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事业的繁荣

2024-07-12

艺术事业的繁荣(通用6篇)

艺术事业的繁荣 篇1

本刊讯2月,四川省艺术界每年一次的盛会——四川诗书画家国际艺术交流协会2012年新春联谊会圆满闭幕,这是四川电信连续五年与四川文艺团体共同举行联谊活动。在联谊会上,四川省老领导、省委组织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单位负责人肯定和赞扬四川电信积极关心和助力四川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谭昌镕、秦天林、江苹、万启仁等众多四川书画名家丹青泼墨,以书画咏志抒情,现场挥毫书写“中国电信,享誉全球”。

四川电信历来重视文化艺术事业,坚持将求真、向善、爱美作为企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准绳,把提高干部员工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作为国有企业,四川电信以信息化促进四川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四川文化强省做好信息化服务。2011年11月,四川电信与省文化厅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四川省文化行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四川“智慧文化”建设。

艺术事业的繁荣 篇2

一、党建工作引领基层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的实践

(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增强文化体育系统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增强文化体育系统党组织建设的活力,必须在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xx区文体局坚持党建、工作两手抓,进一步健全党建工作机制、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进性,把对党员的管理与实行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实行党员示范岗等党建工作激励机制,更好地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

(二)创新工作思路,明确基层党建的工作方向思路。围绕“全力打造“家门口”的文化体育服务体系”这个目标,通过创新机制、丰富内涵、拓展范围,推动文化体育系统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进一步建立完善了发展、教育、考察、管理、监督、清退“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特别是严把入口关,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确保了新党员发展质量。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我们按照管住、管好、管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联、建、转、定、评”五字工作法,逐步把流动党员管理起来。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文化体育系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典型带头作用,注重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各个层面的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文化体育工作坚持打造一个品牌,即历史文化品牌;突出两大建设,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项目建设;开展三大活动,即节会文化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活动;实施四大工程,即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市场净化工程、文化队伍优化工程,推动文化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教育活动较少。xxx区文体局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组建广场舞、太极拳、淮海戏等民间文体团队x余支,成立区、镇(街)、社区文化体育协会x个,吸纳文化志愿者x余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x人,每年举办大型文体汇演x场以上,城乡群众文化体育活动x场以上,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相比之下,广大党员的教育活动显得少之又少,从而导致部分党员缺乏对科学文化、基本技能、法制理念、文化素养的领会。这使得一些党员对政治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对业务理论一知半解,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部分党员工作水平和能力一般,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二)抓中心、议大事能力不强。有些党员主要是对什么是中心工作、如何抓中心工作把握不准,分不清哪些是重大问题,哪些是一般问题,该管的没管住,该放的没放开,大事议不透,小事议不完。偏见的认为,党支部就是研究表彰奖励、党员发展、经费开支等问题,未能将工作计划、贯彻上级重大决策、阶段性重大工作同文化体育工作齐抓共管,直接造成了党建工作和文化体育工作的分离脱节。

(三)党员的先锋模范意识淡化。部分党员先锋模范意识不强,党性淡薄,在文化体育工作中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缺乏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缺乏对文化体育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得过且过,工作上不求进取。少数党员只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甚至党费也要催缴。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文化体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下一步党建工作的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文化服务零距离”为主线,以“党建引领、文化惠民”为目标,深化党建“四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凝聚广大党员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规范文化市场监督管理,为建设“强、富、美、高”新xxx提供坚强的文化支撑。

(一)认清形势,创新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一是深刻认识基层党建的重要作用。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到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上、难点上,放到作风的改进上,放到各项文化体育工作的落实上,形成与业务工作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二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要克服重工作、轻党建的思想,要充分认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理直气壮抓党建、尽心尽职抓党建的思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亲合力与感召力,坚持虚工实做,以党建工作实效去推动文化体育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责任,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一是要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人。党组织主要领导同志要负起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把党建作为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定期研究;其他组织领导同志要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配合做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党建工作,形成党建与文化体育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责任机制,努力构建“领导带头抓党建,党员主动抓党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二是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管理组织,要按照党章规定开展支部活动,牢牢把握每个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工作,凝聚党员力量,将党要管党的责任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打造红色经典,繁荣文化事业 篇3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把韶山、井冈山和延安一起确立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韶山“一号工程”定位为突出“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主题。

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韶山“一号工程”建设可研报告,建设内容包括10个子项目,概括为“二馆、一场、二路、四坪、一配套”。“二馆”,即毛泽东纪念馆改造和新建毛泽东遗物馆;“一场”即毛主席铜像广场改扩建;“二路”指韶山冲景区的南、北两条绕行公路;“四坪”是景区内从故居到滴水洞的4个停车坪;“一配套”即信息监控、供电改造及消防给排水等配套设施。一号工程总投资将达2.9亿元。

2005年12月26日,毛泽东112周年诞辰纪念日,毛泽东遗物馆奠基,标志着韶山“一号工程”正式启动。中国韶山开始了打造红色经典的征途。

火车向着韶山跑

这里诞生了掀起红色革命浪潮的毛泽东,这里哺育了为红色革命英勇献身的100多位烈士,其中有毛泽东一家6位亲人。人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就是韶山——一个红色的符号,一个精神的支撑。

