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行业

2024-05-29

在线教育行业(共12篇)

在线教育行业 篇1

摘要:教育风险是当前各中小学面临的热点问题。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中小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面对危机, 采取有效对策, 转移教育风险更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教育风险,现状,原因,对策

当今社会, 投资风险、技术风险等各种风险险象环生, 经济学家首先最为敏感地触及了经济领域的风险, 随后社会学家、哲学家们也纷纷从不同的视角, 对风险问题进行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曾经一度被认为是众多行业中相对稳定的教育行业现在也面临着各种风险, 特别是校园安全的巨大压力, 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目前, 我国尚未针对校园学生伤害事故的赔偿标准予以明示, 教育机构在处理学生伤害事故时, 无据可依, 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执法部门执法不严, 群众信访不信法, 给办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教育风险的现状

笔者所在地区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群众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近年来, 随着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大力实施,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幅提高, 家长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逐步提高, 学校潜在的风险随着生源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地震、雷击、泥石流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学生伤亡。这些灾害一旦发生, 无论是在校内、校外, 无论校方有无责任, 家长都要求学校负责, 拿钱说话, 不给钱就要围攻学校, 甚至抬尸威胁, 不通情理, 不听劝阻。

(2) 上学途中因交通肇事致使学生伤亡。交通事故本应按照交通法规处理, 但是一些家长不管肇事双方的责任划分, 只要与学校沾边, 就要聚众闹事, 不走司法程序, 认为学校有政府作后盾, 比拿私人的空头支票来得实在。

(3) 具有特异体质的学生在校突发疾病死亡。一些学生有先天性疾病 (某些疾病潜伏性强, 常规体检查不出) , 一旦在校发病, 抢救无效死亡, 一些家长就要拿学校开刀, 甚至围攻学校和教育机关, 要求高额赔偿。

(4) 学生自伤、自杀, 造成伤亡。个别学生因心理缺陷, 从小有自杀倾向, 有的甚至与同学赌死期, 这样的学生一旦自杀, 家长就要怪罪学校, 且长期上访不断, 若是在校内死亡, 更是不依不饶。

(5) 学校安全保卫、消防等安全管理制度疏漏;教师在履职过程中存在故意、过失, 或学校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未及时采取措施, 造成学生伤亡。此类事件的发生责任在校方, 按教育部制订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有条件参加学校责任保险的学校, 保险公司为学校转移了部分风险, 未参加保险的, 赔偿责任自然就落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身上。

二、教育风险存在的原因剖析

当前, 在一些边远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因家校纠纷引起的不稳定因素渐趋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深入, 教育主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提高管校办学水平。然而, 近年来, 家校纠纷案件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呈上升趋势。由此折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教育部门制度上、管理上的问题, 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教育发展到底怎么了?

1.没有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方略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关系

依法治国, 就是在党的领导下, 依照宪法和法律, 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经济、文化、社会等事务, 保证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在法制社会的今天, 实施依法治国最基础、最关键的是要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

以人为本是执政的理念, 是人本管理的根本,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关系民生、注重民意、体察民情的切切之心, 符合人民的利益, 符合国情。

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依法治国, 进入法治轨道, 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公平正义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只有以人为本, 注重人的主导地位, 才能真正体现出法律为人服务这个根本。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没有做到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

我国在教育管理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滥用行政权力的问题依然存在。加强教育管理, 关键要做到严格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目前有关法律配套的实施细则尚未完善, 使基层和学校无章可循, 各项管理没能落到实处。在学闹面前, 学校、老师处于弱势, 不敢管、不敢教现象日趋严重, “德”和“法”在利益面前显得软弱无力。

3.学生家长的从众心理和利益心的驱使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当学生受到意外伤害时, 本与校方关系不大或无联系, 但学生家长由于受家族成员的鼓动、邀约, 非找校方纠缠不可。因有类似获利先例, 以后再遇到类似事件, 家长就纷纷效仿, 变本加厉, 不良风气愈演愈烈。

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人口素质相对偏低

西部欠发达地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自国家推进“两基”目标以来, 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 每个民族乡“两基”人口覆盖率大幅提高, 大部分青壮年农民接受了农业实用技能培训, 人口素质得到较大提高。但部分地区因处于弱势区位, 经济落后, 受教育程度低, 很多群众只是进过扫盲班, 并且由于偏僻、闭塞, 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这些都成为家校纠纷难以解决的诱因。

5.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 安全措施不力, 安全责任未落实。

部分学校领导任职时间过长, 心力疲惫, 工作无激情, 漠视安全责任, 学校也没有形成系统的安全制度或责任没有落实到人, 一些教师对学校安全处于盲然状态, 甚至抱着“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不良心态, 安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

三、解决对策

第一, 正确处理好依法治国和以人为本的关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 只有平等, 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对少数人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多数人的尊重, 其正体现以人为本。

第二, 努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环境。首先, 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不断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 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其次, 是保障环境。各级政府要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提高教师待遇。最后, 是道德环境。抓好教育机制的落实, 还教育以净土, 树立正确的人才教育观, 维护公平教育, 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道德环境。

第三, 加强对群众的教育, 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加强教育宣传, 对群众实施普法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 加大扶贫力度, 让群众脱贫致富。要创新扶贫方式, 落实扶贫责任, 以努力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为中心环节, 以“两基”攻坚为重点, 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第五,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 加大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力度, 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工作责任, 严格实行“一岗双责”。

第六,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为核心, 从观念、机制、手段等方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七, 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校长要担负全面管理学校的职责, 让学生从小受到依法治国理念的熏陶, 成为遵纪守法的人。

第八, 政府职能部门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维护公平正义, 依法打击“学闹”, 引导家长走司法程序, 依理依法办事。

在线教育行业 篇2

除此之外,未来每年都有上千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而金融危机却使得用工岗位缩减,为了使自己在竞争中拥有绝对的优势,这些毕业生会选择更多的机会参加培训,这也为教育培训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具体的讲,未来的培训市场将从目前的培训师导向走向更加以参训学员为中心,培训的侧重点将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最终企业与专业培训机构将形 成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寻求培训相关的解决方案。

教育培训行业的发展前景教育培训行业,为何会快速崛起?

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而且9年义务教育后,还有大量的教育空白需要填补,因此教育培训行业潜藏巨大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在这样巨大的前景下,专业人才培训机构成了填补教育空白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我国历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新生代的父母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才得以发展。

在大环境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变化,对国民整体教育情况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专业人才和知识劳动者成了主要趋势。另外,国民经济提高,中国家长们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对子女的教育中。

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上的人才需求与统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定的偏差。社会上需要专业性比较强的人才,而专业性只能在实践中培养。而大学里培养的人才,往往理论多于实践。企业招聘这样的人才,还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专业技能。

相对来说,培训机构正好解决了这些企业的痛点。专业的培训机构通过规模化的培养,人才培养成本远远低于企业的内部培养。而且在信息时代,企业的人才流动性很大,使得企业都希望能够招到专业性强的人才,在短期内就能带来效益转化。

教育培训行业,有多少利润可赚?

很多家长认为,培育培训行业是暴利行业。补课费越来越贵,培训费越来越贵,让很多家长叫苦不迭。但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不少家长还是依然为孩子报着补习班、培训班。如今教育培训行业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只要是小区,不管大小,几乎都能够看到各种教育培训班的踪影。

从最初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学校,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进入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教育的风口下,各大机构也开始转战线上教育。既能够节省成本,又能够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对于很多职场上的家长们来说,也比较方便省时。通常一节课,收费几百到上千不等。

但看似为暴利行业的教育培训行业,到底有多少利润可赚呢?前段时间,课满满为一家教育机构搭建了微信端小程序。在工作之余,与他们的负责人也聊到了教育培训业的一些话题。他们说,在线上教育,成人教育可能会好一些,利润在10%左右。而他们所在的K12教育领域,线上教育基本处于摸索阶段,利润非常微薄。

而线下大班课,市场基本上是趋于萎缩的。招生前景已经远远不如以前那么乐观。他们现在的大班业务量锐减,招生难度加大,运营成本加大,利润率大概也就15%左右。他们看中课满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看中了我们的产品裂变传播的优势,对招生、增值、维护老客户有很大的帮助。

