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收工作

2024-06-08

清收工作(精选12篇)

清收工作 篇1

近些年, 建筑施工市场蓬勃发展, 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保护企业的“信誉”, 不断向投资方妥协, 不注重自身权益, 有部分企业甚至为了拓展市场采取垫资施工的方式争取客户。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 施工企业不重视收集、确认业主额外增加项目的签认资料, 导致后期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项目完工后, 建设单位没有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办理竣工决算, 施工单位也无法确认最终收入, 所以, 又增加了一部分损失。同时, 还有一些工程长期拖欠款项, 致使资金的时间价值受损。

1 清收工作的意义

1.1 增加可支配资金, 减轻企业负担

执行清收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回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和应得的利益, 并以现款形式增加企业的可支配资金, 让企业拥有更多的周转资金, 以减少对外的有偿融资, 进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1.2 确定实际收入

在工作过程中, 施工企业经常遇到已完未验或者已完未结算的情况, 而这些“潜在”收入在财务报表中一直以资产存货的形式存在。通过清收工作的“清理”能进一步确认和检验这些账面资产的存在性和实际价值, 进而让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真实资产状况, 并作出正确的决断。

1.3 降低收入风险

清收工作可以让投资方及时明确项目的收支情况, 落实应收款项, 避免时间流逝、人员更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投资方的支付情况, 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其现有的资金偿付能力, 还可以为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

1.4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盘活企业资金有利于减少外部债务, 特别是劳务和材料款的偿付, 降低上访、讨薪、诉讼等事件发生的概率, 同时, 企业可以将这些资金及时投入生产建设和其他增值活动中。

1.5 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

清收工作不仅可以解决企业之间的连环债务问题, 加速产业链的资金循环, 还可以提早发现债务不良投资方, 防止负面影响扩大化, 进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2 增加应收款项的原因

2.1 社会环境因素

施工企业过分注重企业之间的竞争而忽视了自身权益, 造成了投资方一方独大的局面。大型基建项目对产品一次性生产的要求很高, 并且其施工范围也非常广, 涉及到的行业也比较多, 致使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被不断放大, 众多分散问题集中化。

2.2 投资方因素

投资方因素主要包括2点:①投资方资金不到位。随着国家经济增速放缓, 可用于投资的流动资金也逐渐减少。近些年, 投资模式不断变化——单方投资、BT、BOT、PPP等, 使资金的投入发生了变化。当资金需求超过了各方的承受能力时, 就会出现拖欠工程款的情况。②勘察、设计、施工同步进行, 组织协调工作难度较大, 设计变更问题随时发生, 难以确定工程量, 最终引发结算纠纷。

2.3 法律环境因素

行业法制化程度不够。为了承揽工程, 有关单位不得不接受投资单位不平等的压价、垫资、延期付款等条约。发包方违规发包、指定分包, 干扰招投标活动的正常进行, 致使工程后期发生不必要的纠纷。由此可见, 企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无法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益, 而且也会因为业主的干扰而影响维权效果。

2.4 施工企业自身的因素

施工企业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4点:①没有严格管理违法分包、非法转包、非法挂靠等情况, 无法有效保证工期和质量;②经过变更洽商, 工程量发生了变化, 但没有及时得到发包方的签字确认, 导致后期纠纷不断;③企业清收机制不健全, 工作人员也不重视这项工作, 进而影响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④难以平衡维权与保市场之间的关系。

3 清收工作的重点

3.1 强化收入确认

项目部根据工程验工报告、现场签证、变更设计通知单等资料办理验工计价和变更索赔手续, 梳理部分项目的工程结算资料, 确定已完未验工额度和已完工未完成签认验工的数量, 为清收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根据变更索赔情况确定工经和工管部门确认收入的计划。

3.2 确认各类到期保证金

对于项目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农民工保证金等其他应收款项, 公司有关部门应建立跟踪台账。项目部作为经办人, 要按照合同及时催收预付账款, 而且公司要集中、统一安排项目实施情况, 并提早做好催要工程质量保证金的相关工作。

3.3 根据收入和台账清理应收款

公司和项目负责人要根据收入和保证金台账提早向建设方发出付款催要提示, 并跟踪了解投资方的资金状况和催款落实情况, 以便制订有效的清收落实计划。对于确实难收回的款项, 要制订相应的减损方案。

4 清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4.1 施工阶段收入确认

目前, 多数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都存在重干、轻算、少签的问题, 不能做到一增一补、一变一签。因此, 相关工作人员便紧跟业主的节奏, 扎堆签认。但是, 随着工程规模的扩大, 后期业务量逐渐增多, 在成本核算时发现了许多清收项。鉴于此, 在按期完成工程的同时, 工作人员要及时办理变更签证手续, 结算工程款, 防止应收客户合同款偏高。如果因为业主的原因停工或工期延误, 则要及时收集各种书面证据, 以便后期向业主索赔。

4.2 收尾阶段督促竣工验收

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后, 虽然各项管理工作越来越松, 但是, 要及时督促业主验收, 完成竣工结算是确认项目最终收入、早日收回质保金的必要条件之一。

4.3 回收呆账和坏账

在工作过程中, 要专门分析拖欠时长、清收难度大的欠款, 调查其公司真正的财务状况, 针对具体情况招募专项清欠承包人, 事成后给予一定比例的提成, 或者将债务折价打包抵押给其他知情的企业。但是, 在此过程中, 不要忘记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在掌握基础资料的基础上牢记法律诉讼时效, 灵活运用法院起诉和申请仲裁这两种工具。

4.4 落实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项目经理债权回收责任制,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 明确划分职责, 充分调动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工作过程中, 要建立工程项目经理、部门业务负责人激励机制。为了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积极性, 可建立明确的奖励预期, 同时, 还要明确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在清收管理中需要承担的责任, 将责任与奖罚挂钩考核, 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另外, 分管领导和经办人要根据合同约定时间及时催收和清理相关款项, 并编制相应的清收计划, 组织落实项目部的清收工作。

4.5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整体意识

企业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由领导牵头组织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参加合同、财务、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提高他们的法律维权意识和经济管理意识, 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 强调责任心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同时, 要大力培养管理骨干的沟通能力, 鼓励员工参与债权清收工作, 建立双清长效机制, 改善企业资产质量, 推动项目精细化管理。

4.6 明确职责分工

清收工作需要财务部、成本部、经开部、工管部、法务部和审计部等多部门协调配合, 需要有专业的组织机构构建与其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各层级设置主管理领导, 垂直分层管理。

5 结束语

清收工作是一项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系统工作, 需要建立一个上下紧密结合、环环相扣的清收系统, 并认真总结各阶段的工作经验, 从薄弱环节入手, 规范源头环境。另外, 各层级要努力规避工程款拖欠的问题, 各部门协调配合, 使资金回笼, 盘活存量资产, 增强企业活力, 为企业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抗风险基础。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 及时回笼资金, 加快资金流转, 降低资金占用率, 改善资产质量是保证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做好清收清欠工作是稳固企业的关键。简要分析了施工企业清收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以期为日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收工作,施工企业,应收款项,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李俊.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浅析[J].交通财会, 2013 (9) .

[2]刘新红.浅谈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及清收策略[J].新财经 (理论版) , 2013 (10) .

清收工作 篇2

今天我们代表市委、市政府来督查清收工作情况,通过实地查验和xx同志汇报情况看,x县清收工作相对于其他县区起步晚,截止10月6日,x县完成序时进度22%,在四县一区里排名靠后,而且清收数额较其他县区差距很大。但县里各级领导干部很重视,连续发力,召开了调度会,不良贷款梳理细致,清收手段强硬有力,虽然在x县的方案里还处于宣传阶段,清收工作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是真真正正、一丝不苟的抓落实。政策措施我们都已经很完善了,关键是抓落实,要坚决避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形成“不落实、糊涂账”的局面,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动起来,按照文件规定的时间阶段,依照有效的方法措施,铁面无私去抓清收。

二是狠人开刀,树立典型。纪检、政法部门要联手坚决查办三类重点人员不良贷款,多抓几个贷款诈骗、恶意逃避、拒不还贷的典型案例,在媒体上高频率曝光,达到“打击一户、教育一方、带动一片”的效果。

清收工作 篇3

【关键词】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难点;对策

一、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的重点分析

1.清收盘活中前清后增问题严重

在清收盘活工作运行过程中,前清后增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趋势逐渐走低,由于逾期贷款的期限缩短,就导致出现大量的逾期贷款直接转化成了呆滞贷款,整体信贷资产的质量直线下降,导致银行的清收难度也随之增大,并且专业业务资产质量较低,对应的资产保全工作难度也在提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于企业债务的保护和干预程度过高,特别是一部分城市以企业改制为理由,对企业的逃废以及悬空银行债务的情况持纵容态度,甚至在制定改制方案时,直接就以牺牲银行债权为代价,这也严重制约了银行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

在对不良贷款形势分析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由之前的小范围、小规模,已演变至集中化和大额化,最重要的是,甚至有些企业开始恶意拒绝归还贷款,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结构性随着经济更替在不断变化。另外,有記者就全国各地商业银行进行调查,发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正在加速上涨,而多数商业银行对此束手无策。特别是在内蒙古包头市,由于煤炭等资源产品需求低迷所导致的价格大幅下跌,导致山东省东部地区有些企业贷款到期后不会归还贷款,银行也开始降低贷款频率。

