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看图作文

2024-10-23

小学看图作文(共12篇)

小学看图作文 篇1

一、小学作文的初级阶段

在小学一至三年级, 是语文作文的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里, 学生的年龄仍然处于心理学上所认为的“儿童期”, 对于新奇的事物充满着好奇, 有浓厚的学习欲望, 语言组织能力还不完善, 对简单的名词, 动词和形容词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 进行的作文训练大致为看图说话和对某些单一的、简单的事件进行叙述。例如, 在小学教材XX年级第X单元的看图作文XXXX (题目) , 主要目的是展示和了解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扩散思维, “一幅画”, “画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便成为这一阶段作文的基础要求, 而一些优秀的孩子则能够从图像的表面上引申到更高的高度, 如加入自己的思想活动以及一些平常学习到的形容词 (色彩、大小等) 的应用, 作为教师应当及时辨别出学生中的不同, 并对理解能力不足 (语言单薄、混乱、条理性差等) 的孩子进行不同方向的辅导。

在这类看图说话的基础上, 有条件的学校或者教师可以多组织班级活动, 并由照片等方式记录下来活动的场景, 再由此场景对学生进行看图说话, 因为学生们对照片上的场景更加熟悉, 所带来的效果必然也会更为显著。

在这个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初级阶段, 作文是为了巩固和掌握已经学习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的组织, 而并非对学生的硬性要求, 作文更应当作为“娱乐”和“兴趣”而存在, 而绝非是布置的作业, “必须按时完成”, “必须按时上交”这类的做法不应当被提倡。也因如此, 作文的周期不宜过短, 避免出现厌学、恐惧作文这类情况的发生。

二、小学作文的高级阶段

三至六年级是小学语文作文的高级阶段, 对小学生而言, 三至六年级已经逐渐脱离了幼稚而更显的“成熟”, 有自己的想法, 对事物因不同的环境影响而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态度。语言的组织和使用能力大幅提高, 作文重心从“如何讲明白事物”转变成了“如何更准确的讲明白事物并展示自己的观点”。在这个阶段, 作文也由“看图说话”提高到了命题或者半命题作文, 内容也由一开始的描写和叙述提高到了记叙夹杂议论、更为准确地描写与抒情并存等方式, 在学生作品中经常出现“啊, 我多么高兴/快乐/幸福/感动”等抒情类词语和语气, 尽管滥用, 但也可视为是作文态度的一种转变和提高。

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成为教师训练的重点, 针对人、事、物进行描写是训练的基础, 学生们面对的不再是带有叙事性的图画, 而是自己的现实生活, “我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 记一次春游/大扫除/有意义的事”等命题或半命题频繁出现在作文题目中, 部分命题确实能够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观察总结, 并把重点展示出来。但是, 过多限制的命题作文则会让学生对于作文的兴趣损失殆尽。由于年纪尚小, 情感和理智上的发育不成熟, 导致了孩子们对“我的爸爸/妈妈”这类题目有着相当程度的不理解和无从下手。“我的爸爸妈妈很平凡, 我不知道从哪里来写。”这是一个学生面对这类作文产生的困惑, 同时也是大多数该年龄段学生的困惑。过多的限制让抄袭和千篇一律等问题日益严重, 作为一个教师而言, 是培养写作的兴趣, 还是把作文所带来的“分数”放在第一位?这也是现今大多数教师所感到难以做出选择的问题。当所有学生只能观察到父亲双手的厚茧, 母亲眼角的鱼尾纹, 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表达着并非自己的心声——“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来报答恩情。”这并不是作文所希望达到的目的, 如前所述, 作文是丰富和完善学生语言、文学组织能力的一种练习方式, 而绝非是作为任务和造成孩子们恐惧的存在。不是“如何写才好”, 而应该是“如何写才快乐。”笔者曾在小学时期写过一篇关于校园植树的作文, 那是让人在一生中都难以遗忘的经历:同学的互相努力和帮助, 植树的辛劳和成就感……这才是孩子们所热衷和认真观察经历的物事, 不是每个人都有扶老奶奶过马路的机会,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路上拾到钱交给警察。作文不是需要表现自己的精神行为多么高尚, 作文就只是作文, 一次记忆深刻的春游, 一次班级之间激烈的对抗比赛, 一次全校义务清扫大街的活动, 优秀的教师应当更敏感地注意这些让学生们更为感兴趣的活动,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麦克白》。一个班的小鬼头们就必然会有一个班那么多的植树感受。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作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引导着, 而并非“评判者”, 才华横溢的学生永远会胜过一切都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学生。小学作文, 究竟是为了中学作文服务, 还是为了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服务, 还是为他的人生服务?在现代社会, 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作文恐惧症”, 看到作文题目就头疼, 看到布置作文的语文老师就仿佛是一个有着青面獠牙的“判官”……这绝不是语文作文教学所希望面对的结果。正因如此, 只有正确的, 符合小学生喜好的, 以实现素质教育为最终目标的作文模式, 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练习, 才能让他在以后回顾他小学这段经历的时候, 能够觉得充实并且有所收获。笔者认为, 这大概也就是每个教师所希冀的目标了吧。

摘要:小学作文, 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对语言组织, 事物认识和叙述、描写的起始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 孩子们开始学习到系统的, 由浅至深的语言使用方法。因此, 在小学阶段如何更为准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为今后的学习乃至人生中的文字使用打好基础, 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语文,作文写作,看图说话

参考文献

[1]韩卫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写作、阅读、说话[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0) .