人们对韶山拥有深厚感情完全是因为对毛泽东的敬仰与爱戴。20世纪70年代,红色中国流传着一首悦耳的歌谣:“车轮飞,汽笛叫,火车向着韶山跑……”。

红色歌谣唱出了人民对红土地的向往。建国以来,韶山共接待中外游客4000万人次,在这些来自世界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人中,中外国家领导人就有300多位。京剧大师梅兰芳参观韶山后留言:“我瞻仰了毛主席的故居,我深深体会到伟人的革命事业是从平凡的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2003年,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的前夕,胡锦涛总书记特意选择了国庆节这一天来到韶山,表达对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敬仰,对伟人故里韶山建设的关心。

同一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第四次到韶山考察,“青山环抱,田园风光,肃穆洁净,繁荣发达”的韶山使他“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精神上受到了洗礼,灵魂上受到了净化”,他深有感触地说到“把韶山建设好、开发好、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有这么多人怀着对红色的眷念,对韶山的深情,就一定会有创造韶山红色经典的壮举。

和谐工程,惠及人民

各级政府的领导们,作为人民心声的代表、毛泽东开拓的事业的继承人,他们以“惠及人民”的行动来表述对红色的爱。“特事特办”表达着他们如常人一样对伟人、对韶山的热爱,表达着他们对红色深深地眷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一次又一次来到韶山,他十分关注“一号工程”进展,还多次派出专家组、调研组支持“一号工程”建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对韶山“一号工程”建设作出专门批示。湖南省委、省政府迅即成立了湖南省韶山“一号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省直有关厅局、省韶山管理局、湘潭市委、韶山市委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等领导多次到韶山现场办公,关注进展、制定政策、解决困难和问题。

“和谐”成为建设“一号工程”的主调。2007年5月14日,李长春再次来到韶山视察,他详细听取了省委、省政府关于 “一号工程”韶山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再三要求建设好毛泽东同志的家乡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促进社会和谐。

在谈到部分子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时,他强调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首先是要处理好旅游经济繁荣与纪念设施庄重的关系,注意把商业设施和纪念设施有效地区分开来。其次是要处理好整治景区秩序与方便群众参观的关系,不要因为对一些子项目加大了投入力度而削弱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在韶山“一号工程”中的主体地位。特别在交通线路的组织上,要做到秩序与便民相结合。第三是要处理好改善基础设施和保持原貌的关系,在景区整体面貌中,既要有充实必要的硬件设施,更要保持原生态,让游客能够领略毛主席家乡当年的原貌。

湖南省委把实地考察和常委会议结合起来,先后3次在韶山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明确提出建设韶山的16字方针——伟人故里,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谐韶山。要求韶山“一号工程”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管理”。还决定举全省之力,每年投入1亿元,把韶山建设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工程,实现全面小康的示范工程、现代化新农村的示范工程、旅游产业发展的示范工程、城乡人民率先致富的示范工程”(简称“五个示范工程”)。

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大韶山”的概念,他指出,要以科学的态度,制定一套详细可行的方案,把韶山“一号工程”建设和韶山的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一号工程”的建设,真正惠及韶山人民、惠及全省人民。

曾经充斥着武力、鲜血的红色已经成为记忆,洋溢着热情与前进的红色则依然存在,且必将抹上一片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永恒色彩。

遍地英雄下夕烟

巍巍青山此起彼伏,清清韶河潺潺流过。红色的记忆又在激发,变成新的动力。韶山“一号工程”的核心部分由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负责实施,其外围道路、停车场等工程由省交通厅、韶山市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各方配合,工程进展顺利。建设工地热火朝天的场景不禁让人想起毛泽东1959年回家乡时发出的感慨:“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毛泽东铜像广场改扩建工程是韶山“一号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设计风格上追求庄严、大气、质朴、和谐,以便充分展现出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博大精深的思想和强烈的人格魅力,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传统风貌。设计方案先后由深圳北林苑景观及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设计,从方案最初设计开始,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先是在红网公布方案,组织专家按照中央、省委的意见进行修改,然后面向社会、群众,再次征求意见。通过反复琢磨、深化,方案渐趋完善。在此基础上为更进一步增强直观效果,又在铜像广场上塑建了改造后的效果模型,收集游客意见。在整个方案设计阶段,共召开了5次专家、群众座谈会,2次接受中宣部、发改委、中国工程院的审查,前后进行了12次大的修改,通过1年零9个月的努力,在反复20多次咨询、设计、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中国工程院邹德慈院士等6名专家的审核。

9月30日,省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讨毛泽东广场改扩建方案,同意按方案对广场进行改扩建。

目前,韶山“一号工程”已经完成投资9500万元。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建设的毛泽东文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即将全面布展。建成后的毛泽东文物馆依山而建,生态自然,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和技术,通过对毛泽东文物及文物所见证的历史真实的再现,形象生动地反映毛泽东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修身等方面所折射的伟大品格和风范,以达到讴歌革命领袖、弘扬民族精神、陶冶观众情操的目的。它的设计原则是:以文物为载体、以毛泽东风范为主线;以物佐事、以事明理,努力挖掘文物所见证的历史真实,实事求是地深化和提炼主题。

此外,《毛泽东遗物保护实施方案》、《毛泽东文物陈列方案》已通过有关部门审定,毛泽东遗物展施工图已通过了审查,《毛泽东生平陈列方案》正在深化设计,并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牵头拟定了新的修改意见稿;毛泽东广场征地拆迁已经完成,改扩建工程即将全面动工,广场内新建的儿童桥已于国庆期间通车,遗物馆前公路移位改道工程已经完成;景区两条绕行公路已全面铺开;4个停车场也已形成雏形;新增的核心景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正在抓紧开展前期工作。

