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评估

2024-07-13

科技评估(精选10篇)

科技评估 篇1

一、科技查新与科技评估的内涵

1、科技查新

科技查新是在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咨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科技信息服务, 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 以文献为基础, 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 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 以检索结果为依据, 通过综合分析, 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进行情报学审查, 写出有依据、有分析、有对比、有结论的查新报告。

科技查新的目的可分为立项查新、成果查新等。立项查新包括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科研项目开始前的资料收集等;成果查新为开展成果鉴定、申报奖励等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以提高科技立项和成果鉴定与奖励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作为科技管理的基础工作, 科技查新为科研立项, 科技项目评估、验收、奖励等提供客观评价依据。

2、科技评估

科技评估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判, 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的咨询活动, 是由科技评估机构根据委托方的目的, 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 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 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以及与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所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科技评估整体包括评估准备、评估设计、信息获取、评估分析与综合、撰写评估报告等评估活动全过程的集成性技术方法体系, 由评估方法与程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评估专家等要素组成。

科技评估增强了科技管理中决策的科学性, 为科学决策提供了运作基础, 极大地优化了决策过程;同时增强了科技管理部门运用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等宏观杠杆调节、配置科技资源的能力, 增加了对项目执行过程监控和对其绩效考核的科学性。此外, 完善的科技项目评估技术方法体系, 尤其是中期评估、验收评估和追踪评估, 从制度上加强了对公共科技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督, 能够健全科技资源使用责任机制。

二、科技评估过程中科技查新的作用和意义

科技评估与科技查新都是属于科技咨询活动, 都贯穿科技活动的全程。科技查新工作是科技评估的基础之一, 在科技评估工作中, 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查新工作的支持, 在科技活动的前期及后期科技评估和科技查新的相互依赖更显著。客观、科学、公正地评估科技项目, 已成为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科技评估需要大量与技术有关的科技文献、相关竞争者、技术进展等信息, 都需要科技查新工作来提供。实践证明:科技查新为科研立项、正确评价科技成果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科技查新是指通过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等手段, 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方法为评价科技项目新颖性和先进性提供客观事实依据的一种文献检索方法。它通过相关文献与科技发展项目之间的对比、分析与鉴别, 从而确定科技发展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科技评估可依靠科技查新所提供的信息及结论, 通过评估专家的分析, 对被评估对象做出更为科学的评估结论, 因而在科技项目评估阶段进行科技查新对科学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在科研项目立项前, 要了解科研课题在论点、研究目标、技术路线、技术内容、技术指标、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否具有新颖性, 必须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国内外的有关信息, 通过科技查新可对所选项目是否具有新颖性作出判断, 提供客观依据, 避免科研工作低水平的重复, 减少科技项目中期鉴定的失准现象, 促进科研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在科技成果鉴定和评估过程中, 仅凭专家小组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难免会有疏漏之处。利用科技查新报告作为文献依据, 可以避免科技评估过程中某些人为因素造成的不确切结论。

而且, 从科研项目管理角度看, 对某些耗时漫长且在申报或立项阶段已进行过科技查新的科研项目, 如果在中期和后期评估阶段不进行再次查新, 无法保证经过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完成科研项目成果的新颖性, 也无法了解与科研项目有关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造成研究的低水平重复以及科研经费及资源的浪费。

由此可见, 在科技发展项目评估阶段进行科技查新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科技立项查新和科技成果鉴定查新, 科技发展项目评估阶段的科技查新不是“做结论”, 而是在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查新了解本学科、本领域的研究现状, 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研究策略, 才能准确把握科学研究前沿, 彻底杜绝才低水平重复研究, 确保科研管理部门在科技项目管理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科技评估过程中忽视科技查新的原因

造成科技项目评估阶段科技查新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查新工作的宣传和普及不够

政府管理部门对科技查新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人对查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以至于项目申请单位和科研人员对项目评估阶段科技查新的意识更加淡薄, 甚至很多人会认为科技查新只是走形式而已。

2、对项目评估阶段查新工作的监督不够

科技管理部门对项目评估阶段开展科技查新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 对在项目评估阶段不进行科技查新的的申报单位和科研人员没有形成约束机制。

3、对查新机构的信任度不够

部分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科技查新机构缺乏足够的信任, 担心在科技查新过程中查新人员不遵守职业操守泄露科研机密, 所以不愿意将重要科研技术要点提供给查新机构, 因此而放弃查新。

4、科研项目经费不够

由于科研项目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不足, 除非有特定的约束, 否则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不愿意再从有限的项目经费中抽取一点出来进行查新。

以上几方面的愿意造成绝大多数科研单位只在项目申报、鉴定或报奖时进行科技查新, 而忽视项目评估阶段科技查新的重要性, 从而造成科研项目的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无法得到保证。

四、加强科技项目评估阶段科技查新的建议

1、加强对科技查新工作的宣传力度

查新机构可借助科技系统相关会议、在期刊发表论文、举办专题讲座、开辟宣传栏, 印发资料等各种渠道, 向有潜在查新需求的用户宣传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性、意义、程序、手段和方法, 增加对查新的重视和理解, 让更多的用户了解查新, 并能将学到的查新知识应用于科研过程。

2、规范和提高科技查新的质量

科技查新要成为科研项目评估阶段的一个必要程序首先就要保证科技查新的质量, 确保查新工作的质量对于促进科研管理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各种渠道建立高质量的数据库资源, 让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能按照科技查新工作流程操作, 实事求是地撰写查新报告, 才能使查新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其次, 科技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要严格按照查新规范开展科技查新工作, 这样, 科研项目中期评估的查新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3、加强对科技评估阶段查新工作的监管力度

科技查新是科技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为主管部门提供鉴证与决策的依据。科技管理部门应将科技查新作为中期评估的一个必要环节来管理, 对科技项目评估过程中不进行科技查新的科研项目不予通过, 使科技查新成为科技项目中期评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保证科技项目评估阶段查新工作的严肃性、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性, 提高科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4、提升查新机构的服务水平

查新机构应加强与科研部门人员主动联系, 为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定向、定题跟踪查新服务, 变被动的知识备查为主动地知识配送;另一方面科技查新人员应提高对科技发展项目评估阶段科技查新的服务水平, 协助科研人员开展科技发展项目研究, 确保科研课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兆平.关于科技查新工作发展与思考.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8, (2) :42-45

[2]高明磊, 刘秉宇.简论科技查新在科技发展项目评估阶段的功能.现代情报.2008, (5) :44-45, 52

[3]吴曙霞, 李云波, 庞乐君, 等.科技创新评估与查新的发展定位思考.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 16 (3) :47-49

[4]贾培英, 刘兆平.论科技查新在科技评价体系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19 (19) :95-96

[5]吴其叶, 韦跃宇.科技评估与科技查新相互支撑关系的探讨.现代情报.2009, 29 (1) :29-31

科技评估 篇2

1、资产评估委托方承诺函(复印件)

2、资产占有方营业执照(复印件)

3、评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

4、评估机构资格证(复印件)

5、注册评估师资格证(复印件)

6、专利“汽车节油器”产品实物图

7、委估专利权证(复印件)“ZL 2 0172899.6”

注册资产评估师:项文俊

注册资产评估师:乐思宇

浙江环球评估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一年八月七日

评估说明及结论分析

一、评估说明

(一)关于该无形资产的说明

1、委估物简介

汽车节油器的产品原理是:本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大量臭氧,臭氧通过进气管进入汽缸,遇高温反应,产生巨大推力,臭氧反应后迅速还原成氧气,氧气即助燃节油又可以与燃油混合,使得燃油的燃烧更加完全更加彻底,达到了净化尾气中有害物的排放和节油的功能。