[2]毛瑞雪, 何笑秋.让写作课精彩起来——浅谈多媒体在小学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22) .

小学看图作文 篇2

而往常,乖巧而懂事的儿子准会在边上附和着爸爸。可是今天,爸爸突然发现他们的儿子不见了。于是,爸爸对这儿子的房间大声的叫道:“儿子,开饭了!”“好的,我马上就来!”儿子回答道。于是他们左等右等,见儿子还没有来,妈妈有些着急了,于是叫爸爸去儿子的房间里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爸爸走到儿子的房间门前,发现里面安静的没有一点声音,爸爸纳闷了,难道儿子不在吗?开门后,爸爸发现儿子正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居然没有发觉自己进来。于是爸爸对儿子说道:“快去吃饭吧,我们都在等你。”“可是,爸爸,能再给我点时间吗?这书太有趣了,我还有一点就看完了。”说完儿子又继续趴在那里看书,于是爸爸先生生气的对儿子说了一遍:“立刻去吃饭!否则今天的晚饭你就不用吃了!”,见他爸爸生气了,儿子就立刻合上书去吃饭。儿子走后,爸爸想:很少见儿子对书有这么大的兴趣,不知道这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会如此吸引他,让我也来看一下。

儿子来到餐厅,看见妈妈已经吃饭了,于是也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吃起了美味的饭菜。吃着吃着,妈妈问儿子:“你爸爸呢,不是去找你了吗?怎么你下来吃饭了,他却不见了?我去找找他!””于是妈妈放下筷子,走到儿子的房间去找爸爸。

走进房间,妈妈看见爸爸居然像小孩子一样趴在地上,正全神贯注的看这一本书,妈妈生气地叫道:“你在干什么,不去吃饭了吗?”“快来看看,这本书真是太有趣了,我保证你看了一定也会被吸引住的!”爸爸头也不抬的回答道。“真的吗?那我也来看一下,这本书到底有趣在哪里,可以让你们忘记吃饭?”于是两人一起趴在地上看了起来

这时,儿子一边吃着饭,一边等待着他的父母,可是,不但没有等来爸爸,连去找爸爸的妈妈也没有回来,这是怎么回事情呀?于是,儿子飞快来到自己的房间门口,才发现,可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一样,被书迷住了,居然也忘记了吃饭。

小学看图作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看图写话练习是进行作文教学的基础课程,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使刚刚入学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能实现培养。在低年级学生中,虽然孩子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写字量积累,但是由于其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薄弱,对于事物的认识水平较低,也就导致了其对于图画的理解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孩子缺乏系统的语言训练,也就相应会使得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言不达意的现象,其言语的表述不清,语句的流畅性也不足。在本文中,结合其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经验分析来对低年级应当如何开展看图写话教学进行分析探究。

二、自由表达,培养写话的兴趣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中,明确指出了应当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的观点,这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在获得一定的识字量后,将会受其天性影响,产生自然而然的阅读与写话意愿,就写话而言,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导的过程中,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的鼓励,进而使得其表达能够得到充分的自由,让学生能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什么就写什么,对于其字数也不要设定要求,让学生能写多少就写多少。比如,有的孩子喜欢蓝天白云,在进行表达对其的喜爱过程中,可能会说到其颜色、形态、变化这些真实存在的感受,但也有可能会写到它味道、触觉等抽象的虚幻想象,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孩子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与明确认识,对于这样事物的表达,是学生心灵的真实体现,是学生对自由、快乐的切实感受,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学生进行写话活动中的真情流露,这样的语言表达当得到老师认可的时候将会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得到学习的乐趣[1]。

三、改变评价方式,感受写话的快乐

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的过程中,语文老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在花费了较大精力进行作文批改之后,学生对于其评语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发下作文本之后,学生对于其评语不屑一顾,只是单纯地看下自己得到了多少分,使得语文老师在进行了作文批改之后难以实现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语文老师的评语的内容往往是关于学生的写作是否生动具体,语言运用是否优美顺畅进而忘记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作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关注,教师采取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语气使得学生难以对其写作积极性进行提高,自然而然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就难以实现根本提高。在进行新课改之后,语文教师对于作文的批改方式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转变,就其中对于学生作文的评语来看,从以往单纯地通过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写作内容选择等方面的说教,向着通过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模式来实现语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进而实现对作文内容的交流与分享。具体来看,对学生所讲述记录的故事所形成的作文,语文教师应当尝试去对其内容进行感受与理解,进而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能够发自内心的对其表示认可与喜爱,使得学生能够乐于和老师分享他们的故事,进而推动其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同时,语文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作文提出相对而言较为贴切真实的评语也会使得学生的作文故事能够更加的真实自然,进而帮助其实现对于故事选择与记录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享受写作给其带来的乐趣。