艺术事业的繁荣 篇4

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光忠主持了开幕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玉明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内蒙古的人文、地理环境,并说,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财政部等国家机关和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国会计学会会长金莲淑作了重要讲话,她指出,近年来,各省(区、市)会计学会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围绕会计改革需要,推动会计理论繁荣;二是做好会员服务,促进会计人才成长;三是与主管部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配合更加紧密;四是自身组织建设更加完善。金会长强调,经济发展和会计改革的新形势,对会计学会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应该勇担重任、有所作为。为此,她从会计学会的角度提出四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是会计如何为宏观、微观经济服务;二是会计理论如何为会计改革服务;三是会计学会如何推动会计理论进步;四是会计学会如何搞好自身建设。WwW.11665.CoM她希望各省(区、市)会计学会工作要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推动会计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已经建立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机制;三是支持中国会计学会近期重点工作,包括进一步做好会员服务,特别是企业类会员的相关

于论文联盟 www.ybask.com工作;继续组织好部级课题研究,做好中国会计学会年度优秀论文评选;精心抓好会计名家工程,启动会计名刊工程,努力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学术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会计学会、广东省会计学会、湖北省会计学会、天津市会计学会、山东省会计学会、浙江省会计学会的领导作了发言,回顾了各学会近几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与会代表结合金会长讲话,对进一步开展学会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艺术事业的繁荣 篇5

榆林五千年前就属中华民族摇篮腹地,历史上又为边关要塞;随着历史的发展,在这里原始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互相渗透,长期交融,形成了被当今学术界谓称的黄土文化与黄土风情,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塞上文化和塞上风情。在这样丰厚历史文化积淀背景下,榆林又在努力寻找着自己当今文化崭新的起点。

文化基础设施面貌新功能强

榆林修复维护市区明清风貌众多文物古迹和步行街区,再现“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塞上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昔日风貌,吸引着国内外专家、学者、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榆林重点保护西北最大的道教古建筑群白云山道观,陕西最集中的摩崖题刻红石峡,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等文物和杨家沟等革命旧址,结果个个景区景点都变得红火起来,人们聚集到榆林感受塞上历史文化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成了一种新的时尚。榆林建起市区三大广场、展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构成了城市一条靓丽的风景线。榆林启动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汉画像石陈列馆、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又进一步强化着榆林在晋、陕、蒙、宁,甘接壤地区独领风骚的文化地位。

榆林近五年市、县区新建广场7个,修建改造影剧院6个、县级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5个、乡镇文化站60个,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城乡文化活动水平有了同步提高。全市12个县区中已有绥德、榆阳、神木、府谷、定边被命名为省级文化先进县区,星元图书楼被评为全国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先进单位和一级图书馆,榆阳区崇文路办事处聚财社区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

文化活动档次高影响大

榆林成功举办新世纪文艺调演、晋陕伞头民歌大赛、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文艺晚会、庆祝全国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开通文艺晚会,全省第五届农运会开幕式和三届陕北民歌大赛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充分展示着榆林文化的品位和档次。榆林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举办的“中国记忆、榆林信天游音乐会”,组织榆林小曲演唱团赴京津艺术院校交流演出,以及榆林组团与香港宏光国乐团在香港联合举办的陕北信天游音乐会,在这些世界闻名的大都市都产生了轰动效应。榆林成功举办的首届榆林、“中国陕北民歌艺术节”,扩大了陕北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艺术节上多重视野下的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更让世界对黄土文化与黄土风情、塞上文化与塞上风情加深了了解。

榆林在突出搞好大型文化活动的同时,注重积极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活动。近年来,全市累计下乡送戏近1万场,送电影8.4万多场,送书200多万册,惠及农民千万人,极大地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特色文化人气旺精品多

榆林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大赛、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魅力12”的演出、陕西省第三和第四届艺术节等活动,获奖70多项,成绩格外引人瞩目。榆林参加陕西省陕北民歌大赛总决赛,评出的“十大陕北民歌手”全为榆林人,轰动了三秦大地。榆林参加“第六届陕西省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大赛”,6人获奖:参加全省百县千场农村调演,4个节目获一等奖,又增加了陕西文艺舞台新亮点。榆林参加中国西部花儿(民歌)歌手邀请赛,王晓怡获金奖,韩军,李光明分别获银奖:参加第三届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贺斌,李光明分别获金奖,温永开、李玲分别获银奖:参加北京2006东方青年舞蹈艺术展演活动,任艳艳获青年组金奖;标志着榆林的文化艺术在西北、在京城也风光,有名气。

榆林原创的陕北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原名《三十里铺》)已进入实质性提高创作阶段,吸引了省内外著名编剧、导演,作曲家、资深制作人加盟打造;拟拍电影《梦幻人生》已被西影厂报送国家广电部电影电视局审批,有望近期开镜,创作出电视剧本《横山起义》、《陕北第一枪》,《梦幻人生》等,也是有影响力的陕北本土好作品。榆林文化工作者康世进创作的现代戏《陕北婆姨》获中国曹禺戏曲剧本提名奖、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编剧奖,艾绍青创作的小品《牛二蛋与马寡妇》获中国曹禺戏剧小戏小品三等奖,王治平、栗子明的美术作品获全省一等奖并入选全国美展,景通玉创作的二胡协奏曲入选全国二胡考级教材,孟海平、康世进编剧和雒胜军、雒翠莲表演的小品《山歌情》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徐林创作的漫画《开发》入选初一美术课本,张胜宝应邀赴台湾南华、南艺大学讲授陕北民歌、腰鼓和中国戏曲打击乐等内容;这些特色文化人才及艺术精品不断涌现,代表着当代陕北文化的创作主流。