他们也有线下精品小班,利润比大班稍微好些,一般利润率在15%-30%左右。他们说像我们这种小规模的机构,利润率可能大一些,像那些大机构反而小一些。他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成本越来越高。首先是租金成本的提高,后期运营,老客户维护都面临挑战。

由于培训机构是既看过程、又看结果的。如果没有效果,家长们换培训机构的概率也很大。其实,每个教育机构,都有一定的流失率,因此对于培训机构来说,招生就是摆在当下最现实的问题,需要不停的招生。他希望通过课满满小程序在维护老学员,开拓新学员上,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寻找教育行业隐形冠军 篇3

相对于其他行业,2007年在教育行业的投资还是较热的,仅在9月一个月,巨人学校、新世界教育以及华育国际教育三家公司几乎在同时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三家分别涉足在少儿培训、外语培训以及IT培训三个领域。从投资规模来看,单笔投资额度都在1000万美元以上,并且有数家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是第二轮获得投资,每笔投资额度也已经超过了2000万美元。

伴随着中国每年以10%速度增长的GDP,中国的消费水平也正在逐步提高,而教育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行业,因此,教育行业受到了资本的青睐,获得了资本的追捧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据《2006年中国教育与培训研究咨询报告》统计,中国教育市场的潜在规模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英语教育市场就有300亿元的市场规模,教育支出已经超出其他生活费用成为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支出。庞大的数字一定会铸造出一些隐形冠军,谁会成为下一个新东方?投资者是踏破铁鞋地寻觅,创业者是使出浑身解数地挖掘。

市场

2006年9月初新东方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教育机构,时至今日,每股近80美元的高价似乎给出了一个暗示:投资教育机会来了。

伴随着中国家庭收入的增长,教育成了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事情。“不论是家长开发下一代的智力还是都市白领为自己充电,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前景一定是非常广阔的。”曾经被誉为新东方创立之初三剑客之一的杨继作为天使投资人,相当看好教育培训行业。“教育行业既是一个可以盈利的行业,同时也是一个百年的事业。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是相对比较大的,即使在一线城市达到了市场饱和,还有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以及更为广阔的基层。”

“其实教育市场火热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口众多,可以预期的市场是很大的。”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的罗晓娣表示,“为什么新东方在国外上市后股价还是一路飙升?为什么外国人对于中国涉及消费类的企业这样认可?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消费人群庞大,自然消费服务业的市场就很广阔。”

除了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之外,目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个“瓶颈”问题,那就是人才的匮乏,这个问题也同样造就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市场。“现在社会的知识更新频率很快,而我们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往往是最基础的,实践性相对比较差,这就需要继续学习以充实自己。”杨继表示。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不论是本科学历、硕士毕业生还是博士毕业生,要保证自己的竞争力就需要不断的接受培训,才能够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而教育培训市场上的民营企业纷纷踊跃,成为了现有教育体系的补充教育系统。

目前教育培训机构比比皆是,每个细分市场都有近千家机构,频频出现新的竞争者。在教育培训业中,IT培训、英语培训和少儿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业的三大支柱,并已成为竞争最激烈的战场。据调查,仅北京知名的IT培训机构就有十余家,英语培训市场在北京竞争更是激烈,少儿教育的机构多如牛毛,至今缺乏强势品牌。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以获得更长久的发展?什么样的商业模式才能更加适应市场需求?

模式

“新东方、环球雅思能够做到现在这样大,关键还是抓住了客户的需求。”杨继表示,“新东方做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针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国潮所带动的对外英语考试,而环球雅思能够成功是因为当时美国签证相对比较困难,而英联邦国家的留学成就了托福和GRE培训市场的火爆。”

2007年9月,美国著名英语教育机构GlobalEnglish旗下GEK少儿英语正式进入中国,并首先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海淀区教师进修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室进行了教学效果实证研究。10月,全球最大教育集团Houghton Mifflin(HM)在华唯一控股公司瑞沃迪国际教育正式将美式“科学英语”体系带入中国。除了巨人教育、盖伦教育、新东方、光明外语等熟为人知的“老字号”外,GEKids、R·ISE(瑞恩)学科英语、INIT(爱尼特)智能英语等高举着“浸泡式”、“母语式”、“仿生电脑”等口号铺天盖地涌来。面对中国目前英语培训市场火爆的现象,杨继表示,很多地级市的英语师资极度匮乏,如果有培训机构能够专门通过网上教育或者开连锁机构为其委派老师,这种商业模式的培训机构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至于少儿培训,东方爱婴少儿教育、红黄蓝亲子教育、新东方成立的满天星都做得有声有色。杨继表示:“开发孩子0-1岁这个阶段智力的亲子教育在中国刚刚启蒙,行内的培训机构非常少,现在仅在一线城市中存在,而未来将会逐渐过渡到二三线城市,甚至是更加基层的地方去。”然而罗晓娣则认为,“亲子教育现在的“瓶颈”就在于如何让更多的人去认同这种教育理念。”诚然,亲子教育就像是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具有双刃效应。认同的人会追捧,而不认同的人则不以为然。“市场的天平上,一边是‘want’,一边是‘need’,只有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够发展起来。”罗晓娣说,“亲子教育是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短期之内无法检测出教育效果,因此,家长无法确定这种教育是否有必要,也无法确定这种教育能否真正改变孩子。”亲子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尽管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开发这个市场的关键是首先要让这种教育理念真正深入到消费者中,这种理念的普及可能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第一步。

“即使有些企业并没有很好的盈利情况,但是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而这种商业模式能够保证它有一个稳定的收益以及高速增长的收益,那么投资者还是会看好的。”罗晓娣表示。因此,好的商业模式对于想要引进资本的初创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目前中国教育风头正健,但是真正知名的品牌仍然是凤毛麟角,只有具有一定品牌或者具备独立品牌的培训机构才能够走得更远。教育行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够成就品牌的建立,一旦品牌建立则非常长久。

相比较于互联网、通信等TMT领域的快速回报,教育行业似乎属于“慢火”,想要短线进出似乎并不合适,但是现金的回报比较好。

除了商业模式以外,团队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教育行业需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只有带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心来看教育,才能够真正把企业的品牌做好做大。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只追求短期回报的人也许能够在短期之内赚到很多钱,但是,长远看来却无法形成一个品牌。因此,只有找到纯粹的教育家和纯粹的商人之间的“黄金分割点”,才能够在教育领域占取一席之地。

韦氏英语 锁定两点

目前市场中数千家英语培训机构,其中有很多是被商业利益所吸引的“速食”学校,但WECL韦氏英语学院却“让开大路,占领两厢”,这不失为一种战略。

在与北京国贸中央电视台新址一条马路之隔的清华大学CBD校区(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主楼的八层,几个班的学生正在外教的带领下兴高采烈地学习怎么跳美国爵士舞,“这些学生都是全日制班的学生,每周上26节课,全年上900节课,我们等于是把国外的一所学校搬到了中国,他们不是单一的学习语言,语言课的听、说、读写占全部课时的60%,其余40%是国际商务、世界文化和全球化综合知识,接受正规的北美模式的学习。”WECL韦氏英语学院(以下简称韦氏英语)创始人及院长郭宇立告诉本刊记者。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英语培训市场有2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学校数量在3000所左右,而作为其中之一的WECL韦氏英语,成立19年来,一直坚持真真正正地把教育放在第一位,“做教育不是做买卖,一定是要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以教学质量说话。我们不能教‘伪英语’,要教真正的英语。”

1500名外教资源

“对于任何一所英语培训机构来说,教师资源就是核心竞争力。”郭宇立表示,“我们有一个1500名北美外籍教师资源库,按一所学校10名计算,我们有开办150所学校的能力。”1988年,在国外公派留学的郭宇立发现了英语带给人们沟通上的障碍,于是他在加拿大创办了加拿大世界交流中心(WEI),并获得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颁发的行政许可证书,向中国高等院校派遣教师。可由于中国学校在接收外教之后大多没有系统明确的教学安排,加拿大世界交流中心接到的外派教师的投诉越来越多,所以郭宇立萌发了依托加拿大世界交流中心自己在中国做英语学校的念头。

