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教育观(精选12篇)
“以人为本”教育观 篇1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挑战。我们不仅要改变教育观念, 而且要转变教师角色, 改变每天都在进行的习以为常的驾轻就熟的教育方式、教学行为, 以便培养出更多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新的教育观念的核心
教育的新观念是以人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所有学生及每个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教师要把成“人”教育放在首位,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促进他们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这就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㈠把关注学生发展放在首位
以人为本, 就是要把关注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 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人, 有尊严的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关注每个学生,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是泥土, 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 可以放出光彩。哈佛大学350周年校庆时, 有人问学校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 让每一颗金子都闪光。我们教师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㈡感悟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生活体验过程,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如何, 内心体验有无, 态度的肯定与否, 教师都应感悟到, 而不应无视学生的情感反应, 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用心感悟就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的热爱, 对学生的关切。
㈢倾心学生的人格养成和道德生活教育
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它不仅是学科知识传授的殿堂, 更是人性养成的圣殿。教师要不断挖掘各种道德因素, 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 对于表现好的行为和品德要大加赞扬, 不正确的要引导纠正。要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过程, 真正实现在传授知识中传授正确思想。
二、转变教育观念, 完善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育是一门人学, 教书是育人的手段, 培养学生如何成才是教师的中心任务。这就决定教师必须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各类人才的基本要求, 狠抓促进学生早日成才的基本素质教育, 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习惯, 具有发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为此, 教师必须努力转变观念, 做到以下几点:
㈠由重视知识传授, 单纯的教书匠变为注重学生个性, 发展能力, 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新形势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 变为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耐心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能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 学会如何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转变角色。
1.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事那些有效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而要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就要建设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2.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促进者具有两大内涵:一是能力培养者, 二是人生引路人。两者都要求: (1) 建立有生活意义的课堂教学新常规; (2) 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 (3) 帮助学生选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并确定达标的最佳途径; (4) 发现并凸显学生学习行为和结果的价值意义, 提供心理支持; (5) 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这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造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㈡构建以生活为基础, 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以生活为基础, 以所学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才能适应新时代。新时代的新要求是:“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与人相处, 学会生存”。学会求知, 是教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 是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生存, 是能使人在不断发展中日臻完善, 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 并使人生丰富多彩。
㈢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 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本领
现代社会, 获取能力比知识的掌握更为重要。学生要主动地进行学习, 就必须获得学习的本领。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好的老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主动学习原则”告诉我们, 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为了有效地学习, 学生应当在给定的条件下, 尽量多地靠自己去发现要学习的材料。为此, 要做到:
1.引导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融入社会, 帮助学生理解、适应、创造社会。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实行对话式教学,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 而对话式教学正适应这一要求:师生双方互相交流, 互相沟通, 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对话式教学改变过去那种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式, 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 教师通过交流对话, 获得新知识成为被教, 而学生通过交流对话, 表达自己观点成为在教。这种对话式教学会极大地促进学生思考, 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未来的世界。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索。这种学习也不再被局限于教师所讲的范围, 而是不断地发现, 不断地创新。“对话式教学”使教师改变了原来的角色, 从知识给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 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探究者。这种以民主平等为导向的价值观激励教师和学生去了解世界, 改造世界。同时, 这种教学使教师在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情况, 学生在交流中知道教师的意图,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增强了学生的能力。在这种教育理念下, 师生积极主动, 共同发展。
总之,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就要使教师更新观念, 转变角色, 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学习潜能的唤醒者, 教育内容的研究者。作为教师, 要认清教师“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展自我, 超越自我, 以便担当起新形势对教师所要求的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任务。
(长沙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
“以人为本”教育观 篇2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教学的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问题也随之出现,比如在新课程标准中“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思想下,许多一线体育教师对其产生了不理解的情况,与此同时,学生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体质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所以,需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为初中体育的改革找到方向。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在尊重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前提下,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以人为本 初中体育教学 改革
一、引言
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体质状况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因此,国家十分重视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而这项工作的开展,从根本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身体和心理大幅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许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开始出现体质大幅度下降的情况,究其原因,学校体育教学工作难辞其咎。因此,在国家相关教学政策的指导下,需要从实际行动中,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二、以人为本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和开展原因
孟建伟在其《教育与人文精神》一文当中,将以人为本的精神所包含的目的、具体内容、方法论等具体内容与现在的.教育改革有效结合,与此同时,有效结合传统意义上各个教育理论,为学校体育的教学和改革服务。这种意义上的改革,从根本来说,就是更好地从人文角度出发,关注人自身,从人的本能角度出发,倡导进行回归生命本质的生命化教育。而从精神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能够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真谛,从真正的意义上关注受教育个体,无不体现着当今学校体育在向着“以人文本”和“终极关怀”的人文方向上迈进。润泽其灵魂,对生命幸福感的关注,以及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是在不同的层面,对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进行的解释和说明。
而从方法论的角度上,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认为,如今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着巨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关注知识和技术的教育,造成知识论、认识论同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分离,使学生只知道一味学习,不关注知识、技术与个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虽然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却使学生缺乏求真、求新的品质。因此,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出发,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改革需要有效避免“没有价值主体的知识论”、“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和“没有生命主体的方法论”。
与此同时,要在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教育,是由初中阶段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所引起的。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非常时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自己的特征。在生理方面,他们处在青春期,而由于生理的变化,给其自身的心理活动带来种种的波动与冲击;其心理特点为,依赖性和独立性共存、自尊感和自卑感交替、自闭型与开放性同在,并且也是其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需要在尊重其人格的前提下,利用积极的、科学的、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进行引导。