2、收益现值法

由于无形资产的使用价值主要是通过其获得超额收益的能力体现出来的,因此运用收益法来衡量它的价值高低是比较合适的。这种方法有三个基本参数:预期超额收益、收益期限和折现率。

(1)预期超额收益

约当投资分析法下:

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额

受让方约当投资额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额

其中: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额 受让方约当投资额

成本利润率利润

成本无形资产重置成本成本利润率受让方投入重置成本100% 成本利润率

①该专利技术是五年前自行研制的,账面成本为60万元,三年间物价累计上升了30%,经专业人员测试,该专利技术的成本利润率为400%。

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60*(1+30%)=78万元

②宁波绿色快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的重置成本为1000万元,该公司成本利润率为10%。

③专利技术的约旦投资量=78*(1+400%)=312万元

绿色快车企业资产=1000*(1+10%)=1100万元

④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312/(312+1100)≈22.1%

(2)收益期限

无形资产的收益期限以其剩余经济寿命与法律保护年限(或合同年限)中

较短的一个为准。

①根据我们的综合判断,本项目的收益年限取为5年。

(3)折现率

无形资产折现率无风险利率无形资产的风险报酬率通货膨胀率 ①根据本项目所处行业、项目本身风险等情况,予以确定。我们确定本项目的折现率取10.00%。

无形资产收益现值法评估的评估公式:

n

Pa

i1Ri i1r

式中:P——无形资产的评估值;

Ri——第i年的预期超额收益或收益分成额;

r——折现率;

n——持续收益年限数;

a——社会贡献率(一般取5%——30%)。

①经过预测该企业未来5年该专利产品的净收益分别为:300万元、320万元、330万元、350万元、340万元。

(该数据来源与北京万成天泰科技有限公司关于汽车节油器的可行性分析,结合了油价市场的分析,节油器市场的分析,节油器的优势及经济效益分析等。

③根据以上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5年收益现值合计为1235.2630万元。 ④已知无形资产的利润分成率为22.1%,则无形资产的评估值为:

无形资产的评估值=1235.2630x22.1%=272.993123万元≈273万元

二、结论分析

采用上述收益现值法对委估资产进行评估,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汽车节油器”在评估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273万元。

附件:

一、专利“汽车节油器”产品实物图:

科技评估 篇3

《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研究》的基本思路:确立一个评估理念,把握两个关键问题,遵循三个评估原则,建立四维内容结构,构建三维四要素评估体系,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确立一个评估理念

现在,国际社会对技术素养的一般认识是“技术素养是人对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实际上,技术素养的表征是一个人对技术方面问题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人在技术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涵养。拥有一定的技术素养,有利于适应技术为主导的当代社会发展,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此,必须确立技术素养的评估理念。

技术素养的评估基本理念是:把在注重拓展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作为其核心的功能。

如何更有效地构建和塑造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培植和其他素养的培养一样,有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总体目标,突出通用技术课的特色,使通用技术课成为融知识、技能、方法、情感为一体的课程。

笔者在教学“结构的连接”时,涉及到各种连接方法的讲解,如铆接、榫接等,这些知识点单纯靠教师口授,学生感觉很抽象,而采取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操起工具亲身操作的方法,学生便有兴趣学,对各种连接方法理解便透彻,记忆便牢固。

二、把握两个关键问题

技术素养就是人在对待技术问题方面所具有的态度、习惯和一般理论、知识、工艺、思想等的一定水平。在评估技术素养时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问题:质与量的问题。技术素养内涵丰富、结构复杂、领域宽广,要把这些都做实了无疑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量”和“质”的问题,也即技术素养标准指的应该是最低要求,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并通过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能够达到的基本标准。另一方面,由于个体不同,技术素养存在很大差异,但无论是什么样的差异,都必须综合考虑技术素养的四维结构,这就是“质”的问题,也即技术素养标准的制订必然是完备结构的基本标准。

笔者在教学便携式小凳的设计时,让学生在完成制作的过程中,根据“信息收集——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实验制作”的实验步骤写一份实验报告。在写的过程中,学生又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想法,实现了创新思想的再提升。同时,要求学生把所做的实验步骤写下来,即自身的思维步骤,从而逐渐形成了技术设计的思维方式。

三、遵循三个评估原则

根据技术素养的内容范畴,结合学生认知规律、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在评估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时应该遵循以下评估原则:

1.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2. 体现学科的基础性和通用性。通用技术课程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且是应用广泛、具有时代特征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经常以项目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进行技术实践学习,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交流表达能力。这个过程中就落实了核心素养中人际交往的目标。

3. 体现体系的开放性和可行性。技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湛江地区是台风多发区,每年都要经受台风的考验,广告牌被刮落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在《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时,让学生课前观察广告牌的样式、制作工艺和安装方法,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并要求设计一款抗风广告牌,要求完成作品设计方案(包括材料、结构、工艺、流程的设计和草图绘制),还完成对方案自我评价等环节。

四、构建三维四要素评估体系

技术素养是一种结构性的存在,涵盖了知、情、意、行各个方面,是一个多维的复杂体。它的内容结构是理解技术、选择技术、使用技术、管理技术,这四个方面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构成了技术素养完整的结构(如图1所示)。

1. 技术素养评估维度。为使评价具有可操作性,我们把技术素养分为三个维度。维度一: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素养的知识;维度二:一系列技术学习的过程,包括言语与操作技能、确定问题、制定计划、设计、生产、解释与评估结果;维度三:知识及技能的应用,包括制造、能量、交流、计算机控制、建筑、生物工程等。从这三个维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体系,并进行整体、综合、全面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技术素养的结构。从要素来看,技术素养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与情感。技术知识是技术素养的基础,技术行为能力是技术素养的核心,技术思想和方法是技术素养的灵魂,技术态度和情感为技术素养的导向。四者在各自的方向上,呈现出前后发展的连续性,技术素养便表现为四个方向上四种发展状况的整体交汇点(如图2所示)。

3. 技术素养评估体系(见表1)。

五、反思三个主要问题

1. 评价的短期效应与长期效应问题。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缓慢变化的过程,本次实践在短期内,有些已初显成效,有些还不明显。只要教师有发展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坚持长期开展实践探索,不断总结提高,一定会有显著的效应。

2. 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对技术素养的评估应该是动态的,如何建立切合实际,简单可行而又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待探索。

3. 如何真实评价通用技术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值得研究。通用技术课程情意目标的评价在实际实施中是对学生技术活动的精神层面的分析和评价,问题较多,操作也困难。评价的原则、评价的途径、评价的方法等还需进一步深入地探讨并在实践中继续总结和积累经验。

总之,建立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评价改革中,永远没有完美的,一成不变的评价策略。我们应该始终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建构促进通用技术课程实施和推进行之有效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新体系。

(注:《通用技术学科技术素养评估研究》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项目立项,批准号:2014ZQJK031)

浅析科技评估在科技管理中的作用 篇4

科技的快速发展使科技活动内容与形式得到极大的丰富, 而日益复杂的科技知识体系与方法手段使科技创新能力逐渐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并直接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由此, 各国对科技政策都进行调整, 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发展目标, 以促进科技综合国力提高, 竞争力增强, 并相继投入资金对有关科技项目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资助。政府通过科技评估措施实现科技管理水平提高与科学决策的完善, 在公共支出责任机制的强化, 管理决策的完善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科技管理对科技评估的需求

通常实现科学管理的基本前提是科技评估科技管理对其的公正客观需求, 这对于推进科技管理模式与制度创新,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管理模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以科技管理过程的角度分析。

