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

2024-11-05

课题实施方案(精选12篇)

课题实施方案 篇1

2007年主持的十一五区级课题《利用身边资源拓展作文教学的探究》现已顺利结题, 通过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深感课题与教学如影相随, 密不可分, 尤其是行动研究, 让师生教学相长。

行动研究的界定有多个版本, 我比较欣赏朱季红的《论中学教师进行课堂行动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文中对行动研究的认识:行动研究就是教师有责任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 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直接参与研究过程, 以实践为中心, 为改善和革新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行动, 而研究。真正付诸行动后, 研究的意义更为深远。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拓展学习空间

知识可以转换, 体验不能转换, 老师可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老师的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 学生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拓展学习的领域,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利用身边资源拓展作文教学的探究》课题实施中, 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 课题组老师带领学生到威海水上公园、海上公园、环翠楼公园等地进行说明文实地写作指导, 到威海新外滩进行过写景文章指导, 通过组织户外学习指导, 学生抽象的理性的知识变成具体的可感的知识, 培养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老师能唤醒学生的激情, 老师不能刺激每一个毛孔, 只有行动者本身能唤醒。当学生回顾老师的四年授课时, 他们认为印象最深刻的最有效的课堂便是户外的写作指导。

二.提高师生教学效率, 解决教育实践的实际问题

大多数老师认为我们的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 繁重的教学负担几乎没有为研究留下多余的时间。其实教师所进行的研究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研究”, 即使你不愿意参与研究, 而实际你在不断的研究, 遗憾的是没有把研究成果撰写出来, 所以我们不是没有时间研究而是不用心研究, 等别人交流研究成果后, 你会发现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而且一点不比他人开展的晚。课题研究与教学任务并不相悖,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初二的《苏州园林》后, 我们组织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指导, 指导过程全程录像, 结束后回放录像让学生总结发现自己观察中的疏漏, 通过此举, 学生日后无论写记叙文还是说明文都能做到仔细观察, 用心感受。一堂户外课, 起到了引领作用, 起到了示范作用,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老师课堂上的夸夸其谈效果好的多。

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为教学增加另外的负担, 而是力图使教学以更有效的方式展开。当教师从自己的研究中找到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管理策略时, 就有可能熟练地解决种种“教学困惑”、减少无效的重复劳动, 提高教学效率, 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 促进教学改革, 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

三.教学相长,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要与时俱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很多, 如课题研究、读书学习、优质课公开课培训, 写教育博客共享, 反思纠错等。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 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是仅靠学习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就可以转化生成的, 也不是仅靠教学经验积累、阅历的增多而自然积累的, 教育技能和综合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 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实践研究, 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 而能直接提高自身素质的途径是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感悟成长。也就是说, 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内在地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在理论指导下的具体研究工作———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成果受益于师生。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优秀作品不断见诸于报纸、杂志、校刊, 参加各级作文大赛屡屡获奖;更重要的是受益于老师, 几年来, 课题组十位教师在课题活动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科研成果如《作文讲评如何寻求新突破》《放飞朗读的翅膀点燃课堂激情》《架起学生与文本情感沟通的桥梁》《牵一发而动全身———浅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诗歌教学的着眼点》等分别在国家级刊物《语文教学与研究》和《文学教育》上发表, 教学相长, 在课题科研活动中教师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良性循环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 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而课题行动研究便是作为的平台。

课题实施方案 篇2

当今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教育改革正在以天翻地覆的态势席卷全球。

纵观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无一例外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且所有的变化都体现着综合国力的竞争,这又是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

然而,所有的竞争又都源于一个基础——教育。

因此,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能够促进教育发展的因素,最快地发展教育,很自然地成为教育工作者思维的集中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提出了课程改革,提出了优化教学过程等新的教育观念,进行了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方法的革命——一切又都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高科技手段必然地被选择,堂而皇之地登上了教育舞台,参与到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给每个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子的同时,也给他们创造了认识世界的新手段、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途径。

以此为突破口,动力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着重研究和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教学实践,实现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在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的同时,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创建学习性社会做好奠基工程。

关于这一点的认识主要有以下七方面。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拓宽学生思维的领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世界。

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世界,丰富的网络资源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开启了学生智慧的闸门,学生上网查询需要的信息,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在知识的殿堂中他们可以自由地采撷,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通过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

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现代教育理念更使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

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会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使之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了机会。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改变学生认知的方法与途径,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

中国的教育多年来一直坚持“填鸭”的方式,忽略效果,注重“完成任务”。

而现代社会的“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是终身学习型的。

这就在要求学生要永远处于学习中的同时,还要求学生要不断地改变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改变学习方式的单一化、绝对化,在学习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自己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正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这一要求,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且是终身学习的主人创造了条件。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大限度地促进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

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

教育的功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提供后续人才,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激烈要求综合人才的培养必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所以,信息化社会中,收集、处理信息的技能是人才考核的基点,从这一基点出发,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会更好地体现出来。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强与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学的育人功能。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是以教育的发展为前提的。

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于未来社会人才的素质结构,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生品德与社会教育的结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会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质的飞跃,更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六)信息技术的应用会更好地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特性,充分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园地里百花齐放,各种人才层出不穷。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为现代教育工作者所接受,教育也正在“走向生本”。

基础教育是为人的`一生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现代教育应该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开拓创造性;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而且要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在为每个学生接收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的同时,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七)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引进智力资源,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教育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种智力的支持,将为学生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将导致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进而促进教育的现代化。

动力区小学教学中的《品德与社会》学科在以上思想认识的指导、驱动下,树立了“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教育理念,以期通过这种目标明确、手段科学的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为学生的成长夯实基础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效果预测

(一)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

1、教师首先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并以此为平台,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去收集、处理信息和资料。

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技术,掌握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并在不断地学习活动过程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2、教师实践新课改所提倡的指导式的教学模式,还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在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学习活动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并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给予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

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在学生的亲历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共享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学生收集、处理、交流、汇报信息、资料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给予启发、指导、点拨、总结和升华。

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愉快地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效果预测

在“建网就是建学校”思想的指导下,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应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

教学中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整合,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更为广阔的前景。

三、提出课题的依据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与支持

1、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生的学习中”由此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手段,正在以其高水平、高效率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这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学习行为的转变,而且会带来教育各方面的根本性变革。

这种变革对教育的影响将是非常深刻的。

2、就哈尔滨市的教育发展而言,“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之中,“抢先一步就等于抢先一个时代”。

当今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这就促使我们必须改变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选准人才培养的切入点,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二)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支持

1、教育家萨奇曼的研究训练理论指出:

(1)“使儿童发展起探索材料、处理材料的认知技能”,会使“每个儿童”能够形成“有效地探索的逻辑与因果性概念”。

(2)“通过具体插图的分析,形成概念,发现变量间的关系,使儿童展开迄今以来没有过的新型的学习”。

(3)“利用发现的喜悦和自学探究与处理材料时所伴有的智力兴奋这两种内发性动机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反映事物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在实现与思品学科有机整合的基础上,改变学生学习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全方位地创设浓烈的学习氛围,以生为本,在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延伸中,使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都得到激励。从而。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新性,这正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思想,客观上追求了教学与教育的统一,小处着手是培养了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上大处着眼是“达到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目的”。

3、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结合当前的课程改革的教育形势,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这一探究的目标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即初步感知道德认识——这也是品德与社会学科要实现的教育功能。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交流、讨论与教师归纳、升华小结,使学生对自己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与整理。

使学生懂得了哪些信息与教学内容有关,哪些信息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或无关,从而,产生学习的愉悦和自学探究与处理材料时所伴有的智力兴奋。