三、以人为本教育观角度下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1、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内容更侧重于知识、逻辑背后的人性
从上述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精神教育观从内容上要求在知识技术和知识文化的学习下,充分发掘知识、技术背后所蕴含着的人文关怀,这对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内容当中,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层面上也应注意体育这一专业和体育文化对应着的是人性中的何种向度,因为人性与教育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从初中学生角度出发,我认为,传统的体育精神,即“争强和友爱”,是我们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体育教育是由传统西方体育演变而来的,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我国传统体育的思想基础,要将中西方体育思想结合起来,运用在学校体育教育当中。这种人性可以理解为西方奥林匹克精神中的“更高、更快、更强”,而东方体育则倡导的是一种人的必要性,两者应互为一体,才是真正的体育。
2、学校体育教学目的不但重视体质的增强,更要关注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各个学科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但又是所有学科必须面对的,需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和重点。但在这次的初中体育改革当中,其目标并未得到有效的明确。在目标的设定上,我认为,可以将以人为本的改革教育观加以深化和利用,有效指导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并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和出路。这从根本来说,需要从知识本体出发,将以知识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的教育方法,更应该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人不但领悟世界意义,也要领悟人本身存在的意义。所以,如果可以将知识的讲解、技术的传授、体质的增强进行协调统一,就能够达到较好的体育教学状态。与此同时,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在注重强健体魄的前提下,更应关注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在体育课上,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是其基础,但是塑造心理的目的不仅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而且其影响和塑造又是无形的,在体育课程当中,任何体育活动的进行和开展,都会给人的心理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这些决定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在任何的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应更注重人的心灵的提升。
3、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知识、技术、体质”与“全面发展”的紧密联系
体育教学的过程,从许多活动来看,是一种养成锻炼身体、强身健体习惯的过程,而初中体育在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方法层面上,并非只有增强体质这一个层面的发展,更需要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由于多方面原因,学校体育对于增强学生体质的工作完成得并不尽如人意,学生体质的持续下降,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未能达到其应有的水平,但体育技术中蕴含着知识,增强体质必须采用一定的运动方式,运动方式必定要由一定的运动技术构成。三者在互相渗透中互为表里,掌握好三者的关系在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层面上需要得到广泛的注意。与此同时,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观绝不是脱离于目前的学校体育体系的,更不可能自成一派而另起炉灶。脱离了实际那只会变成空洞的说教,贯彻人文精神教育并不存在像平时教授技术动作一样有程序先后之分,必须在扎实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融合与发展。
四、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并非独立存在,它并不是孤立的、空洞的说教,而是教育的灵魂。其在方法论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必定是通过扎实的知识传授才能潜移默化地得以实现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应是将广博的体育知识作为通向完美学生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桥梁,为到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彼岸而奋斗不止。
参考文献
[1]肖玲王潇寒赵燕2007特奥会——体育人文精神高度发展的象征[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王英俊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体育人文现象——以中国特色的体育人文精神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1(04)。
[3]陈德敏向勇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4]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1)。
[5]陶波涛实施体育新课标背景下鄂州市城区九所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10)。
[6]张震伟新课程标准下苏州市初中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03)。
“以人为本”教育观 篇3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是人们在社会不断发展中的深刻认识,也是在体育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构建“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创新意识的提高,教育理念出现重要的转变,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育是学生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通过体育课、课外活动等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陶冶情操,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学生都存在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因此体育教育应该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在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加强锻炼。体育教学还可以创造文化意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建造理想的人文世界,体育可以增强人们的品格,增进人们的自由和幸福,全面提升人的精神层次。体育的评价标准更加注重精神、民族和主题。从价值实现形式上看,体育可以将教育和学习转化成人们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身心素质等等,因此体育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方法
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行决定要学什么、怎么学,最终自己评判学习成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使身体得到锻炼,而且还能够陶冶情操,增进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和健康的发展。
(一)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多种学习能力,比如创新能力、运动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和适应能力等等。学生的这些能力可以通过相应的体育活动得到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运动能力,其他能力得不到挖掘和发展,因此也就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兴趣
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具有不同的体育特长和兴趣爱好,因此就需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体育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通过适当的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现在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格培养,还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学生通过学校体育形成的个性特征,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让学生从学习中充分地释放自己,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乐趣和激情。
(三)强调“以人为本”体育教学观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以运动技术教育为中心,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不断提升,教育价值的核心开始转变到以学生为本,强调一切体育设施和体育教学都是为了学生,让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得到健康的发展,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发展的机会。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只是注重体育活动的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技
体育比赛可以检验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可以在体育比赛中构建“以人为本”的比赛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体育思想。随着世界体育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体育逐渐的走向绿色化、生态化和人文化,我国应该积极的转变传统的体育比赛理念,将先进的办赛理念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是学校的体育比赛和“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接轨。“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实施,可以使我国的运动员在世界舞台的体育比赛中,展现出良好的“人文精神”,融入浓厚的人文气息,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魅力。
(五)“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
现在体育教学的主要精神是科学和人文,这也是区别现在体育和传统体育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人文精神”是一种价值观念,表现为人的自然情感和对他人的情感,“科学精神”是一种思维能力的体现,表现的是一种客观规律。将两者相结合,是我国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传统体育教育的改进方向。随着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工作全面落实,让相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充分的理解“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内涵,在现代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全面的推行,保证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虽然体育教育事业和其他的学科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却有着相同的实质,那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在现代体育教育活动中,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充分结合。
三、总结
总而言之,为了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就需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塑造受教育者的人格,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发展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体育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尹建新,韩森.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当代体育科技,2015,5(4):109,111.
[2]阎风雷.构建高校体育“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考试周刊,2014,(89):103-103,104.