韦氏英语最早走的是与大学合作办学的股份制经营路线,大学出场地,经营由韦氏英语负责。经过不懈的努力,韦氏英语经各学院所在地教委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先后在北京、沈阳、石家庄、烟台创建了五所合办英语学院,并在厦门、青岛开办了直营学院。培训机构的连锁与其他传统行业如酒店连锁、药店连锁不一样,并不是简单模式的复制,而是存在一系列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教学模式、师资力量、学生程度等,每个连锁学校能否成功复制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师资力量成为了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我们的外教都来自于加拿大世界交流中心,因为有严格的筛选制度,所以无论在哪个城市的韦氏英语,教师的程度都是一样的。”郭宇立介绍。

“加拿大世界交流中心在加拿大多伦多和美国纽约设有办事处,每天都在面试老师。我们的老师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是母语是英语的北美籍的教师;第二是必须是有经验的大、中学老师,如果是年轻老师也必须是语言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毕业的,并将来是要计划从事教育行业的。”郭宇立表示。韦氏英语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的主导地位。韦氏英语的老师必须任教最少一个学年,其中50%以上的老师连续两年以上任教,“如果有老师一年后离职,我们可以马上从教师资源库中进行补充。”郭宇立表示韦氏英语不存在外教缺口问题。

同时,韦氏英语是全外教授课,没有一个中国老师,而且全部是全职的。目前市场中的很多英语培训机构都有外教参与,但很多学校的外教多是兼职性质,这在影响教学质量和品牌的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持续经营。因为对任何一所英语培训机构而言,稳定的教师资源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做“速食”教育

由于中国正处在一个讲求发展速度的社会里,所以目前英语培训市场中的很多学校多是追求学习速度的“速食”学校,而教育并不是一个以速度决定成败的行业。而且现在很多英语学校推出的自由学习计划,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学习的效果不言而喻,通过这样的学习虽然可能学会说一些英语,但却无法说好英语。韦氏英语的教学理念是“全英语”教学模式,以北京地区为例,主打课程是依高中或中专毕业学生、大专毕业学生及本科毕业学生专门设计的2500课时和850课时两种“英语语言+国际商务+全球化知识”三合一复合专业全脱产英语学习课程,毕业时分别可领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WECL英语学院学业证书和美国美联大学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并且加拿大一些大学承认韦氏英语的成绩,不再需要雅思和托福成绩就可以直接就读。韦氏英语的这种教育模式与现在市场中存在的英语培训机构是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也就完全不同了。

“学英语需要足够的时间并在良好的环境中系统学习的,”郭宇立说,“韦氏英语拥有全北美教师、全北美教材,以及全北美模式英语环境,我们认为学英语这三个必要要素缺一不可。韦氏英语等于是把一所北美的语言学校搬到了中国。”可以做一个比较,按韦氏英语一年36周900个课时计算,大学一周两个英语课时一学期36周72课时,等于在大学12.5年才能完成韦氏英语一年的课程,据介绍,韦氏英语60%的学生是大学毕业已经工作了然后全脱产来学英语的;40%是高中毕业后想要出国的学生,省去了很多到国外语言学校学习的费用。韦氏英语也在尝试少量针对非脱产和少儿的课程,但全脱产课程仍高达95%的比例。

目前,很多大的英语培训机构如华尔街、戴尔等都是采用的前后阶段中外教师分别授课的模式,这样模式产生的问题是,前期中国教师或非母语为英语的教师不一定能教最地道的英语,而到了后期会有外教老师难约请的问题。而韦氏英语解决了这个问题,全北美教师采用北美的教育模式,制造了一个“真环境”。日常的教学管理由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务长全面监督教学的实施,教务长对院长负责。同时,在外教从国外派往中国任教之前,他就会明确知道自己的教学任务,从而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避免了很多培训学校的外教到了学校之后才临危受命。与市场中其他倡导自由学习计划的学校不同,在韦氏英语学习的学生如果旷课超过5%就不能毕业。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韦氏英语的严谨教学态度。

正是由于韦氏英语十几年来秉承的对教育负责的英语教学模式,才使教学的成功达到了100%,并有信心和学生签订就业保证合同。对于未来的发展,郭宇立表示明年会建3-5所学校,不盲目追求扩张的速度。目前也有风投主动找到韦氏英语,“我们必须要一个明白韦氏英语的风投,因为如果一味追求扩张速度而不以教育为核心的话,学校很有可能跨掉。” 郭宇立的目标是要把韦氏英语建成中国应用英语教育最好的品牌。

用eBay模式做教育

eBay提供了企业间的交易平台,安博教育提供的则是标准化扩张的网络教育平台。

“网络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搬到网上。”安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安博)总裁及创始人黄劲博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绝大多数网络教育机构不同,安博采取的是“平台+渠道”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目前安博凭借其“学习流引擎”和全国数百所学校合作,销售收入基本上保持每年两到三倍的增长速度,并在2007年10月9日成功完成第二轮融资5400万美元,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教育领域最大一笔私募融资。

“安博希望做的,是创造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独特教学对话模式,一种以人为本的互动学习体验,这在全球教育市场之中也属于首创。”黄劲告诉记者,这种互动教育服务则是由其核心技术“学习流引擎”软件体现的。举例来说,在英语学习中,开始每个学生都一样,但学习一段时间之后,系统会通过对学生反馈的分析,了解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他们制订颇具针对性的学习进度和内容计划。学生还可以了解到自己在记忆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特长和不足。优质的学习内容通过软件的优化使安博脱离了“看视频、记笔记”的初级阶段,令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操纵自如。目前安博主要将这套系统应用在中小学及职业教育方面。

另外,这个平台系统有着强大的数据库,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一个详细的档案,将一个学生的学习数据分解成几十种不同的属性,以可视化的报告方式提供给老师及家长,并成为学生学习效果的监督者。即便某位老师并不认识其中的一名学生,但当他拿到这个详细的报告时,他也能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

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的同时能够获得老师的指导则是安博的另一项核心竞争力。在“渠道”的设置上安博采取了B2B2C的模式,目前在全国与500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本地老师(非内容提供商)则成了安博的拍档,是学生在使用这种技术工具中的一个引导者、问答者及群体学习的组织者。这种模式将统一的网络教学与面对面的师生辅导有机结合,避免了普通网络教育出现的老师与学生缺乏现实中的沟通,学生学习氛围不足,缺乏组织、引导和反馈机制的弊端。黄劲说:“渠道能利用我们的平台成为他自己的一门长期的生意。举例来说,一家规模较小的外语培训公司就能运用这个平台做远程授课,把生意低成本地拓展到外地去。这就像是eBay的模式,只不过安博提供的是推广教育服务的平台。”

全球会计行业继续教育掠影 篇4

英国:职业团体的重要活动

英国是会计师行业的发源地之一, 十九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世纪初, 苏格兰特许会计师 (ICAS) 、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 (下称ICAEW) 、特许公共会计师协会 (CIPFA) 、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 (ICAI) 、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 (ACCA) 、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 (CIMA) 相继成立, 迄今仍然是英国会计师协会六大巨头。在他们之中, ICAEW及ACCA是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会计师公会。

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会计服务需求逐年增长, 进入20世纪后, 会计师的服务远远超出传统的会计、审计和税务业务范围, 会计公司合并持续不断, 会计师职业成为跨国界的活动, 在英国成为职业会计师为很多人所向往, 会计师和会计类毕业生的数量剧增, 随之职业会计师人数剧增。

这使职业团体处于进退两难境地:不允许每名执业者加入协会, 会有人自行创建职业团体, 在苏格兰会计师特许协会成立后, 格拉斯哥、阿伯丁、伦敦、利物浦等城市也纷纷仿效, 成立了各种会计师协会;1885年, 因对英格兰及威尔士会计师协会的准入条件不满, 英格兰会计师联合公会成立了, 由此造成众多会计师团体各自为战的局面。但是, 如果接受所有的人成为会员, 人数一多极易导致团体内素质高低参差不齐的现象。

在两难境地之下, 英国会计师团体纷纷设立了考试制度, 职业继续教育亦成为英国会计师职业团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合格的会计师通过法令强制登记的制度, 被会计师团体领导人视为最有力的保护措施。因为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低水平的会计师, 限制从业人数, 最重要的是可宣称这种办法能最好地保护公众的利益。

