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传统

2024-10-30

中药传统(共10篇)

中药传统 篇1

关键词:中药, 传统, 现代,区别,联系

中药作为我国的国粹, 在我国医学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我国的中医药学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药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药也不再是简单的药材、膏、汤、丸、散等概念。现在大量的中成药出现在生活中, 使中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药的概念也发生了改变, 现已将中药分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 (近现代中药、现代化中药、后现代中药) 。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 以后还会有更多中药相关的新概念涌现出来。全面、科学、准确地定义和把握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对中医药现代化与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对中药的一些概念及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作一简要的概叙。现报道如下。

1 中药的一些概念

要了解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 就需认识中药的一些概念。中药发展到今天, 虽不同时期给中药下了不同的定义, 但目前尚无一个详细的完整的概念, 均是中医药学者、专家根据医书、经验和民间用药给出的专业概括, 现就根据上述及具体情况给中药的一些概念定义如下。

1.1 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用于疾病预防、治疗、诊断和康复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的总称[1]。包括了传统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草药及其制品, 民族药及其制品, 中草药提取物, 进口中药和植物药及其制品, 中药和天然药物有效部位及其制品、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物及其制品、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等。

1.1.1 传统中药:传统中药是指收载于中医药典籍, 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使用形式, 加工炮制成比较规范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品的总称[2]。包括中药材、草药、饮片和一些古方经典制剂。制剂主要以生药粉入药制成的膏、丹、丸、散、汤等。

1.1.2 现代中药:现代中药是传统中药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条件下,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现实需要做出功能上的适应中药[2]。

1.1.2.1 近现代中药:近现代中药主要指1960年以来的中成药制剂[2]。多以粗提物入药, 以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剂型为主。

1.1.2.2 现代化中药:现代化中药指近年来成功开发的主要以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入药, 药效物质基础基本明确或部分洋中药、植物药、天然活性单体药物。如德国的银杏叶制剂、水飞蓟制剂, 优秀的日本汉方制剂, 国内的复方丹参滴丸、康莱特注射液、榄香烯乳注射液、苦参素注射液、杏灵颗粒、青蒿素、靛玉红、川芎嗪、亚砷酸、薏苡仁内酯、人参皂苷Rg3、小檗碱、麻黄素、三尖杉酯碱、长春花减、紫杉醇、石杉碱、芦丁、延胡索乙素、斑蝥素、五味子素、葛根素、雷公藤甲素、山莨菪碱、灯盏花素、天麻素、士的宁、水蛭素、熊去氧胆酸、齐墩果酸、甘草甜素、葫芦素、黄芩苷、绞股蓝总皂苷等。

1.1.2.3 后现代药:后现代中药亦称创新中药, 由于非自然因素的作用, 属性 (形态、结构、性质、成分和作用等) 发生明显改变的中药。包括: (1) 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化学药物以及成盐衍生物:如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 (均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结构改造产品) 、联苯双酯 (以五味子丙素为先导物的半合成品) 、双环醇 (联苯双酯的换代改进产品) , 甲基斑蝥胺、羟基芦丁、小檗碱、麻黄素、伪麻黄碱等; (2) 以生物技术生产的天然活性物质和生物制品 (如组培人参毛状根及其制品、黄芪毛状根及其制品、虫草发酵菌丝及其制品、重组水蛭素等) ; (3) 人工化学调配药材 (如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 ; (4) 药材代用品:塞龙骨 (代虎骨) 、水牛角 (代犀角) 、虫草菌丝粉 (代冬虫夏草) 等; (5) 转基因药用动植物: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和生产天然药用成分, 在转基因奶牛中表达和生产天然药用成分。

2 区别与联系

传统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润躁、配伍反畏、功能、主治和配伍 (君、臣、佐、使) 等中医属性内涵为特点用于临床治疗的药物。而现代中药则以传统中药为基础, 运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制备并应用于临床的药物, 两者既有区别有又联系。

2.1 区别

2.1.1 用药部位:

传统中药用药部位以原生药材入药, 不讲究药材中的具体成分, 或以药材直接服用, 或以药材煎煮入药, 或以药材粉末制成的粗糙剂入药。而现代中药的用药部位比较讲究, 对药材的成分有了一定的认识, 多数中药入药均需弄清楚其有效成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为哪一类。目前中药研究的方向已从有效成分发展到了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有效部位指有效成分含量占整个入药浸膏50%以上的那一类化合物, 如紫草素含量超过紫草提取物50%以上, 那么紫草素就为有效部位。有效单体指单体成分含量占提取物90%以上的单一成分, 如左旋紫草素在紫草提取物中的含量超过90%, 那么提取物中的左旋紫草素则为有效单体, 有效单体也是现代中药研究的重点方向。现代中药与传统中药药用部位的不同集中体现在其有效成分是否清楚。

2.1.2 药物剂型及制备方法:

传统中药制剂主要以膏、汤、散、丸等入药, 而现代中药制剂则在汤、散、丸的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如今中药制剂已与西药制剂相差无几, 如片剂, 胶囊剂, 软膏剂, 凝胶制剂, 速溶制剂, 缓控释制剂, 脂质体, 注射剂等等。在制备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传统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仅以煎煮、粉碎过筛加以适当的辅材制成相应的膏、汤、散、丸等粗糙制剂。现代中药制剂则应用先进的科技, 以科学合理的制备方法制得安全, 有效, 质量可控的制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方法的创新, 今后还会有更多更加先进的技术, 科学合理的方法应用于中药制剂的制备中。

2.1.3 药物质量:

传统中药的质量往往以有效无效作为评价标准, 未对其有效成分进行质量控制, 使其稳定性, 毒副作用难以判断。人们常在用药中发现:同样的配方及其制剂, 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服药, 疗效有很大的差异, 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 这均是由于传统中药质量未得到很好的控制。而现代中药的质量从药材一开始就得进行质量控制 (指纹图谱) , 质量不合格的药材不得药用。对整个制剂的研究开发也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制备的制剂还得符合药典质量标准和国家的其他标准,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制剂不能作为药品在临床上使用。从上述可看出, 两者在质量上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是否有质量标准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2.1.4 理论基础:

由于我国的历史社会原因和民族文化背景, 传统中药有其独特的理论和诊疗方法, 理论体系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 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现代中药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 中药不断吸收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 吸收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现代制剂学等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 实现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立体的融合。在整体观的指导下, 对每味中药的成分、含量、药理及作用于人体的过程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与传统中药的理论相区别开。

2.1.5 给药方式:

在给药方式上, 传统中药以口服和外用为主, 外用仅以敷、洗、搽等方式给药。给药方式局限性很大, 对一些急救患者不能立刻起效。现代中药给药方式则灵活方便, 除以上方式外, 还可注射、喷雾、腔道、皮下等多种给药方式, 基本能满足患者各种疾病给药需求。两者给药方式上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中药给药不局限于某一种给药方式, 药效从慢到快显示出灵活多变性。

2.2 联系

2.2.1 药材来源:

药材的来源不外乎均来自于野生或种植, 不论产地如何, 只要药材的质量符合质量要求, 均可入药。中药材虽有地道之称, 但也仅仅是其中有效成分含量高于其他产地。所以从药材来源的角度说, 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无实质的区别。

2.2.2 物质基础:

作为药品应用于临床, 不论是传统中药还是现代中药, 其主要是看其是否能治病救人、起效的物质基础、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起效的物质基础是否一致, 临床上延胡索应用于止痛, 其中起效的物质为延胡索乙素, 这是公认的事实。为了证实这一事实, 曾经有学者将延胡索乙素从延胡索中提取出来, 采用热板法进行小鼠的镇痛试验, 并以延胡索药材及提取延胡索乙素后的药渣作对照。结果显示, 延胡索和延胡索乙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而药渣则无镇痛作用。这说明延胡索中起作用的物质为延胡索乙素, 与现代延胡索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是一致的。现阶段很多研究结果也显示, 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起效的物质基础是一致的。

2.2.3 配伍禁忌:

传统中药的应用一定要注意配伍, 其中的十八反, 十九畏, 说的就是一些中药的配伍禁忌。这些配伍禁忌以前只知道这样配伍会产生毒副作用, 疗效降低, 但并未说明这样配伍出现毒副作用, 疗效降低的物质是什么。现代中药的配伍对传统中药配伍禁忌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是由于配伍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了物理化学变化或毒性成分相叠加而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和疗效降低。因此, 不管是传统中药还是现代中药的配伍, 从实质上说, 都是药材中的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后, 使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不同效应, 是无本质区别的, 是相互联系的。

2.2.4 提取工艺:

在提取工艺上, 也是相互联系的, 传统中药的提取工艺虽说简单, 还是考虑到如何提取才能发挥药物的最大功效。比如汤剂的煎煮, 有文火、武火之分, 煎煮次数、煎煮时间也有规定, 这样做也是有依据的。按现代工艺的理解, 就是依据其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尽量提取出药材中有效成分, 使有效成分不易破坏。现代中药提取工艺也是根据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采用一定的现代提取工艺进行提取, 以最优合理的方法获得最大量稳定有效的成分。两者的提取基础都是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

2.2.5 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

作为药品, 最大的特点是有效性和安全性。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在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在疗效方面, 现代中药基本是在传统中药疗效确切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通过现代方法制得疗效更优的产品。所以说现代中药和传统中药的疗效是一脉相承的。安全性上, 以前的认识是中药为无毒安全的药品。但通过现代研究表明, 中药也有毒副作用。中药的成分复杂, 含量低, 传统中药不易发现其毒副作用, 在长期用药后才会发现部分毒副作用。随着现代分离技术的发展, 中药中很多毒性成分被分离出来, 在现代药理毒理研究中显现出来, 以前很多认为很安全、有效的中药, 现在也发现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 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 两者也是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3 小 结

近年来中药的发展迅速, 特别是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后, 中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中药现代化尚无重大突破。这就要药学人员努力从不同方面去分清楚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区别与联系, 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 从中药的资源管理, 种植、加工、炮制、制药设备、工艺、创新药物等全过程的全方位的现代化。使中药的现代化升华出一套现代中药理论, 让现代化中药早日进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肖小河, 黄璐琦, 马小军.论中药和中药现代化的新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中药杂志, 2003, 28 (3) :282-284.

[2]赵翡翠, 赵晓琴, 李永和.醋制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及镇痛作用的对比研究[J].新疆中医药, 2007, 25 (2) :34-36.

中药传统 篇2

【摘要】传统的中药鉴别方法,以其成本低、简单迅速等优点,为现代方法不可取代。水试法是经验鉴别法中比较重要又较为科学的方法。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以鉴定其品种真伪、优劣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 水试 鉴别

一、显色反应

1 、水溶液显色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水溶性色素或其它成分溶入水,使水溶液呈现特定的颜色。

苏木豆科植物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的干燥心材。取苏木块投入水中,水液呈现桃红色,后转为红色。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呈猩红色,再加盐酸数滴使呈酸性后,溶液变为橙色。

鸡血藤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取鸡血藤块,投入沸水中,可见有似鸡血的红线散开。

墨旱莲菊科植物鳢肠Echipta prostrata L.的干燥地上部分。遇水后茎叶显黑绿色,搓其茎叶水呈墨绿色。

2 、药材显色有些中药材遇水后,所含成分发生水解氧化,而使药材本身颜色发生变化。

黄芩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药材应为棕黄色或深黄色。由于所含黄芩苷在黄芩酶作用下水解成黄芩素,黄芩素易被氧化,颜色由黄色变为绿色,影响药材质量。因此,黄芩在切片时,浸泡时间不宜太长,切片后应及时干燥处理。

3 、其他某些中药材由于结晶水或其他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

胆矾三斜晶系胆矾(CuSO4 5H2O)的矿石。为蓝色半透明结晶,加热失水后变为无色,遇水又变成蓝色。

天竺黄,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es Mce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天竺黄为象牙色,遇水逐渐变为淡绿色或天蓝色,并产生气泡,有较强的吸舌力。人工竹黄色泽为灰蓝色、灰黄色、灰白色或纯白色,遇水不变色。

二、膨胀现象

一些干燥药材,吸水后体积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1 、胖大海梧桐科植物胖大海Sterculia lychnophora Hance的干燥成熟种子。水浸后膨胀为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6~8倍。同属植物圆粒苹婆水浸后膨胀较慢,至原体积的3~4倍,为伪品。

2 、燕窝雨燕科动物金丝雀Collocalia esculenta L.及多种同属燕类用唾液或唾液与绒羽等混合凝结所筑成的巢窝。水浸后体积能膨胀15倍。其他用琼脂、银耳等加工的伪燕窝不膨胀或稍膨胀。

3 、蛤蟆油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或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 Boulenger的干燥输卵管。经热水泡后能胀到10~15倍;其它伪品只膨胀3~6倍。

三、沉浮反应

1 、沉水现象有些药材质地致密,相对密度大于1,或由于吸水性较强,放入水中出现沉水现象。

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的干燥花蕾。将其放入水中浸泡,丁香萼管下沉直立。劣质去油丁香则漂浮于水面。

2 、浮水现象若实验的`药材质地疏松,与水的界面张力大或疏水、密度小,药材则浮于水面。

蒲黄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orientais PresI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鲜黄色细粉,质轻易飞,手捻有润滑感,入水不沉。玉米粉等掺伪物质则沉水。

浮海石火山喷发岩浆所形成的多孔状石块。具多孔性海绵状结构,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

四、粘液反应

药材含有粘液质,遇水发生膨胀。

1 、菟丝子旋花科植物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的干燥成熟种子。经沸水浸泡后,手摸粘滑,种皮破裂时,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其它同属植物的种子的胚为黄色,螺旋状。