论“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篇4
一、“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基本特征
1.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人为本”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和互动。教师与学生交流经验、知识、情感、体验与观念, 通过交流, 创造丰富的教学活动, 从而实现更高的教学效率。交往预示着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 而应该是师生互教互学, 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意味着合作;交往还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意味着教师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 而且是和学生一起分享学习, 上课不是单向的输出, 而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2. 强调结果更强调过程
从教学角度来讲, 教学的结果就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过程就是教学目标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 从某种角度来说, 重视结论就是重视教学目的。但是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结论就难以获得。更重要的是, 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 不仅要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基于此,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3.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教育观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实现这一理念的前提是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首先, 强调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自尊的人。其次, 强调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 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以及希望学生获得良好发展的强烈愿望。关注本身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品行和修养, 从而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也能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 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 使学生变得有爱心, 有同情心, 有责任感, 有教养。
4.“以人为本”的教学是关注差异的教学
学生的各个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因此, “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差别, 并以此为基础来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确定更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 他们的不同是其遗传、生活环境、早期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造成, 每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兴趣爱好、智力发展、身体素质等都会呈现差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必须认真研究和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征, 并正确看待这些客观现实, 做到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努力为学生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学习计划与方法, 并以此为依据,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改变旧有的教学模式,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音乐是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的, 如果我们在学生没有愿望的情况下强制他们去学习音乐, 那将会产生逆反心理。许多学生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 但是由于教学形式的陈旧老化, 使他们渐渐的不喜欢音乐课, 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 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这种现象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 必须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 学会自主性学习。关键是在教学中如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1. 解放学生
首先从座位上解放, 改变固有的座位排列,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可设计弧形、半圆形、蝴蝶状、轨道式、自由式等,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其次从思想上解放, 教师要放下权威变成朋友, 让学生处于一种平等、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2. 提倡探究性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 就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 学生自己发现的才是最重要的和富于个人特色的知识。在音乐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点拨。
3. 提倡师生共同学习
音乐学习是表现个性、开发思维, 注重情感体验的过程。由于音乐的形象是模糊的、非语义的, 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 所以, 在音乐教学中没有标准的答案。教师要与学生形成交流式学习,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4. 重视音乐实践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要求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艺术实践。无论是创造、发展音乐, 还是音乐表演与音乐欣赏, 都应该结合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用嘴唱、用身体舞、用手指弹奏、用神态和体态表达情感,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学生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 才能感受、体验、理解。
5. 改革教材, 突破内容
我们现有的教材比较陈旧,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这也是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之一。作为音乐教师, 要大胆改革与创新, 不要被教材所束缚, 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
总之, 音乐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尊重学生个性,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音乐的快乐, 成为音乐的主人。
教育以人为本解读 篇5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价值选择时,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的知识、完整健全人格的培养为目的。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则凸现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生命体的不断生成与和谐完整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要求我们今天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发展性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中,似乎知识多就意味着人的水平高、能力强。这一观点的缺陷表面上看是将知识的增长与人的发展相混淆,实质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当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虽然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正如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一样,高分低能如同泡沫经济是我们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当警惕的。
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讲,“人的发展”是无法通过学校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传播予人的,它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转化为能力的提高最后内化为素质而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正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实践。
可塑性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前提,以人为本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并塑造人。当代脑科学的成果显示“最可塑的是人脑”。这一成果表明,作为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的神经元,在其生存过程中具有再生、改变结构和组合及调整其内部分子内容的能力和终身变化的动态特性,因而学习和接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该是贯穿人一生的行为。正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专家所言: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
不仅如此,人脑的可塑性还表现在人类智力发育48%与遗传基因相关,52%受环境的影响。如何使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在好的环境影响下获得最大值?首先,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归根结底是一种方法,诺丁斯的道德关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论认为所有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行为、过程与方法都应具有道德性,即关怀性,否则将不成其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而关怀就既要考虑效果,但又不是功利的。在这一理念下,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改变只见“学生”,不见“人”的状况。其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又是对所有能
教育以人为本 篇6
关键词:教育;教书育人;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152-01
教书育人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教育者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教育过程更加理性,教育活动更加关注人性。因此,作为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教育中投入情感,无论是站在讲台上的教师,还是处在学生之中的班主任。
一、关爱学生,赏识学生
以人为本首先要关爱、赏识学生,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幼吴犹以及人之幼”。深入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思想、兴趣、特长,及时纠正偏差,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初,班上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不少同学对他影响全班的出勤率极为不满,他和同学之间出现了不团结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讨厌他、控制他、孤立他或采取极端做法惩罚他,在了解他迟到的原因后,积极为他寻求解决的办法,耐心细致地对他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要求大家关心他、帮助他、信任他,他终于彻底改掉了这一缺点,现在还被选评为小组长。多年来,学校进行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活动,对优秀学生的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却忽视了那些学习相对较差的大部分学生。对于他们,就存在着激励危机与不公平,他们更需要肯定与激励。我就在班内开展评“星”活动,方法还真灵,在班会上一提出,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每个学生都开始寻找自己的长处,争做各种“星”——“长跑星”、“短跑星”、“绘画星”、“书法星”、“乒乓球星”,此外还设置了“勇气星”、“进步星”。开展评“星”、争“星”活动后,学生变得有勇气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并且学习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争“星”、评“星”活动成了我班学生进步的催化剂,鼓励了所有同学。
二.完善自我,奉献自我
教书育人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和丰厚的专业知识功底。教书育人是通过教育过程打造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才能赢得学生,赢得社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传统观念一直将教师奉为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在燃烧自己的同时,不能满足于照亮别人,而是要点亮别人,让学生自己会发光发热,这才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教师要学会发掘学生的个性,让尽量多的学生学会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有付出,有牺牲,但你也会得到来自学生的光和热,你会得到精神的极大满足,你能体会自身的价值实现的快乐。
其次,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俗话说“学高为师”,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点就是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教学,学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动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书育人的效果。
再次,要具有高尚的道德素质。“德高为范”,教书育人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一定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着力提高自已的品质修养。什么是恶,什
么是善,教师的行为准则、判断标准,往往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欲要教书,先行育人
一个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教书,更重要是育人。教师在课堂内外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比千万句说教要有用得多。
在上学期,学校要听公开课,学生们建议我先做些准备,最好把提问谁定下来。我很吃惊,心想学生们什么时候学会弄虚作假了呢?我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人处世要诚实的道理。第二天,我专门就公开课召开了一次班会,我说:“同学们为公开课出了很多注意,老师感谢你们,但我不愿,更不能像大家说的那样做。我是你们的老师,我爱你们,所以我不能为我个人的利益而伤害你们纯洁的心灵,我决不能欺骗你们。”公開课上得很成功,然而更让我欣慰的是,这次公开课对我的学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对孩子们心灵的影响能够决定他们一生的发展。
四、关注个性差异,培养创新能力