以欧洲最大的会计行业组织ICAEW为例, 其继续教育制度的设置颇具灵活性与适用性。该组织拥有超过128000名会员, 主要分布在事务所、商业和公共部门。

该组织的会员后续教育规定, 所有会员 (不参加任何工作的完全退休会员除外) , 不论其所做工作是否获取收入, 均需按规定的要求完成后续教育。后续教育制度没有强制学时要求, 而完全靠会员自省并不断继续学习达到自身增值, 保持自身的高素质和执业的高水平, 以具备满足自己角色和责任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门技术。截止到每年的12月31日, 所有的会员 (除完全退休的以外) 均被要求, 就其当年的后续教育情况作出声明。声明的内容应包括:简单描述职务角色和所做工作及所需要获得的知识, 如自身期望和责任、期望产生的变化;做过的事情, 如同事讨论、询问专家、讨论会;反省自身在进行了发展提高活动后的不同和所产生的影响;在目前状况下对未来的计划。

为保证会员的声明不流于形式, ICAEW将对会员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查, 要求其提供与声明内容相对应的后续教育学习记录。抽查对象主要集中于知识更新频率较高的“风险人群”, 如担任理事会职位的会员, 对准备公开账目有责任的会员, 会计公司的合伙人或负责人, 或是在ICAEW批准的法定领域工作的会员。

为了开拓会员职业发展的空间, ICAEW还设计开发了公司财务证书、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证书等职业发展项目, 为会员及其他社会人员提供在职发展提高的机会和途径。后者面向所有财务报表的准备者和使用者, 而不限制在具有会计师资格的人员。目前已在22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该项目分为两级:一是初级证书, 向学员提供所有准则的广泛知识, 培养运用原则、概念和知识的能力;二是高级证书, 学员能解释财务信息, 评价国际准则的商业和系统影响, 提供商业建议。

香港:人性化设计

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的后续教育主要由多个专门委员会及关注小组负责, 其中专业进修事务委员会负责定期检查强制性专业进修政策、提出进修课程、监察强制性进修计划、认可培训机构、监察网上课程等工作。会员后续教育的课程主要由多个专业委员会及个别专业关注小组、参加活动者提出建议, 通过需求调查等方式收集会员所需后续教育信息, 然后由秘书处统筹安排各类课程。

课程的内容既有涉及会计、审计、税务等专业性课题, 也有涉及中国大陆事务、管理、以及语言等各种热门课题, 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年青执业会计师及中小型事务所设计的。后续教育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既有研讨会、研修班形式也有会议、小组讨论的形式, 既有短期早、午、晚餐小组讨论研讨会也有网上课程及长期课程, 方便不同层次, 不同需求的会员选择。

公会实行强制性专业进修制度, 除退休会员外, 其他会员每年必须进行最少40小时的专业进修, 执业会员还至少有15个小时是属于系统性的专业进修活动。专业性的进修活动包括阅读财经类书籍、参与各类公会认可的专业进修课程等;系统性的专业进修活动主要是指参加公会组织的各类进修课程。2008年12月1日开始, 公会的专业进修规定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规定并轨, 会员必须参加滚动3年累计120学时的持续进修活动, 每年至少要有20个学时是系统性的专业进修活动。

香港会计师公会的后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充满人性化且与实际工作挂钩。大至培训课程设计, 小至上课的时间安排、会员培训的通知、培训学时不足的提醒都做得非常细致, 公会力求使会员可以通过最简单的方式及时接受后续教育。同时, 还为不同兴趣爱好的会员组织各类兴趣小组, 以大小班教学交叉, 辅以交流会、研讨会等方式, 为会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增加了会员学习兴趣, 达到了后续教育的初衷。

日本:多元化形式 严格监督

2003年7月, 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重新修订了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的会则, 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和细则。

为使协会会员更好的理解后续教育制度, 及时履行后续教育制度中规定的义务, 正确及时把握各会员后续教育的培训完成情况, 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设后续教育制度推进中心, 主要负责防止会员不及时履行后续教育制度规定的义务, 而进行监督、指导、规劝和对没按时履行后续教育制度规定的会员, 采取必要的措施。

日本后续教育制度规定, 个人会员及准会员有每年必须完成40个时间单位以上的后续教育的义务。方式分为集中培训、自学、编写专业书籍和在培训班授课四种方式。

集中培训包括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地方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事务所内部培训、会员自发举办的集中培训。协会主办的培训班或研讨会通常会在每个会计年度伊始, 在后续教育内部报刊上公告年度集中培训计划, 并在培训班开始一个月前, 将培训班具体内容及安排, 以各种形式通知各会员。地方培训班或研讨会结束后, 要向后续教育制度协议会提交报告。事务所内部培训或自发的集中培训通常要向协会申请报批, 得到许可之后可实施集中培训, 培训结束后, 要向协议会提交报告。后续教育制度协议会通常会在授课师资和课程上给予一定的协助。为扶植和壮大本土会计师事务所, 日本政府赋予行业协会可灵活、自主的职责与权限, 而日本注册会计士协会的集中培训更多地服务于中小型的、本土的会计师事务所。

自学包括对指定文章的学习、专业书籍方面的学习和参加学术活动。日本会计师事务所对员工的教育非常重视, 强调自主学习, 所内集中培训只是自主学习的补充。《日本注册会计师新干线》是协会发行的行业杂志, 各会员可以通过阅读后续教育制度协议会在该刊物或后续教育制度内部报刊上的指定文章, 来完成后续教育。以自学方式选修的注册会计师均需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提交学习心得。

会员可通过编写专业书籍完成后续教育。专业书籍指通常能被购买的与注册会计师业务相关的书籍或论文, 也包括为出席各种学术研讨会撰写的报告等。还可通过在培训班授课完成后续教育, 限定于接受协会、事务所和自发培训班的委托, 为其培训班进行授课。

颁布了新的后续教育培训制度对单位的认定方式之后, 协会为每位会员制作IC卡。当会员参加协会认可的集中培训时, 可以直接刷卡, 协会主机会自动记录培训单位。采用其他形式的后续教育可以以传真、邮寄或进入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主页界面进行登录的形式进行申报。每位会员的后续教育的完成情况会随时生成动态结果, 会员可以随时进入协会网页进行查询。每年9月末和12月末, 后续教育推进中心对没完成后续教育50%培训单位的会员进行提醒, 并于10月末和1月末发出书面通知。

集中培训的课程大致分为职业道德、制度、会计、审计、税务、咨询、非营利企业、不同行业等十类讲座。课程开发以事务所第一需要为前提, 强调目的性、计划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课程开发的参与人员和课程讲授的教师多为本行业的资深实务人士。授课教师在授课前, 通常会与课程开发人员和教材编写人员一同备课, 而且要进行事先的培训。

新颁布的后续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 是将后续教育作为会员的义务规定下来, 强调后续教育的强制性。据日本注册会计士协会当年的调查报告显示, 强制后续教育制度实施后, 完成规定单位后续教育的比例由之前的70%上升至93.8%。

美国:把握培训需求 了解职场动态

美国会计人员职业后续培训方式, 目前分为五种:课堂培训、在岗培训、在线课程、远程教育和自学课程。目前在美国比较普遍的一种做法是, 在课前将课程知识部分借助于网络系统传播给学员, 课堂教育则主要是学员之间的相互讨论和交流。这种教育方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 学员听”的课堂教学方式。

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项目在美国从总体上, 可以划分为学位项目和非学位项目。学位项目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于被政府权威组织或市场所认同的学位。非学位项目通常是指短期培训计划。短期培训计划又可分为两种类型:定点培训项目和公开培训项目。定点培训项目的权威性来自于公司的委托, 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取决于所在公司对学员培训的要求。公开培训项目的权威性主要来自于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只有一流的教育机构所提供的一流的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课程, 在社会公众中才有可能产生广泛的认同性和号召力。

美国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项目设计的关键在于把握培训需求。而培训需求主要来自于市场对培训课程的期望。这种期望可能产生于新技术、新政策、新职业规范的出现, 也可能产生于行业当前所面临的种种挑战。项目设计人员要了解和把握这种期望, 一是设计者自身对所在行业的发展要有相当的了解和职业敏感性, 二是在实施项目设计前要进行广泛的市场问卷调查, 从而才能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课程开发是影响项目培训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在课程开发的阶段, 通常要经历立项、审批、实施、试验、评价几个阶段。在立项阶段, 首先由培训机构项目负责人提出项目立项申请, 以及项目所要达到的目标, 然后报请培训机构最高管理当局审批。若获准立项, 便可确立项目预算。然后, 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预算, 组织会计、审计、信息技术、演艺、心理学、教育学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协同工作。开发工作基本完成后, 组织一定数量学员就此门课程进行试培训, 广泛听取学员意见, 评价课程开发质量, 进行修改完善。最后, 研发中心根据课程开发质量和课程评价结果, 决定是否批准作为正式课程发布。

