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价值管理

2025-01-11

合作学习价值管理(共6篇)

合作学习价值管理 篇1

随着合作在社会生活与工作中越来越重要,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基本价值追求。然而, 教学实践中的合作学习往往“追求的是形式上的、表面上的热闹, 摆‘花架子’、‘走过场’, 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1]。这既是实践者对合作学习价值的理解不深入导致的结果, 也与理论研究者轻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研究不无关系。因此, 加强合作学习的价值研究, 明晰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与目标, 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真、善、美:合作学习的基本价值

所谓合作学习, 是一种利用小团队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们一起学习使每个人的成绩尽可能地得到提高。作为一种方法或技术, 其本身不具有价值, 只有当教师和学生利用这种方法或技术以达成某种教学目标时才能构成价值。因为价值是指作为主体的人的需要与作为需要对象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2]因此, 思考合作学习的价值即思考合作学习这种方法与师生所追求教学目标的“特定关系”。

1.求真:合作学习的基础性价值

“真”指认识、知识、思想内容的真实性、真理性。作为客观性的“真”本身不构成价值, 但把“真”理解为人们追求思想、行为与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统一时, “真”就具有了主体需要的属性, 构成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也就形成了价值, 即真理的价值。合作学习中“求真”价值即师生通过合作学习这种结构和形式追求知识真理性的一种境界, 表现为通过合作学习师生可以更为客观有效地理解知识本身所代表的客观符合性, 亦即能够更为准确地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 促进学生认知性发展。

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理解、思考、交流、体验才能获得正确认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才能深刻体验知识之中所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相对于合作学习其他价值而言, “求真”价值具有基础性。

2.求善:合作学习的直接价值

善, 作为伦理学来讲, 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是一种道德价值。但如果从广义上讲, 则可以是包含了除道德关系之外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一般价值观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综合价值。“善”作为一种价值追求, 指的是人在生活中的言行同其社会关系和社会需求一致的结果。合作学习中的“求善”价值即通过合作学习改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 使每位学生获得社会角色的正确认识, 形成社会角色的意识和能力, 表现为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

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的培养这种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识和技能需要通过交往的方式形成。在学校中, 交往可以有效地使学生理解社会角色规范, 培养规范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以及合群、利他的社交品质和社交技能。[3]合作学习以学生互动、互赖、互享为基本特征, 以交往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其基本指向则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因此, “求善”的价值可以看作合作学习的直接价值。

3.求美:合作学习的终极价值

“美”是这样一种境界:客体的存在和属性满足了主体身心的一种特殊需要———“美感”的需要, 它是客体某些方面的需要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4]“美”作为一种价值追求是建立在客体基础上的主客体的统一, 既需要客体的属性为基础和载体, 又要求以主体内在的观念为尺度, 是主体按照自身对美的认可与要求对客体改造的结果, 是人的内在需求。合作学习的“求美”价值, 即师生通过合作学习达成知识理解、认知结构改善的认知性发展和形成正确的合作意识和社交技能的社会性发展的统一, 表现为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准确认识的同时, 提升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意识和能力, 并使二者在合作过程与结果之中达成高度统一。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活动, 具有系统性、整合性特征, 思考教育问题要有整体视野, 不应孤立地看待某一个方面。学生的认知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固然是合作学习的基本价值, 但将学生的认知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进行整合, 求得学生的整体性发展才是合作学习的终极价值。合作学习的终极价值内在地镶嵌于知识获得与社会角色意识形成的关系之中。知识体现的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人的理解, 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在规律性知识的背后, 蕴含着知识创造者和知识解读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 也蕴含着知识本身的限度和进行实践的基本方式。合作学习以通过互助、互赖、互享的方式, 既能加强对知识规律性的认识, 也能获得知识创造者、解读者以及学生个体对知识的理解, 从中认识真理、体验价值、感悟人生。而这正是合作学习价值的特殊性所在, 合作学习价值的重要体现。