2 、北葶苈子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Lepidium apetatum Willd.的干燥成熟种子。水湿后,外表形成一层透明的粘液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2;南葶苈子播娘蒿Descurainia saphia(L.) Webb ex Prantl湿水后粘液薄层厚约为种子宽度的1/5~1/4。

3 、小通草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Stachyurus himalaicus Hook.f.et Thoms.,中国旌节花Stachyurus chinensis Franch. 的干燥茎髓。遇水吸水滑腻。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Helwingia japonica(Thunb.)Dietr.的干燥茎髓也当小通草使用,但遇水不粘滑。

五、乳化反应

树脂类药材中的树脂、色素、树胶等成分与水与水共研,形成颜色固定的乳化液。

1 、乳香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属其他树种植物渗出的油胶树脂。加水共研,呈白色或黄白色乳浊液。

2 、没药橄榄科植物没药树Commiphora myrrha Engl.或爱伦堡没药树Balsamodendron ehrennbergianum Berg.的干燥树脂。加水共研,呈黄棕色至棕褐色乳浊液。

3 、阿魏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 K.M.Shen及同属他种具有蒜样特臭植物的油胶树脂。加水共研,呈白色乳状液。

六、泡沫现象

因含有皂苷、蛋白质、树胶或其它高分子化合物,加水振摇产生泡沫。

1 、远志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i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ia sibirica L.的干燥根。因含有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且10 min内不消失。

2 、人参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因含有人参皂苷水浸液振摇可产生持续性泡沫以区别其他伪制品。

七、小结

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是我国医学宝库中十分重要的财富,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及过程,是中药鉴定工作者的基本功。但在一些新版中药鉴定书中,多注重理化鉴别,利用物理、化学或仪器分析法鉴定中药材的真假、优劣,忽视了对传统鉴别方法的记述,建议关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并使其能得到继承与发展。

致谢

颠覆传统 中药烧烤赢取千万财富 篇3

尽管创业的路千万条。但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通过个人的打拼实现由一文不名的穷光蛋到拥有千万资产的大富豪。

高建晓生于河南新野县五星乡张店村。1993年,家乡突遭旱灾,田地颗粒无收。为了让弟弟继续读书,正在读高二的高建晓毅然退学,只身一人来到武汉,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没有文凭,也没什么专长。高建晓只能到一个建筑工地当搬运工,每天20元工资,包吃包住。高强度的工作。加上伙食极差,高建晓严重营养不良,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一天傍晚收工后,高建晓走在大街上,突然觉得眼冒金星,双腿发软,一个跟头跌倒在地。

当他醒过来时,已是晚上9点。他刚睁开眼睛,一股烧烤的香味扑鼻而来。一位老大爷一手端着水,一手拿着一盘烤肉对他说:“孩子,快吃点东西缓缓劲!”当他知道自己昏倒在街上。是在路边做烧烤的老人救了他时,高建晓感动得泪如雨下。

当老大爷知道高建晓家贫辍学,在工地打工、体力不支晕倒街头的后,说:“建筑工是体力活,你这样瘦弱的身体如何能吃得消?如果不嫌弃,你过来帮我做烧烤吧,我管你吃住,你还可以学点手艺。”高建晓觉得老大爷说得有道理,又可以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点头答应了。

第二天,高建晓去工地辞了工。一心一意跟着老大爷做烧烤。白天,他就跟着老大爷一起到菜市场选肉、买肉,然后回家腌制,穿串;晚上,他们一个烤,一个打下手,每晚要做到凌晨两三点才收摊,生意还不错。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高建晓很快就掌握了烧烤的流程和一般技术,成了老大爷的得力助手。夜深人静之时,高建晓辗转难眠:没想到做烧烤生意如此火爆!几块铁皮做个小炉子。每次烤10来串薄薄的肉片,无需多少本钱。成本回收又快,看来不失为一个谋生的好行当。他越想越激魂,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他决定:等自己攒够了钱。也开一间烧烤店!

一年后,高建晓熟练地掌握了顾客所说的微辣、香辣和劲辣三种口味辣椒应放的分量,以及酒香味、鱼香味、麻辣味等的烧烤方法,再加上他又恰到好处拿捏准火候,在色香味俱垒的诱惑下,食客们闻香而来,爽快而归。工作过程中,高建晓了解到,有些人不爱吃烧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上火;有的女孩说吃了烧烤脸上就会长痘痘,很不美观;有的人则说,吃烧烤后会便秘,令人很不舒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高建晓,用什么办法才能打消食客的这些顾虑呢?

因祸得福,“中药烧烤”远近扬名

长时间在烟熏火燎的环境下工作,对眼睛的损伤很大。一天早上,高建晓一觉醒来,感觉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了。他想起长期以来眼睛酸疼不已,心里“咯登”一下一莫非自己瞎了?由于在武汉看病花费昂贵。高建晓只得选择回老家治疗。

一天晚上,老中医在高家熬药的时候说:“良药苦口,但中药不仅治标还治本,比西药好多了,而且在你没病的时候还能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老中医不经意的一番话。让对烧烤几乎痴迷的高建晓豁然开朗,他马上联想到自己做调查的时候,很多人反映不吃烧烤的原因是因为怕上火。于是他问老中医:“有没有可以防治上火的中药?”老中医答道:“当然有,中医药博大精深,很多中药都有这种功效,有的还能健胃!”“这样的配方能不能跟烧烤搭配到一起使用啊?中药单独吃又苦又涩。如果能研究出一种中药烧烤的配料出来,那一定会给烧烤带来新的市场。”高建晓马上兴奋不已,全然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病人。

“中药跟烧烤结合起来?嗯,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老中医对这个想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眼疾没有康复,高建晓还是急不可奈地跟着老中医一起研究,做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高建晓解决了这道一直困扰他的难题,研制出中药烧烤的配料快速腌制各种肉类,让烤肉味道深入肉髓。

2003年初,眼睛康复后,高建晓带着与老中医共同研制的中药烧烤配料,南下来到浙江台州的一个小镇,开起了烧烤小摊。高建晓怀着忐忑的心情,迎来了开张后的第一拨客人。那是一对年轻的情侣,高建晓不敢怠慢,使出浑身解数,细心掌握烧烤的火候和时间,配上自己的中药烧烤配料,眼看着鲜嫩的羊肉渐渐变得焦黄,他的心情才慢慢踏实。

这时,一股中药夹杂着孜然,还有淡淡的香辣味道,扑鼻而来。旁边的小伙子说:“老板,你的烧烤怎么还有一股中药味道。闻起来全身都舒服。”高建晓笑着说:“这个中药的配料可以去火还可以健胃,您可是我的第一位客人,可要给我提提意见啊。”那对情侣拿起烧烤各自尝了一口,异口同声地说:“味道好极了,肉嫩有嚼劲,油而不腻。烧烤我吃得多了,但能做到你这样有创意的还真不多。”听到小伙子这么高的评价,高建晓才放下心来,更坚定了一定要做大“中药烧烤”的决心。品牌改造,小小烧烤摊连锁到全国