四、在“流动写话本”和“接力日记”中,体验写话的

乐趣

为了实现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进行写作练习这一目标,借助不断地练习进而得到老师与同学对其写作能力的认可,所以,在班级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设立两本“流动写话本”,要求同学们把自己写的好的美文、字句誊抄在上面,使其形成班级读物,进而能够让所有同学都能读到这上面的文章与字句,这样的笔记形成,一方面能够激励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来实现对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对于优秀文章进行鼓励,进而促使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使得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发展。同时,在采用这样的记录方式之后,与之相对应的,还应当设立相关的笔记记录时间以及同学阅读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在早读期间,专门设立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进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这些文章,并且,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优点,同时,也要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明确,进而形成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氛围,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实现自身写作能力的互相指导,进而实现进一步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生活中的小事进行记录进而拥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同时,借助这样的平台建立与完善,能够使得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能够实现其可持续性与有效性的提高[2]。

五、在“发现”中感受生活的多彩,感受写话的乐趣

对小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小学生往往会对其写作对象与内容的选择不知所措,这样的现象产生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小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较浅,同时,在进行了长期的写作训练之后,对于写作内容与对象的选择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到不知所措,缺乏写作素材,使得写作活动难以有效开展。针对这样的现象产生,语文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之中的小事进行感受,对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明确,同时,在有机会的前提下,带领小学生参与到对大自然的感受之中去,进而在这样的观察基础上,来实现对其写作素材的丰富,使得小学生写作内容既能是天真自然的,也能是真实而丰富的。通过这样的过程,将会使得小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与大自然,进而实现对其观察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世界的美好,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成长乐趣,最终,使得整个写作的过程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培养,也是对其综合素质以及个性的发展,使得小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过程中收获更多,同时,也能使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拥有更为坚实的素材基础,即为其写作技巧的提高创造良好的发展基础[3]。

六、总结

总的来说,对于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是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为实现其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发展的关键之处。所以,在对小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通过设立看图作文的学习方式将会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基础性的培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将会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加大写作练习量,并且学会对其总结反思促使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就教师而言应当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同时,对其不足之处,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提醒与纠正,进而切实地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立红.低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教学研究和讨论[J].学园,2014(16).

[2]林采菱.利用看图写话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35).

[3]林采菱.利用看图写话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35).

作者简介:洪碧芬,女,1970年生,福建泉州人,泉州市南安英都中心小学教师,小学高级教师,中央广播大学教学管理专科毕业。

小学看图作文 篇4

一、总结看图写作的类型

在小学看图写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形式的作文类型主要集中在三个模块:一个是叙事类的看图写作;第二个是议论性的看图写作;第三个是以人物为主体的看图写作。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叙事性的看图写作,在这种类型的看图写作作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图画一般会利用四到六个情节点来说明整个故事,然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完善整个故事的情节。在议论性的看图写作中,图片一般会呈现一个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我们的道德标准,然后让学生就这种行为做出一个价值判断,从而展开讨论。在以人物为主体的看图写作中,图片一般会通过呈现该人物主体的行为,让学生推测出该人物的性格乃至品质,从而进行一个由内及外的描写,不过通常这种人物主体的看图写作都是以呈现正面的人物形象为主。

二、开展看图写作的作用

我们在正式进入看图写作的教学以前,首先要做的是弄清这样一种写作模式带来的好处与作用,它出现在学生写作生涯的起点的意义在哪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见图,图片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往往比文字的叙述更直接有力;对于较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能接受直观性强的图片信息,对于文字信息的接受能力往往会比较差,这是看图写作最基本的一个功能与作用,即直接地传达出写作主题的信息。从读图本身对于教育的作用的来说,看图写作这种更为直接的信息传达方式,对于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个方面在于读图的教化作用;在小学低年级大部分的读图写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图片所表达的主题与内容,不仅符合实际,而且都具有启发性。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会受到图片中这些积极的、正能量的思想的熏陶,提升自己的心灵感悟,去吸引其中优秀的思想。因此,从这方面来说,读图所带来的教化的功效与读文章所带来的影响是相同的。第二个方面在于读图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很多看图写作中,我们可以发现图片本身的艺术水准是比较高的,图片反映的境界与内涵都是比较丰富的,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其次,第三个方面在于读图会给学生带来阅读的愉悦性;尤其是在一些漫画类的看图写作中,夸张的人物造型、搞笑的对白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是纯粹的文字阅读难以带来的阅读效果。最后,第四个方面在于看图写作能够作为一种很好的训练材料;通过教师系统的指导,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三、如何培养学生看图写作的能力

在小学的看图写作教学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即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这三种能力是在看图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着重训练的能力,也是学生在看图写作过程中所需的潜在能力。其中观察能力与思考能力在表达之前发生的时间是相同的,学生一般在观察图的过程中就会直接的思考图的含义。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有效的思考以后,学生才开始进行文字上的表达,也就是将图的内容转化成文字的内容。笔者下文将论述如何培养学生这三种能力。

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通过培养学生观察过程中的细致性、有序性、深入性三个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读图,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系统的观察思维的形成。比如,我在讲解一个叙事性的看图写作时,分了三步来引导学生进行读图,这个看图写作的内容是:一个男孩捡到十块钱经历思想斗争以后,将钱交给老师并最终找到失主的故事。首先我让学生通读,将故事的主干写出来,然后找各种任务描写的细节点,比如我让学生阅读男孩捡到钱以后他的动作是怎样的:将钱藏在身后,最后在点题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仔细思考男孩还钱的原因是什么?让他们发现整个故事的主旨。

表达能力的培养,则是整个看图写作教学中的核心任务。学生观察和思考图形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将其中的内容用文字进行一个表达,进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个主要体现在教师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是否让学生的语文词汇量与组织语言的能力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而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则主要通过例文教学或者作文评改,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比如,我会给每个学生的看图写作练习做出一个相应的评价,主要是以分数与评语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自己表达过程中的不足,然后督促他们进行改正。

总之,看图写作是学生写作生涯的起点,对于他们今后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作文的初始学习阶段,一定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打好学生看图写作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易.浅谈如何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看图写作教学策略[J].科学教育,2014(05).

