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音乐教育的灵魂

2024-10-01

普通音乐教育的灵魂(精选9篇)

普通音乐教育的灵魂 篇1

李政涛在《国内外教育文摘》撰文指出, 现代人追求的是与智慧无关的知识 (一种可以使人聪明和精明的知识) , 它可以为人们带来实利, 因而, 这个时代流行的是金融、商务、会计、法律、电脑和公共关系学。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遭到普遍的漠视:知识并不等于智慧。知识关乎事物, 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 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 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 智慧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 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育的目的是使人通过“认识你自己”趋向那绝对的善, 为此, 人要不断地去爱智慧, 追求智慧, 它能照料人的心魄, 实现心灵的转向。

现代教育已实质性地演变为一种“训练”, 它的目的在于通过特殊智能的训练而胜任某一种职业, 从而使教育萎缩为职业的附庸和工具, 这绝非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包含智慧之爱, 它与人的灵魂有关, 因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 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 它就不成其为教育。

《中国教师报》2011-8-31

普通音乐教育的灵魂 篇2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同自己生活、感情与心灵相照应的过程。读书,就应如此,方能达到其教育、净化的目的。

在书中,作者首先告诉我们,“优秀教学不应该被降格为技术,优秀教学源自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善”。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恰恰忽略了这点。前几天,我看到一幅漫画:一个教师,将自己的学生一个个放进车床内,铸造出的学生个个一模一样。这是讽刺,也是实情,更是教育的悲哀。平日,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人夸赞哪位老师课讲得好,总会说:“呵,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答了出来。”“异口同声”不值得我们称赞,相反,应值得我们反思。教育,就是要教出个性卓然的不同的人,这个社会才会变得生机勃勃、纷繁多彩。如果学生们一个个行事、考虑问题、表达看法甚至生活习惯都一模一样,如砖模子里倒出来的,社会的和谐、祖国的兴盛、未来的发展,就会成为一个个五彩的肥皂泡。

教师,不应只讲技术,而应讲艺术。对待每一个学生,首先,应把他当人,应让他自由地、充满阳光地向前向上发展。我们,仅仅是引导,以我们心中的完美和优秀来引导他们,而不是加上种种束缚来约束他们。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种用感情默默浇灌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如花儿一样,含苞怒放,色彩斑斓。

其次,作者认为,优秀教师的核心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这讲的是榜样的力量,尤其时下,社会道德水平每况愈下,教师的品质在日常的生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一万遍,不如自己做一遍。一个品德低下的教师,无论他技术怎样纯熟,我想,他也不会把学生教好。因为,学生在时时模仿着他的行为。相反,一个好的教师,不需要繁多的话语,只要一个个动作示范,自会带动着一批学生。过去所说的“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的是干部”,其理也是如此。

作者强调了优秀教师的一个共同特点,“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做深层次的交流”,也就是我们说的,和学生打成一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的孩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时刻地关心着他们。郑渊洁在回忆自己小时候时说,自己最感谢的是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老师,一次,他的一篇作文写得好,这个教师对他进行了鼓励,并推荐到校报上。他说,从此,他心中有一个想法,他的文章写得好,一定能写出成绩。正是这个想法,促使他成了童话作家。

漫步教师心灵的园地,我默默地感应着。我觉得,帕默尔的有些观点,对于有着几千年教育史的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关键是我们都是这样认为的,却并没有这样做——理论与实践相背离,才是我们在新课改下所应真正注意到的。好在,帕默尔又一次提醒了我们。

让教学更“真”——追求教学中的自我认同与完整 ——来自于帕尔默《教

勇气(教师随笔)

拿到这本书时有种莫名的兴奋,迫不及待地在校门口等人时就即兴翻阅了起来。

书的第一节就直抵我内心深处,我被“震撼”了,也许这词有些夸张,可是它真的触及了我内心深很多时候,我们做事都会忽略自我内心的声音,教学也无例外。实习时的经历告诉我,每堂课我都戏,因为有人(指导老师)在看,所以我不能照着自己最想要的方式进行,因为很多时候我内心的而不受很多现今的规章所提倡的。我要演给老师看,机械地进行着每一个教学环节,我甚至不敢往自己的拓展会让老师觉得无用,空、虚,我实在还没勇气能够很好地掌控课堂,来预测学生的课堂了我的那班学生,他们只能跟我有板有眼地机械运作。这样的课堂是让人感到失败的,是尴尬的。的课,发现能深博学生喜爱的语文老师的确是那些能在课堂中显现教师自我人格和个性的老师,但指可数,因为很多在职者都缺乏这样的勇气。而《教学勇气》却恰能给人这样的勇气。作者在开篇第一章节里就开门见山地向教师乃至所有读者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也是古希腊哲用的话,而作者却写了整整一本书的文字来告诉我们,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认识自我”并保持“帕尔默教授认为“最优秀的教师是能将心灵献给学生的老师”,而“真正的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完整。”无论我们在教学中遇到怎样的尴尬与境地,我们都要能够有保持自身完整的勇气,勇敢地教学事件中让自己不愉快或尴尬的事。这让我想起了某个老师说的教学经验,她说假如自己在课堂误,但学生没有发现,这时你还是要坚持自己是对的,别在学生面前说自己错了。我当时就觉得奇错了也不能自己承认?教师不是神,有知识盲点或是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去躲自己的不知总比不懂装懂来得好些。而我们很多老师正恰恰缺少了这样的勇气。

帕尔默教授说:“教学的勇气就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即使力不从心仍然能够坚持。”是的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灵是封闭的,至少也只是选择性开放的,我们只对那些迎合我们预设观点的答对异己者紧闭大门。这种做法的最终后果是我们很难把握好课堂中的教学契机,也很难让学生进行也就无所谓的教学了。真正地学习应该是在对话中产生,在恰当的沉默中生成,而不是教师源源不用心地笔记、识记。

帕尔默还分析了教学恐惧的根源所在——教学与生活地分离,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分离。他还在书中设计悖论,尽管是多余我也想在这里在写一下,因为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计太精妙啦,它胜过那些的新课改所提倡的设计:

1.这个空间应该既是有限又是开放的。

2.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气氛的。

3.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表达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

4.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琐碎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

5.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地支撑。6.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与争论并存的。

这样的空间是丰满而生动的,是让人感到兴奋和愉快的。在这样的空间里,主体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而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是一切在课堂甚或延伸至课外而生成的一切对自我由此,我明白了,在今后地教学中,不必再为学生在课堂的偶尔沉默而感到焦虑,我们要敞开心扉默,该相信“沉默自身也是一种表达,是从我们自己、从其他人、从这个世界的最深处呈现出来的他们“有权利表面上不参与讨论和交流——只要能让我感觉到或偶尔向我口头保证,他们在内心参帕尔默也带我们重新认识了教学的主体,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伟大事物”。这个“伟大事物”不是但它又可以由这两者的对话争论而生成。课堂是一个共同体,而教学则是在这样的共同体中产生“成主体时,我们就不会疏远他。”要想能够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进某个知识领域,走进学生的认知一切就是我们的主体,正如一位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所言:“如果你要真正地了解肿瘤,你必须言大义,旨意深远啊。