德国:空余时间见缝插针

在德国, 从事会计审计师职业的为该国行业内的高级会计人员, 由于其职业要求较高, 德国法律规定, 会计审计师每年至少要参加20个学时的再培训。会计审计师研究所就担负着培训和再培训的任务, 需要提前拟定培训计划, 有面向刚进入实习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的培训, 也有针对国家考试考前辅导的培训, 还有大量的针对专业人员知识更新的再培训内容, 时间不等, 大多都是利用休假等空余时间进行培训。

在线教育行业 篇5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教育市场总规模超过9万亿元。2017年,二胎政策开放的第3年,也是机构大爆发的一年。早教、少儿、K12、出国留学等模块,都涌现了一批批新的机构。

受益于中国网民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国内在线教育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线教育等一类的民办类教育规模也日益扩大。那么如何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民办教育中胜出,就必需了解2018年民办教育行业将如何发展,有何趋势?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教育市场总规模超过9万亿元。2017年,二胎政策开放的第3年,也是机构大爆发的一年。早教、少儿、K12、出国留学等模块,都涌现了一批批新的机构。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显示:2012-2016年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快速发展,从2012年697.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85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66%,增长十分迅速。

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85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7.7%。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402亿元,2018年将有望突破3000亿元。

受益于中国网民规模的稳步增长以及国内在线教育技术的不断成熟,在线教育不仅吸引了大量用户在线学习,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加入在线教育行业大军。

数据显示:2012-2016年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快速发展,从2012年5957万人增长至2016年的1.12亿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18%。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1.12亿人,同比增长19.8%。预计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达到1.35亿人,到2018年用户规模将超1.6亿人。

对于在线教育的不断兴起,像在线教育等一类的民办类教育规模也日益扩大,那么如何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民办教育中胜出,就必需了解2018年民办教育行业将如何发展,有何趋势?

2018年民办教育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教育+互联网”持续喷发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显示:预计2018年在线教育产业规模将突破3000亿关口。前几年,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教育培训行业,科技这个看似和教育不搭边的领域,开始改变教育的走向,顺便完美诠释了啥叫跨界。

如今,这股热潮不降反增,除双巨头新东方、好未来主动转型外,各种在线教育新锐公司也是层出不穷,受到资本的热烈追捧,在线教育用户边界不断扩大。同时,各种线下教育培训机构为抢夺生源也拼尽了全力,在单纯的做地推、发传单之外,开始使用互联网工具进行推广宣传,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教育+互联网”在未来仍会继续喷发。

“教育+互联网”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不可避免。互联网科技的进步,在深层次改变教育产业升级换代,带来教育行业商业模式,教研模式,市场运营模式的改变。

2.教育初心的回归

在线教育对线下教育的冲击是必然的,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教育,重点依旧在“教育”二字,品牌、师资、产品,仍旧是决定学校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对消费群体的服务和教育效果势必成为选择关键因素。

在线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对传统教育机构带来巨大冲击,而如何在冲击之下维持自身优势,大力重视教研效果和教学效果,逼迫着教育机构回归到教育的初心上。在刚需的市场上和无压力下,教育机构发展与钱离得很近,也因此离有效教学效果更远。

互联网带来新渠道和营销模式,同时诞生了新的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教育思维的结合,得到颠覆性的变化。如徐州雄展教育,用伯索云学堂配合线下教学来做教学服务,从学生的需求切入,在教学服务上深耕细作,通过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成长为一家千万机构。3.强化口碑和产品重要性

大部分的教育机构,都是通过优质教学体验、教学服务、教学效果的产出,实现口碑上的传播。现在机构的发展趋势就是招生任务下沉。

从营销层面来讲,教培机构的基石必须而且绝对必须是“内容服务”,宣传单页或各种网络宣传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正慢慢下降,唯有优质的、能及时体验的内容才是吸引学生和家长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所以,教育机构优质内容的传播,除了提高机构口碑,更重要的是可以赋予它招生的属性。4.单一产品走向多样化垂直产品

在教培行业,1对1一直是利润大的产品模式,但是随着获客成本、师资成本等上升,导致1对1利润下滑。因此,越来越多1对1教培机构发展小班教学,而移植到在线教育平台,刚开始平台模式基本是以1对1为产品模式,在2017年随着VIPKID等在线机构尝试,小班教学模式得到充分证明和商业模式跑通了。对于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展中的教育机构,在深耕自身领域的同时,为了能够让用户重复消费,也应积极发展各类在线教育产品。

如广州明师教育集团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线上微课堂;扬州夏恩英语通过伯索云学堂的作业功能,实现师生线上绘本阅读模式;江苏书人教育集团、长沙糖果数学针对学生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之前,通过微课录制方式,录制针对本次考试的考点及习题,上架教育超市,供学生购买观看。

5.线上外语是最火赛道

K12在线教育是未来市场所在。

2017年线上外语发展速度快,而在2018年,发展速度会有明显的放缓。但是速度的放缓,会暴露出行业和机构问题和矛盾。科技的进度,以及新一代网络原生用户客户的成熟,会导致K12在线教育市场增长加速,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上科技的教学模式。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小学到高中总人数为1.66亿人,粗略估算,目前课外培训市场规模约4700亿元,预计到2020年K12课外培训规模可达6500亿元,而当前K12教培行业的在线渗透率仍非常低,面对超大市场和低集中度,又兼有新技术、新模式变革的驱动,线上K12教培就是一块待开采的金矿。

6.虚拟产品和线上支付意愿快速提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支付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4.48亿,大众愈加趋向于在网络上购买商品,线上支付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大众对音乐、阅读等线上虚拟产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为在线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教育行业O2O趋势明显。

传统行业看好在线视频 篇6

社交发展助用户持续增长

目前,在线视频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自制剧,是由在线视频自行选择题材、组织剧本、拍摄内容等,既保证了内容独一性,又节省了版权采购费用,目前有资本的视频网站大多已经开始拍摄自制剧;其二为影视剧内容,指个视频内容时长超过10分钟,由正规的影视企业制作的视频内容,节目内容以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等为主;第三种则是UGC内容,泛指非正规影视制作公司出口的影视作品。以个人用户制作的内容为主,通常时间较短。

2010年中国使用过在线视频服务的用户总数达到了3.27亿人,同比增长41.7%,从用户的增长曲线来看,2007-2010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用户增长高峰。来视频行业用户受互联网用户的总量的限制,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预计到2013年,用户规模将在4.83亿人左右。

根据iResearch艾瑞咨询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在互联网各项服务中在线视频的月度覆盖人数比例在第三位,前二位是搜索服务和社区交友,在线视频月度平均覆盖人数比例已经超过85%。艾瑞分析认为,2010年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视频行业带来了新活力,微博和SNS用户大量传播UGC内容,对提高视频行业用户渗透率作用显著。

广告将成主要收入来源

2010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为31.4亿元,同比增长78.1%。艾瑞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在线视频的市场规模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广告收入。中国在线视频行业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广告收入。首先目前视频网站的广告价格处于相对低价状态,还有较大的提价空间;另一方面,广告主在视频领域的广告投放预算也大幅增长。二是用户付费。除广告以外,在线视频的其他商业模式也日趋成熟,特别是热播影视剧版权方,为了拉长影视作品的发行周期,在电影下档后预留一段时间供用户付费收看。虽然目前收益尚无法和广告相比,但艾瑞分析认为,一旦用户养成付费收视的习惯,这块的市场前景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版权收入。版权收入一种是以乐视网、激动网为代表的企业掌握大量版权资源,通过版权分销渠道赢利;这个模式对企业资源要求很高,但收入稳定,商业模式清晰。另一种则是视频运营商通过资本注入,渠道合作等方式介入上游的影视制作领域,获得影视作品的分销权,开拓版权收入来源。

