有待优化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端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石家庄传统基础产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490家,总资产284.23亿元,从业人员10.75万人,现有中国南车石家庄车辆厂、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强大泵业等优势企业。但行业整体实力仍然偏弱;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生产零部件产品、低端产品的企业多,生产整机产品的企业少,利润空间小,缺乏核心竞争力。

石家庄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上已显滞后,产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链较短,市场份额较小,普遍存在重引进轻创新、集中于制造环节、产品低端化等问题。

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约束因素

依据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和我国各地各级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一些举措,不难看出,石家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需求瓶颈的制约,具体如下:

1. 需求不确定,市场容量小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二字意味着其处在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阶段,通常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拉动供给,市场需要培育。

(2)技术不成熟、规模不经济,导致新兴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成本偏高,在一些领域难以替代传统产品,比如新能源汽车对传统汽车的替代,新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等等。

(3)消费环境不完善和基础设施的不配套,使得潜在的市场需求比较难以转化为现实的需求,比如充电设施的不完善影响电动汽车的销售。

2. 发展无序,产能过剩

自2009年9月国务院召开第三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座谈会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迅速进入了地方政府的视野,各地均对其发展注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还没出台,就已经有18个省提出打造新能源基地,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有的市立即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实施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等。石家庄发展较好的生物医药、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是各自发力的重点,从全局来看出现新的布局雷同、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3. 跌入“惯性陷阱”,困于低端制造

一些地区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干快上”的同时,并未真正走出创新与高水平发展的新路,而是沿袭了传统产业的老路子,即依靠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而在技术创新上投入资金很少,在产业链上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而非高附加值的技术创新环节。比如,石家庄目前在医药行业,原料制造占70%,成品才30%。靠这种模式难以真正占据市场。因为创新才是新兴产业能够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需紧盯技术而不是成型的生产线,只要技术上有所欠缺,即便靠低价也难以在市场上谋得一席之地。

4. 管理体制存在瓶颈,阻碍市场形成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政府管理经验不足,对政府推动与市场主导的功能定位和协同互动关系把握不准,同时,由于体制上部门分割严重,决策协调难度较大,画地为牢、政出多门的现象都较为普遍,导致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培育面临一系列亟需解决的体制机制政策障碍,如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的价格形成机制,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体制,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与之相适应的中介服务机构和市场应用支撑体系建设更是任重道远。

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门针对目前我国新兴产业产能问题进行了调研,认为目前我国部分新兴工业领域低水平、低档次产品供应过剩,同领域重复布局、规划趋同的弊端使得中短期潜在产能过剩的风险愈发明显。在今年的两会上,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在这种情况下,石家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又该如何发展?

1. 加强统筹协调,规避“产业同构”风险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各异,但各地在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却出现了严重的区域性产业同构现象,全国超过90%的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产业,近80%的地区选择发展节能环保产业,60%的地区选择发展生物育种产业,50%以上地区选择发展新能源汽车,不顾条件、一哄而上的态势明显。面对这种局面,石家庄市必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引导和调控,通过发展规划和政策资源引导地方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和国家战略需求进行产业定位与战略选择,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此外,还要注重发挥整体效益,在国家总体战略目标下统筹规划,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强化产业发展的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套,形成合力,形成面向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协同竞争的整体优势。

2. 加强产业配套和商业模式创新,防止“结构性过剩”风险

任何一种新兴产业,在其初期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后续环节的“阻塞”和前端环节的“过剩”现象。这既有由于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不同步的原因,如当前由于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不协调,部分风电场不能及时并网或并网后出力受限,以致产能过剩;也有缺乏合适的商业模式,导致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符的原因,如2000年美国互联网行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出现了“网络泡沫”。石家庄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破解这种阶段性的和瓶颈性的过剩,通过支持和鼓励企业创造适合于国情、符合新兴技术发展规律、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和组织模式,加强新型配套设施建设和配套技术研发,打通新兴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间的障碍,释放市场需求潜力。

3. 推动二次创新,避免陷入“技术引进陷阱”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谓之“新”,就在于其技术的不确定性,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如光伏产业所需要的多晶硅的生产,从改进西门子法到物理法等,曾经历很多技术变迁。而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对前一个技术的颠覆,导致前一个技术可能没有任何存在的商业价值。按传统的“中国制造”模式依靠技术引进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原有的投资很有可能随技术进步变成沉淀成本,导致既无法靠技术,又无法靠价格赢得市场。目前来看,石家庄市的新兴产业总体上存在着核心技术缺乏,依赖技术引进,处于低端锁定的局面。由于石家庄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必须在技术引进上重视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后续环节,积极推进二次创新,把本土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作为产业战略的导向和主要的目标,避免出现一代接一代的技术引进现象。

政府作用辨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因较强的社会性、生产要素的先进性以及产品首次进入市场的需求不确定性,其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市场的自发行为,在其发展初期,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我们也要看到,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政府在倡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认知能力的局限性蕴含着行动失误的可能性,干预过多反而容易扭曲市场、浪费资源。以新能源领域为例,各地政府本意是想实现产业发展的弯道超车,反而形成新兴即过剩,短期逐利的尴尬局面。政府需重新审视其自身的定位。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政府的角色是新兴产业的扶持者而不是主导者,是有利于所有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和半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而不是市场的干预者;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引导、推动和使用。在新兴产业成长过程中,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具体如下:

1. 创造市场需求

通过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手段,启动并培育新兴产业市场。推动试点示范,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培育相应的消费群体。完善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系统,促进其在更广泛消费群体中的普及。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成长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可被替代的传统产品使用成本,拉动对新兴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具备生存能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一个市场空间。

2. 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集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全国一盘棋的思路下,注重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特色。在地方层面要充分考虑本地现有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定位,科学布局,注重产业配套,优化新兴产业运行的空间组织,防止不顾实际一哄而上,出现新一轮“大跃进”,形成新的不合理竞争和产能过剩。

3. 积极支持产业技术研究和应用

政府资源要向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前端——技术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上倾斜,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使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发展阶段相匹配;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创造适合国情、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4. 扩大开放

要大力加强软硬环境建设,筑巢引凤,腾笼换鸟,引进更多的高端制造、战略研发、总装集成项目落户,借助外力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些瓶颈问题。组织专题产业对接洽谈和推广活动,支持企业展览展示和市场开拓,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支持创新产品出口,通过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政府间援助项目等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

5. 完善标准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

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为企业开拓市场和公平竞争创造必要条件。放宽准入门槛,简化审批程序,推动企业发展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准入门槛设置更多的从技术角度来考虑,而不是像对待传统产业一样主要考虑经济性的准入,比如最低经济规模,把准入的导向从注重经济性转到激励创新上来。

约束性因素 篇2

(施工管理)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夯实全局项目管理基础,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力,确保项目全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特制定本条款。

第二条 本项目管控条款为红线条款,是从局现行管理制度、办法中提取而来的,不求全面性、不求系统性,只求每条每款执行的必须性,因此是否定性条款。

第三条 本次项目管理约束条款的制定,不影响局现行的各项管理办法、制度的效力,本次汇编条款中未明确的有关事宜仍按局现行的管理办法、制度执行。

第四条 随着全局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局将继续修订完善本管理条款的范围和内容。

第五条 大型建设项目中由各个公司组建的“项目分部”,须同样执行本管理条款中对“项目经理部”的各项要求。

第六条 本项目施工管控约束性条款将作为局专业片区管控、稽查大队、局施工生产大检查的依据和检查重点内容

第二章

施工管理

第七条 项目中标后交接

项目中标后,各公司市场营销部门应及时向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办理交接手续,并进行项目有关情况的交底工作,双方均应留有工作交接清单。

第八条 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

1、项目经理部机构设置

项目中标后,公司应下达项目组织机构令,项目经理部的各业务部门设置应涵盖项目所有的管理工作,要明确机构的管理权限和职责。

2、主要人员配置

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按投标承诺到位,如发生人员变更,及时履行变更手续;项目安全总监按局规定配置,并进入项目领导班子。

第九条 项目管理交底

各公司应在项目经理部组建后一个月以内,组织相关机构业务部门对项目进行管理交底,交底工作由公司分管领导组织,并形成书面记录。

第十条 整章建制

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整章建制工作,涉及施工生产部门的各项管理办法和制度详见第3~8章相关内容。

第十一条 施工准备

1、施工调查

工程开工前,须由上级或同级单位组织施工调查,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2、技术准备

项目开工一个月内,须完成项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总体方案(不含专项方案)的编制和专项方案编制计划,开工两个月内完成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上级评审和安全、质量管理组织设计(策划书)。

3、施工临时设施 项目驻地、施工通道(含栈桥)、铺轨基地、制(存)梁场、枕(板)厂、拌和站等大临设施的布置和建设应执行策划、设计和审批程序。

4、劳务分包策划

项目经理部须制定劳务分包策划方案(分包工序、范围大小),并经集体商定。

第十二条 施工过程控制

1、区域负责制

公司须对项目实施分级、分区(片)动态管理,明确项目区域责任人,项目区域责任人按等级管理要求的频次对项目实施检查,并留有记录。

2、施工计划编制

经理部须依据合同工期要求编制总施工计划,跨时应结合各划分编制计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各季度施工计划、月施工计划,确定重要节点目标,工期紧张时应编制周计划,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

3、进度管理

必须坚持调度报告制度、周例会制度和月计划会议制度,对月度计划完成实行月末检查收方,对计划未完成情况要有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

4、施工日志

项目经理部必须明确单位工程施工日志记录人,并有完整的施工日志。

5、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工程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组织对项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界定,明确必须开展旁站和实行“三检制”的工序,并组织编制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作业指导书。

6、人员培训

经理部必须制定完整的岗位培训计划(包含培训内容、对象和培训时间及授课老师),各项培训应编制培训讲义并留有培训记录。

7、过程监控

(1)项目经理部必须坚持“三检”制度:即班组自检、技术主管检查和质检工程师专检。

(2)落实“内部旁站”制度:经理部需根据局要求,列出本项目必须旁站施工的工序,对旁站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制定工序旁站记录表格,明确旁站工作要求,旁站人员须做好旁站记录。

(3)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经理部必须针对隧道、地铁(深基坑)、营业线、起重吊装等高风险工序,制定领导带班计划和带班领导分工表,并留有值班、交接班记录。

(4)经理部须按照经过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当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发生变化,需调整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时,须报原审批单位重新审批。

8、应急准备和响应

必须明确高风险工序,项目经理组织编制可操作性的应急响应预案,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

第十三条 项目收尾和交验

1、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须明确具体收尾负责人及主要岗位人员,承担收尾、交验过程中相关事宜的处理工作。

2、经理部必须制定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计划、具体人员分工,项目总工程师是竣工文件编制工作的责任人。

第十四条 劳务队伍引进

主体工程、特殊工序、关键工序施工的劳务队伍引进,按照以经理部为主、坚持公司审批的原则,队伍须优先从局公布的合格劳务分包名录中选取,且必须持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三章 技术管理

第十五条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1、工程项目开工前,须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建立本项目技术管理体系,明确技术管理部门和技术管理岗位职责,对本项目经理部的技术人员按专业和技能进行明确分工。

2、项目经理部须建立以下技术管理制度:

测量复核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设计文件审核制度、技术数据复核制度、技术工作交接制度、技术资料保管制度、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第十六条 技术资料管理

项目经理部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技术文件资料管理,建立工程日志、工程数量、检查记录、技术交底、变更设计、测量(计量)设备仪器等技术台帐,各类技术文件(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规范标准必须建立目录。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保证工程日志的完整性、可靠性、实时性,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监督、检查。

项目部依据承建项目的需要配备相应的规范、标准,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局《施工技术管理办法》手册须发放到项目总工、工程部、试验室。

第十七条 设计文件审核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审核设计文件,未经审核的设计文件不得交付施工。经审核没有问题的,由项目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可将设计文件交付使用。审核中发现问题的,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报至监理、设计单位与建设单位予以确认,并留有记录。在问题未获得明确回复前,相关设计文件不得交付施工。

第十八条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

1、所有工程项目均须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没有编制实施性 5 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组织设计未经批准的工程项目,一律不得开工。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前,必须由项目经理组织召开施工组织设计研讨会,并留有书面纪要。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项目经理必须负责组织召开施工组织设计自评会,并留有相关记录,定稿后由项目总工、项目经理签署后逐级报批。

3、施工组织设计实施前须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交底,并留存完整的书面交底记录。

第十九条 施工技术方案

分部分项工程实施前,由项目总工组织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逐级履行报批手续,没有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技术方案没有得到相应级别审批之前,不得进行各道工序施工。

第二十条 技术交底管理

1、进入施工程序的各道工序,必须进行技术交底。

2、技术交底内容必须填写清楚,绘制简图并标注各部尺寸。交底人和接受人须当面交接(紧急情况可以实行口头通知,但是事后必须完善书面手续),确认无误后双方签认,并保存留有记录。

第二十一条 测量管理

1、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测量管理,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项目测量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和抽检以及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多级测量复核制。

3、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校,满足精度要求后方能使用。

4、经理部在实施控制测量时,必须和相邻的标段进行联测。第二十二条 工程技术总结管理

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经理部必须在开工初制定工程技术总结分阶段编写计划,编制计划要根据施工进度划分阶段,并明确编制人员、审核人员。第四章 安全质量环保职业健康管理

第二十三条 保证体系

1、项目经理部设立安质部,并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配备安全总监,安全总监在领导班子中享受副职待遇,并不得占安质部定员。

2、经理部安质部至少配备安全员和质检员各一名,质检员必须工作三年以上并具有技术员及以上技术职称。

3、项目经理、安全总监、安质部长、安全员、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

4、经理部安质部须根据项目施工内容配备以下工具、资料: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含国家、行业、局级)、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

第二十四条 规章制度及措施

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如下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使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现场带班制度。

2、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责任制度; 工程质量教育培训制度; 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奖惩制度;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3、环保管理制度: 环保责任制度; 环保教育培训制度; 环保检查制度;

环境污染事件报告及处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4、编制重大风险源台账及防范措施。

5、编制本项目使用机具、工种《安全操作规程集》。第二十五条 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

1、项目经理部经理、书记与经理部其他管理人员、项目分部经理、书记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

2、项目分部经理、书记与分部其他管理人员、外协队伍负责人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

3、项目经理部(项目分部)监督外协队伍负责人与其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质量责任书。

第二十六条 现场管理

1、风险源

(1)在作业场所设置较大风险源告知牌;

8(2)每天进行班前安全讲话;