这正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所要研究和探索的,即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两种内发性动机作用。

四、实验坚持的原则及进行实验的方法、措施

(一)实验坚持的原则

1、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2、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从学科特点出发,坚持生活性、实践性、活动性、有效性原则。

3、在遵循品德与社会学科“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一课程核心的前提下,坚持教育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原则。

(二)实验采用的方法、具体措施

1、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即参与实验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确定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然后再恰当选择适合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具体内容,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学生带着问题,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2)实践反馈法。

即通过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具体操作中,观察、评价学生实际能力形成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总结实验取得的成果。

2、具体措施。

(1)上课时,教师导入新课后,结合问题,学生展开交流。

内容包括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方式方法、困难、体会以及学习问题探讨等等。

(2)、围绕学习问题,结合资料,学生进行汇报,以反馈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汇报过程中,学生互相补充、互相点评,教师适时引导、点评、总结,进而升华问题的道德认识,使学生在动手、实践、合作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形成道德行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五、实验中各变量的确定与处理

将实验中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确定为自变量,学生、收集的信息及处理信息的技能确定为因变量。

在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从本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道德观念教育的专门性的角度考虑,其他学科对学生的影响忽略不计,视为无关变量。

六、实验步骤及实验对象的确定

(一)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教学实践活动(研讨课、阶段性小结、教案记载)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探索、阶段小结(研讨课、阶段性小结)

第三阶段:20xx年9月—20xx年7月

成果汇报、形成论文,课题结题

(二)成果形式

汇报课、论文、结题报告

(三)实验对象的确定

动力区工农兵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刘洪波

动力区风华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张春凤

动力区锅炉小学三年级学生教师——李慧敏

七、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一)领导重视

随着国家“科研兴教”理论的提出,“科研兴校”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参与实验的工农兵小学、中山路小学以及锅炉小学、风华学校的领导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大力支持此项课题实验。

(二)参与实验的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教师张晶老师、袁琳老师等曾多次在市、区做过公开课,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有积极参与的态度,胜任课题的实验工作。

(三)建立课题研究的保障机制

1、课题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张喜芬(课题组组长)

课题组成员:张春凤、刘洪波、崔秋红、李慧敏

2、明确分工

(1)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负责整体协调与沟通,进行阶段性成果的总结、课题计划的调整,宏观调控实验的进程。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设计方案 篇3

本课题研究的角度是小学师生对作文教学的困境及有效策略的摸索与运用。通过研究,使学生爱写作文,爱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多的教学效果。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但语文教学并不仅仅是阅读与写作,它还包括语言文字等。但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体现学生驾驭语文字的能力,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自身全面的,健康的,充分的发展。作文教学的目标就使学生的写作素养乃至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课题组认为,写作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它包括品德修养(最重要的素养因素)创新精神(提高文章质量的关键因素)语言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和知识积累(生活经验书本知识)。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与经验,方法与技巧值得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去关注它,并研究它,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侧重于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作文教学方法。

2、探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方法

1、调查法:课题组教师选定研究对象,分析学生现有作文水平,教师授课方式,教材内容,学生生活等,找出对策。

2、资料研究法:通过搜集资料,总结学校、优秀教师的成果、教学经验,及时了解同行的特色,从而不断调整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3、行动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与策略进行实践,边实践边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优化教学效果。

4、个案研究法:树立作文优秀的典型,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推进的效果。

四、研究思路

本次课题研究将用图表统计,分析定性,单元对比、形成性水平检测对比等研究方法。力求统计客观公正、分析定性准确公平。

五、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文献资料:

(1)《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为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指明了航向。为了能更好地进行作文教改,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小学生的作文现状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为作文改革提供有力依据。

(2)心理学理论表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是在实验活动中,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发展起来的。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策略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作者:胡发勇

(4)《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作者:周正亮

(5)《语文课程标准解读》雷实、陆志平主编

2、本课题组教师文章:

(1)李开林三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四重”与“四忌”》《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应因地制宜》分别在贵州省教育研究所(2007.07、2009.09、2012.08)评比中获奖。

(2)龙志伦论文《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退位减教学之我见》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论文大赛获奖(2012.12)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环节》刊登在《当代教师教学》2012.04

(3)谭开早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刊登在《西部开发报.西部教育》2011.06

(4)王文武论文《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之我见》刊登在《黔南日报》2013.06

(5)齐青山论文《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刊登在《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6)李景花论文《小学语文让课堂充满活力》刊登在《当代教育探索》2013.04

六、总体安排和进度(包括阶段性工作内容及完成日期)

研究步骤(2013年12月---2015年8月)

第一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

提出申请、收集资料、发放问卷,全面评判学生目前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实际状况。

第二阶段:2014年7月——2015年7月。

对选定班级实施研究,采集各类资料和数据。

第三阶段:2015年8月。

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完成定性分析撰写结是报告,对课题进行评伦验收。

课题实施方案 篇4

我园作为漳州市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实验区基地园,为在实践层面上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指南》的具体实施方法,并确立“贯彻《指南》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为漳州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就如何依托《指南》贯彻实施的春风为我园课题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研讨,为我园的特色课程注入新的生命活力,从而提高教师实施课程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以课题为契机,在学习研讨中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展课题和全面贯彻实施《指南》精神,我们把学习的重心从原来的大框架转移到小范围,理论学习的内容更多地考虑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如,请高老师对我园教师进行“变废为宝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技能培训,帮助教师提高了变废为宝的技法创作和环境创设的美化水平;请来了钟老师给我们讲解蒙氏数学的基本教学法,通过讲座,让我们懂得如何引导幼儿参与操作,让原本抽象、深奥、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简单又形象,让幼儿喜欢数学,亲近数学。在此基础上,幼儿园又安排我们多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的学习培训,促使其尽快成长、成熟,分批派教师到长泰、漳浦、南靖实幼、龙山、金山中心幼儿园等示范园参观学习,让我们有更多观摩、交流的机会,并及时把信息带回,在全园反馈,使经验、信息广泛交流,让全体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在每次研讨中,我们运用自主、合作、互动的集体“研讨式”的培训方式。如:“如何优化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的过渡环节?”“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开展大班幼儿早操活动?早操的内容、结构和时间如何安排?”“如何体现课间游戏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如何开展有价值的户外体育活动?”大家在活动前精心准备,收集大量资料,活动中积极交流,鼓励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看法见解,畅谈各自独特的意见建议,理清思路,从而有效地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

二、以课题为抓手,在改革创新中发展

《指南》的出台带给我们每一个教师全新的命题,没有了统一的模式,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我们的教师有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我们的幼儿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逐步确立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将理论融入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不断改革、创新与完善。如,各班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以幼儿的视角来确立过渡环节的活动内容,开展了一系列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民间游戏、手指游戏、折纸游戏和播放幼儿活动的照片、视频等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充分发挥过渡环节教育价值中,教师和幼儿都有不同的收益。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最大的转变是教师的观念得到了更新,行为有了本质的变化,过渡环节以及一日活动的组织都从教师的主观控制转换到幼儿的自主调节,但在这个转变中,教师也没有放弃指导和设计,所以并没有造成“放则乱”的状况;从幼儿的角度来说,在有序自由的氛围中幼儿获得了自主能力的极大发展,从事事寻求帮助到独立地解决问题,从关注自己到考虑同伴的需求,从独自游戏到结伴游戏,幼儿的能力在研究中获得了非常大的变化。总之,在过渡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前提下引导支持他们的活动,让过渡环节发挥其独有的教育功能。

我们还改编、创编了早操的队形队列、律动表演与探索体育器械的多种玩法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了解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现状与突出问题,进行一日生活随机教育、个案分析、家园共育、亲子游戏等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

