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2024-07-30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精选7篇)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1

喉罩是一种声门上通气方式, 一端为通气罩, 一端与麻醉机或呼吸机相连。通气罩呈椭圆型隆起, 周围围绕气囊, 通气罩近端与注气管相连[1]。喉罩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可以选择性的用于麻醉、急症困难气道并能降低困难插管的比例。喉罩的临床应用给麻醉管理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2]。临床上的手术过去多采用局部麻醉或高位硬膜外麻醉, 但由于阻滞镇痛效果不好以及管理上的难度, 近些年来多选用气管插管全麻或喉罩通气全麻,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本文研究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临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为临床全身麻醉手术采取合理麻醉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乳腺手术40例, 骨科手术50例;年龄 (20~70) 岁, 体重 (40~75) kg;美国麻醉师协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Ⅰ~Ⅱ等级 (即正常健康, 除局部病变外无或仅有轻中度系统性疾病病人) 。手术时间为 (30~180) min。将90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 (A组) 45例和喉罩通气组 (B组) 45例。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应先进行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检等各项检查。当各项指标均无异常后才可签订麻醉知情同意书, 并嘱咐患者手术前禁食12小时, 禁饮6小时。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接通心电监护仪, 以观察术中心率、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建立静脉通道, 5%葡萄糖注射液滴注维持并给与鼻导管吸氧。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滴注 (2~3) mg咪唑安定、3μg/kg芬太尼、 (1.5~2.0) mg/kg丙泊酚、0.1mg/kg维库溴铵。患者下颌松驰后再插入 (3~4) 号喉罩或 (7~7.5) 号气管插管, 喉罩或气管导管经检查位置正确且无漏气后接入麻醉机。潮气量 (VT) (8~10) 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插管后常规给予0.5mg长托宁, 麻醉维持静脉滴注丙泊酚 (4~10) mg/ (kg·h) , 芬太尼 (0.1~1.0) μg/ (kg·min) , 术中间断注射0.05 mg/kg维库溴铵。缝合切口时停用全麻药。手术结束后, 在患者恢复意识并有自主呼吸及吞咽反射后, 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 维持面罩吸氧直至患者完全清醒。

1.3 评估指标

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压及心率数据的变化, 观察患者术中通气情况 (血氧饱和度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 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 组间比较使用配对t检验, 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P<0.05表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命体征变化

两组患者手术前基本情况、术中全麻用药情况、手术及麻醉时间、CO2气腹压力均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A、B两组术中平均心率和血压变化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气管插管组 (A组) 相比, B组S1和S2期平均心率和血压波动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气管插管组 (A组) 相比, *P<0.05。

2.2 通气效果

A、B两组患者在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时 (S1) 和苏醒时 (S2) , A组平均SPO2为 (98.5±0.7) %, 平均PETCO2为 (39.5±0.6) %;B组平均SPO2为 (99.3±0.2) %, 平均PETCO2为 (38.1±0.1) %,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

注:与气管插管组 (A组) 相比, *P>0.05。

2.3 术后并发症情况

研究结果发现:术后B组患者并发症 (躁动、咽痛、喉痉挛、声音嘶哑等) 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 (P<0.05) (见表3) 。

注:与气管插管组 (A组) 相比, *P<0.05。

3 讨论

近年来, 全身麻醉方法有了较大发展, 在技术方面引进了喉罩通气全麻, 从而使操作简单方便, 置进去引起的血压波动小, 放置需要的麻醉深度也小, 病人可以早点停麻药, 拔出时病人血压波动小[4~6]。在麻醉诱导和恢复期血液动力学稳定性方面有所提高, 置管时眼内压增高程度、麻醉恢复期咳嗽状况、成人手术后咽痛发生率等方面均有降低。临床麻醉中喉罩的角色在面罩和气管导管间, 与前者相比提供了更安全的气道, 但是不如后者气道保护和保持可靠[7~9]。更重要的是当常规的面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失败时, 它已成为一个紧急通气必要的备用气道装置[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 相对于气管插管全麻方法, 喉罩通气全麻在置入及拔出时, 心率和血压明显较低 (P<0.05) , 说明喉罩通气在减少插管应激反应方面更好, 表现为全身循环稳定并且供氧充足, 避免了因气管插管较深麻醉所引发的循环剧烈波动;根据对术后并发症的结果表明, 置入喉罩后, 可减少对咽喉部的损伤, 保持气道的通畅, 醒来后喉痛和声带损伤的并发症较少 (P<0.05) ;而置入气管导管, 会暴露声门, 对喉头造成机械性的损伤。两种麻醉方法的通气效果都很好, 两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综述所述, 喉罩通气全麻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刺激小、通气效果好、应激反应轻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只要能严格掌握喉罩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如手术前禁食禁水, 手术中加强麻醉管理等,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用于临床是安全可靠的[12], 并且相比气管插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罗中华, 王晓亮, 邢素珍, 等.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07;23 (22) :3573~3574