(3)新工序施工前进行安全、质量教育。(4)安全技术交底

所有分项施工要有安全技术交底,并随施工技术交底同时下发。

2、专项方案

所有较大及以上风险源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有安全防范措施,其范围及专家论证必须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之规定。

3、“三检”制和内部旁站

隐蔽工程必须执行质量“三检”制,即班组自检、技术主管检查和质检工程师专检;对以下(包括但不限于)工序执行内部旁站制度:

(1)桩基、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安装工序、混凝土灌注工序;(2)路基施工各种地基加固工序;

(3)隧道围岩加固大管棚、小导管钻孔、安装、压浆工序;(4)隧道初期支护钻孔、安装、压浆工序,喷射混凝土工序;(5)预应力张拉、压浆工序;

(6)公司和项目经理部针对项目特点认为需要旁站施工的工序。

4、领导带班

项目经理部必须明确哪些工序为“重要风险工序”,对“重要风险工序”必须安排班子成员带班作业。

5、安全质量检查和问题整改

(1)项目经理部必须坚持每月一次由项目经理带队的安全质量大检查;

(2)发现的问题整改后,检查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闭合验证,并留有记录。

第五章 试验管理

第二十七条 试验室设置及资质

1、按投标承诺或行业标准、建设单位要求建立工地试验室。

2、工地试验室是有资质的母体试验室派出机构,试验检测报告批准人应是母体资质认定的授权签字人。

3、工地试验室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不允许超授权范围进行检测。

第二十八条 试验人员配备及培训

1、铁路项目授权签字人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公路项目授权签字人具有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

2、试验人员不得在不同建设项目兼职,主要人员稳定。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对新标准、规范及规程等组织学习,并留有相应记录。

第二十九条 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

1、工地试验室根据承担的施工内容、投标承诺配备仪器设备。

2、按周期进行检定、校准及自校准,配备自校准所需的标准设备、物资。

3、各操作间温、湿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主要、常用仪器设备制定操作规程并上墙。

第三十条 规章制度及内业管理

1、试验室须根据本工程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检测工作管理制度(试验工作日志制度、委托试验管理制度、样品流转制度、原始记录和数据处理程序、测试数据检验制度、检测报告审批制度、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试验资料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制度)、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

2、采用检测规程、规范及标准准确,信息、签字完整,检测报告与试验记录、试验台账统一。

3、建立不合格品台账,会同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记录。第三十一条 施工质量检测与控制

1、对现场原材料按检验批或抽检频率要求及时进行进场检验,并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对工地试验室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材料或参数及时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检测。

2、各种原材料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3、水泥混凝土理论配合比设计、路基填料试验(含改良土、级配碎石等配合比设计等)等标准试验必须按现行的有关规范进行设计、试配,不允许使用经验配合比。

4、设计等级为C50及以上混凝土配合比须上报局试验检测中心进行审核、批复。

5、工地试验室严格按照规范及标准要求进行混凝土、路基施工检验及隧道喷射混凝土、锚杆施工质量监控等。

第六章 物资管理

第三十二条 物资采购管理

1、项目经理部成立物资采购领导小组,对大宗物资应实行招标采购(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对不适宜招标采购物资可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等方式进行。

2、大宗物资采购单价、供应商及其它主要事项须经上级物资主管部门认可。

第三十三条 合同签订

大宗物资采购需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签订前,须经项目经理部物资采购领导小组共同评审。

第三十四条 物资计划

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门须分工号编制《主要物资需用量核算表》,物资部门据此核定出各种主要材料的计划总量,作为整个项目材料消耗的控制依据。

物资部门依据当期工程技术部门提供的主要物资需用量核算表、当前库存编制月度物资申请(采购)计划。

第三十五条 物资验收

1、砂石料验方过程中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验方,并做到一车一票。验收方要互相签认,填写大堆料验收单,作为大堆料验收的原始凭证。

2、试验资料、随货技术证件等质量记录要有专人妥善保管。

3、检(试)验不合格物资应予以标识,单独存放,禁止发放和使用。

4、检(试)验合格物资要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填写材料点收单,并登入物资收、发、存台帐。

第三十六条 物资发放

1、物资发放须按照计划实行限(定)额发料,用料单位应书面指定专门的有权领料人。

2、及时开具发料单,并登入分工号物资限(定)额供应台帐。易燃易爆物资应制定专门的领发料办法(火工品严格按照局中铁四保〔2011〕246号和当地公安部门要求执行)。

3、月末须盘点库存盘点。

4、禁止协作队伍自购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第三十七条 周转料管理

1、在上级物资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外租(购置)周转材料。

2、要建立周转材料管理台帐。

3、拆除、回收或工程完工不再使用的周转材料应及时退库,并办理相关手续。

4、需要报废的及丢失、损坏的周转材料,应办理报废手续或按按规定进行赔偿。

第七章 机械管理

第三十八条 管理机构与制度

1、项目经理部指派一名副经理负责分管机械设备,设立专职(或兼职)机械管理人员开展机械设备日常管理工作。

2、项目经理部必须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分别制定项目经理部机械管理办法和机械管理工作职责。机械管理办法应包括:设备配备方式、设备租赁管理、设备使用、设备检查办法、设备安全管理和基础资料等方面内容。

第三十九条 机械设备配备管理

项目经理部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计划,注明机械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计划进场时间、预计使用时间及机械设备配备方式(主要指公司调配、租赁、购置或外部劳务队伍自带等),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所属子(分)公司审批。

第四十条 机械设备内部租赁管理

1、项目经理部需要租用机械设备时,先向所属子(分)公司提报书面申请,包括机械名称、型号、数量、使用时间(进场时间和预计退场时间)和施工地点,公司接到书面申请后3日内做出明确回复。

2、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批复的设备配备方案,派机械管理人员对即将租赁的机械设备进行鉴定(必要时在施工现场),实施机械设备进场验证,确定设备状况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双方确认技术状况后项目经理部与设备产权单位(通常为公司机械设备管理中心)签署内部机械租赁合同。

第四十一条 机械设备外部租赁管理

1、在公司机械设备无法调剂时,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提出需要外租机械设备计划(设备的名称、数量、型号、价格、进场时间和预计退场时间),报所属子(分)公司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外部租 14 赁手续。运架设备、轮胎提梁机和CA砂浆灌注车等大型专用机械设备需要外租时,由子分公司报局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外租手续。

2、签订租赁合同前项目经理部必须对租赁合同评审后,报公司物资机械部、法事部审核同意方能签订。

第四十二条 外部劳务队伍自带设备管理

1、外部劳务队伍自带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提报设备配备清单(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技术状况、生产厂家),经项目经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场,并报子(分)公司备案。

2、项目经理部对所有进场设备均要进行验证,要求机况良好、证照(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齐全、外观整洁、技术性能优越,机械操作手持证上岗,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按规定调换。

3、项目经理部对现场机械设备逐一登记并编制管理号码(编制办法同外租机械设备),建立外部劳务队伍机械设备台帐。

第四十三条 机械设备使用管理

1、机械设备使用中的基本制度

项目经理部必须建立并认真执行设备使用基本制度:岗位责任制、持证上岗制、交接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机械的油、水管理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

2、设备验证

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实施进场检验并填制“机械设备验证表”,检验内容主要包括:设备符合性、技术状况、出厂合格证件、技术性能等,除进场检验外,在设备使用期间、设备转场、关键特殊工序时也要实施设备的技术状况验证。

3、机械设备操作规程

项目经理部必须根据机械使用原则及机械使用说明书,结合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如气温、地形、道路条件等,确定并公布各类机械设备操作 15 规程,明确机械设备使用基本制度、冬季使用规定、用油、用水规定和使用安全规定。

4、设备维护保养要求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制定设备保养制度,实施保养工作,对外租和外部劳务队伍的设备,督促操作人员应保尽保,使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并将保养情况登录在“机械运转交接班记录”上。

第四十四条 设备使用管理检查

1、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必须开展班前检查、旬检与月检,各子分公司还应至少半年组织一次(对于塔吊、电梯、架桥机和提梁机等设备每季度一次)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使用、安全、维护与保养的综合检查,并及时填制“机械设备管理检查表”。

2、班前检查

项目经理部根据本项目设备结构特点制定班前检查内容,监督、检查、落实巡回检查制度,班前检查由设备操作人员负责,班前应重点检查以下项目是否符合设备使用技术标准。

3、旬检与月检

项目经理部机械管理人员应组织开展旬检与月检工作,重点检查机械设备技术状况、班前检查落实情况、运转记录情况、维修保养情况、安全使用情况、持证上岗情况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并填制“机械设备管理检查表”。

4、问题处置

项目经理部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制定整改措施,下达整改通知单,并落实定人、定时、定标准,整改到位后方能继续作业,对设备维保不到位、严重失修的,机械管理人员有权要求停机维保,甚至清退出场。

第四十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

1、特种设备使用应遵循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由具备安装资质的队伍安装,经当地技术监督局验收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取得地、市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

2、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办理设备安装告知手续;必要时,到地方人民政府相关建设主管部门办理使用登记。

3、安装(拆除)前,项目经理部应编制安装(拆除)专项技术方案并组织评审,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按批准的方案进行安装(拆除)。

4、设备安装后,项目经理部向当地监督检验机构申请验收检验,取得合格的“安装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证件,并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和证书固定在设备规定的位置上才能使用。

5、转场使用的大型、特种起重设备必须严格执行下列检查:主梁及支腿焊缝探伤、检测主梁的上拱度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吊具及吊杆是否有裂纹或变形、吊杆探伤并负载拉伸试验、关键部位高强螺栓更换和其他重要部件检测等。

第八章 混凝土搅拌站及商品混凝土管理

第四十六条 混凝土搅拌站

1、项目经理部自行组建的搅拌站纳入物资机械部门管理范围,由经理部试验室和安质部对其进行质量监控,试验仪器设备配备应满足混凝土用原材料质量控制及拌和物性能检测要求,在对搅拌站生产的拌合物质量控制过程中,试验室主管具有一票否决权。

2、严禁对搅拌站以大包形式进行分包,搅拌站的站长、材料员、技术员、质检员、试验员等主要岗位必须由正式职工担任,搅拌机操作人员必须是持证的正式职工。

3、搅拌站须积极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对其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并加强在施工过程中的自我检查,确保计量准确可靠。

4、原材料的堆放、库存管理。水泥、外加剂不得露天堆放;不同规格、不同料源的骨料不得混合堆放,料仓应有清晰标识,标识信息应涵盖已检/待检、产地、规格、进场日期以及是否合格等信息;粗、细骨料堆放场地要进行硬化,中间设围挡,并做好地面排水设施,搅拌站的相关设施须满足季节性混凝土拌制要求。

5、搅拌前,试验室须进行施工配合比交底,并安排人员进行监控,检查督促搅拌站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

6、搅拌站须建立以下管理制度:搅拌站计量设备周检制度;开盘令签批制度;混凝土配送管理制度;退站混凝土处置制度等。

7、试验室必须针对搅拌站的质量控制建立以下制度:原材料含水量、混凝土坍落度等测试制度;原材料进场复试制度和抽样检验制度;建立开盘前的检查复核制度;检查试件留置制度。所有资料报告应按规范填写试验记录和报告,建立台帐,一一对应。

第四十七条 商品混凝土管理

1、物资采购部门是商品混凝土管理的主责部门,经理部试验室和安质部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

2、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资质审查:查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资质等级证书与其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与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签订合同中应有明确和详细的技术要求。

3、应对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提供的《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进行严格复核,技术资料主要包括原材料合格证和批量检验报告、单位工程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按规定留置的试件强度和性能检验报告、生产过程混凝土配合比调整通知单、反映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的统计资料等。

4、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旁站工作,应派试验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的搅拌站进行不定期旁站监督以保证搅拌站严格按照出具的配合比施工。

5、混凝土运抵施工现场时,现场试验室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工程验收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商品混凝土质量进行相关性能检验,供需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书面验收记录,双方专人签字,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三日

附件1:地铁和基坑工程施工管理约束性红线条款 附件2:隧道工程项目管理约束性红线条款 附件3:营业线施工约束性红线条款 附件4: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约束性红线条款 附件5:承重支架、挂篮施工约束性红线条款 附件6:预应力工程约束性红线条款 附件1:

地铁和基坑工程施工管理约束性条款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地铁和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等方面的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全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特制定本条款汇编。

第二条 本条款适用于城市地铁车站或区间明挖、地下通道基坑、各种建筑基坑、区间盾构和竖井等工程施工管理。

第二章 管理性要求

第三条 地铁和基坑工程必须严格执行按工序劳务分包的管理模式,严禁大包。

第四条 复杂地质或复杂环境条件下的高风险地铁、一级基坑工程,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前,必须进行一次局级风险分析和施工方案研讨会。

第五条 在工程实施前必须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结构物(桥梁、管线、建筑物、铁路、其他结构和设施)、地下障碍物、文物、水体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

第六条 在施工前,必须编制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方案并按相关规定逐级审批,组织专家评审。

第七条 必须坚持领导带班和隐蔽工序内部员工全程旁站制度。第八条 施工前必须对设计文件进行校核,应将结果及存在的问题以书面形式报送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

第三章 施工测量

第八条

施工前应对已建成的平面、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施工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检测。

第九条 同一贯通区间内始发和接受工作井所使用的地面近井控制点间必须进行直接联测,并与区间内的其他地面控制点构成附合路线和附合网。

第十条

隧道贯通后必须分别以始发和接受工作井的地下近井控制点为起算数据,采用附合路线形式,对原有控制点重新组合或布设并施测地下控制网。

第四章 监控量测

第十一条 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或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必须实施监控量测。

第十二条 实施监控量测的基坑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监测专项方案,监测专项方案实施前必须经子(分)公司审批,一级基坑及高风险隧道的监测专项方案还必须经局监测小组评审通过后实施。

第十三条 监控量测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必须满足《中铁四局地铁、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办法》(中铁四程〔2009〕28号)的要求。

第十四条 地铁基坑工程应对基坑围护结构、周边地表、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地下水位等进行监控量测;应在施工前完成监控量测点的布设,提前测得初始读数,监测点的设置必须符合要求,地表沉降点不得与地表路面结构固结,应与下方土体沉降同步。各监测仪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由有资质的机构定期检定,并且使用时必须处于有效检定期内。

第十五条 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必须对当天上报的监控量测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并签署下一步施工意见,一旦发现异常或超过报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分析原因,上报监理、业主及上级主管单位,待查明原因及采取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

