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体系

2024-10-18

国家创新体系(共12篇)

国家创新体系 篇1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 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 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

“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国家知识创新体系, 促进知识创新工程”;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宏伟战略。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同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立。随后, 政府部门的科研机构、企业的科研机构、大学的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都相继建立。可以说, 中国国家的创新发展是和新中国的成长同步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演化着。从总体上看, 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和加强。

战略演化

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形成阶段 (1949—1977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建立各类科研机构, 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计划, 逐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这个时期的科技计划主要有“12年科技发展规划”等。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国防安全的需要, 中国的高新技术发展倾向于军事方面, 在高能物理、化学物理、近地空间海洋科学等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其重要的标志。这些科技的成就, 不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而且促进了此后中国高新技术的建立和发展。此时的国家创新模式主要是“政府主导型”, 由政府直接控制, 相应的组织系统按照功能和行政隶属关系严格分工;创新动机来源于政府认为的国家经济的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需要, 等等;创新各级政府制定;政府是资源的投入主体, 资源严格按计划配置, 创新的执行者或组织者进行创新是为了完成政府任务, 其利益不直接取决于它们的现实成果, 同时也不承担创新失败的风险和责任。

2.发展阶段 (1978—1995年) 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 出台了改革政策和措施。在这一时期, 创新模式主要是计划主导模式, 即设立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引入竞争机制。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出现的, 随着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 市场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通过改革拨款制度、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措施, 科研机构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活力不断增强, 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这一切都加速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在这一时期, 国家科研经费大多以国家科技计划的形式出现, 政府工作人员管理着科研经费的配置。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计划: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发展计划 (863计划) 、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成果推广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攀登计划等科技计划。与此同时, 为迎接世界高新技术革命浪潮, 中国也像许多国家一样兴办了许多科技园区。自1985年7月中国第一个高科技园区“深圳科学工业区”成立以来, 中国已建立起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52个, 总面积达676.16平方公里。此外, 还有省、市级高新技术园区或经济开发区70多个。

3.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 (1995—1998年) 在这一时期, 突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 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目标, 从企业做起, 进行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 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宏观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政府制定重大科技计划逐步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 出现了新的参加对象, 如国家工程中心 (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 生产力促进中心等, 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1995年, 国家启动了“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 国家决定启动《技术创新工程》, 重点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4.国家创新系统阶段 (1998年至今) 1997年12月, 中国科学院提交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 具体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报告受到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1998年6月, 国务院通过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汇报提纲, 决定由中国科学院先行启动《知识创新工程》,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试点。

政府职能

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 是各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由于科学技术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已经从产品竞争深入到生产要素的竞争, 发展到科学技术的竞争, 特别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 一国的历史传统与社会文化等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国际竞争性质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政府已经全面介入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应用过程之中。从科技创新的角度看, 综合国力竞争使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 由于综合国力竞争的主体是国家, 其实质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较量, 竞争的层次由科研机构和企业一级上升到国家一级, 因而是一种更为综合、更为激烈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 科技创新的主体虽然仍是科研机构和企业, 但是, 科技创新已不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企业自身的事情, 而是政府和科研机构及企业共同的事业。政府应当从总体上对于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其应用进行规划和引导, 直接参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另一方面, 在国际经济关系这个层次上, 由于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所以各国政府在技术的民族主义与技术的全球主义之间求得某种平衡, 既要控制科学技术的输出, 以免使其产生飞镖效应, 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科学技术的输入, 以免使自身孤立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之外。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上由科技界和企业自行决定的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等问题现在被政府以国家利益的名义加以严格控制。当今世界的政治同科技的关系日益密切, 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快慢, 首先决定于政策的保障程度及这个国家精神风貌对群体创新意识的影响。当代科学技术已经从生产力体系中的直接因素变为主导因素, 而资源、生态环境同科技的制约和互动关系则主要表现在科技既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 同时又能够极大地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而推动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保障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

构建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核心是要构造有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系。我们既要着眼近期中国科技的发展, 又要考虑中长期科技发展;既要立足国内现有基础和条件, 又要考虑尽快构建适合科技创新自身规律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将更加剧烈;既要在制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又要注重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思想产生的环境和条件, 注重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的转型阶段, 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仍不完善。只有从整体上推进, 才能使我国在现有体制和基础上, 构建起功能齐全、符合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创新体系。在进行整体推进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注意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更重要的是, 在建设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要站在21世纪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提升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出发, 根据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特点, 不断调整创新体系建设战略, 把创新战略研究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纳入创新体系之中。虽然我们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并且已经建立起来了具有较好基础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但应当看到, 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 中国应当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宏观框架下, 在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比较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础上, 进一步从国家的层面上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进行组织、管理和调控, 进一步从资金、体制、机制、政策等各方面强化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推进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快速发展, 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迅速提升, 保障中国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地位, 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创新体系 篇2

(接上期) 5.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挑战 创新体系的活力依赖于其运转的基础条件和规则.有些条件是政府政策规划和实施的,有些由私营部门行为所构成.创新活动的本质是创新,但一些创新体系外部的因素,如政治、环境、社会变化等会对其有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政府和社会也无法很好地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化.未来,国家创新体系会面临许多压力,任何压力或压力的组合都能颠覆今天的体系所达到的平衡.

作 者:华山  作者单位: 刊 名:全球科技经济t望 英文刊名:QUANQIU KEJI JINGJI LIAOWANG 年,卷(期): “”(12) 分类号:F1 关键词: 

用云计算构建创新型国家体系 篇3

大家下午好!非常有幸能够参加《IT时代周刊》第七届CEO年会,特向大会主办方表示感谢。

根据业界预测,2012年是云计算正式腾飞的一年,各种规模的企业都意识到将应用软件移到云上带来的价值。面对巨大的市场,国际IT巨头纷纷进入云计算领域,同时云计算以其先进的理念,也为CIO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云计算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投资,降低管理成本。云计算在中国自2009年开始成为IT领域最热的名词,个人计算机蓬勃发展造就了传统IT产业链,云计算的实现使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面临重大改革,云计算的发展彻底颠覆了现有IT产业的格局。

云计算的特性正在逐步呈现。我们国内IT产业的规模优势也将成为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王牌。云计算正在颠覆着现有的信息产业格局,今后更多软件将不再支持授权销售模式,而是支持云计算预付费模式。目前的云计算产业是一种战国纷争的局面,互联网、软件、硬件、服务等各类巨头,都想成为未来云计算的提供商,包括我们与会的各位IT国际巨头都有成为未来云计算核心提供商的意愿和趋势。

直接掌握庞大的用户资源,分工明确,这才是一个产业真正成熟的标志。目前中国云计算的版图还未形成,云计算技术和云应用对我们构建创新型国家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IT时代周刊》和IT商业新闻网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IT领域的风向标和旗舰。《IT时代周刊》的发行量突破30万册,IT商业新闻网点击量突破每天100万次。他们的举措应该深受业界和读者关注,他们的许多调查研究对IT领域具有关键的领导作用和指导作用。

本次大会是2011年聚焦云计算和CEO领域的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思想盛会,各位嘉宾必将能够从大会中吸取如何快速转变云商业模式,抓住云计算机遇并迎接挑战的一些思想火花,必定能够给更多的参会企业和众多的参会人员、政府官员以及各类企业的CIO带来一定的反思和机遇。

本次大会正如曹健曹总所说的,像天气一样,大会主题叫做“峰起云涌”,但我觉得本次大会开过之后,就应该是“风起扩散”。本次大会将在云产业领域掀起一个云的高端浪潮,指导云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IT时代周刊》、IT商业新闻网能够和IT领域研究机构、IT企业、政府和产业紧密结合,能够为业界提供更好、更新、更可靠、更有价值的新闻以及研究报告。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篇4