有位留美归来的教育博士曾提到过中美绘画老师的区别。中国教师往往按绘画专业的要求教孩子们绘画技能,因此中国孩子往往问“我的画画得像不像”,而美国孩子问的却是“我的画画得好不好”。
另外他还比较了中美关于考试方法的较大差异。比如,同样是历史事件,美国老师可能是要学生各抒己见对该事件的看法,中国教师则更喜欢问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生了这样一个事件。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思维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思想,使我们以往的教学仍停在纯粹传授知识的层面上。以人为本,更重要的还应该包括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我们不但要教给他们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从事创新的能力。
“以人为本”教育观 篇7
一、“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构建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 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前进的保证。但是我们应当如何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呢?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 因为这一理念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意义。体育把人类文明与社会实践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两者之间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它不仅仅引导者社会前进的道路, 同时还对人类自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变着世界, 而体育则通过自身的力量改变着人类社会,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体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发展体育。
在上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中, 教育改革有两条发展主线, 一条主线是教育要与客观存在的环境相适应, 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不符相一致;另一条主线是教育的发展要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 教育自身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 受教育者也有其一定的需求, 教育在一定程度要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在本世纪的教育改革中, 教育的发展虽然逐渐现代化, 但是还必须遵循社会和教育本身的规律, 在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有两条主要的路线, 一条是“人文主义”路线, 一条是“科学主义”路线。通过两次的教育改革潮流, 我们不难看出体育教育的发展要以认为主体, 不能仅仅单纯的为了提高劳动力, 体育教育是对人提出的教育, 而不是仅仅提高人们的体能, 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曾经许多学者都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重要战略之一便是“以人为本”, 这对提高社会经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有帮助。所以“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是十分具有战略意义的, 它引导着现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以及体育教育人文化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构建过程
1、体育教育逐步实现由“以物”向“以人”为本的转变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中涵盖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观, 这一教育思想的提出, 清晰的体现出社会的进步不应当片面的追求的经济的发展而应当注重人的整体发展, 在提高人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提高人的情感, 而且应该把这一点看成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各个方面都与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 使社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 把教育和社会的发展都提高到一种更高的水平和一个更高的境界。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 人类作为社会的主体,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提高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的进本路线, 是我们走向未来的重要通道, 是我们社会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
2、体育教育逐步实现由“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
奥运会是体育界的一项盛会, 近些年来, 人们对奥运会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 对奥运主体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 从而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体育精神的进一步探索和发扬以及体育的价值被不断地挖掘和继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不再仅仅的停留在体育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等传统的思想观念上, 而是更加的注重人的精神情感方面的提高。传统的“生物体育观”只是认为体育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体质, 锻炼人们的体魄, 而现代体育观则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提高。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 所以体育也不例外, 体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现代的体育观更多的包含了人文情怀,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体育的概念有所不同, 现代的“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是人们在对体育的价值进一步分析之上得到的结果,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非常重视的。而且体育的发展要与人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体育就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客观的表现形式,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产物, 所以体育本身就充满了人文精神。
3、体育教育应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发展
现代体育教育观要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会贯通在一起。所谓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价值观, 是用来培养感情的, 注重责任意识的提高以及人文情感的提高;而所谓的科学精神则是理性的, 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 是一种思维能力, 更注重客观事实。许多学者曾经提到过人文是大学教育的核心,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人文而更加注重理性则一定会使教育走入了一条不健康的道路, 使教育出现许多不公平的现象, 从而严重阻碍教育的发展。面对日益飞速发展的社会, 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会贯通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为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使我们不得不审视这一重要问题。体育教育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是相互作用, 共同发展的。因此, 体育教育要重视二者的紧密结合。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以人为本”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构建, 在充分尊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同时, 并把它们放在首要位置, 这是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 其次还应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把人的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时, 要充分考虑人文情怀的发展, 不仅仅要发展自身的能力, 同时要积极的参与到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徐建平.运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体育教学改革[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06 (3) .
[2]董必凯.浅谈高校体育教学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J].教育与职业, 2007 (17) .
[3]常勃, 许宁.论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的作用[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0 (35) .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与师德观 篇8
1 中职教育中的基础原则
中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教师是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技术性工具”, 以人为本是教师施教的重要“法器”。
从教师的工作对象和目标来说, 它具体化为以学生为本或者说以育人为本。从基本的生存需求而言, 教师的行为与家长对学生未来的希望并无二致, 但教师应该比家长想得更远, 那就是通过我们的教育, 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 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生存本领的人。教师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意愿, 但教师必须考虑到, 应通过我们的教育, 使学生具有生存的本领, 即能够规划自己的人生, 把握自己的命运, 为自己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2 中职教育中的尊重原则
从教育手段和过程上说, 首先, 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使学生在学校居能安其身, 食能甘其味, 学有所成, 发展有望。其次,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对现实的需求, 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再次, 就是要正确处理教育主客体的关系, 所谓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都是从这个层面讲的。从发展的角度看, 中职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作为最基本的着眼点。
3 中职教育中的优先原则
中职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观, 指的是作为一个教师在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矛盾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关于“谁是本, 谁是末”、“谁为主, 谁为次”以及“究竟谁优先”的基本准则。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 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着力于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教师应该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 学生心中才有教师的位置。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 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教文育人, 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所教学科的性质和功能。教师不能急功近利, 要教在今天, 想在明天。当前, 在教育中应克服“三多三少”, 即知识看得多, 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得少;分数看得多, 实际才干重视得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 对将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忽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只在学科的某个局部、技能、技巧上下工夫, 将会小得而大失。
教不等于学, 教过不等于学会, 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 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一要研究教材, 二要研究学生, 做到胸中有书, 目中有人, 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 要改变课堂结构, 改变教师讲、学生听, 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 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 使学生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信息量大大增加, 能力得到发展。
中职教育之所以要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师德观, 是因为在教育实践中, 按照“物优先”的原则处理人与物关系的例子几乎随处可见。例如, 有些学校的计算机房、实验室很少向学生开放, 只是相当于展示学校实力和供人参观的“标本”;有些学校铺设了塑胶跑道, 但为了保护塑胶跑道及保持操场的清洁, 限制学生的活动。由此可见, 在教育中, 人与物关系的错位, 不仅使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价值变得低微, 而且, 会降低甚至丧失物态教育资源存在和使用的价值, 从而降低教育的总体效益, 也会影响培养学生自信、独立、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4 中职教育中的平等原则
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另一个本质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 必须坚持平等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 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教育中常见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 其中师生关系处于核心位置。然而我国的师生关系却处于教育中最不正常并直接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系范畴。国内一些相关研究证实, 目前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 与教师相比, 自己处于很低或较低的地位。这种长期的非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态, 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是造成我国学生创造性、独立性和开拓精神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在以人为本的新师德观的指导下, 建立一种可逆性平等师生关系, 不仅是改善学生生存与学习状态, 建立进步、健康的师生关系的需要, 也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未来一代的需要。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达到心的深处。”我们不难体会, 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美国学者诺丁斯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写到:“学校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 而是通往智慧的道路。成功不能用金钱和权利来衡量, 成功更意味着建立爱的关系, 增长个人才干, 享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以及与其他生命和地球维系一种有意义的连接。”这里所指的成功, 就是一种和谐。和谐关系、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等, 都是我们要不断努力, 不断追求的方向。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那么学校教育就应以和谐的关系为核心, 以关心为纽带, 在关心中发展和谐, 在和谐中促进关心, 使关心与和谐共生。