尽管其它管理与科技管理存在一定差异, 但科技管理具有灵活、柔性、复杂等特点, 从某些方面来说与其他任何管理相同, 都具有多因素、多层次、动态变化的特征。科技管理包括科技资源投入、开展活动及产出结果等众多方面, 建立科技管理系统主要由计划、组织、控制子系统三个职能构成, 为规范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 就要进行有效调控。科技管理主要对人、财、物、信息等对象进行调控, 通常利用过程控制、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实行有效调控, 过程控制主要控制科技计划过程的实施, 管理人员检查指导下属人员工作进展。管理人员一方面制定有关政策指导科技工作, 及时向科技人员传达政策规定;另一方面定期检查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安排, 便于对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因此可引入科技评估机制以实现检查的科学客观与实效。前馈控制主要控制制定计划, 保证资源的使用不发生偏差。使结果实现预期目标的管理过程被称为前馈控制过程, 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通常需要经过同行专家评议, 以定性论证方式分析其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而应用与试验发展研究通常需要以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式分析预期成果及效益。反馈控制主要利用控制行为结果实现获取科技资源活动的完善, 具有基于未来行为纠正历史结果的特点。

2.2 以科技管理发展的角度分析。

我国科技管理工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而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科技通过管理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管理作为一种行动科学, 随着不断扩大的科技工作范围, 丰富了科技发展的内涵, 科技管理随着广泛的联系而逐渐面临更为复杂的的科技社会问题, 只根据决策者自身经验进行决策已不适应科技的客观发展规律, 科技影响与效果离不开对其客观公正的评估。

科技评估已成为美日等发达国家科技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评估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重大科技政策、科研项目立项实施、科技机构及人员管理等方面。我国近年来也在科技项目执行等方面开展了科技评估活动, 这符合科技管理发展趋势, 也符合职能转变与加强科技管理的客观需要, 对于科技资源配置优化与提高科技管理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科技管理、决策与科技评估之间的关系

科技管理、决策、评估三者之间具有紧密关系, 决策只是管理者众多任务中的一项, 决策与管理各方面都存在联系, 并贯穿于管理整个过程, 决策是管理的实质, 特别是期望高层管理者可以制定影响整个组织绩效的重大决策。决策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制定正确决策是管理的关键所在, 特别是战略性决策对于组织事业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科技评估的主要功能, 正确决策基于科技评估的有效性, 而决策的需求也体现出科技评估的价值。

科技管理、决策与评估要符合三者之间关系的客观发展规律, 在科技管理活动中制定科技决策的过程诸如根据预期目标择优选择可行方案的过程。科技管理的最重要职能就是科技决策, 而“选择”过程是科技决策的核心行为, “度量”过程则是科技评估的核心行为。科学决策的前提与基础是科技评估是实行, 智囊系统、信息系统及决策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科技决策, 智囊系统与信息系统相结合形成科技评估, 可以说科技决策体系与科技评估具有相辅相承的关系。科技评估为科技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保障, 对于决策水平的提高, 发挥有限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科技管理活动中科技评估的体现

在科技管理活动中政策实施、项目管理、科研机构及人员管理等众多方面体现出科技评估的重要作用。科技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就是制定科技政策, 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指导科研与科技管理工作, 不断总结实践经验, 分析新问题, 以完善有关科技政策, 进而对促进科技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科技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与范围性, 并随科技实力与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发生变化, 并日益得到完善, 而作为完善科技政策的重要依据就是科技政策评估。制定实施科技政策的过程是相互交替的, 与之相对应的是要按照不同阶段相继开展事前、事中、事后评估, 前一个事后评估可以为制定后一个新的科技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制定实施科技政策在高效的科技评估过程中将成为螺旋式的上升过程。科技评估贯穿科研项目管理与科技成果管理整个过程, 而逐渐成为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当前科技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科技宏观管理, 肩负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任的科技主管部门需要不断探索新型宏观科技管理模式, 大力开展科技评估工作, 促进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早日建立。科技管理体制中融入科技评估, 能够使科技项目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并优化配置有限科技资源, 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 评估激励、导向与监督等功能需要在科技管理过程中不断发挥, 在宏观科技管理与协调统筹方面为科技评估起到辅助作用。结合国家科技战略的有关政策, 通过对评估指标及其权重的设立调整, 开展评价各行业、各区域的科技进步状况及科技创新效果, 发挥科技创新活动中对评估对象的引领作用。在解决重大发展瓶颈问题中科技评估能够对科技创新提供引领支撑作用, 对于推进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国家这一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小浪.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科技评估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

[2]沈玉春.科技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3]杨沛霆.科学技术论[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科技评估 篇5

一、学校设立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我中心对近几年的招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评。学校通过对中心工作人员动员,明确评估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和意义,使大家明确此次检查评估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我评估既是自我总结,同时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总结办学经验,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明确改进工作的方向,开创中心工作新局面。

自我评估是对我中心近几年来的工作进行全面的自我检查、评价活动。中心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有关评估指标,明确自我评估的意义及任务,为自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学校设立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资格申请程序和报批手续。

遵守国家、地方有关网络教育的方针政策,西南科技大学新余校外学习中心经省教育厅批准设立,是由新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与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联合开办的远程教育。现开设会计学、经济学、工程管理、法学、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供用电技术、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近20个专业。

三、学校设立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办学条件。

我学习中心配备了能够满足履行学习中心各项职责、执行

和完成学习中心各项任务的机构和人员,包括校外学习中心负责人、市场招生、教学教务、技术支持、考试管理、行政管理等人员。组织学习中心进行培训,了解和掌握西南科技大学的招生、教学教务、技术支持、考试管理、行政管理等环节的规范和要求。

四、学校2010年度和2011年度招生工作情况。

4.1 招生宣传工作。

为规范网络教育招生宣传工作,我中心严格按教育部和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关招生政策执行。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确保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招生宣传资料内容的真实、准确,防止出现违规招生宣传的现象制定了《西南科技大学关于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招生宣传资料审核规定》。根据该规定,没有自行发布招生宣传资料。我中心严格按此规定在收到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招生简章后制定本中心的招生宣传资料初稿,然后将初稿发送网络教育学院,待审核批准后,才正式印制、发布招生宣传资料,并将正式印制或发布的招生宣传资料报送网络教育学院存档。

招生宣传材料的内容:

招生宣传材料的内容完全与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相同。主要包括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专业设置、报名时间、地点和方法、录取办法、入学考试科目及时间、学制及收费标准以及对学习方式、统考、证书形式等问题的解答。其中的一些重要项目,如招生专业、层次、学制、入学考试、毕业

证书及学位证书的颁发等内容与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招生简章一致,收费项目与收费标准与联合办学协议完全一致。我中心无任何形式的乱宣传、乱许诺、乱收费现象发生。

4.2 入学资格审查、学生信息上报和入学考试组织工作。

我学习中心对报考学生的条件严格审查,参加高中起点专科的学习者,要求具备高中或相当于高中以上学历,并参加由西南科技大学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合格者方可就读;参加专升本学习者要求已经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专科及其以上文凭,而且所有专升本的前学历都须在高教信息网上可查,否则必须做学历认证。在招生过程中,对于报考专升本的学生需填写承诺书,必须为其所提供的报名证件和材料的真实性及有效性承担法律责任,清楚持有的证书,是否属于国民教育系列(不含党校及部队院校),均由提供者本人负完全责任。通过以上方式审验合格并参加由我校自主命题的入学考试,合格者方可就读。

