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精选12篇)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篇1
一、音乐与人
音乐是心灵之声, 在人类文明的漫漫长河中记录传递着不尽的喜怒哀乐、兴败荣衰。音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 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 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
音乐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价值, 是因为它超越了某些民族的、时代的、阶级的界限, 而具有审美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人们可以借助音乐与古人对话, 与不同民族国度的人交流。还因为它作为一种唯一的世界通用语言, 具有超越日常语言的对话传达功能。从这个角度说, 音乐语言不是模糊的, 相反比日常语言更精确, 甚至可以说它是人类的一种最精确的表达方式。应该说, 语言无能为力之处就是音乐的价值所在。音乐超越了语言的界限, 突破了不同民族之间语言的隔阂, “我们即使不懂意大利文, 照样可以体会普契尼歌剧的深远意蕴;我们即使不懂德语, 仍然可以同莫扎特、贝多芬和瓦格纳的音乐产生心灵的共鸣。因此, 音乐对话是人类彼此交流的有效手段”。1
人类需要音乐, 因为它把人本来看不见的生活的本质和规律用活灵活现的音响形象表达出来, 让人从中认识到自身生活的价值;因为它把人的心灵最深处最隐私的东西表现出来, 让人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审美愉悦, 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因为音乐形式与生命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 音乐无处不是人的标志, 从中可以关照人自身。苏珊.朗格认为, 人类的生命形式有四种特征, 即有机统一性、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 这些特征都可以在音乐形式中相应地找到, 这就说明音乐艺术形式和生命形式之间具有同构关系。因此, 音乐可以深入生活, 影响生命, 而且, “与其说艺术影响了生命的存在, 倒不如说它影响了生命的质量, 无论如何, 这种影响都是深远的”。2因此, 人类需要音乐, 归根结底是因为音乐能提高人的生存质量。
所以, 人类生活是离不开音乐的, 如果没有音乐是不可想象的, 尤其是对于人的情感世界来说, 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的重要, 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音乐就是这样与人和人生紧密联系着, 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 反映人的本质, 展示人的心态。
二、“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关系
我们看到了音乐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对人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由此也就显现出音乐教育的价值, 就是指音乐课程的育人价值, 即通过音乐课程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音乐课程是传承音乐文化的主要途径, 也是提高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途径。可以说, 在现代社会, 没有学校音乐课程, 音乐文化就不可能有效传承, 社会音乐环境就不可能净化, 人们的音乐艺术审美水平就不可能提高。这样一来, 音乐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音乐教育有如此的重要性, 那么一个好的、适应于学生发展的音乐教育理念在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的运用, 就会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就是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 结合时代特征而得出的顺应时代的新的教育理念, 它与促进人才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重要作用:
(一) 激发人创造潜力的摇篮
“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 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就没有人类的未来”。“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些话都是江泽民同志高屋建瓴的济世良言。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 时时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要发挥孩子身上蕴藏着的无限的创造潜能。美国教育家杜威在2 0世纪初就率先提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张。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创造力是各种知识、技巧、能力的结晶和升华。而音乐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愉悦身心的同时触发人的创作灵感。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创造能力实际是人与生具有的潜能, 只要有合适的环境和方法, 就能开掘这种能力”。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有“瞎哼哼”的经历, 其实这种“瞎哼哼”就是人类创作本能的无意识体现。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就可以对这种创作本能进行理论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 创造性思维又对创新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创新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止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上, 而是能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并具有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仅仅体现在音乐学习上, 而且会在其他学科推而广之。这样, 其实就开发了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 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 拓展想象力的工具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推动其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是情感艺术, 人们对情感的表达, 往往借助于想象得以延伸。比如俞伯牙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诉诸琴弦, 而樵夫钟子期借助想象, 体会出俞伯牙咏高山吟流水的意境, 遂成为千古知音。
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 这个过程离不开想象。教师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机械地采用讲解、说教的方法, 那么教学效果必定事倍功半。课堂中会出现沉闷、厌烦的课堂气氛;或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层上, 学生人人可以跟着老师唱, 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唱。这样的话想象空间的培养便无从谈起。
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手段。音乐欣赏既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 理解音乐语汇,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通过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音乐欣赏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利用音乐本身非语义的特点, 围绕乐曲的核心内涵, 引导学生借助空间想象和表象联想、展开思想的翅膀、打开思维的桎梏、放飞思想的自由、恢复学生的天性、见仁见智, 对乐曲的理解正确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诚若如此, 学生们获得的将不止是音乐带来的快乐, 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和方法。
(三) 培养审美能力的土壤
人类离不开音乐, 培养人审美能力的教育也同样需要音乐。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 它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它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它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达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展现音乐美。因此可以说, 音乐教育其实就是一种美学教育。
“唯乐不可以伪” (《礼记—乐记》) 音乐思维的特点反映出它直接作用于心灵的本质。所以才最能感动人心, 唤起共鸣。积极、健康、优美的音乐, 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 塑造健全的人格, 赋予人们奋斗的精神力量。而学生时代是人一生的一个非常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 不但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期, 而且是世界观培养和形成的时期。成年后对于善恶美丑的判别标准, 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一时期价值观趋向的形成。在这一方面, 音乐对人的性情的潜移默化, 对人的精神的直接影响, 有时候比政治思想教育来得更加深刻。
音乐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据地位的东西都提供给我们的感性和情感, 能让人深刻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上来探解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 会给我们增添许多有益的启示。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 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 通过建构人的审美心理结构达到对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塑造的目的。所以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弹唱识谱上, 而要引导学生在辨别、审视和欣赏音乐, 最终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目的, 这才谈得上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四)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源泉
素质是人最本质的东西, 是积淀在人身上轻易不会改变的、深层的、稳定的、持久的东西。高素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之一就是理性与感性或理智与情感的协调发展。个体的发展不是单向的, 而是多项的, 理智成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 但不是惟一的方面, 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成长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没有这方面的发展就难以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 只重理性发展而不重感性发展的教育不能算是全面的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感性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感性方面的健康成长,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常常说的多才多艺, 其实就是对于整体素质较高
高的人的一种赞美, 而多才多艺的表现, 又常常被人们赞叹为“琴棋书画, 无一不通”。琴:指的就是音乐, 它是排在第一位的, 可见音乐在反映人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种表述明确的提出, 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 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 (但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这种可能) , 它的基本目标是育人。就像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不是人人成为运动员一样, 基础音乐课的目的也不是让人人成为音乐家, 而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以人为本的教育比任何一种形式的音乐教育都更能体现音乐教育的本质, 它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 “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强调素质教育应该是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 因而我们在日常的音乐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差异, 不要一味地灌输乐理知识和声乐技巧 (很多老师常常把专业音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用到了普通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 , 重要的应该是在让学生在获得音乐知识和精神愉悦的同时具备必要的音乐素养, 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
结语
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离不开音乐的滋润和熏陶, 基础音乐的教育, 不是音乐家的教育。“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反对教育以预设的、人为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 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 强调依据人的天性, 发展人的个性, 开发人的潜能。它建立在充分理解人和尊重人的基础上, 理解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尊重他们的各种需求和个性, 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培养其具备综合审美能力。因此, 可以说“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是现代音乐教育的灵魂。
参考文献
[1]顾明远著:《教育:传统与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2]曹理何工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苏珊·郎格著:《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编:《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教育部主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三连书店2001年
[6]王安国吴斌著:《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7]郑莉金亚文编著:《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杜威著:《美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黑格尔著:《美学》商务印刷馆1983年版
[10]顾春等编:《素质教育百问百答》开明出版社1997年
[11]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12]郭声健著:《艺术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篇2
通过“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个人发展的解放要求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追求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关于发展的普遍规律,它不仅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个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个人的发展更具有深刻内涵和指导价值。
李世民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也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核心动力,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一)作为社会群体的组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努力释放人的潜力,迸发人的活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社会