一个不被任课教师认可和关心的学生, 往往会成为班级管理的难点, 班级和谐的不安定因素, 这时教师的关心实际上是被动和消极的, 而当该学生重新获得真诚的帮助后, 其学习动力以及对班级的关心程度可能是惊人的。
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一般不可能如亲子关系般亲密, 但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可以使师生逐步建立起亲密关系的, 而关心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5 中职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对学生的培养与管理
民办教育家丁祖诒认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表现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丁祖诒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体现在对具体的人即对每名学生极端负责的教育管理模式中。他在西安翻译学院推行在校学生不准谈恋爱, 不准吸烟喝酒, 强制要求早读、晚自习的全日制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模式。在校期间, 学生不讲汉语, 门卫也是外语专业的学生, 食堂里的师傅也不说汉语, 通过这种完全外语的环境, 改善学生的语言思维。这样的管理模式貌似冷酷无情, 但在这“冷酷无情”之中渗透着的依然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学生的关怀。丁祖诒在北大的演讲《公办民办共筑教育辉煌》中谈到其基本思路。他认为, 在北大这样的环境必须讲宽松自由, 而在西安翻译学院则必须封闭, 因为两者的背景不同。丁祖诒的这番话情理兼备, 语重心长, 表达了一位极端负责任的师长对学生的关怀和珍惜。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严格训导, 表面上好像使学生丧失了自主权, 实际上给予了学生最重要的人生洗礼, 使他们顺利地踏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这不能不说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最好的实践。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氛围中, 学生学习关心社会、关心班级、关心身边的亲人, 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与责任, 进而热爱自我、热爱周围的人与事物, 享受和谐幸福的人生。
教师尊重、关心学生的个性成长, 引导他们树立自信, 学会与他人相处、获得个人修养、逐步完善自身, 实现个体生命成长的和谐发展, 最终享受个人成功快乐的生活。蒉
摘要:中职教育应以教师为本, 以学生为本。作为中职教育者, 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与师德观, 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在中职教育实践中, 以基础原则、尊重原则、优先原则、平等原则等原则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很好地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教育观 篇9
国内国际形势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面对考验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实行以人文本的发展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进行深刻改革,树立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学生教育中“以人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学生教育以人为本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生活、文化等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发展、教育普及使得职务竞争、职业竞争、岗位竞争等社会竞争更加激烈。要适应这样复杂、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期,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素质,是同龄人中优秀群体,然而假如缺乏思想政治素质,就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走以人为本的道路,将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放在主要位置上,培养出具有和谐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从时代发展的视角看,学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学生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人才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对人素质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培养和教育学生思想素质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所以,大学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构建理念,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发挥和调动起大学各种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运用何种途径和渠道建立起政治思想工作的环境,逐渐形成政治思想上强大的合力,确保高校的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实现。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现在大学存在重视技术技能、文化知识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却出现轻视的现象,因此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技能、文化的发展相比较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大学生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全面健康发展,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大学要将培养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全面人才,就必须重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予以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教育路线。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完善人格、找寻真理、认识自我,将自己锻炼成具有良好素质和优秀性格的人,进而能够更加坦然的适应社会、面对生活,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培养他们和谐与独立的性格,让其个性在思想政治的引导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才能和开创精神,最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教师具有的主导地位
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守教育的规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教育是外在因素,学生主体是内在因素,只有让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传统教育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教学形式多以说教为主,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自觉进行反思和思考。长此以往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学生主体的轻视,表现出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思考和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中主体对客体的局面转变成主体对主体的局面,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理论性和实效性。
(二)抑制学生的要求
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求更加重视,强调的整体性,对于学生间的差异性比较忽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根本是做人思想上的工作。高校没有重视社会和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社会本为范式”长时间影响下,大学思想教育采取一体化教学,在教育内容上要求个体要服从群体,个人要对社会进行无私奉献,轻视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在教育中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传统方式以“机械化教学”“言听计从”为主,在教学中学生只能无条件执行教育理念,这和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相悖。在提升大学思想教育成效的同时,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只有了解个性并将其向正确方向引导,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
(三)教育内容不完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具体要求、现实状况有很大差距,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没有以实际为立足点;灌输式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高于其他学科等问题,没有顾及或比较忽视学生在维护和权力履行方面的需要。在开展政治教学时大学生因为没有切实的、正确的思想指引下,凸显出“我行我素、诚信危机”等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不信任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情绪。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的需要,因此主要以塑造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满足社会需要为教学主要内容,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差异。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要进行改革,以此来保护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创造性能够发挥出来,使其拥有健康、正确的生长态势,并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等够尽快实现。
三、构建“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的路径
(一)在教育观念上,要强调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的理念作为基础和实践的前提。首先要将学生主体的功能予以充分发挥,将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增强学生主动性是教学的根本原则。其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强化享用性质的功能,就是此教育能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满足某种愿望和需要,得到幸福、快乐的享受,并在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的引导下,促使人们追求美好、崇高的理想。最后教育实践上要抛开灌输式和强制管理的错误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要求予以重视,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和同情、宽容、信任、理解的管理手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学生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学生的实际思想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们思想变化具有的特点,运用思想教育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要学、想学、主动学的心里,加强学生奋发进取、求知成才的意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活和工作为基础,提升吸引力和亲和力,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简单的语言将理论知识讲活、讲透、通俗易懂;将身边小事讲精、讲深、具有一定理论化。最后运用换位思考进行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和思考问题,不仅仅凭借主观臆断就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批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爱听、想听并心悦诚服进而产生共鸣。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才能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思想政治工作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为了达成此效果,要求政治工作者不但能讲,也要能听,因为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想用自己的思维对教师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学生的角度来地思考和观察事物,吸收和倾听学生思想里面具有的合理因素,只有学生感觉到教师诚意的时候,才能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进而达到教育和共同进步的目标。另外学生不会简单的将教学内容予以全盘接受,他们最终形成的意识也不一定符合教师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知识和道理,让片面的思想向全面方向转化,错误的思想向正确方向转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尊重人的多样性和主观特征,是构建以人为本政治思想教育的真正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才能彰显出工作的人情味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效果,体现出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完善和认识自我,进而有效去适应社会和生活,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摘要:近几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怎样开展大学生政治教育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并在工作中获得一定成绩。然而因为各种原因,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仍出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教育要“以人为本”,将学生当作是教育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本文在分析“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意义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构建起“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学生教育,以人为本,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郭素芳,王丽丽.论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路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1-25.
[2]吴艳杰.试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J].华章,2013-12-10.