三、以课题为动力,在家园共育中发展

我园以课题为动力,以“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提高”为目标,树立大教育观念,将幼儿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1+1>2的合力。

如,我们在荆江生态公园举行幼儿园第二届“奔跑吧,宝贝—亲子马拉松赛”,在主题开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需要家长的配合的,大自然是鲜活的教育资源,可以调动幼儿各个感官的感受,是书本或由教师讲所远远替代不了的,带幼儿走进大自然,融入其中,才能有更深的感受和体验,所以调动起家长对这一活动的重视是最重要的,我们和幼儿交流了怎样制订计划、奔跑的路线、奔跑时的安全防护、请家长和幼儿合个影,然后发到群里,在过渡环节时间里循环播放幼儿奔跑的照片,因为是幼儿亲身体验的,所以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多了,幼儿激动地交流着,抑制不住地开心,想和老师、伙伴分享,这样也促进了家长们带幼儿走出去的决心,也大大弥补了幼儿园教育的局限。在活动过程中,非常感动地看到,很多家庭全员出动和幼儿一起跑,给幼儿更多的鼓励和信心。不仅幼儿在这过程中得到全新的体验,家长们也在工作的快节奏之余,找到了运动后久违的舒畅。看得出,所有参加者都在享受这次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

此外,还开展了“迎新年庆元旦”趣味亲子活动。活动均以“运动”为主题分年段开展。大年段“庆元旦亲子手工制作”:有体育器械制作、运动人物动态制作(利用纸盘黏贴画、锡纸挂饰制作、毛根运动员造型)等小主题;中年段“庆元旦亲子体育游戏”:有过关斩将钓鱼快、趣味推车运球、快乐向前冲、翻山越岭、赛龙舟等游戏;小年段“庆元旦亲子闯关游戏”:有小脚踩大脚、过小河、滚彩球、“套高帽”等环节。通过亲子合作制作、游戏让家长和幼儿体验运动的快乐,进一步加深家园情、师幼情、亲子情,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的在园生活,从而实现家园共创幼儿发展空间的新局面。

四、反思与思考

课题实施方案 篇5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现代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对农村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我们可以借此大刀阔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提高历史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历史育人的功能。同时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我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历史教师,对新课改有许多的问题与困惑。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基础、教师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与当前课改相冲突的因素, 具体表现为:

1.历史课程不受重视,对历史课定位不准确。历史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副科”,(学校、学生和家长都陷入这样的认识误区),影响教师教学热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教学方式陈旧、单调。在现代教学手段日益发展的今天,农村中学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向学生灌输历史知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有些老师希望能用一些新颖的方式上课,却因那近60人的大班额“望洋兴叹”;有些老师希望用多媒体上课,可是,当前又有多少所农村中学能拥有这样的设备?

3.历史教师应专职化,自身水平亟待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多为兼职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教育和教学训练,这些是农村中学历史老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总体情况。这种专业水平怎能保证教学质量?

4.历史讲述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以记述历史事件为主体,其内容与社会现实距离遥远,给学生一种历史离自己很遥远、触不可及的感觉。特别是农村学生,把历史科当成“小科”、“副科”、“杂科”的代名词。课余基本上不在历史科花时间成为普遍现象。学生的偏见无疑会使历史教学在实践中严重打折。正因如此,学生的历史知识底子薄,基础差。面对记忆繁多的历史人物、时间和事件,许多学生觉得困难重重,无从下手,只能是望史兴叹。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从大到小,从有到无。

如何改变当前农村中学历史教学所面临的这一系列困惑?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农村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在近乎“四面楚歌”的历史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一切因素,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把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起来,相信这是我们每位老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重要课题。而快乐教学无疑是打开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兴趣之门的“金钥匙”。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做为当代一名教师他的创新,就应是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的教学理念的中心是制造快乐,“寓教于乐,其乐无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一切方法、手段和设施,尽可能在去制造快乐,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快乐地去说,快乐地去想,去看,去做。

快乐教学法 指教师通过剪接、粘合、浓缩、扩充等手法实现书本内容的进一步生活化,并用游戏、娱乐、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简笔画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意境、舒适的心境、愉快轻松的气氛,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饱尝愉快的感情体验,从而乐于学、乐于练、乐于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通常快乐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共分复习、介绍、操练和巩固4步。复习过程中,教师利用概括力和想像力,对学生学过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组合成小品、短剧等,增加趣味性,消除学生吃“回锅菜”的乏味感。介绍新教材时,利用简笔画、图片、实物等手段创设一定的语境,让学生在自然的语境中通过参加游戏,观看表演等形式去感知、意会新的语言点。在操练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和融洽的气氛,让学生大胆开口,不必有错必纠,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巩固过程中,要注意做到掌握知识和体验乐趣的统一,有些题目可适当降低难度,分层次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目标。

快乐教学法可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心理和乏味感,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可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友情,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寓德育美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总之,“快乐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既减轻了学生的压力、负担,又遵循了教学规律,教师越教越乐教,学生越学越乐学。寓教于乐,寓学于乐,其乐无穷。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讨的举措

(一)有关古今中外以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和纪录片,可以说很多很多,但目前还很少有直接为中学历史教学编制的教学录像片。因而,本课题将以初中历史新课程规范为根据,依据教学的实践需求,经过剪辑,加上提示,或概括,或质疑,或提出学习目的,或引发讨论,或制成适合课堂教学的短片,或制成互动性强的ppt课件,制造完成一系列的教学视频资料。

我们要做的任务:

(1)搜集与整理与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八年级(下)、《世界历史》九年级(下)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或电影片段,并按单元与课文分类整理。(2)依据教学内容,分课或分单元制造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视频资料。

(二)把需要掌握的基本史实或史学观念编成歌诀,并以历史图片或历史短片为背景,让学生动口动脑,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帮助他们记忆……我们称之为“歌诀历史”。

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积聚,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也是学生学习历史普遍感到困难和单调的主要原因。妥善地处理这一问题,是完成历史高兴有效教学的重要一步。课题组将一方面充分搜集、应用现有的研讨效果,一方面积极进行历史教学歌诀创作,同时适当地在教学中援用历史经典歌曲,让歌声陪伴学生的整个历史学习过程。

(三)历史教具的制造

1、历史文物的复制

①搜集《中国历史》课本中重要文物、人物的图片,或对历史教学有辅助作用的文物图片。

②指点学生使用木材、纸片、粘土等资料制作成教具。

2、历史场景的制造

①精选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

②寻觅相关历史事件的尽可能详细的材料,并据此设计、绘制出草图,如原始人群生活的场景图或历史事件发生的情境图。

(四)课堂教学形式

在愉快教育理念的指点下,教学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如上面所列形式将成为常见:先布置学生预习,再看历史短片创设出一个历史情境,或看短片后再去看书、查材料,然后讨论:历史剧中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拟的?这样虚拟是否合理?为什么要这样虚拟?或对某个历史人物、事件展开争辩……看短片可以增强直观记忆,争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辩才能和史学认识,对学生综合才能的进步也有益处。我们将这种教学方法称之为“快乐教学法”。

二、课题研讨的步骤

1、课题研讨的主要进程和阶段任务:

20xx年5月—20xx年12月:

搜集、整理与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片段、歌诀,并按单元与课文分类整理,然后加工和修正。

20xx年1月—20xx年3月:

课题研讨总结阶段,搜集与整理历史课堂快乐教学论文、历史快乐教学案例,并逐渐完善教学素材库,完成结题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主件:结题报告