寻找教育独特的灵魂 篇3

相信“人”的价值,因此我们才会强烈批评对部分学生的歧视性对待。相信主体的崇高,因此我们才会反对“虎妈”那种忽视主体感受的教育方法。相信全面发展的神圣,因此我们才会热议中国小学生为何在足球赛中一败千里。相信改革的必要和创新的价值,因此我们才会对PISA抱着检视的态度,而不容忍任何改革的混沌以及创新的停步。

这一切的背后,都肩负着我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大叙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等等。

但在大叙述之下,还有许许多多的个体的小叙述:一位家长告诉我,孩子的班主任勒令,不能看杨红樱的小说和《哈利·波特》;还有一位母亲告诉我,孩子的老师在发放试卷时,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老师就把试卷团成团,劈头盖脸地朝孩子扔去。孩子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从地上捡起自己的试卷,而孩子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没考好,老师才这样嘛。”

个体的小叙述,如千万支流,小溪潺潺,汇聚成不得不让我们直视的问题:真实的教育与理想的教育为何有这样大的距离?

温家宝总理曾谈及什么是好的大学,他说,关键“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

好的教育何尝不是如此?

没有自己独特灵魂的教育,常常扭曲、变异成了别的东西。

教育本不是工厂,却搞成了工厂那样;教育本不是军事,却模仿着军营管理;教

育本不是经济,却被当作为经济服务的工具看待……教育总是在与其他东西的关联中去表达自己、寻找自己,却独独少了自己独特的灵魂,少了“教育之为教育”的根本。

让教育从物质包围圈、从功利包围圈里突围出来吧。只有在赋予受教育者自由表达之天空、独立思考之能力的过程中,教育,才会真正成为“教育”。

使每个人都“自由地生长”

自由是一种最宝贵的创造力。

邹承鲁院士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对生物化学非常有贡献。上世纪60年代,他参加发起了轰动一时的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后来,记者采访他,问:“为什么当时条件非常差,西南联大也不大,却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人才?”他的回答非常简单,就是两个字:自由。

在当时的西南联大,无论学生干什么,都凭自己的兴趣,看什么,听什么,怎么想,都没有人干涉。因此,才成就了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

好的教育,就应该如西南联大一样,能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没有求知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产力。如果大家都只会念经、背经,开口都说一样的话,又如何出成果呢?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自由很多,选择也很多。校园里几十个社团,上百门选修课,还不自由吗?可为什么我们还困惑于“钱学森之问”,还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问题的关键是,再多的选择自由,体现的也不过是学习领域的不同。

而自由的根本,却是精神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是要使每个人“自由地生长,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是要让每个人在自由中,“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这样的自由,在当前教育中还很稀缺。

中部某省一所重点高中的学生,在一次期中考试时,以批判教育专制主义的口吻写了一篇作文,得到了25分(满分60分)以及力透纸背的四字评语:“自毁前程!”

那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呢?“老师说的你不能反驳,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否则你便犯了‘顶撞’之罪。”

“教育者们首先不允许古人有七情六欲,然后说,我知道,这句话表达了李白的放荡不羁,这句话表达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答别的不给分。”

……

班主任找到学生。据学生回忆:“他说不改变思想就不要再进教室上课。他给的条件很苛刻:再也不能写这些东西,再不能给学校挑刺儿,不能讽刺学校、老师、政策……还要把爸妈请来,一起到年级主任办公室,一起教育你。”班主任还要求学生转班甚至转学。

于是,学生再没有进过教室。

面对学生的自由表达、独立见解,教育者选择了退缩和压制。尽管“独立思考,自由表达”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口中说了出来,前者还被写进了《教育规划纲要》,可现实中我们仍在大批量地制造着“精神平庸者”。

2.4%——这是上海学生PISA夺冠后,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数字。

PISA将学生阅读素养分为7个精熟度等级,最高级为6级。OECD认为,达到6级的学生将来在知识社会可胜任领袖级任务,达到5级的学生被看作明日潜在的世界知识工人。上海学生中,有17%达到5级,但达到6级水平的仅占2.4%。这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具有创新和决策水平的阅读素养高段竞争力上,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这一现实,令人想起上世纪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一句话。她说:“你们根本不用担心中国,因为中国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一百年内,无法给世界提供任何新思想。”

为什么?

因为没有精神的自由和表达的自由,就没有批判;没有批判,就没有创造。

有国外学者发现,与欧洲和亚洲等国家相比,美国中小学生在参加数学、物理和其他科学或技术学科方面的国际测评时,成绩始终处于落后位置,然而,美国的创造活力却举世瞩目。尽管美国也招揽了不少其他国家最好的学生,但不可思议的是,原创性的和有价值的论文却多出自于美国学生之手。

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国教育对“学生的异端思想生成和突破性方法路径”的宽容和鼓励。

在西方历史上,有一幅著名的油画《雅典学派》。在画上,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边走边进行激烈的争论。他们的手势一上一下,表现了他们在思想上的原则性分歧。

在我国历史上,也有许多“孔子讲学图”。在这些画上,孔子总是居于高台或中心位置,学生们则凝神静气,倾听着老师的点拨。

看似同样的师生对话,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师生之间是“我——你”的关系,后者却是“我——它”的关系。老师是把学生视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能够自由表达的个人“你”,还是视做一个被简单对象化了的物件“它”?

偏好后者,我们可以很好地维持秩序,但同时也瘫痪掉了那些对旧规则、老观点的质疑。选择前者,我们才能以包容心对待学生的异质思维,才能达致“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

曾到一所小学采访,有位老师很有意思。为了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她有时会故意制造一些事件,鼓动学生去反对她。她对我说:“我尊重每个人表达的权利,哪怕是反对我的观点。”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一道明亮的光,正照进教育的现实,欣喜不已。

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人本是能思考的,但若要独立思考、善于思考,则并不容易。

2010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盖姆,因为得到了单层的石墨,也就是石墨烯,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是一种科学家曾经认为不会存在的二维物体,它不但是人们获得的最薄的物质,也是最坚固的物质。人们预计,石墨烯将来有可能应用在各种新鲜的电子设备上。

也许你们会想,盖姆教授得付出多大的努力、得使用多特别的仪器,才能让自己获得这一殊荣啊?