合作学习的“真、善、美”价值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不可割裂。“真”是客观必然性的最高价值, “善”是主体必然性的最高价值, “美”是包含了二者统一的主体自由的最高价值, 它们是实践价值结果的不同方面。[4]合作学习也正是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 彰显出了自身的合理性。

二、学习任务:实现合作学习价值的关键因素

合作学习价值的实现必须基于合作学习的展开, 而学习任务是促使合作学习展开的关键因素。任务的主体是人, 是人进行的活动, 也是人追求价值的基本方式。在合作学习中, 任务 (或学习任务) 是合作学习价值追求的基本载体, 学生正是在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群的过程中实现认知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发展。

1.学习任务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精加工

认知是人的一些高级心理活动, 如意识、智力、思维、想象、创造以及策略的形成、推理、推测、问题解决、概念化、分类等等。[7]对学生而言, 进行知识学习是推动认知发展的基本途径。因为对知识的精加工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认知结构的改善, 还能促进学生意识、智力、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如何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精加工, 这需要考虑学习的条件。信息加工理论代表人加涅 (R.M.Gagne) 从学习的结果出发, 分析了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从内部条件来看, 学生自身的兴趣、能力、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从外部条件来看, 学习情境、内容线索、指导、反馈、重复是主要影响因素。

在合作学习中, 学习任务在体现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同时, 也被镶嵌在任务群之中。任务群是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学校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若干个典型任务, 每个任务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形成一个任务系统, 先前学习任务必然是后续学习任务的基础, 可以在兴趣、能力、知识和经验等方面为后续学习任务的完成提供必备条件。与此同时, 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活动和情境的特性, 在实施过程中, 学习任务便由静态的设计转变为了动态的活动, 学习任务中所包含的情境性因素得以展开, 如在要求通过角色扮演体验主人翁情感态度时, 随着活动的目标、内容、方式等的确认与展开, 体现主人翁情感的情境“场”也就形成了。而且, 在围绕着任务所开展的活动情境中, 任务的主题起到了提供学习线索或关键词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 在文章中突出关键词确实对精加工推理的产生有重要影响, 它能够使读者注意到关键词所提供的重要信息, 提供近推理和内涵推理的构建水平, 进而提高了这两种推理在阅读过程中即时产生的可能性。[6]由此可见, 在合作学习中, 学习任务既能够促进学生激活自身内部因素, 使学习的内部条件得以实现, 又能创设出学习的情境, 满足学习的外部条件。

2.学习任务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当人从呱呱坠地时, 个体体现的是较为纯粹的生物性, 但人不能仅仅凭借着生物遗传去生存, 人要生存与发展, 社会要革新与进步, 需要人从单纯的生物体走向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 即人需要获得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指“个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 为了自我发展和适应社会生活所具备和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7], 其所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课堂教学中, 课堂交往即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互赖和互享, 是学生适应群体生活, 形成了解他人的意识和技能, 建构自身的社会独立性和社会融合性的基本方式。

以“授受”为特征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处于彼此孤立的状态, 丧失了交往的土壤和机制, 难以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人的社会性和人格是由社会建构的, 是主体与他人关系的产物, 需要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情境中去获得自我和人格的具体内涵, 离开了社会场域, 社会性发展的建构几乎不可能”[8]。合作学习强调合作与交往, 在互助、互赖和互享中形成显性或隐性的社会情境, 形成团结合作、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 通过认识、训练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建构着自己的社会性技能, 提升社会化程度。而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活动的性质, 可以创造社会情境, 为学生社会性发展提供“场域”。为了完成个人与小组的任务, 学生必须与他人分工合作, 需要从小组、班级甚至学校的总体视野中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与目标, 这就自然地与其他学生、教师、小组、班级等的相互关系中产生冲突、领导与被领导等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构成了一个类似的“社会情境”, 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外在条件。