2.清收盘活工作缺乏多元化运行机制

在清收盘活操作过程中,具体手段和运行机制十分有限,在清收机制方面,不能采取资产证券等处置政策,特别是在税收管理当面,尽管和资产管理的工作性质较为接近,但是具体的运行政策不同,也就导致其受到政策限制,产生了大量的费用,且银行缺乏必要的投资机制和手段,这也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优化运行,导致整体运行机制比较单一。

3.清收盘活的外界压力和自身制约力较大

从立法和执法层面分析,对应的法律体系以及金融法条款存在缺失,甚至会成袋法律风险,加之金融合同纠纷的审判过程较为复杂,法律法规的配套机制不健全问题愈发严重,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助长了逃废债务的不正之风,不仅侵害银行债权,也在社会层面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4.清收盘活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

在清收盘活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有限,任务和考核项目比较严格,并且由于缺少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就导致清收盘活长期处于十分复杂且困难的境地,效果非常不明显,就导致以部门工作人员失去了工作积极性,加之奖惩制度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清收盘活项目的收效。

二、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的提升对策分析

1.从思想意识层面提升清收盘活的时代认知

银行要从思想意识方面进行优化的转变,不仅要解放思想,积极求新求变,对不良贷款进行动态管理,在完善信贷经营管理体制工作的同时,强化建立信贷投放措施,也要大力推进分账经营以及五专管理项目,从根本上实现不良贷款的清收盘活工作。另外,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利用奖惩机制,最大限度的提高不良贷款清收盘活项目中清查队伍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专业化分析以及重难点突出的工作路线,确保清收盘活能受到预想效果。

2.从管理模式层面提升清收盘活的运行路径

在清收盘活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提升经营层次和理念认知,确保协调管理工作,积极采取挂点责任制,提高全局工作的时效性。也要强化协调和沟通,优化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带动清收盘活运行框架的发展进程,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管理态势。另外,要积极的创新清收盘活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路径,确保对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能优化市场观察和信息捕捉。既要有效的改变承贷主体,分散清收盘活的任务量,也要利用社会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清收,真正提升清收盘活的管理理念和人员素质,确保以点带面工作机制的优化。

3.从政策环境方面提高清收盘活的管理效果

在清收盘活运行过程中,银行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实现清收盘活工作的时效性,利用经济综合部门的联合制度对不良债权人进行资金的追讨。银行也要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积极升级操作办法,在完善具体操作指标的同时,切合实际建立失信惩罚机制,对于不良贷款记录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监督和管控,并利用全国联网机制对其进行资金控制。除此之外,要借助法律体系从政策层面提升清收盘活的实际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工作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银行要在提升自身工作机制和工作策略的同时,提高工作项目的认知程度,建立健全完整的工作流程,从根本上提升清收盘活的实效价值。

参考文献:

[1] 农发行舒兰市支行春节期间加强粮食库存监管/农发行延边州分行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取得实效/农发行珲春市支行多项业务创历年之最/农发行四平市分行实现经营利润1.36亿元[J].吉林农业,2013,15(04):71-71.

[2] 刘志良.贫困地区农行清收盘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百色分行不良贷款经营管理的调研[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14,15(05):42-46.

[3] 黎明.借得东风巧化险——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农信联社盘活清收不良贷款侧记[J].中国农村金融,2013,15(24):70-71.

清收工作 篇4

城商行针对不同债务人产生的不良贷款, 需要采取不同的化解方式。

第一是将不良贷款进行重组或办理借新还旧手续。第二是聘用代理律师采取非诉讼调解的方式, 催收不良贷款。第三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托执法机关强制执行收回贷款本金。第四是将处于呆账、损失状态的不良贷款, 依据相关政策和内部程序进行“核销”。

重组贷款化解不良资产

1. 城商行的社会责任是扶植中小企业, 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在出现不良贷款的企业中, 也不乏是经营正常, 信誉较好, 产品适销对路、不良贷款逾期时间短的债务人, 此类债务人由于货款回笼较慢, 流动资金紧张, 一时周转不开, 影响企业按时归还贷款, 造成城商行逾期贷款的上升。针对这部分企业, 城商行一般做法是将贷款进行重组。要求企业提供抵、质押物, 或偿还一部分贷款, 剩余部分办理借新还旧手续。以此种方式化解不良贷款, 即支持了企业的生产经营, 又保证了城商行正常的利息收入, 还发展和增强了正常的银企关系。

2. 采用盯住、盯死的方式清收不良贷款

城商行的客户群体形形色色, 除优质企业能够做到按时归还贷款外, 也有部分企业在偿还贷款方面存在惰性, 即使完全可以按时还款, 具备一定的偿债能力也需要银行提醒督促。作为城商行针对这部分债务人除提前给予提示贷款的到期日, 还应时常注意其资金账户的变动情况, 在其资金达到偿还贷款的额度且贷款已经到期时, 及时通知债务人履行还款手续。使企业即减少支付贷款利息的费用成本, 又能赢得银行高水平的信用评级。城商行在督促债务人偿还贷款的同时, 也在逐步培养自己的优质客户, 以自己的行动促使借款企业形成“先还后贷”的经营习惯。避免出现贷款逾期, 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的情况。

3.抑制“赖”性的爆发, 以防范风险为首要任务

除惰性影响债务人偿还贷款造成城商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情况外, 也有部分债务人出现的不良贷款是由于“赖”性。该类债务人的经营一般处于“亚健康”状态, 流动资金较为紧张, 基本是依靠银行贷款维持资金链的循环, 一旦银行收回贷款或停止继续放贷, 势必会影响其现金流。借款企业从高度依赖银行放贷的负债经营, 到逐步形成较差的还款意识, 再到懒于归还贷款的惰性发作, 直至产生“赖账”的不良行为, 是循序渐进的演变过程。与此过程相伴的是城商行不良贷款逐步上升, 资产质量不断恶化。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城商行在此期间应着重加强对借款企业的资金监管, 不间断的出访借款企业向其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在恰当的时间用频繁的“接触”激活借款企业归还贷款的惰性, 用理性的建议抑制其“赖账不还”潜意识的发生。在掌握借款企业所有业务往来的同时, 了解其上、下游的客户关系, 摸清其应收账款的具体情况, 然后向其发出《不良贷款催收通知书》。同时, 通知与其相关的担保单位, 协助城商行清收不良贷款。共同告之借款企业, 归还不良贷款是每个债务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只有到期还款、诚信守则才能赢得信誉, 才能继续得到城商行的资金支持,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得到发展。

聘请律师采用非诉调解的方式清收不良贷款

区别于借款企业的不同情况, 城商行需要对某些债务人采取必要的措施。有些借款企业, 在主观上具备偿还贷款的意识, 但其客观经济情况不佳, 应收账款数额较大, 货款无法回笼, 致使城商行贷款出现逾期。针对该类借款企业, 聘请律师或派出法律顾问进行相关情况的调查, 协助城商行帮助借款企业追讨货款, 达到保障债权防范风险, 为城商行挽回经济损失的目的。

代理律师的出现相对于借款企业而言, 既是偿还城商行不良贷款的压力, 也是追讨自身应收账款的动力。由于代理律师是从事法律事务, 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专职法律工作者, 其强项在于调查取证、获取经济信息、查找财产线索。是城商行和借款企业在追讨货款方面的有力武器。但代理律师的言行均应得到城商行和借款企业的授权与委托, 在城商行和借款企业委托的范围内开展工作。特别是在代理城商行针对借款企业的债务人行使“代位求偿权”时, 必须得到借款企业的确认和配合, 否则容易形成越权代理难以达到预期的代理效果和目的。

代理律师介入后, 采用非诉讼调解的方式开展工作, 等于在城商行、借款企业、借款企业的债务人之间, 构筑一坐空中桥梁, 在三方或多方的共同努力下, 将借贷纠纷化解为债务问题, 将债务问题化解为经济往来。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和谐解决各经济主体之间循环欠款的问题。通过代理律师从中斡旋, 城商行还可与借款企业的供应商、销货商建立联系, 将其发展成为自己的客户。扩大城商行的业务规模, 增加城商行的客户群体, 逐步加大城商行占领金融市场的份额。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依托执法机关的强制执行力, 收回不良贷款本息

城商行的客户中也存在着具备偿还能力, 而拒不还款的借款企业。针对这样的个别客户, 城商行只能采取诉讼的方式, 借助于人民法院的威慑力量, 清收不良贷款。但就城商行的借贷纠纷而言, 诉讼并非清收不良贷款的最佳途径, 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案例屡见不鲜。城商行只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将借款企业列为被告, 即宣告了银企关系的破裂, 即将曾经的客户推向了对立的立场。因此在城商行拟向借款企业提起诉讼之前, 应当做好几方面的准备工作。

1.查清借款企业在银行的开户情况

企业的资金往来离不开银行的结算服务, 而企业的结算资金即企业的“现金流”, 是借款企业偿还不良贷款的最佳来源。诉讼中为尽快收回不良贷款, 城商行需要掌握借款企业全部开户银行的账号, 便于申请诉讼保全, 使人民法院快速进行查封, 冻结银行资金, 掌握诉讼的主动权迫使借款企业偿还城商行的不良贷款, 在短时间内终结诉讼。

2. 查清借款企业应收账款的情况, 为强制执行提供财产线索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自己的借款企业, 了解借款企业的客户。掌握借款企业的经济往来, 特别是借款企业应收账款的明细, 城商行应当做到了如指掌。尤其是掌握应收账款的到期时间、具体金额, 并及时提供给执法机关, 在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 向人民法院申请代位求偿。