附件:论文《农村中学历史课堂快乐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设计《中华民族的起源》、《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课件《中华民族的起源》、《社会习俗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对实施“三课六环节”课题的思考 篇6

一、实施有效的“集体备课”和建立学校“教案库”

我认为:实施有效的“集体备课”是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集体备课”呢?太平中学在每周一的下午,专门安排了二节课的时间,让老师们进行“集体备课”。学校将全校教师按年级、按学科分成共22个学科组,每组选择一个学科组长,带领学科组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事实上的备课效果并不显著。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第一,老师们还不知道“集体备课”该做些哪些事。认为就是一起讨论讨论教案嘛。反正,对一个学期的教案,学科组长已分解下去,现在好了,有人已将教案写出来了,我听一听,说几句场面上的话,下去我该怎么教,还是我的事。甚至,搞“集体备课”还比过去轻松些了,不用自己写全部的教案了,应付学校的“六认真”检查还更容易了。事实上,这些都是对“三课六环节”课题的误读。作为老师,该不该在“集体备课”时认真讨论教材内容,讨论学生的学情,讨论如何引导学生去完成对知识的构建?讨论在学生的预习课上,展示课上,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乃至意外情况,讨论我们该如何有效调控,引导课堂?讨论如何开展学生的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讨论学生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该在自习课时,还是在给他们提出预习目标时或其它时间,以什么方式介入和指导?所以,“集体备课”事关课题研究的成败,不是没有事做,而是有讨论不完的话题。我认为,这才是课题研究想要倡导的有效的“集体备课”,是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第二,对“预习课”的认识不准。杜郎口中学的经验是:“预习课”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一般要花一到二节课的时间上预习课。试想:如果提几个问题给学生走马观花式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展示出对教材、对教学、对问题的深刻认识和体会来,不可能嘛。如果“集体备课”没有把“预习课、展示课”的各自任务和目的搞清楚,“三课六环节”课题注定只有流于形式。

所以,“集体备课”,也不是每个学科备课组,学校派一名行政领导去全程监督,或者说得委婉些,是全程参与所能解决的事。

做到有效的“集体备课”这一步,我们还有一个同时要做的工作,建立学校的“教案库”。在课题研究中,如果能将老师们的教案收集起来,建立学校的“教案库”,经过课后个人反思、学科学习小组的集体反思,修改成为下一个年级老师们“集体备课”时的蓝本,再经过不同老师的修改和集体备课时讨论,最后成为下一年级的教案。这不仅能为老师们节约一些时间,也会让我们的“集体备课”做得更充分,更有含金量。为“三课六环节”课题研究最终取得成功,打下基础。

二、上下齐心,坚持推动“三课六环节”课题不动摇

“三课六环节”,是“事中管理”,是“事前管理”啊,你上课前“集体备课”落实得如何,你上“三种课型”的课时,有各级的考评、考核小组在工作。再者,学生变成课堂的真正主体了,想糊弄一堂课也不容易了。老师们调控课堂的能力和水平要求太高了,不做好“事前管理”的工作,就做不好“事中管理”的工作,也就搞不好教学工作。

“三课六环节”课题,要求大家听课的节次多了,包括领导,也要听不少的课,不然,你怎样考核、评价老师的课?我有感于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一年要听课1000多节,平均一天要听4节左右。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十年来如此。

“三课六环节”课题的开展,有可能让学生家长不满意,当老师的讲课10分钟,哦,我儿、我女自己去学30分钟,上课时,满堂青蛙叫,学得到什么知识本领?

我有个建议:教育局课题组一个月应该到学校检查一下学校课题开展的情况,在学校蹲点的教研员要更勤地往学校跑。

三、关注“抓保生”,还是关注“待转化生”

我认为:关注“抓保生”,还是关注“待转化生”,是“三课六环节”课题最终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改变考核教师和学生的方式,关注全体学生是“三课六环节”课题的又一个关键。

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老师对所谓的后进生是怎样认识的呢?他们认为“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同等的水平,他们把这部分学生看成是‘待转化生’。对于这一点,他们认为有四个关键词:信心,兴趣,习惯,方法。他们从这四个方面,本着从最后一名抓起’的原则,去解决我们认为的后进生问题。在考核时,“一个班处于最后三分之一名次的学生成绩,将占教学评价的80%的权重”,这就决定了他们学校的老师都必须抓“待转化生”。因此,在他们学校,没有差生!”我们考核时,是将成绩前60%作为参评对象纳入考核。这是二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和考评方式。

我认为,在“三课六环节”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学习杜郎口的理念,关注所有有学生,消灭“差生”,使课题研究获得成功。

课题实施方案 篇7

1.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效”意味着人们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的一切付出(包括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等)要符合“经济原则”或“节约原则”,从而达到“以少求多”“以最小求最大”的效果。

教学实效性的实质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人们通过活动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要,需要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的,手段与活动目的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这种活动的有效性。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符合规律性。效果、效率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经济活动不遵循经济规律所造成的损失已给人们深刻的教训,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质部门生产活动的独特活动——育人活动,更应当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任何违背育人规律、育人宗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本课题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试图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在150万字左右。

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遍存在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课外阅读的管理、引导滞后,使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效率很低。

学会阅读是当代主要的教育主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有:(1)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只有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尽快掌握恰当、高效的阅读能力,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2)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小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正处于记忆、积累的黄金时期,课外广泛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思考、感悟人生,能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

3.国内外研究概况。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妇孺皆知。

近年来,国内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二、课题依据和假说

本课题“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是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阐述了课外阅读,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其中的“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及其阅读实效性

2.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订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2)调查法。

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3)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4)文献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四、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

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达到5万字,第二学段达到40万字,第三学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教师目标:

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让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3.学校目标:

初步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预计突破:

本研究力图探究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从中探寻出可以遵循的一般客观规律,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五、研究内容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研究,并努力让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进步和成长。

1.掌握方法,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2.培养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感受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情感道德、价值观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4.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5.形成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六、保证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在教研室的领导下成立课题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聘请教育专家作为本课题研究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3.加大课题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课题实施方案 篇8

问题一:重两头, 轻过程

这恐怕是许多课题研究存在的通病, 开题的时候轰轰烈烈, 请专家、开大会、举行开题与结题仪式, 场面非常隆重。但研究过程却缺乏监督, 许多研究者在平时疏于研究、积累, 到结题的时候到处搜集资料, 并将所有相关的资料拼凑在一起, 形成了厚厚的研究材料, 甚至有的研究者都没有认真看过一次这厚实的材料。

问题二:研究的目的并非研究本身

这是许多研究者存在的问题, 他们的研究目的并非研究本身。之所以申请课题、进行研究, 很多是基于其他目的, 如评职称、完成学校任务、追求“研究潮流”, 更有甚者是想获得好的奖励名次, 以增加收入。出于诸如此类的目的, 许多研究都常常是敷衍了事, 只追求问题的表面, 不为挖掘问题的实质、解决问题而研究。

因此, 为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或者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学校加强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可采取的措施如下:

对策一:正确引导

以教师意愿为前提:开展课题研究应从教师自己的意愿出发, 学校不可采取硬性规定, 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硬性规定有其好处, 可以让不想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参与进来。但同时, 总会有一部分教师会有反感情绪, 他们往往抱怨, 所以即使参与进来也旨在应付, 这不利于他们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因此, 开展校本课题研究时学校要正确引导, 让教师明确研究的重要性, 并自觉地参与课题研究。