看图写作小学作文 篇5

端午节快到了。你知道端午节的起源吗?我给你介绍一下。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和艾叶、抽苍术和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端午节被命名为“诗人节”来纪念屈原。至于吊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饮雄黄酒,则说是抑恶。虽然端午节每年都会过,但端午节的起源并不清楚。综上,大致有以上。

真的希望端午节快到了,可以吃到好吃的粽子!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探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作;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1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85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看图写话做起。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看图写话的教学呢?下面我们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表演图画中的情境,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五个方面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

所谓看图写话,就是学生观察图画,发现图画中的内容,并用自己的书面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述出来。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但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图画的观察过程中,常常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呢?

第一,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以免遗漏。图画中会有比较丰富的内容,小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图画很有可能观察不全面。为此,教师应该告诉学生观察可以遵循一定的顺序,比如,可以从上到下,或者从下到上,也可以从远到近、从左到右,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近到远,从右到左,从四周到中间。无论是遵循什么顺序,都不容易遗漏内容。

第二,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人或物。针对图画中的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性别、年龄、相貌、动作、神态等,综合考虑人物的这些因素,推测故事内容。针对图画中的其他因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二、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中,图画都是静止的,学生所观察到的仅仅是图画中的一幕,对于图画的来龙去脉并没有获知。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静止的图画进行合理想象,化静为动,在图画的留白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合理想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还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细腻地观察事物的习惯。当然,在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起始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图片动画演示,或者在必要的情况下按照图意组织学生进行情境剧表演,使静止的图象在学生的头脑里像动画片一样有形有声有色地放映,以启迪学生想象,让图片传递出更加丰富的信息。

三、引导学生写出完整的话,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低年级小学生在写话中存在着不完整的情况,一些学生虽然知道图画中有什么内容,但是要写出来却感觉难度很大,甚至一些小学生一句完整的话都写不出来。为此,教师可以暂时对字数放宽要求,让学生进行一句话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一句句的训练来提高写作能力。虽然是一句话,但是学生必须要保证这句话是通顺的、完整的,是与图画有着一定关联的。比如,可以用一句话将时间、地点、人物表达出来,写清楚,写明白。在学生都能够顺利地写出一句话之后,教师可以再继续引导学生写两句、三句直至写出一段话来,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再考虑引导学生学会恰当用词、注重书写、注意标点符号等等细节,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循序渐进地得以提升。

四、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是写作的土壤,低年级的阅读读物都附有一定的图画,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形成一定的积淀,在其潜意识里留下一定的痕迹。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积极训练学生的模仿能力,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画材料和写作范例,让学生不断的读范文,在抄范文的过程中提高对图画的理解,增强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表达能力和运用技巧,激励学生采用生动灵活的言语描述自己的理解。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

五、引导学生表演图画中的情境,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

学生观看图画,是处于第三方的立场来观看的,所以一些学生对于图画仅仅能够描述最基本的时间、地点、人物,但是写作起来却感觉到无话可说。其实,这是因为学生置身事外,缺乏写作兴趣与体悟。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表演图画中的情境,将图画中的故事切实地展现出来,学生将自己想象为事件的当事人,将静止的图画进行动态的表演,很快便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之中。一次看图写话描述的是一群孩子去看望生病的朋友,这个图画十分简单,没有太多的内容,学生在写话时也仅仅会写“星期天,班上的同学们都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小丽”,接下来便没有话可写了。为了使学生能够切实地感受到图画中的情感,教师请学生来进行表演,一人扮演生病的孩子,七八个人来扮演前来看望的孩子。生病的孩子坐在椅子上,十分“柔弱”,而来看望的孩子则七嘴八舌地慰问他:“你怎么样了?”“你好点了没?”“你什么时候出院啊?”学生在真实的情景表演中,体会了生病的孩子和前来看望的孩子之间纯洁的情感,也知道了如何去用语言表达这一图画。有的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还联想到了平时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怀,在写话中进行了情感的抒发,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六、结语

低年级小学生看图写话教学难度比较大,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把看图说话写话这一教学法目标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为作文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树华.浅谈看图写话课堂教学选“图”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1(27).

[2] 吴乃华,毕海燕.据图想象训练学生“看”“说”能力[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5).

[3] 张肇炜.引导观察,启发思维——小学看图写话和看图作文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1984(6).

[4] 林采菱.利用看图写话教学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35).

[5] 赵婴.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小学语文《最奇妙的蛋》写话教学及反思[J].成才,2015(3).

[6] 张梅芳.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2014(34).

[7] 蔡幸珠.快乐写话体验成功——谈低年级写话教学评价[J].语文天地,2015(3).