[2]窦林彬, 孙玉明, 董龙禹, 等.喉罩通气全麻加硬膜外神经阻滞行乳腺癌切除术40例[J].武警医学, 2009;20 (1) :65~66

[3]郑颖, 连文洁, 汪春英, 等.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7;23 (4) :288~290

[4]王斯旗.Proseal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7 (10) :128~129

[5]廖永强, 李荣胜, 谢海辉, 等.喉罩通气全麻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0;21 (14) :74~75

[6]唐鸣, 李菁.喉罩全麻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1;22 (17) :79~80

[7]李祥福.喉罩在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19 (17) :2161~2162

[8]姜维, 张庆, 刘祥, 等.ProSeal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气道管理的比较[J].安徽医学, 2011;32 (11) :1845~1846

[9]占海波, 江雪桃, 陈灿栋, 等.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上肢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1;9 (16) :23~24

[10]温旗根, 顾晓明.置入喉罩通气道静脉全身麻醉用于乳腺外科手术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 2012;33 (7) :1439

[11]王晓亮, 赵倩, 徐丽, 等.喉罩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1; (18) :5286~5289

[12]郝雪峰.喉罩通气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 (4) :15~16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患有高血压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5例, 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33~86岁, 平均年龄 (58.4±1.2) 岁;高血压病史1~17年, 平均病史 (4.6±0.7) 年;发病到接受手术治疗时间1~8 d, 平均发病时间 (2.3±0.5) d;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4例, 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32~88岁, 平均年龄 (58.3±1.1) 岁;高血压病史1~18年, 平均病史 (4.8±0.6) 年;发病到接受手术治疗时间1~9 d, 平均发病时间 (2.5±0.4) d。上述4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病例入选标准:

(1) 我院确诊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高血压疾病患者; (2) 患者自愿参与研究; (3) 患者以往没有疾病手术治疗史; (4) 患者高血压疾病病史在20年以内; (5) 患者发病至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在10 d以内; (6) 排除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7) 患者年龄在30~90岁。

1.3 方法。

观察组:实施喉罩通气全身麻醉, 由同一掌握喉罩技术的麻醉医师完成, 选择4号喉罩, 首先将其直接插入, 操作的时候深度应该达到咽底部出现阻力感为止, 充入一定量的气体, 使喉罩的气囊保持充盈状态, 并将整个喉头封闭, 此操作存在困难的患者可以借助于引导器完成, 待肌松达到满意效果之后, 左手拿普通插管喉镜自患者的左口角进入, 喉镜撑开口裂, 喉镜片不要触及到患者的舌根和会咽, 遇到阻力之后将喉罩逆时针旋转15°左右, 当落空感出现的时候再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15°左右, 退后喉镜, 对喉罩实施固定处理。气道压增加至30 cm H2O水平并保证没有漏气。通气达到满意效果之后对喉罩实施固定, 机控呼吸, 手术操作过程中采用泵注异丙酚的, 吸入异氟醚, 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的方式进行麻醉维持, 在手术操作结束前停止麻醉药物的吸入, 并实施常规的肌松拮抗处理[2]。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方式进行麻醉, 在插管前应用肌松药罗库溴铵, 剂量控制标准为0.5 mg/kg, 插管操作之后实施机械通气。采用异氟醚及氧并吸入方式实施麻醉维持, 以患者生命的体征各项指标水平保持平稳为调节的依据。根据二氧化碳的分压量、手术产生刺激的强度和RR、HR、BP、Sp O2、PETCO2等指标水平对麻醉药的浓度、麻醉深度进行调整, 手术操作结束前5 min可以停药[3]。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术后意识状态完全清醒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例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5 麻醉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在手术过程中正常牵拉患者肌肉, 没有任何应激反应出现, 血压等各项指标在操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平稳, 手术进行非常顺利;有效:在手术过程中正常牵拉患者肌肉, 偶尔会出现程度轻微的应激反应, 血压等各项指标在操作过程偶有小幅度波动, 但手术仍然能够继续进行;无效:在手术过程中正常牵拉患者肌肉, 出现程度剧烈的应激反应, 血压等各项指标在操作过程中有大幅度的异常波动, 手术不能够继续进行[4]。