创设氛围:在开展校本研究的过程中, 学校的行政决定与氛围至关重要。在校本课题研究方面, 学校除了要进行正确地引导以外, 还可聘请专家讲学或通过开展教师培训的方式对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方面的指导与培训, 让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政策鼓励:学校可制定一定的政策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尤其是在课题研究活动初期, 学校要创设研究氛围, 让教师从研究的参与中获益, 如有利于评职称、物质奖励或获得一定的荣誉等, 这样学校的研究氛围才能形成。尽管目的带有一定的功利性, 但当他们参与进来或获得成功感以后, 再施以有效引导, 他们的目的也会逐渐转变。

给予技术或理论支持:一些教师, 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对搞研究并不清楚, 学校可通过培训的形式对青年或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给予理论支持, 让他们明确如何搞研究;他们的想法与行动加上学校的帮助, 将会更有利于促使他们走上研究之路。

对策二:加强过程监督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 为了让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扎扎实实地进行研究, 加强课题的过程监督非常重要。在这方面, 学校可利用信息技术组统一建立课题网站, 一方面有利于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如学校可根据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 定期到网站了解教师研究的情况, 学校可以对其研究进展情况及时地跟踪并做通报, 对一些没有过程只有结果的“课题研究”要坚决进行废止, 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教研风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规范性、节约纸张、充分利用网络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

对策三:建立课题研究等级制

学校要建立“校本课题——市级课题——省级课题——国家级课题”的管理网络, 每位教师都要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并作为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参与市级、省级的课题研究必须通过校本课题研究, 没有通过校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一律不能进行上一级的课题申报, 这样就会促使教师参与校本课题的研究, 这也就形成了课题研究的等级管理模式。

对策四:聘请有关专家参与

课题实施方案 篇9

一实施化学小课题教学的意义

1. 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实际

目前, 中职生有两种选择:一是毕业后直接就业;二是参加对口高考, 升入高校。对于将来就业的学生, 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将是他们将来能否成功的关键。由于近几年我省参加对口高考政策发生了变化, 化学实验技能成绩占总分的30%, 高考试题也更加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 在中职学校化学课的教学中, 有必要大力推广小课题教学。

2. 符合中职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中职生中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学习兴趣淡薄, 学习主动意识不强, 化学小课题教学易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从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二化学小课题的主要类型

1. 知识重点型小课题

知识重点型小课题主要结合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 通过小课题的形式, 加深和拓宽相应的化学知识。如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章中, 金属钠是重点, 可以以“我对钠的研究与认识”为课题布置给学生, 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实验、研究探讨、交流答辩, 最后通过教师指导形成结论。

2. 确定实验条件的小课题

将探索性实验引入课堂作为小课题的研究对象, 如一些有机反应催化剂反应温度不一样, 产物也不一样, 可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去探索。

3. 生活中的小课题

以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作为小课题, 如“金属的回收与资源保护”、“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海水中的‘赤潮’现象”、“食物的酸碱性”、“食盐的成分测定”等。这些问题贴近生活、实用性强, 有助于学生在运用化学知识中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4. 实践型的小课题

开展化学小课题教学, 需要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拓展, 为学生提供研究的空间, 可以将小课题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展开社会调查。

三实施化学小课题教学的方法

1. 确定选题

选题应立足于中职生已有的知识, 符合他们的兴趣, 收集教学中可深化和拓展的知识点, 可改进的实验或学生实验作为选题。如:让干电池“复活”的方法、金银加工中的“吸金术”、卤素化合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及大气污染相关项目的检测方法、自制肥皂等。

2. 制订计划并提出实验方案

选定小课题后, 即开始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预期目标, 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结合题目存在的问题, 构思设计试验方案, 并与学生一起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得到的结论, 再进一步修改论证。

3. 实施计划, 各负其责, 分工合作

按事先订立的计划一步步施行, 通过小组作业、多层交流和问题解决等形式开展交往性学习, 学生逐步加强自行组织和负责学习的过程, 教师发挥咨询者和协调人的作用, 并在整体上引导学习过程。

4. 形成结论

实验完毕, 随即指导学生总结成果, 写出有理有据的课题研究报告, 做出作品或完成小论文或写出调查报告。研究论文要求用规范的格式书写, 包括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基本内容、参考文献等。

5. 成果展示与评价

小课题完成后, 各小组展示成果, 包括项目成果、工作流程等。与原定目标比较, 进行结果评价, 可以自我评价与第三者评价相结合。检验学生是否获得必要技能与知识、实际结果是否具有实用价值。

四实施化学小课题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会中职生要正确对待失败

进行研究当然希望成功, 但由于种种原因, 失败在所难免, 所以应让学生树立“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信念, 如果失败了一定要帮学生找出原因, 力求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收获。

2. 做好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 使学生目标明确、分工合作

首先, 在确定合适的小课题后, 需对学生合作研究课题小组进行科学的划分, 每小组学生成绩、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要相对均衡。其次, 课堂教学中可设置一些对抗或竞赛的情境, 以利于加强团队凝聚力。第三, 注意加强对小组长的培训和指导。第四, 要深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中, 从中获取学生合作学习的信息, 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3. 小课题的内容要适量

平时布置的小课题, 要尽量从学生知识层次的角度去考虑, 要让他们“跳一跳, 摘到桃”, 如果要学生学习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学生在校时的课余时间较难完成, 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下转封3) 米;让距离追赶跑100米;短距离组合跑 (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 ;顺风跑或下坡跑50米;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 (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 ;胶带牵引跑50米;反复跑50米。

3.发展爆发力练习

练习方法:跳深、纵跳、负重纵跳、负重蹲跳起、负重深蹲、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4. 短跑力量练习

主要方法:负杠铃练习 (全蹲、半蹲) ;负重弓步走, 弓步走距离40~60米;负重半蹲;负重高抬腿跑;哑铃跳, 重量15~25公斤;负重直腿跳, 完成5~7组;拖重物跑或拖重物跳。重量5~10公斤60米;卧举、挺举、抓举及持器械摆臂等练习;胶带牵引发展腰后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练习;跳跃力量练习, 分为垂直方向跳跃和水平方向跳跃。 (1) 垂直方向跳跃练习:原地纵跳、原地团身跳、原地分腿跳、原地单脚跳、跳深、跳栏架等。 (2) 水平方向跳跃练习按距离分为短距离跳跃和长距离跳跃。短距离跳跃: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立定台阶跳跃单脚跳、计时跳。长距离跳跃:跨步跳、跑与跳结合 (50米跑+100米跨跳、60米单足跳+30米加速跑) 。

三结束语

总之, 短跑训练是一门科学而又复杂的训练过程, 必须从指导思想、手段、方法、内容等方面遵循科学的方法, 才能获得想要的效果。短跑成绩好坏与否不仅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水平, 而且运动员技术水平和训练方法也很重要, 只有掌握先进合理的技术和手段, 才有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可能。短跑运动员技术的基本环节就是教学和训练, 如果忽视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正确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短跑运动员发展速度、力量和速度耐力的最好途径。另外, 良好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是短跑运动员不可缺少的身体素质。再者, 也要注重短跑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观察短跑运动员的个性心理, 从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才能在比赛中发挥积极因素, 顺利地进行比赛, 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要:以小课题探究为依托来构建中职化学研究性学习模式是比较适合中职生学习特点的一种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并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就化学小课题的主要类型、实施的具体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

关键词:中职,化学,小课题教学

参考文献

[1]张贵敏.田径运动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7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和实施 篇10

1.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开展课题研究

化学学科是一门与社会, 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密切相关的学科, 化学科学的每一次进步和变革都会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 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 我们也经常强调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即把生活同化学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一改化学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 拉近学生与化学科学的距离, 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在化学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候, 我们在确定研究课题的时候也可以从社会生活着手, 指导学生以现实生活的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 又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 教师在讲到自然界的元素时, 就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一些类似于“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保问题进行课题研究, 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科学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环境保护的问题, 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课题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宝贵课题资源[1].