第十六条 对委托第三方施工监测单位,应由项目经理部与第三方监测单位签订委托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双方责任范围;第三方监测单位必须持有与本项目要求相应的监测资质,原则上必须持有测绘甲级资质或同等 监测资质,且具备2个以上类似工程监控量测的经验。由项目经理部自行组织的施工监测,必须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监测小组负责人要求是内部员工且必须是专职的,不得兼职,各监测人员均须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

第十七条

监控量测的外业数据必须进行闭合测量,不合格的须立即进行重新测量,原始数据需保留,以备复查。在外业观测时发现监测数据达到预(报)警值,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并及时对其采取措施和原因分析。

第十八条 监测外业完成后及时进行内业数据录入,录入时须经两人交替核对,确保数据真实无误;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

第五章 车站或区间明挖

(一)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

第十九条 围护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围结构的施工质量,保证围桩身和墙体的垂直度,开挖前桩顶寇梁必须施作并闭合,得到规范要求强度。

第二十条

基坑内支撑体系应随基坑开挖及时施做,桩间网喷砼应随挖随支,施做宽度、高度与每层土方开挖相同,严禁一挖到底再进行桩间支护,桩间网片应与锚杆及桩基主筋有效固定;冬期施工应加强喷砼的养护,防止桩间网喷砼大面积坍落。

第二十一条 支撑、围檩安装、拆除作业。

1、钢围檩安装前应定位准确,支撑三角架与围护结构联系牢固,围檩与围护桩接触面应找平,对凹面应进行处理,安装的围面与围护结构密贴,同一水平层的围檩宜首尾连接。

2、吊装设备状态完好,安装前应对进场的钢支撑材质、壁厚、直径等尺寸进行检查;钢支撑应进行预拼装,检查其轴线偏差及连接螺栓等情况。

3、钢支撑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活络头宜两侧错开设置,支撑 两端头应设置上挂下托措施,钢支撑与钢围檩及冠梁之间的连接应密贴。钢支撑上严禁行人,钢支撑严禁挖土等机械碰撞支撑;斜支撑的焊缝质量要保证,必须进行检算,实施中必须保证焊缝尺寸。

4、钢支撑与构格柱的连接必须牢固;并应定期对钢支撑的受力情况进行检查。预加轴力过程记录真实,记录及时、清晰;支撑安装及时;钢支撑轴力监测齐全;钢支撑安装完成后应派专人对安装完成的支撑进行检查,特别是端头井斜支撑的安装质量检查。

5、混凝土支撑,基坑开挖至设计位置后,及时施做,支撑钢筋与围护结构应有效连接,砼支撑与格构柱的连接应满足规范要求;支撑与格构柱、冠梁(围檩)节点处处理应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支撑强度得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

6、支撑拆除应按设计或施工方案要求时间和顺序进行,对于需要换撑的,必须先支撑后拆除,不得随意拆除;拆除吊装安全控制必须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相关要求进行拆除,不得碰撞基坑内其它支撑,并加强观测。

第二十二条 预应力锚索(杆)施工。

1、采用拉锚支护的基坑,应先开挖基坑边2~3m的土方进行拉锚施工,大面积开挖应在拉锚支护施工完毕且预应力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

2、基坑开挖至锚索位置时,利用基开挖平台施作锚索,锚索预应力张拉完成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严禁一挖到底再施作锚索。

3、锚索施工中钻机就位准确,角度符合要求,钻进过程记录真实清晰,成孔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锚索下料、安装、锚固及压浆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坑锚索应做抗跋试验。

4、锚索锚固端注浆体得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进行张拉,张拉预应力应不小于设计张拉值,否则应采取其它加强措施。

第二十三条 对于土钉墙或喷锚基坑,应分层开挖,挖一层支护一层;土钉的间距、孔深、直径、角度,土钉墙钢筋连接质量,喷射砼的厚度、23 强度应满足设计;土钉墙施工完毕后应采用有效的养生措施,确保砼质量。

(二)基坑降水及排水工程

第二十四条 基坑降水必须编制降水方案,降水方案应包括应急措施,降水方案审批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五条

基坑降水井应按设计位置、间距施做,严格控制成井质量,基内降水应做好降水井的保护措施,保证其正常降水作业。

第二十六条 应在基坑开挖前进行降水作业,保确基坑开挖时,开挖面不潮湿,地下水位在开挖底面以下1米,基坑内不得积水或基坑底有软化现像;每日应有专人进行水位观测并记录,检查降水井的降水效果。

第二十七条 降水作业前应对周边地表、建(构)筑物、管线、道路等进行详细调查,保存降水前原始图片资料,降水过程中应对其重点部位进行观测。

第二十八条 降水施工排水管线布置应合理,排水管路不得有漏水,将抽出的地下水排至降水影响范围以外,防止回灌;施工现场应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备用抽水设备和应急电源。

第二十九条 抽水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降水期间不得随意抽停,当发生停电时,应启用备用电源,保持正常降水。

(三)基坑开挖

第三十条 基坑土体加固处理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审批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经试验检测合格。

第三十一条 土质基坑开挖,必须按设计要求和应严格按已审批的方案分层分段开挖,严格控制边坡坡度。挖土机械在施工中不得碰撞支撑,不得引起支撑破坏或松动移位;管线两侧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土。

第三十二条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指挥作业,严格控制开挖过程的坡度,土方运输应合理计划,不得临边堆载土方。第三十三条 城市基坑石方开挖,对于强度较低的尽可能采用机械破碎,必须采有爆破的,应有经审批的专项爆破方案,并做好爆破安全防护和应急预案。

第三十四条 基坑开挖至基底后,应及时进行基底加固,基坑开挖与结构施工应同步推进,结构底板混凝土与跟进基底开挖,挖出一段基底,施做一段底板混凝土。

第三十五条 基坑开挖过程内应设应急逃生通道,设两处以上应急爬梯,每日开挖前或雨后应检查基坑及支撑稳定情况。

第三十六条 考虑时空效应的软土基坑施工时:(1)必须按设计要求分段开挖和浇筑底板,分段长度不大于25m;(2)每段开挖中又分小段、分层开挖,每小段宽度不大于6m,分层厚度不大于4m;(3)每小段开挖支撑完成时间不超过24小时。

(四)防水及结构混凝土施工

第三十七条 防水层铺设前基面应按要求进行处理,对于坑壁渗漏水应进行引排或注浆封堵,防水层铺设基面不到有明水,防水层施工作业脚手架搭设应规范,应有交底有验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八条 防水作业区及材料存放区应防火、防烟、禁止随意进入等警示标识;施工现场应配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灭火设备。雨雪雾天气及五级风以上天气,车站防水作业不得施工;防水层施工时检查不得动用明火和吸烟现象,钢筋焊接时对防水板应有保护措施。

第三十九条 结构混凝土采用支架法施工时,支架立杆间距、横杆步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设置扫地杆、斜撑和剪刀撑;支架搭设的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平整度符合要求;模板背后方木按设计要求布置,其强度和刚度应满足要求。

第四十条 支架搭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措施进行,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支架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支架按要求搭 设好后在承受荷载时,应有专人对支架的受力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一条 结构砼的浇筑顺序、分层厚度、振捣时间等应满足作业指书及规范要求;砼施工机具的性能应能满足施工要求,砼泵车及罐车的走行道路应满足要求,砼泵车的支腿地基应平稳。

第四十二条 支架拆除顺序应合理组织,支架拆除应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地铁车站中板应在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并得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第六章 区间盾构

第四十三条

盾构吊装须编制专项方案并逐级审批和交底,吊装单位须具有相应的资质专业队伍,吊装设备检定有效,专人指挥,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第四十四条 盾构组装完成后,应编制盾构验收大纲,分系统逐项进行盾构验收。必须进行各系统空载调试,在此项调试正常的基础上,再进行整机空载调试和负载调试(试掘进)。

第四十五条 盾构始发或到达段的土体加固处理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审批后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经试验检测合格,然后盾构方可始发或出洞。

第四十六条 盾构始发前应安设反力架,并对始发前的盾构姿态做复核和检查。盾构始发时应做好盾构的防扭措施和基座两侧的加固工作,以防止盾构旋转。在盾构始发掘进100m过程中,应对施工和监测资料及时进行分析反馈,调整和优化掘进参数。

第四十七条 盾构出洞门的钢筋混凝土凿除后必须加强对洞门处的土体稳定和渗漏水情况进行观测,并被好应急处理设备和材料。盾构尾部脱出洞口后,须及时做好隧道衬砌环和洞圈的永久防水密封处理。

第四十八条 盾构掘进前,必须根据隧道地质情况、埋深、地表周边环境、盾构姿态和管片与盾尾间隙、监测结果等,制定当班掘进施工指令。第四十九条 掘进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盾构设备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当班掘进指令等控制盾构掘进参数与姿态。

第五十条 盾构掘进的同时,必须进行盾尾同步注浆或及时壁厚注浆,及时填充衬砌环脱出盾尾形成的建筑空隙。

第五十一条 盾构在管片拼装或停机较长时间时,应采取技术措施防止开挖面压力降低。

第五十二条 盾构带压更换刀具必须编制专项方案,审批后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负责实施。

第七章 竖井

第五十三条 竖井应在锁口圈完成后,降水水位降到竖井底以下0.5~1米时,方可进行竖井开挖;人工开挖时人员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爆破时爆破面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防护和覆盖,破作业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严禁采用火雷管引爆。

第五十四条 吊斗出土时坑内人员停止作业,进行避让;机械作业时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站在可让人了望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第五十五条 开挖进尺满足格栅间距要求,禁止超格栅间距进行开挖。吊装格栅时坑内人员停止作业,进行避让;格栅接头牢固,纵向连接筋间距、焊接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需设置临时支撑的应及时安装。

第五十六条 竖井施工时应配备足够的逃生爬梯;机具、工具以及土体存放要距基坑边5米,防止其坠入坑内伤人;竖井口安装防护围栏和密目网、踢脚板。

第五十六条 竖井转横通道、横通道转正洞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实施。

第八章 围挡和进出现场管理

第五十七条 施工现场和基坑四周应进行封闭管理,设置硬质防护围栏,满布钢丝网或目密网,高度不小于1.2m,基坑边应设高度不小于0.3m的防淹墙。

第五十八条 施工现场和基坑四周场地、道路应进行硬化,设置场内道路、地面排水系统。保持应急道路畅通,机械车辆作业位置应合理规划,土方、材料等不得临边堆载。

第五十九条 建立键全人员进出基坑或洞内和施工现场区域的登记制度,必须设置电子门禁装置对进出基坑或洞内所有人员情况进行记录并设专人管理。

第九章 其他

第六十条 其他工程或结构物的基坑施工管理约束性红线条款参照上述相应条款执行。硬质岩土基坑施工管理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设计要求和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执行。

第六十一条 车站和区间暗挖施工管理约束性红线条款、基坑爆破施工火工品管理约束性红线条款一并参照局《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约束性红线条款》执行。附件2:

隧道工程项目管理约束性条款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全局隧道施工管理水平,加强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控制,确保项目实施全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特制定本条款汇编。

第二条 本条款适用于铁路(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暗挖区间等工程的施工管理。

第一章 基本要求

第三条 隧道施工严禁大包管理模式,可采用工序分包或劳务分包的模式,对于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隧道必须组建架子队进行施工。

第四条 隧道各洞口必须建立人员进出洞登记管理制度,对进出洞的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及外来检查人员进行统计登记,24小时不得间断,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进洞。

第五条 隧道工程开工前,公司必须组织对隧道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主要风险源和风险等级,制订相关措施,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全程监控管理。

第六条 隧道施工应坚持领导带班作业制度,洞内每班开挖作业必须有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带班。

第七条 每座隧道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有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专项施工方案。

第八条 隧道工程必须制订综合性应急预案和防坍塌、突泥突水等专项应急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备足应急物资、设备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第二章 洞口工程

第九条 隧道洞口应严格执行“早进晚出”的原则,加强洞口超前支护和边仰坡防护,埋深较浅的隧道洞口应采用明挖法或半明半暗法进洞;洞口段采用套拱时,拱脚必须落在坚硬的基础上。

第十条 洞口边、仰坡开挖前应完成洞口排水系统,洞口截水沟位置合理,其截水效果良好。

第十一条 洞口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不得上下重叠开挖;洞口石方应采用浅孔小台阶爆破,边、仰坡开挖采用预留光爆层或预裂爆破,尽量少刷或不刷,争取做到零开挖进洞,按设计要求对边、仰坡进行支护,边仰坡应稳定,对松动石头及时进行清除。

第十二条 隧道洞口应按设计完成超前支护后,方可进行正洞开挖,洞口段应及时形成封闭成环,严禁采用长台阶施工,全断面进洞后及时施做二衬混凝土;软弱围岩进洞前,二衬车台必须就位。

第三章 洞身开挖

第十三条 隧道开挖工法应与设计或已批准的方案相符,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Ⅲ级围岩采用两台阶法,Ⅳ级采用三台阶法或三台阶七步法,Ⅴ、Ⅵ级采用CRD或三台阶临时仰拱等工法。

第十四条 隧道开挖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掌子面围岩情况与设计或超前地质预报的围岩情况进行比较确认,在围岩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调整开挖工法。

第十五条 隧道Ⅳ、Ⅴ、Ⅵ级围岩地段、隧道浅埋、下穿建筑或邻近既有线地段施工开挖应按照《爆破安全规程》采用控制爆破,或采用非爆破方法。

第十六条 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必须按以下要求进行施工。

1、上台阶每循环开挖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应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 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采用台阶分步开挖时,两侧应错开开挖,下台阶边墙开挖后应及时接长钢架支护,拱脚不得悬空。

3、Ⅴ、Ⅵ级围岩仰拱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Ⅴ、Ⅵ级围岩仰拱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掌子面自开挖至仰拱二衬完成不得大于35天。

4、Ⅳ级围岩仰拱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6m,仰拱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50m。

5、对部分设计有仰拱的Ⅲ级围岩,仰拱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12m,仰拱距掌子面距离不大于90m。

第十七条 隧道正洞开挖至洞内预留洞室时,洞室开口处正洞钢架应设暗梁和锁脚锚杆将钢架联结、锁定,必要时提前施做洞室口超前支护。

第十八条 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并由经过专业培训且持有爆破作业合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地点;在有可能发生涌水、突水地段应加强开挖工作面与洞内后方工作点的联系。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掘进时不应小于200m,相邻的平行导坑、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隧道相向掘进时工作面相距40m时,两端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工作面距离剩余15m时,应一端应暂停,由另一端掘时至贯通。