[8] 嵇海霞.小学写话教学中如何开发多种渠道[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

谈小学语文的看图写作教学 篇7

小学语文的看图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图中要传达的思想,丰富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地交流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然后,要将自己最后的想法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即进行写作。

一、集中注意看一看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注意力较分散,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相对较弱,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看图写话的时候,学生们在观察所给出的图画后,只是走马观花,不知道观察的重点应放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进行观察,没有顺序,没有目的,不能够很好的抓住图画要表达的意思,看不出关键的信息,有的学生观察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只是观察到图画中的人物或语言等表层的因素,不能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信息很好地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看图,学会有次序的看懂图画中的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图画的选择时,要精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能够引起学生观察兴趣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帮助的图画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同时教师要在学生看图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指导学生看图的顺序或者指导学生对图中的哪些景物或者人物要进行认真的观察。

二、联系生活想一想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透过图画上的信息可以联想到生活实际,若没有对生活的观察,不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与联想,那么学生看图写作就会进入看不懂写不出的怪圈,有的学生即使可以将图片的内容很好的描绘出来,但是写的却很平淡,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不能够充分的调动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理解很好的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对图画进行修改,或者是自己创作图画,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看图的积极性。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画出半个圆的形状,然后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幅画补充完整,并用自己话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这幅画的由来,学生们会画出太阳、蘑菇、圆桌、雨伞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并且写出的话语更是令人忍俊不禁。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星期六下午,爸爸开车带我们出去玩,半路上我发现太阳一直追着我们的车子在跑,但是我们下车以后我发现太阳在追着我跑,然后我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到后开心地笑了。”

三、注重表达说一说

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看到图后无话可说,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说起,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针对图画中的内容进行即兴表演,如有这样一幅图画,画面中有一个孩子在打篮球,另一个孩子站在旁边看,并且这个孩子的心理活动是:我也想玩。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再现这一场景,选取两名同学进行场景的模拟。在这种情境中,当另一个孩子说:“你好,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结果是,两个人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当另一个孩子什么都不说,直接走过去就要抢走这个孩子的篮球时,两个人可能会发生争执,扭打在一起。这时教师可以说:“还有谁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或者是沟通方法呢?”这时,学生们积极的举手表达自己的处理方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明白了有礼貌的待人接物的重要性,懂得了友谊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对画中的场景进行模拟,学生会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感悟,就能够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中,不仅会有话可说而且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有礼貌的对待他人。

四、指导作文写一写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后,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即进行简单的写作,这一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最为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格式,同时教师要在学生写作之后对学生的作文做出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指导学生更好的写作,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如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作文中的哪一点写得好,好在哪儿,以后要更加的努力,同时作文中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及如何有效地改进,而不是简单地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教师除了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外,还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的修改互相提出自己的建议,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指导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总之,教师要采用多样的办法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写作实践。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作练习,在练习中指导学生,逐渐地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进自己的写作中去,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扎实写作基本功。

摘要:小学看图写作是低年级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为重要的方式,良好的看图写作基础会对学生高一层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看图写话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兴趣的初步阶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观察理解,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在不断地积累中提升学生的看图说话水平和看图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写作,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马林.从看图说话到作文写作——小学语文作文漫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2(2).

[2]陈文.小学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教学的四种境界[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6).

[3]吴艳玲.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J].语文建设,2014(3).

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研究 篇8

一、引导学生把握图画中的细节

学习语文初始, 最先开始学习拼音, 在教材中配有有很多绚丽多彩、有趣可爱的插图插画。这些插画都具有情节性, 目的是方便学生记忆, 加深学生的理解, 但是刚入学的学生对于这些插图充满了好奇, 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这些插画, 可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学生善于观察和想象以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当进行看图训练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中的细节、注意观察的方法, 可以采取远近法、上下法来观察。同时提醒学生要边看边思考, 如果是人物插画,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猜想, “那是谁, 要做什么啊?”;如果是物体插画, 可以启发学生展开讨论, “它是什么, 它有什么用途?”看图说话训练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通顺性。这也是训练学生看图说话中核心的能力。

二、鼓励学生搜集图画

经过看图说话的训练后,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看图说话的认知水平都会有明显地提升。然而局限于教材中的插画情境图是不够的, 学生久而久之也会丧失兴趣。所以, 在实际教学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图画, 然后在课堂中, 学生们互相讨论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扩展看图说话的范围, 也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 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鼓励学生搜集图画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在图画交流时不要局限于同桌之间, 可以是前后桌甚至自由组合的方式来进行交流。将学生带来的图片在画板上进行集中展示, 然后让学生自主地进行组合和挑选喜欢的图片和同学来进行交流, 最后投票选出大家最喜欢的图画, 大家依次轮流到讲台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与此同时在进行交流时, 不可以重复之前同学的看法。当大家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 可以看出在面对同一副图画时, 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可谓是“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从这样的活动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资源能够与大家共享, 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分享意识, 真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三、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看图顺序

看图说话或写话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看图对话或编写故事, 还有回答问题等其他形式。而且针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 在看图时一般采用远近法和上下法, 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始终在这个画面整体中。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图顺序, 采用正确的方法, 分清主次, 同时也要留意细节。