2. 联系前沿科技开展课题研究

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目的是深化学生的思维和眼界, 因此, 在选题的时候应当具有一定的深度, 而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前沿科技就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这些前沿性的科技不但在课题深度上满足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 这些前沿科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在高中阶段开展一些类似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学生未来眼光和思维的培养. 例如, 在讲完了教材上“胶体”的内容以后, 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关于“纳米技术”的资料, 研究一下什么是纳米技术? 纳米技术材料具有哪些特征? 纳米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 通过对纳米科技这样一个前沿话题的研究, 不仅可以有效深化课本上的内容, 同时也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前沿科学视野.

3. 以化学实验为对象开展课题研究

毫无疑问, 化学学科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 在化学学习中, 实验既是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进行研究探索的重要手段. 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实验手段是最为直观有效的研究方法. 因此, 在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化学实验为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 为了降低实验研究的难度,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教材上已有的实验, 或者课堂教学过程中讲过的实验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这些实验进行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来达到目的. 例如, 在课堂上讲完“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 可以以此实验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为什么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究竟多少浓度的硫酸才能与铜发生反应”等课题; 又比如, 在学习了“氨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以后, 教师可以提出“用什么样的方法制取氨气的效果最好”这样一个研究课题, 让学生运用手边的工具设计出其他的氨气制取方式, 然后进行研究对比分析. 除了对原有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课堂上一些常规实验发生的异常现象、失败的实验等也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有效实施策略

1. 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 而在化学学习中, 这种差异性表现的往往更加明显. 在确定研究课题以后, 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 对课题的把握和实施能力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这个时候, 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已有的化学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水平等, 然后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进行课题辅导[2].

2. 实施有效的分组

在研究性学习中, 要想有效的实施课题任务, 研究学习前的分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方式, 这种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更加依赖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鉴于单个学生的综合能力有限, 以分组的方式开展研究学习最为恰当. 然而, 看似简单的分组其中也包含了大学问, 如果分组不合理会直接影响课题的实施. 因此, 实施研究课题之前, 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 例如, 有的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就可以让他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多承担一些实验操作类的任务, 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观察分析,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观察和分析研究过程等. 这样合理分工、各尽其才, 既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原有能力优势, 还能有效提高整个研究学习小组的综合能力.

3. 教师要扮演好恰当的角色

在研究性学习中, 教师的角色把握是一个难点部分, 如果教师管得过多, 会影响学生能力的发挥, 如果教师管得过少,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又难以顺利实施[3]. 因此, 作为教师,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 教师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和关心, 并以启发为手段给学生提供信息、补充材料、建议方法等, 在研究活动结束以后, 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分析和总结, 以进一步巩固研究学习的成果.

摘要:在高中化学学科中,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一种颇受关注的新的学习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 如何恰当的进行课题选择,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题实施活动对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在本文中, 笔者就结合高中化学学科实际, 简单阐述了一些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和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吴胜光.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3 (12) .

[2]沈颖.浅谈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J].福建教学研究, 2003 (5) .

课题实施方案 篇11

在实施作文素质训练的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

第一次作文训练完成之后,我顿时感到了危机,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再加上又是实施作文素质训练的初级阶段,因而有诸多的学生不适应。例如,课堂作文限时15分钟,但大部分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更有甚者,竟然一节课的时间也完成不了或根本达不到训练的要求。这一境况不能不说是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所导致的。因此,应加强对学生写作的培养和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作文素质和写作水平。

第一、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由于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太少,对知识和作文素材的积累也就不多,因此,抓好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和先决条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增多,求知欲的增强,教师在促使他们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指导他们广泛地、有选择性地阅读文质兼优的课外书籍,使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领悟和感知其中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这样,学生由读学写,读写结合,既能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学习书中的精华,积累知识,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有这样一个作文题目《那一次,我真的哭了》,我在上作文课之前,就已经要求学生下去积累材料,可等到检查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说无材料可积累,导致这一次作文训练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由于学生手里无材料可阅,无作文、书刊可读,导致学生头脑中没有材料,写作文自然不会得心应手。鉴于这种情况,我建议每人捐出一本作文书给班上,同时我也把自己所有与写作有关的书籍都拿到了班上,充实作文素材的容量,让同学们能相互交流,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便于课堂写作,提高作文水平和质量。就这样坚持了一年,效果十分明显。

学生如果这样潜心读书,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就会尝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甜头了。过去那种写作时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或者心中有话说不出来的感觉就会逐渐消失,自然而然地,学生对写作就有了兴趣,有了激情。那些各类书中的优美动听的语言,引人入胜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生动形象的情节,恰当有力的材料,精巧新颖的构思等等,都可以借鉴和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事实已经证明,广泛、有效地开展阅读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素质和水平,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地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

第二、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很多东西随手拈来就是我们的写作素材。写作与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老师应帮助学生给自己装上一双慧眼来识别真金,细致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

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老师应该经常带领学生外出观察,开拓他们的视野,收集大量的作文素材,就如画家一样,看到物体就能及时创作。但有的同学在看到物体时,不是特意地观察,而是随意地欣赏,以致于要他们描绘这一物体时追悔莫及,直怪自己粗心大意。因而,老师要正确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

加强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也是作文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可忽视。良好观察能力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加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思维发展有一定的年龄局限性,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应大力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一篇文章如果仅仅局限于叙述、描写之间,而缺乏充满激情的、丰富合理的想象,那么,这篇文章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关展开联想和想象的例子很多:《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行文中运用大胆的想象、合理的推导,层层展开,把一篇科幻作品写得真实可感,贴近人们的生活;《基因畅想》一文中,用奖章上镌刻着一头憨态可掬的猪设下伏笔,由此引发对基因发展“猪身人心”的畅想,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大胆而合理的想象是开启文章思路的钥匙,同时更是展开文章的翅膀,我们可以取其形而想其神,由当前经历过的事物感知过去或者未来的事物,由表象联想到本质,可以有一个目标地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可以有目的地创造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氛围。

只有在协奏好阅读、观察、想象这三部曲基础上进行写作训练,学生的写作就不会再枯燥无味,就会有材可取,有话可说,有情可表,文章就会“功到自然成”。

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样,既提高他们的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育教学的总体质量,从而使素质作文训练研究与实验取得实效。

课题实施方案 篇12

(一) 提高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开放世界的八面来风, 使人类各民族文化互相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地球村”越来越“小”。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 中华民族及其文化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地球村”的合作与竞争, 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的, 而是在自己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中国文化, 就是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 是影响中国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传统, 借助他, 历史才得以延续, 社会的精神成就和物质成就才得以保存和发展。

成语, 作为汉语和汉文化的“活化石”和“全析原” (莫彭龄) 。默默记录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进程,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吃穿住行, 都可以从成语中找到时代的烙印、先哲的智慧, 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 以成语为窗口认识传统文化, 切入点小, 学生有抓手, 容易从千头万绪中找到“线头”, 进而“顺藤摸瓜”, 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再者, 成语作为词语的一种高级形式, 与初中生学习、生活距离近, 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生活中使用也较为普遍, 入门“门槛”低, 容易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进而慢慢培养兴趣, 达到化难为易、“四两拨千金”的效果。因此, 注重成语、将成语融入初中学校教育, 对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十分必要。

(二) 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达到初级中学教育目的的需要。

从1957年毛泽东提出“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新中国的教育目的一直都贯穿着全面发展的基本精神。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试行) 》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总的培养目标是:按照国家对义务教育的要求, 小学和初中对儿童、少年实施全面的基础教育, 使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为提高民族素质,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关键期, 只有始终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准绳, 建立起正确的基础教育价值观, 才能改变把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唯一目标的局面, 提高全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二、研究现状、研究价值