答案恰恰相反。

他用的是最便宜的工具——透明胶带。他用透明胶带粘在石墨的顶层,再撕下来。这样就会有碎片脱落,粘在胶带上。这时碎片仍然相对很厚,盖姆就对折胶带,再粘一次,得到更薄一些的碎片。重复这个过程10到20次,就得到了10层薄的石墨薄片。最后,在此基础上,他得到了石墨烯。

盖姆用透明胶带剥离石墨薄片的做法,被学术界命名为“透明胶带技术”。这样一个听上去不够“高科技”的技术,却帮助他获得了科学界曾经认为不可能得到的材料。

此前,一位中国人曾有机会分享盖姆的荣誉。他是盖姆新招的博士生,盖姆让他把一块石墨打磨出小薄片来,越薄越好。

这位中国博士生,用一台精密的打磨仪器工作了整整三个星期。然后,他拿着打磨出来的石墨薄片见盖姆。盖姆用显微镜观察了一下,这个薄片大约有10微米,也就意味着大约有1000层碳原子。

盖姆问他:“你还能弄得更薄一点吗?”

中国博土生回答说:“那样的话,我需要一块新的石墨。”

盖姆提供的石墨叫做“高定向热解石墨”,大约300美元一块。听他这么一说,盖姆的话就不那么中听了,他对中国博士生说:“你不需要为了一个薄片而把整块石墨都用光啊。”中国博士生则回敬道:“你这么聪明,那你自己干啊!”

博士生的话说到这个份上,盖姆作为导师别无选择,只好亲自上阵。

他没有在中国博士生面前丢脸。小小的透明胶带,就解决了中国博士生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盖姆与中国博士生的差别在哪里?是知识的多寡吗?

恐怕不是。

他们的差别,正在于各自思维方法的高下。

这位中国博士生,成长在处处有标准答案的教育系统之中。在这个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建超市”的过程。他们没有选择地把大大小小需要考试的东西搬进自己的“超市”。然后考试的时候,对着一个“提货单”进行提取。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对存货进行细致存储,并在存储之前进行清晰分类的学生,这样,在提取的时候就比较方便,也容易取得很好的考试成绩。

然而,当遇到没有标准答案的新情况、新问题时,拥有“超市型”知识的学生便一筹莫展了。

真正的智慧,掌握在那些拥有自己“工具箱”的人手里,就如盖姆教授那样。他们有自己的方法体系,遇到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也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它。

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很强调学生的兴趣,以为只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便可主动吸取知识,很多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但我更赞同爱因斯坦的观点。他认为,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相反。

思维方法,并不能直接传授,它只能让学生去感悟、去顿悟。

可我们的教育,恰恰把这个通过感悟、顿悟去形成自己思维方法的过程省略掉了。

曾经有旅美教师这样比较中美的基础教育: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

“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

“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

什么是“智慧”?其实就是一个人发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锤炼出来的能够以不变应万变的“工具箱”——思维方法或方法体系。拥有了它,我们就拥有了征服未知的工具。

方法的知识,对于个体来说,具有终极的和终身的意义。所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才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美国教育学家克罗韦尔则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去发现新的思维方法。”

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准备好了吗?

一些先知先觉者开始行动起来。有的学校开设了思维方法课,如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还有的学校开设了儿童哲学课,如上海市杨浦区六一小学。

也许有人奇怪:哲学与思维何关?

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无用之学”,因为它不能解决具体问题。但它思考问题的路子,却可启迪智慧,帮助人们养成独到的思维方法。因此,哲学才会又被视为“大用之学”。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日本科学家汤川秀树,坦率地把自己的物理学成就归功于中国道家哲学。他在幼时背诵《庄子》,书中的“攸”、“忽”、“混沌”等概念激发出了他的“介子”理论构想。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晚年提出了大成教育构想。在这个构想中,所有知识分成了11个门类,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等,而与这11大科学技术部门相对应的,是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数学哲学、系统论、认识论等哲学门类。

他说:“连思维都不科学,哪还有什么科学?”

如今,我们不重视哲学教育已是大错特错,而把许多哲学范围的知识,当作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更是错上加错。

钱学森的话,实在是一声响亮的警钟。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什么样的文化环境。

只有拥有了健全的人格,我们才能够自由表达、独立思考。

健全的人格从何而来?

由学校文化浸润而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一切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文化虽然不带来实利,但可以播撒美好和光明,可以引导人们走进真、善的晨门。

我们承认,每所学校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如今,很多学校都喜欢给自己办学冠名为“XX教育”。这表明了他们的文化追求。但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不变的,我们不能以强调特色来抹杀普遍的规律与价值。

首先,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学生在学校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就意味着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就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一条新闻吸引了我:安徽省某小学两位六年级学生喝毒药自杀,她们在黑板上写下遗言。一位学生写道:“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

两个六七岁的孩子,进了一所小学,经过五六年的教育熏陶,怎么会从天真无邪变成厌世轻生?在学校里,她们到底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70多年前,江苏淮安的新安小学详细制定了学生“生活的方法”,或许可和现在的学校做一比较。新安小学对学生规定:一、每天做内体运动一次。二、每天整洁一次。三、每天写日记一篇。四、每天吃开水五大碗和豆浆一大碗。五、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意一笑,怎么连“大便”这样的事也位列其中?更出人意料的是,每天的功课无一字提及。说完了每天要做的事,接下来是每年要做的事:每年种痘一次,每年洗澡约八十次到一百次。然后扩大到其他,如能欣赏名歌名画和自然风景,每日轮流做主席和记录,每日轮流烧饭和抬水,征集社会批判……

这些让人赞叹、值得回味的要求,细致具体,包含了身心发展、道德修养、审美人格等各个方面。于这种生活中浸润长大的学生,怎能不拥有健康、阳光、向上的人格?

现在,我们听多了学校为文化建设而高喊的口号,也看多了学校在谈及文化建设时,言必称景观的做法,新安小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这所70多年前的普通小学,真正彰显出了学校文化的本质:它落脚于人,落脚于日常生活的点滴,悄无声息地去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成为一个人成长的雨水和泥土。

其次,文化不是普通的生活方式,而是面向心灵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学习静态的知识是不完整的,他要的是体验,是希望他生命所经历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有爱有恨,都能在他的灵魂深处留下印痕。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过处便有情”,也是学校文化的臻境。

当代学者何兆武,到近90高龄时,仍然记得自己少年时到北京图书馆借书的情形:“北图的房子盖得很漂亮,环境非常优美,也很幽静,刚一进去是柏油路,自行车骑在上面没有声音,可是存车处前又是一段沙路,骑在上面便发出沙沙的声音,非常动人而富有诗意,至今回想起来仍然神往不已。”

何老讲的是图书馆的文化气质带给他的终身影响,“一段沙路,一阵沙沙声”,多么简单,多么干净,但是从简单和干净中,却散发出纯粹的美来。这何尝不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借鉴?