我讲的新常态国家创新体系,其实是两部分,第一部分,当前总的形势;另外讲一讲,对应这种新的形势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

从去年以来对于中国现在面临的经济态势,中国党政领导做了一个界定就是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有各种各样的文章,我看这些文章以后,大概可以把新常态的内容或者特征归结为两点:

第一,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降温,进入一个下行的通道,从高速增长的状态转向了中高速增长,这个趋势今后可能还要继续,可能还要进一步变成中速增长;

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增长。

如果仔细观察这两个特征,可以发现这两个特征的进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一个特征已经是现实了,不管人的愿望如何,它都是不可逆转的。但是第二点,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发展,这是我们一种期望的目标,它并没有成为现实。

现在我们要努力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是要促进创新,要优化结构,总体来说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克服所谓“三期一叠加”所造成的各种矛盾。“三期叠加”就是第一个期增长速度的换挡期,速度下降;第二期叫做结构调整镇痛期,所谓结构调整跟讲发展方式转型是同一个意义;第三个期就叫做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前一段时期我们常常以为增速下降,是可以用宏观的经济政策,用刺激政策把它拉起来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或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这不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而是1995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提出的问题,还是一直没有得到实现。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建立起一个比较好的体制。我认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优化改善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创新活动是越来越活跃,特别是近年来,技术发明像雨后春笋一般,特别是跟网络相关的,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各产业。技术创新确实是活跃起来了,但是回头来看,这些创造发明的产业化状态就很不理想。

我认为问题的症结是我们对于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系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沿袭着过去从苏联学的一套,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政府主导。政府来决定科学研究的闯关,在哪些方面闯关,有了技术发明以后,政府来指定产品的方向、技术路线,然后政府来组织人力、物力、资源来进行转化。这么一套办法就抑制了创新和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就需要对这一套创新体系加以改造,要摆脱从苏联学来的这一套。一句话是要使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外一句话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两个基本的原则来指导我们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最近我看到一个报道,我不知道这个事情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说电动汽车的发展中间科技部有失误。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在于说是纯电动好还是混合动力好,根本正确就不能去指定哪一个好。政府怎么能够知道哪一个好呢?但是我们还是比较习惯这种做法,政府只能顺势而为,它最终主要的它是要建设一个好的环境,最重要的,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功能。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三中全会决议讲的很清楚,所谓更好就是不要像过去那样,政府什么事都管。我们现在实际上花了很多钱,但是效果不是那么好。

2008年开始,2009年对于发展电动汽车就制定了很多政策,支持的力度应该说不低的,但是效果不能说很好。国务院文件里面说到2012年可以达到年产50万辆,结果到了2012年只产了27000辆。这中间存在许多按照旧模式来支持产业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了一些浪费,甚至抑制了很多企业,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的创造性。

第一个就是往往是指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

第二个问题,我们有很多产学研组织,用一个组织的方式来搞产学研的合作创新;这是在50年代开始就是这样做的。实际上产学研组织它各自有自己的追求,你必须用一套体制,能够符合它各自的追求形成合力,这样需要有很多的考虑。

第三个问题就是常常做竞争后的补贴;竞争后的补贴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十城千辆”,后来是25个城,主要的目的是促进企业很快的达到最低的经济,因为用了一种补供方的办法,加上各地又有保护自己的企业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样的结果达不到经济规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起来花了几百个亿,没有达到效果。

我们对于购买电动汽车转向补需方,就是消费者,这中间隔了一个市场,就是有一个竞争关系。我们在财政部的补贴上需要一个全面的改革。资金支持需要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比如说最近关于半导体芯片的支持,扶持政策,我们力主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就是用信用担保、风险投资、私募基金这样的做商业上的判断,然后去支持那些有竞争力有希望的企业,而每一个企业要承担全部的这些责任。这种办法比给予消费者补贴也许更加有效。

总体来说不是说政府什么事都不做,政府要做的事是提供公共品。

首先就是要提供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创新环境、经营环境,刚才已经说了,最重要的就是提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二,要建立良好的教育系统和基础性的科研系统。创新体系里面往往把科学和技术搁一块,其实这两者的性质是很不同的。对于科学的奖励,应该是由社会来承担,包括政府。而对于技术的奖励,应该主要是由市场来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共用技术的开发,用所谓政府和民间伙伴关系,采用PPP的模式来提供开发共用技术,还有就是政府可以牵头组织产业联盟来开发新技术。政府需要进行补贴有两种情况是最需要政府提供补贴的,一种情况就是弥补正外部性,还有产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使它比较快速达到最低的经济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 篇5

全面素质教育的提法,已经为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所接受。笔者认为,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政府、理论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动,正在影响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对于它的深层次的内涵以及如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在理论上仍需进一步探讨,在实践上仍需进行实验研究。

一、何谓素质教育

按心理学的解释,素质的原义是指“人的先天的生理解剖特点”,而且“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这种生理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属于人的先天身心品质。这种先天的生理特点,还要通过后天社会实践来发展、成熟和补偿。没有后天的社会实践,再好的先天素质也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与发展水平。影响人们素质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遗传、体质、环境、教育以及个体的认识与社会实践等,其中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后天的教育和实践表现为很强的阶段性。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智能发展呈负加速度趋势,婴幼儿时期发展速度较快,大约在14岁左右发展速度减缓,青年时期发展趋于成熟。这虽然不是精确的生理学理论,而且因人而异,但这个结论提醒我们,应当抓住青少年这个关键时刻,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地促进他们的身心品质和智能发展。学校的任务,主要是让他们具有以后参与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促进他们身心品质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素质教育?教育学上的素质概念,是心理学素质概念的引申,它强调的是后天素质的养成,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的整合。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训练而逐步内化的养成素质。因此,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应当是这样一种教育,它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个体身心品质内化,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这种基础是递进的,当个体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时,就同原有的基础整合而构成新的发展基础,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良性循环。所以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宗旨的,其目标是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内在的身心品质发展。在素质教育中,“发展”和“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和提高的两个不可分割的过程。

这种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学的基石,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内容。只有从总体上把握素质教育的实质,才能科学准确地实施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内在素养

素质的内在性,要求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良好的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上。这种内在身心品质的养成和发展,是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艰苦的思考实践实现的。现代教育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意在使学生在学习和对信息的摄取、加工、运用过程中,达到知识内化和情感意志品质的养成,形成内在的潜能。由于素质的内在性,使其难以从外在表象上进行直接检测,不能量化,只能根据个体长时间、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实施间接判断。

?(二)素质教育注重基本品质的培养

按照教育学的解释,人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是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养成素质的融合,人的知识的积

[1] [2] [3] [4]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简历

★ 试论国家政策体系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 应届生简历:工程设备专业

★ 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申请报告

★ 港口装卸设备的安全运行与创新管理

★ 学习经济构建创新体系论文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讨论文

★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国家创新体系 篇6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一)发展历程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针,支持基础性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战略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活动。

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全面优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资源配置,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做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必须加强科技体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2012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并对我国当前科技改革和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二)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新科技革命和全球产业变革步伐加快,使得我国科技发展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也面对严峻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必须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上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第一,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道路。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创新道路。所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

第二,完善关于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在不断完善的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只有不断完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才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保护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创造有利于科技改革创新的政策环境。

第三,改革我国科研管理机构,建立现代科研管理制度。针对当前我国科研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科研管理制度。重点在于健全我国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科技协调机制,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各项资源的统筹协调,这样才能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科研管理制度。