(一) 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常州图书馆《汉语成语文化研究文献综述》的研究显示, 1950-2010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语与成语文化相关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共计800篇, 其中期刊论文684篇。各家对成语的定义有所不同, 但在“相沿习用、意义完整、结构稳定、多为四字格”等方面达成了共识。关于成语文化的定义, 在检索到的文献中涉及较少, 到目前为止还未形成为专家学者普遍认同的明确定义。成语文化不仅全面展示了汉民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汉民族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曲、书法等艺术形式, 还集中反映了四书五经的儒家思想, 蕴含着佛教、道教等丰富的宗教智慧和人生哲理, 以及留给后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等。

江苏省中华成语研究会 (以下简称“省成研会”) 在研究成语文化、成语与教学的结合方面的不断尝试与实践, 给同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会长莫彭龄提出了成语“资源论”、成语“文化论”等观点, 在出版的专著《成语联想教学法初探》中提出了“成语联想教学法”, 对成语与识字教学、成语与作文教学、成语与汉语教学、成语与素质教育、成语与汉文化教学、成语与创新教学、教材教法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论述, 是富有理论创新价值的全新而系统的教学方法。常州中天实验学校进行的成语作文教学研究给传统初中作文教学以十分有益的启示。

2. 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能力所限, 在查阅的资料中, 未查阅到国外对汉语成语的研究。其他语言自身的成语研究, 如英语成语、俄国成语等大致都从本体论研究向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转向。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历史不长, 用该理论研究成语的论著仍然不多。

(二) 研究价值。

1. 现实意义:提高初中生传统文化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2014年, 习近平总书记于五四青年节到访北京大学, 在与师生进行座谈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植根在中国人内心, 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 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传统文化并非仅仅滞留于博物馆的陈列品和图书馆的线装书, 还活跃在今人和未来人的实践中。每一个有志于为民族的未来贡献心智和汗水的中国人, 都应当努力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语, 就是传统文化的精华。以成语为窗口认识传统文化, 切入点小, 生活中使用较为普遍, 学生有抓手, 容易从千头万绪中找到“线头”, 进而“顺藤摸瓜”, 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2. 理论价值:为成语与师生综合素养的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在查阅的文献中, 关于成语与促进师生综合素养的关系研究甚少, 如成语对课改的作用、初中生成语研究性学习等,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或可以丰富成语文化功能论,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3. 实践价值:提高学校师生综合素养, 为同类学校提供实践经验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指导。

三、主要观点、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 主要观点。

成语不仅是一种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造句材料, 而且是具有极大开发潜力的语言文化资源, 涵盖人文与科学各方面的文化。找到成语与德育、成语与教学、成语与人文、成语与科学、成语与物质的结合点, 提高师生综合素养。

(二) 可能的创新之处。

1. 突破成语属于语文学科范畴的禁锢, 从传统国学文化的视角, 构建语文化浸润式的学校文化, 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浸润, 提高师生综合素养。

2. 构建成语浸润式“润物”德育体系, 以校园电视台为辅助媒介, 自然生动地引领学生精神品质的发展。

3. 使成语向以政史地等人文学科为测重点的全科延展渗透, 利用成语言简意赅、含义深刻的语言形式, 提高师生表达能力, 突破课改瓶颈;以“教材”和“教法”的意义渗透教学, 提高学科能力, 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4. 将成语与研究性学习结合, 以灵活生动的形式吸引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提高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研究成果可以从学生视角促进成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 依托“省成研会”等资源搭建校内外平台, 以成语考级为目标推动, 切实提高师生成语素养。

四、概念界定

(一) 成语。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简短精辟易记易用;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本课题研究中涉及的成语以商务印书馆《新华成语大辞典》 (2013年版) 收录的26000余条成语为标准。

(二) 浸润。

浸润, 原指一种物理现象。本课题中的“浸润”指“浸染熏陶、逐渐渗透”的意思。

(三) 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 是学校中形成的特殊文化, 体现的是社会背景下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 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 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制约学校内人的发展, 其最高价值在于促进学校内人的发展。

五、理论支撑

(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提出的。这种片面发展一方面指人因分工关系、阶级关系等, 固定、狭小的活动范围、交往的局限, 造成人的片面、局部发展。另一方面, 在私有制社会异化劳动的分工条件下, 人类创造的整个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条件与人的现实状态脱节, 表现为人与物的对立。人们为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事劳动和各种活动, 而结果这种异化了的劳动和活动反过来限制和否定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和人的发展。因此,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体力、智力、能力、精神等多方面既相统一又自由充分的发展。

(二) 杜威“儿童中心”说。

反对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 认为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别需要, 更没有激发学生思维。他主张要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极强生命力和活跃思维能力的个体看待, 良好的教学过程应该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按照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实施。本课题中成语文化的构建, 不管是成语文化在德育还是教学中的渗透, 都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生命个性、重视学生在成语浸润中的熏陶感染。

六、研究目标

(一) 形成初中学校成语文化氛围, 提高师生综合素养, 包括精神文化、知识体系、能力方法等。

(二) 形成成语浸润式学校文化对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理性认识。

(三) 形成成语浸润式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科学、可操作的经验。

(四) 形成成语浸润式“润物”德育体系构建的经验。

(五) 形成搭建培养师生成语素养平台的成功经验。

七、研究内容

(一) 构建成语浸润式“润物”德育体系的实践研究。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强, 同时具有很强的叛逆性, 抽象空洞的说教往往适得其反。德育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艺术性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 引导道德实践, 德育的形式与内容同样重要。内容上,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的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基本可以在成语中找到相对应的合适表达;形式上, 成语以生动形象的故事阐明道理, 以古人的经验教训规劝、现身说法, 更加有理有据有节,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自然而轻松。

本课题构建成语浸润式“润物”德育体系, 即指将成语渗透于德育的活动育人、管理育人、校园环境育人三大系统, 构建协调一致、生动活泼、“润物细无声”的成语德育体系。

将成语渗透德育活动育人系统, 构建成语主题式德育。通过主题活动月、活动周的形式, 开展或以成语为内容、或以成语为形式的课外活动、学生集体生活和劳动,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

将成语渗透“学校—班级”的管理育人系统。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用成语诠释,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成语文化, 可以制作班级成语名片、成语主题班会课等, 提高学生参与校园管理、提高班级凝聚力。

同时, 以学校成熟的校园电视台为载体, 开设成语专题栏目, 扩大成语文化的辐射作用。如开播“成语有约”栏目, 宣传学校成语文化建设, 强化学生校园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开播“成语讲坛”栏目, 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设成语专题讲座, 传播成语文化;分主题录制成语故事“微”短片, 形成系列, 在公共平台播出, 使学生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点击观看, 在趣味中学习成语、启迪心灵, 并积累而成长期长效的教育资源。

(二) 成语浸润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1. 依托成语提高师生语言表达能力, 突破课堂改革瓶颈。