1.6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 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P<0.05, 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意识状态完全清醒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 (21.58±3.41) h意识状态完全清醒, 该组临床治疗计划共计实施 (11.30±2.54) d;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手术后 (16.75±2.48) h意识状态完全清醒, 该组临床治疗计划共计实施 (7.78±1.62) 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2.2 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 见表1。

2.3 麻醉药物导致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中有10例在术后出现由于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在术后出现由于麻醉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 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对应比较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采用喉罩通气全身麻醉方式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高血压疾病的患者实施麻醉, 在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指标造成的影响相对轻微, 其要求的麻醉深度相对较浅, 患者易于耐受, 且手术结束后患者出现咽痛等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对较低;而气管导管的插入和拔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则会引起较为显著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拔管操作过程中对气管导管产生的刺激相对较大, 患者通常难以耐受, 说明在麻醉过程中置喉罩可以使插管应激反应减少, 有效预防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出现, 某些合并患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手术患者, 应该喉罩技术实施麻醉, 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气管插管带来的心血管方面并发症[5,6]。

参考文献

[1]徐康清, 邝银英, 刘明姬, 等.喉罩与气管导管在全麻中的应用对比[J].现代医院, 2010, 18 (12) :124-125.

[2]李正涛, 李晓辉.喉罩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4 (16) :2429-2430.

[3]郑颖, 连文洁, 汪春英, 等.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伞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3 (14) :289-290.

[4]尤新民, 赵璇, 叶海蓉, 等.第三代喉罩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0, 26 (18) :715-716.

[5]王绍林, 刘小彬.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老年病人手术中临床应用[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 29 (12) :112-113.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3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09年4月期间的800例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的ASA I~II级住院患者, 其中男256人, 女544人;年龄最大者为78岁, 最小者为6岁, 平均年龄47.8岁;有气道反应性疾病、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长期服用影响血压和心率药物的患者不在观察范围。所行手术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0例、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24例、腹腔镜宫外孕病灶清除术24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32例、胆总管探查术64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6例、乳癌根治术28例、股骨、胫腓骨、内踝骨折内固定术12例。根据患者的体重和喉罩最大充气量给每位患者选择适宜的型号使用。

1.2 麻醉诱导方法

术前常规禁食12小时, 禁水4小时, 术前半小时肌注鲁米那0.1 g, 阿托品0.5 mg。入室后给患者行口腔表面麻醉, 从舌前部到舌后部进行2次表面麻醉。监测ECG、BP、RR、SPO2, 建立静脉通道, 静注力月西0.04 mg/kg, 让患者张口, 暴露喉头, 并行第三次表面麻醉, 3分钟后嘱患者头后仰、张嘴、伸舌, 在食管引流型喉罩 (PLMA) 通气管内放入导丝, 将通气管与通气罩结合处折弯 (120度) , 在通气罩内注气约4~8 ml, 左手扶患者头部, 使其头颈部居中, 枕下不垫枕。采用执笔式持PLMA通气管与通气罩结合处, 通气罩开口向额部, 紧贴患者深呼吸。通气管内流声通畅, 胸廓起伏良好, 听诊呼吸音清, 证明PLMA置入成功, 给PLMA内注气, 根据气道压力不小于20 cmH2O的标准控制呼吸, 以不漏气为原则 (此压力下通气潮气量不低于10 ml/kg) , 然后根据手术需要给予静脉麻醉或复合麻醉。