第四,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建立科技共享平台。我们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资体系,吸引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和使用,调整和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建立科学技术基础平台和科学技术创新共享机制,加大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有效整合社会科技创新的资源,达到资源投入的优化,产出更高效的科技产品和服务。

第五,加强本国科技人才培养和国外人才引进的力度。我们要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吸引留学生和海外人才回国工作,发挥我国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这样才能为我国科技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加快我国科技制度的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罗南林.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2]新华社.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N].人民日报,2012年5月2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载新华社,2006年2月9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0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门户网站,2010年7月30日

美日国家创新体系经验借鉴研究 篇7

国家创新体系是在国家内部系统组织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下, 在公、私领域内形成的一种机构网络, 其活动目标是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的技术 (Freeman, 1987) 。国家创新体系是由国立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民间科技中介机构等组成的有序结构, 分别发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 (冯之浚, 1999) 。政府和市场分别在资源配置、战略引导、政策调控、法制保证、文化环境和舆论建设等方面发挥其作用 (Patel P, 1994) 。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表明, 政府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Poh-Kam Wong, 1999) 。因此, 分析和探讨美日两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中的作用, 对更好地发挥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职能,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由于各国所拥有资源的不同及战略导向的差异, 不同国家的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 (Nelson RR, 1993) 。美国和日本分别作为欧美模式和日韩模式的代表, 分析它们在其各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1美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一百多年来美国国家竞争力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的综合国力之所以能够全面增强, 成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晏敬东等, 2002) 。

其一, 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日益成为国家战略政策的重心, 科技创新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导战略。美国联邦政府明确必须加大对国家创新的投入并充分发挥国家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对全社会R&D投入、军事武器研发经费持续增长。其二, 对基础研究持续稳定的支持和重视。在美国, 企业申请专利的科学基础73%来自政府支持的基础研究。其三, 以国防高科技发展为重心, 重视产学研结合, 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美国硅谷的成功即是产学研结合的典范。其四, 资本市场的健全发育为创新提供资本支持。美国联邦政府创造条件培育风险投资业, 在管理政策和法律制度上鼓励民营风险投资, 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 使对研究和实验投资的税收减免规定永久化。风险投资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科技迅速产业化, 同时催生了一批批高技术创业型公司的成长和快速发展 (孔庆江等, 2007) 。

1.2日本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日本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非常突出。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以技术创新为先导, 辅以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便使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十分强劲的发展势头, 成为工业大国。日本政府一手构筑了国家创新系统的框架, 运用法制、统一规划、专利保护、财政激励等手段和一贯到底的科技领导体系协调与管理科技工作, 真正发挥了企业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主体作用 (麦丽臣, 2003) 。

其一, 日本政府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导型模式。制定整体科技发展及其重点领域的总方针、总计划, 通过建立各种研究开发制度, 加强对科技发展的导向, 运用经济杠杆对民间企业的科技活动进行指导等等, 把国有基础技术专利无偿或低价转让给民间企业。其二, 基础研究的投入比重大。日本针对其基础研究薄弱的问题, 逐步加大了科研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 1995年制定了《科技基本法》, 规定1996至2000年为第一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五年期。五年间, 日本政府对科技投入17万亿日元。2001~2005年为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五年期, 期间, 政府投入比首期投入增加40%以上, 高达24万亿日元 (张丹凤, 2008) 。日本第三个科学技术五年期 (2006~2010) 基本计划也于2006年开始执行, 政府投入仍持续增长。其三, 实行“官、学、民”三位一体的科技管理模式。日本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重心、注重发展民用技术、在坚持自主性和自立性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注重官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引进创新型”创新体系建设。其四, 日本政府为长期信用银行对风险企业的贷款提供80%的担保, 为创新提供了资本支持。

2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对提高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 完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 有效发挥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中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2.1加大政府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

政府的直接投资, 可以为国家创新提供物质支撑和资金储备, 引导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 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经费的增长。就R&D的投入总量来看, 2007年, R&D经费总额中国487.9亿美元, 美国3669.4亿美元, 日本1504.4亿美元, R&D经费与GDP之比中国1.44%, 美国2.68%, 日本3.44% (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年7月6日科技统计报告) 。学术界认为, 如果投入占GDP的比重在l%以下, 该国的创新无所作为;投入占GDP的比重在1%~2%, 该国的创新有所作为;投入占GDP的比重在2%以上, 该国的创新则大有作为。2008年, 全球研发经费突破一万亿美元, 中国R&D经费总支出为676亿美元。从国际排名看, 中国2008年的R&D经费总额超过法国和英国, 由2007年的第六位跃升至第四位。随着R&D经费总量的大幅增加, 中国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 (GDP) 之比近年来也实现了连续增长, 由2007年的1.44%上升至1.47%。 (中国科技统计2009年度报告) 。中国R&D经费总额较前几年虽有较大幅度提高, 但与美国相比, 仍存在一定差距, 而且就支出的结构来看, 美国R&D经费应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支出比例相比中国而言更均衡合理。美国R&D的大规模投资使其成为世界专利的主要拥有国之一, 且美日两国在近几年的专利申请量上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图1显示了2009年主要国家的专利申请量, 美国、日本、德国的专利申请量分别是中国专利申请量的6、4、2倍。

数据来源:2009年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公布国际专利申请 (公开量) 数据统计信息。

在美、日等发达国家, 企业R&D的人员占总数的比例、R&D投入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大约为三七开, 即企业占70%, 其他部门占30%。就投入主体来看,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企业是研究与开发的主体, 政府是第二大资金来源 (刘景江等, 2001) 。然而, 中国的现实情况决定当前中国政府是研究与发展经费的投入主体。因此, 中国政府应当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加强和利用国际科技合作, 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 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

2.2制定和规范国家技术创新法律

立法是国家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法律保障。政府除了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支持和推动技术创新, 还应该通过颁布健全而又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技术创新。然而, 中国目前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 主要表现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在遇到一些新问题时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由于客观条件的变化, 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满足现实的需要;有些法律法规出现了判断和理解的偏差, 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因此, 有必要为国家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2.3营造良好的税收与金融政策环境

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高技术企业, 以及主营出口创汇产品的高科技企业应减收增值税, 并保持税收抵免政策的连续性, 以利于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税收抵免政策也有助于鼓励私有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的投入。同时, 由于创新的高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及高成本性, 政府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 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发展所具有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 (胡长生, 2007) 。

2.4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为有效地扶植重点产业的发展并提高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 中国现有的产业计划必须重视产业的战略规划问题, 并在电子、通讯及机械等复杂技术领域中保持持续创新。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国家产业创新战略, 对产学研用合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组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合作进行一些重大项目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时, 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入 (陈佳洱, 2003) 。此外, 政府应统一引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 建立专门的消化创新基金, 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与创新, 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同时注重运用财税、信贷等经济杠杆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进行制度创新, 培育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主体, 并且强化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整合与互动。中国政府应该借鉴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 充分发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建立有利于国家创新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环境, 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创新系统的效率, 完善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创新系统。

当然, 本文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与影响仅进行了定性的探究, 还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定量的实证研究。此外, 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的作用与影响的绩效评价的分析, 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该国的国家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 而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 因此, 正确定位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职能, 发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是建立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前提条件。从中国政府在推动国家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出发, 对美日两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 进而借鉴美日两国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现阶段发挥中国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推动作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府,国家创新,推动作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路甬祥.创新与未来——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FREEMAN, C., 1987,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London:Pinter Publisher.s

[3]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研究纲要[J].科学学研究, 1999, (3) .