杜威的“儿童中心”说, 提出了教学活动应当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生本理念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语言表达能力是制约学生表达、展示的瓶颈, 学生往往具备理解力, 却无法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清楚。同时, “生本”的课堂要求教师少讲、精讲, 同样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成语以其简明固定的形式、约定俗成的意义, 可以清晰生动地表情达意。因此, 本课题将成语作为突破表达瓶颈的突破口, 将语文课堂作为培养能力的主阵地, 抓住教材相关成语, 以及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活动,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帮助学生领会成语内涵的同时积累成语, 并将成语恰当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提高表达能力, 进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2. 成语以“教材”和“教法”的意义渗透教学, 提高学科能力, 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成语不仅是语言, 而且是文化, 不仅保存了大量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的人文信息, 而且很多科学信息同样可以在成语中找到诠释。如“海市蜃楼”可以解释物理折射的知识;“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可以解释生物学食物链现象;“真金不怕火炼”解释古代的化学冶炼, 等等。因此, 将成语作为资源, 以“教材”和“教法”层面的意义渗透各科教学, 充分利用成语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和学生生活中使用较多的亲切感, 帮助学生理解久远的历史、陌生的地理、抽象的思想政治、深奥的科学知识, 缩短学生与学科知识的距离, 降低难度,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业水平。甚至可以一个成语带一类的思路, 用成语打通有关联性内容的教学, 使学生学习零散的知识更有抓手, 抓住“线头”重组教材。历史学科, 可以利用典故型成语勾连相关内容;地理学科, 可以利用成语文化中的地域元素组建相关内容内部体系。以恰当的成语适时“点染”理科教学, 可以达到文理兼修的效果, 发挥汉语的作用, 提高文化素养。

(三) 成语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传统文化使命感的实践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

成语以其包罗万象的内涵、数以万计的数量, 从成语本体、成语文化、成语资源、成语功能各个不同的层面给学生提供了研究的方向和可能。将成语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在实现研究性学习“知识的自主建构”的灵魂的同时, 更能够提高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和传承的使命感, 甚至可以从学生的视角, 为成语自身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材料和依据, 尽学生的绵薄之力。

剪纸是我校的传统特色课程, 将成语与剪纸研究性学习相融合, 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学成语”、“剪成语”的层面, 而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 找到两种古老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传承、创新传统文化。同时,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 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搭建师生成语素养培养平台的实践研究。

1. 依托学会、高校等专业平台。

本校是“省成研会”理事单位, 依托“省成研会”、苏州大学、常州理工大学的专业平台, 借鉴学会成员的已有研究和经验, 以邀请专家讲座培训、组织参观学习等形式, 提高师生对成语的认识。

2. 搭建校本培训平台。

教师层面, 搭建成语论文评比、成语主题论文交流论坛、成语演讲比赛、成语课堂运用等展示平台, 与教师的继续教育相结合;学生层面, 搭建成语讲坛、成语短剧、成语读书节等平台, 让师生学习成语、运用成语、展现成语。

3. 设置成语校本课程, 开展成语考级。

配合“省成研会”成语考级项目, 以考级为目标推动、研发成语教材, 开设成语校本课程,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级制度, 对学生掌握的成语词汇量、成语使用能力等方面以科学、生动的形式展开逐层考级, 切实提高学生成语素养。

(五) 对成语开展文献研究、现状研究、调研评估。

对成语本体、成语文化、成语与教学、成语与德育、成语与师生综合素养的关系等方面开展文献研究、现状研究等。并就本课题研究过程展开定期专项调研、综合调研、评估, 使本课题研究更具科学性、丰富性和实效性。

八、研究方法

(一) 调查法。

在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 分别以有针对性的题目, 制定科学的分析量表, 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访谈等调查, 了解情况, 分析数据, 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与措施。

(二) 文献研究法。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校内教师刊物, 积极查阅资料, 收集研讨有关文献材料和研究现状, 寻求方法指导和理论支撑。

(三) 行动研究法。

1. 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 开设课题研讨课, 通过“同课异构”“同课再构”等课堂呈现形式, 深入实践研究。

2. 通过课题组的沙龙、座谈、专题会议等形式, 深化认识、总结反思, 不断修正与完善。

(四) 案例研究法。

选取研究中有典型性的事件, 进行微格分析和实证研究, 提出问题, 研讨论证, 寻求规律, 进一步指导实践。

九、研究步骤

(一) 准备阶段 (2015年1月-2015年2月) 。

学习理论, 问卷分析, 查阅文献, 起草课题方案, 组建课题组, 构建研究网络。

(二) 起始阶段 (2015年3月-2015年6月) 。

课题核心组围绕课题核心概念和内涵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 围绕文化构建开展相关理论学习和研究, 开展广泛的实践观察, 在此基础上分工负责, 对学校文化构建中的系统划分、研究原则与方法等进行梳理, 并在各大要素下划分出子要素, 切实构建起学校成语文化体系的框架, 并邀请专家对此进行论证。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及相关教师开展培训学习。

(三) 实施阶段 (2015年7月-2017年7月) 。

实践探究, 根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 组织相关教师开设课题课、研究课、主题展示活动等, 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 总结提炼, 修正方案, 同时撰写课题论文、调查报告等, 力争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推广。

(四) 总结阶段 (2017年8月-2017年11月) 。

对研究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 撰写结题报告, 汇编论文集, 出版校本教材, 争取向同类学校推广。

十、保障措施

(一) 课题组核心成员研究能力。

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来自学校科研、教学和德育条线的骨干力量。主持或参与过省市级“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 思想意识新, 具有多年的教育科研经验, 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课题组成员们业务素质过硬, 有较高的教科研工作热情, 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 对实施该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进行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工作, 并潜心钻研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 这些都为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充足的力量保证。

(二) 研究基础。

1. 搜集文献材料。

围绕本课题, 搜集了大量文献材料, 如:研究成语本体的西南民族大学石林《汉语成语研究述评》、江西省社科院李小平《论汉语方言成语的性质》等;研究成语文化的常州工学院莫彭龄《成语“文化论”》《成语全息论》等;研究成语功能的江西财经大学欧阳凤翠《成语文化外语教学》、常州工学院莫彭龄《成语“资源论”》等。

2. 举办专题研讨会。

围绕本课题, 多次在全校范围举办关于成语渗透学科教学的专题研讨会;多次邀请江苏省成语研究会、常州工学院的专家莅临指导;多次组织学校教师到常州奔牛中学、常州中天实验学校交流学习。

(三) 完成任务的保障条件。

学校经过多年积累, 已逐步形成了比较规范的课题管理与评价激励机制, 对课题均采用网络管理的方式。在十一五期间, 学校承担的两个苏州市级课题均采用网络结题形式且均被评为良好。网络平台的搭建能有效地保障本课题的顺利实施。目前, 学校校园网已经建立电子阅览室并订阅大量的电子期刊, 学校图书馆图书、报刊、电子读物等藏量丰富, 为教师们查阅有关资料和学习研究提供了方便。校外, 太仓市图书馆可免费提供相关资料查询, 这也为课题研究提供较好的条件。

十一、预期成果

(一) 阶段性成果。

1.“成语浸润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型展示课活动

2. 课题论文集

3. 课题阶段性案例及分析

4. 文献研究、专项调研报告

5.“成语浸润式校园文化”大型论坛

(二) 最终成果。

近年来, 学校坚持开展成语“润物”注音体系的建构, 加强对成语的研究学习, 增加成语素养课活动, 成语浸润式校园文化建设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如, 《〈构建成语浸润式学校文化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构建成语浸润式学校文化提升师生综合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集》《成语考级校本教材》, 等等, 丰富了成语文化建设的内容, 提高了师生的综合素养。

摘要:依托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杜威“儿童中心说”等理论, 以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为研究方法, 开展学校成语“润物”德育体系的建构、成语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成语研究性学习、提高成语素养平台的搭建等方面的研究, 以期达到构建成语浸润式学校文化, 提高师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成语,学校文化,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黄伟, 梁伟国.学校文化, 彰显个性的旗帜.人民教育, 2004 (11) .

上一篇:变电运行的事故处理下一篇:收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