2 观察项目

在置入PLMA后, 在通气罩内适量充气 (罩内压力不低于30 cmH2O) , 设定潮气量10 ml/kg, 呼吸频率12次/分, 新鲜气流量1.5 L/min进行间歇正压通气, 观察患者的胸廓起伏情况及呼气末CO2曲线, 听诊无异常, 记录置入PLMA1~5分钟后的SBP、DBP、HR、SPO2、EtCO2, 具体见表1。手术结束当患者意识清醒并能服从语言指令时, 拔除PLMA, 记录插入操作、麻醉维持和拔除过程中的憋气、咳嗽、喉痉挛、呼吸道梗阻、恶心、呕吐、返流误吸、创伤 (唇、齿和舌) 和通气罩带血等情况。

在800例置入PLMA的全身麻醉患者中, 有796例获得满意的肺通气效果, 其中1次置入PLMA成功者有790例;有10例首次置入后气道密封压小于20 cmH2O, 经再次操作后获得了大于20 cmH2O的气道密封压。对置入前后患者的SBP、DBP、ECG、HR、EtCO2等生命体征做了动态监测, 结果变化不大, 这说明置入PLMA对血流动力学等影响很小,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部麻醉药中毒、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血压、胃充气、喉痉挛、呼吸道梗阻、返流误吸等不良反应。拔除PLMA后见有14例患者喉罩背面有少量淡红色的痰液, 术后第一天随访有16例患者出现咽喉部不适及轻微疼痛, 有8例患者出现呕吐, 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术后第二天所有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对80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采用置入PLMA方式进行全身麻醉获得了很好的麻醉效果, 这说明PLMA能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有效通气, 与传统的气管插管相比较, 其具有损伤轻、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等特点。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只有气道密封压大于20 cmH2O就能够保证正常的机械通气, 经我们临床应用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1~2]。有些学者认为通气罩内有气管和食管的开口, 一旦胃内容物返流, 即有误吸的危险, 我们在课题研究中证明, 只要严格掌握禁忌证, 做到术前准备充分, 如禁食12小时, 禁水4小时, 插入PLMA时注意操作技巧即可避免误吸的发生, 因为通气罩为楔形, 一经充气, 就可以把周围的间隙填塞, 正好压在食管括约肌上 (因为其是以咽喉解剖结构为基础设计的) , 这样就避免了为胃内容物反流, 其至今没有报道, 我们在研究中也没有观察到。在操作中有14例患者通气罩背面有淡红色的痰液, 可能是润滑液用量掌握不当、在置入过程中其与粘膜摩擦而致。颌胸粘连、颈项强直、不稳定型颈椎病都能够造成气管插管困难, 但在使用PLMA的置入过程中一般不会有困难, 我们为1例颈项强直、头不能后仰且2次气管插管均失败的患者, 置入PLMA一次成功, 气道密封压达到30 cmH2O。气管插管主要影响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这是由于咽喉气管受到刺激, 导致交感神经和交感肾上腺活动增强, MAP、HP等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严重的可致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在腹腔镜人工气腹时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PLMA置入不需喉镜辅助, 可手法直接置入咽喉部, 减少了机体的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变化轻微, 循环稳定, 能减少气管插管拔管时对患者的不利影响, 我们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3~4]。有16例患者术后出现咽喉部不适及轻微疼痛, 都是发生在刚开始使用这项技术的时候, 与操作不熟练有关。另外PLMA使用方便, 能够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而对气道进行有效管理, 由于其操作简单、初学者置入成功率高, 避免了气管插管造成的各种损伤及操作困难, 更适用于基层麻醉者。PLMA的置入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 患者术后咳嗽、咽痛的发生率大为下降, 麻醉药用量相对减少, 减轻了用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 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PLMA给气管插管困难患者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实现了简便、快速建立人工气道, 是全身麻醉实用、安全、有效的呼吸道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1]徐启明.临床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左明章, 华震.喉罩的临床应用进展[A].2005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5.