创新教育要以人为本 篇10
关键词:创新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民主化,学习自由,吸引教育
创新教育要“以人为本”, 这是由创新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创新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一般教育以单纯的知识传授、知识积累为目标;以记忆显现型思维为主, 拘泥于现成理论;学习内容提倡统一性、规范化。创新教育把教育建立在人的能动性、独立性上, 以尊重、信任、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前提, 注重学生的独立性, 强调学生的参与性, 要求学生不满足现成的知识和结论, 尽力扩大知识面, 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多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 开阔视野, 丰富想象力, 提倡学习的多维性、多元性和自主性。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 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新教学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观”和“知识质量观”的转换为核心内容。所谓学生观, 主要涉及教育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和对学生智能状况的基本估价, 如学生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还是知识的探索者;学生的人格、主体性是否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程度的学习自由 (即一定程度的选课自由、选择教育自由、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学术思想的自由等) 。在中国教育史上, 一直传颂着“师道尊严”, “一朝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 教师往往主宰着一切教育活动, 学生只能被动地学, 只能盲从教师、教材。权威化的教学态度、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统一呆板的教学模式, 都出自于这种传统的、忽略了学生主体性的、陈旧的“学生观”。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下的学生观冲破“师道尊严”的藩篱, 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活动中的学生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诸如对教学科目的主动选择, 对教学内容的能动理解、消化和吸引, 对学习专题的主动钻研、质疑, 对教材、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动超越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这些主观能动性是成功教育的主要动力。许多教育家认为, 所有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 不是被动的, 它需要运用头脑, 不仅仅是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 而不是教师。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为主旨的创新教育, 关键在于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前, 我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学生当做教育活动的主体, 忽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因而,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实现学生观转换的核心是肯定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
提倡确立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并不是抹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只是对教师的主体作用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不能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等同于无上权威的主宰作用;相反, 教师仅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 教师的主体作用仅仅是一种主导作用, 教师的讲授、示范、指导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引导。应该理智地认识到, 在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曲折人生路上, 教师只是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 而不是真理的化身。
知识质量观的转换也是确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知识质量观, 主要涉及如何看待学校传授的知识, 如何评价学生的质量问题。传统的教育把知识作为既定的、永恒的结论传授给学生, 要求学生被动地记忆、机械地模仿, 并以既定知识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质量的最终标准。
以人为本的知识质量观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 而不是现成结论的记忆。从知识的形态区分, 我们可把知识分为既定的知识和形成中的知识两大类。前者表现为一系列既定知识传授的概念、命题、法则、定理等, 后者着眼于对获得知识的机制、规律的探索。既定知识的传授在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为任何人的认知活动都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 没有对由前人知识和旁人知识构成的社会文明的把握, 也不会具备发现新知识的能力。然而, 旨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创新教育应更关注形成中知识的教育。智力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知识质量的主题, 它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与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能力, 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相应地, 评定学生质量的标准也在于学生应用和拓宽知识的能力, 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显然, 这种知识质量观的确立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的。
二、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作风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需要发扬以人为本的教学作风, 这就是教育上的民主作风 (或称“教育民主化”) 。民主体现着对人的尊重, 教育的民主化则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
首先,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和发挥离不开教育的民主化。学生的主体性养成于学生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唯有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实践, 在教育活动中有施展自身才能、发挥自身主动性的机会, 隐藏在学生中的主体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掘, 学生才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其主体性才能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 从朦胧变为清晰。教育民主化追求的目标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其次, 以人格平等为前提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于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基本原则是承认师生人格的平等。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 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把自己看做高于学生一等的人, 抛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警惕自己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禁锢影响和控制欲望,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是在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的必要前提。为此, 教师要善于与学生作学术思想的平等切磋, 并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 从学生的提问、质疑中寻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甚至鼓励学生否定自己的意见;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 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并虚心向学生的长处学习, 以弥补自身的不足;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 学会用“心”与学生作平等对话, 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
再次, 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思维的自由也源于教育的民主化。创新是一种个体思维素质的体现。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来源于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鼓励, 因为智力是个体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一种个性心理品质, 它以个体知识为基础, 受个体认知结构和质量的制约, 因而, 只有个性化的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二来源于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单方面依赖教师的讲解或读书, 而主要依赖于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 依赖于群体讨论和思想交锋, 创新思维往往是群体自由讨论中大量信息轰击的结果。为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努力构建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学习气氛,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 在学习中发掘内在潜力。
三、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
好的教学理念、民主的教学作风最终必须落实于恰当的教学手段。因而, 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是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发扬教学民主作风的最重要环节。
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手段, 即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体现平等、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 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是区别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师一言堂”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手段。
1.启发式教学法
所谓启发式教学法, 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法有两个要点:一是要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 (1) 要努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诸如设计一些有助于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的问题, 提供解决这些问题所必需的研究素材, 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步骤, 提供评判解决问题方案的原则和标准等。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本的教学, 即在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教学。 (2) 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为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 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包括尊重学生提出的古怪问题, 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 让学生知道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 并公开地向学生表示他们的任何好奇心和探究性行为都值得鼓励。 (3) 要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活动, 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尽力倡导轻松活泼的气氛。
2.发现式教学法
发现式教学法即研究型教学法。最早由美国学者布鲁纳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认为, 发现式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是: (1) 教师引导学生以科学家们从事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观察和实践; (2) 提出问题, 以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3) 引导学生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 (4) 重视寻找导致结论的理由或论据。发现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多方面思维, 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丰富化, 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 并养成学生的学术兴趣, 促进其探求未知的热忱, 强化其创新动机。
3.吸引教学法
吸引教学法即努力把学习场所 (如课堂) 构建成令人向往的“最吸引人的场所”, 并以人际交往的情绪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法。其指导思想是所谓“吸引教育”理论。这种理论相信人是有能力、有价值和负责任的, 所有人都有未开发的潜能, 旨在探索发掘人的潜能的激励机制;强调教学的民主化, 认为教育应该是使用、配合的过程, 教师应通过吸引的方式 (如开放的、自由的、平等的对话)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自愿, 而非强迫命令。吸引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环节有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制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政策, 设计吸引人的教学大纲和课程, 提倡尊重和关怀行为, 以吸引、召唤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 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与实现。
参考文献
[1]邰学群.可持续发展、主体性培养与教育民主化[J].教育学, 2000, (5) .
[2]张忠仁, 等.影响创造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J].教育学, 2000, (6) .
[3]李均.论学习自由[J].教育学, 2000, (8) .
[4]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教育学, 2000, (5) .
[5]乔建中, 等.吸引教育: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J].教育学, 1999, (6) .