3. 城商行需详细掌握借款企业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情况

借贷纠纷虽然属于民事诉讼, 但当双方进入法庭的瞬间, 被告的心里已经形成了逆反。转移有效财产、剥离优质资产是个别借款企业逃避偿债义务的惯用手段。因此, 作为债权人的城商行在提起诉讼前, 应周密计划详细准备。在掌握借款企业有价值的可变现的固定资产和对外投资后, 依法申请执法机关进行查封、冻结、拍卖或变卖, 以其变现收入偿还城商行的不良贷款, 杜绝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结局发生。

城商行对于无法保障的债权, 不能清收的不良贷款应当根据相关政策进行核销处理。

“核销”是城商行将无法保障的债权, 划分为呆账损失类的资产所做的最后工作。不良贷款经过一段时间的追讨, 或逾期时间达到一定的长度, 按照相关政策的要求应列入呆账损失类科目进行核算。对该部分呆账损失类资产的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都做出具体规定。并要求金融机构当年出现的损失当年进行核销。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 (2010年修订版) 》中明确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债权、股权应认定为呆账, 可以进行核销。1.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宣告破产、关闭、解散、撤销的债权;或法院宣告借款企业破产但三年以上仍未终结破产程序的债权;各经营机构对借款人和担保人进行追偿后, 经法院或破产管理人出具证明, 确实不能偿还的债权。2.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虽未破产关闭撤销, 但已完全停止经营活动, 被县级或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债权;或完全停止经营活动, 并连续两年以上未参加工商年检, 经债权人追偿后仍无法收回的债权。3由于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不能偿还债务, 经各经营机构诉诸法律, 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无财产可供执行, 经法院裁定执行程序终结、 (中止) 的债权;或虽有财产可供执行经法院强制执行超过两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债权。4.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 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赔偿, 或经保险赔偿后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

上述债权根据政策应认定为“呆账”贷款, 按照政策规定应当进行核销。但作为金融企业的城商行, 应当注意的是“核销”只是企业内部的账务处理, 可是债权依然存在。呆账核销是城商行重要的商业秘密, 任何人都不得对借款企业和担保单位披露本行呆账核销的有关情况。对已核销的呆账按“账销案存”的原则处理, 建立呆账核销台账和进行表外登记, 单独设立账户管理和核算并按档案管理的规定进行档案管理。

总之, 城商行的债权保障及呆账贷款的核销, 是金融企业经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商行防范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商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剔除糟粕寻求发展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保障。

摘要:本文提出了城商行在日常业务中保障债权的方法和策略, 以及呆账贷款核销的政策和依据。清收不良贷款保障债权是城商行经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债权保障的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反映了城商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直接影响了城商行的资产质量, 而呆账贷款的核销又检验了城商行执行政策的水平和力度。

贷款清收工作计划 篇5

清收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是农信社信贷业务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农信社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要想达到不良贷款双降的目的,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如何清收不良贷款,而如何清收不良贷款则成为难点。2014年清收不良贷款应当形成和依托于一种长效的清收机制。这种清收机制适应农信社一级法人体制,具有多样、有效的清收方法,狠抓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追究;并辅以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为保证,具体可以表述为:

1、与农信社一级法人体制相适应,采取集中清收与分散清收相结合的模式

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采用联社集中清收与各网点责任清收相结合方式,对金额较大的不良贷款由联社统一集中清收,小额不良贷款清收仍以经营单位清收为主。不良贷款大额集中可以采用帐户直接划归联社,也可以联社设置副本帐实行虚拟集中。对小额不良贷款清收,联社可以不下达清收目标任务,而采用有偿服务,对收回贷款人员直接奖励。

2、多措并举,具有共性的清收方法

清非形式多样化,实现清非工作综合整治。信贷员采用电话催收、上门清收、责任清收等形式,无论金额大小、期限长短,落实到人,扎实清收,在清收工作受阻时,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债权。

3、狠抓不良贷款责任人进行追究

加大责任贷款的清收力度。按照“谁放、谁收、谁负责”、“包放、包收、包效益”的责任追究制,落实清收责任人和清收目标,严肃指标考核,做到了任务到人,建立了“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清收奖励良性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全员清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以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为保证

为最大化激发清非队员清非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制定了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这种机制包括六点:一是定任务,按月下达清收处置任务;二是定报酬,设定具体的提成标准,并与信贷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三是定时间,设定不良贷款清收的具体时间;四是定措施,制定清收每笔不良贷款的具体措施;五是定纪,要求信贷人员严格按照信贷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进行清收,严禁弄虚作假;六是定奖惩,对于在清收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对于不参与清收工作的内退员工按照联社拟定的《内退、置换人员贷款考核办法》处理。篇二:2011年信贷部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信贷部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2011年,信贷部在市分行及县支行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紧紧围绕业务经营目标,坚持依法合规审慎经营,全力扩大信贷规模,严控信贷风险,进一步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了信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现将2011年工作情况暨2012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业务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1.业务发展

截止11月30日,今年我行共发放贷款笔、金额 万元。其中农户联保贷款 笔、金额 万元,结余 笔、金额 万元;商户联保贷款笔、金额 万元,结余 笔、金额万元;农户小额贷款 笔、金额 万元,结余 笔、金额 万元;商户小额贷款笔、金额 万元;个人商务贷款 笔、金额 万元,结余 笔,金额 万元。结余贷款共 笔,金额 万元。放款金额占全年计划放款量 万元的 %。另外存单质押贷款发放 笔,金额 万元;结存笔,结存金额 万元。2.资产质量

根据我行内部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今年新增不良贷款三笔,金额万元,不良贷款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笔不良贷款都采取了诉讼手段清收,其中 笔法院已申请强制执行,已收回部分贷款;另 笔等待法院判决结果。3.经营效益

本年实现贷款利息收入 万元,累计利息收入万元,利息回收率达%以上。

二、工作措施及开展情况

(一)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合规”经营意识

今年,在省分行及市行的组织下,不断加强了信贷从业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教育员工树立合规经营意识,严格按照贷款操作规程及管理办法发放贷款;同时加强对信贷人员操作行为的监管,推行信贷操作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真正做到执行制度无弹性,按章操作不违规;强化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使认真履行职责、防范信贷资产风险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从而达到防范贷款风险的目的。

(二)以“控险”为核心,全方位化解信贷风险

1、以基础管理为突破口,在操作中规避风险。通过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找出信贷管理中的不足与差距,促进贷款“三查”制度的落实,为全面加强信贷管理、树立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和审慎经营意识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及时做好了信贷的报表填报、合规风险考核评分以及新增不良贷款的监控工作。

2、以强化责任为前提,认真开展贷后检查活动。一是信贷部门每月写出书面贷后检查报告,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二是及时登录人民银行的征信管理系统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了解,提高贷款风险预警能力,以便有效防范贷款的风险。

3、以落实制度为目的,严格执行贷款问责机制。一是对于贷款发放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无论是否形成风险或造成损失,均追究了相关人员的责任,共对3人进行了相关责任处罚。二是对逾期十天以上的贷款(包括三笔不良贷款)由信贷部牵头审计组撰写进行了具体原因分析及责任认定,做到了处罚到位、整改到位、追责到位。

4、以人为本,不断强化信贷人员队伍建设。一是由省行对全县信贷人员进行了信贷法律知识培训;二是全部信贷从业人员都参加了小额贷款及个人商务贷款和二手房贷款的业务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并参加了由市分行组织的信贷业务知识考试。通过不断的培训考试,有效提升了信贷人员的素质。

(三)以新业务上线为契机,不断调整信贷结构

目前,我行发放的贷款中小额贷款占绝对多数,而个人商务贷款占得比例很小,二手房贷款一笔未放,当前小企业贷款业务又正在开办。因此,我行正努力以此为契机,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即:把小额信贷做实做细,确保小额贷款在我行信贷产品中的战略品牌地位;与此同时,正在努力做大商务贷款,力争商务贷款上一个新台阶;再力争二手房业务零的突破,为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办建立一个良好的开端平台。

三、具体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小额贷款方面

积极同地方政府联系,努力发展小企业贷款业务。与怀宁县清河乡政府进行了银政对接,并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成功参加了“怀宁县第七届银企洽谈会”,发放小企业贷款2000万元;积极开展“两小贷款百日营销活动”全面完成了小额贷款发放计划;

(二)信用乡镇、示范市场创建工作

通过制定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做好市场调研,确定示范市场。同时积极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建设,目前已建设信用村5个,信用乡镇2个;同时与县政府、县人行合作开展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建设评比活动;

(三)项目营销开展情况

积极开展小额贷款项目营销活动,对怀宁县金拱镇汽配市场、马庙镇板材市场、月山镇建材市场进行了认真调查走访,并申报了“金拱汽配”营销项目;

(四)风险管控工作

做好风险管控工作,积极与县法院沟通联系,收回逾期贷款 万元;积极配合合规部门做好各项风险评估工作。按时完成各项检查评估任务。

(五)拓宽宣传渠道,扩大社会影响力。

积极开展业务宣传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利用县电视台进行了“两小”贷款等业务宣传,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积极组织客户参与“创富大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在11月12日、13日安庆市组织的两天的比赛中,我行推荐的6名选手有4人进入了决赛。