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大效果好

榆林抓紧抓实了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工作,随着第五批、第六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该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2处骤增到1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达到19处,带来了榆林文物事业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和发展机遇,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相应得到加速推进。榆林编制了镇北台,红石峡旅游项目开发规划,完成了红石峡3A级景区申报,完成了榆林卫城西城墙第二标段和梅花楼维修方案设计,制定了清涧袁家沟、枣林沟革命旧址保护规划方案和新建榆林民俗博物馆建筑设计,完成了7处国保,11处省保单位“四有”档案建档、上报工作,绘制了榆林走马梁汉墓出土器物图30余份和《镇北台保护范围实测地形图》,组织专家对全市馆藏文物进行了等级鉴定,筹集资金成立了民俗博物馆并征集回收了藏品58件,完成了红石峡景区维护的重点分项工程,维修了神木二郎山、米脂李自成行宫、府州旧城等一批重点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呈现出处处都行动,项项有进展的喜人局面,工作突出的米脂县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神木县、市镇北台长城文物管理所被评为全省文物保护先进县和先进集体,佳县白云山道观“四有”档案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四有”档案。

榆林建设项目开工前的文物调查和考古勘探工作也令世人瞩目。在吴堡县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引起全国考古界轰动,被列为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提名之首;在神木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前半坡时期遗址,是榆林市境内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存;上述重大发现为研究揭示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接壤地带的演变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广播电视发展快水准高

榆林新建国家、省、市干线光缆1022公里,实现了省到市和市到县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光缆化,并形成北接内蒙,东通山西,南与延安相连接的光缆主通道;完成了12县区城域网升级改造,形成全市信息化综合平台;完成了绥德,横山两个台站10千瓦和榆林电视发射台1千瓦电视发射机全固态化改造,提高了全市无线信号电视用户观看节目质量。2006年,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7.5万户,数字电视用户达到3000多户,广电数据宽带网用户达到4000多户。“十五”期间,全市安装“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923套,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6.88%和8766%。榆林的广电网络建设快速发展一下拉近了榆林与外界的距离。

榆林用自身优势努力营造良好舆论和文化氛围,电视台增加了第二套节目,广播电视推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新栏目,内容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近年来,榆林大发展方面的电视宣传发稿量位居全省各市前列,参加陕西广播电视奖、陕西新闻奖评选获奖高达148项,参加广播电视主持人大赛获奖人数又创全省各市之首;电视作品《榆林红碱淖湿地发现世界最大遗鸥种群》获陕西新闻一等奖、文学节目《感悟白云山》获陕西广播影视一等奖,也是宣传榆林上乘佳作。广播电视呈现出高水准,给榆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增添的是显眼新亮点。

旅游业发展理念新视野广

榆林成功举办《2006榆林旅游文化艺术节》,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榆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驻华使节走长城——榆林行”活动,齐聚了11个国家的1 3位驻华使节,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交部领导重视和国家长城学会,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大力支持,成了榆林有史以来最大的旅游、外事、文化活动;以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白云山论道”活动,云集了国内一批著名学者、道教人士,企业家,新闻媒体记者及众多群众,得到了省政府、全国道教协会和青年联合会高度重视,是白云山建观400余年来道教传统文化深度挖掘的一次盛会。如此大运作,着力体现着让世界了解榆林,让榆林走向世界的新理念,拓展着榆林对外文化交流的新视野和新空间。

榆林已形成了黄土风情游,长城一大漠风情游,煤、油、气、盐观光游等系列精品游和专项旅游产品;创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家沟,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大柳塔煤田工业旅游区、锦界工业区、高西沟村、牛玉琴绿源治沙有限公司,国家3A级旅游度假区红石峡生态公园,米脂婆姨、绥德汉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着四大旅游区和红色旅游。榆林注重向国内外突出展示的是自身特色文化的非凡分量和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步好进展快

榆林近两年申报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已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陕北秧歌、榆林小曲两项,已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陕北民歌、陕北唢呐、清涧道情,绥德石雕等13项,迈出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喜的第一步。榆林正式出版发行了该市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本原生态民歌选本《陕北民歌大全》,出版了《陕北民歌精选》中英文对照版本和王向荣、郭云琴等多名本土著名歌手的个人陕北民歌CD专辑,为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挖掘和整理工作开了好头。此外,榆林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提上了文化工作的议事日程,正在积极启动实施。

近年来,随着榆林特色文化大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该市的文化市场和新闻出版市场也强化了日常管理和专项整治,正朝着健康,有序、繁荣的方向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也有了快速增长,文化产业收入正以每年20—30%的速度递增,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2006年分别达到290万人次和9亿元,创出了历史新高。

新疆兵团农十师一八七团哈密瓜大丰收

今年,新疆兵团农十师一八七团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鼓励职工多种植哈密瓜、打瓜、甜菜、色素辣椒等高效经济作物,使该团今年哈密瓜面积猛增到8000余亩,从而达到职工增收、团场增效的目的。第一批采摘的中晚熟哈密瓜由于品质较好,将直接运往广州、深圳等地销售。(程其宝)