一个周末,来吃烧烤的顾客特别多,为了不让顾客久等,高建晓以最快的速度烤起来。就在高建晓准备起炉时。他才发现食客全走光了,就几个城管人员坐在那里,看着他忙活。他一愣,忙着又是递烟,又是认错。城管人员严肃地说:“最近,周围的居民反映这里烟熏火燎,搞得这个路段环境特别差。周围的墙全都被熏黑了,非常影响市容。”城管人员不仅没收了他做烧烤生意的全部工具,还依据《城市管理条例》罚了他的款。高建晓欲辩无词瘫坐在地。看着被熏得油腻腻黑乎乎的墙,想着刚才城管人员的话,他心里五味杂陈:要把烧烤事业进行到底,先必须解决烧烤的油烟问题。

高建晓开始尝试无烟烧烤。经过一番广泛的考察后,高建晓发现市场上宣称的无烟烧烤——窑烤,仍然有很多缺点:一是炉内的烧烤串放多了也会产生油烟;二是烤时不能撒佐料,食物很难入味;三是火候不好把握。高建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都在冥思苦想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就在这时,在武汉上大学的弟弟毕业了,高建晓赶紧打电话给学工科的弟弟,请他帮忙开发新一代无烟烧烤车。从小就敬佩哥哥的高海涛二话没说。直接从武汉到了台州,与哥哥并肩作战。2004年底,兄弟俩在吸取了市场上所有无烟烧烤车的优点后,终于开发出新一代无烟平烤小吃车,还打出了“阿里巴巴无烟烧烤店”的招牌。

牌子打出去后,一些精明的打工者纷纷要求加盟。不到半年,全省各地就迅速有了20多家“阿里巴巴无烟烧烤”,还吸引了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和要求加盟的人。对于加盟是否存在风险的问题,高建晓也敢为天下先,实行货到付款。完全让客户实现零风险。更为幸运的是,一家生产不锈钢制品的老板看中无烟烧烤的前景。愿意出资共同开发生产多功能休闲餐车。

“阿里巴巴无烟烧烤”迅速在全国声名鹊起的时候,高建晓突然接到一个加盟商要求退还加盟费的电话,理由是他所在的城市冒出了一家阿里巴巴烧烤店。

这个消息让高建晓一头雾水!根据他的记忆,除那个加盟商外,他从来投有授予那个城市的任何人有加盟权啊!高建晓迅速将这一情况向当地工商部门反映,要求取缔这一非法烧烤店。第二天,工商部门给出的答复让高建晓出了一身冷汗:“现在注册‘阿里巴巴’做商标的人和企业很多。你们并没有在国家商标局注册这个商标。同样不受法律保护!”工商部门的答复再次让高建晓欲哭无泪!高建晓一边懊悔自己是法盲,一边忍痛割爱另起炉灶,依法注册了新的商标口口“阳光阿里”。

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探析 篇4

1 眼观

1.1 看外形

每一种中药的外形都有其固定的独特特征, 观察者在对中药进行鉴别时, 不但要善于抓住每一种中药的主要特征, 同时还要对相似中药之间细微差别进行观察。比如野山山参参的的外外形形具具有有““芦芦长长碗碗密密枣枣核核丁丁, , 紧紧皮皮细细纹纹珍珍珠珠须须””的的特特点[1];海马的外形具有“马头蛇尾瓦楞身”的特征[2];女贞子、冬葵子则呈现出肾的形状;而对于真品和伪品的鉴别, 松贝呈现出一种怀中抱月的特征, 其外层的麟叶大小差别非常大, 大瓣紧紧抱着小瓣, 而没有抱到的部分则表现出新月的形状, 通过对其形状的仔细观察就可以将其与炉贝、青贝进行区分[3]。

1.2 看断面

断面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种主要是用来对具有相似特征的中药饮片进行鉴别。比如土茯苓的断面非常光滑, 呈现浅棕色;姜黄片的断面呈现角质性, 间有黄环文, 呈现出棕黄色;防风、前胡以及党参的断面伴有菊花心;另外一种主要是对药材折断时的现象进行相关的观察, 这些特征为:药材是否容易折断、药材折断时有没有粉尘散落, 以及药材折断的断面表征等。比如何首乌的断面皮部可以看见异常的云锦状花纹, 通过这一断面观察就可以将其和“朱砂七”与“红花子”进行区别[4]。

1.3 看颜色与大小

通过对颜色与大小这些显著特征进行观察可以将药材进行很好的鉴别。比如对颜色的观察有:丹参是红色、黄连是黄色、玄参是黑色;而对药材的大小观察主要包括厚薄、粗细以及长短, 观察者要特别熟悉相关的鉴定标准, 并进行严格测量。

2 鼻闻

鼻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鉴别方法, 对具有浓郁气味的中药材的鉴别非常有用。比如鱼腥草具有鱼腥味的特点, 当归的芳香非常奇异;而前胡的气味非常芳香但带着一点油腥味等[5];同时也可以通过鼻闻来鉴别容易混淆的中药材, 比如针对佩兰、薄荷、泽兰等极为相似的中药饮片, 就可以通过鼻闻来达到高效鉴别的目的。佩兰具有非常芳香的气味, 而薄荷带有非常特殊和强烈的清凉味, 而泽兰则没有任何气味。

3 口尝

中药材的口尝鉴别包括药材的味道和口感两个方面。口感分为辛、甘、酸、苦、咸, 而味感分为麻、涩、滑、凉、淡等[6]。比如天南星和半夏具有非常浓的麻辣感;胡黄连、苦参以及龙胆草的味道非常苦;牛黄的味道是先苦后甜, 并且带有清凉的感觉。在进行口尝鉴别中药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对于那些毒性比较大的药材, 比如砒霜、马钱子等不能进行口尝, 而对于一些毒性相对来说较小的药材, 比如半夏、白附子等要慎重取样, 并且在口尝之后要马上吐出, 并及时洗手和漱口。

4 手摸

手摸指的是通过对药材轻重、软硬、密致还是疏松、粘腻还是光滑、粗糙还是细致等手感来对药材质量的好坏进行鉴别[7]。药材不同, 其手感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别, 而即使是同样一种药材, 由于其炮制与加工不一样, 其药材的手感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别, 比如南沙参呈现的特征是质地松泡, 而北沙参则质地硬脆;黑附子质地坚硬, 而盐附子则质地柔软。

5 水试

水试指的是根据各种药材经过水浸润之后呈现出的诸如颜色的改变、泡沫的产生、膨胀现象的出现、以及黏性、滑腻等特征的观察, 来对中药的真伪和质量的优劣进行观察。比如红花通过浸泡之后, 水的颜色会变成金黄色, 但是红花本身的花色却不会改变;熊胆仁投入水中之后, 会逐渐地发生溶解并且有不断盘旋的现象, 同时还会呈黄线下沉, 但是却不会扩散[8];而藏红花在水中浸泡以后, 其柱头会膨胀成长喇叭的形状, 水会染成黄色, 且水面还会有油状的漂浮物, 但没有沉淀的现象, 即使是用棒进行搅动的话也不容易发生碎断的现象[9]。