四、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行及市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信贷从业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方面认识还不够,自我加压意识不足,市场竞争意识不够;大部分信贷从业人员对信贷风险系统的操作还一知半解;二是信贷资产质量还有待提高,贷前调查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支行还存在着违规操作,化整为零贷款等现象;三是贷后管理、审查审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四是信用良好客户的维护有待加强。

五、2012年工作规划

针对今年信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行将继续遵循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信贷管理,规范信贷操作行为,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努力降低、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实现信贷资产良性循环。

1、继续加强对信贷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我部认为要提高信贷业务质量,关键是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做好人的工作,制定合理的学习教育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信贷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学习教育活动,整顿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和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可借鉴“三讲”教育经验开展类似的学习教育活动,并加强考核,把学习效果与工资、资金挂钩,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科学发展、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大信贷营销力度。

继续加大对“三农”贷款的投放力度。强化为农服务意识,进一步扩大农户/商户联保及保证等小额信用贷款,逐步尝试开办小企业贷款,切实解决农村中农户、个体户及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紧紧扎根农村,努力扩大小额信贷零售业务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大对优良客户的授权授信额度。

3、落实制度,强化问责机制,全方位化解信贷风险。

针对不同借款人形成的不良贷款,分析其形成原因,寻找有效资产或还款来源,紧追不放,采取一切合法手段,最大限度减少贷款损失;加大贷款“三查”力度。明确清收责任,严禁向信用较差或高风险的个人或企业投放贷款,同时改变重放轻收的思想观念,加大贷后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贷款风险扩大趋势,杜绝新的不良贷款发生。对因不尽职行为造成新的不良贷款发生的,加强责任认定,确保新放贷款的安全;严格考核,进一步优化信贷员考核机制,将信贷员业务完成质量、数量等各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绩效,使其?责利?得以统一。

4、强化管理,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信贷部门履职水平。

加强管理,重点是制度执行管理和从业人员管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督办;加强指导,重点是指导贷款投放和指导风险管理,深入研究各项业务产品中的风险点,有效防范风险。

总之,二零一二年的信贷工作,我们将紧紧围绕做大做强小额信贷、优化信贷结构的工作目标,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突出对不良贷款的监控,有效化解信贷资产风险,促使我行信贷工作迈上新台阶。

怀宁县支行信贷部 2011年12月15日篇三:小额贷款公司2015工作计划 小额贷款公司2015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15,公司发展要在省、市金融办的领导下,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切实以《宁夏省小额贷款公司暂行办法》规定为切入点,规范管理,加强监督。要以公司各制度规范为标准,认真履职,按章操作,认真做好贷前调查、贷款审批、贷后管理、资金监管、风险防范等各环节工作,并严格按员工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强化员工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的提升,努力实现公司稳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015,公司拟继续向中小企业、微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城镇居民及“三农”行业发放贷款,全力确保全年贷款在资产质量分类上均处于正常水平,且年内不发生差错及案件事故。

二、具体工作

(一)做细工作,促进信贷业务健康发展 一是各信贷业务人员要进一步收集整理国家、省、市信贷政策、制度、办法及行业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信贷人员业务培训,切实结合公司发展实际拟定信贷业务发展规划,真正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二是要认真做好贷款业务发展市场调查,切实结合公司业务开展,进一步开拓和细分信贷市场,逐渐培育公司优质客户群,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三是做好信贷资金的经营管理和分配调剂,随时把握公司贷款投向和投量,以此提高优质贷款占比,并及时催收到期、逾期贷款本息,从而促进贷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四是严格按照公司信贷管理制度要求,做好贷款调查、发放、贷后管理、回收等工作,为努力完成目标任务,做细做实工作。五是切实按要求建立好贷后管理台帐,做好贷款信息统计,以此建立贷款及贷款客户资料分类管理制度,实现贷款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化。六是认真做好贷款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和授权额度的资料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并进一步加强与风控、财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做好不良贷款和应收未收利息的清收工作,为防范贷款风险创造条件,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强化监管,努力降低贷款风险

一是要以强化监管为目标,不断细化贷款风险管理办法、风险评价标准、风险评估等制度和细则,全力做好贷款风险评审和贷审会日常工作。二是要以降低贷款风险为根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公司贷款发放的调查、审查、风险预测、贷款风险分类认定、风险评价、防止风险的措施、贷后监管、贷款代偿管理、公司资产质量的检测、不良贷款压缩目标等考核办法,真正做到项目细化,指标量化,考核有依据。三是要以跟踪检查为重点,适时监督检查贷后业务管理工作执行情况,并根据监督检查情况撰写检查报告,随时向公司报告风险管理情况,以及时完善工作中的漏洞,并适时提出整改措施。四是要以整体联动为要求,监督并协助信贷、财务等部门加大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并详细拟定风险控制方案,定期报送风险监测报告,以规范贷款业务操作规程,逐步健全贷款风险评价体系,促进风险管理不断科学化,为实现公司资产保质增质保驾护航。

(三)加强监督,实现财务管理规范化

一是各财会人员要在财务总监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尽责,严格执行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相关职责。二是要进一步结合公司财务工作实际,探索建立更加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财务管理实施细则,为做好公司财务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更好地协调处理对内对外经济活动创造条件。三是要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制定经营计划,编制财务预算,以期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公司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四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切实加强资金管理,测评预警财务风险,优化资产配置,并严格执行国家财税政策和企业资产管理等制度,加强公司财务内部审计,促进财务管理规范化。五是严格程序和规程办理财务收支,依法缴纳国家税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并配合信贷部门做好贷款的收贷收息工作。

(四)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员工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要以公司办公室为监督主体,加强企业员工的日常管理,促进公司行政、人事及员工行为守则落到实处,切实做好公司后勤保障工作。二是要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各岗位工作实际等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制定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凝聚员工合力,调动工作积极性,为促进公司利益最大化,提供人力支持。三是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力度,并详细制定企业形象推广计划,定向推介公司产品及服务,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认知度,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四是严格按要求做好员工考勤、会议组织、公司财产登记、印章管理、信贷业务档案管理等工作。五是搞好对内对外衔接和协调工作,促进公司运转及时高效。五是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培育、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

三、总体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 清收不良贷款 篇6

吉林市分行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积极依靠法律手段,对由于经营不善,濒临倒闭企业吉林市龙谷物流有限公司,通过法律诉讼,财产拍卖,依法清收龙谷物流有限公司贷款,最终由北京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购买,一次性收回现金1.4亿元,其中:收回贷款12550万元,收回贷款利息1450万元。吉林市瑞龙山梨酸有限公司,由于市场原因和自身经营问题,企业面临关停状态,贷款形成不良,行领导和相关信贷人员多次去吉林粮食集团公司、吉林康乃尔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浙江王龙集团、北京瑞龙集团等企业,不辞辛苦,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积极参与和推动企业和贷款重组。香港瑞龙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原公司的全部债权债务以及法律责任。经过市农发行多方工作,通过重组方式清收吉林瑞龙山梨酸有限公司贷款4960万元,其中:收回现金1240万元。收回瑞浮粮食企业不良贷款285万元。通过其他方式清收不良贷款1410万元。

吉林市分行不断的加强贷款管理,落实贷款管理责任制度,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提高贷款质量,加大贷款风险防控作用,使信贷资金安全运营,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在服务“三农”中的作用。

煤炭货款清收实践及清欠思考 篇7

一、清欠取得取得的原因

清欠取得成效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能够准确判断市场走势, 及时抓住机遇开展清欠。在煤炭市场十分低迷时, 开滦集团就意识到市场即将出现新的变化, 逐步加大清欠力度, 当年就见了效果。从2000年起, 开滦集团进一步把销售人员主要精力转移到清欠上, 把清欠作为工作的重心。而当时, 大多数煤炭企业仍在抓销售, 对清欠重视不足, 一些企业甚至到2001年欠款还在上升。由于抓得早, 起步快, 掌握了清欠工作先机, 开滦集团赢得了主动, 清欠工作成效显著。

其次, 根据市场和用户变化, 不断调整清欠指导方针和方法。开滦集团近几年每年都要对清欠户进行一次科学分类, 牢牢把握市场和用户发生的变化, 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清欠。开滦集团提出, 清欠要与市场好转的持续时间赛跑, 要与小企业改制速度赛跑, 并加大了清欠力度。2003年河北小企业改制速度加快, 废债现象明显增多, 而开滦集团抢在一些企业改制之前完成了清欠, 减少了企业损失。

另外, 果断决策, 敢于承担风险,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滦集团在清欠之初由于决策慢, 不愿意承担风险, 结果错失了一些机遇。在总结这些教训后, 很快建立了较好的决策机制, 对信息反馈及时作出处理意见, 并本着对企业的态度勇于承担风险, 在清欠上毫不犹豫。尤其是一些债务, 当时处理看上去受了一些损失, 但从事后看, 由于债务人情况变化, 或经营继续恶化, 原有抵债条件也已丧失;或债务人借改制之机, 钻法律漏洞, 形成了事实上的废债, 而地方保护主义又使清理欠款寸步难行;久拖不决, 错过了清欠良机, 反而给企业可能带来更大损失。鉴于这样的认识, 开滦集团在清欠上敢于突破禁区, 只要对企业有利、对清欠工作有利就要试, 就要闯, 从而创造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总结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清欠方法, 确保了清欠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对加强清欠的思考

1. 准确分析市场要素, 遵循市场客观规律。前些年, 煤炭企业没有建立起适应市场运行的机制, 市场好时, 一窝蜂地上产量;