艾瑞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在线视频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广告市场,即使在用户付费和版权市场没有太大起色的情况下,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预计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160亿元。

艾瑞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7.7%,达到21.5亿元,在未来两年广告收入还将保持50%以上的增长率,预计2012年广告收入将达到67亿元,2012年后增长率虽然会有所放缓,但还是领先于整个互联网广告的发展速度,2014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0亿元左右。

传统行业加大投入 迎来上市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2011年2月,在线视频行业的投资案例共有7起,涉及企业7家,总金额达2.4亿美元。融资企业数量及融资金额都高于2009年。从目前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投资人对于视频网站短期亏损有心理准备,面对有上市希望的获利期企业过亿元的投资还有可能出现。2010年底是中国在线视频行业上市潮的开始,一批有能力上市的公司将在2011年开始发力,其中土豆、迅雷、PPS、PPLIVE、激动网等排名靠前的企业都有上市机会。

高职应渗透行业文化教育 篇7

关键词:高职,渗透,行业文化教育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规模日益扩大, 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为行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当前, 高职教育的发展已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向内涵提升, 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高职教育要及时更新观念, 确立新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针对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类型的特殊性, 高职人才培养的适应性突出表现在对行业企业的适应。

当前, 行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演变为行业之间的文化竞争。因为行业文化是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隐形力量。

行业文化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行业文化是指该行业在人类文化、社会文化和经济文化背景中逐步形成的与本行业相关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理想情操, 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业经营理念、思维和行为方式, 并为本行业员工所认可并恪守的精神体现。如果说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 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 一个行业的文化发达程度和特质内涵, 也深刻影响着行业的发展模式、制度选择、政策取向以及各种资源开发和生产要素组合的水平, 从而也深刻影响着行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水平。优秀的行业文化, 对行业的发展具有价值导向、群体凝聚、精神激励、氛围熏陶等重要功能。

价值导向功能行业文化能够把职工的个人目标引导到行业发展的宏伟目标上来。通过行业先进文化的熏陶, 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 自觉地为实现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 从而成就行业稳固而持久的生命力。

群体凝聚功能行业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价值观念, 一旦被员工所认同, 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 从各方面把员工团结起来, 形成巨大的凝聚力。通过这种凝聚作用把员工的个人命运与行业成败联接起来, 产生对行业的归属感, 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使行业员工凝聚向心力, 形成巨大的整体效益。

精神激励功能行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规范和观念体系, 当其内化为行业员工的行为规范后, 就会使行业员工对行业目标产生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 强化员工的进取心和使命感, 激励员工为此付出努力, 实现行业发展目标。

辐射熏陶功能行业文化不仅在行业内部起作用, 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行业在生产经营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直接反映出行业的价值追求和管理水平, 必然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如果某种行业具有优秀的文化底蕴, 其他相关行业就会自觉效仿, 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种辐射熏陶作用。

国内外高职教育应对行业发展的策略抉择

当今世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都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在国外, 职业教育为了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密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根据行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如德国采用“双元制”职业教育, 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职业技能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 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新加坡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 结合本国国情, 采用“教学工厂”的教育模式, 使学校成为企业的科研开发中心, 企业成为学校的生产、实习基地, 融理论教学于实践中, 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 融专业教学于行业要求中。这种模式能够确保有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工业界的需求挂钩,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 并能培养学生的群体协作精神与实际应用能力,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较好地适应行业文化。

目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根据社会经济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 主动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 加强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 不断改进专业建设, 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一线技能人才, 但存在“唯专业论”的倾向。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培训, 它不仅要考虑行业对实用技能的需要, 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及行业文化的要求。为此, 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在努力探索培养“全能型”人才, 在教学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结合的成功育人之路;有的高职院校提出“和谐职业人”的概念, 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人文素质和谐统一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 对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高职教育要想培养“适销对路”的行业人才, 还要对行业文化进行研究, 了解行业文化对人才的要求, 根据要求改进教育教学模式, 将行业文化有机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对行业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就业后能够顺利融入行业文化氛围, 从而促进学生自身更好地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适应行业文化发展的紧迫性

高等职业教育直接为行业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人才, 其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 在于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 是否与时俱进和“试销对路”。应对行业发展取向文化层面竞争的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务必要审时度势, 改革教育模式, 优化教育内容, 顺应行业文化发展需求, 培养适应行业文化发展的技能人才。

根据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反馈的相关信息, 我们发现,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较好地掌握了行业技能和技术, 但缺乏对行业文化的理解, 不能很好地适应本行业的工作环境或制度管理, 对基于行业发展的继承性文化、支撑行业发展战略的前瞻性文化、提高行业整体绩效的实效性文化、体现行业个性及管理个性的独特性文化不能融会贯通, 因此, 不能和谐地融入行业的文化氛围中去, 既影响行业的发展, 也影响自身的成长。如何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顺利地融入行业的文化氛围, 不仅是行业管理者要着力考虑的问题, 也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高职渗透行业文化教育的可行性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校园文化, 在文化本质与结构方面与行业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 这为行业文化的渗透提供了可行性。

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本质内涵的一致性为两者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同属于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两种亚文化, 尽管两者在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 但对于文化本质的内涵, 即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意识形态的理解是一致的, 本质的一致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具备互相融通的共性, 可以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结构的相互匹配为两者融合疏通了渠道就结构层面而言, 校园文化和行业文化结构均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 因此, 两种文化结构互相匹配, 有利于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就校园物质文化来讲, 学校的实验实训基地可以设计成工厂的模式, 学生可以完全感受在行业物质文化的氛围之中。就制度文化而言, 学校可以引进先进行业的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 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体会到行业相关的管理文化。

高职院校文化的开放包容性为行业文化的渗透拓宽了空间高等院校的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建设目标决定着它的文化必须具有包容性。高职院校的文化具有同本科院校一样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同时也有其独具特色的专业技能性。这两个特点为在高职院校的文化教育中渗透行业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任何一种文化, 只要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都可以融会其中。

高职渗透行业文化教育的意义

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行业生产管理一线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所以, 高职院校必须立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行业需要作为办学目标, 面向就业市场, 面向生产一线, 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有的放矢地培养专业对口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决定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在什么样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如何让学生毕业后迅速地适应现代行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自然融入现代行业文化的环境氛围中去, 成为现代优秀行业文化的建设者, 完成从“自然文化”到“自觉文化”的顺利转变, 实现“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平稳过渡, 促进高职教育“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迅速转变。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先进的行业文化教育。

有利于行业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剖析行业文化的内涵, 对于高职院校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规格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学校教育教学可以根据行业文化发展的要求, 改进教育教学模式, 完善培养目标, 学生在校受教育期间就能逐步感受行业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融入行业文化氛围, 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员工, 促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助于实现高职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求针对高职学生而言, 生存的第一要务是就业, 能否敲开成功就业之门, 关键在于自身的条件是否符合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由于行业企业的竞争已经上升至文化的层面, 所以, 高职学生有必要接受相关行业文化的教育, 与时俱进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高职教育应努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才能取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同时, 学生的“试销对路”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和发展潜力, 为行业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正实现行业、学校与学生三者共赢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马庆发.当代职业教育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OL]. (2006-12-20) .http://www.tech.net.cn/research/segment/arm/1270.shtml.