考试的程序:报读学生到我中心报名,然后由我中心按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要求编排学生考号,并把所有报名学生的信息汇总录入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管理平台,由西南科技大学统一命题,制发试卷,并派教师巡考;考场完全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考场规则》的要求安排,考卷由巡考人员带回西南科技大学由网络教育学院安排教师集中阅卷。成绩出来后统一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

自主入学考试课程:高起专为高中语文、数学、英语,专升本为计算机基础理论、英语(理工类加试高等数学,其它科类加试大学语文,),考题的水平相当于全国成人高考的水平。

4.3 学生档案工作。

2010年度和2011年度所有毕业学生的档案全部寄发或领取到学生本人手上,并由学生签字。

五、学校2010年度和2011年度收费工作情况。

5.1 收费项目及标准。

严格按试点高校与依托建设单位签订的联合办学协议标准和项目收费(川价函[2002]53号)。我中心无任何形式的乱收费现象。

5.2 收费具体实施工作。

每年学生缴费均统一交学校财务,并根据西南科技大学的缴费时间,告诉我校财务统一转入西南科技大学财务。

六、学校2010年度和2011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按7个统一要求叙述,见学校教学相关的资料。)

6.1 面授教学及实践活动安排组织工作。

每学期定期集中安排面授及实践环节面授指导课,论文答辩指导课。

6.2 网上学习安排组织工作。

督促学生定期参加网络学习,安排专人检查,建立专门的QQ学习群,学生定期在QQ群里汇报学习情况。

七、学校2010年度和2011年度年度教务工作。

7.1 日常教务工作

日常教务工作我们严格按照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相关规定,认真检查每一个环节,无任何教学事故的出现。

7.2 课程考试组织工作。

每次考试注意加强考试巡视工作,保证所有考场规范化、考场条件标准化、考场工作程序化、考场管理制度化,真正做到在施考过程中程序规范、管理规范、使考生在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中考试。不符合条件的考场或有安全隐患的教室,坚决不准设场。同时加强了考纪宣传和考点管理,提高考务管理人员的认识。切实树立“考试工作无小事,“考试岗位无差错”的思想认真的组织好每次考试。

7.3 毕业证及学位证书办理和发放工作。

我学习中心毕业证由专人发放,学生签字,无任何差错。

八、主要成效及社会评价。

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浅析 篇6

1.1 科技评估的概念与定义

“科技评估”是评估活动的一种独立的分支。是对科技系统、科技环境、科技活动客观规律、动态发展过程及相关管理活动进行科学分析、判定、估量、测算与评价的行为, 是从总体上把握利害得失, 将一系列科技活动的负面影响降至极小。科技评估与其它评估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评估对象——科技活动的特殊性。它是建立在评估学、信息学、科技管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运筹学、经济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边缘学科。

1.2 科技评估的基本原则

科技评估的基本原则有三个: (1) 公正性原则。要求摆脱外界干扰和委托者意图的影响, 评估机构不应有直接的行政管理职能, 或隶属于被评对象; (2) 客观性原则。科技评估的结果应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评估的指标具有客观性, 评估过程中的预测、推理和逻辑判断等应建立在市场和现实的基础资料及其未来发展上; (3) 独立性原则。

2 风险投资

2.1 风险投资的基本特征。风险投资也叫创业投资, 一般是指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 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2.1.1 高风险性。风险投资主要用于支持刚刚起步或尚未起步的高技术企业或高技术产品。

2.1.2 高收益性。风险背后蕴含着巨额利润, 即预期的高成长、高增值。

2.1.3 高投入、低流动性。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科技项目需要很高的投入才可能获得成功。

2.1.4 高技术性。风险投资大都投向高技术领域, 以承担高风险为代价来追求高收益。

2.1.5 参与性。风险资金与高新技术两要素构成推动风险投资事业前行的两大车轮, 二者缺一不可。

2.2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当企业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 均使变化波动程度提高, 连带增加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之几率、避免损失之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之附加价值。风险管理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 前者的目标是避免或减少风险事故形成的机会, 包括节约经营成本、减少忧虑心理;后者的目标是努力使损失的标的恢复到损失前的状态, 包括维持企业的继续生存、生产服务的持续、稳定的收入、生产的持续增长、社会责任。二者有效结合, 构成完整而系统的风险管理目标。

2.3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风险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 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3 科技评估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由于风险投资所具有的:高风险性、高投入性、高回报性、高技术性, 因此科技评估在风险投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1 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管理

我们知道科技评估与风险投资中的风险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可以说科技评估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科技评估作为一种科技专业化的评估活动, 在介入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后, 其任务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衡量, 其结果作为风险投资机构决策和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的依据。因此, 在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中, 科技评估的实质就是对风险的识别与衡量。而风险管理还包括对风险控制的实施过程。因此, 在风险投资中只有实现二者有机结合, 共同促进, 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控制。

3.2 科技评估的作用

3.2.1 参谋作用科技评估的首要作用是为政府、企业和其他投资者提供咨询服务。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机构的精简, 科技主管部门的管理方式将从直接管理转到间接管理, 从项目管理转到宏观管理。这就迫切需要评估机构这样的中介组织在广泛搜集和分析信息的基础上为管理部门提供咨询服务, 发挥参谋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将逐渐成为科技创新和投资的主体, 他们也越来越重视预测宏观经济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以及项目的选择和筛选, 所以, 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满足企业的评估需求, 也是发挥科技评估参谋功能的重要方面。

3.2.2 导向作用由于科技评估是站在一个客观、公正的立场,

所以其评估结论更容易被投资者和决策者接受, 从而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正确的评估结论可能导致科学的投资决策, 提高投资效益;而错误的或者偏差较大的评估结论则可能导致决策失误, 酿成严重恶果。

3.2.3 学习作用评估过程同时也是学习过程。

对投资者和管理者而言, 应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评估结论, 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民主化;对评估机构和评估者而言, 一要学习如何选择恰当的评估方式和方法以提高评估的质量, 二要学习科技知识, 了解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提高评估判断能力。

3.2.4 管理作用科技评估可以为科技管理服务。

前评估主要是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中评估则是检查项目进展状况, 为管理者改善管理服务;后评估主要是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教训, 为今后的立项选择服务。

3.2.5 监督作用科技评估可以对科技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例如, 在政府的科技投资活动中, 科技评估可以监督科技投资的使用方向、效果, 也可监督资金接受方的借款或拨款的用途, 项目是否按计划进行等。

3.2.6 制衡作用在科技投资立项前的决策中, 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不同的内部组织的意见不尽相同, 甚至有严重分歧。

此种情况下, 如果仅凭长官意志决策难免出现决策失误。科技评估结论则为参与决策的各方提供了重要依据, 也为决策各方最终达成一致的意见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和条件。

3.2.7 交易作用科技成果的转让或以科技成果入股都需要在

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科技成果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 以便交易双方合理确定交易条件, 促进交易成功。

3.2.8 检讨作用科技活动后评估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总结经验教训, 检讨决策的得与失, 为投资、决策者改进决策和管理服务。

评估机构通过后评估可检讨前评估的准确度, 以改善评估质量。

3.2.9 宣传作用科技评估还可以增加被评单位的无形资产, 提高信誉度, 从而起到宣传和广告的作用。

摘要:通过对风险投资、科技评估、风险控制等概念的阐述, 探讨风险管理与科技评估的相互关系, 分析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评估对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