四、指导学生理解图意

教师在指导浏览一幅图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给予灵感, 一步一步地引导, 这样能使学生看图的理解图意能力慢慢提高。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插图, 有用人物画来表达与描绘, 但是在有些画面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比较深奥, 人物与情景交织, 学生理解图意就比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化繁为简, 由局部到整体, 多方面、多角度引领学生的思考。就像小学时候的基础训练, 要求看图作答。图画围绕教师展开提问, 也就是教师节是哪天、怎样为老师庆祝等问题。要引导学生先整体浏览一遍, 然后再观察人物的细节以及所处的场景, 这样就能让学生自己想到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但我们再次向学生提问图画要求的问题时, 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这样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于哪天是教师节以及怎样庆祝教师节的问题学生是信手拈来。

五、引导学生使用正确、规范语言表达

当学生知道图画要表达的内容后需要将内容正确、规范的表达出来。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龄的原因, 词汇量并不丰富, 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强, 所以在表达时很容易说错或说话不完整。那么此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使用正确、规范的语言来进行表达, 并根据年龄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同时还需要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 让学生对看图说话充满信心, 以达到为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就是看图说话。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积极培养和锻炼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摘要:学习写作是学习语文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在小学阶段, 学生写作时经常接触抽象的命题作文, 学生感受不到真实情境, 往往造成一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没有乐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优化语文写作教学的途径,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看图说话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对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说话,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冯丽琴.小学语文“看图说话”教学新探[J].作文成功之路 (上) , 2015 (2) .

[2]何树华.浅谈看图写话课堂教学选“图”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 2011 (27) .

小学看图作文 篇9

关键词:小学生,看图,说话,写话

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的将语文学习分为5部分,分别是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在第一学段(1--2年级)和第二学段(3--4年级),他们较少的识字量、词语的匮乏等都会影响他们的写话。在写话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逐步的开始进行写话练习。小学生的写作练习如何进行、重点是什么、按照什么样的步骤进行,这对于培养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有重要的作用。

一、看图·说话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大约6—7岁的年龄,这一阶段主要是拼音字母的学习以及认识简单的生字。很多语文教师对于这一教学阶段的写话教学是误解的。他们认为,拼音还不会读,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进行写话的教学。因此,造成这一阶段的写话教学是缺失的。在他们呀呀学语时,家长们就对他们进行了初步的语言训练,如:看到姑姑,就会说“宝贝,叫姑姑”;看到马,就会耐心地教他们“宝贝,这是马,来说‘马’”;看到飞机,就会说“宝贝,这是飞机”……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就已经学会了汉语的表达。但是,这种表达不系统、不规范,主要以简短的、单个词组为主。他们的识字量太少,确实不能训练他们写话。但是,可以先训练他们说话,这时的训练不要设置一些条条框框,就是让他们爱说话、敢说话、说真话。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口语交际教学,给同学们带一些图片,讲一个故事,放映一段动画片,做一些小游戏等,鼓励同学们说话,让他们有话可说。这为写话的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训练不仅仅局限于语文教师,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应该发挥同样的作用,各科教师应该注重跨学科合作教学。

二、说话·写话

“光说不练,假把式”,在小学生写话训练中们同样如此。在拼音教学阶段过后,主要是学习一些生字。随着,识字量的积累,尤其升入到二年级以后,就应该要求学生写一写。为他们提供的写话素材应该主要是图片,图片具体、鲜明、生动,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说,小学阶段孩子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但是思维任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可能很多教师认为,在拼音阶段的长期说话训练之后,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片,直接进入“写话”吧。这一时期,“说话”同样不可少。在不同的阶段,“说话”的要求当然不同。这一时期的“说话”训练目标不仅仅是爱说话,而应该是朝着有条理、有顺序的方向发展,慢慢的教会学生在说之前组织语言。这样的“说话”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伴随着写作过程的始终。在同学们围绕一幅图片积极发言后,让学生们下笔写话。这样说与写的结合,既锻炼了口语表达也有效的提升了写作水平。在写话的过程中,会遇到不会写的字,让学生用拼音代替,如果不会写的字很多,也应该积极鼓励同学们以拼音代替,不能因为识字量的问题阻碍学生们的思维。

三、看图·写话

写作指导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抒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说真话,传真情。在经过了大约两年的看图说话、说话写话训练后,语文教师应该渐渐的放开手,让孩子们自己看图写作。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就如拄杖,只有逐步的脱离拄杖,才能够独立的行走。同一幅图片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老师与同学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应该尽量的少干预学生的想法,引导他们自己尝试写作、自己独立完成写作。学生们在写作练习中,遇到的实际的困难更多,隐藏的内容观察不出来;不能细致的描绘出画面内容;完不成指定的字数要求等等。语文教师也应该坦然的接受他们写作中的不足,不是冲他们发脾气、埋怨他们写不好,而应该发现他们写作中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不断地提高。在独立写作的起步阶段,语文教师多多夸奖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写作;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让他们有兴趣、有信心、有决心把作文写好。