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拉开序幕

7月16日上午,海峡两岸将军同祭祖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西北大学宾馆举行。由陕西白鹿原文化研究中心、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国伏羲文化研究会、中国西部发展促进会等组织共同发起的此次活动将通过征集海峡两岸将军书画诗文、举办将军书画展、将军诗文大赛、恭立祭祖功德碑、中秋节恭祭黄帝陵等多种形式,表达两岸同胞骨肉相连、同根同祖的夙愿,共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增进海峡两岸同胞文化交流。(王根华王炫灵)

军旅画家作品展活动在西安博物馆举行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由陕西省军区政治部、武警陕西总队政治部、二炮某部政治部等共同举办的“陕西军旅书画家作品展”暨陕西长城书画院成立仪式,7月28日在西安博物馆举行。此次作品展共展出优秀书画作品300余幅,吴三大、王崇人、张山、刘丹枫、余树信等陕西书画界名家创作的作品展列其中。(王根华姚欣)

著名书画家进阎良军营慰问官兵

艺术 ,一场共谋下的繁荣拟象 篇6

波德里亚虽非艺术爱好者,但也不是艺术的门外汉。1983年,他用英文发表了著作《仿真》(Simulations)①, 这是一篇具有颠覆性的论文,此后便为纽约的艺术界所接纳,并将之置于有国际影响力的杂志 《艺术论坛》(Artforum)的显著位置。这本书立刻成为了任何一位自我要求严格的艺术家的必读物——对自身要求严格的艺术家突然大量涌现出来—每个地方都会提到这本书,包括某些艺术装置。最后这本书被整个搬进了好莱坞的奇幻科幻影片 《黑客帝国》中 (波德里亚就是Neo)。他于1987年在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所做的关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重要演讲于几个月前就已经预订了。所以他针对艺术突然爆发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并不令人吃惊。艺术从业者当中普遍认为他背叛了艺术,似乎是他撕毁了某种私下的契约。“这种指责就像是抽了一记耳光”②,一位加拿大批评家写道,“他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否定了自己作为文化批评家的身份。”当然波德里亚从来没有声称自己有此身份。他对于“文化”虽然不敬,但看法却是健康的。

确实,他用词并不委婉。艺术正在“吸收陈腐、垃圾、平庸,再将它们转化成价值与意识形态,”他这样写道,当代艺术不仅是毫无意义的,并且是等于零的。等于零并不是喜爱之情的表达—而表示过时的,无价值的,没意义也没效果,字典上如是说。波德里亚似乎以他的方式来激怒艺术界,他也确实心想事成了。他在第二年出版的另一本激烈的指控则更加引人注意,《弱智的戏法》(“A Conjuration of Imbeciles”)(法国的政治机构,让Le Pen劫持了民主体系)没有引起任何回应。很明显,政客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对待。因此,艺术界显得有一点特别之处—它对于辱骂能更为认真地予以对待。

但是辱骂真能造成某种区别吗?一些评论家或是馆长在新古典风格的前进过程中认为这种攻击令他们丢面子,所以将他除名了,但是知识界的人简单地享受这一公众关注的诽谤产生的惊颤。只要人们还关心艺术,那么对艺术的指责就是无关紧要的。波德里亚的专栏于1996年5月在法国左翼报纸 《解放》 (Liberation)发表后,马上就通过网络传播到了各个地方,各种艺术活动、讲座、随笔的邀请纷至沓来。很明显的是能见度与名声的大小,而不是其内容来真正推动新艺术秩序的建立。它的力量与魅力设法去诱惑、制服、综合人和潜在威胁。对于艺术事业来说,批评艺术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威严的方式,在此也不例外。

波德里亚在《艺术的共谋》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这种反应也证实了25年前在《消费社会》(The Consumer Society)③他早已预见的内容:批评已经成为了批评的海市蜃楼,成为了消费中内在的反对声音,流行艺术的“冷酷微笑”(cool smile)无异于商业同谋。两年后,在《符号的政治经济学批判》(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④ 中,他的看法更深了一层,断定现代艺术身份模糊,处于恐怖主义批评与实际的文化综合(de facto cultural integration)中间。他认为,艺术是“共谋的艺术”(the art of collusion)。到现在为止,这种共谋正在广泛影响着社会,并且如这本书的结构所暗示的,没有多少原因把艺术与其它事物分开来思考。实际上,障碍和反对就是为了跳到前面,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失去了自己大部分的特点和不可预见性。再也没有地方可以观察到事故和惊奇,Chris Kraus在《绿色映像》(Video Green)中写道,“艺术家的生活无关紧要,什么生活?”⑤ 艺术现在提供的是职业津贴、投资回报、美化了的消费产品,就跟其它公司一样。并且每一件东西都正在变成艺术。罗兰·巴特曾说道,性(sex)存在于每一个地方,就是不存在于其自身。现在艺术无处不在,即使在其自身中也存在。

在《仿真》中,波德里亚认为迪斯尼的唯一作用就是为了隐藏整个国家,就是一个巨大主题公园的事实。同样,艺术已经变成了一个前线、一个陈列柜、一架威慑机器,目的就是要隐藏整个社会正在被美化的事实真相。毫无疑问,艺术已经失去了自身的地位。同样的象征物,艺术随处可见。美学准则的终点不是它的消失,而是它渗透进入社会实体。众所周知,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将它狡猾的游戏通过时装、广告、传媒进行传播,最终将消费者的无意识变成了庸俗艺术。现在艺术自由进入到了每个地方,进入到政治中(对政治的美化已经不再是庸俗艺术的标志,对美学的政治化也不再是激进主义的标志), 进入经济,进入传媒。在完全商品化的社会中,艺术的地位变得更加可疑了。艺术把自己包裹在气泡中,表面上避免了消费的传染。然而消费已经渗透到其中,如疾病一样,从每个人红色的脸颊和发热的动作就可以判断出来。气泡正在膨胀得不成比例,很快它就会达到自己的极限,达到自身完美的形态——然后“啪”一声爆开,像泡泡糖,又像90年代的股市。