6 火试

利用对中药材进行火烧的方式可以通过对颜色、烟雾、响声以及气味的观察来达到对中药鉴别的目的。比如珍珠用火烧时会有很大的爆裂声, 其裂片主要是无数的银灰色的带有珍珠光泽的一种薄片, 而如果是假珍珠, 经过加热其珠光就会消失, 经过炭化, 最终颜色会变黑;再比如将血竭的粉末放在白纸上, 再进行火烤, 它的颜色会呈现出鲜明如血的特征, 另外还表现为透明无任何残渣的症状[10]。

7 结语

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具有非常好的简便性与实用性。笔者认为, 我们在进行中药传统经验鉴别过程中, 一定要充分利用眼观、鼻闻、口尝、手摸、水试和火试等鉴别方式, 善于综合利用各种鉴别方式, 来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大小、颜色、性状、断面以及质地等进行密切观察。同时笔者认为, 高效的中药鉴别也离不开将观察者的工作经验和中药鉴别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相结合, 并将以上的鉴别方式和所鉴别药材的生活习性、生态环境、药材产地相结合, 最终达到简便、实用、高效的中药鉴别目的。

摘要:目的:介绍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方法: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 对中药的传统经验鉴别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法具有快捷、实用、高效等特点。结论:掌握中药传统经验鉴别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中药,经验鉴别,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丽萍, 王希栩.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行为亟待规范——解决基层中药饮片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建议[J].首都医药, 2009 (6) :123-145.

[2]何卫胜, 刘珂.金银花掺伪的识别方法[J].山西中医, 2010 (2) :145-156.

[3]邹广珍.几种中药饮片掺伪的鉴别方法[J].现代中医药, 2009 (3) :198-200.

[4]张小平.3组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J].海峡药学, 2010 (3) :156-178.

[5]王婉茹.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 (S1) :204-220.

[6]徐晖.论中草药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中医研究, 2010 (3) :123-178.

[7]石俊英, 彭艳丽, 韩宁, 荆雪梅.16种中药的电泳鉴别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 :213-225.

[8]程金友, 石俊英, 吕鹏月.穿山甲及其混淆品鉴别与质量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10) :189-190.

[9]张颜.吉林人参的鉴别[J].中药材, 2009 (3) :202-208.

中药传统 篇5

一、中药包装现状

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藏,中药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及底蕴。但目前上的中药包装与国外的包装相比,视觉效果相差甚远。如有些药品盒在材料上用一些低廉的材料来制作,有些药品在包装密封上不严,导致药品变质、发霉,这样导致消费者对药品的使用及安全感急剧下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一体化的加快,我国传统中药在包装上更要具备全球识别的能力,所以,是要实现更大范围的沟通,俨然已经成为企业战备的重要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中药包装设计更应该遵循自己的特点和特色,设计师应该发挥好传统文化特色的传承,把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下去。(图1)

二、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并延伸

1.材质的选择,强化环保理念。中药材包装应像其他物品包装一样满足:保质期需延长;二次污染需控制;成分和药效应保持;包装成本上要增加美感;安全、贮藏、搬运方便。同时中药在材质方面的选择,应当选择环保材料,达到“绿色环保”概念的要求,并且实现药品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另外,现在人们为了追求方便,大部分选择代煎药,市面上大都采用塑料代替,虽然在使用方面比较方便,但是给人感觉非常简陋,所以,陶瓷容器也可以运用到包装设计上去,这样可以保持药物的药性及保存时间的长久性。

2.善用“书法字体”。文字的应用对信息的表达至关重要。在包装设计中,文字编排上可注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比如中国书法的应用,既大气庄重,又能展示独特的文化内涵,再加以精美的印刷,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些复杂的、深奥的抽象概念仍须通过文字方能解释清楚。因此,外在的包装对文字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如LOGO、说明都可以用文字设计为主。祖国医学文化源远流长,中药在其包装及说明书设计中可以加入民族特色,如竖排字字体都能给人以直观的印象,又能作为一种装饰纹样美化外包装。(图2)

3.传统图形选择。现代中药包装与西药包装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西药包装大都采用大面积的色块、抽象图形以及线条,而现代中药包装上大都还是采用主要成分的图形来作为图案。常见的图案有龙、凤凰、青铜器纹、陶纹、汉画砖像等。比如劲龙雄丹壮腰健肾丸,其图案采用的是传统图案龙的形象。(图3)因此,传统一些图案用在中药包装设计中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看上去简洁、美观、大方。

4.传统色彩运用。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色彩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营造观念以及象征性与人们的认知方式相联系。色彩的暗示性能作用于人的心理,产生情感反应。

色彩对识别的作用更加明显,可用不同的颜色和色块来区分药物类别。比如:消化系统用黄色,心血管药物用红色,抗生素用绿色等,消镇静催眠药物用蓝色标示出来。这在取用药品时可以做到准确及时。另外一点是设计师应该利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电脑技术来加强视觉冲击效果,使人在第一印象当中就能记住。(图4)

任何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都能体现本民族的文化色彩,这种色彩是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虽然每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社会经济、文化传统都不尽相同,从而出现了不同国家的民族风格,但是,无论是药品包装设计还是其他的包装设计中,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元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传统文化来说,也是让其价值得到一个新的升华。

中药传统 篇6

1 传统中药制作技艺面临的主要问题

传统中药制作技艺由于大多采取古方秘制, 难以达到“量产”的标准, 基本按不同门派自我传承。而中医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程, 专业人才的历练过程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且许多古方即便是材质相同, 但制作技艺不同药效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2 传统中药制作技艺申请“非遗”的利与弊

“非遗”作为一种文化、文明的记载和传承方式, 将传统的中药制作技艺作为工艺保存下来, 挖掘历史和文化层面的内容, 还将其发展历程完整保存起来。但将传统中药制作技艺列为“非遗”产物后, 存在着古方泄密等较为实际的问题。

2.1 明确中医地位

传统中药制作技艺入选“非遗”名录, 让处境尴尬的“民间医生”拥有了合法身份, 还得到国家的相关保护和扶持, 对专业中医院和中医研究机构的发展起到积极肯定的作用, 更是给一直处在发展低谷期的中医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 可将中医中药病理内容纳入专业院校的教材中, 对扩大中医宣传和培养中医人才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规范古法技艺

由于中药制作技艺以门派形式传承, 有的古方虽然配方和药量基本相同, 但名目却五花八门。中药制作技艺列入“非遗”可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统一大致相同的古方, 还通过论证将一些存在缺憾的古方或制作工艺进行改良。以“四君子”汤剂为例, 一般配方均按照《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古方, 其中药物组成简单:人参 (去芦) 10g、白术9g、茯苓 (去皮) 9g、炙甘草6g;文献研究显示, 该配方主要用于治疗胃部疾病, 属较弱势温补药剂。现代研究发现, 四君子配方不变, 煎制过程中药物浓度比原方浓度增加2倍以上, 有助于脂肪肝的自然愈合。“非遗”的确立, 让存在一定分歧或开发出新疗效的古方和传统制作工艺有了明确定义。