3.学习任务是连接学生认知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桥梁

学生的认知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学生是个体与群体成员的统一体, 从个体来看,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精加工, 促进学生知识获得和认知结构改善, 其认知方面获得良好发展;从群体来看, 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以互助、互赖、互享的方式进行的, 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必将通过“做中学”得以迅速提升。而连接个体与群体的关键在于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可以分为个体学习任务和群体学习任务, 只要我们遵循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在任务设计、实施、评价过程中, 兼顾好个体学习任务和群体学习任务的关系, 做好相应的设计、监控、调节与评价, 学生将会在完成学习任务中实现认知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发展。

三、合理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习任务:实现合作学习价值的基本路径

在合作学习中, 对学习任务的设计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基本价值与目的, 二者是一种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进行学习任务设计时, 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任务的关联性与参与性。前者要求在整个学段、学年、学期中遵循学科基本的知识逻辑与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系统的学习任务群, 形成一个有序的系统;后者要求根据合作学习中的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的基本关系, 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既要有个体学习与努力, 也要有学生群体的互助、互赖与互享。

在进行学习任务实施时, 要注意合作小组的构建和学习指导的多主体参与。前者要求根据具体学习任务的特殊性合理构建小组, 如小组存在的周期、人数、小组间关系、组内成员关系等;后者要求充分发挥不同教学主体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如教师主体、小组长主体、组员 (有擅长者) 主体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指导作用。

在进行学习任务评价时, 要注意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差异性。前者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 如学习态度、参与性、能力与方法等;后者要求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获得应有的发展, 因为相对于传统“授受”教学而言, 合作学习要求进行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乐于求教, 学生的智能基础、成长经历、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价值将得以充分体现, 不同个体的学习起点、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将存在个体差异, 这将产生具有个性化的学习结果。

摘要:加强合作学习的价值研究是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的价值中, “求真”是其基础性价值、“求善”是其直接价值、“求美”是其终极价值。合作学习价值的实现必须基于合作学习的合理展开, 学习任务是促使合作学习合理展开的关键因素。因此, 合理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习任务是实现合作学习价值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合作学习,价值,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刘吉林, 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一) .人民教育, 2004 (1) .

[2]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刘吉林, 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二) .人民教育, 2004 (2) .

[4]李德顺.价值论:一种主体性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5]J.H.弗拉维尔, P.H.米勒, S.A.米勒.认知发展.邓赐平, 刘明,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2.

[6]郭淑斌, 莫雷.关键词对精加工推理的影响作用初探.心理科学, 2001 (4) .

[7]李松林.论教学交往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5) .

[8]郑淮.论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范式转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

高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价值 篇2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学习价值 高中英语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新课程不断普及和深入,高中学校的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改变,英语学科作为高中学校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这是由于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本文探讨的是合作学习方法在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一、高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的作用

(一)意识转变

以往在高中学习中,英语教学以英语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在讲台上传授英语知识,学生配合英语教师的讲课,并从中吸收知识。合作学习模式下,英语教学中的主次地位得到转变,学生深刻意识到自身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英语教师配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引导,并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进度。

(二)兴趣提升

“考试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完全是由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提问的内容十分少,学生缺乏思考机会,因而就谈不上学习兴趣,学生仅仅是将学习当成实现考试目标的一个过程。“合作模式”下的英语教学颠覆了以往的“考试模式”,让学生能从合作学习中获得快乐,并主动参与英语学科的学习,学习兴趣得到大大提升。

(三)思维培养

在高中学校中,英语教师要倡导合作学习模式。在合作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下,高中生需进行探究式的英语学习,并在学习中开动脑筋,发散自己的思维。长此以往,高中生在英语学科方面的思维能得到极大锻炼,掌握英语学科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

二、高中英语教学合作学习的应用方式

(一)口语中的应用方式

英语口语一直是国内英语教学普遍较为忽视的一个方面。语言学习的本质就是为了交流,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许多学校本末倒置,没有意识到口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笔者建议:高中学校要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纳入教学体系中。在此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在课堂给学生更多的口头表达机会,开展以口语为主的合作学习。英语教师给学生一个主题,同时将全班学生按照4-6人一个组分开,让每组围绕主题练习口语交流,并让每组学生都有上讲台表演的机会,这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的良好方式。