波德里亚在上世纪60年代自学成为社会学家,他在思想上与法国情境主义者(situationist)保持一致,无条件地对“文化”持怀疑态度。讽刺的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晚期,当艺术彻底放弃的时候,艺术界却通过与情境主义和激进主义的合作来努力重申自己的纯洁。这是一次古怪的思想行为,我带有几分欢欣注视着它的展开:艺术界在宣布“先锋派已经终结”良久之后又窃用了先锋派。这种方式就更加有趣了:展示情境主义者参与的建筑与意识形态批评,来更好地抽空他们对艺术和艺术批评的明确谴责。“没有比看到整整一代悔悟的政客和知识分子更刺激的了,”波德里亚写道,“作为报酬丰厚的共谋低能儿的一分子。”⑥ 艺术不是唯一参与共谋的。

“滚出去,艺术批评家,低能儿们,你们没什么可说的。”情境主义者这样攻击“景观艺术”(the art of spectacle)。他们同样猛烈地将他们中任何想参与资产阶级喜剧创作的艺术家赶出去。以这条理由,居伊·德波(Guy Debord)和他的助手将不得不把当前艺术界中的每一个人都开除,无论他们持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德波当然是偏执狂,然而他绝对是正确的。即使他产生的是幻觉,艺术也参与了共谋。现在两重性是很明显的,今日谁能吹嘘自己正直?德波领先于他的时代,如果他能身处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是大为有利的,但必须是没有阉割的。波德里亚激怒众人的爆发与情境主义者的所作所为会不一样吗?他写道:“艺术是平庸的,当它表明自己很糟—‘我很糟糕,我很糟糕’—它就确实糟糕(and it truly is bad)。”波德里亚在有一点上是错的。艺术更加糟糕。

《艺术的共谋》标志着艺术界中被压迫者的回归。当然他们的位置被取代了,但是症状依然存在,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没有人—特别是那些对弗洛伊德感兴趣的人—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波德里亚只是简单地从艺术角度来回报艺术界。真正的辱骂不是去攻击艺术,而是艺术应以发现这种攻击是丢脸的。与情境主义者不同,波德里亚从不相信能与景观社会保持距离,但是他的挑衅是完美一投,与情境主义者开脱他们的主观性的努力保持一致。波德里亚单独的挑衅行动既非故意,也不是根据经验的,它只不过是一剂泄药(purge)。

波德里亚总是有诀窍揭示出多变的环境的特征。1987年是纽约艺术界真正的转折点,大量的年轻艺术家涌入艺术市场,疯狂找寻恺撒(Cesar),一名“主要思想家”,一位权威,能真正他们事业的人。他们将《仿真》视为美学宣言(实际上是人类学诊断),然后迫不及待将之视为自己还未成形的艺术的模板。波德里亚迷惑于他们这种突然出现的谄媚,发出了抗议。对他来说,《仿真》不是一件东西。它自己什么都不是。它只是表示在当代艺术中,没有任何原创性,而只有复制品的再复制。他反驳道:“ 《仿真》不能被视为艺术作品的模型。”它是向艺术发出的挑战。这次突击一败涂地,每个人都夹着尾巴四散而逃。十年后,波德里亚再一次进行了攻击,《艺术的共谋》揭示出艺术的商品化由绘画的回归与房地产的繁荣而激发,并且通过新自由主义的反常与股票市场的疯狂投机(此种投机将马上失败)而扩散至全球。在此,他抨击的不再是艺术的天真,而是对将艺术用于非艺术目的的挖苦。

从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的短暂朝圣归来后,波德里亚爆发了。太多的艺术了,太多了!立刻,他再度加码抨击,“共谋”的存在并不是活生生的,但是却比活生生的还要真实。另外,谁能反对共谋理论呢?这本小册子主要是一种宣泄,一种旨在将他自己的体系抽离所有所有恶势力的动作化。一位诚恳的法国艺术家明了了这种暗示,在《解放》中她写道,波德里亚正在“将偏执引向当代艺术。”她是百分百正确的。谁能质疑在今日当代艺术被敌意的观众包围并且急需支援?难道艺术家、经纪人、馆长、评论家、收藏家、资助者和投机商,不会谈到社会名流、势利小人、寄生虫、无赖,以及各种食客正在依靠艺术的碎屑生存,英雄般牺牲自我而将艺术从劣质的消费主义手中赎回,正如俄国的“linquidators”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放下了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的石棺?让艺术变为一桩大生意,变为一个拥有自己的专业展览、渠道和规则的跨国公司已经不够了,它需要被高度尊敬,甚至是敬畏。争论很快就达到了荒诞玄学(pataphysics)的高度。