如今,校园里的景色虽然日新月异,时显奇彩,可是在校园生活里却少有这样的纯粹和简单了。那令人憧憬,惹人向往,永远使学生的灵魂无限渴望的美,更是日见杳如。今天的校长们,在创建学校文化时,似乎理智远胜于情感,他们更多的是在用头脑而不是用整个心灵在创建。所以,现在的学校文化,往往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激动。

什么样的文化能让人身心激动?我想,那一定是富有诗意的文化。所谓诗意,它超脱于物质环境,直指向人的精神和心灵。它所提倡的,是让师生永远保持着一种赤子情怀,保持着一种敢于挑战世俗的超越功利的人生态度,从而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和开阔的成长空间。

正是这样的文化,让钱学森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求学时,敢与导师争论不休,话语激烈又尖刻;也正是这种文化,让杨振宁在就读西南联大时,就敢于批评爱因斯坦的论文,说他“毫无创新,是老糊涂了吧”。言行间,渗透出来的,正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自由感。

人最终是受文化规定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就给他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所以,当我听到有人说,“学校文化热”快结束了时,有一种深深的悲哀:在成本计算的框架里,任何慢性的靠气质温润养成的文化行为都会遭到嘲笑。

叶澜教授曾说:“教育忘了精神,忘了文化,我真是有点忧虑。”

贯穿灵魂的音乐散文 篇4

一、虚空之风

秋夜的星空有些寂廖空阔,净雅、素美的星空好似银河的水洗过还嫌不足,又被人间的江海洗过一样,清丽、纯美的不染纤尘。只是纱女子的美却隐在了朵朵春花秋月后面,令人猜想的心儿有些疼疼了,还是猜不出那其中的貌美,怎样的一往情深,就其美成怎么样呢?

月下登上层楼,似乎离那星空更近了些,更亲切些许。仿佛间就从古远的空际传来了谁的心音,由开始的法螺声骤然响起,一种天然的警示、不禁令我心儿为之一颤。随后伴随着啾啾鸟鸣和尤如来自天国的女声,音乐渐渐的舒缓流畅起来,让红尘中的心绪也渐渐安静下来。在平稳的过渡之后,节奏逐步明快亮丽起来,呈现在眼前的是光明无垢的极乐世界,在那个光明欢乐的世界里,有无数朵朵盛开的白莲,阳光下闪着玉润的光彩,还有婆娑的菩提树,翠绿蓊蓊郁郁,人们没有烦恼、没有苦难,没有战争灾难,人们宁静平和的互相施与着平安的祝福。快乐、安祥、和美是这个世界的主题。缓缓的乐曲走到了结尾,我的心儿也被陶洗的没有了一丝一毫的尘埃,没有丝毫苦痛与伤悲,走上了光明中,沐浴着来自心灵的阳光中,突然那乐音一阵庄严的女声合着祥和的旋律再度响起,缓缓的似忽略一停顿,欢快的节奏重现,佛家的欢喜心油然而升,无欲无嗔,心境在此已获得圆满。

哦,这是那曲《虚空之风》,泪水一下就如流星划落下去,在这之前我从没有流过一滴泪水,虽然很想念很想念你,可我没有哭过,从来没有,这曲音乐我们一起听过无数次,那时候没有这样认真的听过吗?没有深刻体会过吗?记得每个清晨你我就是伴随着这音乐一同醒来,在清新的晨风中你我一同在水岸边慢慢散步,说说笑笑,好似就从没有过烦恼。在夜深的时刻你做画我写诗,室内流淌着的就是这曲《虚空之风》,静静的,平淡的安闲和美的日子呀,让我又一次回想起你。记得在那音乐里,你总是边画着你的画,边给我端杯水,披件外衣,每次都要轻轻的吻我额头一下,梳理我长长的发,有时就用你的指尖儿来将那青丝绕呀绕,缠缠绵绵的绕着。我看着你,你看着我,谁也不说什么,任那音乐在你我心间流淌,荡漾,轻轻的,柔柔的贯穿了两颗相知相爱的魂灵,将两颗心儿柔呀柔,柔成了一颗心儿,或无我也无你,亦有你也有我。难分你我,难解我你,两心本一脉,两人本一心。

今夜也已与你分别了三秋又三秋,人生几个秋呢?屈指可数是人生,底头难算是离愁,秋夜里独思独念,从你转身那刻起,思念已将我折魔透,那可谓是:“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一首《长相思》被李白早几千年写就等我在唐诗里。

不想哭,不能哭,记得你说过的许多话,分离虽是苦,各自事业重,更何况心儿始终在一起,不会分开,相爱的人儿心有灵犀,总会有感应的。好似从空中伸过你的双手为我擦去泪滴,好似你轻指一点,又一次听到那首《虚空之风》,记得你无数次说过:“此风可是从无垢无染的光明世界吹拂而来呀。可要多听听哦。”是呀,终于在这月夜清寂的深秋天空之下,好似闻到了广寒宫里飘来的桂子清香,缕缕袭人心扉,听到那月音里有清纯而悠渺的一阵阵女声,空谷回音般的在月空里回响穿越,很远很远……与那啁啾鸟鸣相呼相应,自然与人类,人类与自然,祥和美满。突然就意象了我心的喜悦、也喜悦了我纯贞原生态的生命。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痛伤;安静,平和,温暖,充满阳光,充满喜悦。我突然深深的感觉到那风,来自每个人的心灵乐园,来自你给我的无私永恒的爱。幸福与快乐充满了我心间,你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你就在我心间,就在我的日子里,如阳光如空气如花朵,与我一起与我同在,同沐浴在《虚空之风》乐音中,永远。

二、月光水岸

碧草凄凄,蒹葭苍苍,月光照我欢颜。今夜,静静的坐在水岸旁,独自欣赏着那曲《月光水岸》。瞬间袭进心腹的柔美,轻盈如梦如幻如蝶,醉醉的,仿佛间,就好似与那乐音,一同在空中歌唱,飘逸如仙子,如天使一般。

山恋叠翠,青山依旧,绿水悠悠。多少往事都付笑谈中,一壶老酒,一盏浅茶,说什么离愁,诉什么情幽。这一刻让我忘记了所有,心儿在水岸上空飞扬,飞扬,飞扬,飞扬到很远很远,比天涯,比海角还远,还要天长地久,洒脱,空灵,超越凡俗。自由自在,陶醉在天尽头……月光用她的温柔将人间洒满柔情蜜意,用她独俱魅力的娇美温柔,柔柔的笼照着天下万物生灵。看那一棵棵树木在月光里泛着青春的光彩,看那朵朵花儿在月光里涣发出美妙的娇颜。看那波光鳞鳞里,好似有你娇柔的眸,看那鱼跃鸟飞,水光潋艳,鹤渡秋塘,美丽的姑娘坐在岸边想着她美丽的心事,思念着月光下的水岸,水岸旁的恋人。

哦,在静静的夜里,在寂寂的水岸边,那月光普照下,万物有了独特的灵性,在月光里独具一份魅力,独有一份情滋味,独俱魅丽的爱与恋。不是王子与公主,而是你我的爱恋,是平白的一场爱与恋,充满了人间烟火味的爱恋。还记得就是在水岸,你坐在我身旁,你眼睛似星辰闪亮,你笑容似春花光鲜。柔柔的你对我说:你是天使,你是我的`天使。幸福一下就降临在我身上,我微微的笑着,快乐的我,因为你说我是天使,我就信了。从此我知道,在你眼底心里我是天使,快乐的天使。