(二)词汇中的应用方式

英语学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部分。但是,高中生对于词汇的记忆能力有限,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词汇更显得束手无策。鉴于此,英语教师可开展以词汇记忆为主的合作学习,让每组学生在业余时间互相听写、互帮互助。此外,英语教师可以定期举行一次词汇记忆比赛,由教师进行听写,对每组学生的听写成绩进行评分,综合每组的听写成绩,并从中选出听写成绩最好的三个组,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把词汇记忆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高中生的参与热情度一增高,自然更愿意记忆词汇,每组同学间的互助心理更重,大家互相学习和帮助,积累的词汇自然更多,这对英语学习十分有帮助。

(三)语法中的应用方式

语法学习对高中生来说是个难点,英语教师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这个难点问题。为此,笔者举个实例说明,案例如下: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一直是高中语法的重难点,事实证明,如果英语教师直接讲授这个语法,则学生比较难接受,因此,英语教师可利用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将其与定语从句加以比较,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并让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发表本组的看法,这种情况下,学生基本能自行理解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英语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简单补充,便可让学生充分接受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

(四)阅读中的应用方式

在阅读学习中,英语教师同样可以用到合作学习方式。首先,英语教师给出一篇学习的文章。其次,英语教师让每组学生阅读文章,找出文中的生僻词汇,对其进行理解,并要求每组安排一个代表发言。再次,英语教师让每组学生再次阅读文章,从而找出难理解的语法,同样让每组请一个代表发言,英语教师对发言进行汇总,并将所有的语法一一讲解。最后,英语教师让每组同学对文章细读,同时对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进行理解,安排一位代表翻译整篇文章,英语教师在各组翻译完成的基础上进行纠正。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下的阅读学习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的阅读教学法。

(五)写作中的应用方式

以往,英语写作通常是英语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任务,每个学生写出一篇文章,英语教师评阅后给出修改意见,学生修改后便完成文章写作。这种写作学习方式十分枯燥,学生的写作质量往往不高。在合作学习模式下,英语教师可在给出题目后,让每组学生商量整篇文章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写作,拓展学生的写作面,再让每位学生各自写作。写作完成后,英语教师不仅要批阅每篇文章,而且要依照小组为单位,评选出小组中写作内容最佳的文章,给予表扬和嘉奖,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结语

本文将合作学习作为研究对象,将高中英语教学作为侧重点,首先论述了合作学习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包括思维锻炼、兴趣提升和意识转变。其次论述了合作学习的具体应用方式,论述了口语中的应用方式、语法中的应用方式、阅读中的应用方式、词汇中的应用方式和写作中的应用方式。希望本文所研究的种种内容能提供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全胜.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高艳茹.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杨光.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浅谈英语合作学习的价值 篇3

1、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使小组成员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甚至争辩, 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然进一步高涨。而一起讨论, 一起思考, 一起解决问题时, 也能够使得学生们增强自信心。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 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培养。

例如在教学《Frightening Nature》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就印度洋大海啸这一问题启发学生分小组讨论:

⑴ When do you hear about the tsunami around the Indian Ocean?

⑵ 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hear so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and injured in this natural disaster?

⑶ 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those people in trouble?