科技评估与评审验收关系浅析 篇7

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较完善的科技评估制度和评估体系,将科技评估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管理手段运用于科技管理中[1,2,3]。随着我国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的逐步拓展,以及继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立,国家科技管理部门不断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除了加强项目立项评审管理,还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增强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4,5]。随着科技计划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不断加强,科技评估实践活动越来越广泛地开展[6],原国家科委、科技部委托相关机构对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估活动[7,8],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科技评估体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现有制度和文件中对项目评估与评审、验收之间差异的界定不是十分明确,而且在科技评估实践和在科技项目过程管理中,人们对科技项目评估与评审、验收的关系还存在糢糊的认识,对科技评估的功能和定位还不是很清晰。本文结合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制度、开展的评估工作实践,对评估与评审、验收的作用与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并对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见解和建议。

1 评审、验收与评估是科技计划项目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手段

根据《科学技术评价办法》(2003年)和科技评价工作实践,科学技术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科学技术活动以及与科学技术活动相关的事项所进行的论证、评审、评议、评估、验收等活动。从定义的文本上理解,评审、验收是重要的科学技术评价方法,在科技项目管理中通常作为一种常用管理手段运用于科技计划项目评价中,而科技评估除了应用于科技计划立项中的可行性评估、中期评估和后期绩效评估外,还可以用于科学技术计划评价、研究与发展机构评价等科技评价活动。

1.1 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的评审与评估

现有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均设计了评审与评估制度,评审主要应用在项目立项阶段,评估在立项、中期管理以及结题阶段都有涉及。以下通过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及973计划、863计划、支撑计划项目相关管理规定,来阐述评审与评估在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中的应用情况。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项目的立项阶段,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或由其委托的有关机构对项目建议书进行讨论、咨询和审查,符合条件并通过审查的项目可以进入可行性论证或评估。由此可见,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评审是立项的必定程序,而立项中的评估是备选程序,适用于任务重大、技术复杂、投入资金大的项目。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2011年)的相关规定,973计划项目分为研究专项与重大专项。研究专项通过评审立项。重大项目立项评审经过初评、复评和综合评审三个步骤:初评是同行评议;复评是领域评审,由本领域同行专家组成评审组进行答辩评审;综合评审是专家组主持的战略咨询。973计划项目立项尽管没有明确进行可行性论证或评估,但其中的综合评审相当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所述的可行性论证或评估。此外,根据相关管理制度,科技部、财政部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课题预算评估。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2011年)中明确,863计划项目采取招标或择优委托的方式进行立项评审,并且“定期对领域和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但是没有可行性论证或评估的相关规定。863计划通过专家主导的评审方式进行项目的立项,采用预算评估的方式确定项目预算经费。

依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2011年),科技部通过评审、评估等方式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项目组织单位根据评审意见,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及集成单位;相关管理部门或其管理机构以评审、可行性论证和评估的方式实施支撑计划项目的立项,采用预算评估的方式确定项目预算经费。

因此,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管理中,评审是项目立项的主要手段,评估主要用于确定经费预算,必要时评估可用于立项的进一步论证。实施评审的主体是管理部门或其委托的管理机构,也可以是成立的专家组;实施评估的主体主要是专业机构,也可以是临时成立的专家组。

1.2 科技计划项目结题中的验收与评估

依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专项计划部门批复验收申请,并委托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机构组织验收;同时也规定,项目的验收也可以通过评估机构进行验收评估。

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包括课题验收和项目验收。项目验收由科技部负责,课题验收由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会同项目依托部门组建课题验收专家组。973计划项目要求对执行情况及完成结果实施绩效考评。

863计划项目管理由领域、专题、项目、课题四个层级构成。相关管理中心组织领域专家组成员和专家库中的专家对课题进行验收;领域办组织项目验收,专题任务结束后,领域办组织对专题进行总结并进行绩效考评。

支撑计划项目验收包括课题和项目验收两个阶段。验收工作通常采取组织专家组或委托经科技部认可、具有相应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进行。支撑计划实行绩效考评制度,重大项目要进行中期绩效考评。

各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的方式大致相同,而且都要求在项目完成后进行绩效考评,但是绩效考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真正执行。在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经济转型对科技“支撑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大力促进科技项目实施的成效、效率和成果转化,是当前十分紧迫的工作。

1.3 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的中期评估与科技计划评估

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除了实行年报制度外,对于实施周期较长的项目还引入了中期评估的制度,对中期评估的内容、形式、方式以及评估结果使用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973计划项目管理实行中期评估制度。项目实施两年左右进行一次中期评估,目的是进一步明确项目的研究计划和目标,调整和优化课题设置、经费和人员配置。中期评估由科技部委托领域专家咨询组主持进行。

863组织实施部门不定期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估组或委托专业评估机构,对课题进行专业评估。课题评估意见以书面形式报组织实施部门,作为调整课题计划和经费的依据之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办法规定,对实施周期在三年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中期评估。积极引入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对项目或课题进行独立的评估监督。

在现行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制度中,中期评估已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手段,而且它的功能作用也是十分明确,那就是依据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课题的进一步实施进行调整。973计划和支撑计划项目对中期检查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于实施周期在三年以上的项目全部进行中期检查;863计划则“定期不定期”进行中期检查。

2011年新修订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中都加入了加强监督评估和过程管理的相关内容,但目前中期检查或评估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于形式、走过场的现象比较严重,对项目“进一步实施调整”的功能发挥不大。

2 科技评估与评审、验收在科技计划管理中的功能与作用区别

2.1 项目评审与评估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2003年)对项目评估和项目评审分别进行了定义:项目评估,是指科技部各专项科技计划主管部门按照公开、公平和竞争的原则,择优遴选具有科技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然后组织这些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办法和标准,对项目进行的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项目评审,是指科技部各专项科技计划主管部门组织或者委托有关单位组织科技、经济、管理等方而的专家,按照规定的程序、办法和标准,对项目进行的咨询和评判活动。

仔细比较两个定义可以发现:首先是组织实施的主体不一样,项目评估实施的主体是“择优遴选具有科技评估能力的评估机构”,而项目评审是“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其次,实施的标准不一样,对项目评审的要求是“咨询和评判活动”,对项目评估的要求是“专业化咨询和评判活动”。

从国家规范性文件来看,项目评审与评估的边界模糊,几乎没有差别。根据项目评审与科技评估实践,它们之间主要存在以下差别:

(1)参与的层次不同。科技项目的评审验收是从具体的技术指标、项目内容、经费使用等微观层面对项目实施进行管理;而科技评估往往是从中观的层面开展工作,既要考查各项目的合同指标是否完成、管理措施是否到位、经费使用是否符合规定,又要评价它们的衔接集成效果、法规政策相关性、服务领导决策意图优劣,将科技计划及其项目管理各层面的工作有效地联系起来。

(2)作用机制不同。评审与验收是依靠落实设定的项目任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考核指标等具体事项来发挥管理职能,它们所起的作用是直接的、固定的;而科技评估是在科技计划前、中、后期均可有效参与,通过客观、科学的评估及时反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调整科技投入、加强和改善项目的实施管理等,科技评估起的作用是间接的、灵活的。

(3)功能定位不同。科技评审与验收是项目实施管理中的既定方法,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工作形式相对简单,对于复杂程度不高的项目,通过精细计划和组织协调可以起到好的效果;随着科技计划投入的加大以及与其它计划、科技项目间协调难度的加大,对科技计划的订立、实施、成效进行评估,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管理的动态化以及整个科技计划体系运行的系统化。

在科技项目立项管理中,评审被广泛应用于各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中,这种基于同行评议的立项方式已颇受诟病。因为一方面专家组在立项结束后随即解散,对项目的正确性以及完成的结果缺乏责任制,很难保证科技资源分配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项目评审组的专家包括组长及其所在单位都是参与项目承担的主体,在专家主导的评审活动中虽有回避制度但不能保证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再加上在一些浮躁、生存竞争、利益冲突等因素的作用下,专家的评审工作会受到影响,使得评审工作的局限性更为突出。