夜寂寂,月光照水岸,花儿含烟,鸟儿稠缪爱巢中,鱼儿水波里游,鸳鸟荷叶底下双双入甜梦,物物皆染情,人人共好梦。那种婉转自由与奔放,那种翔和安静与温婉,阳刚与阴柔,刚强与柔美,缠绵中意味深长,来不及诉说的更多,也来不急分享的更多,忽然就转过屏风,忽然就消失在月光水岸那一方。等再次涌来时,花已开放了吗?还是红肥绿瘦?月光用它千年前的温柔与魅力,吸引着一树树花开午夜里,仙子们纷纷飞向水岸,一双人儿就在水岸上娇立,月光似白纱笼照着双双人儿。不是别的,只为这美好爱情,让水岸从此青春焕发,百鸟儿啼,绿蛙鸣,蝴蝶儿快乐的在歌唱。爱情似一首天籁之音,穿透心灵,在相爱人儿们心中回旋激荡,久久不息不止。

今夜我再次来到水岸,月光依旧,景物依然。望着月光映照水蓝,波光映眼帘,起身转个圈,其实一个人并不孤单,此时此刻仿佛就在身边,依旧唱着那首歌:你是我的天使,我快乐的天使……裸足沿着海岸行走,凝望高悬夜空的星辰月色,想你,是否也在同样的月光下想着我?

夜是个异次空间,解放了现实所有的视觉束缚与枷锁。想象,在此自由的翻腾、飞舞、冲击…,谁说夜是属于黑色的?在这月光水岸,夜是如此璀璨,尤如一颗黑色钻石,镶嵌在世上所有相爱的人儿心中。听,月光似一曲自然的乐曲,曼妙,空灵,梦幻般的环绕着水岸。看,水岸似一只天鹅起舞,翩翩,盈盈,梦牵魂绕的将相爱的你我缠绕。

哦,水岸,今夜的水岸,你我爱的背景,一曲《月光水岸》就是背景里的音乐,就这样相爱相恋下去。无论你在远方还是在身旁,共沐一轮月光,心思一样的你我月光水岸。因为爱,不会有距离,因为情,不会有隔阖。因为有你,幸福才与我永远相伴,因为有你,爱情不再虚幻,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我心为一颗,身为一体,牵手人间,共奏生命礼赞,同写爱情诗篇。

三、阳光水岸

山青青,水碧碧;天蓝蓝,地蓝蓝。枕着碧蓝色的海浪,任海水慢慢将我覆盖。我仰卧在海边,看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朵,望呀望就望见了高山流水,好似银河突落九天。就在这一刻,突然我听到了班德瑞的《阳光水岸》,仿佛从遥远的天边处传来。那动我心扉的乐音,好似来自宇宙,来自天际,倏然划进我的心底,直触我的心灵深处,似缕缕阳光一样普照进我心里。瞬间,我的灵魂被洗濯被唤醒,我陶醉在那震撼我心灵的乐音里。

感觉到的是从未有过的轻松愉快,从未有过的自由欢乐。一颗沉睡已久的心穿过层层云天,飞越万水千山,越过了衍纪,回到了最初。生命的最初,爱的最初,情的最初。纯净,纯美,安祥,和善。一切混沌未开,万物万事在生命的最初如水晶剔透,如钻石璀璨,如珠贝温润。如风如一样自由,如花一样弥香,如云一样飘逸。

随着那乐音,纯粹的音乐,天籁之音,似一线阳光,一隙霞彩,轰然将渊面分开。将暗与光分开,有了昼与夜,有了天与地,有了飞鸟,有了各种昆虫,更有了人类主宰着万物生灵。看花朵开遍天涯海角,看绿树满了世界,还有氤氲的凄凄青草绵延在天南地北;江河浩浩荡荡归如大海,天下水同出一源,海天一色,息息相连。斩新的世界就尽展眼前,也许应了那句此曲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真的仿佛来自天宇,来自鸿蒙,来自雪域,来自心灵深处的心音回溯。似缕缕春风袭我面,似阳光射入我心灵深处,让我心儿沐在阳光里,尽情的让魂与灵在这乐音里陶洗,涤荡,清洗……掩进心灵最深处。

那一瞬已远离了红尘,人与人和平共存,没有尔虞我诈;物与物之祥和共处,没有弱肉强食。人与物更是互助互爱,同唱和平歌。没有谁给谁下跪,没有谁比谁低下,平等,互助,自由,和美。于是从中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疼惜任何一草一木的生命,就是一朵小花一颗小草,也要爱惜尊重它们应拥有的生命,不要随意将它们摘下来更不能随手拔去。就如一只猫一条狗,你将它们头砍去将它们命随手剥夺去,那它们会不会发出哀痛,发出悲悯之伤悲呢?生命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一样的美好,一草一木。一尘一土,爱惜,珍视,尊重每一个生命。

音乐没有停下来,依旧在空中飞越流淌,这世界无处不粘染上了那乐音,欢快,愉悦,祥和。将心灵彻底的清洗,敞开了心扉。让阳光沐浴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抛弃忧愁与苦痛,拒绝战争与争斗,绝缘悲痛与哀伤,远离灾害与恶运。就让我们快乐起来,拥有坚强与自信,自由自在美好的生活。

谈有灵魂的教育 篇5

著名的教育专家王杰说:“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具有灵魂的教育,有灵魂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智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灵魂的塑造者的教师,我们是否做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去创办有灵魂的教育呢?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必须要求进步,必须要求教师自己要有灵魂。

一、教师要做到有灵魂,必须学会“关注学生”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发展的人,是有独特意识的人,是有着巨大潜力可以挖掘的人。所以,教学中我们不能要求整齐划一的“一刀切”,要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都有成就感和愉悦感,这就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我们要努力地去创造环境,让学生发挥特长,让每一朵花都在春天绽放。

当面对学生不工整的书写、不够完美的答案、不够灵活的思维时,我们往往是批评又指责,气愤有加,很少静下心来去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已有的知识体验。我们真的应该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对待,当作一个与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合作伙伴去对待,而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二、教师要做到有灵魂,必须以“爱”为出发点和支撑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用一生去奉行“爱满天下”的原则。这些教育家启发我们,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要爱学生。因为有爱,我们才能俯下身子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放下架子与学生谈笑风生;因为有爱,我们才有耐心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

三、教师要做到有灵魂,就必须关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仅仅是教书匠,我们要做教育教学的实践者和反思者,不仅仅是教教材,还要学会用教材,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不断更新(下转第36页)(上接第35页)我们的知识结构,不断思考,不断进步,要把学习和思考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完善自己,提升素质,争做知识型、反思型的优秀教师。印度哲学家奥修说过:“生命不只是应该变老,它应该成长。”承担着教书育人天职的教师,必须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情感:音乐课堂的灵魂 篇6