[3]毛鹏, 薛福善, 李成文, 等.食管引流型与标准型喉罩通气在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6, 22 (9) :643~645.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小儿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0例。其中男54例, 女26例, 年龄4~13岁, 平均8.5岁。体质量12~43kg, ASAⅠ~Ⅱ级, 均无呼吸、循环及神经系统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手术类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28例, 骨科四肢手术17例, 尿道下裂整形术10例, 阑尾切除术8例, 烧伤手术6例, 肠道手术6例, 眼科手术5例。手术时间40~95min。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0例 (n=40) 。Ⅰ组为气管插管组, Ⅱ组为喉罩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手术类别、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术前禁食8h, 禁水4h。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2mg/kg、阿托品0.01mg/kg。不合作的患儿肌注氯胺酮5mg/kg, 待入睡后入手术室。入手术室后开通静脉, 应用多功能麻醉监护仪连续观察BP、HR、SpO2、ECG、PETCO2。麻醉诱导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 芬太尼2~4µg/kg, 罗库溴铵0.1mg/kg, 入睡后面罩吸入七氟醚, 待患儿意识消失, 下颌关节松弛, 达到“深度”麻醉状态后, Ⅰ组患儿插入气管导管, , Ⅱ组患儿置入喉罩。术中间歇正压通气。麻醉维持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0.25g/ (kg·min) , 丙泊酚4~10mg/ (kg·h) , 复合使用七氟烷1.5%~3.0%, 术中根据情况间断给予麻醉性镇痛和肌肉松弛药物。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满足手术需要, 并根据PETCO2结果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手术结束前5min停用七氟醚和丙泊酚, 术后送PACU。

1.3 监测项目

监测记录各麻醉监控点即入室后 (T0) 、插喉罩或气管插管置入后即刻 (T1) 、插管后5min (T2) 、手术结束时 (T3) 、拔管后即刻 (T4) 患儿MAP、HR情况。观察喉罩或气管插管插入、拔出时的并发症 (反流误吸、呛咳、躁动、喉痉挛等) 。在麻醉复苏过程中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 (清醒时间为停药后至呼之能睁眼。拔管指征:呼之能睁眼, 有吞咽反射, 吸空气SpO2>95%维持5min以上) 。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不同时点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变化

Ⅰ组患儿插管后及拔管时MAP、HR的波动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Ⅱ组患儿插入喉罩后及拔管时HR、MAP较平稳, 与基础值 (T0) 比较无显著变化;Ⅰ组与Ⅱ组组间各监测点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见表1。

2.2 并发症、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 见表2、表3。

注:与Ⅰ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小儿进行外科手术, 由于不能很好配合, 绝大部分选择全身麻醉。非插管静脉麻醉容易发生呼吸道阻塞, 一旦呼吸抑制, 处理非常被动。气管插管全麻是既往公认的小儿最安全最可靠的麻醉方法, 但是小儿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常使气管插管困难和声门水肿。并且术中心血管反应较强, 常需加深麻醉, 导致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拔管时因麻醉逐渐减浅患儿易出现躁动、呃逆、屏气, 甚至引起喉痉挛, 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给麻醉管理带来极大困扰。喉罩是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它可在不进行气管插管的情况下, 确保呼吸道通畅, 并可进行控制呼吸[1]。喉罩相对于气管导管更容易置入, 由于喉罩不插入声门, 操作相对简单, 对咽喉部刺激较轻, 不会引起声门及声门下水肿, 置入及拔除时对循环影响较小, 并且术中麻醉不需太深即能良好耐受, 麻醉用药少, 术后清醒快, 苏醒期并发症少。因此喉罩已成为在全身麻醉中更舒适安全、方便实用的呼吸道管理工具, 值得在婴幼儿麻醉中广泛使用。

注:与T0比较, *P<0.05;与Ⅰ组比较, △P<0.05

笔者还体会到: (1) 由于喉罩不能完全封闭咽喉口, 因此反流误吸是喉罩通气中的潜在危险, 本文虽无一例反流误吸, 但有报道当小儿应用正压通气且气道压力>20cmH2O时最易发生胃膨涨, 认为对2h以上的手术还是应谨慎选用喉罩通气[2]。 (2) 置入喉罩时易受到患儿体位、口腔结构、置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可能会发生气道不够密闭、漏气的情况, 因此, 麻醉医师必须把SpO2和PETCO2监测作为常规并严密监测。 (3) 在咽喉部手术、饱胃患儿等方面喉罩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掌握置入方法及把握好适应证非常重要。