群体是主体。各类社会组织应该制定符合个人利益、价值和追求的方针政策、适应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规章制度,以正确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正视人的地位,发挥人的作用,满足人的利益,体现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珍惜人的生命,激发人的追求,从而来引导、规范、保障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我认为必须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是要树立正确理想。有了正确理想的指引,个人就有了方向和动力,为这个理想而奋斗终身。
二是要珍惜工作岗位。每个人的发展是离不开对社会、对工作的奉献,所以一定要珍惜工作岗位,为社会、为他人无私奉献,在奉献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三是要坚持与人为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在社会群体中个体的发展,强调了每个个体之间要团结友爱,精诚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这样,每个个体在集体中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才能,促进集体的建设,同时也实现了每个个体的价值了。
二、执政为民,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执政为民,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广大党员干部要带领群众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脚
踏实地实施工作,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
(一)要十分真诚地人爱人民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如:学校开展的常态课、教研月等活动,都是以广大教师为群体的基础上,深入教学一线去听课,去指导,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与疑难。
(二)要时刻关心群众疾苦,帮助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群众利益无大小轻重之分,再小也必须认真对待,也要全力办好。
如学校针对教师基本住在市区,中午没地方午休,专门开辟了了“教师午休室”,设置了高低床、柜机、窗帘等实施,布置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教师休息室,让教师在工作疲劳之余,在休息室稍微休息一会儿,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环境,让教师能安心教学,共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了、努力。
(三)要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以民心为镜,以民意为尺,以民情为杆,努力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如每年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学校都是在3月的教师大会上进行集体讨论、表决并通过的。针对去年体育教师的奖励过大,学校各任课都有很大意见,要求提出整改。在今年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上,以年级组为单位,提交绩效工资分配的方案,其中涉及的关于体育教师的奖励这部分,通过讨论、举手表决,进行了重新修订,以广大教师
都能接受的一个方案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以教师的所呼、所求,而相应进行调整,真正做到了以以民心为镜,以民意为尺,以民情为杆。
“以人为本”的教育解读 篇3
关键词:教育;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3-0009-02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的发展观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纵观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大致也是如此,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发展。科学发展观正是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时,就迫使我们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关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教育的时代使命。
一、“以人为本”实现人的科学发展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解放和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也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
具体讲来,“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关系,德育与教学关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总目标。在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发展的同时,加大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人。实行现代科学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相结合,良好的人文教育不仅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更主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实行专业性教育与综合性教育相结合,让学生的建树建立在较宽知识面的基础上;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的培养不局限于书本和学校的范围,培养学生广阔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社会责任感。
“以人为本”的教育,同时也应以学生兴趣为本。学校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文化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培养的基础上,使学生兴趣得到保护和尊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高水平的教育不应仅着眼于人的生存,将人作为生产的手段,而应着眼于人类更高水平的追求,体现更多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关怀,使人更好地生活,而不仅仅是一种生命的存在。
“以人为本”的教育,还应以学生个性为本,是开放的。有张力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不仅要承认差异、允许差异,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即能包容个体的正向差异,也能宽容个体的负向差异,形成正确的学生观,更要培养差异,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要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形成科学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同时。教育评价体系也应对个体的差异性和个性给予同样的尊重和包容。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改革以分数为本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评价观。从而真正解放学生的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人民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而是全体人民。同样,我们的教育也不应只面向或偏向某一类学生或某一类人,不应因为人的某种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而应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人民。这就要求我们促进区域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日益加剧,区域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也日益拉大。由于过去教育公共投资不足。教育政策价值失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形成了城乡之间教育的天壤之别。要改变这种局面,各级政府必须转变教育政策及观念,重视和发挥教育所具有的减少贫富差距、增进社会公平的功能,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加大对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投入和政策倾斜。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控制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其回流。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解决好人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与教育机会的实际不平等的矛盾。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远程教育网络,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使农村的孩子能够共享城市的教育资源。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解决好大众对教育的选择性不断增加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使“择校”现象得到治理。
同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以提高质量为重点,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使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得到切实维护。
瑞典教育家T·胡森认为,就个体而然,教育公平有三种含义:第一,起点的平等。指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开始其学习生活的机会;第二,过程的平等,即在教育过程中(包括教育条件和师资),个体受到平等的对待;第三,结果的均等,这种均等指向最终的学习结果和目标。即学生获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普及义务教育,进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可以说。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教育起点的平等,我们应将目光更多的投向教育过程的平等,有了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即实质的公平,才能真正体现和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是着眼于人一生的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即充分发挥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极大地促进并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向个体提供发展可能性的过程,包括挖掘个体自身具有的可能性和提供外部条件上的可能性。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对学生的一生负责,都要为个体今后的继续发展做准备。
(一)为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激发持久的动力
这种动力的激发,即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和勇气,使每个个体潜力得到充分的释放。也是实现人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教育应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而不只是“此段”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求知的欲望是很自然的。过于急功近利的教育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丧失持续学习的动力。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不能以牺牲学生学习兴趣为代价来谋求“此段的成功”,应当使学生感到接受教育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情,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终身服务社会的理想和信念,使其有更持久的热情跑完全程。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应该去发现每个个体的潜质,从深层次上挖掘个体发展的潜力,并能将之外化,最大的发现并使其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提升其参与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不断的拓展其自主和谐发展的空间,让生命得到无限的舒展。
(二)为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的保障
提供保障,即为人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足够的营养供给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及条件,这是实现人可持续发展的充分条件。
当今信息化社会,知识更新节奏加快,社会就业岗位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才竞争加剧。岗位流动节奏加快,这些时代特点,要求每一个人必须在一生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我们的教育要适应这种需要,必须打破一次性学校教育。向教育终身化、学习社会化迈进,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终身化教育,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教育建设成为一个面向每个个体终生的开放的系统,横向扩展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纵向延伸到一个人一生历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逐步形成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环境学习化、教育手段信息化、教育制度开放化的学习型社会,满足每个公民在任何阶段想要接受教育的愿望,为其一生的持续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以人为本”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追求成功和幸福提供最全面、最持久的教育影响力,使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拥有持久的力量和过人的勇气以及足够的营养和宽松的环境。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使全体人民都能得到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篇4
一以人为本的小学音乐教学新理念
以人为本, 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素质教育实现的必要途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观点, 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 也是不断推进教育改革、进一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就学校教育而言, 就是一切以学生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 促进其健康成长。
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表明, 学生的学习成绩依赖于较强的动机和较高的兴趣。但有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除了一部分从小就对音乐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之外, 大部分学生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学习音乐的。由于儿童处于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 自控力和意志力都比较薄弱, 因此他们较难坚持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科目。因此,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 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充分在课堂中发挥音乐的魅力。在课堂开始前, 教师要精心创设于教学内容相应的音乐情境, 通过引人入胜的课堂情境引导学生投入课堂;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以及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 巧妙地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穿插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
二以人为本的音乐教学新途径探索