波德里亚可能在他看到当代艺术之前就已经对它产生了怀疑,并且他大部分时候都尽量避免正式的卷入其中。直到今天他仍偏好“奇异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s),处于临界线上的物体或工程(Sophie Calle的通过情感的空移,Michal Rover的生物剧院的奇怪虐待),声称自己是并非艺术的艺术,或者在外观上倾向于人类学而非美学的任何东西。某种意义上说,波德里亚自己就是一个奇异吸引子(包括虐待/残酷),一个界限模糊的思想家,对哲学和社会学的方式就像这些奇怪事物对艺术一样,所有的UFO都来自不同的星系,每一个星系都有甚至适用于自身的严格规则不容越界。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曾说到他想要离开哲学,而投身于艺术、文学、电影,但是以哲学家的身份。与之不同,波德里亚从未努力要离开哲学界。首先,他并不属于那里,也不属于任何地方。其次,他进入艺术界不是以哲学家的身份,而是以背叛者的身份。按德勒兹的方式来说, 他创造了自己的路线。他只是跑到了另外一边,成为艺术的实施者,沉着地在艺术馆展出连他自己都不真正相信的照片,于是由于他拒绝向艺术坦白,他再次成为了背叛者。

波德里亚对艺术的反对是难以预料的,并且对于那些注意措辞的人来说是极不文雅的。“模拟主义学派”(simulationist school,以及反情境主义争论)事件或许就与此有关。1987年,波德里亚对美国艺术界所知甚少,也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名字在美国会引发如此大的反响。他后来告诉我说,至多,他也就只感觉到“那有些冷冰冰的东西”,说这话的语气就像是农民不相信口若悬河的城里人一样,如此这般拒绝说出对艺术家有益的话。他或许已经对他们的要求让步了,他接受了美术馆要求展览他的照片的请求因为这最终也许会达到同样结果。“纵欲之后”(after the orgy)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怎么会是错的?实际上,他承认自己并没有什么艺术主张,也没有艺术血统,然而即使这样还是受邀展览作品本身就充分说明:艺术已经没什么特别的了。Groucho Marx曾说他将永远都不参加愿意接纳他的俱乐部,波德里亚做得更绝:他加入的组织是他公开否定没有必要存在的组织。

“二十岁时是荒诞玄学者(pataphysician),三十岁时是情境主义者(situationist),四十岁时是乌托邦主义者(utopian at forry),六十岁时搞病毒和转喻 (viral and metaleptic),这便是我的一生”波德里亚自己总结一生经历。⑦ 荒诞玄学由乌布(Ubu)的发明者阿尔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创立,这是一种幻想的解答的科学,也恰恰是波德里亚再创造的东西,对不存在的问题的荒诞玄学式解答,因为他实在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其他人或许已经发现了什么问题但并不要交由他来解决。在他的书中,攻击艺术同时又成为艺术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他并没有主动要求展览自己的照片,而只是受邀如此。就他所知,他们也许一直都在公开的贿赂他,以某种圈套的方式。但是他们总是给你暗指出这种或那种方式,所以至少都摆在了台面上。这是艺术“共谋”的一部分。波德里亚并不会对此感到恶心,反而甚至能享受着旅程。前不久他从法国人类学家马赛尔 · 莫斯(Marcel Mauss)处得知“礼物”总是伴随着报复,他知道他最终得回报些什么。他做到了:他写了《艺术的共谋》。

波德里亚是一种特殊的哲学家,特别是在一个盛产廉价意识形态的国家里—他所做的跟他所写的没什么两样。他实践(performs)着他的哲学,而不仅仅是宣扬它。他是一位有自己想法的实践艺术家。这是他从未背叛过的艺术,他对于艺术性的唯一主张。展览照片是他作为荒诞玄学者工作的一部分,正如攻击艺术也是他情境主义者工作的一部分。人们会被这些举动所激怒,只能说明他们没有找到头绪,他们丝毫没有理解他的理论,也没有理解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波德里亚来说,真正的照片是按下快门前他的眼中所看到的东西—拍照的心理过程(mental event)—这一点是永远也没法证明,更别说是展览了。但是有什么能比共谋者展出他自己都不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并且还收到丰厚报酬更令人高兴的呢?产品自身会成为艺术品—在垃圾堆或是在艺术馆中。现代艺术博物馆正考虑收藏他的照片,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也正在作此考虑,这样一来就非常清晰了。今天什么艺术家会比波德里亚更现代,更美国呢?沙漠也是真实的。

对他来说,宣告艺术等于零并不是一种美学判断,而是一个人类学问题。这是针对文化整体的一个辩论(polemic)的姿势,文化既是虚无同时也是一切,既属于精英主义也属于愚钝的物质主义,是重复的,灵巧的,做作的并且言过其实超越了人类的认识。对波德里亚来说,艺术如平常所理解的一样与艺术无关,对于后人类(posthumans)来说,它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谁在遥远的将来仍想组织一场关于艺术未来的小组辩论。

艺术并不是来自自然的冲动,而是来自算计的策略(在现代主义的开端时期,波德里亚已经明白了这一点),所以对它的身份甚至存在的怀疑总是可能的。我们已经习惯于在艺术面前怀揣敬畏,我们也无法不动感情的来看待它,更不用说冷静判断其合法性,这就是波德里亚心里所想的,然而在那时很少有人能认识到这一点。首先你必须得将艺术归为零(nullity)以便看清它的本来面目,这恰恰就是杜尚和安迪·沃霍尔分别做的。但现在为止,艺术可能已经失去了这项功能,虽然每个人都在装模作样仿佛它仍在起作用。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它还在坚持或是以它自我塑造的形式坚持下去,除非是以每个人心中所藏的某种隐含的约定的形式。波德里亚称之为“共谋”(“conspiracy”),但是他可能也会将迪斯尼乐园称作“现实的共谋”。当然没有什么是真实的,除了共谋本身,共谋本身也是算计好的策略。也许艺术界就是艺术之上的艺术,可能是唯一遗留下的东西。它正在等待像波德里亚这样的人给与自己一个最终形式。金钱,最终的艺术。在这一点上我们都是艺术家。