2.3 传承针灸医疗方法

此次中药制作技术和“非遗”的完美结合, 给针灸塑造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宣传渠道和平台, 也为针灸学和经脉知识的传承提供了依据。

“非遗”确定了针灸的法律地位, 从文化知识传承层面将针灸学提高到新的高度。通过全面的资源整合, 将中医针灸和经络知识与西方药剂和手术知识放在同一水平高度进行交流, 是对针灸学的认可, 更是中医学的突破。

2.4 面临的保密问题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传统中药制作技艺没有特殊的保密性, 其中药量使用和提水浓缩过程两个较为关键的因素决定其核心价值。因此, 相关部门尤其是将传统中药工艺经现代化改良量产的企业, 必须加强保密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 传统中药制作技艺申请“非遗”会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 无论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还中医、中药进步的角度来看, 将中药制作技艺的精华申请“非遗”乃大势所趋, 也是向社会、向世界展示中医、中药学独特魅力的全新窗口和渠道。

参考文献

[1]杨一苗.四种传统中医技艺入选陕西“非遗”[J].光明中医, 2010 (2) :292.

[2]郗效.传统中药制作技艺:“非遗”中的瑰宝[J].大众健康, 2013 (4) :54-56.

[3]杜锡宝, 蒋代财.中药制作方法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17) :331.

传统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 篇7

1 中药四气五味等药性的药理研究

中药药性理论是临床使用中药的指导内容, 有很高的科学意义。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这一理论是我国历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以阴阳、脏腑和经络学说为依据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 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中药分有清热药、温里药等, 清热药中如石膏有大寒的药性, 用于治疗实热之证。温里药中附子是回阳救逆第一药, 用于里寒实证。药性的理论指导寒热病用药的原则:热病寒药, 寒病热药。

五味是指药物有辛、甘、苦、酸、咸五种不同的味道, 因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3]。五味不仅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应, 更重要的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它们分别肺、脾、心、肝、肾。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 甘具有补益和中的作用, 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又燥湿降泄的作用, 咸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升降沉浮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性, 它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一般升浮药多为轻清之品, 作用趋势多主上升、向外;沉降药多质重之品, 作用趋势多主下行、向内。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有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归经理论是以药物所治疗的具体病证为依据,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4]。

中医理论的特点是辨证施治和中药配伍组方。其中, 中药配伍是使用的方法是中药药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 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到一起使用。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等七种情况, 也合称为七情。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后会产生剧烈的不良反应或者降低和破坏药效, 包括有“十八反”、“十九畏”。禁忌还有症候禁忌、妊娠禁忌和饮食禁忌。

2 中药组方的药理研究

中医的用药特点是组方用药, 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合理组合药物。随着对疾病认识的逐步深化, 疾病可表现为多种病情相结合, 虚实证互见、寒热证错杂的复杂病情, 因而就逐渐提升了用药的方法, 打破了单味药物使用的局限性, 由简到繁出现多种药物的配合使用方法, 按照一定原则合理配伍使用药物, 做到降低不良反应, 提高疗效, 对临床用药意义重大[5]。

六味地黄丸这一经典验方是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六味中药组成, 主治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肾阴不足症, 临床应用广泛。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精益髓, 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三者共补肝肾, 益精髓。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六味药功效互补互利, 功效各有侧重, 三补三泄而以补为主, 肝脾肾三阴并补而已补肾阴为主。

3 总语

传统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是基于中药药性和中医理论上的研究, 中医药知识广博, 药性理论和中医用药理论作为我国的国药和国医更是博大精深, 这里的浅述实在不足以表达我国中医药知识的广博深远, 需要中医药工作者慢慢研究探讨。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传统的中药药理研究方法显得有所局限, 逐渐结合发展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前景广阔, 也是提高发扬中药事业的重要环节, 是中药快速长期发展的必备条件, 立足传统理论, 结合发展新的现代科学研究。比如现代中药新剂型的发展, 需要以传统的中药药理理论为基础, 结合现代科学方法, 探讨药物剂型改变后药性有无变化, 扩展中药传统的服用方式, 打破只能水煎剂的局限。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随着中药的悠久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方法要以中医理论体系作为出发点, 来研究中药的特性, 这种研究理论就是传统的中药药理研究。

关键词:传统中药药理,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爱琴.评述传统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J].科学之友, 2008 (12) :158-160.

[2]沈江华, 昊玉林.评述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5, 3 (16) :1639-1642.

[3]姜学珍, 王睿芳.浅谈中药药理的研究方法[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8, 21 (7) :587-588.

[4]孟小斐, 栾好波, 王培军.试论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 (12) :7-8.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改革的思路分析 篇8

1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制药技术,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中药炮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制药的需求, 不论是在制药理论、制药方法还是制药工艺方面, 都必须要进行改革。而且工艺的欠缺、误传误用等一些问题, 更是促进着中药炮制方法必须要向现代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的形式发展,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亟待改革[1]。

2 中药炮制的影响

中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 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有的理论系统。而中药炮制是中药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所以在进行中药炮制时也需要中药的理论系统, 将中药的理论系统作为基础, 之后再结合临床疗效进行深刻的研究。在目前中药炮制的方法中, 还原法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 因此在中药炮制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这种炮制方法下, 能够将中药的复杂系统分解成很多个子系统, 但是这种分解的形式主要用在中药经过炮制之后药效会发生改变的中药上面。比如乌头的炮制, 乌头中含有乌头碱, 在经过炮制之后, 会将乌头碱分解成乌头次碱和原碱, 而乌头毒性也会逐渐下降;再比如半夏的炮制, 在进行半夏的炮制时, 主要是为了去掉半夏的毒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医学也正在不断的进步, 半夏的应用效果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姜半夏、清半夏等不仅能够进行毒素的消解, 还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应用, 所以在进行中药炮制时应该按照相应的特性进行炮制方法的改变。

3 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的改革思路

3.1 与现代的炮制理论相结合, 改进炮制的方法和技术

由于中药的来源非常广泛, 而且成分也非常复杂, 那么怎样才能提取到中药的有效成分, 从而更加有针对性解决病人的疾病已经成为中药炮制方法的关键问题。我们可以与现代的炮制理论结合, 积极研究中药炮制中的工作原理和机制, 利用现代的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医药学等一些成功理论的研究成果, 对中药炮制前后的性质进行探索, 找到中药炮制和提取有效成分最适合的方法, 加强中药的作用, 减少中药的毒性和副作用。在进行中药炮制时, 一定要认真观察中药炮制前后的性质变化, 不断改进中药炮制的方法和技术, 尽量将中药的有效成分保留下来, 去除毒性, 加强中药的功能。比如, 在一些含有甙类的中药中会有一种分解酶, 能够将甙进行分解, 但是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能够将分解酶杀死, 从而保留中药的药性以及甙类, 甚至还会改变中药的作用机能。因此, 不断改进中药炮制的方法, 不仅能够更多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 还能减少中药的毒性。