1. 设计参与型活动,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要实现音乐教学的以人为本, 就需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可通过开展多种有趣的竞赛活动,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如“我是音乐之星活动”, 通过在活动中设置多种音乐竞赛环节, 包括男女生合唱竞赛、单人歌唱比赛、双人合唱比赛等, 来鼓励学生们努力上好音乐课, 记住歌曲的准确旋律和完整的歌词, 并能在舞台上以自然大方的姿态呈现出来。通过以上比赛环节, 最终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同学, 并颁发音乐之星的奖项予以鼓励。另外, 还可以开展音阶接龙的小活动, 即把不同的音符以开火车的形式由全班学生接下去, 每位学生唱一个音, 过关的话即顺利进行下一项, 不过关的学生可进行适当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 教师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掌握情况, 使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活动。
总之, 教师要善于发明新颖有趣的教学活动, 不断变换活动形式, 并根据活动结果进行适当奖惩, 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兴趣, 实现音乐教学的以人为本。
2. 突出音乐兴趣, 提高审美体验
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主观因素, 它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存在一个误区, 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过多传授知识和技能, 授课内容过于专业性和机械化, 忽略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把小学生当作专业艺术人才培养, 导致音乐课教学内容过于抽象、难度较高、课堂枯燥无味, 长此以往学生便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为此, 教师应注意吸取以往英语课堂的教训, 在音乐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 还要注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多设置一些丰富有趣的音乐活动,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 让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乐园, 学生在其中自由畅游, 感受音乐的魅力, 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鉴赏能力。比如, 教师通过课前律动调动学生的音乐热情。在上课前教师利用音乐设备演奏一些节奏明快、欢畅的乐曲, 并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感受音乐, 让他们在音乐的引导下自由地律动, 从而使学生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进入音乐的境界。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音乐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育理念, 充分认识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 教师常常混淆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两个概念, 无限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采用“乐理+唱歌”的单调教学形式, 即在向学生灌输乐理知识后, 再进行歌唱教学。这样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导致教学内容浮躁乏味, 课堂毫无新意可言, 学生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 自然无法进行音乐创新。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先解除对学生个性的束缚, 还原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 让学生在自由、开放、民主的环境中学习。
首先, 让学生做音乐教育主人。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 充分展现亲和力, 和学生做学习、生活中的朋友。只有这样, 才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提高学生在音乐学校中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其次, 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关注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色和音乐学校情况, 适当进行因材施教。最后,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音乐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切不可将自己的理解替代学生的理解, 要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在自由的氛围中充分进行音乐创造。
三结束语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读.doc 篇5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解读
作者:王双全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9期
[摘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非是与以社会为本相对立的个人本位,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而要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学生与知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育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 生活世界
[作者简介]王双全(1962-),男,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内蒙古 赤峰024000)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4-0149-02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
一、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以人为本不是与社会本位相对立的个人本位
历史上,关于教育价值观的问题,长期存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之争。以社会为本,是以社会为目的,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集体和社会是第一位的;以人为本,是以人为目的,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把人当做社会中的活生生的个体,关注社会在满足人的发展方面所提供的条件,人和人性是第一位的。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发端于文艺复兴时期,进步主义教育家高举人文大旗,反对欧洲中世纪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制,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经院的蒙昧主义,赞美人的力量,颂扬人的理想,提出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的价值就在于使人享受尘世生活的幸福。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的意识的觉醒。恩格斯热情地评价文艺复兴是“地球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一次革命”。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们继承和发展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人的自由平等,崇尚理性和科学。康德作为启蒙思想的集大成者,提出了“人以自身为目的”的人本思想,并将人本思想融入教育思想中。此后,人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教育理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
在我国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基本上是以社会为本位的,长期存在着忽视人,忽视人的发展,忽视人的主体性的状况。新时期,我们提倡以人为本,绝不是与社会本位相对立的个人本位,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总体上是一致的。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发展水平取决于他们所依存的社会发展水平,个人的内在世界和自我意识等精神因素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有属人性,社会生活是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前提,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本原和基础,社会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个人的自我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必须克服以主客二元分立的知性逻辑去把握人和社会的关系,不能将社会与个人对立起来。事实上,即使是历史上的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也并没有完全把社会和个人对立起来。总之,教育要以人为本,人以及人的发展应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但同时要看到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二)以人为本不能陷入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是世间万物的主宰,人控制周围的一切,包括自然界。在古代,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极其有限,人敬畏自然,就像敬畏神一样,在自然面前,更多的是顺应自然,听从自然命运的安排,也就出现了最原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到了16、17世纪,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对自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人征服自然的意识开始萌芽。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建立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开启了唯人类中心主义的先河。在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下,人主宰一切,这种思维方式虽然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了萌芽,那时,普罗泰戈拉从相对主义感觉论出发,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着不存在的尺度”。但真正开始以人的存在与发展为标准来考察事物的意义和价值却要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体性的高扬,唯人类中心也逐渐凸显。培根强调,“哲学的对象是自然,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而哲学的目的是控制自然,„供给人生新的发现和新的权利‟,并呼吁„人类的知识与人类的权利是合一的‟要建立人对万物统治的帝国。”唯人类中心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利用高科技,掠夺性地开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反过来,自然界对人类进行了无情的反击,人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以人为本的教育,不能培养唯人类中心的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人为本就是我们能够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和自然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共生”的,通过教育,使人们须树立生态意识,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人要认识人类自身的行动对自然界的长远影响,这种认识越是深入,人们才越能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能存在了”。
(三)以人为本,要以具体的人为本,不能以抽象的人为本
传统的教育中只有抽象的人,教育者只看到受教育对象的共性,着重培养的也是人的共性,将人最终发展的结果抽象为真、善、美的集合体,人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差异完全被搁置一边。奈勒在《教育、知识和关于存在的问题》一文中写道:“许多领域的课程使我们得出同
一个结论,即这些差异的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在磨平个性消除差异的过程中,做了许多不公平的事情,使许多个性受到侵害。”的确,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复制性的而非生产性的教育方式,学校就像一个大工厂,按照统一的生产流程和标准模式塑造人,具体的生动的人在批量生产中消失了。
人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现实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有情感、有欲望、有理智、有道德、有思维、有灵魂的人。人和人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世界和思维方式。让所有人在同一模式中共同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教育要承认个别差异的存在,并要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为每个人提供适当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使教育成为真正为人的教育。
二、以人为本,还人以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还学生以应有的主体地位,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
(一)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讲,在知识面前,在物面前,毫无疑问,人是主体,但事实是,知识常常控制、支配人。在传统教育中,人们认为存在着客观的、永恒的真理,而真理的普适性和永恒性就赋予了自身“绝对的霸权”,真理被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成体系地编入了书本,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出发点不是学生而是知识,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而是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不是从学生的需要和发展考虑,而是从知识的传授和被掌握考虑。知识已僭越了人,成了控制者。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告诉我们,世间没有永恒客观的真理,知识是生成的、境遇性的、相对的。詹姆士·莱特希尔曾表示,他愿代表同仁们自责,因为“三个世纪以来,一直用牛顿思想体系所主张的决定论,把受过教育的公众引入歧途,然而从1960年起,这种决定论经证明是不正确的”。随着知识的真理性和永恒性的消解,真理已被拉下权威的神坛,知识只能还原为它的本体,于是,学生也将找回本属于自己的主体地位,恢复其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敢于批判,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二)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绝对的主体,学生成为客体被包含在教师的主体性活动中,学生沦为了被训练、被征服的对象。教育要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自主的、创造性的个体。学生是自主的主体,但绝不是单个的“自我主体”。“自我主体”中的“我”完全以“我”个人的意愿为标准,衡量与周围他人的关系,尽管“我”的存在必须由他人来反映,他人是“我”反观自照的镜子,甚至只有借助于他人,“我”才能实现自身的目的,但“我”仍将他人看做是外在的客体,将他人看做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如果学生的主体陷入自我主体中,那么,强调学生的主体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就会像传统教育中教师绝对主体的状况一样,学生将以自身为中心与对方建立主客体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仍然是对立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
关系之中,当人的自我主体在现实中遭到抵制和失败时,人不得不超越自我主体,从单个的个体转向关系中的个体,逐渐摆脱从单个人角度看待问题的方式,开始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由“自我主体”开始走向“交互主体”。哲学家布贝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决然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其特征是“我与它”,在这种关系中,个人以纯粹客观的方式看待外部的东西,把它看做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加以利用和操纵的物。另一种是“我与你”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内在的意义世界,同时,两个人之间相互信任,彼此信赖和了解,都是主体。