有人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的确,它不仅为人们的听觉感官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无与伦比的音乐音响,而且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但是音乐的这种情感美并不是脱离现实生活,虚无缥缈的,也不是脱离人类思想感情的单纯的听觉美,它是人类自身情感的写照,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历史等内涵。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中情感并不仅仅体现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体现为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心灵丰富。一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懂得选择能够传达好情感的音乐作品,并且从中架起从艺术家到作品再到学生之间的桥梁,确保学生感受到艺术作品中包含的特定情感。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通过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课堂产生一种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高涨、积极的情绪中感受美、体验美。那么,理论如何附着于实践?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又应该怎样科学利用情感因素开展教学活动呢?我谈三点看法:

1. 情境创设,情感激发

有人说“心境是由情境引起的”。细细体会,确有道理。比如,在狂欢的无比热闹的气氛中,再没有情绪的人也会随着人们的舞动而慢慢放松自己,进而逐渐敞开心扉。正因为这种从众心理的存在,多少年来,情境教学法一直受大家的认可。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以情动情,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中,进而用各种丰富的音乐语言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 情绪渲染,情感传递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绪与情感是密切相关又互相区别的两种心理形式。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外化的情绪总能渲染出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并借此更好地将音乐作品中的丰富情感传递给学生。因此,在一堂音乐课上,教师希望学生高兴,自己应先心情愉悦,希望学生热情,自己应先激情四溢;希望学生安静,自己应先心境平和。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情绪渲染、情感传递的过程。

教师外化的情绪主要表现在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教师生动的语言配以丰富的表情、动作,是最能感染学生的。例如,一位男教师上音乐欣赏课《走进西藏》,让学生静静聆听完高亢激越的《青藏高原》之后,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开始了一段无比精彩的导言:“美妙的诗,感人的歌,像从高原雪山倾泻而下的河。时间、空间挡不住它奔向大海的冲动,藏族人日夜聆听的歌早已跨过时空,飞向千里之外的我们。它引导我们飞过高原,飞过雪山,到达美丽神奇的西藏。”可以想象,教师专注的眼神、投入的表情和深情并茂的语言再配上优美动听的旋律,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多么强大的感染力。学生的目光紧紧锁定在老师身上,充满了期盼与向往。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空旷而高远的歌曲《走进西藏》。此时此刻,学生的思绪似乎随着音乐到了蓝天、白云、高原、雪山、寺庙……经受了如此美妙的情感洗礼,我想学生一定受益匪浅。可见教师的语言、表情等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音乐特级教师陈蓓蕾说过这么一句话:“作为‘音乐老师’,首先是教师然后才是音乐。”语言功底是教师素质的体现,而范唱则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高昂的、悲愤的、欢快的、优美的、幽默的情绪是音乐作品中常见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歌声把这些不同的音乐情感正确表达出来,让学生借助老师的范唱,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绪。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地传递情感的方式。

3. 情感定位,避免误区

音乐如诗,音乐如画,音乐本身就是美的艺术。音乐对于人们的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心灵的净化,是音乐教育的无穷魅力所在。因此,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音乐教师要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体验音乐的美感;音乐教师要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审美的愉悦。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责任。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对音乐情感教育的理解常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错误地扭曲音乐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定位和实施方向。

误区一,德育化。虽然“唱一首歌就是一堂政治课”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了,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念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退。有些教师懂得提倡音乐情感教育,但对音乐教育中的情感常会错误定位:情感教育并非音乐教育独有,德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于是,在教学中,容易产生重讲解轻感受,重理智轻情感的弊端,以至于将一堂音乐课上成语文课或思想品德课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可否认,音乐教育的确具有德育的功能,而且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并尽可能地发挥其德育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光有语言而无艺术,任何道德训诫都不能在青少年的心灵中建立起崇高的感情。”因此,需要明确的是,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是艺术化的,是音乐审美的情感,而并非道德情感。正所谓“以情育人”,因此,音乐教育中德育功能应该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

误区二,摒弃“双基”。众所周知,“双基”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淡化双基”的新理念。的确,中小学音乐教育只是普通音乐教育,我们应该避免专业化。然而,俗话说“泼洗澡水时,不要连孩子一起泼出去”,因为,音乐的艺术必须在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表现。而且,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恰当地表现音乐情绪有很大的帮助。以教学《西风的话》为例,我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对歌曲也有了很深的体会,但满腔的情感如何用歌声表达出来呢?当我引导学生认识理解了歌曲中的力度记号以后,同学们的歌声就如春风般流动,充满生机了。

艺术离不开感性,所以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但同时音乐也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没有理性参与,就不可能彻底地把握它、认识它、表现它。音乐教育教学既不能脱离感性,更不能抛却理性去进行。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纽带,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牢牢把握好这条纽带,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才能使音乐课成为学生喜爱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正在音乐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

摘要:中小学音乐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审美教育。音乐学习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情感是音乐课堂的灵魂。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是艺术化的, 是音乐审美的情感, 并非道德情感。音乐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感染与熏陶。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对恰当地表现音乐情绪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不能为了解决双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而将其完全摒弃。

普通音乐教育的灵魂 篇7

世界上音乐治疗的起源是在美国,开始是在二十世纪中期,在二战期间的美国军队医院中,由于战时环境恶劣,伤残战士的死亡率很高.有的医生开始为受伤的战士播放音乐,以驱散医院死亡恐怖的空气,结果伤员的情绪改变了,随之伤口感染率减少,死亡率降低,这种做法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战后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直至有专业音乐家和心理学家介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现代学科《音乐治疗学》。我国的音乐治疗是一九八〇年美国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教授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第一次将音乐治疗介绍到我国,在以后的几年里,北京大学、沈阳一家部队医院、湖南长沙马王堆疗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回龙观医院等相继开展有关音乐治疗的活动并与专业人员合作,开展了对老年抑郁症的主动治疗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参与性音乐治疗。一九八九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成立,一九九五年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世界音乐联合会。现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已陆续培养出音乐治疗专业的本科、硕士研究生,由此可以看到音乐治疗的发展前景。