第十九条 仰拱便桥应进行设计、检算、交底,便桥每端搭放长度不小于1.5m;仰拱欠挖宜采用浅孔小爆破施工,要注意做好现场警戒及防护工作。

第二十条 钻孔台架必须稳固,工作平台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工作平台铺满钢筋网片。台架用电线路布设规范,开挖台架采用36V安全电压照明,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安装符合安全规定。钻孔作业前应进行排险,清除危石。

第二十一条 钻爆设计必须根据现场围岩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炮眼间距和装药量。装药结构、起爆顺序按照技术交底要求施工,爆破有专人指挥防护,放炮员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等5秒,方可起爆;爆破后,必须通风排烟15分钟以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爆破后必须先进行残炮检查和找顶作业,现场出现的哑炮、残炮应按交底要求处理,不得在残眼中继续钻孔。

第四章 初期支护

第二十二条 Ⅲ级以上围岩必须做到一掘一支,初期支护紧跟开挖掌子面,对于Ⅴ、Ⅵ软弱围岩,开挖后开挖面稳定时间不足以施工初支时,必须先进行初喷砼,平均厚度不小于5cm,方可施做超前和初期支护。

第二十三条 型钢钢架或钢格栅应集中加工,施工前必须进行检验和试拼装,验收合格后方可运入洞内使用;钢架安装不得侵入二次衬砌断面,底部不得有虚渣,不得悬空,必须落在坚实的基础上;各节钢架间以螺栓连接,连接板要密贴;钢架尽量密贴围岩并与锚杆焊接牢固,分部开挖时钢架及时落底接长,封闭成环;钢架安装完成后,必须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喷砼,钢架间距±10cm,横向位置和高程±5cm,垂直度±2°。

第二十四条 超前小导管直径、壁厚、长度、间距、角度、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小导管与钢架应连接牢固,按设计要求进行注浆。径向锚杆长度、数量、角度等必须与设计支护参数基本一致。施做前应仔细检查掌子面及周边有无安全隐患,岩面有无松动危石。

第二十五条 锁脚锚杆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打设,并与钢架联结牢固,数量、长度、角度与设计相符,对于需要注浆的必须按要求进行注浆,真正起到锁定作用。

第二十六条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喷射作业时应先喷射钢架背后部分,喷射钢架两侧,喷射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初支混凝土大面应平顺,不得出现凹凸不平的“肋骨”形状。

第二十七条 隧道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有专人每班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视其情况进行加固处理或组织人员撤离。

第五章 防水板施工

第二十八条 防水板工作平台必须牢固,周边设置防护栏杆,跳板、梯子安装牢固并防滑,工作平台满铺底板;作业区内防火措施应周密有效,并备齐消防器材。台车或支架下应有足够的施工净空,作业点应设置明显的限界及缓行标志。

第二十九条

防水板铺设前应对基面进行处理,对个别欠挖部位进行处理,局部漏水处采用注浆堵水或埋设排水管,彻底清除各种异物和尖锐突出物体,对凹处复喷至平顺。

第三十条 防水板的焊接搭接宽度和焊缝应满足设计要求,焊缝不得有漏焊、假焊、焊焦和焊穿等现象,要求不得有渗漏。

第六章 二次衬砌

第三十一条

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Ⅰ、Ⅱ级围岩不得大于200m,Ⅲ级围岩不得大于120m,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Ⅵ、Ⅴ级围岩不得大于70m,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的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

第三十二条 衬砌台车进场时必须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对隧道内特殊断面采用支架浇注的,支架体系必须有计算书,有上级审批。现场搭设应有技术交底,项目部专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台车工作平台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梯子安装牢固,工作平台满铺底板,台车每循环加固后应进行验收,尤其是堵头模板加固后的验收。

第三十三条 二衬混凝土应由下向上对称分层灌注,两侧高差符合要求;二衬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大于2.5MPa;台车上设置明显的限界和其它安全警示标志;混凝土浇注过程安排专人对台车支撑体系进行检查。

第三十四条 二衬钢筋电焊作业时,必须设置接飞盆,避免焊渣点燃防水板。

第七章 超前地质预报

第三十五条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物探和钻探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物探揭露地质不良地段应采用钻探结合的方式进行补勘,对于软弱围岩或岩溶及富水破碎断层地段,超前地质预报应采用水平钻探为主的综合方法,在断层前方30m处进行超前钻探,准确确定断层位置。

第三十六条 对超前地质预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编制地质综合分析成果报告;根据地质综合分析报告制定针对性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对实际开挖的地质情况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第八章 监控量测

第三十七条 隧道监控量测应作为关键工序纳入现场施工组织,必须设置专职人员并经培训后上岗;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严禁弄虚作假。

第三十八条 对于90m2以上的中、大断面隧道,应采用无尺量测,以提高量测精度,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沟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测点布置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第三十九条 隧道浅埋地段、下穿建筑物地段、地表必须设置监控量测点实施监测。

第四十条 测点应按规范要求及时埋设,及时量测;对洞内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测点埋设应在开挖后及时进行,并在开挖后12h内测得初读数,最迟不得超过24h。

第四十一条 隧道二衬至掌子面之间必须按规定频次连续监测,不得随意终止,终止监测点须经项目总工同意,对于施工破坏的监测点应及时补设。

第四十二条 监控量测外业数据必须进行闭合测量,并记录量测量时现场工况,在外业测量时发现监测数据达到预(报)警值,应立即通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程师,并及时原因分析和采取措施。

第四十三条 量测数据处理应及时、准确,绘制时态曲线,并进行回归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根据量测结果进行隧道稳定性综合判别。

第四十四条 量测数据应分级管理,当日量测结果应当日反馈至项目经理、总工及相关管理人员,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第九章 机械设备管理

第四十五条 隧道施工主要机械设备如通风机、空压机、变压器、衬砌台车等设备应由项目经理部提供,不得由外协队伍自带。

第四十六条 外部劳务队伍自带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前应提报设备配备清单(内容主要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技术状况、生产厂家),经项目经理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场。

第四十七条 所有进场设备均要进行验证,由项目部组织对进场设备检查。要求机况良好、证照(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等)齐全、外观整洁、技术性能优越,机械操作手持证上岗,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按规定调换。

第十章 火工品管理

第四十八条 基本要求

1、现场应建立安全员、保管员、押运员和库区看守员岗位职责,其中爆破员、安全员、保管员、押运员须为本单位正式员工,且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不得从事爆破作业。

2、单据填写须规范,不得涂改;爆破员、押运员、安全员须按要求各自妥善保管单据,以备核查。

第四十九条 建库

1、储存库区四周应设密实围墙,围墙到存库墙脚的距离不小于5m,围墙高度不低于2m。

2、工业炸药及制品、工业导爆索地面储存库之间距不小于20m,储存库与雷管储存库必须分别建造,距离不小于30m(总公司要求是30m,国家标准是12m);值班室距雷管库房的距离不小于20m。

3、储存库门宽度不小于1m;门口8m范围内不得有枯草等易燃物,储存库区内以及围墙外15m范围内不得有针叶树和竹林等易燃油性植物。储存库区内不得堆放易燃物和种植高棵植物,草原和森林地区的储存库周围必须修筑防火沟渠。

4、储存库区必须设高位水池,或设消防水池并配备消防水泵,水池储水量不少于15m3;储存库区内单个储存库必须配备至少两个5公斤及以上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5、储存库电气照明应采用防爆灯具、防爆手电筒或手提式防爆灯。禁止电气线路跨越储存库。地面库的防雷设施应按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规定设防。

6、进入雷管储存库操作的人员应穿符合相关要求的防静电鞋、防静电服或纯棉工作服;雷管储存库和发放间地面和台面应铺设导静电橡胶板,且应接地;进入发放间的作业人员,应经泄放静电后才能进行操作。

7、防雷设施必须定期检查(其接地电阻不小于10欧姆)。第五十条 购料

爆破物品的购买由物资部门统一负责,持公安机关核发的《民用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按规定到具有《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或《民用爆炸物品销售许可证》的厂家、企业购买爆破物品,购买后按当地公安机关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十一条 管库

1、储存库最大储存量不得超过一个月的使用量,工业雷管最多只能暂存1000发雷管,且符合公安机关的相关规定。

2、堆垛之间必须留有检查、清点爆破物品的通道,通道宽度不得小于0.6m,堆垛边缘与墙的距离不得小于0.2m,底部垫高0.2~0.3m。

3、各种爆破物品整箱堆放高度,工业雷管、黑火药不得超过1.6m,硝铵炸药、索类不超过1.8m,胶质炸药不超过1.5m。

第五十二条 领料

爆破作业应当如实记载领取、发放的品种、数量、编号以及领取、发放人员姓名。领取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作业后剩余的民用爆破物品必须当班清退回库。

第五十三条 发料

1、发放爆破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严禁拖拉、撞击、抛掷、脚踩、翻滚、侧置危险品;严格执行爆破物品同库存放规定,不应超高、超宽、超载;来源不清和性质不明的爆破物品不应入库或装车;如包装损坏需更换时,应在指定的安全地点操作;雷管等起爆器材,不得与炸药在同时同地进行装卸。

2、应按规定建立爆破物品流向管理制度。对爆破物品的出入库记录要有台账,流向信息记录应完整,并按规定及时传递;储存库内账物相符、日清月结。

第五十四条 运输

1、运输爆破物品时,不得使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畜力车。

2、人工搬运时(持有安全作业证人员),不准一人同时携带雷管和炸药;雷管和炸药应分别放在专用背包(木箱)内,不准放在衣袋内。

3、在夜间或隧道内,应随身携带完好的矿用蓄电池灯、安全灯或绝缘手电筒;领取爆破物品后,应直接送到爆破地点,不得乱丢乱放;不准 37 提前班次领取爆破物品。

第五十五条 使用

1、爆破作业全过程须在本单位正式员工监督、管理下进行。

2、洞内爆破时,必须统一指挥。爆破前发预警信号,待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后再发爆破信号。爆破作业中出现哑炮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不准擅自草率处理。

3、在残孔附近钻孔时应避免凿穿残留炮孔,在任何情况不得打钻残孔。

4、装药时必须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装药作业完成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清点火工品数量,剩余的炸药和雷管必须由领取炸药、雷管的人员退回库房。

5、雷雨季节宜采用非电起爆法;导火索起爆应采用一次点火法点火。同一区段的二次爆破,应采用一次点火或远距离起爆。

6、导爆索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起爆导爆索的雷管与导爆索捆扎端端头距离不得小于15cm。

7、爆破作业结束后必须经充分通风排烟,必须在15分钟后安全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并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排除未引爆的爆破物品,确认安全后解除警戒。

8、现场使用监控:火工品现场加工、装填必须在安全员、押运员监控下,在指定地点进行。

9、现场的临时存放:现场必须配各雷管存放箱(防爆箱)、炸药存放箱(防爆箱)。由爆破员和押运员看管、取用并直到退库。

第五十六条 退库

1、施工现场每天剩余的爆破物品,必须当日清点登记退库。严禁私藏、私用或做其它处理。

2、爆炸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火工品使用追踪卡”制度,38 循环作业,每一环节责任人必须签任,否则,不得进去下一环节。

3、积压的爆炸物品应按以下方式处理并记录:按原供应渠道返回供应单位;按规定进行销毁;按当地公安机关要求处理。

第十一章 出渣运输、通风、照明、施工用电及其它

第五十七条 出碴应在检查开挖面围岩稳定情况,排危完成后进行;出渣时照明必须充足,有专人指挥车辆装渣作业,装渣设备回转半径内严禁站人。

第五十八条 施工作业地段行车速度不得大于10km/h,成洞地段不大于25km/h;严禁洞内超车,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要减速;出碴车辆严禁超载,装碴量不得过多,行车时不得石碴掉落;衬砌台车、台架部位应对行车界限进行明显的标识。

第五十九条 隧道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用机械通风,通风设计应根据独头通风长度、断面大小、施工方法设备等条件综合确定,全断面开挖风速不应小于0.15m/s,分部开挖风速不应小于0.25m/s。隧道洞内供风、供水管道安装应牢固,不得漏风、漏水现象。

第六十条 洞内供电照明线路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亮度的照明,在有渗漏、滴水地段应有胶皮电缆,开挖工作面附近应用防水灯头。开挖支架、衬砌台车、防水板台架工作平台应采用低压照明,配电箱、闸刀箱等应有接地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电线、电缆有破损,破损部位应发现及处理。电线、高压电缆应与风筒异侧布置。

第六十一条 电缆的悬挂高度: 正洞宜不低于2.5m;斜井及平导应尽量高挂,但距顶部的距离应不小于0.15m;洞内变压器洞室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和“高压危险”牌。

第六十二条 洞内各工作面与洞外调度应始终保持通讯畅通,备作突发事件应急通讯选择有线电话。电话机宜采用防水、防震的防爆电话机,安装在距工作面最近的洞室或有防护设施的台架上。

第六十三条 对于勘察设计或超前地质预报揭露有可能出现瓦斯或其它有毒有害气体的隧道,施工时必须备配气体检测仪器,按要求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开挖面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0%,一氧化碳浓度小于30mg/m3,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0.5%,氮氧化物浓度在5mg/m3以下,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附件3:

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约束性条款

总 则

第一条 结合我局项目特点,针对铁路营业线要求,与既有线平行、交叉、接入,在既有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含上跨、下穿既有铁路),影响既有线设备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施工均纳入条款管理。

第一章 管理性要求

第二条 项目部必须配备《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路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规程》、《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局《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和制度。

第三条 施工前必须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作业区段必须与实际情况一致。

第四条 必须按照局要求的监控层级和审批要求编制上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经过批复后方可组织施工,并有专项的安全措施、安全预案等内容施工。施工中需调整按照本条款重新报批。

第五条 必须有路局批准的施工计划方可施工,施工前必须通知设备管理单位派人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监护。

第六条 机械设备必须按照特种设备管理要求严格把关,操作人员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并对所有设备进行编号登记。

第二章 施工防护

第七条 在距行车线20米范围内施工未与行车线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必须设置防护,并设置驻站联络员,10米范围内车辆不得调头作业。第八条 驻站联络员、施工防护员必须是经铁路局培训合格的正式职工担任,一律持证上岗。