由自我主体走向交互主体,这是学生与教师应有的关系。教师不必高高在上彰显自己的权威,学生也不必将教师排斥于自身之外,教师依赖自己的人格魅力获取学生的信任,学生也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不再是真理的拥有者,而是和学生一样,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教师与学生携手共同探索未来的世界,以相互之间的人格独立、平等为前提,在精神与心灵的对话中达成共识,通过理解和共情达到视阈融合,师生相互依赖,共同发展。
三、回归人的生活世界寻找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般认为,对生活世界的研究是从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的概念之后。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指我们生存于其中,我们的一切活动和社会产物都得以产生的现实而具体的生活境域,它是科学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现实基底,生活世界是经过现象学还原之后的那个最后的“剩余”,它是一个和自然科学所处理的“死的世界”相区别的“活的世界”。
长期以来,人们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只生活在抽象的科学世界中,科学世界崇尚理性,人是绝对理性的人,没有了丰富的情感,没有同情心和爱心。在科学世界里,外部的一切成为外在于人并由人控制、支配和占有的对象,人与外部世界陷入了一种尖锐的对立状态中,外部世界对人只有功利的价值,人冷静地甚至是漠然地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周围的一切,对实证的自然科学顶礼膜拜,使人陷入了精神上的极度空虚,科学、技术、理性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而且技术越发达,人被奴役的程度越深。人在不知不觉中异化为机器的附庸。米歇尔、福柯声称“上帝死亡的时代”正在被“人的死亡”的时代代替。弗洛姆也宣称:“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危机、核武器造成的威胁,人们不得不反思,科技的进步为什么没有将人类引领到幸福之境呢?反思的结果是,在盲目崇拜理性的过程中远离了人的生活世界,人的情感世界荒漠化、生活世界殖民化。人类终于认识到科学世界是人类建立在异乡的家园,而只有真实的情感世界、生活世界才是人的真正的栖息之所。
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中小学教育目标的研制过于理想化,标准过高,且素质结构单一,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远离生活世界,远离现实社会发展对人的基本要求,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在制定素质教育目标过程中,构筑了一个又一个崇高而又完美的素质目标体系”。教育源于人的生活需要,教育世界本应与生活世界融为一体,但在科技理性的统治下,教育只局限于科学世界中,只有抽象的、以客观的“真”为目的的概念、命题和逻辑推演,以科学知识、书本知识唯上,丰富的教育内容只剩下了抽象的符号和定理,教育的手段和过程
也完全被程式化,学生变成了学习的机器,教育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回归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开放的、鲜活的、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世界,只有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基本需要,才能关照人的精神成长,关注人的生命的体验。学生的现实生活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回归生活世界,不能只盲目追求普适性原理和对绝对意义的价值追求,而是要走进人的生活世界对人的存在境遇和生活意义给予关注并展开反思,去追寻人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一定要离开科学世界,回归是超越性的回归,最终要实现科学世界、人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融合。
[参考文献]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以人为本 教育观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66-01
以人为本是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施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创新,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确保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1]。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意义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就是要以维护大学生的尊严和权利为前提。不仅要对学生做好教育工作,还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并且还要做到能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及帮助学生,这不仅是新形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基本的教学要求,也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第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主要方式。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只重视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而轻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学习结果、而轻视学习过程;只重视强制性的灌输、而轻视接受成度;只重视集体的表现、而轻视个人差异等问题,这种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了转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教育观念得到有效的转变。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强制灌输与接受程度、集体表现与个人差异等在教育过程中都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第二,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必须对育人环境引起重视。当前形势下,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中的利益关系、就业方式、分配方式等逐渐多样化,人们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其选择性、差异性以及多变性等都日益增强。这对将要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部分大学生心理焦躁不安而精神逐渐淡化、思想素质不高、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等多方面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现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起着激励、导向以及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虽然已初步建立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评估体系,但对评估标准方法来说,还不够科学和完善,主要体现在评估的对象远离了现实生活的实际以及评估的组织构成不合理等。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缺乏人性化、特色化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在评估方法、评估对象、评估结果以及评估组织构成上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合理性、实效性等[3]。在如今这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社会主义新形式下,本着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能够不断完善,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成长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关念,有利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可以使大学生的价值、力量、作用都能得到充分的肯定。这就需要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转变教育方式,要凸显“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的主体地位,并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结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彼此平等对待、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同时,对于大学生身上的优点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而对于某些思想政治素质存在不足的大学生,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随时关注他们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思想动态,才能及时纠正大学生错误的思想观念。总之,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才能让大学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所在。
(二)建立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因材施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教学方法,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对学生之间存在的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能力以及自身不同的政治素质等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体系,可以尊重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建立因材施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首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群体分类,并根据这种差异性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其次,教师应把指导教育与学生自我素质教育相结合、把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解决学生生活各方面问题相结合、从而才有利于建立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三)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其激励机制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金”,对于思想政治素质突出大学生,包括个人和集体,都给予适当的奖励;在精神激励中,可以为大学生设立“思想政治素质优秀者”、“思想政治素质模范”等荣誉奖,并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的结合,以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后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227-228
[2]孙豫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的创新维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77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综述 篇7
一、树立“尊重学生”的教育观念
“以人为本”, 首先是要尊重学生, 尊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没有尊重就不会有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观。
(一) 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素质教育, 在中小学校校园里“小音乐家”到处都是, 这些孩子们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的艺术比赛, 教学中教师也特别偏爱他们, 鼓励赞扬都留给他们, 使大多数学生受到冷落。音乐教育成了少数人的专利,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每一名学生, 教学中就要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师选择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 确定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进度时, 应根据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考虑, 衡量教学效果应以全体学生掌握的知识, 技能的程度为标准。多鼓励和赞扬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 在音乐课外活动设计中, 要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适应多数学生不同音乐能力, 不同兴趣的需要。例如:开展班级歌咏比赛活动, 组织音乐兴趣小组, 举行音乐欣赏讲座等。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感受音乐的乐趣, 成为音乐的主人。
(二) 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自尊心人皆有之, 学生也是人, 也有个性有尊严, 作为一名教师应是学生心灵的卫士, 切不可随意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那样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奋发学习, 还会使之失去对音乐的兴趣, 甚至产生厌恶感, 憎恨音乐课。教师不经意的伤害, 也许扼杀就是“贝多芬”, “莫扎特”。保护,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还能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和成就感。尊重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尊重学生个性的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 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意见与见解, 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学生的创造成果等。日本著名的小提琴家、教育家曾多次呼吁:“孩子的生命不是自己私有的, 生命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美好力量”。应该说生命是崇高的、伟大的力量, 作为教师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 大自然给予孩子们这一美好的生命, 如果把他变成“废料”那就太遗憾了。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责任, 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应该一样的尊重。
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音乐是以情动人, 其感染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如果我们在孩子没有愿望的情况下, 强制他们去学习音乐, 那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使学生憎恶那些监督他们学习音乐的人。许多学生在一入学时对于音乐课特别有热情, 但是, 由于教育形式的陈旧老化, 使之渐渐地不喜欢音乐课, 在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之前, 就拒绝和放弃了学习音乐。这种现象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为了学会一首歌曲, 必须先唱那令人头疼的“小蝌蚪”, 还得搞清这个音符唱几拍, 哪个音符有多长等。明明是非常好听的乐曲, 非让我们搞清几个乐段, 还必须按照老师的思路想象每段都描写了什么?最可怕的是乐器课, 学生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枯燥的技术练习, 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乐器。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控制中, 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失去了自由, 这种被动接收方式, “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令许多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兴趣。“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 必须改革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 创造的学习, 学会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关键是在教学中如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
1.从参与授课形式上解放学生。