音乐的信号是多层次的,它刺激人体的机制是物理性的,人通过听觉器官,传入中枢,作用于大脑皮层和下丘脑,从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反应,使神经系统和全身内脏及血管协调地运动,提高全身组织的生理活动机能。经科学实验证实,和谐的音乐能使人的皮肤电阻和肌张力适当,呼吸频率和谐,心跳协调,胃肠及消化液分泌良好。假如使用一些噪音,则起到反的作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音乐对人的大脑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对儿童进行早期音乐教育,可以促进脑发育;对老年人进行音乐训练,以延缓脑衰退。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作为治疗的动力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美国temple大学教授布鲁西亚K Bruscia,《定义音乐治疗》1 9 8 9)音乐治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即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个体治疗主要是根据求治者的需要,针对求治者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睡眠障碍、有强烈的内心冲突等,通过音乐冥想放松疗法、音乐系统脱敏法、Glm音乐想象等音乐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目的。集体音乐治疗有很强的效力。它促进了来访者表现自己,与别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同时也发展了集体意识和现实感觉。在集体音乐活动时,求治者不仅可以通过语言相互交谈,还可以通过音乐相互交流内心的体验。在表演音乐的过程中,求治者不仅可以尽情宣泄以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同时由于音乐本身结构上的次序要求,集体中每个人表演必须相互配合,使求治者更需要自我控制,以协调自己的行为,达到和谐。这会让他们意识社会约束,以起到积极作用。常用治疗方法有,歌曲有序记忆法、击鼓疗法、奥尔夫即兴创作法、音乐心理剧等疗法。音乐可以使人产生极其丰富的想象,而想象也是重要的心理过程,一首平静的乐曲,有的人可能想象为银色的月光,也有的人可能想象为虔诚的祈祷,但对一个正常人来说,绝不会把它想象为万马奔腾或战火纷飞的场面。讲述GIM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美国最高音乐治疗技术,实施时由治疗师诱导求治者进入放松状态,在特别编制的音乐背景下产生想象,想象中出现视觉图像,这些图像有象征意义,常与病人潜意识中的矛盾有关,在听音乐中引导求治者诉说产生的想象,音乐结束后与求治者讨论想象内容的意义。音乐是情感的表现,音乐为人们提供自我表现和情感发泄的机会,这些又都是人的正常需要,这些需要必需得以满足,同时,也能满足个人的审美经验。音乐作为交流工具,这是人们共知的,人生活在社会里,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需要,人的智力发育和认知都离不开与周围世界的交流,由于交流障碍,病人处于封闭的情况下,情绪更加恶化,使原有的疾病更为加重,音乐虽不象语言那样表达事件的具体内容,但它是表达情感的深刻和细腻程度,甚至难以用语言复述。因此,音乐治疗中的音乐活动或音乐体验能够帮肋那些情惑剥夺、孤独、退缩或逃避社会接触的人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使那些有过音乐经验的人获得与他人的正常交往。由于音乐具有探索和发现内心深处的奥秘或自我的作用,音乐活动便可以帮助表演者获得自我认知,同时通过集体表演还可以获得对他人的了解,因为音乐表演需要掌握一定的表现技巧,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律,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行为符和社会认可的方式,这些要求会帮助表演者发现自己和别人。音乐表演如果缺少自我认知的能力,它就很难进行,因此音乐的这种自我认知作用,对有心理障碍者,从无意识状态恢复到意识状态是有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各种东西都有其基本构成单位,元素由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分子,生物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细胞,音乐与之类似,也有自己的“原子”或“细胞”,这就是乐音。乐音指比较和谐和悦耳的声音,它原本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人们走进森林,会听到莺啼燕啭、百鸟合鸣;人们走到水边,会听到流水潺潺,浪花飞溅;人们走进山涧洞穴,敲击那洁白的钟乳石柱,会听到叮咚之声在空穴中回响。苏东坡在他的《石钟山记》中记载了这种大自然中的乐音。这石钟山下有许多‘石穴罅’(xià,缝隙)水扬起激波,就会激起如钟鼓一样的乐声。在两山之间、将入港口处,则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时,也会发出“窾(kuǎn)坎镗(tang)嗒”的钟鼓声,苏轼把这些自然乐音与周景王时所铸的无射钟和魏献子的歌镜相比拟,足见其乐声之动听无独有偶,在突尼斯有一眼泉,被称作“音乐泉”,音乐泉流出之处和石钟山的地貌非常相似,那里也有一座空心岩,水流过这里会被分成千百条细流,细流间相互撞击和鸣,发出千变万化的音响。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抒发心中的喜怒哀乐.或者在不同的心境下,选听不同的音乐,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一点也是产生音乐疗法的根源。但真正地把音乐治疗应用于临床上,却经过了一个坎坷的过程。古代埃及人认为,疾病不管是感觉到的,还是没有感觉到的,它都是由神所给予的作为罪孽或违反规则的刑罚,因此,在治疗时要一面摆设供品,一面还要由演奏家演奏音乐以达到平息神的愤怒的作用。在希腊时代,音乐疗法被认为是“把灵魂作为媒介来给予肉体以影响的一种心理疗法”。音乐疗法要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由于当时对于疾病的医学治疗方法还非常贫乏,所以使用音乐进行治疗与宗教相结合被普及(特别是作为精神方面的治疗方法)。音乐治疗不仅被医生,也被心理学家、教育家、音乐家们所研究和实践着,并被确认作为医疗中的辅助治疗手段。

激发兴趣——音乐课堂的灵魂 篇8

教学中教师应当尝试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在宽松、自由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一、引进激励机制,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初中阶段,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 很多同学都羞于上台表演, 有的即使是心里很想上台表演, 可因无法完整的唱好一首歌又使他们产生了很大的不自信。这样, 最容易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原本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好奇与热爱, 却因羞于表达而使课堂气氛变得压抑沉闷;并且在流行音乐盛行的社会大环境下, 作为青少年, 这种想唱而不敢唱、唱不好的尴尬与痛苦也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针对这种情况, 在课堂上安排多种不同类型的竞赛环节, 想方设法降低参加的难度,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则不失为有效之举。

二、深化课堂内容, 扩大教学的信息含量

初中阶段音乐课主要任务应该是丰富学生的音乐积累, 这就要求老师每节课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信息, 每节课教师都要有一个教学定位:这节课要给学生传达怎样的音乐信息!很显然, 拘泥于课本的内容设计不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通过一节课的交流, 使学生的听闻扩大到最大化, 使学生原本浅幼苍白的心灵变得滋润丰盈, 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发挥教师魅力, 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首先音乐教师要在教学中经常示范和表演, 不但给学生以直接、直观的印象, 更要用生动的表演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对美的深刻感受和体验。如果能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给学生树立起人生模仿的榜样, 那才是真正合格的音乐教师。

其次, 情感魅力也是教师魅力的重要体现。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 没有情感的艺术是空洞乏味乃至僵死的。音乐教学要成为一种迷人的艺术享受, 使每堂课都拨动学生的心弦, 产生强有力的效果, 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强烈兴趣, 教师就必须以情感魅力去从内心征服学生。

情感魅力表现在课堂上, 首先要求教师要有真诚的笑容, 要有演员一样丰富感人的表情。如果音乐教师总是面无表情的平铺直叙, 呆板唱奏与说教, 又有哪个学生愿意在课堂上捱时间?如果那样的话, 你所设计的一切形式都将成为一句空话。情感魅力表现在日常生活中, 就要求教师要做一个言行合一、情趣高雅、品德高尚的人。常言道:“身教胜于言教”, 凡是教师让学生做到的, 教师首先就要变成自身切实的行动。

教学机智:教师的教育灵魂 篇9

一、教学机智的思想基础和含义

教学机智有其哲学上的基础, 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教学机智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以获得对教学机智的更加清晰的把握。