第九条 驻站联络员与防护员施工现场必须配带齐全防护备品,手旗(灯)、号角、火炬、响墩、对讲机、短路铜线、通话记录本、上岗证、臂章。

第三章 施工路料

第十条 线路两旁堆放货物,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得小于1.5米,站台上堆放货物,距站台边缘不得少于1米。靠近线路堆放材料、机具等,不得侵入建筑接近限界,道碴、片石松散料堆放高出轨顶不大于300mm、距外侧钢轨不小于810mm、坡度不陡于1:1。

第十一条 施工中使用的钢轨、轨枕、扣配件、道砟、道岔等轨料严禁侵入铁路行车限界,应放置平稳,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拆卸的旧轨料应及时清理出铁路行车限界,按指定地点堆码稳固。

第四章 施工作业

第十二条 营业线施工中每个独立作业工点必须实行领导跟班制度,施工人员必须100%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劳务工必须有正式职工带领方可作业,不得单独作业,上道作业人员造册点名。

第十三条 基坑、土石方、管道、电缆沟开挖施工必须先行探明地下管线,并有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到场配合,留有影像记载。

第十四条 大型机械邻近营业线施工必须实行“一人一机”,在线路侧10米范围内机械作业不得调头,在列车临近时要停止作业,机械停止作业时,要及时收机并撤到安全限界外。

第十五条 影响铁路营业线线路稳定的施工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监控量测点,并及时进行量测。

第十六条 施工临时道口必须经铁路局审批,设置专人看守或道口设施、标志、备品齐全。电化区段设置的临时道口要设限高架;大型机械设备通过道口必须安排专人监控。

附件4: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约束性条款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确保地基处理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安全、质量、技术等方面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约束性条款。

第二条 本条款适用于铁路、公路、房建和市政等部分常用地基处理桩的施工管理。

第三条 各项地基处理工程要严格执行按工序分包的管理模式,严禁包工包料。协作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并且施工前与项目经理部签订书面工序分包合同。

第二章 施工前准备

第四条 项目部在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了解工程的设计标准、技术条件和相关要求,结合施工调查,进行图纸审核,并做好核对记录。主要内容包括:水文及工程地质情况,设计要求桩端进入的地层;设计参数,桩型、桩长、布置形式、间距、工艺及设备等要求;

第五条 在施工调查及图纸审核的同时,应对地基处理地段进行地质补充勘探或核查,主要方式有挖探、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必要时进行地质钻探。

第六条 试桩前做好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配合比试验,依据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针对地基处理类型、施工设备、地质情况编制详细的试桩方案,明确采集参数及记录格式;每种工艺的试桩数量按设计或规范执行,在未明确规定时不得少于3根。

第七条 工艺试桩过程控制:必须有技术人员现场监控,并记录施工过程情况;特别是工序转换的时间、电流值、材料消耗等控制参数。第八条 试桩结束后应进行工艺试桩检测:根据不同的试桩类形,按设

计和规范要求的检测时间、指标进行检验。

第九条 工艺试桩报告:包括试桩的各种记录、原材料及配合比检测报告、试桩检测报告、各种工艺分析、结论(包括推荐的工艺参数及设备型号)等。

第三章 施工过程中管理

第十条 严格按照工艺性试桩报告总结出的工艺性参数进行正式施工;当出现与试桩参数不符的情况时,在排除人为及设备原因后,应进行地质补勘查明原因,需上报设计及监理的应及时上报。

第十一条 对于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别是操作手、旁站人员、领工员等;培训应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由专业人员进行授课,并对所有学习人员进行考核,同时留存与培训的相关影像及培训讲义、试卷等资料。

第十二条 地基处理施工设备应由工艺性试桩确定,对于不符合的设备应进行试桩后方可使用;各种施工机具应配备相应的自动记录仪,有要求的应配置诸如:垂直度观测装置、深度记录装置、电流表、水泥(浆体)记录仪等。

第十三条 桩机就位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清除桩位处的一切障碍物,场地低洼处应进行回填夯实,桩位标记应醒目、准确。

第十四条 依据试桩总结报告编制具有可操作性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包括机械操作手、旁站人员、领工员、质检员及分管生产的副经理等。

第十五条 项目部应根据工程情况及人员数量制定合理的旁站管理制度,现场每台桩机设备均应设有专人进行旁站,同时配备相应的工具(如卷尺、计时器、比重计等),每根桩均应有真实的记录,记录表由旁站人员及操作手签字。

第十六条 项目部建立领导巡视制度,监控现场施工,及时发现及处理

特殊情况的发生,检查旁站记录的详实情况及真实情况等,并做好巡视记录。

第十七条 地基处理桩完成后,及时做好半成品及成品的保护,设置醒目标示、避免大型设备等对其扰动而产生破坏。

第十八条 地基处理桩,应按照设计及验标要求项目及频次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第十九条 软基处理桩顶垫层的施工,应确保桩基的完整性,有要求的,如第一层垫层的铺设应采用人工摊铺,自卸车等大型机械设备严禁直接在桩基上进行作业。

第四章 搅拌桩

第二十条 桩机应配备水泥浆(粉)用量自动记录和打印设备,且在检定有效期内,拌制浆液的第二级搅拌桶须有自上而下的计量刻度装置。第二十一条 严禁在尚未喷浆(粉)的情况下进行提升钻头作业,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粉量及空气压力,确保成桩质量。第二十二条 控制下钻深度、喷浆(粉)高程及停灰面。桩头应原位搅拌约2min。

第二十三条 当成桩过程中因故停工时,第二次喷浆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0.5m,粉喷桩不小于1m。

第五章 CFG桩

第二十四条 振动沉管灌注施工时沉管至设计深度后应向管内一次投放混合料,投料后应留振5~10s。

第二十五条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工艺根据不同的土质采用合适的提钻速度,并需选择相应的机械走行路线,以防止提钻过快发生缩径和断桩现象。

第二十六条 要选择合适的混合料塌落度,避免造成堵管或混合料离

析。

第二十七条 按照摩擦桩以桩长控制为主,瞬间电流值控制为辅,端承桩必须按照瞬间电流控制为主,桩长控制为辅的原则控制桩长。

第六章 砂(碎石)桩

第二十八条 采用振动法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高度、速度以及压管次数和时间、填砂(碎石)量和电机工作电流等关键施工参数。第二十九条 采用锤击法施工时,应根据冲击锤的能量,控制拔管高度、分段填砂量和贯入度等,以保证桩体质量。

第三十条 振动重复压拔管法施工时,拔管和下压沉管过程中须保持振动状态,且拔管高度及沉管高度必须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相应高度。

第七章 高压旋喷桩

第三十一条 为控制桩长满足设计要求,钻至桩底设计深度以下0.2m,将喷浆管插到桩底层位。在插管过程中,为了防止泥沙堵塞喷嘴,可边喷水边插管

第三十二条 严格按设定的喷浆压力和提升速度作业,确保桩径达到设计要求。

第三十三条 严格按照配合比控制浆液,保证喷浆量,随时观察返浆情况。

第三十四条 对需要扩大加固范围或提高强度的采取复喷的措施,使实际桩顶高于设计标高0.5m以上。

第八章 塑料排水板

第三十五条 塑料排水板与桩尖应连接牢固,桩尖平端与导管靴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

第三十六条 塑料排水板在安装及打设过程中应平顺,透水膜不应破

损,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排水板滤膜内。

第三十七条 打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拔导管将塑料排水板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应重新补打。

第三十八条 拔导管带出的淤泥应及时清除,并用砂回填密实,避免污染外露。

第三十九条 塑料排水板不应接长使用,顶部应及时埋入砂垫层中,埋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附件5:

承重支架、挂篮施工约束性条款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确保承重支架、挂篮施工管理、安全、质量、技术等方面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特制定本约束性条款。

第二条 本条款适用支架法施工梁板、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

第一章 管理性规定

第三条 承重支架、挂篮施工应纳入关键工序管理,编制专项作业指导书,作业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能从事相应作业。

第四条 承重支架预压与拆除和挂篮安装、预压及走行必须有专人指挥作业。

第五条 承重支架、挂蓝必须经专项设计,并有检算资料,经上级部门评审通过后方可实施。支架搭设、挂蓝拼装完成后,首次使用前,应由上级单位组织专项验收,施工过程中由上级单位或项目经理部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查验收要留有书面资料。

第二章 承重支架搭设

第六条 施工方案及支架结构设计

1、承重支架施工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基础情况、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和材料供应等条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支架结构设计施工图。

2、专项施工方案应按《局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的规定要求进行编制和报审。内容包括:编制说明、工程概况、主要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应急预案、操作规程、支架设计计算书等。

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承重支架的专项方案,项目部应组织召开

专家论证会,并根据专家组提出的论证意见修改完善后,相关单位负责人签字后组织实施。

3、承重支架结构设计的荷载组合、支架的稳定性、强度、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承重支架施工设计图设计、复核签字要完整。

第七条 构配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构配件在进场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验收,规格、材质等应符合规定,不合格的构配件严禁使用,检查验收时应做好记录。

第八条 承重支架地基及基础

基础应平整、密实,支架搭设前应对基础承载力进行试验检测并应有检测报告,确保基础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否则应采取加固措施。支架基础必须按设计进行施工,并做好防排水处理。支架基础处理按照主体结构隐蔽工程施工程序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和旁站管理制度。第九条 支架搭设

1、承重支架的搭设必须由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施工人员必须坚持“先教育、后培训、再上岗”的原则,未经教育培训不得上岗。

2、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现场带班和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必须履行签字手续。第十条 支架搭设检查与验收

1、在搭设过程中项目部现场领工员(安质人员)应随时检查搭设情况。发现搭设有与技术交底要求不一致的情况,要求作业人员立即整改,确实要变更的应及时上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2、在地基处理完毕(基础完工)后和支架搭设完毕后(支架预压前)等阶段项目部主管生产副经理或安全总监应组织技术部门、安质部门、物资部门等有关人员及时对照技术交底书进行检查与验收,并签字留下书面检查验收记录。发现问题要求作业人员及时整改,整改合格后方能进行预压工序施工。

3、项目部自验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确认。第十一条 支架预压

1、项目部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对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原则上每一跨支架均要预压。

2、预压过程中如发现基础沉降明显、开裂或支架变形过大等异常现象,现场带班领导须下令停止加载,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经重新批准后方可继续加载。

3、在预压期内应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避免预压物因雨水浸泡、积聚造成加载重量变化。

4、预压前,为了观测支架及地基的变形值,应分别设置观测点并做好初始状态观测值。每级加载预压均应对支架进行沉降监测,当最后两次支架沉落量观测平均值之差不大于2mm时,可以终止荷载预压,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开始卸载。

5、卸载应采用分级、对称、均衡卸载,并在每级卸载完毕后进行支架的变形观测,与加载变形值比较,得出支架弹性变形值、铺设结构底模标高等。

第十二条 支架上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荷载应遵照支架设计执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均匀布设,并安排专职架子工或安全员对支架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可能影响支架安全的各种隐患。

第十三条 承重支架拆除

1、支架的拆除应等梁体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由项目部试验人员下达书面通知后方能开始拆除支架。

2、支架的拆除必须在周围设置围栏或警戒标识,严格按照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拆除,不得上下同时拆除。应从梁体等构件挠度最大处支架节点开始逐步对称拆除相邻节点。

约束性因素 篇3

1. 正式约束

(1) 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是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基础和前提, 公共服务市场化必须以发达完善的市场机制为依托, 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有效推进从根本上说是以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后盾的。我国市场主体还受到政府的行政性干预, 主动地适应市场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企业也还未成熟到主动地向政府部门输送先进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的地步, 尚缺乏具备有效地承载由政府转移出来的公共服务的能力, 其桥梁纽带作用尚未有效地发挥。

(2) 行政管理体制设计。我国政府部门是按照韦伯式官僚制组织特点建构起来的, 强调层级节制的等级秩序,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是组织结构的依据。在这种等级金字塔的组织中, 管理的高层和中低层严格按照金字塔层级进行缓慢的信息沟通和命令传达, 有权作出决策的是位于顶端的上级, 下级的任务是执行。这种缺乏整合的组织形式, 不仅会带来信息的扭曲、行动的缓慢、决策的滞后、效率的低下, 还会造成中下层人员缺乏创新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激励。

(3) 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市场化方案必须建立在完备、健全的法律体系之上, 民营化过程中防范不正当竞争问题, 以及绩效评估、责任机制、监督机制等都有待于法律加以规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的法制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仍处于法制不健全、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 还未形成一套系统和成熟的监督与制约公共权力的制度机制。

2. 非正式约束。

在对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认识上, 有两种错误的观点:一是激进观点。对市场机制存在过度崇拜, 否认政府干预的作用。只认识到市场机制的效率作用, 忽视市场失灵, 忽视政府在弥补市场缺陷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保守观点。把“市场化”等同于“私有化”, 因此, 对市场化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表现在缺乏公私合作的认同态度, 对公共服务转包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可行性的认识还不够, 对公私合作的共识还不强。上述两种极端观点都是对公共服务市场化存在片面化的理解, 与市场化的初背道而驰的。

3. 实施机制。

从我国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腐败看来, 我国已明显存在“软政权”现象, 即缺乏立法和具体法律的遵守与实施, 各级公务人员普遍不遵从交给他们的规章与指令, 并且常常和那些他们本应该管束其行为的有权势的人们与集团串通一气。在“软政权”中, 制度、法律、规范等都是一种软约束, 都可以讨价还价, 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行政的随意性, 这是产生腐败和设租—寻租现象的温床。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为了根治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腐败与特权问题, 但它的实施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和有效的监督, 很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腐败与特权。市场化不一定必然带来腐败问题, 但在公私合作、化公为私的过程中会增加腐败的机会。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市场化限度不明确

公共服务市场化限度问题非常重要, 市场化不是推卸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职责, 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政府首先要对市场化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 明确公共服务的性质, 辨明适合进行市场化的领域, 明确市场化的步骤, 分步骤地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而且市场化的对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衡量标准, 使易于监测和评估。

2. 公共责任缺失问题

公共服务市场化之后, 政府把部分公共服务的职能转移给市场, 行为责任却还是由政府承担, 这种责权分离的状况, 容易使政府推卸责任。而公共服务移交市场后, 政府不可能经常深入公共服务的具体操作环节, 也使政府难以承担与以前相同的公共责任。另一方面, 市场机制的本质是利益驱动原则, 寻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条件下每一个主体决策的出发点, 这样, 在最高效率、最低成本的思想指导下, 民间组织往往会忽视公共责任和公共利益。出现公众并不能真正从公共服务市场化中得到实在利益的情况。