摘要:目的 比较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5月小儿全身麻醉8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40例。Ⅰ组为气管插管组, Ⅱ组为喉罩组。监测记录各麻醉控制点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的变化, 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 Ⅰ组患儿插管后及拔管时MAP、HR的波动较大,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Ⅱ组患儿插入喉罩后及拔管时HR、MAP较平稳, 与基础值 (T0) 比较无显著变化;Ⅰ组与Ⅱ组组间各监测点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Ⅰ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Ⅱ组。结论 较气管插管, 喉罩麻醉具有操作简便, 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 并发症少, 苏醒快等优点, 适用于小儿全身麻醉。

关键词:喉罩,气管插管,小儿,全身麻醉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名,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53.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5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40例,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70例。所有患者在手术前行常规检查, 凝血、血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检查均显示正常。试验组男21例, 女49例, 年龄25~65岁, 平均38岁。对照组男32例, 女38例, 年龄27~71岁, 平均43岁。对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收缩压、心率、舒张压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且两组患者在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手术方法: (1) 试验组: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 选择型号适合的喉罩, 一般以患者的体重为准进行型号大小的判断。将气囊充气, 然后插入周围涂有石蜡油的引流管进行体液与胃液的引流, 引流管的规格500 mm×4 mm, 经胃液进行引流。呼吸频率维持10~12次/min, 潮气量保持8 L/kg[2]。手术结束后细心照料患者等待其苏醒, 然后拔除喉罩。 (2) 对照组:同样首先将患者进行麻醉, 然后进行气管内插管, 呼吸频率维持10~12次/min, 潮气量保持8 L/kg, 手术结束后, 等待患者恢复知觉, 将气管导管拔除。

结果

根据手术前后数据记录的分析对比, 可以看出试验组的整体应用效果优于对照组。喉罩在成功置入后患者的舒张压升高2.01 mm Hg、收缩压升高6.79mm Hg、心率升高2.99 bpm, 气管插管成功置入后患者舒张压升高2.01 mm Hg、收缩压升高6.79 mm Hg、心率升高2.99bpm, 从血液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来看, 喉罩的影响远远小于气管插管。

讨论

喉罩这种独特的人工气道, 类似于面罩和气管插管, 但是它又与气管插管有很多不同, 在手术中喉罩的所用麻醉剂量较少, 患者不需要进入深度麻醉, 术后苏醒所用时间也较短, 同时减少了咽喉疼痛、拔除后呛咳、肺炎、呕吐恶心、肺不张等一些不良反应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3]。此外, 喉罩还减轻了对气道的损伤, 避免了导管插过声门或是喉镜插入显露声门等一些机械对患者的刺激, 减小了对血液流动力学的影响, 操作便捷, 极易掌控。喉罩麻醉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 能够减小患者术后躁动, 国内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喉罩麻醉运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是值得采取的通气方式。本研究的试验组中使用喉罩通气的方式, 在手术前、麻醉后、喉罩置入时、喉罩拔出后等几个关键点对患者的动脉压和心率进行观察记录,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喉罩组的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小于气管插管组, 由此可见, 喉罩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气管插管。

另外, 为保证较好的手术疗效, 在喉罩的应用过程中, 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是呕吐现象, 患者处于浅麻醉状态时容易发生呕吐, 因为患者在手术时身体的颈部与腹部由疼痛引发了局部肌肉紧张, 并且在吞咽或者咳嗽时, 会拖动咽部置入的喉罩, 加强了咽部的异物感, 从而引发呕吐[4]。为了避免呕吐的发生, 需要掌控好麻药的剂量, 麻醉效果要恰到好处, 患者没有了咳嗽反射就不会引发呕吐现象。其次是漏气, 漏气现象大多是因为喉罩的型号不适或放置不到位引起的。手术前根据不同的患者选择适当的喉罩型号, 并认真检查喉罩, 必要时加深麻醉, 使患者的咽缩肌处于松弛状态, 这样更有利于喉罩与喉头的衔接。

总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喉罩的应用具有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的优点, 且不良反应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血液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对患者气道的损伤微小、操作简便、容易掌控, 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中喉罩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70例。试验组使用全身麻醉喉罩通气方式, 对照组使用气管内插管进行通气。观察各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各个阶段的平均动脉压和时间点的心率, 并将观察结果认真记录作为临床分析的依据。结果: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与时间点的心率皆高于试验组, 故喉罩通气的临床效果优于气管内插管。结论:全身麻醉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通气和麻醉效果良好, 操作方便, 患者恢复快, 且无并发症现象, 相对于其他方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喉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通气,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仁虎, 李家宽, 李元海.喉罩与气管插管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躁动影响观[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11, 32 (2) :174-176.