“以人为本”教育观 篇11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教育政策的改革,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职高的生源量在慢慢减小、生源的质量也在逐渐下降,这样的形势直接给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挑战。经过调查得知,家庭经济收入、单亲家庭、生活环境等都是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这些都会直接导致学生价值观念出现问题,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而使问题学生调整心态,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自信心,找到自身的奋斗方向就成为中职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教育方法“以学生为本”是德育教育的实施重点
(一)要把握好德育教育中的“度”
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的指导者。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改变“严师出高徒”的传统观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有适度的“严”和“宽”,才能使德育教育取得时效性。在教育中,严格的要求是实现教学的基本保证,但是如果过度严厉就容易导致学生口服心不服,产生畏惧,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心理入手使学生真正的服从管理。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上要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更多的发展自己的空间;在学校的德育思想教育工作上,要注意严宽适度结合。比如,一些特殊专业课(如影视表演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活动在课堂上接电话,这样就会使上课老师产生反感,但是在此时一定要问清事情的情况以后再处理,这样不仅解决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畅导致的矛盾,还能从根本上把事情解决。
(二)在教育中要做到“爱”的渗透
教育事业是爱的具体体现,没有爱就不会产生教育。作为中职生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做到以爱为本,以情为先,不亲而教是没有教学效果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尊重热爱学生,做到以人为本,教育者在工作中要注意做到育人和疏导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女学生因为爱美过度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思考学生这样做的缘由,从学生的生理年龄理解问题,告诉学生爱美之心人人有之,但是要在学校的规定之内,从思想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的解决方式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热爱学生的表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使教学工作者做到热爱学生、不放弃任何学生,从长远来看更是点燃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幸福。
(三)“人本化”职业教育可以实行校企合作的方式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在学生在校学习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企业中的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岗前培训等制度教育,使学生对企业内部的要求有一些初步性的认识,并在学习中有所重视。同时要在学生岗前的实践培训中强化人本化的职业教育,指导教师和培训人员要注重对学生的职业化引导,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诚实守信、互帮互助、爱岗敬业等职业道德。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状况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二、完善德育教育的评价体系
(一)需要健全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
在中职院校中,实践是评价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教学考核的形式完备,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强有力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多个方面进行考核,比如说,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的内容、考试的方式、考试的内容等。通过作业,能够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布置与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练习题之外还应该把一些资料、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等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智力的问题放在平时作业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克服了作业的单调枯燥性。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促使学生主动地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在考试方面,尽量增加考题的趣味性和主观性,避免学生以往的死记硬背。
(二)健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是给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将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多元化能够将学生学习知识与拓展能力有效的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多元化需要采用课堂中学生学习评价的多元化以及教师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相结合的形式。课堂上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可以采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视频、动画、图片的形势展现出来,将理论知识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利用问题场景,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演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教师的互动能力。
(三)实施过程与表现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体现了教学工作中的人本化教学。比如,可以将学生的德育成绩按照不同的部分进行逐一评价:课堂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平时表现、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等,几个方面分别占不同的比例,然后将最终的评价结果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入学期末的成绩中。这样的做法不仅减少了学生不及格的人数,而且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自己对日常表现的重视度,促进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娓娓.“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及其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8).194+198;
[2]刘根华.中职学校德育管理模式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36+37;
[3]梁英.结合中职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生命意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2).31+32.
【作者单位】
沈超(1963.11.12-),男,四川广安人,讲师。
教育“以人为本”误读解析 篇12
一、教育“以人为本”误读
首先是教育“以人为本”实施的主体。通常人们多侧重于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认识教育“以人为本”, 将其看作是教育管理层面的一种管理策略。“依靠人 (师生) 、尊重人 (师生) 、为了人 (师生) ”这种理念的实施主体是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者, 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关注人的自由、幸福、尊严、终极价值, 尊重人的个性、人格、权益, 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 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对人进行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培养等等都只是教育管理者的事情, 靠各级各层教育管理者去实现的教育目标。日常教育实践中的人 (主要是学生) 不过是教育管理中的被管理者, 是教育“以人为本”中各种管理策略的承担客体, 正是所谓的学校管理者必须为学生负责。
其次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群体的人, 而非个体的人, 如若把“人”看做是个体的人, 教育“以人为本”就成为教育以我为本的个人主义, 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要让个人感受到绝对的尊重、自由和满足, 学校的一切管理, 必须尊重着“我”的需要而进行, 以“我”是否认可、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标准, “我”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就是“以人为本”, 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 动则抱怨学校管理者“不人文、不尊重”。“以个体为本”强调和期望的是个体的权利, 忽视的是责任, 保护的个人的利益, 损害的是集体、社会、国家的利益。
因此, 教育“以人为本”中的“人”只能是群体的人, 是所有的人。基于整体大于部分的利益分配原则, 在群体人利益面前, 个人只有无条件的奉献, 牺牲自己的合理的利益与要求。具体到每一所学校的日常教育中就是师生个人的需求必须符合或有利于推动学校整体利益和价值观的发展。
再次何为教育“以人为本”中的“本”?它又是如何来衡量的?“本”是根本。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发展或师生的发展, 这本无可厚非。问题是这种“发展”衡量的依据是什么?现实教育中很多时候是以学生的成绩、升学率;教师的学历、收入来衡量的。学生考试成绩好了, 升学率提高了说明学生发展得好, 学生发展得好, 说明学校管理者做到了教育“以学生为本”, 反之亦然。教师的学历提高了, 收入增加了, 说明教师发展得好, 教师发展得好, 说明学校管理者做到了教育“以教师为本”, 同样是反之亦然。
二、教育“以人为本”误区
“以人为本”等同于“以学生为本”