[4]PATEL P, PAVITT K,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why theyare important, and how they might be measured and com-pared.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4, (3) .

[5]POH-KAM WONG.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for rapid tech-nological Catch-up: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a comparativeanalysis of Korea, Taiwan and Singapor.eOECD, 1999.

[6]NELSON RR (ed) ,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comparative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1993.

[7]晏敬东, 郭际, 吴先华.借鉴美国经验充分发挥中国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J].科技与管理, 2002, (3) .

[8]孔庆江, 刘仁平, 胡峰.美日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比较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 2007, (9) .

国家创新体系文献综述及构建 篇8

关键词:创新理论,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

1创新思想溯源

创新思想起源于西方经济学领域,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三个维度的重要思想。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和比尔科克等人详尽研究了技术变革、转移、扩散等相关问题,在推广熊彼特创新思想的基础上,将技术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中,形成了技术创新理论,并创立了技术创新经济学。随后的研究中, 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流派的学者认为,技术因素是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外生变量。阿罗、罗默等新增长理论流派的代表学者则对此提出质疑,指出技术因素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内生变量。技术因素无论是作为经济增长模型的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都最终作用于国家经济增长。除了技术角度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家代表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思等人结合“创新”理论与“制度”理论,从制度角度研究了国家经济增长因素,制度创新作用于技术创新,好的制度选择会促进技术创新,否则会使技术创新偏离发展轨道,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

2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定义

创新思想研究至今,已形成比较系统的研究体系和复杂丰富的研究分支,但落实到国家层次的创新体系概念存在较大争议,通过梳理弗里曼、乔治·尼奥斯、伯特兰·伯龙、 郎德威尔教授、里查德·纳尔逊教授等国外学者,柳卸林、 王亚刚、林海芬、郑秉文(1998)、胡昌平(2000)、王春法(2003)等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发现丹麦奥尔伯格大学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家本特-雅克·郎德威尔教授于1985年在 《产品创新:用户——生产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书中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概念。弗里曼则是在1987年基于日本经济发展实绩的研究上提出这一概念,随后,郎德威尔教授在1992年其发表的《国家创新体系:建立一种创新和互动型学习的理论》这本书中又明确指出这一概念。由此可见,最早提出的学者应该是郎德威尔教授,此后的学者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发展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研究,在国家现实治理环境下,也备受关注。1997年,OECD通过分析对比十几个成员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发表了《国家创新体系》报告,成为诸多国家、国际组织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课题和政策制定依据。

弗里曼强调,技术行为、制度、大学、政府机构等各种因素构成了现代国家创新体系的丰富内涵。纳尔逊则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一种复合体制,其形成主体包括大学、企业等相关机构,该体制下的制度设计须求得技术方面私有和公有主体之间的平衡机制,这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一国企业创新实绩的一整套制度,即制度层面的机制作用。郎德威尔教授从用户——生产者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该体系的相关概念,认为这是一个微观基础下的网络系统,系统内的关键要素在生产、应用、扩散、知识传播等环节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创新体系复合体。Pari Patel,Keith Pavitt指出,NIS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统筹能力、制度安排、组织效率。

基于以上国外学者的研究思路,国内学者也发展了丰富的NIS理论成果。齐建国教授强调包含技术创新因素的NIS体系,认为NIS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经济系统,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不是一个孤立的科学研究系统。路甬祥认为NIS是指由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等多种主体组成的网络,各主体的有机融合可提升一国的创新能力与效率,并融合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为一体,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王春法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国家的意义,这是一种发生于一国疆界之内循环流转活动,其次是体系的意义, 说明这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安排。

国内外学者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并未形成统一的论断, 国外的创新体系研究侧重于微观机制、理论研究等方面,较具有综合性特征,国内的研究则过于片面,甚至研究结果多是服务于政策设计。但国家创新体系研究至今,已形成多个较成熟的分支,分别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 知识创新等方面内容。由此,本文得出结论,NIS必须结合一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制度安排为主要形式,以企业、政府等主体机构为子系统所构成的一国疆界内的循环流动的网络体系。

3NIS构成研究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研究,学者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分别是国家行为角度、政策方面、知识系统构建方面、环境研究、研究层次方面。本文认为主要考虑基于国家行为角度的研究,国家行为角度的创新体系研究主要从系统思想入手,将上述其他几个角度的内容融于该角度的研究之中,形成一个系统而庞大的体系。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观点,技术创新系统主要依托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支撑,通过研发转化为技术成果,最终实现技术创新全过程,即可认为知识系统是技术创新系统的重要支撑力;制度创新系统也成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体系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知识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是最重要的奠基石,将体系内各主体相互融合研究,是符合科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共同需要的做法。

4NIS构建与作用机理

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本质是制度安排,其中两个重要的子系统是科技和知识系统,这两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动态流动和作用关系。这种动态流动关系实际上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学习过程,子系统之间存在的边界限制对子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存在影响,主要影响其流动效率和方向,而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即存在正面和负面效应, 负面效应表现为制度失效问题。

因此,本文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构建了以下NIS体系, 将体系内各个子系统、各个创新层次、相互间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在该图中做出具体阐述。如图1所示:

1NIS的分析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分析,一个是纵向分析,横向分析路径是指国家化创新体系结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创新体系的研究,纵向是一国内创新体系的研究, 具体又落实到国家、区域、企业、部门等各个层面的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研究。

2国家创新体系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形成了循环流转的完整系统,科技知识是NIS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内生变量要素。制度安排是一国构建创新体系的首要任务。

3以下各个子系统分别由对应的核心机构和特定功能构成,高等院校和国立科研部门对应知识创新系统,扮演生产活动中的生产者角色,主要实现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 企业对应技术创新系统,扮演生产者角色,主要实现技术知识的应用生产过程;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对应知识应用系统,扮演使用者角色,主要功能是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决策能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职业培训部门等对应知识传播系统,扮演传播者或扩散者角色,负责培养技能素质双高、知识储量高、创新意识与能力强的人力资源;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等以政府为核心共同组成网络对应制度创新系统,政府通过对现行体制的改革、 制度创新,为其他子网络的良好运行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 五种角色对应于各自的创新系统,形成相互作用的学习机制。 而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的边界限制又影响了子系统要素之间的流动效率和方向,即交易成本带来的机制障碍,最终效应反应于国家的经济增长。

4五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交叉复杂,各自独立又相互交叉作用,技术创新系统依托知识创新系统为基础,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通过知识传播系统培养高素质、 高技能人才,知识应用系统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国家可以通过制度创新系统进行制度安排, 以调控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所以,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交叉支持,又各有侧重点,形成了一个有序运行, 统一开放的有机整体。

5国家创新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代表了一国的技术创新能力,这种作用发生在各个不同层面,表现为不同形式,分别是国际层面、国家层面、企业层面、个人层面。 如图所示,国际层面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不同国家创新体系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是对体系横向关系的研究,比如国际范围内的知识学习与流动,科技的全球化等。国际层面的创新体系交流必须以国家层面的创新体系为基础。对体系纵向关系的研究,首先应探讨国家层面上创新体系,主要表现为如下五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从微观层次来看,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又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层面的作用表现为生产者——用户之间的相互作用,未来创新的方向将朝着供应商与创新产品用户之间共同完成创新过程的方向发展。个人层次则是整个系统各项要素实现流动的实施主体,是拥有科学技术知识的个人在各个不同机构或子系统之间的流动过程。显然,这四个层次也并非孤立存在, 而是呈金字塔状,层层递进,最终实现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