3. 利益制衡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 公务人员的公共身份, 要求他们行为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 为公众谋福利, 努力做到社会福利最大化。但事实上他们也是利己主义和狭隘个人利益所驱使的经济人, 难免在公务活动中追逐个人利益, 权衡公共服务市场化对自己的利弊。非常明显, 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 公共服务市场化意味着自己的部分权力领地的失守和部分资源流失, 尤其对掌握这些权力和资源的政府官员来说, 意味着权力寻租的空间变小。这些人如果对公共服务市场化心存抵触, 便成为改革的强大阻力。

4.“公民社会”不发达

公民社会有参与政治、分担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任务、参与社会管理与服务、监督国家权力, 以及推进国家行政改革等内在要求。我国公民社会正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而迅速崛起, 并且对中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产生日益重大的影响。但是, 中国公民社会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面临着许多困难。如:缺乏资金、活动场所,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缺乏信息交流,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组织内部管理不规范等。“公共社会”不发达, 客观上政府就难以将适合市场化的公共服务转由公民社会来供给, 成为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重要障碍。

摘要: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代各国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的主要约束因素及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为确定改革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市场化,约束,公共责任,公民社会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年6月

[2]孙晓莉: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理念与战略重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

[3]徐冬蓉: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背景下的中国公共服务改革.南昌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约束性因素 篇4

近年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行业结构、地区结构等结构性因素并未得到明显改变,甚至有向不利趋势发展的可能。在三大产业结构无法短期改变的条件下,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来促进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努力加大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包括发展安全高效的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等新清洁能源的开发等。

节能减排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是建设美丽中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举措。在12月24日举行的《2012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报告》发布会上,报告主编、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会长王小康表示,今年的主要节能减排目标有望完成,但这与我国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导致对能源需求有所降低有关,还不能代表节能减排的实质成效。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十二个方面50项政策措施;印发了部门分工,明确145项任务的责任单位。

为此,我国开展了2011和2012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查核算,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严控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

2012年计划淘汰炼铁1000万吨、炼钢780万吨、铁合金289万吨、电解铝27万吨、水泥21900万吨,公告企业名单。截至目前,列入名单的落后产能已基本关停,大部分落后

产能已拆除。

专家指出,我国节能减排目前是以各级政府推进为主导的模式,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要加快推动这种模式向市场力量推进模式转变。在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严禁污染产业转入中西部地区的管控上,政府要更“有力”,同时通过将直接补贴转为间接性政策推动等办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节能减排产业“有利”可图,推动企业参与其中,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表示,虽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认识不到位、目标完成进度滞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节能减排责任意识减弱,工作有所懈怠,要求有所降低。一些地方对高耗能高排放投资项目有放松的迹象,2012年1-10月份,石油加工、化工、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14.5%、32.2%、15.7%,同比提高6.

5、7.

4、12.4个百分点。

另外,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倒逼机制尚未建立,基于市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

约束性因素 篇5

关键词:钢柱,温度应力,构件升温,轴向约束刚度,长细比,初应力水平

0 引言

钢结构自重轻、强度高、可获得较大使用空间,而且施工过程迅速、环保,资源可重复利用。钢结构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型建筑结构,符合发展省地节能建筑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钢材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下,钢材的力学性能将迅速下降。当温度超过550℃时,普通结构用钢材将丧失大部分强度和刚度。火灾时,建筑室内的空气温度半小时内可达到800-1200℃,因此无保护的钢结构在火灾中极易受到损害。一旦发生火灾时钢结构建筑倒塌破坏,将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建筑结构多为超静定结构。在火灾条件下,组成结构各构件在受到不均匀温度作用时因其膨胀受到约束,构件内将会产生温度应力。对于结构体系中的钢梁和楼板,只要连接可靠,火灾中允许构件发生大变形,钢梁存在悬链线承载机制,楼板会发生薄膜效应。悬链线机制和薄膜效应使楼板和部分次梁无需防火保护,可大大节省结构防火费用[1]。但是对于承受轴向约束的钢柱,温度应力的产生增加了构件的作用荷载,并影响受火钢柱的稳定性[2]。火灾下钢框架中的梁对柱产生推力,使柱子产生非常大的横向位移,对结构刚度影响很大,使得柱子的临界温度和耐火时间产生了显著下降,导致柱子提前失效[3,4]。在超静定结构中,温度应力是导致约束钢柱屈服破坏的主要原因[5],实际火灾中若存在温度应力,应作为一种荷载加以考虑[6]。

1 温度应力影响因素

钢结构温度应力属于钢结构耐火性能研究范畴。关于温度应力的研究涉及了构件或结构的热响应研究、相关参数研究和温度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等内容。

对于温度应力影响因素研究比较全面的是1999年英国C.G.Baily, D.B.Moore和T.Lennon做过一个6×9(m2)的钢结构试验[3]。试验表明柱子受到了弯矩作用,这些弯矩由与之相连的已经被加热的梁传来,使柱子产生非常大的横向位移。这种由梁传递给柱子的横向位移对结构刚度影响很大。研究指出,为保证柱子不会失稳需要研究柱子的长细比、所加静载、与之相连的梁的跨度、柱子的端部约束形式、约束刚度、约束位置等。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温度应力对结构耐火性能有重要影响,而且提出了钢柱温度应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温度应力研究有重要贡献。

1.1 轴向约束刚度

大量研究表明:火灾下,相对于自由伸长钢柱,受到轴向约束的钢柱临界温度和极限承载力都明显降低[7,8,9,10,11,12,13,14,15]。框架结构中,随周围结构的约束刚度比增加,柱子临界温度下降。约束刚度越小,约束钢柱与自由伸长钢柱的临界温度差值也越小,当约束刚度为零时,二者临界温度相同[15]。钢结构柱轴向荷载的提高与轴向约束水平成比例[16]。但是,如果构件偏心受压时,由于轴向变形与弯曲变形的耦合作用,构件的热膨胀引起柱弯曲变形的增加,轴向约束对临界温度的影响较小[11,17]。

1.2 长细比

长细比是影响柱子抗火能力的重要因素。长细比越大,柱子抗火极限承载力越低[18]。柱的长细比对其局部屈曲形式有一定的影响。当长细比相对较小时,往往整体失稳与局部屈曲同时发生,当长细比相对较大时,局部屈曲将先于整体失稳出现[19]。文献[15]应用有限元程序FINEFIRE计算并试验验证:约束钢柱临界温度随长细比变化,长细比大于80的柱子耐火性最易受到热荷载影响。

1.3 初应力水平

构件初应力(初荷载)水平为构件受火前所受荷载与其常温下的破坏荷载之比[6]。柱子临界温度随初应力水平变化[15]。初应力水平提高,构件的临界温度迅速降低[17,19,20],但初应力水平的大小并不影响温度应力的增长,而是决定了构件何时进入塑性状态[12]。

1.4 构件升温

温度差是超定静结构产生温度应力的决定性因素。温度的提高使得钢柱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显著降低,构件承载力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所以构件升温是影响构件温度应力的首要因素。

2 影响因素研究

各种参数变化如何影响温度应力的增长目前仍无系统结论。采用试验方法定性研究高温下钢柱的轴向约束刚度、长细比、初应力水平和构件升温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2.1 试验方案

2.1.1 试件准备

试验构件采用Q345无缝钢管,按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加工成长度为2000mm的圆管试件,如图1、图2所示。为加载方便,在钢柱两端焊接矩形端板。

2.1.2 试验设备

加载设备采用微机控制电液伺服2000kN多功能高温压力试验机(图3),直接测量轴向约束钢柱的温度轴力[21]。试验机最大加载能力为2000kN,力控制精度为(4%-100%)±1%。

加热采用RX5-54-10型非标箱式电阻炉,温控设备为AI-518P型人工智能温度控制器,可以根据设定升温程序进行加热并控制加热温度。数据采集存储系统由2000kN多功能高温压力试验机控制系统软件进行全面控制。

2.1.3 参数设置

试件的约束刚度均匀分为3个等级,通过调整不同尺寸的约束梁及其相应跨度来实现。钢管柱具有以下约束刚度:7kN/mm,47kN/mm,87kN/mm。

钢管有4种不同的直径,从而具有30、49、68、84四种长细比。

根据试验钢材常温下的屈服强度,计算试件的常温破坏荷载,对试件设置初应力水平(即初荷载水平)为0.5,0.6,0.7 三个等级。

试验温度预设为20-800℃,设定线性升温规律,升温速率约4.8℃/min。为使测量温度接近试件的真实温度并保证温度分布均匀,采用K型热电偶在试件表面15个点测量温度,然后根据试件长度加权计算出平均温度作为试件温度。

2.2 试验过程

对四种长细比的试件分别在3个约束刚度、3个初应力水平下交叉进行恒载升温试验,测量钢柱的温度内力数值。

首先,选择试件,确定长细比,调节约束梁,设定约束刚度。然后,根据试件横截面积和常温下的强度,计算试件的承载力,确定试件在设定初应力水平下的初荷载量值。最后,根据预设升温程序,采用恒载升温的加载方式进行试验。随温度升高,试件温度内力增长,材料弹性模量降低,试件上的总应力达到材料的高温屈服极限,试件进入弹塑性阶段,抗力逐渐下降,试验结束。记录试件承载力变化过程及对应温度值。承载力最大值及其对应温度值作为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临界温度。承载力值减掉初荷载即为温度内力值。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轴向约束刚度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图4中曲线为长细比λ=30的试件在初应力水平k0=0.5的情况下随约束刚度不同在恒载升温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与构件升温之间的关系。试件在其它初应力水平下和其它长细比试件在各自初应力水平下的对应试验曲线基本规律相同。

由以上曲线可见,随试件温度升高,试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迅速增大。约束刚度越大,温度应力曲线的斜率也越大,即温度应力增长速度随约束刚度的增大而增大。

约束刚度越大,构件的变形能力越差,热效应就更多表现为温度应力的增长。文献[22]对约束钢梁升温时段轴力的研究表明轴向约束刚度对梁轴力影响很大,约束刚度越大温度轴力越大,与本文研究结论相同。实际建筑结构中的构件绝大多数为超静定约束,约束刚度比较大的钢柱在火灾条件下则危险性较大。

2.3.2 长细比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图5为4种长细比的试件在约束刚度KT=7kN/mm、初应力水平k0=0.5下温度应力随构件升温的变化规律对比图。试件在其它初应力水平下和在其它约束刚度及初应力水平下的对应曲线基本规律相同。

由各图中曲线的排列顺序可以看到,长细比越大的试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越大,温度应力的最大值也越大。试件达到破坏状态的先后顺序也与试件的长细比相关,长细比越大的试件越早进入破坏状态。

相同条件下,长细比大的试件产生温度应力大,较早进入破坏状态,破坏过程较快,属于失稳破坏。长细比小的试件自身刚度大,不容易发生侧向变形,温度轴力大,试件发生强度破坏。

2.3.3 初应力水平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图6为长细比λ=30的试件在约束刚度KT=87kN/mm的情况下分别在初应力水平k0=0.5,0.6,0.7时恒载升温过程中温度应力随构件升温的变化情况。试件在其它约束刚度下和其它长细比试件在各种约束刚度下的对应曲线基本规律相同。

从图中可以看到,初应力水平为0.5的曲线温度应力值最大,初应力水平为0.7的曲线温度应力值最小。在弹性阶段,各应力水平下温度应力值非常接近,基本相等,但3条曲线偏离初始切线早晚有别。初应力水平为0.7的曲线最先分离,初应力水平为0.6的曲线较晚分离。

根据金属材料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随应力增大,材料应变增加,当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后,材料进入弹塑性阶段。初应力水平越高的构件上,总应力越高,温度应力的增长空间小。所以初应力水平越高,温度应力值越小;初应力水平越低,温度应力增长空间大。在弹性阶段,各应力水平下温度应力值非常接近,说明初应力水平的大小对温度应力的增长影响不明显。3条曲线偏离初始切线早晚有别,说明初应力水平高的试件较早进入弹塑性状态,初应力水平低的试件较晚进入弹塑性状态。初应力水平直接影响了构件的作用效应,可以决定构件何时进入弹塑性状态。试验现象与文献[23]结论相互印证。

2.3.4 高温对温度应力的影响

图7为所有试验中温度应力增长阶段温度应力和构件温升之间的关系。

在温度应力增长阶段,构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与构件的温度升高值之间为线性关系,温度越高,温度应力越大。斜率最大的曲线为87-84-0.5,即最大约束刚度87×103N/mm,最大长细比84,最小初应力水平0.5;斜率最小的曲线为7-30-0.7,即最小约束刚度7×103N/mm,最小长细比30,最大初应力水平0.7。

3 结论

(1)温度应力对构件在火灾条件下的承载力有较大影响。温度应力的增加导致钢柱的荷载效应增大,在更低温度和更早时刻发生破坏。在钢结构耐火设计与评估中对于约束钢柱必须考虑温度应力的不利影响。

(2)影响钢柱轴向温度应力的主要因素是构件温升、轴向约束刚度、长细比和初应力水平。

(3)在温度应力增长阶段,构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与构件的温度升高值之间为线性关系,温度越高,温度应力越大。

(4)相同长细比的试件在相同初应力水平下产生的温度应力随轴向约束刚度的增大而增大。结构中约束刚度越大的柱子在火灾条件下将会产生更大的温度应力,成为较危险的构件。

(5)长细比大的试件所产生的温度应力大。长细比大的试件较早破坏,为失稳破坏;长细比小的试件较晚破坏,为强度破坏。

(6)初应力水平越高,温度应力值越小,初应力水平越低,温度应力值越大。初应力水平的大小不影响温度应力的增长,但决定构件何时进入塑性状态。

(7)综合各因素对约束钢柱温度应力的影响:构件升温越高,轴向约束刚度越大、长细比越大,构件的温度应力增长越迅速,温度应力数值也越大。

约束性因素 篇6

一、中国-澳大利亚货物贸易发展现状

澳大利亚是WTO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成员之一, 也是货物贸易的净进口国。在国际贸易中, 澳大利亚主要的出口商品包括煤炭、非货币黄金、铁矿石、原油和牛肉等, 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商品则以乘用车、原油、计算机、医药和通信设备、纺织品等制成品为主。澳大利亚主要的贸易伙伴有日本、美国、中国、新西兰、英国、韩国等, 中国是其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商品来源地。双边贸易中, 中国主要出口轻纺、机电等制造业产品, 进口则以铁矿石、羊毛、奶制品、谷物等原料性产品为主。中国在中澳货物贸易中一直处于逆差地位, 逆差金额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从最近的统计来看, 中澳货物贸易在1995-2006年的发展过程中, 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的特征都有显著差异。第一阶段, 即1995-1998年, 中澳货物贸易发展平稳, 但贸易规模处于较低水平。中国的进口基本在30亿美元左右徘徊, 出口则在20亿美元上下波动, 贸易逆差则年度间差距明显, 最高的1996年达到17.6亿美元, 而1998年则只有3.2亿美元。在此期间, 中国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只有3.6%和3.4%。第二阶段, 即1999-2006年, 中澳货物贸易额增幅虽然在2001年有一定下滑, 但双边贸易规模整体仍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中国的贸易逆差在此期间也有一定增长。