3.2 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深刻的研究

对于我国的中药炮制方法和手段而言, 是我国劳动人民和医药学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出来的, 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虽然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与现代的中药炮制方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还是留下了一些优秀的案例、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等, 能为现代中药炮制方法的改进提供借鉴作用。在目前的中药炮制方法改革中, 必须要在应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上进行, 对实验药理学进行探究, 能够促进中药传统炮制方法的改进。在研究中药临床中, 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脱离性, 所以在改进中药炮制方法时, 一定要与实验药理学结合在一起, 另外, 还要选取适合中药理论的指标和模型, 如果遇到化学成分不清晰时,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中药炮制的质量, 促进中药炮制方法的改革。

3.3 与西医理论相结合, 重视临床功效

在中医理论中, 重点强调的是人体阴阳平衡和药物平衡的状况所带来的影响, 比较重视对人体进行综合性的调理;而西医却是根据比较微观的现象, 按照药理学的原理来解决人体的病痛, 而且还非常有效。如果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取其精华, 必然能够促进中药炮制方法的改革, 也是中医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主要特点之一[2]。在中医中,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毒性等一些理论的基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系统, 而中药炮制是要直接为病人进行临床的服务, 按照病人疾病的程度, 采取不同的措施, 与中医结合起来, 研究高效的中药炮制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中医的作用, 解决病人的疾病。因此, 在研究的过程中, 不能只按照中药的单一性质进行炮制, 研究中药炮制的作用。比如, 苦杏仁既具有止咳平喘的功能, 它的脂肪油还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咳喘属于肺病, 肺与大肠相表里, 如果大便通顺, 就会止住咳喘, 因此在中医中使用苦杏仁治疗咳喘时, 不仅能够根治咳喘, 还能润肠通便, 促进肠道的消化。从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 要想改变中药炮制的方法, 应该将临床疗效作为基础,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 促进中药炮制方法的改进。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中药炮制的方法是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再加上多次的实践总结, 才在今天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但是, 在实际的炮制过程中, 中药的炮制方法比较落后, 虽然在现代的技术下有所改进, 但是还是带有传统炮制方法的影子[3]。另外, 中药在经过各种方式的炮制之后, 它的功能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而且这种反应已经被列入中药炮制的原理当中。但是, 由于我国的中药炮制理论比较微观, 在以后的炮制过程中可以与生物信息、临床以及体内外等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中药炮制方法在多方面得到改进。

参考文献

[1]李忠华.中药传统炮制方法改革的思路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21:58.

[2]孙娥, 徐凤娟, 张振海, 贾晓斌.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 2014, 03:363-369.

浅谈中药汤剂的传统煎法 篇9

1煎煮器具的选择

目前机械煎煮的工具在技术设计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中药煎煮的要求, 选择汤剂的煎煮器具对药液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以砂锅最好, 其性质稳定, 不会与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变化, 其传热慢受热均匀, 不容易糊锅;其次是陶器, 不锈钢。切忌用铁、铜、铝等金属器具煎药, 因中药所含成分复杂, 如铜与药物中的酸性成分作用产生铜绿出现毒性。铁与药物中鞣质、黄酮类、酚羟基等成分作用, 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浸出减少, 从而降低了药物性能, 也影响汤剂的质量, 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2]。

2煎药用水及中药的浸泡

2.1 应选用含矿物质和其他杂质较少的水, 目前多用自来水或井水。

根据药物性质及轻重不同, 药材量多或者量少等适当掌握。一般以能淹没药物并略高于药面2~4 cm为宜。但发表药和泻下药用水宜少;补益用水宜多。

2.2 首先要用冷水浸泡, 这样有利于药材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溶解出来。

发挥临床疗效, 需要有一个湿润、渗透、溶解、扩散的过程。在煎药时必须先将药材浸泡, 使药材充分吸水膨胀, 使各种易溶成分溶解后再煎煮[3]。一般中药饮片用冷水浸泡20~30 min即可。

3煎煮中药的火候与先煎后下

3.1 煎药火候有武火、文火之分, 武火使汤液湿度迅速上升及水液迅速蒸发。

文火指保持汤液微沸。明代李时珍曰:“小心谨慎, 以深罐密封, 新水活火, 先武后文, 如法服之……”将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3.1有的药材 (矿物类、动物类) 应先煎药15 min后, 再加入其他群药共煎。含挥发油的药材 (薄荷、砂仁、木香等) , 待其他药材煎煮约20 min加入继续煎5 min。

3.2 有的药材 (矿物类、动物类) 应先煎药15

min后, 再加入其他群药共煎。含挥发油的药材 (薄荷、砂仁、木香等) , 待其他药材煎煮约20 min加入继续煎5 min。

4煎药量

药液煎出量的多少, 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和浸出煎液浓度的高低。每剂药物一般煎两次, 补益药可以煎三次, 每次煎成药汁200~250 ml较为适宜。

5结果

近年来, 不少人致力于汤剂煎法的高压蒸汽煎改革, 现已采用砂浴炖, 流通蒸汽蒸等方法。而患者服用新法制取汤剂疗效是否比服传统方法制取的疗效好?新法煎取的药液增加了药物总成分, 当然也包括有毒副作用的成分, 那么患者服用后, 毒副作用有增加?而古代方剂的君臣佐使关系, 由于煎煮方式的改变, 而被彻底打乱, 这就势必影响到方剂的临床疗效。这就很难准确评价新法与传统煎煮方法的优劣。

6结论

传统煎煮法对水的质量和数量, 火力大小、时间长短、煎药的次序, 另煎及烊化、冲服等都有严格要求, 它对药物的疗效影响很大, 即使是良医妙药, 如果煎法不当, 也收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甚至贻误病情。必须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 而采用不同的煎煮方法。古人徐灵胎曰:“煎药药之法, 最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 全在于此。夫烹饪失调度能损人, 况药之治病不可讲乎。”于今亦不乏其科学性, 值得我们探讨、研究、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的煎煮方法对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方法 煎煮器具的选择及合理的煎、煮方法和服用中药, 结果 不同的煎煮方法对中药汤剂疗效的影响。结论 中药汤剂为广泛用于临床的传统剂型之一, 通过对保证质量安全用药, 提高临床疗效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药,汤剂,煎煮

参考文献

[1]明·缪希雍.泡炙大法.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

[2]陈春花, 吴国荣.中药煎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3) :2636-2636.