从教育管理层面理解教育“以人为本”, 似乎只能是“以学生为本”。原因很明了, 只有学生是处在实际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终端, 是被管理者;而教师或其它的学校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地担负者管理学生的职责, 相对于学生而言都是管理者。若要提出“以教师为本”或学校其它工作人员为本, 那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个国家的管理即便不是以领袖为本, 也是以部长、省长为本;一个城市即便不是以市长为本, 也是以局长、处长、科长为本, 而这显然有悖于提倡科学发展观的本意。因此, 作为一种管理策略, 教育“以人为本”就完全等同于“以学生为本”。正是由于这种片面的理解导致了现实教育实践中的种种误区:
一方面对保护学生过度。“以人为本”被被简单地理解为迎合学生的天性, 对学生不能说“不”, 不能批评, 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赏识”泛滥成灾;……被误解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和个性, 甚至可以淡化学校的纪律与管理;……被曲解为要无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 迁就和顺从学生[1]。为了学生安全, 春游取消了, 学校不再组织集体校外活动, 有些体育老师甚至不敢在室外上体育课。为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有些学校明文规定不准批评学生, 只能对学生进行赏识, 甚至有报道要求教师不准在学生做错的题下打“×”, 而要以“?”来代替, 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2]。
另一方面学生自己“维权意识”淡漠, 缺乏责任感。空阔的教室里, 悬挂着孤零零的四支灯泡, 几十人班级的初中学生, 在这样昏暗的灯光下上晚自习, 他们的眼睛就是这样坏掉的;在尘土风扬的操场上日复一日, 学生们年复一年地上操;校门口连个路灯都没有;不断的中毒事件使学生遭到伤害, 学校周边尽是些无证的小商小贩, 卫生之差令人瞠目!……如此之类的状况确确实实在现实教育中发生过、甚至继续存在着。然而令人更加感慨的是, 遇到这种种损害学生利益的事件, 一般都是由教师反映、媒体曝光而得到社会的关注, 很少是由学生自己来反映问题的, 更别提学生自己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来抗争。如果你问学生, 他们除了对应该向谁反映 (至多是告诉家长) 、怎样反映感到茫然之外, 他们更觉得这些问题应该由老师、家长提出, 让领导解决 (而这往往会得到成人社会的赞同, 学生只要专心学习, 其它事自有别人解决) 。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 过度保护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退化;甚至家长、老师经常以“都是为你好”而代替学生做决定, 使得学生对自身行为普遍缺乏责任感, “西方人和日本人特别注重责任感的教育。……相比之下, 我们的教育缺少了对责任感的强调”[3]。
再者, 相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的作为“人”的权益遭到漠视。为了“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 有的学校对教师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 一味强调教师要无私奉献, 教师的休息权和获取劳动报酬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动辄以“下岗”为要挟, 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4]。比如, 有的学校将教师每年的聘用大权, 一半交给学生和家长, 每学期终了, 都要请学生无记名为任课老师打分, 每学年还要将学生家长请到学校, 对孩子的任课教师进行评议。最后, 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对老师的考评结果, 决定下年度教师的取舍。如此, 师道尊严差不多已荡然无存, 教师只能一味地追逐考分、顺从学生、讨好家长。还有不少学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打造学校品牌, 不惜推出种种“媚生”之举, 对优秀生源及其家长几乎到了低三下四的地步。而这一条条承诺所形成的巨大压力, 最终又全部转嫁到了教师身上, 他们甚至不敢对学生对家长说一个“不”字。
“以人为本”不能是“以个人为本”
强调集体、提倡“无私奉献”、赞扬“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 这种传统似乎特别在教育“以人为本”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光大。然而, 现实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伦理道德极力提倡‘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无私奉献’以及‘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等道德价值观的中国, 其道德水平却并不如承认利己、保护利己并鼓励人们合理利己的西方发达国家, ……扮演虚假道德行为和进行虚假道德表演的现象在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 故意将自己的钱物当作拾获物上交老师, 以增加做好事的数量, 这类事情许多小学生都做过”[5]。何止如此, 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或是教学评估, 或是出了什么事故学校接受调查, 从校领导到教师教学生集体说谎的事例比比皆是, 美其名曰为了“学校的利益”, 学校的利益就是每个人的利益, 与之相比, 个人道德的诚信、良心的不安、精神的折磨又算得了什么呢?
单一的衡量标准
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在于“人”的发展。具体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 其根本在于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在于学校中每位师生的发展, 然而, 学校的发展, 师生的发展又是如何衡量的呢?
人们在谈论学校的办学水平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学校发展的标准, 其实, 这不仅是在中国, 在全世界“至今, 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代替目前考试的另一种有效的评估方式”[6]。过分强调考分, 必然会导致现实教育中很多教师把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放在语数英的应试能力上, 以统一的标准、大量的练习、过量的作业、过深的内容去训练那些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 并以此为标准衡量学生的好坏, 从而忽视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抹杀了孩子成功的机会, 造成大量厌学的孩子。不仅如此, 人们还经常把班级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发展、学生之间比较的依据。把“学生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作为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学生上学“成功”的唯一模式。
三、正确认识教育“以人为本”
谁是教育“以人为本”的实施者?全面的理解应该就是“人”, 涵盖了社会上一切与教育有关联的人, 具体到日常的教育工作实践中, 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者、每一位在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教师亲友等等相关的社会人员。“以人为本”的起点正在于每个人自己, 首先要“从我做起”, 尽力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学会选择, 为自己的发展负起应负的责任, 在认识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宽容自我的基础上认识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宽容他人。
人作为衡量外界事物的尺度, 首先是从个人开始的, 人对于外界的感受, 对于他人的理解, 都是从自身的感受开始, 所谓的“移情”也是基于自身的感受来猜想、体会别人的感受和想法的, 这是人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必然途径。因此, 在合理、合情、合法的范围内, 教育“以个人为本”应该得到提倡。
从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的角度来说, 作为有着不同个性特长、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途径的人之间, 是无法用统一的发展模式来衡量的。秉承不同办学传统、奉行不同的办学理念、具有不同办学特色的学校之间, 同样不能用统一的发展模式衡量。因此, 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校之间都不存在统一的“好”的模式。每位师生、每个学校只有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 发展优势, 弥补劣势, 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追寻属于自己的“成功”。
由此可见, 走出教育“以人为本”的种种误区, 关键是让教育“以人为本”成为师生的自主愿望, 真正落实到师生日常教育教学行动中, 从我做起, 使教育中的每个人都有勇气、有能力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摘要:教育“以人为本”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 也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然选择。然而, 由于社会方方面面对其理解的偏差, 使其在教育实践中走入了一些误区。全面认识理解教育“以人为本”是教育实践走出误区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教育,以人为本,误区
参考文献
[1]陈继扬, 彭泽平.学校对教育“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N].中国教育报, 2006-8-29: (6) .
[2]武汉市江岸区在《小学教师批改作业要求》中宣告“×”正式退出小学生作业本[N].武汉晚报, 2003-11-2.
[3]航鹰.教育的“第五目的”——责任感 (上) [J].天津教育, 2005, (1) :19.
[4]陈继扬, 彭泽平.学校对教育“以人为本”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N].中国教育报, 2006-8-29: (6) .
[5]扈中平.德育应如何看待“利己”[J].学术研究, 2005, (6) :120.
【“以人为本”教育观】推荐阅读:
学生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09-07
教育要以人为本11-20
以人为本服务护理教育07-17
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10-17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09-10
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10-03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核心12-03
作文网教育为本11-0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人为本07-10
党员干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学习心得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