6一个系统的有效运行,不仅要考虑系统的内生变量, 也必然需要考虑其外部的影响因素,对于国家层次而言,主要是历史传统、法律制度、社会文化、思想观点四个专有因素直接影响到科学技术知识流动的方向和效率。历史传统使一国的创新路径选择产生路径依赖行为,虽然国家创新体系的变化应该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不断发展扩大,但受历史传统的约束,使一国的基本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法律制度作为约束人们日常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规则,是制约或促进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是推动创新体系发展的最有力推力,工业革命的兴起源于科学文化的兴起,中华帝国的没落源于社会文化的落败,由此可见,社会文化在一国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思想观念对创新中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美国是一个拥有拓荒精神的文化大熔炉,这种精神是美国技术创新和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精神基础,我国国民思想保守,加之工业革命的强劲冲击,致使我们国家长期处于科学技术知识被动学习和拥有的状态,国民缺乏自我创新意识,思想保守,难以推动技术创新的步伐。

7对于国际化的创新系统而言,地理、文化、制度三者之间的亲密度对国际间科技知识的流动产生主要影响,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疆界限制,拥有不同的制度空间,如果这三种的亲密度高,则有助于降低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交易成本, 减少摩擦与冲突。否则,交易成本会因此上升。

国家创新体系 篇9

国家创新体系构成要素是指参与创新活动的各类个体和社会组织。就我国现阶段而言, 主要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中介服务机构等, 其中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是科技创新的核心, 而且应该是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政府主要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等构成科技创新的服务、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的自身特点决定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构成科技创新主体。

2 “官、研、学、金”在企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企业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然而, 中国众多企业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确立起自主创新能力, 正面临三大挑战:首先是创新先天不足, 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创立绝大多数是基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种创新投资行为, 尽管它开始规模较小, 但是确实是基于技术上的领先, 而中国众多企业的创立是基于原计划经济环境下的一种公共投资行为, 几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其次是创新投入不够;第三是创新把握乏力, 对于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创新的积累就无法把握和驾驭创新战略。怎样解决上述问题, 有以下几点:

2.1政府的作用

政府部门在科技创新中占有重要的角色。政府大力投入资金到基础部门的研究, 基础研究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有了基础研究才能到应用研究以及开发研究。例如:量子力学——核裂变、核聚变——原子能反应堆工作原理就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一个循环过程。另外, 政府通过制定科技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专利政策、法律条规等为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和法律环境, 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序、规范的实行。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这个网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指挥者和协调者的角色, 是自主创新的重要组织者。政府部门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职能是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 制定优惠的政策, 为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支撑, 完善创新的投入机制, 并为创新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 为自主创新打造平台。政府的这种推动作用还体现在对本地企业的支持上, 企业则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下, 根据市场需求, 不断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新市场等, 依靠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获取经济效益。需要指出的是, 政府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直接控制的关系。

2.2 “产、学、研”相结合

“产、学、研”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高校和研究院与企业的基础社会职能不同, 前者是知识和技术产品的供应者, 后者是需求者, 我们要加强这三者的联系。这些年来一直持续不断的进行“科研单位向企业转化”为主要的科技体制改革, 但是我国科研的主要力量还是主要集中在高校、研究院。使得高校、研究院所开发的产品引用到市场变成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技术创新的最终归宿也在于市场, 企业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创新获得竞争优势, 在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获得超额利润。以双汇集团为例, 双汇集团是以肉类加工为主的大型食品集团, 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总资产60多亿元, 是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 在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序中列154位。

双汇集团坚持自主创新, 打造创新型企业, 积极与高校、研究院等建立联系, 通过实行企校合作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人才、技术优势, 将他们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双汇集团还在2000年时聘请清华大学中科院院士赵玉芬教授担任双汇集团技术名誉顾问, 而且双方签定了关于共同组建生物技术研究所、加强校企合作的技术协议书。

2.3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作用

金融、中介组织既可起到沟通作用, 从中将拥有各类创新资源者衔接在一起, 也可以自己拥有的知识直接为用户服务。金融、中介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应起着粘结功能, 其服务范围非常广泛, 最为直接的是提供科技成果和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人才中介机构, 管理咨询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各类评估机构、信息服务机构和各种行业协会, 还有许多中介机构提供法律、财务管理等其他服务, 构成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网结点。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 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各创新行为主体基于各自利益追求的经济行为。相应需要金融、中介组织取代部分传统的行政行为。国家对各类金融、中介机构, 要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技术创新的有力工具大力扶持, 政府的创新政策制定与执行, 要紧密地依靠和有效地利用金融、中介机构, 赋予其法律地位, 实现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 并逐步向以市场机制调节为主。

3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研究

3.1政府引领企业创新方向

政府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 要根据国际变化的具体情况, 紧密结合当前的科技发展态势, 科学地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 确定战略性、前瞻性技术领域。通过选择不同时期的重点产业领域, 选择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创新战略, 有针对性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提高关键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并带动其他行业和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能矿资源贫乏、人口稀少迫使芬兰只能强调以科技投入来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 大力发展智力密集型经济为此, 芬兰政府在1980年代初就提出以科技开发为核心的科技兴国战略, 实行国家和企业共同投资进行研究开发, 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2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首先, 要创建必要的基础条件, 比如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 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其次, 要借鉴日本政府的经济资助与协调组织经验, 以及美国政府的收购、合作等支持做法, 充分发挥政府协调组织功能, 优化配置资源要素, 调动各方面的力量, 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三, 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如对发展新兴产业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行税收优惠等。同时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 完善金融市场, 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条件。

3.3积极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一是按照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国家和地方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用加强海外人才引进与创业的公共服务工作, 实行灵活多样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方式等办法吸引海外创新人才到国内创业;二是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 利用各种条件, 采取多种方式, 诸如出国学习、专项培训等, 大力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领头人;三要重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既要搞好对他们素质的提高, 又要建立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 例如建立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技术成果折股分红制度, 形成强有力的技术创新利益引导机制, 以充分调动现有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四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孵化器等为基础, 支持科技人员将科技成果商品化或创办高科技企业。

3.4要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鉴于目前我国产学研受体制等因素的制约, 造成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的状况, 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发挥政府的协调组织功能, 鼓励和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结合, 建立富有我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具体组织实施上, 可以考虑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等, 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咨询、技术诊断, 共同实施科技开发, 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也可以由企业委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开发;还可让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领办、承包现有企业, 促进科技力量向经济主战场的转移。

3.5对基础研究给予财政支持

一是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 如基础研究、战略性研究项目和教育的投入;二是改变现行的由承担单位提供配套资金的做法, 改为政府对企业的创新项目给予补贴;三是对于增加研究开发投入的企业、对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等给予税收优惠。对于高技术企业应减收增值税, 对于非营利机构要减免非经营资产转为经营资产的国有资产占用税和所得税, 以推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的改制。政策的永久化也有助于鼓励私有企业增加研究与试验的投入。

3.6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增加研究开发投入, 凝聚创新人才, 增强创新能力。形成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培育创新型企业500强。推动在若干重点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产学研结合, 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链。

3.7完善金融、中介机构建设

促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 加快构建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活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形成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要克服部门壁垒和地区壁垒, 培育一批能够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服务的独立中介机构, 引导各种社会团体和组织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各种专业服务。要广泛开展对自主创新的宣传, 加大对开展自主创新的企业和企业技术人员的精神奖励, 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待遇。

摘要: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既需要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等多种主体的积极参与、合作, 也需要健全的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更需要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介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状况, 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构成要素 (即官、研、学、金) 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李端妹等著.科技管理研究[J].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007, (8) .