中药传统 篇10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在推动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务院连续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草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根据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部委2007年3月21日联合发布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精神,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将中医临床研究、中药产业发展、基础理论研究、标准规范研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确定为中医药发展的优先领域,大力发扬我国中医药。这就需要培养大量的掌握现代中药技术的专业人才。然而目前中药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不完全适应现代中药产业化要求。传统中药相关专业教育注重学科型教育,强调培养对象的基础理论水平及自学能力和继续深造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技术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而现代中药产业化发展需要大批掌握成熟技术规范和特定实验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调整中药技术专业的教育结构,在坚持学科型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建立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药产业迅猛发展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对如何培养大批掌握成熟技术规范的高技能应用型中药人才的现代职教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2 研究内容

2.1 职业分析、专项能力分析及教学分析

我校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学科带头人为主线带动全校专业教师,重视新课程体系的开发: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即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从教学过程的主要讲授者淡出,但这并不影响教师作用的发挥,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教师只控制过程,不控制内容,只控制主题,不控制答案。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活动模式”;在学习内容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不是传统学科体系中教材,而是以职业活动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横向综合各有关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分类要求,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通过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对应中药专业建立了相应的全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同时将以往“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改变为“以能力为本位”,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了药店方向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中充分体现职业活动导向,结合行动导向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任务引领法等[1]“以学生为主体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形成了问病荐药实训课程、中药鉴定实训课程、中药调剂实训课程、中药炮制实训课程等具有鲜明专业技能特点的综合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显著性提高。

2.2 教学软硬环境的开发与精品课程教材开发(师资队伍及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开发课程项目教材)

我校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不断充实教师队伍,迄今为止,中药专业专任教师38人,兼职教师9名,共计47人,在校生705人,师生比为1:15,不高于1:20;教师队伍中高级讲师或高级工程师12人,讲师18人,助理讲师16人,技师1人,职称结构分配合理,成一定梯度;文化基础课教师15人、技术理论教师6人、实训教师26人,文化、技术理论教师与实训教师比为21:26,比例为1:1.24;兼职教师人数9人,占教师总数的19.15%,低于教师总数的1/3。“双师型”教师人数为35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2%;达到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80%以上的要求;兼职教师为学校从企业聘请的高技能人才,人数为8人,占专任教师的21.50%,符合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10%~25%的要求。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大学本科要求,其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2人,占5.30%;符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占5%以上的要求,正式聘任高级职称的10人,占26.30%。符合正式聘任高级职称的占25%以上的要求。

我校自2007年以来投入大量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加上自筹资金)建成了中药实训场所,有中药标本馆,模拟中药房,中药鉴定实验室,中药前处理实训室,2个中药认药实训认药室。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建立了课务、考务、实践教学(实验、实训等)和教学督导等各教学环节的管理制度,并使之落到实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文件齐全并管理规范;有配套的实训指导书、实训考核制度,专业实习计划、专业实训开设项目表、实训鉴定表、实训报告等,各实验实训设备都有财产清单及设备账册,使学生的实训管理严格规范,成效显著,充分保证了实训课程的正常开设,实训课程开出率为100%。我们还开发了《中药调剂员实训》精品课程,《中药调剂员实训》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其课程特色在于课程建设、课程改革、课程教学实现校企共建,行业深度参与。教学内容与药品零售行业职业能力需求相吻合,职业导向性强。本课程教学采用封闭式课堂与开放式课堂相结合,单一项目实训与综合项目实训相结合,校内仿真实践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的实训方式。教学手段也从板书理论教学,拓展到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外药店观摩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式学习方法发展。考评方式具有过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在师资及设备方面上,该课程配备了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较合理的双师队,伍配备了与药剂、中药专业实训工位相匹配的实训场所。以上均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先进性,体现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特征。

2.3 教学实践与管理(包括师资培训、学生实训、新课程体系的应用等)

我校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师资培训规划及相关制度,有计划地对各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从2007年起,就积极参加国家级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分别送教师前往武汉和常州的培训基地接受两个月的脱产培训。除参加国家级培训外,我校每年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一个月的不同专业的省级师资培训、德育教育培训、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算机培训、下企业实践培训、请专家讲座培训等,分别收集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如中职骨干教师培训资料,企业文化培训资料、专业课程资料、新技术课程资料、行动导向培训资料、如何说课讲座资料等。另外,我校还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制度及教学方法培训,有机地进行教学改革,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比赛等活动,提高了教师教学能力及整体素质。每年参加中药专业培训的教师人数达17人,占全体教师总数(47人)的36.17%,其中参加省级以上培训的教师达6人,占全体教师总数(47人)的12.80%,每人每年培训时间为10天,60个课时。

针对职业学校教学以技能为核心的特点,我校制定了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的制度,制度中有每位实习教师必须每两年于暑假下厂实践两个月,寒假期间实习半个月的明确规定,并采取按时间计算课时,给予发放出差补贴,评定高级实习教师必备条件之一等方式鼓励教师下企业实践。学校提前联系好合作企业,轮流派送教师进入企业,集中一段时间顶岗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技能型创新水平。同时,还对下企业实践活动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每次下厂人员都组成一个小组,有小组长进行管理、登记,并每人填写工作记录,厂部填写顶岗工作表现等。实践教师通过实习鉴定表接受企业的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进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我校中药专业教师共计32人,每年下到20多个厂家实践的总数为26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81.25%。通过下企业实践,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参加实训课程的课时数量占总课时的50%以上,实训课程的开出率达100%,实训课程的开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问病荐药实训、中药鉴定实训、中药调剂实训、中药炮制实训课程等具有鲜明专业技能特点的新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并吸收最先进最实用的内容编制成教材授课。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新课程体系的应用,加强了技能培训,在全国医药职业院校的中药调剂员技能竞赛中我校连续3年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2.4 教学评价与社会评价

为保证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我校教学部门还制定了《江西省医药学校教师听课制度》、《江西省医药学校巡视制度》、《江西省医药学校处理教学事故的有关规定》、《江西省医药学校上课制度》等,明确规定了教学文件检查时间,检查次数,上课要求,教学任务的完成,鼓励教学创新,确保教学质量。每项教学检查都由各学科组长做好记录,学期末交教务科汇总成为本学期各教师量化考核评比的依据,每天巡视后都有巡视记录进行原始登记,每周汇总后形成教学通报公布,及时规范教师教学情况,起到了很好的督导作用。目前与我校长期合作的企业达到20多家,长期用人单位达到100多家,学生多次得到经济开发区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就业率高达99%以上,连续6年就业率名列全省第一、二名。

3 结果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学习,我校已从素质建设、能力建设、专业技能建设等方面综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药人才职教培养模式,直接促进了我校中药类专业的教学和改革,基本形成了以培养中药专业技能操作型人才为主线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与途径,培养了一支教学水平较高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立了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创建并完善了具有科学规范和现代化的一套教育管理及评价制度,正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药人才现代职教培养模式,加强了技能培训,在全国医药职业院校的中药调剂员技能竞赛中我校连续3年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摘要:目的:建立一套完整的中药人才现代职教培养模式。方法:进行职业分析、专项能力分析及教学分析,教学软硬环境的开发与精品课程教材开发,并对教学实践与管理,教学评价与社会评价进行研究。结果:我校已从素质建设、能力建设、专业技能建设等方面综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药人才现代职教培养模式。结论:此举可为职业中药人才的培养提供较好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传统中药人才,现代职教,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新课程数学教学心得下一篇:电感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