市场不好时, 无序竞争, 纷纷赊销, 竞相压价。事实上作为初级产品和大宗货物的特性决定了煤炭价格弹性小, 降价赊销占不了市场, 只能造成煤炭企业无序竞争, 利益流失。因此从今后长远发展出发, 煤炭企业必须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意识, 遵循市场发展客观规律, 及时掌握市场行情, 准确分析市场要素, 合理进行市场定位, 优化市场布局, 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同时, 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调节生产规模, 市场好时要保持适度发展规模;市场不好时, 要相应地控制好产量, 使产需之间保持相对平衡。

2. 建立大客户战略联盟, 努力促进诚信合作。

煤炭企业与用户之间并非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而是一种唇齿相依, 互利双赢的关系。因此在推进煤炭大集团战略, 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 煤炭企业内部要树立正确的客户管理理念, 形成长远、稳固的战略联盟。从开滦集团清欠实践看, 在近十多年的销售中, 电力行业没有形成呆坏账损失, 冶金用户呆坏账损失不到交易总额的0.2%, 而相对来说, 一些小化肥、小水泥用户和燃料公司等中间商造成的呆坏账损失高达3%以上。为了吸取市场教训, 开滦集团近些年努力优化市场结构, 使销售向电力、冶金、出口等大工业行业转移, 大幅度减少用户数量, 取得了较大成效, 从而为企业保持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3. 建立客户信用机制。

为避免销售风险, 煤炭企业要加强对客户生产、财务状况的调查、跟踪、记录, 建立客户信息库。同时, 根据客户资信状况, 合理划分信用等级, 区分可赊销、不可赊销用户。对可赊销用户, 也要确定合理的信用额度, 加强赊销期管理, 形成财务预警机制。近几年, 开滦集团在控制销售风险上推行结算、发运、回款“三联锁”和“应收账款管理与计划调运”双控机制, 通过计算机实施监控管理, 在财务、运输和销售三个环节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很好好规避了赊销风险。

4.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加大打击逃债力度。

煤炭交易市场不健全, 中间商信用度差, 导致煤炭违法逃债现象严重。特别是前些年有些单位借企业改制之名, 钻法律的空子, 行逃、废债之实, 亟须依法进行整治。呼吁国家行政、立法部门在加强小煤窑安全整治的同时, 对交易市场重拳出击, 规范煤炭中介交易行为, 依法查处、取缔违法经营者。同时, 加强立法调研, 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督促司法部门配合企业打击逃债、废债行业。

摘要:开滦集团公司是一个百年老矿, 历史悠久, 其货款结算额每年在60亿元左右, 货款回收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集团公司的经济运行情况, 而销售公司作为开滦集团公司主要煤炭销售部门, 承担着煤炭回款任务, 既要将煤炭销售出去, 又要保证货款如期收回, 不断降低应收收款, 以保证集团公司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

施工企业如何开展清收清欠 篇8

一、提高资金管理意识,认清回笼资金重要性

关于清收清欠工作,顾名思义,其由清收和清欠两部分工作组成。清收是指与已发生成本相对应的营业收入的确认工作;清欠是指各项逾期债权的变现工作,包括以前年度形成的应收账款、质保金、当年验工计价形成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清收清欠是施工企业实现并保持正向经营性现金流的主要途径,是一项常态性的经营管理工作,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加大清收清欠力度,加快工程结算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变现速度,可以改善企业资产质量,有效促进资金流转,提高盈利水平。

二、合理安排机构分工,确定清收清欠责任

(一)财务会计部门职责

应根据经营核算部门提供的验工计价单,严格履行财务核算和收款手续;及时确认债权,组织资金回笼;按期办理对账签认手续,提供有关工程拖欠款的准确数据;积极收集业主资金动态信息,组织编制清收清欠计划;汇总编制清收清欠统计台账,及时通报清收清欠工作进度。

(二)经营核算部门职责

应按时编制清收计划,组织落实项目部的清收工作;根据工程验工报告、设计变更通知单等资料办理验工计价和索赔手续;清理分部分项工程结算资料,确定已完工未结算额,为清收工作提供有效收款依据。

(三)市场营销部门职责

负责解决清欠过程中涉及合同条款的争议。应做好客户资信调查,充分评定业主信用风险,准确评价其履约能力;及时催收到期的投标保证金、质保金等。

(四)工程管理部门职责

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现场施工管控,按合同和业主要求调整工期进度;及时记录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原始资料数据,为收尾项目清欠创造条件。

(五)物资机械部门职责

物资机械部门要及时提供材料物质消耗、机械设备损耗的相关凭据,适时通报给财务、经营部门,使其掌握工程款结算与物质消耗进度是否匹配,便于向业主清算工程款。

(六)法律事务部门职责

法律事务部门要对清收清欠工作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支持。负责规范合同文本,防范合同风险;加强合同审核,做到签订前签署意见、签订后内容交底、履约过程中进行检查。为清收清欠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及时收集各种证据资料,对到期未清偿的债权予以评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参与并指导清收清欠诉讼案件的办理。

(七)审计部门职责

审计部门要在日常审计过程中,重点关注工程项目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复核相关结算资料的关联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基础信息能够互相印证,为清收清欠工作提供详实的支撑资料。

三、划定清收清欠范围,明确工作方向目标

清收范围包括:基于工程施工、勘察设计、咨询监理合同、以及在存货中反映的已完工未结算等资产相对应的营业收入;基于销售计划,与存货中在产品、产成品资产相对应的营业收入;基于各类投资合同相对应的营业收入及投资收益。

清欠范围包括:基于工程施工、勘察设计、咨询监理等合同,业主超过约定时点尚未支付的工程预付款、材料预付款、工程进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基于施工合同,业主应返还而逾期未返还的履约保证金、审计预留金、质量保证金、诚信保证金等各种形式的保证金;基于招标文件,业主未按规定时间退回的投标保证金;基于销售合同,对方逾期未支付的销售款等。

四、坚持依法行权原则,保证最大限度收款

清收清欠工作应理通思路,理顺关系,理清渠道。以依约主张债权、依法维护权益为指导思想,既积极清收又讲究策略,既要收回资金又要维持客户关系。编制清收清欠方案应以“加快营业收入确认,加速应收款项变现”为原则,对拖欠工程款的项目,要逐一分析,找出拖欠原因,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业主的资金、信用状况,采取不同的清收方法,根据收款的难易程度及拖欠时间长短,制定清收节点和回款比例。对于财务状况较好,资金属于良性循环的业主和债务人,应勤于沟通,加大催收力度。对于财务状况恶化,资金流转不畅的业主和债务人,应密切关注动态,做好日常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申明自身存在的困难,取得对方的认同与谅解,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实现清收目标。

五、做好基础资料收集,确保清收计划完成

施工企业项目部是从事工程建设,完成产值,形成产品的直接责任单位,也是根据现场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整理形成计价、结算、索赔依据的第一责任人,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项目部人员的业务指导,随时记录工程进度与施工中发生的变更信息,归集整理履约过程中的一切商洽文件,形成规范的证据资料,为索赔、清收做准备。

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根据方案兑现奖惩

企业应将清收清欠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与责任人签订清收清欠责任协议,按照清收清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罚处理。对清收清欠目标,按照总金额大小划分档次,按照拖欠时间长短设定难易系数,按照回款比例确定奖惩额度。要做到奖惩分明,敢奖敢罚,及时兑现,真正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七、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防范违法违纪行为

施工企业应建立清收清欠工作监督机制,注重部门之间、责任人之间权利责任制衡关系,实施有效的制度监督。要保持与业主、债务人的沟通顺畅,通过多方面多渠道收集信息,定期落实清收清欠进度,利用法律事务部、审计部门的职能,检查清收清欠方法手段是否得当,有无违规操作现象,避免在清收清欠过程中出现内外勾结,营私舞弊现象,确保资金按正常渠道回笼,有效改善资金流转,促进企业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姝.试析企业工程债务成因探讨清收办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6):26-28

基于受委方视角债权清收问题初探 篇9

所谓债权, 即为在债务尚未回收之前拥有的合法回收的权力。这里的“债”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债权清收是对如上债权的执行完成, 是终止债权存在的行为。在相对健康的经济运行情况下, 债权清收一般能按照预定或者预期的时间、额度、方式实现。不过, 在具体的经济实务中, 却成了各类组织的难题, 其背后的原因及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组织的盈利目的是债权存在并保持一定规模的根本原因。

基于对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 经济组织的高级管理层、董事会, 尤其是处于发展阶段、逐利欲望与信心比较充分的企业主导者, 往往采取比较积极甚至超前的经营战略或策略, 业务开展过程中重销售轻监控, 过多地产生应收账款等经济现象, 而对其安全性的关注和保证减少, 容易为债权清收困难留下隐患。

2、经济组织发展环境问题是债权存在并保持一定规模的外在原因。

外在经济形势是制约经济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形势相对不乐观的情况下, 为了自身的持续发展, 往往被迫采取积极的发展策略, 这容易导致难以清收的债权出现;在经济形势相对有利的情况下, 管理者逐利的动机被激发甚至扩大, 这也容易出现上述情况。

3、信用缺失及督导缺位是导致债权清收困难的基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信用问题始终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负债主体利用各种法律、道德空隙, 有意占用企业的资金, 故意拖欠货款, 这是部分债权清收陷入困境的基本原因。另外, 相关组织内部及外部对这种情况的督导力度不够, 尤其是相关负责人的更替或变动更容易加大债权清收的困难。