改变固有的座位排列,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可设计成弧形、半圆形、蝴蝶状、轨道状、自由式等,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2.从思想上解放学生。
教师要放下权威变成朋友, 让学生处于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
3.变动学习成为主动探究。
学生的学习同样是一种发现, 学习者自己发现的才是最重要的和富于个人特色的知识。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知识, 要比教师教的印象深刻得多。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点拨。
4.注重情感互动。
由于音乐形象是模糊的、非语义的, 在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由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情感表达, 21世纪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双向的活动的过程, 一方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也是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和受到启发。
5.改革教材内容
音乐教师要大胆地参与改革于创新, 不要被教材所束缚, 寻找学生喜欢的内容与形式。我国的民间音乐浩如烟海,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收集、去探索。比如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 京剧音乐的生成与演变等。与学生一起感受民间音乐。如今流行音乐已经深入人心, 很多学生都是“追星族”, 我们为何不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当然教师在选材时要慎重, 像《大中国》、《黄河源头》、《青藏高原》等, 都是良好的音乐教材, 既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又达到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三、让音乐课贴近生活, 树立“音乐生活”观
一位哲学家说过:“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 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音乐艺术几乎无时不有, 无时不在”。音乐即生活, 理解生活才是理解音乐。音乐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放的态势, 强调应用和生活。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堂及课本上, 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都难以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 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音乐教育内容向真实生活化, 更多地联系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设计教学, 增加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的流行音乐, 通俗音乐内容, 学会探索并处理现实音乐生活中诸多实际问题。
让音乐教学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好, 让生活溶入音乐教学, 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教室, 把大自然与社会作为音乐课堂, 不拒绝社会, 不脱离时代, 设计出开放的、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音乐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音乐, 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在创造中理解音乐, 现实从“知识本位”到“人的发展为主”的飞跃。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去设计自己的音乐天地。比如说:1、设计并制作一本学生喜爱的歌曲集, 2、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去音乐厅听音乐会, 3、收集有关音乐方面的资料:如“某个音乐家的生平, 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等。4、认识了解国粹“京剧”。5、组织同学音乐会或家庭演出。6、出版音乐小报。例如, 可以是校级的, 也可以是班级的;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自己设计版面。7、举办座谈会, 谈谈你对通俗音乐的看法, 聊聊你喜欢的原因等。
总之, 音乐教育生活化, 必然使音乐教学充满活力。让音乐教学贴近生活, 走进生活。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音乐的存在, 不必顾及“五音不全”, 打开音响, 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 因为音乐的一切就在你的身上。
摘要:音乐学科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 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改变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观念, 提倡解放、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内容转向真实的生活化,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尊重学生个性, 以学生全面发展我为本, 及“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念。
关键词:音乐,以人为本,教育观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篇8
一、音乐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必要性分析
和其他领域一样, 作为音乐教育同样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潜力。音乐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可以对学生的创作本能进行理论指导, 帮助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模式, 而创造性思维又对创新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创新意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止停留在对知识的记忆上, 而是能够创造性的运用知识并具有探索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仅仅体现在音乐学习上, 而且会在其他学科推而广之。这样, 其实就开发了每个学生的创造潜力, 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拓展人的想象空间。一方面, 音乐是情感艺术, 人们对情感的表达, 往往借助于想象得以延伸。另一方面, 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 这个过程离不开想象。教师如果不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机械地采用讲解、说教的方法, 那么教学效果必定事倍功半。课堂中会出现沉闷、厌烦的课堂气氛;或者是停留在肤浅的表面层上, 学生人人可以跟着老师唱, 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唱。这样的话想象空间的培养便无从谈起。
再次, 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通过对人的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 帮助人借助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达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展现音乐美。其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弹唱识谱上, 而要引导学生在辨别、审视和欣赏音乐, 最终达到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目的。此外,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还能通过积极、健康、优美的音乐, 陶冶人们的心灵, 塑造健全的人格, 赋予人们奋斗的精神力量。这比政治思想教育具有更加深刻的作用。
最后, 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能够坚定不移地把教育的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 “育人”而不是单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强调教育应该是有顺序、有层次地进行, 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差异, 苏霍姆林斯基就曾多次表明了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 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可见,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是提高人全面素质发展的源泉。
二、“以人为本”理念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
(一) 充分重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每一个学生对音乐的朴素爱好都是与生俱来,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 并不是因为对音乐没有兴趣, 而是对死板的音乐教学没有兴趣。要做到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首先, 教师在教学当中, 应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 了解他们的心理追求。其次, 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主导角色, 要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 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么学等一系列问题。再次, 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流行音乐中有许多鲜活的、时尚的因素充实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中, 必然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最后, 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如师可以用表演赛、闯关擂台、评选班级艺术之星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成为音乐教育的中心, 把音乐课变成学生们的兴趣课, 让学生在唱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 我们的教学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二) 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 它所表达的意境, 或雄壮, 或柔美, 或激昂, 或温馨, 或喜悦, 或悲凉, 凡此种种, 它所表达的内容, 并不同于直白的文字描述, 而且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拥有更广泛的外延。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采用合作的学习方法, 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 充分展开想象, 鼓励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把幻想的本能理性地引导成想象的本领,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音乐本身的理解和感受, 推而广之, 这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也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 侧重关注学生对音乐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当中, 练习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 但是, 机械地练习和训练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变“训练”为“体验”, 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途径。一是变训练的“单纯目的”为体验的“多重目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在某一时间范围内掌握某种技能或技巧, 而且还应注重学生感受、领悟、体验到了哪些内容。二是变训练的“消极被动”为体验的“积极主动”。在音乐课堂上,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 帮助他们克服在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三是变训练的“枯燥单调”为体验的“灵活多样”。例如让学生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就可通过接拍球的练习来感受。可见, “训练”是教师的一厢情愿, 而“体验”则是学生的自觉参与。体验的过程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过程, 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会共同获得进步。
(四) 科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的传授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也往往过分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极大的束缚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创造潜能的发挥。音乐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重视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首先需要一种创新性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应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气氛。作为一个学科, 不但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而且要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其次是教育机制的创新, 构建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
(五) 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教育是通过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对于“美”的诊释, 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和真实。鉴于音乐美实质上就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力求做到“以情动人”。要善于以“周围世界”为源泉, 以美为突破口, 以情为手段, 创设一种“情境”, 促使学生在情境与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其次, 教师要充分发现和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要尽可能地提供
多媒体复调音乐教学初探
吴成祥1王茜2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复调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 需要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本文介绍了运用多媒体复调教学的意义, 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制作复调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希望能够为复调音乐教学拓展一条新的思路, 提供一种的新的教学手段, 并对复调教学作出一点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复调多媒体教学手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钢琴与理论教研室的老师们经过多年的努力, 在复调课程教学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以《复调音乐基础教程》[1]一书为教科书, 并将《对位与赋格教程》 (上、下册, 杜博瓦著) 作为参考资料。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学生的实际写作程度为衡量标准, 在相同知识点运用不完全相同的教授方法, 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对位技法, 为今后的音乐创作打下良好的复调写作基础。在教学方式上, 采用上集体课与改作业, 改题相结合的方式, 既有集体课讲授, 又有当面讲解作业以及作业批改。与此同时, 教学手段不断更新, 教学内容不断扩展。教学方式经历越多改变, 提高上集体课的效率越成为重中之重。因此, 作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手段研究, 成为迫在眉睫并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 利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逐渐开始普及。而其中的多媒体计算机课件辅助教学以其多维的教学模式, 高效的教学效率, 以及具有的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等诸多优势, 成为了令人关注的热点。与长期以来固有的钢琴辅助教学模式相比, 多媒体教学更加丰富和多样, 但是我们在教学中, 并没有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 仍然有时运用原有模式教学, 因为这样可以增加灵活性, 应付可能在课堂上发生的一切教学事件。