四、改话·学话

写后修改是作文过程中至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一次次的修改,写作水平才能够真正的得到提高。小学生在进入三四年级以后,就应该教会他们使用一些修改的方法。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的提出“学习修改习作中的明显错误的词句”。在之前的学习中,主要是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让他们好写、愿写、爱写。小学三四年级以后即第二学段后,就应该重点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表达应该不断的规范,学话就是一个开始。“学话”在他们出生以来就进行,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人物的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种观察学习当然也包括语言的学习。正是通过不断地模仿学话、练习学话,他们才学能够畅快的表达。但是,在他们学话的过程中,主要是口头语的习得,语文习作中对他们进行“学话”练习主要是书面语。读是写的前提,多读书是训练学生学话的一个前提,在这一阶段读书量应该有明显的增加,可以专门设立读书课,为学生推荐一些充满童趣的图书,激发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在不断地阅读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逐步摆脱在低年级阶段模仿孩子们的语言进行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在训练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中,首先应该处理好自己的心态,耐心的引导,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他们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看图写话,切忌心急,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阶段儿童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还有限,不能苛求他们迅速掌握。其次,应该尊重关爱学生。在教学中,不应该过度的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培养的是发展中的、鲜活的生命个体,而不是只会读书的玩偶,学习成绩并不是第一位的,健康成长才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2011.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探讨 篇10

一、观察能力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二年级的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单幅或多幅组合图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插图进行观察方法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抓重点、抓特点,有顺序地观察。如看一幅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细致地观察图画,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引导学生看清楚图画上的内容,让学生从感性上弄清楚图画里所包括的人物和事件,让学生看图说话的时候就得说清楚谁在干什么?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比如教训《秋天的图画》一课,看图时指导学生分三步观察:1、抓重点,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2、抓顺序,请按从上到下顺序观察天空、树上、地上各画有哪些景物?3、抓特点,天空是什么颜色?天空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什么?颜色怎样?树叶有什么特点?等等。有顺序观察要注意顺序必须要合理。有顺序地感知画面是观察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分析画面的基础、是保证表达时的有序。但是,顺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是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有的是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有的是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等等。那么,我们应根据什么来决定某幅图画的观察顺序呢?笔者认为,应根据画面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分清主次。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图画,要分清画面内容的主次;对于人物众多的图画,要分清人物的主次。如是景物图,要看图上所展示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的景,这些景给人以怎样的感觉;如是事件图,则要看图上所展示的是什么人,在何时何地干什么;如是人物图,有几个人,都叫什么名字,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他们之间关系怎样,人物衣着、神态、动作又怎样等等。确定了主次以后,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二、说话能力的培养

说话训练笔者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注重语言、词语的积累。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加强阅读、背诵,所学的每一篇课文都要求熟记,优秀的篇章则要求必背。目的是积累,为中、高年纪的习作奠定基础。

加强口语训练。(1)看图说几句连贯的话。比如观察一幅春景图,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说话,如:春天到了,天气怎样了?树木有什么变化?小草从什么地方怎么样来了?(2)出示一些简单的词语让学生练习说话。如:“暖和”、“发芽”“钻出”、“喜爱”、“多美啊”等词语。经常这样训练,为写话打基础。

采用问答式进行语言训练。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交流,然后把对问题的回答说出来。如说“春天”,可设计问题:什么季节到了?(春天到了。)什么风吹起来了?(春风吹起来了。)桃树怎么样了?(桃树醒来了。)桃树开花了吗?(桃树开花了。)花儿怎样?(一串串粉红色的花朵)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说话训练。

指导看图后提供主导词语练习说话。如:看一幅校园景色图,说一段赞美学校像花园的话,老师可提供:校园、我们、学校、有……有……有……红的、白的、黄的、绿的、各式各样、真美啊”等词语,帮助学生训练说话。

根据“看图写话”题目提出的问题,依次观察画面,把图画展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一弄清楚,然后按问题的先后依次观察。可分组讨论,先在小组交流、互说,然后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在汇报过程中,老师或同学们可帮助提示、补充。

要想图意领会得更明了,表达得更形象、生动,我们还要根据画面进行合理的想像。(1)想像人物的语言、心理活动,想像画面以外的内容,如画中环境、气氛怎样?与人物、事件有什么联系,故事结果怎样?(2)要使静止的画面动态化,概括的画面具体化,让画面活起来,我们要把图画中的人物想像成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物,要根据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及画面情节去想像他们的语言、表情、心理活动。(3)要通过想像变无声为有声,要让无声的画面充满声响。如:让画中的人物说话、欢笑;让泉水叮叮咚咚地流淌;让小鸟叽叽喳喳地鸣叫;让树叶沙沙作响;让风儿呼呼地吹……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写话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看图写话能力,兴趣是立足点。《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的习作称为“写话”,目的是为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写话就是将观察所得,围绕图意,有条理地写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地锻炼和发展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学生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和口头表达的东西转化为书面文字。这是“看图写话”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看图写话”的最终目标。