中澳货物贸易规模在1999-2006年间迅速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 澳大利亚贸易战略调整的结果。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 澳大利亚日益重视对中国市场的开拓, 并通过加大出口产品的营销力度来促进对中国的出口, 其国家贸易委员甚至通过设在北京等大、中城市的办事处及分支机构, 无偿为中国企业提供本国产品和服务的最新信息。另一方面, 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自由化的有利影响。1999年以后, 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及1998年世界经济动荡影响的逐渐减弱,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国内需求持续扩张, 在这种情况下, 伴随着入世后中国进口商品关税的大幅度减让, 双边贸易规模得以急剧扩大。

二、中澳货物贸易的驱动因素分析

(一) 政治层面的理解与合作

中澳两国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差异的承认和尊重, 是双边贸易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可靠保证。澳大利亚政府始终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并且是较早完成与中国加入WTO组织双边市场准入谈判的国家, 还是发达国家中较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 中澳两国高层访问频繁, 政治关系良好;2006年3月, 第四轮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已经结束, 两国在货物贸易、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法律议题等4个领域取得一定进展, 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进展顺利。因此, 两国在政治层面形成的相互理解并合作的氛围可以为两国货物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二) 双方贸易战略的调整

中澳两国贸易战略的调整是推动双边货物贸易加快发展的契机。入世以来, 中国进一步加快实施“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战略, 在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 为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保证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也适度增加了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 这一调整非常有利于澳大利亚极具竞争力的铁矿石、农牧产品对中国增加出口。而对于澳大利亚来说, 由于欧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贸易摩擦接连不断, 也加快推进多元化全球贸易战略的实施, 其中, 开拓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市场成为其贸易战略的重点, 不断加大市场营销力度, 并积极推动FTA战略实施。因此, 两国贸易战略的调整也有利于双边货物贸易规模的扩大。

(三) 双边贸易的互补特征

两国生产贸易的互补性以及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变化, 是双边贸易关系加快发展的基础。中澳两国资源禀赋、要素条件、生产传统差异显著,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部门结构也有明显区别, 澳大利亚资源密集型产品、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优势显著, 许多产品品质都更符合环保和健康的要求, 而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具有绝对优势, 双边贸易具有天然的互补性, 传统的产业间贸易尚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两国制造业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在双边贸易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一方面,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 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 高附加值的电子、通信和电脑等加工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增长迅速;另一方面, 得益于不断引进的高新技术, 澳大利亚机械和运输设备业近年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增强, 出口也相应增加。因此, 两国固有的产业间贸易的巨大潜力加上产业升级导致的产业内贸易规模的扩大, 都使得双边货物贸易的前景看好。

(四) 贸易环境的日益自由化

中澳两国所实施的贸易自由化政策, 会成为两国贸易关系加快发展的推动力。作为凯恩斯集团的主席国, 澳大利亚积极倡导国际贸易自由化, 其大多数产品的市场都比较开放, 货物进口的约束关税水平较低, 2004年所有货物的平均关税率仅1.57%, 在世界主要贸易国中属最低之一。而中国自1992年起开始关税削减, 入世后更是根据承诺大幅度降低了进口商品的关税率, 2006年主要进口商品的平均关税率只有10%, 并且还将继续减让。此外, 中澳自由贸易区市场准入谈判的启动, 意味着双边贸易的关税、非关税壁垒还会有一定降低。因此, 日益自由化的贸易环境将极大促进双边货物贸易的发展。

三、中澳货物贸易的约束因素分析

(一) 澳大利亚严格的非关税壁垒

澳大利亚相对严格的非关税措施也是双边贸易规模继续扩大的一大障碍。相对于优惠的关税政策, 澳大利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TBT) 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 (SPS) 比较严格, 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食品领域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过于苛刻, 且体系较为复杂、分散;二是对生物技术食品实施了苛刻的批准制度和标签制度, 包括全面的食品营养标签规定等;三是其他国家动植物产品在进入澳市场前要接受程序复杂、持续时间较长的进口风险分析 (Import Risk Analyses, IRA) , 等等。澳大利亚各项非关税措施被普遍认为过于严格和保守, 已经影响到世界主要贸易国产品的对澳出口。因此, 澳大利亚严格的SPS等非关税措施也将成为中澳贸易规模扩大的障碍。

(二) 澳大利亚的货物贸易规模

澳大利亚的对外贸易规模是双边贸易加快发展的制约。双边贸易规模直接受制于两国各自的贸易发展水平, 尤其是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一方的贸易规模。澳大利亚经济发达, 产出丰富, 但由于人口规模仅2000万左右, 所以国内市场、绝对生产能力与世界贸易强国相比有一定差距, 这直接影响到澳大利亚的出口产品种类和对外贸易规模。以2004年为例, 中国货物出口5934亿美元, 占全球出口总额的6.5%, 进口5614亿美元, 占全球进口总额的5.9%;而澳大利亚的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只有802.2亿美元和975.1亿美元, 分别只相当于中国的13.5%和17.4%。这表明澳大利亚相对单一的出口商品结构和较小的货物贸易规模一定程度上将会制约中澳货物贸易的发展。

(三) 中澳单一的货物贸易方式

中澳单一的贸易方式也是不利于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中国的对外贸易中, 来料加工贸易方式占了近50%的份额, 此方式有利于调整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出口商品技术水平, 对于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就中澳贸易来看, 由于澳大利亚国内市场有限、经济结构单一, 所以两国之间开展加工贸易受到一定限制, 一般贸易方式始终在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受此种贸易方式的影响, 中澳贸易发展很难出现质的飞跃, 而只能随着双方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发展。

四、对策建议

首先, 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与澳大利亚的货物贸易。中澳产业结构、贸易产品结构明显互补, 大力促进中澳货物贸易的发展, 有利于中国“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转变观念, 主动了解澳大利亚市场, 积极参加对方举办的各种展览会、展销会, 加强同其国内各商会的联系, 以进一步发展中澳货物贸易关系。

其次, 确定中澳贸易的战略目标, 统筹安排货物的进出口, 以做到按计划行事。可考虑由商务部于每年年初发布《澳大利亚市场行动计划报告》, 综合评估其经济运行趋势、当年经济与贸易政策影响、具体到各产业部门的增长潜力等, 以具体指导中国外贸企业的实践。

第三, 尽快建立起澳大利亚生产、消费、贸易和经贸政策四大基础数据库, 以指导中澳货物贸易实践。数据库应尽量包含澳大利亚矿产品、农牧产品等优势出口产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产、消费与贸易情况, 同时, 还应特别关注其贸易壁垒及技术研发情况。

约束性因素 篇7

网络创业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发现和捕捉新的市场机会,提供新的商品或服务,以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它具有虚拟性、技术性和分布性特征。从发展历程来看,网络创业分为早期的“精英型创业”和当前的“大众型创业”。浙江省发展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现实意义有:

(1)日益严峻的青年就业压力是“十二五”时期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发展网络创业势在必行。近年来,由于供给总量持续增长、需求数量大幅减少、就业渠道不畅、供需不匹配以及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原因,浙江省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失业群体日益增多,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据浙江省劳动力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5月浙江省20—24岁青年大学生的失业率为5.7%,比2008年同期增加了0.9个百分点,且这一比率在未来几年仍将呈上升趋势。在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吸纳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倡导青年群体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对转型期的浙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互联网普及率和网络购物高速发展为浙江青年群体网络创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发展网络创业切实可行。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不断上升,网民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大陆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5.5%,网民规模的半年增长率为13.4%,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青年群体网络创业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同时,我国网络购物快速增长,蕴含着巨大商机。有资料显示,目前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于价格透明和购买方便的网络购物。截至2009年7月,有网购经历的网民规模达到8788万,平均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是网上购物用户。素来以制造业发达、物流业畅通著称的浙江省具有发展网络创业的先天优势。

(3)浙江IT产业快速发展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扶持为青年群体网络创业保驾护航,发展网络创业优势先行。浙江省近年来以建设科研机构创新基地(科技城)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和IT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信息要素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的政策,为青年群体网络创业提供支持。例如,在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和“天堂硅谷”美誉的杭州市,政府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俱乐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助,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训,组织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同时,杭州师范大学与业界公认最优秀的C2C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组建阿里巴巴商学院,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实战能力、创新精神”的商务精英,积累了有关网络创业的丰富经验。

2 浙江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依托“淘宝网”进行网上销售是目前浙江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首选。由于网货的普及和主流品牌网销进程的加快,网购目前已经成为拉动内需消费的重要渠道。2004-2009年,淘宝网交易额从10亿元人民币迅速增加至1845亿元人民币。淘宝网的迅速发展为青年群体网络创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免费开店的零门槛政策和成熟的运作模式降低了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风险,成为目前浙江青年群体网上创业的主流平台。据CNNIC发布的《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调查研究报告》,目前国内C2C市场份额中淘宝网、易趣网和拍拍网所占比例分别为83.9%、8.7%和7.4%。未来几年,青年群体网络创业所依赖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呈现更加集聚的态势。

(2)网上销售具有良好的就业拉动效益,极大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由于普通高校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浙江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热情相对较高,许多人选择在校期间就开始依托淘宝网进行网上销售,以提前解决就业问题。与传统就业模式相比,网上销售的优点是具有极强的就业拉动作用,一次成功的网络销售可以带动供货、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据IDC测算,截至2009年6月,通过淘宝网实现直接就业的青年人数约为69万人,平均一个直接就业可以带动2.85个间接就业,淘宝带动的间接就业人数约为197万人。

(3)收入水平低、只能满足基本就业需求是目前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最大问题。网络创业具有覆盖面广、收入水平低等特点,目前仅能满足创业者的基本就业需求。以淘宝网为例,目前淘宝网创造的就业岗位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月之间,占全部收入比率的42.9%;2000—3000元/月之间的占20.3%,收入水平与就业比率呈明显的反向趋势。以浙江大学生网络创业月均销售额和月均净收入为例,1000元以内的月均销售额和月均净收入比率分别为71.35%和79.74%,显然此种程度的收入仅能满足创业者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4)产品同质性高、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利润摊薄是网上销售的最突出问题。互联网的竞争机制决定了完全信息条件下同质产品的激烈竞争将导致销售利润逐渐摊薄。受专业背景、认知结构、进货渠道以及可自由支配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浙江青年群体网上销售的产品表现出明显的同质性。从商品类型来看,服饰类产品、美容护肤产品和游戏充值卡等虚拟产品位列青年创业者经营产品的前三位。由于产品供给充足且同质性高,消费者在购买中拥有选择优势,因而上述三大销售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许多创业者的创业冲动迅速消退,并最终放弃网上销售。

3 浙江省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约束因素分析

(1)个体约束:青年群体自身禀赋的差异与创业经验的不足。

(1) 现行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网络创业相脱节,青年群体缺乏网络创业的基本素质。例如,目前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动机多为一时的兴趣冲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是否具备网络创业所需的各种条件。自身禀赋的不足导致青年群体“兴趣驱动”的创业动机难以适应“利益驱动”的市场规则,大部分创业者的热情迅速冷却。

(2) 受教育水平和专业结构的不均衡导致青年网络创业者的素质存在显著差异。调查显示,青年网络创业者中本科以上学历占32.93%,其中71.57%的青年创业者有经管类专业背景,理工类和文史类专业背景的创业者仅占11.22%和2.24%。知识结构的差异决定了青年群体的创业意识和经营能力存在差异,其能获取的社会关系资源不均衡。

(3) 青年网络创业多为薄弱的“单兵作战型”,缺乏规模效益。受启动资金、可自由支配时间、进货渠道和经营成本等因素的制约,目前青年网络创业者的网上销售仅有虚拟店铺,没有实体店铺,既制约了业务范围的扩大,也不利于产生规模效益。此外,分散零碎的网上销售只能徒增卖方的经营成本,无益于收入水平的提高。

(2)成本约束: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与维护的成本日益增大。

作为业界公认的全球电子商务C2C引领者,目前淘宝网的创收渠道主要为线上广告收入,创业者在淘宝开店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还可以享受淘宝交易纠纷处理服务和支付宝第三方支付服务。但是,企业社会责任客观上需要充足的资金和经济能力作保证。经营、管理和维护成本的增加只能使企业不堪负重,缺乏持续推进的基础。目前淘宝网的运作模式是以C2C聚集人气,用B2B获取收益,然后再以B2B养C2C,是一种缺乏可持续性的运作模式。为促进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发展,今后应当高度关注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成本的下降,寻求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战略、商业模式、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融合。

(3)舆论约束:社会择业观念对网络创业的认可程度较为低下。

网络创业作为转型期一种新颖的创业方式,目前缺乏认同感,突出表现在青年创业者的家属对网络创业不理解、不支持。造成网络创业社会认可度较低的原因有:网络交易的诚信制度不健全,人们对互联网交易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网络创业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且不稳定,缺乏生活保障的功能。此外,青年创业者自身对网络创业模式的认可度也较低。在进行网络创业的浙江大学生中,只有8.41%的人是为了解决个人就业,25.73%的人是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23.14%的人是为了专业学习实践。为实现自我价值和改善个人收入状况的创业者比例仅为12.78%和11.33%。

(4)政策约束:网络创业的收入不稳定,政府保障政策缺失。

网络创业本质上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创业者必然以高回报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单纯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目标的“兴趣驱动型”创业已无法满足青年群体的需求。获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是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根本目的。近年来,浙江省为推动青年网络创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推出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健全和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制环境、解决电子商务诚信的瓶颈制约等。但上述政策的着眼点在于网络创业的规范管理和方式创新,对网络创业社会保障功能的提升帮助不大。政府今后应当适度调整“规范管理”和“政策保障”的均衡,以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对青年网络创业的宏观指导作用。

4 促进浙江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技能培训、实行协同创业,提高创业者的知识技能和经营能力。