通过这些提问, 学生就会联想起一些如龙卷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天气, 并通过印度洋海啸造成的可怕后果来激发学生关爱生命的人道主义情感。

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 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有的小组可根据找到的材料自编对话或小品并表演。如在《Body Language》这篇课文的口语实践课中, 笔者就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形式。⑴Role play:根据本单元提供的语言功能自编对话。⑵A job interview:每组派出几位同学参加某公司岗位竞聘, 然后让其余学生作为评委, 根据这些应聘者的表现发表看法:“Who do you think is the best? Why?”通过学生对这几位竞聘者的评论, 让他们认识到体态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⑶确定几个课题:《中西方体态语之比较》、《体态语对交际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体态语》等, 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 主动参与学习, 培养了团队精神, 获得了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成果展示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学生受益终身的一个重要素质。如果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地构建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 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在互动中互帮互学, 那么不仅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而且还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如在教授《The Olympic Games》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立几个小任务 (Mini tasks) :

⑴回顾奥运会历史;⑵了解奥运知识及内涵, 如五环、火炬、奖牌等;⑶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历史;⑷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成绩;⑸申奥对一个国家的意义。通过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围绕奥运会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并形成有关“奥运”这个话题的知识库。学生课前预先查询资料、整理资料后, 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更重要的是, 这将会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气氛,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合作学习中学生自身价值的体现——体验

课堂上如果教师“一言堂”, 就不能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不能让学生体验自己对问题解决的贡献价值。如果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交谈、思考、反思, 在观点分享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自己也能对解决问题有贡献的积极情感。在此过程中, 学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 而且在经历过程中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 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和潜能。

如在教授新教材中的《Newspapers》这一课, 笔者要求每个小组出一份报纸, 每份报纸包含以下几个部分:sports、entertainment、campus trends、science life、learning with us。在口语课中, 每个小组应展示自己所制作的报纸并推荐本组同学介绍创作的过程及体会。班上有一名男同学性格内向, 平时上课不会积极发言, 但他对足球很有研究, 讲起来头头是道, 因此笔者鼓励他完成自己组内sports section这个栏目。结果他所做的体育专栏图文并茂, 生动有趣, 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赏, 从此他对自己充满自信。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看到成绩, 体验成功, 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内在的潜能, 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4、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

在口语训练中, 笔者经常以For or Against为题引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如学习《Jobs》一课时, 笔者给出这样一个辩论题《Women are more capable than men, for or against?》结果男女同学各自都摆出强有力的事实, 提出令人折服的论证。课堂上学生情绪高昂, 完全是英语的唇枪舌剑。此时不管是性格外向还是内向的学生, 不管英语水平如何, 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辩论中。在这样的辩论与抗争中, 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论理辩驳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和升华。

合作学习价值管理 篇4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应用

教育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和社会也逐渐意识到对学生素质方面的培养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这种模式,很好的锻炼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和老师、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分析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更好的适应了新课改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新课改重视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非常重要,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同学们深入参与的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了学生们的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会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意识,让同学们意识到想要完成学习目标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锻炼同学们集体生活的能力。

(三)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让同学们更加准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观念,培养学生关注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帮助同学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更好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一)老师要加强引导。这种引导是课前引导和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引导相结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时老师应当帮助同学们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对小组合作如何进行给予一定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保证全员参与,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难度要适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过具体化,要有一定空间让同学们发挥思考,要培养学生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同学们使用网络、报纸等搜集资料的能力。

(二)需要各方支持。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仅靠学校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需要家庭、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工作中,名师教学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能让名师给普通教师做一些指导工作,会更加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工作。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如果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老师就能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和调查工作,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有积极的影响。

(三)合作意识的培养。没有人天生就会和别人合作,合作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出来的,它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思想品德教育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学生愿意信任并认可他人,愿意支持和帮助他人,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倾听能力和社交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始前,学生要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有团队合作精神,这样小组合作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四)情景模式导入法。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更好的开展,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情景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手段是对学生情感进行熏陶和感染,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媒介,播放一些视频资料,增加课堂的吸引力,丰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学习成果展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展示,老师和其他的学习小组当评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提出一些问题,这样能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在成果展示过程中,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同学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还可以及时的纠正同学们合作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六)社会实践方面的加强。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理论和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切实体会到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些艰辛和温暖,更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三、小组合作学习与西藏班思想品德教学的结合