一、运用多媒体复调教学的必要性
运用多媒体进行复调教学, 无疑在提高教学效率, 丰富教学手段上都非常必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音乐学院开设的复调课程, 在以《复
调音乐基础教程》为基础, 进行复调音乐教学的实践中, 逐渐发现教材上的谱例, 多是以钢琴谱、钢琴缩编谱等编写, 用钢琴演奏, 很难听到实际用乐器演奏或人声演唱的音响。如果在课上听到的全是钢琴音响, 回家写作的也都是钢琴曲, 实际上, 复调是与音乐作品结合紧密的课程, 是写作各种音乐作品的基础, 而大部分的音乐作品都需要各种乐器以及人声来演唱演奏, 听惯了钢琴也写惯了钢琴复调音乐的同学们, 怎么能应付更广泛的音乐作品写作需要呢?所以学习复调需要聆听现实的音乐音响, 指导学生写作, 为他们以后的音乐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因为篇幅原因, 复调教科书上的谱例, 多是片断, 不能
感受到完整的音乐, 不利于学生对音乐的真实感知, 从而真正用复调思维写作各种体裁的复调作品。复调音乐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 有各种完整的复调体裁曲, 也有运用在作品中的复调段落。无论是怎样的复调音乐, 都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和体裁特征, 如果
给学生各种风格的音乐实践和音乐体验,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此外, 还要培养学生以审美态度享受音乐的能力和情趣, 从而净化心灵, 塑造其完美人格。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真正体现审美价值,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教育。
(六) 辅助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音乐可以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 浸润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 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因此, 就整体学校教育而言, 除政治课之外, 音乐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艺术, 特别是音乐, 道德内容是其灵魂, 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断章取义, 将无法呈现出完整的复调来。对于复调这种逻辑性非常强的音乐形式, 不演奏到整段甚至整篇结束是不能体现其结构的, 因此, 将教材的音乐内容用多媒体手段完整地表现出来, 是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3. 复调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复杂, 有文字、谱例、音响、
图表、结构图式等, 需要有一样能够综合一切因素, 迅速表达所有教学因素的载体, 而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突破传统, 是一种万千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教学工具。其实用性、综合性、丰富性突出, 使教师能很方便地一次性将所有的教学内容全部展现出来, 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乃至备课的效率。
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到, 相对多媒体复调教学而言, 传统复调教学法也有其相对可取的地方:传统教学中, 教师如果讲到一个知识点, 通常是先口述, 学生记笔记, 然后教师才把知识点或者提要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在听教师口述时, 先根据听到的内容自己理解, 再记下笔记, 这种记忆其实是非常深刻的。而如果只是打开多媒体计算机课件的页面, 直接让学生看到知识点的文字, 学生根据字幕抄笔记, 没动多少脑筋, 这样学习多少有点被动。如果想避免多媒体计算机课件教学中易出现的这个问题, 是否考虑先讲述, 等学生记完笔记, 再让他们看页面, 效果应该会好些。而且, 如果老师只是不停地播放课件, 这样其实并未脱离传统的书本纸面的束缚, 势必显得死板, 最终使教学陷入“照本宣科”的旧模式中, 只不过这里的“本”变成了电子书而已。因此, 如果能够在课堂上多运用启发、提问、讨论等方法,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情况, 而不是一昧地播放课件内容, 就一定能实现多媒体课件的互动教学[2]。
在传统复调教学中, 常以钢琴为辅助教学手段。其优势是复调曲在钢琴曲中占有一定比重, 是任何学习钢琴者必弹曲目, 钢琴曲中有大量复调音乐资料值得参考学习;钢琴演奏具有灵活性, 上手快, 教师在课上如果看到任何新谱可以马上演奏, 不用回家制作;督促学生练琴, 不要把钢琴这个基础技能丢掉, 甚至养成懒惰的习惯。因此建议在运用多媒体复调教学时, 要注意保留部分钢琴辅助教学的实践, 以及学生演奏钢琴的实践。
二、复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复调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规定来设计的, 以教材为蓝本, 以各章节的目录为框架, 将所有的内容衔接在一起, 并设计导航按钮和超链接来实现交互转换。整个课件分为封面、章目录、节目录、具体内容四部分, 每一章的标题所在页均设置了节目录, 使用起来一目了然, 并在右下角设
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 帮助他们认识世界, 形成他们的世界观,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可见, 在“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中, 我们应该通过优秀的作品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摘要: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表现在音乐教育上, 就是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 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的基础上, 以音乐为媒介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音乐教育,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永新著:《走在教育的路上》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 篇9
国内国际形势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获得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面对考验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实行以人文本的发展观,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上进行深刻改革,树立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学生教育中“以人文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学生教育以人为本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是经济、政治、教育、科技、生活、文化等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社会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发展、教育普及使得职务竞争、职业竞争、岗位竞争等社会竞争更加激烈。要适应这样复杂、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期,需要个体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素质,是同龄人中优秀群体,然而假如缺乏思想政治素质,就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走以人为本的道路,将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放在主要位置上,培养出具有和谐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从时代发展的视角看,学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二)学生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人才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对人素质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要求。大学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培养和教育学生思想素质才能够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所以,大学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构建理念,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发挥和调动起大学各种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运用何种途径和渠道建立起政治思想工作的环境,逐渐形成政治思想上强大的合力,确保高校的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实现。
(三)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现在大学存在重视技术技能、文化知识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却出现轻视的现象,因此学生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技能、文化的发展相比较有明显的滞后现象,大学生综合素质难以得到全面健康发展,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和科学进步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大学要将培养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全面人才,就必须重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予以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教育路线。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完善人格、找寻真理、认识自我,将自己锻炼成具有良好素质和优秀性格的人,进而能够更加坦然的适应社会、面对生活,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学生教育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能够培养他们和谐与独立的性格,让其个性在思想政治的引导下,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形成创造才能和开创精神,最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与共同进步。
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强调教师具有的主导地位
思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遵守教育的规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要深刻认识到教师的教育是外在因素,学生主体是内在因素,只有让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教学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促进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传统教育的教学观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客体,教学形式多以说教为主,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导致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自觉进行反思和思考。长此以往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对学生主体的轻视,表现出教育工作者没有正确思考和理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教学中主体对客体的局面转变成主体对主体的局面,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理论性和实效性。
(二)抑制学生的要求
传统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要求更加重视,强调的整体性,对于学生间的差异性比较忽视,而思想政治教育究其根本是做人思想上的工作。高校没有重视社会和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社会本为范式”长时间影响下,大学思想教育采取一体化教学,在教育内容上要求个体要服从群体,个人要对社会进行无私奉献,轻视人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在教育中不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化,传统方式以“机械化教学”“言听计从”为主,在教学中学生只能无条件执行教育理念,这和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思想相悖。在提升大学思想教育成效的同时,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只有了解个性并将其向正确方向引导,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
(三)教育内容不完善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具体要求、现实状况有很大差距,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没有以实际为立足点;灌输式教学是教育的主要形式;思想政治高于其他学科等问题,没有顾及或比较忽视学生在维护和权力履行方面的需要。在开展政治教学时大学生因为没有切实的、正确的思想指引下,凸显出“我行我素、诚信危机”等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不信任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情绪。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的需要,因此主要以塑造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满足社会需要为教学主要内容,漠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差异。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要进行改革,以此来保护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创造性能够发挥出来,使其拥有健康、正确的生长态势,并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等够尽快实现。
三、构建“以人为本”思想教育的路径
(一)在教育观念上,要强调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科学的理念作为基础和实践的前提。首先要将学生主体的功能予以充分发挥,将学生看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增强学生主动性是教学的根本原则。其次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强化享用性质的功能,就是此教育能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满足某种愿望和需要,得到幸福、快乐的享受,并在其道德力量和人格魅力的引导下,促使人们追求美好、崇高的理想。最后教育实践上要抛开灌输式和强制管理的错误方式,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要求予以重视,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诚待人和同情、宽容、信任、理解的管理手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学生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学生的实际思想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要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了解他们思想变化具有的特点,运用思想教育让学生产生危机意识,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要学、想学、主动学的心里,加强学生奋发进取、求知成才的意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生活和工作为基础,提升吸引力和亲和力,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简单的语言将理论知识讲活、讲透、通俗易懂;将身边小事讲精、讲深、具有一定理论化。最后运用换位思考进行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看待和思考问题,不仅仅凭借主观臆断就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批判。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爱听、想听并心悦诚服进而产生共鸣。以学生的需要为前提,才能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思想政治工作若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为了达成此效果,要求政治工作者不但能讲,也要能听,因为大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也想用自己的思维对教师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学生的角度来地思考和观察事物,吸收和倾听学生思想里面具有的合理因素,只有学生感觉到教师诚意的时候,才能愿意接受他的教育,进而达到教育和共同进步的目标。另外学生不会简单的将教学内容予以全盘接受,他们最终形成的意识也不一定符合教师的教育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知识和道理,让片面的思想向全面方向转化,错误的思想向正确方向转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尊重人的多样性和主观特征,是构建以人为本政治思想教育的真正价值。思想政治工作要以人为本才能彰显出工作的人情味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效果,体现出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予以充分调动,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完善和认识自我,进而有效去适应社会和生活,将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