盲目冲动是制约青年群体创业层次提高的内在约束。在网络创业的热潮下,许多青年创业者没有审慎思考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创业能力,在未对市场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的情况下,仅凭一时的兴趣和冲动加入网络创业大军,这种思维模式势必遭受市场规则的沉重打击。对青年网络创业者进行必要的创业辅导和技能培训,帮助其树立健康、科学的创业观,是提高其网络创业层次的应有之义。

此外,分散型的网络创业模式带有很大的弊端。一方面,随着网络市场内部竞争的加剧,创业者普遍面临利润摊薄、经营成本增加的困扰;另一方面,进入市场时间的差异决定了先来者可以积聚人气、抢占市场份额,不利于网络市场的均衡发展。今后应当通过政策引导和电子商务平台管理模式的改善,促使创业者从“分散创业”到“协同创业”转变:一方面将销售同种类商品的创业者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将同地区、相关联行业的创业者进行整合。

(2)实行差别待遇,加大政府政策优惠,减少电子商务企业经营管理成本。

“一边倒”的社会责任机制在给电子商务企业带来虚拟人气的同时,只能徒增其经营成本和财务负担,本质上无益于持久、稳定的社会责任效益。因此,应从政府和网络创业者两方面入手,制定减少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成本的相关措施。 (1) 明确区别网络创业者的身份,对大学毕业生、失业青年、残疾人、下岗职工和返乡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坚持零门槛进入的优惠政策,对其他网络创业者则应适当收取注册费、开店费和经营管理费等相关费用。 (2) 应当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和政府采购等方式,向承担较多社会责任的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减少其机会成本,确保电子商务公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

(3)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减少青年网络创业者的家庭阻力。

要实现网络创业与传统择业的机会均等,应加大网络创业的舆论引导和政策宣传: (1) 在高校、社区和劳动力市场进行网络创业知识普及和政策宣讲,加大对网络创业成功典范的宣传,通过讲座、联谊会和交流会等方式促进网络创业成功者和其他创业者及其亲属的交流,消除其认识误区,增强对网络创业的良好预期。 (2) 高校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战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开设网络创业相关课程和培训机构,增强青年网络创业者的知识技能和市场认知。 (3) 社科理论界应当加大对网络创业的研究,分析网络创业的制约因素和提升策略,消除社会民众的质疑心理。

(4)规范网店征税,加强网络创业的社会保障功能,提供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

(1) 出台网店征税的相关规定。以往经济领域的政策法规直接套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不合时宜,政府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区别网络创业者的类型,对网络创业领域的征税区别对待。对于青年创业者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应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或一定时期的免税。 (2) 逐步转移和承接网络诚信机制的管理功能。目前网络诚信机制的监察、处理和信息披露均由电子商务公司负责带有很大的非正式性,应当以提高网上交易安全性为目标,由政府承接网络诚信机制的管理功能,以法制手段处罚欺诈、造假和侵权事件,增强网络诚信机制的法制约束力。 (3) 加快网络创业社会保障功能的完善。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青年网络创业者无法获得必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府应以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大对青年网络创业者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制定和完善适用于网络创业的社会保障机制,消除青年群体网络创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吴吉义, 柯丽敏.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与趋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2]浙江省统计局.浙江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及建议.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EB/OL].2009, 7 (8) .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9, (7) .

[4]石婷婷.消费理论、消费模式与社会建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 (6) .

[5]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阿里巴巴集团2009年度社会责任报告[R].2010.

[6]许光.转型期城市新贫困群体福利改善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 (1) .

[7]许光.制度变迁与利益分配:福利三角模型在我国的应用与拓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3) .

[8]李一.转型发展中的社会建设[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 (5) .

[9]李炯.论提高个税起征点及其税制改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 (2) .

约束性因素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0例患者均为我科2009年1月-12月间住院精神病人, 年龄14-62岁, 被约束次数每人1-9次, 总次数438人次,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153例,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98例, 分裂样精神病10例, 躁狂症、抑郁症24例,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3例, 精神发育迟滞并SP2例。被约束原因:有冲动、伤人、毁物行为153人 (34.9%) , 兴奋、躁动、行为紊乱132人次 (30.1%) , 治疗不合作108人次 (24.7%) , 步态不稳28人次 (6.4%) , 冲门外逃10人次 (2.3%) , 自杀、自伤7人次 (1.6%) 。

1.2 方法

通过320例被保护性约束病人的观察、接触、询问进行分析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见表1。

从表1看, 保护性约束病人都造成不同程度身心影响。

3 护理

3.1注意掌握保护性约束病人适应者 (1) 各种原因引起的谵妄状态, 一时不能用药控制其症状者; (2) 癫痫.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一时不能控制者; (3) 治疗需要时如输液、肌注或其他治疗不合作者; (4) 其他特殊情况如老年病人, 药物副反应引起病步态不稳, 防跌伤残等确需暂时保护者; (5) 极度兴奋、躁动、伴有身躯体疾患, 用药一时难控制其躁动者; (6) 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外逃等冲动行为者。为防范病人的暴力性行为, 保护病人的安全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 方可暂时实行保护性约束[3]。避免盲目、随意使用保护性约束, 决不能滥用约束作为惩罚手段来惩罚患者。

3.2尊重人权, 做好知情同意, 从人权的角度上看, 应该保护患者人身安全的权利, 对确实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患者, 应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约束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护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并在医生下达医嘱方可执行。取得患者消除恐惧和敌对行为。可能患者因认知能力受损而无法对医护人员的决定做出正确的判断, 但对家属来说, 至少可以减少误解和纠纷, 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有效地避免护患纠纷的隐患。

3.3加强保护性约束技能培训, 医护人员应学习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意识, 意识到掌握约束病人技能的重要性, 在做好保护性约束病人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保护, 避免工作人员在约束用力不当造成患者骨折或经验不足而自身受伤, 所以应加强专业人员保护性约束病人技能培训和考核, 掌握技巧, 如怎样拿住带有危险工具或冲动伤人的病人, 约束带、锁带的使用方法等, 从而提高专业基本技能, 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4做好保护性约束病人时的观察及护理 (1) 房间安置, 护士给患者安排在通风、整洁、安全房间内, 以单间为宜, 隔离于单间内, 利于患者情绪稳定, 这样既保护了患者又可避免被其他患者伤之, 也有利于其他病人的休养和治疗; (2) 加强巡视, 使患者肢体保持在功能位置保持约束带松紧适宜, 可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 肢体血液循环良好。约束时间不宜过长, 如需较长时间约束者, 每次交换肢体松解活动1次, 并协助喂水、喂饭、解大小便等。如有陪人陪护时, 注意告知陪人不要帮病人解开, 以防发生意外。钱奕健[4]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死亡的调查发现约束带管理不善可被患者作血缢的工具。本院曾有因病人自行解除约束带自缢成功, 结果引起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加强保护性约束病人的观察和管理; (3) 心理护理, 护士应以亲切、温和态度、得体的言语向被约束患者解释清楚, 约束是为了管理, 不是对病人的惩罚, 而是为了患者和病友的安全健康, 多接触被约束患者, 询问患者想法和所需, 并给予相应恰当的疏导, 安慰和解释, 让患者感到亲切, 信任和被关心,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4) 做好交接班, 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 注意交接患者被约束的原因, 约束带、锁带、锁次数目、约束时间、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 并做好记录及解除约束时间。

4 讨论

保护性约束对医院来讲是一种保护性医疗措施, 而对病人来讲是种压力源, 各家医院使用约束工具及部位不同, 如约束衣、约束手套、约束背心、约束带、肢体锁带等等, 但也给患者带来身心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面临的是应该不断改良技术, 从而促进精神科护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铁步我国精神卫生立法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0:148.

[2]杨向东、高王霞.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约束保护及相关问题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 2006, 10 (7) :660-661.

[3]沈渔邨, 主编, 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963.

约束性因素 篇9

1 理论模型与假设

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 在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模型中, 通常服务质量、企业形象、顾客满意、顾客信任和转换成本对顾客忠诚具有直接的驱动作用。但这这些影响因素中, 最重要的因素有以下三个:顾客满意、顾客信任和企业形象。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分析产品经验约束下的服务性企业顾客忠诚的影响因素 (如图1所示) 。

Cadotte等人认为顾客的过去消费经历积累形成的产品经验是顾客忠诚形成的直接影响因素。Woodruff等人提出产品经验是顾客忠诚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顾客拥有的产品经验和产品知识越丰富, 顾客在消费中对服务的期望就越大。但是, LaTour认为产品经验是一个调节变量, 顾客忠诚和顾客满意、顾客信任、企业形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强度受到了顾客的产品经验的制约。如果顾客缺乏产品经验, 顾客没有产品的相关知识结构, 那么编码复杂的产品经验是困难的。

基于上述理论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三个假设:

Hl:顾客消费过程中积累的产品经验越丰富,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效应越大。

H2:顾客消费过程中积累的产品经验越贫乏, 顾客信任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效应越大。

H3:顾客消费过程中积累的产品经验越贫乏, 企业形象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效应越大。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属于验证性实证研究, 抽样母体为西安、渭南和上海三地的八家三星级酒店, 抽样对象为酒店所下榻顾客, 所采用的抽样方法是非概率抽样中的配额抽样法。调查方式采取了亲自调查和请人调查的方法, 共发放问卷800份, 收回428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296份。本文以7点Likert量表为基础, 用来测度服务质量、顾客满意、顾客价值和行为倾向的各项指标。

目前, 在顾客关系管理理论研究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结构方程模型。但是, 结构方程模型 (SEM) 并不适于分析外部调节变量的作用程度。因此, 随着SPSS统计软件的技术优化和功能增强, 本文采用SPSS软件包中的交互作用回归分析技术来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主要分析顾客满意、顾客信任和企业形象在驱动顾客忠诚的形成过程中如何受产品经验、替代选择性等外部因素的调节作用。因此,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 采用SPSS11.5软件, 选择交互作用的回归分析方法来检验调节变量对顾客忠诚的作用。

3 实证分析

3.1 顾客满意与产品经验对顾客忠诚的交互作用分析

以顾客忠诚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首先, 建立顾客忠诚与顾客满意、产品经验的回归方程 (见表1中模型1) ;其次, 建立顾客忠诚与顾客满意、产品经验以及顾客满意和产品经验的交互作用进入回归方程 (见表1中模型2) 。通过比较T值和值的变化和T值的显著水平, 可以判断变量之间交互作用的正负表现和显著性, 进而分析产品经验这个调节变量的具体效应。

表1顾客满意与产品经验对顾客忠诚的交互作用回归模型检验

表1的结果所示:产品经验和顾客满意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 显示了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依赖于顾客产品经验的丰富程度 (模型2:=0.218, t=6.426, p<0.01) 。与假设Hl一致的是, 交互作用的积极表现为假设提供了支持, 随着顾客产品经验的丰富程度提高, 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将增强。也就是说, 顾客消费过程中积累的产品经验越丰富, 顾客满意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效应越大。

3.2 顾客信任与调节变量对顾客忠诚的交互作用分析

与上述分析相同, 分别把两个调节变量引入顾客信任对顾客忠诚的回归模型, 做两两交互作用的回归分析。

表2中回归模型2的结果表明顾客信任与产品经验的交互作用对顾客忠诚产生了很大影响。两者之间的显著性交互作用显示:产品经验约束下的顾客信任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因果关系受到产品经验的丰富程度的影响 (=-0.182, t=-3.277, p<0.05) 。与假设H2一致的是, 交互作用的消极表现为假设提供了支持, 随着顾客产品经验的丰富程度的提高, 顾客信任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将减弱。也就是说, 顾客消费过程中积累的产品经验越贫乏, 顾客信任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效应越大。

3.3 企业形象与调节变量对顾客忠诚的交互作用分析

分别把两个调节变量引入企业形象和顾客忠诚的回归模型中, 并逐步引入交互作用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表3中回归模型2的结果表明企业形象与产品经验的交互作用对顾客忠诚产生了很大影响。两者之间的显著性交互作用显示:产品经验约束下的企业形象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因果关系受到产品经验的丰富程度的影响 (=-0.235, t=-2.908, p<0.01) 。与假设H3一致的是, 交互作用的消极表现为假设提供了支持, 随着顾客产品经验的丰富程度提高, 企业形象和顾客忠诚之间的关系将减弱。顾客消费过程中积累的产品经验越贫乏, 企业形象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效应越大。

4 结语

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证明了顾客满意、顾客信任和企业形象这三个驱动变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结构都受产品经验的调节影响。

(1) 顾客满意与调节变量的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 由于顾客产品经验丰富, 顾客能够依靠过去的经验进行内部信息查询, 从而对酒店服务质量作出主观自信的评价, 并形成相应的顾客满意度, 这种顾客满意立即会对顾客忠诚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顾客满意往往就意味着顾客下次继续光临该酒店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 顾客信任与调节变量的结果分析

在顾客产品经验贫乏的情况下, 顾客在服务消费过程中的感知风险将增大, 为此顾客的重复购买意向和重复购买行为都会更多地受制于顾客对酒店服务的顾客信任感, 即顾客越信任酒店, 对酒店的服务比较放心, 那么他下一此光临该酒店的可能性就增大。

(3) 企业形象与调节变量的结果分析

在顾客产品经验越贫乏的情况下, 由于没有更多的消费经验可以遵循, 顾客选择酒店服务商的依据往往是酒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外界的一些宣传和比较来选定合适的住所, 这时哪个酒店的宣传力度大、知名度高、口碑好, 哪个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因此企业形象越好, 对顾客的行为方面的忠诚影响越大。而如果顾客具有非常丰富的消费经验, 就能够对酒店服务质量进行可信赖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比较来选择合适的入住酒店, 这时企业形象在顾客的行为倾向中起到的作用会变小。

参考文献

[1]Halstead Diane, D.Hartman, and S.Schmidt.Multisourse Effects on the Satisfaction Form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1994, 22 (2) .

[2]Jaishankar Ganesh, Mark J Arnold&Kristy E Reynolds.Understanding the customer base of service providers:An examin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witchers and stayers.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 (3) .

[3]李忠宽.顾客忠诚的价值驱动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3 (3) .

[4]王永贵.服务质量、顾客满意与顾客价值的关系剖析——基于电信产业的整合框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6) .

【约束性因素】推荐阅读:

融资约束因素06-16

法律约束07-14

安全约束07-21

目标约束05-12

仿真约束05-26

运行约束06-10

有效约束06-25

条件约束06-28

约束理论07-07

约束资源07-08

上一篇:单元类型下一篇:综合评判法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