2.2 项目验收与评估

根据相关管理办法,项目验收是以项目可行性报告、合同或计划任务书确定的考核目标为基本依据,对项目实施的各种效果进行的评价过程。

目前,学术领域的评价存在过度现象[9],国家正在推动科技成果鉴定改革,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成果鉴定与管理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导向作用。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国家层面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不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

近年来,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科技投入达13 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 700亿元,科技部归口管理的资金1 178亿元。为了更好地高效使用科研资金,促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对部分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绩效”评估。以前的验收,是科技部作为甲方,验收乙方,而绩效评价不仅要评价项目单位,而且要评价管理方。

3 加强科技评估的制度化建设和施行效果

3.1 科技评估是一种有效的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工具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逐渐加大,科技领域愈加精细,技术突破难度加大,全面投入人力、资金,简单地重复叠加使用过去计划协调的管理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社会发展遭遇“瓶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性越来越高,对科技“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对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抓评审立项工作、重项目的验收结尾两头的“哑铃式”管理模式需要引入新的管理手段与工作机制。

近年来科技部委托有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评估实践活动,积极推动科技评估制度化建设[10]。结合已开展的科技计划项目评估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评估在科技计划及其项目实施中起到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反馈机制。日益庞大、复杂化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形成了一个由不同科技计划项目构成的“巨系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讲,巨系统相对组成部分不但可靠性不会变低,反而会提高运行效率,这是因为系统具有自组织的功能。在国家科技计划的“系统”中,这种自组织的智能化功能是源自管理系统的“学习”和“升级”功能。科技评估就是一种反馈机制,不论是科技计划实施前的事前评估、科技计划项目实施中的监督评估,还是科技计划完成后的事后评估,科技评估在各阶段及时交流信息、反映问题、总结经验、反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由于这种反馈机制的引入,使科技计划管理具有“自我学习”功能,可以动态调整和更新,达到可靠、高效。

(2)联系纽带。国家科技战略决策是通过众多科技计划项目来实现的,科技评估就是联系国家科技战略目标与具体科研项目之间的纽带。科技项目的评审与验收是保证科技项目按质、按量、按期完成的重要管理措施,但是,科技计划较多,每个科技计划又由众多科技计划项目组成,使得具体的项目与国家科技战略决策相距甚远。科技评估就能起到“联系纽带”作用,将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科技项目与国家科技决策紧紧联接起来,使它们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

(3)监管措施。在具体的项目(课题)实施过程中,引入科技项目监督评估管理手段后,可以及时了解、跟踪项目的实施进度,动态调整科技计划项目的方向,使其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根主线。目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全面起动进入攻坚阶段,它投资金额大、时间跨度大、涉及内容多,传统的科技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攻关实现国家宏伟目标的需求,科技部将重大专项的监督评估体系建设作为完善重大专项过程管理、强化宏观管理的重要抓手。重大专项实施监督评估的实践证明,科技评估在国家重大专项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了重大专项的实施。

3.2 科技计划及项目评估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目前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中已大量运用评估手段来掌握和了解科技计划实施状态、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等问题,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资源分配,提高科技计划实施效果。近年来,科技部委托实施的重要科技评估有:(1)2004年,委托中国工程院对电动汽车等12个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中期咨询评估;(2)2005年,委托国家科技风险开发事业中心和北京华盛中天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对“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首批立项的55个项目(包括612个课题)的资金执行情况的绩效考评;(3)2006年,委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开展973计划评估[10];(4)2008年,委托中咨公司对863计划的项目进行监理,通过节点检查、跟踪检查等方式跟踪重大专项和课题的进度、质量、研发方向,以及相关技术指标和财务指标的进度情况;(5)2009—2011年,委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开始进行国家重大专项监督评估工作。

但是,还存在科技评估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科技评估参与具有偶然性,科技评估的结果没有很好地利用,科技评估本身的质量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验证等问题。

3.3 加强科技评估施行效果的几点建议

在科技评估活动中,对加强科技评估实施效果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评估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使科技评估高水平地服务科技决策和管理。

科技计划及其项目是为国家科技规划、战略目标服务的,其重要性非同一般,科技计划及其项目评估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提高能有效促进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反之,差的评估结果被采用则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造成很大的危害。迫切需要在人才培养及交流、工作制度设置及调整、业务培训及流程优化等方面下功夫,从下而上打好专业能力基础,从上而下抓好体制机制的完善,促进能力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以满足服务科技决策和管理需要。

(2)推动科技评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提高科技计划及其项目管理的效率及效果。

首先,科技评估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实现制度化,科技评估活动已经常态化,成为现代科技发展对评估制度化的内在需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我国的国情和发展历程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尽相同,不能完全照搬照抄人家的做法,但也不能忽视国家对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与需要不断深化改革的科技体制之间的矛盾,应当及时将科技评估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科技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对科技评估活动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别的评估活动分别建立规范、标准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科技评估的效率,适应将科技评估作为日常科技管理手段的发展需要。

(3)加强对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的深入研究。

科技计划及其项目评估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复杂程度很高的评价工作,科技形势也在不断发展,应当加大对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投入力度。这样有利于对科技评估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推动,有利于我国科技评估在业界的站位与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大国地位在科技管理领域同样得到认同。需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促进从业人员深入研究科技评估理论与方法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他们进行研究、创新的热情。

摘要:结合《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等科技计划和项目管理制度及科技评价活动实践,分析了评估与评审、验收在三大主体计划管理制度设置中的异同,探讨了评估与评审、验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与功能区别,总结了已经开展的科技评估在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并对科技项目评估活动的开展提出见解和建议。

关键词:科技评估,科技管理,评审,验收,国家科技计划

参考文献

[1]陈乐生.德国科学评估经验及其对中国科技评估实践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8,29(4):185-189

[2]徐峰.国外科技评估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9):77-80

[3]鲍悦华,陈强.科技评估:瑞士的经验及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8):160-164

[4]欧阳进良,魏海燕.政府资助科技项目不同立项方式的对比与完善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9(2):30-33

[5]刘晓津,李一聪.科技评估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6(1):166-167

[6]陈兆莹.我国科技评估进入黄金发展期[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8):11-16

[7]李有平,欧阳进良.科技评估基本内涵浅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24-127

[8]欧阳进良,张俊清,李有平.我国科技评估与评价实践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10(5):5-8

[9]方衍,田德录.中国特色科技评价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7):11-15

科技项目后评估现状与对策 篇8

科技项目后评估是指经过项目申报、立项、实施、验收后,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系统评价的过程, 是科技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40年代起, 国外一些国家相继开展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目前, 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等国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科技项目后评估制度。我国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起步较晚, 无论从理论研究、规章制度、专业机构等方面均不完善。因此, 通过总结国外科技后评估经验, 分析我国科技项目后评估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意义重大。

1 国外科技项目后评估情况

美国科技评估机构分为国家、州政府和科研院所3级。评估对象可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性研究类, 前者主要从论文发表、同行引用等方面进行评估, 后者主要从专利、合同验收、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评估。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两个机构都不对单个资助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估, 而是对组成某一计划的一类项目乃至对实现本机构某一方面特定任务的诸多计划开展综合评估, 以展示其整体绩效水平[1]。

日本的科技评估机构主要由国家直属、产业部门直属和企业的评估机构3类组成。评估时按照课题性质进行分类, 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并且对大型科技项目插入中间评估, 针对评估结果对项目实施进行修订。同时, 采用开放型评估体制, 将评估过程、评估结果进行公示, 以确保项目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