4、债权管理体制问题是导致债权清收进入困境的催化剂。

在各经济组织债权管理机制中, 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管理层的重视度不够;二是负责人员积极性普遍较差;三是负责团队不稳定。上述原因包括相关负责人员流动性较强, 缺乏恒定的专人负责, 都会影响债权回收的效率, 容易致使本来风险不大的债权发展成为坏账。

二、受委方面对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

1、在委托及受委关系确定之际, 很难获得充分有用的信息。

接受委托方处理债权清收的受委方从主体意义上说, 是债务双方之外的第三方, 债权债务的具体情况只能通过委托方的描述获得, 即只能获得欠债方或者说清收对象的名称、基本情况及债权额度等基础信息。但对于债权债务双方产生债权债务关系的其他相关情况, 尤其是欠债方或者说清收对象当时的状态、初衷、后来发展变革情况、实际信用情况等信息基本上不可能获得, 而这些信息往往是影响债权清收成功与否的关键信息。即受委方在没有完全了解接收任务全面信息的情况下就接受任务很容易留下多方面的风险隐患。

2、委托方接收的委托任务, 难度普遍较大。

一般来说, 健康的债权管理不会产生严重的债权清收问题, 也就没有必要委托给专业专门结构办理。对此, 从反面逻辑上说, 委托给专门机构办理的债权清收任务, 大多已经严重影响组织正常运行。这种严重程度, 在受委方没有充分了解相关信息的情况下, 存在着无法完成委托任务的风险。

3、受委接收的任务情况繁多, 对团队的胜任能力面临挑战。

特定组织内部负责债权清收工作的人员, 需要处理的工作集中在特定业务领域、地域、层面中, 清收对象相对集中, 至少也能限定在特定行业内。而受委处理债权清收任务的专门机构, 其目标客户群虽然在一定情况下也表现出一定的行业、领域、规模等方面的偏好, 但其本身并不被约束, 而是按照市场规律可接受各个层面或方面组织的委托。客户的广泛性和多面性决定了委托任务的复杂性, 这对特定的机构团队来说有相当强的挑战性。

三、受委方强化债权清收的思路和对策

1、从业务承接层面来说, 强化信息调研能力和力度, 尽量降低委托业务完成的风险。

在受委方接收每一个委托任务时, 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问题, 同样也是受委方应首先考虑克服的风险问题。对此, 一方面, 受委方应该在洽谈委托的债权清收业务一开始, 就安排精干力量对预接业务进行全方面的调研, 力争获得债权清收额度、不良债权占比、清收目标情况甚至委托方的相关情况等信息;另一方面, 受委方在充分了解基本信息的基础上, 应该敢于、善于作出放弃或接受委托的决策, 当然最关键的是敢于放弃某些注定难以完成的委托机会。如果决定接受相关委托, 受委方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委托方进行全方位的洽谈博弈, 尽量细化委托合同中的相关规定, 最大化地避免委托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2、从委托执行层面来说, 灵活运用提炼各种清理方法, 尽力提升债务清收的工作水平。

受委方在决定接受特定债权清收业务以后, 在与委托方洽谈博弈的同时,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拟定工作计划或更为精确的方案, 组建专门团队, 根据具体成员的特点及预接委托任务债权结构情况等相关因素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在具体执行环节, 受委团队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职业技能, 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现金清偿、以物抵债、法律诉讼等各种清理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应注意三点, 一是强化经验积淀, 不仅注意总结成功的清收经验, 更应该汲取失败案例的教训,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构建共享数据库;二是重点发掘债务方的具体情况, 最大化地获得其掌握资金或资产的信息及证据, 以为债权清收的成功奠定基础;三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对不同额度、账龄、目标单位信用及态度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避免一刀切的僵化和盲目。另外, 在具体清收环节, 因为受委方在委托组织内部人员债务重组、坏账列销等方面权限的限制, 只能是最大限度地收回债权, 所以出具的措施适当强硬, 在特定情况下可借助司法手段强制执行, 以确保委托任务的满额及时完成。

3、从宏观定位层面来说, 形成独特的发展战略, 有的放矢地打造优良团队。

虽然, 从逻辑上来说, 受委方的客户范围也就是委托者的行业、领域、地域不受限制。但具体到特定专门机构或公司而言, 应该有自己明确的定位, 比如根据自身相关资源优势将客户定位在水电、建设、医院、制造、物流、高校、金融等地区或行业。然后根据所定位组织债权情况及具体清收需要, 有针对性地组建或者优化负责团队。

4、从未来探讨层面来说, 探索尝试全过程跟踪式债务清收, 将服务前置以确保债务清收的彻底性。

债务清收委托关系的形成及相关工作的推进一般都具有滞后性, 即等债务清收困境形成以后委托方才将相关任务委托给受委方, 这种滞后性是受委债务清收业务系列风险的主要原因。对此, 解决的途径就是借鉴全程跟踪审计, 探索尝试全过程跟踪式债务清收, 即在相关债权产生之前和委托方签订合同接收委托, 在委托方债权产生的过程中对相关债权尽量进行即时性清收, 在允许的条件下, 可以考虑将履行部分债权管理的职能。当然, 这种设想和路径实现的前提是要争得委托方的同意, 同时还要克服同步出现的新风险, 比如委托内容的预估风险及其导致的任务完成及成本效益风险等。

四、结论和建议

总之, 经济组织本身的系列因素、外在信用环境及债权全力的失当等多方面原因, 造成了企业等经济组织债权清收问题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 部分经济组织简单地通过委托方式将困难转移给专业团队, 将系列风险因素转嫁给受委方, 同时委托关系形成过程中又导致了新的困难和障碍。面对这种情况, 受委方基于业务的开拓和项目任务的完成, 应该在业务承接、委托执行、宏观定位及未来探讨等多个层面采取措施, 破解困境, 即受委方应该在一定实践基础上, 持续健全和完善债权清收风险管理体系, 以便为该类业务的推进和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明亮.债权管理专业化[J].今日工程机械.2013 (10) , 84-85

[2]杨积红.加速不良债权清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7 (01) .95-97

[3]刘瑞乾.浅议施工企业债权债务的管理[J].交通财会.2012 (11) , 40-42

[4]岳喜平.加强企业不良债权管理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 (02) , 108-109

清收工作 篇10

1 应收账款的成因

1.1 历史原因造成的

单位重组造成的,领导更换,经营人变更等形成的应收账款。比如,某地勘院经过多轮重组后遗留下大量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1.2 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单位为了能够承拦到项目,急于签定合同,对发包单位的诚信度了解不够,以至于过后造成应收账款的增加。

1.3 没有及时取得对方签证造成的

好多款项都是单位自身没有取得对方单位的有力签证,单方挂账形成的。

1.4 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对方单位的资信程度如何、目前经营状况如何、被占用资金风险有多大、形成预期不付的原因是什么、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困难或是确无偿还能力?不得而知。

1.5 对发生坏账处置不力

单位发生坏账后,对坏账进行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或者没有进行审计以明确其责任。发生坏账时,单位能积极提出账务上的处理意见,却很少或很难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经济、民事或刑事责任,坏账损失中隐含的问题很少曝光。

1.6 法制观念淡薄

法制建设的相对落后,对于单位回收账款的法律援助跟不上,导致单位 “要账难”,诉诸法律“难执行”的状况,这种法制环境也纵容了欠款者的拖欠行为,使得单位的应收账款逐年上升。

2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2.1 建立规范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首先是建立应收账款账目管理制度:除按常规设置应收账款总账、明细账以外,企业财务部门还应建立应收账款回款台账,做到每天的回款按时登记,加强应收账款每日的变动管理,并与应收账款的账面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建立应收账款年度清查制度:每年年终企业必须组织专人全面清查核对应收账款的各项工作,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最后是建立应收账款的催收责任制度:对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当及时通知客户依约付款;对逾期的应收账款,应采取各种方式进行催收;对重大的逾期应收账款,可采取诉讼方式解决。

2.2 建立债权信息档案

债权信息资料由债权责任人收集,债权信息资料包括合同及其附件、结算单和签证单,客户名称,地址、电话、所有者、经营管理者、法人代表及他们的家庭住址,客户公司的市场形象、声誉、财务状况、信用状况等。

2.3 定期对账并取得签证

由于双方记账都以原始发票为依据,发票的传递存在着时间上的差异.通过责任人和邮局传递都有可能发生丢失的情况或用户将发票积压而出现没有上账的可能.所有这些都可以通过核对双方的往来账目及时发现账目上所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双方的领导沟通,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使双方账目能够真实地反映债权债务关系。同时要让对方出具有力的签证,承认债权债务的合法性。

2.4 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为鼓励债权责任人和清欠人员的积极性,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奖励政策,即除解决清收工作中合理的必要费用支出外,还应在收回的款项到账后,按一定的比例对其进行奖励。

2.5 加强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

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应编制一定期间收账、账龄分析表及分析资料交管理层,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在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分析中,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当前管理策略。

2.6 建立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制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计提坏账准备金。企业要按照期末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于补偿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已无法收回的坏账损失,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应收账款作为地勘单位的一项资产,在未来并非因此而受益;相反,由于单位将资金投资在应收账款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所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合适的方法较为准确地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是针对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困难,预先按一定比例提取的坏账准备先计入各期成本,在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金。企业计提坏账,有助于单位真实地核算经济效益,及时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