[2]吴厚平.搭建三大平台铺就高校科技创新通道[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11) .

[3]王宏杰, 祝春红.双汇集团科技创新管理的成功经验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 2007, (3) .

国家创新体系 篇10

1 中国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进入了亚太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链中,迅速完成了一部分产业的升级,实现了从初级产品出口主导向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出口产品结构上,也迅速从初级产品向制成品转变。在工业制成品中虽然机电产品出口增长迅速,但由于这些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来自低劳动成本和免税进口的中间投入,而非来自技术和资本方面的优势,因此,仍具有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征。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仍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产品)。直到现在,主要优势出口商品仍然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贸易竞争指数(TC)是分析外贸竞争力时经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产业贸易竞争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该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某产业(产品)的贸易竞争能力。TC越接近于1,表明竞争力越强。本文将使用该指数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并大致刻画出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基本轮廓。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将我国的贸易商品分为9大类,即SITC中的0~8类,对第9类“未分类的商品”予以忽略(见表1)[1]。

由表1可知,我国外贸竞争力较强的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侧重于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和简单加工业,如第1类和第8类商品,而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中,我国的外贸竞争力则显得比较薄弱。第7类机电类商品的外贸竞争力呈稳步上升态势,但该类商品的附加值低、技术水平不高、且主要由加工贸易的方式构成,其外贸竞争力发挥的基础仍然是低劳动力成本。

上述分析表明,支撑中国出口发展的拳头产品、优势产品仍集中在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上面。从目前来看,中国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还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这种优势正日益受到挑战。面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提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竞争力,必须转变我国对外贸易依靠劳动力低廉优势获取市场的发展道路,把对外贸易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科技竞争优势基础上。

2 中国对外贸易的技术发展路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技术能力低下和技术创新不足的基础上的。为了分析技术创新与我国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时间序列模型予以检验。在模型中,用中国年均研发经费投入代表技术创新能力,对它和贸易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增长与研发经费增长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就是说,研发投入增加1%会带动对外贸易0.17%的增长。1990—2004年间,中国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为18.9%,可以计算出技术创新对对外贸易的年均拉动作用为18.9×0.17%=3.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对外贸易总增长中,有3.2%是由技术创新引起的。1990—2004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18.1%,最终得出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发挥的作用为17.7%,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贡献率为17.7%[2]。而这一数值和科技在我国经济总体增长中的50%贡献率相比显然是很小的。

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还可以通过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进行分析。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促进和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高新技术产业是技术发展的产物,创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状况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状况。

近年来,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5年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达2 182.5亿美元,占商品和制成品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首次突破28%,达到28.6%。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认清这些问题,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2.1 高新技术产品整体效益不高,附加值率低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主要依靠数量规模扩张带动,结构调整和效益优化效果不明显,突出表现在效益增长落后于规模增长,质量增长滞后与规模增长。高新技术出口产业的增加值率从2000年达到最高点(26.5%)以后开始下降,2003年下降到24.96%。

2.2 加工贸易是出口的主要方式

从贸易方式看,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仍然占据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2004年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贸易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89.6%,而以一般贸易的方式出口所占的比重仅为7.4%。这表明我国高新技术出口产业的生产方式以加工装备为主要形式,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竞争力。

2.3 外资企业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

外资企业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2.2%,特别是外商独资所占的比重不断攀升,2002年首次超过50%,达到55.4%,2003年更是高达61.9%,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主导力量。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仅占10.4%。

2.4 高新技术出口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科研成果需求和供应的矛盾也十分突出,技术水平较高、市场前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十分难求,大量风险资金由于找不到好的项目而闲置。在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视等核心技术领域,我国申请的专利还不及外国的1/10。

上述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有限。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并非是我国自身技术力量提升的结果,而是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今后能否准确地预期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并合理地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尽快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是时代发展给我国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急迫的课题。而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正是适应当今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提出来的。

3 建立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

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以促进和推动对外贸易发展为目标,将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相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等行为主体通过一定的机制联系起来,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部门特色的技术创新协作群体,不断优化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需要对外贸易部门、政府以及科研院所的相互作用才能够实现,因此,我们将对外贸易部门、政府及科研院所界定为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而这些主体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创新资源——人力、资金、机器设备等则被定义为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基础物质要素[3]。

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系统的有机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贸易部门提出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这一概念,目的就是以对外贸易部门为特定的考察范围,致力于解释如何发挥技术创新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技术创新来构建一个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受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构建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就是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根据变化了的经济环境,通过技术创新而不断将新的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植入对外贸易体系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着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研究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我国国家贸易竞争的核心和长期优势。

3.1 建立以外贸企业为主体的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发挥技术创新对贸易的促进效应,就必须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贸易促进自主技术创新体系。为了加强外贸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大型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目前,我国还缺乏象西方发达国家那样集应用性研究和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大企业。企业要提高自己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加快技术开发中心的建设,加大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开发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与对手竞争,增强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那些达到一定标准,能够为研发中心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的企业而言,应当积极建立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研发中心。二是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扶持体系。许多国家的发展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推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以美国为例,中小企业所完成的一流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近2倍,中小企业每个雇员的创新度比大企业高0.76倍。中小企业特殊的创新活力使各国政府都采取积极的措施推动和鼓励其技术创新活动。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有良好创新活力和成长潜力的中小型科技企业。政府有关机构应当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贴息贷款及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这些企业的创新活动,并鼓励这些企业积极向国际市场挺进,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活力。

3.2 建设和完善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中介机构

对于一个创新体系而言,技术创新的选择能力,即对市场、产品以及技术和创新资源做出创新性选择的能力是影响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而技术创新选择能力又取决于搜索和监控相关技术经济信息、确认技术和市场机会以及利用这种技术所必须的知识、信息和技能的能力。也就是说,创新主体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技术创新方向并做出适当的反应,技术创新才会成功。建立和完善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中介机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中介机构。这些机构要站在全球的角度收集和整理科技、经济、市场等信息。要能够及时把握世界前沿科学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同时不断强化对世界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在此基础上,中介机构根据已有信息资料和预测结果,协助企业对技术创新做出取舍。同时,技术中介机构还可以利用它所建立的技术源、技术吸收企业以及与技术流转应用有关的部门的信息网络,为外贸企业、研究机构牵线搭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

3.3 完善鼓励发展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是建设我国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我国目前知识产权保护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意识比较淡薄。我国每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只有10%左右申请了专利保护。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以来,我国专利局累计受理发明申请专利38万多件,其中向国外申请的不足4 000件。这意味着我国每年90%的科技成果可以被世界共享,99%的发明专利可以被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无偿使用。现在,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对我国的“专利壁垒”,而我国的科技成果却不设防,这显然不利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为此,要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外贸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运用法律制度维护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3.4 营造有助于贸易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

一个国家创新活动所面临的社会氛围对其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经济活动过程,而且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我国的资源禀赋来看,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资本和技术资源短缺。我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特征决定了在现阶段,在中低档产品生产以及在加工制造业的中低端(特别是组装)上的低成本、低价格,这是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一个很大优势。在这方面,我国的许多产业进入国际市场时几乎是“所向无敌”,这直接表现为我国加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的份额一度迅速上升。这种现状使许多企业在技术发展路径上青睐于技术引进,认为自己组织力量搞开发,花钱多、费事;而合资省事见效快,是通向国际市场的“最合理、最经济”的路径。其结果是企业开始“变懒”,自主创新意识淡薄,满足于简单的工艺模仿和来料加工。虽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会给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利益,但对于长远发展却非常不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兴贸”,是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式下提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应当从体制和机制的改革、能力建设和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形成鼓励和支持技术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都要认识到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生存发展的关键。