德国的科技评估机构有2类: (1) 科学委员会, 由联邦和州两级政府共同支持和承担费用的咨询机构, 作为政府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科技评估的执行机构。 (2) 科研教育资助组织, 仅对本组织资助的项目以及本系统的研究单位进行评估。评估对象主要也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两类, 前者论文数量、引用次数、获奖情况等方面是其评估指标, 后者主要从专利和经济利益等方面评估[3]。

2 科技项目后评价方法

目前, 科技项目后评估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逻辑框架法、有无对比法、成功度分析法等。

(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 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具体做法是:根据目标对决策因素进行分类, 建立一个多层次结构模型;比较同一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构造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总排序一致性检验[4]。但层次分析法过于公式化, 且评估结果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 不能对科技项目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诸多非理性因素进行分析, 因此适用的领域还不够广泛。

(2)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是美国国际开发署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评估方法。这种方法从确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 向上逐级展开, 得到其影响及后果, 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 得到所谓的“问题树”, 然后将问题树描述的因果关系转换为目标树, 再通过“规划矩阵”来完成评估。逻辑框架法难点在于编辑逻辑框架, 但对于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和评价者来说, 此项工作有助于项目的实施和完成[4]。

(3) 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包括“前后对比分析”和“有无对比分析”两种。“前后对比分析”是将项目前期所预测的效益和项目运行后的实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以发现问题和找出原因;“有无对比法”是指将项目有无产生的效益、影响和作用进行对比, 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项目的有无对比不是前后对比, 也不是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测效果之比, 而是项目实际效果与若无此项目实际或可能产生效果的对比。

(4) 成功度分析法

成功度分析法是对项目的成败程度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成功度分为完全成功、成功、部分成功、不成功及失败5个等级。完全成功表明项目的各项目标都已全部实现或超过;成功表明项目的各项目标都已全部实现, 达到预期的效益和影响;部分成功表明项目实现了原定的部分目标, 取得一定的效益和影响;不成功表明项目实现的目标非常有限, 几乎没有取得什么效益和影响;失败表明项目的目标是不现实的, 根本无法实现, 项目不得不终止[5]。

3 我国科技项目后评估现状

科技项目后评估在我国起步较晚, 后评估体系还不健全。2008年11月7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 》, 就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估要求、范围、工作程序、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但是, 该办法缺少实际操作性, 也没有对项目进行分类, 更主要的是将政府管理部门的后评价与项目单位后评价混为一谈[6]。目前, 我国科技项目后评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国家科技项目支持力度逐步扩大。科技项目后评估作为项目执行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 对于科技项目预期要求、产生效益、社会影响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 科技项目后评估广度和深度并不理想, 诸多项目后评估工作还处于简单考量阶段, 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项目后评估的主动性、能动性,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项目后评估的效果, 最终致使项目的收益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根本原因是理论研究滞后, 针对不同项目的后评估方法创新不足, 致使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受限, 影响后评估最终效果。

(2) 分类评估指标细化不足

目前我国科技项目涉及诸多学科和领域, 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 从应用研究再到产业化项目均有各类专项支持。不同类项目具有自身特点的评估指标, 即使同类项目由于评估重点、方向、手段、目标及对象等因素其指标也应有所区别。同时, 同类项目由于考核评估的重点、方向、手段、目标及对象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就需要在评估过程中应根据不同项目确定评估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项目制定具体的细化指标, 才能使评估的结果相对科学和严谨。但目前我国的科技项目后评估没有对项目进行具体分类, 更没有针对不同分类制定细化的评估指标, 致使不同地方和部门进行评估时, 无法准确把握评估尺度, 造成科技项目低水平运行和评估成本的增加, 不利于调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科技项目的后评估中, 如何针对不同科技项目的特点和类型, 建立科技项目的后评估指标体系, 以真实、客观地反映项目的情况, 准确对科技项目进行后评估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3) 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自1983年“六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出台, 经过30年的发展, 国家各部委组织实施了十几项科技计划, 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2005年底,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颁布, 并于2006年5月出台相应的实施方案,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思路和目标, 我国的科技计划也形成了新的体系。但科研单位为了得到项目, 在标书或者项目申请书阶段非常专业、认真, 可项目申报成功后却完全不一样。有的并未全心投入, 人员严重不到位, 成果少且质量低下, 承接任务时承诺的内容没完成, 有的则是提交的成果与任务书确定的内容严重不符, 有些项目负责人甚至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内对科技项目后评估的标准和制度尚未完善, 亟需对于科技项目后评估的评估原则、评估程序、专家遴选等内容缺乏相关的标准和制度进行规范。

(4) 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项目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既有以对项目社会效益的后评估, 又包括项目的经济效益后评估;既需要定量分析, 又需要定性评价;既包括对工艺技术流程、技术装备选择的可靠性、适用性、配套性、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的再分析以及该科技项目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取得的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技术评估, 又包括项目的盈利性分析、清偿能力分析和外汇平衡分析等方面的财务评估;既要考虑项目对国家的贡献, 又要考虑项目的污染控制、对地区环境质量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等因素。但由于项目后评估理论研究滞后, 并且未能形成制度化体系, 导致专门从事项目后评估的专业机构较少, 项目后评估的专业化水平亟需提高[7]。

4 对策

4.1 加强理论研究, 完善创新评估方法

目前, 科技项目后评估方法很多, 每种方法都有自身适用的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项目进行相应的后评估方法研究十分必要。同时, 随着我国科技专项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 科技项目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对于科技项目后评估的理论方法研究是顺应国家形式发展的迫切需要, 并且通过理论方法的创新推动项目后评估工作效果的提升也是科技项目后评估的一项主要工作。

4.2 细化项目分类, 制定不同项目后评估指标

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项目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这便需要对项目进行细化分类。比如基础研究类的项目需主要评估其同行业内的认可度, 应用研究类的项目需主要评估其最终客户的认可及市场需求。针对不同科技项目的特点和类型, 建立科技项目后评估指标体系, 可以减少项目评估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 规范科技项目的评估工作, 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提高评估效率。美国对科研项目的评估指标细化为产出、投入、成果以及出版物数量等11个方面[8];英国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一般采用多种指标, 包括科学活动规模、人员培养、出版物及其质量、文献引用、同行评议等[9]。

4.3 健全后评估制度, 规范管理后评估全过程

为促进科技项目实施和达到预期效果, 进而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推动相关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加强和改进项目建设管理、资金管理, 有必要加快推进项目绩效评估工作、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效益。因此, 健全和完善项目后评估标准和制度, 从评估原则、评估程序、专家遴选等方面进行规范, 甚至进行相关立法, 很有必要。

重点应在4个方面有所突破: (1) 要完善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全后评估工作制度; (2) 要完善科技项目后评估监管体系, 形成互相制衡的监督制度; (3) 要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程序, 明确后评估的各类主体; (4) 要构建科技项目的后评估指标体系, 推进评估指标的制度化。

4.4 建立专业化评估机构, 提升专业化水平

目前, 我国专门从事科技项目后评估的单位不多, 而且评估能力相对不高, 评估手段相对单一, 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项目评估需求。同时, 随着国家简政放权力度的加大, 依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开展项目后评估工作也十分必要。第三方后评估机构可以由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或者企业独立开展, 也可以多方联合进行, 评估结果公开, 国家科技项目管理部门只需对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认证或者监督管理, 同时也接受全社会监督, 做到评估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

5 结束语

科技项目后评估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一环, 从理论、方法、制度、机构等方面进行完善很有必要。我国由于科技后评估工作起步晚, 目前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分类评估指标细化不足, 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今后需要从加强理论研究, 创新研究方法, 细化项目分类, 健全评估制度, 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入手, 将我国科技项目后评估工作落到实处, 切实促进科技项目达到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宁.美国的科技评价与科研事后评价概况[J].全球科技经济展望, 2007 (12) :25-51.