艺术与其他东西不再有差别,这一点并不妨碍它的拥护者的增加。经常被提出的“艺术的终点”从未出现过。相反它被无节制的激增和文化的生产过剩所取代了,艺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成功—但是它还是艺术吗?如物质商品一样,艺术在无休止的复制迎合市场需求,更糟糕的是:它越是大声地标榜自己的例外论(exceptionalism),就越与真正的艺术拉开距离。它不但没有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退化,质疑自己的身份,反而还很享受自己的自以为是。目前艺术存在的唯一正当理由就是它将自我创造出新的艺术。但这也许是要求过高了,它可能做不到因为它一直在想尽一切方法证明自己仍然是艺术。在这个意义上,波德里亚也许是唯一真正关心艺术的人。

波德里亚的“酷”是出了名的,所以在他观看了安迪·沃霍尔的作品回顾后由衷感到激动是一件令人吃惊的事。⑧ 他自己不是说过,花花公子要永远保持冷漠,最大限度的守住一团“潜在的火焰”吗?波德里亚如此轻易地就接受了沃霍尔,尽管,他并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熟练操作的机器才是将他变成艺术家的推手。作品最终经过再商品化变成了艺术并没有关系,沃霍尔自己也有几分背叛了自己的机器本能。我们能寄希望于金钱不给别的东西以挑战和压力吗?

相同的事情发生在早前现成品的发明上。在艺术馆展览《喷泉》(一个公用小便池)的想法是前所未有的,给现实带来了喧嚣。杜尚可能仅仅只想动摇艺术制度,以达达主义的方式,但是艺术本身成了受害人,促进了艺术史的倒塌,包括他自己的绘画技巧。再也没有理由去怀疑艺术是否应该是现实的,是否应该描绘光线,摆出脚手架,艺术都在头脑中,非视网膜(Non-retinian)的艺术是矛盾,是爆炸装置, 就像尼采(Nietzsche)的笑声一样,它对于“文化”来说是一种挑战,表示的是艺术生意。先是本身随处可卖,所以为什么不能在艺术馆中卖呢?制成品并不是出发点,而是无法返回的地方,如果加起来的话,就会是艺术+现实=零。打开艺术的闸门迎接资本的解码,杜尚在他身后什么也没留下。

艺术能从这场突然的分崩离析中生存下来吗?很明显,是的,但是要从杜尚的尸体上跨过去。将陈腐变为艺术,杜尚并没有催生一个新的艺术时代,相反他使得艺术无根可依,成为一架除了本身以外没有什么可捣碎的孤独机器。但是他打破传统创造一种新的艺术范式,这已经足够了,人们总是可以从一片荒芜中开拓出新的领土,这就是艺术“共谋”的真正所指,“当艺术已经无效空虚的时候就宣布它无效吧。”波德里亚是这样说的。这种无效引发了20世纪艺术的一片慌乱,将新娘剥个精光,又匆忙将能证明自己的艺术存在的东西一路丢弃在路上,慢慢地耗尽自己的资源就像火箭的燃料烧光而无法再停留在轨道上。填补现实与艺术之间的缺口对任何一方都没有促进,如人们所希望的,这将取消任何创造幻觉的可能。剩下的就是艺术死亡本身的无尽循环,解构与自答替代了一种更隐秘的改变,或是替代了一种更为灵活规则的再创造。安迪·沃霍尔试图通过让机器复制替代艺术来完成这一简洁的循环,用同样的符号将平庸复原为不可挽救的谜题。此后的任何东西都只是在简单地寻回平庸,热切地将结局归于看不到的终点。无处可去,艺术什么都不是—又是一切—简单待在那儿,磨着牙齿,丢掉了⋯⋯它现在正漂浮在某种乏味当中,心情不再愉快,经过痛苦的迸发的清澈后,在梦中梦游,还未死去,勉强生存,但是依然繁荣。

注释:

① Jean Baudrillard, simulations. Trans. Paul Foss, Paul Patton and Phillip Beitchman. Edited by Sylvere Lotringer. New York: Semiotext(e) Foreign Agents series, 1983.

② Corinna Ghaznavi and Felix Stalder, "Baudrillard: Contemporary Art is Worthless," in LOLA, Toronto. It didn't help much, of curse, that they relied on a faulty translation, or simply misread his argument. Baudrillard's claim that anyone criticizing contemporary art (as he does) is being dismissed as a "reactionary... even fascist mode of thinking" is turned around and presented as an attack on art. Cf. "A Conjuration of Imbeciles", infra in this volum.

③ Jean Baudrillard, The Consumer Society [1970]. Trans. Chris Turner.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8.

④ Jean Baudrillard,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1972]. Trans. Charles Levin. St. Louis: Telos Press, 1981.

⑤ Chris Kraus, Video Green: Los Angeles, or the Triumph of Nothingness. New York: Semiotext(e), 2004, p.17.

⑥ Jean Baudrillard, Cool Memories = 2 * ROMAN II. Trans. Chris Turner. Atlant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83.

⑦ Jean Baudrillard, Cool Memories = 2 * ROMAN II. Trans. Chris Turner. Atlant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83.

上一篇:初中下一篇:心脏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