[2]李素琴, 黄伶.全麻下气管插管和喉罩通气道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应用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3, 15 (3) :144.

[3]朱继巧, 贺强, 张忱, 等.不留置鼻胃管联合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2, 4 (1) :20-22.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100名, 最高年龄38岁, 最低年龄22岁, 平均年龄26±3.4岁。这100名产妇中, 中50名孕妇在进行诱导麻醉后置入喉罩, 作为观察组, 剩下的50名孕妇在进行诱导麻醉后插入气管导管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资料见表1。

P>0.05, 两组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两组产妇在术前30min均进行肌肉注射0.5mg

长托宁。当产妇进行手术室后, 立即对产妇的血压、脉搏、心电图等进行检测, 并给与产妇氧气供应[2]。与产妇的上肢静脉通路处给予产妇静脉输入平衡液。两组产妇均静脉注射0.1mg/kg维库溴铵、2mg/kg异丙酚、0.2mg芬太尼进行诱导麻醉。诱导麻醉结束后, 观察组产妇置入喉罩, 对照组产妇置入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使用2.0-3.0%七氟烷和0.2μg/ (kg.min) 瑞芬太尼进行维持麻醉, 手术中, 孕妇血压一直维持在25.15-18.56kPa/16.00-10.00kPa.脉搏70-120次/min, 血氧饱和度95%-100%。手术结束后, 待产妇恢复意识后, 拔出产妇的喉罩和气管插管。

1.2.3 临床观察指标以两组产妇置管前后的HR、MAP以及

两组产妇术后出现的并发症 (恶心、呕吐、心律失常、高血压等) 的产妇数作为临床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将两组产妇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进行汇总统

计, 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 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基本检测标准。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汇总2名产妇在术后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4%, 对照组产妇中13名产妇出现并发症, 发生率为26%。两组产妇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见表2。

2.2 统计学结果

将2组产妇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汇总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得出观察组产妇插管前后HR、MAP无显著性变化, P>0.05;对照组产妇插管前后HR、MAP有显著性变化, P<0.05。

3 讨论

剖宫产中的全身麻醉, 是指产妇通过吸入或静脉注射麻醉药后, 抑制产妇的神经中枢, 使产妇在麻醉期间的意识丧失。这种麻醉方法在手术过程中, 产妇处于无意识状态, 只有当麻醉药完全代谢完之后, 孕妇才会醒来[3]。整个手术过程中孕妇不会感到疼痛。目前妇产科手术全麻诱导的过程中, 尤其是产妇在进行气管插管时, 产妇的咽喉和气管内的感受器易受到插管的机械刺激, 从而导致产妇出现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亢进, 以及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发生相应变化, 由于上述应激反应过度激活, 进而导致产妇在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紊乱等并发症。如部分产妇在术后出现严重的的恶心、呕吐、呛咳等症状[4]。另外, 有研究报告显示, 气管插管可导致产妇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心血管不良反应, 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产妇危害极大, 并可能导致产妇出现术后咽痛等并发症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相比, 前者具有操作简便快速, 尤其是对孕妇困难气道处理更加有效, 且麻醉过程中不会对产妇的咽喉及器官内感受器产生机械刺激, 从而不会改变产妇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 产妇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本人通过临床研究发现, 观察组产妇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未出现明显变化 (P>0.05) , 而对照组产妇插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出现了显著性变化 (P<0.05) ;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也少于对照组 (26%) , 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喉罩麻醉在妇产科全身麻醉应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VIIRA D, MYLES P S.The use of the laryngeal mask in gynaecologicallaparoscopy[J].Anaesth Intensive Care, 2004, 32 (4) :560-563.

[2]熊志添, 黄河山, 许学兵.喉罩在麻醉和气道管理中的地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 22 (8) :508.