写话训练之初可进行提供框架填空训练。如学了《秋天的图画》一文后,可出示:()来了啦,()来了啦,()就是美丽的图画。()绽放着一张张欢快的笑脸,大地披上了()的新装,你看,()和()也来凑热闹了。()多讨人喜欢啊。谁使春天这样美丽?是()画出春天的图画。”用这样的框架让学生仿写《春天的图画》,以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观察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培养,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话可以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开始要求他们只要用一两句话写清“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就行了。对他们的要求不要高,一开始写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写话习惯:规范的格式。正确的标点、通顺的语句、正确的字、词等。随着他们阅读量的增加、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的提升,再去要求他们做到:(1)写完整的话。把握住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2)写具体。指导他们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3)条理清楚。看图写话训练的重点就是按顺序观察,只有按顺序观察了才能使你的表达有序,写出来的话才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总之,通过细致的观察、说话训练、合理的想象、书面写话几个环节的训练,无论画面内容如何,也无论是几幅图的看图写话,学生都不会觉得无处下手了。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习作起步阶段,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引导课外阅读,善于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想说乐写,我们的教学才能落到实处,从而达到有效地大面积地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学文 篇11

一、指导看图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看图要强调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近及远,从整体到局部。看多幅图还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是一幅跨页联系图,四幅图连起来反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同时也形象地再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指导看图时,既要引导学生按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又要强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身的变化。看单幅图,要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先大致了解图上的主要内容,再抓住重点细致观察。又如《我们也要当红军》,观察重点就是毛主席和两个孩子的表情、神态以及衣着打扮上,因为主题是图画的主要部分,也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有些内容画面上没有或无法表现的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

看图学文教学一定要指导学生图文结合,因为形象的图画能帮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课文内容又有助于学生细致的观察图画。在教学中必须要指导学生先看图,后学文,多幅图还要边看图边学文,才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重视词句教学和朗读教学

看图学文是每组课文中的讲读课文,因此在教学中要把词句的训练作为重点来抓,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既形象又直观。在教学中,学生朗读时要启发学生再现画面内容,读出相应的语气。同时指导学生借助图画,揣摩人物的动作、表情、神态,用恰当的语调读出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看图学文的教学目标。

如何训练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 篇12

一、在阅读教学中,图文结合,感受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现行苏教版教材文质优美,图文并茂,体现出了新、实、简、美的编排特点,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教材这一编排方式,就是一种极具示范性的“看图写话”模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训练。

如:苏教版第二册《春到梅花山》一课,本课有两幅插图,一幅展现了很多游客到梅花山看梅花的情景,一幅展现了梅花山的梅花多而美的情景。在教学中,在让学生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通过插图视觉感知游客的多和梅花山梅花的多与美。之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哪个句子写出了梅花山的梅花很多?哪个句子表达出了梅花山的梅花很美?哪个句子又描写了到梅花山看梅花的游客很多?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又分别描写了这两幅插图。通过这样“图文结合”的设计,从文字到图画,又从图画到文字的相互交替,孩子们很轻松地就感知了图意,又理解了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到了图与文相对应的表达的效果。

二、在指导看图中,理清思路,练习表达

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是写好看图写话的关键与难点,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懂得从远到近,由近及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先物后人等一定基本的写作顺序外,针对一年级的初学者还应在指导中进一步具体化,便于学生理清思路。

以苏教版第二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春天来啦!”中的插图为例。图画展现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有远景与近景,有物与人。以此图训练学生的看图写话时,教师可以从远到近,先物后人的写作顺序,引导学生一起先用词语罗列出画面上的事物:(远处)天空、云朵、燕子、稻田、(近处)柳树、桃花、小草、小花、小朋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事物在画面中的呈现,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带上什么样的?怎么样地?等这类修饰语,将这些词语依次进行描写。生:春天来啦!蓝蓝的天空中飘着洁白的云朵,可爱的燕子在天空中飞来飞去。远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碧绿的柳树发芽了,柳枝在春风中飘来飘去。粉红色的桃花开了,嫩绿的小草从地里冒出来了,各色美丽的小花开了。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春天真美呀!我爱春天!这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的训练方式,有效指导了一年级的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

三、在游戏活动中,增加情趣,强化表达

“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相对而言,“学习”这个名词听起来更无生机与乐趣。而将学习寓于游戏活动之中,寓教于乐,便能很好地调动起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游戏活动的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引导,轻松受益。

在看图写话的教学中,我在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后,以“言语大接龙”的游戏形式,组织学生在愉悦的游戏活动中进行说话练习。即:开火车,让学生每人根据图意只说一句话,后面的同学必须先重复前面同学说的话(意思相同,不强求一模一样),再接上自己说的,所说内容不得重复,直到将图意说完为止。这样,你说一句我接一句,在同学们的通力合作下,孩子们就能将图意说得全面而具体。而且后面同学在不断重复前面同学表达的同时,也一次又一次地加深了认识,强化了语言表达。同时,为了大家的表达不重复不遗漏,从中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倾听与复述的能力。

四、在生活实践中,就地取材,自由发挥

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图画开始的。丰富、缤纷的图画总能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并津津乐道地从中“读”出各种有趣的内容。

而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身边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画素材:画册图书、家居中的装饰画、学生的美术作品、服饰与学具上的图案、教室及校园内的壁画、照片等等。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身边这些孩子们所熟悉的图画素材,鼓励孩子们用一本“写话本”,选择自己所喜好的图画写下来。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增加写话的乐趣,还可以让孩子们在本子上自己动手画一画,或将合适的小图片剪贴在本子上,再为图画配上相应的解说文字,进行“看图写话”练习。有了生活中各种图画的启发,不仅能丰富孩子们的写话素材,同时也能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陶冶情操。

上一篇: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下一篇:智能尘埃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