摘要:近几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怎样开展大学生政治教育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实践和理论探索,并在工作中获得一定成绩。然而因为各种原因,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仍出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教育要“以人为本”,将学生当作是教育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本文在分析“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意义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积极构建起“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和路径。
关键词:学生教育,以人为本,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郭素芳,王丽丽.论理工类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路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11-25.
[2]吴艳杰.试建构以人为本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范式[J].华章,2013-12-10.
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篇10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和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国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都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 又是教育的主体和归宿。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这就要求教育要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 在教育中重视人的因素, 正确认识人的价值,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要为每个学习者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以学习者为教育主体, 充分发现和挖掘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潜能, 为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提供充分条件,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持续发展、人的终身发展和人的健康成长, 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 把学生的发展从知识层面提升到生命发展层面。[1]因此,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体现了教育的根本,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包含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由谁来发展和发展为了谁等一系列科学发展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它强调人是发展的出发点, 又是发展的主体和归宿。人的发展离不开教育,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而使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和促进人的发展又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它要求教育活动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 发展为了人, 发展依靠人, 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在“工作方针”、“战略主题”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等章节中, 多次提到教育以人为本这一理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教育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既有生理需要、社会需要, 又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在现代社会里,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力发展, 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 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 教育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重要的精神需要。因此, 教育的发展必须不断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教育需求, 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 制定相关教育政策;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保障广大人民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满足人民群众渴望其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 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 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 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2]《教育规划纲要》强调,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这就要求教育要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为本, 课程开设要全面, 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 又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体验;既要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 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既要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 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并且,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树立人人成才的理念, 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年龄阶段进行针对性教育, 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 教育要以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为本
《教育规划纲要》强调, 教育要“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4]教育要树立多样化成才的理念, 既要尊重教育规律, 又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要了解、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从办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评价方式都应体现多样性、个性化和特色化, 为具有不同个性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满足每个人的个性需要和期望。1994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概念, 就是为每个人提供一个有效的教育机会, 同时, 符合每个学习者不同的需求, 也就是要让每个人获得他所需要的有效的学习机会。[5]
(四) 教育要以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为本
教育促进人的持续发展是指教育既要满足人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保证人身心和谐、持久发展的需要, 为人的发展提供全面、长久而强劲的发展能力, 为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教育要树立系统培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使小学、中学和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和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 形成阶段连续、渠道互通、体系开放的人才培养体制, 避免人在发展过程中的断裂。同时, 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来引领教育的发展, 即要教育和引导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教育不止是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启发学生的心智,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 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使学生可获得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理想。
三、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要求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教育工作的全局, 创新教育发展战略和思路。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心, 把公平作为教育的基本政策导向,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使教育发展从重数量规模速度向重质量结构效益转变。正确处理教育的近期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区域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关系、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及教育发展的内外部关系等, 合理利用和配置教育资源, 尊重教育规律, 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应从以下方面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对教育实践起指导性作用, 因此, 我们在教育中要以人为本, 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全面发展的理念、人人成才的理念、多样化成才的理念、系统培养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在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上, 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要认识到人是能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个体, 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发展权, 教师不能随意惩罚、挖苦、侮辱学生的人格, 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择, 并适当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 不能只将精力和热情集中在升学有望的学生身上, 剥夺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权和发展权, 教师要尊重、关爱、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 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6]通过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教育目标上, 应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坚持能力为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必须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倾向, 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 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技能, 而且要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做人做事, 学会生存生活,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主动适应社会, 提高综合素质。
(二) 优化课程体系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要不断深化各级各类教育的课程改革, 树立发展性课程观。发展性课程观是一种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的课程思想体系。它要求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发挥知识的工具价值, 还要挖掘知识的人文价值, 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内在心灵品性。课程设计要能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养成探究科学的兴趣和精神;加强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实现不同课程领域知识的有机整合;加强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使课程能反映全球多元文化的要求。
(三) 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中, 教师“满堂灌”、“一刀切”的现象仍十分严重。这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应是被动吸收课本知识, 而应是通过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来理解和接受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注重因材施教。并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学校和城乡间开放共享。
(四)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当前, 学生的被动学习、“死读书”、“读死书”、“一切为了升学”等现象仍十分严重, 这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学生的发展, 也有悖于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因此, 必须转变学生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 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知识、独立获取知识、学会合作学习、将学习活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 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 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教育要以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为本;教育要以促进人的持续发展为本。在具体教育实践中, 我们要更新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5]翟博.育人为本:教育思想理念的重大创新[J].教育研究, 2011, (1) .
[2]杨银付.《教育规划纲要》的理念与政策创新[J].教育研究, 2010, (8) .