[2]吴建南.科技计划 (基金) 绩效评估的国际实践——参加八国集团研究评估2008年会议的报告[J].中国科学基金, 2009 (4) :240-245.

[3]何有琴, 刘岩.国外科技评价实践及其对我国科技评价的借鉴[C]//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分会,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银川: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 2006:42-45.

[4]徐文焕, 罗长坤, 黄国琼.科研成果评价的常用方法与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9) :612-614.

[5]魏海燕.科技计划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J].科研管理, 2007 (3) :26-29.

[6]顾瑞芳, 姚笑秋.科研项目绩效评估研究现状综述[J].科技信息, 2006 (9) :111-112.

[7]马小丁.投资项目后评价——全过程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 (中) [J].中国投资, 2010 (8) :104-107.

[8]龚旭, 夏文莉.美国联邦政府开展的基础研究绩效评估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 2003 (2) :1-8.

农业科技水平评估体系构建研究 篇9

关键词:农业,农业科技,科技评估

农业与畜牧业分工之后, 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 迎来了“刀耕火种”的农业时代, 农业开始成为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即使人类由农业时代进步到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农业仍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性地位。纵观农业发展的历史, 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 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 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构建农业科技水平评估体系, 对于科学的测量农业科技水平, 采取恰当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科技水平一级指标权重系数

根据农业科技的整个流程, 我们将农业科技水平评估定位为四个基本维度: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水平、农业科技开发水平, 并分别用字母A、B、C、D代替, 然后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要求构造判断矩阵 (见表1) .

根据线性代数中的理论, 将上述判断结果作为一个矩阵, 然后求解最大特征根对应的有效特征向量, 对特征向量归一化处理, 就得到了指标的权重系数 (见表2) 。

二、一级指标的一致性检验

根据美国运筹学家萨蒂的一致性检验公式, 我们首先要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CI:

当A具有完全一致性时, CI=0。在决策理论由最佳决策发展到满意决策这个阶段, 要求判断某个矩阵内的各个因素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的时候, 需要将CI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RI进行比较, 计算满意一致性指标CR。对于1-9阶判断矩阵, 萨蒂给出了标准RI值 (见表3) 。

当CR=CI/RI<0.1时, 说明专家在对系统内各个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的结果是正常的, 可以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上述理论, 很容易计算出满意一致性指标CR= (4.0710-4) / (4-1) =0.0237

0.0237明显小于0.1, 因此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的计算通过了理论验证。

三、基于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确定二级指标权重

由于层次分析法偏重于定性方面, 而且涉及到的数值比较少, 因此在二级指标权重系数的计算时, 大多采用权值因子判断表法。为了避免各个因子之间的差距过大, 我们采取通用的4分值标准。

为了保证判断结果的科学性, 我们总计邀请了10位专家进行权值因子判断, 以农业科技人力资源水平为例, 判断结果 (见表4) 。

按照权值因子判断表法的程序, 对其余三个一级指标所属的二级指标进行判断, 最终构建了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评估体系 (见表5) 。

参考文献

[1]Paul Thompson.Philosoph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M].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Sciences, 2009.

[2]吕火明.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2) .

国外科技评估的几个基本经验 篇10

美国是开展科技评估活动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或者说是最早在科技管理活动中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建立评估环节的国家。80多年前, 美国国会设置了国会咨询服务部 (CRS) , 该部门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直接针对国会各委员会和议员提出的与科技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 其中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即可认为是科技评估的雏形。经过多年的发展, 该项工作在美国已成为制度化、经常性的工作行为, 并建立了科技评估支持系统, 其完善的评估理论、评估体系、评估机制以及丰富的评估内容和形式, 吸引许多国家纷纷仿效。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瑞士、瑞典、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先后开展了科技评估工作, 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构。刚刚开始科技评估工作的国家有西班牙、新西兰和泰国等。概括起来, 美国科技评估的经验主要有:

(一) 完善的科技评估立法制度

在实施科技评估活动时, 用立法的形式将科技评估活动纳入法制的范围是国外开展科技评估的普遍做法。为保障科技评估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通过立法以确保科技评估在各国科技活动中的地位。这些国家主要有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

1993年美国第103届国会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 (GPRA) 。根据GPRA的规定, 科技评估的概念与制度, 美国国会一级的评估机构的作用、功能、权利和责任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确定。1985年, 法国政府颁布法令 (第85~1376号) , 从法律上确立了科技评估的地位。法令规定, 没有经过评估, 任何国家级的科技计划、项目均不能启动。另外, 法国国家研究评估委员会的任期、评估对象的确定、评估报告的公布等都有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定且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予以确定。

日本1995年颁布的《科学技术基本法》, 明确了科技评估的地位;1996年制定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1997年8月科学技术会议通过的《国家研究开发实施办法大纲》提出了建立开放型研究评价体制的基本框架, 规定日本科技评估机构不能随意设立和撤消。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也规定, 凡开展科技计划评估活动, 均需依据有关法律设立机构, 遵照法定程序进行工作, 出具评估结论, 向有关单位反馈结果。通过立法, 可以充分体现科技评估在国家科技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 建立专业化科技评估机构

纵观各国科技评估组织机构的设置, 一般分为两种属性 (政府性的与非政府性的) 和三个层次 (国会或国家级、地方或州级、科研院所级) 。由于世界各国的历史背景不同, 各国从事科技评估工作的组织机构设置也有所不同。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的科技评估组织机构的设置相当健全, 两种属性和三个层次的机构并存。美国主要的科技评估机构有:国会咨询服务部 (CRS) 、国会预算局 (CBO) 、美国审计总署 (GAO) 、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 (CTO) 等;法国有国会科技选择评价局、国家研究评价委员会 (CNER) 等;英国有Sussex科学政策研究所 (SPRU) 、科技管理研究中心 (ETSU) 、英国评估系统有限公司等。日本的科技评估组织机构也很完善, 但与欧美国家相比, 日本在科技评估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作用方面, 又有其独特性。日本的主要科技评估机构包括科学技术会议政策委员会、通产省的产业构造审议会等。瑞典、瑞士都只有一个负责科技评估的机构。瑞典的科技评估机构是政府性质的国家工业和技术发展局, 每年的科技评估工作由它来组织、实施;瑞士的评估机构为瑞士科学顾问委员会。

(三) 科学规范的评估方法

目前, 科技评估的方法仍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之中, 国外普遍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 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文献计量和经济类 (如投入-产出或利益-成本) 的评估方法等。

最初的科技评估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 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指标类的分析方法也在国外很常见。后来, 人们为了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逐渐把数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学科的一些定量分析方法运用到科技评估中, 科技评估逐步进入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阶段。

在科技评估方式上, 各国基本上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 保留各自的特色。例如:美国、法国、日本和德国的科技评估包括了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科技机构、科技人员五个方面;而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侧重对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项目进行评估;新西兰和瑞典评估的对象则比较单一, 新西兰只侧重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估, 瑞典只侧重对科技计划进行评估。各国基于对科技评估的要求不同, 在进行项目评估的时间段方面, 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美国、法国、日本、韩国、英国、瑞士等国都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连续评估;澳大利亚、加拿大侧重计划的中期评估、项目的后评估;瑞典比较重视计划的事中评估;马来西亚侧重项目执行中的跟踪评估, 项目的后评估则有选择地进行。

上一篇:开放型社会下一篇:初始计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