3.5 实施推动贸易促进技术创新的人才战略

建立贸易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基础是实施推动技术创新的人才战略。人力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自主创新最可宝贵的和高度稀缺性资源。国内外无数创新成功及失败的事例表明,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在原始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键在于人才的选拔和使用。要实现自主创新,就要有从事创新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要有发明创新技术的人才,还要有转化和应用创新技术的人才。大力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各类人才,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这3个环节,切实落实自主创新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这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性问题。

3.6 站在全球化角度认识技术创新

在现今新的贸易自由化主导的世界贸易格局中,传统的贸易保护方式表现出很大局限性。但是,从目前的贸易格局看,发达国家利用自己拥有的先进技术,更多的依靠知识产权、贸易技术壁垒等新的手段控制市场。我国对外贸易中受技术标准影响的额度约有1/4,每年直接影响100多亿元出口。必须密切注视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建立既符合世贸规则、又能保护我国利益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因此,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形势的发展,要鼓励技术创新,促进技术专利的形成和增加,在政府的引导下,发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由行业协会学习借鉴国外的技术标准,根据自主的技术和工业,考虑中国国情,制定自己的产业、产品和服务标准。从而改善国内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条件,并且在出口方面增强我国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缺乏技术创新将会成为影响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大不确定因素。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要高度强调和重视技术创新,将技术创新与国家的国际贸易竞争力紧密的结合起来,建立基于技术创新的国家贸易促进体系,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3.

[2]张军.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企业经济,2007(8):15-18.

国家创新体系 篇11

国际化发展是当今企业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与竞争的最终战略选择。对于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使人感到有些茫然,有人为此曾总结出四条规律可以称之为企业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这四条规律是:第一,加强产品优势,提高抗冲击能力;第二,改变观念,实施现代化管理;第三,提高科研能力,不断改进产品:第四,增强企业信誉,塑造品牌形象。而总结20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走过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其国际化发展战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四条轨迹:第一,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理念;第二,坚持园区与企业“鱼、水”关系永恒不变的原则:第三、坚持先国内后国外、边国内边国外渐进式发展策略;第四,坚持树立科技、创新、引领的知识型园区品牌。这四条轨迹是众多中关村人“拾柴”。集思广益,经过20年始终如一的拼搏。最终走出的一条中关村国际合作之道,并对海淀园从事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新定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联网”,助中关村实现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的载体

创新体系建设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具有善于及时发现和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积极性。“联网”是实现跨区域资源整合的最佳途径之一,但是如何实现优势资源整合,使“联网”发挥最佳效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海淀园走出的一条符合中关村区域特征的国际化之路,实践证明它越来越为国内外高端所关注。如:2007年海淀园管委会与葡萄牙仕博创新管理咨询公司的框架性合作协议,项目签字仪式是在温家宝总理主持的中葡双方总理出席的国事签约仪式上举行,开创了基层单位合作项目在国事活动中举行的记录。2008年以来海淀园连续两年成为向达沃斯提名技术先锋候选企业的区域,见证了海淀园为创新型企业成长摇篮之说。

“联网”的方式及定位很重要。可以实现“联网”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如互联网、论坛、展览、会议等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交流各种活动,如果对活动使用的恰到好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09年在中关村地区刚刚结束的两个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09年10月和11月由科技部、中科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海淀区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承办,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协办相继在北京召开2009年全球交付论坛、2009中关村论坛就凸现了中关村运用论坛实现“联网”的这一特征。全球交付论坛旨在为海淀区从事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企业与国际市场搭建一个交流、切磋、展示的舞台,使文思创新、软通动力、博彦科技、瑞友科技等园区的著名外包企业,与来自美国、英国、印度、新加坡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以及北京商务委、经信委和中国化工信息化中心等政府部门济济一堂,分享着预计201 0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市场计划。而2009中关村论坛,则是一场由高层政府政策制定者、诺贝尔奖获得者、金融投资家、成功企业家为中关村带来的一场高层创新盛宴。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到会并发表了致辞,北京市委常委、海淀区区委书记赵凤桐主持了会议,其中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为我们介绍了“信息和政府的决策对产业升级至关重要”道理:美国硅谷银行总裁格里高利·贝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整套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以亲身经历告诫我们一名“优秀的企业家目光要高远意志要坚定”的事实。两场会议吸引了园区不同企业的关注与兴趣,也吸引了国内外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它们正在形成的中关村创新文化氛围中发挥着积极地影响与作用。

网络,助中关村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知识管理平台(iBridge)

网络与联网不同,它是指人们有意识地将社会组织、机构、政府、企业、学校或者集群通过某种要素联系在一起的工作关系。2008年的金融风暴给我们敲响了时代的警钟,让我们体会到中国已经深深的置身于世界范围之中,世界离我们的距离已经不再遥远。2009年在美国召开的第26届世界科技园区年会所带来的新动向,值得我们关注,会议研究表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转移、总部经济战略以及科技园区存在形式和价值都会随着web2.0网络时代的到来而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这种理念一诞生,就引起了各国科技园区、孵化器以及企业和研究机构的高度关注,以备在新的“感知世界”理念下实现的“物联网”为代表的时代到来,及时抢占高端。

“众联网”就是海淀园迎接新时代的最新奉献。感知世界,不仅需要物物相联的世界,更需要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奉献。“众联网”就是海淀园于2003年开始的基于“长尾理论”、“Network”理念下开始了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它是以Web 2.0理念为依托,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而搭建的新型网络平台。“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实现全球科技人员随时随地沟通、无障碍交流是它的核心理念。这里的联网指的是两个网,一个是人脉体系网,一个是计算机服务体系网,联心主要是讲诚信,讲规则,讲道德,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开展广泛的合作。它的主要核心业务是以平台式开展相互的咨询、培训和会务会展,会员大概分为四类,政府会员、机构会员、企业会员和专家会员。一个新型创新平台已经诞生,“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服务试点平台”(英文名称Information Bridge,简称iBridge),获2005年科技部“科技兴贸行动计划”,于2007年3月7日通过专家验收小组的验收,同年9月开始试运行。海淀园的创新体系建设转型做出了从理念到实践试验,引起了国内外各界的关注与重视。专家称:这个基于2003年专注于探索中国高新区转型的“科技部科技型企业‘走出去’一站式试点任务问题研究”可行性报告研究而设计开发的试点平台项目,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一站式服务的理念、实施基础、组织形式以及经济价值实现模式:提出了高

新区未来发展战略的转型与定型,即向专业化和国际化园区转变,并对我国高新区的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提出了高新区内公共服务性机构的一种可行的服务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即“人脉关系网建设+信息体系网建设≥联网联心联世界,通路通智通四方”;以搭建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索了科技园区网络化的新型模式。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桥水州立大学(Bridgewater State College)马丁教授(Martin Grossman)也为此专门发表了专题报告:iBridge,一个新兴的全球知识管理平台,他在报告中对海淀园的国际化进行了积极的评价。

资金,助创新型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催化剂

通过政府政策,实现园区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导向,使一批具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得以发展,正是园区需要破解的难题。2006年海淀园在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首个出台的“海淀园中小企业国际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正是开了个先河,试点期为3年,至今它已经走过了3个年头。海淀园出台这项政策就像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催化剂,使海淀园企业不断创新发展,同时也是海淀园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撬动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杠杆,使海淀园国际化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调研发现,2006年获得海淀园国际化资金支持的30家企业,得出了主要经济指标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结论。