[3]刘湘钰, 张涛.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比较[J].现代医院, 2011, 11 (11) :51-52.

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妇科手术麻醉中应用喉罩全麻通气 (LMA) 患者28例, 年龄28~50岁, 平均年龄 (33.7±6.8) 岁;体质量45~70 kg, 平均 (52.8±8.3) kg, 张口度>4 cm。随机选择同期26例行气管内插管 (TT) 者, 年龄27~52岁, 平均年龄 (34.5±7.2) 岁。

1.2 方法

麻醉前肌注咪唑安定3~5mg、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用药有镇痛药芬太尼、静脉麻醉药异丙芬或咪唑安定或依托咪酯、肌松药琥珀胆碱或维库溴胺或阿库溴胺。麻醉维持低流量吸入安氟醚或异氟醚, 间断给予维库溴胺或阿曲库胺, 置入喉罩机械通气。术中监测ECG、SBP、DBP、MAP、HR、Sp O2。另外, 随机选择同期60例行气管内插管 (TT) 者对比观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 结果

应用LMA3号18例, 4号10例。借助咽喉镜放置LMA者8例, 盲弹置入20例, 1次放置成功者26例占92.9%, 2~3次成功者2例占7.1%;本组病例无1例置入LMA失败, 失败率为0%。在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面, LMA明显优于TT, P<0.05, 如表1所示。

3 讨论

喉罩的放置方法: (1) 置管前的检查和准备先检查喉罩各部分的连接是否可靠, 再以注射器向套囊内轻度过度充气, 检查套囊的气密性。然后以液体石蜡或硅油将喉罩勺状套囊的背面作适度润滑, 避免润滑剂接触到勺状套囊的前缘, 以免加重正压通气时的漏气[3]。 (2) 喉罩放置前的麻醉喉罩由于不进入患者的气管, 故刺激性较小, 患者易耐受。其所需的麻醉深度与放置口咽通气管相似。患者多不需要使用肌松剂, 在丙泊酚2.5mg/kg静注的麻醉深度下放置即可。必要时, 可以进行咽喉部的表面麻醉。 (3) 喉罩的放置一般采用盲探法放置。操作者用左手推下颌或下唇使患者张口, 右手持喉罩, 罩口朝向下颌方向, 将喉罩顶向患者硬腭方向置入口腔, 沿舌正中线贴咽后壁向下推送, 直至不能再推进为止。手松开喉罩, 将套囊充气至适当的硬度, 充气量以不漏气的最小气量为准。如观察到喉罩导管向外移动约1.5cm, 多提示喉罩位置良好。喉罩置人的最佳位置应该为:前端位于下咽底部, 紧贴食管上段括约肌的前壁, 两侧位于梨状窝内, 勺状套囊的上边界贴住舌根, 将其抵向前方。这时, 会厌应位于喉罩的勺状凹陷内, 罩内的通气口正对声门[4]。以口咽喉部拔管后的不适和疼痛较常见, 多不严重, 可自行恢复;, 长时间使用或喉罩位置不佳可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的语音障碍;喉头部水肿较少见, 多发生于长时间置管、套囊压力过高、过深或位置不佳的患者, 造成声门梗阻时需紧急处理;胃内容物返流误吸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喉罩漏气及气道压力过高是诱因。使用中应密切关注漏气情况及有无上腹部膨隆, 必要时可暂时将喉罩套囊放气, 经鼻放置胃管吸引后, 拔除胃管再继续行喉罩充气并通气。

总之, 喉罩放置方便, 尤其对一些插管困难的患者可提供安全迅速有效的气道控制, 不易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术中较易耐受, 能获得满意的通气。在排除禁忌证后喉罩全麻适用于妇科手术。

参考文献

[1]王兴高, 余清河, 刘平, 等.喉罩通气并保留自主呼吸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 2007, 13 (3) :349-350.

[2]梁小虎, 罗小群, 江良玖, 等.喉罩全麻通气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附30例报告) [J].九江医学, 2007, 22 (4) :14-15.

[3]钟信明, 穆恒明, 曹鑫, 等.SLIPA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全麻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31 (24) :153-154.

上一篇:信号调试下一篇:降低损伤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