物联网在教育行业的应用 篇8

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强调物品的关联, 是指通过传感设备将现实中的各种物件相互连通, 由此而形成的网络, 连通的每个物品都有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标识, 这也方便了管理和共享。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 其核心依然是互联网, 延伸到了物品和物品之间, 实现信息通讯和交换, 互联网的信息传递是人与人之间, 物联网则可以达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 扩大了信息交换的范围。

2 物联网的特点

2.1 连通性

连通性是物联网的最本质的特征, 物联网的连通有三个维度, 分别是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和任意物体的连通性。[1]

2.2 智能服务性

物联网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数字化和网络化, 生活中的各个事物通过智能化的方式相互关联起来, 网络也变得更加智能化, 物联网可以通过感知人们所处的环境状态, 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做出正确的判断。

2.3 技术性

物联网是通过技术变革产生的, 这种先进的技术代表着未来计算机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的发展对于其他的很多技术也有很强的依赖性, 例如传感技术、纳米技术等现代化的先进技术。

2.4 嵌入性

物联网的嵌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各种各样的事物是嵌入在我们处的生活之中的, 其二是物联网提供的网络服务将紧密的嵌入到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中。

3 物联网的结构体系

3.1 感知层

物联网的第一个部分是感知层, 顾名思义感知就是采集物体的信息, 例如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二代身份证, 我们可以用身份证去买票等等, 实际上二代身份证就是一个信息采集工具, 里面包括了所有的原始信息和将来可能会有的记录, 通过读取器将这些信息读取出来, 因此简单的来说身份证就是一个智能卡。

还有一种采集模式是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不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工业上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最早运用于军事战场,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在的传感器的体积可以做的非常小, 最小的可以做到纳米的体积, 这样的传感器人眼是无法看到的, 传感器可以传感温度、湿度等等, 伴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未来的传感器可以做的越来越小, 其价格也会越来越便宜。

3.2 通信层

通信层就是把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后台的系统, 比如计算机或数据中心, 都可以作为后台系统, 传输的过程就被称作为通信层。通信的方式多种多样, 有有线、无线、手机网络等等, 通信层在物联网的架构中是十分重要的。[2]

3.3 应用层

即专业软件和服务, 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分析、计算, 然后应用在社会的各个专业领域, 例如旅游、农业、军事、环保等等。应用层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 软件是指在应用层使用的各种分析、应用和挖掘数据等软件, 硬件则是指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等。

4 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

物联网有可能提供给人们一个完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物联网的价值更大的在于对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应用, 虽然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但未来却有着无穷的可能性。[3]

4.1 建设全面、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

在建设教学管理体系方面, 利用物联网的技术, 对于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评价和考核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而促进保障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的形成。教师可以利用物联网系统自动统计学生的学习情况, 院校级的管理部门也能运用物联网技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 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利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对于学生在校内的行踪进行监控, 降低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弹性修学模式,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课程进行修改, 选择自己喜爱的感兴趣的课程, 在需要进行考试时连接到试题系统。建立教学评价系统, 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双向评价, 通过评价调整教学或者学习的进度, 提升学习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

4.2 构建创新、开放的教学模式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更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 在这个模式中, 学习者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物联网资源, 在学习的同时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学习者在学习后进行反思、总结, 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 并与物联网上的其他学习者共享。

除此之外, 将物联网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还有利于对协同、协作模式进行支撑, 克服原有模式中的障碍, 激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并且整合协调多学科的能力。

4.3 拓展学习空间, 培养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物联网技术能够为学习者的普通学习、课后学习等提供环境, 学习空间的拓展对于学习者主动学习和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针对性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习者可以通过物联网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与传感系统相结合, 学习者就可以学习集成应用领域内的多种科学。

物联网的感知特性还能够让教育者有效的管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而是涉及到很多方面, 目前物联网的研究主要在于物流管理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尚不多见, 但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逐步成熟, 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借本文抛砖引玉, 希望可以为物联网在教育行业应用的研究员和实践者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物联网是由信息系统和物理系统高效融合产生的, 是通过传感设备将现实中的各种物件相互连通, 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每个物件都有特定的标识, 便于识别和管理。本文从解释物联网的定义和特征出发, 了解物联网的基础架构, 从而探讨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联网,教育,传感

参考文献

[1]刘陈, 景兴红, 董钢.浅谈物联网的技术特点及其广泛应用[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1 (09) .

[2]吕廷杰.物联网的由来与发展趋势[J].信息通信技术, 2010 (02) .

短焦投影机助力教育行业 篇9

随着平板电脑、移动应用程序、社交网络、数字化内容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智能化教育、数字化教学技术的运用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我国, 被动式教学方式与理念也正发生着变化, 促使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向着多向互动的“智能化学习”模式转变。理光在中国有多年OA办公领域的品牌积累, 并始终致力于推进智能化教育的普及工作。同时, 作为全球3LCD投影机光学引擎的主要提供者, 全球最大的短焦距镜头设计、研发和提供者之一, 以及全球顶级光学、电子光学设备供应商, 理光在图像和影像领域积累有广泛的核心技术———例如激光技术、非球面镜技术、电子相片技术、影像处理技术、半导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等, 这些都成为了理光投影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也充分展示了其在教育行业解决方案的优势。

在本次展会上, 理光展现了旗下全新系列投影机:桌边系列和短焦系列, 分别是PJ WX3340N、PJ X3340N和PJ X3340三款桌边系列投影机, 以及PJ WX4240N、PJ X4 240N、PJ K320、PJ K310四款短焦系列投影机。全新系列投影机均采用了理光高清镜头, 并且运用了理光的NCE (Natural Color Enhancer) 自然色彩加强技术, 使投影机的色彩更生动、更逼真。

通过对性能的优化和增强, 将动态对比度大幅提升, 缔造出自然真实的缤纷色彩和水晶般清晰透彻的高清影像。其次, 通过Quick Projection网络使用软件, 可以将一台PC的内容同时投射到四台投影仪上, 配合理光推出的具有互动功能投影机和互动软件, 构建网络教学、与资源共享一体化的数字化互动课堂。

确立在线用车行业的合法性 篇10

专车、快车、顺风车为用户带来方便,创造了就业机会,却在全国各地屡屡被限制甚至取缔。这是一个信息时代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权力的边界。

互联网带来的改变既深且广,像覆盖地球的大风,吹动了人们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社会的结构,组织的形态。制度本是人造物,没有先验的属性,无须膜拜,应该随着人的需求改变。

但有人因为私利,常常抱着制度不放,不仅抱着不放,还挥舞制度的大棒猛击新事物。他们是反改革的。 此刻在线用车产业在绑缚中挣扎,正是一个考量公众态度和立法智慧的试验场。

头绪很多,我们一个个来。先理出极人群,最支持和最反对在线用车的人群是哪几个?最支持的人群至少有两个,一是用户,一是在线用车的从业者,最反对的人群至少有一个, 从现在的出租车行业中获益、不希望改变现状的人。后者中,反对最坚决的,当然是占据垄断地位的出租车公司的股东和运营者,其次是一些业务量受到影响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司机的反对值得认真对待。境内境外多个城市发生出租车和在线租车司机的冲突事件,有些到了暴力的程度。综合分析,反对的情绪主要来自“相对剥夺感”——凭什么在线租车司机以如此低的门槛入行,又不用受到沉重的盘剥(份子钱、管理费等,各地情形不一), 传统出租车唯一的优势仅仅是可以接受扬手招车。 而且所谓的优势还不一定带来好活儿,因为禁止拒载,出租车司机们常常面临无可回避的拥堵或长距离空驶。

找到支持和反对的人群之后,紧接着需要提出的问题就是,经济领域的法规制度应该以什么为目的?答案显而易见,是保护公民间互惠的交易,而不是固化行业竞争格局。

把顺风车和在线租车分开看。顺风车或拼车是自然的,环保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法律支持。设想一下,川藏公路上,天地苍茫,人烟稀少,旅行者招手搭上一辆顺风车,和驾车者分担一些油钱,他们的行为应该受到法律制裁吗?顺风车能被污名化成“黑车”吗?搭顺风车,乘客支付油费或酬劳,是世界性的现象,对双方有利,还节能减排,应该大力提倡,如果反而限制,政府权力的手就伸得太长了。

再看专车、快车等在线租车。把它们界定为经营活动,没问题。主张经营活动需要纳税,问题不大——其实不是所有的经营活动都需要纳税,如我国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了农业税。让在线租车纳税很简单,通过网站征收就可以了。税不是在线租车行业存在的障碍。

另一套说辞是“不安全”。有在线出租司机在运营中犯罪,也有传统出租司机在运营中犯罪,两者哪个概率大,我没见到数据,总体而言在国内属极罕见。保险不健全?那就设计险种,加强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司机资格审核不够?那就更加严格地审核。都不难做到。说乘客没有评估乘坐在线出租车安全性的能力,因此要禁掉,属于典型的“家长思维”立法,把公民视为未成年人,剥夺了他们评估和承担风险的自由。

如果找了 种种理由,只不过是为出租行业的垄断利益服务,实在说不过去。尝试在大城市开设出租车公司的人知道,严格的准入制度筑起了饲养垄断的围栏。三桶油垄断,说它们关乎国计民生,人们可以理 解 。 电信业垄 断,说是为了支持普遍服务和确保信息安全, 人们可以理解。面向个人的交通服务业垄断, 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线教育行业 篇11