(一)内地西藏班是1985年开办的,至今已经经历30多年的不断完善,内地创办西藏班的教育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初中阶段是藏族学生在内地读书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为了让藏族学生适应内地教育养成学习习惯。内地西藏班的初中生除了面临同龄人都会面临的青春期的成长困惑之外,还有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和承担起更高的期望,自身的压力也就更大。内地西藏班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教育的共性,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特性,应该具体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展开教学活动。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西藏班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初中阶段对藏族学生的培养应分三个阶段有序进行,即养成阶段、强化阶段、提升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四种习惯,卫生习惯、自律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同时注重五种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自律能力、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感恩意识、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意识。这些方面的培养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渗透到学生思想品德课程之中,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这些习惯,锻炼这些能力,具备这些意识。

(三)老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西藏班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学习模式的运用好坏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密不可分。同时着也给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老师要充分了解藏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要熟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具备相关知识素养,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同学身心健康成长,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才能在西藏班初中思想品德课上更好的展开。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的运用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非常必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事业的的良好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不断尝试,是学校更好的开展学校教学工作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陈海英.小组合作学习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李娜.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5.12:298

[3]伍冬梅.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中交流广度和深度问题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14

合作学习价值管理 篇5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 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发生教学。”为此,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 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沟通、学会交流合作具有积极和行之有效的途径。它能激发、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的互助协作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相处的良好习惯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有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合作意识, 增进团结, 协作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增加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各种方式的互动;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因此,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较重要的的学习方式。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为中学生低年级学生, 以班级为单位。学生控制在40人以下, 进行小组分组。

2.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专家访谈法。

2.3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内容

2.3.1学习小组的组成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分组;2.3.2学习小组的明确合作目的, 通过组内互动, 形成问题意识;2.3.3教学内容要体现个性化特点;2.3.4教师要注重教学细节, 尤其要加强合作过程的点评;2.3.5注重小组内角色的分配、共同协作、增加合作意识;2.3.6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时间。

3. 案例分析

3.1 教学内容及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要求, 自行设计教学。翻拍游戏——训练学生的记忆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分组接力的形式进行, 每组4-6人, 参赛为4人, 可以根据战术需要, 随时更换队员。

教学目标:锻炼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统筹能力及团队协作的技战术能力;培养他们在紧张的环境下抉择和判断能力;增强他们的身体体能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3.2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及严谨的思维能力, 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及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在翻拍的顺序性及战术的逻辑性, 特别是团队的体能分配和技战术安排, 以及应变的策略。

3.3 具体设置及要求

道具:扑克两幅、秒表一个、粉笔若干。场地器材摆放:分5组, 每组4人, 六边形内摆上A-K的13张扑克 (背面向上) 。扑克的摆设位置有教师随机安排 (要求有一定规律性) 。游戏规则:要求每次每组学生一人从起点出发, 跑到六边形内翻开一张牌, 并记住牌的数字。要求从A-K顺序翻开, 如果翻开的牌不是接下来的顺序牌, 必要重新盖起来, 并放回原来的位置, 并迅速跑回, 告诉同伴刚才反的牌的数字。直至团队按照顺序把牌全部翻开, 最先完成为胜利。本课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 通过学生间的协作合作, 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3.4 课程组织实施

课程严格按照三个部分进行, 包括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准备部分以灵敏和协调性练习为主, 给学生循序渐进的预热过程, 且运动量较为适宜, 心律控制在120次/分左右。时间控制在5-8分钟, 结束后, 增加几组协调性练习, 为接下来主体学习部分做好铺垫。基本部分。在开始前,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要求讲解简练易懂。并进行一组预演活动, 给予学生直观的了解和规则的掌握。活动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活动量, 教师控制好游戏的组数和秩序。

4. 教学效果评估

在进行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游戏实施过程、学生的自我感受、小组合作的状态、组织实施和技战术安排等对教学的效果进行综合的评估。通过学生对于游戏规则的掌握的熟练度以及对于游戏设计的理解能力, 来检验他们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课后指导学生, 根据教学的内容的组织形式, 让学生根据游戏的组织形式和目标要求, 以合作形式为主, 设计了多种练习或者游戏形式。以此来考察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能力。

小结

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合作学练的过程是各种道德、规范形成的过程。”合作学习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培养, 他摈弃了传统单一教学教学组织形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强调个人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可以更好的适应学生个体的需要、能力和兴趣的要求,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合作学习中要凸显出教师在这个教学实施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正确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 将对教学效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爱学习过程中, 教师除了传授给学生技能, 还要教会他们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 培养他们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善于创新、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求异中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崔晓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调控策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09) .