2.7 做好应收账款有效票据的管理工作

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到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票据的管理不善造成的,而票据是追讨应收账款的有效凭据,因此应由企业财务部门统一保管,以保证这一重要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2.8 培养合格的应收账款管理人员

所有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人员去落实,因此企业应培养合格的管理人员,使其不仅具备财务相关技能、法制相关知识,而且需要掌握企业产品、客户的特点,在充分了解获取资料的情况下,能果断做出决定的能力。

2.9 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内部审计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监控体系,改善内控制度,二是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有无重大差错、玩忽职守、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3 应收账款清收的几点对策

3.1 成立清欠办公室,专人负责

针对已经产生的欠款成立专门清欠工作组,加大催收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长,金额大的客户,应指定专人催收,对于故意拖欠的客户.必须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3.2 采取贴现方式回收账款

贴现方式是指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务人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这种方式不同于企业在销售中广泛采用的现金折扣方式.首先它是针对债务人资金相对紧张的逾期债权,其次往往伴随着修改债务条件,即债务人用现金清偿部分债权,剩余债务在约定日期内偿还。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债权,但收回了大部分现金,对于盘活营运资金降低坏账风险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

3.3 将债权转为股权

债转股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从而解决双方债权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债转股已成为企业处理巨额应收账款的重要方式之一。

3.4 非货币性资产收回债权

是指债务人转让其非现金资产给予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债务人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主要有: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在债权人不缺乏现金流量,而债务人的非现金资产又能为债权人利用,或者债务人的非现金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和确定的参考价格,才可考虑以这种方式收回应收账款。

3.5 转让融资

应收账款发生后,除积极催收外,还应想办法利用它。目前西方国家流行一种应收账款转让融资的方法,即企业形成的应收账款,有条件地转让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资金,并负责管理、催收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企业借此收回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周转。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作为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清收机制也应不断完善,因此,对加快货款回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清收工作 篇1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成因;不良贷款清收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

从2002年1月1日起我国各类银行逐步实施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方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所有金融机构贷款的,并依据其风险程度将其划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所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是指农信社依据贷款五级分类法所划分的次级、可疑及损失贷款。在判断贷款风险程度,认定不良贷款时,主要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记录、还款意愿、贷款的担保、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和银行信贷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一)借款人原因导致不良贷款

借款人原因主要是借款人由于道德原因对信用社进行欺诈获得贷款, 或借款人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风险或损失,主要包括借款人欺诈以及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

借款人欺诈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即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与借款人恶意欺诈。借款人提供虚假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本企业的资信状况,从而获得用于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借款人恶意欺诈是指借款人通过一切手段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并且贷款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借款人从事的主营业务以外的行业或挪用贷款而获取个人利益,这类欺诈行为主要是企业以正当经营为由, 骗取信用社贷款。

借款人经营管理不善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借款人财务结构安排不恰当,有的借款人财务管理能力比较弱,债务更新时间不衔接,扩张业务时故意留缺口, 希望以拖欠的做法来解决问题等等。二是借款人对市场和行业变化缺乏适应性。现在经济变化很快,如果没有盯住市场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 在明天或不久的将来就可能丧失市场份额和偿债能力。三是借款人管理薄弱。借款人往往会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或经营管理水平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造成经营亏损或破产。

(二)信用社自身原因导致不良贷款

信用社已形成的不良贷款中,除借款人原因外,还与信用社自身操作原因、道德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缺乏优秀人力资源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一是信用社的操作原因。主要包括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查不严与贷后管理流于形式。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查是贷款业务的首要环节,但我国很多信用社在贷前调查和贷款审查中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对借款人、担保人的相关信息了解不详细,对贷款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查不严。信用社各类贷款客户众多,贷后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很多信用社往往存在着资料移交配合不力,档案管理不规范,抵押物审查不规范等问题,从而会导致大量不良贷款的产生。

二是信用社的道德原因。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的粗放式管理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内控风险防范也存在着诸多漏洞, 导致信用联社内部个别人员有寻租的机会。有些道德缺失的贷款经办人员为了私利, 明知借款人提供的是虚假材料而不指出, 或者教唆贷款申请者开假证明假报表、故意伪造相关材料, 以骗取信用社信贷资金。还有个别领导, 通过职权指使或施压给基层贷款部门和信贷人员, 对不合规定的企业或高风险项目进行过度授信。

三是信用社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基础差、底子薄、管理体制特殊,情况也很复杂,我国很多信用社还没有从原来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模式里走出来,严重制约了信用社发展的步伐。体现在管理层风险内控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系统的信用社内部风险控制体制以及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原因。

四是信用社缺乏优秀人力资源。信用社的很多员工素质都有待提高,其职工培训质量也普遍不高,主要的问题就是是员工招聘供求不平衡, 对优秀员工招聘的针对性不强。

(三)其他原因导致不良贷款

导致我国信用社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除借款人和信用社自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如政府不当干预、自然灾害及不可抗因素和市场变化【5】。政府干预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压, 地方财政挤,迫使农村信用社发放大量指使性贷款、救济贷款,贷款行为行政化,信贷资金财政化,直接削弱了贷款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因素,也是形成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原因,如借款人的生老病死或丧失劳动能力和还款能力时,另外还有自然灾害、气候突等不可抗力因素,也会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或收成不好, 给农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以至于无法按期还贷。市场变化造成的不良贷款主要集中于农户贷款,其原因只要是农户对市场行情的错误估计和盲目跟风,造成某种种植物供大于求或品质较低,导致大量产品滞销或低价处理。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的难点以及清收办法

清收不良贷款是农村信用社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信贷管理制度,加强了行业的自律管理,通过多方努力,探索多种方式,寻找各种清收渠道,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纪律、教育等各种手段加大了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何有效地开展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显著压降不良贷款余额,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既是农村信用社多年来的老问题,又是破解农村信用社发展难题的新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难的原因

信贷人员工作消极。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尤其是负有不良贷款责任的信贷人员工作消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不良贷款的收回。随着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持久进行,清收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障碍越来越多,出现了信贷人员对陈欠贷款清收不积极、人情贷款不敢清收、新官不理旧帐、思想麻痹、放松管理等消极表现。

政府干预导致依法收贷难。目前,农村信用社对部分不讲诚信企业的贷款采取了诉讼保全等措施进行依法清收,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严重,司法环境不理想,部分政府及司法部门虽然口头上支持信用社依法清收,但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信用社贷款诉讼往往是站在地方企业的角度干预执行或消极执行,使信用社陷入胜诉多但执行艰的境地,贷款难以收回。

收回抵押物变现难损失大。实践清收中,抵押物变现难、损失大,主要是因为收回抵贷物时造成部分贷款本息损失,而且抵贷物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失,并且很多抵押物都出现有变现困难,从而形成了资产的二次流失,最后还有是抵贷物处理难,很多收回的抵贷物多是房屋、车辆和机器设备,处理时附加收费较高,处理时变现较难。

收贷时间因素也有影响。资金的运转与滚动都是有周期的,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农业生产也是有周期的,其借款资金的投入与产出受到影响的因素较多,其产品因生产的周期不同,资金回笼的时间也各异,导致了大部分贷款申请期限要跨公历年度,与产品资金回笼的时间不相和谐,有悖于贷款的初衷和放贷的目的,而如果以贷收贷、以贷收息后形成的不良贷款清收更难。

(二)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办法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不良贷款仍然威胁着我国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定。采取合理的清收办法化解不良资产,应坚持既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加强自身管理,增设管理风险贷款的审批决策机构,设置专门部门如资产保全或资产管理部承担具体管理职能,又要加强对不良企业的分类管理,对不同的原因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

贷款清收要积极主动。主动出击法是指责任信贷员主动深入到借款人经营场所了解情况,催收贷款的方法,信贷员应经常深入到客户中去研究实际问题,本着先易后难,先好后差,先小额后大额,先近程后远程,先重点后一般的工作思路,寻找切入点,坚定信心,反复多次的开展工作,并在所到之处一定要签发催收通知书和办理相关合法手续,以达到管理贷款、提高质量、收回不良贷款的目的。

贷款清收要参与核算。贷款管理人员与客户的工作关系,应当是合作的、友好的,及时掌握客户的经营状况,帮助客户客观分析经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参与到经营核算中去,提高客户盈利水平,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并积极关心客户的措施落实情况,力争取得成效,促进不良贷款的收回。

贷款清收要借助关系。对借款人配偶、亲属要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选择出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由其单独与借款人谈还款问题和利弊分析,劝其归还贷款,也可以共同与借款人讨论贷款问题,寻找出还款的最佳途径。

贷款清收要化整为零。良贷款往往是本金归还不了,利息也越欠越多,困难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单一考虑贷款本息一次归还问题,应当化整为零。视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每隔一段时间,就还一部分贷款本息,利随本清。签定归还贷款协议书,分步进行。既能维持家庭基本生活,又能逐步归还贷款,直至贷款本息还清。

贷款清收时还可以通过追究担保责任、处置抵质押品,并实行黑名单公示,最后还可以通过采用仲裁诉讼等方法来促进不良贷款的清收。总之,事物是变化的,清收不良贷款的方法也应多种多样。因而贷款清收方法也应该注重多样化与实践性,用于创新,让更多的好方法服务于金融领域,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三、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应采取的主要模式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清收的方法也要因企因事因时制宜,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经验,借鉴以往同行在不良贷款清收中的一些理论模式,提出相对全面完善的五种主要模式以供各地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中借鉴参考,也希望能借此引起理论界的重视。