其实“颠覆”与否,主要看三点,一是产品,二是技术,三是用户习惯。

首先说说产品。不管是留学也好,培训也好,都是一个注重服务与体验的行业,考试还是考试,申请还是申请,哪天不再瞄着这个目标走了,那我们就可以说是一个“颠覆”了,而目前,能做的就是从细节从流程从模式去进行细微的变革,也就是时下热门的“微创新”。

真正需要从产品端去做的,也最有可能成功的,就是内容。我们知道,就留学培训来说,内容方面其实是一个大的退步,从12、13年所谓的“猜题”到14、15年大面积的“真题”,重视教研的机构活不下去了,能拿到或者说舍得拿题的机构,都大发横财,于是整个行业的浮躁愈演愈烈。而从14年起,几大出题官方都在大力打击泄题,虽然目前来说成效不高,但始终会是一个大趋势,因为,从产品上来说,加大对内容方面的投入,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也会是一个未来的趋势。拿运营来说,有内容,就不至于被人蹂躏,在座的都是管理者,这个您比我更懂;再从时下热门的考试比如SAT来说,如果这一两年还是解决不了公信力的问题,那估计大学会另找门路,甚至于会是几个大学联合或单个大学单独出题都难说,真的出现这个情况,那对于培训行业来说,会是一个灾难。当然,我估计这个情况对于如今还在孜孜不倦做教研的机构来说,是最希望看到的,对吧。

而留学行业,大家都在说留学中介服务是一个标准的非标行业,但是我认为,留学中介服务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标准化的,同样是内容的原因。我不是专业人士,我也只能说流程化和一些显性的内容上去说留学,所以这里我就不讲了,有兴趣的可以会后细谈。

第二,技术。其实现实中,教育尤其是国际教育,应该算是最早开始拥抱互联网的行业之一,从01年开始,这个行业的机构已经普遍触网,但是因为行业的特性,却是让人感觉变革促进最慢的行业之一。而前几年VR技术的出现,行外一片惊呼,在线教育的春天来了,但是事实上,不管VR、AR,还是MR、CR,都还没能解决最根本的F2F的体验问题。短期3-5年,我相信没有可能,而中长期,不排除这种可能。虽然前两年资本对此的追逐非常热,拿新三板来说,广证恒生的数据显示,到今年4月底,新三板上市的教育企业超过100家,其中涉及在线教育概念的占绝大多数,但是,盈利的没几家。他们不缺乏资本,再新潮的技术也可以去追逐,但为什么难以盈利,这也就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了我们提示,在这个行业,技术并不能解决未来,或者说,还没有足以成熟的技术足以给行业的“颠覆”做支撑。

第三,用户习惯。用户习惯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没有什么线上线下之分,差别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所以不管是叫“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怎么方便怎么能达到效果,多重复几遍就成了习惯,没什么多高深的东西,但也不说什么随随便便就可以重复的东西。

在线教育行业 篇12

关键词:旅游,职业,诚信,教育

0 引言

旅游研究在中国起步较迟,相关理论都在不断地创新,旅游职业教育更应当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行业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打造旅游品牌,诚信是核心。提高旅游行业的诚信形象,从业人员是主导,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教育,旅游职业教育是主力军。旅游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诚信教育是重点。在以往的旅游职业教育当中,存在只注重操作程序教育,忽视诚信素质教育的现象。笔者认为诚信教育应当提到旅游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根据自己长期地旅游职业教育经验和对现实当中诚信的综合分析,对旅游职业教育中诚信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性研究。

1 旅游职业教育中诚信教育面对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的大环境亟待诚信教育

现在社会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任何交流、沟通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都要遵守公正、公平的法则。人与人要诚信,国与国要诚信,整个社会都需要诚信,诚信是检验交往是否成功的试金石。现在各行业、各部门、各企业等社会个体和整体都在树立诚信形象,构建诚信体系,给我们的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诚信教育。

1.2 旅游业大发展需要诚信

从1949年11月第一家旅行社诞生起,新中国旅游业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在1978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仅为180.9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3万人次;旅游创汇2.6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41位。到2010年,我国旅游入境人数将达6400万~7100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80亿~410亿美元;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20亿~2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0000亿~10500亿元人民币;两项合计总产出值将达13000亿~1400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达8%[1]。中国将初步跻身世界旅游强国之列。能否跻身世界旅游强国之列关键靠旅游诚信。

1.3 旅游从业人员总体诚信教育不够,旅游投诉大部分都源于诚信

经常看到关于旅游诚信方面的报道,如旅行社擅自减少旅游景点、擅自增加购物地点与自费娱乐项目、擅自改变住宿饭店、擅自降低住宿饭店、餐饮、交通工作标准、旅行社领队旅游中擅自离开,造成游客滞留等等[2~4]都源于诚信度,这些都反映了旅游从业人员总体诚信教育不够,急需解决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

1.4 职业教育当中没有把诚信教育提上重要日程

职业教育当中只注重理论教育、技能教育而忽视了诚信教育,没有把诚信教育提上重要日程,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就处处碰壁,不是因为他技能差,而是因为存在诚信缺陷,所以我们的旅游职业教育要把诚信教育放到重要位置来。

2 旅游职业教育加强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2.1 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学校、家庭对品德教育的弱化,以及法制不健全、竞争无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我们大学生中还存在许多不讲诚信的现象。以诚实守信为切入点,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它对于深化素质教育,净化校园风气,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都有重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的旅游职业人才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诚信的力量,净化旅游当中不正之风,倡导文明诚信之气。

2.2 社会需求,诚信已经成为判断一切社会行为是否正确的试金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在大学生中进行诚信教育,是当前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切入点,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现代化伟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最可宝贵的品质。

不论是人际交往,还是日常工作,最让人觉得珍贵的就是一种信任的感觉,而这种感觉的来源就是诚信的品质。诚信对于社会来说,是最可珍重的氛围。不论社会的制度如何,社会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诚信的氛围。缺乏诚信的社会是危机四伏的,因为人会因为没有人可以相信而感到绝望和孤独。诚信已经成为判断一切社会行为是否正确的试金石。

3 旅游职业教育加强诚信教育的对策

3.1 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诚信教育

在旅游操作规范教学过程中要讲清为什么,同时举例说明诚信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吃透书本中的理论内容。例如导游为什么不能擅自改变住宿饭店?就要认真的把诚信理念贯穿其中,导游是接受旅行社的委派根据旅游合同或约定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人员,如果擅自改变住宿饭店就违背了合同或者事先的约定,就失去了诚信。还可以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南京冠生园集团,因为用过期的馅加工月饼,被媒体爆光后,企业就一败涂地,为什么?诚信。

3.2 提高旅游职业教育教师的诚信素质

要想学生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诚信素质教育,让教师在生活当中、在教学当中都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用诚信的言行影响我们的学生。注重教师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道德意识教育,让老师参与到旅游一线当中去,体会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3.3 开展主题活动,注重学生诚信人格魅力的培养

开展“我诚信,我美丽”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DV短剧、话剧、小品、辩论赛、调查问卷、集体宣誓、集体签名等形式,引导大学生们积极讨论诚信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生的重要性。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尝试建立一套有特色的诚信教育体系,注重学生诚信人格魅力的培养。

3.4 诚信体验教育

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高目标、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无人售报”活动;组织学生在街头商场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观的调查;建设校园网站,要求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开展以“诚信在我身边”为主题的征文或演讲比赛,引导学生把目光放到周围和自己身上;聘请事业成功的校友回来讲“企业家论人生素质”,让学生感受诚信对事业成功的作用;定期召开关于诚信的主题班会、讨论会,让学生自己解析诚信,关注诚信;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于诚信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彰,树立宣传典型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诚信观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旅游职业教育来说除了进行以上的常规诚信实践教育以外,还要进行旅游诚信体验教育,即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实践,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没有诚信服务是什么样的感受。

参考文献

[1]何光暐.中国旅游业50年[M].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2]潘之波.论旅游企业诚信建设与导游管理[J].江苏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98-100.

[3]叶朝坤,罗有贤.区域诚信旅游发展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3):37-39.

上一篇:中国利用外资新趋势下一篇:贵州省兴义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