在哲学上, 教学机智属于实践智慧的范畴, 亚里士多德是提出实践智慧的第一人。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是知识和理智的结合, 它关涉的是能被证明和永远相同的东西, 智慧是有德性的。实践智慧则是善于深思熟虑的能力, 不是考虑特定事物如何制作而是考虑适合自身的事物即如何产生一种将使我们满足的存在状态。亚里士多德对智慧和实践智慧的诠释是教学机智存在的哲学基础, 是关于教学机智的本质的探究。

除了表述上的差异, 不同学者对教学机智的定义几乎大同小异。在众多的定义中, 马克思·范梅南的见解是比较深刻全面的, 值得我们的借鉴和研究。马克思·范梅南认为机智是一种教育学上的机智和天赋, 它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没有希望、甚至是危险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积极的事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 教学机智的定义又有了一些变化和改变。教学机智被表征为:在课堂教学过

需要, 不仅要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 还应该在中学和小学开展, 让他们从小就接受拓展训练的培训, 从小就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团结协作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徐小红, 陈爱林.关于高校拓展训练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0 (2) :110-111.

[2]韩庭卫, 等.户外拓展训练全书[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

程中教师对学生身心的移情感受和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及时开发以及教学知识的灵活应用与教学程序随机应变的专业技能。

二、教学机智的特征

(一) 实践性

从其自身来说, 教学机智总是表现为一种实际的教学行动, 而不是实践之上的抽象理论。教学机智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 是教师和学生比较特殊的一种交往的方式。说它特殊, 是因为教师的主动性在这种交往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这是一种有较多教师智慧参与的交往而不是处于习惯或潜意识的自发性的活动。教学机智的实践性还表现在教学机智的来源和发挥作用的场合上。

教学机智来源于教学实践。教学机智的获得是教师及时总结经验的结果。教学机智作为一种能力, 单单靠冥想是学不来的。它直接地来源于教师的实际教学, 是教师对发生在实际教学中的不同案例的升华和总结。

(二) 突发情境性

任何教学机智的产生都是一定的教学情境刺激的结果, 而且这种情境必然是突发的、出乎教师当前的教学意料的。教学不是一潭静止的死水。它的流动变化性使它经常会在前进的路上遇到一块小石头或者是一个转角, 这个小石头或者转角也就是教师意料之外的突发性的情境了。也正是这种情境, 呼唤着教师的教学机智, 为教学机智的产生提供了所需的环境依托。突发情境是任何一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见的, 它也是区分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重要试剂。在这些突发性的情境之下, 有无教学机智产生以及教学机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如何都是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

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5 (5) :18-20.

[4]毛振明, 等.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5]毛振明, 王长权.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

[6]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石兴宇 (1980-) , 女, 贵州遵义医学院体育部;赵智龙 (1984-) , 河北体育学院。

(三) 不可教性

教学机智不是事件而是素质。素质是个人通过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感受而获得的一种内在的清醒。知识则可以成为课堂授课的内容被共享。教学机智作为一种素质是不可教的。一位优秀教师面对众人的讲座并不能使听众学到自己身上的任何机智, 人们最多学到一些培养教学机智的原则性方法。而教学机智的获得必须是个人躬行的结果。

(四) 情感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不是考虑特定事物如何制作而是考虑适合自身的事物即如何产生一种将使我们满足的存在状态, 也就是说实践智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只是为了使拥有者获得某些满足。任何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作出的最贴切的反应都是一种智慧。由于达到个人满足的要求因人而异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情感要求的影响, 这就决定了智慧其实是带有个人情感性的, 是掺杂着个人理智的一种个人的拥有。教学机智亦是如此。

教学机智的情感性还表现在教学智慧指向的对象是有情感的人, 教学机智的实施必须考虑这些对象的情感需求。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占据了他们在家庭以外的时间的绝大部分, 教师除了教授给他们知识以外还必须考虑他们对情感需求的满足, 很多时候教学机智都是为了满足这种情感需求而出现的。

三、教学机智的养成

从本质上看, 教学其实就是一种关系, 即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双向、复杂的互动关系。在对关系的处理过程中, 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否则互动就无法进行。因其深邃性和智慧性以及不可轻易获得性, 对教学机智的追求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一项活动。

(一) 了解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获得发展自身的意识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是人在做各种事情的时候不光光只有行动, 同时还有人的意识。这种意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着实践, 使人对自身的行动有了更多的规划和思考。人若想完成某项任务、获得某项能力, 首先就必须在意识上重视起来, 必须具有强烈的达到目标的渴望。保罗·弗莱雷认为要让人们参与到革命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使他们淹没的意识脱颖而出。在此处教师虽然不能被看作一般意义上的被压迫者, 但教师的发展同样也需要其发展自身的意识的脱颖而出, 而非淹没在其他的繁杂的体验之中。这是一位教师保持清醒与活力的前提条件。

(二) 直接的生活体验与及时的反思

在一定意义上说, 智慧是经验凝聚的结果。一个有意识学习的人在越长时间的经验中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智慧。丰富的教育情境无时无刻不充满着产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一个教师的成长是否迅速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位教师是否能够从课堂的突发事件中及时总结经验, 汲取其中的有效部分内化为己有。

生活体验的基本形式包括我们生活中直接的、先于反思的意识。它不可能通过即时的现象去领悟, 而只能通过过去的存在来反思。生活体验的这种性质要求教师在有意识进行有关的生活体验后必须进行及时的反思。教师的有关教学机智的学习正是这样一种生活体验———反思的过程。生活体验是教师获得直接感受的基础, 而反思则是将这种直接感受内化为自身能力的必经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通过反思抓住繁杂事件背后的规律性, 这是教师获得教学机智的重要渠道。

(三) 理论学习为教学机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学习各种理论之后的益处不是短时间就能表现出来的, 理论学习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进步。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教师可以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同时也更加适合教育规律的发展方向。

理论的学习同时还为教师自身的反思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因为得到理论的指导而更加有效, 也可以保证教师反思深度的提升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值得担忧, 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是教师获得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保证。

结束语:

任何意识到教学机智特殊性和重要性的教师都必须意识到教学机智非由外铄, 而只能提高自身。只有把握住这关键一点的教师才能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提高。这种通过自身逐步积累而慢慢形成的教学机智一旦被获得, 它为我们的教学增添的不止是生动多样的和谐情境, 最重要的是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满足感。

摘要:教学的模式化趋势使得教师的工具性越来越明显, 我们应该对教学机智这种教育财富给予更多的关注。为了对教学机智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对教学机智的本质和特征的把握是不可跨越的一步。任何一位想要发展自身、获得教学机智的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反思来取得进步。

关键词:教学机智,教学情境,教学机智养成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M].苗力田,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2:289.

[2]W.D.罗斯.亚里士多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38.

[3]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1.

[4]曹辉, 尧新愈.教学机智——教师的专业追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1) .

上一篇:改进举措下一篇: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