[3][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以人为本,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11
关键词:以人为本;校长理念;教师发展;学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094-01
党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笔者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即一所学校要有让人民满意的校长、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要培养出人民满意的受教育者——学生。
一、以校长的理念为本,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灵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异常迅猛,教育的规模急剧扩大,教育改革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同时,又因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多元价值观,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似乎占据了神圣的学堂。校长办学理念要避免进入误区:一是“企业家”办学,按照市场的法则以逐取利润为目标,校长就像企业的CEO;二是“官僚”办学,一切听命于上级部门,以官为本,扼杀个性,学术批评、理性精神缺失;三是“家长”办学,大搞家长制、一言堂;四是“教书匠”办学,一头钻进应试教育的口袋,对教师用急功近利的升学率考核,以学科为中心、考试为手段、升学为目标。在倡导“教育家办学”的今天,尤其是要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校长既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包括思想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又要有民主、科学、创新的办学理念。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校长聘任机制。采用考评结合等方式,严格按照校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讲学历而不唯学历,对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大胆启用,不搞论资排辈,不搞任人唯亲,选拔一批才兼备的年轻校长充实到校长队伍中来。
其次,要加强校长培训,促使校长努力掌握与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能,逐步实现由称职型、经验型向成熟型、专家型转变,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领航人。要讲求培训实效,以规范管理和课程改革为重点,突出对骨干校长和农村学校校长的培训,做到“六个结合”,即:区域内外结合,教育内外部结合,长短结合,全员与重点结合,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结合,岗位培训与后备干部培训结合。
此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对校长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校长的工作进行评价,构建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干部任用机制。
二、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
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靠的是教师。没有教师的辛勤奉献,很难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没有教师的理念创新,就没有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创新精神。可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大计。
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其次,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促进教师文明从教、以德育人,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响学生;第三,要引导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此基础上,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改进和完善履职晋级培训工作,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调动教师主动接受教师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扎扎实实开展校本培训,强化教研组、年级组工作,因地制宜推进“研训一体、以研促教”,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要认真实施“名师工程”,加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对取得高级职务后的教师定期考核,发挥其教育教学和教研、科研的示范辐射作用。要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结对子、压担子、指路子、搭台子、拔尖子的方法,实施“蓝青工程”,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力量。
三、以学生的成长为本,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目的
从教育的发展史上来看,首先有了需要受教育者,才出现了专业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教师)和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教师人数的增加,需要进行管理和协调的人出现了,才有了校长。因此,受教育者(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本质目的。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人民满意教育的本质要求。
关心每一个学生,是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及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政府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确保儿童、少年人人“有学上”;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使少年儿童“上好学”;要统筹城乡、区域,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均衡协调发展。学校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敬业爱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关爱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家长要在学校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育人观,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社会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发挥社区、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博物馆等的教育功能,文化、公安等部门要加大对娱乐场所的整顿、排除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的因素,大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要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良好育人环境。
关心每一个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的安全。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学校的教育机构要把学生安全摆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对安全工作要警钟长鸣,长抓不懈,随时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随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自保意识和安全自保能力。其次,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已明确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重要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提供充分的机会,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析 篇12
一、解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 其内涵是以人为先、以人为尊、以人为重。自从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选择后, 教育学生便有了创造价值的意义。“以人为本”含义是以教育对象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人的本质力量就像动物的自我保护一样, 都是自觉行为, 那么这种教育则凸显出了对人的生成与和谐发展的特性, 这一特性要求如今的教育必须由传统的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传统教育中认为人的知识越多, 水平就越高。这种观点表面上是将人的发展与知识的积累相提并论了, 但实际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虽然人是有了知识才会发展, 但这就像经济增长了不一定社会也会发展一样, 高分低能就像泡沫经济一样, 是教育工作应该小心的。从理论方面来讲, 学校的灌输式教育是无法真正实现人的教育的, 必须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转化成能力的提高, 最后深化为素质的提升。所以, 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教育的前提是可塑性, “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塑造人。经过当代脑科学家研究发现“最可塑的就是人的大脑”。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人类的神经元具有改变结构、再生、调整组合分子内容的功能以及终身变化的动态特点, 所以, 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是人一生的行为。
而且, 人脑的可塑性还表现在智力发育的48%来自于遗传, 52%与生活的环境有关。遗传基因无法改变, 那怎样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在好的环境影响下得到最大值的开发呢?首先, 教育是基本的一种方法。诺丁斯提出的道德关怀教育理论上认为教育行为、教育方法、教育过程都要具有道德性、也就是具有关怀性。我们必须遵循这一理念, 改变只见“学生”不见“人”的现状。而且, 教育又是促进人全面发展并推进文化的一种运用。意思是说, 教育的内容不仅来源于文化, 而且还是包罗文化的一种选择, 是对先进文化的运用。在校园环境中, 学生个人的发展与学校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尤其是大学文化是历史的见证, 它的创造性、独立性、包容性以及自由性等特点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的核心就是将人文化化, 就是把传统的先进文化转化为个人的能力,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本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 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
进行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高度心理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成为下一个自己, 教育的责任是要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然而, 古往今来教育界一直存在着要求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 用统一的试卷进行测试, 从而出现了各种智力测试和考试等现象。针对这种教育方式和测试方法, 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思想是多元智能的理论, 他的教育方式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 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评。
加德纳理论中的一个思想就是智力发展的多元性。他通过实验建构了人的智力框架, 分析出人的智力是由自我认知、逻辑思维、身体运动、空间、语言、音乐、以及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组成, 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根据这个理论, 教育工作尊重人, 就是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学生的特长与缺点, 具体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并为学生提供多元的发展途径。在发展优势领域的同时, 逐渐将他们的优势向弱势方面迁移, 使弱点也能相对提升。这样在教育面前就会没有差生, 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重要的是对待学生的态度。既要注意师生关系要和睦, 还要考虑学生个人在发展中的差异性, 最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自身发展的特点, 对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要不断加以引导和教育。在教育实践中, 基本要做到以下两点:
1、理解并尊重学生,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 学生也不例外, 理应得到尊重。从家长的角度来说, 儿女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从老师角度来说, 学生也不是谁的附庸。工作中, 讲的是平等尊重而不是师道尊严;要讲道理慢慢引导, 而不是强制命令或包办代替;师生之间要互动, 而不是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要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学习生活中成为他们的朋友, 与他们交流谈心。每个人受环境和遗传的影响, 都有各自存在的多样性与合理性。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这种多样性与合理性, 给学生们更多的关心与爱, 让他们快乐的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阶段的特点, 给孩子更多的温暖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健全, 心理还未发育成熟, 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才能健康成长。作为培育学生的教师应该用愉快、平和、鼓励、友好的方式, 以饱满的热情教育学生。斯霞是著名的特级教师, 她从事教师职业有七十多年了, 她将自己从中总结的经验概括为:童心母爱, 就像前苏联的苏霍姆斯林斯基说过的:“爱是教育的前提”。未成年人就像冬日里慢慢孕育着的麦苗, 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等待着春暖花开时的奋力一搏, 成为为人类做贡献的栋梁之才。所以, 教师要从小教育学生们先做自己的主人、然后做班级的主人、最后才能做国家的主人。对于学生个人来说, 要引导他们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并在规定的期限内, 达到自己定的目标。在班级管理中, 引导他们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 懂的民主协商, 努力创办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逐渐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反省, 与此同时, 让他们明白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必须要创造民主、自由、和谐的发展环境, 理解人、尊重人, 发扬人文主义的精神,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怎样创造生活, 怎样发现美, 培养新一代有礼貌、有思想、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秀红, 黄金火.“以人为本”理念与高校管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2]吴菲菲.高校管理中人本管理思想的构建[J].前沿, 2006 (09) .
[3]杜嘉华.论以人为本的大学管理文化建设[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4) .
[4]贺亚兰, 李志祥, 张波.突破传统观念束缚实现大学管理理念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2) .
[5]罗利佳, 方熹.“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解读及构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 (02) .
[6]张娅.以人为本是大学管理的创新方向[J].各界文论, 2007 (06) .
[7]李孔珍, 张兴, 马英.和谐社会的大学管理理念[J].高教探索, 2007 (05) .
[8]徐亮, 刘志红.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人本主义理念[J].江西社会科学, 2003 (12) .
【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推荐阅读:
学生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09-07
感受与鉴赏的教学应注意以音乐为本10-15
音乐教学要以学生为本05-12
教育要以人为本11-20
以人为本服务护理教育07-17
“以人为本”教育观05-09
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10-17
学校以人为本教育管理10-03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核心12-03
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