通过国际化项目的资助,各家企业的经济利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如上图所示,资助前30家企业的销售收入为27348万元,资助后销售收入增长到37991万元,增长了38.90%;带动了市场份额的扩展。净利润从原来的4783万元增长到5758万元,增长了20.39%。

出口创汇由原来的1015万元增长到2366万元,增长了133.05%。出口创汇的提高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企业在国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从企业规模来看,企业总资产由资助前的138775万元提升到1 96286万元,增长幅度高达41.44%。说明通过国际化合作资金项目的资助,帮助很多企业实现了“企业做大”的积极成长。

资助前,项目新增就业人数79人;资助后项目共新增就业人数204人,增长了158.22%。

30个国际合作项目中一批经济效益好,社会信誉高,就业机会多的企业,在其生产、销售、服务等各环节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更多人的就业创造机会,实现了切实的社会效益。

有专家分析,创新需要在国际化环境中进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推进科技发展、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支撑。许多国外科研资助机构顺应国际化发展,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相应的国际合作战略。如:欧盟在2007年推出的第七框架计划中,共投入175亿欧元(比第六框架计划增加了25亿欧元),专门设立了基础研究和国际合作的专项经费。海淀园以政府资金培养和促进企业的国际化的先行先试方法,不仅为在我国高新区中带了头,也为撬动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进入企业搭建了台阶。2009年这项试点政策已经以“海淀区促进创新型企业国际化发展实施办法”和“海淀区促进创新型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办法”形式列入海淀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20项政策体系之中。

加油,助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更上一层楼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加油站”,即是乘上奥运东风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中关村国际化之道的真实写照。“Jiayou(加油)”,两个汉字及发音在奥运期间通过电视、网络等传统和新兴媒体向世界传播,同时也让全世界的人民都感受到“中国元素”蕴涵的深厚底蕴所释放出来的巨大魅力。在外国人理解看,加油的表面意思是“加:add”和“油:oil或fuel”,如给汽车加油:但按照其实际应用来看,它也常用于处于如在四川地震环境当中那样,帮助悲伤、困惑、低潮的人走出困境。而这体现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中,则表达了我们既需要乘胜前进的加油,更需要在跨越国际化鸿沟遇到困境时鼓劲加油。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海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资料显示,海淀聚集了各种形态的研发中心500余家,其密度在国内唯一。同时,已有微软、朗讯、太阳微系统、西门子、安捷伦、宝洁等40余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在海淀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海淀园中有大量企业在国内、国际上市融资,其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园区企业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海淀园拥有全市最多的留学生及其创业企业,成为园区国际化进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技术和制度创新一直都是海淀的骄傲和发展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海淀园企业目前拥有国际标准58项、国家标准426项、行业标准297项,在第一、二、三届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评选中,海淀区共有72个单位的70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达12个,占全国的52%。此外,海淀园特色外事机构的设计和建设工程也充分促进了园区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从1988年成立至今,海淀园国际化发展之路已经实现了从单一从事传统外事事务性工作到参与国际合作主体多层级服务体系形成的历史性跨越,并始终以铺路石、合作路、联络网、信息桥为特征的角色一路伴企业前行,在大外事、综合外事、外事为经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试验,实现了从外事管理到外事服务的转变,取得了良好成效。海淀园“一路同行”为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服务,充分发挥“加油站”作用,为今后园区与企业携手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发展思考 篇12

国家创新体系最早是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 (C.Freeman) 在研究日本二战后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 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为工业化强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与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 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 目的是为了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 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国务院于2006年年初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中明确指出, 我国应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而使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二、我国高校发展基本状况

1. 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承接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现在高校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科研创新、技术创新都是在高校中完成, 乃至许多的国家制度创新都有高校的积极参与。据统计, “十五”期间, 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5%左右, 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 国家“973计划”项目30%以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 重点项目达到50%左右。在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大奖项中, 高校获得了技术发明奖的66%、科学技术进步奖的48%、自然科学奖的50%。

2. 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有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其中不少的问题不利于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不利于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快步前进。

(1) 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与上个世纪的高等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相比, 现在逐渐普及的高等教育很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但是高校的扩招使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数量不断减少, 老师上课也大都实行大班化教学, 几十人、上百人的教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使得许多仅仅为了文凭的学生在校期间虚度四年, 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无论以后是工作还是继续做研究, 都不能学有所用。而现在许多的毕业生也都反映, 大学四年理论知识是一概糊涂。要想真正发挥为国家、民族的创新培养人才的基地的基本职能, 高校应当好好反思一下“钱学森之问”了。

(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006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而根据文中第一部分数据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在高校中, 好多都是超过50%的。因此10%和50%的矛盾就显示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的问题。而在发达国家, 尤其是日本和美国, 他们的高校科技转化率都超过50%。经济增长的75%以上都是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所以由此可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阵地, 有了科研成果不能转化, 这间接地阻碍了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3) 高校学术不正。通过今年来的各种新闻报道,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专家、教授都存在着学术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当人们都在谴责教授行为不端是, 也应好好反思一下这股越来越厉害的抄袭、不正之风的根源。畸形的教师考核逼迫他们去发表海量的文章, 而教师除了做研究还要教学, 处理自己的事情。这种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正学术的推手的作用。还有就是高校中的“学缘”关系, 许多大学学科的教师都是一个师门承袭而来, 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方式。人们说碰撞才有火花, 这种学缘教师能碰出新的知识的火花吗?

三、对高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建议

1. 作为知识创新的基地要树立创新意识。

高校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系统的基地, 担负着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工作。首先要树立创新的意识, 才能完成社会和国家所赋予的职能。要把创新作为全校工作和学习的主线, 把创新当做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魂。江泽民曾说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同样, 创新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魂。要积极鼓励自主创新、观念创新, 把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创新能力的配套建设都纳入到学校提高创新意识的措施中。只有高校本身的创新意识强烈, 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去。

2. 产学研结合, 服务地方经济。

市场经济环境下, 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该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来支撑。作为高校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 支撑企业科技进步的办学思路。要分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长所在, 培养具有高水平和能服务一方发展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 选择战略性合作企业积极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 生产科研化, 学习实用化。同时也可以和企业、地方政府联合, 建立一些高校科技园等合作转化基地, 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高校参与企业研究而增加企业竞争力和发展速度, 同时也会为高校的科研争取更多的经费。

3. 加强科技成果转移。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 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块绊脚石。要想更好的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并为之做出贡献, 高校必须解决科技成果转移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欧美国家的模式。首先, 大学要真正的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 而不是为了推出成果来增加学校的知名度, 所以要从思想上确立科研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其次, 高校要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及专利许可办公室”, 要有专业的法律顾问和相关技术人员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并积极向社会推广我们的最新科研成果或者新的技术专利。

4. 加强特色学科建设, 提高培养质量。

由于各种原因, 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向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都以改名、学院升为大学而作为学校的一个发展目标。这固然是好的,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鞭策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可是这种为了外表, 而对内涵进行粗略包装的行为是否真确, 可能需要时间来验证。高校应该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 努力做好自己的传统领域一样可以名声在外, 一样可以蜚声学术界。现在许多高校之间都在进行合并来提高综合实力, 但是合并以后的资源并没有进行综合、高效地整合, 而只是说学生多了多少, 名师增加了几位。

参考文献

[1]刘本盛.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3) [1]刘本盛.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3)

[2]姜艳萍.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使命.中国电子教育, 2007, (3) [2]姜艳萍.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使命.中国电子教育, 2007, (3)

上一篇:代扣代缴下一篇:电气测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