[2]林松英.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宁德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2) .

合作学习价值管理 篇6

一、合作学习在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1. 阅读任务开始前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阅读任务开始前,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知识结构进行小组划分,这种划分通常包括“组间异质,组内同质”或“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两种模式。课堂教学前学习小组应当依据“够用为度,实用为主”原则进行材料阅读,并且不应当将阅读范围限定在课堂主题。例如在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一课中,学生可依据自身的喜好和特长进行pentathlon、modern pentathlon、triathlon等材料的阅读。当学生进行的阅读学习和自身专业相关时,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相应的阅读体会和阅读知识进行记录,将有用的句子结构和词汇列出后进行简要的阅读报告。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据课文主题提出相关问题,进而对学生阅读思考活动进行引导,并教会学生利用因特网、图书馆等途径查阅信息以进行组内资料筛选。

2. 阅读任务开展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在合作阅读任务开展阶段应当将发言机会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各个小组,并通过对小组活动进展状况的观察及时发现和思考问题,利用对学生的适时指导引导和启发小组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将句式、语法方面的帮助在恰当的时候提供给学生。在合作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课文学习划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和篇章理解两部分,并要求学习小组将课文的细节和大意找出后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补充解释小组代表的陈述。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学习句子结构、组内语法、组内词汇。阅读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当对整片课文进行阅读,并对有关课文问题进行互动将课文的难点和重点共同找出来,将重要的结构、句型、词汇列出来。阅读后的合作学习中学习小组可利用故事接龙方式应用相应词汇,进而重复课文小故事并激励小组间交互提问。例如在阅读关于运动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关于运动故事的开头,可以是“lucy is a palyer”,“Tennis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同时不对故事的发展做任何限制,让学生运用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结构将其任意进行下去。

3. 阅读任务开始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合作阅读任务开始后应当依据小组阅读完成情况进行纠正、补充、合理分析,并对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进行引导。同时教师应当依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并安排小组代表开展课文学习反思和总结。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依据课文进行再创作,通过将学生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学习小组成员间的有效合作学习。例如在the triathlon′s great attraction一课,教师可以布置“The legend of famous triathlon athletes”阅读再创作,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巩固已学知识。评估也是合作学习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常来说其包括教师评估、成员自评、组件评估、小组自评等。完成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后,教师应当对小组的组内评价活动进行指导,进而实现对小组功能发挥程度和运作情况的反思,最终达到保持小组活动有效性的目的。教师还应当组织小组成员开展自评活动,成员基于个体角度对个体表现和小组情况进行评价。

二、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推广价值

首先,合作学习能够积极改进学生的阅读学习策略。合作学习过程中差学生不仅能够向好学生请教阅读知识和英语知识,还能够对他们的阅读学习方法进行模仿。这样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阅读学习策略,还能够实现英语阅读成绩的有效提升。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这样就能够产生浓郁的互相学习氛围。这个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将自身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显著提升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这种情况下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负面情绪就能够被有效消除,学习自信心和兴趣自然大大增强。最后,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现代应重要的基本素质包括合作能力和意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相互帮助,使得全组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新知识,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成果的分享和信息的交流,这对于他们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三、结语

合作学习法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其应用和实践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高职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对合作学习的研究,进而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应用该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利红.商务英语阅读课中的合作学习模式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4,(06):125-128.

上一篇:胆囊癌超声诊断价值下一篇:基层土地档案管理工作