一是不良贷款责任人清收模式。不良贷款责任清收即核实贷款责任,实行连带清收。即按照农村信用社贷款操作流程,对各个环节中涉及的调查、审批、贷后管理以及担保、介绍等责任人,按照尽职免责、有责必究的原则,确定责任人应承担的清收责任,负责清收已形成的不良贷款。在实践工作中,对近年来形成的不良贷款,可以采取领导带头、主管部门督促、落实奖惩措施等办法,促进不良贷款相关责任人加大清收力度,对不良贷款及时予以清收。

二是招标外包清收模式。招标外包清收模式即在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中,引进运用招标方法,利用社会力量,解决农村信用社对通过自身难以收回的不良贷款。按照谁收回谁受益的原则,利用利益机制刺激社会各界参与清收,以最大限度帮助农村信用社收回不良贷款。

三是政信合作清收模式。即通过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调动公、检、法、司及工商等部门的力量,形成清收合力,帮助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这种模式尤其对清收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贷款有良好的效果。各级农村信用社应注重通过不断地向各级政府领导汇报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对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重要性,以及对加大新的贷款投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争得政府对清收不良贷款的支持,取得不良贷款清收效果。

四是仲裁诉讼清收模式。就是农村信用社利用法律手段,对不履行合同约定,不讲诚信、欠贷不还的“赖债户”、“逃债户”、“钉子户”依法进行起诉,收回所欠贷款本息。在利用仲裁诉讼模式清收不良贷款时,应注意做好三点切实保护农村信用社利益,即慎重起诉、开展诉前分析并依法收贷判决的抵贷物资。

五是盘活资产清收模式。即农村信用社对部分企业在通过改制过程中“悬空”的贷款,采取跟踪关注,沟通感情,做好思想工作的措施,落实债务盘活信贷资金,达到降低不良贷款的目的。

这五种不良贷款清收模式主要是针对基层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提出的,每一种清收模式适应的环境以及条件都均有不同。不良贷款责任人清收模式对于所有的不良贷款清收都能够适用,可以大大减少信贷人员在放贷时对贷款的审核力度以及增加信贷人员收贷时的积极性;招标外包清收模式适用于通过信用社自身努力无法收回的不良贷款;政信合作清收模式通过与政府的合作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尤其对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不良贷款清收有良好效果;仲裁诉讼清收模式是法律手段,主要针对“赖债户”、“逃债户”、“钉子户”;盘活资产清收模式适用于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不良贷款清收。因而,不良贷款的清收会根据情况不同而应该采取不同的清收模式,有的不良贷款还可以结合多种模式进行清收。

四、总结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主要采取“贷款五级分类”方法进行界定,其形成既有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原因也有政府干预等其他原因。不良贷款的清收存在着抵押物难以变现、时间周期等难点,因而对不良贷款进行清收时要积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在清收时要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方法措施。在不良贷款清收时既要治标,采取不良贷款责任人清收模式、招标外包清收模式、政信合作清收模式、仲裁诉讼清收模式、盘活资产清收模式等,也要治本,从源头上控制好贷款风险,尽量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蒋桂湘: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吕莉萍:关于治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几点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4.11.

[3]原韬: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论文, 2009.

[4]刘莉、陶廉静:农村信用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的建议[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02.

清收工作 篇12

一、对当前不良贷款情况及处置形势的分析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体制与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和成功上市, 但受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金融的深刻影响, 近两年来, 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及其形成、处置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 不良贷款占比接近或低于国际良好银行的管理标准

近几年来, 商业银行在坚持传统的催讨清收、法律诉讼、呆账核销等手段基础上, 积极拓展专业化、多样化的处置方式, 综合运用资产置换、证券化、重组、债权转让、打包处置等手段, 推动企业重组、强强联合或以强带弱, 提高处置成功率, 不断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率、质量和效益, 改善银行资产质量, 调整银行信贷结构。中国银监会2011年1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293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14%, 继续保持“双降”, 不良贷款占比接近或低于国际良好银行的管理标准。

(二) 风险资产拨备覆盖率及风险抵补能力显著增强

中国银监会2011年1月24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至218.3%, 较三季度末提高15.3个百分点, 较年初提高近63个百分点。据统计, 自2005年以来, 各家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减值准备金余额稳步增加, 自身风险防控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由此也造成了银行增加动态拨备支撑长期持续发展与不良资产规模对当期利润的“削减”效应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并在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的选择上处于两难困境。

(三)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内生性明显

由于国有银行已经全部完成股改并成功上市, 依靠行政手段直接通过财政核销、集中剥离处置不良资产的传统手段, 已失去其存在的制度上的合理性。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将主要通过动用自身拨备核销或市场运作、依法保全、现金清收等途径来实现, 不良资产处置形成的最终损失也将由银行自我承担和消化。

(四) 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仍是不良贷款处置的最大障碍

近年来, 我国社会信用环境虽然有了较大改善, 但部分企业法人、自然人仍存在信用观念淡薄的情况, 通过非法手段骗取银行资金、挤占挪用银行贷款等仍时有发生, 甚至利用改制、破产、兼并、多头开户等手段千方百计逃废银行债务;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官员金融法规知识缺乏, 风险意识淡薄, 在面临地方经济发展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只考虑地方、部门利益而置银行利益于不顾, 不仅导致了大量不良贷款的发生, 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不良贷款的处置进度和效率。

(五) 涉诉案件“胜诉难、执行难”, 加大不良贷款处置的成本

目前, 法律诉讼仍然是银行清收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手段, 然而, 有些企业刻意逃废银行债务、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司法独立性不到位等严重影响了银行诉讼案件的胜诉执结概率。如, 对于可能引发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等社会不稳定现象的银行诉讼, 司法独立性难以保证;有的案件当事人双方虽然设立了抵押担保, 但未到相关机构办理抵押物登记, 导致抵押名存实亡;部分银行诉讼时机把握不准、授信本身存在瑕疵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造成案件即使胜诉却仍面临无实际可变现财产或执行手续繁琐、执行链条过长、执行费用巨大等尴尬局面。

二、尝试实施封闭贷款盘活清收不良贷款的新机遇

结合近几年来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 尤其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 部分地方政府融资规模远远超过可支配的财政收入, “两高一资”和房地产宏观调控, 房地产资金链加紧及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大大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 也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的压力。为了缓解不良贷款反弹压力, 针对一些已采取多种处置手段但仍难以处置的大额不良贷款, 银行可尝试实施封闭贷款, 既可以盘活大企业, 又可以保存银行大客户;既可以扩大银行信贷规模, 又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信用度;既可以清收银行债权, 又可以促进企业大发展。

封闭贷款是一项新的金融业务, 是商业银行根据国家政策向特定企业发放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贷款, 即对企业部分有销路、有效益的产品, 在资金投入、生产、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中, 实行封闭管理的一种贷款管理方式。当然, 一些商业银行通过近几年的摸索, 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 有些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差;封闭贷款支持的产品没有实现预期效益, 又发生新的亏损, 造成封闭贷款不能按期收回;“以物抵物”现象普遍等情况, 出现了贷款不能封闭运行, 经营亏损加剧, 难以按期还本付息的问题, 以至产生新的银行信贷风险。对此, 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的同时, 积极配合企业、政府着重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积极与企业沟通、协商, 促使其增强还款意愿, 并愿意为此付诸行动。银行可借鉴在房地产封闭贷款运作的基础上, 尝试利用封闭贷款盘活清收不良贷款。可严格按照贷款审批程序, 通过六个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银行与企业达成共识, 并共同进行调研、分析;

第二步:企业提出封闭贷款申请, 即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资料;

第三步:银行对企业贷款实施封闭运行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第四步:银行与企业签订“封闭贷款协议书”;

第五步:银行对企业进行贷款, 并派专人跟踪、监督企业封闭贷款的运行与管理, 帮助企业拓展业务, 逐步清收不良贷款;

第六步:银行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及新发放的封闭贷款。

根据《封闭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 银行需为企业开立封闭贷款结算专户, 实行专款专用、单独考核, 并对企业的贷款用途逐笔审核, 保证贷款用于产品当期生产的各项直接和合理间接支出。封闭贷款及回笼货款的使用必须实行“双签”制度, 要有企业和贷款人双方的签字方能支付款项。贷款在封闭运行期间, 银行不得从专户中扣取老的贷款和欠息;企业不能用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不得用专户上的资金支付企业的其他债务支出;有关部门不能从专户中扣收老的欠税及各种费用;司法部门不应以企业其他债务纠纷为由, 冻结封闭贷款账户和扣收专户资金。企业应保证产品销售收入及时足额划入专户, 封闭运行, 不得挪作他用。银行对封闭贷款使用效果较好, 能够按期归还新增贷款本息的企业, 可按照封闭贷款条件及时连续给予贷款支持, 封闭运行, 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周转, 直至偿还银行所有贷款。

三、关于实施封闭贷款风险防范的建议

由于目前封闭贷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经验的缺乏, 商业银行在操作封闭贷款时, 自身的某些失误也会成为不可忽视的风险:一是评估企业营利能力和债权债务状况。这种评估涉及到财务、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如果商业银行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靠经验对上述内容进行评估, 其结果很难符合实际情况, 加大收回贷款本息的困难;二是签订的封闭贷款协议内容过于原则、片面, 缺乏具体的操作规则, 或者在协议履行中, 商业银行管理措施不到位, 未能掌握企业使用资金的每个环节, 从而形成管理表面化。

上一篇:企业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下一篇:电动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